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康社会的几个话题

关于小康社会的几个话题

一、关于小康社会的几个话题(论文文献综述)

步鑫[1](2020)在《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好习惯成就孩子一生》(节选);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优秀作品与时代精神》《炎热》《梦幻与现实》《医生的嘱咐》(节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田慧[2](2020)在《新世纪以来都市小说的“中产想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世纪以后的都市小说,从数量上来看收获颇丰,很多都市小说中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充斥着对“中产阶层”的想象。尤其是近几年“中产”类词语的频频出现,新世纪以后都市小说的中产想象就更加值得研究。因此,本论文旨在研究新世纪以后都市小说的中产想象,其想象的背景,想象的内容,想象的方式及其造成的影响和面临的困境是本论文整体的研究内容。本论文分为四章,每章三节,还有绪论和结语,共由六部分组成。本文拟在绪论部分主要界定“中产阶层”在社会学和文学中的相关概念,以2002年陆学艺主编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提出“中间阶层”为界,社会学中对“中产阶层”多有研究,对“中产阶层”的具体身份、生活方式等都提供了具体的界定。第一章主要研究新世纪都市小说创作的文化生成。从思想文化状况、“中产”身份建构和中产话语空间的扩张三方面进行论述。文化碰撞方面,分为知识分子的失语、港台文化的渗入和金钱图腾的确立三部分论述;“中产”身份建构从“中产”阶层的来源,“中产”身份的双面性两部分论述;中产话语空间的扩张则从“中产”生活的持续被讨论和“中产”审美的不断被认可两部分论述。第二章主要研究新世纪都市小说中产想象的具体内容以及想象背后的原因。从“半张脸”的人物群象,“优雅”的生活格调和“景观式”的生活空间三方面论述。“半张脸”的人物群像主要论述其具体的形象类型和形象的源起;“优雅”的生活格调主要论述中产想象的物质表征和精神内涵;“景观式”的生活空间主要论述其住宅空间和休闲空间。第三章主要研究新世纪都市小说中产想象的叙事方式,从中产想象的典型意象,中产想象的身体叙事和中产想象的死亡叙事三方面进行论述。中产想象的典型意象主要包括自然,工业,时尚三方面的意象;中产想象的身体叙事主要分为审美意义下的身体美学和身体的“阶层”差异两部分进行论述;中产想象的死亡叙事分为意外死亡和精神死亡两部分论述。第四章主要研究新世纪都市小说中产想象的影响和面临的现实困境。新世纪都市小说中产想象的影响主要分为焦虑情绪的蔓延和价值观念的改变两方面论述;现实困境主要分为写作资源的匮乏性和写作目的的功利性两方面论述。

