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根高产栽培技术

辣根高产栽培技术

一、辣根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范双喜,刘超杰,韩莹琰,张领先,陈湘宁,常希光,郝敬虹,杜巍[1](2021)在《北京生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文中认为生菜是全球重要的叶类蔬菜,也是北京地区播种面积最大的叶类蔬菜。通过回顾北京生菜的引种与栽培过程,梳理了北京生菜的生产与技术发展现状,分析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品种选育难度大、病虫安全防治难、保鲜加工技术滞后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为北京市生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撑。

朱青艳[2](2021)在《北京市郊区日光温室冬季水果番茄栽培技术》文中指出水果番茄口味好,适宜生食,是通过精细化种植和科学管理得到的适合作为水果食用的番茄品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基于此,从品种选择、种植条件控制、栽培茬口、栽培技术、采收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北京市郊区水果番茄越冬茬温室栽培技术。

齐宝晗[3](2021)在《日光温室土壤逆境黄瓜抗逆栽培技术的SWOT分析》文中提出本研究立足于河北省昌黎县恒丰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以河北省农业厅推广的十大技术为依据,选择昌黎县农业技术部门大力推广,且在国内普遍认为应用效果较好的5项土壤逆境黄瓜抗逆栽培技术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SW(优势和劣势)、OT(机会和威胁)分析,并通过各因素组合分析,制定战略发展矩阵,科学选择发展重点与方向,最后提出日光温室土壤逆境黄瓜抗逆栽培技术推广、应用的对策与建议。促进黄瓜产业走上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增产增收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发现在日光温室土壤逆境栽培条件下,5项抗逆栽培技术均可有效缓解土壤逆境的发生。针对不同土壤逆境,运用多种不同抗逆栽培技术,提高植物自身抗性和对带病土壤进行杀菌消毒处理,杀死土壤中存在的病原微生物等,从根本上降低土壤逆境发生的可能性。(2)提出5项抗逆栽培技术的共性发展对策与建议如下:加大技术推广宣传与培训;加大技术研发创新;增强政府资金扶持力度。另外,针对微生物菌剂土壤活化技术,还要注意加强微生物菌剂产品市场监管;针对黄瓜嫁接育苗技术,要注重嫁接机械设备的研发;针对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要注意秸秆粉碎设备的研发力度,并严格执行操作技术规程;针对土壤熏蒸剂辣根素替代农药消毒技术,要注意降低生产成本。(3)运用SWOT分析法对5项土壤逆境黄瓜抗逆栽培技术进行系统分析,组合各项技术的内部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机遇和挑战四种因素,绘制SWOT战略发展矩阵,对5项土壤逆境黄瓜抗逆栽培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提出战略性对策及建议,具有全面性、系统性、科学性、可行性。

苟玉萍[4](2021)在《异硫氰酸烯丙酯及CO2浓度升高对异迟眼蕈蚊的影响》文中提出异迟眼蕈蚊Bradysia impatiens Johannsen食性广,在国外因为害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而被首次记录,我国最早发现于食用菌和药用菌种植大棚。最近的调查发现,异迟眼蕈蚊对设施蔬菜(韭菜Allium tuberosum、葱Allium fistulosum和蒜A.sativum等),以及设施瓜果和花卉造成严重危害,在高温高湿的温室环境周年发生,世代重叠。农业生产中最常用的防治方法仍然是以化学农药灌根或直接喷药为主,但长期频繁用药,使异迟眼蕈蚊的抗药性显着增强,用药量进一步增加,导致环境污染严重,而且蔬菜、瓜果等产品农药残留量超标,威胁人们身体健康,因此,生产上对新的绿色防控技术需求很大。新近发现的十字花科植物提取物—异硫氰酸烯丙酯(Allyl isothiocyanate,AITC)因绿色、安全、低毒、低残留、易降解,已广泛用于多种仓储害虫的熏蒸防治,对地下害虫、杂草、线虫和病原菌也具有很好的作用活性。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CO2)是调节昆虫呼吸作用的重要气体,浓度升高(?10%)会促进昆虫呼吸,使气门保持永久开放。温室大棚设施内生态环境密闭性较好,能为AITC室内熏蒸和土壤熏蒸防控异迟眼蕈蚊提供良好环境。此外,生产中人们常采取措施对设施作物进行CO2富集,以增强光合作用,提高产量和品质。因此,CO2浓度适当升高对设施作物有利,基于高CO2浓度可以使昆虫气孔保持永久开放,我们将AITC与高CO2混用,以期增强异迟眼蕈蚊对AITC的吸收,达到提高防治效果的目的。本论文从毒理学、生态学、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层面研究了异迟眼蕈蚊对AITC的响应机制;测定了AITC熏蒸剂与高CO2联用对异迟眼蕈蚊的作用活性;从生态学和生理学上探讨了异迟眼蕈蚊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方式。得出以下主要结果:1.异硫氰酸烯丙酯(AITC)对异迟眼蕈蚊卵、幼虫、蛹、雌虫和雄虫均有良好的熏蒸活性,尤其对雌、雄成虫效果更明显;AITC对3龄幼虫熏蒸法测得的LC50为10.400μL/L,浸叶胃毒法测得的LC50为13.632μL/L;两种生测法亚致死浓度处理异迟眼蕈蚊3龄幼虫后,幼虫期和蛹期延长,化蛹率和羽化率减小,蛹的重量下降,雌虫繁殖力显着受到抑制,且熏蒸亚致死比浸叶胃毒亚致死对繁殖力的抑制作用更显着。2.AITC处理异迟眼蕈蚊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雌虫体内共出现480个差异表达基因,雄虫体内共出现14856个差异表达基因。通过KEGG数据库的通路富集分析发现:(1)异迟眼蕈雌虫差异表达的上调基因在昆虫激素生物合成通路上显着富集,该通路中保幼激素酯酶(hormone esterase,JHE)基因被诱导上调表达;(2)差异表达的上调基因在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通路、细胞色素P450对外源物质代谢通路和谷胱甘肽代谢通路上也显着富集,而且这些通路出现了一个共同上调表达的基因—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基因;(3)通过对JHE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 PCR)验证,得到的值与转录组数据FPKM值保持一致,证明转录组数据可靠。以上结果表明,AITC引起异迟眼蕈蚊激素、产卵和解毒等多种生物学过程的相关基因表达,其中JHE基因是调控AITC抑制异迟眼蕈蚊产卵的关键基因;GST基因在异迟眼蕈蚊对AITC解毒代谢过程中发挥积极的应答作用。3.AITC处理异迟眼蕈蚊后产生了大量的差异代谢物;采用层次聚类法鉴定共筛选出22种表达量显着上升的代谢物;对这些差异代谢物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有15条通路影响较显着;最终鉴定得到的关键代谢产物主要包括:L-丝氨酸、L-蛋氨酸、L-亮氨酸、L-天冬酰胺、DL-丝氨酸和牛磺酸等氨基酸类物质,这些物质可能与AITC对异迟眼蕈蚊的致病或致死机理具有重要作用,为异迟眼蕈蚊的防控提供新思路。4.增加CO2浓度可以提高AITC对异迟眼蕈蚊的熏蒸毒力,致死率显着提高,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致死率高达100%;高CO2浓度胁迫后,异迟眼蕈蚊体内三种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力均被显着诱导;AITC熏蒸处理后,SOD、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羧酸酯酶(Car E)活力被显着诱导;AITC与高CO2双重胁迫之后,SOD、GST和Car E活力显着提高。5.CO2浓度升高,异迟眼蕈蚊成虫前期和总产卵前期先缩短后延长,在正常CO2浓度(NC=400 ppm)下分别为19.01和20.43 d,中等CO2浓度(MC=600 ppm)条件下最短(分别为14.48和15.59 d),高CO2浓度(HC=800 ppm)条件下最长(分别为19.98和21.41 d);雌成虫寿命随CO2浓度升高而逐渐缩短;产卵量先增加后减少,在NC浓度时为92.50粒,MC浓度增高到99.33粒,但HC浓度时产卵量较低(75.50粒)。异迟眼蕈蚊种群内禀增长率、净增殖率和周限增长率在MC浓度下均最高,而平均世代周期和种群加陪时间均最短;HC浓度时各种群参数值与之相反。6.CO2浓度升高影响寄主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进而间接影响异迟眼蕈蚊体内生理生化指标。韭菜叶片中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含量随CO2浓度升高呈上升趋势,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则下降,对游离脂肪酸含量无显着影响;异迟眼蕈蚊体内糖原、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含量均逐渐被诱导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则出现持续下降趋势,海藻糖和总脂肪含量则出现先增高后降低趋势。异迟眼蕈蚊体内生理指标含量与韭菜叶片营养物质含量相关,且这种相关性随CO2浓度升高而发生变化。研究结果为异迟眼蕈蚊的绿色防控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为植物源农药AITC的开发和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也为CO2浓度升高后异迟眼蕈蚊的适生性提供参考依据。

