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T斯达康为什么要收购诺基亚重庆工厂(上)

UT斯达康为什么要收购诺基亚重庆工厂(上)

一、UT斯达康为何收购诺基亚重庆工厂(上)(论文文献综述)

韦振[1](2007)在《我国手机制造业的生产外包战略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了世界上的每一个市场,一个企业仅靠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胜变得越来越困难。资源外包为企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发展企业的核心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但与此同时,外包也给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长久健康发展带来了风险和隐患。如何全面地评价生产外包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包括它的利益和风险,特别是在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参与全球生产外包的今天?这些内容正是本文研究方向之一。文中对资源外包特别是其中的生产外包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生产外包可使企业专注核心能力的培养,精简组织,提高组织的柔性,还可以获得规模经济,提出了外包决策的原则。并选择手机产业作为研究视角,对我国手机企业参与生产外包的历史与现状做了深入的回顾,并就跨国公司生产外包战略对我国手机企业的影响过程进行了全面探讨,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我国手机企业的生产外包战略。总之,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创新成果,比如:仔细区分了生产外包和外购、自制的区别。但是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未能实现动态的量化决策模型的构建等。相信随着相关理论的不断发展、自我学习的深入和研究工具的完善,这些研究方向必定会取得突破。

本刊编辑部[2](2006)在《2005通信厂商大明星点评》文中研究指明在过去的2005年里,华为、中兴、爱立信、诺基亚、上海贝尔阿尔卡特、UT斯达康、朗讯科技、北电网络、NEC通讯以及摩托罗拉等通信厂商都做了什么?有哪些成绩,又有怎样的“败笔”?一切尽在《通讯世界》的“2005中国通信厂商10大明星点评”。

贾振东[3](2004)在《移动通信制造业(手机)的业务外包与电子制造服务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移动通信制造业,即手机制造业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发展最为迅速的行业之一,也是推动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元素。在这一高新领域中,新的科学技术,新的生产方式,特别是企业将业务外包和相应的电子制造服务的迅猛发展,使企业越来越专注自己擅长的领域,整个产业链呈现更趋合理的分工合作,在供应链中取得双赢。因此对于业务外包和电子制造服务的研究,是现代企业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下如何发展,如何实现供应链双赢或多赢的重要课题和重要前沿。论文首先从供应链的两端进行研究和探讨,一端是业务外包,从其发展的动因,现状和趋势,以及业务外包运作中和管理中的要素分析,总结出业务外包为什么会发展和业务外包运作中的要素。另一端是电子制造服务的运作方式,尤其是手机行业的电子制造服务的研究,将电子制造服务的特点和运作方式都做了深入剖析。然后以UT 斯达康为例分析了企业外包和电子服务制造商在供应链间的关系,如何实现双赢等方面的研究。同时论文也以一定篇幅深入介绍了供应链管理和优化在企业的实践应用。主要成果是:⑴移动通信行业业务外包发展的理论研究;⑵手机电子制造服务模型的系统研究;⑶现代企业供应链管理和供应链改进模式的研究。以上结果对阐明现代企业如何实现在供应链中实现双赢甚至多赢作了很好的论述。论文的另一部分工作是对企业预测方法的深入研究和结合实际情况对传统预测方法所作的变异。主要成果是:⑴手机行业的预测方法更接近季节因素分析法;⑵通过与实际差异的原因分析,在季节因素分析法的基础之上作了变异研究,引入变异系数和变异量,使传统静态条件下的预测研究方法与实际动态因素有了很好的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 在前人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预测方法论的知识面和实践性。

刘启诚,杜娟,阴志华[4](2004)在《梦之队备战中国3G》文中指出3G无疑是最近两年来中国通信市场上最热门的话题。随着信息产业部对各大制造厂商3G设备外场测试的结束,和3G峰会的召开,3G又一次成为关注的焦点。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3G明年就会正式揭开面纱,而在此之前,各大制造商都不遗余力地向政府、向运营商、向媒体展示自己的3G方案,以谋得在中国3G市场上更大的市场份额。这些厂商们就象一支支“梦之队”,在新的赛季来临之前,纷纷摩拳擦掌,准备赛场上“赤膊”相见。

