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论与体育理论教学探讨

信息论与体育理论教学探讨

一、信息论与体育理论课教学的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浦爱华[1](2021)在《“五育并举”视域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陈宏超[2](2021)在《“互联网+”背景下陕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开展状况研究》文中提出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及国家提倡关于“互联网+”计划的前提下,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及其应用在教育行业中掀起了一场教学改革。“互联网+”对于体育类院校来说,不仅拓展了教学组织过程,而且为其提供了更广泛的教育教学平台。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高校体育教学也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这一发展为体育教育的强化训练以及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高质量的体育高校的信息化教学相得益彰,使新的教育环境更加系统化和现代化。鉴于此,本文选取了陕西省11所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高等院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231名在校教师和1543名在校学生进行调研。旨在通过分析陕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状况,影响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为体育类高校体育教育提供参考。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教师的互联网工作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尤其教龄20年以上的教师,此外,教师对于使用互联网教学手段的意愿强烈,但实际授课过程中使用频率较低。2、教学体系中没有将运动技术学习过程根据互联网教学的特点进行分类细化,不能使部分教学内容迁移到线上在不受时间场地等因素的限制进行学习。3、教学模式相对单一化,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采用较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较少。4、教育客体在线上课堂中的不适应,从学生接受线上课堂时对于线上线下教学的感受对比中,发现学生更加适应传统课堂的教学。尤其实践课在线上课堂中的不适应体现的更加明显。5、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中只有在课程结束时一个总的考核,没有将教学任务切割建立阶段性过程评价。6、互联网教学实施中网络条件以及终端配置较为齐全能够满足绝大多数教学需求。但由于运动技术掌握的特殊性,针对此方面的硬件配置还是不够。根据以上结论和目前的教学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加强对教师互联网工作能力培养,学校应细化教师互联网教学工作的内容,并制定互联网工作能力考核体系。2、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校定期开会制定系统化条例,着重研究如何利用互联网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并要求教师主动引导学生。3、开专门的教研会议梳理归纳利用互联网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和手段,并且要求教师使用。定期举行使用互联网技术提高教学效率的比赛。4、增加可穿戴设备数量,随时查看学生的运动数据以便更合理安排教学。增加运动解析设备和运动解析系统使高难度运动技术,从而更有效地让学生掌握。5、利用互联网建立阶段性教学过程的评价体系,利用互联网方便快捷的特点建立各个教学任务的阶段性评价,把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期末考试才努力学习的现象。

李翠珊[3](2020)在《多元反馈教学法在跳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多元反馈教学法是建立在反馈教学法的基础上,以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多种相关理论为教学基础,改变传统的单一角色反馈模式,构成了师生、学生之间以及内容之间的相互信息反馈,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学效率;根据体育课堂教学的特点,并结合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情况,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言语反馈,将言语、动作、小视频动作反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体育教学变得更加直观。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其身体机能发展的规律,将多元反馈教学法应用于中学跳远教学课堂,符合学生运动能力和身体发展特性,并具备较高的教学可操作性。田径作为各类体育项目的技术基础,它既能有效地提高机体运动适应能力,还能增强体质;其中跳远技术训练能有效促进学生心血管系统功能和营养物质正常代谢,提高学生户外活动适应能力,增加骨质密度。为使广大学生在实际课堂中获得愉快地情感体验,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方法上进行不断的更新,保持教学的趣味性和情感性,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教学目的,这也十分符合我国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观;学校要把发展学生素质与加快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素质教育改革的优势,不断挖掘更多新颖的教学方法,让教学活动保持新鲜活力。本论文采用教学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相结合,探索多元反馈教学法在跳远教学中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本论文实验的对象是广州市八一实验学校八年级的学生,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选择蹲踞式跳远作为授课内容,配合课课练进行学习,实验前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跳远基础和认知水平、跳远学习兴趣和知识了解程度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和综合测试,实验后对课堂所取得的教学效果进行班别的对比,探索多元反馈教学法可能对体育课堂教学的积极影响;通过实践教学为基础体育课教学提供更多的参考。本实验结论如下:1.教学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教学法均能提高学生的跳远成绩,实验班学生无论男女生跳远远度均比对照班好,但因教学实验时间仅有6周,故两班学生跳远远度差异不明显。2.实验后,实验班跳远技评成绩比对照班好,且具有显着性差异,说明在教学中通过多渠道的信息反馈,能够加深学生对跳远动作的认识,提高动作精度。3.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元反馈教学能明显提高学生对跳远技术学习的兴趣,学生能主动抑制和纠正错误动作,使学习热情得以保持和提高。4.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多元反馈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实践能力提升,掌握学习技能,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5.多元反馈教学法课堂教学营造了融洽的课堂氛围,启发学生合作、自主、研究性地学习,小组反馈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自主参与学习和解决实际学习问题的能力。6.对跳远技术进行测评后,发现言语、动作和视频三者有机结合的反馈形式,使学生更自觉地调整练习,控制助跑起跳,踏板速度和空中动作,提高练习效果。

李晨晨[4](2019)在《多元反馈教学法在高校体育专业羽毛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羽毛球作为中国的国球之一,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各大高校对羽毛球课程的开设情况也愈来愈加重视,教师针对羽毛球教学开展的现状也不断进行改善。因为对学生在羽毛球的掌握技术方面的要求逐渐提高,面对这样的情况,必须从教学方法着手进行改变,至于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这将成为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工作。本文通过把“多元反馈教学法”用于羽毛球实验研究,在多元反馈教学法于教育领域原有的成效上,采用各种研究方法,比如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首先分析探讨了传统教学法的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论证证实“多元反馈教学法”在羽毛球教学中的可行性。为今后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推广多元反馈教学法奠定了基础,一方面为羽毛球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有显着成效,另一方面是为羽毛球课的教学新思路提供科学化依据,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通过实验研究分析多元反馈教学法比起传统教学法,在学生的运动成绩,技术动作水平以及学生对课堂效果的满意程度的作用更加显着。研究结论:(1)通过教学实验,实验组的多元反馈教学法与对照组的传统教学法应用于羽毛球教学中,均对提高学生的羽毛球成绩水平有较好的成效,但实验组的得分总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证明多元反馈教学法有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2)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羽毛球动作和击球质量方面的考核技评结果对比分析,采用多元反馈教学法的实验组在击球落点更加准确,击球点更加稳定,击球动作更加规范,发力更加连贯协调,这些都与对照组存在明显的差异,证明多元反馈教学法有利于羽毛球基本技术教学。(3)实验后,两组学生在教学效果评价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多元反馈教学法应用于羽毛球教学,更加有助于因材施教,这种教学效果得到大部分老师和学生的认可,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童平[5](2019)在《以兴趣为导向的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微课教学资源的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信息化的时代,教育发展的出路在于改革创新,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是促进教育变革及发展的“内生变量”;随着“以教育信息化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时代要求的到来,微课是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深度融合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真正促进有效的“教”和“学”,是当下体育教育专业推进信息化教学首要解决的问题。