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属山茶科山茶科叶表皮特征及分类意义

山茶属山茶科山茶科叶表皮特征及分类意义

一、山茶属金花茶组金花茶系的叶表皮特征及分类学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石思云,吴雯霏,崔佳,张伊伊,李志辉,王翊[1](2022)在《10种金花茶组植物的花粉形态及分类学意义》文中研究指明金花茶组(Sect.Chrysantha)植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但其分类存在争议。为探讨金花茶组植物花粉的形态特征和分类学意义,该研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10种金花茶的花粉形状、外壁纹饰以及穿孔特征,统计了极轴长、赤道轴长和萌发沟长,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10种供试金花茶植物花粉为中粒花粉,大部分花粉形状呈近球形,仅有东兴金花茶为扁球形及凹脉金花茶为长球形;花粉的外壁纹饰可以分为脑纹状纹饰、拟网状纹饰和疣状纹饰三类,不同种花粉表面穿孔大小和密度存在明显差异。(2)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0种金花茶可以分为4大类:四季金花茶、中东金花茶、金花茶以及显脉金花茶的花粉形态较为相近;淡黄金花茶、中越山茶、小花金花茶、东兴金花茶的花粉比较相近;而凹脉金花茶和毛瓣金花茶的花粉形态与其他金花茶区别较大。金花茶组植物花粉的外壁纹饰和穿孔状况各异,结合极轴、赤道轴以及萌发沟长等特征可区分10种供试金花茶。从孢粉学角度来看,金花茶组植物的花粉具有山茶属植物的一般特征,不具有特异性,该组植物可能不是一个独立类群,但其花粉形态存在明显种间差异,可以作为分类学依据。该研究结果可为金花茶组植物种间分类提供依据。

朱栗琼,覃冬梅,招礼军,邓斌胜,刘晟源,蒋昌杰[2](2021)在《6种野生金花茶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探究金花茶组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差异,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种野生金花茶成熟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测量。研究结果表明:(1)6种金花茶的叶表皮由表皮细气孔器组成,气孔随机分布在远轴面,每个气孔都具有3个大小不等的副卫细胞,属环列型气孔;不同种类金花茶的气孔长度、宽度、密度、指数和上、下表皮细胞密度等存在显着差异(P<0.05)。(2)表皮性状聚类分析表明,毛籽金花茶和弄岗金花茶聚为一类,其余4个物种单独聚为一类;表皮细胞平周壁与细胞壁位置、覆盖于表皮细胞之上的角质层和蜡质层纹饰、气孔与表皮细胞位置、气孔外拱盖表面及内缘形态、气孔外拱盖外缘角质膜等微形态特征也表现出相似的结果。(3)6种金花茶的叶表皮细胞上普遍具有丝状或链状蜡质饰纹,可作为金花茶组植物栽培种与野生种分类的重要依据。(4)从气孔分布位置、角质层和蜡质层存在、较厚的表皮细胞壁、具有下陷的气孔等特征,可以推断出野生金花茶对当地偏干旱的喀斯特生境有较强的适应性。

杜鸿志,汤文敏,刘青,沈政,刘义梅,曹艳[3](2020)在《金花茶本草考证和物种鉴定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金花茶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但一直存在基源名称争议,药用历史不清晰,物种难以确认和分类混乱等问题。因此,本文将对金花茶的基源名称、产地分布和药用历史等问题进行本草考证;同时,对金花茶的形态学、显微特征、光谱和分子生物学等不同鉴别方法在金花茶物种鉴别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本文有望为金花茶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促进金花茶资源的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

刘上丽[4](2020)在《柠檬金花茶的保护遗传学研究》文中指出柠檬金花茶(Camellia indochinensis Merr)隶属于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小灌木,分布于我国广西的龙州、宁明、崇左、扶绥的石灰岩地区。本研究采用叶绿体DNA(cpDNA)与微卫星(SSR)分子标记相结合的方法,对柠檬金花茶(C.indochinensis)10个野生种群共277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为保护柠檬金花茶遗传资源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叶绿体DNA(cpDNA)片段序列比对总长度为5192bp,共有15个变异位点;10个种群100个体共检测到11种单倍型,柠檬金花茶在物种水平上具有较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cpDNA,Hd=0.876,π=0.00056);在种群水平上具低水平的遗传多样性,DG(崇左大更)种群有3种单倍型且为特有单倍型,JB(弄岗保护区100号界碑)种群有2种单倍型为特有单倍型,其余每个种群各只有一种单倍型,为特有单倍型,其中LJ(宁明县陇坚)和LR(宁明县陇荣)种群共享H4,LQ(宁明县陇曲)和LW(龙州县陇旺)共享单倍型H9。SSR标记研究结果表明,柠檬金花茶也具有较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10对引物在10个柠檬金花茶自然种群共277个个体共检测到161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共检测到16.1个等位基因;在物种水平上,10个种群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5.500-8.900,平均为7.120;有效等位基因(Ne)为3.126-4.809,平均为4.073;观测杂合度(Ho)为0.527-0.776,平均0.686;期望杂合度。(He)为0.634-0.754,平均值为0.693。2)基于叶绿体DNA(cpDNA)序列的AMOVA分析结果显示,柠檬金花茶种群间的变异占92.10%,种群内的遗传变异占7.9%。基于SSR分析结果显示,两两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在0.052-0.220之间,平均值为0.127,33组介于0.05-015之间,12组介于0.15-0.25之间,表明种群间具有中等水平的遗传分化;种群间的基因流Nm在0.885-4.540之间,平均值为1.94,说明种群间存在一定的基因流;AMOVA分析显示,种群内和种群间的遗传变异分别为88.85%和11.15%,表明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种群内。K与?K的关系图显示存在两个较佳的峰值,分别是K=2和K=9;根据STRUCTURE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认为K=9的分组比较合理,10个种群划分为9组,HLZ(龙州咟龙枕)和JM(龙州进明村)种群为一组,其余种群各自单独为一组。Mantel检测表明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之间无显着的相关性(R2=0.0537,p>0.05)。中性检验和失配分析均没有检测到柠檬金花茶种群近期发生扩张,BOTTLENECK揭示柠檬金花茶种群未经历瓶颈效应。3)利用Illumina测序的方法,通过测序、组装、基因注释,得到柠檬金花茶完整的叶绿体基因组。柠檬金花茶叶绿体基因组为封闭的环状四分体结构,总长度156571bp,大单拷贝区(LSC)、小单拷贝区(SSC)、反向重复序列为(IRs)长度分别为86246bp、18219bp、26053bp;共注释了121个基因,其中包括了85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8个tRNA基因和8个rRNA基因,总的GC含量为37.34%。4)本研究叶绿体DNA和微卫星分子标记均揭示了柠檬金花茶具有较高遗传多样性水平;STRUCTURE聚类分析结果显示,HLZ(龙州县咟龙枕)和JM(龙州县进明村)种群为一组,其余柠檬金花茶种群独立成组,建议对各个种群单独进行保护,保护区外DG(崇左大更)和JM(龙州县进明村)的两个种群受到严重的破坏,应该加强保护。