王东方[5](2004)在《以小灵通案例研究中国制度企业家行为模式》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小灵通这一新兴的电信业务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为案例,详细探讨了以小灵通运营商管理者及设备供应商为主体构成的制度企业家在制度创新过程中的行为模式,并从中得出关于中国制度创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特点。小灵通是无线市话这一电信业务的商业名称,它是以日本的PHS技术为基础的一种无线移动通信技术。中国引进这种技术后,将其改造成为固定电话的补充和延伸。无线市话具有有限的移动性,可以本地网范围内漫游使用,但在不同本地网间由于政策限制不能漫游使用。移动通信市场长期处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双寡头垄断之下,利润率较固定电话高出数倍,移动通信市场潜力巨大。对当时正为业绩增长乏力困扰的固定电话运营商中国电信而言这种收益是外部性的,小灵通的出现使固定电话运营商看到了外部性利润内部化的机会。在以固定电话运营商及UT斯达康中国公司总裁吴鹰为代表的制度企业家的努力下、在公众舆论及其他潜在获利者的压力下,信息产业部从不支持小灵通发展,特别是明确反对在大中城市发展小灵通,到最后不支持不干涉,并全面突破不允许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发展小灵通的政策底线,遍及全国各大中城市,并获得正式认可,标志着小灵通这一电信制度创新最终完成。通过对小灵通发展过程中制度企业家及潜在获利集团行为模式的分析,可以得出关于中国制度企业家行为模式及制度创新的以下几点结论:制度创新需要制度敏感性、创新及冒险精神并持之以恒;制度创新过程的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制度创新需要非公开试验新的制度逻辑;中国制度创新更多的依靠舆论的力量而非法律手段;中国制度创新的结果不具有普遍性。

乔楠,郑宏[6](2004)在《2004年国际通信制造企业大比拼》文中提出秋十月的北京,亚洲最大的通信展览会——“中国国际通信设备技术展览会”拉开帷幕。展是舞台也是擂台,展示风采,比拼实力,来自世界各地的通信行业巨头云集中国北京。备制造企业历来就是技术的推动者和市场的引导者,行业人士了解了这些企业的基本情况解通信行业技术和市场的发展全貌。“2004年国际通信制造企业大比拼”栏目汇集了20余家着名的通信企业的资料,从各公司主要产品所占市场份额、企业的研发、生产情况、年销售面为广大读者和参展观众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按音序排列)

卢银燕[7](2004)在《波导股份有限公司战略管理案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报告案例正文部分和案例分析两个部分。案例正文部分简介了宁波波导股份有限公司从寻呼机业务向手机业务的战略转变过程的内外部环境。记录了波导由手机的新进入者发展成为国内手机市场份额第一的历程。重点描述她在合作伙伴、研发、生产、销售、客服、质量管理、人力资源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具体运作。在案例的最后,向读者呈现了2003年中国国内手机市场新的动态。针对案例,向读者提出波导由寻呼机业务转向手机业务的原因,波导快速发展的关键成功因素,以及在新的形势下,波导的战略应如何调整。案例分析部分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徐蕾[8](2003)在《UT斯达康:命悬后小灵通时代》文中指出距离3G越来越近的小灵通似乎依然前路迷茫,软交换技术、宽带能挽救小灵通吗?

