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地区改善水环境的引水方案对比研究

张家港地区改善水环境的引水方案对比研究

一、改善张家港地区水环境引水方案的对比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许益新,李一平,罗育池,余香英,蒋婧媛,罗凡[1](2019)在《引水改善平原感潮河网水质效果评估》文中提出以张家港市三大水循环体系为例,构建一维河网水动力水质数学模型,揭示了不同长江潮位与内河引水量的响应关系,不同引水量与河网水质改善效果、引水服务面积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长江高潮位的升高,内河引水量呈现线性增长趋势;当中部水系引水量达到1.4×107m3时,氨氮浓度改善率达到50%以上,浓度变化指数达到0.6以上,且整体提升了1个水质类别;引水服务面积随着引水量的增大呈现线性增长趋势,而单位引水量服务面积呈现对数函数下降趋势,其中东北部水系单位引水量服务面积最大,为0.352~0.891 km2/万m3。

薛树文[2](2017)在《济南市黄河干流、玉符河与小清河雨洪水联合调控研究》文中提出黄河与小清河、玉符河处于不同雨区,三者之间具有较好的丰枯互补性。开展黄河干流、玉符河及济南市小清河雨洪水联合调控,既可改善济南市小清河、玉符河的水生态环境,又可实现玉符河、小清河与黄河雨洪水资源的丰枯互补、与综合利用,对保障研究区防洪安全、水生态安全与雨洪资源科学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小清河黄台桥站实测径流序列和黄河高村站实测径流序列的一致性,采用一次修正和分段修正方法对序列进行了一致性修正,根据调水有利和不利情况分别选取了小清河与黄河典型年,计算了不同典型年年内分配;采用改进的Tennant法和河道静态蓄水量法分别计算了小清河干支流生态需水量;依据卧虎山水库溢洪资料,分析确定了典型年;制定了不同的调度方案:(1)依据小清河不同情景下各月的径流量、需水量及需补水量,采取1月1次的补水频率及年内分期补水的调水方案,确定了引黄补清的调水流量和调水时长;(2)依据小清河河道生态的影响,分别制定了冲淤、生态和兼顾冲淤和生态的引库入黄和引库补清的调度方案,其中冲淤调度补清量为5151.5万m3,入黄量为3988.0万m3;生态调度补清量为2358.4万m3,入黄量为6781.1万m3;兼顾冲淤和生态的调度补清量为3630.5万m3,入黄量为5509.0万m3。(3)依据小清河流域洪水量级,制定了相应的调度方案,计算了不同频率暴雨洪水分洪水量;针对小洪水,通过MIKE模型和动态规划方法建立了小清河及腊山分洪工程生态调度模型,计算了典型场次洪水的分洪水量。本文基于大量基础数据,对济南市小清河、玉符河、卧虎山水库及黄河间水资源互调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新的调度路线,调度方案和调度模式,取得的成果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对济南市防洪安全,市区主要河道生态良好恢复及雨洪水的资源化具有重要意义。

卢绪川,李一平,黄冬菁,周栋,何铭杰,蒋伟彪[3](2015)在《平原河网调水引流水动力改善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为改善平原河网中水的流动情况,在太仓市主城区进行了原型调水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符合太仓市主城区的河网非稳态水量数学模型,并以换水率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调水方案下太仓市主城区河网水体交换的改善情况。结果表明,受长江涨落潮影响的平原河网地区,调水可以有效改善河道的水体交换情况,引水方案改善效果优于排水方案;随着调水流量的增加,部分河道受来水相互顶托作用换水率降低。

吴时强,范子武,周杰,吴修锋[4](2011)在《引江济太措施对望虞河西部污染物滞留和转移风险分析》文中认为引水调控措施是改善太湖流域区域性水环境的应急措施,多年试验研究成果证明了引水措施的有效性。由于调水工程的复杂性以及受到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引水调控措施在改善区域水环境的同时,也会对引水沿线周边区域水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望虞河西部区域,河网水流受阻,存在武锡澄虞河网区污水滞留或向其他地方转移的风险。针对4个引排水方案,分析了引水对河网水动力条件的变化,比较了引水对望虞河西部河网地区水质影响,分析了河网河道污水滞流时间、强度及迁移长度,评价了污水滞留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应急对策。

