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球囊技术测量男性食管静脉曲张压力的初步研究

内镜球囊技术测量男性食管静脉曲张压力的初步研究

一、Preliminary study on measure men of esophageal variceal pressure with an endoscopic balloon technique(论文文献综述)

李翠[1](2021)在《胃肾分流阻塞在TIPS联合胃静脉曲张栓塞中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及目的胃肾分流道(gastrorenal shunt,GRS)存在是决定胃静脉曲张(gastric varices,GV)治疗方式选择的重要病理解剖学特征,由于该分流道存在使得胃曲张静脉与体循环相通,使目前的常规治疗有并发异位栓塞的风险。对于胃底静脉曲张(GOV2型和IGV1型),Baveno VI共识推荐首选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TIPS)或球囊阻断逆行静脉血管栓塞术(balloon-occluded retrograde transvenous obliteration,BRTO)。由于胃肾分流道的存在,胃静脉曲张患者的门静脉压力不如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高,单纯的TIPS治疗对胃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有限,多需联合曲张静脉栓塞以提高临床疗效,而如何避免异位栓塞仍是TIPS联合曲张静脉栓塞治疗的关键环节之一。在本中心,TIPS联合胃静脉曲张栓塞是肝硬化胃静脉曲张出血二级预防中主要治疗方式之一。为预防异位栓塞,对粗大的胃肾分流患者,在TIPS实施过程中,先经左肾静脉行分流道阻塞后,再行胃底静脉曲张栓塞,以确保胃底静脉精准栓塞后再行TIPS分流。本研究回顾性比较胃静脉曲张TIPS治疗中胃肾分流阻塞与未阻塞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治疗安全性,旨在评估胃肾分流阻塞在TIPS联合胃静脉曲张栓塞中的临床应用。资料与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0年9月在山东省立医院东院消化内科住院,诊断为肝硬化胃静脉曲张出血并伴有胃肾分流,且行TIPS联合胃静脉曲张栓塞的患者共60例,其中行胃肾分流阻塞的患者28例,未行胃肾分流阻塞的患者32例。查阅病历资料,进行数据收集及电话随访,收集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总结技术成功率,观察两组患者中异位栓塞发生率、术后再出血、术后肝性脑病、术后生存等临床指标。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显着性水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纳入60例合并胃肾分流且行TIPS联合胃静脉曲张栓塞患者,联合胃肾分流道阻塞患者28例,未联合胃肾分流道阻塞患者32例,技术成功率均100%。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因、Child-Pugh评分、Child-Pugh分级、MELD评分、MELD-Na、门脉血栓、术前门静脉压力、静脉曲张类型、PLT、AST、ALT、TBIL、ALB、Cr、Na、PT、INR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入选患者在术前腹水、胃肾分流道直径、WBC、Hb上有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20、<0.001、0.047、0.040)。联合阻塞组患者胃肾分流道直径较粗大;未阻塞组患者腹水情况整体较重。2.两组患者术中异位栓塞比较:术中共出现2例异位栓塞,均发生在未阻塞组,联合阻塞组未发生术中异位栓塞;未阻塞组发生异位栓塞率为6.25%,联合阻塞组术中异位栓塞发生率为0%,联合组虽有降低趋势,但两组患者术中异位栓塞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494)。倾向性匹配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异位栓塞发生率亦无统计学差异(0%vs.13.3%,P=0.483)。3.两组患者术后再出血比较:联合阻塞组再出血发生率14.3%,未阻塞组再出血发生率28.1%,两组患者术后再出血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249)。倾向性匹配分析显示,两组患者术后再出血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0%vs33.3%,P=0.636)。4.两组患者术后死亡比较:联合阻塞组死亡发生率10.7%,未阻塞组死亡发生率18.8%,两组患者术后死亡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444)。倾向性匹配分析显示,两组患者术后死亡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0%vs.33.3%,P=0.024),联合阻塞组患者术后死亡发生率更低。5.两组患者术后肝性脑病比较:联合阻塞组肝性脑病发生率35.7%,未阻塞组肝性脑病发生率31.25%,两组患者术后肝性脑病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770)。倾向性匹配分析显示,两组患者术后肝性脑病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3.3%vs.26.7%,P=0.950)。6.术后再出血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支架狭窄(HR=6.77,95%CI:1.47-31.09,P=0.014)是术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7.术后死亡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术中发生异位栓塞(HR=27.17,95%CI:3.44-214.77,P=0.002)是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8.术后肝性脑病的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显示支架狭窄(HR=2.97,95%CI:1.13-7.87,P=0.028)、ALT(HR=3.26,95%CI:1.19-8.89,P=0.021)是术后肝性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1.本研究尚未充分证实TIPS联合胃肾分流阻塞能显着降低术中异位栓塞发生率;但本研究联合阻塞组入选患者胃肾分流道直径明显大于未阻塞组,且术中未发生异位栓塞,提示并发粗大胃肾分流的胃静脉曲张患者术中联合分流道阻塞对预防异位栓塞将更具有临床意义。2.联合胃肾分流阻塞组术后死亡发生率明显低于未联合阻塞组,且术后死亡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异位栓塞是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证实TIPS联合胃肾分流阻塞可能避免异位栓塞所致患者的死亡,提高手术操作安全。

孙若楠[2](2021)在《钛夹联合内镜下组织胶注射在胃静脉曲张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食管胃静脉曲张是肝硬化常见并发症,其中胃静脉曲张出血(GVB)的发生率低于食管静脉曲张出血(EVB),占所有静脉曲张出血的10%-30%,然而,胃静脉曲张出血更凶险,死亡率更高。60%-85%的胃静脉曲张患者伴有胃肾分流(GRS),使传统的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有异位栓塞的风险。由于胃静脉曲张复杂的解剖学和血流动力学特点,其治疗方法也更为复杂.内镜下钛夹夹闭联合组织胶注射是近年临床报道较多的新的胃静脉曲张的内镜治疗改良技术,先胃镜下对胃曲张静脉的分支进行钛夹夹闭以减缓或阻断曲张静脉内血流,再行曲张静脉内组织胶注射。这种技术通过钛夹减缓或中断胃静脉曲张(GV)的血流以利于组织胶在曲张静脉内滞留,有可能降低合并大GRS的GV的单纯内镜组织胶注射异位栓塞的发生风险。这种改良的内镜下组织胶栓塞术是否真的较传统的内镜下组织胶治疗具有临床优势,由于缺乏对比研究,目前尚难以定论。为探讨钛夹辅助在胃静脉曲张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本研究通过回顾性观察内镜下钛夹联合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与传统内镜下胃组织胶注射对于合并胃肾分流的孤立性胃静脉曲张治疗结果,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方法收集山东省立医院东院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和北京地坛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受内镜下治疗肝硬化患者,经纳入和排除标准及剔除失访患者,共纳入合并胃肾分流道的胃静脉曲张(GOV2型或IGV1型)患者228例。将患者分为两组:钛夹联合组(钛夹联合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组织胶组(单纯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其中钛夹联合组74例,组织胶组154例。主要基线资料收集:(1)基本资料:患者年龄、性别、肝硬化病因、内镜检查证实存在孤立胃静脉曲张、胃静脉曲张活动性出血或既往胃静脉曲张出血等;(2)实验室指标: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肌酐(Scr)、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根据实验室指标进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评分及计算MELD评分;(3)影像学检查:胃肾分流道直径及腹水情况等;(4)胃镜检查:明确患者静脉曲张类型及是否合并食管静脉曲张;(5)术后随访:术后主要是门诊复诊或电话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术后是否出现异位栓塞、再出血、生存及其它术后并发症。主要观察指标是异位栓塞、再出血和死亡。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描述,不服从正态分布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两组比较用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百分比)描述,等级变量用Wilcoxon秩和检验,非等级变量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两组患者的再出血及生存曲线,进一步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并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着性水平P<0.05。研究结果1.