朱慧[3](2020)在《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现代文阅读中的“语文课程思政”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考是我国国家教育考试之一,不仅带有浓郁的中国特色,还承担着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重任,“德才兼备”是其根本要求。近年来,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导向和高考“一点四面”基本原则的要求,“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和“课程思政”理念的贯彻执行,给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从高考语文试卷的题型分布和分值占比可以看出,现代文阅读在试卷中占有非常高的比重。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旨在将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的“语文课程思政”标准内置于人才选拔框架之中,使高考选拔出德才兼备的人才,对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以高中语文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为引领,将2015-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中的现代文阅读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归纳总结出高考现代文阅读从三大方面融入语文课程思政理念。一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民族精神;二是培育革命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三是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这几个方面都旨在考察语文教育是否将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的“课程思政”落到实处。针对高考的育人功能和教学导向作用,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该如何革新,笔者也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具体表现为:第一,教师作为教学引导者,应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提升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从而增强语文课程思政意识,用理论服务教学实践。第二,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以课文为范例,整合其中渗透的语文课程思政内容,按主题划分开展专题阅读教学,另一方面也要充分挖掘学校和本地区特色,根据语文课程思政的要求开发校本课程,编写校本教材,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第三,在日常教学之外,也需经常开展语文课程思政活动,激发学生对时政话题和时文阅读的兴趣,与社会接轨,与时代并进,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伦理道德修养,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笔者认为,高考试题中渗透语文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对一线高中语文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一线语文教师应该予以重视,不断更新教学方式,为国家培养出新时代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原婕菲[4](2019)在《新时期中国国家形象研究 ——以中国和德国两国互相认知为例》文中提出本论文主要研究的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的中国国家形象问题,任何国家的国家形象构建和呈现都受到国际局势大背景的影响和制约,本论文对20世纪中德关系进行了历史学的回顾,主要针对中德关系中的主要问题和两国形象问题进行了叙述和分析,找到了新时期中德两国互视的历史根源。在此基础之上,作者利用中文报刊和德文报刊资料、中德关系历史资料,以及调查问卷和访谈等形式,详细分析了中德两国国家形象,特别是对中国眼中的德国形象和德国眼中的中国形象进行了对比分析,打开了“两国互视”研究的全新视角。首先,本文提出了“互视”这一新概念。互视,即不同主体通过不同媒介、方式进行相互了解与认识,从而得到基于各自所获信息的稳定的认知。除了一国国家形象自身的发展演变,国家间互视不平衡是制约一国国家形象的重要因素。中国与德国的两国互视情况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反应了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是中西方国家形象互视的典型案例。但因为语言、文化等原因的制约,有关德国视角下的中国形象研究数量较少,较缺乏深度,本论文以“两国互视”的新视角研究德国视角下的中国形象和中德关系,并对中国形象的构建和提升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其次,本文回溯了中德两国互视的历史和二十世纪国际关系史。通过历史的研究可以看出,中德两国互视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贯穿整个历史过程的基调是西方反华、反共势力强大,西方媒体对中国在国际上的发声进行包围和封堵,国际话语权始终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国际舆论形势始终处于西强中弱的态势,新中国的发展长期被外界扭曲和误解。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许多国家发生政变,顷刻间,世界格局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事件的爆发使得80年代“理想化”的互视认知遭受冲击而不复存在。90年代,以美国媒体为主的西方对华报道均以负面为主,西方主流媒体构建了一个威胁西方安全的负面中国形象。中国成为了西方媒体视角下践踏人权的“警察国家”,未来挑起核战争的极端民族主义国家。并且,西方媒体制造了一系列有关计划生育、不同政见、民族自决等问题的负面舆论,强化与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分歧,宣扬“中国威胁论”。总的来说,中西方互视不平衡的特点是在各大西方主流媒体中,中国形象都多多少少的遭遇了妖魔化,西方站在极其防备和不公的视角来看待中国。再次,在概念界定和历史回顾的基础上,本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详细的研究了中国视角下的德国形象和德国视角下的中国形象,特别着重研究了主流媒体视域下的互视认知问题。主流媒体包含报纸、期刊、电视、广播等,是一个国家对外宣传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利用了《环球时报》、《参考消息》作为研究中国的德国形象的材料,《南德意志报》、《焦点》作为研究德国的中国形象的材料,并结合作者在德国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对两国互视进行了基础性的研究,分专题描绘出了两国互视认知的景象,为接下来进行两国互视比较研究作好了铺垫,打好了基础。最后,本文的第四章对中德两国互视进行了比较,对互视不平衡进行了剖析和批判,并提出了改变不平衡现状的对策和建议。长期以来,西方主流媒体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用他们的意识形态框架来衡量中国的问题,并得出他们心目中合理的结论。中国国家形象虽然起着变化,逐渐向好发展,但近30年来未有明显转变,总体呈负面的不平衡的状态,即中国对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认识较为正面,德国对中国的认识较为负面,这两种认识之间的差距很大。这种不平衡状态导致中国产生崇洋媚外、丧失国际话语权、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提升缓慢。中国国家形象是建立在中国国情基础上的,而西方主流媒体普遍对中国国情缺乏真正的了解。21世纪以来,国际环境和中国自身都处于重要的变化时期,并且这个时期将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这是中国国家形象不断变化的根本原因,也是塑造和改善中国国家形象的绝佳时机。2008年,奥运会成功在北京举行;2010年,世博会成功在上海举行,诸如此类突出的外交事件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形象在国际上的更新。中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国家,中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性质和原则立场并未改变,同时,中国的形象在2008年之后通过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充分地展示在了国际社会面前。中国应把握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争取夺回塑造中国形象的国际话语权。近年来,中国对国家形象的塑造越来越重视,以一种开放的、自信的、现代化的姿态构建出了许多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并对陈旧的、单一的、神秘的敌对形象进行改造和反击,一个具有时代感和新气象的中国形象正如一轮初升的太阳,冉冉升起。

