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烦县地质灾害调查区划信息系统建设

娄烦县地质灾害调查区划信息系统建设

一、娄烦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信息系统的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金澍[1](2020)在《辽宁抚顺地区地质灾害评价及防治措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抚顺是辽宁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在该地区已经建设完成或正处于建设阶段的大量重要的工程项目,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该地区的人类活动以及工程开发日益的频繁,导致了地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受到了比较明显的干扰和影响,此外该地区对于坡地的相关的安全防护措施还很缺乏。造成了在夏季的暴雨发生时,经常发生塌方、滑坡和泥石流等一系列的严重地质灾害,对在建的重要工程项目以及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本文以抚顺地区为例,通过全面调查该地区的地质灾害情况,并在详细搜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数学建模方法和sufer软件等进行区域地质灾害的分区和危险性评价。最终给出抚顺地区地质灾害分区治理及监测预防的建议。取得了如下成果:(1)基本查清了抚顺县及抚顺市区地质灾害形成的区域地质背景条件。由于诸多条件的综合影响,不同地区地质灾害类型、特征和发育情况、危害程度各不相同,具有较明显的地域特征,为地质灾害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鉴于此,要充分的结合实际情况,找到导致地质灾害的根源,采用适当的方法来加以预防和治理,避免灾害的发生,推动社会健康和谐发展。(2)基本查清了研究区地质灾害状况及发育特征。本次调查与2016年抚顺市区地质灾害巡查报告及抚顺县地质灾害巡查报告相比,新增地质灾害点2处(抚顺县),核销地质灾害点12处(抚顺市城区8处,抚顺县4处),合并了5处地质灾害点(抚顺市城区)。(3)初步查明诱发研究区地质灾害主要因素。抚顺市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大气降水等自然因素及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等人为因素密切相关。抚顺市区地质灾害类型及规模主要以中-大型的地裂缝、滑坡为主,辅以小型的地面塌陷、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以上地质灾害的发生除了受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大气降水等自然因素影响外,还受到采矿、切坡等人为因素的控制。(4)对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进行了分区。利用sufer和建模方法对抚顺地区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进行分区。(5)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建议,编制了防治区划及建立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实践证明,通过利用数学建模和sufer软件可以有效的对抚顺地区地质灾害情况进行分区划分,并利用评判模型准确的进行危险性评价,能够为抚顺地区地质灾害评价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服务。

周璞[2](2020)在《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落实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改革任务之一,空间分区或区划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要义,也是地球科学在区域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前沿课题。针对当前国土空间分区科学性不足、省级国土空间分区定位不清,以及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资源型地区空间治理亟待加强等问题,本文以全国第一个全省域以资源型经济转型为主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省为研究区域,开展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理论和实证综合研究,优化提出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区划的模型方法与技术流程,提出国土空间功能分区方案与空间管制建议,以期为省级空间规划分区方案制定提供理论和技术方法支撑,为促进资源型地区国土空间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指导。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一是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重构和山西省分区类型改进。在国土空间分类、分区相关理论和实践总结的基础上,从国土空间功能系统演化机理出发,按照平行维度分类结构的思路,优化构建了五级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根据资源型地区独特的空间演化路径和高质量发展诉求,综合考虑资源产业发展及其外部影响,改进提出了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类型。二是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和区划技术方法体系优化。针对当前研究存在的指标设置指向性不突出、模型方法机理解释不足,功能判别的量化依据不明晰等问题,引入生态位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自组织理论中的协同学等原理,构建了以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为核心,以多功能比较优势分析和空间兼容功能协同性分析为判别标准,以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定性研判为校验准则的技术方法体系。三是开展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评价、综合识别与分区方案制定。构建体现山西特色的国土空间功能“态”“势”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改进的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方法进行多功能适宜性评价。基于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比较优势分析和协同性分析等结果,划定了山西省国土空间主导功能分区方案和复合功能分区方案,兼顾了空间管制的政策需要和增强空间管制弹性的现实诉求,并提出了以功能为导向的空间格局优化建议和分区管治策略。综合山西省分区方案衔接对比和技术方法体系总结讨论,本文提出的功能分区体系、综合识别与区划技术方法基本可行,能够对不同尺度尤其是宏观、中观尺度下的空间分区研究提供一定指导,对完善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理论与方法、指导省级和资源型地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践具有良好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袁孟[3](2019)在《神木市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防治区划》文中指出本文依托陕西省神木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项目,在分析神木市地质形成灾害特征和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开展了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危险区划分,最终提出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和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经实地调查,神木市除尔林兔镇、大保当镇、锦界镇外,其余12镇6办事处均有地质灾害发育,现有地质灾害点264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地面塌陷3种,其中崩塌200处,滑坡34处,地面塌陷30处。(2)经预测评价,神木市现有地质灾害中不稳定的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共计214处、较稳定的41处、稳定的9处;高危险的地质灾害点有10处,中危险的地质灾害点有180处,低危险的34处,不危险的40处。(3)神木市地质灾害分布特征为:东部丘陵区地质灾害较发育,共206处,河谷阶地区次之,共56处,西部沙漠滩地区最少,共发育2处。(4)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岩土体结构类型和人类工程活动是决定神木市地质灾害发育的主要因素,地质构造和大气降水是造成地质灾害发育的次要因素。(5)采用GIS系统,划定神木市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危险性分区。其中高易发区包括主要位于境内南部黄河沿线、中部窟野河一带及北部大柳塔一带;地质灾害高危险区主要分布于在204省道沿线、黄河东北部及南部、窟野河北部、秃尾河北部沿线及人口居住密集、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的区域。易发区和高危险区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区域。(6)神木市地质灾害防治可划分为4个重点防治区与3个一般防治区,重点防治区位于南部黄河及窟野河一带、秃尾河沿线、孙家岔~神木一带、大柳塔北部。