临床基线资料:收集228例经内镜治疗的孤立性胃静脉曲张(GOV2或IGV1)肝硬化患者(钛夹联合组74例,组织胶组154例)基线资料,两组之间的基线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肝硬化病因、本次治疗目的、腹水程度、肝性脑病程度、是否合并肝癌、各种实验室指标、肝功能Child-Pugh分级、Child-Pugh评分、Meld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但两组间胃肾分流道直径、腹水有统计学差异,提示存在选择偏移.两组之间基线资料大部分具有可比性.钛夹联合组随访时间为10.42±8.68个月,组织胶组随访时间为16.41 ± 15.06个月。2.异位栓塞及其它术后并发症:两组之间术后异位栓塞发生率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1.000)。GRS>1cm时和GRS≤1cm时两组异位栓塞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其中钛夹联合组出现1例肺栓塞,组织胶组出现1例肺栓塞和1例脑栓塞,均存在相关症状体征变化,但均未导致死亡.其它并发症包括术后发热、出血(术后72小时内),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之间术后发热的发生率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130);两组之间术后出血(72小时内)发生率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553)。3.组织胶用量及治疗次数:比较本次治疗应用组织胶的剂量及术后接受内镜治疗次数(包括本次治疗)。结果显示两组之间术后接受内镜治疗次数(包括本次治疗)无统计学差异,术中应用组织胶剂量有统计学差异(P=0.041),组织胶组组织胶用量相较于钛夹联合组更大。GRS>1cm和GRS≤1cm时,两组组织胶用量及内镜治疗次数无统计学差异。4.再出血:随访结果显示共91例患者发生再出血,其中钛夹联合组23例,组织胶组68例。钛夹联合组患者的再出血率为31.9%,而组织胶组患者的再出血率为45.9%,两组患者再出血的Kaplan-Meier曲线显示两组的再出血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log-rank 检验,P=0.630),多因素分析显示INR(HR=9.275,95%CI(1.948,44.163),P=0.005)、肝癌(HR=2.725,95%CI(1.387,5.354),P=0.004)、肝性脑病 3-4 级(HR=62.273,95%CI(3.860,1004.718),P=0.004)是影响患者再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分别对两组单独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肌酐(HR=1.019,95%CI(1.001,1.037),P=0.033)是钛夹联合组患者再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肝性脑病 3-4 级(HR=77.300,95%CI(5.317,1123.840),P=0.001)及 INR(HR=8.161,95%CI(1.731,38.484),P=0.008)是组织胶组患者再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胃肾分流道直径分为大胃肾分流道组(GRS>1cm)和小胃肾分流道组(GRS≤1cm),GRS>1cm时,钛夹联合组和组织胶组的患者中共32例患者发生再出血,其中钛夹联合组14例,组织胶组18例,钛夹联合组患者的再出血率为32.6%,而组织胶组患者的再出血率为36.7%,两组患者再出血的Kaplan-Meier曲线显示两组的再出血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log-rank检验,P=0.601),GRS≤1cm时,钛夹联合组和组织胶组的患者中共58例患者发生再出血,其中钛夹联合组9例,组织胶组49例,钛夹联合组患者的再出血率为31%,而组织胶组患者的再出血率为47.1%,两组患者再出血的Kaplan-Meier曲线显示两组的再出血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log-rank检验,P=0.447)。综上,钛夹联合组和组织胶组再出血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肝癌、肝性脑病3-4级、INR是患者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肌酐为钛夹联合组患者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肝性脑病3-4级及INR为组织胶组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5.生存:随访期间,共24例患者死亡,其中钛夹联合组6例,组织胶组18例。钛夹联合组生存率为91.9%,组织胶组生存率为88.3%,两组患者生存的Kaplan-Meier曲线显示钛夹联合组和组织胶组的生存无明显统计学差异(log-rank检验,P=0.378)。其中,钛夹联合组患者中3例死于肝癌,2例死于消化道大出血,1例死因不详;组织胶组死亡患者中8例死于肝功能衰竭,3例死于肝癌,3例死于消化道大出血,1例死于肝性脑病,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2例死因不详。结果表明肝癌(HR=4.856,95%CI(1.402,16.817),P=0.013)和 MELD 评分(HR=1.280,95%CI(1.012,1.618),P=0.040)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分别对两组单独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肝癌(HR=13.933,95%(CI(2.141,90.661),P=0.006)是钛夹联合组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Child-Pugh评分(HR=2.287,95%CI(0.887,5.897),P<0.001)是组织胶组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GRS>1cm时,钛夹联合组和组织胶组患者中共7例患者死亡,其中钛夹联合组5例,组织胶组2例。钛夹联合组生存率为88.6%,组织胶组生存率为95.9%,两组患者生存的Kaplan-Meier曲线显示两组患者生存无明显统计学差异(log-rank检验,P=0.091)。其中,钛夹联合组患者中3例死于肝癌,1例死于消化道大出血,1例死因不详;组织胶组死亡患者中2例死于肝功能衰竭;GRS≤1cm时,钛夹联合组和组织胶组的患者中共15例患者死亡,其中钛夹联合组1例,组织胶组14例。钛夹联合组生存率为96.7%,组织胶组生存率为86.4%,两组患者生存的Kaplan-Meier曲线显示两组患者生存无明显统计学差异(log-rank检验,P=0.554).其中,钛夹联合组患者中1例死于消化道大出血;组织胶组死亡患者中,5例死于肝功能衰竭,3例死于消化道大出血,2例死于肝癌,1例死于肝性脑病,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死因不详。综上,钛夹联合组和组织胶组再生存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肝癌是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肝癌是钛夹联合组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Child-Pugh评分是组织胶组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这项回顾性研究发现,钛夹联合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合并胃肾分流道的胃静脉曲张技术上可行,临床有效且安全,并没有证实钛夹联合组织胶治疗合并胃肾分流道的孤立性胃静脉曲张能减少异位栓塞发生率,但也没有增加手术出血的发生风险。钛夹联合内镜下组织胶治疗能减少术中组织胶用量,或可降低异位栓塞发生风险。考虑到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且样本量较小,需要未来前瞻性研究和多中心研究进一步证实。

余健彬[3](2021)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估肝硬化门脉高压及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CDFI联合SWE评估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联合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和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评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17年8月2019月12月在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符合纳入标准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PHT)患者246例,按Child-Pugh肝功能分级,A级82例,B级115例,C级49例。同期选取150名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通过CDFI测量彩色多普勒参数:门静脉内径(PVD)、门静脉血流速度(PVV)、门静脉血流量(PVQ)、脾静脉内经(SVD)、脾静脉血流速度(SVV)、脾静脉血流量(SVQ)、肝动脉阻力指数(HARI)、肝动脉搏动指数(HAPI)、脾动脉阻力指数(SARI)、脾动脉搏动指数(SAPI)、门静脉充血指数(PVCI)及门脉高压指数(PHI)。运用门静脉压力(PVP)公式:PVP=(0.066′SAPI-0.044)′PVQ,估算门静脉压力。通过SWE测量肝硬度(LSM)。以上所有参数均进行对照组与门脉高压组比较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且每一个参数均按肝功能分级(A级、B级C级)分为三个亚组,并进行单因素的方差分析,比较差异性。将PHT组所有参数与门静脉压力作皮尔森(Pearson)相关性分析。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确定影响PV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PHT组患者的PVD、PVQ、SVD、SVQ、HAPI、SARI、SAPI、PVCI、PHI、PVP和LSM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相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27)0.001),而HARI略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27)0.05)。但PHT组患者的PVV与SVV均较对照组减低,二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27)0.001)。2.PHT患者不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之间参数PVD比较:A级(1.41±0.24)mm与B级(1.47±0.31)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2.17,P(29)0.05);A级与C级比较(q=6.18,P(27)0.01),B级与C级比较(q=4.76,P(27)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3亚组之间参数HAPI比较,A级(1.51±0.34)与B级(1.62±0.57)比较(q=2.36,P(29)0.05),B级(1.62±0.57)与C级(1.73±0.29)比较(q=2.00,P(29)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级与C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3.78,P(27)0.05)。