地面房屋的选择与布局

地面房屋的选择与布局

一、平地建房的选点布置(论文文献综述)

廖军[1](2021)在《基于InSAR技术的矿区地质灾害识别与监测》文中研究表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技术是新型的对地观测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完善。凭借能快速精确获取地表微小变形的能力,被广泛应用于滑坡、崩塌、地震等领域。矿产开采破坏了地层原有的应力平衡,造成岩层或地表产生下沉、拉裂、压缩等变形,进而可能诱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威胁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阻碍经济发展。因此,对矿区展开地质灾害识别与监测,将有助于控制和防范灾害的发生,以维持矿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依据多源InSAR数据的不同优势,利用D-InSAR和时序InSAR技术从不同尺度获取了攀枝花市米易县的地表形变信息,提出了以地表形变信息为基础,结合地形地貌特征、遥感解译标志的灾害识别方法。选择大龙塘滑坡为研究对象,采用极限平衡法对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结合稳定性分析的结果,采用升降轨结合的方式对大龙塘滑坡开展形变监测,分析了滑坡在时空上的动态形变特征及降雨与滑坡形变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滑坡的防治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得到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利用D-InSAR和时序InSAR技术结合的方式,使用ALOS-2和Sentinel-1A数据从不同尺度提取了米易县的地表形变信息,分别得到了米易县地表形变结果和白马矿区2018年时序形变结果。两种技术结合使用提升了地表形变信息的获取效率,为快速,准确识别地质灾害提供了一种手段。(2)利用提取的地表形变结果,结合遥感解译标志和野外实地调查,在白马矿区最终圈定出43处地质灾害体,包括了34处滑坡、6处不稳定斜坡、3处地面沉降。对时间序列形变曲线分析,持续降雨的出现,导致地表形变量发生明显变化,证明降雨是地表形变诱发因素之一。(3)以米易县内活动比较明显且危害较为严重的大龙塘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对大龙塘滑坡的基本特征及变形模式进行定性分析,然后采用极限平衡法对滑坡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到大龙塘滑坡在诱发因素影响下为欠稳定状态。(4)联合升降轨数据对大龙塘滑坡的地表形变特征进行研究。综合分析垂向及滑向形变的速率结果及时间序列形变过程结果,发现滑坡区地表在不同时段地表形变分布范围及形变速率变化规律明显,大龙塘滑坡形变在时间上与降雨呈现出明显的相关性,在监测时段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可以根据形变特征明显判别出2019年6~10月、2020年7~10月形变较为剧烈,与该时间段内研究区出现连续的强降雨有关。

冀晶娟[2](2020)在《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村落是承载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新一轮乡村振兴背景下,其依然是持续性关注的焦点。广西地处我国西南与华南交汇区,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民族文化特征显着,传统村落与民居遗存丰富。当前研究主要关注广西东北部与东南部地区,突出典型案例的探讨,相当一部分地区有待于作进一步挖掘与补充。大数据背景下,开展全域覆盖性普查,有利于展示广西多元地域文化,通过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将更深层地揭示传统村落的规律性问题,同时为村落保护与发展提供更科学的依据。研究以建筑类型学理论、居住领域性理论、文化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分别对应民居、村落与区域三个层次,进行了分类、分布以及诠释性的探索。运用定性与定量结合、静态与动态结合等方法,借助Arc GIS、SPSS技术,构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信息数据库。以数据为基础,按照“揭示分布规律—划定文化区—诠释文化景观—分析影响机制”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形成创新性结论。首次建立了广西全域1118个传统村落与民居样本数据库。研究对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开展全域普查,运用实地调研与建筑实测、文献整理与信息采集、卫星影像数据分析等方法,经过筛选判断,确定1118个村落为研究样本。根据文化地理学中“因子”概念,以客观反映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景观特征为基本准则,综合考虑因子的历史性、完整性、独特性与可得性,建立了包括3大类、13小类的因子体系,涉及村落空间地理与行政区位、自然环境要素、物质环境要素、非物质环境要素四个方面的内容。借鉴类型学分类方法对所有因子进行细化分类,建立因子属性数据库,为文化景观的呈现与诠释提供基础。揭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的分布特征与规律,确定14组因子具有相关性,并对其进行详细阐述。广西传统村落分布总体上表现出“东北多、西南少”的特点;村落地理环境以山地为多,平原丘陵其次,多在低海拔区域,以微坡地形为主,坡向均质,靠近低等级河流分布;民居类型以单幢最多、堂厢其次、从厝较少,其中,中堂侧房型占单幢类民居比例最高,分布最广泛,堂厢类民居分布于东北部与中东部地区,数量相当,交杂现象显着,从厝类民居则集聚于桂东南地区;布局形态以集中型、沿等高线阶梯布局型为主;水塘集中于东部与南部,水柜均处于西北部;村落规模以2-5公顷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建村年代以清时期最多,明次之;民族以汉族最多,壮、瑶、苗、侗族依次减少;语言以汉、壮语最多,侗、瑶、布努语次之。运用SPSS技术,进一步对两两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有14组因子共存程度较高,多角度诠释了村落文化景观的共性与差异性。科学划定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文化亚区,以区域及个案相结合的方式详细阐释了各区文化景观特征,系统呈现了村落与民居文化的多样性。首先根据文化区划的原则与方法,以民居类型为主导因子,借鉴居住领域性理论,初步判断宏观层面文化区大致范围,再结合多因子叠合法、历史地理法,考虑自然地物与行政区划的影响,确定文化区具体边界,形成开放型、围合型及兼容型3大文化区。其次,在3大文化区内,分别将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民族、语言等因子进行叠加,划定12个文化亚区。研究从区域层面详细阐明了每个文化区、文化亚区的文化景观特征,并通过典型案例深入解读了各区域的文化景观现象。深入剖析了各文化区、文化亚区的形成与分布机制。宏观文化区的形成机制主要表现为广西东西部自然条件的差异、中央统一与地方自治的制度化差异两个方面,同时受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多民族文化融合等因素影响,文化区边界产生了历时性变化。其次,开放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由“前后”、“发散”向“左中右”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土着民族的生活本能需求、中原文化影响、人口增加及生态环境改变;围合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大家族共居向小家庭居住方式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行政区划与移民、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兼容型文化亚区具有民居过渡性、民族融合性的特点,影响机制表现为山地向丘陵平原地貌的过渡以及汉瑶壮多民族的融合。机制剖析过程中涉及与其它地区文化景观的对比研究,通过在更大地域范围下研究各民族、民系传统村落与民居的差异性与同质性,探讨了文化传播、文化整合的影响与作用。