李爽[5](2020)在《贵州金花茶的保护遗传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贵州金花茶(Camellia huana T.L.Ming et W.J.Zhang)属于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是一种开黄色花朵的小灌木,是金花茶类物种之一。贵州金花茶的分布十分狭窄,仅分布在广西北部天峨县和贵州南部罗甸县、册亨县和兴仁县的石灰岩山的常绿阔叶林内。贵州金花茶的分布地距离金花茶组植物的其他物种较远,呈间断分布,而且它是金花茶组植物的最北缘种,因此贵州金花茶对于金花茶植物向北引种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其观赏和药用价值,野生贵州金花茶被附近的居民大量盗挖,甚至有的自然居群已经灭绝。贵州金花茶已经被《中国高等植物受威胁物种名录》列为濒危植物。本研究采集了贵州金花茶5个自然居群和7个移栽居群共358个个体,其中3个移栽居群采自贵州罗甸县,剩余的5个自然居群和4个移栽居群采自广西天峨县。基于一个叶绿体小单拷贝区(SSC)的片段(包括4个基因:ndhF,rpl32,trnL-UAG,CCSA)、一个单拷贝核基因PAL(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和12对高度多态性的微卫星引物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分析,目的是了解贵州金花茶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并在此基础上为贵州金花茶的保护提出有效的措施和策略。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2018年-2019年,我们调查了贵州金花茶的整个分布区域,仅在广西天峨县发现5个自然居群,而在贵州没有发现自然居群。野外调查还发现,在原野生栖息地附近的许多居民家中种植有大量直接从野外移栽的植株。2)基于DNA数据的基础上,贵州金花茶具有低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叶绿体DNA片段经扩增和测序后共获得120条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序列总长为5200 bp,包括9个多态信息位点,没有插入与缺失。总的核苷酸多态性(Pi)为0.00042,从0至0.00021;单倍型多态性(Hd)为0.759,从0至0.533。单拷贝核基因PAL经扩增和测序后获得240条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序列总长为660 bp,包括7个多态信息位点,没有插入与缺失。总的核苷酸多态性(Pi)为0.00131,在0.00067-0.00197之间;总的单倍型多样性(Hd)为0.631,在0.442-0.711之间。cpDNA片段共检测到8个叶绿体单倍型,单倍型C5是最丰富且分布范围最广泛的单倍型,分布在5个居群(MGS,ECC,LJPT,DLT和NRT)中。在叶绿体单倍型网络进化图中,单倍型C5和C8位于网络图的中心位置,其余单倍型分布在各节点处,这种分布模式说明单倍型C5和C8可能是这个分布区域中更古老的单倍型。单倍型C5和C8之间存在4步突变,此外,任意两个相邻的单倍型之间仅存在1-2步突变。单拷贝核基因PAL共检测到8个核基因单倍型,单倍型H1和H2几乎分布于所有居群中(除居群HLT和TBC之外)。在核基因单倍型网络进化图中,单倍型H1和H2分布在网络图的的中心位置且分布范围最广,我们推测单倍型H1和H2是这个分布区域的祖先单倍型,其余单倍型均分布于各节点,任意两个相邻的单倍型之间仅存在一步突变。基于微卫星数据,研究结果显示贵州金花茶具有低水平的遗传多样性。12个微卫星位点在贵州金花茶12个居群358个个体中共检测到99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检测到8.25个等位基因。每个居群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从2.833(居群XDZ和LBT)到5.417(居群MGS),所有居群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的平均值为3.931。所有居群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从1.722(居群XDZ)到2.908(居群MGS),平均每个居群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2.272。平均每个居群的观测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分别是0.457和0.466,观测杂合度(HO)在0.353-0.589之间,期望杂合度(He)在0.339-0.605之间。3)基于微卫星数据的遗传分化系数显示,贵州金花茶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程度很大。两两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从0.027到0.419,其中,20组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值小于0.15,17组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值在0.15-0.25之间,29组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FST值大于0.25。基于cpDNA数据的基础上,遗传分化系数为0.9318,说明居群间存在很大程度的遗传分化。基于单拷贝核基因PAL的基础上,遗传分化系数为0.08531,说明居群间存在中等程度的遗传分化。AMOVA的结果显示,叶绿体DNA片段仅有6.82%的遗传变异存在居群内,而单拷贝核基因和SSR分别有91.47%和78.41%的遗传变异存在居群内。基于微卫星数据和DNA测序数据的基础上,Mantle test检测结果都显示贵州金花茶的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之间没有显着的相关性。4)STRUCTURE结果显示,贵州金花茶12个居群可以分为两个遗传学组,且与地理位置相一致。居群XDZ,JSP,LBT聚为GroupⅠ,剩余居群(MGS,ECC,TBC,LJPT,WGT,NJT,DLT,NRT和HLT)聚为GroupⅡ。PCoA的结果也支持STRUCTURE的最佳分组结果。5)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贵州金花茶的遗传多样性,应该将迁地保护和就地保护措施相结合。根据STRUCTURE的最佳分组结果,建议将贵州金花茶的5个自然居群分为两个管理单元加强其就地保护。贵州金花茶居群间高水平的遗传分化,说明移栽居群分别来自附近的石灰岩山。因此在对移栽居群采取迁地保护措施时,应尽可能多地从各居群取样。