因此以兴趣为导向的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微课教学资源的优化研究,既满足学生的需求,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大程度上契合了现代教育改革的热点;对目前体育教育专业其他微课,尤其是以技术动将为主的微课教学资源的建设和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本研究应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深入了解目前体育教育专业微课开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以兴趣为导向”的微课教学资源设计理念,对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微课教学资源的优化进行针对性研究。本研究结论如下:(1)目前对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微课的相关研究甚少;无论全国层面还是浙江省层面,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微课都存在:微视频的元素单一,微课教学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学习兴趣容易缺失等问题。参与微课建设的教师普遍认为目前的体育专业微课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并对“以兴趣为导向”的微课教学资源的设计理念有很高的认可度。(2)以兴趣为导向的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微课教学资源的优化要以有效开发资源、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质量为三大目标;同时要突出趣味性、实用性、聚焦性、安全性等四大原则;主要从微教案、微视频、微习题、微讨论、微评价等五大内容进行优化。(3)以兴趣为导向的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微课教学资源的优化策略包括微教案的科学导入、微视频中巧设悬念、微习题中诱导探究、微讨论中研讨释疑、微评价中多元评价等策略,以此来深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实施优化方面应注重学生兴趣的同时兼顾教学目标、以学生的特点为出发点。(4)“以兴趣为导向”的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微课教学资源的优化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高效应用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学习等方面效果显着。(5)进一步完善以兴趣为导向的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微课教学资源优化的建议:教师要保持先进的教学思想;师生要提高信息化的应用能力;学校要加强管理、完善机制;教育技术部门要加快实现信息技术的突破。

李博[6](2018)在《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学科交叉视角出发,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历史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文献计量分析、内容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从历史、知识流动、研究内容三个维度对体育学学科知识演化进行研究。历史维度主要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梳理体育学各分支学科和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体育学的发展脉络,知识流动维度主要是结合学科交叉测度指标体系、托尼比彻的学科分类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对改革开放至今体育学学科交叉态势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内容维度主要采用知识图谱的方式展示并分析体育学和不同学科群交叉的研究热点。研究结果表明:1、体育学的演化经历了“问题研究形态”、“研究领域形态”、“学科范畴形态”三个阶段,学科交叉是体育学形成和壮大的主要途径。体育学最原始的知识形态是以运动技术或者是运动技能为表现形态的实践性知识,为了满足科学化需求,和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交叉,逐渐演化成为一个包含众多分支学科的综合性知识体系。2、我国体育学经历了清末效仿德日,民国学习欧美,新中国成立初期全面学苏,改革开放以后全面发展四个阶段。和西方相比我国体育学发展是非线性、碎片化的,但在学科起源、学科演进动力、学科结构演化等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改革开放以后的我国体育学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体育理论体系,在知识体系日渐完善的同时逐渐彰显出更多的学术性。3、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体育学知识体量和知识流量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知识体量的变化是非线性的波动的,经历了复苏期、指数增长期、逻辑增长期3个阶段,知识流量的增长是线性的,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和其他学科相比,体育学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较低,学科开放性不高,学科知识体量的增长大部分都是学科“自繁衍”的结果。北京奥运会后,这些现象在逐渐改观,学科开放性在逐渐增加,体育学由“外延式发展”逐渐转向“内涵式发展”。4、我国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从学科交叉的多样性来看,和体育学交叉融合的学科数量越来越多,学科交叉的跨度越来越大,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所形成的知识流量的分配由混乱向着有序化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关系逐渐稳固。二是从学科交叉的聚和性来看,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融合的强度越来越大,学科交叉网络密度越来越高,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5、苏联模式对我国体育学知识体系的影响非常明显,随着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的勃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体育学开始了“科学革命”,进入21世纪后“科学革命”逐渐结束,体育学进入“常规科学”阶段,通过“范式融合”我国体育学由偏向自然科学、教育学的知识体系演化成为综合性的知识体系。6、在现代科学聚合性发展趋势推动下和学科之间可通约性的规制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流出和知识流入两个视角下学科交叉呈现出趋同化的发展趋势。体育学和应用科学、软科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和纯科学、硬科学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体育学向着“软性化”、“实用化”的方向发展。生物学医学学科群、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经济学学科群成为了体育学关系最为稳定的3个交叉学科群。7、和体育学交叉文献数量最多的是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其次是经济学学科群、医学生物学学科群、信息科技学科群、人文类学科群、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学科群。体育学和不同学科群交叉形成的研究热点存在“边缘效应”,体育学和远缘学科交叉尽管研究成果数量不多,但是研究成果的丰富度、异质度更高,研究热点的数量也相对更多。8、北京奥运会对体育学和外部学科的交叉融合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无论是高频关键词、高突现率关键词还是聚类标注词,奥运会是出现次数最为频繁的词汇,几乎每一个学科交叉领域都有涉及奥运会的研究。在北京奥运会的关照下,体育学学科内部的扩张力和学科外部的渗透力不断增强,使得体育学和外部学科的交叉融合进一步深化。9、理论研究薄弱是体育学学科地位低下的根本原因。大部分的学科交叉研究都是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单向渗透至体育学领域,体育学无法贡献出具有影响力的理论。理论贫乏和方法的缺失使得体育学在和其他学科进行知识交换时总是扮演知识受馈者的角色,无法形成有效的知识回馈,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让渡学科的话语权,造成的后果就是体育学和其他学科在交叉融合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王秀强[7](2018)在《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大学体育文化传承自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中国近现代大学体育受到西方大学体育发展模式和体育理念的深刻影响,“依附性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大学体育的显着特点;但同时也受到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学体育文化又具有“内生性”特征。大学体育文化内在制约着大学体育的发展。中国近现代大学体育起源于“强国强种”、“富国强兵”的实用主义目的,在西方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指引下,大学体育主动斩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致力于为社会服务的功利性目标。长期发展的结果是,大学体育的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却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追根溯源,主要是关系到大学体育战略目标的大学体育理念的缺乏和大学体育文化自觉的缺失。因此,唤醒大学体育的文化自觉,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大学体育文化,成为大学体育发展的基础工程。本研究选取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3所国内具有百年以上历史大学的体育发展史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扎根理论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进行大学体育文化的要素分析,确立代表性体育人物及思想、体育规章制度、体育活动和竞赛、体育教学、体育文化的物质载体等五要素作为研究的横轴;其次对中国大学体育的百年发展历程进行了历史分期研究,将中国大学体育的发展历程分为清末、民国、新中国初期、“文革”、复苏、新发展时期等六个历史阶段,确立研究的纵轴。