康勇卫[3](2020)在《江西传统民居地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民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体。保护传统民居、传承地域文化是区域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地域文化景观有机更新的重要主题。江西省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和较为稳定的政区地理单元,区域民居发展历史悠久,地域特征明显,近年已受到学术界较多的关注。江西传统民居的既有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民居的保护与利用、民居类型、民居文化等方面,而对于区域民居发展的源头及其过程,民居大样本下的地域特征,区域民居的时空分异格局及其成因等问题尚未有系统的探索;另外,基于形态类型的江西民居文化分区,也未能形成广泛共识。为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利用地下考古发掘、地上留存实例以及文献记载材料,采取“过程—格局—机理”的研究范式,力争对江西传统民居文化地理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探讨,以为学术界提供一个江西传统民居较为完整的印象。主要研究内容及其结论如下:(1)基于考古发掘(秦汉及秦汉以前)、文献记载资料(秦汉以来),对明代以前江西民居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提出江西民居“双源(缘)头”之说,即“远源”在先秦时期,在民居建材、形制、支撑架构以及营建技艺方面均形成了一定的规范;“近缘”在宋元时期,官方营造法式的总结规范延伸到乡村民居,由此形成一定程度的城乡互动局面,从而为民居后续发展提供了基础。两源头间的民居发展过程是一脉相承的,期间有承接、融会,也有创新、变革。(2)依据现存传统民居实例及相关文献记载,对明清以来江西民居发展过程进行梳理。研究发现:明清民国时期,在商业扩散、人口迁移、社会动乱以及外域渗透的复杂过程中,江西民居地域分异格局初步形成。宋元以来,江西民居营造技艺总结多,创新少。明清以来,江西民居基本沿着水系及其流域呈对称状分布。江西民居的空间分布与人口的空间分异有一定的相关性。(3)利用集中性指数、离散度、核密度等方法对江西现存传统民居做了空间分布的探索,研究结果显示,在营建时间上,明代民居留存较少,清代、民国民居较多。最邻近距离指数分析结果显示,江西传统民居群(村落)在县域尺度呈现集中性特点;其地理集中性指数分析结果则呈现出集中性趋势;其基尼系数的分析结果显示,市域层面的传统民居群(村落)空间分布呈现集中趋势。采用核密度方法对传统民居的空间聚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县域层面,金溪、吉州区、青云谱区、湘东区、珠山区的分布密度较高;地市层面,抚州、景德镇分布密度较高。运用Geoda软件对江西传统民居进行全局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江西传统民居空间分布有显着的空间自相关性,并呈现出明显的聚集趋势。(4)在时空分布格局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文献民居”内容,选择江西部分县域的传统民居作进一步梳理。以重点县域传统民居的复原结果为基础,将江西传统民居类型总结为三大主要类型和若干次要类型。主要类型具有分布广、影响大的特点,是江西民居与周边民居对话的主要载体。次要类型有区域小气候特征,进一步丰富了江西民居的地域特色。各地市的民居类型呈现出交叉分布的状况,主要有同一民居类型在不同地市分布以及同一地市有多种类型分布两种情况。(5)基于县域传统民居的梳理以及地市传统民居类型的总结,遵循定性的初步判断和量化的自然生成原则,从传统民居的影响要素及自身特征标准对传统民居材料、形制、技艺进行初步分类分区探讨,形成技艺地域分区结果、材料及形制方面的分区思路。在单要素分类分区的基础上,综合区划方面构建了8大要素指标以及对应的12项二级指标,从要素的重要性以及要素可能的组合方面来确定要素权重系数,并进行栅格图层叠合处理。基于县域层面区划指标体系,完成了高于县域、低于省域的区域两级分层分区。区划过程兼有自上而下的划分路径,又有自下而上的归并途径。通过两种路径在地市层面进行对接,完成了不同空间尺度的传导聚合,从而形成6大传统民居文化区,即赣南客家民居文化区、庐陵天井院民居文化区、抚临天井民居文化区、赣西大屋民居文化区、广信徽式民居文化区、环鄱阳湖类官商民居文化区以及12大亚区。区划结果能够反映江西传统民居文化时空演进规律及其内在联系。(6)江西传统民居文化区的形成是基于多种影响因素及要素间多种组合的驱动而完成的。影响因素来自地理环境的约束、历史过程的积累、人口迁移与分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科学技术特别是营造技艺的发展水平、区域政策的推动、居民安全的需要、居民文化观念和不断积累的生活习惯等。诸多要素的不同组合状态及其所代表的驱动力,在不同文化区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来说,地理环境、历史基础是动力源,居民的营建期待为外在推动力,外来冲击力是直接动力。在驱动模型中,动力系统来自支撑力系统和推动力系统,两大系统的九大驱动力在四个空间格局中全驱发力,形成了多尺度的江西传统民居文化区。传统民居文化空间演化动力系统模型对驱动模型做了量化表达,以此构建了具有预测功能的传统民居非线性连续时间马尔科夫动力学模型。以上关于江西传统民居的6方面研究,一定程度拓展了传统民居建筑研究的时空观,完成了传统民居研究从静态到动态、时段到过程、分异格局到成因机理、单体到聚落的新尝试。为江西文化区划以及民居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基础,也可为当前江西传统民居的保护和利用提供某些参考。

曹翠华[4](2020)在《InSAR技术监测西南喀斯特地表形变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西南地区作为我国喀斯特占地面积最大的区域,地区多为山地,地质地形环境复杂、生态系统脆弱、地表的稳定性差。贵州地处我国西南地区,是我国喀斯特岩溶地貌发育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因此贵州地下地表岩溶活动十分频繁,造成该地区地下地表的微小运动十分活跃、地质灾害频发。对该地区进行地质调查和监测是十分必要的,而该地区主要以山地为主,常规调查手段对人力和物力的需求量很大,实现起来比较困难。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是上世纪中后期开始发展的一种新型对地观测技术。该技术是一种主动遥感技术,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大范围和高精度监测等优点,已经被成功应用于矿区开采、火山运动、滑坡、冰川移动、冻土监测和城市形变监测等领域。但InSAR技术由于其成像原理自身限制,加上西南地区山地较多、地形复杂多样、植被茂盛、气候湿润,在InSAR进行监测的过程中,大气效应比较严重、存在许多阴影和叠掩区域,从而导致干涉影像的相干性较差,失相关现象严重。因此InSAR技术在西南地区高精度地表形变监测方面仍存在诸多难题。本文针对InSAR技术在山区形变监测中存在的问题,以贵州六盘水为例使用InSAR技术进行地质不稳定点识别并针对盘州市的部分形变区进行进一步研究,使用不同的数据和方法对该区域进行监测和处理,并根据不同类型的数据结合InSAR的成像规律对研究区进行二维形变分解,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Stacking-InSAR技术对六盘水市7个不同轨道和帧号的82景ALOS-1数据进行大范围地表形变监测,得到该地区2007-2009年的年平均沉降速率从而获得该市的地质不稳定点分布,并对该市的地质发育图、矿区分布图和地质环境分区图进行叠加,结合外业调研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该市产生形变的原因。(2)针对六盘水市盘州市的地表形变进行研究,对ALOS-2数据使用SBAS-InSAR技术、ALOS-1数据和sentinel升降轨数据使用短时空基线PS-InSAR技术,获得不同数据相应时间段的累计沉降量和年平均沉降速率图。并针对盘州市研究的形变区域选取一个形变区域进行进一步研究,针对该区域的AB剖线以及P1-P7特征点进行研究以获取四种不同数据剖线的年平均沉降速率图和累计沉降量时间序列,对P1-P7特征点进行时序分析获得相应的累计沉降量。并对剖线和特征点数据进行横纵向对比,分析数据产生差异的原因并分析盘州市研究区域形变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该研究区的主要形变因素有采矿、地下水开采、人类活动以及喀斯特岩溶过程。而在喀斯特这一特殊的地质环境中,地表形变速率与温度、降水量和土壤湿度等存在不同的相关关系。(3)针对雷达数据只能准确获取一维视线向地表形变的成像方式,对sentinel升降轨数据选取一形变区域进行二维形变分解,获得东西方向和垂直方向年平均形变速率图和累计形变量图,并获取AB和CD剖线以及P1-P7特征点的东西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年平均沉降速率图和累计沉降量图。对AB和CD剖线二维分解的垂直形变量和哨兵升降轨垂直形变进行对比,证明存在水平形变时进行多维分解的必要性并对二维分解后东西方向形变原因进行分析。

朱厢炜[5](2020)在《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文中指出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分别是我国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代表性建筑作品,两座建筑的设计全过程所反映的内涵有着跨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大量详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呈现了两座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并从多个角度评析了这两座建筑的时代性意义和当代启示。论文共由七章组成,章节之间呈现顺序递进的关系。第一章绪论,表明了本研究的课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展现了本文的基本逻辑与框架。第二章,对我国1949年至1989年的建筑创作环境进行了概述,介绍了与两座建筑直接相关的自贡恐龙文化和彩灯文化。第三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展开建筑设计之前,包括前期策划等在内的诸多事件。第四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从建筑设计竞赛到建成的整个过程。第五章,呈现了自前期策划到建成后包括专业机构等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对两座建筑的评价。第六章,从建筑策划、建筑后评估、建筑设计竞赛、建筑设计、建筑伦理、建筑与城市文化的维度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评析,揭示了其在这几个维度的意义和对当下建筑业的启示。第七章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审视了此次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全文共约22万字,图片123幅,表格36个

陈雪涛[6](2020)在《环渤海地区基于寒冷气候的高密度围合院落式建筑集群防风组织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的持续增长,城市中高密度建筑集群的数量也越来越多,然而,由于缺乏足够的关注与思考,在迅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世界各地的高密度建筑集群趋向于同质化---相似的布局、相似的外观、相似的形式。在现有的规范和设计观念下,不同地区的城市高密度建筑集群并没有像传统地域建筑和聚落那样呈现出极高的环境适应性与文脉传承性。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我们的城市高密度建筑集群将如何传承传统文脉,应对地域性气候值得探讨。本文以环渤海地区为研究对象。文章的基本研究思路为首先对环渤海地区及主要城市中的高密度建筑集群进行切片调查研究,总结现状确定需要应对的冬季防风问题。本文第二、三、四章根据相关概述和研究总结建筑集群防风设计方法;结合本文前几章的基础研究,在第五章进行设计方法总结并在第六章选择了某一地块进行设计实验。设计考虑满足合理的空间、道路、日照,在容积率有所提升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围合院落式建筑集群在防风层面的可能性和潜力。本文的研究为寒冷地区高密度建筑集群如何防风提供了参考设计策略,并提出了建筑集群设计在优化建筑室外风环境方面的潜力。本文正文共约49800字,图表248幅。

