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岸工程设计中若干术语的解释

护岸工程设计中若干术语的解释

一、护岸工程设计中的几个名词解释(论文文献综述)

陆健滨[1](2020)在《京族海洋小镇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特色小镇是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突破口,对产业转型升级、缓解大城市压力和促进创业就业等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特色小镇的快速发展,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缺乏特色、忽视景观建设、破坏生态环境、倾向房地产等。要促进特色小镇良性发展,需要从更多的角度探讨特色小镇的建设机制。研究以广西东兴市江平镇京族海洋小镇为实践,以景观规划设计为主要研究内容,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进行综合研究,探索特色小镇发展路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首先,通过文献和案例分析特色小镇的研究动态,探讨不同发展阶段特色小镇景观建设的特点。目前特色小镇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特色小镇个体的规划设计、地域文化的表达、景观评价和建设体系的构建以及不同研究视角下景观建设的探讨。其次,探究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适合特色小镇景观建设的系统。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研究,初步提取出京族海洋小镇复杂适应系统景观建设的基本维度,即基础设施、文化、生态和产业4个维度,结合京族海洋小镇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建立京族海洋小镇复杂适应系统景观建设的目标体系,即交通、护岸、服务设施、广场、建筑、服饰、捕鱼、民俗、园林植物、动物(迁徙鸟类)、旅游业、海洋产品加工业12个具体目标,构建了京族海洋小镇景观建设的基本架构。再次,对京族海洋小镇的基础设施、文化、生态和产业进行调查与分析。通过调查得出,京族海洋小镇基本满足特色小镇景观建设需要。即基础设施:区位优越,交通发达,基础设施齐全,游客管理欠缺,广场面积广阔,有待规划整理。文化:京族文化浓厚,有京族特色的仿古建筑15座,其规模、制式、装饰具有京族文化特征;服饰、捕鱼、民俗等文化活动丰富,能满足游客和居民精神文化需求。生态:小镇公共绿地的园林植物有60科117属152种,南亚热带园林景观特征明显,古树数量达262株,其中古树名木一株(膝柄木Bhesa robusta),古树群一处(巫头村),古树文化积淀深厚;2018年冬季及2019年春季观测到迁徙鸟类总数4260只,隶属于7科23属,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黄嘴白鹭(Egretta eulophotes),野生鸟类丰富;产业:边境旅游增温,旅游人数逐年增长;海洋产品加工业投资增加,经济占比提高明显。调查和分析为研究江平镇特色小镇景观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基础数据,确立了京族海洋小镇景观规划设计内容和发展方向,为同类型特色小镇景观建设提供参考。最后,基于调查数据和分析结果,以京族海洋小镇的景观规划设计进行实践研究。研究将调查结果应用于规划设计中,对京族海洋小镇现有景观进行改造提升,探索适合少数民族特色小镇景观建设的路径,验证所提结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京族海洋小镇紧抓国家和自治区特色小镇推进建设契机,紧密承接防城港边境旅游发展新战略,统筹海、渔、田、农、林、湿地等自然资源与京族文化资源,在“生态优先、以人为本、文化为魂、产业发展”的核心理念统领下,京族海洋小镇的景观将形成“一带、三区、十景”的总体规划布局,优化重点区域景观环境,将文化体验、生态建设、滨海度假、舒适宜居、产业发展等要素有机融合,打造民族文化浓厚、景观环境优美、产业特征鲜明的京族海洋特色小镇。

李琰[2](2020)在《来源于科学 形成于艺术 ——论科普插图科学性与艺术性的交融与呈现》文中提出科学是知识艺术是感受,科普插图就是将科学知识以一种易于理解和记忆、便于传播和普及的艺术感受和表达方式呈现的信息表述的视觉方式。艺术与科学的精髓是创新,是人类创造性的劳动成果和最高智慧的共同结晶,是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进一步交融的必然。本文结合都江堰水利工程科普插图的创作实践,以及当今科技革命趋势、科普教育与国民科技素养全面提升的时代需求,探讨科学信息艺术化呈现的形式和手段,思考艺术与科学之间新的关系。阐述论证科普插图不是科学与艺术的简单结合,而是科学逻辑的形象化描述和感性化的解释,是以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为目的,以艺术审美为媒介,将科学性与艺术性完美交融的一种视觉呈现。

吴易萌[3](2020)在《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地理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以河流为例》文中提出初中地理传统课时教学存在知识碎片化、教材核心知识与方法重复、学习与生活实践相脱节等问题。在新高考模式和高中新课程标准出台实施的大背景下,丰富人才评价标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新课程改革,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需要提升教师专业水平,转变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初中地理教学如何在课程中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课程标准的单元教学设计提供了一个支点来突破。基于课程标准的单元教学设计从课程标准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以单元、任务链、模块等多种方式呈现学科内容,密切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情境化的活动任务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本文采用问卷法、访谈法,以郑州中学为例,对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地理单元教学设计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传统初中地理课堂中进行的学时教学设计会导致课堂知识点过于零碎,学生难以准确把握学习内容之间的结构与逻辑关系,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整体构建及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2)了解并实施单元教学设计的初中地理老师相对较少,实施单元教学的时间也相对较短;接受过以单元教学方式教学的学生大部分都表示已经了解单元教学并且对实施单元教学比较感兴趣,对地理课堂继续实施单元教学普遍比较认可。(3)初中地理单元教学对提升学生读图析图、提取地理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地理现象的能力及落实学科核心素养都有明显效果,但受社会层面和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的影响,教师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时在整合教材、活动及评价任务设计、收集教学资源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4)在进行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地理单元教学设计时要遵循基于课程标准原则、教学评一致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在研读课程标准、整合教材、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确定单元学习主题,制定单元学习目标,通过设计单元核心任务、创设真实情境、制定教学评价进行单元教学过程设计,在总结反思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优化单元教学。(5)进行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地理单元教学设计实践对落实课程标准要求,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构建高效地理课堂,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方面都有显着效果。