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历史研究等方法,以大学体育文化五要素为具体研究对象,探究各文化要素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背景、特征与发展规律;梳理出比较清晰的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概貌;并从百年大学体育发展进程中总结出历史经验和规律。在百年大学体育文化传承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百年大学体育发展现状,运用系统论和战略管理理论,首先进行了大学体育文化系统构建;之后进行了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规划研究,包括系统要素、内容体系和战略对策三个方面。研究结果表明:1.教育家和体育家的体育思想传承是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主线。大师的体育思想一直伴随着强国强种的民族思想,而且一直伴随中西方体育文化间的碰撞与融合、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碰撞与融合。纵观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始终围绕着“健身强国,以实现民族复兴,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这一主题。2.中国大学体育制度深受社会政治背景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大学体育制度设计;回顾中国百年大学体育制度发展历程,呈现出清朝末期的借鉴摸索、民国时期的深入发展、建国初期的苏联模式、“文革”时期的破坏停滞、新时期的学习欧美等阶段性特征;中国大学体育制度往往采用自上而下的制度建设路径,即政府层面主导,大学负责具体实施。3.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内涵上经历了“体操—体育—体育与健康”的发展历程;形式上表现了“课外—课内—课内外相结合”的发展趋势;价值功能上体现了“生物学—心理学—人文社会学”的认识提升;发展上呈现了“拿来主义—本土化探索—国际化”的三阶段发展模式;并且表现出钟摆式演变特征。4.大学体育精神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核心;体育场馆设施等物质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基础;体育制度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保障;体育行为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动力之源。大学体育精神、制度、行为、物质层面所包含的体育文化要素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背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大学体育文化系统。5.中国百年大学体育发展历经清末的发端、民国的发展、新中国的新生、“文革”时期的挫折、改革开放的重生、新时期的发展与繁荣六个发展时期。百年大学体育思想也经历了由机体活动能力发展观到身体、心理发展观,到身体、心理、思想品德发展观,最后转变到身体、心理、思想品德和文化素质观,充分体现了人类对体育文化发展的认知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到如今,体育人文价值观念逐渐成为中国体育发展的核心理念。6.引入战略管理理论;在构建大学体育文化系统的基础上,从战略的系统要素、内容体系和战略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规划研究。提出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战略对策:从大学体育文化各层面切入,明晰目标定位,健全决策机制,最大化发挥体育学科育人优势,跨学科合作、培养少而精的体育专业人才、凝练科研方向。7.总结百年大学体育思想发展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可供从国家到大学各层面的体育文化发展以借鉴。人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体,代表性体育人物的思想是大学体育文化系统构建中最为关键的要素,大学也因此成为整个中国体育教育的思想高地。在新的历史时期,围绕“民族复兴”的主题,大学体育人应有引领中国体育思想的主动性意识,传承发展,注重战略,以助力于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

王建涛[8](2018)在《“运动原理性知识”对大学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大学公共体育“个性化”改革是以系统技战术知识架构课程内容来培养大学生掌握1项运动技能为其终身体育打下能力基础的。技战术知识是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掌握和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方法性和策略性知识。技战术知识既具有程序性知识的操作性特征,也具有陈述性知识的理论性特征。在大学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中教师主要是通过示范动作做法和讲解动作要领来向学生传授操作性知识的,对动作做法或动作要领深层的技术原理、战术原理以及体能发展的原理等知识虽然有所涉及但不充分。本文将动作做法或动作要领深层的技术原理、战术原理以及体能发展的原理等知识概括为“运动原理性知识”。“运动原理性知识”是指与操作性知识密切相关的反映科学运动的规律性知识,具有非物质性、科学性、理论性和运动专指性特征。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教学实验等方法对在大学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中增加运动原理性知识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论证、分析和检验,目的是丰富大学生的体育知识、提高大学生的运动技能和改善大学生的锻炼态度。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专项体育课程分科设置的缺陷、专项理论课与专项实践课分离的缺陷、高校体育教师对公共体育课程是否存在知识干预广度和深度不够的看法以及大学生体育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认为在大学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中有增加运动原理性知识的必要性。在分析现有教学策略的特点和适用条件的基础上,以建构主义等理论为基础,认为采用“认知发展”教学策略有助于将运动原理性知识融入到大学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中。为检验增加运动原理性知识的有效性,以上海大学公共体育篮球教学为例进行实验。实验旨在确保不改变体育课程性质的前提下,验证在大学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中增加运动原理性知识对大学生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和锻炼态度的影响。教学实验结果和结论如下。(1)体育知识对照组体育知识前后测成绩的差异不具有显着性,而实验组前后测差异具有显着性,并且从提高幅度来看,实验组前后测成绩之差与对照组前后测成绩之差的差异具有显着性,因而在大学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中增加运动原理性知识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的体育知识。(2)运动技能技术方面,实验组前后测差异具有显着性,因而在技术教学中增加运动原理性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技术成绩,但在提高幅度方面与对照组没有区别。战术方面,实验组前后测差异具有显着性,并且在提高幅度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显着性,因而在战术教学中增加运动原理性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战术成绩,实验组增加运动原理性知识的效果与对照组存在区别。(3)锻炼态度实验组行为态度、目标态度、行为认知和行为意向维度的前测后测差异具有显着性,因而在大学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中增加运动原理性知识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的行为态度、目标态度、行为认知和行为意向。实验组锻炼态度的行为态度和行为认知维度的前测后测之差与对照组锻炼态度的行为态度和行为认知维度的前测后测之差的差异具有显着性,因而在大学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中增加运动原理性知识对改善大学生的行为态度和行为认知与对照有区别。总之,在大学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中增加运动原理性知识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的体育知识、提高大学生的运动技能和改善大学生的锻炼态度。研究建议如下:应进一步完善专项体育课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应选择合适的专项体育课教学策略;应提高专项体育课教师的专业水平;应改善专项体育课教学的办学条件。

蒋红霞[9](2017)在《体育价值研究》文中提出长期以来,受缺乏“体育”概念共识、体育价值研究与体育功能研究边界不清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体育价值研究在为人们提供体育价值认识、判断、选择、评价等理论解释方面还有待提升。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体育实践的深层次转型也亟待体育价值研究在理论上作出更为全面的阐释。因此,在确立体育的本体价值是育人价值、育体是其核心内容的基础上,沿着“历时形态——现存困境——理论探析——重构反思”这一思路展开研究,将有可能作出新的理论性探索。体育价值形态是体育价值较为稳定的具体表现形式,从价值预设的维度加以考察,把某种悬设的理想人格设定为体育的价值目标是已有体育价值形态的共同特征。其中,分别以德性、理性与心性为体育价值目标的古希腊体育、西方现代体育与中国古代体育表现得尤为典型。它们从不同侧面丰富了体育价值的内容,开拓出了不同的体育价值路径。我国体育价值的现存困境是,自进入现代体育历史进程以来,体育价值实践中的古与今、身与心、“我”与“他”等三对关系的共存与博弈,与体育价值认识中由“健康论”与“技能论”主导的争辩共同构成了我国体育价值冲突的内容。这既是对已有体育价值观的集中反思,也是对一种新的体育价值观的呼唤。进一步探析体育价值生成这一理论问题,将更有助于理解体育价值形态的多样性与我国体育价值冲突的复杂性。体育价值生成是一个系统性、多因素合力的过程,体育过程的简单要素与环境要素是体育价值生成的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体育来源的多样性与体育的制度化是体育价值生成的实践基础与保障机制。究其根本,人的主体性是体育价值生成的根本动力。因此,在理论上构建主体性体育价值这一基本框架,其意蕴为人之主体是体育价值的创造者、实现者和享有者,人之主体性的根本在于使价值的创造回归主体。在实践中,把体育界定为“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教育活动”,将是我国体育在经历了“以学校体育为主力”、“以竞技运动为统领”两个历史阶段,其内涵从身体教育被竞技运动遮蔽后的一次新的飞跃。当前,重塑体育价值认识、修改相关法律与制度,通过以学校体育为主体、以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为两翼的阶段性策略来培育人的主体性的“新体育观”将是我国体育价值的重建理路。