赵金娥[7](2019)在《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研究》文中指出史论:中国有海防,自明代始。面对来自海洋的威胁,朱元璋时期就完成了我国沿海一万三千余里的全国海防建设。广东海防是最后完成的一段,占五千里。广东海防的建设,吸纳了全国海防建设的经验,结合了广东沿海的斗争经验和地域环境特点,满足了保卫辽阔南海及岛屿、保障海上丝绸之路安全的海防任务,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广东海防卫所体系。本文在发展“一带一路”与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对其重新审视和深入研究,是形成对新时代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支持,丰富广东海防卫所的学术研究,同时对海防卫所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以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为研究对象,从建筑学的角度,结合历史学、军事学、地理学、社会学、人文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在梳理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自然条件、社会状况、海防制度、建置概况的基础上,对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进行系统性研究,由宏观至微观从省域、区块、卫所城三个层面展开。首先,着眼于明代广东全省域的海防,对其整体防御架构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沿海地方社会形势、军事地理环境、受侵扰程度和各海防卫所设置情况,从宏观角度归纳出广东沿海8卫28所总体呈现出的四种防御形态:在整个广东沿海选择战略要点设防的“沿海珠链型防御”;确保省府广州安全,沿珠江两岸梯次纵深设防的“向心拱卫型防御”;针对海南岛与南澳岛等沿海大型岛屿的“海岛型防御”;以环绕北部湾的雷、廉、琼联防为基础,维护南中国海区域稳定,形成对海上丝绸之路严密控扼的“南洋海路控扼型防御”。通过对四种防御形态的分析,揭示了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选点精准、结构性布局合理对整体海防功能发挥的重要作用。其次,关注各海防卫所的防区控制,归纳出了海防卫所在自身防区范围内形成的主要功能空间。在实现生存功能时,通过海防卫所的合理选址及建设,甚至迁址,使海防卫所处于一个与地形相契合,与气候相适应,能战斗、宜生活的自然环境空间中。在实现军事功能时,海防卫所构筑了巡守的水军基地,预警、通信的烽堠,分守的墩台,及所城自身的多重防御空间。在实现被赋予的行政功能时,海防卫所城承担着保卫地方政权、与巡检司配合维护社会治安,与驿路配合完成物资转运等职责,形成了其社会功能空间。通过以上分析,揭示了各海防卫所在防区范围内,是如何立足并发挥作用,从而实现区块控制的。再次,聚焦于海防卫所城,展开城池内部构成要素的分析。借鉴中西方研究理论与方法,形成了更针对于海防卫所城空间形态的“城—布局组织—建筑”的多层次要素解析法。以实际调研和历史文献为基础,研究了明代广东海防卫所城池的存在模式、规模大小、轮廓形状、街巷布局、防御组织的形态特征及设计思想;探讨了防御建筑、衙署建筑、居住建筑、祭祀建筑、学宫建筑、商业建筑的形制及其文化内涵。在分析时,同时呈现了海防卫所城由军事堡垒向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各个要素表现出的时空特征;揭示了古代军事防御型城池的布局理念;探寻了军事建筑对防御及生活的物质保障、文化建筑对海防卫所将士的思想文化教育和战斗精神激励作用。最后,针对空间形态的根基,即:保障空间形态完整及合理的营建技术与建筑艺术等方面,做了全面细致的分析。阐述了主体结构营造的可靠性;总结了在卫所制度与军事文化影响和地域环境条件与资源限制下,海防卫所建筑的防御智慧与宜居要求;呈现了卫所装饰由简入繁的表现特征及深层原因;探讨了建筑技术的传承稳定且一致,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海防卫所城的坚固。正是由于这些落到实处的建筑细节,才保证了海防卫所空间形态由宏观到微观的完美。

欧阳玉卓[8](2019)在《红河州城子村彝族传统聚落特征研究》文中指出我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彝族土掌房”建筑群——泸西县城子村彝族传统聚落被称为“原始唯美主义的琥珀”,是彝族人民在红河州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建造技艺创造出的历史文化遗产。彝族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社会宗教、语言文字、民族历史等人文社科方面,建筑学领域则主要是传统建筑构造研究,彝族传统聚落的景观研究系统论着及保护实例还比较缺少。课题项目《十三五——西南多民族聚居区绿色建筑模式与技术体系》研究立足于对彝族传统聚落与环境结合体系的研究。本文以云南红河州彝族典型代表城子村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传统聚落特征。本论文从风景园林学出发,以环境经验为法,求证彝族传统聚落特征形态及内涵,探究城子村的形成、发展与景观风貌、传统民居、环境保护的经验策略。论文由四部分组成:(一)研究选题。第一章从研究背景及意义缘起,通过收集分析目前国内外彝族传统聚落的研究进展,明确文章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框架。(二)发现问题。第二章从我国城市化背景出发,针对云南省红河州彝族传统聚落景观风貌现状,分析其面临主要危机和挑战,思考未来转型之路何去何从。(三)分析问题。第三章分析红河州彝族的历史源流、文化融合、聚落空间发展、景观形态和公共空间、传统建筑与细部梳理,总结红河州彝族传统聚落特征,并对比其他彝族支系的聚落特征。第四章分析城子村现状,研究聚落选址、空间形态、景观系统、街巷空间、院落布局和传统建筑等特征,归纳其独特的聚落特征。(四)解决问题。第五章保护思考及改造策略。通过第三、四章对彝族聚落特征的研究,找到面对彝族传统聚落危机和挑战的更新策略。这些策略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景观手法中。针对现状的问题一一做出回应,合理运用研究得出的聚落特征为未来彝族聚落设计提供支撑,在现代化的基础上传承彝族文化、促进地方经济、改善村民生活水平、最终实现文化和环境结合发展。尽量降低城镇化及旅游建设的负效应,对城子新村提供具有景观环境经验的现代化彝族聚落保护更新策略。

陈嫣[9](2019)在《沅陵县濒危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传统村落由于地理交通区位、经济发展水平和保护观念等不同,导致其保护和发展的不平衡。传统村落的保护受到相关部门重视,笔者参与了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调查,并发现部分传统村落正处于岌岌可危的生存困境。因此,研究传统村落濒危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分析濒危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策略对抢救性保护濒危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以濒危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沅陵县为研究区域,以判断传统村落的濒危程度和提出其保护与活化策略为目标;运用多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模糊评价法等建立传统村落濒危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沅陵县传统村落的分布和特点,并采用传统村落濒危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对案例进行验证,通过分析案例的现状及特征,深入探讨濒危传统村落在社会结构转变、经济产业发展、物质空间生存和文脉传承四个方面的现实困境。通过对沅陵县濒危传统村落现实困境的分析,以传统村落濒危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为基础数据,提出相应激发村落活力、发掘特色产业、有机更新物质空间、分批改造新建建筑等策略,并以严重濒危型传统村落——莲花池村为例,对莲花池村的保护与活化进行实践探索,验证本文提出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的可行性。本文在建立传统村落濒危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将传统村落分为三个层级:一般型、轻度濒危型和严重濒危型。有利于指导传统村落的有序保护,使濒危传统村落纳入优先的保护进程,针对濒危传统村落提出的保护与活化策略,使濒危传统村落能够得到有效保护与传承,让其重新焕发活力。

任福臣[10](2018)在《基于三个案例村落的自建住宅相似性原理研究》文中提出近20年来,中国乡村建设发展迅猛,建筑的在地性和地域表达得到更多关注。地域性研究已得到自组织、自适应理论等多方面解析,而作为地域性研究的重要特征,相似性还未得到充分研究。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自建住宅所呈现出的相似现象普遍被人们认知,但相似的成因却被研究者忽略。本文尝试将相似理论,拓展到自建住宅的研究范畴,以相似性形成原理为基础,着重分析不同演化阶段的乡村自建住宅形成相似图景的内因,并试图总结乡村自建住宅的相似性形成机制并形成设计导则来指导村落住宅建设。全文共分六个章节。第一章阐述研究的背景,梳理乡村住宅以及相似理论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目的与意义,并对研究范围、对象予以界定,构建研究方法。第二章详细阐述相似理论相关概念,引出相似性形成原理,明确自建住宅的相似层次及限定因素,厘清乡村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演化分类并确定调研村落,并构建三维研究体系。第三到五章分别探讨传统农耕型、政府统规型、自发商业型村落自建住宅组团,村落的演化规律,分析比对自建住宅平面功能,材料结构,装饰构件在不同限定要素影响下,形成相似现象的原因。第六章总结乡村自建住宅相似性形成内因,由相似性形成内因提取控制要素形成相似性的生成机制,明确村落在不同发展阶段下、不同空间尺度下的设计导控重点。本文经具体乡村实证调研,采集绘制大量图纸及访谈资料,从影响村落空间及自建住宅相似性生成的限定因素入手,探索乡村自建住宅相似性形成机制。本文研究不仅对案例乡村研究有重要的理论价值,相似性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其他地区研究都有很好示范意义。