黄静[5](2021)在《桑黄液态发酵高产总三萜的策略及其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桑黄是一种珍稀的食药两用真菌,富含活性多糖、三萜、酚类等多种生理活性成分。三萜作为桑黄子实体和菌丝体中重要的代谢产物之一,因其优良的抗炎和抗肿瘤活性而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但目前关于桑黄三萜的代谢调控策略及相关机理探究均较为匮乏。基于此,本论文以液态发酵高产桑黄三萜为主要研究对象,提出高效促进其合成的发酵策略,并进行相应的机理探究。首先,通过单因素优化实验对碳氮源种类、添加量、初始pH、接种量、种龄以及培养周期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在葡萄糖60 g·L-1,玉米浆粉10 g·L-1,初始pH为4,接种量为15%,种龄为4 d,培养周期为8 d的条件下,桑黄液态发酵菌丝体中三萜的产量236.8 mg·L-1,是未优化前(78.1 mg·L-1)的3.0倍,为后续的桑黄液态发酵生产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添加高(0.2 g·L-1)、低(0.04 g·L-1)两种浓度;水、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四种不同溶剂的桑树木屑提取物,筛选可以促进桑黄液态发酵高产三萜的天然外源因子,并进一步进行GC-MS组分分析。结果表明:高浓度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和甲醇提取物可以显着提高桑黄三萜的产量,相比于DMSO对照组分别提升了24.8%和18.6%,利用GC-MS分析分别从中鉴定出74和42种物质,通过结构对比及相关文献查阅,选择了其中八种潜在的诱导因子进行外源添加验证,并成功追踪到其中的高效促进因子油酸酰胺,在添加2 g·L-1油酸酰胺时可得到最大三萜产量324.7 mg·L-1,比对照高出1.4倍。基于油酸酰胺是一种典型的脂肪酸衍生物,我们进一步选择七种不同类型的脂肪酸,探究其对桑黄液态发酵合成三萜的诱导效果,结果表明:五种不饱和脂肪酸对三萜合成均有促进作用,其中亚麻酸效果最好,三萜产量为573.3 mg·L-1,是对照的2.5倍。此外,在相同碳链长度条件下,三萜产量随脂肪酸不饱和度的增大而增大。关于外源亚麻酸诱导三萜合成的机理探究分别从对营养物质的供给、对菌体形态的调控、对菌体细胞膜的调控及对三萜合成途径的调控等不同层面展开。首先采用HPLC监测亚麻酸的消耗情况,结果表明亚麻酸在加入初期会被迅速消耗,的确可以作为营养物质被桑黄菌丝体所利用;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亚麻酸对菌体形态的影响并对其丙二醛(MDA)含量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外加亚麻酸可以显着增强菌体的褶皱程度及其脂质过氧化的程度;其次采用GC-MS测定脂肪酸组分变化,并将实验组与空白组的细胞内溶物渗透量进行比较,发现外源亚麻酸的添加可以显着增大桑黄菌体细胞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占比,因此,提高了细胞膜的流动性与通透性,造成其细胞内溶物的渗透量增多。此外,分别采用RT-q PCR技术及ELISA酶量测定法对桑黄三萜合成途径中的五种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及其对应酶含量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外源亚麻酸的添加可以在特定时间点下显着增大上述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及其对应酶含量,该结果也暗示着不同种类酶及基因的表达可能存在时间特异性。上述机理探究实验为进一步阐明桑黄三萜的合成机理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李向峰,刘虎,胡春玲[6](2021)在《辣根精准高产栽培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河北省中南部平原旱区的辣根种植进行详细的介绍,归纳了辣根种植在精准选种、施肥、定植、病虫害防治等环节的技术,总结了辣根标准化种植操作规程。

郑晓芸[7](2021)在《福建福清地区设施番茄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针对目前福建福清地区设施番茄的栽培,介绍了设施番茄无公害高效栽培模式,以轻简化和机械化为主,减少了劳动力和生产成本投入,良种良法配套,使得种植户收入增加。