乔朋腾[4](2019)在《吕梁山区滑坡崩塌发育规律及易发性研究》文中指出吕梁山区地形起伏大,地质环境复杂,人类工程活动强烈,是滑坡崩塌频发区域,急需制定合理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因此在该地区开展地质灾害研究和易发性评价工作,为地质环境保护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以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研究区滑坡崩塌的发育受地形地貌、地质结构及河流侵蚀、降雨等气象水文因素综合影响。本文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吕梁山区城镇地质灾害调查”项目,以吕梁山区滑坡崩塌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分布特征和发育规律,基于分形理论,量化各影响因子对灾害的影响程度。并利用GIS技术,分别采用确定性系数模型与层次分析模型组合赋权法(CFAHP)、基于确定性系数法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CF-LR)、证据权模型(WOE)三种方法对吕梁山区进行滑坡崩塌易发性分区研究对比。论文主要得到以下成果及结论:(1)通过收集研究区滑坡崩塌数据及相关环境、地质等资料,总结了滑坡崩塌时空分布规律和发育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选取高程、坡度、坡高、坡型、坡向、岩组、河流距、降水量8个因子作为滑坡崩塌易发性评价因子。(2)采用分形理论,以各影响因子各分段的灾害分布密度为指标,分析灾害分布与影响因子的分段分维特征,进而揭示各影响因子对滑坡崩塌发育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研究区灾害分布与8个评价因子均呈现变维分形关系,滑坡崩塌发育受各个因子综合控制。根据累计变换阶数和分维值大小,得到各评价因子对滑坡崩塌的贡献程度排序为:高程>坡向>降水量>坡高>河流距>岩组>坡型>坡度。(3)采用CF-AHP法将定性与定量方法结合,基于确定性系数法得到各因子子类对滑坡崩塌发育的确定性系数,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因子权重,加权总和得到易发性分区图;CF-LR法基于指数概率理论,通过回归分析发生灾害和未发生灾害的地质环境差异,得到各个因子的权重,进而加权总和得到易发性分区图;WOE模型基于条件概率统计函数,通过分析各个证据因子对滑坡崩塌的贡献率,加权总和得到易发性分区图。(4)通过ROC曲线检验以上三种方法的评价效果,其AUC值分别为0.749、0.745、0.731,表明三种方法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CF-AHP方法效果最优,采用自然断点法划分为极高易发区、高易发区、中等易发区、低易发区、极低易发区。

石佳[5](2016)在《空间分析法在长兴岛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繁性与严重性升级,如何有效的预测和防治地质灾害发生及减少地质灾害成为地质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核心要素,是近几年地质灾害调查与规划的研究重点。本文依据“长兴岛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项目,通过研究区地质环境进行全面综合性分析为基础,以GIS技术(MAPGIS)为平台,利用空间分析方法对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评价研究。首先,通过对实际材料研究选出对于地质灾害贡献相对较大的影响因子,构建地质灾害评价体系;选用栅格单元作为评价单元,其中崩塌的评价因子有地形地貌、岩性、岩石结构、人类活动和地质灾害现状;滑坡的评价因子为地形地貌、斜坡类型、岩性组合、结构面、降雨量、人类活动和灾害现状。其次,运用MAPGIS与建立的数学模型结合,通过案例实际条件选取信息量模型和基于AHP与熵值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作为长兴岛地质灾害评价模型,并将两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对于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了 AHP与摘值法相结合的主客观综合权重确定法,采用功效系数转变将主观权重值与客观权重值相结合,将专家的主观判断和经验与客观信息相结合,具有较好的科学合理性。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得出研究区易发性评价分区图,进而对研究区地质灾害进行易发性分区;基于已调查得知研究区地质灾害分布图,对以上两种方法所得结果相比较,得出二者中与实际情况最相符的方法,进而对研究区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合理的灾害防治措施。

齐琼[6](2015)在《山西黄土地质灾害特性及预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质灾害是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或所生存的环境及自然社会资源严重破坏的过程,通常是在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在黄土区由于黄土具有大孔隙、结构松散、垂直节理发育、湿陷性明显、抗剪性低等显着的特征,在水流及其外荷载作用下,造成了黄土高原区沟壑纵横,地形破碎的地貌特征。在此种情况的地貌特点下,地质灾害特征为分布广、种类多。据调查统计,我国1/3的山体滑坡发生在西北的黄土高原地区。本文研究的山西正是黄土地质灾害易发区,具有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突发性强等特点。黄土是干燥或者半干燥气候状况下形成的土状堆积物,颗粒较小,土质松散,具备直立性,通常含有碳酸钙类物质,因此遇水易溶解、崩塌。山西是黄土高原主要组成部分,其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岩土体条件,决定了山西特有的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分布。部分黄土覆盖深厚地区,由于汛期降水集中,具备充分的动力条件,易引发自然地质灾害,由修筑房屋、煤矿采矿、修建道路等人类行为引起的各类地质灾害亦经常发生,如山体滑坡、崩塌、突发性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由此造成生命财产损失不计其数。本次山西地质灾害的研究工作针对黄土灾害较严重的区域进行,如黄河沿岸西南高原区的吕梁市,中部盆地区的忻州、临汾市,黄土高原东部边缘即山西中部的晋中市,山西省东南部通称“沁潞高原”又称“上党盆地”的长治地区。研究以初期相关资料收集、现场调查及后期统计分析、室内实验为主要手段,基本查明了黄土地质分布范围、规模和结构特征;明确了山西主要地质灾害如崩滑、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其隐患的分布规律、形成机理、地质构造、地貌条件等;探明了致灾作用的成因、规模、活动状况、危险程度等;统计了黄土地质灾害与降雨类型、降雨强度、降雨持续时间、降雨累积量等的关系;分析了该地区黄土抗剪强度随含水量增加的劣化规律;进行了地质灾害易发程度与危险程度区划,为灾害预防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赵岩[7](2013)在《水土保持区划及功能定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目标的提出,生态环境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水土保持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水土保持区划又是水土保持规划等工作的关键和前提,但是,在新时期的要求下,全国性及大尺度区域水土保持区划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是在全国水土保持区划一级区分区基础上,重点解决水土保持区划二、三级区划分的体系、方法和功能等问题。本文是在系统总结相关区划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我国自然地理、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特征,充分考虑区域水土保持特点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建立我国水土保持区划二、三级区分区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提出了水土保持功能类型、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通过全国水土保持区划数据上报系统获取数据,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ARCGIS)、统计分析(SPSS、MATALAB)等技术手段进行水土保持区划二、三级区的划分,并进行了三级区功能定位,根据三级区的水土保持主导功能提出分区防治技术途径。选择西北黄土高原区、南方红壤区作为典型区进行了实例研究。旨在为我国水土保持区划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研究思路与成果如下:(1)明确了水土保持区划理论基础与原则;水土保持区划是部门综合经济区划,与我国已经完成地貌、土壤、林业等区划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划以自然地理分异理论、系统科学理论和生态经济理论等为基础;以区内相似性和区间差异性原则、主导因素和综合性相结合原则、区域连续性与取大去小原则和水土保持主导功能原则等为区划原则;在相关区划(分区)的等级层次体系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水土保持区划二、三级区的目标和任务。(2)构建了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和方法。结合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影响因子分析,水土保持区划二、三级区的指标体系由自然地理要素、水土流失要素、土地利用要素和经济社会要素4个方面组成,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结合水土保持区划原则,提出采用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区技术途径,确定了以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人工神经网络(SOFM)、空间叠加、现状评价和专家判别等水土保持区划方法。提出了以县级行政区作为区划基本单元。(3)水土保持区划二级区划分。提出了水土保持区划二级分区依据,二级区划分指标包括特征优势地貌及海拔、水土流失类型及强度、水热指标等参考共性指标。提出了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区途径。以西北黄土高原区为实例,选取多年平均降雨量、林草覆盖率和强度以上侵蚀强度比例等5个主导指标,通过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将西北黄土高原区分区5个二级区。采用空间叠加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SOFM)分析的方法进行南方红壤区二级区分区实例研究,选取多年平均降雨量、≥10℃积温、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等6个指标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得到初步的8个二级区:选取多年平均降雨量、平均径流量、>15°坡度面积比例、轻度以上侵蚀面积比例、山地面积等9个指标进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SOFM)聚类,将南方红壤区划分为8个二级区:通过对南方红壤区的空间叠加和人工神经网络聚类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合专家判别等方法将南方红壤区分为8个二级区。(4)水土保持区划三级区划分。提出了水土保持区划三级分区依据、指标选择原则和区划方法。以西北黄土高原区为例进行水土保持区划三级区划分研究,并采取了按划定的二级区和按要素2种技术方案就行了对比研究。构建了西北黄土高原区三级区划分的指标体系,包括自然地理要素、水土流失要素、土地利用要素和经济社会要素的共24个指标。以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相结合方法进行每个二级区的三级区划分,得到西北黄土高原区三级区方案一。以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和空间叠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按要素划分三级区,得到西北黄土高原区三级区方案二。通过方案一和方案二的对比,结合专家判别等方法将西北黄土高原区分为16个三级区。(5)水土保持功能定位与分区防治。提出了水土保持基础功能8类,并提出了内涵及界定条件;构建了水土保持功能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通过水土保持功能评价结果得到了西北黄土高原区功能重要性评价图,通过空间叠加分析,得到西北黄土高原区水土保持功能综合评价图,将综合评价图与三级区方案叠加,确定了西北黄土高原区每个三级区的水土保持主导功能,根据三级区的主导功能提出了分区防治技术途径。本文通过系统研究分析,提出了水土保持区划二、三级区目标和任务,构建了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通过实例探索了主导指标、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人工神经网络(SOFM)、空间叠加和专家判别等区划方法在水土保持区划中的可行性;提出了以水土保持主导功能进行三级区定位和水土保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不同的分区提出防治技术途径。为我国水土保持区划和规划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

