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

(149)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

一、(149)相信自己能做得更好(论文文献综述)

徐泽磊[1](2021)在《积极领导的结构测量、形成机制与作用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为从1987年2万元人民币起家,到2018年总营业收入近7000亿人民币,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华为因此而成为千亿美元的企业。5G时代的到来,标志着华为在技术标准、专利、基站设备、协议支持等方面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标志着华为已掌握了制定新一代移动标准的话语权;标志着华为站在了通讯行业产业链的最顶端。华为的成长与蜕变,不仅是中国制造的象征,中国企业的骄傲,同时引领了世界通讯行业的发展。而华为的这些骄人的战绩,与任正非的非凡管理思想、经营理念和领导行为密不可分。任正非所表现的带领企业走出低谷,走向成功;发现企业优势、发扬其优势、面对困难不畏惧、不放弃,不忘初衷的领导行为,被称为积极领导行为。积极领导行为又称为积极领导。积极领导是指领导者关注组织及成员优势、能力和潜力,培养其向善(美德)取向,并帮助组织及成员取得非凡的、惊人的、超出预期成就的积极领导行为。学术界对积极领导份外关注,虽然在积极领导的测量、积极领导的形成和积极领导的影响结果方面,取得一些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以下不足:(1)未能从如何建立珠穆朗玛峰目标视角测量积极领导在现有“建立和实现珠穆朗玛峰目标”的维度测量中,忽略了建立什么样的目标、如何建立这些目标的关键内容,不利于珠穆朗玛峰目标的实现,也不利于学术界深入理解与测试积极领导,难以为积极领导的管理实践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2)未能从有效实现珠穆朗玛峰目标视角测量积极领导在现有“建立和实现珠穆朗玛峰目标”的题项中,忽略了实现目标最本质的内容,不利于珠穆朗玛峰目标的实现,不利于学界对积极领导的准确理解,难以为积极领导的管理实践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3)缺少通过认知—情感加工系统揭示心理韧性影响积极领导形成的动态中介机制研究由于积极领导是一个动态的行为,因此,研究积极领导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动态分析。然而,目前基于积极领导的研究,却忽略了其动态性的特点。认知情感加工系统(Cognitive Affective Processing System,CAPS)具有可被激活性、动态性且是行为的直接决定因素等特点。所以,CAPS是揭示心理韧性动态影响积极领导形成的重要途径。然而,在目前研究中,却忽略了这个重要的作用路径,不利于心理韧性对积极领导的动态影响机制研究,不利于对积极领导形成的全面理解和掌握。(4)缺乏积极领导对工作绩效作用机制的研究,更缺乏积极领导对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作用机制的研究以往积极领导对工作绩效影响的研究,多数集中在积极领导对工作绩的直接影响,缺乏积极领导对工作绩效作用机制的研究,更缺乏积极领导对工作绩效中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作用机制的研究。然而,积极领导对工作绩效影响机制研究,不仅加深了积极领导对工作绩效影响的认知,丰富了积极领导影响效果的理论研究,而且还能使组织中的领导者利用已发现的中介机制和边界条件,有效地控制积极领导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积极领导的首要目标就是帮助组织成员实现非凡业绩,而非凡业绩能从工作绩效中的创新绩效得到更好的体现;同时非凡业绩的实现也离不开对角色外绩效的投入,而角色外的投入能从工作绩效中的组织公民行为维度得以充分体现。然而,现有的研究却缺乏积极领导对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影响机制的研究,不利于丰富积极领导的理论研究,难以有效指导管理实践。(5)缺乏对积极领导的动态、跨层次、混合方法的研究现有对积极领导更偏重的是静态、截面研究。然而,积极领导是一种动态行为。但是,目前研究却忽略了动态数据的获得。同时,对积极领导更关注的是个体层面的研究,忽略了多层次、跨层次分析法的应用,不利于对积极领导的形成及作用效果的更全面理解。基于以上研究不足,本文的研究内容是(1)修订积极领导的测量量表(子研究1);(2)从心理韧性视角揭示积极领导的动态形成机制(子研究2);(3)从影响效果角度揭示积极领导对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机制(子研究3)。本文采用的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于子研究1,首先通过相关文献回顾和35名领导的深度访谈,对积极领导内涵和维度进行识别,生成量表题项,之后历经二次问卷调查,通过获得233份有效问卷和325份有效问卷,优化量表题项,最终通过325份有效问卷对修订的量表进行验证。对于子研究2,在预调查的基础之上,进行了正式调查。正式调查以企业中的领导者为调查对象,通过自评方式,二时段、每时段间隔4周等方式,共获取有效问卷286份。对于子研究3,在预调查的基础之上,进行了正式调查。正式调查以企业的团队主管和直属员工为调查对象,通过自评与他评相结合,二时段、每时段间隔4周等方式,获取61个团队,共计248套有效问卷。本文的研究结论(1)从“积极沟通”、“积极意义”、“发现优势”、“真正乐观”四维度测量积极领导,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2)心理韧性是促使积极领导形成的重要前因变量;(3)积极情绪和自我调节能力能揭示心理韧性促使积极领导形成的中介机制;(4)组织间竞争是心理韧性促使积极领导形成的边界条件;(5)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是积极领导的重要结果变量;(6)领导认同感能揭示积极领导对创新绩效作用的中介机制,能揭示积极领导对组织公民行为作用的中介机制;(7)主动性人格是积极领导与领导认同感关系间重要的边界条件。本文理论贡献体现在(1)修订了积极领导的测量量表;(2)验证了心理韧性对积极领导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3)揭示了心理韧性对积极领导影响的动态中介机制;(4)识别出了在心理韧性与积极领导之间的动态中介机制存在的边界条件;(5)验证了积极领导对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正向影响;(6)揭示了积极领导对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机制。本文研究理论意义体现在:(1)加深了对积极领导概念、内涵的理解;(2)补充了积极领导的形成机制研究;(3)增加了积极领导的作用效果研究;(4)拓展了认知情感加工系统(CAPS)、特质激活理论和社会认知等理论的应用。同时本文研究结论从(1)“积极沟通”、“积极意义”、“发现优势”和“真正乐观”甄别和培养积极领导行为;(2)提高领导者的心理韧性,促使积极领导行为产生;(3)提高积极情绪和自我调节能力中介效应,有助于提升心理韧性对积极领导的影响;(4)提高领导认同感,有助于提升积极领导对员工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5)高主动性人格的员工,有助于其对积极领导认同感的提升,进而有助于员工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的提升等方面,为企业(组织)发现、培养积极领导,激发员工实现非凡业绩,助力企业实现非凡目标提供理论依据。

柳世云[2](2021)在《在昆泰国留学生学习焦虑、学习倦怠和自我效能感及其关系研究》文中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学习焦虑水平以及学习倦怠情况等都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但目前对于汉语学习者的学习焦虑、学习倦怠、及其自我效能感关系的研究屈指可数,以在目的语环境中学习汉语的学习者为对象的研究也是少之又少。对在昆泰国留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焦虑程度如何?他们的学习倦怠水平?他们的自我效能感情况?哪些个体因素会对汉语课堂焦虑、学习倦怠、和自我效能感造成影响?学习焦虑、学习倦怠及其汉语自我效能感之间有何关系?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研究借鉴前人的经验,结合《留学生汉语学习焦虑、学习倦怠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的研究成果,设计了本次调查研究使用的问卷。本次问卷调查的研究对象是在云南师范大学留学的泰国学生,在本次问卷调查中一共回收了有效问卷120份,随后对收集的问卷进行了信度和效度的分析,最后了解到了在昆泰国留学生们对学习的焦虑情况、学习的倦怠程度以及在学习汉语时的自我效能感等。为了确保本次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选择被调查对象时,对他们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他们的年龄、性别、留学时间以及学习汉语时长等,在此基础上分析和研究这些因素是怎样影响他们焦虑水平、自我效能感以及倦怠程度。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可知,这些被调查的昆泰国留现阶段的学习焦虑情况、学习倦怠水平和自我效能感状况处于中等程度,并且三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学习焦虑与学习倦怠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学习焦虑与自我效能感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学习倦怠和自我效能感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换而言之,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比较倦怠,那么可能削弱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比较严重的焦虑情绪,那么就可能会削弱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比较严重的焦虑情绪,那么就可能导致他们对学习有较强的倦怠情绪除此。除此之外,学生的性别、学生的汉语水平、学生们学习汉语的时长以及学生们留学的时间等都会对他们的焦虑水平、学习倦怠程度以及自我效能感等都造成影响。