何守朴[8](2020)在《外源渐渗对栽培陆地棉群体分化和纤维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种间杂交拓展了作物的遗传多样性并改良了关键性状。栽培陆地棉(Upland cotton)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是纺织工业主要的天然纤维原料。理解外源渐渗在陆地棉生态适应性和纤维品质等性状形成和改良过程中的作用,对辅助当前陆地棉育种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研究以两个陆地棉种质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地解析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特征,结合外源渐渗片段分析和关联分析结果,从全基因组层面揭示了外源渐渗对栽培陆地棉亚群分化和纤维品质性状改良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利用RAD-seq简化基因组测序对582份四倍体棉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发现,半野生棉群体的遗传多样性(π=0.041×10-3)要高于栽培种群体(π=0.022×10-3)。半野生棉群体内部基因型混杂,与先前划分的7个地理种系并不吻合。虽然栽培陆地棉内部遗传多样性整体偏低,但可以明显划分出2个亚群。其中亚群Group-2的品种主要来自较高纬度地区,具有明显的早熟特征。而亚群Group-1的材料则主要来自较低纬度地区。通过比较亚群之间的序列差异,发现Group-1和Group-2两个亚群的分化分别是由A08和A06两条染色体上大范围的的单体型多样性造成。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确认了A06染色体变异区间中存在与生育期密切关联的位点。因此,推测这两条染色体的大规模变异可能与陆地棉的生态适应性形成有关。基因型分析发现A06和A08染色体上全部已知单体型均在半野生棉中形成,而这些单体型则可能通过两种模式遗传给栽培陆地棉:(1)不同的单体型独立遗传给不同的栽培陆地棉祖先;(2)某一种单体型遗传给一种栽培陆地棉祖先,而其他单体型则是后期通过人为(或天然)杂交从半野生棉渐渗到栽培种中。随着我国棉花栽培区域整体向新疆转移,保持陆地棉栽培种内A06和A08染色体的多态性将有利于保存陆地棉种质广泛的环境适应性,同时为进一步鉴定和克隆适应性基因提供了理论依据。对1245份栽培陆地棉8个环境纤维品质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分别鉴定到4个与纤维长度(FL2、FL3、FL4和FL5)、3个与纤维强度(FS1、FS2和FS3)和3个与纤维伸长率(FE1、FE2和FE3)相关的位点。其中FL3和FS2,以及FL5和FS1是同时调控纤维长度和纤维强度的一因多效位点(称为FL3/FS2,FL5/FS1)。在这些位点中,FL3/FS2、FL4和FS3为本研究首次报道。在群体中分布频率最高的是FL2(>75%),FL4和FL5/FS1分布频率均低于25%,而FL3/FS2和FS3的频率更低(<10%)。低频的优异等位变异普遍对性状有更高的改良效应,如FL3/FS2对纤维长度和纤维强度的改良效应达到15%,而FL2对纤维长度的改良效应仅为4.3%。该结果表明,由于绝大部分陆地棉种质仅携带FL2位点的优异等位变异,而改良效应更高的FL3/FS2仅存在于少量优质渐渗系材料中,从而导致陆地棉优质育种缺乏可利用的基因资源,造成了目前陆地棉纤维品质的改良瓶颈。通过系统分析13个外源棉种在2927份陆地棉种质资源中的渐渗事件发现,在陆地棉中累积渐渗片段最多的3个棉种分别是四倍体海岛棉(G.barbadense)、二倍体亚洲棉(G.arboreum)和瑟伯氏棉(G.thurberi)。该结果与陆地棉远缘杂交历史记载吻合,即海岛棉和源自“陆地棉-瑟伯氏棉-亚洲棉”三元杂交种的Pee Dee系列种质可能是陆地棉纤维品质改良关键的外部基因源。结合纤维品质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发现,陆地棉纤维品质优异等位变异来源广泛。其中控制纤维长度的FL2和同时控制纤维长度和纤维强度的FL5/FS1,以及控制纤维伸长率的全部三个优异等位变异(FE1、FE2和FE3)片段均直接来源自半野生棉;控制纤维长度的FL4可能是一个发生在基因NAC029(A10G233100)外显子上引入终止密码子的单碱基突变,该突变发生在栽培陆地棉群体;而两个具有较大纤维品质改良效应的优异等位变异FL3/FS2和FS3则分别来源自亚洲棉和瑟伯氏棉渐渗。本研究还发现,虽然栽培陆地棉基因组上存在大量的海岛棉渐渗片段,但上述优异等位变异均不是源自海岛棉。推测远缘杂交导入了大量的海岛棉片段到栽培陆地棉基因组中,然而可能仅有少量优质纤维品种存在海岛棉优异等位变异。优异等位变异的聚合效应分析表明,凡是携带了FL3/FS2和FS3的材料纤维长度和强度均显着优于其他材料。因此我们提出这两个新鉴定到的优异等位变异可能是突破目前陆地棉纤维品质改良瓶颈的关键。然而由于远缘杂交普遍造成的连锁累赘(linkage drag)效应,且这两个位点所在的染色体区间范围较大,导致携带这些优异等位变异的材料在产量和生育期方面存在劣势。未来不仅需要通过大群体精细定位明确这些位点的关键变异和基因(causal variations/genes),打破不利连锁。还需要对陆地棉其他关键性状进行深入剖析,通过整体分析目标性状的聚合效应,筛选出品质、产量和适应性兼顾的优异等位变异组合用于指导棉花分子育种。

