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中下游典型流域土壤侵蚀输沙遥感监测

嘉陵江中下游典型流域土壤侵蚀输沙遥感监测

一、嘉陵江中下游典型流域土壤侵蚀与泥沙输移遥感监测(论文文献综述)

朱康文[1](2021)在《多级网格下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与可视化研究》文中认为农业面源污染(ANSP,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问题是各国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水污染防治中长期主要关注点源污染很长时间忽略了农业面源污染。根据2020年中国发布的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结果表明农业面源污染对水体污染的贡献比重很高。当前农业面源污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家相继出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多项文件提出长江经济带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经济特征等导致农业面源污染较重,需加快推动区域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庆市作为“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连接点,在国家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生态地位,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区。重庆具有农村比例高、肥药施用强度大、丘陵山地占比高、雨量大且集中等本底特点,导致农业面源污染潜在大、驱动强、范围广。同时结合国家对网格化管理应用于现代农业管理中的重视,网格化管理将是解决多级尺度下农业面源污染风险防控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因此为确保区域及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重庆亟需开展网格化管理模式下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与可视化平台构建以提升风险防控与信息化能力。本论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的研究热点、趋势和问题,发现当前存在多尺度下研究需求差异明显、多级尺度下的风险测度研究路径不统一、测度结果可视化能力与需求不符等关键问题。因此以重庆市不同尺度范围为研究对象,紧紧围绕关键问题开展多级网格下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与可视化研究,以统一多级网格下的风险测度研究路径与方法。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区县级网格为相对宏观的研究尺度,重点在于识别大尺度范围内不同区域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时空演变趋势。以重庆市为研究对象,以GIS技术为支撑自行构建涵盖压力动能、转化动能、消纳动能三个维度的风险测度PTA3D模型,采用重心、核密度等方法揭示农业面源污染时空演变规律,并探讨风险评价精度、影响因素。(2)乡镇级网格尺度为宏观政策落地层级,重点在于识别未来发展模式选择影响下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演变趋势。以涪陵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结合CLUE-S等模型开展自然发展、耕地保护情景模式下的未来土地利用变化模拟,采用输出风险模型揭示各网格风险概率时空演变规律,探讨风险程度对输出系数变化的响应情况。(3)村落级网格尺度为政策具体实施层级,重点在于识别农业面源污染风险阻力、输移路径及景观优化效果。以南沱区域为研究对象,以逐日水位数据为基础开展出露期、淹没期水位线、土地利用等空间要素解译,引入源汇过程构建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识别不同时期农业面源污染的阻力面、风险等级、传输路径等,探讨阻力模型及景观优化在风险防控中的作用。(4)泛地块网格尺度为农户操作层级,重点在于分析高精度数据支持下农户行为视角的田间管理的具体实践与优化调控效益。以睦和村为研究对象,引入低空遥感-无人机多光谱技术获取影像、NDVI指数等6种高分遥感数据,引进随机森林算法开展地物分类与泛地块划分,通过农户行为调研确定各地物的肥药施用情况,探讨随机森林算法精度及农业面源污染风险的影响因素与消减工程效果。(5)以多级网格尺度下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评估数据为基础,结合各尺度管理需求差异在B/S框架下构建多级网格下农业面源污染风险可视化平台,并探讨风险管理与防控策略。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区县尺度下自建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PTA3D模型精度符合实际,引入的重心分析、核密度分析等地理学方法可以有效识别风险演变情况。研究发现:(1)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有较为明显的低风险向高风险转化的趋势(高风险、极高风险比例分别从2000年的17.82、16.63上升到2015年的18.10、16.76)。(2)都市区风险明显高于渝东南和渝东北,从高到低等级的风险区域的重心位置呈现自西向东的空间分布特征,且高风险、极高风险区域有明显的向东转移趋势(2000-2015年,二者的重心分别按照东偏北1.68°和12.08°运动了4.63km和4.48km)。(3)核密度结果显示高风险主要集聚在都市区,渝东北、渝东南风险存在集聚程度较低且上升的趋势,全市集聚区域的空间破碎度在增加且出现分散集中的趋势。(4)将河流水质、岸线一定范围内地类面积分别与模型测算结果进行空间分析发现模型测度结果可以反映区域真实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情况。(5)风险驱动分析显示地类构成对风险强度影响明显,“源地”占比高的区域风险明显增强,而城市化进程中都市区耕地被占用是推动高、极高风险区域重心向东运动的因素之一。(6)通过这种研究路径识别出的预防和控制关键区、高和极高风险集聚区域作为关键区域进行防控可有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风险。(2)乡镇尺度下引进的CLUE-S模型取得很好的未来土地利用情景模拟效果,并为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风险演变与影响因素分析等提供很好的支撑。研究发现:(1)涪陵区各镇街、子流域2010-2015年期间风险概率明显降低,尤其是靠近大木山、武陵山区域。(2)结合CLUE-S、Markov模型的土地利用情景模拟的Kappa系数为0.75,属高度一致级别。(3)未来的情景模拟有利于识别区域各镇街、子流域在不同发展情景下TN、TP输出风险概率演变情况及其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显示长江以北、乌江以西区域的乡镇风险明显偏高,148、150号等子流域在两种发展模式下均存在风险增高趋势。(4)调整自然发展情景下TP输出系数进行风险变化响应分析反映出子流域输出风险等级对于耕地输出系数变化(即化肥施用水平调整)具有很好的响应关系,例如第3、75、104、141、202、211、259、292、330、398、461号等子流域对输出系数调减的波动响应。(6)通过这种研究路径识别出的乡镇、子流域风险特征可以有效应用于未来地类结构优化或肥药施用水平管控,达到农业面源污染风险防控目的。(3)村落尺度下引进的阻力模型有利于识别农业面源污染的风险阻力值、风险区域、传输路径和分析景观优化效果。研究发现:(1)“源-汇”理论下的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在识别区域内不同风险等级的空间位置、输移路径、风险防控关键区域等方面效果较好。(2)阻力面分析显示阻力值整体呈现“西部低、东部高、高值分散、低值连片”的特点,其中阻力值最高值中a2(>25°耕地)>a6(≤2°耕地)>a3(15°-25°耕地)>a5(2°-6°耕地)>a1(农村居民点)>a4(6°-15°耕地)。(3)季节性水位涨落条件下淹没期比出露期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更大、传输路径阻力更小、低等级传输路径更多,其中路径阻力值为1级的路径数量呈现a4>a5>a1>a3>a6>a2。(4)水体附近不同范围内“源地”向“汇地”的转换对于风险调控作用明显,水域附近50m和100m范围内耕地调整为林地情景下,a2在1级的输移路径数量相比现状情景分别降低13.79%和53.66%。(5)通过这种研究路径识别出的风险分布、输移路径等可以结合景观优化进行有效防控。(4)泛地块尺度下引进的低空遥感-无人机技术、随机森林算法、农户调研等方法在地物分类、负荷风险测度、防控措施效益分析中取得较好效果。研究表明:(1)低空遥感-无人机手段获取的厘米级高分数据极大提升了地物精细分类基础数据精度和栅格内信息纯度,随机森林算法下精细化地物分类精度高达90.05%,有利于泛地块网格划分。(2)基于农户行为调研发现存在劳动力下降、人口老龄化及作物高肥高药施用问题进而导致农业面源污染风险较高。(3)经测算TN、TP施用强度低于200 kg/hm2的泛地块网格比例较低,水质监测结果也反映出区域农业面源污染较为严重。(4)对人工湿地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消减能力分析发现可以大幅消减污染物并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区域内的悬浮物、总磷、总氮、铵态氮、硝态氮、COD通过人工湿地后分别消减了近86.67、54.66、81.11、10.67、83.85、59.42%。(5)通过这种研究路径识别出的农户行为、泛地块风险特征及人工湿地消减能力可很好的应用于区域农业面源污染风险防控。(5)综合多级网格尺度下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结果与管理需求开展可视化平台构建取得较好效果。研究表明:(1)建立信息化、可视化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防控平台可以有效提升管理效率、提高防控能力。(2)基于B/S框架、Web Storm工具开展可视化平台开发,具有技术丰富多样、过程轻量快速、可视效果美观等优点。(3)可视化平台可以很好的展示多级网格下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结果,更好的发挥地理学在农学领域的优点,充分体现出地理空间数据的价值,为管理、决策工作提供了数字化、高效化、科学化的手段。总体上,本论文融合农学、地理学、计算机学等学科同时考虑各尺度在管理、防控方面的需求差异,为多级网格尺度下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路径与方法提供了统一风险研究范式,可有效解决当前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路径不统一、研究参考性低、成果借鉴性差、结果可视性弱等问题。