孙晋海[10](2015)在《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体育学是研究体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在我国属一级学科。它是体育人才培养、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体育科学研究、体育社会服务和体育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体育事业发展的智库和支柱。我国高校体育学是体育学的主体,其学科建设与发展一直受到学者的关注,展开了诸多有益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梳理这些研究成果时发现,相关研究多集中于学科体系、发展现状与对策、二级学科建设、微观层面以及区域性研究等方面,尚缺乏体育学学科整体性、宏观性、系统性和发展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尤其缺乏将体育学上升到学科门类高度的战略层面的综合性发展研究。为此,我们提出了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的战略问题。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系统分析、历史分析和逻辑归纳等研究方法,从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历程梳理入手,结合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现状,并参照部分国外高校体育学学科的发展经验,对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的战略地位、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任务、战略选择与布局、战略重点、战略步骤与举措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纵观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100多年的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从运动项目到课程再到初建专业、专业化发展、挫折与停顿、体育学的学科形成、体育学归属社会科学与学科重构、学科的快速发展等六个阶段。表现出其在由项目→课程→专业→学科的演进过程中,从小到大、曲折徘徊、螺旋上升、不断发展的特征。2.目前我国体育学学科国字号重点建设呈现出区域性非衡状态,华东和华北地区呈强;体育学学科在SCI、EI、SSCI、CSSCI来源期刊上人均发表的学术论文数偏少,收录我国体育科学研究引文来源期刊的影响力低,文献被国外相关学者的关注与认可度不高,其国际影响力与我们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体育学学科荣获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级偏低,科研成果整体上没有明显的数量优势,高质量的标志性成果匮乏,学科的整体研究水平有待提高。3.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的学科声誉整体处于一般水平。影响其声誉的最重要五个因素依次为科研水平、学科地位、人才培养质量、人才队伍、服务社会能力。映射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对体育学学科声誉的重要作用。4.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建设的重点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术地位和强化人才梯队建设;难点是高水平学术成果取得、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学科特色凝炼。体现了人才培养质量和高层次研究成果对体育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性。5.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的战略方针是: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学科建设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原创学科与学科交叉融合相结合;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相结合;国内与国际相结合;“强优、支重、改老、扶新”有机结合;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协调发展相结合。6.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的战略选择是:赶超战略、协同战略、差异化战略、品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增长极战略。战略布局为: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一体两群(以学科基础为主体,大力发展学科原创群和学科交叉群);打造三个优势互补的特色学科群;强强联手,打造一批优势学科集群;以点带面,梯次发展,打造区域特色优势学科群。7.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的优先发展领域主要涉及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重大交叉研究领域主要有:体育学与工程学、医学、文化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休闲学等,需要加强学科间的深层次交叉研究,不断充实体育工程学、运动健康学、体育文化学、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学、体育法学和休闲体育学的学科基础理论,提升其社会影响力。8.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的战略措施主要有:明确体育学学科的规范化建设理论;重构体育学学科体系;优化资助政策,加大资助力度;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促进不同学科之间交叉研究的组织创新;开展不同渠道之间的协作与合作;创新国际学术合作与交流方式;建立健全“基础设施”,搭建良好的学术研究平台;学科与术科结合,鼓励协同创新;加强应用研究,提高研究成果科技转化程度;积极推进体育课程建设的层次化和体系化进程。

二、信息论与体育理论课教学的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息论与体育理论课教学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2)“互联网+”背景下陕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开展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互联网+”时代的特点
        1.1.2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发展趋势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选题意义
    1.3 理论依据
        1.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3.2 元认知理论
        1.3.3 香农理论
        1.3.4 创新扩散理论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研究现状
        2.1.1 “互联网+”背景下体育教育教学模式相关研究
        2.1.2 “互联网+”背景下体育教育内容相关研究
        2.1.3 “互联网+”背景下体育教育教学评价机制相关研究
        2.1.4 普通高等院校传统体育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2.1.5 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对比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互联网+”
        2.2.2 “互联网+教育”
        2.2.3 “互联网+教学”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调研对象
        3.1.2 调研范围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访谈法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教师互联网工作水平现状
        4.1.1 教师的基本情况
        4.1.2 教师对“互联网+教学”平台的了解及掌握
    4.2 教师利用互联网教学现状
        4.2.1 教师对互联网与体育教育融合的观点
        4.2.2 教师互联网教学手段的使用
        4.2.3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学习现状
        4.2.4 教师利用“互联网+教学”平台的备课现状
        4.2.5 教师利用“互联网+教学”平台的授课过程
        4.2.6 教师利用“互联网+教学”平台后的教学效果
    4.3 “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受教育现状
        4.3.1 学生自主学习状况
        4.3.2 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预习状况
        4.3.3 学生线上课堂注意力集中情况
        4.3.4 学生接受“互联网+教育”课堂的效果
    4.4 “互联网+”背景下的体育教育教学评价
    4.5 学校提供的“互联网+教学”相关设施配置
        4.5.1 网络条件配置
        4.5.2 “互联网+教学”相关终端配置
        4.5.3 “互联网+教学”平台配置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1.1 教师的互联网工作能力
        5.1.2 教师互联网教学
        5.1.3 学生学习
        5.1.4 教学评价体系
        5.1.5 互联网教学场地设施
    5.2 研究建议
        5.2.1 加强对教师互联网工作能力的培养
        5.2.2 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5.2.3 转变教学模式
        5.2.4 完善学校互联网教学硬件软件配备
        5.2.5 利用互联网建立阶段性教学过程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互联网+背景下陕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开展概况调查(教师篇)
    附录二 “互联网+”背景下陕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开展状况研究(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三 “互联网+”背景下陕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开展状况调查(学生篇)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多元反馈教学法在跳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创新发展基础教育教学法符合发展规律