吴时强,范子武,周杰,吴修锋,邵军荣[5](2009)在《引水调控对受水区周边地区水环境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考虑到引江济太工程的负面影响,分析了调水对河网排水通道长江口门区及周边河网区水环境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调水可以有效改善湖区及河网区域水环境,对常州段及沿江排水通道口门区水域水环境影响有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避环境风险的对策和建议。

林高松,李适宇,陈璇[6](2009)在《混合智能算法在引水冲污方案优选中的应用》文中提出考虑水质、经济和生态环境影响等因素,建立佛山水道的引水规划优化模型。利用河网水环境数学模型模拟多组引水冲污方案的水质,将输入输出数据作为样本用于人工训练神经网络;将训练好的网络嵌入遗传算法,形成混合智能算法,求解引水规划优化模型。结果表明,混合智能算法能够自动求出不同引水流量下的最优方案,精度较高,无需人工试算,运算速度快,不必对遗传算法与河网模型进行接口处理,具有普遍适用性,为求解耦合复杂模拟模型的优化问题提供了一种理想的工具。

杨薇[7](2007)在《城市河流生态环境需水优化配置理论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水环境恶化越来越严重。对城市水环境的有效管理是当前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难题和新的挑战。本文从理论分析、数学模型、计算机模拟以及实际应用等多角度,对河流生态环境需水的基础理论、实现途径、仿真检验等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期为实现城市水环境的质量改善提供技术支持。本文在国内外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城市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概念和内涵、理论基础、研究范畴及特征,并界定了其组成部分。将城市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定义为维持城市河流生态环境系统功能不再恶化并逐渐得到改善所消耗的水资源量,或生态环境系统发挥期望的生态环境功能所需的水量;指出城市河流生态环境需水是基于城市生态环境学理论、水文循环原理和水环境承载力理论的研究;界定城市河流环境需水量由水生生物栖息需水量、河流输沙需水量、水盐平衡需水量、污染物稀释净化需水量、补充蒸发水量和补给地下水量组成,降雨引起的径流量可以作为河流生态环境水的补给水量计算,并对上述几个子模型进行组合,列出组合公式。将该计算模型应用于大庆市黎明河的研究结果表明,黎明河的理论生态环境需水量随时间和空间变化,各河段平均环境需水量分别为4.50 m3/s、3.80 m3/s和4.59 m3/s。在河流生态环境需水理论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河流生态环境需水优化配置体系。剖析了环境需水优化配置改善水环境的概念内涵、机理、主要研究任务、优化配置原则,并对其适用条件以及进行实际调度需要考虑的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对优化配置的目标辨识和数学模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模糊多目标规划的河流生态环境需水优化配置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对其进行求解。该数学模型应用于大庆市黎明河的结果表明,为实现水资源的节约、综合效益损失和水环境容量三个目标达到协调,河流的生态环境水优化配置水量为3.07 m3/s,比单纯的理论生态环境水量减少33.1%。为巩固环境需水配置改善河流水环境的效果,还应该重视周边污染源的有效控制,将污水处理厂的规划和环境需水优化配置相结合共同改善河流水环境,建立了灰色非线性规划的河流生态环境需水优化配置数学模型。该模型以规划的污水处理厂中污染物质的去除率以及水库湖泊向河流中的补充水量作为模型的决策变量,总的运行成本最小化为决策目标,保证河流水质达标。采用了遗传算法对该灰色非线性规划模型进行求解。将所建灰色非线性规划模型应用于大庆市黎明河流域的规划中,获得了较满意的污水处理厂和湖泊水库释放水量的规划结果。为在更广义的范围内实现河流环境需水优化配置并检验其工程效果,对城市河流生态环境需水优化配置的动态仿真进行了研究。根据实际的水环境抽象出与之近似的物理组件模型和概念组件模型,并研究了其基本属性和方法。其中物理组件模型包括构成和影响水环境的河流、湖泊、水库、以及污水处理厂等实体组件模型;概念组件模型包括与水量有关的降雨径流模型对象、人工调节河流的水动力学仿真对象、与水质相关的水质模型对象和水质仿真对象以及水污染控制的水质控制策略对象和水质级别对象等。基于有向无环图将建立的各物理组件模型构建为流域水环境网络模型图,研究了相应的运行和仿真算法,建立了流域河流环境需水优化配置的仿真运行机制。进行了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仿真系统的总体设计,包括三个主要子模块:水量仿真模块、水质仿真模块和水环境质量改善措施仿真和评估模块。并对系统数据库进行了初步设计。