覃冬梅,朱栗琼,邓斌胜,蒋昌杰[6](2020)在《五种金花茶叶片表皮显微形态特征比较及分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采用离析法,对分别采自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和南宁市金花茶公园栽培种的五种金花茶:凹脉金花茶(Camellia impressinervis)、薄叶金花茶(C.chrysanthoides)、柠檬黄金花茶(C.limenia)、弄岗金花茶(C.longgangensis)、四季金花茶(C.perpetua)的叶片表皮特征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研究发现:5种金花茶的表皮细胞及气孔均呈不规则排列,上下表皮细胞壁加厚,气孔仅分布于下表皮,气孔器由3个大小不等的副卫细胞围绕着2个肾形保卫细胞构成,上表皮垂周壁式样出现A、C、I型三种,下表皮垂周壁式样出现有C、I型两种。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表明气孔的密度、大小等特征在不同野生种、栽培种金花茶间存在显着性差异;生境地的环境因子对金花茶叶表皮特征产生一定的影响。聚类分析表明,五种金花茶各为一类。

陈春如,谢佩吾,邹家通,连辉明,汪迎利,邱文霞,何波祥,蔡燕灵,梁东成,陈一群,陈杰连[7](2019)在《12种金花茶组植物叶片的比较形态学研究》文中指出研究利用万深LA-S系列植物图像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对山茶属金花茶组下12个种进行叶片形态数量特征和表皮特征进行比较研究。植物图像分析结果表明,12种金花茶属植物在叶周长、叶面积、叶柄长、叶长、叶宽、叶厚、叶长宽比,以及叶鲜重和干重9个性状上差异均极显着,9个性状在相同种不同个体之间差异显着,说明金花茶组植物种间和种内的叶片形态上具有丰富的性状变异,无法作为组下分类的依据,但为育种提供了良好的遗传基础。叶表皮形态观测结果表明,12个种的叶片上表皮形态结构基本一致,无气孔分布,细胞均为不规则形,细胞间界限不清晰;12个种的下表皮均有气孔分布,并具腺点,但不同种的气孔形状和细胞垂周壁式样在一些种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腺点形态也各不相同,这些性状在种内较为稳定,可为金花茶组的分类提供参考依据。