祝嫣然[4](2019)在《《毛里塔尼亚渔港建设工程招标文件》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本翻译实践报告选取的分析文本为毛里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装备运输部(Ministere de l’Equipement et des Transports de la Republique Islamique de Mauritanie)于2016年9月发布的《塔尼特渔港建设工程招标文件》(Document d’appeld,offres internationales des travaux de Construction duport depeche de Tanit)。中国水电建设集团于2016年9月购得此标书,交由中国水电建设集团毛里塔尼亚渔港工程项目部商务合同部进行翻译。笔者负责其中第一卷《国际招标规定》、第二卷《银行保函模板》和第五卷《初步设计图纸》的翻译工作。此次翻译实践的文本旨在对渔港工程投标细则及施工要求进行阐述,邀请资质符合要求的承包商参与投标。整个文本语言严谨、简洁、庄重。本实践报告分为三章。第一章为翻译任务和翻译过程描述:首先对翻译任务进行描述,分析文本特点;其次从译前准备、翻译执行和译后审校三个方面阐述翻译过程。第二章为翻译案例分析,根据文本特点,分别从相关术语的翻译、图纸的翻译和招标文件语体特征的传递三个方面列举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第三章为译后思考,通过对整个翻译过程的反思总结提高本次招标文件翻译质量的方法,并对工程招标文件的翻译原则提出自己的看法。

张春琳[5](2018)在《活态遗产桥梁的价值及其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活态遗产桥梁是人类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仍在发挥其原有的或历史演进过程中功能的遗产桥梁,属于活态的文化景观遗产。在历史价值久远的古代桥梁“存量”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活态遗产桥梁已陆续进入世界遗产和我国的文物保护体系且数量呈积极增长的趋势,它将是未来遗产桥梁领域的主体。本文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界定了活态遗产桥梁及其相关概念,从原真性、完整性、延续性、多样性等多方面对其价值标准进行了分析总结,解析了活态遗产桥梁的迁移式保护对世界遗产原真性的思想贡献,并突出了延续性、科技性标准对活态遗产桥梁的作用与意义。在对文化遗产的普遍价值内涵和工业遗产、历史园林、建筑遗产、历史城镇、遗产桥梁等遗产门类的价值内涵及其评价体系借鉴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出了符合活态遗产桥梁特性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艺术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和使用价值5大类、21个小类组成的价值体系;构建了加权评分的活态遗产桥梁价值评价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通过德尔菲法和因子分析法对其评价指标中的象征意义、名气、文献资料完整性3个关联度弱的指标进行删除修正后,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对各个评价指标赋权;最后以武汉长江大桥、兰州黄河铁桥和福建屏南万安桥为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验证,结果与课题提出的加权评分价值评价法基本一致;认证了课题提出的活态遗产桥梁的价值构成体系和价值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也间接证明了笔者提出的这一方法较模糊综合评价法更为简明、可实施性更强的特点,这适合于其在活态遗产桥梁价值评价领域中的推广运用。课题围绕活态遗产桥梁价值体系及其评价的研究,填补了这一方面的研究空白,并对活态遗产桥梁价值的科学合理判断及其保护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赵花[6](2018)在《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襄阳市唐白河堤岸景观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居民对城市生态性景观绿地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河流堤岸的景观的提升可以给居民文旅提供更多选择。但目前我国大部分河流存在景观状况不佳、生态环境较差的问题,从而对堤岸景观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限制。因此在对河流堤岸景观建设时,遵循生态学原理,找出一条生态性且可持续发展的路线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通过文献查阅、跨学科研究、归纳总结等方法,探究了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城市河流堤岸景观设计的方法。从基础理论的研究到指导襄阳市唐白河堤岸景观规划设计的实践,主要包括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对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了“堤岸”的含义。梳理和总结了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的理论和河流堤岸景观设计的研究现状。2.先从研究河流生态修复的理论和方法、探讨城市河流堤岸景观设计的特征入手,根据唐白河的生态问题,提出了多维度生态性堤岸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承接上文理论框架,分析了三个具有不同设计特色的优秀案例,并总结了一些优秀的设计方法。3.在对襄阳市唐白河堤岸进行规划设计中,根据场地现状,综合前文所得出的多维度生态性堤岸构建方法,并借鉴前文优秀案例,制定了唐白河堤岸景观设计的四大实施思路。在总体设计中,采用了“三主,两轴、多点渗透”的景观结构模式。结合场地原有的自然资源条件和区域文化特色,在“生态”、“观赏”、“活动”三大功能结构理念的引导下,将园区分为六大分区,每个分区各具不同特色的功能。在植物种植设计专项中,采用了三大种植方式,主要目的是对堤岸进行植被的恢复。总之,在设计中完成了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本论文将河流生态修复的理念融入景观设计,将单纯的堤岸设计提升到生态性景观的构建,推进了河流堤岸的园林绿化。最终实现了堤岸生态、美观、娱乐、科普教育、经济等功能的统一。

黄文[7](2017)在《基于生态可持续的重庆滨水景观系统优化研究 ——以沙滨路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一个山地众多的国家,山地城市的滨水景观对人们有着与生俱来的吸引力。重庆作为一个典型的山地城市,两江滨水风光已经成为山城重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推动重庆经济的滕飞和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与滨水道路的加速修建带来了滨水原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以人为本“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城市滨水景观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生态可持续的角度对重庆沙滨路滨水景观系统优化展开研究,在分析重庆滨水景观系统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基础上,阐述了系统的概念及其特征,说明了景观、城市滨水景观的概念、类型、特征与功能,运用文献调查法、网络调查法调查了重庆滨江路的发展历史与重庆沙滨路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状况,从交通、地形地貌与水岸水位等对沙滨路滨水景观系统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了沙滨路存在着严重的水土流失、原生态环境遭严重、滨水景观活力缺乏、人性化较差等问题,结合国内外滨水景观系统优化设计成功案例,提出将生态可持续的观点引入沙滨路滨水景观系统优化设计中。根据沙滨路滨水水岸、地形地貌不同的特点,提出将其划分成石门—羊角堡,石门—秋水长天,秋水长天—磁器口三大斑块,采用斑块——廊道——基质模式,针对三大斑块分别运用生态设计法、功能设计法与综合设计法对其优化设计,明确设计原则与设计要素。进一步分析了沙滨路滨水景观系统的限制性因素,提出了沙滨路滨水景观系统优化设计指导思想、总体模式与总体思路,针对羊角堡段、秋水长天段以及磁器口段分别给出了具体的优化设计策略。研究成果用于指导沙滨路滨水景观系统优化设计,根据研究得出的优化设计策略,详细规划设计了沙滨路滨水公园方案与滨水快车道慢性系统绿化方案和悬崖立体交通换乘枢纽方案。