罗舒隽[5](2019)在《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90-2017)》文中指出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能成为世界上公认的先进职教模式之一,与其职业教育政策有很大关系。20世纪90年代至今,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先后面临了跨世纪发展和构建繁荣国家的挑战。它在该时期面对的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和创新型国家发展等问题也是中国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将会遇到的现实问题。但澳大利亚不断变迁的职业教育政策,及时有效地回应了多变的国内外环境。这些职业教育政策本身及其出台的过程都对中国的职业教育政策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第一部分是引言,说明了研究缘起,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作了文献综述,阐明了研究对象并进行了核心概念界定,交代了研究方法和理论分析框架。本文的一个可能的创新点在成因分析理论框架。该框架以对教育政策的一种动力学分析为基本框架,结合教育市场论、教育政策主体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三大西方现代教育思潮,形成了特有的政策成因研究理论策略框架。从1990年到2017年的近30年间,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总体方向,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种对现代化的回应,但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政策主题。据此,本文的第二至四部分将澳大利亚该时期的职业教育政策发展分为三个具体时期,即新型工业化背景下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对量的追求(1990-2004);技能型人才危机促成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对质的要求(2005-2010);未来经济增长需求下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量质并重(2011-2017)。每个具体时期又以该时期澳大利亚职业教育领域的重大政策为案例,介绍了政策的出台背景,从目标、对象、措施三个方面对政策文本内容进行简要分析,归纳出该时期职业教育政策的特点,并挖掘政策形成的深层原因。第五部分是启示,先对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政策的变迁进行了反思,再从政策内容本身和政策制定过程两个视角阐述了其对中国的启示。

马驰骋[6](2019)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新生政权有待稳固,社会经济状况亟需改善,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需要严明纪律、加强作风建设,马克思主义需要得到人民的普遍认同和占领意识形态高地。一个政治系统的良好运行,不仅需要借助于制度、政府组织形式、政策等“政治硬件”的支持,也需诸如意识形态、政治文化层面的“政治软件”的支持。在这个过程中,相关纪念活动的开展实际上就为“政治软件”的有效运作提供了一个合适的契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在纪念内容上,主要包括人物纪念、事件纪念、节日纪念。人物纪念包括国际共运领袖、党内外重要人士;事件纪念主要包括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事件与中国近代以来的反帝反封建事件;节日纪念主要包括党的相关节日以及国际重要节日。各种纪念活动通过会议、文本、展示型、文艺等方式进行开展。几种纪念形式的综合运用使纪念内容得以充分展现,纪念效果得以最大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具有纪念主题的多样性、纪念内涵的时代性、纪念程序的规范性的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相关纪念活动的开展,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保存了集体记忆,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纪念传统;第二,纪念活动的开展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实践,同时也为人民的政治参与创造了条件,促进了人民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第三,纪念活动由中国共产党总体策划,树立了中国共产党政治权威,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塑造党和国家形象,增进国际交往;第四,借纪念活动为契机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大众化。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的纪念活动的研究得到相关启示,即开展纪念活动时要巩固党的领导地位、注重活动内涵、创新活动形式、增强活动互动性、反思活动效果。中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在新的历史方位下,中国共产党开展一系列自成一格、卓有成效的纪念活动是可期、可能和必要的。

李松[7](2019)在《乡土生活的现代价值》文中研究说明今天,从城乡二元化结构的角度来看待国家和社会,是很常态的认知。总的来说,现在经常提及的几个话题,包括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全都离不开乡村。