吴君鸣[2](2021)在《基于InVEST模型的沂蒙山区沂水县小流域土壤保持功能研究》文中指出小流域是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的基础单元,为探索沂蒙山区小流域尺度土壤保持功能大小及其空间分异性问题,以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为研究区,基于Arc GIS技术平台,采用基础数据分析、InVEST模型计算和空间叠置分析等方法,在小流域划分和土地利用类型划分的基础上,研究沂水县不同小流域的土壤侵蚀量、土壤保持量及其空间格局特征。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小流域划分及其特征参照《小流域划分及编码规范》(SL 653-2013)等标准和方法,将沂水县全境划分为75条小流域,划分的小流域按水系形态不同分为3种类型,其中水系形态为“完整型”的小流域40条、“区间型”的小流域24条、“坡面型”的小流域11条;沂水县小流域地面高程和坡度呈现自县境东南部向西北部逐渐增加的变化特征,密度呈现自县境西南部向东北部逐渐增加的的变化特征。(2)土地利用分类及分布基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17)和《水土保持工程调查与勘测标准》(GB/T 51297-2018)等标准和方法,提出了由四级分类构成的沂水县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分类中将不同工程或耕作措施(梯田、坡地和平地)、地面坡度(<5°、5°-8°、8°-15°)作为第三、第四级分类指标;总体呈现出林地自县境东南部向西北部逐渐增加,耕地自县境东南部向西北部逐渐减少的变化特征。(3)小流域土壤侵蚀特征沂水县平均土壤实际侵蚀模数为816 t/km2/a,不同小流域平均土壤实际侵蚀模数在47 t/km2/a-2337 t/km2/a之间;不同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数的大小差异和空间分异比较明显,呈现由县境东南部向西北部逐渐增加的变化特征;土壤侵蚀模数较大的小流域,主要分布在县境西部和北部的低山和高丘陵地带,土壤侵蚀模数较小的小流域,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山前平原和低丘陵地带。(4)小流域土壤保持功能沂水县平均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为31681 t/km2/a,不同小流域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在5795 t/km2/a-94457 t/km2/a之间,不同小流域土壤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的大小差异和空间分异比较明显,总体呈现由县境东部向西部逐渐增加的变化特征;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较高的小流域,比较集中的分布在县境西部的低山和高丘陵地带,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较低的小流域,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山前平原和低丘陵地带。沂水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在70 t/km2/a-13960 t/km2/a之间,在一级分类中表现为林地(10326 t/km2/a)>园地(1474 t/km2/a)>耕地(1046 t/km2/a)>草地(946 t/km2/a);四级分类中<5°、5°-8°和8°-15°旱坡地的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为1211 t/km2/a、1054 t/km2/a和70 t/km2/a,坡地果园的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为1283 t/km2/a、1126 t/km2/a和569 t/km2/a,表明旱坡地土壤保持功能低于坡地果园,地面坡度增加导致土壤保持功能明显降低。

梁健[3](2021)在《赣南桃江稀土矿区流域水系泥沙迁移和氨氮污染演化规律》文中指出稀土资源是现代工业、国防和科技发展的不可代替的重要原材料,而我国赣南地区是离子型稀土资源的主要产地。近50年来,赣南地区先后采用池浸、堆浸、原地浸矿三种方式开采稀土资源,破坏地表植被,甚至使原有林地变成裸地加重水土流失,开采过程使用铵盐作为浸矿剂导致河流水体氨氮污染。因此,研究赣南稀土矿区水系泥沙的迁移及氨氮污染演化规律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以赣南桃江稀土矿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水文气象观测资料,分析桃江流域各水文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并结合遥感数据,分析了流域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建立适用于桃江流域的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通过情景模拟法定量分离和评价气候变化因素与人类活动因素(稀土开采、水利工程建设)对于河流径流量和泥沙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典型稀土矿区小流域实地水质监测,利用水文模型法分析稀土两类开采方式(池浸/堆浸、原地浸矿)对河流径流量、泥沙量、氨氮量的影响;最后利用GMS地下水模型技术,分析原地浸矿对流域地下水氨氮污染的影响过程。主要成果如下:(1)分析了桃江流域1960~2015年的降水量、气温、潜在蒸发量和径流量、泥沙量的变化特征。桃江流域年降水量呈现微弱下降趋势,气温呈现上升趋势,潜在蒸发量先降后升,拐点出现在1991年前后;流域年均实测径流量和泥沙量显着下降,突变点分别发生在2002年和2003年。(2)通过1995年、2005年和2015年3期的土地利用类型遥感解译图的分析表明:林地、水田和旱地是桃江流域内最主要的三种土地利用类型,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并不显着。但采用池浸/堆浸方式的稀土用地A类的面积呈波动下降趋势,采用原地浸矿方式的稀土用地B类、城镇居民用地的面积呈上升趋势,而林地的面积则呈现下降趋势。(3)利用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和情景模拟法,从桃江全流域尺度上定量分离并评估了气候变化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对于桃江干流出口处的年均径流量和泥沙量的影响,土地利用变化因素对桃江干流径流量和泥沙量呈现增加效应,而气候变化因素和水利工程建设等对桃江干流径流量和泥沙量呈现减少效应,水利工程建设是桃江干流径流量和泥沙量减少的主要因素。(4)利用SWAT模型和土地利用类型替换法,确定流域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对河流径流量、泥沙量、氨氮量的贡献率。对于桃江全流域,单位面积土地利用类型对河流径流量的贡献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稀土用地A类>城镇居民用地>水田>旱地>草地>稀土用地B类>林地,对河流水体中的泥沙量的贡献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稀土用地A类>旱地>水田>草地>稀土用地B类>林地>城镇居民用地,表明池浸/堆浸是导致稀土矿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对于开采结束后约18年的稀土矿区小流域,单位面积土地利用类型对河流水体中的氨氮量的贡献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水田>旱地>稀土用地B类>城镇居民用地>稀土用地A类>草地>林地,表明原地浸矿可造成矿区水系长期的氨氮污染。(5)利用GMS地下水数值模型,分析了原地浸矿对地下水氨氮污染的影响过程。矿山原地浸矿注液开始氨氮污染物即随地下水流向下游的河流方向迁移扩散。在浸矿结束后实施清洗,清洗工艺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氨氮污染的浓度峰值,但没有对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起到任何拦截作用。在原地浸矿场下游设置截渗装置,并采用填料过滤或水力控制等手段,有望能彻底解决原地浸矿技术对地下水的污染问题。

王铭烽[4](2020)在《三峡库区水库运行前后土壤侵蚀动态变化及人为驱动机制》文中研究指明三峡水库的建设与运行不仅改变了长江河道的格局与水文过程,也对库区土壤侵蚀等地表过程产生重大影响。当前有关三峡库区土壤侵蚀评价的研究中,从使用基础资料来看,缺乏基于高分辨率影像的库区土壤侵蚀评价;从研究时间来看,缺乏长时间、多时段的土壤侵蚀变化分析;从研究区域来看,缺乏对消落带土壤侵蚀的评价。论文利用遥感影像分析了三峡库区1990年~2015年土地利用与覆盖的动态变化过程;结合CSLE模型,评估了水库运行前后土壤侵蚀时空变化;探讨了三峡库区土壤侵蚀变化人为驱动力机制。研究结果将对三峡库区土壤侵蚀评价、水土保持规划以及生态环境建设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不同分辨率遥感影像对库区土壤侵蚀评价的影响对比分析库区2015年250 m、30 m、15 m、8 m和2 m等不同分辨率遥感影像土壤侵蚀因子提取结果,发现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及B因子值均发生明显变化,以旱地变化最为显着,其面积最大相差26.58%,B因子值最大相差35.20%。从土壤侵蚀评价结果来看,由于使用MNDWI指数,使得30 m、15m分辨率影像水田提取精度提高,导致不同分辨率土地利用对评价结果影响较小;由于低分辨率影像对植被盖度的估值偏高,导致不同分辨率B因子对库区土壤侵蚀评价影响较大,评价的土壤侵蚀面积最大减少22.68%。综合考虑不同分辨率遥感影像对土壤侵蚀因子信息与土壤侵蚀评估结果的影响,结合小流域土壤侵蚀实测数据的验证,本研究认为8 m分辨率遥感影像较适用于库区土壤侵蚀的评价。2、中低分辨率植被盖度数据尺度变换基于直方图匹配的原理,以8 m分辨率植被盖度为真实值,构建了30 m分辨率植被盖度数据的尺度变换模型。经过尺度变换后,30 m分辨率植被盖度频率累积曲线与8 m分辨率相近。运用尺度变换后的数据评价库区土壤侵蚀,其精度明显优于变换前。从土壤侵蚀评价的面积来看,尺度变换前评估的土壤侵蚀面积与8 m分辨率相差12.91%,而尺度变换后相差1.68%;从土壤侵蚀模数来看,尺度变换前估算的土壤侵蚀模数与小流域测定值相差18.75%与22.20%,而尺度变换后相差9.59%与9.51%。3、水库运行前后库区土壤侵蚀变化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资料,利用CSLE模型对1990~2015年库区土壤侵蚀进行了评价。1990~2015年三峡库区土壤侵蚀面积减少了10.23%。水库正式运行前的2000~2010年,库区土壤侵面积减少了82.65%;而在1990~2000年及2010~2015年土壤侵蚀面积分别减少了15.92%与1.43%。从空间变化来看,库区各高程带之间的土壤侵蚀面积均有所减少,减少比例在5.67%~40.05%之间,其中海拔小于200 m区域土壤侵蚀面积减少了40.05%,海拔200~900 m之间的侵蚀面积减少了7.17%。与库区土壤侵蚀面积整体呈减少的趋势相反,水库运行后,消落带侵蚀面积和侵蚀强度,均显着增加。水库运行后消落带土壤侵蚀面积增加49.30%,强烈侵蚀及其以上侵蚀面积是运行前的4.78倍。4、库区土壤侵蚀变化的人为驱动机制1990~2015年,三峡库区水田与旱地面积持续减少,分别减少13.44%与5.82%,特别是2000年后,水田与旱地面积减少速度明显增加,而林地、建设用地以及水域的面积均有所增加,增加比例依次为53.85%、224.11%以及1.41%。三峡水库修建及其移民安置、国家退耕还林(草)等生态生态保护政策的落实以及库区农业政策的实施,是库区土壤侵蚀面积减少最主要的驱动力,使库区土壤侵蚀面积减少1016.11 km2。从影响时间及范围来看,国家退耕还林(草)等生态生态保护政策的实施主要影响时间在1990~2015年之间,影响范围在海拔600~1300 m之间;三峡水库修建与移民安置以及库区农业政策的实施,主要影响时间在2000年之后,主要影响范围在海拔<600 m区域。