顾磊[8](2017)在《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飞速推进,中国城市在这种背景下呈现出了一系列变化:如信息流动的加速、新兴产业的出现、文化的融合、城市空间的重构、地域之间的联系多样化等等。与此同时,中国城市与水之间的关系也正在发生巨大的转折,这种转变发生在各个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诸多领域。为了探索城市与水之间的复杂关系,本研究融合多学科的理论观点,基于“整体论”视野,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并遵循“概念建构-理论梳理与构架-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的研究脉络,采用长时间的参与观察法与实地访谈法所获得的大量原始资料与文献所获资料相结合,对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主要明确了城市涉水景观的概念与分类;第二章首先在对相关理论梳理的基础上,按阶段分析了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政治经济背景以及城市政体,探析了转型中资本的循环与累积,以及行动者网络中多元化的参与角色及其联盟,最后尝试构建了转型的“水-社会之循环网”模式。第三到第四章,以兰州与成都为案例,综合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方法,通过多案例研究法分别研究了各自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转型、城市水设施景观转型、城市水文化景观转型。第五章在对兰州与成都案例深度透视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第六章是结论和展望部分。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对“水景观”一词的深度梳理和剖析,提出了对城市涉水景观内涵的新认识,即这个概念兼具“视觉性”、“地方性”、“实体性”、“文化性”、“政治性”等综合特质。在此基础上,将城市涉水景观分为三个层次: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城市水设施景观和城市水文化景观。(2)中国城市水景转型过程具有复杂性特征,呈现出合作性与冲突性、全球化与地方性、路径依赖与不确定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混合特质。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在受到宏观结构力量驱动的同时,近几年一些个体与组织的微观行动在某些领域也能发挥显着的作用,同时一些偶然性、地方性与冲突性事件亦间接推进了城市水景的转型。城市之间也存在差异,如兰州市城市涉水景观中的商业性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成都市除了商业性以外,还同时趋于公益性。(3)水体及其水岸景观、水设施景观、水文化景观这三类城市水景的转型过程不尽相同,在构成了自身“水-社会之循环网”同时,这几类景观网络彼此也互有交叉融为整体的网络。水体及其水岸景观转型与城市更新、房地产开发关系紧密,兼具公益性和商业性,投资建设与管理由单一的行政逻辑逐渐转为政企合作逻辑。城市设施景观大多为公益性工程,随科技进步和政府投入的驱动而增长,政企合作逐渐开展,部分设施也会间接促进房地产的发展。城市水文化景观从以前政府主导走向了多种形式并存,其中部分因地产或旅游开发趋于商业化,也有因民间社团的加入走向公益化道路。(4)中国城市水景转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计划经济时期,以工业化和初步城市化为主要特征,设施建设保障工业与城市的安全与繁荣,却疏远了人水关系,水体遭到填埋或污染,水文化开始没落;二是改革开放初期,工业化与城市化共同发展,水体污染与填埋加剧。另外,一些河流整治工程开始修复河流与河岸,逐渐改变了城市水景的面貌。三是改革开放深化期——1990年代末期至今,城市化发展加速,水设施建设加快,水域填埋与人工湿地建设并存,部分设施与复兴的水文化景观促进了房地产的兴起、绅士化进程以及新经济的转型。此外,部分城市涉水景观还出现了公益化的趋势,以及2012年开始在国家生态文明政策倡导下的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并重的新发展态势。(5)中国城市涉水景观治理的特征发生了转变,即从计划经济时期的以政府为主的动员、投资与管理,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政府引领下的政企合作、官民合作、乃至多层级合作的新模式。目前,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实际上处于传统“指令式”和“协作式”治理模式之间的混合状态。此外,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策略上应更要注重地方性、偶然性、可持续性、冲突性与兼容性,以促进多方共赢的局面,迈向多元目标与多元价值包容发展。

邹锦[9](2016)在《基于过程的山地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面对我国当代城市滨水区开发在环境、生态、景观、社会经济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山地城市滨江景观空间的特殊难题,传统城市滨水景观项目往往由于时空上的刚性约束而失效。这是由于没有综合考虑城市滨水区在自然与社会发展中的长期变化过程,对景观在时空上的动态过程认识、理解与响应不足,从而造成了景观的不可持续性。本文因此提出从理解、认识景观的动态变化过程入手,在设计中遵循、适应、顺应、并以适当的方式主动介入过程的“基于过程的景观设计”思路。通过对国内外城市滨水景观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学术研究前沿的梳理,明确了城市滨水景观空间设计的研究发展方向;对“基于过程的景观设计”与弹性(resilience,也常译为“韧性”)研究的关系,以及弹性、适应性、可持续性等概念的比较与辨析,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基于过程的景观设计”的内涵与理论层次;而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理论与景观设计的融合,以及运用“过程”设计思想的经典实践案例等,给基于过程的景观设计探索提供了从理论到技术上的一系列支撑。对滨水区景观空间的价值认知,有助于改善城市形象、优化城市结构、塑造城市空间,对于城市景观可持续性的意义尤为独特和重要。通过分析滨水空间层次特征和功能特征,理解山地城市滨水景观空间的外部特征,基于滨水景观空间对城市形态的内在价值,研究山地城市滨水区景观空间类型并建构滨水区景观空间的类型体系,为后续的滨水区景观空间设计模式应用提供依据。机制是指事物的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方式,而景观空间的发展演变机制就是景观过程。而城市滨水区景观是由动态的、不断行进中的多个发展过程的总合。过程既是景观的组成部分,也是景观的运行变化方式。自然过程是滨水区景观最基本的时空演变过程,而人类的社会过程则在各种尺度上对景观产生影响,两者叠加引起的复合效应在在现代城市环境中尤其明显。准确而深刻地理解这些演变过程,可以帮助我们认清研究对象的本质,从而在景观设计中更准确地把控对象。基于过程的景观设计是以景观过程为主导的设计思想。以过程为主导的景观设计策略首先要遵循自然与社会的基本运行规律,并以适应、顺应的方式响应景观的过程,适应性与可持续性是其基本准则。但基于过程的景观设计策略不仅止于“被动响应”过程,更在于可以通过模仿和利用景观过程的特性,以主动介入式的景观设计模式“设计景观的过程”。对应于过程的动态渐变性、开放性与多元性特征,生成相应的景观应对策略,进而推导出三种主动介入的“空间-过程”式设计模式。通过对“触媒-生长”模式,“容器-引入”模式,以及“堆栈-协同演替”模式的深度解析,并佐以应用实例,提出了以这三种模式为基础的开放式、引导性的基于过程的景观设计策略体系。通过将基于过程的景观设计理论思想和设计理念和模式转化为具体的设计策略、操作手段、实现方式;根据各类型滨水景观空间所属空间层次,功能内涵、外在形式、主导景观过程的不同,解析其适用的景观设计模式,形成设计策略层面;以滨水景观类型→(决定)行为活动→景观空间→设计要素的逻辑关系,将不同滨水景观类型的设计落实到具体设计要素上。贯彻过程式设计、以地形作为操作系统、以流动产生形式、开放式结果等基于过程的景观设计理念,强调时空上的动态性特征的设计方法,将设计策略与设计要素结合,形成完整的基于过程的山地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方法,最后将设计方法运用到重庆主城滨水区景观设计的具体项目实践中。