陈涛林[8](2019)在《广西元宝山一种特异茶饮植物的系统学鉴定与综合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山茶属(Camellia)是山茶科(Theaceae)中种类较多、系统上较原始的一个属。该属植物全产于亚洲,而且我国是该属的分布中心,拥有80%以上的种类。广西位于我国南部,地处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气候区,具有独特的地理生态宜茶环境,属于茶树的次生起源中心之一。其境内拥有十分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其中包括一些极其特异的资源。据调查,地处广西西北部的柳州市融水县安太乡海拔1000 m以上的元宝山境内分布着一种野生茶资源,被当地老百姓称为“原生茶”,其叶片光泽性强,芽叶茸毛较多,从叶片大小、叶形、叶色、育芽力等方面均明显区别于当地的其它茶树(Camellia sinensis)资源类型。长期以来,当地老百姓和企业都习惯将其制作成烘青类绿茶饮用,其成品茶汤色浅绿明亮,有清花香,且香气持久高长,滋味鲜爽、醇厚、回甘明显。经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对其主要成分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其混合样品茶多酚含量很高,达40%以上,高于国家红茶珍稀品种资源标准。此前,课题组成员对该资源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资源茶多酚和可可碱含量很高,但咖啡碱含量极低,并含有某些特征性未知成分,在特异性品种选育和茶叶深加工等方面显示出很好的开发潜力和利用价值。基于此,为了进一步正确认识、保护和利用好该资源,探明该资源在分类上的归属,本研究综合采用形态分类学、解剖学、分子生物学和化学分类学等分析技术,对其进行了系统比较研究。为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该资源的化学物质组成,本研究采用UPLC-ESI-Q-TOF/MS和GC×GC-TOF/MS分析技术对该资源的有效活性成分进行了深入的基础化合物组成分析。基于该资源茶多酚含量高而儿茶素含量低的特性,本研究综合采用柱层析、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和高速逆流色谱等方法和质谱(MS)、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NMR)等谱学技术对该资源的生物碱和主要多酚类物质进行了分离鉴定。为了初步分析该资源的生物学活性,本研究以该资源的鲜叶固定样、红茶工艺样和绿茶工艺样为材料,采用DPPH、FRAP和ABTS三种方法评价了其抗氧化活性,并通过对供试样品的抗氧化成分的定量分析,初步探讨了该资源的抗氧化机理和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经口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Ames试验和30天慢性喂养亚急性毒性试验,对该资源进行了全面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元宝山茶饮植物的分类鉴定通过综合采用形态分类学、解剖学、分子生物学和化学分类学等分析技术,在分析比较元宝山茶饮植物与其近缘种——突肋茶(Camellia costata Hu et S.Y.Liang)和榕江茶(Camellia yungkiangensis H.T.Chang)在形态和解剖结构之间的差异的基础上,采用分子标记技术进行遗传聚类,再系统分析比较该资源与其近缘种在化学组成上的差异信息,在此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化学聚类分析探讨该资源与其各近缘种之间的系统进化关系。然后,采用UPLC-ESI-Q-TOF/MS技术,分析该资源与其近缘种的全部化学物质组成,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分析各资源之间的差异信息。并由此综合以上多层面信息来确认该资源的分类学地位。形态学和解剖学分析结果表明,该资源在形态结构上既不同于突肋茶,也和榕江茶存在很大差异。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表明,元宝山茶饮植物与榕江茶在分子聚类树状图上首先聚为一类,然后再与突肋茶合为一大类。说明与突肋茶相比元宝山茶饮植物在遗传上与榕江茶具有更高的相似度,二者之间的遗传距离介于种内和种与种之间。化学分类学分析结果表明,元宝山茶饮植物的化学组成整体上与榕江茶较为接近,但二者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且在基于化学成分的主成分分析样品分布图和聚类分析树状图中,二者既相互聚集在一起又显示出了较为明显的独立性。代谢组学的分析结果也与上述结果一致。结合该资源与其近缘种的地理分布情况,并综合上述形态、分子生物学和化学分类结果,确认元宝山茶饮植物是榕江茶在由西向东传播过程中,越过广西元宝山时受海拔和气候条件等改变的影响,使其种内产生了较为稳定的变异而形成的特有类群,因此将其归类为榕江茶的变种。按照《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圣路易斯法规),根据该资源的分布地地名,将其命名为元宝山茶,拉丁名为Camellia yungkiangensis H.T.Chang var.yuanbaoshanica Z.W.Ge,Y.P.Liao et T.L.Chen。2.基于UPLC-ESI-Q-TOF/MS和GC×GC-TOF/MS对元宝山茶饮植物的化学组成的系统分析本研究采用UPLC-ESI-Q-TOF/MS技术和GC×GC-TOF/MS技术较全面地分析了元宝山茶饮植物化学成分的组成。利用UPLC-ESI-Q-TOF/MS技术,在负离子模式下共鉴定出104种化合物,包括酚酸(Phenolic acids)21种、二聚儿茶素(Dimeric catechins)23种、黄烷-3-醇(Flavan-3-ols)15种、氨基酸(Amino acids)2种、黄酮苷(Flavone Glycosides)37种、糖类(Carbohydrates)3种、有机酸(Organic Acids)2种、核苷类(Nucleosides)1种。其中除丝氨酸、谷氨酸和8个儿茶素类化合物外,其余94种化合物均为首次在该资源中报道。采用GC×GC-TOF/MS技术分析了元宝山茶饮植物叶片的香气成分,共鉴定出了包括醇类(Alcohol)、烯醇类(Enol)、烯类(Alkene)、胺类(Amine)、烷烃类(Alkane)、醛类(Aldehydes)、烯醛类(Olefine aldehyde)、醚类(Ethers)、酯类(Esters)、内酯类(Lactones)、烯酯类(Ene esters)、酮类(Ketones)、烯酮类(Ketenes)、酚类(Phenols)、有机酸类(Organic acids)、含硫化合物(Sulfocompound)、氮杂环化合物(Nitrogen heterocyclic)、氧杂环化合物(Oxyheterocyclic compounds)、芳香烃类(Aromatic hydrocarbon)、炔类(Alkyne)、酸酐类(Anhydride)、氰化物(Cyanide)在内的22类383种香气化合物。其中芳香烃类化合物数量最多,达39种,氧杂环化合物数量次之,为32种。其它各类别化合物的数量分别为酯类28种、醇类28种、醛类27种、烷烃类26种、烯醛类24种、酮类24种、烯醇类22种、烯类22种、烯酮类22种、醚类17种、氮杂环类13种、有机酸类11种、含硫化合物11种、烯酯类9种、酚类9种、胺类7种、氰化物5种、内酯类3种、炔类2种、酸酐类2种。相对含量最高的是醚类化合物(25.19%),其次是醛类(15.78%),其它各类别的相对含量均在10%以下,其中以有机酸类、酚类、氰化物、酸酐类、炔类和内酯类的相对含量最低,均在1%以下。本研究较为全面地分析和鉴定了元宝山茶饮植物叶片中的化学物质组成,为深入研究其药理保健功效,进而更好地开发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和前期研究基础。3.元宝山茶饮植物主要生物碱和多酚类物质的分离鉴定基于元宝山茶饮植物茶多酚含量高而儿茶素含量低的特性,为探明该资源的主要生物碱和多酚类物质的化学组成,本研究综合采用柱层析、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和高速逆流色谱等方法对该资源的主要生物碱和多酚类物质进行了分离纯化,得到了10个纯度大于90%的多酚类化合物和1个生物碱类化合物。经质谱(MS)、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NMR)等谱学技术鉴定,确认10个多酚类化合物分别为:1,3-二-O-没食子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儿茶素、1-O-没食子酰基-4,6-(S)-六羟基联二苯甲酰基-β-D-吡喃葡萄糖、1,3-二-O-没食子酰基-4,6-(S)-六羟基联二苯甲酰基-β-D-吡喃葡萄糖、1,4,6-三-O-没食子酰基-β-D-吡喃葡萄糖、1,3,4,6-四-O-没食子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3-O-没食子酰基原花青素B1、异槲皮苷、紫云英苷;另一个生物碱类化合物为可可碱。从10个多酚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峰面积可以看出,它们在该资源中的含量均较高,因此可以判断它们是该资源中最主要的多酚类化合物。4.元宝山茶饮植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为了初步分析元宝山茶饮植物的生物学活性,本研究以该资源的鲜叶固定样、红茶工艺样和绿茶工艺样为材料,以当地九万山大茶树(Camellia sinensis)的鲜叶固定样、红茶工艺样和绿茶工艺样为对照,采用DPPH、FRAP和ABTS三种方法评价了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活性上,元宝山茶饮植物绿茶工艺样与对照样九万山大茶树绿茶工艺样接近,元宝山茶饮植物鲜叶固定样与对照样九万山大茶树鲜叶固定样接近,元宝山茶饮植物红茶工艺样与对照样九万山大茶树红茶工艺样接近;在FRAP铁离子还原能力上,以元宝山茶饮植物绿茶工艺样活性最强,其次是九万山大茶树鲜叶固定样和绿茶工艺样;九万山大茶树红茶工艺样在所有样品中的抗氧化活性最低。三个抗氧化指标的IC50值结果表明,元宝山茶饮植物鲜叶固定样、元宝山茶饮植物红茶工艺样和绿茶工艺样的DPPH IC50值均小于ABTS IC50值和FRAP IC50值,均以FRAP IC50值最大,说明元宝山茶饮植物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要强于对铁离子的还原能力,且对脂溶性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明显高于对水溶性自由基(FRAP)的清除能力。对各样品的抗氧化活性和主要化学成分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茶多酚、黄酮和儿茶素类物质的含量与样品的抗氧化活性呈极显着相关,表明它们是茶叶中最主要的抗氧化物质,而游离氨基酸和生物碱等其它化合物与样品的抗氧化活性无显着相关性。以上结果表明,元宝山茶饮植物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且其抗氧化的主要物质基础为高含量的茶多酚,因此,从元宝山茶饮植物中提取的多酚类物质可以作为抗氧化剂,在食品和医疗工业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和前景。5.元宝山茶饮植物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以元宝山茶饮植物的鲜叶固定样和红茶工艺样为材料,参照食品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通过经口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Ames试验和30天慢性喂养亚急性毒性试验,对该资源的毒理学安全性进行了系统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元宝山茶饮植物(鲜叶固样提取物)对雌雄动物的LD50为5.123 g/kg.bw(4.323 g/kg.bw~6.185 g/kg.bw);元宝山茶饮植物(红茶工艺样提取物)对雌雄动物的LD50为7.573g/kg.bw(6.425 g/kg.bw~8.635 g/kg.bw)。根据食品毒性分级标准,两个水提物样品的LD50均大于5000 mg/kg.bw,因此可以判定两个水提物样品为实际无毒。另外,根据样品水提物提取率换算,可知元宝山茶饮植物鲜叶固定样和红茶工艺样干茶的LD50分别为13.341 g/kg.bw和25.413 g/kg.bw,根据食品毒性分级标准,可以将其分别判定为实际无毒和无毒。此外,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受试样品按0.87 g/kg.bw、1.74 g/kg.bw、3.47 g/kg.bw经口灌胃给予大鼠30天,试验期间受试样品各剂量组动物体重增重、摄食量、食物利用率、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脏器湿重、脏/体比值等除个别指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外,绝大部分指标均无明显剂量反应关系,且数值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大体解剖观察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未发现受试样品30天喂养对SD大鼠有毒性意义的病理改变。因此,根据以上试验结果,按照食品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标准,可以判定元宝山茶饮植物属于无毒级食品,作为饮用性食品在科学合理的剂量范围内是安全无毒的。