严坤[5](2020)在《三峡库区农业生产方式改变及其对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影响 ——以万州区五桥河流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是环境退化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也是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其形成、发展不仅受地形地貌、降水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人类活动也会加速或延缓这一过程,并且短期内人类活动对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影响更为显着。在农业区,农业生产作为与土地利用最直接相关的人类活动,是区域生态环境安全的决定性因素。近年来,伴随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生产方式发生重大调整,区域水土环境发生明显变化。本研究围绕农业生产方式改变的水土环境响应这一关键科学问题,以三峡库区万州区五桥河流域为研究区,通过问卷调查、无人机遥感调查、统计资料分析和基于长期野外原位观测试验等方法,系统研究城镇化背景下农业生产方式改变及其对坡面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影响及机制,以期为三峡库区农村区域水土环境变化预测与农业生产方式优化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城镇化发展加快了三峡库区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农户尺度上的户均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减少,果树户均种植面积增加;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导致种植模式和复种指数的改变,旱坡耕地代表性的种植模式由小麦-玉米-红薯轮作向玉米-红薯套种和单一玉米、红薯的种植模式转变,耕地复种指数不断降低;农户化肥投入强度虽不断降低,但仍高于全国生态县建设耕地化肥投入标准;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了耕地撂荒,其中农户尺度上户均撂荒面积占农户耕地面积的30.93%,小流域尺度上耕地撂荒比例高达22.21%;土地流转加快了规模化经营,以柑橘为主的适度规模化经营占流转土地的51.40%。可以看出,城镇化导致的种植结构和种植模式变化、耕地撂荒、规模化经营对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和强度产生重要的影响。(2)城镇化各阶段不同种植模式具有不同的坡面产流产沙和径流氮磷浓度与负荷流失特征、过程,施肥与地表物理扰动是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小麦-玉米-红薯轮作地表径流系数、坡面产沙系数和地表径流氮磷浓度与流失负荷高于玉米-红薯套种和单一玉米种植,种植模式变化对坡面氮流失负荷影响强于对磷流失负荷的影响;代表性的旱坡地作物在雨季作物生长季表现出不同的产流产沙能力,玉米在高覆盖期坡面产流产沙较低,在玉米收获期的红薯具有较低的坡面产流能力,但产沙能力高于玉米,小麦在成熟期坡面产流产沙能力低于同期玉米,但收获期产流产沙能力高于同期玉米。(3)耕地短期撂荒可被看作是一种休耕的土地管理方式,对降低紫色土坡耕地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物输出具有重要的作用。短期撂荒促进坡面植被快速恢复和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积累。撂荒提高了紫色土坡面产流临界雨量,显着降低坡面产流,特别在春、夏季单次降雨径流系数仅为同季耕地的27.25%和34.72%;撂荒显着降低坡面产沙能力,其产沙能力仅为耕地的14.8%,且随着撂荒时间的增加产沙能力不断降低。与耕地相比,撂荒明显降低了农作物播种、施肥期径流总氮浓度,对径流总磷浓度影响不显着,但撂荒加快了侵蚀泥沙中养分的富集率,全氮与全磷的泥沙富集率是耕地的2.59和1.20倍;通过减少地表径流和坡面产沙,短期撂荒实现了对坡面氮磷流失控制,其氮、磷流失负荷分别降低了59.6%和79.8%,并且通过对泥沙结合态氮磷拦截和削减实现了氮磷流失负荷的显着降低。同时,本论文构建的紫色土区短期撂荒坡面氮磷流失负荷估算模型验证值和实测值之间误差在5%之内,具有较高的估算精度。(4)规模化经营具有较低的坡面水土流失,但却显着提高了地表径流氮磷浓度和流失负荷,并具备明显的氮磷污染物“初期冲刷效应”。规模化经营果园地表径流系数是传统经营果园和耕地的3.32倍和3.12倍,土壤侵蚀模数是传统经营果园和耕地的52.72%和29.67%。规模化经营地表径流氮磷浓度分别为8.49mg·L-1和0.87mg·L-1,远超过地表水水质标准V类水质标准限值,在春季规模化经营果园地表径流氮磷浓度分别是长期撂荒坡地、传统经营果园和耕地的14.31、4.74、4.77倍和39.08、1.94、3.84倍。果园规模化经营显着增加径流氮、磷流失负荷,在春季施肥后的前两场大雨贡献了全年70.4%的总氮、72.1%的可溶性氮、68.9%的硝态氮、94.1%的氨氮、67.1%的总磷、64.1%的可溶性磷和73.0%的颗粒态磷流失负荷,且氮、磷主要以硝态氮和可溶性磷流失为主;规模化经营增强了氮、磷污染物“初期冲刷效应”,前期20%的地表径流贡献了整场降雨径流58.0%的总氮、57.0%的可溶性氮、58.5%的硝态氮、79.0%的氨氮、62.0%的总磷、63.5%的可溶性磷和60.0%的颗粒态磷。在三峡库区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种植模式改变与耕地短期撂荒降低了坡面水土流失与氮磷面源污染物输出,但规模化经营增加了坡面氮磷流失浓度与负荷,其对坡面水土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大于种植模式改变和耕地撂荒对水土环境的改善。由于规模化经营是三峡库区未来土地利用变化主要方向,因此需要特别关注。

张润[6](2020)在《面向水质管理的重庆非点源氮磷负荷模拟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点源污染的控制和治理,非点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非点源污染相对于点源污染,其发生机理和影响过程更为复杂,治理和控制难度也远远大于点源污染。重庆市位于三峡库区,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横贯全境,特殊的生态区位对整个长江流域和我国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重庆市农产业较发达,作物播种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42.24%,重庆市地貌以山地为主,特殊的地形地貌加大了农作物种植对非点源污染输出。为此,本研究以重庆市为研究区,采用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对重庆市非点源污染进行模拟研究,通过率定和验证表明,构建的模型满足适用性。基于模型模拟结果,从时间和空间上分析重庆市非点源总氮、总磷污染负荷的分布特征,根据内梅罗(Nemerow)综合水质指数法对研究区内各区县及水资源二级区的非点源污染进行水质评价,并模拟3种不同化肥减量情景下的重庆市非点源总氮、总磷污染负荷及水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重庆市非点源总氮与非点源总磷的时空变化具有一定相似性,和降雨量基本呈正相关关系,总氮、总磷在2012年存在差异;从空间上看,总氮与总磷主要分布在渝西、重庆主城及綦江、万州、开县和巫溪等区域。2)重庆市各区县年均水质状况不佳,全市平均综合水质指数为2.66,呈中度污染,水质在轻度污染及以上的区县数量为8个,占比21.05%,而中度污染和严重污染的区县高达30个,占比78.95%,主城地区综合水质指数普遍偏高,污染较为严重;洞庭湖水系、汉江、乌江水质呈轻度污染,长江上游干流呈中度污染,嘉陵江、泯沱江呈严重污染。3)化肥减量10%条件下,不同年份的总氮消减率在5.69%~7.82%之间,总磷消减率在3.26%~4.61%之间,全市平均综合水质指数为2.54,呈中度污染,南川区由严重污染降为中度污染;化肥减量30%条件下,总氮负荷消减率为14.22%~19.54%,总磷为6.52%~9.23%,全市水质指数为2.4,呈中度污染,永川区由严重污染降为中度污染;化肥减量50%条件下,消减了20.48%~28.14%的总氮,11.17%~15.82%的总磷,全市水质指数在2.2,呈中度污染,接近于轻度污染。减少化肥施用量对重庆市非点污染负荷有积极消减的作用,总氮消减率大于总磷。