        1.1.2 新课程标准下对基础体育教学工作的要求
        1.1.3 多元反馈教学法运用于跳远教学中的可行性
    1.2 选题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研究
        2.1.1 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
        2.1.2 反馈的定义及作用
        2.1.3 多元反馈教学法的定义及教学作用
    2.2 多元反馈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2.2.1 信息论原理
        2.2.2 系统论原理
        2.2.3 控制论原理
    2.3 多元反馈教学的评价方法
        2.3.1 诊断性评价
        2.3.2 发展性评价
        2.3.3 表现性评价
    2.4 多元反馈教学法在跳远课堂中的教学原则
        2.4.1 主体性原则
        2.4.2 及时性原则
        2.4.3 交往性原则
        2.4.4 针对性原则
    2.5 跳远教学中多元反馈教学法与传统体育教学法的对比分析
    2.6 多元反馈教学法相关文献前期分析
    2.7 国内外关于反馈教学的研究现状
        2.7.1 国内关于反馈教学的研究
        2.7.2 国外关于反馈教学的研究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教学实验法
        3.2.4 观察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结合教学探讨多元化反馈的应用
    4.2 实验前调查与测试结果分析
        4.2.1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身体形态和素质对比分析
        4.2.2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跳远基础与认知情况分析
        4.2.3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学习跳远的学习兴趣、期望分析
        4.2.4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对于课堂反馈的态度
    4.3 实验后测试结果分析
        4.3.1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身体形态与素质对比分析
        4.3.2 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前后身体素质组内对比分析
        4.3.3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跳远成绩与技评对比分析
        4.3.4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对比分析
        4.3.5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习兴趣分析
        4.3.6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培养能力对比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2.1 教师要注重意志品质的培养
        5.2.2 注重学生情感体验
        5.2.3 有效控制学生学习
        5.2.4 教师的工作态度对学习者的影响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8 附录
    附录 A 问卷效度专家问卷
    附录 B 学生基本情况问卷
    附录 C 教学效果评价问卷
    附录 D 蹲踞式跳远评价标准及要求
    附录 E 实验班和对照班技评成绩单
    附录 F 实验班教案
    附录 G 对照班教案
    附录 H 身体素质测试细则
9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多元反馈教学法在高校体育专业羽毛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1.1 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1.1.2 高校体育专业羽毛球运动教学发展的需要
    1.2 多元反馈教学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多元反馈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基础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相关名词定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思路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教学实验法
3 多元反馈教学法用于羽毛球教学中的过程
    3.1 多元反馈教学法的课堂教学程序
    3.2 多元反馈教学法的教学阶段
        3.2.1 录像反馈指导阶段
        3.2.2 学习新技术阶段
        3.2.3 练习阶段
        3.2.4 总结阶段
    3.3 羽毛球教学中多元反馈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的对比区别
    3.4 多元反馈教学法的教学优势
        3.4.1 多元反馈教学法有助于调控教学活动过程
        3.4.2 多元反馈教学法贯穿了多种教学思想
        3.4.3 多元反馈教学法丰富了评价体系
        3.4.4 多元反馈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4 实验结果与讨论分析
    4.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4.1.1 实验前学生身体形态的确定
        4.1.2 实验前学生身体素质的确定
        4.1.3 实验前学生羽毛球基本技术的确定
    4.2 实验后考核测试项目测试方法以及评价标准
        4.2.1 正手发高远球测试方法及评价标准
        4.2.2 正手发高远球测试方法及评价标准
        4.2.3 反手挑球测试方法及评价标准
    4.3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测试结果及分析
        4.3.1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各项考核成绩分布情况以及原因对比分析
        4.3.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正手发高远球击球成绩分布对比分析
        4.3.3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正手击高远球击球成绩分布对比分析
        4.3.4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反手挑球成绩分布对比分析
        4.3.5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教学效果反馈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以兴趣为导向的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微课教学资源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 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国内微课开展的研究现状
        2.2.2 国内有关体育微课开展的研究现状
        2.2.3 国内教学资源优化的研究现状
        2.2.4 国内教学中有关“兴趣”的研究现状
3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3.1.1 微课
        3.1.2 微课教学资源
        3.1.3 “以兴趣为导向”
    3.2 理论基础
        3.2.1 系统科学整体优化原理
        3.2.2 兴趣理论
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4.1 研究对象
    4.2 研究方法
        4.2.1 文献资料法
        4.2.2 专家访谈法
        4.2.3 问卷调查法
        4.2.4 案例分析法
        4.2.5 行动研究法
        4.2.6 数理统计法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5.1 基于全国层面对体育教育专业微课教学资源的研究
        5.1.1 可借鉴之处
        5.1.2 存在的问题
    5.2 基于浙江省层面对体育教育专业微课的调研
        5.2.1 教师对“以兴趣为导向”教学资源设计理念的评价分析
        5.2.2 教师对其所开展微课的自评
    5.3 温州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微课优化前的审视
        5.3.1 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微课优化前的现状
        5.3.2 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微课优化前的分析
    5.4 以兴趣为导向的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微课教学资源的优化研究
        5.4.1 以兴趣为导向的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微课教学资源的优化目标
        5.4.1.1 以有效开发教学资源为目标
        5.4.1.2 以提高学生兴趣为目标
        5.4.1.3 以提升学习质量为目标
        5.4.2 以兴趣为导向的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微课教学资源的优化原则
        5.4.2.1 趣味性原则
        5.4.2.2 实用性原则
        5.4.2.3 聚焦性原则
        5.4.2.4 安全性原则
        5.4.3 以兴趣为导向的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微课教学资源的优化内容
        5.4.3.1 微教案
        5.4.3.2 微视频
        5.4.3.3 微习题
        5.4.3.4 微讨论
        5.4.3.5 微评价
        5.4.4 以兴趣为导向的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微课教学资源优化的策略
        5.4.4.1 微教案:有效引导激兴趣
        5.4.4.2 微视频:巧设悬念提兴趣
        5.4.4.3 微习题:诱导探究增兴趣
        5.4.4.4 微讨论:研讨释疑持兴趣
        5.4.4.5 微评价:多元评价延兴趣
        5.4.5 以兴趣为导向的体操微课教学资源实施优化应注意的问题
        5.4.5.1 注重学生兴趣的同时兼顾教学目标
        5.4.5.2 以学生的特点为出发点
        5.4.5.3 把握游戏元素与微课的契合度
        5.4.5.4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5.5 以兴趣为导向的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微课教学资源优化的应用效果
