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工程师》2004年总目录

《结构工程师》2004年总目录

一、《结构工程师》2004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陶婧,付少兰[1](2021)在《世界一流期刊建设背景下我国学术期刊网站建设与影响力提升举措》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分析我国学术期刊网络平台建设现状,探讨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背景下期刊网站建设的方向和举措。【方法】以中国建筑科学类33种中文核心期刊及其网站为调研对象,调查期刊网站的信息发布形式、网站功能与用户服务情况。【结果】大多数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网站具备内容发布的基础功能,但是在个性化设计、融合发展、用户服务方面较为欠缺。面向打造世界一流期刊的建设需求,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为例,提出网站建设的改进措施。【结论】科技期刊网站建设与期刊综合实力密切相关,培育世界一流期刊应重视网络平台建设。科技期刊在完善学术内容提升的同时,健全媒体融合传播途径,协同特色栏目打造品牌,提高出版服务的国际化水平,从而进一步提升期刊的影响力。

刘恋[2](2015)在《工业遗产语境下旧厂房再生的策略与方法 ——以万山汞矿机选厂改造利用为例》文中提出目前,我国处于新一轮发展建设阶段,大量的旧厂房闲置,迫于地价上涨的压力,具有历史价值的旧厂房可能被拆除,这种处理方法一方面增加了工程造价,另一方面,使具有巨大历史价值的工业建筑一去不复返。旧厂房具有显着的自身优势,在改造设计中也有充分的改造空间,对其进行改造再利用,一方面避免浪费,减少了城市垃圾,另一方面,延续旧厂房使用寿命,带动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在这种大背景下,各国都先后开始了工业遗产保护的相关研究,欧美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早,体系比较完整,其实践经验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国目前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视,但是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有所欠缺。一方面,我国在工业遗产的保护方式上还有欠缺。对于已经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业遗产,国家一般采用像保护文物一样的完全不动的保护方式或进行旅游开发。另外一批工业遗产通常被一些艺术家以创新的名义过度再利用。所以本文希望研究在保护的基础上普遍适用的再生策略。另一方面,我国的理论研究在深度和完整性上还比较欠缺。一些可移动的工业遗产、记录档案以及非物质形态的工业遗产常常被忽略,以至于破坏了整个工业景观,降低了工业遗产本身的价值。本文研究对象为工业遗产中很重要的一个类别——旧厂房建筑,第一章提出了研究的问题和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第二章通过对工业遗产概念和再生理论的研究与深度解读,以及国内外工业遗产改造利用实践的剖析,总结出工业遗产再生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第三章提出本文的就对象——万山汞矿机选厂,它依托于万山汞矿兴起和衰落,是优秀的工业遗产,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在基本原则和理念的指导下,第四章开始分别分析旧厂房改造再利用的相关设计因素,从保留、整治、改造、增添以及改造利用模式等方面深入分析,归纳总结出旧厂房建筑改造再利用的设计方法,详细地制定了机选厂改造利用的策略,最后第五章根据提出的设计方法和总结的改造策略对万山汞矿机选厂提出设计方案。对机选厂那个进行改造再生策略研究,一方面,为万山汞矿遗产的保护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使得对旧厂房的再生策略研究得到理论到实践性的论证。

杨兴华[3](2015)在《顶推法施工自锚式悬索桥关键技术与控制》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年来,随着自锚式悬索桥越来越广泛地应用,特别是在我国,自锚式悬索桥更是受到了许多工程师的青睐。自锚式悬索桥之所以得到了大力推广,主要是因为该类桥具有美观的桥型;在其适用的跨径范围内,建造的工程费用相对其他桥型而言更低廉。然而,自锚式悬索桥的施工控制理论和技术相对比较薄弱,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还比较少,现有的理论、设计方法和施工都还有待在实践工程中去检验、提取、归纳与总结,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无疑是很有意义的。本文结合潮白河自锚式悬索桥的施工过程,对其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和施工控制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具有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为潮白河自锚式悬索桥的顺利建成提供了技术支持。(1)详细介绍了顶推法施工的分类,顶推施工过程中的临时设施以及顶推法施工的优缺点。潮白河大桥的钢箱梁采用顶推法施工,钢箱梁在顶推过程中的动态应力监控结果与理论值较为吻合,应力没有超过设定预警值。钢箱梁顶推就位后,钢箱梁静态应力监测结果显示,顶推到位后钢箱梁应力较小,在安全范围内。临时墩及顶推平台位移监测结果显示,4#临时墩存在顶推过程中位移超出预警值情况,经调整能够满足安全要求。临时墩应力监测结果显示,临时墩处于压力状态。(2)详细介绍了自锚式悬索桥的受力特性、计算理论及施工控制方法。通过对潮白河大桥的上部结构施工监控,得出以下结论:桥塔下横梁受顶推施工影响较小,在后期监控中可适当放松对其监测力度。通过对潮白河自锚式悬索桥监测工况的加劲梁、桥塔下横梁等构件的施工控制方法以及应力、变形测试数据。结果表明潮白顶推法施工河自锚式悬索钢桥各部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状态控制良好,达到了预想的设计效果。