陈思宁[9](2017)在《不同光照条件下5种金花茶的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以防城金花茶、显脉金花茶、凹脉金花茶、四季金花茶和中东金花茶5种金花茶扦插苗为试验材料,通过搭建人工遮阴棚来改变植物生长的光环境,设定了4个遮阴光照处理,测定不同遮阴处理下的金花茶生理指标与光合特性指标。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光照强度的升高,5种金花茶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均随之降低,相对含水量的最低值均出现于全光照在73.77%-81.67%之间,最高值出现在10%光照在85.77-93.16%。(2)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叶片中的叶绿素的总量、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皆发生改变,趋势各不相同。叶绿素a和叶绿素b均存在显着差异。(3)防城金花茶、凹脉金花茶和中东金花茶在不同遮阴处理下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同,随着光照的增强先下降再上升,显脉金花茶和四季金花茶变化趋势为全光照<40%光照<20%光照<10%光照。(4)防城金花茶、四季金花茶和中东金花茶的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趋势为全光照>20%光照>40%光照>10%光照,凹脉金花茶的可溶性糖含量表现为全光照>40%光照>20%光照>10%光照,显脉金花茶可溶性糖含量的变为趋势为全光照>10%光照>20%光照>40%光照。(5)显脉金花茶、凹脉金花茶和四季金花茶的SOD含量表现为全光照>40%光照>20%光照>10%光照,防城金花茶和中东金花茶表现的趋势则是随着光照增强先上升后下降。(6)五种金花茶的POD活性都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整体趋势为20%光照>10%光照>40%光照>全光照。(7)防普金花茶和凹脉金花茶MDA含量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先下降后上升,四季金花茶的MDA含量大致呈现随着光照强度上升而上升,但总体含量差异较小。显脉金花茶和中东金花茶MDA含量则是在20%光照和全光照条件下达到较高水平。(8)5种金花茶单位量叶片中的氮磷钾含量在不同光照下存在差异,品种之间和不同的光照强度之间,磷含量都存在着显着性差异,但是两者间的交互作用不显着,其余均为显着。(9)5种金花茶相对电导率差异性趋势各不相同,变化幅度皆有差异。(10)4个光照强度下的气体交换参数的趋势表现皆有不同,体现了金花茶对其的适应性变化。(11)通过模糊隶属函数法对4个遮阴处理下的5种金花茶的光合特性指标和生理指标进行了评价,整体而言对不同光照适应性的排名为凹脉金花茶>防城金花茶>四季金花茶>显脉金花茶>中东金花茶。

