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营养循环与平衡

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营养循环与平衡

一、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与平衡研究 Ⅳ.桉树林间种山毛豆对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邵文哲[1](2021)在《桉树与红锥混交对植物-土壤-微生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文中指出桉树与珍贵乡土树种混交被认为是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有效途径。了解桉树与珍贵树种混交对植物-土壤-微生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对进一步揭示其混交的生态化学计量学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基于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广西凭祥)青山试验场,以桉树纯林(Pure Eucalyptus plantation,PE)、红锥纯林(Pure Castanopsis hystrix plantation,PCH)和桉树×红锥混交林(Mixed Eucalyptus and Castanopsis hystrix plantations,MEC)为研究对象,重点探究桉树与红锥混交对植物-土壤-微生物系统的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特征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叶片C含量表现为PCH>MEC>PE,N含量表现为PE>MEC>PCH,P含量表现为MEC>PCH>PE。相比于纯林,MEC的叶片C/N和C/P较低,表明MEC的养分利用效率较高。PE、MEC和PCH的叶片N/P均小于14,说明三种林分均容易受到N限制。不同林分间叶片化学计量特征无显着差异,表明桉树与红锥混交对叶片化学计量特征无显着影响。(2)凋落物C、P含量表现为MEC>PCH>PE,混交林与纯林间差异显着;N含量表现为MEC>PE>PCH。与PE和PCH相比,MEC表现出较高的凋落物C/N和较低的C/P,说明桉树与红锥混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凋落物N/P表现为MEC<PCH<PE<25,说明三种林分的凋落物分解均容易受到N限制,也反映出桉树与红锥混交并未改善该元素限制状况。(3)与PE相比,MEC显着提高了0~100 cm土层土壤SOC含量。三林分间土壤TP含量在每个土层均无显着差异。土壤SOC、TN和TP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0~10 cm土层的SOC和TN含量显着高于10~20 cm土层。在0~20 cm土层,PE、MEC和PCH土壤C/N均较低,有利于N元素的释放;土壤C/P和N/P均较高,表明该区域土壤P的有效性较低,且三种林分均容易受到P限制;土壤C/N、C/P和N/P均表现为PCH>MEC>PE,说明与PCH相比,桉树与红锥混交提高了土壤有机质的分解速率和P元素的有效性。(4)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生物量氮(MBN)和生物量磷(MBP)含量在0~20 cm土层整体上均表现为MEC高于PE和PCH,说明MEC土壤固持C、N、P的能力较强。同一土层不同林分间土壤MBN、MBP含量均存在显着差异;同一林分0~10 cm土层土壤MBC、MBN和MBP含量均显着高于10~20 cm土层。在以上土层土壤MBC/MBP表现为PE>PCH>MEC,说明MEC的土壤微生物在矿化土壤有机质的过程中释放P元素的潜力较大,能够发挥MBP对土壤有效磷库的补充作用。(5)桉树与红锥混交在0~10 cm和10~20 cm土层显着提高了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LAP),显着降低了β-1,4-葡萄糖苷酶(BG)和酸性磷酸酶活性(ACP),对β-1,4-N-乙酰葡糖氨糖苷酶活性(NAG)影响不显着。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三种林分这四种酶活性以及酶C/P和酶N/P均极显着降低。PE、MEC和PCH在0~20 cm土层土壤酶C/N/P分别为1:1.08:1.37、1:1.16:1.34和1:1.07:1.31,均与全球生态系统酶C/N/P(1:1:1)相偏离,表明三种林分的土壤微生物更容易受到P限制。三种林分酶C/N均值较低,酶C/P和酶N/P较高,反映出土壤N元素的相对缺乏,意味着三种林分也容易受到N限制。MEC酶C/P和酶N/P均高于PE,而酶C/N反之,表明桉树与红锥混交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土壤的P限制,但并未改善土壤N限制。(6)叶片与凋落物之间,以及二者与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化学计量特征之间均表现出微弱的相关性,说明植物化学计量特征似乎不能表征土壤的养分状况和微生物的活性。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化学计量特征之间表现出密切的联系,土壤SOC和TN均与微生物量C、N、P和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具有显着的相关性,但土壤TP与微生物化学计量特征之间并不存在显着的相关性。因此,可以认为研究区内桉树人工林及其混交林生态系统C、N、P养分的循环并不平衡。综上所述,桉树与红锥混交对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无显着影响;相比于纯林,混交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有机质的分解速率和P元素的有效性,同时也增强了土壤微生物固持营养元素的能力和释放P元素的潜力,从而有利于改善林分受到的P限制状况,但并未改善N限制。因此今后在该区域桉树人工林及其混交林的培肥策略上应注意N、P元素的输入。

黄海娟[2](2021)在《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指标的筛选与评价》文中提出桉树在中国南方大面积高强度地连续单一种植,对土壤肥力质量和环境造成影响,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研究开展桉树人工林的土壤肥力质量指标的筛选与评价,旨在选择适宜的桉树在林地、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和促进桉树人工林的规划。本文在桉树主产区建立了 90个桉树人工林标准地,测量了包括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学性质的33项土壤肥力质量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冗余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采用平均土壤肥力质量指数(SQIa)、加权土壤肥力质量指数(SQIw)、Nemoro质量指数(SQIn)、灰色关联度(SQIg)共4种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方法;采用全数据集(TDS)、最小数据集(MDS)、修正过的最小数据集(RMDS)共3种数据集来评价和验证桉树人工林的土壤肥力质量。主要结论如下:(1)筛选了 10项土壤肥力质量指标作为桉树人工林的最小数据集。MDS包括的土壤肥力质量指标有:土壤容重、土壤质量含水量、土壤通气度、pH、全氮、有效磷、有效铁、有效锌、氨态氮、蔗糖酶,其中物理指标3个,化学指标6个,生物学指标1个。同时筛选了13项土壤肥力质量指标作为桉树人工林修正过的最小数据集,RMDS的指标有:毛管孔隙、土壤通气度、土壤容重、pH、有机质、有效铜、全钾、有效硼、有效铁、蔗糖酶、微生物生物量磷、过氧化氢酶、微生物生物量碳,其中物理指标3个,化学指标6个,生物学指标4个。(2)利用线性回归分析和相关性分析验证MDS和RMDS,它们之间显着相关,RMDS比MDS更准确有效。(3)冗余分析显示土壤理化性质对生物学性质具有影响。全钾、土壤通气度、全氮、有效钾、最大持水量、有机质、硝态氮、非毛管孔隙、毛管持水量、氨态氮、有效锌、总孔隙度、最小持水量、有效镁、毛管孔隙、有效钙、全磷、pH、有效铜都是理化性质中对生物学性质影响较敏感的指标。有效硼、土壤质量含水量、有效磷、有效铁、土壤体积含水量、土壤容重、有效锰都是理化性质中对生物学性质影响较不敏感的指标。(4)本研究利用多种方法进行土壤肥力质量评价,发现桉树人工林的土壤肥力质量整体不高。(5)聚类分析显示桉树人工林的土壤可分为三级,每级土壤之间的土壤肥力质量指数具有显着性差异,土壤肥力质量指数从大到小依次是:第三级>第二级>第一级。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第三级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土壤质量含水量、非毛管孔隙、土壤通气度、有机质、有效铁、硝态氮、蔗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显着高于第一级土壤和第二级土壤。(6)研究发现桉树人工林的土壤全磷、有效锰含量较低,有效磷、有效钾、有效铜、有效硼分别低于10mg/kg、100mg/kg、2 mg/kg、0.5 mg/kg 临界值,所以今后在桉树人工林土壤管理与施肥过程中应注意磷、钾、铜、硼元素的补充。