孙泽宇[4](2015)在《建筑结构人致振动舒适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人们对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等)变得越来越宽泛、深遽。同时,现代建筑结构设计往往都包含着轻质、大跨、悬挑、高柔等设计元素,由其内部人员活动引发的节律激振力对此类建筑结构的影响愈发显着。因此,建筑结构的人致振动适用性问题已成为当前房屋使用者、设计者及研究者们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般地,这样的人致振动虽然通常不会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造成危害,但会对在建筑内部工作和生活的人员产生振动舒适性影响,譬如,引起人们焦虑、恐慌、降低工作效率等。因此,在日益强调建筑居住舒适性的今天,对于大型公共建筑、实验室等存在人致振动舒适性隐患的建筑结构进行振动舒适性的分析和研究尤为必要。我国的建筑结构人致振动舒适性研究刚刚起步。2013年颁布的《建筑结构容许振动标准》GB50686-2012仅仅是国际标准(IS02631)的中文翻译版,在我国工程设计中还没有形成一个符合中国人群特点的建筑工程容许振动标准。许多情况下,设计人员经常参照多种国外标准或手册进行结构舒适度设计,而这些国外标准和手册的工程测试背景与我国有所不同,造成结构舒适度设计的不准确性及舒适度评价标准的不统一性。本论文针对国内大跨空间结构、厂房结构以及长廊结构等易于出现人致振动舒适性问题的多种典型结构进行了人致振动结构响应的现场测试及相应的数值分析。然后,应用三种比较经典的国外振动舒适度评价标准(分别为《美国钢结构协会振动舒适度评价标准》(AISC-11)、《英国振动舒适度评价标准》(BSI6841)及《国际标准化组织振动舒适度评价标准》(IS02631-2))对上述结构的人致振动舒适性进行了研究,比较并分析了此三种标准对于同一目标结构的人致振动舒适度差异性,为建立符合中国人行走习惯、体重特征的人致振动舒适度评价准则提供工程实例参考。具体地,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分述如下:(1)以沈阳文化艺术中心音乐厅复杂结构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大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楼盖的人致振动舒适度问题。首先,基于现场实测及有限元分析,对大跨悬挑楼盖结构动力特性及多种人致动力荷载作用下的楼板振动响应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大悬挑音乐厅结构整体竖向一阶自振频率较低,处在人体对振动易感知的频率范围内(3Hz~10Hz)。然后,对音乐厅四周主要交通走廊进行单人步行荷载测试,以确定具体的振动敏感区域。最后,在所确定的振动敏感区域内,以同频率多人同步行走方式模拟人群随机行走方式,进行楼盖人致振动响应的测试及分析,并应用当前国外针对人致振动舒适度问题的三种评价准则对音乐厅结构振动舒适性进行评价,并对此三种典型振动舒适度评价准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国际标准(IS02631)提出的1/3倍频程分析方法更能够反映楼板振动对舒适性的影响。(2)研究了吊车荷载对于厂房结构(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实验室)附属办公室楼板的振动舒适度影响。该厂房结构除了担负日常科研及教学实验职能外,还为部分教师及研究生提供工作区域和学习场所(实验室附属办公室)。考虑到厂房结构的吊车梁通常直接支承于排架柱上,吊车运行时可能使二层附属办公室楼板产生较大振动,进而对附属办公室内工作人员产生振动干扰。鉴于此,首先进行了不同起吊重量、不同吊车运载速度的情况下,附属办公室楼板的竖向加速度响应实测分析;然后,应用前述的三种振动舒适度评价准则对办公室楼板的振动舒适度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表明,美国钢结构协会(AISC11)更适合用于建筑物内部振源包括运动的机械(吊车)、建筑物内部环境复杂等工况下的评价。(3)研究沈阳建筑大学长廊结构(三层带状框架结构)在人群流动荷载影响下的楼板振动舒适度问题。该长廊结构不仅是师生上下课的主要交通枢纽,还为师生提供日常学习和休息的区域。考虑到在特定时间段内的长廊内人员流动较大,容易对学习和休息的师生造成振动干扰。鉴于此,通过测试不同人流密度情况下的长廊楼板振动加速度响应,应用前述的三种振动舒适度评价准则对该长廊楼板的振动舒适度进行了评价。经分析,评价结果均满足要求。这说明对于该长廊结构,其交通区域和休息区域不会产生楼板振动的相互干扰。在所考虑的三种舒适度评价标准中,国际标准(IS02631)提出的1/3倍频程分析方法更能够反映楼板振动的舒适性影响。(4)以沈阳某音乐学院教学楼大跨度舞蹈教室楼板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跳舞者进行典型舞蹈动作时的楼板振动舒适性问题。所考虑的舞蹈动作包括全体女性舞者进行同频剧烈跳动、全体男性舞者进行同频剧烈跳动、男性女性舞者共同进行同频剧烈跳动以及舞者们进行正常上课等多种可能情况。通过对上述情况下楼板竖向加速度进行测试分析,并应用前述的三种振动舒适度评价准则对该楼板振动舒适性进行评价,可以得出结论,国际标准(IS02631)对楼板振动舒适性的分析与现场人员的主观感受较为一致。综上所述,《美国钢结构协会振动舒适度评价标准》(AISC-11)侧重于对加速度限值为0.5m/s2以卞的楼板节律振动进行舒适性评价。此规范更适合对涉及人的活动、物品的位置变动、仪器的冲击以及运动的机械(吊车)等振源引起的振动进行振动舒适性评价。《英国振动舒适度评价标准》(BSI6841)采用的振动舒适度评价指标是由体现振动持时效应的均方根加速度峰值确定的。因此,在利用该标准进行复杂楼板振动过程的舒适度评价时并不能得到较为满意的结论。《国际标准化组织振动舒适度评价标准》(IS02631-2)与中国现行的《建筑结构容许振动标准》(GB50686-2012)内容一致,它们均利用1/3倍频程分析方法来精确地考察人们对振动的客观感受。同时,以人体舒适度的加速度容许振动值表征的评价指标也相对简明清晰,故适合对不同类别的建筑结构振动进行舒适性评价。但由于该标准并不特别针对中国人群,故未来的工作可以在此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对其具体参数进行修正,以更大程度上匹配中国人群的振动特征及振动感受。

刘新[5](2015)在《表面内嵌FRP筋加固混凝土T形梁受弯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城市当中混凝土危桥数量约占桥梁总数的14%,并且比例仍在逐年增加,人们的生活起居和安全受到影响,所以需对这些正在服役当中的危桥进行加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FRP)是一种轻质、高强、耐腐蚀的新型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当中。表面内嵌FRP筋加固法是一种新型的加固方法,其是在需要加固的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表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内)开槽,然后嵌入FRP筋,并用黏结剂(改性环氧树脂类胶体)进行黏结,提高构件承载力的一种加固方法。相比传统的加固方法,其具有施工简便、耐火、耐高温和耐久性好等优点。为此对采用表面内嵌FRP筋加固的混凝土T形梁进行试验研究,研究加固前后混凝土T形梁裂缝发展、破坏模式和受弯性能的变化规律,同时分析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配筋率、有无附加锚固、FRP筋表面特征、FRP筋直径和FRP筋类型这些参数影响下加固试件受弯性能的变化规律,最后根据规范以及试验的结果,给出修正后的表面内嵌FRP筋加固混凝土T形梁的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为对比研究混凝土T形梁加固前后的裂缝发展及破坏模式的变化规律,对10根加固试件和3根标准试件进行受弯静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加固试件裂缝数量多、间距小、宽度窄,且底部有树根状的45°斜向裂缝和纵向裂缝,同时发展速度有所延缓。附加锚固可以防止GFRP筋加固试件产生混凝土纵向剥离裂缝;光圆GFRP筋加固试件裂缝发展速度相对较快;随着GFRP筋直径的增加,裂缝数量逐渐增加,而间距与宽度逐渐减小;CFRP筋加固试件更易产生混凝土纵向剥离裂缝。有附加锚固的加固试件发生弯曲破坏,无附加锚固的加固试件发生混凝土剥离破坏。螺纹GFRP筋加固试件的破坏模式为弯曲破坏,光圆GFRP筋加固试件的破坏模式为FRP—胶体界面破坏。FRP筋直径不宜大于槽深及槽宽的1/2,否则易发生FRP—胶体界面破坏。CFRP筋加固试件更易发生混凝土剥离破坏。为对比研究混凝土T形梁加固前后的抗弯刚度、承载力、跨中位移、延性、跨中钢筋应变的变化规律,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加固试件开裂阶段的抗弯刚度基本没有提高,屈服阶段和破坏阶段的抗弯刚度有所提高,并且破坏阶段提高的更为显着。加固试件的开裂荷载基本没有提高,屈服荷载提高15.32%-67.07%,极限荷载提高16.3%-76.17%,并且极限荷载提高的更为显着。加固试件开裂阶段的跨中位移基本没有减小,屈服阶段和破坏阶段的跨中位移有所减小,并且破坏阶段的跨中位移减小的更为显着。加固试件的延性有所降低。加固试件开裂阶段钢筋的应变基本没有得到限制,屈服阶段和破坏阶段钢筋的应变有所限制,并且对破坏阶段钢筋应变的限制更为显着。为研究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配筋率、附加锚固、FRP筋表面特征、FRP筋直径和FRP筋类型对加固试件的抗弯刚度、承载力、跨中位移、延性、跨中FRP筋应变和钢筋应变的影响规律,对10根加固试件的试验结果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强度等级对屈服荷载提高率和极限荷载提高率影响较为显着,对其它的基本没有影响。钢筋配筋率较大的加固试件的抗弯刚度、屈服荷载、极限荷载和跨中屈服位移较大,屈服荷载提高率、极限荷载提高率和延性较低,其它的基本没有差别。附加锚固主要在加固试件的破坏阶段起到重要作用,有附加锚固加固试件的跨中钢筋应变较小,其它的均较大。螺纹GFRP筋加固试件的抗弯刚度、极限荷载、极限荷载提高率、跨中FRP筋应变和FRP筋利用率较大,而跨中屈服位移、极限位移、延性和跨中钢筋应变较小,其它的基本没有差别。随着GFRP筋直径的增大,加固试件的抗弯刚度、极限荷载和极限荷载提高率逐渐增大,跨中钢筋应变逐渐减小,其它的基本没有差别;但当FRP筋直径过大时,虽然跨中屈服位移和极限位移较大,但跨中FRP筋应变和FRP筋利用率较低。CFRP筋加固试件的抗弯刚度、屈服荷载、屈服荷载提高率、极限荷载、极限荷载提高率较大,跨中极限位移、延性、跨中FRP筋应变和FRP筋利用率较小,其它的基本没有差别。为验证表面内嵌FRP筋加固混凝土T形梁的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是否适用,首先根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2006中的表面粘贴FRP构件的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并且结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中的T形截面构件的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给出了表面内嵌FRP筋加固混凝土T形梁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然后根据发生弯曲破坏的4根加固试件的承载力试验结果与理论公式计算结果的对比,通过二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计算公式中的折减系数Km进行了修正。最后经过修正以后的表面内嵌FRP筋加固混凝土T形梁的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与试验结果值吻合较好。