常翠英[7](2020)在《基于水土保持和面源污染调控的小流域植被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流域土地利用系统景观植被的构成、类型、配置等的不合理是水土流失的主要起因,经植被结构优化来提升生态功能,是从根本上遏制区域土壤侵蚀、面源污染,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研究选取江西新余市红壤丘陵区狮子口库区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在小流域果业产业发展的前提下,应用GIS的空间信息处理功能,并基于“源—汇”理论,综合考虑小流域土壤侵蚀与全氮/全磷面源污染负荷,运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和网格空间负荷对比指数定量计算,探讨景观数量结构特征的影响,在小流域、汇水区和景观类型三个尺度水平上进行生态风险分析,提出基于狮子口水库水源地保护的植被结构优化策略。结果表明:(1)整体上,狮子口库区小流域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以林地为主,柑橘园其次;小流域整体“汇”景观占比高于“源”景观。小流域从上至下汇水区景观破碎度和异质性呈增大趋势,且上部区域景观聚集度最好。小流域“汇”景观乔木林地、水域景观优势度、破碎度高,其次是“源”景观中的柑橘园和旱地,林地聚集度最高,其次是水田和柑橘园。(2)小流域19个汇水区中8、12、16、17号汇水区“源”景观占比高于“汇”景观,柑橘园为优势景观;11、15、19号汇水区“源”“汇”景观占比相对均等,其中11号汇水区旱地为优势景观;其余汇水区“汇”景观占比高于“源”景观。且景观格局特征上,8、11、12、15、16、17、19号汇水区“源”景观破碎度低“汇”景观破碎度高,5、6、8、12、19号汇水区“源”景观聚集度高且“汇”景观聚集度低,利于面源污染产生和集中。(3)侵蚀模数分析结果显示,小流域整体处于中度侵蚀水平,以微度侵蚀区面积最大,中度及以上侵蚀区占比19.45%,整体呈现小流域下部侵蚀程度高于上部。汇水区上,16、17号汇水区处于强度侵蚀水平,6、9、15、13、14、12、10、2、11号汇水区处于中度侵蚀等级,其余为轻度侵蚀。地类上,“源”景观中裸土地、柑橘园、油茶园、旱地侵蚀模数处强度水平及以上,水田微度侵蚀;“汇”景观中草地、灌木林地处于强度水平,林地处于轻度。其中中度及以上侵蚀等级的汇水区和地类是需要调控的关键区。(4)全氮/全磷面源污染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显示,小流域整体上磷“源”强度较氮“源”低,氮磷“源”“汇”分布差异不大,中部和下部区域水库岸带分布有较强的面源污染氮磷“源”且较集中。小流域及19个汇水区总体上景观“汇”作用大于“源”作用。地类中,水田、住宅、油茶园和柑橘园是磷面源污染源,油茶园、柑橘园、水田、旱地、裸土地和住宅是氮面源污染源,这些面源污染氮磷源地类是需要调控的关键土地利用覆盖类型。(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源”景观和柑橘园占比是土壤侵蚀和氮磷面源污染极为重要的来源,交通用地也是氮磷面源污染的来源,且柑橘园和交通用地的团聚程度和优势度越高,越利于侵蚀和面源污染氮磷负荷产生;而乔木林地面积越大,破碎度越低,集聚度和优势度越高,对侵蚀和污染的削减力度越大。(6)以景观特征与土壤侵蚀、全氮/全磷面源负荷的相关关系为依据,结合识别的关键“源”景观和汇水区,提出基于小流域土壤侵蚀和面源污染调控的植被结构优化措施,并进行优化结果分析:三项措施中,措施一在柑橘园、油茶园地表混种箭舌豌豆高羊茅,对土壤侵蚀的优化效果最好,使小流域平均土壤侵蚀模数降至1730.23 t·km-2·a-1,转为轻度侵蚀等级,中、强度侵蚀汇水区转为轻度;措施三在水库沿岸布设30米宽滨水植被缓冲带,对面源污染全氮/全磷负荷调控效果最好,小流域面源污染全氮、全磷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分别由-0.555、-0.506降低至-0.579、-0.524,11个汇水区也均有所降低,幅度0.002-0.081,平均下降幅度约0.030;措施二裸土地转化为乔木林地的土壤侵蚀和面源污染氮磷负荷优化效果中等。综合以上三项措施实施小流域植被结构优化,小流域林地面积增加约65.3公顷,裸土地消失,柑橘园、油茶园等地类面积有不同程度削减。其优化效果最好,小流域平均土壤侵蚀模数降至1638.50 t·km-2·a-1,侵蚀等级降为轻度,中、强度侵蚀汇水区降至轻度。全氮/全磷空间负荷对比指数小流域整体分别降低至-0.725、-0.634,12个关键汇水区也均下降,幅度0.022-0.474,平均降幅约0.197。

连秋晗[8](2020)在《延河流域水沙变化及其对土地利用/覆被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流域水沙过程的影响一直是研究的重点,特别是近些年黄河流域水沙变化急剧减少,众多学者为了厘清黄河水沙变化驱动因素,对黄河流域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因此,关于如何定量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黄河流域径流泥沙变化的影响是明确未来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方向。本文以黄土高原延河流域为研究区,收集并整理了延河流域甘谷驿水文控制站1956-2016年径流输沙序列实测资料以及四期土地利用数据(1990、2000、2005和2010年),采用时间序列法(M-K趋势检验、累积距平)、Pettitt突变法和双累积曲线法等分析研究延河流域近61年来径流输沙序列时空变化特征,并尝试辨明降雨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沙变化的贡献。同时,基于流域1990-2010年四期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分析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在流域内构建SWAT模型,评价了模型在该流域的适用性。在模型验证的基础上,构建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情景,定量分析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流域水沙变化的影响,揭示了黄土高原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引起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流域水沙过程的调控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1956-2016年延河流域甘谷驿水文控制站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均呈极显着减小趋势(p<0.01),减少速率分别为0.18亿m3/10a和0.10亿t/10a,1996年是流域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发生突变性减少的转折年。影响流域径流输沙显着减少的主要因素是人类活动,其中人类活动对径流和输沙锐减的贡献率分别为89.38%和83.16%。(2)基于延河流域DEM数据、气象水文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和土壤数据,建立延河流域SWAT模型,并验证了SWAT模型在延河流域的适用性。利用甘谷驿水文站月径流泥沙数据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结果表明,率定期(1961-1967年)和验证期(1968-1972年)径流、泥沙的纳什系数NS和决定系数R2均大于0.55,满足模型评价标准,能够较好地反映延河流域径流输沙逐月变化过程。(3)延河流域1990-2010年间土地利用类型随着时间的变化,其趋势主要为耕地面积显着减少,草地、林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其中耕地面积减少了46.54%,草地和林地面积分别增加了25.08%和16.08%,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近1.2倍。说明20世纪90年代之后我国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明显改善了流域内生态环境,使流域内耕地显着减少,草地和林地面积显着增加。(4)基于1990、2000和2010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利用SWAT模型模拟了延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下的径流输沙过程,定量计算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水沙影响的强度和大小。与1990年(情景S1)相比,2000年(情景S2)和2010年(情景S3)的土地利用/覆被的变化导致流域内径流量分别减少了12.11%和23.68%,输沙量分别减少了21.46%和36.91%。