吕卉[9](2020)在《甘肃省甘草病害及其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文中认为甘草是甘肃省乃至我国重要的道地中药材之一,具有重要的药用、饲用及其食用价值。随着大面积连续多年的栽培,病害已经成为甘草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之一。为明确甘肃省甘草主栽产区病害的发生、发展、危害病原与治理策略,本研究以甘肃省的河西瓜州县和陇中榆中县的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为研究对象,于2014-2019年连续多年,开展了系列的温室、室内及田间试验,在确定病害种类及其病原菌的基础上,重点对主要病害的危害、发生规律、防治措施及其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通过对甘肃省17个县25个乡镇的栽培甘草的病害调查,共发现15种病害,其中真菌病害14种,寄生性菟丝子病害1种。发现世界新病害1种:外亚隔孢壳叶斑病(Xenodidymella glycyrrhizae sp.nov.);世界新记录寄主病害2种:小光壳叶斑病(Leptosphaerulina australis)和田野菟丝子病害(Cuscuta campestris);我国新记录寄主病害5种:黄萎病(Verticillium dahliae)、细交链格孢黑斑病(Alternaria alternata)、极细链格孢黑斑病(A.tenuissima)、菌核病(Sclerotium sp.)和葡柄霉叶斑病(Stemphylium sp.)。确定了主要病害:锈病(Uromyces glycyrrhizae)、细交链格孢黑斑病(A.alternata)、根腐病(Fusarium solani、F.oxysporum)和外亚隔孢壳叶斑病(X.glycyrrhizae)。2、通过连续3年的调查,进一步明确了锈病、细交链格孢黑斑病、根腐病和外亚隔孢壳叶斑病的发生规律。锈病在河西瓜州县始发于5月初,高峰期为6月和9月,最大病情指数分别为69.1和49.83;而在陇中榆中县锈病的发生较晚,始发期一般在6月初,8~9月出现一次发病高峰,最大病情指数为10.73。细交链格孢黑斑病在河西瓜州县和陇中榆中县均从6月中旬开始发病,8~9月达到高峰期,两地最大病情指数分别为14.59和26.12。根腐病在瓜州县和榆中县两地均有发生,其中8~9月为瓜州县根腐的高发期,最大病情指数为22.46,而榆中县根腐病发生轻微。外亚隔孢壳叶斑病仅在榆中县发生,该病于每年5月发生,于7月时达到病害高峰,最大病情指数为36.56。3、通过对田间取样与室内测试分析,明确了锈病、叶斑病和根腐病等主要病害对甘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随着三种病害严重度的增加,其株高、根长、地上干重和地下干重均呈下降趋势,最高损失达45.3%、70.3%、75.7%和66.6%;与粗蛋白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最高可减少43.7%;而与粗纤维、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均呈显着正相关(P<0.05),最高分别可增加44.0%,44.3%,50.2%;与根部甘草酸的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与根腐病根部甘草苷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不同病害的发生,对18种氨基酸的含量影响存在差异。4、通过室内杀菌剂筛选和田间评定,初步明确了主要病害的化学防治措施。室内杀菌剂筛选结果表明,30%苯甲·丙环唑EC对3种甘草叶斑类病原菌A.alternata,X.glycyrrhizae和L.australis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好,抑菌率达72%以上,其毒力EC50<0.2 mg/L。50%多菌灵对2种甘草根腐类病原F.oxysporium和F.solani的生长抑制效果较好,抑菌率均能达80%以上。在大田防治试验发现,25%粉锈宁WP2000~2500倍液、25%嘧菌酯SC1000倍液和43%戊唑醇SC3000倍液对甘草锈病防治率达81%以上;30%苯甲·丙环唑EC2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EC1500倍液、25%嘧菌酯SC1000倍液对黑斑病防治率达80%以上。

冯雪妮[10](2020)在《杨凌示范区主要蔬菜种植和新品种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杨凌是我国首个农业产业高新技术示范区所在地,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食物,分析杨凌示范区蔬菜种植与新品种应用现状与问题,对于蔬菜产业发展和引领示范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专家咨询、官网查询、分析归纳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杨凌主要蔬菜种植与新品种选育和应用的现状与成就和存在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建议。主要结果如下:(1)杨凌示范区蔬菜种植成就与问题:杨凌示范区设施蔬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且种植技术不断进步。以茄果类种植面积最大,平均每户栽培番茄约1067.2 m2,且以日光温室栽培为主;不同种类蔬菜的投入与经济效益差异很大,番茄栽培平均投入3460元/667m2,平均收入22400元/667m2,叶菜类种植面积最小。蔬菜种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农资成本高,风险比较大,病虫害严重,栽培蔬菜种类较少,盲目跟风现象严重。(2)杨凌示范区蔬菜品种选育和应用成就与问题:科研机构与企业品种审定和推广应用有很大差异。过去9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共审定了78个新品种,西安金鹏种苗有限公司共审定约66个新品种。然而,前者推广比例仅占24.4%,而后者推广比例达42.4%,表明科研机构重审定,而企业更重应用。(3)对蔬菜种植建议:(1)政府应尽可能地在农资投入等方面给予农户政策范围内的财政补助,降低农户生产成本投入,保护农户种植蔬菜的积极性;(2)加强系统的蔬菜生产技术培训,提升农户认识水平和技术水平;(3)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联合经营模式,减少农业生产中农民的高成本风险;(4)通过科技扶贫的方式,由农林高校种植相关的专家教授对口进行科技帮扶与技术指导,引导其科学种植管理;(5)通过对种植成果突出的种植户进行嘉奖,并邀请其给其他农户讲授种植经验教训,带领技术比较弱的农户共同发展。针对品种选育与应用的建议:(1)成立有关机构,实现科研部门、种植研发销售单位与农户的有机衔接,实现科研成果快速推广应用;(2)政府部门加大对育种单位的支持力度,鼓励育种家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加大科研攻关,选育更多蔬菜新品种;(3)扶持示范园区引进优质栽培品种,进行大面积的栽培示范与推广,引导农民认识与喜爱更多的蔬菜新品种;(4)加强对已有蔬菜品种的管理,及时进行普查与登记,掌握它的特性和抗病性,通过筛选,推广出高产优质的蔬菜新品种;(5)建立完善的品种监督机制,掌握品种发展态势,为蔬菜新品种选育创造良好环境,使育种者利益得以保障。本研究分析了杨凌示范区的蔬菜种植与品种选育及应用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为促进杨凌蔬菜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二、辣根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辣根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生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北京生菜的引种与栽培
    1.1 系统引进生菜种质与筛选适宜品种
    1.2 自主选育生菜新品种
    1.3 构建北京生菜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
    1.4 推进生菜标准化生产
        1.4.1 适龄壮苗培育技术
        1.4.2 高畦栽植技术
        1.4.3 水肥调节技术
        1.4.4 产品采收技术
        1.4.5 采后保鲜技术
2 北京生菜的生产与技术发展现状
    2.1 生菜是北京播种面积最大的蔬菜
    2.2 实现生菜周年栽培良种配套
    2.3 生菜机械化生产水平大幅提高
    2.4 建立了生菜工厂化水培技术体系
    2.5 开展生菜保鲜及鲜切加工技术研究
3 北京生菜产业发展展望
    3.1 存在问题
        3.1.1 品种选育难度较大
        3.1.2 病虫安全防治比较困难
        3.1.3 保鲜与加工技术滞后
    3.2 发展对策
        3.2.1 优先布局生菜种植
        3.2.2 助推生菜成为“双赢蔬菜”
        3.2.3 进一步提高北京生菜产业发展水平