王代兵[6](2015)在《BIM在天津万达中心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程项目管理,尤其是大型复杂项目的管理具有专业性强、参与方多、跨学科协作、投资规模大、风险可控度差等诸多特性。从全寿命周期项目管理的视角来看,大型复杂项目的管理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传统项目管理中进度、成本、质量、安全、合同、信息以及沟通协调等七大要素难以得到兼顾。鉴于此,将信息管理技术应用到工程项目管理中,实现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正逐步成为建筑业的发展趋势之一。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作为信息化时代建筑业的发展趋势,目前已在很大范围内获得研究和应用,其实质是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工程管理信息化技术。应用BIM技术有助于提升公司运营效率及项目管理水平,进而降低工程项目开发的成本投入、提高项目投资决策的效率及信息质量、并实现资源的节约利用。广泛推进BIM技术在项目开发全寿命周期中的应用,将从根本上推动国内建筑业的信息化发展进程,最终实现建筑信息化及建筑产业化的发展目标。本文在分析天津万达中心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应用BIM技术优化解决其在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后期运维阶段存在的问题。在基础理论方面,本文详细阐述了BIM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的技术原理,介绍了BIM技术在项目管理不同阶段的应用,BIM技术与IFC标准之间的数据关系,BIM技术在项目各参与方中的应用以及在项目管理不同阶段的具体应用。此外,本文基于BIM技术构建了项目管理框架,并设计了BIM技术在项目管理之中应用的执行方案,以期实现基于全寿命周期的BIM技术项目管理。.在研究“BIM技术在天津万达中心项目管理不同阶段的应用”的过程中,本文在使用传统项目管理方法处理天津万达中心项目不同开发阶段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利用BIM技术优化各阶段项目管理方法。该部分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以下方面:(1)在项目的设计阶段,采用BIM技术进行可视化的三维协同设计,避免了不同专业之间的碰撞,并结合绿色建筑设计指标对建筑物进行节能分析;(2)在施工阶段,本文主要研究了BIM技术在施工图碰撞检查、施工成本动态控制、可视化的施工质量控制、复杂施工节点技术交底、可视化的4D管理系统施工进度分析及控制等方面的应用;(3)在建筑物的运维管理阶段,结合竣工模型的交付,接通第三方运维管理系统并参照IFC数据的开发对接BIM模型,实现对商业地产项目后期的运营管理(包括建筑物空间资源的租售管理,商场安全防火管理以及建筑物设备的更新维修管理等),实现对建筑物智慧化的运维管理(从单体建筑的智慧化管理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最后,本文基于BIM技术在天津万达中心项目的实际应用,完成对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BIM技术的策划,希望有助于推进国内建筑业向绿色节能、信息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赵婷[7](2015)在《增大柱截面与碳纤维复合节点加固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当今大力发展提倡能源节约型社会,人们的环保意识已加强,节能建筑得到大力支持与发展。对既有老旧建筑物进行适当加固改造是以经济的技术手段对既有建筑物,包括老旧建筑物进行延长或改善其使用功能,以不断适应人类社会的发展。能够有效地节约资源,减少工程垃圾带来的环境污染,对缓解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矛盾有着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与意义。节点作为框架结构中连接梁柱的重要部分,不仅承担着传递和分配内力的作用,还保障了建筑结构的整体性与稳定性。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对节点薄弱或受损部位加固,提高其力学性能,使结构满足使用要求及抗震防灾的要求,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具有良好而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现有的常用的加固方法各有利弊,为了更好地应用于工程实际,本新型加固技术采用增大柱截面与碳纤维复合来实现对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的加固。本文在查阅国内外有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试验研究和分析成果的基础上,以框架梁柱十字形核心区少配箍筋的弱节点为研究对象,用现有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框架节点建立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在三组不同轴压比(0.3,0.45,0.6)下,每组分别建立1个对比构件和8个不同方案加固,共27个构件。分别采用增大柱截面加固法、CFRP加固法和新型的增大柱截面与CFRP复合加固法,其中增大柱截面加固法分为是否在增大柱核心区加箍筋两种方案,CFRP加固法分为是否在核心区粘贴碳纤维布两种加固方案,复合加固法的构件设计中也都将这两种因素变量考虑在内。采用单调静力加载方式,在柱顶施加恒定的轴心压力,柱上下端采用铰支座以限制其水平位移,在梁两端反对称同步施加竖直集中荷载。结果表明,八种加固方案除单一粘贴碳纤维加固方案外都改变了构件的破坏性质,构件由脆性破坏变为延性破坏,构件极限承载、刚度及变形能力均有所提高。相对于单一增大柱截面加固和单一碳纤维加固,采用复合加固方案的构件的极限承载力提高显着,即使是在节点核心区没有加配箍筋和粘贴碳纤维的方案也提高显着,改善了单一粘贴碳纤维构件在达到极限荷载后承载力明显下降的情况。几种复合加固节点方案对构件的刚度提高都很显着且刚度退化平稳。对于构件的位移延性系数,采用复合加固法的提高程度要明显高于两种单一加固的提高程度之和。未加固的构件在轴压比偏大时承载力明显下降,而粘贴碳纤维能使之明显改善,且随轴压比增大构件承载力稍有提高,对于复合加固中需在核心区粘贴碳纤维。

赵虎[8](2014)在《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沈阳胡台办公楼绿色建筑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当今世界,绿色建筑已经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引领着世界建筑迈向可持续发展的新潮流。最近二十年里,各国针对自身的条件纷纷制定了各具特色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并进行了大量绿色建筑设计实践。我国于2006年由住建部正式发布了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形成了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大量的绿色建筑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由于起步晚,当今我国很多的基于《标准》评价的绿色建筑实践没有达到应有的标准,出现了许多不达标的“绿色建筑”。论文以国内外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建筑评价的相关分析为理论基础,通过理论分析总结出基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评价的合理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目的是改变我国当前绿色建筑设计领域中的不足,找出基于《标准》评价的绿色建筑设计合理方式。然后通过沈阳胡台新区行政办公楼项目绿色建筑设计实践,具体检验这种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标准》设计理论的合理性和实用性,理论接受实践的检验。最后通过胡台新区办公楼项目的绿色建筑设计归纳出了《标准》在胡台实践项目评价过程中反映出的评价问题和设计问题,进而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分析与反思,提出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绿色建筑设计的合理建议和具体措施。提出了从绿色建筑整体构思、团队合作、绿色技术、设计阶段性成果等方面的合理建议以及具体的实施意见。论文希望通过基于《标准》的绿色建筑设计研究和探索,找到我国绿色建筑设计的康庄大道,进而推动我国绿色建筑设计规范化、健康化发展。希望我国绿色建筑行业取得长足的发展与进步,早日实现我国建筑行业的“中国梦”。