高悦[3](2021)在《多代桉树人工林生物量与氮磷钾养分存留量的变化》文中指出桉树因具有生长迅速、轮伐期短、萌芽更新能力强等优点在我国南方被广泛引种栽培。桉树人工林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在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其生物量变化趋势以及多代经营林地其养分盈余与否、系统是否可持续尚不清楚,且在连续高强度的经营模式下造成林地土壤质量产生怎样的变化尚未可知。本文以广西桉树主产区四个不同代次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究当前经营模式下多代连栽桉树人工林的养分平衡状态及其生物量的变化趋势。在四个不同代次桉树人工林设置36个标准地,基于样地调查建立生物量回归模型估算桉树人工林生物量,通过计算氮磷钾的养分存留量获知其养分平衡状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林地综合评分法和聚类分析法划分林地土壤质量等级进而研究多代连栽桉树林地土壤质量的变化,拟为桉树人工林养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多代桉树人工林生物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各代生物量之间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一代林至四代林生物量分别为:125.1t·ha-1、151.11t·ha-1、107.71t·ha-1、116.22t·ha-1。一代林至二代林生物量上升可能的原因一是林地土壤质量变好,二是此时桉树的萌芽更新能力较强。二代林至三代林生物量下降也许是由于桉树萌芽更新能力变差、林地地力衰退供肥能力不足导致的。四代林相较三代林生物量略有上升或许是四代林重新植苗的缘故,但四代林生物量显着低于一代林。(2)桉树人工林各器官养分含量的变化与桉树生物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多代连栽后桉树中大量元素养分含量降低,暗示桉树林地土壤养分减少、质量变差从而导致生物量下降。除了锰随代次增加呈现下降趋势外,铁、铜、锌和硼随代次增加总体上展现上升趋势,表明越来越多的微量元素富集至桉树人工林中。(3)在忽略大气氮沉降、地表径流损失、土壤微生物固氮和元素挥发等难以控制的变量前提下,综合考虑施肥量与上代桉树人工林的养分存留量,研究发现氮的养分输入量随代次呈现下降趋势,三代林时养分输入不足,且四代林的养分输入量降到-351.57kg·ha-1。磷的养分输入量随代次变化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其中二代林的养分输入量最高,其值为:105.34kg·ha-1。钾的养分输入量随代次增加呈现逐代上升的趋势,磷与钾的养分输入充足。在全树利用条件下,各代桉树人工林养分输出量除磷外,氮与钾在不同代次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二代林的氮、磷、钾养分输出量显着高于其他代次,其值分别为:1020.26kg·ha-1、116.64kg·ha-1、244.24kg·ha-1。(4)桉树人工林中氮、磷、钾的养分存留量在各代次间具有显着差异(p<0.05),氮和磷处于养分亏缺的不平衡状态。氮的养分亏缺表现出逐代上升的趋势,磷的养分存留量随代次增加总体上表现出下降的趋势,钾的养分存留量随代次增加呈现上升的趋势,这表明多代连栽经营模式下的桉树人工林导致林地被携出大量氮和磷。(5)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的影响林地土壤质量等级主要因子有海拔、坡位、土壤有机质、土壤全钾、土壤速效钾、土壤有效磷。林地等级随代次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一代林至二代林土壤质量等级上升,二代林至四代林土壤质量等级下降。连栽桉树人工林土壤质量等级降低表明当前高强度、大面积单一种植的经营模式使得林地土壤肥力质量变差,供肥能力减弱,同时桉树人工林生物量减少也表明连栽的经营模式并不可持续。(6)土壤物理性质除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外,在不同代次桉树人工林之间均具有显着差异(p<0.05),土壤含水率以及田间持水量均随代次增长呈现下降趋势,土壤容重连栽后增大,这表明林地土壤长时间种植桉树后保水蓄水能力变差、土壤板结。多代桉树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均具有显着相关性(p<0.05)。其中土壤pH值在四代林显着高于其他代次,其值为4.27;此外,有机质逐代下降,从一代林的64.58g·kg-1下降至四代林的34.69g·kg-1;全氮表现出逐代下降的趋势,其中一代林显着高于其他代次;土壤全磷、全钾具有极显着差异(;p<0.05),全磷在一代林显着低于其他代次,全钾在二代林时显着高于其他代次;土壤有效钾和速效磷总体表现出下降趋势,速效钾在一代林时显着高于其他代次,值为56.92mg·kg-1,二代林的有效磷相较其余代次其含量最高。总体而言多代连栽桉树造成林地土壤的养分含量减少,水土保持能力变差。综上所述,桉树人工林在当前多代连栽、高强度、大面积单一种植的经营模式下,桉树人工林的生物量随代次增加下降,生态系统中氮与磷处于养分亏缺的不平衡状态,林地土壤质量出现变差趋势,土壤中养分含量降低,表明当前高强度的经营模式可持续性较差。

陈秋海[4](2021)在《桉树与红锥混交对林下植物功能群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桉树人工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直是全球性争议的热点问题,桉树与珍贵乡土树种混交的生态环境效应也备受关注。为探究桉树混交营林模式对林下植物功能群的影响效应,本论文以桉树纯林(PE)、桉树×红锥混交林(MEC)和红锥纯林(PCH)3种林分为研究对象,运用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分析相结合方法,对不同林分林下植物功能群的组成结构与多样性、地上地下生物量与碳氮磷储量以及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指标等展开了相关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桉树与红锥的混交能显着提高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尤其是木本植物功能群的物种多样性。调查发现,MEC林下共有73种维管植物,其中木本植物功能群的物种为36种;PE林下共有61种维管植物,其中木本植物功能群的物种为31种;PCH林下维管植物有59种,其中木本植物功能群的物种为27种。(2)桉树与红锥的混交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林下植物功能群的组成结构。按功能群重要值的排序,PE表现为WFG(木本植物功能群)>GFG(禾草植物功能群)>VFG(藤本植物功能群)>FeFG(蕨类植物功能群)>Fo FG(杂草植物功能群),MEC表现为WFG>GFG>FeFG>VFG>Fo FG,而PCH则表现为FeFG>WFG>VFG>GFG>Fo FG。(3)桉树与红锥的混交对林下植物功能群地上、地下部分的氮、磷含率产生显着影响。统计结果表明MEC林下植物功能群地上部分的含氮率显着高于PE、PCH,地下部分的含氮率则显着高于PCH;地上、地下部分的含磷率均显着高于PE、PCH。分析结果同时表明PE、MEC、PCH林分中不同林下植物功能群之间的碳、氮、磷含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4)PE、MEC、PCH林下植物功能群的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及碳氮磷储量存在一定差异。在生物量、碳储量方面,无论地上、地下部分均呈现出PE>MEC>PCH趋势,且PE与MEC、PCH存在显着差异,但MEC与PCH差异不显着;在氮储量方面,地上、地下部分均呈现PE>MEC>PCH趋势,但地上部分PE与MEC、PCH存在显着差异,而地下部分PCH与PE、MEC的差异显着;在磷储量方面,地上部分呈现PE>MEC>PCH趋势,且PE与MEC、PCH有显着差异,MEC与PCH差异不显着,而地下部分则呈现MEC>PE>PCH趋势,且MEC、PE显着高于PCH,但MEC与PE则无显着差异。统计结果同时表明PE、MEC、PCH林分中不同林下植物功能群之间的生物量与碳、氮、磷储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5)桉树与红锥的混交显着提高了林地土壤的p H和有效氮、速效磷、硝态氮、微生物的生物量氮与生物量磷含量以及β-木糖醇苷酶、亮氨酸氨肽酶、酚氧化酶等酶活性,也显着降低了土壤的β-葡萄糖苷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表明桉树与红锥的混交对林地土壤肥力产生了较显着的影响。(6)林下植物功能群的分布与林分一些环境因子密切相关。冗余度分析(RDA)表明,乔木层生物量(TB)、乔木层碳储量(TCS)、凋落物有机碳含量(L-C)以及土壤的过氧化物酶(POD)、有效氮(SAN)、微生物生物量氮与土壤全氮比(MBN:STN)、土壤容重(SBD)、土壤全氮(STN)等环境因子可以共同解释林下植物功能群物种个体数量分布变异的92.39%;显着性检验表明(P<0.05)POD是影响杂草植物功能群数量分布的主要因子,TB、TCS、MBN:STN是影响禾草植物功能群数量分布的主要因子,SAN、L-C、TB、TCS及MBN:STN是影响木本植物功能群数量分布的主要因子,SAN、L-C是影响藤本植物功能群和蕨类植物功能群数量分布的主要因子。

刘兵[5](2020)在《桉树人工林林分结构变化对土壤真菌群落和功能结构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桉树(Eucalyptus)速生人工林大面积集约化种植,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林业用材的有力保障,然而部分研究认为桉树种植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如植物功能群丧失,土壤肥力衰退,涵养水源功能下降,林下生境恶化以及植物生产力降低等。这些研究,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对桉树推广种植的质疑和争论,甚至抵制。林间土壤真菌群落和功能结构及其变化规律同地上林分结构、森林营养库的大小、养分的可利用性、生物多样性乃至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因此,研究桉树人工林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对揭示桉树与真菌之间的互作关系以及其在养分循环中的调控机制,以及评价桉树生产力、提升桉树人工林抗风险能力及桉树人工林近自然管理和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基地(广东湛江)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广西凭祥)两处典型桉树种植区为试验地,以不同桉树林龄(一年和多年)、不同桉树树种(赤桉、尾巨桉和粗皮桉)、不同连栽代次桉树纯林(巨尾桉一代林和二代林)以及不同连栽代次的桉树与固氮树种混交人工林为例,利用高通量测序结合FUNGuild分析、荧光微孔板技术及实时定量PCR,通过研究桉树土壤真菌群落和功能结构(真菌营养模式和参与碳、氮、磷、硫等循环的土壤酶活性)以及土壤微生物总量(包括真菌、细菌数量)和土壤理化性质,探讨桉树林分结构、土壤真菌和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植物和土壤真菌在调控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过程的作用,进而揭示土壤真菌对林分结构变化的响应机制和反馈作用,从机理上探讨植物与土壤真菌在调控生态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林间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质分析发现:随着桉树林龄的增长,林间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结构得到一定的优化,土壤有机质矿化速率呈下降趋势,土壤肥力得到一定的恢复。