商健华[3](2021)在《中国日耳曼文学学生团队合作中的亲和需求实证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跨国家、跨组织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相应地,企业和研究人员也逐渐开始考虑,如何使文化异质、短期的团队快速运作起来,如何采取适当的措施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效率。这时,亲和需求便进入了大众的视野。本文将此背景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旨在探讨亲和需求的满足形式和对个人及团队的影响,以中国日耳曼文学学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的选题动机在于以下两点:1)在跨文化团队中,为满足亲和需求而展开的互动会因个体和文化而异。然而,对于亲和信号和亲和需求影响的文化特异性,目前仍几乎没有系统的比较文化研究。2)此外,关于亲和需求的研究多集中在包括德国在内的盎格鲁-撒克逊国家。在中国,亲和需求的相关研究寥寥无几。基于上述选题动机,本文主要研究以下三个问题:1)中国日耳曼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团队合作中的亲和信号是怎样的?2)亲和需求对中国日耳曼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团队合作有什么影响?3)与德国或西方的现有理论基础相比,中国日耳曼文学学生团队合作中的亲和信号和亲和效应有何不同?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分析总结中国日耳曼文学学生团队合作中所体现的亲和信号和亲和效应,与前人研究结果进行对比,从而得出亲和信号和亲和效应在中国日耳曼文学学生这一特定群体身上所体现出的独特特点。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帮助外国友人更好地理解中国同事的亲和需求,从而促进其团队合作的顺利开展。为了达成上述研究目标,本研究应用了质性研究辅以量化研究的三角测量法。在前期准备阶段,本研究首先对Strohschneider等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总结。在此基础之上,设计问卷和访谈提纲,并选择符合研究目的的研究对象。在数据收集阶段,首先组织10位中国日耳曼文学学生分两组进行团队合作实验,创造团队合作的环境;其次,在实验中、访谈前和访谈后分三轮对实验录像进行观察,择取符合研究目的的互动片段;最后,使用调查问卷和访谈法收集亲和信号和亲和效应的相关信息。在数据分析阶段,本研究使用质性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转写和分析。本文基于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中国日耳曼文学学生的团队合作中所使用的亲和信号可分为言语、非言语、伴随言语和意动型信号等四大类,各大类之下又包含若干小类(见下表)。#122)亲和效应在中国日耳曼学生的团队合作中体现在个人感知、人际关系、团队凝聚力和实现工作目标等四个维度,每个维度又包含若干子类属(见下表)。#12通过将上述研究结果与现有理论基础进行比较,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本研究的部分研究结果与现有理论基础相符。中国日耳曼文学学生使用的绝大多数亲和信号都与现有理论基础相符,例如微笑、笑、集体代词“我们”等。中国日耳曼文学学生感知到的亲和效应也大都与现有理论基础相符,例如缓解紧张、增强自信、增强团队凝聚力等。2)本研究的部分研究结果与现有理论基础相比体现出了显着差异。在亲和信号方面,本研究发现部分亲和信号具有更为细致的下分类属。例如,根据现有理论基础,微笑和笑被普遍认为是亲和信号,但是在中国日耳曼文学学生的团队合作中出现了掩饰尴尬的笑这一细分类属。部分受访者并不接受将这种笑划分为亲和信号。再如,根据现有理论基础,表达赞赏或认可的话语属于亲和信号。但本研究发现,在中国日耳曼文学学生的团队合作中敷衍的赞赏和认可并不能满足部分受访者的亲和需求,甚至还会给他们留下负面印象。类似的亲和信号还包括给出建议的下属分类给出不务实的建议,化解冲突的下属分类“和稀泥”等。此外,本研究还分析得出了现有理论基础中不曾包含的全新亲和信号。这些亲和信号包括可能性主观推断、昵称、语气、语速、音量、组织行为、谦让行为和闲聊等。最后,本研究发现某些亲和信号并不一定能够引发亲和感知。这些亲和信号包括集体代词“我们”、笑、抚摸、拥抱、缩短体距、目光交流、回答问题、化解冲突、组织行为和介绍新的团队成员等。在亲和效应方面,本研究发现亲和信号不仅能够提升团队工作效率,个别亲和信号也可能会降低工作效率,例如谦让行为对团队讨论的阻碍效果,这丰富了现有理论基础中亲和信号对工作效率的影响。此外,本研究总结得出了心理负担、促进互相了解、促进人际关系、指明改进方向、提升工作投入度、明确工作方向、维护和谐氛围和全面考虑问题等全新结论。在此基础之上,本研究利用文化-个人-情景模型对研究结果和现有理论基础的不同之处加以分析,得出了以下结果:1)文化因素影响亲和信号和亲和效应。首先,亲和信号和亲和效应受民族文化的影响。一方面,民族文化促生了部分亲和信号。例如,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原则的影响,敷衍的赞赏和认可以及“和稀泥”等亲和信号应运而生;在面子原则的作用下,可能性主观推断被用来表达反对观点和批评;在谦让原则的主张下,团队成员会互相谦让,但这可能会导致团队效率的降低。另一方面,民族文化影响部分亲和信号的感知。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倡导下,包括微笑、笑和谦让行为等在内的交际信号在日常交际中频繁出现。部分受访者认为这些信号并不具备亲和信号的实质,而仅是在维护互动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从而使他们对这些信号持中性立场。其次,亲和信号和亲和效应受亚文化影响。本研究的受访者体现出两大集体特征,即年轻开放和熟知德国文化。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本研究发现了中国年轻一代的文化变迁。例如,“和稀泥”这一行为有效维护了团队氛围的和谐,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下应属于亲和信号。但受到德国文化务实原则的熏陶以及年轻一代文化变迁的影响,部分受访者认为“和稀泥”并不能从实质上解决冲突,因而不能视其为亲和信号;还有受访者表示他们在德国会和亲友拥抱,但是在中国不会,这其中也蕴含了德国体触文化对中国年轻一代的影响。2)个人因素影响亲和信号和亲和效应。例如,具有广泛社交范围的受访者对微笑、笑和目光交流等交际信号早已习以为常。这些信号仅能满足他的基础交际需求,而无法满足他的亲和需求。再如,部分受访者受性格影响而无法接受亲密的体触行为,拥抱等会给他们造成心理上的不适。3)情景因素影响亲和信号和亲和效应。由于本研究以中国日耳曼文学学生的团队合作作为研究背景,部分亲和信号被受访者视为这一具体情境中达成团队目标的必备环节。这些信号包括集体代词“我们”、询问个人感受、征求个人观点、回答问题和介绍新成员等。部分受访者认为,上述信号仅服务于团队工作,而并不会给他们带来任何心理层面的影响。所以,他们并不认为上述信号属于亲和信号。总的来说,受文化、个人和情景的三重影响,中国日耳曼文学学生团队合作中的亲和信号和亲和效应体现出了多样复杂的特点。当前,跨文化团队在企业和组织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但我国鲜有关于亲和信号和亲和效应的研究。所以,本文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将来跨文化团队中亲和互动的研究奠定基础,同时加深国外友人对中国同事亲和需求的理解。