潘鑫晨[9](2014)在《建筑表皮生态绿化技术体系研究》文中认为建筑表皮的生态绿化成为当今缝合城市人与自然裂痕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实现隔热降温、节能减排、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减弱噪音、增加绿化、改善小气候等众多生态效益,是解决当今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然而目前建筑表皮的生态绿化技术还不够完善,存在技术形式的混乱、应用方法的匮乏、完整体系的缺失、数值模拟的不足等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以建筑表皮为研究载体,通过对其生态效益的量化和对建筑设计的结合,实现建筑的绿化,达到扩大绿化、改善环境等生态效益的目的。首先是建筑表皮生态绿化的主要技术体系研究。通过类型特征、结构组成、植物工程、构造技术、形态模式等角度入手,以建筑表皮绿化体系轻技术化、幕墙化、空间化的三种趋势,展开了九种技术系统研究。这也是本次在技术方面的创新点之处。其次是建筑表皮绿化生物膜内涵特征及其生态效益分析。引入生物膜的理念,探讨了建筑表皮绿化的生态内涵。以德国维斯玛应用科技大学绿墙改造项目为载体,运用EnergyPlus能耗模拟软件、CFD计算流体力学软件、U-wert.net材料U值计算软件对建筑表皮绿化的能源性、物理性、区域性生态效益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这也是本文另一个创新之处。通过模拟结果验证并量化了建筑表皮生态绿化的生态效益。结果表明建筑生态绿化表皮的生态特点与生物膜的特性相呼应,包括可识别性、选择透过性、应变性、内外不对称性,产生的生态效果在保护建筑、缓解热岛现象、隔热、降温、降低噪音、降低光污染、调节雨水循环和维持碳氧平衡等方面起到了显着作用。最后是建筑表皮绿化应用设计方法研究。通过探讨建筑表皮生态绿化与建筑空间、材料、形态、性质、地域的结合关系,提出建筑表皮绿化的技术体系、生态效益、建筑设计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包括合理的组织空间、充分的考虑材料、与建筑的形态相互呼应,有效的针对建筑功能和性质,适宜的融合地域的环境。总之本次研究有利于强化建筑设计中的生态技术因素,通过对建筑表皮绿化所带来生态效益的剖析和模型分析,对完善建筑设计生态化转型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闫海龙[10](2014)在《高强方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力学性能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新世纪的社会中,各个学科齐头并进,越来越多的新想法,新思路被广大的研究者们所提出,结构工程学科也是其中之一。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土木工程结构中算是新军,但其凭借着自身的特点颇受广大学者们的青睐。目前各个国家对于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研究不尽相同,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关于普通材料、多种形式的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理论和规范,而且陆续的将新材料、新形式的钢管混凝土添加到规范中来,另外他们己将现有的结构形式广泛的应用到现实的工程中来如大跨度桥梁、高层、超高层等建筑中。而我国也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对于钢管混凝土结构展开初步研究,目前也己将符合我国相应标准的钢管混凝土结构编入了规范中,并在此基础上学者们提出了“钢管混凝土统一”理论,但这些比较成熟的理论与规范还不足以让钢管混凝土结构在我国更广泛的应用,仅有少部分比较前卫、尖端的建筑结构中才应用得到,为此我国的广大学者们还需要勇于探索。方钢管混凝土是众多钢管混凝土结构形式中的一员,其虽没有圆钢管对于核心混凝土约束力强,承载力没有钢骨混凝土高,但是它以其自身节点构造简单等特点受到广大学者喜欢。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材料的更新,为了应对现今建筑对于高承载力,高经济效益和高面积利用率等的挑战,广大研究者们对于方钢管混凝土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逐渐增加结构形式的复杂程度,逐步提高材料强度是相关研究课题的方向。基于以上所述,本文将高强方钢管高强混凝土柱的相关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并且对于钢管混凝土结构进行了创新,即将混凝土与钢材两种材料均换为了高强材料。本文对于二十几根高强方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分析了典型算例的应力-应变曲线,对于高强方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的工作机理做了分析,研究了在加载的各个阶段高强钢管与高强混凝土分别承担纵向荷载的比例,对比了核心高强混凝土与素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同时对高强方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的中截面的应力、应变分布进行了分析。另外对核心混凝土强度,钢管屈服强度,截面尺寸和含钢率等因素的改变对于高强方钢管高强混凝土短柱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分析。最后对于我国,欧洲和日本提出的方形钢管混凝土的计算公式进行验算,对比其误差范围,为以后高强方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承载力计算提供参考建议。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高强方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心受压短柱的应力-应变曲线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各个因素对试件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且分析了高强方钢管与核心高强混凝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得到构件在达到极限状态之前,混凝土为承担竖向荷载的主要部分,在此之后二者承担竖向荷载的比例接近为1:1。另外对于核心混凝土与方钢管在受力过程中的应力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并得出高强方钢管高强混凝土短柱充分利用了高强混凝土抗压与高强钢材抗拉的材性特点,同时其极限承载力有了显着的提高,另外高强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后期延性较差,而含钢率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越大,其后期残余承载力越大。最后对方钢管混凝土相关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为以后新型组合结构的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参考。

二、《结构工程师》2004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结构工程师》2004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世界一流期刊建设背景下我国学术期刊网站建设与影响力提升举措(论文提纲范文)

1 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网站建设情况调研
2 调研结果及分析
    2.1 主流搜索引擎搜索情况
    2.2 期刊内容的发布
    2.3 稿件在线处理功能
    2.4 行业服务
    2.5 互动交流
    2.6 英文版网站
    2.7 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网站建设总体情况分析
3 世界一流期刊建设背景下网站建设的举措
    3.1 完善内容建设,注重后期维护
    3.2 加强媒体融合,丰富出版方式
    3.3 立足本土优势,打造特色栏目
    3.4 促进交流讨论,活跃学术氛围
    3.5 加大国际传播力度,提升国际竞争力
4 结语