        5.5.1 学生对体操微课兴趣度提升情况的反馈
        5.5.2 学生对体操微课教学资源优化的应用反馈
        5.5.3 学生对体操微课教学资源优化满意度的反馈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7 参考文献
8 附录
    附件A
    附件B
    附件C
    附件D
    附件E
    附件F
9 致谢
10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体育学科研究
        二、学科交叉研究
        三、体育学学科交叉研究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安排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一、研究难点及解决办法
        二、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起点与分析维度的确立
    第一节 学科的考辨和理解
        一、学科的起源
        二、学科的内涵
    第二节 研究起点的确立
    第三节 分析维度的确立
        一、宏观层面——历史维度的确认
        二、中观层面——知识流动维度的确认
        三、微观层面——研究内容维度的确认
        四、三个维度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三章 历史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第一节 体育学主要分支学科演化历程
        一、主要分支学科的确认
        二、体育教育学
        三、运动生理学
        四、运动训练学
        五、体育心理学
        六、体育社会学
        七、各个分支学科演化的特点
    第二节 中国体育学学科演化历程
        一、晚清时期(1860年-1910年)
        二、民国时期(1911年-1948年)
        三、改革开放前新中国(1949年-1977年)
        四、改革开放之后新中国((1978年-至今)
        五、中国体育学演化的特点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学科演进路径模型
        二、学科交叉的动力机制
    第四节 学科交叉视野下体育学演化路径分析
        一、问题研究形态(15世纪文艺复兴至18世纪末)
        二、研究领域形态(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
        三、学科范畴形态(19世纪末至今)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知识流动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第二节 我国体育学知识流动总体特征
        一、我国体育学知识产量增长趋势
        二、我国体育学跨学科知识流量增长趋势
    第三节 基于自引与被自引对我国体育学跨学科知识流动的考察
        一、我国体育学学科自引分析
        二、我国体育学学科被自引分析
    第四节 基于学科交叉测度指标对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的考察
        一、学科交叉评价模型的构建和测度指标的选取
        二、1981-198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三、1986-199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四、1991-199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五、1996-200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六、2001-200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七、2006-201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八、2011-201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第五节 基于知识流动网络对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结构演化的考察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的获取
        二、知识流入视角下我国学科交叉结构演化
        三、知识流出视角下我国学科交叉结构演化
        四、对于我国体育学学科体系的探讨
    第六节 基于学科分类对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的考察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的获取
        二、知识流入视角下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
        三、知识流出视角下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
        四、对体育学学科性质的探讨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内容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文献检索策略
        二、学科交叉知识的挖掘
        三、学科交叉知识的展示
    第二节 体育学与医学、生物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身体素质训练
        二、学生体质健康
        三、运动对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影响
        四、运动损伤
        五、老年人体育
        六、运动性疲劳
        七、肥胖
    第三节 体育学与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竞技运动心理学
        二、体育教学
        三、体育教育心理学
        四、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育
        五、农村学校体育
        六、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
    第四节 体育学与经济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体育产业与体育市场化
        二、体育营销
        三、各分支产业的相关研究
        四、体育旅游
    第六节 体育学和信息科技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体育计算机辅助教学
        二、体育传播
        三、体育媒介事件
        四、体育新闻
        五、训练、比赛信息化
        六、体育文献计量
    第七节 体育学与人文类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奥林匹克文化
        二、体育史
        三、体育文化产业
        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五、体育翻译与体育英语教学
        六、体育与艺术
    第八节 体育学与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警察体育、体育犯罪、赛事安保
        二、体育志愿者服务
        三、体育赛事管理
        四、体育法学
        五、公共体育服务
    第九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二、对体育学基本理论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7)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理论基础
        1.3.1 大学体育文化概述
        1.3.2 战略与战略管理
        1.3.3 研究相关理论视角
    1.4 研究对象、分期与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分期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思路与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思路
        1.5.3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说明
        1.6.1 时间范围
        1.6.2 空间范围
        1.6.3 研究指标
第2章 百年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背景
    2.1 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2.1.1 “武”的演变历程
        2.1.2 儒、道、释的体育精神
    2.2 西方体育文化的传入
        2.2.1 教会学校与洋务学堂的示范与推动
        2.2.2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
    2.3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百年历程
        2.3.1 清朝末期:中国大学体育文化的发端
        2.3.2 民国时期:中西体育的冲突与融合
        2.3.3 新中国初期:毛主席题词和全面学习苏联经验
        2.3.4 “文革”时期: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挫折与教训
        2.3.5 复苏时期:扬州会议重新确立了学校体育的地位
        2.3.6 新发展时期:大学体育文化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
第3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精神文化的传承
    3.1 体育人物及思想的整体研究思路
    3.2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萌芽
        3.2.1 维新派体育思想
        3.2.2 “新政”时期体育思想
        3.2.3 军国民体育思想
    3.3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发展
        3.3.1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发展的背景
        3.3.2 大学校长体育思想
        3.3.3 体育家群体体育思想
    3.4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转向
        3.4.1 对资产阶级体育观的批判
        3.4.2 学校体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3.4.3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3.5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复苏