余云露[4](2020)在《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教育变革越来越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小学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启蒙者和促进者,其使命高远,责任重大。越是渴求学生成长的教师越会看到职业生活中的困扰、迷惑与不足,只有勇敢地走出职业困惑才能获得新的专业成长。因此关注小学教师,关注他们的职业困惑,显得尤为迫切。采用叙事研究的方法,倾听教师个人的声音,真正走近教师的职业困惑故事,更能反映教育真实的情境和体现实践视野中教师发展的真切意义与价值,同时也可以为读者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间。本研究运用叙事研究的方法,讲述了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故事,并探讨了这些职业困惑故事所带给我们的启示。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观察法、实物收集法和文献分析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获取大量的一手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编码。本文选择了一位有16年教龄且经验较为丰富的小学语文优秀教师——L老师作为研究对象,用“叙事”的方式呈现了L老师在其十余年教师生涯中所遇到的职业困惑及其如何解决职业困惑的46个系列故事,并对故事进行了更细致的梳理、归类。在此基础上,对L老师职业困惑的内容、职业困惑的解决方式及其职业困惑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客观的分析。研究发现,不同阶段的L老师有着不同的职业困惑,而这些职业困惑大多与教师自身有关、与学生有关、与家长有关以及与学校有关。导致L老师产生职业困惑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内部影响因素包括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薄弱、自我认知存在局限、初期的教学实践经验不足、心理承受能力较低以及专业发展水平不高。外部影响因素则与社会环境、学校因素以及家庭因素密切相关。通过研究得到的启示:教师的“自身力量”和外部“重要力量”是L老师走出职业困惑的两个主要“力”。教师在“自身力量”上,借助自身的努力,需要拥有内驱力、成为反思者、完善学习力、学做行动者和提高沟通力以及生成研究力。同时也应该在心理上和实践中通过自身的修炼走出职业困惑。在外部“重要力量”中,重要人物和关键事件以及重点读物也会帮助教师走出职业困惑。

赵亚东[5](2020)在《乡村小学骨干教师教学自信发展历程的叙事研究 ——以白银市H小学三位教师为例》文中提出教学自信是教师教学活动中一种无形的宝贵资源,不仅能增强教师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效果,也是教师成功完成教学活动必备的优秀教学心理品质,构成教师强大的教学精神支柱和动力。因此,关注教师的教学自信,可以丰富和深化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为教师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奠定基础。乡村小学骨干教师作为乡村小学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青年教师的培养、学校的长足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其教学自信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极具有价值和意义的探索空间,对乡村教师教学自信的形成具有启示意义。教学自信是指教师相信自己有能力成功完成教学活动,并在教学活动中积极调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的积极心理期待。其本身具有复杂性,是教师在教学方面所呈现出的内在心态与外在行为的统一,这就要求研究者必须深入到真实的教学情境进行探索。因此,本研究采用叙事研究的方法,选取P区H小学已获得省级“农村骨干教师”荣誉称号的三位乡村小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深入他们的教学工作和日常生活中,通过正式访谈与非正式访谈、参与式观察和实物分析等方法收集与教师教学自信相关的资料,深入了解三位乡村小学骨干教师教学自信发展的动态过程及其表现。在此基础上,剖析三位教师教学自信发展的共性特征,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高度的职业认同培植教学自信、主动的发展意识固实教学自信、良好的反思习惯强化教学自信、他人的评价认可促进教学自信、积极的情绪心态润泽教学自信。并挖掘其教学自信形成过程中所蕴含的自觉成长的理念。本研究在分析叙事的基础上,依托教师自觉成长的理念以及自我效能理论,尝试对乡村小学教师教学自信的形成提出几点启示:建立以认同为依托的职业坚守;寻求以内驱为动力的自觉成长;追求以自主为前提的反躬自省;提升以宽容为基调的理性审视;培养以悦纳为姿态的自我调适。

温弗乐[6](2020)在《基于控制感视角的护士创新行为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我国三级综合性医院病房护士创新行为现状,构建并验证基于控制感视角的护士创新行为影响机制理论,并在此基础之上构建干预方案,且检验其可行性和初步效果,为丰富护士创新行为理论、加强护士创新行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护理学科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通过文献回顾厘清影响护士创新行为的个体因素、工作因素、与组织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初步构建基于控制感视角的护士创新行为影响机制理论模型;(2)以我国东、中、西部9个省/直辖市18家三级综合性医院3659名执业注册病房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护士创新行为量表、心理资本问卷、护士组织支持问卷、工作控制量表中文修订版进行调研,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该理论模型进行检验;(3)形成以提升护士创新行为为目的的工作控制感干预方案初稿,经专家会议法进行方案论证和确立;(4)选择上海地区1家三级综合性医院对该方案进行初步应用,并初步评价其效果和可行性,为护理创新实践管理提供依据。结果:(1)我国三级综合性医院护士的创新行为、工作控制感、心理资本、组织支持感均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工作控制感得分较低;西部地区护士创新行为、工作控制感、心理资本、组织支持感的得分均低于中部和东部地区护士;(2)工作控制感、心理资本对护士创新行为有直接正向作用,组织支持感可对护士创新行为有间接正向作用,整体模型可解释护士创新行为的47.2%,其中工作控制感对护士的创新行为的效应最大(0.487),高于组织支持感(0.381)及心理资本(0.434)的作用。(3)干预方案初步应用结果显示干预可提升护士的工作控制感水平,对护士创新行为中的取得支持维度有效;且护士对方案接受度较好、总体评价积极,方案可行性较强。结论:我国三级综合性医院护士创新行为仍处于中等水平,尚有较大提升空间。构建护士创新行为影响作用模型明确了组织支持感、心理资本、工作控制对护士创新行为具有积极影响,工作控制感是其中一个关键因素。以提升创新行为为目的的工作控制感干预方案可以提升护士工作控制感,对护士创新行为有一定积极作用,其适用性和可行性得到了初步验证。

贾婧雯[7](2020)在《中学校长变革型领导对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文中认为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是目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章程之一,教师工作满意作为人民满意教育的应有之义,不仅对教师的工作态度产生重要的影响,还会进而影响其教育教学质量。由此,校长如何通过革新其领导风格来激发教师的积极心理力量,推动其工作满意度的提升是目前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实施价值引领和人本发展内涵的变革型领导作为企业组织领域兴起的新范式领导风格,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和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有鉴于此,本研究重点探讨基于教育领域的校长变革型领导对教师工作满意度之作用机制。研究以构建教师心理资本为中介变量的校长变革型领导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理论模型而展开,并以1323名中学教师为样本,对其进行了本研究验证修订的校长变革型领导感知问卷、教师工作满意度问卷以及教师心理资本问卷的调查。结合SPSS和AMOS软件对校长变革型领导、教师工作满意度及其心理资本的现状水平,三者在教师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进行分析,并重点探究校长变革型领导对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效应和教师心理资本在两者作用机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校长变革型领导、教师工作满意度与教师心理资本的整体现状均呈中高水平,各维度上存在差异,具体来说,校长更擅于智力激发而疏于个性化关怀;教师间的同事关系积极,而对薪资福利态度消极;教师面对挑战的自我效能感强,面对困境的韧性相对薄弱。2)校长变革型领导、教师工作满意度与教师心理资本均受教师人口统计学变量影响。3)校长变革型领导及其各维度对教师工作满意度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其中智力激发维度对提升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个性化关怀和愿景激励,而道德垂范的程度最低。4)教师心理资本在校长变革型领导对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正向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校长变革型领导能够通过增加教师心理资本水平来促进其工作满意度的提升。根据研究结论,立足于校长变革型领导与教师工作满意度的作用机制,从调整校长领导风格、给予教师个性化关怀、强调学校愿景激励、开发教师心理资本四个方面予以中学校长提升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策略建议,助力其教师队伍建设。