蓝刚[8](2019)在《微传播环境下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研究》文中提出青年人的政治社会化价值目标不仅是要培养青年群体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合格公民并具备参政议政能力和掌握一定政治技能的“政治人”,更是希望通过青年人的个体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政治社会化的途径有多种,不同的途径对青年人在政治社会化的不同发展阶段扮演的角色虽各不相同,但产生的影响却各有千秋。传统的政治社会化途径如家庭、学校、社会共同体、同辈群体和大众传媒虽然在传播政治文化、塑造合格政治公民的过程中依然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终端技术的发展,微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途径在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传播不仅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又由于其叙事视角、叙事容量、叙事方式鲜活性、生活性等特性,赋予了青年人极大的政治参与空间及传播与制造内容的能力。话语权的转移意味着青年人可以自主选择政治信息、大胆地表露政治主张与政治见解,围绕某一政治事件或议题在虚拟空间中开展线上政治活动。这种迥异于传统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对当前青年政治社会化环境与内容、功能与方式的改造,推动着政治社会化范式由单向主导向多元互动转型。本文关注的焦点就是微传播在当代青年政治社会化中的作用与意义,试图回答以下问题:(1)微传播营构的全新媒介环境,是如何以其丰富多姿的媒介景观通过解构传统的时空观,聚缩了政治社会化的历程,加速了青年人的政治社会化的周期;(2)这种在新的历史环境、新的技术条件下产生的政治社会化途径的新型战略变迁,将如何长期而持续地影响着青年人的政治态度、政治行为、政治认知及价值取向;(3)微传播环境下政治参与模式的重构及虚拟政治实践在相当程度上改写了青年人政治角色的体验与扮演,不同背景下的政治文化与激增且多元的政治信息会如何冲击主流价值观所倡导的政治信念与规范、动摇青年人理性的政治选择从而背离正确的政治社会化方向及目标。为了回答以上的问题,面对政治社会化途径中出现的媒介途径演变,本文以微传播为逻辑起点,运用个别访谈、问卷调查和模拟实验等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旨在对微传播与当代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关系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首先通过对微传播、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途径等概念和功能的梳理与阐释,并以异化、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马克思经典社会理论和场域理论为理论框架,对微传播环境下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进行了相应的理论构建;其次分别对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即传统媒介、网络、微传播进行了分析,考察不同媒介途径的历史沿革并比较不同途径优劣与异同;再次围绕微传播的技术特质及虚拟形态,探究微传播在青年政治社会化中的作用,即如何支撑并拓展、保障青年人的社会交往;同时将微文化、微政治作为考察指标,结合大量的实证调查数据分别探析微文化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价值,对青年政治社会化的亚文化影响;微政治的政治动力、属性和形态,参与起点、传播效力和实现形式,以及对青年人政治关注度、政治表达意愿、政治参与、政治认同等产生的影响和冲击;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微传播对青年政治社会化的负面影响,结合实证发现复杂的舆论环境、开放的言论空间、虚拟的实践行为、低效的参与行为将导致青年人政治认知歧异化、政治表达随性化、政治知行偏差化、政治态度冷漠化,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微传播媒介责任、舆论主体、监管体系、思政教育的缺失与青年人媒介素养、群体文化、社会心态、认同意识的困乏等;最后在对微传播媒介责任与商业逻辑、个体权利、公民意识、社会需求间关系进行思考的同时,还从发挥文化引导力、完善政治参与渠道、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几方面提出了微传播环境下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的改进举措。

杨俊达[9](2018)在《新媒体时代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信息传播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塑造提出了新问题。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必须探索如何在新媒体时代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效性。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发挥作用。首先,本文在第一部分对新媒体时代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简单介绍。阐述了新媒体的概念和特征,对新媒体进行了分类,对新媒体时代的涵义和特征进行了概述。依次介绍了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相关概念,阐述了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并分析了新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其次,在本文第二部分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新媒体对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积极影响和存在的问题。其中积极影响表现在创新了教育手段、提升了教育合力,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教育主导权受到了冲击、教育影响力遭到淡化、教育语言的沟通上出现了障碍。并依据问题,从政府监管、媒体机构自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和高校教育方法等角度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本文第三部分从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出发,分别从政府加强管理和引领能力建设、媒体加强自我约束和担当传播责任、高校教师提高驾驭新媒体能力,大学生群体积极学习知识提升媒介素养等四个角度,具体的提出了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蒋振邦,吴雪茵[10](2017)在《阅读,永远在路上》文中提出全民阅读作为国家战略部署,是走好新的长征路的重要举措。迫切而又有实践意义的几个话题,需要深入探讨——阅读现状的散漫性与资源整合;阅读毅力的持久性与长效机制;阅读运作的公益性与效率提升;阅读效果的潜在性与读书境界,以便促进全民阅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撑。