桉树不同树种对土壤肥力水平影响效应不显着,但对参与碳、氮循环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葡萄糖苷酶和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酶活性效应显着。桉树与固氮树种混交显着改善和恢复土壤肥力水平和物理结构,参与碳循环的外切葡聚糖酶、β-葡萄糖苷酶酶活性呈下降趋势,而参与磷循环的酸性磷酸酶酶活性呈上升趋势。连栽后肥力水平和有机质矿化速率有一定的下降趋势,但连栽后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真菌细菌比的显着下降可部分抵消连栽对土壤肥力的负面效应。2)通过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和组成对林分结构变化的响应特征分析表明:林龄、固氮树种混交和连栽代次是林间土壤真菌alpha多样性和群落组成变化重要的林分结构驱动因子。随着桉树人工林林龄的增加,真菌群落的丰富度指数显着增加,而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显着下降,子囊菌门(Ascomycota)及其门下的格孢腔菌目(Pleosporales)、散囊菌目(Eurotiales)和刺盾炱目(Chaetothyriales)真菌相对丰度显着降低,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及其门下的伞菌目(Agaricales)、蜡壳耳目(Sebacinales)、鸡油菌目(Cantharellales)和红菇目(Russulales)以及子囊菌的柔膜菌目(Helotiales)和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的被孢霉属(Mortierella)真菌相对丰度显着增加。桉树树种对真菌的alpha多样性没有显着效应,但对寄主偏爱或特异性高的伞菌目、小鬼伞属(Coprinellus)和豆马勃属(Pisolithus)等真菌进行选择富集。固氮树种混交显着提升了真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恢复了土壤肥力,进而抑制了担子菌的生长,从而使子囊菌占主导地位。二代巨尾桉纯林林间土壤相较一代纯林真菌丰富度指数有上升趋势;二代林整体上相较一代林林间土壤担子菌门真菌相对丰度显着下降,子囊菌门和被孢霉门真菌相对丰度显着上升,且连栽后种植年限的延长可以抵消连栽对林间土壤真菌群落结构退化的负面效应。3)通过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联分析表明:土壤环境因子主要通过驱动参与碳、氮循环的真菌类群改变真菌群落结构。土壤有机碳含量作为关键的土壤环境驱动因子,主要是通过凋落物和根系分泌物的数量和质量变化驱动土壤真菌的群落结构;土壤全氮含量则主要通过调节具有硝化反硝化能力的真菌类群以及正向或反向选择腐生型真菌驱动土壤真菌的群落结构。4)通过土壤真菌群落功能结构对林分结构变化的响应特征分析表明:相较桉树树种和固氮树种混交,林龄和连栽代次是桉树人工林林间土壤真菌群落功能类群结构变化更为重要的林分结构驱动因子。随着林龄的增长,林下生境的稳定和连续,林下植物和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得到恢复,进而导致林间土壤苔藓寄生型真菌、昆虫寄生型真菌和动物致病型真菌相对丰度的增加;同时,桉树多年林林间土壤中较多的化感物质以及较高丰度的被孢霉属和内生真菌可有效拮抗植物致病型真菌。尾巨桉(E.urophylla × E.grandis)对较高平均寄主特异性指数的伞菌目、小鬼伞属和未定义腐生型真菌的富集,充分证明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群落结构之间高度的相关性。随着固氮树种混交和连栽桉树种植林龄的延长,林下植物和土壤动物的多样性得到一定的恢复,进而导致粪便腐生型真菌、地衣寄生型真菌和藻类寄生型真菌在固氮树种混交林和二代林林间土壤中的富集。同时,土壤环境因子对不同真菌群落功能类群产生不同的驱动选择,土壤全氮含量对腐生型真菌(包括未定义腐生型真菌、土壤腐生型真菌和枯落物腐生型真菌)与共生型真菌(包括外生菌根和杜鹃花科菌根)产生相反的驱动选择。固氮树种混交后树种的增加以及连栽后桉树林龄的延长,粘帚霉属(Clonostachys)、被孢霉属和内生真菌相对丰度较高,会有一定的植物病原菌调节能力。综合上面主要研究结论发现:桉树林龄和连栽代次对真菌群落多样性、组成和功能的影响效应分别比桉树树种和固氮树种混交更为显着。同时,土壤有机碳、全氮等环境因子也是桉树真菌群落和功能结构变化重要的驱动因子,可通过碳、氮养分循环直接影响真菌群落和功能特征。此外,土壤真菌群落和功能结构变化引起的碳、氮养分循环的改变,又会反馈和影响地上桉树的生长状态;桉树人工林近自然管理经营措施,如延长种植年限和固氮树种混交,可增加林间土壤真菌群落和功能结构的稳定性。

朱恕英[6](2020)在《喀斯特区药食同源植物群落养分循环特征与生态经济效应》文中指出喀斯特石漠化区土地稀缺,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矛盾冲突严重,为使石漠化区生态环境得以修复,走生态经济型之路是石漠化区生态修复重要路径。通过选择具有生态与经济价值的植物种类,建植植物群落实现生态修复同时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是协调生态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单纯的生态型和经济型的植物群落研究较多,但能实现较好的生态与经济功能发挥的报道不多。本研究以药食同源植物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e)和百香果(Passiflora edulis)为植物材料,通过建植不同密度植物群落,研究植物功能性状生长发育过程与经济产量积累过程,维持养分平衡的生态计量化学特征和循环特征以及蓄水保土功能,并评估生态经济效应,旨在探索既能维持植物群落稳定,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又能有一定经济收益的植物群落培育机制,为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以及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基地位于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区关岭县花江镇和平塘县克度镇。三叶木通的建植采用556株/亩(株行距0.8m×1.5m)、296株/亩(株行距1.5m×1.5m)、185株/亩(株行距2.4m×1.5m)三种密度,百香果的建植采用以1361株/亩(株行距0.7m×0.7m)、463株/亩(株行距1.2m×1.2m)、261株/亩(株行距1.6m×1.6m)、167株/亩(株行距2.0m×2.0m)、116株/亩(株行距2.4m×2.4m)五种密度。采取野外测定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不同种植密度的三叶木通和百香果与经济功能关联的植物功能性状,C、N、P、K养分循环特征以及土壤保水功能进行研究,阐明不同种植密度的药食同源植物功能性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养分循环能力、养分的再吸收率与利用率、土壤的持水量以及经济产量等方面规律,评估生态经济效应,找出既满足当地经济发展需求又能发挥好生态作用的种植密度。其结论如下:1、与经济功能关联的植物功能性状与密度关系三叶木通和百香果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形态功能性状的密度效应表现为:三叶木通叶长、叶宽、地径、植株高度表现为185株/亩>556株/亩>296株/亩;群落生物量范围为5.14~9.58 t/hm2,其中根、茎、叶生物量分别为0.83~2.38 t/hm2、1.95~4.23 t/hm2、1.20~1.90 t/hm2,根、茎、叶生物量大小排序为556株/亩>185株/亩>296株/亩;果实生物量(0.51~0.85 t/hm2)最大在低密度(185株/亩)。百香果叶长、叶宽、地径、植株高度均表现为116株/亩>167株/亩>261株/亩>463株/亩>1361株/亩;群落生物量范围为0.68~2.17 t/hm2,其中根、茎、叶、果生物量分别为0.01~0.04 t/hm2、0.15~0.45 t/hm2、0.22~0.63t/hm2、0.29~1.03 t/hm2,根、茎、叶、果生物量大小排序为1361株/亩>463株/亩>261株/亩>167株/亩>116株/亩,即随密度增加而增加。2、建植植物群落生态化学计量特征C、N、P等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其比值特征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指示作用。三叶木通和百香果鲜叶、凋落物、土壤C、N、P元素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如下:3种密度三叶木通鲜叶C、N、P含量范围分别为635.0~690.1g/kg、47.81~53.66 g/kg、2.27~2.66g/kg;凋落物C、N、P含量均值范围分别为590.50~592.25g/kg、28.90~35.21g/kg、1.07~1.896g/kg;土壤C、N、P含量范围分别为11.18~12.46g/kg、1.74~2.2 g/kg、0.39~0.43g/kg。5种密度百香果鲜叶C、N、P含量范围分别为515.71~571.61 g/kg、41.52~48.21 g/kg、4.37~5.92g/kg;凋落物C、N、P含量均值范围分别为403.43~483.28g/kg、19.49~30.76g/kg、3.87~4.54g/kg;土壤C、N、P含量范围分别为32.62~37.45g/kg、1.94~2.33 g/kg、0.80~0.92g/kg,总体两种植物群落元素含量均呈鲜叶>凋落物>土壤的趋势;土壤中分配表现为0-15cm>15-30cm>30-45cm>45-60cm。