张陆煜[9](2003)在《机会主义者UT斯达康的审慎生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小灵通攻城略地无往而不利,以提供小灵通设备为主营业务的UT斯达康在整个2002年的销售火得不得了,斯达康2002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净利润1.08亿美元,同比增长89%,每股收益达到创纪录的0.94美元。但是连吴鹰自己都没想到,小灵通会火成那个样子。当时公司仅仅把它作为几项主要业务中的一项,并没有给予特别的倾斜。

顾洪文[10](2003)在《UT斯达康:钢丝上的舞者》文中研究指明UT斯达康(中国)总裁吴鹰:收购CommWorks,是UT斯达康面向全球市场的选择,也是UT斯达康追逐未来与平衡的必然。 钢丝上的UT斯达康对自己说:“首先,眼睛绝对不能盯着脚下,要往前看。其次,要把握好平衡。” 大买家 3月4日晚上10时多,记者接到了一个电话:UT斯达康以

二、UT斯达康为何收购诺基亚重庆工厂(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UT斯达康为何收购诺基亚重庆工厂(上)(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手机制造业的生产外包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移动通信制造业中手机制造业的发展概述
        1.1.2 移动通信制造业业务外包和电子制造服务业的发展
        1.1.3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和进展
        1.2.1 业务外包的背景
        1.2.2 业务外包的发展现状调查
        1.2.3 电子制造服务业的发展状况
第二章 生产外包的利益与风险
    2.1 生产外包的利益
        2.1.1 克服资源有限性
        2.1.2 分散经营风险
        2.1.3 降低交易费用和运行成本
        2.1.4 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2.1.5 加快应对市场变化的速度
    2.2 生产外包的风险控制与管理
        2.2.1 生产外包的风险
        2.2.2 生产外包风险的控制与管理
第三章 跨国公司手机生产外包对我国手机企业影响
    3.1 跨国公司手机生产外包战略的发展
    3.2 我国手机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中地位的演变
        3.2.1 中兴模式
        3.2.2 科健模式
        3.2.3 波导模式
    3.3 跨国公司的外包战略对我国手机企业的影响
第四章 业务外包和EMS在企业核心供应链中的双赢
    4.1 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背景
    4.2 UT 斯达康的供应链框架和计划项目背景
    4.3 UT 斯达康的供应链框架和计划
        4.3.1 UT 斯达康的供应链框架
        4.3.2 UT 斯达康供应链的时间规划
    4.4 UT 斯达康的供应链项目核心-业务流程改进
        4.4.1 两种供应链模式
        4.4.2 UT 斯达康的供应链模式改进
    4.5 业务外包和EMS 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双赢关系
        4.5.1 斯达康手机供应链业务外包和EMS 在供应链中的双赢关系
        4.5.2 业务外包和EMS 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双赢
第五章 UT斯达康手机产品的市场预测
    5.1 初步预测分析
        5.1.1 基于历史销售数据的预测方法,季节因素分析预测法
        5.1.2 UT 斯达康的618+手机简介
        5.1.3 季节因素分析法(季节因子)
    5.2 UT618+手机的预测变异研究
    5.3 预测变异研究的验证
    5.4 预测变异方法的小结
第六章 我国手机企业生产外包战略分析
    6.1 台湾手机代工厂商在大陆的发展现状
    6.2 国内企业应用外包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6.2.1 国内企业应用外包的现状
        6.2.2 国内企业应用外包战略中存在的问题
    6.3 我国手机企业应灵活运用外包实现战略性成长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移动通信制造业(手机)的业务外包与电子制造服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目的和意义
        1.1.1 移动通信制造业, 即手机制造业的发展概述
        1.1.2 移动通信制造业业务外包和EMS的发展缘由
        1.1.3 课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际国内研究状况和进展
        1.2.1 业务外包的背景
        1.2.2 业务外包的发展现状调查
        1.2.3 电子制造服务业的背景,发展现状
    1.3 论文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业务外包和EMS企业的发展和理论基础
    2.1 业务外包的发展动因
        2.1.1 理论考察
        2.1.2 实践考察
        2.1.3 业务外包的定义
    2.2 业务外包发展的现状
    2.3 业务外包运作中的要素分析
        2.3.1 要素之一:业务外包程序的设计
        2.3.2 要素之二:业务外包成本的解析
        2.3.3 要素之三:业务外包风险的控制
    2.4 业务关系管理中的要素分析
    2.5 业务外包关系管理框架:价值模型分析,即传统的价值模型与现代的价值模型的分析
    2.6 EMS企业的发展现状及预测
    2.7 EMS企业的一般流程,核心要点
        2.7.1 移动通信制造业(手机)的一般流程
        2.7.2 手机制造业的业务外包和电子制造服务分析初步
第三章 业务外包和EMS在核心企业供应链中双赢的研究
    3.1 企业供应链管理概念和背景
    3.2 实例:UT斯达康的SCM项目背景
    3.3 实例:UT斯达康的供应链管理的框架和步骤
        3.3.1 UT斯达康的供应链框架
        3.3.2 UT斯达康供应链的时间规划
    3.4 UT斯达康的供应链项目核心-业务流程改进
        3.4.1 两种供应链模式
        3.4.2 UT斯达康的供应链模式改进
        3.4.2.1 UT斯达康的现行流程模式
        3.4.2.2 UT斯达康的将来流程模式
        3.4.2.3 两种流程模式对比
        3.4.2.4 业务流程改进和优化
    3.5 业务外包和EMS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双赢关系
        3.5.1 实例: UT斯达康手机供应链中业务外包和EMS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双赢关系
        3.5.2 供应链中业务外包和EMS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双赢
第四章 企业预测方法的变异研究
    4.1 预测分析初步
        4.1.1 基于判断的预测方法
        4.1.2 基于客户数据的方法:计数法
        4.1.3 基于历史销售数据的预测方法:时间序列法
    4.2 实例:UT斯达康的618+手机简介
    4.3 实例: 传统预测方法对UT618+手机的预测研究
        4.3.1 简单移动平均法
        4.3.2 指数平滑法
        4.3.3 外推法-回归分析
        4.3.4 季节因素分析法(季节因子)
    4.4 实例: UT618+手机的预测变异研究
    4.5 预测变异研究的验证
    4.6 预测变异方法的小结
    4.7 预测变异方法的推广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声 明
本人简历