胡芹龙[9](2020)在《川西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效果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川西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部位,为我国最重要的地势陡变带。该区地势险峻,地形起伏大,侵蚀切割强烈,地层与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活动频繁,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域。地质灾害点数量多,分布面广,具有灾害发展速度快且严重,危害性大的特点,极大威胁了受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每年四川省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川西地区地质灾害实施了治理工程,特别是汶川地震以来政府加大了治理力度,为震后恢复重建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但是,近几年工程效果调查中也暴露了“快速的工程治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技术上对这些不足进行系统总结在未来山区地质灾害的有效管控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论文在全面阐述川西地区复杂地质环境的特点基础上,通过遥感解译及实地复核,揭示了区域内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以滑坡、泥石流、崩塌三类代表性山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竣工后的结构完好性及工程效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对治理工程中部分失效工程进行了分类,剖析了治理工程失效的原因,进而选择典型工程案例深入分析防治工程的失效机制,通过治理工程失效的力学和数值模拟分析,再现了失效过程。论文取得主要进展与结论如下:(1)全面收集川西地区地质环境资料,特别是控制地质灾害发育的地层岩性、地形地貌数据,气象资料如气温与降雨数据,新构造运动特征。分析了康滇SN向构造带、龙门山前陆冲断带、川西前陆盆地、鲜水河断裂带、雅江弧形构造带五大区域构造单元地质环境差异,认为新生代以来强烈的表生改造为区内崩、滑、流地质灾害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内、外动力的耦合作用决定了区内大多数地区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2)以区内主要城镇、大江大河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治理工程结构资料收集及现场调查等手段,对区内154个重大治理工程竣工后工程结构的完整性、受损性及各具体工程承担的工程使命进行了分析,对其工程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揭示川西地区90%以上的治理工程均起到防灾减灾的目的,具体表现为滑坡支档工程保证了城镇、重大基础设施的安全,泥石流拦砂工程最大限度的将固体物源拦在沟内,尽管部分满库或接近满库,通过清库仍能发挥拦挡功能;崩塌主动防治及被动工程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干线公路如G213的正常通行,保护了所威胁的居民点及城镇安全。(3)对川西地区已经失效或局部破损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进行梳理,较全面分析了滑坡、崩塌及泥石流治理工程失效的特征。总结、分析滑坡支档工程失效模式,并以川西地区典型的坡折部位巴地五坡村滑坡为解剖案例,从地貌演化、堆积体成因、斜坡结构及横向坡基岩内部软弱夹层剪切阶梯式错动的失效过程,定性分析了此类治理工程失效是堆积体之下伏基岩含软弱夹层致锚固段岩体嵌固能力不足引起的,进而运用数值模拟分析其治理工程失效的过程。这类斜坡结构在川西具有代表性,巴地五坡村滑坡支档失效是基覆界面以下横向坡千枚岩“阶梯状拉-剪式”致抗滑桩嵌固段倾倒所致的分析结论为该类滑坡的客观认识及有效治理提供了借鉴。(4)以川西地区代表性泥石流灾害作为研究对象,对治理措施的分类、治理措施有效性、防治工程的安全性和实效性、防治工程级别、施工工期等指标对泥石流灾害治理效果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其中治理工程失效的类型。首先,泥石流防治工程失效较为普遍的是特大地震后对沟域物源的严重低估、堵溃事件(堵塞系数)低估、大比降沟谷沟道物源启动的低估、高频极端气候的低估,导致防治工程设计强度偏低而破损或毁坏;其二,设计中沟道侵蚀强度的低估导致防护堤等埋深不够,大坡降或行洪断面挤占后流速加快强冲刷作用下防护堤地基掏蚀后倾覆失稳;其三,渗流稳定估计不足致部分拦砂坝坝肩、副坝坝基冲刷破坏;其四,格栅坝等拦粗排细理念并非促效,粘性泥石流发生后粗大颗粒首先堵塞格栅,细粒物质无法排放。(5)以羊岭沟泥石流工程治理为典型案例,对其在天然工况条件下的正常流量和溃决性流量、以及在加固坝体条件下的溃决性流量分别计算其治理工程的承载力,最后对该类溃决型泥石流灾害的关键参数进行计算和优化,为该类泥石流灾害有效治理提供依据。(6)以簇头沟8.20泥石流为例,通过沟道比降、物源条件及水动力条件及冲刷堵溃分析,提出了冲刷—堵溃耦合效应(D值骤然增加)激发了特大山洪揭底(拉槽)的地质模式,揭示了8.20大型群发泥石流的形成机理,进而通过泥石流动力学计算与分析,表明携带粗颗粒大流量的泥石流拥有巨大的冲击力,导致震后修建的拦砂坝及沟口桥梁直接被摧毁。(7)对崩塌防治措施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被动网失效进行了剖析,其失效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强震震裂危岩块体块度估计偏小、对危岩的规模估计不足、部分块度大的危岩应该主动为主兼被动防治方案仅仅采用了单一被动网拦挡措施等。进一步分析揭示,震后流行的“松动的危岩该震的都震下来的认识”忽略了危岩失稳的滞后性,在岷江G213线震后应急保通过程设置的被动网损坏较多;部分被动网工程是因应急需要,没有系统研究危岩体特征,部分大危岩块体失稳导致的毁坏占有很大比例,后期改用棚洞、拦石墙等措施取得良好效果。

姚彤悦[10](2020)在《基于SWAT模型的某大型水库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文中指出某大型水库是昆明市最重要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之一。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其水质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随着流域点源污染控制的加强,非点源污染尤其是农业非点源污染成为该水库流域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因此,定量分析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探究主要污染来源,对控制流域非点源污染、改善流域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该大型水库及其上游的某中型水库2010~2018年降雨、径流、水质等相关实测数据,构建了该大型水库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模型,并通过实测资料进行校准验证,说明模型在该研究区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同时,对研究区内总氮负荷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找出关键污染源,为非点源污染的全面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改善该大型水库的水质情况提出了针对性建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使用昆明某大型水库断面(坝前、坝中、石板)、其上游某中型水库断面及支流河流1断面2010~2018年实测水质数据,对该大型水库流域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总氮是影响流域水质的主要超标指标。(2)基于流域DEM图、土地利用图、土壤数据、气象数据及实测水文水质数据,建立某大型水库流域SWAT模型,对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定量化模拟,将该大型水库流域划分为21个子流域和133个水文响应单元。(3)使用SWAT-CUP软件中的SUFI-2方法校准参数,选取对模型较为敏感的参数进行率定和验证,其中2010~2016年为率定期,2017~2018年为验证期。结果表明站点1径流和水质模拟结果均可以如实地反映发展变化趋势,其中,在月径流模拟中,确定性系数R2在率定期为0.85,纳什系数ENS为0.74;验证期R2为0.91,ENS为0.63;在水质模拟中对总氮含量进行模拟,确定性系数R2在率定期为0.70,纳什系数ENS为0.66;验证期R2为0.72,ENS为0.65,模拟结果较好,满足要求,表明SWAT模型在该大型水库流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4)从污染物分布空间特征上看,流域氮污染主要集中在河流1径流区,河流1为该大型水库最大的入库河流,径流面积占该大型水库坝址以上的57.6%。使用经验模型进一步分析河流1主要污染物来源,主要为农田径流污染,其入河污染负荷贡献率为74.8%。通过对河流1径流区水环境容量的核算,定量估算总氮每年入河削减量需控制在64.34吨以上,才可保证各断面达到水质目标要求。