曾宪足[10](2016)在《中国水利工程学会与水利的现代化:1931-1948》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水利工程学会成立于1931年4月,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民间水利学术团体。该会以“联络水利工程同志,研究水利学术,促进水利建设”为宗旨,积极开展社团活动。一方面,学会通过召开年会、宣读论文、出版水利科学书刊、设立水利科学奖金、编订水工名词以及倡设水工试验所等多种举措,构建了一套系统的水利科学研究、交流、评议和奖励的制度,从而推动着中国近代水利科学的体制化和规范化;另一方面,鉴于民国时期水利事业的日就窳败,该会会员也曾积极致力于呼吁全国水利行政的统一、促进政府水利立法的实现以及提出江、河、湖、塘的整治意见等,以此助推我国传统水利事业的现代化转型。此外,中国水利工程学会还不断地对其组织机构加以调整和充实,以便推进该会的会务,更好地服务于我国水利科学与水利事业的发展。当然,囿于经费及时局的困扰,学会的实际运作受到了相当程度的束缚,以致影响了其社会功能的发挥;受种种历史条件的制约,该会拟定的部分江河治理计划也未能成功付诸实施。但不管怎样,学会组织的存在,对于当时中外水利学术的沟通和水利工程同仁的联络,毕竟功不可没;其阐述的科学治水理念也为后世所承继。以此而论,该会对于我国水利事业的现代化确实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二、护岸工程设计中的几个名词解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护岸工程设计中的几个名词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1)京族海洋小镇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特色小镇时代背景
        1.1.2 特色小镇政策背景
        1.1.3 特色小镇发展现状
        1.1.4 广西特色小镇发展现状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难点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特色小镇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2.1 特色小镇基本概念
    2.2 特色小镇相关概念
        2.2.1 传统城镇与区
        2.2.2 特色小镇建设误区
    2.3 特色小镇国内外文献综述
        2.3.1 国外文献综述
        2.3.2 国内文献综述
    2.4 特色小镇的基础理论研究
        2.4.1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2.4.2 地域文化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特色小镇案例研究
    3.1 国外特色小镇
        3.1.1 格林威治对冲基金小镇
        3.1.2 基亚瓦合岛滨海小镇
        3.1.3 国外案例借鉴
    3.2 国内特色小镇
        3.2.1 龙泉驿洛带音乐小镇
        3.2.2 西安白鹿原民俗文化小镇
        3.2.3 国内案例借鉴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特色小镇研究理论(CAS)的适用性及调查方案的设计
    4.1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适用性
        4.1.1 特色小镇具备CAS基本特征
        4.1.2 京族海洋小镇景观建设维度的确定
    4.2 现状调查方案
        4.2.1 小镇基础设施
        4.2.2 小镇文化
        4.2.3 小镇生态
        4.2.4 小镇产业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京族海洋小镇景观建设维度调查与分析
    5.1 京族海洋小镇基础设施
        5.1.1 交通
        5.1.2 护岸
        5.1.3 服务设施
        5.1.4 广场
    5.2 京族海洋小镇文化
        5.2.1 建筑
        5.2.2 京族服饰、捕鱼、民俗文化
    5.3 京族海洋小镇生态
        5.3.1 园林植物
        5.3.2 动物(迁徙鸟类)
    5.4 京族海洋小镇产业
        5.4.1 旅游业
        5.4.2 海洋产品加工业
    5.5 京族海洋小镇景观使用情况调查
        5.5.1 受访者特征分析
        5.5.2 京族海洋小镇使用情况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京族海洋小镇景观规划设计探究
    6.1 规划背景
        6.1.1 总体情况
        6.1.2 国家政策
        6.1.3 区域政策
        6.1.4 区位条件
    6.2 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6.3 规划定位
    6.4 总体规划
        6.4.1 空间结构规划
        6.4.2 功能分区规划
    6.5 主要区域规划
        6.5.1 万尾村
        6.5.2 金滩海岸
        6.5.3 海洋产业区域
        6.5.4 金滩广场
    6.6 园林植物规划
    6.7 总体布局
    6.8 相关技术指标
    6.9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研究结论
    7.2 讨论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来源于科学 形成于艺术 ——论科普插图科学性与艺术性的交融与呈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 时代呼唤更好的科普形式和科普作品
        二、 当前的科学普及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二节 研究目的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 科普插图是普通民众理解和学习科学的重要途径
        二、 科学信息的形象化描述和通俗化推广是科教工作的现时需求和根本使命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第五节 观点
    第六节 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实地调查法
        三、 案例研究法
第一章 科普插图是科学逻辑艺术化的表现
    第一节 科普插图是普及和传播科学知识的视觉传达手段
        一、 插图在现代信息传达设计中的地位
        二、 科普插图——插图的独特应用分类
        三、 科普插图是科技信息不可缺少的技术语言和视觉传达手段
    第二节 科普插图是科学逻辑艺术化的形象表现
        一、 科学性是科普插图最本质的特征
        二、 科普插图的科学性就是所承载科学的信息内容和科学的诉求方式
        三、 科普插图就是科学逻辑艺术化的形象表现
    第三节 科学与艺术的交融是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 科学与艺术相互映衬和依赖
        二、 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三、 科学与艺术的融通是一种时代要求和人类自身发展的需求
第二章 科普插图科学性与艺术性的交融与呈现
    第一节 科普插图是科学逻辑的形象化描述和感性化的解释
        一、 科学性就是科普插图所承载的科学信息内容和科学的诉求方式
        二、 艺术性是科普插图对科学感性化的解释
        三、 科普插图是对科学逻辑的形象化描述和感性化的解释
    第二节 科学信息的有效传达是科普插图创作的根本出发点
        一、 科普插图是对自身所承载科学内容的具体物化表现
        二、 “再现”是艺术家对科学内容和现象的具体描绘
        三、 “表现”是艺术家对科学内涵和现象规律感性理解的艺术化表现
        四、 科学信息的有效传达是科普插图创作的初衷和根本出发点
    第三节 科学性与艺术性的交融是科学内涵的完美艺术呈现
        一、 科学内涵是科普插图本身就承载的信息内容
        二、 科普语言的直观、形象、易懂、优美是科普插图追求的艺术感受
        三、 科学性与艺术性的交融是科学内涵的完美艺术呈现
第三章 都江堰水利工程科普插图的创作实践
    第一节 都江堰水利工程系统的科学性视觉诠释的必要性
        一、 工程系统所蕴含的科技智慧和内涵尚未得到广大普通民众的充分认知
        二、 完整、全面、系统呈现都江堰工程科学性的必要性
    第二节 源于科学成于艺术,科学性与艺术性交融的探索尝试
        一、 依据史料文献复原相应历史瞬间或工艺构造
        二、 借助图表阐述或呈现先民智慧和工程精奥
        三、 通过剖面结构,阐述内在原理
        四、 利用地图简表,呈现工程全貌
结论
本研究的意义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 让科学走下专业的圣坛,走近普通民众是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
    二、 科学和艺术相融是未来科普的发展趋势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时期的学术成果
    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的课题:

(3)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地理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以河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进展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基础理论
        2.2.1 布鲁姆目标分类学
        2.2.2 逆向教学设计
        2.2.3 认知结构理论
第3章 初中地理单元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3.1 调查的目的和对象
    3.2 调查设计说明
    3.3 调查步骤
    3.4 调查结果分析
    3.5 初中地理单元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第4章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地理单元教学设计建议
    4.1 单元教学设计基本原则
    4.2 单元教学设计步骤
第5章 案例设计及实施效果评价
    5.1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案例设计
    5.2 实施效果及问题反思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毛里塔尼亚渔港建设工程招标文件》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摘要
致谢
第一章 翻译任务和过程描述
    1.1 翻译任务描述
    1.2 翻译过程描述
        1.2.1 译前准备
        1.2.2 翻译执行
        1.2.3 译后审校
第二章 案例分析
    2.1 术语的翻译
        2.1.1 工程技术术语的翻译
        2.1.2 招标术语的翻译
    2.2 图纸的翻译
        2.2.1 缩略语的处理
        2.2.2 名词结构的翻译
    2.3 招标文件语体特征的传递
        2.3.1 行文的严谨性
        2.3.2 行文的简洁性
        2.3.3 行文的庄重性
第三章 译后思考
    3.1 提高本次招标文件翻译质量的方法
    3.2 工程招标文件的翻译原则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原文
    附录2 译文

(5)活态遗产桥梁的价值及其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概念阐述
    1.3 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本章小结
2 遗产桥梁在遗产保护体系中的地位
    2.1 遗产桥梁的范畴
    2.2 世界遗产认证体系中的遗产桥梁
    2.3 中国遗产体系中的遗产桥梁
    2.4 其它国家遗产体系中的遗产桥梁
    2.5 本章小结
3 活态遗产桥梁的价值标准
    3.1 原真性
    3.2 完整性
    3.3 延续性
    3.4 科技性
    3.5 多样性
    3.6 本章小结
4 活态遗产桥梁的价值内涵借鉴
    4.1 遗产的普遍价值内涵借鉴
    4.2 工业遗产的价值内涵借鉴
    4.3 历史园林的价值内涵借鉴
    4.4 建筑遗产的价值内涵借鉴
    4.5 历史城镇的价值内涵借鉴
    4.6 遗产桥梁的价值内涵及其评价体系借鉴
    4.7 活态遗产桥梁价值内涵的聚类构建
5 活态遗产桥梁的价值构成
    5.1 历史价值
    5.2 科技价值
    5.3 艺术价值
    5.4 社会文化价值
    5.5 使用价值
    5.6 本章小结
6 活态遗产桥梁价值评价模型的构建
    6.1 活态遗产桥梁价值评价模型的构建方法
    6.2 活态遗产桥梁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6.3 活态遗产桥梁价值评价指标的赋权
    6.4 本章小结
7 活态遗产桥梁价值评价模型的验证
    7.1 活态遗产桥梁价值评价模型验证方法
    7.2 武汉长江大桥价值评价的验证分析
    7.3 兰州黄河铁桥价值评价的验证分析
    7.4 福建屏南万安桥价值评价的验证分析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价值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世界遗产桥梁报告》中潜在世界遗产桥梁清单
    活态桥梁遗产价值评价指标专家调查问卷
    武汉长江大桥价值评价调查问卷
    兰州黄河铁桥价值评价调查问卷
    福建屏南万安桥价值评价调查问卷

(6)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襄阳市唐白河堤岸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河流存在的生态威胁
        1.1.2 我国河流堤岸景观建设的需求
        1.1.3 生态修复理念与堤岸景观设计结合的必要性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
        1.4.1 防洪堤
        1.4.2 护岸
        1.4.3 河滩
        1.4.4 堤岸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5.1 河流生态修复理论的研究
        1.5.1.1 国外研究现状
        1.5.1.2 国内研究现状
        1.5.2 河流堤岸景观设计的研究
        1.5.2.1 国内研究现状
        1.5.2.2 国外研究现状
        1.5.3 发展趋势
    1.6 研究思路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6.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河流生态修复的理论和方法
    2.1 河流堤岸的生态功能
    2.2 河流生态修复理论的提出和定义
        2.2.1 河流生态修复理念的提出
        2.2.2 河流生态修复的定义
    2.3 河流生态修复的主要理论
    2.4 河流生态修复的原则
    2.5 河流生态修复的方法
        2.5.1 河流生态护岸类型
        2.5.2 恢复河流的水质
        2.5.3 优化并重塑河流生物物种和群落结构
        2.5.4 恢复河流自然流动形态
    2.6 小结
第三章 城市河流堤岸景观的特征
    3.1 我国河流堤岸景观设计现状
    3.2 城市河流堤岸景观的构成
    3.3 城市河流堤岸景观建设目标
    3.4 河流堤岸景观设计的主要要素
        3.4.1 丰富的亲水空间
        3.4.2 自然因子的运用
        3.4.3 传承地域文化
        3.4.4 丰富景观层次
    3.5 河流堤岸景观空间的构成
        3.5.1 动态空间
        3.5.2 静态空间
        3.5.3 节点空间
    3.6 复合式护岸设计
        3.6.1 直墙式河岸
        3.6.2 复式河岸
        3.6.3 多级复式河岸
    3.7 小结
第四章 生态修复理念下河流堤岸景观设计
    4.1 研究区域概况
        4.1.1 总体概况
        4.1.2 问题总结
    4.2 生态性堤岸景观建设的目标
    4.3 基于生态修复的堤岸景观设计原则
        4.3.1 安全性原则
        4.3.2 生态性原则
        4.3.3 系统性原则
        4.3.4 区域个性化原则
        4.3.5 社会化原则
    4.4 多维度建设生态性堤岸景观,营造多种生境
        4.4.1 多面性运用透水铺装材料
        4.4.2 多点性雨水花园设计
        4.4.3 竖向性堤岸植被缓冲带设计
        4.4.4 横向性河漫滩湿地景观设计
        4.4.5 控制人为干扰,实现可持续发展
    4.5 小结
第五章 优秀案例分析
    5.1 德国鲁尔区埃姆舍河河道生态修复
        5.1.1 项目概况
        5.1.2 实施措施
        5.1.3 案例启示
    5.2 上海苏州河两岸景观更新设计
        5.2.1 项目概况
        5.2.2 景观更新策略
    5.3 韩国清溪川生态修复与景观重建
        5.3.1 项目概况
        5.3.2 实施措施
        5.3.3 案例启示
    5.4 案例总结
第六章 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唐白河右堤岸景观设计
    6.1 项目背景解读
        6.1.1 项目来源
        6.1.2 总体规划思路
        6.1.3 项目区位
        6.1.4 场地自然条件分析
        6.1.5 人文景观资源分析
        6.1.6 周边用地状况分析
        6.1.7 场地环境分析
    6.2 设计策略
        6.2.1 设计构思
        6.2.2 实施思路
        6.2.3 目标愿景
    6.3 总体设计
        6.3.1 总平面图
        6.3.2 总体景观结构分析
        6.3.3 总体功能结构分析
        6.3.4 总体功能分区
        6.3.5 交通分析图
    6.4 分区及节点设计
        6.4.1 湿地观赏区
        6.4.2 休闲娱乐区
        6.4.3 生态体验区
        6.4.4 花田观赏区
        6.4.5 文化展示区
        6.4.6 林下休憩区
    6.5 防洪堤绿地标准段景观设计
    6.6 植物种植设计
        6.6.1 种植策略
        6.6.2 各分区景观节点植物选择方案
    6.7 竖向设计
        6.7.1 剖面设计
        6.7.2 驳岸设计
    6.8 专项设计
        6.8.1 公共服务设施设计专项
        6.8.2 透水性铺装材料设计专项
    6.9 堤岸景观综合效益评价
        6.9.1 生态效益评价
        6.9.2 景观效益评价
        6.9.3 社会效益评价
    6.10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详细摘要