刘倩雯[8](2020)在《领导—成员交换对组织自尊、知识共享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如何促进团队知识共享是学术界与理论界亟需解决的重要议题。知识共享有助于企业将个人知识转变为组织竞争力,尽管许多组织已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用于知识管理,然而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已有研究认为,知识管理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是缺乏对人际背景及个人特征如何影响知识共享问题的关注。领导-成员交换是员工在组织中的主要人际背景之一,因此领导-成员交换应是影响知识共享的重要因素。当前关于领导-成员交换与知识共享的研究较少,已有研究也多从社会交换理论视角进行,将这一过程看作简单的“给予-回报”式交换,缺乏对个体自我意识的关注。本研究基于自我概念理论和一致性理论,提出了“从领导-成员交换经组织自尊至知识共享”的作用路径模型,通过对来自广东省电子科技公司的202名员工进行两阶段跟踪问卷调查,运用SPSS 19.0和Mplus等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领导-成员交换是影响员工知识共享的重要因素,领导-成员交换正向影响员工知识共享;(2)领导-成员交换通过组织自尊的完全中介作用影响知识共享;(3)自我效能感负向调节领导-成员交换对组织自尊的影响,并负向调节组织自尊在领导-成员交换与知识共享之间的中介效应。本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领导与下属的关系对员工积极行为的影响并非只是简单的交换,更是一种自我激励的过程,这一发现进一步打开了领导-成员交换与员工知识共享的关系黑箱。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本研究还提出了一些管理建议,组织中领导者应重视与下属之间的关系,并关注成员的心理状态,通过与员工的良好互动,增进其在组织中的个人价值体验,帮助员工提升个人信心以及在组织中的自尊感,从而自发地驱动他们进行知识共享。

刘为坤[9](2019)在《资本视域下上海市退役运动员社会分层研究》文中指出在竞技体育事业发展进程中,退役运动员问题是一项永恒的议题,常论常新。退役运动员问题不仅关乎竞技体育事业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更深层地决定着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性走向。故此,退役运动员群体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则成为衡量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可持续性健康发展的“重要指示器”,抑或检验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依据地位获得理论推演,如何针对性的对凝结在运动员群体身上的各种资本实施有效干预则是破解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议题的核心所在。当前我国在应对退役运动员群体社会融入问题上采用的是一种“结果性”干预策略模式,即在运动员群体临近退役的时间节点,采取政策性安置、学历性安置及货币性安置的三大“结果性”干预策略,在运动员群体“过程性”社会融入干预层面则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在社会学研究中,依据卢森斯等人的三维资本理论模型及社会地位获得等相关理论推演,社会个体的地位获得决定于其占有的三种资本存量,即人力资本存量、社会资本存量及心理资本存量。故此,研究结合生命历程理论、地位获得理论及三维资本理论,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理论阐释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社会分层视角发轫,以呈现运动员群体三种资本存量与其当前社会地位获得之间的关系特征为基础,探寻针对性提升不同类型运动员群体社会地位的具体方向,以期助力上海市退役运动员群体的良性社会融入。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为:(1)修订了适合于测量运动员群体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及心理资本的3份量表;(2)整体勾勒并描绘了上海市退役运动员群体的社会地位特征;(3)呈现了社会地位获得视域下不同类型运动员群体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及心理资本特征;(4)在呈现运动员群体三维资本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对三维资本与退役后社会地位获得之间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逻辑推理及实际调研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稳固的中层及中上层构成”及“高流动比”是对上海市退役运动员群体在社会结构中“静态”与“动态”图景的描绘。此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上海市退役运动员群体社会融入情况整体向好趋势的同时,也潜在预示着在促进上海市退役运动员群体的良性社会融入方面仍有一定提升空间。第二,不同类型运动员群体间及退役后处于不同社会阶层中的运动员群体间人力资本存量一般不同。此在较大程度上验证了运动员群体的人力资本可有助于其退役后社会地位再生产的同时,也为不同类型运动员群体的人力资本的针对性提升“锚定”了确切的方向性——应根据不同类型运动员资本存量特征,优先制定针对其资本储备薄弱维度的干预措施。第三,对退役运动员群体而言,不同类型群体间的社会资本占有量间存较大反差,且高社会阶层分布伴随高社会资本存量的现象已然成为一种“社会事实”。此结果潜在说明了高社会资本占有量有利于退役运动员良性社会融合的同时,也为相关不同类型运动员的社会资本整体及各维度的针对性提高明确了具体的方向。第四,不同类型运动员群体的心理资本存量明显不同,且处于不同社会阶层的退役运动员心理资本存量间的分化明显。该结论在说明运动员群体的高心理资本存量在较大程度上有助于其退役后的社会地位再生产同时,亦为不同类型运动员群体的心理资本干预策略制定的方向性奠定了前期的理论基础。第五,凝结在运动员群体上的三维资本间存在着相互正向促进的关系,且不同资本对运动员退役后的社会地位获得的促进程度各异。此一方面验证了三维资本理论在运动员群体间具有较好的理论阐释性,另一方面也为运动员群体三维资本干预的整体策略制提供了理论性支撑。基于以上研究结论,研究建议如下:(1)应尝试转变“结果性”干预运动员退役问题的解决思维,立足于运动员的主体性,实现体育社会学研究中的从群体视角向兼顾个体视角的转向;(2)应强化对运动员职业培训、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等环节的针对性,尤其是应注重对运动员群体社会适应能力及退役后心理适应的针对性干预;(3)应探究运动员群体三维资本提升的综合性现实策略,优先考虑针对性地制定对运动员心理资本的干预措施;(4)应建立运动员培养过程中三维资本的评估、监控及评价制度,且应尝试建立针对已退役运动员群体的终生地位获得信息的反馈制度。

梁雨寒[10](2019)在《国家的崩溃 ——霍布斯保王思想研究》文中认为17世纪中期的英国内战是英国历史上最重大的政治事件之一,这一时期前后,英格兰的知识分子阶层围绕着是否应当继续拥护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战,从而分化成了拥护国王统治的保王阵营与支持国会反抗的革命阵营。保王阵营与革命阵营在智识理论上的论战反映了在现代国家形成的过程中社会对建设强大公民国家的渴望与对政府权威的警惕并存的矛盾心理,分别从各自的角度促进了现代政治学的发展。本文选取了该时期一位典型的保王主义者托马斯·霍布斯作为个案,结合具体的史实,从思想史的角度来分析托马斯·霍布斯的保王思想的特点、发展,及其与时代的关联。本文主要通过梳理霍布斯在内战前后的经历与他人生中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思想着作,一方面阐明17世纪中期英国传统政治体系面临的危机与挑战;另一方面说明霍布斯的思想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局势的变化而逐步发展,以探明英国思想史的发展趋势。论文由引文、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引文部分集中解决两个问题:其一,有关霍布斯政治思想研究的学术史回顾。从不同的维度出发,分别从横向上对比霍布斯与同时代人物思想上的交锋,从纵向上厘清霍布斯保王思想自身的发展脉络。其二,与本文主题相关的几个问题,即: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资料,研究方法与研究特色。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介绍霍布斯的早年生活经历,以及在这一时期对他日后思想形成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和事件。第一节描述霍布斯的成长环境,以他的早年经历为线索,分别从私人生活、思想背景和政治背景三个方面进行还原。第二节描述霍布斯智识生活的开端,还原霍布斯如何从一位典型的人文主义者转变为一位极具个性的哲学家。第二章主要介绍霍布斯在内战爆发之前为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所进行的辩护。第一节简单介绍了内战爆发前英国的政局与霍布斯在该时期的活动。第二节至第四节分别描述其保王思想在早期阶段所关注的三个关键问题:即主权意志的表达是否是绝对而独立的?政府如何获得统治的合法性?不同政体之间是否存在最优选择?第三章考察了在内战结束及国王被处死之后,霍布斯的保王思想的新发展。第一节简单介绍内战爆发之后英国的局势与《利维坦》的出版。第二节阐述《利维坦》中关注的一些新问题及其所引起的争议。第三节在第二章所关注的三个问题的基础上,探讨霍布斯在《利维坦》对应部分的论述中对部分观点进行的修改与优化。第四章考察了在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之后,霍布斯对内战本身的反思,以及对其专制理论的部分修正。第一节主要讲述霍布斯晚年的私人生活与智识生活,同时阐明《比希莫特》的出版缘由。第二节以《比希莫特》为基础,讨论霍布斯保王思想在其晚年针对现实与历史所作出的妥协于调整,同时说明霍布斯对于内战的总结反思。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霍布斯的保王思想始终带有绝对专制的色彩,但同时也深受当时的政治事件的影响。