赵小兰[8](2007)在《区域调度对江阴市水环境改善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江阴市近年经济建设迅猛,然而随着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水资源配置不合理使河网水质急剧恶化。加之感潮河网水体浅、流速慢、顺逆不定的特点,水环境恶化的问题日趋严重,已严重影响到了居民的生活。改善江阴市的水环境状况,一方面需要从污染防治入手,提高污水处理率,另一方面从江阴市紧邻长江的优势出发,研究引水改善江阴水环境的各种途径。为准确掌握江阴市区河道工况及引水效果,在江阴市进行了长江引水改善水环境的原型调水试验研究,并由此建立了适用研究区域的水量水质模型。在两次原型调水试验的基础上,利用监测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率定,确定模型的适用性。通过对不同调水方案下的模拟计算,对引长江水改善城市水环境、提高水体水环境质量的途径进行了详细研究:然后对通过两种截污措施的计算比较,对截污条件下改善城市水环境的方法也进行了定量分析,针对不同方案下的计算,提出了旨在改善水环境的水利工程建设及调度方案以及截污措施。最后提出了截污治本、引水辅助的治理方向。本研究成果对解决江阴市水环境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王飞[9](2006)在《江阴市水环境容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因素之一,它的承载能力对自然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江阴市水环境污染与水环境容量之间矛盾十分突出。通过对江阴市水环境容量规划研究,了解各乡镇水环境容量现状及水资源承载力,实现江阴市水环境容量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为江阴市水环境的整体改善奠定基础。本文在江阴市水功能区划的基础上,确定水环境容量控制单元及各控制单元的水域范围和水质控制目标,对排入水环境容量控制单元的重点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面污染源及其它污染源进行调查,在入河系数确定后,计算出各控制单元的污染物入河量。通过建立江阴河网水量水质模型,利用各类水文、水质资料,确定相应参数,进行各控制单元的理想水环境容量、现实水环境容量计算,并与污染源现状进行对照分析。在对江阴市水环境容量计算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保护和改善江阴市水环境的措施,通过有效控制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采取截污、清淤、调水、生态—生物除污等工程技术,减轻河道污染程度,并利用生态工程护河,恢复水体自净能力。

梅新敏[10](2006)在《平原河网区水环境容量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环境容量是指在一定的水质目标下,水体环境对排放于其中的污染物质所具有的容纳能力,它是水环境研究领域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是水体污染物总量控制及水环境管理的主要依据。 本文针对平原河网地区水流往复特征,在总结现有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以平原河网水量水质耦合模型为基础,提出了能较为客观的反映感潮河网特征的水环境容量模型,并应用于昆山市水资源综合规划。 本论文主要研究成果有: (1) 建立平原河网区水环境容量模型。该模型基于环境容量定义法,假设无排污条件下,根据平原河网水量水质模型计算出河道水量及水质,由环境容量定义法计算出各时段不同功能区的自净容量和稀释容量,累加求出各功能区水环境容量。 (2) 结合“昆山市防洪及水资源综合规划”课题,建立昆山市河网水环境容量模型;通过该模型预测昆山市不同规划年功能区的水环境容量;根据环境容量计算结果及不同规划年的污染物排放量提出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