(7)基于生态可持续的重庆滨水景观系统优化研究 ——以沙滨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缘起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选题的缘起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1 研究对象及界定
        1.2.2 研究范围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前沿
        1.3.1 国外研究成果
        1.3.2 国内研究成果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总结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的目的
        1.4.2 研究的意义
    1.5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的技术框架
2 生态可持续景观系统理论梳理
    2.1 系统的概念及其特征
        2.1.1 系统的概念
        2.1.2 系统的特征
    2.2 滨水景观与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
        2.2.1 景观与城市滨水景观
        2.2.2 滨水景观系统优化设计
    2.3 城市滨水景观系统的相关概念
        2.3.1 城市滨水景观系统的概念
        2.3.2 城市滨水景观系统的类型
        2.3.3 城市滨水景观系统的特征
        2.3.4 城市滨水景观系统的功能
    2.4 小结
3 重庆沙滨路景观系统调查研究与分析
    3.1 调查方法和内容
        3.1.1 调查研究的方法
        3.1.2 调查研究的内容
        3.1.3 调查研究的计划
    3.2 重庆滨江路的历史背景
        3.2.1 重庆市的地理地貌
        3.2.2 重庆滨水格局
        3.2.3 重庆滨水景观特征
    3.3 重庆沙滨路的概况
        3.3.1 重庆滨江路的历史背景
        3.3.2 重庆沙滨路的历史沿革
        3.3.3 重庆沙滨路的发展
    3.4 重庆沙滨路滨水景观系统分析
        3.4.1 重庆沙滨路交通分析
        3.4.2 重庆沙滨路区域未来用地分析
        3.4.3 重庆沙滨路滨水水岸水位分析
    3.5 重庆沙滨路滨水景观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其挑战
        3.5.1 重庆沙滨路滨水景观斑块划分
        3.5.2 水土流失,原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羊角堡至石门大桥段
        3.5.3 滨水景观活力缺乏、人性化不足——石门大桥至秋水长天段
        3.5.4 滨水景观文化性欠缺、生态性不足——秋水长天至磁器口段
    3.6 本章小结
4 生态可持续的滨水景观系统优化方法引入
    4.1 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沙滨路景观系统优化设计
        4.1.1 可持续性的概念
        4.1.2 生态可持续性概念引入景观设计中
    4.2 生态可持续的沙滨路滨水景观系统优化设计方法
        4.2.1 生态化设计方法引入羊角堡至石门大桥段景观设计中
        4.2.2 功能设计方法引入石门大桥至秋水长天段景观设计中
        4.2.3 综合设计方法引入秋水长天至磁器口段
    4.3 生态可持续的滨水景观系统的构成、要素与原则
        4.3.1 生态可持续的滨水景观系统的构成
        4.3.2 生态可持续的滨水景观系统的设计要素
        4.3.3 生态可持续的沙滨路滨水景观系统优化设计原则
    4.4 本章小结
5 生态可持续的重庆沙滨路景观系统优化策略
    5.1 沙滨路滨水景观系统优化设计限制性因素
        5.1.1 高架桥防洪标高限制因素
        5.1.2 高架桥自身限制因素
        5.1.3 沙滨路滨水断面结构限制因素
    5.2 重庆沙滨路滨水景观系统生态可持续性总体优化策略
        5.2.1 沙滨路滨水景观优化设计指导思想
        5.2.2 沙滨路滨水景观优化设计总体模式
        5.2.3 沙滨路滨水景观优化设计总体思路
    5.3 沙滨路羊角堡至石门大桥段优化:生态化设计策略
        5.3.1 加强植被修复,打造滨水绿带
        5.3.2 加强驳岸绿化,构建生态驳岸
        5.3.3 多样码头功能,恢复码头绿色
    5.4 沙滨路石门大桥至秋水长天段优化:功能型设计策略
        5.4.1 秉承历史,规划滨水工业博物馆
        5.4.2 开拓创意,多功能利用桥下空间
        5.4.3 生态环保,增强高架桥上下绿色
        5.4.4 强化治理,提升高架灰空间活力
    5.5 磁器口滨水景观系统综合性优化设计策略
        5.5.1 磁器口广场建设及其规划情况
        5.5.2 磁器口广场设计的欠缺和不足
        5.5.3 磁器口广场生态可持续性优化设计策略
    5.6 小结
6 实例应用—重庆沙滨路段滨水景观系统优化设计
    6.1 项目的认知
    6.2 项目综合现状解读
    6.3 项目的设计构思
    6.4 项目的设计原则
    6.5 项目的设计重难点
    6.6 设计主题:沙滨路滨水景观系统优化设计
        6.6.1 沙滨路滨水道路绿化设计
        6.6.2 沙滨路立体化交通换乘中心设计
        6.6.3 沙滨路滨水公园优化设计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内容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科研项目