二、嘉陵江中下游典型流域土壤侵蚀与泥沙输移遥感监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嘉陵江中下游典型流域土壤侵蚀与泥沙输移遥感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1)多级网格下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与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污染防治与信息化管理需要
        1.1.2 重庆市污染防治的现实需要
        1.1.3 农业面源污染风险领域研究亟需推进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农业面源污染研究热点
        1.2.2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研究领域
        1.2.3 农业面源污染风险研究趋势
    1.3 风险测度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切入点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6 研究特色
第2章 区县尺度下基于面板数据的风险测度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路径与数据来源
    2.3 研究方法
        2.3.1 基于“压力-转化-消纳”过程的风险测度模型构建
        2.3.2 分析方法
    2.4 结果与分析
        2.4.1 风险测度模型各维度的因子结果
        2.4.2 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综合结果与演变
        2.4.3 风险防控关键区域识别
    2.5 讨论
        2.5.1 风险测度模型的精度评估
        2.5.2 风险区域重心运动的驱动分析
    2.6 小结
第3章 乡镇尺度下基于情景模拟的风险测度
    3.1 研究区概况
    3.2 研究路径与数据来源
    3.3 研究方法
        3.3.1 基于CLUE-S、Markov模型土地利用情景预测
        3.3.2 输出风险模型
    3.4 结果与分析
        3.4.1 2010年、2015年输出风险时空变化
        3.4.2 2020年、2025 年、2030年多情景下输出风险演变
    3.5 讨论
        3.5.1 限制区和子流域的引入使成果更利于实际管理
        3.5.2 土地利用演变是输出风险变化的主要驱动之一
        3.5.3 未来输出风险概率对输出系数变化的响应程度高
    3.6 小结
第4章 村落尺度下基于源汇过程的风险测度
    4.1 研究区概况
    4.2 研究路径与数据来源
    4.3 研究方法
        4.3.1 MCR模型构建
        4.3.2 景观优化
    4.4 结果与分析
        4.4.1 “源地”识别
        4.4.2 最小累积阻力基面测算
        4.4.3 阻力面测算及风险分区结果
        4.4.4 风险传输路径识别结果
        4.4.5 景观优化成效分析
    4.5 讨论
        4.5.1 阻力面识别有利于农业面源污染风险防控
        4.5.2 如何消减季节性水位涨落对污染风险的负面影响
        4.5.3 水域附近林草景观对污染物阻隔作用明显
        4.5.4 景观优化有利于降低风险
    4.6 小结
第5章 泛地块尺度下基于低空遥感的风险测度
    5.1 研究区概况
    5.2 研究路径与数据来源
    5.3 研究方法
        5.3.1 无人机多光谱数据获取与处理
        5.3.2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地物精细化分类
        5.3.3 泛地块级网格划分
        5.3.4 污染风险排放调研与测算方法
    5.4 结果与分析
        5.4.1 特定时期典型地物的各指数信息结果
        5.4.2 随机森林算法识别地物结果
        5.4.3 地物分类结果野外实地精度校验
        5.4.4 泛地块尺度污染负荷排放风险分析
    5.5 讨论
        5.5.1 低空遥感与随机森林算法结合适用于地物精细化分类
        5.5.2 高强度的TN、TP施用水平对水质威胁风险高
        5.5.3 人工湿地构建有利于降低污染风险
    5.6 小结
第6章 风险测度可视化平台构建与防控策略分析
    6.1 可视化平台构建方法
        6.1.1 需求分析
        6.1.2 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技术与数据库构建
        6.1.3 风险测度可视化平台架构
    6.2 可视化平台构建结果
        6.2.1 平台界面
        6.2.2 各级网格尺度下风险可视化图层情况
    6.3 可视化平台下的管理与防控策略分析
        6.3.1 区县级尺度网格下管理与防控策略
        6.3.2 乡镇级尺度网格下管理与防控策略
        6.3.3 村落级尺度网格下管理与防控策略
        6.3.4 泛地块级尺度网格下管理与防控策略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成果与参与课题

(2)基于InVEST模型的沂蒙山区沂水县小流域土壤保持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依据
        1.1.2 研究目的
    1.2 相关研究现状
        1.2.1 土壤保持服务功能
        1.2.2 InVEST模型应用
        1.2.3 小流域综合治理
    1.3 研究区自然简况
        1.3.1 地理区位
        1.3.2 自然环境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内容
        2.2.1 小流域划分及其特征
        2.2.2 小流域土壤侵蚀特征
        2.2.3 小流域土壤保持功能
    2.3 技术路线
    2.4 研究方法
        2.4.1 小流域划分
        2.4.2 土壤保持功能研究
3 结果与分析
    3.1 小流域划分及其属性特征
        3.1.1 沂水县地形与水系特征
        3.1.2 小流域划分及基本特征
    3.2 小流域土壤侵蚀特征
        3.2.1 InVEST模型土壤侵蚀因子
        3.2.2 土壤侵蚀量
    3.3 小流域土壤保持功能
        3.3.1 沂水县土壤保持量空间分布
        3.3.2 不同小流域土壤保持功能
        3.3.3 不同土地利用土壤保持功能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附件
    附件Ⅰ:沂水县主要河流水系特征
    附件Ⅱ:沂水县小流域特征因子表
    附件Ⅲ:土壤保持功能计算参数表(InVEST模型参数)
    附件Ⅳ:不同小流域实际侵蚀量图
    附件Ⅴ:不同小流域土壤保持量图
致谢