二、(149)相信自己能做得更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49)相信自己能做得更好(论文提纲范文)

(1)积极领导的结构测量、形成机制与作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的主要创新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回顾与评述
    2.1 积极领导的概念与测量
        2.1.1 积极领导的概念
        2.1.2 积极领导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2.1.3 积极领导的维度与测量
    2.2 积极领导的形成
        2.2.1 自我构建对积极领导的影响
        2.2.2 人格特质对积极领导的影响
        2.2.3 环境因素对积极领导的影响
    2.3 积极领导的影响结果
        2.3.1 积极领导对个体层面的影响
        2.3.2 积极领导对团队层面和组织层面的影响
    2.4 积极领导的研究评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积极领导的量表修订
    3.1 问题提出
    3.2 概念、内涵与维度识别
        3.2.1 积极领导的概念与内涵
        3.2.2 积极领导的维度识别
        3.2.3“发现优势”维度测量的理论基础
        3.2.4“真正乐观”维度测量的理论基础
    3.3 生成量表题项
        3.3.1 初始题项的生成
        3.3.2 内容效度评估
    3.4 优化量表题项
        3.4.1 数据收集
        3.4.2 探索性因子分析
        3.4.3 内部一致性评估
        3.4.4 验证性因子分析
    3.5 量表验证
        3.5.1 研究假设
        3.5.2 测量量表
        3.5.3 数据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心理韧性对积极领导的影响机制
    4.1 问题提出
    4.2 理论基础与理论模型构建
        4.2.1 认知—情感加工系统理论与应用
        4.2.2 特质激活理论与应用
        4.2.3 理论模型的形成
    4.3 研究假设
        4.3.1 心理韧性对积极领导的直接影响
        4.3.2 积极情绪和自我调节能力的中介作用
        4.3.3 组织间竞争的调节作用
    4.4 问卷设计与调查
        4.4.1 测量工具
        4.4.2 预调查与问卷修正
        4.4.3 正式调查
    4.5 数据处理与分析
        4.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5.2 信度分析
        4.5.3 效度分析
        4.5.4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4.5.5 相关分析
        4.5.6 假设检验
        4.5.7 研究结果与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积极领导对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效果
    5.1 问题提出
    5.2 理论基础与理论模型构建
        5.2.1 社会认知理论与应用
        5.2.2 理论模型的形成
    5.3 研究假设
        5.3.1 积极领导对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的直接影响
        5.3.2 领导认同感的中介作用
        5.3.3 主动性人格在积极领导与领导认同感关系间的调节作用
    5.4 问卷设计与调查
        5.4.1 测量工具
        5.4.2 预调查与问卷修正
        5.4.3 正式调查
    5.5 数据处理与分析
        5.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5.2 信度分析
        5.5.3 效度分析
        5.5.4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5.5.5 数据聚合检验
        5.5.6 相关分析
        5.5.7 假设检验
        5.5.8 研究结果与讨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理论贡献
    6.3 管理启示
    6.4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在昆泰国留学生学习焦虑、学习倦怠和自我效能感及其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由及意义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研究综述
        二、核心概念及界定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调查设计
    第一节 研究对象
        一、问卷调查对象
        二、访谈对象
    第二节 研究工具
        一、调查问卷
        二、访谈
    第三节 数据收集与分析处理
        一、数据收集
        二、数据分析处理
        三、问卷质量分析
第二章 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一节 留学生的学习焦虑、学习倦怠和自我效能感的状况
        一、留学生的学习焦虑状况及分析
        二、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倦怠状况及分析
        三、留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状况及分析
    第二节 留学生学习焦虑、学习倦怠和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分析
        一、留学生学习焦虑与学习倦怠的相关分析
        二、留学生学习倦怠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三、留学生学习焦虑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第三节 留学生学习焦虑、学习倦怠和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检验
第三章 影响学习焦虑、学习倦怠和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一、性别因素
    二、年龄因素
    三、学习汉语时长因素
    四、来中国时长因素
    五、汉语水平因素
    六、是否华裔因素
    七、小结
第四章 结语
    第一节 本研究的结论及建议
        一、本文的研究结论
        二、建议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一、局限性
        二、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中国日耳曼文学学生团队合作中的亲和需求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Einleitung
    1.1 Forschungsstand
    1.2 Fragestellung und Zielsetzung
    1.3 Fachliche Zuordnung
    1.4 Aufbau der Arbeit
2 Theoretische Grundlagen
    2.1 Team und Teamarbeit
        2.1.1 Team
        2.1.2 Teamarbeit
        2.1.3 Teamkohasion
    2.2 Affiliation
        2.2.1 Affiliationsbedurfnis
        2.2.2 Affiliationssignale
        2.2.3 Auswirkungen von Affiliation
        2.2.4 Affiliation vs. Guanxi
    2.3 Zwischenfazit
3 Methodik
    3.1 Auswahl der Forschungsmethode
    3.2 Vorbereitung
        3.2.1 Experiment
        3.2.2 Erstellung des Beobachtungsformulars
        3.2.3 Fragebogenerstellung
        3.2.4 Interview
    3.3 Datenerhebung
        3.3.1 Experimentdurchfuhrung
        3.3.2 Beobachtung
        3.3.3 Fragebogendurchfuhrung
        3.3.4 Interview
    3.4 Datenauswertung
        3.4.1 Ablaufmodell der qualitativen Inhaltsanalyse nach Kuckartz
        3.4.2 Anwendung des Ablaufmodells in der vorliegenden Forschung
    3.5 Reflexion uber das methodische Vorgehen
4 Darstellung der Forschungsergebnisse
    4.1 Affiliationssignale
        4.1.1 Verbale Affiliationssignale
        4.1.2 Nonverbale Affiliationssignale
        4.1.3 Paraverbale Affiliationssignale
        4.1.4 Konative Affiliationssignale
        4.1.5 Zwischenfazit
    4.2 Auswirkungen von Affiliation
        4.2.1 Subjektives Wohlbefinden
        4.2.2 Interpersonale Beziehung
        4.2.3 Teamkohasion
        4.2.4 Zielerreichung der Teamarbeit
5 Schlusswort
    5.1 Zusammenfassung der Ergebnisse
    5.2 Reflexion und Ausblick
Literaturverzeichnis
Anhang A Fragebogen
Anhang B Interviewleitfaden
Anhang C Transkript Befragte 1
Anhang D Transkript Befragte 2
Anhang E Transkript Befragte 3
Anhang F Transkript Befragte 4
Anhang G Transkript Befragte 5
Anhang H Transkript Befragte 6
Anhang I Transkript Befragte 7
Anhang J Transkript Befragter 8
Anhang K Transkript Befragter 9
Anhang L Transkript Befragte 10
Anhang M Kodierleitfaden
Anhang N Abzeichnungen des Affiliationsbedürfnisses