三叶木通鲜叶N/P、C/N、C/P分别为17.20~23.99、12.12~16.83、263.89~284.84,鲜叶N/P均大于16,表现受P限制;百香果鲜叶N/P、C/N、C/P分别为7.99~9.77、10.98~13.25、102.80~115.61,鲜叶N/P均小于14,表现受N限制。不同密度两种植物群落植物器官、凋落物和土壤C、N、P、K含量存在一定显着差异(P<0.05),但无明显规律。3、建植植物群落养分积累与循环特征三叶木通在556株/亩、296株/亩、185株/亩3种种植密度下植物体内元素总积累量分别为355.62kg/hm2、191.81 kg/hm2、206.22 kg/hm2,其中N、P、K积累量分别为159.21~289.97 kg/hm2、9.41~289.97kg/hm2、23.19~41.88 kg/hm2。百香果在1361株/亩、463株/亩、261株/亩、167株/亩、116株/亩5种种植密度植物体内元素总积累量分别为79.54kg/hm2、54.36kg/hm2、45.90kg/hm2、36.10kg/hm2、30.87kg/hm2,其中N、P、K积累量分别为18.14~47.58 kg/hm2、3.43~10.96 kg/hm2、9.3~21.0 kg/hm2,总体上三叶木通和百香果N元素积累量高于P、K;两个植物群落元素积累量均表现为随密度增加而增加。三叶木通N、P、K元素循环系数为0.28~0.48,利用系数为0.52~0.76;密度296株/亩循环系数最大(0.48),养分循环能力强,养分利用效率较高(0.52);百香果N、P、K元素循环系数为0.28~0.53,利用系数为0.47~0.72,密度116株/亩循环系数最大(0.53),循环能力强,利用系数最低(0.47),对养分的利用效率低,密度1361株/亩养分利用效率高(0.72)。4、建植植物群落的持水功能三叶木通土壤有效蓄水量为263.16~271.3 t/hm2,最大蓄水量为743.83~871.33 t/hm2,土壤初始渗透率、平均渗透率、稳定渗透速率、总渗透量均值范围分别为3.34~4.97 mm/min、2.21~3.28 mm/min、2.66~2.78 mm/min、79.45~111.86 mm/min,均大致表现为密度185株/亩>556株/亩>296株/亩,在密度中均存在一定的显着差异(P<0.05,下同)。百香果土壤有效蓄水量为184.25~205.98t/hm2、最大蓄水量为542.02~644.91 t/hm2;土壤初始渗透率、平均渗透率、稳定渗透速率、总渗透量均值范围分别为1.45~2.09mm/min、3.61~5.73mm/min、0.53~0.813mm/min、44.25~71.47mm/min,在密度中均存在一定的显着差异,其中低密度和高密度中蓄水效果和渗透性较好,其余密度规律不明显。两物种比较而言,三叶木通土壤保水功能要比百香果高。5、建植植物群落的经济效应三叶木通、百香果两种药食同源植物的叶、茎、根、果都可入药,果实作为水果,但目前市场上主要以水果为主,故以果实产量作为经济效应分析,以2019年市场价格为准计算。三叶木通果实产量和利润均表现为185株/亩>296株/亩>556株/亩,低密度185株/亩果实产量(3835.40 kg/hm2)和利润(34525.02元/年)最高;百香果果实产量和利润均表现为1361株/亩>463株/亩>261株/亩>167株/亩>116株/亩,高密度1361株/亩果实产量(6294.14 kg/hm2)和利润(31568.75元/年)最高。6、建植植物群落的生态与经济效应的评估以不同种植密度三叶木通群落和百香果群落为对象,建立以生态化学计量、养分循环特征、土壤保水功能、以及与经济效益相关的植物功能性状与果实产量的生态经济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得到:三叶木通密度556株/亩、296株/亩、185株/亩的综合评价分数分别为0.51、0.38、0.47,高密度556株/亩分数最高,因此该密度生态经济效益相对较高,密度185株/亩次之。百香果密度1361株/亩、463株/亩、261株/亩、167株/亩、116株/亩的综合评价分数分别为0.47、0.44、0.32、0.21、0.17、0.16,高密度1361株/亩的综合评价分数最高,因此该密度生态经济效益相对高。

刘娜[7](2020)在《喀斯特高原石漠化区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功能群结构与养分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喀斯特石漠化是西南地区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是解决喀斯特石漠化问题的根本途径。本研究选择喀斯特高原石漠化区退化植被自然恢复系列各阶段群落(草地、草灌丛、灌木林、乔灌林和乔木林)为研究对象,以群落植物功能群结构和养分特征为纽带,探讨不同恢复阶段群落植物功能群结构,C、N、P养分含量,C/N、C/P、N/P生态化学计量,C、N、P养分储量,N、P养分利用率(NUEN、NUEP),N、P养分再吸收率(REN、REP),N、P养分循环,揭示喀斯特高原石漠化区植物群落恢复过程中植物功能群的替代规律和群落养分分配对策,加深对喀斯特高原石漠化区植被恢复过程的认识,为喀斯特石漠化区植物配置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按生活型(草本型He、矮高位芽Ph(N)、小高位芽Ph(Mi)、中高位芽Ph(Me))、生长型(草本G、灌木S、乔木T、藤本V)、叶习性(常绿E、落叶D)和适应等级种组(先锋种PS、次先锋种SPS、过渡种TS、次顶极种SCS、顶极种CS)划分群落植物功能群。整个恢复过程中落叶植物均占据优势地位(54%~70%),草地阶段He(57%)、G(50%)及PS(90%)占绝对优势,同时具有一定比例的Ph(N)和Ph(Mi)(43%)、S(42%)和SPS(10%),无Ph(Me)、T、TS、SCS、CS,即为草本型先锋群落(简称为G-PS);草灌丛阶段He(34%)、G(33%)、PS(64%)比例下降,Ph(N)和Ph(Mi)(58%)、S(51%)、SPS(21%)比例上升,并出现了Ph(Me)(8%)、T(7%)和TS及以上的适应等级功能群(15%),即为草灌型先锋群落(简称为G-S-PS);灌木林阶段,Ph(Mi)(27%)及SPS(36%)比例进一步增加,即为灌-草小高位芽次先锋群落(简称为Ph(Mi)-SPS);乔灌林阶段Ph(Mi)(26%)、G(25%)、S(35%)、PS(38%)比例下降,Ph(Me)(17%)、T(21%)、TS及以上适应等级种(36%)比例增加,即为乔-灌-草中高位芽过渡群落(简称为Ph(Mi)-TS);乔木林阶段,Ph(Me)、T、SCS和CS数量进一步增加,形成乔-灌-草中高位芽次顶极群落(简称为Ph(Me)-SCS)。恢复过程中功能群的替代使群落最终呈现出稳定的乔-灌-草垂直分层结构。(2)叶片C(446.34~476.41g.kg-1)、N(10.10~17.65g.kg-1)、P(0.97~1.73g.kg-1)、C/N(27.20~48.45)、C/P(287.62~487.66)随恢复进展基本呈增加趋势,林地现存枯落物量(1.32~13.22t.hm-2)、枯落物N(10.75~17.82g.kg-1)、P(0.57~0.80g.kg-1)、C/N(22.23~38.58)、C/P(520.39~745.80)和土壤(0~10cm)C(77.13~108.68g.kg-1)、N(2.86~8.71g.kg-1)、P(0.95~1.16g.kg-1)、N/P(2.63~7.45)随恢复阶段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为先增加后降低,土壤C/N(10.95~42.56)和C/P(49.46~92.37)在恢复后期较高,各恢复阶段叶片N/P(10.39~12.75)均小于14,喀斯特高原石漠化区不同恢复阶段植被均受到N的限制。以上结果表明:G-PS和G-S-PS群落阶段具有较低的植物生长速率、枯落物分解速率和较高的土壤有效性养分水平;Ph(Mi)-SPS和Ph(Mi)-TS群落阶段具有中等的植物生长速率、较高的枯落物分解速率和土壤有机质矿化速率;Ph(Me)-SCS群落阶段具有较快的植物生长速率、中等枯落物分解速率和较低的土壤有效性养分水平,体现l C、N、P养分含量和养分比值在不同恢复阶段群落植被-枯落物-土壤连续体中的分配。(3)与非喀斯特地区植被相比,喀斯特高原石漠化区叶片C、N含量为中等水平、P含量较高,叶片N/P较低,表明喀斯特地区植被生长易受N的限制;枯落物C、P含量较低,N含量较高,枯落物C/N较低,表明喀斯特地区枯落物分解速率较快;土壤表层C、N、P含量整体较高,C/N较高、C/P和N/P较低,表明喀斯特地区土壤P的回归较充分而N回归不足,土壤为N限制类型。(4)各恢复阶段群落植被生物量范围为9.95~132.32t.hm-2,植被-枯落物-土壤(0~10cm)连续体C储量依次为3.86~65.13t.hm-2、0.55~4.82t.hm-2、25.18~45.93t.hm-2,N储量为0.09~0.83t.hm-2、0.02~0.21t.hm-2、1.51~2.54t.hm-2,P储量为9.13~84.75kg.hm-2、0.88~9.31kg.hm-2、379.88~609.21kg.hm-2,植被-枯落物-土壤连续体C、N、P储量基本呈现为中-低-高格局。随恢复进展,植被中养分储量分配比例逐渐增加(12%~55%),枯落物中养分储量分配比例先增加后减少(2%~8%~4%),土壤中的养分储量分配比例逐渐减少(86%~40%)。从存储器官来看,G-PS和G-S-PS群落阶段,植被层的C、N、P养分主要储存在叶中(52%~68%);Ph(Mi)-SPS和Ph(Mi)-TS群落阶段则主要储存在枝中(51%~75%);Ph(Me)-SCS群落阶段C主要储存在树干中(54%),N、P在叶、枝、干、根中的储存量相差不大(21%~28%),这体现养分总量在不同恢复阶段群落植被-枯落物-土壤连续体和器官中的分配。(5)NUEN表现为Ph(Me)-SCS(96.60g.g-1)>Ph(Mi)-SPS(95.51g.g-1)>Ph(Mi)-TS(69.79g.g-1)、NUEP表现为Ph(Mi)-SPS(1208.97g.g-1)>Ph(Me)-SCS(1072.12g.g-1)>Ph(Mi)-TS(1000.95g.g-1);REN为Ph(Me)-SCS(38.03%)>Ph(Mi)-SPS(19.64%)>Ph(Mi)-TS(9.69%)、REP为Ph(Me)-SCS(43.72%)>Ph(Mi)-TS(39.22%)>Ph(Mi)-SPS(36.75%),且REP>REN,这表明受N限制的群落不一定具有高的N再吸收率。NUEN和NUEP分别与REN和REP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REN、REP与土壤N为极显着负相关(P<0.05),而与土壤P相关关系不显着(P<0.05),这表明表明喀斯特高原石漠化区植被N、P再吸收率可能依赖土壤N含量的变化。(6)养分利用系数表现为Ph(Mi)-SPS(0.58)>Ph(Mi)-TS(0.46)>Ph(Me)-SCS(0.44),循环系数则相反,分别为0.42、0.54、0.56,周转时间表现为Ph(Me)-SCS(24.51)>Ph(Mi)-SPS(13.52)>>Ph(Mi)-TS(12.90)。以上结果表明:随植被正向恢复进行,群落养分储存速率降低、养分循环加快,在乔-灌-草中高位芽次顶极群落阶段养分周转时间长。