李凤英,唐绍清,梁士楚[10](2013)在《山茶属金花茶组金花茶系植物叶表皮形态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山茶属金花茶组金花茶系25个分类群的叶表皮形态。结果表明:25个分类群的叶上表皮形态结构相似,气孔仅分布于下表皮。下表皮的细胞垂周壁式样和气孔形状在一些种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分布于不同地貌类型的金花茶种类的气孔密度存在显着差异,分布在石灰岩山地的种类的气孔密度在整体上明显高于分布在非石灰岩山地的种类。

二、山茶属金花茶组金花茶系的叶表皮特征及分类学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茶属金花茶组金花茶系的叶表皮特征及分类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10种金花茶组植物的花粉形态及分类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取样和观察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花粉的形状和大小
    2.2 花粉的萌发沟
    2.3 花粉的外壁纹饰和穿孔特征
    2.4 花粉形态特征的聚类分析
3 讨论
    3.1 金花茶花粉形态属内分类意义
    3.2 金花茶花粉形态种间分类意义
    3.3 四季金花茶的分类地位
4 结论

(2)6种野生金花茶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地基本情况
    1.2 制片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叶表皮显微形态特征
    2.2 叶片表皮超微形态特征
    2.3 6种金花茶叶表皮特征数值比较
    2.4 6种金花茶叶表皮数量特征聚类分析
3 讨论
    3.1 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在植物分类中的应用
    3.2 6种金花茶的亲缘关系
    3.3 金花茶叶表皮微形态特征与其环境适应性

(3)金花茶本草考证和物种鉴定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本草考证
    1.1 基源名称
    1.2 产地和分布
    1.3 药用历史考证
2 物种鉴定
    2.1 形态学鉴别
    2.2 显微特征鉴别
    2.3 光谱鉴别
    2.4 分子生物学鉴别
        2.4.1 AFLP
        2.4.2 SSR
        2.4.3 ISSR
        2.4.4 RAPD
        2.4.5 ITS
3 结语

(4)柠檬金花茶的保护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柠檬金花茶的研究概述
        1.1.1 柠檬金花茶介绍
        1.1.2 柠檬金花茶研究进展
    1.2 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和研究方法
        1.2.1 遗传多样性
        1.2.2 遗传结构
        1.2.3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1.3 柠檬金花茶近缘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方法
    2.2 主要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2.3 主要实验方法
        2.3.1 金花茶总DNA的提取
        2.3.2 总DNA的检测
        2.3.3 叶绿体DNA的扩增和测序
        2.3.4 微卫星引物筛选
        2.3.5 毛细管凝胶电泳检测
    2.4 数据处理
        2.4.1 cpDNA数据处理
        2.4.2 SSR数据处理
第3章 结果分析
    3.1 cpDNA片段结果与分析
        3.1.1 序列特征和单倍型多样性
        3.1.2 单倍型网络图与地理分布图
        3.1.3 遗传结构
    3.2 SSR分子标记结果与分析
        3.2.1 哈迪-温伯格平衡分析
        3.2.2 遗传多样性
        3.2.3 遗传结构
    3.3 种群动态历史
第4章 讨论
    4.1 遗传多样性
    4.2 遗传结构
    4.3 保护生物学含义
第5章 叶绿体基因组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2 数据处理
    5.3 研究的结果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致谢

(5)贵州金花茶的保护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保护遗传学
        1.1.1 保护遗传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1.1.2 保护遗传学的研究方法
    1.2 保护遗传学的应用
        1.2.1 保护遗传学在濒危物种中的应用
        1.2.2 保护遗传学在贵州金花茶近缘物种中的应用
    1.3 贵州金花茶研究背景
        1.3.1 贵州金花茶的简介
        1.3.2 贵州金花茶的生境特点
        1.3.3 贵州金花茶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植物材料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2.3 常用试剂和溶液的配制
    2.4 实验方法及步骤
        2.4.1 总DNA提取
        2.4.2 总DNA检测
        2.4.3 目的DNA的扩增和测序
        2.4.4 克隆测序
        2.4.5 SSR引物筛选
        2.4.6 毛细管荧光电泳
    2.5 数据分析
        2.5.1 DNA数据分析
        2.5.2 SSR数据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DNA测序结果
        3.1.1 遗传多样性
        3.1.2 单倍型的分布和关系
        3.1.3 遗传结构
        3.1.4 居群动态史
    3.2 微卫星数据
        3.2.1 遗传多样性
        3.2.2 遗传结构
        3.2.3 居群动态史
第4章 讨论
    4.1 遗传多样性
    4.2 遗传结构
    4.3 保护生物学含义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五种金花茶叶片表皮显微形态特征比较及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采样地概况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叶表皮及气孔形态
    2.2 不同种金花茶组植物叶表皮显微特征差异
        2.2.1 五种原生种金花茶叶表皮结构特征数量比较
        2.2.2 栽培种
    2.3 不同生境同种金花茶叶表皮显微特征差异
    2.4 聚类分析
3 讨论

(7)12种金花茶组植物叶片的比较形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间和种内的叶片性状差异分析
        2.1.1 叶片性状多重比较 
        2.1.2 叶片形态性状差异方差分析及变异系数
    2.2 叶片性状的聚类分析
    2.3 叶表皮形态结构特征分析
        2.3.1 上表皮
        2.3.2 下表皮
3 结论与讨论