二、平地建房的选点布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平地建房的选点布置(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InSAR技术的矿区地质灾害识别与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及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InSAR技术研究现状
        1.2.2 滑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及数据源介绍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地质条件
        2.1.4 气象水文
        2.1.5 人类活动
        2.1.6 地质灾害
    2.2 数据来源
        2.2.1 合成孔径雷达数据
        2.2.2 SRTM的DEM数据
3 InSAR技术基础理论
    3.1 InSAR高程测量基本原理
    3.2 D-InSAR形变监测基本原理
    3.3 时序InSAR技术简介
        3.3.1 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PS-InSAR)技术
        3.3.2 短基线集干涉测量(SBAS-InSAR)技术
        3.3.3 两种时序InSAR技术比较
4 米易县矿区地质灾害识别
    4.1 基于D-InSAR技术的米易县地表形变监测
        4.1.1 ALOS-2数据处理
        4.1.2 D-InSAR地表形变监测分析
    4.2 基于时序InSAR技术的矿区地表形变监测
        4.2.1 Sentinel-1A数据
        4.2.2 基于PS-InSAR获取地表形变数据
        4.2.3 基于SBAS-InSAR获取地表形变数据
        4.2.4 研究区地表形变特征
    4.3 研究区地质灾害识别
        4.3.1 研究区滑坡及不稳定斜坡的识别
        4.3.2 研究区主要地物地面沉降
    4.4 研究区地质灾害识别结果
5 大龙塘滑坡形变监测
    5.1 大龙塘滑坡特征
        5.1.1 形态特征
        5.1.2 结构特征
        5.1.3 变形特征
    5.2 滑坡变形破坏诱发因素
    5.3 滑坡定性分析
    5.4 滑坡定量分析
        5.4.1 计算方法
        5.4.2 工况设置
        5.4.3 计算剖面
        5.4.4 计算参数
        5.4.5 计算结果及评价
    5.5 大龙塘滑坡形变监测
        5.5.1 数据准备
        5.5.2 数据处理
        5.5.3 滑坡形变监测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与全球化语境下本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诉求
        1.1.2 多民族交汇下传统文化及其物质载体的挖掘与保护需求
        1.1.3 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理论与方法有待完善
    1.2 研究问题
        1.2.1 地域分布差异未能真实反映传统村落的留存情况
        1.2.2 既有定性研究未能细致呈现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特质
        1.2.3 静态个案描述未能系统诠释传统村落与民居形成机制
        1.2.4 总体评价
    1.3 研究对象与理论基础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对象
        1.3.3 理论基础与方法架构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意义
        1.5.1 拓宽研究样本对填补村落分布空白区具有现实意义
        1.5.2 构建理论体系将提升传统村落与民居研究的科学性
        1.5.3 形成文化区划对村落多样性保护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1.5.4 展示民族文化为世界提供中国农耕文明的创造智慧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国内外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2.1.1 国外乡土建筑与乡土聚落研究
        2.1.2 我国传统民居相关研究简述
        2.1.3 我国传统村落相关研究简述
    2.2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2.2.1 早期以干栏形式的民居建筑研究为主
        2.2.2 上世纪末突出民族性与地域性民居建筑探索
        2.2.3 新世纪以来多学科交叉运用拓宽了研究广度
        2.2.4 近期突出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特征与机制探讨
    2.3 既有研究反映的特点与问题
        2.3.1 区域上差异大,亟需挖掘非典型村落与民居
        2.3.2 理论上缺支撑,未形成系统化的研究框架
        2.3.3 对象上较孤立,未将村落与民居有机结合
        2.3.4 方法上定性多,难以落实全样本的具体属性
    2.4 传统村落及民居与文化地理学相结合的新探索
        2.4.1 持续关注村落及民居文化区划问题
        2.4.2 大数据背景下谱系类研究的新进展
        2.4.3 本文的研究基础与拓展之处
第三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生成背景
    3.1 广西传统村落生成的自然地理背景
        3.1.1 气候特征:热量丰裕,雨水充沛
        3.1.2 地形地貌:土山石山多,丘陵平原少
        3.1.3 河流水系:河网密度大,地下河发达
    3.2 先秦时期广西古代文明产生及原始聚落形成
        3.2.1 经济生产方式
        3.2.2 社会组织形态
        3.2.3 原始崇拜意识
        3.2.4 聚落与住屋的形成与演变
    3.3 秦统一至民国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及村落形成与分布
        3.3.1 秦与南越国:原有方国基础上开启封建统治
        3.3.2 两汉至隋:以其故俗治,汉于治所土着广泛分布
        3.3.3 唐宋时期:完善羁縻制度,族群分化与迁徙
        3.3.4 元明时期:推行土司制度,多民族形态形成
        3.3.5 清至民国:实行改土归流,汉文化影响显着
    3.4 广西传统村落的多元文化特质
        3.4.1 基于地理与区位环境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3.4.2 基于族群分化与迁徙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构建
    4.1 传统村落样本选取与因子体系构建
        4.1.1 样本选定
        4.1.2 因子体系构建
        4.1.3 因子属性来源
    4.2 传统村落自然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4.2.1 地形地貌
        4.2.2 坡度坡向
        4.2.3 河流水系
    4.3 传统村落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4.3.1 传统民居
        4.3.2 村落布局
        4.3.3 历史环境
        4.3.4 村落规模
    4.4 传统村落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4.4.1 建村年代
        4.4.2 世居民族
        4.4.3 语言与民系
    4.5 传统村落与民居数据库建立
        4.5.1 数据库建立的技术路线
        4.5.2 数据库内容及表达方式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分布规律
    5.1 传统村落整体分布特征
        5.1.1 传统村落分布形式的判断
        5.1.2 传统村落分布密度与集聚特征
    5.2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属性分布特征
        5.2.1 自然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5.2.2 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5.2.3 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5.3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相关性分析
        5.3.1 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相关性分析
        5.3.2 村落布局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5.3.3 民居类型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5.3.4 其它因子之间相关性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6.1 文化区概念、原则与方法
        6.1.1 文化区概念与划分原则
        6.1.2 文化区划分方法与步骤
    6.2 宏观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6.2.1 宏观文化区的划分与结论
        6.2.2 开放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6.2.3 围合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6.2.4 兼容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6.3 开放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6.3.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6.3.2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6.3.3 侗苗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廊火塘型文化亚区
        6.3.4 瑶壮族+内凹圈层布局+前寝后堂型文化亚区
        6.3.5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中堂后房型文化亚区
        6.3.6 壮族+横排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6.3.7 壮族+集中与横排布局+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型文化亚区
    6.4 围合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6.4.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6.4.2 湘赣系+集中与密集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6.4.3 多族系+集中与组团布局+单幢、堂厢及从厝型文化亚区
        6.4.4 勾漏系+纵列与组团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6.4.5 钦廉与客家系+块状拼合与密集布局+从厝型文化亚区
    6.5 兼容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6.5.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6.5.2 多民族+集中与沿等高线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6.5.3 壮族+集中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影响机制
    7.1 宏观文化区划的影响机制
        7.1.1 自然环境差异奠定宏观文化区划的基本构架
        7.1.2 资源禀赋不同导致制度分化与文化景观差异
        7.1.3 经济技术发展促使文化区边界产生历时性变化
    7.2 开放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7.2.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7.2.2 居住本能需求致使多个亚区呈“前后”序列特点
        7.2.3 汉文化影响促使中堂后房亚区呈“发散”序列特点
        7.2.4 人口增长导致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亚区呈“左中右”序列特点
    7.3 围合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7.3.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7.3.2 行政区划导致湘赣、钦廉与客家系亚区大家族聚居特征显着
        7.3.3 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促使勾漏系亚区以小家庭居住方式为主
        7.3.4 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致使多族系亚区居住方式趋于多元
    7.4 兼容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7.4.1 文化亚区之间的共性与差异
        7.4.2 大瑶山环境促使汉壮瑶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亚区形成
        7.4.3 山地向平原过渡促进汉壮民族相互影响与亚区形成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
    8.1 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语