        3.5.1 体质教育思想的局限
        3.5.2 学校体育思想的争鸣
    3.6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繁荣
        3.6.1 “健康第一”思想
        3.6.2 “终身体育”思想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制度文化的传承
    4.1 大学体育制度的发端
        4.1.1 大学体育制度发端的背景
        4.1.2 政府层面的大学体育制度
        4.1.3 大学内部的体育制度
        4.1.4 区域体育组织的初现
    4.2 大学体育制度的定型
        4.2.1 政府层面的大学体育制度
        4.2.2 大学内部的体育制度
        4.2.3 学校体育制度的今昔对比
        4.2.4 校际体育组织
    4.3 大学体育制度的转型
        4.3.1 政府层面的大学体育制度
        4.3.2 大学内部体育制度建设
    4.4 大学体育制度的复兴
        4.4.1 政府关于大学体育制度建设
        4.4.2 大学内部体育制度建设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行为文化的传承
    5.1 大学体育教学的传承
        5.1.1 大学体育课程的开端
        5.1.2 专业体育教育的开端
        5.1.3 苏联体育教育理论的影响
        5.1.4 体育教学改革成为潮流
        5.1.5 新世纪大学体育课程改革
        5.1.6 小结
    5.2 大学体育活动和竞赛的传承
        5.2.1 课外活动和竞赛的开端
        5.2.2 课外活动和竞赛的发展
        5.2.3 新中国初期的课外活动和竞赛
        5.2.4 大学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合法化
        5.2.5 新发展时期大学体育要素的互动
        5.2.6 小结
第6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物质文化的传承
    6.1 体育场地设施的初步建设
    6.2 室内体育场馆建设的勃兴
    6.3 体育场馆设施的蓬勃发展
        6.3.1 体育场馆建设特点
        6.3.2 存在的问题
        6.3.3 体育场馆设施的前景
    6.4 体育场馆建设的文化性特征
        6.4.1 大型室内综合场馆成为主流
        6.4.2 新世纪体育场馆特征与趋势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大学体育文化的发展战略研究
    7.1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系统要素
        7.1.1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的构建
        7.1.2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主体要素
        7.1.3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客体要素
        7.1.4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中介要素
    7.2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内容体系
        7.2.1 指导思想
        7.2.2 发展现状
        7.2.3 战略目标
        7.2.4 战略重点
        7.2.5 战略路径
    7.3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战略对策研究
        7.3.1 健全大学体育战略决策机制
        7.3.2 百年大学体育精神文化建设
        7.3.3 百年大学体育制度文化建设
        7.3.4 百年大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7.3.5 百年大学体育学科能力建设
        7.3.6 体育文化研究与实践的互动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8)“运动原理性知识”对大学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依据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运动原理性知识”的界定
2 文献综述
    2.1 体育健康教育研究的争论
    2.2 “健康教育”思路的提出
    2.3 “健康教育”思路的理论基础
    2.4 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争论
    2.5 体育课程最值得教与学的内容
    2.6 运动技能研究的文献回顾
    2.7 体育理论知识教学研究的文献回顾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方法
    3.3 结构安排
4 增加运动原理性知识的必要性论证
    4.1 体育知识教学现状的调查
    4.2 增加运动原理性知识的缘起
    4.3 运动原理性知识的归属与划分
    4.4 增加运动原理性知识的课例
5 增加运动原理性知识的可行性分析
    5.1 教学策略分析
    5.2 增加运动原理性知识的策略
    5.3 增加运动原理性知识策略的理论基础
    5.4 增加运动原理性知识的案例
6 增加运动原理性知识的有效性检验
    6.1 实验目的
    6.2 实验假设
    6.3 实验方法
    6.4 实验I结果
    6.5 实验I结论
    6.6 实验II结果
    6.7 实验II结论
7 研究结论、创新、局限和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
    7.3 研究局限
    7.4 研究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数据收集手册
    附录2 评分方法
学习工作经历和科研成果

(9)体育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学理的角度
        1.1.2 历史的角度
        1.1.3 实践的角度
    1.2 概念界定
        1.2.1 体育
        1.2.2 体育价值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体育价值相关研究概述
        1.3.2 我国体育价值相关研究述评
    1.4 研究问题、思路和框架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思路和框架
    1.5 研究意义和方法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方法
2 不同的体育价值形态
    2.1 以德性为价值取向的古希腊体育
        2.1.1 城邦:古希腊体育的政治社会基础
        2.1.2 公民:古希腊体育的培养目标
        2.1.3 德性:古希腊体育的价值取向
    2.2 以理性为价值取向的西方现代体育
        2.2.1 民主:西方现代体育的政治社会土壤
        2.2.2 科学:西方现代体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2.2.3 理性:西方现代体育的价值取向
    2.3 以心性为价值取向的中国古代体育
        2.3.1 仁礼:中国古代体育的伦理社会基础
        2.3.2 天人:中国古代体育的价值之源
        2.3.3 心性:中国古代体育的价值取向
3 我国的体育价值冲突
    3.1 我国体育价值的实践冲突
        3.1.1 古与今的价值冲突
        3.1.2 身与心的价值冲突
        3.1.3 “我”与“他”的价值冲突
    3.2 我国体育价值的认识冲突
        3.2.1 我国体育价值认识冲突的演变
        3.2.2 我国体育价值认识冲突的比照
4 体育价值的生成
    4.1 体育价值生成的动力与要素
        4.1.1 体育价值生成的根本动力
        4.1.2 体育价值生成的要素
    4.2 体育价值生成的基础与机制
        4.2.1 体育的多源性:体育价值生成的实践基础
        4.2.2 体育的制度化:体育价值生成的保障机制
5 我国体育价值的重建理路
    5.1 体育价值理路的前提性问题探析
        5.1.1 体育价值的问题根源
        5.1.2 体育价值的目标向度
        5.1.3 体育价值的探寻路径
    5.2 我国体育价值重建理路探讨
        5.2.1 提出“新体育观”的可能
        5.2.2 “新体育观”的基本思路
6 结语
    6.1 反思与出路
    6.2 尾声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校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10)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文献综述
    2 研究对象、思路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思路
        2.3 研究方法
    3 主要研究内容
    4 研究创新
第二章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历程
    1 从运动项目到课程再到初建专业(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末)
    2 专业化发展(20世纪6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
    3 挫折与停顿(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20世纪70年代)
    4 体育学学科的形成(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
    5 体育学归属社会科学与学科重构(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6 学科的快速发展(21世纪初期至今)
    7 小结
第三章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现状
    1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高层次师资队伍现状
        1.1 长江学者
        1.2 国家级教学名师
        1.3 国家级教学团队
    2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高层次科学研究现状
        2.1 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高水平论文
        2.2 高层次科学研究平台情况
        2.3 高层次科研项目情况
    3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高层次教学资源与人才培养
        3.1 高层次教学成果奖与特色专业建设
        3.2 高层次教材与课程建设
        3.3 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情况
        3.4 高等院校体育场馆与设备资源
        3.5 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质量
    4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评估结果