(8)广西元宝山一种特异茶饮植物的系统学鉴定与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山茶属和茶组植物系统分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1 山茶属的分类研究历史及主要的分类系统
        1.2 茶组植物的主要分类系统
    2 植物分类学主要的分类依据和方法及其在山茶属植物分类中的应用
        2.1 形态学
        2.2 解剖学
        2.3 胚胎学
        2.4 孢粉学
        2.5 微形态学和超微结构
        2.6 染色体
        2.7 化学分类学
        2.8 分子系统学
    3 山茶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4 山茶属植物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研究概况
    5 选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元宝山茶饮植物的系统学鉴定
    1 元宝山茶饮植物的形态观测和初步鉴定
        1.1 材料与方法
        1.1.1 材料
        1.1.2 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1.2.1 元宝山茶饮植物的形态描述
        1.2.2 元宝山茶饮植物的初步鉴定
    2 基于形态学、解剖学、分子生物学和化学组学的元宝山茶饮植物的分类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形态学和解剖学研究
        2.1.1.1 野外考察和样本采集
        2.1.1.2 试剂与器材
        2.1.1.3 石蜡切片的制作和观察方法
        2.1.1.4 徒手切片的制作和观察方法
        2.1.2 分子生物学研究
        2.1.2.1 实验材料
        2.1.2.2 主要仪器与试剂
        2.1.2.3 实验方法
        2.1.3 化学组学研究
        2.1.3.1 实验材料
        2.1.3.2 主要仪器与试剂
        2.1.3.3 实验方法
        2.1.4 基于UPLC-ESI-Q-TOF/MS的分类研究
        2.1.4.1 实验材料
        2.1.4.2 仪器与试剂
        2.1.4.3 实验方法
        2.1.4.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形态学和解剖学分析结果
        2.2.1.1 树体和叶片的外部形态对比
        2.2.1.2 花和果的外部形态对比
        2.2.1.3 叶片微形态对比
        2.2.2 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
        2.2.2.1 基因组DNA提取效果
        2.2.2.2 基因组DNA的多态性分析
        2.2.2.3 聚类分析
        2.2.3 化学分类结果
        2.2.3.1 元宝山茶饮植物的化学组成特点及与其它资源的对比
        2.2.3.2 不同样品化学成分的主成分分析
        2.2.3.3 基于化学性状的聚类分析
        2.2.4 基于UPLC-ESI-Q-TOF/MS的分类研究结果
        2.3 结论与讨论
        2.3.1 元宝山茶饮植物与榕江茶和突肋茶的进化程度
        2.3.2 关于榕江茶和突肋茶分类问题的探讨
        2.3.3 关于《中国植物志》中榕江茶和突肋茶形态描述的订正
        2.3.4 元宝山茶饮植物在植物分类上的归属
第三章 元宝山茶饮植物有效成分的UPLC-ESI-Q-TOF/MS和 GC×GC-TOF/MS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仪器与试剂
        1.3 实验方法
        1.3.1 UPLC-ESI-Q-TOF/MS分析方法
        1.3.1.1 样品的前处理
        1.3.1.2 UPLC-ESI-Q-TOF/MS分析条件
        1.3.2 GC×GC-TOF/MS分析方法
        1.3.2.1 HS-SPME萃取方法
        1.3.2.2 GC×GC-TOF/MS分析条件
        1.3.3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元宝山茶饮植物有效成分的UPLC-ESI-Q-TOF/MS分析
        2.2 元宝山茶饮植物香气成分的GC×GC-TOF/MS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元宝山茶饮植物中主要多酚类和生物碱类物质的分离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1.2.1 主要仪器
        1.2.2 主要试剂
        1.3 方法
        1.3.1 化合物分离纯化技术路线
        1.3.2 粗提物的制备
        1.3.3 HPLC分析方法
        1.3.4 柱层析方法
        1.3.5 制备液相分离
        1.3.5.1 柱层析30%甲醇洗脱液制备液相分离方法
        1.3.5.2 柱层析50%甲醇洗脱液制备液相分离方法
        1.3.6 高速逆流色谱(HSCCC)溶剂体系的筛选
        1.3.7 高速逆流色谱(HSCCC)分离
        1.3.8 化合物结构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粗提物的HPLC检测
        2.2 制备液相分离
        2.3 高速逆流(HSCCC)色谱纯化化合物5
        2.4 化合物结构鉴定
    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元宝山茶饮植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1.2.1 主要仪器
        1.2.2 主要试剂
        1.3 方法
        1.3.1 生化成分的测定方法
        1.3.2 抗氧化能力的测定方法
        1.3.2.1 DPPH自由基清除率测定
        1.3.2.2 ABTS自由基清除率测定
        1.3.2.3 总抗氧化能力测定
        1.3.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样品中的主要生物活性化合物
        2.2 各样品的抗氧化活性
        2.3 各样品中主要生物活性化合物含量与其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元宝山茶饮植物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受试样品
        1.1.2 实验动物及条件
        1.1.3 主要仪器与试剂
        1.2 实验方法
        1.2.1 供试样品常规化学成分的测定
        1.2.2 动物伦理与保护
        1.2.3 实验设计的依据
        1.2.4 试验分组及剂量设计
        1.2.4.1 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1.2.4.2 Ames试验
        1.2.4.3 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1.2.4.43 0天喂养试验
        1.2.5 检测指标
        1.2.5.1 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1.2.5.2 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1.2.5.3 Ames试验
        1.2.5. 430天喂养试验
        1.2.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供试样品的常规化学成分测定结果
        2.2 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2.2.1 一般临床观察
        2.2.2 动物体重
        2.2.3 大体解剖观察
        2.2.4 半数致死剂量值(LD50)
        2.3 Ames试验
        2.3.1 试验菌株遗传特性鉴定
        2.3.2 Ames试验结果
        2.4 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2.5 30天喂养试验
        2.5.1 一般临床观察
        2.5.2 对大鼠体重和食物利用率的影响
        2.5.3 对大鼠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2.5.4 对大鼠血液生化学指标的影响
        2.5.5 对大鼠脏器湿重和脏器系数的影响
        2.5.6 大体解剖观察与组织病理学检查
        2.5.6.1 大体解剖观察结果
        2.5.6.2 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3 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全文总结
    1 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1.1 元宝山茶饮植物的系统学鉴定和命名
        1.2 关于榕江茶和突肋茶分类问题的探讨
        1.3 关于《中国植物志》中榕江茶和突肋茶形态描述的订正
        1.4 基于UPLC-ESI-Q-TOF/MS和 GC×GC-TOF/MS对元宝山茶饮植物的化学组成的系统分析
        1.5 元宝山茶饮植物主要多酚类和生物碱类物质的分离鉴定
        1.6 元宝山茶饮植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1.7 元宝山茶饮植物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2 后续研究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不同光照条件下5种金花茶的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金花茶概况
        1.1.1 防城金花茶的生物学特性
        1.1.2 显脉金花茶的生物学特性
        1.1.3 凹脉金花茶的生物学特性
        1.1.4 四季金花茶的生物学特性
        1.1.5 中东金花茶的生物学特性
    1.2 金花茶的研究进展
        1.2.1 金花茶杂交栽培与繁育的发展
        1.2.2 金花茶的分类及其研究进展
        1.2.3 金花茶的形态解剖研究进展
        1.2.4 金花茶研发应用的研究进展
        1.2.5 光照对金花茶影响的研究进展
    1.3 光照强度对植物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1.3.1 光照强度差异对植物外观特征的影响
        1.3.2 光照强度差异对植物光合特征的影响
        1.3.3 光照强度差异对植物酶活性的影响
        1.3.4 光照强度差异对植物渗透物质的影响
        1.3.5 光照强度差异对植物矿质元素的影响
    1.4 论文的目的与意义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试验方法
        2.4.1 叶片相对含水量测定
        2.4.2 叶绿素含量测定
        2.4.3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2.4.4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2.4.5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测定
        2.4.6 过氧化物酶(POD)测定
        2.4.7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2.4.8 植物叶片N、P、K测定
        2.4.9 质膜相对透性测定
        2.4.10 气体交换参数测定
    2.5 数据处理与图表绘制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光照条件对5种金花茶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3.2 不同光照条件对5种金花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3 不同光照条件对5种金花茶光合特性的影响影响
        3.3.1 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强日变化
        3.3.2 不同光照条件对5种金花茶气体交换参数
        3.3.2.1 不同光照条件对5种金花茶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
        3.3.2.2 不同光照条件对5种金花茶气孔导度(Gs)的影响
        3.3.2.3 不同光照条件对5种金花茶胞间CO2浓度(Ci)的影响
        3.3.2.4 不同光照条件对5种金花茶蒸腾速率(Tr)的影响
        3.3.2.5 不同光照条件对5种金花茶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3.4 不同光照条件对5种金花茶细胞渗透物质的影响
        3.4.1 不同光照条件对5种金花茶叶片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3.4.2 不同光照条件对5种金花茶叶片可溶性糖的影响
        3.4.3 不同光照条件对5种金花茶叶片丙二醛(MDA)的影响
    3.5 不同光照条件对5种金花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
    3.6 不同光照条件对5种金花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3.7 不同光照条件对5种金花茶质膜相对透性的影响
    3.8 不同光照条件对5种金花茶矿质养分与生长量的影响
        3.8.1 不同光照条件对5种金花茶叶片N、P、K含量的影响
        3.8.2 不同光照条件对5种金花茶生长量的影响
    3.9 5种金花茶对不同光环境适应性的综合评价
        3.9.1 5种金花茶在 10%光照强度的适应性评价
        3.9.2 5种金花茶在 20%光照强度的适应性评价
        3.9.3 5种金花茶在 40%光照强度的适应性评价
        3.9.4 5种金花茶在全光照强度的适应性评价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山茶属金花茶组金花茶系植物叶表皮形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表皮毛和腺点
    2.2 上表皮
    2.3 下表皮
        2.3.1 表皮细胞
        2.3.2 气孔器
3 结论与讨论
    3.1 金花茶系植物叶表皮形态结构的生态学意义
    3.2 金花茶系植物叶片表皮形态结构的分类学意义