(3)江西传统民居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问题研究述评
        1.2.1 江西民居历史研究
        1.2.2 江西民居地理研究
        1.2.3 江西传统民居文化研究
        1.2.4 江西传统民居保护研究
        1.2.5 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小结
2 江西民居发展的历史过程
    2.1 江西民居的渊源
        2.1.1 远古先民的居住遗址
        2.1.2 秦汉时期的江西民居
        2.1.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江西民居
        2.1.4 隋唐五代时期的江西民居
        2.1.5 宋元时期的江西民居
    2.2 明清民国时期江西民居的继续发展
        2.2.1 明代的江西民居
        2.2.2 清代的江西民居
        2.2.3 民国时期的江西民居
    2.3 江西民居发展演变的特征及规律
        2.3.1 江西民居发展演变的脉络特征
        2.3.2 江西民居发展演变的阶段性规律
    2.4 小结
3 江西传统民居的空间分布及地域特征
    3.1 江西传统民居的空间分布
        3.1.1 空间分布的均衡性
        3.1.2 空间分布密度
        3.1.3 空间分布相关性
    3.2 江西传统民居的地域特征及类型
        3.2.1 县域传统民居概述
        3.2.2 传统民居的类型及地域特征
4 江西传统民居的地理区划
    4.1 江西传统民居区划原则和方法
        4.1.1 江西传统民居区划原则
        4.1.2 江西传统民居区划方法
    4.2 江西传统民居要素区划
        4.2.1 江西传统民居分区的环境基础
        4.2.2 江西传统民居形制分区
        4.2.3 江西传统民居材料分区
        4.2.4 江西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分区
    4.3 江西传统民居综合区划
        4.3.1 江西传统民居综合区划方案
        4.3.2 江西传统民居综合区划的生成
    4.4 小结
5 江西传统民居文化时空分异成因及其机理
    5.1 影响江西传统民居文化分区的因素
        5.1.1 自然地理条件
        5.1.2 历史基础
        5.1.3 人口空间分布
        5.1.4 经济发展与营建水平
        5.1.5 防御形势与政治制度
        5.1.6 文化观念与生活习惯
    5.2 江西传统民居文化空间分异的驱动机理
        5.2.1 驱动力系统
        5.2.2 驱动模型及机理
    5.3 区域传统民居文化时空格局预测模型
        5.3.1 模型构建的条件
        5.3.2 空间演化动力学模型
    5.4 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4)InSAR技术监测西南喀斯特地表形变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InSAR技术在地表形变监测中的研究现状
        1.2.1 InSAR技术的发展
        1.2.2 InSAR技术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InSAR技术在西南喀斯特地表形变监测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2 InSAR技术的基本原理
    2.1 InSAR技术三维成像的基本原理
    2.2 D-InSAR形变监测的基本原理
        2.2.1 D-InSAR监测原理
        2.2.2 D-InSAR地表形变监测基本流程
    2.3 时序InSAR技术形变监测的基本原理
        2.3.1 Stacking-InSAR技术基本原理
        2.3.2 PS-InSAR技术基本原理
        2.3.3 SBAS-InSAR技术基本原理
        2.3.4 短时空基线PS-InSAR技术基本原理
    2.4 InSAR技术用于西南喀斯特地表形变监测的难点与误差分析
        2.4.1 造成阴影叠掩
        2.4.2 时间失相关
        2.4.3 空间失相关
        2.4.4 基线误差
        2.4.5 DEM误差
        2.4.6 大气误差
        2.4.7 相位解缠误差
    2.5 本章小结
3 六盘水市地质不稳定区域探测
    3.1 西南喀斯特区域概况
        3.1.1 中国喀斯特概况
        3.1.2 西南喀斯特区域概况
    3.2 研究区域概况
        3.2.1 地质环境
        3.2.2 自然资源
    3.3 ALOS-1数据的地质不稳定点探测
        3.3.1 实验数据
        3.3.2 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
    3.4 不稳定区域分析
        3.4.1 实验结果
        3.4.2 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多源数据时序InSAR技术六盘水地表形变研究
    4.1 研究区域概况
    4.2 多源数据处理
        4.2.1 哨兵1A数据处理
        4.2.2 ALOS数据处理
    4.3 多源数据结果对比分析
        4.3.1 多源数据处理结果整体分析
        4.3.2 多源数据处理结果局部分析
    4.4 地表形变成因分析
        4.4.1 地下水开采对地表形变的影响
        4.4.2 矿山开采对地表形变的影响
        4.4.3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变的影响
        4.4.4 喀斯特特殊的地质环境对地表形变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升降轨InSAR数据的二维形变估计技术及应用
    5.1 多维形变估计的研究意义及分解技术
        5.1.1 多维形变估计的研究意义
        5.1.2 多维形变分解技术
    5.2 基于升降轨数据分解模型理论
        5.2.1 三维形变模型理论
        5.2.2 基于升降轨数据的二维形变分解
    5.3 哨兵升降数据二维形变分解的技术流程及结果
        5.3.1 哨兵升降轨二维时序分解的技术流程
        5.3.2 哨兵升降轨二维时序分解的结果
        5.3.3 哨兵升降轨二维时序分解东西方向形变原因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与结论
    6.2 存在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5)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与意义
        1.2.1 课题研究目的
        1.2.2 课题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建筑历程层面
        1.3.2 地域建筑层面
        1.3.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1.3.4 国外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及地域文化的研究
    1.4 国内研究现状
        1.4.1 建筑历程层面
        1.4.2 地域建筑层面
        1.4.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1.4.4 国内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和地域文化的研究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本文的研究方法
        1.5.2 本文的研究框架
    1.6 主要概念界定
        1.6.1 界定
    1.7 本论文写作说明
        1.7.1 本文对“历史”与“叙事”问题的回应
        1.7.2 阅读建议
2 建设背景
    2.1 中国建筑创作环境概述
        2.1.1 1949年至1964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2.1.2 1965年至1976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2.1.3 1977年至1989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2.2 自贡的地域文化
        2.2.1 自贡恐龙的故事
        2.2.2 自贡彩灯的故事
    2.3 本章小结
3 建筑设计组织策划
    3.1 我们为何建造
        3.1.1 兴建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设想
        3.1.2 兴建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设想
        3.1.3 讨论:兴建设想
    3.2 研究落实修建博物馆
        3.2.1 确定修建自贡恐龙博物馆
        3.2.2 确定修建中国彩灯博物馆
        3.2.3 讨论:不同的投资模式,不断努力得以确定兴建
    3.3 设计竞赛的组织安排
        3.3.1 自贡恐龙博物馆竞赛组织
        3.3.2 中国彩灯博物馆竞赛组织
        3.3.3 讨论:组织经验的延续和发展
    3.4 本章小结
4 建筑竞赛及后续进展
    4.1 方案评选与审定
        4.1.1 乱石——“恐龙群窟”与“洪荒时代”的抽象
        4.1.2 灯的群组——“南国灯城”的新星
        4.1.3 讨论:创作与评审
    4.2 方案确定及后续进展
        4.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4.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4.2.3 讨论:后续进展
    4.3 本章小结
5 建筑创作回响
    5.1 官方新闻媒体的关注
        5.1.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5.1.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5.1.3 讨论:媒体关注
    5.2 大众的声音
        5.2.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5.2.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5.3 业内人士的评价
        5.3.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评价
        5.3.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评价
    5.4 获奖情况
        5.4.1 自贡恐龙博物馆获奖情况
        5.4.2 中国彩灯博物馆获奖情况
    5.5 本章小结
6 建筑评析
    6.1 建筑策划
        6.1.1 可行性研究阶段
        6.1.2 设计任务书阶段
        6.1.3 自贡恐龙博物馆所带来的建筑策划启示
    6.2 建筑后评估
        6.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6.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6.2.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后评估带来的启示
    6.3 建筑设计竞赛
        6.3.1 建筑竞赛的方案组织
        6.3.2 建筑评选中的“长官意志”与“明星建筑师”问题
        6.3.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方案组织与评选带来的启示
    6.4 建筑设计
        6.4.1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
        6.4.2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
        6.4.3 建筑设计师
        6.4.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所带来的启示
    6.5 建筑伦理
        6.5.1 建筑精神与价值判断
        6.5.2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6.5.3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6.5.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表达的建筑伦理及其启示
    6.6 建筑与城市文化
        6.6.1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对自贡城市文化的意义
        6.6.2 自贡恐龙博物馆与中国彩灯博物馆带来的城市文化启示
        6.6.3 自贡城市文化及其认同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此两案例建筑设计全过程及其评析对当代的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论文的创新点
    7.3 论文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6)环渤海地区基于寒冷气候的高密度围合院落式建筑集群防风组织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设计研究缘起
    1.1 设计研究的缘起
    1.2 设计研究对象与内容
        1.2.1 设计研究对象
        1.2.2 设计研究内容
    1.3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路径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与案例分析
    2.1 高密度城市
        2.1.1 城市高密度与紧凑城市理论
        2.1.2 高密度城市与风环境的相互作用
    2.2 立体城市
        2.2.1 简介与相关研究
        2.2.2 案例介绍
        2.2.3 立体城市设计策略小结
    2.3 相关政策法规
    2.4 建筑集群组织与风环境的关系
        2.4.1 国内相关研究
        2.4.2 国外相关研究
    2.5 建筑外部空间风环境的研究方法
    2.6 案例分析与总结
        2.6.1 传统建筑的防风案例及分析
        2.6.2 当代围合院落式建筑集群防风组织设计参考案例及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环渤海地区既有高密度混合住区的现状调研
    3.1 环渤海及其周边地区气候与问题
        3.1.1 环渤海地区介绍
        3.1.2 环渤海地区气候
        3.1.3 环渤海地区城市面临的气候问题
    3.2 既有高密度混合住区样本选择
        3.2.1 选取原则
        3.2.1.1 选点城市
        3.2.1.2 城市区位
        3.2.1.3 样本尺度
    3.3 样本与统计
    3.4 样本分析与评价
第四章 建筑集群防风风路组织模拟研究
    4.1 样本设计
        4.1.1 围合院落式居住建筑单体原型提取
        4.1.2 群体样本设计
        4.1.3 单体样本设计
    4.2 模拟实验平台选择
    4.3 模拟实验参数设置与网格划分
        4.3.1 实验边界属性设置
        4.3.2 实验参数设置
        4.3.3 计算网格划分
    4.4 样本模拟实验结果参数提取与分析
        4.4.1 实验结果参数提取
        4.4.2 模拟结果分析
    4.5 实验结论总结
    4.6 防风设计策略总结
第五章 设计对象与设计目标
    5.1 设计对象选择
        5.1.1 场地选择与风况
        5.1.2 场地分析及明确设计范围
        5.1.2.1 区位分析
        5.1.2.2 场地现状及指标统计
        5.1.2.3 交通分析
        5.1.2.4 业态分析
        5.1.2.5 建筑高度分布
        5.1.2.6 现有周边资源及利用
    5.2 设计目标
    5.3 任务书设计
        5.3.1 功能业态策划
        5.3.2 场地及建筑设计原则
    5.4 设计策略及防风设计工具应用
        5.4.1 功能设计策略
        5.4.2 防风设计策略的应用
第六章 基于防风风路组织策略的混合住区设计实验
    6.1 场地设计
        6.1.1 总平面图
        6.1.2 防风设计
        6.1.3 功能分配设计
        6.1.4 流线设计
        6.1.5 铺地材质选择
        6.1.6 日照满足分析
    6.2 平面设计
        6.2.1 多层部分平面图设计
        6.2.1.1 首层平面图
        6.2.1.2 二层平面图
        6.2.1.3 三层平面图
        6.2.1.4 四层平面图
        6.2.1.5 五层平面图
        6.2.2 住宅、公寓平面及户型
        6.2.2.1 单体组成与平面布置
        6.2.2.2 住宅局部单元平面
        6.2.3 高层办公及酒店平面
    6.3 剖面设计
        6.3.1 结构体系
        6.3.2 公共空间
    6.4 立面设计
        6.4.1 表皮材质选择
        6.4.2 部分细部设计
        6.4.3 立面图
    6.5 设计方案验证
    6.6 特殊单元优化设计讨论
第七章 总结
    7.1 主要结论
        7.1.1 影响环渤海地区建筑集群防风性能的指标因素
        7.1.2 城市高密度混合住区的发展前景与潜力
    7.2 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与讨论
第八章 设计文本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专着类
    期刊类
    学位论文
    网站及其它
插图与附表清单
附录
    附录一 答辩展板
    附录二 FLUEN中设置模拟条件的批处理脚本
        边界条件设定脚本
        FLUENT中批量计算脚本
        空间平均风速值提取脚本
    附录三 评估案例及原始数据表格
    附录四 环渤海地区调研城市地块及指标数据清单
        附录四-1 调研城市地块目录