    5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现状的专家评判
        5.1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声誉现状
        5.2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5.3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的瓶颈问题
        5.4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整体竞争力
        5.5 我国高校体育学二级学科总体发展状况
        5.6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产、学、研结合状况
    6 小结
第四章 国外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1 美国体育学学科建设现状与启示
        1.1 美国主要的体育学学科专业
        1.2 美国体育学学科专业排名及标准
        1.3 美国体育专业学位课程的选择
        1.4 美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2 俄罗斯体育学学科建设现状与启示
        2.1 俄罗斯体育学学科形成与发展
        2.2 俄罗斯体育学学科管理制度
        2.3 俄罗斯体育学学科结构特点
        2.4 俄罗斯高校体育学学科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3 英国体育学学科建设现状与启示
        3.1 英国体育学学科建设经验与分析
        3.2 英国体育专业建设经验与分析
        3.3 英国体育课程建设经验与分析
        3.4 英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4 国外体育学学科建设经验的启示
        4.1 厘清学科、专业逻辑内涵
        4.2 确定体育学学科性质
        4.3 明确体育学学科的对象
        4.4 完善体育学的基础理论
        4.5 体育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
        4.6 构建体育学学科框架体系
    5 小结
第五章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的战略地位
    1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
        1.1 在国际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数量
        1.2 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研究方向
        1.3 在国际学术刊物上论文发表质量
        1.4 学科知识互动
        1.5 体育学学科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
    2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在国家总体学科中的地位
        2.1 在学科门类中的地位
        2.2 在国家总体学科中应有地位
    3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
        3.1 在国家法律层面上的地位
        3.2 在国家政策层面上的地位
        3.3 在社会层面上的地位
        3.4 在社会经济需求中的地位
    4 我国体育学学科在高校中的地位
        4.1 院校规模和数量
        4.2 师资建设状况及地位
        4.3 专业设置及其竞争力
        4.4 学科发展的支持环境
    5 我国体育学学科在社团组织中的地位
    6 小结
第六章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的战略目标、方针与任务
    1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的战略目标
        1.1 目标的含义
        1.2 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目标的特征
        1.3 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价值链与目标分析
        1.4 高校体育学学科相关利益者与目标分析
        1.5 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目标的主要内容
        1.6 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战略目标主题分析
        1.7 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战略总体目标
    2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的战略方针
        2.1 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2.2 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2.3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2.4 学科建设与社会服务相结合
        2.5 原创学科与学科交叉融合相结合
        2.6 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相结合
        2.7 国内与国际相结合
        2.8 “强优、支重、改老、扶新”相结合
        2.9 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协调发展
    3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的战略任务
    4 小结
第七章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的战略选择与布局
    1 战略选择
        1.1 赶超战略
        1.2 协同战略
        1.3 差异化战略
        1.4 品牌战略
        1.5 多元化战略
        1.6 增长极战略
    2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的战略布局
        2.1 学科发展的总体构想
        2.2 战略布局的指导思想
        2.3 基本战略布局
    3 小结
第八章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的战略重点
    1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优先发展的重大领域
        1.1 全民健身学科领域
        1.2 体育产业学科领域
    2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重要交叉发展领域
        2.1 体育学与工程学交叉——体育工程学
        2.2 体育学与医学交叉——运动健康学
        2.3 体育学与文化学交叉——体育文化学
        2.4 体育学与经济学交叉——体育经济学
        2.5 体育学与管理学交叉——体育管理学
        2.6 体育学与法学交叉——体育法学
        2.7 体育学与休闲学交叉——休闲体育学
    3 小结
第九章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的战略步骤与举措
    1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战略步骤
        1.1 准备阶段(2 年左右)
        1.2 发展阶段(5 年左右)
        1.3 完善阶段(3 年左右)
    2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的战略举措
        2.1 明确体育学学科的规范化建设理念
        2.2 重构体育学学科体系
        2.3 优化资助政策,加大资助力度
        2.4 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2.5 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的组织创新
        2.6 开展不同渠道之间的协作与合作
        2.7 创新国际学术合作与交流方式
        2.8 建立健全“基础设施”,为学术研究提供良好平台
        2.9 学科与术科结合,鼓励协同创新
        2.10 加强应用研究,提高研究成果科技转化程度
        2.11 积极推进体育课程建设的层次化、体系化进程
    3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的战略保障
        3.1 政策保障
        3.2 制度保障
        3.3 组织保障
        3.4 资金保障
        3.5 执行保障
    4 小结
第十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论着
附件
致谢

四、信息论与体育理论课教学的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五育并举”视域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研究[D]. 浦爱华. 东北石油大学, 2021
  • [2]“互联网+”背景下陕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开展状况研究[D]. 陈宏超. 延安大学, 2021(12)
  • [3]多元反馈教学法在跳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李翠珊.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6)
  • [4]多元反馈教学法在高校体育专业羽毛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 李晨晨. 山西大学, 2019(01)
  • [5]以兴趣为导向的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微课教学资源的优化研究[D]. 童平. 温州大学, 2019(01)
  • [6]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D]. 李博. 福建师范大学, 2018(12)
  • [7]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战略研究[D]. 王秀强.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8]“运动原理性知识”对大学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D]. 王建涛. 上海体育学院, 2018(01)
  • [9]体育价值研究[D]. 蒋红霞. 浙江大学, 2017(09)
  • [10]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D]. 孙晋海. 苏州大学, 2015(10)

标签:;  ;  ;  ;  

信息论与体育理论教学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