唐亚明[8](2012)在《陕北黄土滑坡风险评价及监测预警技术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土滑坡是一种在西北黄土高原区广泛发育的地质灾害。本文以陕北榆林子洲县、绥德县、延安宝塔区等地的黄土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和研究,分析了该类地质灾害的典型发育环境、诱发因素、变形破坏模式和风险特征。比较分析了黄土剥落、倾倒、崩塌、滑塌、滑坡、泥流等不同黄土滑坡类型的风险特征。利用国际上近些年发展起来滑坡风险管理理论,结合研究区的实际,将黄土滑坡风险评价分为小比例尺、中比例尺、大比例尺和单体滑坡四个不同层次和精度,研究并厘清了易发性、危险性和风险评价的区别和联系,并以延安市宝塔区为例进行了实际的风险评价和区划工作。1:50000小比例尺风险评价适用于全区,以传统的栅格法为手段,采用评价指标的信息量模型进行计算而得;1:25000中比例尺风险评价适用于城区、新开发区或重点城镇,采用高精度DEM叠加Quick Bird遥感数据识别潜在易发坡体,圈画滑塌危险区界线,进行受险对象信息解译,野外核查验证等方法而得;1:10000大比例尺风险评价适用于重点坡段,采用边坡分级系统,依据打分法而得;>1:5000比例尺风险评价适用于单体滑坡,采用可靠度分析稳定性,分别计算财产风险、个体生命风险、群体生命风险而得。形成了一整套陕北黄土滑坡风险评价技术方法体系。基于野外调查和观察,将降雨入渗诱发黄土滑坡的模式分为缓慢入渗型、入渗阻滞型和入渗贯通型三种,定性分析了各类黄土滑坡的降雨入渗过程和诱发机理。以陕北25个县(市、区)1960年2008年的227个历史黄土滑坡和降雨资料为依据,采用相关性分析、Logistic回归等统计方法,分别研究并得到了三类入渗诱发模式下的黄土滑坡降雨临界值。针对黄土剥落、倾倒、崩塌、滑塌、滑坡、泥流等不同的变形破坏特征,讨论了各类黄土滑坡监测手段和技术的适用性。研究了区域性降雨监测的原则和雨量站布设的方法,并以延安市宝塔区雨量监测为例进行了说明。研究了单体黄土滑坡的监测技术方法,并以宝塔山滑坡为例分析了四年的监测曲线,得出滑坡基本稳定的结论。根据不同比例尺风险区划结果和三类降雨临界值研究结果,分别设定了预警指标和预警等级,开发了区域性预警计算分析模型。以延安市宝塔区为例,研究了县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将降雨量监测、各类单体滑坡监测、简易监测、人工巡查数据集成到系统中,对县级地质灾害预警分为小比例尺预警、中比例尺预警、大比例尺预警、单体隐患点预警四种不同的预警精度,设计了一个能够为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供技术支撑的地质灾害管理信息系统。

赵洲[9](2012)在《陕南山区县域滑坡灾害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滑坡灾害风险管理研究是当前工程地质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我国滑坡灾害风险管理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在技术流程、研究方法等方面与国际流行的滑坡灾害风险管理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陕南山区是我国滑坡灾害高发区和重灾区之一,开展陕南山区县域滑坡灾害风险管理方法的探索和研究,对区内滑坡灾害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对我国其它地区滑坡灾害风险管理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分析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基本概念、目的任务、研究内容等方面分析探讨了县域滑坡灾害风险管理的基本体系,并将滑坡灾害动态风险分析和预报预警相结合,完善了县域滑坡灾害风险管理的技术流程。以宁强县滑坡灾害为例,通过进行滑坡灾害风险调查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得出了滑坡灾害风险分析的指标,并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从单体、全县区域不同空间尺度和滑坡灾害年风险分析、动态风险分析的不同时间尺度,研究构建了县域滑坡灾害风险分析的方法、流程和技术准则。通过对我国近年来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数据分析,确定了单体地质灾害生命风险可接受水平的上限为10-6/a、可容忍水平的上限为10-4/a,新建工程边坡生命风险可接受水平的上限为10-7/a、可容忍水平的上限为10-5/a的生命风险容许标准(即生命风险定量评价标准);结合宁强县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给出了单体滑坡灾害经济风险容许标准(即经济风险定量评价标准)的确定方法;结合滑坡危险性与危害性的定性分析,给出了单体滑坡灾害和全县区域滑坡灾害风险定性分级与评价标准,并分析探讨了县域滑坡灾害风险处置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流程。针对陕南山区县域滑坡灾害防灾减灾实际需求,在对县域滑坡灾害风险管理方法、技术标准等研究的基础上,以MapGIS6.7为GIS开发平台、 SQL Server2008为数据库管理系统、C#为开发语言,研发了县域滑坡灾害风险管理信息系统(CLRMIS)。结合宁强县滑坡灾害实际对CLRMIS系统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CLRMIS系统可较为有效的服务于县域滑坡灾害风险管理与防灾减灾工作。