4.3亚组各参数PVV、SVD、SVQ、PVCI、PHI、LS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27)0.01)。3亚组各参数PVQ、SVV、HARI、SARI、SAPI及PV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29)0.05)。5.参数PVD(P=0.045)、HARI(P=0.002)、HAPI(P=0.010)、SARI(P=0.009)、SAPI(P=0.002)、LSM(P=0.000)与门静脉压力(PVP)相关,而参数PVV、PVQ、SVD、SVV、SVQ、PVCI和PHI与门静脉压力无明显相关性(P(29)0.05)。6.将目标变量门静脉压力(PVP)设为因变量,与PVP有相关性的6个参数(PVD、HARI、HAPI、SARI、SAPI、LSM)设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API和LSM为影响PV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彩色多普勒参数PVD、HARI、HAPI、SARI、SAPI和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测量的LSM值与门静脉压力呈正相关,能够间接反映门静脉压力变化,六个参数当中,LSM的相关性最高。2.彩色多普勒参数PVV、SVD、SVQ、HAPI、PVCI、PHI和LSM值可以作为判断PHT患者肝功能严重程度的较敏感指标,为临床提供判断病情的依据。而参数PVQ、SVV、HARI、SARI及SAPI不能作为判断PHT患者肝功能严重程度的标准。3.HAPI和LSM是影响门静脉压力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运用判断效果更佳,可以作为量化指标。4.运用PVP计算公式算出的门静脉压力可以半定量预测门静脉高压患者的严重程度,用于PHT患者的初步筛查。5.SWE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可重复、无创伤等优点,可成为临床上评估肝硬化患者门静脉高压程度的一种新技术、新方法。第二部分SWE联合多参数预测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测量肝硬度(LSM)预测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EVs)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2017年8月2019月12月期间在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符合纳入标准的468例肝硬化患者。应用SWE测量肝硬度值,用内镜检查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记录所有病人的基本资料包括血红蛋白、血小板、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及凝血酶原时间。计算参数模型中血小板计数与脾脏长径比值(PC/SD)大小。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AUROCs)比较血小板、PC/SD、LSM值来预测食管静脉曲张及其程度的准确性。取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最大组合值为截断值。运用De Long测试对AUROCS之间进行比较。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来确定肝硬化病人出现食管静脉曲张及高危食管静脉曲张的危险因素。结果:1.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和ALT与EVs的存在与否及程度无关。AST、总胆红素、脾脏长径及LSM值EVs组高于无EVs组、高危EVs高于非高危EVs组(P均(27)0.05);血小板、血清白蛋白及PC/SDEVs组低于无EVs组(P(27)0.05)、高危EVs明显低于非高危EVs组(P(27)0.001)。2.468例肝硬化患者中,271例没有EVs(57.9%),轻度EVs(F1)139例(29.7%),高危EVs58例(12.4%)。肝硬化患者平均肝硬度值为18.4KPa(6.8-52.5KPa)。肝硬化患者LSM值与EVs发生率呈显着相关,且随着EVs程度的增加而升高。3.血小板计数(PC)、PC/SD和LSM预测EVs发生的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792(95%的可信区间0.684-0.842)、0.814(95%的可信区间0.658-0.875)和0.895(95%的可信区间0.813-0.918)。LSM预测EVs的诊断效能大于PC和PC/SD的诊断效能,它们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7)0.05)。PC、PC/SD及LSM预测EVs存在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12′109/L,8.4′109/L/cm和18.5k Pa。4.PC、PC/SD和LSM预测发生高危EVs的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826(95%的可信区间0.753-0.886)、0.843(95%的可信区间0.766-0.904)和0.872(95%的可信区间0.812-0.947)。PC、PC/SD和LSM预测高危EVs发生的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29)0.05)。PC、PC/SD及LSM预测存在高危EVs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94′109/L,7.3′109/L/cm和20.4KPa。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SM预测EVs和高危EVs的优势比(OR值)分别为1.642(95%CI:1.365-1.984,P=0.004)和1.38(95%CI:1.142-1.546,P=0.026)。PC/SD预测EVs和高危EVs的OR值分别为0.924(95%CI:0.714-1.276,P=0.042)和0.883(95%CI:0.682-1.034,P=0.284)。结论:1.肝硬化患者LSM值能反映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运用LSM截断值可以为临床合理检查、判断病情、及时治疗提供理论依据。2.LSM和PC/SD可作为预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独立因素,且LSM的预测效果要高于PC/SD,而LSM是预测高风险静脉曲张的独立因素。3.SWE技术可成为临床上用以无创预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新技术、新方法。第三部分SWE在评估常见类型肝硬化中的应用价值目的:探讨SWE技术在评估和鉴别常见类型肝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8月?2020月8月期间在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符合纳入标准的478例肝硬化患者,其中按病因分类为:乙肝187例,丙肝88例,酒精肝13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45例,自身免疫性肝病20例。同期选择150名健康体检人员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SWE检查并测量肝硬度(LSM)值,分析比较正常对照组和五种常见类型肝硬化组LSM差异性。结果:1.正常对照组肝脏LSM为(5.24?1.13)k Pa,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组、乙肝后肝硬化组、丙肝后肝硬化组、自免性肝硬化组和酒精性肝硬化组LSM值呈逐渐递增趋势,且LSM值分别为(11.14?5.30)k Pa,(13.70?6.13)k Pa,(14.25?5.94)k Pa,(15.93?5.87)k Pa及(27.33?8.61)k Pa。2.各类型肝硬化组LSM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27)0.001)。各类型肝硬化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F值=171.33,P(27)0.001)。3.各类型肝硬化组内比较: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组与乙肝后肝硬化组、丙肝后肝硬化组、自免性肝硬化组、酒精性肝硬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27)0.01)。酒精性肝硬化组与其他四组肝硬化患者比较,差异亦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27)0.001),但乙肝后肝硬化组与丙肝后肝硬化组、自免性肝硬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29)0.05)结论:1.不同病因所致的各组肝硬化患者LSM有一定的差异。2.SWE技术对评估和鉴别诊断常见类型肝硬化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肖春桃[4](2021)在《基于肝硬化数据库分析门静脉血栓对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肝硬化是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一种常见疾病,即使当前治疗水平明显提升,其患病率、住院率及与之相关死亡率仍不断增加。据最新统计结果显示,肝硬化是世界人群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位居全球所有死亡病因的第十一位,为全球带来巨大经济负担。肝硬化相关死亡主要与其多种并发症相关,如消化道出血、感染、原发性肝癌、肝性脑病等。当前,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是否是肝硬化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尚未达成共识。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大样本的肝硬化数据库便于资料存储利用,同时利用数据库资料通过倾向性得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分析PVT对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影响,并搜寻可能对肝硬化患者预后产生影响的其他危险因素。方法:1.根据目前有关肝硬化及其并发症诊治的最新指南及专家共识,经我院消化内科专家讨论后确定肝硬化数据库拟收集的具体内容;利用EpiData 3.1数据库软件建立肝硬化数据库;初步收集录入我院2018年09月至2020年03月肝硬化住院患者临床数据并进行分析。2.