黄方,吕世凡,吕成群,黄宝灵,董必珍[8](2017)在《益生菌对巨尾桉人工林采伐剩余物生物量及养分归还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接种益生菌对巨尾桉人工林采伐剩余物生物量及养分归还影响,为林木合理施肥和防止地力衰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固氮菌N1、解钾菌40 K、解磷菌P13种菌株分别接种巨尾桉广林9组培苗。造林后,测定3.5年生林木的生长量和叶、枝、根、皮等采伐剩余物的数量以及N、P、K等养分含量。【结果】供试的3种益生菌接种巨尾桉广林9号对林木生长、采伐剩余物数量和养分归还量均有促进作用。其中接种40 K菌株的效果最好,林分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分别比对照增长14.7%、23.9%和70.9%;采伐剩余物达到86 670 kg/hm2,比对照增加了85.1%;采伐剩余物总养分归还量达866.33 kg/hm2,比对照增加75.02%。【结论】接种40 K菌株对巨尾桉广林9号林木生长、采伐剩余物数量和养分归还量效果最显着。

周玉杰[9](2017)在《橡胶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质量特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海南大丰农场为例》文中指出橡胶人工林是热带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和典型的人工林生态系统。由于天然橡胶价格持续上涨,橡胶树种植面积迅速扩增,引发了人们关于种植橡胶树是否会给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诸多争议。有研究认为大规模植胶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微生物生物量和数量减少等。为了正确评价橡胶人工林土壤质量现状,明确橡胶人工林土壤质量是否退化的问题。本文选取不同林龄橡胶人工林即幼龄期(5a)、初产期(10a和13a)、旺产期(18a)和降产期(25a和30a)作为试验样地,从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微生态特征三大方面对橡胶人工林土壤质量特征变化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研究,评价了不同林龄橡胶人工林土壤质量现状,并分析了橡胶人工林土壤质量的影响因素和引起变化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调控措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橡胶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变化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增加而提高。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以及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下降。非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持水量在0-20cm和20-40cm 土层差异不明显。不同林龄橡胶人工林土壤容重、孔隙度和持水量变化主要表现在0-20cm 土层,在20-40cm 土层差异不明显。0-20cm 土层内,土壤容重以5a橡胶人工林最低,30a橡胶人工林最高,10a、13a、18a、25a橡胶人工林间差异不明显。土壤总孔隙度、含水量、饱和持水量以5a橡胶人工林最高,10a、13a、18a、25a和30a橡胶人工林间差异不明显。土壤毛管孔隙度和毛管持水量均以5a橡胶人工林最高,其次为25a橡胶人工林,其它林龄间差异不明显。不同林龄橡胶人工林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持水量差异不明显。(2)橡胶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变化橡胶人工林土壤为酸性,pH值在4.7-5.2之间,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升高,随橡胶树林龄增长而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中等,阳离子交换量、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低,尤其缺磷和钾。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下降,而全氮、全钾、全氮和全磷含量在0-20cm与20-40cm 土层差异不明显。不同林龄橡胶人工林土壤养分含量存在差异。(3)橡胶人工林土壤微生态特征变化橡胶人工林土壤过氧化氢酶、磷酸酶和脲酶分别介于0.41-0.61 mg/kg,731.39-2393.05 ug/g和271.33-324.26 ug/g之间。不同林龄橡胶人工林土壤过氧化氢酶、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均以5a橡胶人工林最高,其次为18a、25a和30a橡胶人工林,10a和13a橡胶人工林最低。橡胶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碳含量介于30.23-85.81mg/kg之间。10a和13a橡胶人工林最高,5a、18a、25a和30a橡胶人工林间差异不明显。割胶前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高于割胶后。不同林龄橡胶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差异在割胶前后不同。橡胶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羧酸类、氨基酸类、胺类和糖及衍生物类碳源能力较强,而利用酚酸类和多聚物类碳源能力较差。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共获得细菌16S rDNA基因序列438870个,OTU 2073个,真菌ITS基因序列563658个,OTU 2521个。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Ace、Chao、Shannon-Wiener、Simpson 和 Coverage 指数分别介于 1331-1695、1334-1732、5.46-6.02、0.007-0.018和0.983-0.987之间。10a、13a、18a和30a橡胶人工林土壤细菌多样性高于5a和25a橡胶人工林。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Ace、Chao、Shannon-Wiener、Simpson和 Coverage 指数分别介于 601-824、598-815、3.77-4.40、0.035-0.098 和 0.991-0.994之间。不同林龄橡胶人工林土壤真菌多样性Shannon和Simpson指数差异不明显,但Chao、Ace和Coverage指数存在差异。99.89%细菌基因序列注释为28个门,66个纲,139个目,245个科,355个属,645个种,1.01%为Bacteria unclassified。66.15%真菌基因序列注释为6个门,25个纲,77个目,170个科,357个属,558个种,33.85%为Fungiunclassified。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是橡胶人工林土壤细菌群落的主要类群。子囊菌门(Ascomycota),接合菌门(Zyg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是橡胶人工林土壤真菌群落的主要类群。不同林龄橡胶人工林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分别具有相似性又存在差异。(4)橡胶人工林土壤质量评价、影响因素及调控橡胶人工林土壤质量以幼龄期(5a)最高,初产期(10a和13a)降低,旺产期(18a)和降产期(25a和30a)土壤质量逐渐恢复。土壤容重、有机质、全钾、细菌群落多样性Ace和Chao指数以及真菌群落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是评价橡胶人工林土壤质量的主要指标。土壤理化性质与橡胶人工林林地生产力密切相关。土壤容重随橡胶树生物量增长而提高。土壤孔隙度和持水能力随橡胶树生物量增长而降低,随林下植物生物量和个体数量增加而提高。pH与橡胶树生物量、林下植物物种、林下植物个体密切相关。CEC与林下植物生物量、橡胶树生物量密切相关。土壤养分含量与林下植物生物量、林下植物物种、林下植物个体密切相关。过氧化氢酶、脲酶和MBC是影响橡胶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橡胶树生物量、林下植物个体、pH和磷酸酶是影响橡胶人工林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AN、AK、TK、SOM、TN、林下植物生物量和磷酸酶是影响橡胶人工林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橡胶人工林土壤质量调控措施主要是:采取合理的割胶制度及抚育管理措施;平衡施肥,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减少人为干扰,构建复合生态系统。