(5)以小灵通案例研究中国制度企业家行为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Abstract
1 绪 论
    1.1 小灵通现象与中国电信改革
    1.2 制度经济学的观点
    1.3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及论文结构
2 中国电信市场发展及改革历程回顾
    2.1 新中国电信业发展历程
    2.2 近十年来中国电信业的改革
3 做为电信业务的小灵通的前世今生
    3.1 小灵通简介
    3.2 小灵通在中国的发展
4 制度变迁理论及制度企业家行为模式分析
    4.1 制度与制度变迁
    4.2 制度企业家及推动制度变迁的利益集团
    4.3 制度企业家行为的理论框架
5 小灵通案例的分析
    5.1 与小灵通相关的制度企业家及利益集团
    5.2 小灵通案例中制度企业家制度创新模式分析
结 论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7)波导股份有限公司战略管理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篇 波导股份有限公司战略管理案例
    第一章 案例正文
        1.1 引言
        1.2 公司历史
        1.3 中国手机市场
        1.4 1998 年后的波导公司
        1.5 2003 年手机市场情况
        1.6 结尾
        1.7 案例思考题
    第二章 案例分析
        1.8 波导进入手机行业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1.9 波导的产权变更
        1.10 波导的成功因素分析
        1.11 波导面临的新形势
        1.12 波导今后战略发展的建议
        1.13 波导战略案例的启示
        附 录
第二篇 CDMA的经济学分析
    引 言
    第一章 中国联通的背景介绍
    第二章 成本分析
        2.1 短期成本分析
        2.2 中长期成本分析
    第三章 买方垄断和卖方垄断市场
        2.3 买方垄断
        2.4 卖方垄断
    第四章 两部收费制
    第五章 以成本和需求定资费
        2.5 实行不同资费组合的资费套餐,赠送不同的通话时长
        2.6 广告
        2.7 提高品牌形象争夺中高端市场
    第六章 用博弈论来分析CDMA与GPRS之间的商战
        2.8 CDMA与GPRS之间的博弈
        2.9 评论
    第七章 市场失效
Section 3 A Survey of China’s Outbound Travel Market for Scandinavian Destinations
    Executive Summary
        3.1 PURPOSE
        3.2 BACKGROUND
        3.3 POTENTIAL DEMAND
        3.4 THE CHINESE TRAVELER
        3.5 PERCEPTION OF SCANDINAVIA
    CHAPTER 1 INTRODUCTION
        3.6 AN INTRODUCTION TO SCANDINAVIA
        3.7 DESTINATION TOURISM MARKETING POTENTIAL FOR SCANDINAVIAN COUNTRIES
        3.8 THE SCANDINAVIAN TOURIST OFFICE
        3.9 OBJECTIVES OF REPORT
    CHAPTER 2 OUTBOUND TRAVEL MARKETAND COMPETITIVE ANALYSIS
        3.10 ECONOMIC OUTLOOK - CHINA
        3.11 CHINA’S OUTBOUND TRAVEL MARKET
        3.12 THE TOTAL CHINESE OUTBOUND TRAVEL MARKET
        3.13 OUTBOUND TRAVEL TO EUROPEAN DESTINATIONS
        3.14 CHINA’S OUTBOUND TRAVEL TRENDS AND PRODUCTS
        3.15 OUTBOUND TO SCANDINAVIA
        3.16 PREPARATION FOR THE FUTURE PROFILING OUR POTENTIAL CUSTOMERS AND NEEDS
        3.17 THE CHINESE MARKET VS. SCANDINAVIA AND COMPETITORS
        3.18 AERO-POLITICAL SITUATION BETWEEN SCANDINAVIA AND CHINA
    CHAPTER 3 PROSPOSED STRATEGIC MARKETING PLAN FOR STB IN CHINA
        3.19 NATIONAL TOURISM ORGANISATION’S DESTINATION MARKETING AND STB
        3.20 PRICE LEVEL AND STRUCTURE
        3.21 TOUR PACKAGING
        3.22 SCANDINAVIA’S TOURISM PRODUCT
        3.23 TOURISM MARKET SEGMENTS
        3.24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3.25 STRATEGIC PRIORITIES
        3.26 KEY PRINCIPLES OF THE STRATEGIC TOURISM MARKETING PLAN
        3.27 STRATEGIC MARKETING PERFORMANCE MEASUREMENTS
        3.28 TOURISM PROMOTION PROGRAMS
    Appendix A
    Norway
    Sweden
    Iceland
第四篇 太极并购西南药业案例分析
    4.1 概述
    4.2 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状况
    4.3 我国医药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4.4 太极集团
    4.5 西南药业
    4.6 太极入主西南药业
    4.7 太极控股西南药业的战略意义
    4.8 价值评估
    4.9 并购交易价格分析
    附 录
参考文献
致 谢
个人简历