基于肝硬化数据库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09月至2020年03月的肝硬化住院患者,合并PVT患者共58例为PVT组,随机选取同期无PVT患者116例为非PVT组;通过1:1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均衡组间协变量获取PVT及非PVT组各44例;利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法分析PSM前后2组患者总体生存率及无出血生存率,采用Cox风险模型分析影响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1.借助电子病历系统、电话随访等,收集录入我院自2018年09月至2020年03月期间1097例非重复肝硬化住院患者临床数据信息,1097例肝硬化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5.83±11.53(岁);其中男性患者796例(72.56%),女性患者301例(27.44%),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所有患者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Hepatitis B Virus,HBV)仍为我院就诊患者的主要病因,约为62.53%;酒精则为第二位病因,约为12.85%。不同性别患者病因有所不同,男性与女性患者首要病因均为HBV(男性:女性=62.94%:61.46%),男性患者次要病因为酒精,约为16.71%,而女性患者则为自身免疫性肝病,约为14.62%。2.PSM前PVT组患者共58例,非PVT组患者共116例,PSM后2组患者各44例。去除4例失访患者,随访期内进行有效随访者共170例,中位随访时间64.45周(95%CI:1.28-79.15)。回顾性分析显示:PSM前非PVT组患者总体生存率明显高于PVT组(P=0.008),而PSM后2组患者总体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76);PSM前后非PVT组无上消化道出血生存率均明显高于PVT组(P<0.05)。PSM前后多因素Cox分析结果均表明MELD≥15是肝硬化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年龄≥65岁、Child-Pugh C级、PVT、合并出血等对肝硬化患者预后无显着影响。结论:1.应用EpiData 3.1软件创建肝硬化数据库,可对肝硬化患者数据资料进行有效搜集整理,便于临床研究中数据的提取;肝硬化患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首要病因仍为HBV,不同性别患者的次要病因不同,男性患者次要病因为酒精,而女性患者则为自身免疫性肝病。2.肝硬化合并PVT增加上消化道出血或再出血风险,但其不增加肝硬化患者短期死亡风险;MELD≥15则是肝硬化患者短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蔡尚志[5](2021)在《基于CT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压力及GVB风险》文中提出背景与目的: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gastroesophageal varices bleeding,GVB)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portal hypertension,PH)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临床上很难对门静脉高压进行准确的诊断和监测。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基于增强CT的影像组学模型对门静脉压力(portal vein pressure,PVP)进行无创监测,并预测肝硬化患者发生首次自发性GVB(以下简称GVB)的风险。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1月至2019年11月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在我院介入中心接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的病例204例。构建基于TIPS术前腹部增强CT图像的肝、脾及联合特征的影像组学门静脉压力模型(radiomics portal vein pressure,rPVP),并通过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算法(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Cox回归建立PVP的预测方程,分析预测值与患者术中实际测值的相关性。此外,另外纳入100名确诊为肝硬化的患者作为测试集,其中从未发生过GVB(n=43),增强CT检查前1个月内经历了首次GVB(n=57)。将测试集数据带入建立好的预测模型中,观察rPVP与第一次GVB之间的关系。结果:根据影像组学特征建立了三个rPVP预测方程,在训练集中,由方程计算出的rPVP接近于TIPS术中测量的实际值41.4cm H2O(P>0.19)。在测试集中,发生过GVB患者的rPVP在三个模型中均大于未发生过GVB的患者。然而,只有基于肝脏特征模型的rPVP在是否发生GVB两组间具有显着性差异(P=0.042),而基于脾脏特征及联合特征模型的rPVP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0,P=0.809)。结论:PVP可以通过基于增强CT的影像组学模型准确预测。rPVP是预测肝硬化患者发生首次GVB风险的无创辅助诊断指标。

张凯[6](2020)在《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的临床特征及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和目的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是指门静脉主干及其肝内外分支内的血栓形成。PVT在正常人中的发生率较低,而肝硬化患者发生PVT的概率明显升高。大多数PVT患者进展缓慢,无临床症状。然而,一些患者尤其是急性PVT患者,腹痛等腹部体征出现的概率较高,慢性PVT多在已发生的肝脏疾病基础上导致门静脉高压症加重。急性PVT患者往往起病急、症状重,慢性PVT患者临床症状相对缓慢,而一旦发现已出现临床并发症。门静脉血栓形成是影响肝硬化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肝硬化合并急性门静脉血栓形成若发展并累及到肠系膜静脉,有导致肠缺血甚或出现危及生命的肠坏死的可能。门静脉血栓形成不仅影响肝硬化患者预后,也使其临床治疗变得更为复杂,随介入微创技术和专用覆膜支架的临床应用,TIPS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近年TIPS在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的门静脉高压治疗也引起临床很大兴趣,已被认为TIPS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的安全且有效方法。但门静脉血栓有范围和程度的差异,这些不同血栓范围、不同血栓程度和不同血栓类型是否影响肝硬化患者临床转归和TIPS治疗效果,目前尚有不同观点,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明确。为此,本论文就以上问题分为两部分进行探讨。第一部分回顾分析303例行TIPS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分析在行TIPS治疗的肝硬化患者中,PVT的存在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行TIPS的疗效特点的影响;第二部分回顾复习肝硬化并PVT为预防食管胃静脉曲张再出血而行TIPS治疗的患者165例,分析不同血栓类型和程度患者不同的TIPS操作方案;不同血栓类型和程度对TIPS术后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影响,为肝硬化合并PVT患者特别是有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史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临床依据。第一部分门静脉血栓对行TIPS治疗肝硬化患者临床特征和临床治疗的影响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在行TIPS治疗的肝硬化患者中,PVT的存在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和临床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山东省立医院东院区303例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行TIPS治疗的患者。其中合并PVT184例(急性PVT患者24例,慢性PVT患者160例),无PVT组119例。收集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数据并进行随访,对PVT组(184例)与无PVT组(119例)的临床特征及TIPS疗效进行对比;同时对比急性PVT组(24例)与慢性PVT组(160例)的临床特征及TIPS临床疗效。结果1.肝硬化合并PVT组患者较非血栓组食管胃静脉曲张程度更高(χ2=20.514,P<0.001),有出血史的患者所占比例更高(χ2=7.587,P=0.006),基线白细胞计数更高(t=2.543,P=0.011),基线血小板计数更高(t=3.957,P<0.001),均有统计学差异。肝硬化合并PVT组的急性腹痛发生率较非PVT组更高,但并无显着性差异(χ2=2.771,P=0.096)。两组间基线腹胀病人所占比例及基线肝功能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2.肝硬化合并急性PVT组与肝硬化合并慢性PVT组,急性PVT组基线Child-Pugh 评分更高(t=2.615,P=0.010)、基线 Child-Pugh 分级更高(χ2=7.072,P=0.021)、基线腹痛发生率更高(χ2=27.727,P<0.001)、基线腹胀发生率更高(X2=6.660,P=0.010)、基线腹水程度更重(χ2=12.930,P=0.005)、基线白细胞计数更高(t=4.327,P<0.001)、基线血小板计数更高(t=3.426,P=0.001),但基线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病人所占比例较低(X2=15.777,P<0.001)。3.PVT组随访29.4±25.9个月,非PVT组随访22.8 ±21.4个月,虽然两组间随访时间存在差异,但肝硬化合并PVT组的患者相较于不合并PVT的患者在施行TIPS后具有更高的肝性脑病发生率(χ2=9.498,P=0.002)。且两组间在TIPS成功率、生存率、再出血率、术后支架狭窄率等方面均无显着性差异。且两组患者在施行TIPS后门静脉压力均可显着下降。.4.肝硬化合并急性PVT组随访25.7±24.7个月,慢性PVT组随访29.9±26.1个月,两组患者在TIPS成功率无显着性差异,在有限的随访期内两组间生存率、再出血率、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术后支架狭窄率等方面均无显着性差异。且两组患者在施行TIPS后门静脉压力均可显着下降。结论(1)门静脉血栓形成会加重肝硬化患者静脉曲张和消化道出血等失代偿事件的发生,加重肠道血流循环障碍如腹痛等临床症状;尤其是肝硬化合并急性PVT,患者白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均更高,腹痛等缺血性肠病临床表现的发生率更高。