(2)北京市郊区日光温室冬季水果番茄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选用优质品种
2 选择适宜种植条件
3 合理安排栽培茬口
4 关键栽培技术
    4.1 培育壮苗
        4.1.1 育苗场地及方式
        4.1.2 育苗基质
        4.1.3 采用药剂浸种
        4.1.4 播种
        4.1.5 苗期管理
        4.1.5.1 温度管理
        4.1.5.2 光照管理
        4.1.5.3 肥水管理
    4.2 整地施肥与定植
        4.2.1 清洁田园
        4.2.2 施足底肥
        4.2.3 整地做畦
        4.2.4 定植
    4.3 田间管理
        4.3.1 栽培环境控制
        4.3.1.1 温度管理
        4.3.1.2 光照管理
        4.3.1.3 湿度管理
        4.3.1.4 增施二氧化碳肥料
        4.3.2 吊蔓整枝
        4.3.3 授粉管理
        4.3.4 疏花疏果
        4.3.5 合理浇水
        4.3.6 科学追肥
    4.4 采收
5 病虫害防治
    5.1 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治
    5.2 晚疫病防治
    5.3 灰霉病防治
    5.4 烟粉虱防治

(3)日光温室土壤逆境黄瓜抗逆栽培技术的SWOT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土壤逆境成因
        1.1.2 土壤逆境危害
        1.1.3 土壤逆境防治技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SWOT分析法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微生物菌剂土壤活化技术的调研和SWOT分析
    2.1 调研内容和目的
    2.2 调研对象和方法
    2.3 调研结果
        2.3.1 基本情况
        2.3.2 问卷调研结果与分析
        2.3.3 试验调研结果与分析
    2.4 SWOT分析
        2.4.1 Strengths(优势)分析
        2.4.2 Weaknesses(劣势)分析
        2.4.3 Opportunities(机遇)分析
        2.4.4 Threats(挑战)分析
    2.5 SWOT发展矩阵及战略选择
        2.5.1 SWOT发展矩阵
        2.5.2 战略选择
    2.6 对策和建议
        2.6.1 加大技术推广宣传与培训
        2.6.2 加大技术研发创新
        2.6.3 加强微生物菌剂产品市场监管
        2.6.4 增强资金扶持力度
第三章 黄瓜嫁接育苗技术的调研和SWOT分析
    3.1 调研内容和目的
    3.2 调研对象和方法
    3.3 调研结果
        3.3.1 基本情况
        3.3.2 问卷调研结果与分析
    3.4 SWOT分析
        3.4.1 Strengths(优势)分析
        3.4.2 Weaknesses(劣势)分析
        3.4.3 Opportunities(机遇)分析
        3.4.4 Threats(挑战)分析
    3.5 SWOT发展矩阵及战略选择
        3.5.1 SWOT发展矩阵
        3.5.2 战略选择
    3.6 对策和建议
        3.6.1 加强技术推广与培训
        3.6.2 增强技术设备研发创新
        3.6.3 增加资金扶持力度
第四章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调研和SWOT分析
    4.1 调研内容和目的
    4.2 调研对象和方法
    4.3 调研结果
        4.3.1 基本情况
        4.3.2 问卷调研结果与分析
    4.4 SWOT分析
        4.4.1 Strengths(优势)分析
        4.4.2 Weaknesses(劣势)分析
        4.4.3 Opportunities(机遇)分析
        4.4.4 Threats(挑战)分析
    4.5 SWOT发展矩阵及战略选择
        4.5.1 SWOT发展矩阵
        4.5.2 战略选择
    4.6 对策和建议
        4.6.1 加强技术宣传与培训
        4.6.2 加大机械设备研发力度
        4.6.3 严格规范技术操作流程
        4.6.4 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
第五章 高温闷棚土壤消毒技术的调研和SWOT分析
    5.1 调研内容和目的
    5.2 调研对象和方法
    5.3 调研结果
        5.3.1 基本情况
        5.3.2 问卷调研结果与分析
    5.4 SWOT分析
        5.4.1 Strengths(优势)分析
        5.4.2 Weaknesses(劣势)分析
        5.4.3 Opportunities(机遇)分析
        5.4.4 Threats(挑战)分析
    5.5 SWOT发展矩阵及战略选择
        5.5.1 SWOT发展矩阵
        5.5.2 战略选择
    5.6 对策和建议
        5.6.1 加强技术宣传推广
        5.6.2 加大技术研发创新
        5.6.3 加大政策资金扶持
第六章 土壤熏蒸剂辣根素替代农药消毒技术的调研和SWOT分析
    6.1 调研内容和目的
    6.2 调研对象和方法
    6.3 调研结果
        6.3.1 基本情况
        6.3.2 问卷调研结果与分析
    6.4 SWOT分析
        6.4.1 Strengths(优势)分析
        6.4.2 Weaknesses(劣势)分析
        6.4.3 Opportunities(机遇)分析
        6.4.4 Threats(挑战)分析
    6.5 SWOT发展矩阵及战略选择
        6.5.1 SWOT发展矩阵
        6.5.2 战略选择
    6.6 对策和建议
        6.6.1 增强技术宣传推广,扩大技术使用范围
        6.6.2 加大技术研发创新,降低技术使用成本
        6.6.3 加强政策资金支持,补贴技术使用费用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7.1 结论
    7.2 讨论
    7.3 创新点
    7.4 展望与建议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1 《日光温室土壤逆境黄瓜抗逆栽培技术的SWOT分析》之“微生物菌剂土壤活化技术”调研问卷(WⅠ)
附录2 《日光温室土壤逆境黄瓜抗逆栽培技术的SWOT分析》之“黄瓜嫁接育苗技术”调研问卷(WⅡ)
附录 3《日光温室土壤逆境黄瓜抗逆栽培技术的SWOT分析》之“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调研问卷(WⅢ)
附录4 《日光温室土壤逆境黄瓜抗逆栽培技术的SWOT分析》之“高温闷棚土壤消毒技术”调研问卷(WⅣ)
附录5 《日光温室土壤逆境黄瓜抗逆栽培技术的SWOT分析》之“土壤熏蒸剂辣根素替代农药消毒技术”调研问卷(WⅤ)
致谢