二、关于小康社会的几个话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小康社会的几个话题(论文提纲范文)

(1)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好习惯成就孩子一生》(节选);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优秀作品与时代精神》《炎热》《梦幻与现实》《医生的嘱咐》(节选)(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语料介绍
    (一)汉译维
        《好习惯成就孩子一生》介绍
    (二)维译汉
        1.《优秀作品与时代精神》介绍
        2.《炎热》介绍
        3.《梦幻与现实》介绍
        4.《医生的嘱咐》介绍
二、译文
    (一)汉译维
        1.《好习惯成就孩子一生》译文
    (二)维翻汉
        1.《优秀作品与时代精神》译文
        2.《炎热》译文
        3.《梦幻与现实》译文
        4.《医生的嘱咐》译文
三、原文
    (一)汉译维
        1.《好习惯成就孩子一生》原文
    (二)维译汉
        1.《优秀作品与时代精神》原文
        2.《炎热》原文
        3.《梦幻与现实》原文
        4.《医生的嘱咐》原文
结语

(2)新世纪以来都市小说的“中产想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中产”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新世纪都市小说“中产想象”的文化生成
    第一节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思想文化状况
        一、知识分子的失语
        二、港台文化的渗入
        三、金钱图腾的确立
    第二节 “中产”身份的集体建构
        一、“中产”阶层的来源
        二、“中产”身份的双面性
    第三节 传媒作用下“中产”话语空间的扩张
第二章 新世纪都市小说的“中产想象”镜像及因由
    第一节 “半张脸”的人物图谱
        一、“半张脸”的人物群像
        二、“半张脸”人物形象的源起
    第二节 “优雅”的生活格调
        一、中产想象的物质表征
        二、中产想象的精神诉求
    第三节 “景观式”的生活空间
        一、精致的住宅空间
        二、奢华的休闲空间
第三章 新世纪都市小说“中产想象”的叙事方式
    第一节 新世纪都市小说中产想象的典型意象
        一、自然:悬铃木与动物园
        二、工业:霓虹灯与观光塔
        三、时尚:豪车与奢侈品
    第二节 新世纪都市小说中产想象的身体叙事
        一、审美意义上的身体美学
        二、身体的“阶层”差异
    第三节 新世纪都市小说中产想象的死亡叙事
        一、意外死亡
        二、精神死亡
第四章 新世纪都市小说“中产想象”的影响和现实困境
    第一节 新世纪都市小说中产想象的影响
        一、焦虑情绪的蔓延
        二、价值观念的转变
    第二节 新世纪都市小说中产想象的现实困境
        一、写作资源的匮乏性
        二、写作目的的功利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现代文阅读中的“语文课程思政”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1.党的教育方针指向
        2.“一点四面”的提出
        3.课程标准和高考大纲的要求
    (二)研究现状
        1.关于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研究
        2.关于“课程思政”的研究
        3.关于“课程思政”与高考语文试题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价值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课程思政
    (二)高中语文课程思政
二、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现代文阅读分析
    (一)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现代文阅读选文整理
    (二)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现代文阅读选文特点
        1.题材来源与文体
        2.选文主题与内容
三、近五年高考现代文阅读中的语文课程思政渗透分析
    (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民族精神
        1.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特点
        2.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
        3.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
    (二)培育革命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1.赞颂个人爱国主义精神
        2.发扬集体爱国主义精神
    (三)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
        1.推崇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2.倡导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3.提倡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四、课程思政理念下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建议
    (一)增强语文课程思政意识,提升教师自身理论素养
        1.教师应提升理论素养
        2.学校应提供学习资源
    (二)渗透语文课程思政理念,重视课堂道德情感培养
        1.充分利用教材,开展专题教学
        2.开发校本课程,编写校本教材
    (三)开展语文课程思政活动,进行时文阅读教学
        1.开展时政话题研讨活动
        2.进行时文阅读教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新时期中国国家形象研究 ——以中国和德国两国互相认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与研究综述
        一、有关中德关系的概念界定和研究现状
        二、有关国家形象的概念界定和研究现状
        三、媒体视域下的国家形象研究现状
        四、国家形象比较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路径
        一、研究思路和框架
        二、新概念引入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和难点
第一章 中德关系与两国互视溯源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前的中德关系
        一、鸦片战争后的中德关系
        二、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德关系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德关系
        四、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德经济关系
        五、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德文化交流
        六、中德国家形象的民间互视历史
    第二节 1949年至1990年的中德关系与两国互视
        一、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国际环境和外交方针
        二、中国与民主德国关系回溯
        三、中国与联邦德国的关系回溯
第二章 中国主流媒体视域下的德国形象
    第一节 中国主流媒体涉德报道的量化分析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二、涉德报道的数量变化
        三、涉德报道的议题分布
        四、涉德报道的态度倾向性
    第二节 中国主流媒体中涉德报道的内容分析
        一、德国的政治形象
        二、德国的经济形象