(2)合并PVT的肝硬化患者行TIPS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较无PVT者相对较高,但手术成功率并无明显差别,基于有限的随访资料PVT的存在不影响TIPS操作的临床疗效。第二部分肝硬化并门静脉血栓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的个体化操作技术和临床疗效研究目的分析不同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临床分型和不同血栓程度对TIPS的技术要求,探索肝硬化合并PVT不同临床分型的个体化TIPS操作方案;进而观察肝硬化合并PVT分型和程度对TIPS后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山东省立医院东院区肝硬化伴PVT因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行TIPS治疗的患者165例。其中急性PVT 16例,慢性PVT 149例。本研究在既往PVT分型的基础上,结合TIPS操作技术要求及影响TIPS操作的临床要素,提出了 PVT的新的分型:(1)Ⅰ型,无门静脉主干阻塞,仅有门静脉分支或属支阻塞(肝内分支包括门静脉左支或右支;肝外属支包括肠系膜上静脉或脾静脉);(2)Ⅱ型,仅有门静脉主干阻塞,未累及肝内门静脉分支;(3)Ⅲ型,门静脉主干伴门静脉右支阻塞(Ⅲa)或门静脉主干伴门静脉左支阻塞(Ⅲb);(4)Ⅳ型,门静脉主干及左右分支均阻塞,无肠系膜上静脉阻塞,无脾静脉阻塞(Ⅳa),或门静脉主干及左右分支均阻塞,有肠系膜上静脉阻塞,无脾静脉阻塞(Ⅳb);(5)Ⅴ型,门静脉主干及左右分支阻塞,伴有脾静脉阻塞,无肠系膜上静脉阻塞(Ⅴa),或门静脉主干及左右分支阻塞,伴有脾静脉阻塞,有肠系膜上静脉阻塞(Ⅴb)。根据PVT分型的不同,选择不同TIPS治疗方案:Ⅰ型,首选常规TIPS途径多可门静脉穿刺成功;门静脉穿刺困难时可选择经皮经肝辅助TIPS途径。Ⅱ型,门静脉主干部分阻塞推荐常规TIPS途径;若门静脉主干完全阻塞可联合经皮经肝途径;门静脉肝内分支纤细经皮经肝途径仍无法实现门静脉穿刺时可考虑联合经皮经脾途径。Ⅲ型,常规TIPS操作困难时,可联合经皮经肝门静脉左支穿刺辅助(Ⅲa)或经皮经肝门静脉右支穿刺辅助(Ⅲb);经皮经肝途径无法实现门静脉穿刺者则推荐经皮经脾途径。Ⅳ型,门静脉主干部分阻塞推荐常规TIPS途径;门静脉主干完全阻塞时推荐联合经皮经肝途径;经皮经肝途径无法实现门静脉穿刺则推荐经皮经脾途径。Ⅴ型,门静脉主干部分阻塞推荐常规TIPS途径;若门静脉主干完全阻塞,可行经皮经肝辅助途径;若经皮经肝途径无法实现门静脉穿刺,在血栓为新鲜疏松血栓的情况下,可试行经皮经脾途径辅以取栓术。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数据并进行随访,分别观察临床分期、血栓程度等对肝硬化合并PVT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TIPS疗效。归纳出可以指导TIPS个体化操作的新的PVT临床分型,探讨不同临床分型的临床特点及TIPS疗效和预后特点。结果1.共复习肝硬化PVT合并消化道出血行TIPS治疗165例,根据血栓的范围和程度,其中Ⅰ型20例,TIPS成功18例,14例采用常规TIPS途径,4例采用经皮经肝途径辅助;Ⅱ型32例,TIPS成功29例,18例采用常规TIPS途径,7例采用经皮经肝途径辅助,4例采用经皮经脾途径辅助;Ⅲ型42例,TIPS成功42例,27例采用常规TIPS途径,15例采用经皮经肝途径辅助;IV型27例,TIPS成功25例,11例采用常规TIPS途径,11例采用经皮经肝途径辅助,3例采用经皮经脾途径辅助;Ⅴ型44例,TIPS成功35例,13例采用常规TIPS途径,20例采用经皮经肝途径辅助,2例采用经皮经脾途径辅助。五组间TIPS操作成功率(χ2=10.49,P=0.0313)、门静脉穿刺途径(χ2=19.377,P=0.013)、经皮经肝或经皮经脾穿刺病例所占比例(χ2=11.559,P=0.021)均有显着性差异,从Ⅰ型至Ⅴ型,五组患者操作难度逐渐增加,操作成功率呈下降趋势,非常规TIPS途径所占比例逐渐增加。2.五种类型患者在实施TIPS后,门静脉压力均获得显着性下降。Ⅰ型基线PVP 30.1±6.2mmHg,术后 PVP 18.2±3.6mmHg(t=9.771,P<0.001);Ⅱ 型基线PVP 28.5±6.0mmHg,术后 PVP 18.9±5.8mmHg(t=12.818,P<0.001);Ⅲ 型基线 PVP 26.2±7.0mmHg,术后 PVP 17.0±5.7 mmHg(t=10.491,P<0.001);Ⅳ型基线 PVP 29.1 ± 5.8mmHg,术后 PVP 19.7 ± 5.0 mmHg(t=9.4,P<0.001);Ⅴ型基线 PVP 28.2±5.9mmHg,术后 PVP 15.5±6.7mmHg(t=10.305,P<0.001)。五种类型患者在PVP下降绝对值(F=2.449,P=0.050)、PVP下降百分比(F=2.449,P=0.050)均有显着性差异,且V型患者的PVT下降绝对值及下降百分比均为最高。3.在实施TIPS成功后,各分型患者间生存率(χ2=1.610,P=0.807)、再出血率(χ2=2.778,P=0.596)、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χ2=1.470,P=0.832)、支架狭窄率(χ2=5.274,P=0.260)均无显着性差异。结论(1)根据所需TIPS操作方案不同,本研究将肝硬化合并PVT患者分为五种临床分型,并根据不同临床类型采取不同的TIPS操作方式,从Ⅰ型至Ⅴ型,TIPS操作难度逐渐增加,Ⅴ型(弥漫性门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手术成功率最低。(2)五种临床类型患者术后生存率、再出血率、肝性脑病发生率、支架狭窄率等疗效指标无显着性差异,但五种临床类型患者在成功实施TIPS后均可实现门静脉压力的显着下降,尤其是门静脉阻塞范围及程度最重的V型患者,门静脉压力下降幅度最大。(3)根据本研究的临床分型,肝硬化合并PVT的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可以实现TIPS操作的个体化选择,并达到患者较高的TIPS成功率,即便在成功率相对较低的V型患者,与其他临床类型患者相比在成功实施TIPS后仍能同等获益。

王亮[7](2020)在《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与套扎术治疗1型食管胃静脉曲张临床疗效的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o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EVB)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之一,也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约有10%~20%门静脉高压患者会出现胃静脉曲张(gastric variceal,GV),其出血率在15%~30%左右,死亡率高达16%,输血量及死亡率均高于单纯食管静脉曲张。根据Sarin分型[1],胃静脉曲张可以分为GOV1、GOV2、IGV1、IGV2四种类型。其中GOV1是胃静脉曲张的一种特殊类型,是由食管静脉曲张在胃小弯侧延伸2~5cm而形成,约占全部胃静脉曲张的74.6%。目前对于胃静脉曲张特别是GOV1的最佳治疗方案有一些争议。部分专家推荐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其可以快速控制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GVB),有良好的预防再出血的效果。但是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也存在感染、异位栓塞、溃疡形成、排胶反应、注射针孔出血等多种不良反应。近期有部分研究报道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endoscopic variceal ligation,EVL)治疗GOV1效果不亚于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该术式不存在异位栓塞、排胶反应等不良反应,并可降低患者负担。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较少,且多为疗效观察,缺乏成分效益分析。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 EVL和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治疗1型食管胃静脉曲张的疗效、不良反应以及成本效益比之间的差异。目的对比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和内镜下套扎术(EVL)治疗1型食管胃静脉曲张的疗效、不良反应以及成本效益比之间的差异,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72例1型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内镜下组织胶注射,42例)和B组(内镜下套扎,30例),收集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因等。实验室检查资料包括血小板计数、国际标准化比值、谷丙转氨酶、胆红素、肌酐、MELD评分、Child-Pugh评分等。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方式、术后不良反应、住院费用等。比较两组之间的疗效、并发症及成本效益比之间的差异。结果1.36名急性出血的GOV1患者在接受内镜下组织胶注射后有1例在术后72小时内发生活动性出血事件,止血成功率97.2%(35/36)。22名急性出血的GOV1患者在接受内镜下套扎治疗后有2例在术后72小时内发生活动性出血事件,止血成功率为90.9%(20/22)。两组患者止血成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接受组织胶注射治疗42名患者中出现了 1例早期再出血、2例迟发性出血,再出血率7.1%(3/42)。接受内镜下套扎治疗的30名患者中出现了 1例早期再出血、3例迟发性出血,再出血率13.3%(4/30)。两组总体出血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复查内镜,组织胶注射组42名患者中有16例评价为显效,有21例评价为有效,总有效率为88.1%(37/42)。套扎治疗组30名患者中有8例评价为显效,有20例评价为有效,总有效率为93.3%(28/30)。两组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织胶注射组术后有胸骨后疼痛患者6例,发热患者2例,肺部感染患者1例,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21.4%(9/42)。内镜下套扎治疗组有胸骨后疼痛患者2例,肺部感染患者1例,肝性脑病患者1例,溃疡形成患者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5/3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织胶注射组每提高1%总有效率所需的费用为(329.85±194.02)元,远高于内镜下套扎治疗组的(213.29±141.02)元,两组成本效益比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组织胶注射术相比,1型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行内镜下套扎术可在不降低总体有效率、不增加副作用发生率的情况下明显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