(4)异硫氰酸烯丙酯及CO2浓度升高对异迟眼蕈蚊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异迟眼蕈蚊研究概况
        1.1.1 形态体征、生活习性及为害
        1.1.2 发生规律
        1.1.3 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1.1.4 防治策略
    1.2 植物源杀虫剂概况
        1.2.1 植物源杀虫剂简介
        1.2.2 杀虫植物资源及活性成分
    1.3 异硫氰酸烯丙酯概况
        1.3.1 异硫氰酸烯丙酯简介
        1.3.2 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的提炼步骤简介
        1.3.3 异硫氰酸烯丙酯的杀菌活性
        1.3.4 异硫氰酸烯丙酯的除杂草活性
        1.3.5 异硫氰酸烯丙酯的杀虫活性
        1.3.6 异硫氰酸烯丙酯的作用机制概述
    1.4 转录组学概况
        1.4.1 转录组学简介
        1.4.2 转录组学的研究方法
        1.4.3 转录组学在调控昆虫生殖方面的应用
    1.5 代谢组学概况
        1.5.1 代谢组学简介
        1.5.2 非靶向代谢组学在昆虫领域的研究进展
    1.6 设施作物概况
        1.6.1 设施作物简介
        1.6.2 温室大棚环境条件及常见虫害
        1.6.3 防治策略
    1.7 大气CO_2浓度变化趋势及对昆虫的影响
        1.7.1 大气CO_2浓度变化趋势分析
        1.7.2 CO_2浓度升高对昆虫的影响
        1.7.3 CO_2 对熏蒸剂的作用
    1.8 研究背景及意义
        1.8.1 研究背景
        1.8.2 研究意义
    1.9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9.1 研究内容
        1.9.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异硫氰酸烯丙酯对异迟眼蕈蚊的作用活性及亚致死效应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寄主植物
        2.1.2 供试昆虫
        2.1.3 试剂及仪器
        2.1.4 配药
        2.1.5 熏蒸法
        2.1.6 浸叶法
        2.1.7 AITC亚致死浓度对异迟眼蕈蚊3 龄幼虫后续发育的影响
        2.1.8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 结果
        2.2.1 AITC对异迟眼蕈蚊的生物活性分析
        2.2.2 AITC异迟眼蕈蚊各虫态的存活率分析
        2.2.3 AITC亚致死浓度对异迟眼蕈蚊幼虫发育历期的影响
        2.2.4 AITC亚致死浓度对异迟眼蕈蚊蛹期和蛹重的影响
        2.2.5 AITC亚致死浓度对异迟眼蕈蚊化蛹率和羽化率的影响
        2.2.6 AITC亚致死浓度对异迟眼蕈蚊成虫寿命及繁殖力的影响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异硫氰酸烯丙酯对异迟眼蕈蚊转录组学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寄主植物
        3.1.2 供试昆虫
        3.1.3 试剂及仪器
        3.1.4 测序样品准备
        3.1.5 c DNA文库构建
        3.1.6 转录组测序
        3.1.7 序列拼接和功能注释
        3.1.8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3.1.9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
        3.2.1 测序质量评估
        3.2.2 Unigene功能注释
        3.2.3 GO功能分类
        3.2.4 KEGG功能分类
        3.2.5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3.2.6 差异表达基因GO注释与分类
        3.2.7 差异基因的KEGG通路富集分析
        3.2.8 差异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验证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异硫氰酸烯丙酯对异迟眼蕈蚊非靶向代谢组学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寄主植物
        4.1.2 供试昆虫
        4.1.3 设备及试剂
        4.1.4 样品准备
        4.1.5 样本提取方法
        4.1.6 色谱-质谱分析
        4.1.7 数据分析流程
    4.2 结果
        4.2.1 样本质控分析
        4.2.2 代谢物化学分类归属统计
        4.2.3 组间PLS-DA分析
        4.2.4 组间差异显着的代谢物
        4.2.5 差异代谢物热图分析
        4.2.6 差异代谢物KEGG通路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AITC与高CO_2联用对异迟眼蕈蚊的熏蒸效率及酶活力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韭菜
        5.1.2 供试昆虫
        5.1.3 试剂及仪器
        5.1.4 幼虫的高CO2 胁迫
        5.1.5 AITC与高CO_2联用对幼虫的双重胁迫
        5.1.6 抗氧化酶、解毒酶和消化酶活力检测
        5.1.7 数据处理与分析
    5.2 结果
        5.2.1 AITC与高CO_2联用对异迟眼蕈蚊致死率的影响
        5.2.2 AITC熏蒸、CO_2浓度及其交互作用对异迟眼蕈蚊死亡率影响的方差分析
        5.2.3 AITC与高CO_2联用对异迟眼蕈蚊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5.2.4 AITC与高CO_2联用对异迟眼蕈蚊解毒酶活力的影响
        5.2.5 AITC与高CO_2联用对异迟眼蕈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5.2.6 AITC熏蒸、CO_2浓度及其交互作用对异迟眼蕈蚊酶活力影响的方差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CO_2浓度升高对异迟眼蕈蚊生长繁殖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供试寄主植物
        6.1.2 供试昆虫
        6.1.3 异迟眼蕈蚊生长发育指标的测定
        6.1.4 异迟眼蕈蚊年龄-阶段两性生命表的建立
        6.1.5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存活率的影响
        6.1.6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繁殖力的影响
        6.1.7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寿命期望的影响
        6.1.8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各虫态繁殖值的影响
        6.1.9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种群参数的影响
        6.1.10 数据分析
    6.2 结果
        6.2.1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
        6.2.2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各虫态存活率的影响
        6.2.3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种群存活率及繁殖力的影响
        6.2.4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各虫态寿命期望值的影响
        6.2.5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各虫态繁殖值的影响
        6.2.6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种群参数的影响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CO_2浓度升高通过食物链对异迟眼蕈蚊生理特性的影响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供试寄主植物
        7.1.2 供试昆虫
        7.1.3 试剂及仪器
        7.1.4 样品收集
        7.1.5 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7.1.6 数据分析
    7.2 结果
        7.2.1 CO_2浓度升高对韭菜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7.2.2 CO_2浓度升高对异迟眼蕈蚊生理指标的影响
        7.2.3 韭菜营养物质含量与异迟眼蕈蚊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7.3 讨论
    7.4 小结
第八章 总体结论与展望
    8.1 总体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5)桑黄液态发酵高产总三萜的策略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桑黄简介
        1.1.1 桑黄的分类和命名
        1.1.2 桑黄的形态特征和分布
    1.2 桑黄人工培养方式的研究进展
        1.2.1 段木栽培法
        1.2.2 代料栽培法
        1.2.3 液态发酵法
    1.3 桑黄的药理功能及其活性组分
        1.3.1 桑黄的药理功能研究
        1.3.2 桑黄的主要活性组分
    1.4 桑黄三萜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4.1 三萜理化活性及产量研究
        1.4.2 三萜生物合成途径
    1.5 外源因子调控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相关研究
        1.5.1 天然外源因子研究进展
        1.5.2 脂肪酸及其衍生物调控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合成
    1.6 立题目的与意义
    1.7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路线
        1.7.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7.2 论文研究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菌株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1.3 主要试剂
        2.1.4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2.2 实验方法
        2.2.1 桑黄菌体量及三萜产量测定
        2.2.2 桑黄液态发酵产三萜的条件优化
        2.2.3 天然外源因子诱导桑黄三萜合成的初步研究
        2.2.4 GC-MS鉴定乙酸乙酯提取物与甲醇提取物的挥发性组分
        2.2.5 桑树木屑提取物中部分组分对桑黄三萜合成的影响
        2.2.6 不同种类脂肪酸对桑黄三萜合成的影响
        2.2.7 亚麻酸含量检测
        2.2.8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桑黄菌体形态
        2.2.9 丙二醛含量检测
        2.2.10 桑黄菌体细胞完整性的测定
        2.2.11 桑黄菌体细胞膜脂肪酸的测定
        2.2.12 桑黄三萜合成途径部分基因表达量的测定
        2.2.13 桑黄三萜合成途径部分酶量的测定
        2.2.14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桑黄液态发酵产三萜的培养条件优化
        3.1.1 碳源种类对桑黄液态发酵产三萜的影响
        3.1.2 氮源种类对桑黄液态发酵产三萜的影响
        3.1.3 碳源添加量对桑黄液态发酵产三萜的影响
        3.1.4 氮源添加量对桑黄液态发酵产三萜的影响
        3.1.5 初始pH对桑黄液态发酵产三萜的影响
        3.1.6 接种量对桑黄液态发酵产三萜的影响
        3.1.7 种龄对桑黄液态发酵产三萜的影响
        3.1.8 培养时间对桑黄液态发酵产三萜的影响
    3.2 桑树木屑提取物的促进作用及其诱导因子的探究
        3.2.1 桑树木屑提取物的促进作用
        3.2.2 GC-MS组分分析
        3.2.3 潜在促进因子的验证实验
        3.2.4 不同种类脂肪酸对桑黄三萜合成的影响
        3.2.5 亚麻酸对桑黄液态发酵过程的影响
    3.3 亚麻酸促进桑黄三萜合成的机理探究
        3.3.1 亚麻酸的消耗曲线
        3.3.2 添加亚麻酸对菌体形态的影响
        3.3.3 添加亚麻酸对菌体细胞膜的影响
        3.3.4 添加亚麻酸对桑黄三萜合成途径的影响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6)辣根精准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辣根的营养成分
2 辣根的生物学特性
3 精准高产栽培技术
    3.1 精准选种,科学储藏。
    3.2适时整地,精准施用底肥。
    3.3 精准定植,合理密度。
        3.3.1 机械栽培。
        3.3.2 人工栽培。
    3.4 加强田间管理,精准用水。
    3.5 合理选用农药,及时防治病虫害。
        3.5.1 黑斑病
        3.5.1. 1 病害症状。
        3.5.1. 2 发病规律。
        3.5.1. 3 防治办法。
        3.5.2 菜青虫。
    3.6 适时收获,精选种根。