(4)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小学教师肩负着时代的重任
        1.1.2 小学教师职业困惑的状况亟待关注
        1.1.3 个人兴趣指向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1.1 理论意义
        1.2.1.2 实践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教师职业困惑的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内教师职业困惑的相关研究综述
        1.3.3 已有研究的局限性及本研究的不同之处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小学教师
        1.4.2 教师职业困惑
        1.4.3 叙事研究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思路
    2.3 研究方法的选择
    2.4 获取资料的方式
        2.4.1 访谈法
        2.4.2 观察法
        2.4.3 实物收集法
        2.4.4 文献分析法
    2.5 研究的伦理、效度和推广度
        2.5.1 研究的伦理
        2.5.2 研究的效度
        2.5.3 研究的推广度
第3章 L老师职业困惑的系列故事
    3.1 素描:关于L老师与N小学
    3.2 起点:初任的我困惑重重
        3.2.1 第一年,困惑接踵而至
        3.2.1.1 教学成了第一道难关
        3.2.1.2 如何找寻教师尊严?
        3.2.1.3 师生关系的“远”与“近”
        3.2.1.4 怎样面对不听话的你?
        3.2.1.5 家长这道坎儿,能否迈过去?
        3.2.2 第三年,那些深刻记忆
        3.2.2.1 如何上好公开课?
        3.2.2.2 怎样提升教科研能力?
        3.2.2.3 教师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3.2.2.4 怎样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3.2.2.5 遭遇学校不公平,怎么办?
    3.3 行走:成长的我面对迷茫
        3.3.1 第六年,问题是生长的希望
        3.3.1.1 谁来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3.3.1.2 如何处理好同事关系?
        3.3.1.3 关于学校文化的迷思
        3.3.2 第十年,追寻困惑的轨迹
        3.3.2.1 怎样跟上网络时代的发展?
        3.3.2.2 小学教师如何摆脱“小学教师”?
        3.3.2.3 变味的班级群,怎样回到正轨?
        3.3.2.4 小学教师就要被人瞧不起吗?
    3.4 沉淀:现在的我依旧困惑
        3.4.1 这几年,又生新的困惑
        3.4.1.1 发现学生早恋,怎么办?
        3.4.1.2 家长的焦虑,有解吗?
        3.4.1.3 如何转化班级后进生?
        3.4.2 如今,在困惑中不断起航
        3.4.2.1 教材更换带来的挑战
        3.4.2.2 一天能有四十八小时吗?
        3.4.2.3 作业需要改革吗?
第4章 L老师职业困惑故事的分析
    4.1 对L老师职业困惑内容的分析
        4.1.1 与自身有关的职业困惑
        4.1.2 与学生有关的职业困惑
        4.1.3 与家长有关的职业困惑
        4.1.4 与学校有关的职业困惑
    4.2 对L老师职业困惑解决方式的分析
第5章 L老师产生职业困惑的影响因素
    5.1 内部影响因素
        5.1.1 专业理论知识薄弱
        5.1.2 自我认知存在局限
        5.1.3 教学实践经验不足
        5.1.4 心理承受能力较低
        5.1.5 专业发展水平不高
    5.2 外部影响因素
        5.2.1 社会环境
        5.2.2 学校因素
        5.2.3 家庭因素
第6章 叙事背后的思考:教师如何走出职业困惑
    6.1 对教师自身力量的思考
        6.1.1 自我努力的方向
        6.1.1.1 内心的主动觉醒——拥有内驱力
        6.1.1.2 成长的有力抓手——成为反思者
        6.1.1.3 知识的有效储备——完善学习力
        6.1.1.4 发展的快乐源泉——学做行动者
        6.1.1.5 交流的美好艺术——提高沟通力
        6.1.1.6 教育的不断创新——生成研究力
        6.1.2 自我修炼中成长
        6.1.2.1 心理上走出职业困惑
        6.1.2.2 实践中走出职业困惑
    6.2 对外部重要力量的思考
        6.2.1 给予充分帮助——重要他人发挥积极作用
        6.2.2 创造无限可能——关键事件促我不断前进
        6.2.3 传递更多光亮——对我影响深远的重点读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与合作教师的访谈提纲
    附录2:与合作教师所任教班级学生的访谈提纲
    附录3:与合作教师所任教班级家长的访谈提纲
    附录4:学生的自由作文
    附录5:给同学们的感谢信
    附录6:我的田野日记选
    附录7:图片汇集
    附录8:致L老师的信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5)乡村小学骨干教师教学自信发展历程的叙事研究 ——以白银市H小学三位教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文献综述
    (五)理论基础
    (六)研究设计
二、进入研究现场
    (一)H小学的介绍
    (二)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三、描摹:三位乡村小学骨干教师教学自信发展历程
    (一)L老师:永葆爱心的坚持者
        1.初生牛犊不怕虎
        2.问题重重自怀疑
        3.躬行实践成长快
        4.自我认同与升华
    (二)Y老师:勇敢追梦的钻研者
        1.自我否定遇挑战
        2.勤奋好学补短板
        3.他人认可促发展
        4.勤思创新实蜕变
    (三)W老师:热情奔放的尝试者
        1.教非所学引无助
        2.自觉修炼扬优势
        3.屡次获奖增自信
        4.胸有成竹底气足
四、剖析:三位乡村小学骨干教师教学自信发展的共性特征
    (一)高度的职业认同培植教学自信
    (二)主动的发展意识固实教学自信
    (三)良好的反思习惯强化教学自信
    (四)他人的评价认可促进教学自信
    (五)积极的情绪心态润泽教学自信
五、探寻:对乡村小学教师教学自信形成的启示
    (一)建立以认同为依托的职业坚守
    (二)寻求以内驱为动力的自觉成长
    (三)追求以自主为前提的反躬自省
    (四)提升以宽容为基调的理性审视
    (五)培养以悦纳为姿态的自我调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6)基于控制感视角的护士创新行为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核心概念界定
        1.5.1 护士创新行为
        1.5.2 工作控制感
        1.5.3 心理资本
        1.5.4 组织支持感
    1.6 论文章节安排
    1.7 技术路线
2.基于控制感视角的护士创新行为作用机制的理论诠释
    2.1 护士创新行为的文献回顾
        2.1.1 护士创新行为的概念
        2.1.2 护士创新行为的测评工具
        2.1.3 护士创新行为前因变量研究
        2.1.4 护士创新行为相关理论研究
        2.1.5 小结
    2.2 基于控制感视角的护士创新行为影响机制的理论诠释
        2.2.1 工作控制感的内涵、测评工具及其与创新行为等变量的关系
        2.2.2 心理资本的内涵、测评工具及其与创新行为等变量的关系
        2.2.3 组织支持感的内涵与创新行为等变量的关系
    2.3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概念框架
        2.3.1 场动力理论
        2.3.2 工作需求-控制-支持模型
        2.3.3 资源保存理论
        2.3.4 本研究的概念框架
    2.4 本章小结
3.基于控制感视角的护士创新行为影响机制实证研究
    3.1 第一部分:工作控制量表的汉化与修订
        3.1.1 研究目的
        3.1.2 研究方法
        3.1.3 研究结果
        3.1.4 讨论
        3.1.5 小结
    3.2 第二部分基于控制感的护士创新行为影响机制研究
        3.2.1 研究目的
        3.2.2 研究设计:横断面调查
        3.2.3 研究方法
        3.2.4 研究结果
        3.2.5 讨论
        3.2.6 小结
4.以提升创新行为为目的的护士工作控制感干预方案的构建
    4.1 研究目的
    4.2 以提升创新行为为目的的护士工作控制感干预方案的构建与修订
        4.2.1 干预方案的制定原则
        4.2.2 干预方案的目标
        4.2.3 方案构建的依据和设计思路
        4.2.4 基于工作控制的护士创新行为干预方案初稿
        4.2.5 基于工作控制的护士创新行为干预方案修订
    4.3 基于工作控制的护士创新行为干预方案确定
        4.3.1 专家主要意见整理
        4.3.2 基于工作控制的护士创新行为干预方案修订稿
    4.4 讨论
        4.4.1 本研究的干预方案具有科学性
        4.4.2 本研究的干预方案具有可行性
    4.5 小结
5.以提升创新行为为目的护士工作控制感干预方案的初步应用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方法
        5.2.1 研究场所
        5.2.2 研究对象
        5.2.3 干预实施过程
        5.2.4 评价指标
        5.2.5 数据收集
        5.2.6 数据分析
        5.2.7 质量控制
        5.2.8 伦理考虑
    5.3 结果
        5.3.1 样本纳入情况
        5.3.2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5.3.3 干预效果分析
        5.3.4 干预过程评估
    5.4 讨论
        5.4.1 以提升创新行为为目的的护士工作控制感干预方案可行性较好
        5.4.2 干预可有效提升护士工作控制感水平
        5.4.3 干预对护士创新行为有一定积极影响
    5.5 对护理管理的启示
    5.6 局限性
    5.7 小结
6.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7)中学校长变革型领导对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校长变革型领导
        (二)教师工作满意度
        (三)教师心理资本
    四、研究内容与框架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框架
    五、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校长变革型领导的研究
        (一)校长变革型领导的内涵
        (二)校长变革型领导的结构与测量
        (三)校长变革型领导的影响效用
    二、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研究
        (一)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内涵
        (二)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结构与测量
        (三)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三、教师心理资本的研究
        (一)教师心理资本的内涵
        (二)教师心理资本的结构与测量
        (三)教师心理资本的作用机制
    四、变量间的关系研究
        (一)校长变革型领导与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关系
        (二)校长变革型领导与教师心理资本的关系
        (三)教师心理资本与其工作满意度的关系
    五、现有文献述评
第三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一、理论模型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研究假设
第四章 研究设计
    一、变量的测量
        (一)教师人口统计学变量的测量
        (二)校长变革型领导的测量
        (三)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测量
        (四)教师心理资本的测量
    二、各变量问卷的验证与修订
        (一)项目分析
        (二)信效度分析
        (三)问卷验证与修订结果小结
    三、正式问卷的形成
    四、数据来源与样本信息
    五、正式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一)信度分析
        (二)验证性因子分析