二、改善张家港地区水环境引水方案的对比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善张家港地区水环境引水方案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引水改善平原感潮河网水质效果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概况
2 平原河网非稳态数学模型构建及评价方法
    2.1 模型的建立
    2.2 模型的率定和参数的选取
    2.3 调水引流改善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平原感潮河网内河引水量与长江潮位响应关系
    3.2 平原感潮河网水质改善效果与引水量响应关系
    3.3 平原感潮河网引水服务面积与引水量响应关系
4 结 论

(2)济南市黄河干流、玉符河与小清河雨洪水联合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防洪调度
        1.2.2 生态调度
        1.2.3 雨洪水利用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构成
    2.2 研究区水系概况
        2.2.1 小清河
        2.2.2 玉符河
        2.2.3 黄河
    2.3 暴雨洪水
    2.4 水利工程
        2.4.1 腊山分洪工程
        2.4.2 闸坝工程
3 济南市小清河干支流及玉符河需水量计算
    3.1 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
    3.2 小清河干支流需水量计算
        3.2.1 小清河干流生态需水量计算
        3.2.2 小清河支流生态需水量计算
        3.2.3 小清河干支流需水量
    3.3 玉符河生态环境需水量分析计算
    3.4 本章小结
4 小清河黄台桥站径流序列及典型年年内径流分析
    4.1 小清河黄台桥站径流序列分析
        4.1.1 径流序列的一致性分析
        4.1.2 径流序列暂态成分的拟合及排除
    4.2 典型年的选取
        4.2.1 不同频率年径流量的计算
        4.2.2 典型年的选取
        4.2.3 典型年径流量年内分配过程的确定
    4.3 典型年年内径流分析
        4.3.1 小清河泉水与再生水排放量分析
        4.3.2 小清河再生水和泉水不同排放方案的拟定
        4.3.3 不同排放方案小清河天然径流量的确定
        4.3.4 径流量与需水量差值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小清河流域典型洪水分析
    5.1 典型洪水的选取
    5.2 设计洪峰流量及不同时段设计洪量的推求
        5.2.1 基于原始序列推求
        5.2.2 基于还原后序列推求
        5.2.3 基于还现后序列推求
    5.3 腊山分洪工程分洪水量计算
    5.4 本章小结
6 黄河高村站径流序列分析及典型年选取
    6.1 黄河高村站年径流量序列分析
        6.1.1 径流序列的一致性分析
        6.1.2 径流量序列暂态成分的拟合及排除
        6.1.3 还现方法的改进
    6.2 典型年的选取
        6.2.1 不同频率年径流量的计算
        6.2.2 典型年的选取
        6.2.3 典型年年内分布的确定
    6.3 可调水量分析
        6.3.1 可调水量分析
        6.3.2 可调水天数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研究区联合调度方案
    7.1 引黄补清调度方案
        7.1.1 调水路线分析
        7.1.2 引黄补清调度方案
    7.2 引库补清及引库入黄调度方案
        7.2.1 卧虎山水库溢洪资料分析
        7.2.2 引库补清方案
        7.2.3 引库入黄方案
        7.2.4 典型实例分析
    7.3 引清入黄调度方案
        7.3.1 引清入黄可行性分析
        7.3.2 大中型洪水引清入黄调度方案
        7.3.3 小型洪水引清入黄调度方案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平原河网调水引流水动力改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2研究方法
    2.1原型调水试验
        2.1.1试验目的
        2.1.2试验方案
    2.2原型调水试验结果
    2.3河网非稳态水量数学模型
        2.3.1模型的建立
        2.3.2模型的率定
        2.3.3模拟方案
3结论

(4)引江济太措施对望虞河西部污染物滞留和转移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引水方案及河网水动力特性分析
3 调水对河网水质变化影响分析
4 污水滞流时间和强度分析
5 河网河道污水迁移风险分析
6 污水滞留风险与应急对策研究
    6.1 自排时间保证率分析
    6.2 污水滞留风险与对策
7 结语