丁辉[10](2011)在《基于遥感技术滑坡灾害区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90年代,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已经成为研究滑坡灾害有效手段之一在滑坡灾害调查、监测和评价中,基于航片和中、低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利用目视、人机交互解译和面向像素的分类,已取得许多成功的经验,但遥感技术在滑坡灾害领域的应用潜力远未被充分挖掘和采用,传统的解译技术、分类算法与海量卫星遥感数据发展现状不相适应,特别是滑坡灾害解译关键问题研究不足,成为制约遥感技术应用的瓶颈。因此,深入研究滑坡灾害遥感解译关键理论与方法,系统的利用遥感技术开展滑坡灾害区划评价,为滑坡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对于加快减灾、防灾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以西北黄土高原区为研究区,查阅国内外滑坡灾害遥感文献,利用不同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通过理论方法和实验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及创新:(1)滑坡灾害遥感解译关键问题研究。利用四种不同的卫星遥感数据源,分析研究滑坡灾害遥感解译的不确定性、尺度效应和解译、成图效果等关键问题,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西北黄土高原区滑坡灾害区划遥感数据选择原则、系统建立了西北黄土高原区滑坡灾害重要解译标志;(2)滑坡灾害面向对象计算机解译研究。针对滑坡灾害遥感解译数据分辨率要求较高、解译标志复杂的问题,对比不同空问分辨率卫星数据特点,研究分析面向像素分类和面向对象分类技术,基于分析结果,依据滑坡灾害解译标志进行滑坡灾害影像特征描述,通过集合分解和特征抽取,利用Spot5数据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技术进行区域滑坡灾害识别;(3)开展基于多源、多波段卫星遥感数据大、中比例尺滑坡灾害编目研究,建立了滑坡灾害编目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基于遥感数据滑坡灾害稳定性分析和易发区划方法,解决了基础数据和信息资料缺乏、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区域滑坡编目、区划的问题,为滑坡灾害区划研究提供重要的替代手段;(4)基于滑坡灾害解译、编目和稳定性、易发区划的研究结果,提出基于遥感技术滑坡灾害区划研究思路,为缓解海量遥感数据和滑坡灾害区划基础资料数据信息缺乏的矛盾提供依据;(5)以RS为获取和更新数据源,构建基于GIS滑坡灾害危险、风险区划预测和评价系统框架,实现RS和GIS技术集成在区划中的应用。

二、娄烦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信息系统的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娄烦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信息系统的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辽宁抚顺地区地质灾害评价及防治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GIS技术在地质灾害评价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1.2.2 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2.1 地理位置与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交通位置
        2.1.3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2 自然地理概况
        2.2.1 水文与气象
        2.2.2 植被类型、分布特征
    2.3 地质灾害类型
    2.4 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2.4.1 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特征
        2.4.2 地质灾害的行政区域分布特征
        2.4.3 地质灾害的时间分布特征
第3章 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
    3.1 地质灾害与地形地貌
    3.2 地质灾害与地质构造
    3.3 地质灾害与地震
    3.4 地质灾害与降水
    3.5 地质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4章 地质灾害综合评价
    4.1 评价内容与评价方法
    4.2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综合分区评价
        4.2.1 分区的目的
        4.2.2 分区原则
    4.3 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
        4.3.1 分区方法
        4.3.2 建立分区体系
        4.3.3 数学模型的建立
        4.3.4 数据处理
        4.3.5 分区结果及分区评价
    4.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4.4.1 地质灾害危险程度影响因素的确定
        4.4.2 建立评判模型
        4.4.3 危险性分区
    4.5 地质灾害危害程度评价
    4.6 地质灾害耦合模拟分析:以泥石流为例
        4.6.1 建立流固耦合模型
        4.6.2 参数设置
        4.6.3 模拟结果
第5章 地质灾害监测预防体系建设
    5.1 群测群防体系建设
        5.1.1 群测群防网络的构成
        5.1.2 群测群防网络建设
        5.1.3 群测群防的工作内容
    5.2 群专结合的预警预报体系建设
        5.2.1 专业监测网络体系建设
        5.2.2 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
        5.2.3 地质灾害监测、预测、预警、预报系统建设
    5.3 地质灾害防治分区评述
        5.3.1 重点防治区(Ⅰ)
        5.3.2 次重点防治区(Ⅱ)
        5.3.3 一般防治区(Ⅲ)
    5.4 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的平台
        5.4.1 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的平台
        5.4.2 运行环境
        5.4.3 系统框架
        5.4.4 数据库结构与内容
        5.4.5 系统功能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和致谢