(8)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缘起
    1.2 选题背景
        1.2.1 水与城市的复杂关系
        1.2.2 中国城市转型与城市涉水景观
        1.2.3 在全球化与地方化之间碰撞的城市涉水景观
    1.3 选题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进展与科学问题
        1.4.1 研究进展
        1.4.2 科学问题的提出
    1.5 研究思路与组织框架
        1.5.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2 研究方法
    1.6 案例地选择及资料来源
        1.6.1 案例地选择
        1.6.2 资料与数据来源
第二章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理论构架
    2.1 理论梳理
        2.1.1 城市政治生态学理论
        2.1.2 城市政体理论与增长机器理论
        2.1.3 尺度政治理论
        2.1.4 后结构主义视角下的网络理论
        2.1.5 从科层制到治理理论
        2.1.6 现代性理论
        2.1.7 后现代性理论与后现代城市
        2.1.8 空间的生产与第三空间理论
    2.2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理论模式建构
        2.2.1 转型中的政治经济背景与城市政体
        2.2.2 转型的资本视角:循环与累积
        2.2.3 转型的行动者网络视角:角色多元化与结盟网络化
        2.2.4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水-社会之循环网”模式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兰州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
    3.1 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的变迁
        3.1.1 穿城而过:城市与水的历史回顾
        3.1.2 与河争地:人与洪水的游击战
        3.1.3 政府主导下的水岸开发:黄河风情线及沿岸域的变迁
        3.1.4 市政府控制下的中小型河道:填埋、利用与整治
        3.1.5 被遗忘的水景观:滩滩相连的候鸟天堂
        3.1.6 河谷型城市特殊的水景观:排洪沟、山洪、泥石流与滑坡
        3.1.7 美中不足:公众感知的兰州城市河流及其沿岸景观
    3.2 城市水设施景观的变迁
        3.2.1 兰州供水历史回顾:从溥惠渠到刘家峡
        3.2.2 政府失职与企业失责:兰州城市供水事故的频发
        3.2.3 城市水源地的隐患与监督:水电业的霸权与NGO的努力
        3.2.4 黄土山上造青山:自上而下的南北两山绿化上水工程
        3.2.5 理不清的污水、雨水与洪水:城市排水曲折的现代化进程
        3.2.6 迈向公私合伙:滨河交通设施的跨越发展
    3.3 城市水文化景观的变迁
        3.3.1 传统的水文化景观
        3.3.2 当代的水文化景观
        3.3.3 艺术作品与媒介表征的城市水景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
    4.1 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的变迁
        4.1.1 溯流而上:城市与水的历史回顾
        4.1.2 政府主导下的治河工程:里程碑式的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
        4.1.3 政企合作的进阶与退二进三的开端:沙河综合整治工程与东调工程
        4.1.4 NGO发起的反河流填埋运动:西郊河事件
        4.1.5 社区发起的城市湿地保留运动:大观堰事件
        4.1.6 企业插手下的市政郊野公园:城市绿化水系网络的非均衡发展
        4.1.7 新时代的绿色治理体制:环城生态圈以及人工湿地打造
        4.1.8 豪华的“腐烂河”:公众感知的成都城市河流及其水岸景观
    4.2 城市水设施景观的变迁
        4.2.1 供水历史的转折:从都江堰到李家岩
        4.2.2 公众反坝运动的第一次胜利:杨柳湖水电站事件
        4.2.3 城市生命线上广泛的反水电联盟:柏条河事件
        4.2.4 国家的回归与地方的失落:城市排污设施的演进过程
        4.2.5 雨洪管理专家话语的转变:从灰色设施到绿色设施
        4.2.6 被各种设施阻碍的水路交通:撑不起的城市航运
    4.3 城市水文化景观的变迁
        4.3.1 传统的水文化景观
        4.3.2 当代的水文化景观
        4.3.3 艺术作品与媒介表征的城市水景观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
    5.1 科层制的固守与超越:兰州城市涉水景观的深度透视
        5.1.1 中国涉水事务的科层制
        5.1.2 涉水事务的地方层级
    5.2 网络、冲突与尺度政治: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深度透视
        5.2.1 水景行动者网络及其冲突
        5.2.2 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尺度政治视角
    5.3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治理模式
        5.3.1 协作式治理:能力与局限
        5.3.2 治理的谱系:从兰州到成都
        5.3.3 治理的拓展:治理术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9)基于过程的山地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滨水区景观功能的退化及丧失
        1.1.2 山地城市滨水区景观面对的特殊问题
        1.1.3 传统滨水景观设计项目的受限与失效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涵解析与范围界定
        1.3.1“过程”及“基于过程的景观设计”内涵解析
        1.3.2 研究对象空间范围界定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论文框架
2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2.1 城市滨水区景观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2.1.1 国外研究进展
        2.1.2 国内研究进展
        2.1.3 发展趋势
        2.1.4 研究述评
    2.2 相关概念比较与辨析
        2.2.1 弹性(resilience)
        2.2.2 适应性(adaptation)
        2.2.3 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
    2.3 基于过程的景观设计理论基础与实践
        2.3.1 早期的“自然融合城市”观点
        2.3.2 环境限制论的理论与方法
        2.3.3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理论
        2.3.4 从“生态设计”到“设计生态”
        2.3.5 相关景观设计实践案例解析
        2.3.6 研究述评
3 山地城市滨水景观空间特征与类型
    3.1 城市滨水区景观价值认知
        3.1.1 城市滨水区景观的文化价值
        3.1.2 城市滨水景观的美学价值
        3.1.3 滨水区景观的生态价值
    3.2 山地城市滨水景观空间特征
        3.2.1 山地城市滨水景观空间的层次特征
        3.2.2 山地城市滨水景观的外在空间特征
        3.2.3 城市滨水区景观空间的内在意义特征
    3.3 山地城市滨水区景观空间分类
        3.3.1 滨水区景观空间类型
        3.3.2 滨水区景观空间等级
        3.3.3 滨水景观空间行为活动类型及相应空间形式
    3.4 本章小结
4 城市滨水景观空间发展演变机制
    4.1 滨水区“自然-社会过程模型”的总体架构
        4.1.1 景观的自然过程
        4.1.2 景观的社会过程
        4.1.3 自然-社会过程的耦合
        4.1.4 城市滨水区“自然-社会过程模型”
    4.2 自然因子驱动下的滨水景观演变
        4.2.1 自然水文循环过程
        4.2.2 河流水文水力过程
        4.2.3 水文化学过程
        4.2.4 河道及岸坡自然地貌形成过程
        4.2.5 滨水植物群落的自然演替过程
        4.2.6 动物栖息过程
    4.3 社会因子驱动下的滨水景观演变
        4.3.1 个体行为引起的滨水景观变化过程
        4.3.2 社区行为引起的滨水景观变化过程
        4.3.3 城市发展行为引起的滨水景观变化过程
    4.4 城市滨水区景观演变的自然-社会复合效应
        4.4.1 下垫面变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
        4.4.2 城市污染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4.4.3 复合效应下的岸坡地貌变化过程
        4.4.4 水位反常变动对植物演替过程的影响
        4.4.5 土地利用变化对动物栖息过程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过程的时空景观设计模式构建
    5.1 从响应过程到构建模式
        5.1.1 景观中的过程特征
        5.1.2 响应过程的景观设计基本准则
        5.1.3 主动介入过程的景观设计
        5.1.4 基于过程的景观设计模式构建方法
    5.2 触媒-生长模式
        5.2.1 模式解析
        5.2.2 生态触媒
        5.2.3 空间触媒
        5.2.4 策略应用实例
    5.3 容器-引入模式
        5.3.1 模式解析
        5.3.2“容器”式景观空间的基本特征
        5.3.3 引入生态
        5.3.4 引入事件
        5.3.5 策略应用实例
    5.4 堆栈-协同演替模式
        5.4.1 模式解析
        5.4.2 空间堆叠(spatial stacking)
        5.4.3 时间转换(time shifting)
        5.4.4 策略应用实例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过程的山地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策略与方法
    6.1 基于过程的城市滨水景观空间设计原则
        6.1.1 过程式设计
        6.1.2 地形作为操作系统
        6.1.3 流动产生形式
        6.1.4 开放式结果
    6.2 基于过程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体系构建
        6.2.1 各类型滨水景观空间适用设计模式分析
        6.2.2 城市滨水空间的景观设计要素构成体系
        6.2.3 设计模式与要素结合的滨水景观设计体系
    6.3 山地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模式应用
        6.3.1 空间触媒与空间堆叠在历史文化类滨水景观中的应用
        6.3.2 生态模式与时间转换在自然生态类景观中的应用
        6.3.3 多种模式在游憩活动类景观中的应用
        6.3.4 空间堆叠与生态模式在水利交通类景观中的应用
    6.4 不同类型滨水景观设计要素控制
        6.4.1 历史文化类滨水景观的设计要素控制
        6.4.2 自然生态类滨水景观的设计要素控制
        6.4.3 游憩活动类滨水景观的设计要素控制
        6.4.4 水利交通类滨水景观的设计要素控制
    6.5 本章小结
7 基于过程的重庆主城滨江景观设计实践
    7.1 研究实践区自然与社会特征概述
        7.1.1 研究实践区范围界定
        7.1.2 区域气候与基本水文特征
        7.1.3 历史文化与社会经济特征
    7.2 重庆主城滨江景观空间特征与问题识别
        7.2.1 滨江区地形地貌特征
        7.2.2 时空耦合的滨江消落带空间特征
        7.2.3 滨江区动植物分布特征
        7.2.4 研究区景观空间现状问题
    7.3 基于过程的重庆主城滨江景观设计实践案例
        7.3.1 实践案例特征分析与类型划分
        7.3.2 历史文化类滨江景观空间的设计实践
        7.3.3 自然生态类滨江景观空间的设计实践
        7.3.4 游憩活动类滨江景观空间的设计实践
        7.3.5 水利交通类滨江景观空间的设计实践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B. 参与的科研项目