(5)引水调控对受水区周边地区水环境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江调控水环境效应模拟计算
2 引水调控对太湖水位的影响
    2.1 水量分析
    2.2 水位分析
3 沿江口门排水对长江水质的影响
    3.1 污染带长度的估算方法
    3.2 沿岸污染带范围估算
4 引水对京杭大运河常州段影响
    4.1 引水对京杭大运河常州段水位的影响
    4.2 调水对京杭大运河流量的影响
    4.3 调水对京杭大运河水质的影响
5 调水对京杭大运河苏州段的影响
    5.1 调水对京杭大运河苏州段水位的影响
    5.2 调水对京杭大运河苏州段流量的影响
    5.3 调水对京杭大运河苏州段水质的影响
6 调水对张家港河的影响
    6.1 调水对张家港河水位的影响
    6.2 调水对张家港河流量的影响
    6.3 调水对张家港河水质的影响
7 结 论

(6)混合智能算法在引水冲污方案优选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水规划优化模型
2 河网水环境数学模型
    2.1 水动力模块
        2.1.1 河段控制方程
        2.1.2 汊点连接方程
        2.1.3 差分格式与求解方法
    2.2 水质模块
    2.3 模型验证
3 混合智能算法
    3.1 生成与筛选引水方案
    3.2 采用河网模型模拟各种引水方案的水质
    3.3 利用样本训练人工神经网络
    3.4 GA调用ANN优化求解
4 计算过程与结果
5 结 论