(2)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创新点
    1.6 完成的工作量
2 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1 基本概念界定
        2.1.2 相关基础理论
    2.2 国土空间功能识别与分区研究
        2.2.1 国土空间功能类型划分
        2.2.2 国土空间功能评价方法
        2.2.3 国土空间功能识别与分区
    2.3 国土空间规划发展与分区研究
        2.3.1 国外空间规划发展与分区类型
        2.3.2 我国“多规合一”的发展背景与分区对比
    2.4 资源型地区相关研究
        2.4.1 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研究
        2.4.2 资源型地区空间发展相关研究
        2.4.3 山西省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2.5 研究进展评述
3 山西省国土基本概况及数据来源与处理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资源环境
        3.1.2 土地利用状况
        3.1.3 经济社会发展
    3.2 国土空间分区现状和开发利用问题
        3.2.1 现有国土空间分区类型对比
        3.2.2 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主要问题
    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1 数据来源
        3.3.2 数据处理
4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优化
    4.1 国土空间优化治理的需求分析
        4.1.1 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理论与现实需求
        4.1.2 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诉求
    4.2 国土空间功能演变机理分析
        4.2.1 国土空间功能演变的一般机理
        4.2.2 资源型地区空间功能演变的主要特征
    4.3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类型优化
        4.3.1 分区体系构建思路与原则
        4.3.2 “多规合一”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优化构建
        4.3.3 基于省级资源型特征的山西省分区类型改进
5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
    5.1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方法改进
        5.1.1 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基本原理
        5.1.2 功能“态”与“势”评价模型
        5.1.3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
        5.1.4 改进的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
        5.1.5 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动态综合评价
    5.2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指标和参数选取
        5.2.1 标准地域单元确定
        5.2.2 功能“态”与“势”评价指标构建
        5.2.3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与参数选取
    5.3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测算和分析
        5.3.1 功能“态”和“势”测度结果
        5.3.2 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结果
        5.3.3 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测算结果
        5.3.4 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空间关联分析
6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区划
    6.1 国土空间功能综合判别与分区技术流程优化
        6.1.1 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则
        6.1.2 国土空间功能比较优势分析方法
        6.1.3 国土空间功能协同性分析方法
        6.1.4 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路径
    6.2 基于比较优势分析的主导功能识别与分区
        6.2.1 多功能比较优势分析
        6.2.2 主导功能调整优化
        6.2.3 国土空间主导功能分区方案
    6.3 基于协同分析的潜力功能识别与分区优化
        6.3.1 国土空间兼容功能性识别
        6.3.2 兼容功能协同性指数测算
        6.3.3 兼容潜力功能类型判别
        6.3.4 国土空间复合功能分区方案
    6.4 国土空间功能格局主要特征和政策导向
        6.4.1 功能区的市域分布规律统计
        6.4.2 功能区分异特征和调控政策
        6.4.3 与相关分区成果的衔接与对比
    6.5 国土空间功能分区和技术体系适用性讨论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附录2 个人简介和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3)神木市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防治区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神木市地质灾害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水文
        2.3.1 气候
        2.3.2 水文
    2.4 地质条件
        2.4.1 地层岩性
        2.4.2 地质构造
    2.5 岩土体类型
    2.6 水文地质特征
        2.6.1 地下水类型及分布
        2.6.2 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2.7 人类工程活动类型
        2.7.1 矿产开发
        2.7.2 道路建设
        2.7.3 削坡建房
3 地质灾害类型与分布规律
    3.1 地质灾害类型
        3.1.1 崩塌
        3.1.2 滑坡
        3.1.3 地面塌陷
    3.2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3.2.1 滑坡
        3.2.2 崩塌
        3.2.3 地面塌陷
    3.3 地质灾害稳定性与危险性预测评价
        3.3.1 地质灾害稳定性预测评价
        3.3.2 地质灾害现状险情评价
        3.3.3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价
    3.4 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4 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
    4.1 地形地貌
    4.2 地质构造
    4.3 地层岩性及岩土体类型
        4.3.1 土+岩二元结构
        4.3.2 土+土岩双元结构
        4.3.3 岩体单结构
        4.3.4 土体单层结构
        4.3.5 土岩多层结构特征
    4.4 水与地质灾害
        4.4.1 大气降水
        4.4.2 地表水
    4.5 人类工程活动
5 地质灾害区划与评价
    5.1 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及评价
        5.1.1 评价模型
        5.1.2 单元网格划分
        5.1.3 评价因子的量化与图层的建立
        5.1.4 地质灾害易发分区评述
    5.2 地质灾害危险区划分及评价
        5.2.1 评价指标的确定
        5.2.2 评价方法
        5.2.3 地质灾害危险程度区划
6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与区划
    6.1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6.1.1 避让搬迁措施
        6.1.2 工程治理措施
        6.1.3 树立警示牌
    6.2 地质灾害防治区划
        6.2.1 防治目标
        6.2.2 防治区划
        6.2.3 重点防治分区评价
7 结论与不足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4)吕梁山区滑坡崩塌发育规律及易发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质灾害易发性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地质灾害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吕梁山区地质环境条件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象与水文
    2.2 区域地质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2.3 地质构造
        2.2.4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2.2.5 工程地质岩组
    2.3 人类工程活动
第三章 吕梁山区滑坡崩塌发育规律