张秋萌[8](2020)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非手术二级预防措施疗效的网状Meta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介入、内镜、药物及内镜联合药物等非手术二级预防措施在防治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Esophageal Varices,EV)再出血的有效性,以期为临床医生进行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Varices Bleeding,EVB)二级预防措施选择提供证据支持。方法本研究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以肝硬化EV再出血发生率、再出血相关死亡率及总体死亡率为结局指标,通过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以及Embase数据库中肝硬化EV再出血二级预防相关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RCTs)。由2名研究者按照Cocharane系统评价手册(Version 5.0)要求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数据。采用Review Manger(Version5.3)软件对肝硬化EV再出血发生率、再出血相关死亡率及总体死亡率进行Meta分析;再采用STATA软件(Version 15.1)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7篇随机对照研究,经统计分析后发现,在降低EV再出血发生率指标上,内镜下套扎术(Endoscopic Variceal Ligation,EBL)+氩气(Argon Plas ma Coagulation,APC)与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术(Endoscopic Injection Sclerotherap y,EIS)、β-受体阻滞剂+5-硝酸异山梨酯(5-Isosorbide Nitrate,5-ISMN)、β-受体阻滞剂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BL+APC vs.EIS:OR=0.12,95%CI:(0.02,0.86);EBL+APC vs.β-受体阻滞剂+5-ISMN:OR=0.09,95%CI:(0.01,0.60);EBL+APC vs.β-受体阻滞剂:OR=0.08,95%CI:(0.01,0.67)],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与EBL、EBL+β-受体阻滞剂、EIS、β-受体阻滞剂+5-ISMN、β-受体阻滞剂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IPS vs.EBL:OR=0.32,95%CI:(0.15,0.67);TIPS vs.β-受体阻滞剂:OR=0.27,95%CI:(0.13,0.58);TIPS vs.EIS:OR=0.19,95%CI:(0.09,0.38);TIPS vs.β-受体阻滞剂+5-ISMN:OR=0.13,95%CI:(0.05,0.35);TIPS vs.β-受体阻滞剂:OR=0.12,95%CI:(0.04,0.36)]。在降低EV再出血相关死亡率上,TIPS与EBL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IPS vs.EBL:OR=0.25,95%CI:(0.07,0.92)]。在降低总体死亡率上,TIPS、EIS及β-受体阻滞剂与安慰剂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IPS vs.安慰剂:OR=0.27,95%CI:(0.08,0.90);EIS vs.安慰剂:OR=0.37,95%CI:(0.14,0.97);β-受体阻滞剂vs.安慰剂:OR=0.47,95%CI:(0.23,0.94)]。基于累积排序概率曲线下面积(Surface Under The Cumulative Ranking Curve,SUCRA),各干预措施在降低肝硬化EV再出血发生率的排序为EBL+APC(91.2%)>TIPS(88.7%)>EIS+β-受体阻滞剂(74.6%)>EBL+EIS(70.2%)>EBL(53.2%)>EBL+β-受体阻滞剂+5-ISMN(48.8%)>EBL+β-受体阻滞剂(46.6%)>E IS(34.0%)>β-受体阻滞剂+5-ISMN(21.2%)>β-受体阻滞剂(20.7%)>安慰剂(0.9%)。各干预措施在降低肝硬化EV再出血相关死亡率的排序为TIPS(88.5%)>EIS(72.7%)>β-受体阻滞剂(57.1%)>EBL+β-受体阻滞剂(37.4%)>EBL(22.2%)>安慰剂(22.1%)。各干预措施在降低肝硬化EV总体死亡率的排序为TIPS(82.0%)>EIS+β-受体阻滞剂(64.7%)>EIS(56.9%)>EBL+β-受体阻滞剂(55.6%)>EBL(43.9%)>β-受体阻滞剂(40.9%)>安慰剂(5.9%)。结论1结合累积概率曲线下面积,在降低肝硬化EV再出血发生率上,EBL+APC排名更靠前,说明其在降低EV再出血发生率方面更具有优势。2结合累积概率曲线下面积,在降低肝硬化EV再出血相关死亡率和总体死亡率上,TIPS排名更靠前,说明其在降低EV再出血相关死亡率和总体死亡率方面更具有优势。图11幅;表7个;参135篇。

葛雪[9](2020)在《不同病因肝硬化中HVPG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研究目的:肝静脉压力梯度与肝硬化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可有效地评估肝硬化的严重程度以及预后转归。本研究旨在探究国人肝静脉压力梯度与肝硬化临床分期及肝癌发生的相关性,并探讨不同病因肝硬化中肝静脉压力梯度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立医院消化内科从2010年4月至2019年4月住院的肝硬化患者257例,其中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73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35例及病因不清的肝硬化患者49例,所有患者均行HVPG测定。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及消化道出血史等临床情况,测量HVPG前的血清学指标、影像学及内镜检查结果,HVPG的测量方法、结果,Child-Pugh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of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及肝硬化临床分期(1期,2期,3期,4期,5期)等数据,根据肝硬化的病因不同,将患者分为乙型肝炎、酒精性和病因不清三个亚组,统计分析各亚组中HVPG与肝硬化临床分期及肝癌发生的相关性,并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Curve,ROC)计算HVPG在肝硬化相邻的两个临床分期的截断值,应用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AUC)来判断其预测价值。将收集的临床资料对HVPG进行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探讨乙型肝炎、酒精性肝病及病因不清的三个亚组中HVPG的影响因素。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5.0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1.不同病因肝硬化HVPG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1.1在乙型肝炎亚组中,纳入研究的患者共计173例,其中2期18例、3期42例、4期112例、5期2例,肝硬化不同临床分期之间的HVPG水平存在差异(H=18.706,P<0.001),其中2期与4期之间HVPG水平有差别(调整后P=0.009),2期与3期之间HVPG水平有差别(调整后P=0.002),其余各期之间HVPG水平无差别(调整后P>0.05)。但HVPG与肝硬化临床分期之间无单调相关性(rs=0.133,P=0.080);将肝硬化3期与4期并为同一期,再次分析得到结果,HVPG与肝硬化临床分期之间存在单调相关性(rs=0.432,P<0.001)。在乙型肝炎亚组中,HVPG在2期与3期之间的最佳截断值是15.75mmHg(AUC=0.821,灵敏度73.8%,特异性77.8%),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HVPG在3期与4期之间的最佳截断值是22.5mmHg(AUC=0.441,灵敏度15.3%,特异性90.5%),P=0.051,不具有统计学意义;HVPG在4期与5期之间的最佳截断值是24.5mmHg(AUC=0.964,灵敏度100%,特异性92.2%),P=0.026,具有统计学意义。1.2在酒精性肝病亚组中,纳入研究的患者共计35例,其中1期0例、2期6例、3期6例、4期22例、5期1例,肝硬化不同临床分期之间的HVPG水平存在差异(H=12.171,P=0.007),其中2期与4期之间HVPG水平有差别(调整后P=0.024),其余各期之间HVPG水平无差别(调整后P>0.05)。同时HVPG与肝硬化临床分期之间存在单调相关性(rs=0.592,P=0.001)。在酒精性肝病亚组中,HVPG在2期与3期之间的最佳截断值是15.75mmHg(AUC=0.708,灵敏度66.7%,特异性83.3%),P=0.230,不具有统计学意义;HVPG在3期与4期之间的最佳截断值是16.25mmHg(AUC=0.758,灵敏度77.3%,特异性83.3%),P=0.057,不具有统计学意义;HVPG在4期与5期之间的最佳截断值是25.75mmHg(AUC=0.955,灵敏度 100%,特异性95.5%),P=0.132,不具有统计学意义。1.3在病因不清亚组中,纳入研究的患者共计49例,其中1期0例、2期9例、3期9例、4期31例、5期0例,肝硬化不同临床分期之间的HVPG水平存在差异(H=9.192,P=0.010),其中2期与4期之间HVPG水平有差别(调整后P=0.012),2期与3期之间HVPG水平有差别(调整后P=0.036),3期与4期之间HVPG水平无差别(调整后P=1.000)。同时HVPG与肝硬化临床分期之间存在单调相关性(rs=0.318,P=0.026)。在病因不清亚组中,HVPG在2期与3期之间的截断值是 18.5mmHg(AUC=0.833,灵敏度55.6%,特异性 100%),P=0.004,具有统计学意义;HVPG在3期与4期之间的截断值是22.25mmHg(AUC=0.491,灵敏度25.8%,特异性100%),P=0.93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 HVPG与肝硬化患者肝癌发生的相关性研究本研究患者总共257例,肝硬化代偿期32例,失代偿期211例,肝癌14例,HVPG 在肝硬化代偿期(12.83±3.33mmHg)、失代偿期(17.71±5.00mmHg)、肝癌(18.40±3.96mmHg)之间存在差异(H=34.159,P<0.001),其中代偿期与失代偿期之间的HVPG水平有差别(调整后P<0.001),代偿期与肝癌之间的HVPG水平有差别(调整后P=0.002),肝癌与失代偿期之间的HVPG水平无差别(调整后P=1.000)。