(3)赣南桃江稀土矿区流域水系泥沙迁移和氨氮污染演化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学术热点——河流水环境变化研究
        1.1.2 稀土开采与河流水环境的矛盾
        1.1.3 稀土矿区河流水环境变化分析的紧迫性及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河流水沙变化的相关研究
        1.2.2 气候变化因素对河流水环境的影响研究
        1.2.3 人类活动因素对河流水环境的影响研究
        1.2.4 河流水环境影响的归因分析方法
    1.3 研究方案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1.3.5 本文各章主要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获取
    2.1 桃江流域自然地理特征
        2.1.1 地理位置
        2.1.2 水文气象
        2.1.3 地质地貌
        2.1.4 土壤植被
    2.2 桃江流域稀土开采历史
        2.2.1 池浸/堆浸开采方式
        2.2.2 原地浸矿开采方式
    2.3 桃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
        2.3.1 遥感数据源介绍
        2.3.2 土地利用分类及变化趋势
    2.4 水文气象观测资料的获取
        2.4.1 水文资料的获取
        2.4.2 气象资料的获取
    2.5 小结
第三章 桃江流域水文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3.1 水文气象要素变化统计方法
        3.1.1 趋势分析方法
        3.1.2 突变点分析方法
    3.2 桃江流域水沙变化分析
        3.2.1 径流量变化
        3.2.2 泥沙量变化
    3.3 桃江流域气象变化分析
        3.3.1 降水量变化
        3.3.2 气温变化
        3.3.3 潜在蒸发量变化
    3.4 小结
第四章 桃江流域干流的水沙变化归因分析
    4.1 桃江流域SWAT模型构建
        4.1.1 模型基本原理
        4.1.2 数据库处理
        4.1.3 模型率定、验证、敏感性分析
    4.2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水沙变化
        4.1.1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概况
        4.1.2 情景设计
        4.1.3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水沙变化归因分析
    4.3 不同稀土开采方式的水沙变化
        4.3.1 情景设计
        4.3.2 不同稀土开采方式的水沙变化
    4.4 小结
第五章 桃江流域支流的水沙变化及氨氮污染归因分析
    5.1 矿区小流域基本概况
        5.1.1 池浸/堆浸小流域基本概况
        5.1.2 原地浸矿小流域基本概况
    5.2 氨氮源强确定
        5.2.1 源强确定方法
        5.2.2 源强确定结果
    5.3 矿区小流域水沙变化及氨氮污染的贡献率
        5.3.1 池浸/堆浸小流域的水沙变化及氨氮污染的贡献率
        5.3.2 原地浸矿小流域的水沙变化及氨氮污染的贡献率
    5.4 矿区小流域生态修复效果预测
        5.4.1 池浸/堆浸小流域生态修复效果预测
        5.4.2 原地浸矿小流域生态修复效果预测
    5.5 小结
第六章 稀土开采对河流水环境影响途径分析
    6.1 稀土开采方式对水环境影响途径分析
        6.1.1 池浸/堆浸方式对水环境影响途径分析
        6.1.2 原地浸矿方式对水环境影响途径分析
    6.2 原地浸矿氨氮污染地下水迁移扩散过程
        6.2.1 地下水模型构建
        6.2.2 源强输入与情景设计
        6.2.3 氨氮污染迁移扩散过程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三峡库区水库运行前后土壤侵蚀动态变化及人为驱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侵蚀评价模型研究
        1.2.2 不同分辨率遥感影像对土壤侵蚀评价影响
        1.2.3 植被盖度尺度变换研究
        1.2.4 水库消落带土壤侵蚀研究
        1.2.5 三峡库区土壤侵蚀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预期目标
        1.3.3 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行政区域与社会经济概况
        2.1.2 自然环境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CSLE模型因子计算
        2.2.2 土地利用提取及精度评价
        2.2.3 基于不同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土壤侵蚀评价对比
        2.2.4 中低分辨率植被盖度数据尺度变换
        2.2.5 三峡库区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及人为驱动机制分析
        2.2.6 降雨引起的消落带土壤侵蚀评价
第3章 三峡库区土壤侵蚀因子提取及侵蚀现状评价
    3.1 降雨侵蚀力因子(R因子)
    3.2 土壤可蚀性因子(K因子)
    3.3 坡度坡长因子(LS因子)
    3.4 土地利用及工程、耕作措施因子(ET因子)
    3.5 植物覆盖与生物措施因子(B因子)
    3.6 基于2015年高分影像三峡库区土壤侵蚀评价
        3.6.1 三峡库区土壤侵蚀概况
        3.6.2 三峡库区上、中、下游土壤侵蚀状况
        3.6.3 三峡库区不同海拔区域土壤侵蚀
        3.6.4 三峡库区不同土地利用土壤侵蚀
    3.7 小结
第4章 基于不同分辨率遥感数据库区土壤侵蚀评价对比
    4.1 土壤侵蚀评价验证
    4.2 不同分辨率土地利用对库区土壤侵蚀评价结果的影响
        4.2.1 不同分辨率土地利用提取结果对比
        4.2.2 基于不同分辨率土地利用的土壤侵蚀评价结果
    4.3 不同分辨率植被盖度对库区土壤侵蚀评价的影响
        4.3.1 不同分辨率B因子计算结果对比
        4.3.2 基于不同分辨率B因子的土壤侵蚀评价结果
    4.4 讨论
        4.4.1 不同分辨率影像对土壤侵蚀评价影响机制
        4.4.2 不同B因子计算方法对土壤侵蚀评价的影响
        4.4.3 不同分辨率土壤侵蚀因子的数据量对比
    4.5 小结
第5章 中低分辨率植被盖度数据尺度变换研究
    5.1 30m分辨率植被盖度尺度变换
        5.1.1 林草地植被盖度尺度变换
        5.1.2 旱地植被盖度尺度变换
        5.1.3 水田植被盖度尺度变换
    5.2 植被盖度尺度转换土壤侵蚀评价验证
        5.2.1 2015年30m分辨率植被盖度尺度转换的土壤侵蚀检验
        5.2.2 植被盖度尺度转换的土壤侵蚀模数验证
    5.3 小结
第6章 水库运行前后库区土壤侵蚀时空变化
    6.1 三峡库区土壤侵蚀时间变化特征
    6.2 三峡库区土壤侵蚀空间变化特征
        6.2.1 三峡库区不同高程带侵蚀分布特征
        6.2.2 三峡库区不同高程带侵蚀变化特征
    6.3 小结
第7章 降雨影响下三峡库区消落带的土壤侵蚀变化
    7.1 库区消落带分布
        7.1.1 库区消落带空间分布
        7.1.2 库区消落带坡度分布
    7.2 库区消落带土壤侵蚀因子
        7.2.1 降雨侵蚀力因子(R因子)
        7.2.2 土壤可蚀性因子(K因子)
        7.2.3 植物覆盖与生物措施因子(B因子)
    7.3 降雨引起的库区消落带土壤侵蚀现状及变化
        7.3.1 消落带侵蚀评价验证
        7.3.2 库区消落带降雨径流引起的侵蚀现状
        7.3.3 消落带降雨径流引起的侵蚀空间分布
        7.3.4 水库运行前后由降雨引起的消落带土壤侵蚀对比
    7.4 讨论
    7.5 小结
第8章 三峡库区土壤侵蚀变化人为驱动机制
    8.1 1990~2015年三峡库区土地利用变化
        8.1.1 三峡库区旱地时空变化
        8.1.2 三峡库区水田时空变化
        8.1.3 三峡库区水域、建设用地及林草地时空变化
    8.2 土壤侵蚀变化人为驱动力分析
        8.2.1 库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影响的机制
        8.2.2 三峡水库建设及其移民安置
        8.2.3 生态保护政策对库区土壤侵蚀变化影响
        8.2.4 区域农业政策对库区土壤侵蚀变化影响
        8.2.5 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以及耕地政策保护对库区土壤侵蚀变化影响
    8.3 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1.1 三峡库区土壤侵蚀因子提取及侵蚀现状评价
        9.1.2 不同分辨率遥感影像对库区土壤侵蚀评价影响
        9.1.3 三峡库区中低分辨率植被盖度数据尺度变换
        9.1.4 水库运行前后库区土壤侵蚀时空变化
        9.1.5 三峡库区消落带降雨径流引起的侵蚀变化
        9.1.6 三峡库区土壤侵蚀变化人为驱动力机制
    9.2 创新点
    9.3 论文不足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三峡库区农业生产方式改变及其对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影响 ——以万州区五桥河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农业生产方式变化
        1.2.2 农业生产方式对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影响
        1.2.3 当前研究不足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三峡库区概况
    2.2 万州区概况
    2.3 五桥河流域概况
第3章 农业生产方式变化及其成因
    3.1 研究方法
        3.1.1 问卷调查
        3.1.2 无人机遥感调查
        3.1.3 资料收集
    3.2 农业生产方式改变
        3.2.1 作物种植结构
        3.2.2 复种指数
        3.2.3 化肥投入强度
        3.2.4 耕地撂荒
        3.2.5 规模化经营
    3.3 农业生产方式改变原因
        3.3.1 作物种植结构改变的原因
        3.3.2 复种指数改变的原因
        3.3.3 化肥投入强度改变的原因
        3.3.4 耕地撂荒的原因
        3.3.5 规模化经营的原因
    3.4 农业生产方式变化趋势
    3.5 小结
第4章 不同种植模式对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影响
    4.1 研究方法
        4.1.1 径流小区天然降雨观测试验
        4.1.2 人工模拟降雨实验
    4.2 不同种植模式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
        4.2.1 产流降雨
        4.2.2 坡面产流
        4.2.3 坡面产沙
        4.2.4 氮、磷流失特征及差异
    4.3 不同类型作物水土流失特征及差异
        4.3.1 玉米产流产沙
        4.3.2 红薯产流产沙
        4.3.3 小麦产流产沙
    4.4 小结
第5章 撂荒的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响应
    5.1 研究方法
        5.1.1 试验布设
        5.1.2 样品采集与分析
        5.1.3 数据处理
    5.2 撂荒对地表覆盖的影响
    5.3 撂荒前后土壤性质的变化
    5.4 撂荒前后水土流失特征及差异
        5.4.1 产流降雨
        5.4.2 坡面产流
        5.4.3 坡面产沙
    5.5 撂荒前后氮、磷流失特征及差异
        5.5.1 径流氮、磷浓度
        5.5.2 侵蚀泥沙养分
        5.5.3 氮、磷流失负荷
    5.6 撂荒前后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对降雨响应
    5.7 讨论
    5.8 小结
第6章 规模化经营的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响应
    6.1 研究方法
        6.1.1 试验布设
        6.1.2 样品采集与分析
        6.1.3 数据处理
    6.2 不同经营类型水土流失特征及差异
        6.2.1 产流降雨
        6.2.2 坡面产流
        6.2.3 坡面产沙
    6.3 不同经营类型氮、磷流失特征与差异
        6.3.1 径流氮、磷浓度
        6.3.2 氮、磷流失负荷
        6.3.3 氮、磷流失对降雨的响应
    6.4 典型降雨对规模化经营氮、磷流失影响
        6.4.1 典型降雨对坡面产流影响
        6.4.2 典型降雨对氮、磷流失影响
        6.4.3 典型降雨的污染物冲刷效应
    6.5 讨论
    6.6 小结
第7章 生产方式优化对策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本论文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面向水质管理的重庆非点源氮磷负荷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非点源污染研究现状及进展
        1.2.2 SWAT模型研究概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地理概况
        2.2.1 地质与地貌
        2.2.2 气候
        2.2.3 水系与水资源
    2.3 社会经济状况
    2.4 水环境状况
第三章 SWAT模型基础据库构建
    3.1 研究区基础数据库构建
        3.1.1 空间数据库构建
        3.1.2 属性数据库构建
    3.2 模型的运行
        3.2.1 子流域划分
        3.2.2 水文响应单元划分
    3.3 小结
第四章 SWAT模型参数率定与验证
    4.1 参数敏感性分析
    4.2 模型率定及验证
        4.2.1 模型校准验证评价标准
        4.2.2 模型校准方法
        4.2.3 径流参数率定和验证
        4.2.4 泥沙参数率定和验证
        4.2.5 总氮参数率定和验证
        4.2.6 总磷参数率定和验证
    4.3 小结
第五章 重庆非点源污染氮磷负荷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5.1 非点源污染负荷时间变化特征