第五章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一)校长变革型领导的现状水平
        (二)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现状水平
        (三)教师心理资本的现状水平
    二、研究变量的教师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
        (一)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二)教龄上的差异分析
        (三)受教育程度上的差异分析
        (四)职称上的差异分析
        (五)职务上的差异分析
    三、相关分析
    四、回归分析
        (一)校长变革型领导各分维度对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二)校长变革型领导各分维度对教师心理资本的影响
    五、中介作用分析
        (一)校长变革型领导对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直接效应
        (二)教师心理资本在校长变革型领导与教师工作满意度间的中介作用检验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一)校长变革型领导、教师工作满意度与教师心理资本的整体现状均呈中高水平,各维度上存在差异
        (二)校长变革型领导、教师工作满意度与教师心理资本均受教师人口统计学变量影响
        (三)校长变革型领导对教师工作满意度有显着的正向影响
        (四)教师心理资本在校长变革型领导对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正向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二、提升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策略建议
        (一)调整校长领导风格,构建学校“生活世界”
        (二)关注教师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的关怀
        (三)强调学校愿景激励,共商科学发展蓝图
        (四)开发教师心理资本,重视积极心态培养
    三、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一)样本的收集可更加完善
        (二)研究方法可更加多元化
        (三)研究内容可更加深入化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领导—成员交换对组织自尊、知识共享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知识共享
        2.1.1 知识共享内涵
        2.1.2 知识共享的结构与测量
        2.1.3 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
    2.2 领导-成员交换
        2.2.1 领导-成员交换内涵
        2.2.2 领导-成员交换的结构与测量
        2.2.3 领导-成员交换的结果变量
    2.3 组织自尊
        2.3.1 组织自尊的概念与理论
        2.3.2 组织自尊的结构与测量
        2.3.3 组织自尊的研究进展
    2.4 自我效能感
        2.4.1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2.4.2 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进展
    2.5 文献述评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
    3.1 自我概念理论及自我一致性理论
    3.2 领导-成员交换与知识共享
    3.3 领导-成员交换与组织自尊
    3.4 组织自尊与知识共享
    3.5 组织自尊的中介作用
    3.6 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
    3.7 整合的被调节中介模型
    3.8 研究模型提出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设计
    4.1 问卷设计与量表选取
        4.1.1 领导-成员交换量表
        4.1.2 组织自尊量表
        4.1.3 知识共享量表
        4.1.4 自我效能感量表
        4.1.5 控制变量的选择
    4.2 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4.2.1 样本选取
        4.2.2 两阶段数据收集
    4.3 预测试
        4.3.1 预测试数据收集及样本描述
        4.3.2 预测试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数据处理与分析
    5.1 样本基本情况分析
    5.2 信度和效度检验
        5.2.1 信度检验
        5.2.2 效度检验
    5.3 描述性统计分析
    5.4 控制变量的影响分析
        5.4.1 性别对各变量的影响分析
        5.4.2 年龄对各变量的影响分析
        5.4.3 学历对各变量的影响分析
        5.4.4 本公司工作年限对各变量的影响分析
        5.4.5 职位层次对各变量的影响分析
    5.5 相关分析
    5.6 回归分析
        5.6.1 领导-成员交换对知识共享的影响分析
        5.6.2 领导-成员交换对组织自尊的影响分析
        5.6.3 组织自尊对知识共享的影响分析
    5.7 组织自尊的中介效应分析
    5.8 调节效应
        5.8.1 自我效能感对领导-成员交换与组织自尊的调节效应
        5.8.2 被调节的中介作用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果讨论
    6.1 研究结果
    6.2 研究结果讨论
        6.2.1 领导-成员交换对知识共享影响的实证结果讨论
        6.2.2 领导-成员交换对组织自尊影响的实证结果讨论
        6.2.3 组织自尊对知识共享影响的实证结果讨论
        6.2.4 组织自尊中介作用的实证结果讨论
        6.2.5 自我效能感调节作用的实证结果讨论
        6.2.6 个人特征对变量影响的实证结果讨论
    6.3 本章小结
结论
    一、结论
    二、理论贡献
    三、管理启示
    四、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调查问卷(1)
附录二 调查问卷(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资本视域下上海市退役运动员社会分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缘起:对上海市竞技体育发展良性运行的现实回应
        1.1.1 基于对竞技体育事业可持续性发展的理性反思
        1.1.2 基于对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的人文精神的关切
        1.1.3 基于对竞技体育事业发展成果的阶段性总结
        1.1.4 基于对上海市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诉求的回应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拓展退役运动员问题分析的理论“空间”
        1.3.2 实践意义:提升运动员资本存量“过程”干预的针对性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长久议题:国内退役运动员问题研究梳理
        1.4.2 他山之石:国外相关研究的视域归纳借鉴
        1.4.3 研究综述小结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与流程:问题意识的贯穿
    1.7 重难点及创新点
    1.8 技术路线图
    1.9 研究限制与不足
2 核心概念及研究理论基础
    2.1 研究核心概念界定
        2.1.1 资本
        2.1.2 运动员
        2.1.3 社会分层
        2.1.4 社会流动
        2.1.5 社会地位再生产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生命历程理论:退役是运动员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事件
        2.2.2 地位获得理论:理论模型演进中的“资本”视角启示
        2.2.3 “三维”资本理论:提供研究设计过程中的直接理论依据
3 研究测量工具选用与量表的修订
    3.1 测量工具的选用
        3.1.1 问卷中核心指标的测量说明
        3.1.2 量表的选用理论逻辑
    3.2 量表的修订
        3.2.1 退役运动员人力资本量表的修订
        3.2.2 退役运动员社会资本量表的修订
        3.2.3 退役运动员心理资本量表的修订
    3.3 本章小结
4 地位获得视域下上海市退役运动员分布的整体性“勾勒与描绘”
    4.1 上海市退役运动员社会分层概述:稳固的中上层
        4.1.1 退役运动社会分层的整体性“勾勒”
        4.1.2 退役运动员学历、职业、收入特征
        4.1.3 退役运动员社会分层与运动经历
    4.2 上海市退役运动员社会流动概述:高流动比
        4.2.1 退役运动社会流动的整体性“描绘”
        4.2.2 退役运动员社会流动与运动经历
    4.3 本章小结
5 人力资本视域下上海市退役运动员的社会分层与流动
    5.1 不同类型退役运动员的人力资本特征分析
        5.1.1 运动员性别与人力资本
        5.1.2 运动员年龄与人力资本
        5.1.3 运动员项目与人力资本
        5.1.4 运动员等级与人力资本
        5.1.5 运动员在队年限与人力资本
    5.2 退役运动员人力资本与社会分层
        5.2.1 阶层视域下的人力资本比较
        5.2.2 性别视域下不同阶层人力资本比较
        5.2.3 年龄视域下不同阶层人力资本比较
        5.2.4 运动项目、社会阶层与人力资本分析
        5.2.5 运动等级、社会阶层与人力资本分析
        5.2.6 在队年限、社会阶层与人力资本分析
    5.3 人力资本与社会流动
        5.3.1 人力资本与社会流动的整体描绘
        5.3.2 性别视域下人力资本与社会流动
        5.3.3 年龄视域下人力资本与社会流动
        5.3.4 运动项目、人力资本与社会流动
        5.3.5 运动等级、人力资本与社会流动
        5.3.6 在队年限、人力资本与社会流动
    5.4 本章小结
6 社会资本视域下上海市退役运动员的社会分层与流动
    6.1 不同类型退役运动员的社会资本特征分析
        6.1.1 性别与社会资本
        6.1.2 年龄与社会资资本
        6.1.3 运动项目与社会资本
        6.1.4 运动等级与社会资本
        6.1.5 在队年限与社会资本
    6.2 退役运动员社会资本与社会分层
        6.2.1 阶层视域下社会资本比较
        6.2.2 性别视域下社会资本与社会分层
        6.2.3 年龄视域下社会资本与社会分层
        6.2.4 运动项目、社会资本与社会分层
        6.2.5 运动等级、社会资本与社会分层
        6.2.6 在队年限、社会资本与社会分层
    6.3 社会资本与社会流动
        6.3.1 社会资本与社会流动的整体描绘
        6.3.2 性别视域下社会资本与社会流动
        6.3.3 年龄视域下社会资本与社会流动
        6.3.4 运动项目、社会资本与社会流动
        6.3.5 运动等级、社会资本与社会流动
        6.3.6 运动年限、社会资本与社会流动
    6.4 本章小结
7 心理资本视域下上海市退役运动员的社会分层与流动
    7.1 不同类型退役运动员的心理资本特征分析
        7.1.1 性别与心理资本
        7.1.2 年龄与心理资本
        7.1.3 运动项目与心理资本
        7.1.4 运动等级与心理资本
        7.1.5 在队年限与心理资本
    7.2 运动员心理资本与社会分层
        7.2.1 社会阶层视域下心理资本比较
        7.2.2 性别视域下社会阶层与心理资本
        7.2.3 年龄视域下社会阶层与心理资本
        7.2.4 运动项目、社会阶层与心理资本
        7.2.5 运动等级、社会阶层与心理资本
        7.2.6 在队年限、社会阶层与心理资本
    7.3 心理资本与社会流动
        7.3.1 心理资本与社会流动的整体描绘
        7.3.2 性别视域下心理资本与社会流动
        7.3.3 年龄视域下心理资本与社会流动
        7.3.4 运动项目、心理资本与社会流动
        7.3.5 运动等级、社会资本与社会流动
        7.3.6 在队年限、心理资本与社会流动
    7.4 本章小结
8 运动员三维资本与退役后社会地位关系探究
    8.1 运动员三维资本间的关系探究
    8.2 运动员三维资本与社会分层
    8.3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建议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附件一:量表修订专家征集意见表
    附件二:问卷专家效度评价表
    附件三:调查问卷
    附件四:访谈提纲
    附件五:科研情况