        三、德国的社会形象
        四、德国的文化形象
    第三节 中国主流媒体镜像中的德国国家形象
        一、中国的德国形象构建方式
        二、中国主流媒体构建德国形象时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德国主流媒体视域下的中国国家形象
    第一节 《南德意志报》中的中国国家形象数据分析
        一、材料选择
        二、《南德意志报》中国报道总量分析
        三、《南德意志报》中国报道的倾向性分析
    第二节 德国主流媒体视阈下的中国政治形象
        一、德国的中国共产党形象
        二、德国的中国大国关系形象
        三、德国眼中的台湾问题
    第三节 德国主流媒体视阈下中国经济形象
        一、德国的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二、德国眼中的“一带一路”
        三、德国眼中的中国海外投资
        四、德国眼中的中国环境问题
    第四节 德国主流媒体视阈下的中国人权形象
        一、德国眼中的中国新闻及言论自由
        二、德国眼中的西藏问题
        三、令德国不解的其他中国人权问题
第四章 中德两国国家形象的互视比较
    第一节 德国民众视角下的中国形象
        一、德国民众的中国形象调查
        二、基于调查结果的中国形象分析
    第二节 中德形象的比较
        一、跨文化沉默的螺旋
        二、中德两国互视应有的变化
    第三节 中德国家形象认知的不平衡
        一、德国对中国形象的负面认知
        二、德国对中国产生负面认知的原因
        三、构建平衡国家互视形象的必要性
        四、塑造与构建平衡国家互视形象的法则与方法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5)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90-201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缘起
        1.1.1 中国职业教育亟待发展
        1.1.2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享誉全球
        1.1.3 经验的借鉴具有可行性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对象
        1.3.1 核心概念界定
        (1)职业教育
        (2)教育政策
        (3)政策变迁
        1.3.2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与理论分析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历史研究法
        (3)比较分析法
        (4)案例分析法
        1.4.2 理论分析框架
        (1)文本内容分析的三维度
        (2)成因分析理论框架
2 新型工业化背景下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对量的追求(1990-2004)
    2.1 出台背景
    2.2 政策文本内容分析
        2.2.1 目标
        2.2.2 对象
        2.2.3 措施
    2.3 政策特点
        2.3.1 重视政策对象数量的全覆盖
        2.3.2 多主体参与政策制定的萌芽出现
        2.3.3 更加关注政策对实践的实际指导力
    2.4 成因研究
        2.4.1 人力资本理论
        2.4.2 教育政策主体进行自身改革
        2.4.3 三大西方现代教育思潮对职教政策的影响
3 技能型人才危机促成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对质的要求(2005-2010)
    3.1 出台背景
    3.2 政策文本内容分析
        3.2.1 目标
        3.2.2 对象
        3.2.3 措施
    3.3 政策特点
        3.3.1 注重政策质量改进中的保障作用
        3.3.2 主要利益攸关者参与政策决策过程
        3.3.3 细化各方职责、确保高效落实
    3.4 成因研究
        3.4.1 质量保障的利益最大化
        3.4.2 利益攸关者多元化下的教育决策共识
        3.4.3 三大西方现代教育思潮对职教政策影响的扩大
4 未来经济增长需求下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量质并重(2011-2017)
    4.1 出台背景
    4.2 政策文本内容分析
        4.2.1 目标
        4.2.2 对象
        4.2.3 措施
    4.3 政策特点
        4.3.1 量质并重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
        4.3.2 大数据信息化下所有利益攸关者的参与
        4.3.3 化繁为简的职教体系与化整为零的任务职责
    4.4 成因研究
        4.4.1 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化职教系统
        4.4.2 基于更广泛信息的决策
        4.4.3 三大西方现代教育思潮影响职教政策的新表现
5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反思与启示
    5.1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反思
    5.2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对中国的启示
        5.2.1 政策内容本身的启示
        (1)确立职业教育政策制定的总体方向和总体目标
        (2)明确职业教育的对象
        (3)确保职业教育政策合理有效的具体措施
        5.2.2 政策制定过程的启示
        (1)更好地发挥市场的作用
        (2)扩大职业教育政策制定参与者的范围
        (3)体现终身教育、后现代主义教育和国际理解教育思想
参考文献
致谢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3 本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2 相关概念及本文的解释路径
    2.1 纪念活动的概念界定
    2.2 开展纪念活动的理论基础
    2.3 本文的解释路径
3 开展纪念活动的迫切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历史背景
    3.1 国内背景
    3.2 国外背景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的开展
    4.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的内容
    4.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开展纪念活动的方式
    4.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的特征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的作用和启示
    5.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的作用
    5.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的启示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乡土生活的现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在城乡二元结构下认识乡土文化
    (一) 城乡二元结构下对“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口号总价值的判断
    (二) 对乡村的基本印象
    (三) 乡村的价值
        1. 乡村的商业价值
        2. 生态文明与社会和谐构成的“乡愁”
    (四) 中国的文化传统
    (五) 乡土社会的真正价值
二、民俗中的乡土文化
    (一) 乡村民俗
    (二) 民俗文化符号的意义
        1. 文化符号背后的意义
三、乡土社会习俗体系
    (一) 不同类型的文化符号
        1. 彝族赛装节和“伙头制”
        2. 哈尼族“苦扎扎”节
        3. 摩梭族走婚
四、保护乡土文化价值