(7)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对象
    1.5 研究目的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建设背景与卫所概况
    2.1 明代广东的自然环境状况
        2.1.1 区位特征:区位特点影响总体防御的布局
        2.1.2 地形地貌:屏山障水据险扼要的防御择址
        2.1.3 交通状况:陆海交通影响物资及军情传递
        2.1.4 气候环境:建筑适应性及倭寇的择时规律
    2.2 明代广东的社会环境状况
        2.2.1 海防卫所震慑了敌对政治势力
        2.2.2 海防卫所保驾了沿海经济发展
        2.2.3 海防卫所保障了国际政策执行
        2.2.4 海防卫所打击了沿海走私贸易
        2.2.5 海防卫所进行的重要军事斗争
    2.3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军事管理制度
        2.3.1 军队制度:层级性的卫所制度
        2.3.2 军户制度:父子相继的世袭制度
        2.3.3 屯田制度:自给自足的供养方式
    2.4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建设概况
        2.4.1 建立海防卫所
        2.4.2 形成海防体系
        2.4.3 军事聚落的发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群体的防御空间形态
    3.1 沿海八府区域环境下的海防卫所布局概况
    3.2 沿海珠链型防御形态
        3.2.1 布防海湾——海湾是内地的门户
        3.2.2 占据海门——海门是城镇的咽喉
        3.2.3 严守内河——内河是城镇集聚处
        3.2.4 重视商贸——商贸地是劫掠重点
        3.2.5 高可达性——距离适中策应联防
    3.3 向心拱卫型防御形态
        3.3.1 广州的中心地位
        3.3.2 珠江口沿岸的复杂地理环境
        3.3.3 以广州为中心的防御结构
        3.3.4 向心防御构造的可靠性
    3.4 海岛防守型防御形态
        3.4.1 广东近岸海岛海防形势
        3.4.2 海南岛的沿岸环形防御
        3.4.3 南澳岛的节制两省防御
    3.5 南洋海路控扼型防御形态
        3.5.1 历史上雷廉琼的联防
        3.5.2 明代加强对南洋海路的控扼
        3.5.3 郑和下西洋壮大了海上丝绸之路
        3.5.4 雷廉琼海防体制的转变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个体的防区空间形态
    4.1 利于海防卫所各项功能发挥的自然环境空间
        4.1.1 沿海所城一般性的选址环境条件
        4.1.2 与环境融为一体的所城建设原则
        4.1.3 据军情形势发展后的迁址与调整
        4.1.4 实例:大鹏所城的环境空间特征
    4.2 保障了海防卫所防区安全的军事功能空间
        4.2.1 海防结构主体卫所城
        4.2.2 沿岸的预警设施烽堠
        4.2.3 外延的分守设施墩堡
        4.2.4 海上所城船队的巡防
    4.3 扩大了海防卫所影响力的社会功能空间
        4.3.1 通过巡检司履行部分社会功能
        4.3.2 通过驿路扩大了社会功能空间
        4.3.3 海防卫所向城镇化的转变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城池的模式与平面形态
    5.1 海防卫所城平面形态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
        5.1.1 巩固海防的紧迫性对同一化建设的要求
        5.1.2 海防形势的复杂性对地域适应性的要求
    5.2 与线性长城明显区别的点式的城池模式
        5.2.1 抵御异族与防范贼寇的心理界线之别
        5.2.2 北方边地与东南沿海的山川地势之别
        5.2.3 定向防守与腹背受敌的防御工事之别
    5.3 层级性的军制特点决定层次性的城池规模
        5.3.1 “模数制”的城池规划与建设思想
        5.3.2 层级规模有区间,同级差异也明显
        5.3.3 户均面积为基准,驻兵数目作变量
    5.4 以方形为基调结合地形微调的城池轮廓形态
        5.4.1 “礼制”与“有机”结合的地形应用思想
        5.4.2 稍有变通的方形轮廓是主体
        5.4.3 借山造势的变通轮廓是补充
        5.4.4 蕴意吉祥的意象轮廓是点睛
    5.5 以田字形为主成棋盘状划分的街巷布局
        5.5.1 “类里坊”的街巷布局思想
        5.5.2 棋盘状的街巷空间平面形态
        5.5.3 层级细分的街巷类型及特征
        5.5.4 卫所城街巷承担的多重功能
    5.6 多层设防的城池防御平面形态
        5.6.1 护城河与城墙形成的外围主防线
        5.6.2 环城路与十字街构成的内部防线
        5.6.3 所城中四大区块各自独立的防守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城内建筑特征
    6.1 海防卫所城内的建筑构成
    6.2 城防建筑
        6.2.1 不同时期的卫所城防建设
        6.2.2 以城墙为主体的城防设施
        6.2.3 城墙的防御意象表达
    6.3 衙署建筑
        6.3.1 衙署建筑在卫所城中的空间分布
        6.3.2 衙署建筑的平面布局与建筑规制
        6.3.3 衙署建筑空间中体现的礼制文化
    6.4 居住建筑
        6.4.1 旗军营房和将领府邸的建筑规制
        6.4.2 居住位序体现军户责任及权利归属
        6.4.3 府邸庭院反映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
        6.4.4 旗军营房变迁:从营房向民房发展
    6.5 祀佑建筑
        6.5.1 祀佑建筑的建设意义
        6.5.2 卫所城中的祀佑建筑
        6.5.3 祭拜场所的空间形式
        6.5.4 祭祀文化的现代传承
    6.6 学宫建筑
        6.6.1 学宫建筑的基本建筑形制
        6.6.2 卫所中的学堂和社学建置
        6.6.3 海防卫所卫学教育的实效
    6.7 商贸区域
        6.7.1 卫所的商业发展
        6.7.2 所城发展为县城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营建技术与装饰艺术
    7.1 主体结构的营造技术
        7.1.1 城墙的营造
        7.1.2 城内道路的营造
        7.1.3 城内供排水系统的营造
    7.2 改善环境的科学设计
        7.2.1 卫所群落对风的利用
        7.2.2 建筑组团对温度的改善
        7.2.3 住宅内湿热环境的改变
    7.3 民居防御的特色设计
        7.3.1 “五门通”防卫院落
        7.3.2 登顶了望的高耸山墙
        7.3.3 富宅大院自守的碉楼
    7.4 建筑细部的装饰艺术
        7.4.1 体现等第的装饰制度
        7.4.2 多样的装饰表现形式
    7.5 建筑技术的传承稳定
        7.5.1 技术核心是军匠和民匠
        7.5.2 主要劳力是旗军
    7.6 本章小结
结语
    研究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红河州城子村彝族传统聚落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1.1 文化建设、美丽乡村的彝族传统聚落景观价值
        1.1.2 十三五课题背景:文化与环境结合的迫切需求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地域传统聚落特征研究是“乡村振兴”重要途径
        1.2.2 彝族传统聚落研究为彝寨现代化营建提供指导
        1.2.3 典型聚落深入研究将推广和传承彝族传统文化
    1.3 研究对象
        1.3.1 以红河州研究彝族传统聚落特征的原因
        1.3.2 以城子村为重点调研分析对象的原因
        1.3.3 研究对象
    1.4 研究综述
        1.4.1 研究概念解析
        1.4.2 国外彝族传统聚落研究进展
        1.4.3 国内彝族传统聚落研究进展
        1.4.4 目前研究不足及发展趋势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云南彝族传统聚落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2.1 快速城镇化对西南传统聚落的侵蚀
        2.1.1 城市化与区域化发展限制
        2.1.2 工业化与西南传统聚落的矛盾
        2.1.3 网络信息化与外来文化的冲击
        2.1.4 第三产业兴起对传统聚落的侵蚀
    2.2 云南红河州彝族传统聚落发展限制
        2.2.1 地理空间因素:大分散、小聚居
        2.2.2 经济模式因素:自给自足
        2.2.3 文化制度因素:宗族聚居
    2.3 彝族传统聚落未来之路
        2.3.1 面临困境:彝族聚落转型困难
        2.3.2 找准定位:彝族聚落特征研究
        2.3.3 摆脱困境:彝族聚落发展之变
3 云南红河州彝族传统聚落特征研究
    3.1 红河州彝族传统聚落的发展演变
        3.1.1 红河州彝族概述
        3.1.2 亘古通今:源流与分支
        3.1.3 文化演进:三次文化交融
    3.2 红河州彝族传统聚落的环境适应性
        3.2.1 自然地理概况
        3.2.2 因地制宜:聚落选址及形态
        3.2.3 拟象达意:景观特征及意向
        3.2.4 土生土长:土掌房聚落特征
        3.2.5 巧于因借:聚落环境宜居性
    3.3 红河州彝族传统聚落的文化内核性
        3.3.1 物质民俗:生产生活
        3.3.2 社会民俗:社会结构
        3.3.3 岁时仪礼:民俗思想
        3.3.4 信仰民俗:民居建构