(7)福建福清地区设施番茄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品种选择
2 育苗及苗期管理
    2.1 种子处理
    2.2 育苗
        2.2.1 棚室消毒处理
        2.2.2 装盘
        2.2.3 播种
    2.3 苗期管理
        2.3.1 育苗棚管理
        2.3.2 幼苗管理
3 移栽
    3.1 整地、做畦
    3.2 定植
4 田间管理
    4.1 温湿度控制
    4.2 保花保果
    4.3 修枝整形
    4.4 肥水管理
5 病虫害防治
    5.1 农业防治
    5.2 物理防治
    5.3 生物防治
    5.4 化学防治
        5.4.1 灰霉病
        5.4.2 早疫病
        5.4.3 晚疫病
        5.4.4 青枯病
        5.4.5 叶霉病
        5.4.6 煤霉病
        5.4.7 病毒病
        5.4.8 蚜虫
        5.4.9 粉虱
        5.4.10 斑潜蝇
        5.4.11 棉铃虫
6 采收

(8)外源渐渗对栽培陆地棉群体分化和纤维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1.2 棉属的分类和起源
    1.3 陆地棉的驯化和育种
        1.3.1 栽培陆地棉的起源与驯化
        1.3.2 中国陆地棉的引种与育种
    1.4 陆地棉遗传多样性、群体分化及其生物学意义
        1.4.1 陆地棉遗传多样性和群体分化
        1.4.2 染色体倒位和生态适应性
    1.5 棉属各种的育种潜力和利用
        1.5.1 棉属各种的育种潜力
        1.5.2 棉属种间杂交育种的研究进展
        1.5.3 棉属种间杂交渐渗系的相关基础研究进展
    1.6 陆地棉纤维品质QTL的研究进展、局限性及对策
        1.6.1 我国陆地棉纤维品质现状
        1.6.2 陆地棉纤维品质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1.6.3 当前陆地棉种质资源群体纤维品质QTL研究的局限性
        1.6.4 突破陆地棉纤维品质QTL研究局限性的对策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外源渐渗引起陆地棉群体分化和重要性状改变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材料背景
        2.1.2 田间实验设计和表型数据
        2.1.3 DNA提取
        2.1.4 测序文库的构建
        2.1.5 变异发掘
        2.1.6 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
        2.1.7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2.1.8 渐渗分析
        2.1.9 转录组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遗传结构关系
        2.3.2 栽培种内亚群表型比较
        2.3.3 栽培陆地棉亚群分化的原因
        2.3.4 A06和A08分化区间内的基因表达特征
        2.3.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确认分化区间内与性状关联的变异
        2.3.6 A06和A08染色体特异单体型可能的形成机制
    2.4 讨论
        2.4.1 不同陆地棉地理种系之间的遗传成分混杂
        2.4.2 染色体倒位引起群体分化和适应性变化
        2.4.3 A06和A08上的染色体结构变异是从半野生棉上渐渗而来
3 陆地棉纤维品质的遗传基础及渐渗对纤维品质的改良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背景
        3.1.2 田间实验设计和纤维品质数据调查
        3.1.3 DNA提取
        3.1.4 测序文库的构建
        3.1.5 变异发掘
        3.1.7 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
        3.1.8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1.9 渐渗分析
        3.1.10 RNA的提取、荧光定量PCR、测序文库构建和RNA测序
        3.1.11 转录组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棉种在陆地棉基因组上的渐渗
        3.2.2 陆地棉纤维品质的遗传基础
        3.2.3 FL2的遗传基础
        3.2.4 亚洲棉渐渗位点FL3/FS2的遗传基础
        3.2.5 FL4的遗传基础
        3.2.6 FL5/FS1的遗传基础
        3.2.7 瑟伯氏棉渐渗位点FS3的遗传基础
        3.2.8 亚洲棉/瑟伯氏棉渐渗片段对纤维品质的改良效应及其可能的起源
        3.2.9 陆地棉纤维长度和纤维强度全部优异位点的来源
        3.2.10 FE1的遗传基础
        3.2.11 FE2的遗传基础
        3.2.12 FE3的遗传基础
        3.2.13 纤维伸长率与纤维长度和纤维强度的关系及其优异等位变异的应用策略
    3.3 讨论
        3.3.1 陆地棉纤维品质优异等位变异来源广泛
        3.3.2 大多数优质陆地棉的优异等位变异不是来源于海岛棉
        3.3.3 当前陆地棉纤维品质改良瓶颈的分子基础和对策
4 全文结论与创新点
    4.1 全文结论
    4.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Ⅰ:附表
附录 Ⅱ:作者介绍
致谢