    3.1 滑坡崩塌类型及分布特征
    3.2 滑坡崩塌时空发育规律
        3.2.1 空间分布规律
        3.2.2 时间分布规律
    3.3 滑坡崩塌影响因素
        3.3.1 河流侵蚀
        3.3.2 降雨作用
        3.3.3 人类工程活动
        3.3.4 冻融作用
        3.3.5 新构造活动与地震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易发性评价因子分析
    4.1 评价因子的选取与分段
    4.2 评价因子分析
        4.2.1 高程
        4.2.2 坡度
        4.2.3 坡高
        4.2.4 坡型
        4.2.5 坡向
        4.2.6 岩组
        4.2.7 断裂距
        4.2.8 河流距
        4.2.9 降水量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吕梁山区滑坡崩塌分布分形特征
    5.1 分形理论概述
        5.1.1 基本概念
        5.1.2 累计和变换分形理论
    5.2 基于累计和变换分形理论的滑坡崩塌分形特征
        5.2.1 灾害空间分布密度与高程的变维分形
        5.2.2 灾害空间分布密度与坡度的变维分形
        5.2.3 灾害空间分布密度与坡高的变维分形
        5.2.4 灾害空间分布密度与坡型的变维分形
        5.2.5 灾害空间分布密度与坡向的变维分形
        5.2.6 灾害空间分布密度与岩组的变维分形
        5.2.7 灾害空间分布密度与河流距的变维分形
        5.2.8 灾害空间分布密度与降水量的变维分形
    5.3 分维值意义的探讨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吕梁山区滑坡崩塌易发性评价
    6.1 评价模型与方法概述
        6.1.1 确定性系数模型(CF)
        6.1.2 层次分析模型(AHP)
        6.1.3 逻辑回归模型(LR)
        6.1.4 证据权模型(WOE)
    6.2 层次分析法与确定系数法组合赋权法
        6.2.1 评价因子确定性系数
        6.2.2 评价因子权重确定
        6.2.3 分区结果与评价
    6.3 基于确定系数法的逻辑回归模型
        6.3.1 确定性系数CF值计算
        6.3.2 回归系数计算
        6.3.3 分区结果与评价
    6.4 证据权法
        6.4.1 因子独立性检验
        6.4.2 证据因子权重计算
        6.4.3 分区结果与评价
    6.5 模型评价结果对比
        6.5.1 结果对比与分析
        6.5.2 精度验证
        6.5.3 最优评价模型
        6.5.4 不确定性分析
    6.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空间分析法在长兴岛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现实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的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GIS的起源
        1.2.2 国外地质灾害研究现状与发展
        1.2.3 国内地质灾害研究现状和发展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论文研究思路
        1.3.2 论文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创新点
2 案例区地理环境和地质环境背景
    2.1 自然地理环境
    2.2 评价区地质环境背景
        2.2.1 地层岩性
        2.2.2 地质构造
        2.2.3 岩土体特征
        2.2.4 水文地质条件
        2.2.5 人类社会工程、经济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3 评价区地质灾害分布与特征
    3.1 地质灾害发育成因
    3.2 地质灾害发育类型及分布特征
        3.2.1 地质灾害类型
        3.2.2 地质灾害分布和发育特征
    3.3 不同灾害类型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3.3.1 崩塌
        3.3.2 滑坡
    3.4 地质灾害主要隐患点统计及危险性评价
4 评价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体系建立
    4.1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原则
    4.2 模型评价因子选取及量化
    4.3 模型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
        4.3.1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4.3.2 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4.4 评价体系建立总结
5 空间分析法在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地质灾害评价中的应用
    5.1 空间分析的定义
    5.2 评价区域单元格划分
    5.3 基于GIS的AHP与熵值法模糊综合分析法
        5.3.1 数学模型评价原理
        5.3.2 评价模型建立
        5.3.3 AHP和熵值法结合赋值确定权重
        5.3.4 选取模型在MAPGIS空间分析模块中的实现
        5.3.5 评价区选取2102810210011灾害点所在单元格验证模型
        5.3.6 验算点算法程序在MATLAB中的实现
    5.4 基于GIS信息量法的评价
        5.4.1 信息量法评价数学模型判定易发性依据
        5.4.2 提取评价单元信息及数字化
        5.4.3 Surfer绘制地质灾害易发区等值线图
        5.4.4 MAPGIS空间分析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
    5.5 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5.6 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及评价总结
        5.6.1 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区总结
        5.6.2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总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山西黄土地质灾害特性及预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黄土性质相关研究
    1.3 黄土地质灾害基本类型
    1.4 山西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1.5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国外研究动态
        1.5.2 国内研究动态
    1.6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自然条件及地质环境条件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理环境
        2.1.2 气象水文
    2.2 地质环境概况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2.3 地质构造
        2.2.4 水文地质
        2.2.5 人类活动
        2.2.6 植被
第三章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成因分析
    3.1 地质灾害类型
    3.2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3.2.1 滑坡
        3.2.2 崩塌
        3.2.3 不稳定斜坡
        3.2.4 地面塌陷
        3.2.5 地裂缝
        3.2.6 泥石流
    3.3 地质灾害稳定性分析
        3.3.1 概述
        3.3.2 基本特征
        3.3.3 成因分析
        3.3.4 稳定性分析
第四章 山西黄土地质灾害与降雨关联性分析
    4.1 宏观统计分析
    4.2 地质灾害与降雨类型、强度及时间的对应关系
    4.3 地质灾害与前期累计降雨量及时间的对应关系
    4.4 地质灾害与逐小时降雨量的关系
    4.5 灾害处黄土抗剪强度的水敏感性试验及结果分析
第五章 地质灾害区划与分区评价
    5.1 地质灾害易发性区划方法
    5.2 地质灾害易发区评价
    5.3 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
第六章 黄土地质灾害预防对策建议
    6.1 山西地质环境特点
    6.2 地质灾害预防工作的指导思想、规划原则
        6.2.1 指导思想
        6.2.2 规划原则
    6.3 地质灾害预防工作
        6.3.1 地质灾害调查评价
        6.3.2 地质灾害预防体系建设工作
        6.3.3 地质灾害监测工作
        6.3.4 应急体系建设
        6.3.5 预防措施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水土保持区划及功能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
        1.1.1 研究的基础
        1.1.2 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区划(分区)现状
        1.2.2 国内相关区划(分区)现状
    1.3 我国水土保持区划发展现状
        1.3.1 我国水土保持区划发展
        1.3.2 我国水土保持区划现状
    1.4 水土保持区划特点与问题
        1.4.1 水土保持区划的特点
        1.4.2 水土保持区划的问题