(8)微传播环境下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创新点和难点
2 微传播环境下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理论阐释
    2.1 核心概念概述
        2.1.1 微传播的内涵与功能
        2.1.2 政治社会化概念梳理
        2.1.3 政治社会化途径类别
        2.1.4 青年政治社会化特征
    2.2 相关理论借鉴
        2.2.1 异化理论
        2.2.2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
        2.2.3 场域理论
3 青年政治社会化媒介途径的变迁
    3.1 政治社会化的传统途径:传统媒介
        3.1.1 实现社会控制,引导社会态度
        3.1.2 改造政治文化,实现政治控制
        3.1.3 建构政治情感,确立政治价值观
    3.2 政治社会化的现代途径:网络
        3.2.1 网络政治社会化的内涵与特点
        3.2.2 网络对青年政治社会化范式的影响与调控
    3.3 政治社会化的新型途径:微传播
        3.3.1 扩大政治社会化参与
        3.3.2 促进政治社会化教育
        3.3.3 创设政治社会化范式
        3.3.4 决定政治社会化意义
4 微传播在青年政治社会化中的作用
    4.1 微传播技术特质,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的支撑
        4.1.1 独到的信息传播表现
        4.1.2 平等的主客传受关系
    4.2 微传播虚拟形态,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的拓展
        4.2.1 微传播虚拟社会交往促进青年政治社会化
        4.2.2 微传播虚拟社会治理保障青年政治社会化
5 微文化与微政治: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的微传播实践
    5.1 微文化,微传播领域的文化表征
        5.1.1 微文化概念特征与阅读表现
        5.1.2 微文化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与价值
        5.1.3 微文化对青年政治社会化的亚文化影响
    5.2 微政治,微传播领域的政治动员
        5.2.1 微政治的政治动力、属性和形态
        5.2.2 微政治的参与起点、传播效力和实现形式
        5.2.3 当代青年微政治行为实证调查
6 微传播对青年政治社会化的负面影响及成因剖析
    6.1 微传播对青年政治社会化的负面影响
        6.1.1 复杂的舆论环境导致政治认知歧异化
        6.1.2 开放的言论空间导致政治表达随性化
        6.1.3 虚拟的实践行为导致政治知行偏差化
        6.1.4 低效的参与行为导致政治态度冷漠化
    6.2 微传播对青年政治社会化负面影响成因剖析
        6.2.1 微传播媒介责任的缺失和青年媒介素养的匮乏
        6.2.2 微传播舆论主体的缺欠和青年群体文化的疲乏
        6.2.3 微传播监管体系的缺憾和青年社会心态的困乏
        6.2.4 微传播思政教育的缺限和青年认同意识的倦乏
7 微传播环境下改进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的思考及举措
    7.1 微传播媒介责任的相关思考
        7.1.1 商业逻辑与媒介责任间的关系
        7.1.2 个体权利与媒介责任间的关系
        7.1.3 公民意识与媒介责任间的关系
        7.1.4 社会需求与媒介责任间的关系
    7.2 发挥微传播的文化引导能力
        7.2.1 加强微传播舆论引导力的建设
        7.2.2 改进微传播的文化软实力建设
        7.2.3 提升微传播的文化领导力建设
    7.3 完善微传播的政治参与渠道
        7.3.1 规范微传播的政治表达秩序
        7.3.2 优化微传播的政治整合功能
        7.3.3 促进微传播的政治文明发展
        7.3.4 增大微传播的政治伦理管控
    7.4 重视微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
        7.4.1 推动媒介素养纳入思政教育体系
        7.4.2 开展隐性教育丰富思政教育模式
8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高校大学生微信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 B 青年人使用微传播政治活动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9)新媒体时代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
一、新媒体时代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概述
    (一)新媒体时代相关概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关概述
    (三)新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重要性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影响现状的分析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的积极影响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的消极影响
    (三)新媒体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问题的原因
三、新媒体时代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的对策
    (一)政府加强对媒体管理和引领
    (二)媒体加强自我约束担当传播责任
    (三)高校教师要提高驾驭新媒体能力
    (四)大学生要提高媒介素养和自我教育意识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阅读,永远在路上(论文提纲范文)