(9)甘肃省甘草病害及其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写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甘草的概述
        2.1.1 甘草的命名和分类
        2.1.2 甘草的形态特征和分布
        2.1.3 甘草的生态学特性
        2.1.4 甘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2.1.5 甘草的用途
        2.1.6 甘草的栽培
    2.2 甘草真菌病害的研究进展
        2.2.1 甘草真菌病害的研究历史
        2.2.2 甘草真菌病害及其病原种类
        2.2.3 其它潜在微生物
        2.2.4 甘草病害的发生与发展规律
        2.2.5 甘草属病害防治
第三章 甘草病害调查和病原鉴定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调查地点
        3.2.2 病害调查和采样
        3.2.3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3.2.4 病原菌的鉴定
        3.2.5 致病性测定
        3.2.6 其它病害
    3.3 结果
        3.3.1 甘草病害种类
        3.3.2 甘草主要病害和病原
        3.3.3 其它菌株对甘草影响
    3.4 讨论
第四章 甘草主要病害发生规律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病害及定点调查点的选择
        4.2.2 气象数据收集
        4.2.3 病害调查
        4.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4.3 结果
        4.3.1 甘草锈病的发生规律
        4.3.2 甘草黑斑病的发生规律
        4.3.3 甘草根腐病的发生规律
        4.3.4 甘草外亚隔孢壳叶斑病的发生规律
        4.3.5 甘草主要病害发生和环境因素的相关性
    4.4 讨论
第五章 主要病害对甘草产量、品质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样地及采集病株
        5.2.2 株高和生物量的测定
        5.2.3 常规营养成分的测定
        5.2.4 无机元素的测定
        5.2.5 甘草酸和甘草苷的测定
        5.2.6 氨基酸的测定
        5.2.7 数据分析
    5.3 结果
        5.3.1 病害对甘草株高、根长及生物量的影响
        5.3.2 病害对甘草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
        5.3.3 病害对甘草无机元素含量的影响
        5.3.4 病害对甘草酸和甘草苷的影响
        5.3.5 不同病害甘草产量和品质的变化率
        5.3.6 病害对甘草氨基酸的影响
    5.4 讨论
第六章 杀菌剂防治甘草病害的初步研究
    6.1 前言
    6.2 材料和方法
        6.2.1 室内杀菌剂筛选
        6.2.1.1 供试菌株
        6.2.1.2 供试杀菌剂
        6.2.1.3 杀菌剂及培养基的配制
        6.2.1.4 测量方法
        6.2.2 田间杀菌剂药效试验
        6.2.3 数据分析
    6.3 结果
        6.3.1 室内杀菌剂筛选
        6.3.2 田间杀菌剂筛选
    6.4 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
    7.1 主要结论与讨论
    7.2 创新点
    7.3 后续工作
附录
参考文献
资助项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获得奖励
致谢

(10)杨凌示范区主要蔬菜种植和新品种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选题背景和研究方法
    1.1 国内外蔬菜产业发展和面临问题
        1.1.1 国内蔬菜产业发展和面临问题
        1.1.2 国外蔬菜产业发展和面临问题
    1.2 国内外蔬菜新品种选育和应用概况
        1.2.1 我国蔬菜品种选育和应用概况
        1.2.2 国外蔬菜品种选育和应用概况
    1.3 杨凌示范区农业基础条件和发展概况
        1.3.1 杨凌示范区农业基础条件
        1.3.2 杨凌示范区农业发展状况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内容
        1.4.1 目的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1.5.1 技术路线
        1.5.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杨凌示范区蔬菜种植现状及问题
    2.1 杨凌示范区蔬菜种植现状
        2.1.1 蔬菜种植规模和方式
        2.1.2 蔬菜种类的品种结构
    2.2 杨凌示范区蔬菜种植存在的问题
    2.3 小结
第三章 杨凌示范区主要蔬菜新品种选育和应用
    3.1 主要蔬菜品种选育情况
    3.2 主要蔬菜品种应用情况
    3.3 蔬菜品种选育与应用存在的问题
    3.4 小结
第四章 对杨凌示范区蔬菜种植和新品种选育与应用的建议
    4.1 对蔬菜种植的建议
    4.2 对蔬菜品种选育与应用的建议
    4.3 小结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附录
    附录1 杨凌示范区蔬菜种植品种与生产状况问卷调查表
    附录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2010-2018)选育新品种
    附录3 西安金鹏种苗有限公司选育新品种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辣根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生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J]. 范双喜,刘超杰,韩莹琰,张领先,陈湘宁,常希光,郝敬虹,杜巍. 蔬菜, 2021(S1)
  • [2]北京市郊区日光温室冬季水果番茄栽培技术[J]. 朱青艳. 南方农业, 2021(18)
  • [3]日光温室土壤逆境黄瓜抗逆栽培技术的SWOT分析[D]. 齐宝晗.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8)
  • [4]异硫氰酸烯丙酯及CO2浓度升高对异迟眼蕈蚊的影响[D]. 苟玉萍.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5]桑黄液态发酵高产总三萜的策略及其机理研究[D]. 黄静. 江南大学, 2021(01)
  • [6]辣根精准高产栽培技术[J]. 李向峰,刘虎,胡春玲. 现代农村科技, 2021(04)
  • [7]福建福清地区设施番茄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J]. 郑晓芸. 四川农业科技, 2021(01)
  • [8]外源渐渗对栽培陆地棉群体分化和纤维品质的影响[D]. 何守朴.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9]甘肃省甘草病害及其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D]. 吕卉. 兰州大学, 2020
  • [10]杨凌示范区主要蔬菜种植和新品种应用[D]. 冯雪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辣根高产栽培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