    3.4 红河州彝族聚落特征总结
        3.4.1 聚落选址特征
        3.4.2 空间布局特征
        3.4.3 景观系统特征
        3.4.4 院落空间特征
        3.4.5 传统建筑特征
    3.5 红河州彝族与其他彝族支系对比
        3.5.1 环境与文化下空间布局对比
        3.5.2 环境与文化下景观系统对比
        3.5.3 环境与文化下院落空间对比
        3.5.4 环境与文化下传统建筑对比
    3.6 小结:红河州彝族聚落特征原则总结
4 泸西城子村彝族传统聚落特征研究
    4.1 城子村空间布局分析
        4.1.1 城子概况
        4.1.2 聚落选址
        4.1.3 山水格局
        4.1.4 轴线结构
    4.2 城子村景观系统分析
        4.2.1 盛景千载:山水林田
        4.2.2 按景得致:绿地空间
        4.2.3 尚简求趣:公共空间
        4.2.4 精在体宜:街巷空间
        4.2.5 制在章法:基础设施
        4.2.6 滇风彝韵:景观意向
    4.3 城子村院落空间分析
        4.3.1 地形关系
        4.3.2 院落分类
        4.3.3 L型典型院落分析
        4.3.4 合院典型院落分析
    4.4 城子村传统建筑分析
        4.4.1 建筑布局特征
        4.4.2 建筑类型分析
        4.4.3 建筑构造体系
        4.4.4 建筑乡土材料
    4.5 小结:城子村面临危机与挑战总结
        4.5.1 冲——物质信息冲击
        4.5.2 解——社会组织重构
        4.5.3 转——主导产业转型
        4.5.4 变——生活方式转变
        4.5.5 升——生活品质提升
        4.5.6 落——民俗活动重构
5 城子村彝族传统聚落保护与更新策略
    5.1 聚落布局改造策略
        5.1.1 保护原则:整体与动态协调原则
        5.1.2 特征提取:凸显“自然观”的聚落布局
        5.1.3 更新策略:对整体聚落的更新改造
    5.2 公共空间改造策略
        5.2.1 保护原则:居民共同参与原则
        5.2.2 特征提取:层次“复合性”的村落空间
        5.2.3 更新策略:对村落空间的更新改造
    5.3 景观体系改造策略
        5.3.1 保护原则:保护与利用并举原则
        5.3.2 特征提取:具有“地域性”的景观体系
        5.3.3 更新策略:“点线面体”的景观改造
    5.4 基础设施改造策略
        5.4.1 保护原则:以人为本原则
        5.4.2 特征提取:防护措施的基础建设
        5.4.3 更新策略:对基础设施的改造
    5.5 传统建筑改造策略
        5.5.1 保护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5.5.2 特征提取:院落与建筑元素提取
        5.5.3 更新策略:对传统建筑的改造
    5.6 民俗景观改造策略
        5.6.1 保护原则:多样性与独特性原则
        5.6.2 特征提取:“彝汉融合”的信仰民俗
        5.6.3 更新策略:对民俗景观的改造
    5.7 小结:对城子村保护与更新策略总结
6 结语
    6.1 论文总结与启示
        6.1.1 对于彝族传统聚落保护与更新的启示
        6.1.2 对于彝族传统文化推广传承的启示
        6.1.3 对于现代类似气候环境的山地聚落营建启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的不足
        6.2.2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展的论文目录
    B.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9)沅陵县濒危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4.1 国外相关文献
        1.4.2 国内相关研究
    1.5 论文研究方法和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论文框架
第2章 关于“濒危”传统村落的界定
    2.1 濒危类型
        2.1.1 经济制约型濒危
        2.1.2 人口空心型濒危
        2.1.3 拆旧建新型濒危
        2.1.4 过度开发型濒危
        2.1.5 文化传承型濒危
    2.2 传统村落濒危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2.2.1 濒危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
        2.2.2 濒危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步骤
        2.2.3 指标选取原则
        2.2.4 指标因子的确定
        2.2.5 指标说明
    2.3 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
        2.3.1 因子权重计算方法
        2.3.2 传统村落濒危指标评级体系因子权重计算
    2.4 濒危指标分级体系各指标评价标准
        2.4.1 量化指标评价标准
        2.4.2 非量化指标评价标准
    2.5 传统村落濒危程度分级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沅陵县及濒危传统村落的现状
    3.1 沅陵县概况
        3.1.1 自然地理
        3.1.2 文化背景
        3.1.3 历史沿革
    3.2 沅陵县传统村落概况
        3.2.1 沅陵县传统村落现状
        3.2.2 沅陵县传统村落分布
        3.2.3 沅陵县传统村落特点
    3.3 沅陵县濒危传统村落的案例
        3.3.1 传统村落调研选点
        3.3.2 莲花池村
        3.3.3 明中村
        3.3.4 浪潮村烧火岩
        3.3.5 胡家溪村
    3.4 沅陵县传统村落的濒危验证
        3.4.1 沅陵县传统村落各指标得分
        3.4.2 传统村落濒危程度分析
    3.5 沅陵县濒危传统村落的现状
        3.5.1 社会结构现状
        3.5.2 经济产业现状
        3.5.3 传统建筑保存现状
        3.5.4 公共物质空间现状
        3.5.5 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3.5.6 调研案例现状总结
    3.6 沅陵县濒危传统村落特征与价值分析
        3.6.1 特征分析
        3.6.2 价值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沅陵县濒危传统村落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沅陵县濒危传统村落面临的问题
        4.1.1 人员流失,人口结构不平衡
        4.1.2 贫穷,产业结构不合理
        4.1.3 部分传统建筑破败严重
        4.1.4 拆旧建新,历史风貌不协调
        4.1.5 历史环境要素遭到破坏
        4.1.6 基础设施整体落后
        4.1.7 文脉传承后继无人
    4.2 沅陵县传统村落濒危的原因
        4.2.1 制度不健全
        4.2.2 文化教育落后
        4.2.3 经济落后
        4.2.4 自然灾害频发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保护与活化策略及方法研究
    5.1 保护与活化的原则
        5.1.1 整体保护,公众参与
        5.1.2 原真保护,适当利用
        5.1.3 延续保护,持续发展
        5.1.4 协调保护,突出特色
        5.1.5 有序保护,优先濒危
    5.2 保护与活化的具体对象
    5.3 保护与活化的实施对策
        5.3.1 激发村落活力,吸收外来人口
        5.3.2 发掘特色产业,带动经济增长
        5.3.3 有机更新,置换传统建筑功能
        5.3.4 分批改造,协调村落历史风貌
        5.3.5 提高意识,保护村落历史环境
        5.3.6 调动资源,建立资金保障机制
        5.3.7 加强教育,传承地域传统文化
    5.4 保护与活化的制度对策
        5.4.1 建立濒危传统村落分级保护体系,完善法律制度
        5.4.2 加强政府职责,建立分级监督管理制度
        5.4.3 培育民间团体,完善社会参与制度
        5.4.4 设立村规民约,强化精神文明建设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保护与活化策略实施——以沅陵莲花池村为例
    6.1 莲花池村概况
        6.1.1 自然环境
        6.1.2 人口与经济
        6.1.3 历史沿革
    6.2 莲花池村保存现状分析
        6.2.1 环境现状分析
        6.2.2 建筑群现状分析
        6.2.3 历史环境要素现状分析
        6.2.4 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6.3 莲花池村保护与活化困境
        6.3.1 “空心化”现象
        6.3.2 经济发展落后
        6.3.3 保护资金匮乏,建筑保存情况差
        6.3.4 拆旧建新,风貌受到侵蚀
        6.3.5 基础设施落后,生活水平低
        6.3.6 专业人才严重匮乏
    6.4 莲花池村保护价值评估
    6.5 莲花池村保护与活化策略
        6.5.1 激发活力,聚集人气
        6.5.2 利用资源,发展文创
        6.5.3 有序保护,示范更新
        6.5.4 改造建筑,改善环境
        6.5.5 保护非遗,传承传统文化
        6.5.6 增强保护意识,鼓励公众参与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B 传统村落濒危程度评价问卷调查表
附录 C 沅陵县各村落调查表
附录 D 沅陵县民居测绘图
致谢