(10)中国水利工程学会与水利的现代化:1931-194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二)概念的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思路和框架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中国水利工程学会成立的背景
    (一)水旱灾害的频发
    (二)学术会社的示范
    (三)有识之士的呼吁
二、中国水利工程学会的组织与运作
    (一)学会的组织机构及变迁
        1.学会的组织机构
        2.组织机构的演变
    (二)入会资格与选举制度
        1.会员的入会资格
        2.学会的选举制度
    (三)制约学会的经费问题
        1.经费的来源与筹措
        2.学会的收支状况及其影响
三、中国水利工程学会与水利科学的体制化
    (一)召开年会,宣读论文
    (二)水利科学书刊的出版
        1.《水利》月刊的发行
        2.“中国水利工程丛书”的出版
        3.“中国水利珍本丛书”的刊印
    (三)水利科学奖金的设立
        1.耕砚奖励论着基金
        2.百先奖学基金
    (四)水工名词的编订
        1.编订《水工名词》的缘起
        2.《水工名词》述评
    (五)水工试验所的倡设
四、中国水利工程学会与水利事业的现代化
    (一)呼吁全国水利行政的统一
    (二)促进政府水利立法的实现
    (三)提出江、河、湖、塘的整治意见
        1.导淮治黄方策
        2.整理大运河计划
        3.改良江浙海塘意见
结语: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水利工程学会
    (一)融冶与创新的学术精神
    (二)中国水利工程学会对水利现代化的贡献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四、护岸工程设计中的几个名词解释(论文参考文献)

  • [1]京族海洋小镇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陆健滨. 广西大学, 2020(02)
  • [2]来源于科学 形成于艺术 ——论科普插图科学性与艺术性的交融与呈现[D]. 李琰. 西安美术学院, 2020(02)
  • [3]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地理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以河流为例[D]. 吴易萌. 西南大学, 2020(01)
  • [4]《毛里塔尼亚渔港建设工程招标文件》翻译实践报告[D]. 祝嫣然.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19(07)
  • [5]活态遗产桥梁的价值及其评价研究[D]. 张春琳.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5)
  • [6]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襄阳市唐白河堤岸景观设计研究[D]. 赵花.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8(01)
  • [7]基于生态可持续的重庆滨水景观系统优化研究 ——以沙滨路为例[D]. 黄文. 重庆大学, 2017(12)
  • [8]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D]. 顾磊. 兰州大学, 2017(03)
  • [9]基于过程的山地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方法研究[D]. 邹锦. 重庆大学, 2016(06)
  • [10]中国水利工程学会与水利的现代化:1931-1948[D]. 曾宪足. 江西师范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护岸工程设计中若干术语的解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