(7)城市河流生态环境需水优化配置理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河流环境需水量理论的研究现状
        1.2.1 环境需水量研究现状
        1.2.2 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
        1.2.3 河流环境需水量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河流环境需水调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的环境需水调度研究现状
        1.3.2 国内的环境需水调度研究现状
        1.3.3 环境需水调度存在的问题
    1.4 国内外水环境仿真的研究现状
        1.4.1 水环境仿真的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水环境仿真的研究现状
        1.4.3 水环境仿真的研究存在的问题
    1.5 课题的来源和主要研究内容
        1.5.1 课题的来源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城市河流生态环境需水理论的研究
    2.1 城市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概念的界定
        2.1.1 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必要性
        2.1.2 几个类似概念的对比与分析
        2.1.3 生态环境需水的概念界定
    2.2 城市河流生态环境需水的理论基础
        2.2.1 城市生态环境学理论
        2.2.2 城市水文循环原理
        2.2.3 城市水环境承载力理论
    2.3 城市河流环境需水的理论分析
        2.3.1 城市河流环境功能分析
        2.3.2 城市河流生态环境需水的影响因素分析
        2.3.3 河流生态环境需水的特征
        2.3.4 城市河流环境需水的组成部分
    2.4 河流环境需水量模型的建立
        2.4.1 水生生物植物生长需水量
        2.4.2 河流输沙需水量
        2.4.3 水盐平衡需水量
        2.4.4 污染物稀释净化需水量
        2.4.5 蒸发补充水量
        2.4.6 补充地下水量
        2.4.7 降雨引起的径流量
        2.4.8 城市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公式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河流生态环境需水优化配置体系的研究
    3.1 河流环境需水量优化配置的概念和内涵
    3.2 以改善水环境为目的的河流环境需水配置理论分析
        3.2.1 水文学机理
        3.2.2 污染物稀释机理
        3.2.3 水体的自然净化机理
    3.3 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配置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3.4 河流生态环境需水优化配置的原则
        3.4.1 系统性原则
        3.4.2 适用性原则
        3.4.3 协调性原则
        3.4.4 综合效益原则
    3.5 河流生态环境需水优化配置的适用性解析
        3.5.1 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配置的适用性
        3.5.2 环境需水配置的控制污染物的选择
        3.5.3 环境需水配置和调度还需要考虑的问题
    3.6 河流生态环境需水优化配置模型的研究
        3.6.1 模糊多目标规划方法
        3.6.2 河流生态环境需水优化配置的内容及目标辨识
        3.6.3 河流环境需水优化配置数学模型的建立
        3.6.4 河流环境需水优化配置模型的遗传算法求解
    3.7 城市河流环境需水配置和调度的实施原则和保障措施
        3.7.1 突发性应急配置和调度的实施和处理原则
        3.7.2 保障措施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河流生态环境需水结合水污染控制的优化配置模式的研究
    4.1 问题的提出
    4.2 优化配置的内容及目标辨识
    4.3 灰色非线性规划理论
        4.3.1 灰色系统理论
        4.3.2 灰色非线性规划理论
    4.4 基于灰色理论的水环境质量改善优化配置模型的建立
    4.5 灰色非线性规划优化配置模型的求解
        4.5.1 灰参数及灰函数的处理
        4.5.2 白化后的非线性规划模型的遗传算法求解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河流生态环境需水优化配置仿真技术的研究
    5.1 问题的提出
    5.2 面向对象仿真技术
        5.2.1 面向对象仿真的概念
        5.2.2 面向对象仿真的特点
    5.3 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配置动态模拟模型的建立
    5.4 河流环境需水优化配置的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
        5.4.1 组件类集合
        5.4.2 水环境仿真对象的实现方法
        5.4.3 物理实体对象的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
        5.4.4 概念实体对象的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
    5.5 河流生态环境需水优化配置的仿真系统设计
        5.5.1 系统总体设计
        5.5.2 仿真系统网络模型的建立
        5.5.3 流域水环境系统仿真系统的运行机制
        5.5.4 数据库设计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大庆市黎明河流域生态环境需水优化配置的研究
    6.1 流域概况
    6.2 黎明河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建立
        6.2.1 河流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结构
        6.2.2 多参数水质检测系统
        6.2.3 水质在线监测通信系统
    6.3 黎明河理论生态环境需水量
        6.3.1 黎明河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界定
        6.3.2 黎明河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
    6.4 黎明河生态环境需水优化配置的研究
        6.4.1 黎明河生态环境水优化配置的必要性
        6.4.2 基于模糊多目标规划的黎明河环境需水量优化配置
        6.4.3 基于优化配置结果的工程调度
    6.5 水污染控制规划的黎明河生态环境需水优化配置的研究
        6.5.1 黎明河流域水污染控制规划
        6.5.2 黎明河生态环境水优化配置的结果与分析