廖博一[10](2015)在《不同营林措施对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桉树人工林生长快、轮伐期短,集约化经营,随着桉树造林面积的不断扩大,桉树人工林连栽生产力下降日趋严重,严重限制了桉树的造林规模。由于缺乏对桉树人工林栽培措施的生态功能方面的深入研究,目前对桉树连栽地力衰退的原因和地力衰退的防治措施还不很清楚,导致了生产上桉树造林措施的盲目性极大,影响了桉树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的保持。因此如何揭示桉树连栽地力衰退的原因和防治对策成为当前林业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有鉴于此,本论文在导师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上,利用课题组2011年设计的桉树不同林地清理方式、不同整地方式、不同抚育方式、不同混交林方式、不同绿肥套种模式、不同更新方式等定位观测样地,进行不同营林措施对桉树人工林的生长、林下植被发育、土壤肥力变化等进行动态测定,研究不同营林措施对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的长期影响,筛选适合南方地区应用的能保持桉树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的经营措施,为桉树人工林的科学经营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不同林地清理方式对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具有较大影响。不同林地清理方式桉树人工林胸径和树高生均存在显着差异,商业收获处理桉树的胸径、树高、材积生长优于其它林地清理方式,4年生桉树人工林胸径分别是全面清除植被处理的1.32倍、全树收获的1.15倍、采伐剩余加倍物的1.22倍,常规处理的1.47倍;不同林地清理方式桉树林下植被存在差异。商业收获处理林下植被组成较为丰富;不同林地清理方式对桉树林地土壤肥力有较大影响,土壤孔隙状况表现为商业收获处理优于其它处理。土壤化学性质表现为: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均现出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变小,其中全氮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在层间土壤养分含量变化显着。PH随十壤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增加。整体情况下,商业收获的表现最佳。(2)不同整地方式对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整地方式桉树人工林胸径、树高生长差异达显着水平,穴垦胸径、树高、材积生长明显优于其它整地方式,4年生桉树人工林胸径分别是全垦的1.51倍,带垦的1.11倍;带垦处理下的林下植被群落组成丰富,林下植被丰富度、群落盖度、多样性指数高;不同整地方式对桉树林地土壤肥力有较大影响,土壤孔隙状况表现为穴垦优于其它整地方式。土壤化学性质表现为: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均现出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变小,其中全氮、全磷、有机质含量在层间土壤养分含量变化显着。PH随土壤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增加。整体情况下,穴垦处理桉树人工林的表现最佳。(3)不同抚育方式对树人工林生态系统有显着影响。不同抚育方式桉树人工林胸径和树高生长均存在显着差异,扩穴抚育胸径、树高、材积生长明显优于其它抚育方式。4年生桉树人工林胸径分别是块状抚育的1.15倍,不抚育的1.32倍;不同抚育方式桉树林下植被发育存在差异,块状抚育的林下植被群落组成更丰富。林下植被丰富度、群落盖度、多样性指数较高;不同抚育方式桉树林土壤肥力存在一定差异,土壤孔隙状况表现为块状抚育优于其它抚育方式。土壤化学性质表现为: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均现出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变小,其中全氮、全磷、有机质含量在层间土壤养分含量变化显着。PH随土壤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增加。整体情况下,块状抚育和扩穴连带抚育均有利于土壤养分的积累,其中扩穴连带表现最佳。(4)套播绿肥对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有积极影响,不同林地套播方式桉树人工林生长存在显着差异。套播乌绿豆×印度豇豆模式的胸径、树高、材积生长明显优于其它套播方式,4年生桉树人工林胸径分别是套播扁豆的1.1倍,不套播的1.5倍。套播乌绿豆×印度豇豆处理的林下植被群落组成更丰富,对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环境维持效果好,林下植被丰富度、群落盖度、多样性指数高;土壤的肥力状况表现为套播乌绿豆×印度豇豆处理优于其它套播方式。土壤化学性质表现为: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均现出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变小,其中全氮、全磷、有机质含量在层间土壤养分含量变化显着。PH随土壤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增加。整体情况下,套播扁豆和套播乌绿豆×印度豇豆最有利于土壤养分的积累。(5)不同林地更新方式对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有一定影响。不同伐桩处理方式桉树人工林胸径、树高生长差异达显着水平,伐桩催腐处理的胸径、树高、材积生长状显优于其它更新方式,其4年生人工林胸径分别是萌芽更新的1.44倍,人工更新的1.31倍。伐桩催腐处理的林下植被群落组成表现却更丰富,对生态系统环境维持效果好,林下植被丰富度、群落盖度、多样性指数高;土壤肥力状况表现为伐桩催腐处理优于其它更新方式。土壤化学性质表现为: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均现出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变小,其中全氮、全磷、有机质含量在层间土壤养分含量变化显着。PH随土壤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增加。整体情况下,伐桩催腐对土壤养分的积累效果最好。(6)混交方式对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有显着影响。不同混交方式桉树人工林胸径、树高生长存在显着差异,桉树×相思处理的胸径、树高、材积生长明显优于其它混交方式,4年生桉树人工林胸径分别是桉树×南洋楹1.08倍,桉树纯林的1.66倍。桉树与南洋楹混交林植被群落组成更丰富,林下植被丰富度、群落盖度、多样性指数高;桉树×相思处理的土壤肥力优于其它混交方式。土壤化学性质表现为: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均现出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变小,其中全氮、全磷、有机质含量在层间土壤养分含量变化显着。PH随土壤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增加。整体情况下,桉树×相思对土壤养分的积累效果最好。

二、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与平衡研究 Ⅳ.桉树林间种山毛豆对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与平衡研究 Ⅳ.桉树林间种山毛豆对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桉树与红锥混交对植物-土壤-微生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生态化学计量学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化学计量学发展概况
        1.2.2 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基本理论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
        1.3.1 植物叶片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
        1.3.2 凋落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
    1.4 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
    1.5 土壤微生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
        1.5.1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P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
        1.5.2 土壤酶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
    1.6 植物-土壤-微生物系统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
    1.7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8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土壤条件
        2.1.5 植被特征
    2.2 试验林分构建
    2.3 研究方法
        2.3.1 样地设置及林分调查
        2.3.2 植物调查和样品采集
        2.3.3 土壤调查和样品采集
        2.3.4 室内样品分析方法
        2.3.4.1 叶片和凋落物C、N、P含量的测定
        2.3.4.2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2.3.4.3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2.3.4.4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P含量的测定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林分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3.1.1 不同林分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3.1.1.1 不同林分叶片C、N、P含量特征