(10)国家的崩溃 ——霍布斯保王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国内外研究现状
    2.选题的研究意义(含科学与实践意义)
    3.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4.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活环境与学术环境:思想形成的背景
    第一节 霍布斯的早年生活与时代背景
        一、学生时代的霍布斯
        二、思想背景:威尼斯与古典共和主义的瓦解
        三、政治背景:十七世纪早期的国际局势
    第二节 从人文主义者到哲学家
        一、思想来源:霍布斯与培根
        二、思想来源:霍布斯与修昔底德
        三、十七世纪二十年代的国内政局
        四、十七世纪三十年代:学术关注点的转变
第二章 对叛乱者的驳斥:早期保王思想(1640年之前)
    第一节 “第一个逃亡的人”
        一、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
        二、《法律要义》的出版
        三、内战之忧
    第二节 民主或君主——主权意志的表达
        一、政体论
        二、人民意志的表达与国会的独立性
        三、君主制度的区分
        四、人民与主权
    第三节 政府的合法性
        一、“国会三年召集案”与《论公民》的调整
        二、对混合政体的攻击
        三、主权的标志
        四、国会的合法性
        五、霍布斯对“自由”概念的理解
    第四节 民主、贵族与君主:对不同政体的考察
        一、公民国家的弊端
        二、不同政体的弊端
        三、为专制君主辩护
第三章 对篡位者的驳斥:中期保王思想(1640-1660)
    第一节 十七世纪四十年代的局势
        一、《大抗议书》与内战的爆发
        二、内战对霍布斯的影响
        三、《利维坦》的出版
    第二节 《利维坦》引起的争议
        一、关于是否服从新政府的问题
        二、霍布斯的宗教倾向
        三、归国之旅
    第三节 作为科学的政治学:霍布斯保王思想的优化与充实
        一、再论公民国家的产生
        二、契约论的成熟
        三、强权的根基
        四、主权者的政治人与自然人身份
        五、对民主制的批评
        六、再论国家的解体
第四章 妥协、调整与反思:晚期保王思想(以《比希莫特》为核心)
    第一节 霍布斯的晚年生活
        一、五十年代的政治局势
        二、霍布斯的麻烦
        三、《比希莫特》与霍布斯的自我辩护
    第二节 霍布斯保王思想的调整
        一、内战的根源
        二、精神权威与世俗权威之辩
        三、政府的道义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四、(149)相信自己能做得更好(论文参考文献)

  • [1]积极领导的结构测量、形成机制与作用效果研究[D]. 徐泽磊. 吉林大学, 2021(01)
  • [2]在昆泰国留学生学习焦虑、学习倦怠和自我效能感及其关系研究[D]. 柳世云.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中国日耳曼文学学生团队合作中的亲和需求实证研究[D]. 商健华.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0)
  • [4]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D]. 余云露.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5]乡村小学骨干教师教学自信发展历程的叙事研究 ——以白银市H小学三位教师为例[D]. 赵亚东.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6]基于控制感视角的护士创新行为影响机制研究[D]. 温弗乐.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7]中学校长变革型领导对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D]. 贾婧雯.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8]领导—成员交换对组织自尊、知识共享的作用机制研究[D]. 刘倩雯.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资本视域下上海市退役运动员社会分层研究[D]. 刘为坤. 上海体育学院, 2019(12)
  • [10]国家的崩溃 ——霍布斯保王思想研究[D]. 梁雨寒.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149)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