HVPG在肝硬化代偿期与肝癌之间的最佳截断值是18.5mmHg,(AUC=0.830,灵敏度 64.3%,特异性 96.8%),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2.1在乙型肝炎亚组中,HVPG在肝硬化代偿期(12.83±3.33mmHg)、失代偿期(17.71±5.00mmHg)、肝癌(18.40±3.96mmHg)之间存在差异(H=17.372,P<0.001),其中代偿期与失代偿期之间的HVPG水平有差别(调整后P<0.001),代偿期与肝癌之间的HVPG水平有差别(调整后P=0.004),肝癌与失代偿期之间的HVPG水平无差别(调整后P=1.000)。HVPG在肝硬化代偿期与肝癌之间的最佳截断值是18.5mmHg(AUC=0.861,灵敏度80%,特异性94.4%),P=0.002,具有统计学意义。2.2在酒精性肝病亚组中,HVPG在肝硬化代偿期(12.50±2.00mmHg)、失代偿期(19.10±5.24mmHg)、肝癌(15.00±1.41mmHg)之间存在差异(H=8.657,P=0.013),代偿期与失代偿期之间的HVPG水平有差别(调整后P=0.015),代偿期与肝癌之间的HVPG水平无差别(调整后P=1.000),肝癌与失代偿期之间的HVPG水平无差别(调整后P=0.772)。HVPG在肝硬化代偿期与肝癌的最佳截断值是 13.5mmHg(AUC=0.900,灵敏度 100%,特异性80%),P=0.121,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3在病因不清亚组中,HVPG在肝硬化代偿期(9.56±5.48mmHg)、失代偿期(17.83±7.23mmHg)、肝癌(15.00±7.07mmHg)之间存在差异(H=9.293,P=0.010),代偿期与失代偿期之间的HVPG水平有差别(调整后P=0.005),代偿期与肝癌之间的HVPG水平无差别(调整后P=0.947),肝癌与失代偿期之间的HVPG水平无差别(调整后P=1.000)。HVPG在肝硬化代偿期与肝癌的最佳截断值是 17mmHg(AUC=0.661,灵敏度50%,特异性 100%),P=0.289,不具有统计学意义。3.不同病因肝硬化HVPG的影响因素分析3.1在乙型肝炎亚组中,对HVPG有影响作用的因素有测压方法、AST、INR、ALB、ALP、肝性脑病分期、Child-Pugh评分、腹水分级、MELD评分(P分别为0.012、0.038、0.019、0.003、0.002、0.001、0.027、0.002、0.015),其余指标对HVPG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2在酒精性肝病亚组中,对HVPG有影响作用的因素有ALB、Hb、INR、消化道出血史、Child-Pugh评分(P分别为0.022、0.008、0.037、0.002、0.041),其余指标对HVPG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VPG在出血组与非出血组的最佳截断值是16.25mmHg(AUC=0.828,灵敏度78.3%,特异性91.6%),P=0.002,具有统计学意义。3.3在病因不清亚组中,对HVPG水平有影响作用的因素有PT、INR、Child-Pugh评分、腹水分级、MELD评分(P分别为0.002、0.001、0.040、0.044、0.003),其余指标对HVPG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肝静脉压力梯度与肝硬化临床分期具有相关性,在肝硬化进展中具有预测作用。随着肝硬化临床分期的加重,肝静脉压力梯度水平越高。2.肝静脉压力梯度与肝癌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在肝病进展中对预测肝癌的发生风险具有重要意义。3.肝硬化患者的肝静脉压力梯度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但不同病因中,肝静脉压力梯度的影响因素略有不同。在乙型肝炎亚组中,HVPG的影响因素为测压方法、AST、INR、ALB、ALP、肝性脑病分期、Child-Pugh评分、腹水分级、MELD评分;在酒精性肝病亚组中,HVPG的影响因素为ALB、Hb、INR、消化道出血史、Child-Pugh评分;在病因不清亚组中,HVPG的影响因素为PT、INR、Child-Pugh评分、腹水分级、MELD评分。

唐浩桓[10](2020)在《肝功能评估模型与TIPS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消化道出血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文中指出第一部分 应用人工智能验证和比较ALBI分级预测早期TIPS术后1年再出血率的研究目的 验证并比较白蛋白-胆红素(ALBI)分级、血小板-白蛋白-胆红素(PALBI)分级、Child-Pugh分级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对接受早期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E-TIPS)的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患者术后1年静脉曲张再出血率的预测性能。材料和方法 这项双中心回顾性研究包括两个队列,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纳入患者的时间段分别为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在训练队列中,先后使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确定与1年静脉曲张再出血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建立了基于ALBI,PALBI,Child-Pugh和MELD的诺模图以及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并在训练队列中进行内部验证,然后在TIPS预防静脉曲张再出血的验证队列中进行外部验证。结果 共纳入259例患者。在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中,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24.1个月和18.9个月,1年静脉曲张再出血率分别为12.3%(14/114)和10.3%(15/145)。在训练队列中,这四种肝功能评价模型均被证实为独立危险因素,然后建立四个诺模图,并在内部(C指数:0.879、0.829、0.874和0.798,P>0.05)和外部(C指数:0.720、0.719、0.718和0.703,P>0.05)验证后显示出具有可比性的预后表现。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表明,Child-Pugh分级作用最显着,但是值得注意的是,ALBI与Child-Pugh分级之间的重要性差距很小。结论 这四种肝功能评价模型在预测早期TIPS术后1年再出血可能性方面无明显差异,考虑到客观易用性,ALBI分级具有作为EGVB患者再出血预测临床工具的应用潜力。第二部分 基于肝脏硬度建立TIPS术后早期显性肝性脑病预测模型的研究目的 初步探讨应用人工智能建立基于肝脏硬度的TIPS术后早期显性肝性脑病(OHE)预测模型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7年6月至2019年10月使用8mm Viatorr支架行TIPS治疗EGVB的患者资料,先后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确定与TIPS术后早期OHE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建立了基于危险因素的诺模图以及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并在训练队列中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训练队列共纳入本中心83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3.0个月,其中17例(20.5%)在TIPS术后3个月内在出现OHE。年龄(<65,≥65)、肝脏硬度、术后3天门静脉流速被证实为独立危险因素,然后建立诺模图并在内部进行验证,基于这三个变量的诺模图,ROC曲线下面积为0.8681,95%置信区间=(0.7926,0.9435),提示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表明,年龄、肝脏硬度在预测TIPS术后3个月OHE方面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结论 初步证实基于肝脏硬度建立TIPS术后早期OHE预测模型是可行并且有效的,这对TIPS术后HE的一级预防、早期营养干预和引导患者自我健康管理具有个体化指导意义。

二、Preliminary study on measure men of esophageal variceal pressure with an endoscopic balloon techniqu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reliminary study on measure men of esophageal variceal pressure with an endoscopic balloon technique(论文提纲范文)

(1)胃肾分流阻塞在TIPS联合胃静脉曲张栓塞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不足与展望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钛夹联合内镜下组织胶注射在胃静脉曲张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估肝硬化门脉高压及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CDFI联合SWE评估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2.3 仪器设备
        2.4 研究方法
        2.4.1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2.4.2 门静脉压力(portal vein pressure,PVP)测量
        2.4.3 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检查方法与步骤
        2.4.4 Child-Pugh分级标准
        2.5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两组受检者基本资料比较
        3.2 两组受检者彩色多普勒相关参数比较
        3.2.1 两组受检者门静脉系统相关参数比较
        3.2.2 两组受检者肝、脾动脉阻抗指数比较
        3.2.3 两组受检者衍生参数比较
        3.3 两组受检者门静脉压力值(PVP)、肝硬度值(LSM)比较
        3.4 门脉高压组(PHT)不同Child-Pugh分级之间各参数比较
        3.5 PHT患者各参数与PVP相关性分析
        3.5.1 PHT患者门静脉系统相关参数及肝、脾动脉阻抗指数与PVP相关性分析
        3.5.2 PHT患者衍生参数、LSM与 PVP相关性分析
        3.6 PHT患者PVP危险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 讨论
        4.1 门静脉高压症的发病机理
        4.2 彩色多普勒相关参数对PHT的诊断价值
        4.3 SWE检测LSM对 PHT的诊断价值
        4.4 彩色多普勒相关参数、LSM与 PVP在 PHT中的相关性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SWE联合多参数预测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2.3 仪器设备