四、山茶属金花茶组金花茶系的叶表皮特征及分类学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10种金花茶组植物的花粉形态及分类学意义[J]. 石思云,吴雯霏,崔佳,张伊伊,李志辉,王翊. 广西植物, 2022(01)
  • [2]6种野生金花茶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J]. 朱栗琼,覃冬梅,招礼军,邓斌胜,刘晟源,蒋昌杰. 植物研究, 2021
  • [3]金花茶本草考证和物种鉴定的研究进展[J]. 杜鸿志,汤文敏,刘青,沈政,刘义梅,曹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0(09)
  • [4]柠檬金花茶的保护遗传学研究[D]. 刘上丽.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2)
  • [5]贵州金花茶的保护遗传学研究[D]. 李爽.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2)
  • [6]五种金花茶叶片表皮显微形态特征比较及分类研究[J]. 覃冬梅,朱栗琼,邓斌胜,蒋昌杰.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7]12种金花茶组植物叶片的比较形态学研究[J]. 陈春如,谢佩吾,邹家通,连辉明,汪迎利,邱文霞,何波祥,蔡燕灵,梁东成,陈一群,陈杰连.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9(06)
  • [8]广西元宝山一种特异茶饮植物的系统学鉴定与综合评价研究[D]. 陈涛林.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9]不同光照条件下5种金花茶的适应性研究[D]. 陈思宁.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10]山茶属金花茶组金花茶系植物叶表皮形态学研究[J]. 李凤英,唐绍清,梁士楚. 广西植物, 2013(03)

标签:;  ;  ;  ;  

山茶属山茶科山茶科叶表皮特征及分类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