(2)工业遗产语境下旧厂房再生的策略与方法 ——以万山汞矿机选厂改造利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及背景
        1.1.1 课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内容、概念界定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概念的界定
        1.2.3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1.3.1 国外发展现状
        1.3.2 国内发展现状
    1.4 论文研究的目的
    1.5 研究方法与结构
        1.5.1 研究方法
        1.5.2 论文研究结构
第2章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生的相关理论与实践
    2.1 工业遗产保护相关理论
        2.1.1 工业遗产的概念
        2.1.2 工业遗产的价值
        2.1.3 工业遗产保护理论
    2.2 工业遗产再生的理论
        2.2.1 工业遗产再生概念阐释
        2.2.2 工业遗产再生基本理念
        2.2.3 工业遗产再生的原则
        2.2.4 工业遗产再生的方式
    2.3 国内外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实践
        2.3.1 外国工业遗产再利用实践
        2.3.2 中国工业遗产再利用实践
        2.3.3 再利用实践研究总结
第3章 万山汞矿遗址与其近现代工业遗产的关系
    3.1 万山汞矿遗址历史地位
        3.1.1 万山汞矿遗址概况
        3.1.2 万山汞矿遗址历史沿革
        3.1.3 万山汞矿遗址价值研究
        3.1.4 万山汞矿遗址真实性完整性
    3.2 万山汞矿近现代工业遗产概况
        3.2.1 近现代工业遗产与汞矿遗址的关系
        3.2.2 近现代工业遗产的价值研究
        3.2.3 万山汞矿遗址和近现代工业遗产的保护要求
    3.3 万山汞矿近现代工业遗产中的代表性建筑——机选厂
        3.3.1 机选厂的概况与历史
        3.3.2 机选厂现状
        3.3.3 机选厂保护要求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机选厂改造利用模式及策略研究
    4.1 机选厂改造利用导则
        4.1.1 机选厂改造利用的原则
        4.1.2 机选厂改造利用的功能定位
        4.1.3 机选厂改造利用指导方针
        4.1.4 机选厂改造利用目标
        4.1.5 机选厂改造利用优势评估
        4.1.6 机选厂改造利用环境评估
    4.2 保留—历史再现
        4.2.1 对工业历史记忆的保留方式
        4.2.2 保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4.2.3 机选厂的改造利用对工业历史的呼应
    4.3 整治—环境重塑
        4.3.1 废物清理与场地修整
        4.3.2 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
        4.3.3 拆除工业构件再利用
        4.3.4 机选厂改造利用的环境整治总体策略
    4.4 改造—空间营造
        4.4.1 改造的必要性
        4.4.2 改造前提
        4.4.3 空间策略
        4.4.4 局部更新
        4.4.5 形象再造
        4.4.6 细部处理
        4.4.7 光环境设计
        4.4.8 机选厂改造部分总体策略
    4.5 增添—以新衬旧
        4.5.1 新增部分设计原则
        4.5.2 新增部分设计策略
        4.5.3 新增部分材料选择
        4.5.4 机选厂新增部分设计总体策略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机选厂改造利用方案设计
    5.1 周边环境调研及厂房资料测绘整理
        5.1.1 工业环境
        5.1.2 资料收集整理
        5.1.3 村民需求调研
        5.1.4 万山地区发展需求调查
        5.1.5 项目性质及项目定位
    5.2 再现工业历史
        5.2.1 整体厂房与主要设备
        5.2.2 生产场景及工艺流程
        5.2.3 周边环境
    5.3 环境重塑
        5.3.1 存在问题
        5.3.2 废物清理与生态修复
        5.3.3 场地空间关系与交通组织
        5.3.4 工业构件再利用
    5.4 空间改造
        5.4.1 建筑结构稳定性评估
        5.4.2 总体空间结构
        5.4.3 空间加层与分割
        5.4.4 功能流线
        5.4.5 局部更新
        5.4.6 空间节点
        5.4.7 细部处理
    5.5 以新衬旧
        5.5.1 新增部分空间设计
        5.5.2 材料构造
    5.6 展示内容与展示方式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附录A 机选厂改造前测绘图
附录B 改造方案