        3.1.1.2 不同林分叶片C、N、P化学计量比特征
        3.1.2 不同林分凋落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3.1.2.1 不同林分凋落物C、N、P含量特征
        3.1.2.2 不同林分凋落物C、N、P化学计量比特征
        3.1.3 叶片与凋落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相关性
    3.2 不同林分、土层的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3.2.1 土壤理化性质
        3.2.1.1 林分和土层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2.1.2 不同林分、土层的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3.2.2 不同林分、土层的土壤养分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3.2.2.1 林分和土层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养分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3.2.2.2 不同林分、土层的土壤C、N、P含量特征
        3.2.2.3 不同林分、土层的土壤C、N、P化学计量比特征
        3.2.2.4 土壤理化性质与养分化学计量特征的相关性
        3.2.2.5 土壤理化性质与养分化学计量特征的冗余分析
    3.3 不同林分、土层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3.3.1 林分和土层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微生物量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3.3.2 不同林分、土层的土壤微生物量C、N、P含量特征
        3.3.3 不同林分、土层的土壤微生物量C、N、P化学计量比特征
        3.3.4 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量化学计量特征的相关性
        3.3.5 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量化学计量特征的冗余分析
    3.4 不同林分、土层的土壤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3.4.1 林分和土层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酶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3.4.2 不同林分、土层的土壤酶活性
        3.4.3 不同林分、土层的土壤酶化学计量比
        3.4.4 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量与土壤酶化学计量特征的相关性
        3.4.5 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量与土壤酶化学计量特征的冗余分析
    3.5 植物、土壤和土壤微生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3.5.1 植物与土壤养分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相关性
        3.5.2 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相关性
        3.5.3 植物与土壤微生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相关性
第四章 讨论
    4.1 桉树与红锥混交对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4.1.1 桉树与红锥混交对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4.1.2 桉树与红锥混交对凋落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4.2 桉树与红锥混交对土壤养分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4.3 桉树与红锥混交对土壤微生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4.3.1 桉树与红锥混交对土壤微生物量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4.3.2 桉树与红锥混交对土壤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4.4 植物、土壤和土壤微生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5.3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论文资助项目

(2)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指标的筛选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1.2.1 桉树人工林研究进展
        1.2.2 土壤肥力质量研究进展
        1.2.3 土壤肥力质量指标研究进展
        1.2.4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3 课题来源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述评
    1.6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与土壤采样
    2.3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2.4 土壤生物学性质分析
    2.5 最小数据集筛选
    2.6 土壤质量评价
    2.7 建立和验证MDS和RMDS
    2.8 统计分析
        2.8.1 主成分分析
        2.8.2 相关性分析
        2.8.3 冗余分析
        2.8.4 灰色关联分析
        2.8.5 聚类分析
    2.9 技术路线
3 结果
    3.1 土壤性质
    3.2 土壤性质的冗余分析
    3.3 最小数据集的筛选
    3.4 修正过的最小数据集的筛选
    3.5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3.6 MDS和RMDS的验证
    3.7 土壤肥力质量分级
4 讨论
    4.1 土壤肥力质量
    4.2 土壤肥力质量指标的筛选
    4.3 MDS与RMDS的比较
    4.4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对管理工作的启示
5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3)多代桉树人工林生物量与氮磷钾养分存留量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桉树人工林研究概况
        1.2.1 桉树人工林国外研究进展
        1.2.2 桉树人工林国内研究进展
    1.3 桉树人工林生物量的研究
    1.4 林地土壤质量等级划分的研究
    1.5 桉树人工林养分含量与养分平衡的研究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1.7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与样品采集
    2.3 土壤与植物样品测定
    2.4 生物量回归模型
    2.5 林地等级划分
    2.6 养分平衡状态
    2.7 数据处理
    2.8 技术路线图
3 结果
    3.1 各代桉树人工林生物量模型和生物量
        3.1.1 各代桉树人工林生物量模型
        3.1.2 各代桉树人工林生物量
        3.1.3 各代桉树人工林地上生物量分配
    3.2 各代桉树人工林养分利用状况
        3.2.1 各代桉树人工林养分含量
        3.2.2 各代桉树人工林养分输入量
        3.2.3 各代桉树人工林养分输出量
        3.2.4 各代桉树人工林养分存留量
    3.3 各代桉树人工林林地土壤质量等级划分
        3.3.1 主要影响因子
        3.3.2 林地综合评分值
        3.3.3 桉树林地土壤质量分等定级
    3.4 各代桉树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
        3.4.1 土壤理化性质单因素方差分析
        3.4.2 不同代次桉树人工林养分含量和林地土壤质量指标相关性
4 讨论
    4.1 各代桉树人工林生物量和养分含量
    4.2 短周期经营各代桉树人工林养分平衡状态
    4.3 连栽桉树人工林土壤质量的变化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桉树与红锥混交对林下植物功能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与中英文全称对照表
第一章 前言
    1.1 桉树人工林的发展概况
    1.2 林下植被生物量及其碳、氮、磷储量的研究概况
    1.3 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概况
    1.4 植物功能群研究概况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样地设置
    2.3 野外调查与取样
    2.4 样品的测定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林分林下植物功能群物种组成及多样性
        3.1.1 不同林分林下植物功能群物种组成
        3.1.2 不同林分林下植物功能群的重要值
        3.1.3 不同林分林下植物功能群的物种多样性