(10)基于三个案例村落的自建住宅相似性原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对乡村发展的关注
        1.1.2 对自建住宅相似性的思考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乡村聚落的研究概况
        1.2.2 关于民居建筑的研究概况
        1.2.3 关于相似理论研究概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对象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似性与乡村自建住宅的相似性
    2.1 相似性的理论基础
        2.1.1 相似性与相似性的概念
        2.1.2 相似性形成原理
        2.1.3 相似性的应用
    2.2 相似性在建筑领域中的转换
        2.2.1 与相似性相关的建筑概念
        2.2.2 乡村自建住宅的空间尺度与相似层次
        2.2.3 自建住宅的限定因素
    2.3 乡村自建住宅相似性研究体系的建立
        2.3.1 乡村自建住宅的演化分类
        2.3.2 乡村自建住宅的地块选择
        2.3.3 乡村自建住宅相似性研究体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传统农耕型:黄金村旧村组团
    3.1 村落空间演化
        3.1.1 黄金村基本概况
        3.1.2 黄金村调研选点
        3.1.3 黄金村空间演化规律
    3.2 相似的平面布局
        3.2.1 黄金村自建住宅的基本平面
        3.2.2 黄金村自建住宅的加建平面
    3.3 相似的材料结构
        3.3.1 黄金村自建住宅的基本结构:穿斗式木构架
        3.3.2 黄金村自建住宅的加建结构:木构架承重
    3.4 相似的装饰构件
        3.4.1 黄金村自建住宅的立面装饰
        3.4.2 黄金村自建住宅的内部构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政府统规型:茶吉冲村居民定居点
    4.1 村落空间演化
        4.1.1 茶吉冲村基本概况
        4.1.2 茶吉冲村调研选点
        4.1.3 茶吉冲村空间演化规律
    4.2 相似的平面布局
        4.2.1 茶吉冲村自建住宅的基本平面
        4.2.2 茶吉冲村自建住宅的加建平面
    4.3 相似的材料结构
        4.3.1 茶吉冲村自建住宅的基本结构
        4.3.2 茶吉冲村自建住宅的加建结构:砖墙承重
    4.4 相似的装饰构件
        4.4.1 茶吉冲村自建住宅的立面装饰
        4.4.2 茶吉冲村自建住宅的内部构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自发商业型:兰村商业聚集区
    5.1 村落空间演化
        5.1.1 兰村基本概况
        5.1.2 兰村调研选点
        5.1.3 兰村空间演化规律
    5.2 相似的平面布局
        5.2.1 兰村自建住宅的基本平面
        5.2.2 兰村自建住宅的加建平面
    5.3 相似的材料结构
        5.3.1 兰村自建住宅的基本结构:木屋上楼结构
        5.3.2 兰村自建住宅的加建结构:轻钢结构
    5.4 相似的装饰构件
        5.4.1 兰村自建住宅的立面装饰
        5.4.2 兰村自建住宅的的内部构件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自建住宅的相似机制形成与运用
    6.1 村落自建住宅形成相似性的内因
        6.1.1 相似层次的趋同
        6.1.2 共享信息
        6.1.3 建筑原型
        6.1.4 支配原则
        6.1.5 共适应作用
    6.2 村落自建住宅相似性的形成机制
        6.2.1 各相似层次在不同空间尺度下的相似性强弱
        6.2.2 不同空间尺度下相似性的形成机制
    6.3 不同发展阶段自建住宅设计导控要点及应用
        6.3.1 相似形成机制向设计导控要点的转化
        6.3.2 设计导控要点的应用方法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目录
附录B 黄金村自建住宅调研测绘图
附录C 茶吉冲村自建住宅调研测绘图
致谢

四、平地建房的选点布置(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InSAR技术的矿区地质灾害识别与监测[D]. 廖军.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2]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D]. 冀晶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3]江西传统民居地理研究[D]. 康勇卫.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4]InSAR技术监测西南喀斯特地表形变应用研究[D]. 曹翠华.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5]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D]. 朱厢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环渤海地区基于寒冷气候的高密度围合院落式建筑集群防风组织设计研究[D]. 陈雪涛. 南京大学, 2020(09)
  • [7]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研究[D]. 赵金娥.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8]红河州城子村彝族传统聚落特征研究[D]. 欧阳玉卓. 重庆大学, 2019(01)
  • [9]沅陵县濒危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策略研究[D]. 陈嫣. 湖南大学, 2019(07)
  • [10]基于三个案例村落的自建住宅相似性原理研究[D]. 任福臣. 湖南大学, 2018(06)

标签:;  ;  ;  ;  ;  

地面房屋的选择与布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