(3)顶推法施工自锚式悬索桥关键技术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顶推法施工发展概况
        1.1.1 国外发展概况
        1.1.2 国内发展概况
    1.2 国内外桥梁监控研究现状
    1.3 自锚式悬索桥的发展历史
    1.4 自锚式悬索桥的结构形式和受力特点
        1.4.1 自锚式悬索桥的主要结构形式
        1.4.2 自锚式悬索桥结构的主要构件
        1.4.3 自锚式悬索桥的受力特点
    1.5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主梁顶推法施工自锚式悬索桥施工控制方法
    2.1 主梁顶推施工法施工
        2.1.1 主梁顶推法施工分类
        2.1.2 制梁台座
        2.1.3 滑道装置
        2.1.4 顶推过程中的临时设施
        2.1.5 顶推施工优点
    2.2 桥梁施工控制及其必要性
    2.3 桥梁施工控制的目的
    2.4 桥梁施工监控体系
    2.5 桥梁施工控制的原则和方法
        2.5.1 影响因素
        2.5.2 控制方法
    2.6 悬索桥施工控制理论计算
    2.7 自锚式悬索桥施工控制方法
    2.8 自锚式悬索桥的施工控制实施
    2.9 小结
第三章 潮白河顶推法施工自锚式悬索桥施工工艺
    3.1 潮白河顶推法自锚式悬索桥工程概况
        3.1.1 地形地貌条件
        3.1.2 地质条件
        3.1.3 地下水及气象情况
        3.1.4 主桥技术参数
        3.1.5 桥梁技术指标
    3.2 潮白河自锚式悬索桥施工方案
        3.2.1 施工方案总体设计
        3.2.2 施工设施
    3.3 施工工艺
        3.3.1 钢箱梁节段施工工艺
        3.3.2 钢箱梁顶推施工工艺
    3.4 小结
第四章 潮白河顶推法施工自锚式悬索桥施工监控
    4.1 自锚式悬索桥施工监控难点分析
    4.2 施工监控主要工作内容
        4.2.1 监控准备工作
        4.2.2 监测工况
    4.3 监控精度
        4.3.1 测量控制
        4.3.2 误差控制
    4.4 有限元建模计算
    4.5 监控结果
        4.5.1 钢箱梁应力监测结果
        4.5.2 临时墩、墩顶平台监测结果
        4.5.3 桥塔下横梁应力监测结果
        4.5.4 落梁过程中钢箱梁应力监测结果
        4.5.5 合拢阶段钢箱梁关键断面应力监测结果
        4.5.6 钢箱梁合拢过程中缝宽监测结果
    4.6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建筑结构人致振动舒适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人行荷载研究的现状
        1.2.1 单步落足曲线的介绍
        1.2.2 连续行走曲线的介绍
    1.3 振动舒适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振动舒适度的研究方法及评价标准
    2.1 楼板振动舒适度研究方法简介
    2.2 楼板振动舒适度的评价标准
        2.2.1 Reiher和Meister准则
        2.2.2 《国际标准化组织振动舒适度评价标准》(ISO2631-1)和《英国振动舒适度评价标准》(BSI6841)
        2.2.3 《国际标准化组织振动舒适度评价标准》(ISO2631-2)
        2.2.4 《国际标准化组织振动舒适度评价标准》(ISO10137)
        2.2.5 《加拿大标准协会振动舒适度评价标准》(CSA)和《美国钢结构协会振动舒适度评价标准》(AISC-11)
        2.2.6 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2010)和《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
    2.3 本文研究、涉及、考虑的舒适度评价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型复杂建筑结构楼盖振动舒适度分析
    3.1 背景工程概况
    3.2 有限元模态分析及现场实测
        3.2.1 整体结构动力特性的有限元模态分析
        3.2.2 音乐厅区域楼盖振动测试与分析
        3.2.3 测试结果与分析
    3.3 音乐厅楼盖振动敏感区域判定
        3.3.1 单人步行荷载激励下的楼板振动分析
        3.3.2 人致振动敏感区域判定
    3.4 人群荷载作用下音乐厅结构振动舒适度分析与评价
        3.4.1 随机人群荷载的模拟方法
        3.4.2 人群激励下的音乐厅敏感区域楼板舒适度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普通建筑结构楼盖振动舒适度分析
    4.1 吊车对于大跨度厂房的振动舒适度影响
        4.1.1 背景工程介绍
        4.1.2 楼板振动舒适度响应的实测与分析
    4.2 人行荷载下多跨框架结构楼板振动舒适度测试与分析
        4.2.1 背景工程介绍
        4.2.2 楼板振动舒适度实测与分析
    4.3 人行荷载作用下音乐教室楼面振动舒适度研究
        4.3.1 背景工程介绍
        4.3.2 舞蹈教室楼板振动舒适度实测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表面内嵌FRP筋加固混凝土T形梁受弯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表面内嵌FRP筋加固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表面内嵌FRP筋加固混凝土T形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概况
        2.2.1 试验方案设计
        2.2.2 试件制作
        2.2.3 材性试验
        2.2.4 试验装置
        2.2.5 试验加载制度
        2.2.6 试验量测内容及方案
    2.3 试验现象分析
        2.3.1 裂缝发展过程对比分析
        2.3.2 破坏模式对比分析
    2.4 混凝土T形梁加固前后受弯性能对比分析
        2.4.1 抗弯刚度对比分析
        2.4.2 承载力对比分析
        2.4.3 跨中位移对比分析
        2.4.4 延性对比分析
        2.4.5 跨中钢筋应变对比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表面内嵌FRP筋加固混凝土T形梁受弯性能参数影响分析
    3.1 引言
    3.2 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影响
        3.2.1 抗弯刚度
        3.2.2 承载力
        3.2.3 跨中位移
        3.2.4 延性
        3.2.5 跨中应变
        3.2.5.1 跨中FRP筋应变
        3.2.5.2 跨中钢筋应变
    3.3 钢筋配筋率的影响
        3.3.1 抗弯刚度
        3.3.2 承载力
        3.3.3 跨中位移
        3.3.4 延性
        3.3.5 跨中应变
        3.3.5.1 跨中FRP筋应变
        3.3.5.2 跨中钢筋应变
    3.4 附加锚固的影响
        3.4.1 抗弯刚度
        3.4.2 承载力
        3.4.3 跨中位移
        3.4.4 延性
        3.4.5 跨中应变
        3.4.5.1 跨中FRP筋应变
        3.4.5.2 跨中钢筋应变
    3.5 FRP筋表面特征的影响
        3.5.1 抗弯刚度
        3.5.2 承载力
        3.5.3 跨中位移
        3.5.4 延性
        3.5.5 跨中应变
        3.5.5.1 跨中FRP筋应变
        3.5.5.2 跨中钢筋应变
    3.6 FRP筋直径的影响
        3.6.1 抗弯刚度
        3.6.2 承载力
        3.6.3 跨中位移
        3.6.4 延性
        3.6.5 跨中应变
        3.6.5.1 跨中FRP筋应变
        3.6.5.2 跨中钢筋应变
    3.7 FRP筋类型的影响
        3.7.1 抗弯刚度
        3.7.2 承载力
        3.7.3 跨中位移
        3.7.4 延性
        3.7.5 跨中应变
        3.7.5.1 跨中FRP筋应变
        3.7.5.2 跨中钢筋应变
    3.8 小结
第四章 表面内嵌FRP筋加固混凝土T形梁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
    4.1 引言
    4.2 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
        4.2.1 计算假定
        4.2.2 第一类混凝土T形加固试件
        4.2.3 第二类混凝土T形加固试件
    4.3 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修正
        4.3.1 受弯承载力试验值与理论值对比
        4.3.2 公式修正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BIM在天津万达中心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BIM技术应用的相关概述
    2.1 BIM技术概述
        2.1.1 BIM技术的概念
        2.1.2 BIM技术的发展历程
    2.2 基于IFC的BIM体系结构
        2.2.1 IFC的内涵
        2.2.2 IFC数据的结构
        2.2.3 IFC实体的分类
    2.3 BIM技术的特点
        2.3.1 BIM技术的内涵
        2.3.2 BIM的核心理念及主要特征
    2.4 BIM应用软件的介绍
        2.4.1 BIM建模软件
        2.4.2 BIM建筑分析软件
        2.4.3 BIM施工模拟软件
    2.5 不同项目参与方的BIM应用
        2.5.1 设计方的BIM应用
        2.5.2 业主方的BIM应用
        2.5.3 施工方的BIM应用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天津万达中心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现状分析
    3.1 天津万达中心项目概述
    3.2 天津万达中心项目的管理特点
    3.3 天津万达中心在项目各阶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3.1 项目规划阶段存在的问题
        3.3.2 项目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
        3.3.3 项目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
        3.3.4 项目运维阶段存在的问题
    3.4 天津万达中心项目在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4.1 传统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在该项目中应用的不足
        3.4.2 项目不同参与方之间信息沟通的不对称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天津万达中心项目BIM执行计划实施方案设计
    4.1. BIM项目实施计划综述
        4.1.1 项目信息及计划要求
        4.1.2 BIM应用的主要目标
        4.1.3 BIM应用的基础设备和软件
    4.2 BIM项目实施的流程
        4.2.1 BIM施工图设计阶段
        4.2.2 BIM深化设计阶段
        4.2.3 BIM施工模拟应用阶段
        4.2.4 BIM竣工模型运维管理阶段
    4.3 BIM模型结构以及质量控制
        4.3.1 BIM模型的控制过程
        4.3.2 BIM项目的实施应用规划
    4.4 BIM项目实施交付方式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BIM在天津万达中心项目管理不同阶段的应用
    5.1 BIM在项目规划阶段的应用
    5.2 BIM在项目设计阶段的应用
        5.2.1 三维可视化设计
        5.2.2 协同设计
        5.2.3 绿色建筑设计
    5.3 BIM在项目施工阶段的应用
        5.3.1 4D施工模拟应用
        5.3.2 5D动态施工成本控制
    5.4 BIM在项目运维阶段的应用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与展望
    6.1 结语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增大柱截面与碳纤维复合节点加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常用的框架结构节点加固方法
    1.3 研究现状综述
        1.3.1 增大截面法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2 碳纤维(CFRP)加固法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3 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加固研究简况
第二章 本课题研究工作
    2.1 前言
    2.2 节点的受力特征
    2.3 模型选用
        2.3.1 对比构件模型
        2.3.2 增大柱截面模型
        2.3.3 碳纤维布加固模型
        2.3.4 增大柱截面与CFRP复合加固模型
    2.4 加载制度
        2.4.1 单调静力加载制度
        2.4.2 本文加载方案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有限元分析及结果
    3.1 非线性有限元法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
        3.1.1 有限元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分析中的优点
        3.1.2 混凝土材料的本构关系模型
    3.2 ABAQUS介绍
        3.2.1 ABAQUS模块
        3.2.2 ABAQUS的主要特点
    3.3 本论文计算假定
    3.4 有限元分析的参数设置和求解
        3.4.1 创建材料及材料属性
        3.4.2 设置分析步(Steps)
        3.4.3 定义约束(Constraint)
        3.4.4 定义边界条件(BC)和荷载(Load)
        3.4.5 划分网格(Mesh)
    3.5 轴压比0.3
        3.5.1 应力分析
        3.5.2 强度
        3.5.3 变形能力
        3.5.4 刚度
    3.6 轴压比0.45
        3.6.1 应力分析
        3.6.2 强度
        3.6.3 变形能力
        3.6.4 刚度
    3.7 轴压比0.6
        3.7.1 应力分析
        3.7.2 强度
        3.7.3 变形能力
        3.7.4 刚度
    3.8 不同轴压比对构件力学性能的影响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硏项目
致谢