        5.1.1 年际变化
        5.1.2 月际变化
    5.2 非点源污染负荷空间变化特征
        5.2.1 总氮负荷空间变化特征
        5.2.2 总磷负荷空间变化特征
    5.3 小结
第六章 重庆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水质管理的模拟研究
    6.1 重庆市区县级区域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
        6.1.1 年均总氮负荷
        6.1.2 年均总磷负荷
    6.2 重庆市水资源二级区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
    6.3 重庆市非点源氮磷污染水质评价
        6.3.1 非点源污染水质评价指数
        6.3.2 重庆市区县级区域非点源氮磷污染水质评价
        6.3.3 重庆市水资源二级区非点源氮磷污染水质评价
    6.4 施肥量对重庆市非点源污染负荷及水质的影响
        6.4.1 施肥量对重庆市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影响
        6.4.2 施肥量对重庆市非点源污染水质的影响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7)基于水土保持和面源污染调控的小流域植被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土流失研究
        1.2.2 农业面源污染研究
        1.2.3 小流域植被格局与水土保持、面源污染调控的关系研究
        1.2.4 “源-汇”理论及其在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调控中的应用研究
2.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影像数据参数及影像处理方法
        2.2.1 影像数据参数
        2.2.2 影像处理方法
    2.3 小流域提取和汇水区划分
    2.4 景观格局指数计算方法
    2.5 秩相关分析方法
    2.6 土壤侵蚀特征分析方法
        2.6.1 ULSE模型简介
        2.6.2 模型因子测算及确定
    2.7 面源污染特征分析方法
        2.7.1 “源”“汇”景观面源污染全氮、全磷修正系数和权重
        2.7.2 网格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模型
    2.8 技术路线图
3.结果与分析
    3.1 小流域及各汇水区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及景观格局分析
        3.1.1 小流域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及景观格局分析
        3.1.2 汇水区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及景观格局分析
    3.2 狮子口小流域土壤侵蚀和面源污染负荷分析
        3.2.1 土壤侵蚀负荷
        3.2.2 氮磷面源污染负荷
    3.3 狮子口小流域土壤侵蚀及面源污染与景观格局的秩相关分析
        3.3.1 景观数量特征与土壤侵蚀、污染输出的Spearman相关分析
        3.3.2 景观结构特征与土壤侵蚀、污染输出的Spearman相关分析
    3.4 基于源汇分析的狮子口库区小流域水土流失及面源污染调控关键区域确定
        3.4.1 土壤侵蚀调控关键区域
        3.4.2 氮面源污染调控关键区域
        3.4.3 磷面源污染调控关键区域
    3.5 基于源汇理论的狮子口小流域植被结构调整
        3.5.1 基于关键“源”景观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地表植被结构调整的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调控
        3.5.2 基于关键“源”景观调整为“汇”景观的水土流失及面源污染调控
        3.5.3 基于狮子口水库滨水植被缓冲带布局的小流域水土流失及面源污染调控
        3.5.4 狮子口库区小流域植被结构优化综合效益分析
4.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小流域土壤侵蚀、全氮/全磷面源污染空间分布讨论
        4.2.2 景观特征与土壤侵蚀、全氮/全磷面源污染的关系讨论
        4.2.3 基于水土流失、面源污染调控的植被结构优化方案讨论
        4.2.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延河流域水沙变化及其对土地利用/覆被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黄河流域水沙变化研究进展
        1.2.2 气候变化对流域水沙过程的影响
        1.2.3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流域水沙过程的影响
        1.2.4 SWAT模型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象水文
        2.1.4 土壤与植被
        2.1.5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趋势检验
        2.2.2 突变检验
        2.2.3 双累积曲线法
    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延河流域水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1 延河流域水沙变化特征分析
        3.1.1 流域水沙年际变化特征
        3.1.2 流域水沙变化趋势及跃变年份
        3.1.3 流域水沙阶段性变化特征
    3.2 降水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沙影响的量化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SWAT模型的延河流域水沙模拟
    4.1 SWAT模型结构与模拟原理
        4.1.1 SWAT模型介绍
        4.1.2 SWAT模型结构
        4.1.3 SWAT模型模拟原理
    4.2 SWAT模型数据库的构建
        4.2.1 数字高程模型(DEM)
        4.2.2 土地利用/覆被数据
        4.2.3 土壤数据库
        4.2.4 气象数据库
        4.2.5 划分子流域及水文响应单元
    4.3 模型参数的率定及敏感性分析
    4.4 模型的评价标准
    4.5 延河流域水沙模拟结果及评价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延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水沙影响分析
    5.1 流域下垫面变化过程分析
    5.2 不同年代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5.3 土地利用变化方向分析
    5.4 土地利用变化对延河流域径流泥沙的影响
    5.5 讨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不足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中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9)川西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质灾害空间发育研究
        1.2.2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失效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特色及创新点
第2章 川西地区地质环境背景
    2.1 区域地质环境
    2.2 研究区地质环境
        2.2.1 气象水文
        2.2.2 地形地貌
        2.2.3 地层岩性
        2.2.4 地质构造
        2.2.5 新构造运动特征及地震
第3章 川西地区既有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效果研究
    3.1 汶川地震前后川西地区地质灾害发育概况
    3.2 川西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基本措施
    3.3 川西地区地质灾害防治的总体效果
        3.3.1 地质灾害防治效果的评判原则
        3.3.2 川西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总体效果
    3.4 汶川地震前川西地区代表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效果分析
        3.4.1 丹巴县城后山滑坡治理工程
        3.4.2 金川八步里沟拦砂坝
        3.4.3 丹巴县江口沟泥石流综合治理
        3.4.4 国道G318线老虎嘴崩塌治理工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川西地区既有治理工程失效模式
    4.1 川西地区滑坡、崩塌治理工程失效模式
        4.1.1 抗滑桩的剪断或拉断
        4.1.2 抗滑桩倾倒或滑移
        4.1.3 抗滑桩桩间溜土
        4.1.4 抗滑桩桩后土体越顶
        4.1.5 锚索被拉断或拔出
        4.1.6 挡土墙破裂或掩埋
        4.1.7 崩塌防护网失效模式
    4.2 川西地区代表性泥石流治理工程失稳模式
        4.2.1 拦挡工程满库失效
        4.2.2 坝基冲刷掏蚀破坏失效
        4.2.3 坝基渗透破坏失效
        4.2.4 坝肩失稳破坏失效
        4.2.5 坝顶冲蚀破坏失效
        4.2.6 桩林地基掏刷毁坏失效
        4.2.7 排导槽破坏失效
        4.2.8 边墙掩埋失效
        4.2.9 副坝破坏失效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典型滑坡治理工程失效机制及治理效果评价研究
    5.1 川西峡谷区坡折部位变形与滑坡
    5.2 巴地五坡村滑坡形成机制
        5.2.1 巴地五坡村滑坡环境条件
        5.2.2 滑坡基本特征
        5.2.3 滑坡治理工程措施及失效过程
        5.2.4 滑坡变形演化过程及其成因机制
        5.2.5 巴地五坡村滑坡治理工程失效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5.3 巴地五坡村滑坡治理工程效果评价
        5.3.1 滑坡防治效果评价因素
        5.3.2 治理效果综合评价模型
        5.3.3 巴地五坡村滑坡治理工程治理效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典型泥石流治理工程效果评价研究
    6.1 川西地区典型泥石流概况
        6.1.1 川西地区泥石流分布概况
        6.1.2 川西地区典型泥石流防治工程案例
    6.2 羊岭沟泥石流治理效果
        6.2.1 地质环境概况
        6.2.2 羊岭沟泥石流基本概况
        6.2.3 羊岭沟泥石流治理工程失效数值模拟研究
    6.3 簇头沟泥石流8.20启动机理及治理工程失效分析
        6.3.1 泥石流形成条件研究
        6.3.2 簇头沟泥石流物源启动模式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10)基于SWAT模型的某大型水库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特征
    2.4 水文水系
    2.5 土壤植被
    2.6 社会经济概况
    2.7 土地利用现状
第三章 SWAT模型简介
    3.1 概述
    3.2 基本原理
    3.3 模型的发展及应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SWAT模型的水文水质模拟
    4.1 水环境质量现状
    4.2 SWAT模型输入和输出数据
    4.3 输入数据库的构建
    4.4 模型参数的率定与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主要污染源识别
    5.1 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5.2 主要污染源识别
    5.3 水环境容量核算
    5.4 主要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不足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四、嘉陵江中下游典型流域土壤侵蚀与泥沙输移遥感监测(论文参考文献)

  • [1]多级网格下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与可视化研究[D]. 朱康文. 西南大学, 2021(01)
  • [2]基于InVEST模型的沂蒙山区沂水县小流域土壤保持功能研究[D]. 吴君鸣.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3]赣南桃江稀土矿区流域水系泥沙迁移和氨氮污染演化规律[D]. 梁健. 江西理工大学, 2021
  • [4]三峡库区水库运行前后土壤侵蚀动态变化及人为驱动机制[D]. 王铭烽.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20(01)
  • [5]三峡库区农业生产方式改变及其对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影响 ——以万州区五桥河流域为例[D]. 严坤.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20(12)
  • [6]面向水质管理的重庆非点源氮磷负荷模拟研究[D]. 张润.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7]基于水土保持和面源污染调控的小流域植被结构优化研究[D]. 常翠英.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8]延河流域水沙变化及其对土地利用/覆被的响应[D]. 连秋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9]川西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效果评价研究[D]. 胡芹龙.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10]基于SWAT模型的某大型水库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D]. 姚彤悦.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嘉陵江中下游典型流域土壤侵蚀输沙遥感监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