一 阅读现状的散漫性与资源整合
二 阅读毅力的持久性与长效机制
三 阅读运作的公益性与效率提升
四 阅读效果的潜在性与读书境界

四、关于小康社会的几个话题(论文参考文献)

  • [1]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好习惯成就孩子一生》(节选);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优秀作品与时代精神》《炎热》《梦幻与现实》《医生的嘱咐》(节选)[D]. 步鑫. 新疆大学, 2020(07)
  • [2]新世纪以来都市小说的“中产想象”研究[D]. 田慧.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3]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现代文阅读中的“语文课程思政”问题研究[D]. 朱慧. 黄冈师范学院, 2020(07)
  • [4]新时期中国国家形象研究 ——以中国和德国两国互相认知为例[D]. 原婕菲.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5]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90-2017)[D]. 罗舒隽.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研究[D]. 马驰骋.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7]乡土生活的现代价值[J]. 李松. 领导科学论坛, 2019(08)
  • [8]微传播环境下青年政治社会化途径研究[D]. 蓝刚. 西北工业大学, 2019(04)
  • [9]新媒体时代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研究[D]. 杨俊达.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2)
  • [10]阅读,永远在路上[J]. 蒋振邦,吴雪茵.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4)

标签:;  ;  ;  ;  ;  

关于小康社会的几个话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