(8)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沈阳胡台办公楼绿色建筑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2.2 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1.2.3 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1.3 研究范畴
        1.3.1 概念辨析
        1.3.2 范围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
        1.4.2 国内研究
    1.5 研究方法
        1.5.1 理论学习与示范项目调研
        1.5.2 设计实践结合理论学习
        1.5.3 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
第二章 绿色建筑设计和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概述
    2.1 绿色建筑设计概述
        2.1.1 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
        2.1.2 绿色建筑设计的理论基础
        2.1.3 绿色建筑设计的内涵和要点
    2.2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概述
        2.2.1 绿色建筑评价内容和机制
        2.2.2 各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2.2.3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2.3 绿色建筑设计和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关系
        2.3.1 评价体系为绿色设计明确目标
        2.3.2 评价体系促使绿色设计方法调整
        2.3.3 绿色设计促进评价体系完善发展
    2.4 基于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绿色建筑设计
        2.4.1 理论基础
        2.4.2 研究思路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3.1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解析
        3.1.1 《标准》编制背景
        3.1.2 《标准》内容介绍
        3.1.3 《标准》解读下的建筑设计特点
        3.1.4 《标准》实践检验必要性
    3.2 我国绿色建筑设计实践
        3.2.1 《标准》下绿色建筑设计实践发展
        3.2.2 《标准》下绿色建筑设计实践案例
    3.3 胡台办公楼设计思路
        3.3.1 总体目标
        3.3.2 团队组织
        3.3.3 技术选择
        3.3.4 评价要点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胡台办公楼项目绿色建筑设计实践
    4.1 胡台办公楼项目的总体介绍
        4.1.1 项目的基本情况
        4.1.2 项目的任务要求
    4.2 办公楼绿色建筑设计中绿色技术应用
        4.2.1 绿色建筑适宜技术选择
        4.2.2 绿色建筑适宜技术集成
    4.3 基于节水与节地的办公楼规划设计
        4.3.1 办公楼场地设计
        4.3.2 办公楼建筑布局
    4.4 基于节能与节材的办公楼建筑设计
        4.4.1 办公楼建筑功能
        4.4.2 办公楼建筑形式
    4.5 基于节能与室内环境质量的办公楼建筑深化设计
        4.5.1 办公楼功能深化设计
        4.5.2 办公楼内部空间深化设计
        4.5.3 办公楼外围护结构深化设计
        4.5.4 办公楼高能效系统的运用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胡台办公楼项目自评估与深化研究
    5.1 胡台办公楼项目的自评估
        5.1.1 项目自评估说明
        5.1.2 项目自评估过程
        5.1.3 项目自评估结果
    5.2 评估反应出的设计问题
        5.2.1 基础资料准备不足
        5.2.2 绿色建筑设计针对性不强
        5.2.3 缺少绿色建筑经济效益分析
    5.3 评估反应出的《标准》问题
        5.3.1 部分评价条文内容界定模糊
        5.3.2 检测报告取证困难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胡台办公楼项目绿色建筑设计反思与建议
    6.1 胡台项目设计反思
        6.1.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应用反思
        6.1.2 绿色建筑设计反思
    6.2 未来我国绿色建筑设计建议
        6.2.1 绿色建筑设计的整体构思
        6.2.2 绿色建筑设计的团队组织
        6.2.3 绿色建筑设计的技术选择
        6.2.4 绿色建筑设计的阶段性成果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沈阳胡台新区行政办公楼设计文本主要图纸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建筑表皮生态绿化技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的背景
        1.2.1 城市化进程的问题
        1.2.2 高层化趋势的影响
        1.2.3 生态化转型的必要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范围的界定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1.5.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5.2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1.6 研究的方法和逻辑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逻辑框架
第二章 建筑表皮生态绿化技术体系的相关研究综述
    2.1 建筑表皮生态绿化的相关性概念
        2.1.1 建筑表皮的相关概念
        2.1.1.1 建筑表皮
        2.1.1.2 建筑表皮与建筑外墙
        2.1.1.3 建筑表皮与建筑立面
        2.1.2 建筑绿化的相关概念
        2.1.2.1 建筑立体绿化
        2.1.2.2 建筑垂直绿化
        2.1.2.3 建筑表皮绿化
        2.1.3 生态效益的相关概念
    2.2 建筑表皮生态绿化的历史与发展
        2.2.1 建筑表皮生态绿化技术的简史概况
        2.2.1.1 国外建筑表皮绿化技术史略
        2.2.1.2 我国建筑表皮绿化技术史略
        2.2.2 建筑表皮生态绿化技术的发展进程
        2.2.2.1 德国
        2.2.2.2 日本
        2.2.2.3 法国
        2.2.2.4 新加坡
        2.2.2.5 美国
        2.2.2.6 中国
    2.3 建筑表皮生态绿化的功能与作用
        2.3.1 生态补偿功能
        2.3.2 保护建筑功能
        2.3.3 景观美化功能
        2.3.4 心理生理功能
        2.3.5 经济生产功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筑表皮生态绿化的主要技术体系
    3.1 轻技术化的建筑表皮生态绿化技术体系
        3.1.1 轻技术化系统的概念与类型
        3.1.1.1 吸附式的轻技术化系统
        3.1.1.2 辅助式的轻技术化系统
        3.1.2 明确合理的构造要求
        3.1.2.1 建筑的基础
        3.1.2.2 吸附的墙面
        3.1.2.3 锚固的墙面
        3.1.2.4 构件的安全性
        3.1.3 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
        3.1.4 控制关键的技术要点
        3.1.4.1 攀缘植物的辅助结构
        3.1.4.2 支撑结构的锚定技术
        3.1.4.3 攀缘植物与建筑朝向
        3.1.5 建立完善的维护保养
    3.2 幕墙化的建筑表皮绿化技术体系
        3.2.1 幕墙化系统的概念与类型
        3.2.1.1 无土水培式的幕墙化系统
        3.2.1.2 预制模块式的幕墙化系统
        3.2.1.3 容器悬挂式的幕墙化系统
        3.2.1.4 墙面一体式的幕墙化系统
        3.2.2 控制关键的技术要点
        3.2.2.1 水培式系统的布毡及承重要点
        3.2.2.2 模块式系统对墙体构造的影响
        3.2.2.3 悬挂式系统的容器及设计影响
        3.2.3 构建完整的植物工程
        3.2.3.1 适宜植物的选择
        3.2.3.2 植物生长的基质
        3.2.3.3 灌溉系统的设置
        3.2.4 建立完善的维护保养
    3.3 空间化的建筑表皮绿化技术体系
        3.3.1 理解空间化的生态涵义
        3.3.2 空间化系统的不同类型
        3.3.2.1 平台式的空间化系统
        3.3.2.2 楼板式的空间化系统
        3.3.2.3 复合式的空间化系统
        3.3.3 控制关键的技术性要点
        3.3.3.1 合适基质的选择
        3.3.3.2 适宜植物的布置
        3.3.3.3 种植土壤的荷载
        3.3.3.4 排水系统的设置
    3.4 建筑表皮生态绿化技术体系的对比与选择
        3.4.1 技术体系的综合比较
        3.4.2 技术体系的选择标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筑表皮生态绿化的生态效益分析
    4.1 研究内涵的剖析
        4.1.1 生态效益的研究理念
        4.1.1.1 生物膜的结构
        4.1.1.2 生物膜的功能
        4.1.1.3 生物膜的特性
        4.1.2 生态效益的本质特征
        4.1.1.1 可识别性
        4.1.1.2 选择透过性
        4.1.1.3 应变性
        4.1.1.4 内外不对称性
        4.1.1.5 可参与性
        4.1.1.6 特色性
        4.1.3 生态效益的生态效果
        4.1.3.1 提高空气质量
        4.1.3.2 减少光污染
        4.1.3.3 吸收噪音
        4.1.3.4 隔热降温
        4.1.3.5 保护建筑
        4.1.3.6 维持碳氧平衡
        4.1.3.7 协调雨水循环
        4.1.3.8 调节风导向
        4.1.3.9 改善小气候
    4.2 项目背景的概述
        4.2.1 地域环境分析
        4.2.2 项目设计目的
        4.2.2.1 生态补偿
        4.2.2.2 丰富立面
        4.2.2.3 验证分析
        4.2.3 立面形式设计
        4.2.3.1 平面的构成
        4.2.3.2 色彩的搭配
        4.2.4 技术结构设计
        4.2.4.1 种植基盘
        4.2.4.4 结构龙骨
        4.2.5 应用植物设计
        4.2.6 灌溉系统设计
    4.3 分析方法的构建
        4.3.1 选择合适的模拟软件
        4.3.1.1 EnergyPlus
        4.3.1.2 CFD
        4.3.1.3 DesignBuilder
        4.3.1.4 U-wert.net
        4.3.2 构建合理的逻辑思路
        4.3.2.1 方法体系的选择
        4.3.2.2 模拟变量的控制
        4.3.2.3 过程操作的设置
        4.3.3 建立系统的分析模型
        4.3.3.1 空间模型
        4.3.3.2 物理模型
        4.3.3.3 微观模型
        4.3.3.4 环境模型
        4.3.4 设定有效的物理参数
        4.3.4.1 气象参数的设定
        4.3.4.2 植物参数的设定
        4.3.4.3 行为参数的设定
        4.3.4.4 结构参数的设定
        4.3.4.5 照明参数的设定
        4.3.4.6 暖通参数的设定
    4.4 数值模拟的分析
        4.4.1 能量性生态效益的模拟分析
        4.4.1.1 隔热性能
        4.4.1.2 空调能耗
        4.4.2 物理性生态效益的模拟分析
        4.4.2.1 温度调节
        4.4.2.2 室内气流
        4.4.2.3 舒适度
        4.4.3 区域性生态效益的模拟分析
        4.4.3.1 区域热环境
        4.4.3.2 区域风环境
        4.4.3.3 区域碳氧平衡
    4.5 模拟推出的结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建筑表皮生态绿化的结合应用方法
    5.1 建筑表皮绿化与空间关系的组织
        5.1.1 系统化的设计原则
        5.1.2 空间关系处理手法
        5.1.2.1 覆盖
        5.1.2.2 穿插
        5.1.2.3 围合
        5.1.2.4 渗透
        5.1.2.5 外挂
        5.1.2.6 连结
        5.1.3 灰空间的结合应用
        5.1.3.1 对灰空间进行适当表皮绿化技术处理
        5.1.3.2 利用灰空间的自身形体发挥生态效益
        5.1.3.3 为用户创造功能丰富的生态化灰空间
    5.2 建筑表皮绿化对材料特征的协调
        5.2.1 肌理的协调
        5.2.1.1 自然式
        5.2.1.2 规则式
        5.2.1.3 混合式
        5.2.2 色彩的协调
        5.2.2.1 色彩对比原则
        5.2.2.2 色彩协调原则
        5.2.3 构件的协调
    5.3 建筑表皮绿化与外观形态的呼应
        5.3.1 建筑形态对表皮绿化的呼应
        5.3.2 表皮绿化对建筑外观的呼应
    5.4 建筑表皮绿化对功能性质的反馈
        5.4.1 居住建筑的功能反馈
        5.4.2 办公建筑的功能反馈
        5.4.3 商业建筑的功能反馈
        5.4.4 交通建筑的功能反馈
        5.4.5 医疗建筑的功能反馈
        5.4.6 工业建筑的功能反馈
    5.5 建筑表皮绿化与地域环境的融合
        5.5.1 融合地域的物理环境
        5.5.2 融合地域的自然环境
        5.5.3 融合地域的人文环境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思考
    6.1 结论
    6.2 思考
        6.2.1 发展的要点
        6.1.1.1 技术方面
        6.1.1.2 规范方面
        6.1.1.3 观念方面
        6.2.2 优化的策略
        6.2.2.1 提高植物的多样性
        6.2.2.2 提高绿色环境意识
        6.2.2.3 丰富技术的创新性
        6.2.2.4 结合建筑整体设计
        6.2.2.5 建立综合节能系统
        6.2.2.6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6.2.2.7 发挥政策推动作用
        6.2.3 未来的趋势
参考文献
附录一 U-Wert模拟分析报告
附录二 DesignBuilder数值模拟报告
作者简介
致谢