四、UT斯达康为何收购诺基亚重庆工厂(上)(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手机制造业的生产外包战略研究[D]. 韦振. 天津大学, 2007(04)
  • [2]2005通信厂商大明星点评[J]. 本刊编辑部. 通讯世界, 2006(01)
  • [3]移动通信制造业(手机)的业务外包与电子制造服务的研究[D]. 贾振东. 清华大学, 2004(04)
  • [4]梦之队备战中国3G[J]. 刘启诚,杜娟,阴志华. 通信世界, 2004(42)
  • [5]以小灵通案例研究中国制度企业家行为模式[D]. 王东方. 华中科技大学, 2004(02)
  • [6]2004年国际通信制造企业大比拼[J]. 乔楠,郑宏. 通信世界, 2004(39)
  • [7]波导股份有限公司战略管理案例[D]. 卢银燕. 清华大学, 2004(03)
  • [8]UT斯达康:命悬后小灵通时代[J]. 徐蕾. 商务周刊, 2003(14)
  • [9]机会主义者UT斯达康的审慎生活[J]. 张陆煜. 计算机, 2003(07)
  • [10]UT斯达康:钢丝上的舞者[N]. 顾洪文. 计算机世界, 2003

标签:;  ;  ;  ;  ;  

UT斯达康为什么要收购诺基亚重庆工厂(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