    1.5 研究基础、目标与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5.3 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6 研究技术思路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技术路线
2 水土保持区划方法与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2.1 水土保持区划的理论与原则
        2.1.1 理论基础
        2.1.2 基本原则
    2.2 水土保持区划数据获取
    2.3 水土保持区划等级体系构建
        2.3.1 水土保持区划等级体系
        2.3.2 水土保持区划的命名及编码
    2.4 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构建
        2.4.1 区划指标选取原则
        2.4.2 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结构
        2.4.3 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建立
        2.4.4 指标的量化分析
    2.5 水土保持区划技术途径与方法
        2.5.1 区划基本单元
        2.5.2 技术途径
        2.5.3 区划方法
    2.6 小结
3 水土保持二级区划研究
    3.1 二级区分区依据与指标选取
    3.2 二级区分区模型选择与步骤
    3.3 西北黄土高原区二级区划
        3.3.1 区域特征分析
        3.3.2 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3.3.3 数据处理与聚类方法分析
        3.3.4 西北黄土高原区二级区分区方案
    3.4 南方红壤丘陵区二级区划
        3.4.1 区域特征分析
        3.4.2 空间叠加分析
        3.4.3 人工神经网络分析
        3.4.4 南方红壤区二级区分区方案
4 水土保持三级区划研究-以西北黄土高原为例
    4.1 三级区分区依据与指标体系
    4.2 三级区分区模型选择与步骤
    4.3 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进行三级区划分
        4.3.1 指标体系与区划技术方案
        4.3.2 主成分分析
        4.3.3 数据处理
        4.3.4 按二级区进行划分
        4.3.5 按要素进行划分
        4.3.6 方案对比与分析
5 水土保持区划功能评价与定位研究
    5.1 水土保持功能定义和内涵
        5.1.1 水土保持功能定义
        5.1.2 基础功能类型
        5.1.3 水土保持主导功能内涵与界定
    5.2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指标与方法
        5.2.1 水土保持功能指标体系
        5.2.2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方法
    5.3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
        5.3.1 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5.3.2 土壤保持功能评价
        5.3.3 蓄水保水功能评价
        5.3.4 防风固沙功能评价
        5.3.5 生态维护功能评价
        5.3.6 防灾减灾功能评价
        5.3.7 农田防护功能评价
        5.3.8 拦沙减沙功能评价
    5.4 综合功能评价与功能定位
    5.5 分区概况与防治技术途径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3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8)陕北黄土滑坡风险评价及监测预警技术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区概况
        1.2.1 社会经济概况
        1.2.2 地质环境概况
        1.2.3 地质灾害概况
    1.3 文献综述
        1.3.1 黄土滑坡研究现状及评述
        1.3.2 滑坡风险管理研究现状及评述
        1.3.3 滑坡监测预警研究现状及评述
    1.4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意义
    1.5 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1.5.1 技术路线
        1.5.2 创新点
    1.6 文中术语的定义
2. 陕北黄土滑坡的发育特征
    2.1 黄土的分布分区及地层
        2.1.1 黄土的分布
        2.1.2 黄土的分区
        2.1.3 黄土的地层
    2.2 关于黄土滑坡的分类
        2.2.1 国际上的斜坡运动分类
        2.2.2 国内的斜坡运动分类
        2.2.3 现有的黄土滑坡分类
        2.2.4 基于风险评价的黄土滑坡分类
        2.2.5 各类黄土滑坡的风险特征
    2.3 陕北黄土滑坡的发育及特征
        2.3.1 陕北黄土滑坡的特点
        2.3.2 陕北黄土滑坡的分布
        2.3.3 陕北黄土滑坡专项调查概述
        2.3.4 陕北黄土滑坡发育的典型地质环境
        2.3.5 陕北黄土滑坡的诱发因素
        2.3.6 陕北黄土滑坡的变形破坏模式
        2.3.7 陕北黄土滑坡的风险特征
    2.4 几个典型的陕北黄土滑坡
        2.4.1 粉煤灰砖厂黄土滑坡
        2.4.2 宽滩村黄土滑坡
        2.4.3 酒河坪黄土滑坡
        2.4.4 石畔河黄土滑坡
    2.5 本章小结
3. 陕北黄土滑坡风险评价技术方法
    3.1 滑坡风险管理概述
        3.1.1 滑坡风险管理过程
        3.1.2 滑坡风险分析
        3.1.3 滑坡风险评价
        3.1.4 滑坡风险管理
    3.2 关于滑坡评价的几个问题
        3.2.1 关于危险性和风险概念混淆的问题
        3.2.2 易发性危险性风险的联系与区别
        3.2.3 评价的精度问题
        3.2.4 评价需获取的参数和手段
    3.3 小比例尺黄土滑坡风险评价(1:50,000)
        3.3.1 评价区概况
        3.3.2 易发性评价
        3.3.3 危险性评价
        3.3.4 风险评价
    3.4 中比例尺黄土滑坡风险评价(1:25,000)
        3.4.1 方法与流程
        3.4.2 实例研究
        3.4.3 可靠性和适用性
    3.5 大比例尺黄土滑坡风险评价(1:10,000)
        3.5.1 评价指标的确定
        3.5.2 指标权重的计算
        3.5.3 评价单元的划分
        3.5.4 分级系统的设计
        3.5.5 分级系统的应用
1:5000)'>3.6 单体黄土滑坡风险评价(>1:5000)
        3.6.1 虎头峁滑坡概况
        3.6.2 斜坡稳定性可靠度分析
        3.6.3 财产损失风险分析
        3.6.4 个体生命风险分析
        3.6.5 群体生命风险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陕北黄土滑坡降雨临界值
    4.1 陕北地区的降雨特征
    4.2 降雨在完整黄土体中的入渗
        4.2.1 降雨量和土体含水率监测系统
        4.2.2 降雨量与土体含水率监测结果分析
    4.3 黄土的裂隙洞穴
        4.3.1 黄土裂隙洞穴的种类
        4.3.2 黄土裂隙洞穴的发育强度
    4.4 降雨入渗诱发黄土滑坡的模式
        4.4.1 降雨入渗诱发滑坡的复杂性
        4.4.2 缓慢下渗诱发型
        4.4.3 下渗阻滞诱发型
        4.4.4 下渗贯通诱发型
    4.5 三种入渗诱发类型的降雨临界值分析
        4.5.1 数据筛选及分组
        4.5.2 缓慢下渗诱发型发生概率与前期雨量
        4.5.3 下渗阻滞诱发型降雨临界值
        4.5.4 下渗贯通诱发型降雨临界值
    4.6 本章小结
5. 陕北黄土滑坡监测技术方法
    5.1 滑坡监测技术方法概述
        5.1.1 按监测对象划分
        5.1.2 按监测手段划分
    5.2 黄土滑坡监测方法适用性讨论
        5.2.1 黄土剥落的监测
        5.2.2 黄土倾倒的监测
        5.2.3 黄土崩塌的监测
        5.2.4 黄土滑塌的监测
        5.2.5 黄土滑动的监测
        5.2.6 黄土泥流的监测
    5.3 区域性降雨监测技术方法及实例
        5.3.1 降雨监测的技术方法
        5.3.2 宝塔区降雨监测实例
    5.4 单体黄土滑坡监测技术方法及实例
        5.4.1 宝塔山滑坡概况
        5.4.2 监测系统布设及数据传输
        5.4.3 监测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信息系统设计
    6.1 预警的总体思路和原则
    6.2 降雨型黄土滑坡预警指标及等级
        6.2.1 小比例尺预警的指标及等级
        6.2.2 中比例尺预警的指标及等级
        6.2.3 大比例尺预警的指标及等级
        6.2.4 单体滑坡预警的指标及等级
    6.3 预警模型算例
        6.3.1 降雨量插值计算
        6.3.2 预警级别计算
    6.4 信息系统设计
        6.4.1 系统的数据库
        6.4.2 系统的模型库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版
    图版 1:基于风险评价的黄土滑坡分类典型照片
    图版 2:延安市城区及规划区黄土滑坡易发坡体识别图
    图版 3:延安市城区及规划区黄土滑坡遥感解译图
    图版 4:延安市城区及规划区黄土滑坡危险性区划图
    图版 5:延安市城区及规划区黄土滑坡风险区划图
    图版 6:陕北黄土滑坡风险评价指标图示
    图版 7:黄土裂隙与洞穴典型照片
    图版 8:三种降雨入渗模式诱发黄土滑坡实例
附录