(10)高强方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力学性能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钢管混凝土的特点
        1.1.1 钢管混凝土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1.1.2 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的优势
        1.1.3 钢管混凝土结构研究背景
    1.2 高强方钢管高强混凝土的特点和研究现状
        1.2.1 高强混凝土的特点
        1.2.2 高强钢材的特点
        1.2.3 方钢管高强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1.2.4 方钢管高强混凝土应用现状
        1.2.5 高强方钢管高强混凝土的理论研究现状
        1.2.6 高强钢管高强混凝土的应用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
    1.4 本文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高强方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1 ABAQUS分析方法
        2.1.1 有限单元法
        2.1.2 有限单元法基本步骤
    2.2 塑性材料的定义
    2.3 材料本构模型
        2.3.1 混凝土的本构模型
        2.3.2 钢材的本构模型
    2.4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4.1 单元选取
        2.4.2 网格划分
        2.4.3 接触面处理
        2.4.4 加载方式与边界条件
        2.4.5 钢管初始缺陷的应用
        2.4.6 非线性方程求解过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强方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力学性能分析
    3.1 课题简述
    3.2 模拟概况简介
        3.2.1 模拟试件设计
    3.3 模拟结果分析
        3.3.1 试件破坏模态的对比
    3.4 轴压短柱工作机理研究
        3.4.1 分析轴压短柱荷载-变形曲线
        3.4.2 轴压短柱在受力过程中二者承担荷载比例分析
        3.4.3 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的对比
        3.4.4 核心混凝土截面应力场分析
        3.4.5 高强方钢管的应力分析
    3.5 轴压短柱力学性能的影响参数分析
        3.5.1 钢材屈服强度的影响
        3.5.2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影响
        3.5.3 含钢率的影响
    3.6 高强方钢管高强混凝土短柱组合轴压弹性模量的计算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强方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稳定承载力计算公式
    4.1 引言
    4.2 各国方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稳定承载力计算公式
        4.2.1 我国方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稳定承载力计算公式
        4.2.2 欧洲EU4关于方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稳定承载力计算公式
        4.2.3 日本AIJ关于方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稳定承载力计算公式
    4.3 计算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成果
致谢

四、《结构工程师》2004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世界一流期刊建设背景下我国学术期刊网站建设与影响力提升举措[J]. 陶婧,付少兰.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1(11)
  • [2]工业遗产语境下旧厂房再生的策略与方法 ——以万山汞矿机选厂改造利用为例[D]. 刘恋. 北京建筑大学, 2015(11)
  • [3]顶推法施工自锚式悬索桥关键技术与控制[D]. 杨兴华. 沈阳建筑大学, 2015(08)
  • [4]建筑结构人致振动舒适度研究[D]. 孙泽宇. 沈阳建筑大学, 2015(05)
  • [5]表面内嵌FRP筋加固混凝土T形梁受弯性能研究[D]. 刘新. 沈阳建筑大学, 2015(05)
  • [6]BIM在天津万达中心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王代兵. 沈阳建筑大学, 2015(05)
  • [7]增大柱截面与碳纤维复合节点加固技术研究[D]. 赵婷. 沈阳建筑大学, 2015(06)
  • [8]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沈阳胡台办公楼绿色建筑设计[D]. 赵虎. 沈阳建筑大学, 2014(05)
  • [9]建筑表皮生态绿化技术体系研究[D]. 潘鑫晨. 沈阳建筑大学, 2014(06)
  • [10]高强方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力学性能非线性有限元分析[D]. 闫海龙. 沈阳建筑大学, 2014(05)

标签:;  ;  ;  ;  ;  

《结构工程师》2004年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