    6.6 黎明河生态环境需水优化配置仿真技术的研究
        6.6.1 黎明河的环境需水配置系统网络图
        6.6.2 现状供需分析及水质状况
        6.6.3 不同降雨条件下的环境需水配置分析
        6.6.4 污水厂改进的河流水质仿真结果分析
    6.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8)区域调度对江阴市水环境改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质地貌
        2.1.2 水文气象
        2.1.3 土壤植被
    2.2 水利概况
        2.2.1 河流水系
        2.2.2 水资源概况
        2.2.3 水利工程概况
    2.3 社会经济概况
        2.3.1 行政区划和人口
        2.3.2 经济发展概况
    2.4 污染状况
        2.4.1 研究区域污染源
        2.4.2 工业污染源
        2.4.3 生活及农业污染源
第三章 水环境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3.1 原型模型实验
        3.1.1 第一次水量水质野外同步监测及结果分析
        3.1.2 第二次水量水质野外同步监测及结果分析
    3.2 模型建立
        3.2.1 河网概化
        3.2.2 水量模型
        3.2.3 水质模型
        3.2.4 水量水质模型参数率定
第四章 不同调度方案下模拟计算
    4.1 第一次调水试验的模拟
        4.1.1 研究区域河网概化
        4.1.2 水量模型参数率定与验证
        4.1.3 水质模型参数率定与验证
    4.2 第二次调水试验的模拟
        4.2.1 研究区域河网概化
        4.2.2 水量模型参数率定与验证
        4.2.3 水质模型参数率定与验证
    4.3 分析与结论
        4.3.1 两次调度方案结果分析
        4.3.2 引水改善水环境方案分析
        4.3.3 截污改善水环境方案分析
        4.3.4 结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江阴市水环境容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江阴市水环境容量控制单元划分
    2.1 江阴市水环境功能区划
    2.2 水环境容量控制单元确定
3. 江阴市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1 污染源调查的技术路线
    3.2 污染源调查
    3.3 污染物入河量分析
    3.4 水环境现状评价
4. 水环境容量计算
    4.1 基本概念
    4.2 计算步骤
    4.3 数学模型和设计水文条件
    4.4 河网概化
5. 江阴市理想水环境容量计算分析
    5.1 理想水环境容量定义及计算方法
    5.2 理想水环境容量计算
    5.3 对比分析
6. 江阴市现实水环境容量计算分析
    6.1 现实水环境容量定义及计算方法
    6.2 现实水环境容量计算
    6.3 对比分析
7. 江阴市水环境保护和改善措施研究
    7.1 规划目标
    7.2 河道综合整治
    7.3 政府部门宏观策略
    7.4 河道治理措施
    7.5 生态护河工程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和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10)平原河网区水环境容量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水环境容量模型研究进展
        1.2.1 水环境容量定义
        1.2.2 水环境容量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1.2.3 水环境容量模型研究进展
        1.2.4 水环境容量模型分类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平原河网区水环境容量模型系统研究
    2.1 概述
    2.2 一维河网水动力模型
        2.2.1 水动力计算基本方程
        2.2.2 河网水流计算
    2.3 一维河网水质模型(WASP5)
        2.3.1 WASP5水质模型简介
        2.3.2 水质模型基本方程及其求解
        2.3.3 污染物模拟系统
    2.4 一维河网水量水质耦合模型
        2.4.1 耦合模型基本原理
        2.4.2 耦合模型程序设计
    2.5 一维河网水环境容量模型
        2.5.1 环境容量模型设计
        2.5.2 环境容量计算程序流程图
第3章 昆山市水环境容量模型建立
    3.1 昆山市水系特征
    3.2 昆山市河网水动力模型建立
        3.2.1 河网概化
        3.2.2 边界条件模拟
        3.2.3 模型率定和验证
    3.3 昆山市河网水质模型建立
        3.3.1 污染物质模拟系统
        3.3.2 污染负荷模拟
        3.3.3 模型率定和验证
    3.4 昆山市水环境容量模型及计算
        3.4.1 水功能区划
        3.4.2 计算设计条件
        3.4.3 不同规划年环境容量计算
第4章 昆山市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
    4.1 各功能区污染源调查评价与预测
        4.1.1 污染源现状调查评价
        4.1.2 不同规划年污染源预测
        4.1.3 河道功能区达标性分析
    4.2 各功能区污染物削减措施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改善张家港地区水环境引水方案的对比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引水改善平原感潮河网水质效果评估[J]. 许益新,李一平,罗育池,余香英,蒋婧媛,罗凡. 水资源保护, 2019(06)
  • [2]济南市黄河干流、玉符河与小清河雨洪水联合调控研究[D]. 薛树文. 山东大学, 2017(05)
  • [3]平原河网调水引流水动力改善效果分析[J]. 卢绪川,李一平,黄冬菁,周栋,何铭杰,蒋伟彪. 水电能源科学, 2015(04)
  • [4]引江济太措施对望虞河西部污染物滞留和转移风险分析[J]. 吴时强,范子武,周杰,吴修锋. 中国工程科学, 2011(01)
  • [5]引水调控对受水区周边地区水环境影响分析[J]. 吴时强,范子武,周杰,吴修锋,邵军荣.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2009(04)
  • [6]混合智能算法在引水冲污方案优选中的应用[J]. 林高松,李适宇,陈璇. 水资源保护, 2009(04)
  • [7]城市河流生态环境需水优化配置理论及应用研究[D]. 杨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12)
  • [8]区域调度对江阴市水环境改善效果研究[D]. 赵小兰. 河海大学, 2007(05)
  • [9]江阴市水环境容量研究[D]. 王飞. 河海大学, 2006(08)
  • [10]平原河网区水环境容量模型研究[D]. 梅新敏. 河海大学, 2006(08)

标签:;  ;  ;  ;  ;  

张家港地区改善水环境的引水方案对比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