        2.3.1 肝脏弹性(LSM)检测
        2.3.2 上消化内镜检查
        2.3.3 实验室检查
        2.4 研究方法
        2.4.1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2.4.2 SWE检查
        2.4.3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2.4.4 实验室检查
        2.4.5 参数模型设置
        2.4.6 MELD值计算
        2.5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所有受检者临床基本资料特征
        3.2 无EVs 组与EVs 组参数比较
        3.3 非高危 EVs 组与高危 EVs 组参数比较
        3.4 各参数ROC曲线分析
        3.4.1 预测EVs的各参数ROC曲线分析
        3.4.2 预测高危EVs的各参数ROC曲线分析
        3.5 预测EVs和高危EVs相关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4 讨论
        4.1 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意义及常用检查方法
        4.2 实验室血清学指标在预测食管静脉曲张中的作用
        4.3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预测食管静脉曲张中的价值
        4.4 参数模型PC/SD在预测食管静脉曲张中的价值
        4.5 SWE在预测食管静脉曲张中的价值
        4.6 独立危险因素在预测食管静脉曲张的应用价值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SWE在评估常见类型肝硬化中的应用价值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2.3 仪器设备
        2.4 研究方法
        2.4.1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2.4.2 SWE检查
        2.5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所有受检者临床基本资料特征
        3.2 正常对照组及常见类型肝硬化组LSM值比较
    4 讨论
        4.1 SWE成像技术及原理
        4.2 SWE在评估和鉴别常见类型肝硬化中的应用
    5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4)基于肝硬化数据库分析门静脉血栓对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2.建立肝硬化数据库
    2.1 研究对象及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3.基于PSM研究门静脉血栓对肝硬化预后的影响
    3.1 研究对象及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4.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5)基于CT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压力及GVB风险(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图
文献综述 门静脉高压的无创诊断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的临床特征及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门静脉血栓对行TIPS治疗肝硬化患者临床特征和临床治疗的影响
    (一) 材料和方法
    (二) 结果
    (三) 讨论
    (四) 结论
    (五) 附录
第二部分 肝硬化并门静脉血栓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的个体化操作技术和临床疗效研究
    (一) 材料和方法
    (二) 结果
    (三) 讨论
    (四) 结论
    (五) 附录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文论文1
英文论文2

(7)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与套扎术治疗1型食管胃静脉曲张临床疗效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部分 肝硬化门脉高压胃静脉曲张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8)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非手术二级预防措施疗效的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非手术二级预防措施疗效的网状Meta分析
    1.1 对象和方法
        1.1.1 技术路线图
        1.1.2 数据来源及检索
        1.1.3 文献选择
        1.1.4 结局指标
        1.1.5 数据提取
        1.1.6 研究质量评价
        1.1.7 数据合并与分析
    1.2 结果
        1.2.1 文献特征分析
        1.2.2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的预防效果分析
        1.2.3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相关死亡的预防效果分析
        1.2.4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总体死亡的预防效果分析
    1.3 讨论
        1.3.1 网状Meta分析
        1.3.2 不同干预措施预防肝硬化再出血的疗效差异
        1.3.3 本研究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1.3.4 未来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二级预防的展望
    1.4 结论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食管胃静脉曲张二级预防的内镜和介入治疗的研究进展
    2.1 内镜治疗
        2.1.1 套扎术
        2.1.2 硬化剂注射术
        2.1.3 套扎术联合硬化剂注射术
        2.1.4 自膨式金属支架置入术
        2.1.5 组织黏合剂治疗
        2.1.6 组织黏合剂治疗联合钛夹
        2.1.7 超声内镜下弹簧圈封堵联合组织黏合剂治疗
    2.2 介入治疗
        2.2.1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2.2.2 球囊导管闭塞下逆行性静脉栓塞术
        2.2.3 经皮经肝曲张静脉栓塞术
    参考文献
附录A 文献筛选流程图
附录B 研究基本特征表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9)不同病因肝硬化中HVPG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研究流程图
结果
讨论
结论
不足与展望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肝功能评估模型与TIPS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消化道出血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应用人工智能验证和比较ALBI分级预测早期TIPS术后1年再出血率的研究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于肝脏硬度建立TIPS术后早期显性肝性脑病预测模型的研究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Viatorr支架时代的TIP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预后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Preliminary study on measure men of esophageal variceal pressure with an endoscopic balloon technique(论文参考文献)

  • [1]胃肾分流阻塞在TIPS联合胃静脉曲张栓塞中的临床应用[D]. 李翠. 山东大学, 2021(09)
  • [2]钛夹联合内镜下组织胶注射在胃静脉曲张治疗中的临床应用[D]. 孙若楠. 山东大学, 2021(11)
  • [3]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估肝硬化门脉高压及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D]. 余健彬. 南昌大学, 2021(01)
  • [4]基于肝硬化数据库分析门静脉血栓对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影响[D]. 肖春桃. 西南医科大学, 2021(01)
  • [5]基于CT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压力及GVB风险[D]. 蔡尚志.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6]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的临床特征及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临床应用[D]. 张凯. 山东大学, 2020(12)
  • [7]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与套扎术治疗1型食管胃静脉曲张临床疗效的回顾性分析[D]. 王亮. 郑州大学, 2020(02)
  • [8]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非手术二级预防措施疗效的网状Meta分析[D]. 张秋萌.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9]不同病因肝硬化中HVPG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葛雪. 山东大学, 2020(02)
  • [10]肝功能评估模型与TIPS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消化道出血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D]. 唐浩桓. 苏州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内镜球囊技术测量男性食管静脉曲张压力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