(9)陕南山区县域滑坡灾害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单体滑坡灾害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1.2.2 区域滑坡灾害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1.2.3 滑坡灾害风险管理应用现状
        1.2.4 研究区滑坡灾害研究现状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县域滑坡灾害风险管理的基本体系
    2.1 基本概念
        2.1.1 单体滑坡灾害、区域滑坡灾害与县域滑坡灾害
        2.1.2 滑坡危险性、危害性与滑坡灾害风险
        2.1.3 滑坡灾害风险评估、风险处置与风险管理
        2.1.4 县域滑坡灾害风险管理
    2.2 县域滑坡灾害风险管理的目的与任务
        2.2.1 主要目的
        2.2.2 主要任务
    2.3 县域滑坡灾害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2.4 县域滑坡灾害风险管理的技术流程
    2.5 小结
3 研究区滑坡灾害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3.1 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概况
        3.1.1 地理位置与交通
        3.1.2 气象水文
        3.1.3 地形地貌
        3.1.4 地层岩性
        3.1.5 地质构造
        3.1.6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3.1.7 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3.1.8 水文地质特征
        3.1.9 社会经济与人类工程活动概况
    3.2 滑坡灾害风险调查与数据库建设
        3.2.1 风险调查
        3.2.2 数据库建设
    3.3 滑坡灾害特征分析
        3.3.1 发育特征
        3.3.2 分布特征
        3.3.3 年发生概率特征
        3.3.4 危害特征
    3.4 滑坡形成条件与影响因素分析
        3.4.1 地形地貌
        3.4.2 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
        3.4.3 降水量
        3.4.4 人类工程活动
        3.4.5 地震
    3.5 小结
4 县域滑坡灾害风险分析研究
    4.1 单体滑坡灾害风险定性分析
        4.1.1 危险性分析
        4.1.2 危害性分析
        4.1.3 风险分级
    4.2 单体滑坡灾害风险定量分析
        4.2.1 铁锁关镇夏家河四组滑坡概况
        4.2.2 滑坡发生概率分析
        4.2.3 承灾体时空概率与易损性分析
        4.2.4 滑坡灾害风险估算
    4.3 区域滑坡灾害风险分析
        4.3.1 区域滑坡危险性分析
        4.3.2 区域滑坡危害性分析
        4.3.3 区域滑坡灾害风险分级
    4.4 小结
5 县域滑坡灾害风险评价与风险处置研究
    5.1 滑坡灾害风险容许标准研究
        5.1.1 滑坡灾害风险容许标准的内涵
        5.1.2 风险容许标准确定的基本原则和思路
        5.1.3 生命风险容许标准的确定
        5.1.4 经济风险容许标准的确定
    5.2 滑坡灾害风险评价
        5.2.1 单体滑坡灾害风险评价
        5.2.2 区域滑坡灾害风险评价
    5.3 滑坡灾害风险处置
        5.3.1 单体滑坡灾害风险处置
        5.3.2 区域滑坡灾害风险处置
    5.4 小结
6 县域滑坡灾害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及应用
    6.1 系统设计
        6.1.1 设计原则
        6.1.2 总体设计
        6.1.3 基本功能设计
        6.1.4 拓扑结构设计
    6.2 系统开发
    6.3 系统在宁强县的应用
        6.3.1 滑坡灾害属性数据管理
        6.3.2 降雨数据管理
        6.3.3 空间图形数据管理
        6.3.4 滑坡灾害年风险分析与处置
        6.3.5 滑坡灾害动态风险分析与处置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基于遥感技术滑坡灾害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存在问题与不足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4 主要工作与创新成果
        1.4.1 博士期间主要工作
        1.4.2 主要创新成果
    1.5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滑坡灾害目视解译
    2.1 遥感地质目视解译
        2.1.1 目视解译
        2.1.2 人机交互解译
        2.1.3 地质解译标志
    2.2 滑坡灾害遥感解译不确定性
        2.2.1 滑坡灾害遥感解译
        2.2.2 不确定性分析
    2.3 滑坡灾害遥感尺度效应
    2.4 四种卫星遥感数据滑坡解译效果对比研究
        2.4.1 遥感数据及数据处理
        2.4.2 解译效果对比分析
        2.4.3 数据性能分析比较
        2.4.4 卫星遥感数据对比结果
    2.5 西北黄土高原区滑坡解译标志
        2.5.1 地貌解译标志
        2.5.2 滑坡灾害解译标志
        2.5.3 承灾体解译标志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滑坡灾害计算机解译
    3.1 计算机遥感解译
        3.1.1 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
        3.1.2 面向像素遥感数据分类
        3.1.3 面向对象遥感数据分类
        3.1.4 滑坡灾害影像特征描述
    3.2 面向对象分类技术
        3.2.1 图像预处理
        3.2.2 图像分割
        3.2.3 特征选择
        3.2.4 图像分类
    3.3 分类与尺度效应
    3.4 基于多特征面向对象滑坡识别
        3.4.1 原始图像预处理
        3.4.2 图像分割
        3.4.3 特征选择和提取
        3.4.4 图像分类
    3.5 滑坡灾害影像地学分析与智能图解
        3.5.1 滑坡灾害遥感地学分析
        3.5.2 滑坡灾害图像理解
        3.5.3 基于地面特征遥感信息模型
        3.5.4 进一步研究的构想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源、多波段卫星遥感数据滑坡编目
    4.1 滑坡编目
    4.2 卫星遥感数据预处理
        4.2.1 正射校正
        4.2.2 多源数据波段选择
        4.2.3 遥感数据辐射增强
        4.2.4 数据融合
    4.3 多源数据编目制图
    4.4 基于IKONOS数据大比例尺滑坡编目
        4.4.1 研究区概况
        4.4.2 立体像对提取DEM研究
        4.4.3 波段组合及分辨率融合
        4.4.4 影像特征及解译结果
    4.5 基于Spot 5数据中比例尺滑坡编目
        4.5.1 研究区概况
        4.5.2 数据源校正与精度分析
        4.5.3 数据波段选择与融合对比
        4.5.4 子长县滑坡灾害发育特点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遥感数据稳定性和易发区划研究
    5.1 滑坡易发区划
        5.1.1 滑坡灾害易发概述
        5.1.2 坡体稳定性影响因素
        5.1.3 区域易发区划评价
    5.2 基于遥感技术坡体稳定性分析
        5.2.1 黄上坡坡型及提取
        5.2.2 稳定性分析方法
        5.2.3 模型建立与简化
        5.2.4 稳定性计算
    5.3 基于遥感数据易发区划
        5.3.1 评价单元划分
        5.3.2 评价指标提取
        5.3.3 易发区划方法
    5.4 子长玉家湾易发区划
        5.4.1 研究区斜坡单元划分
        5.4.2 评价指标分析及提取
        5.4.3 基于GIS信息量法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GIS滑坡灾害区划管理与分析预测系统构建
    6.1 GIS概述
        6.1.1 GIS特征及功能
        6.1.2 RS和GIS一体化
    6.2 滑坡灾害危险性和风险区划
        6.2.1 滑坡灾害危险区划
        6.2.2 滑坡灾害风险区划
    6.3 遥感在滑坡灾害区划中应用
        6.3.1 基础数据资料
        6.3.2 滑坡灾害的变形监测
        6.3.3 滑坡灾害的空间和时间预测
        6.3.4 承灾体价值估计
        6.3.5 基于遥感数据滑坡灾害区划
    6.4 滑坡灾害数据管理与区划系统构建
        6.4.1 滑坡灾害数据管理
        6.4.2 滑坡灾害区划分析预测
        6.4.3 风险管理决策支持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概况
致谢

四、娄烦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信息系统的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辽宁抚顺地区地质灾害评价及防治措施研究[D]. 金澍. 吉林大学, 2020(01)
  • [2]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优化研究[D]. 周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3]神木市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防治区划[D]. 袁孟.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4]吕梁山区滑坡崩塌发育规律及易发性研究[D]. 乔朋腾. 长安大学, 2019(01)
  • [5]空间分析法在长兴岛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 石佳.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6(02)
  • [6]山西黄土地质灾害特性及预防研究[D]. 齐琼. 太原理工大学, 2015(09)
  • [7]水土保持区划及功能定位研究[D]. 赵岩. 北京林业大学, 2013(10)
  • [8]陕北黄土滑坡风险评价及监测预警技术方法研究[D]. 唐亚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5)
  • [9]陕南山区县域滑坡灾害风险管理研究[D]. 赵洲. 西安科技大学, 2012(05)
  • [10]基于遥感技术滑坡灾害区划研究[D]. 丁辉. 长安大学, 2011(05)

标签:;  ;  ;  ;  

娄烦县地质灾害调查区划信息系统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