    3.2 不同林分林下植物功能群碳、氮、磷含率
        3.2.1 不同林分林下植物功能群含碳率
        3.2.2 不同林分林下植物功能群含氮率
        3.2.3 不同林分林下植物功能群含磷率
    3.3 不同林分林下植物功能群生物量和碳、氮、磷储量
        3.3.1 不同林分林下植物功能群生物量
        3.3.2 不同林分林下植物功能群碳储量
        3.3.3 不同林分林下植物功能群氮储量
        3.3.4 不同林分林下植物功能群磷储量
        3.3.5 林下植物功能群生物量与碳、氮、磷储量的关系
    3.4 不同林分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及其化学计量比
        3.4.1 不同林分土壤理化性质
        3.4.2 不同林分土壤酶活性
        3.4.3 不同林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及其化学计量比
    3.5 林下植物功能群与环境因子的关联分析
        3.5.1 林下植物功能群生物量及其碳、氮、磷储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5.2 林下植物功能群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5.3 林下植物功能群数量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影响林下植物功能群物种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因素
        4.1.2 影响林下植物功能群组成结构的主要环境因素
        4.1.3 影响林下植物功能群生物量及碳、氮、磷储量的主要环境因素
        4.1.4 影响林下植物功能群数量分布优势的主要环境因素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论文资助项目

(5)桉树人工林林分结构变化对土壤真菌群落和功能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土壤真菌和植物在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相互作用
        1.1.1 土壤真菌与森林林分结构的关系
        1.1.2 固氮树种在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作用
        1.1.3 土壤真菌在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中的作用
    1.2 桉树人工林研究进展
        1.2.1 桉树人工林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1.2.2 桉树人工林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1.2.3 桉树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
        1.2.4 桉树人工林林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
        1.2.5 桉树近自然化经营管理
        1.2.6 桉树人工林病害
    1.3 土壤真菌在桉树人工林林分结构变化中的研究趋势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试验设计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广东湛江)种苗示范基地概况
        2.1.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广西凭祥)哨平实验林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2.1 不同林龄和树种桉树人工林处理试验设计
        2.2.2 固氮树种混交和连栽桉树人工林处理试验设计
第三章 桉树人工林不同林分结构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质
    3.1 试验与方法
        3.1.1 土壤样品采集和预处理
        3.1.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3.1.3 土壤生物学性质测定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桉树林分结构变化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
        3.2.2 桉树林分结构变化对土壤微生物量影响
        3.2.3 桉树林分结构变化对土壤酶活性影响
        3.2.4 桉树林间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量的关联分析
    3.3 讨论
        3.3.1 桉树林龄对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质影响
        3.3.2 桉树树种对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质影响
        3.3.3 桉树与固氮树种混交对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质影响
        3.3.4 桉树连栽代次对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质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桉树人工林不同林分结构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特征
    4.1 试验与方法
        4.1.1 土壤样品采集和预处理
        4.1.2 土壤真菌ITS文库构建及高通量测序
        4.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高通量测序整体概况
        4.2.2 桉树林间土壤真菌群落alpha多样性
        4.2.3 桉树林间土壤真菌OTUs分布
        4.2.4 桉树林间土壤真菌群落优势分类单元
        4.2.5 桉树林间土壤真菌群落差异分类单元
    4.3 讨论
        4.3.1 桉树林龄对林间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4.3.2 桉树树种对林间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4.3.3 桉树与固氮树种混交对林间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4.3.4 桉树连栽代次对林间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桉树林间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变化以及驱动因素分析
    5.1 试验与方法
        5.1.1 土壤样品采集和预处理
        5.1.2 土壤样品相关指标测定
        5.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桉树不同林分结构变化下的林间土壤真菌群落结构
        5.2.2 桉树林间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联模型
        5.2.3 桉树土壤真菌主要分类单元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5.2.4 桉树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土壤酶活的关联模型
        5.2.5 桉树土壤真菌主要分类单元与土壤酶活的相关性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桉树人工林不同林分结构下土壤真菌群落功能响应特征
    6.1 试验与方法
        6.1.1 土壤样品采集和预处理
        6.1.2 土壤样品相关指标测定
        6.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桉树林间土壤优势真菌群落功能类群
        6.2.2 桉树土壤真菌群落功能类群差异
        6.2.3 桉树不同林分结构变化下的林间土壤真菌群落功能类群结构
        6.2.4 桉树林间土壤真菌群落功能结构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联模型
        6.2.5 桉树林间土壤真菌群落功能类群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6)喀斯特区药食同源植物群落养分循环特征与生态经济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综述
        1.1.1 植物功能性状研究
        1.1.2 生态化学计量学国内外研究进展
        1.1.3 植被生物量分配格局
        1.1.4 人工植物群落养分循环研究
        1.1.5 喀斯特地区植物群落养分循环
        1.1.6 植物群落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1.1.7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1.2 技术路线与主要研究内容
        1.2.1 立题依据
        1.2.2 研究内容
        1.2.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研究区域地理位置概况
    2.2 研究的药食同源植物概况
3 研究方法
    3.1 试验样地确定和试验设计
    3.2 调查测定方法
    3.3 样品采集与收集
    3.4 样品处理与计算
    3.5 数据处理与分析
4 不同种植密度药食同源植物功能性状的发育规律
    4.1 两种植物性状生长发育过程
    4.2 植物功能性状的密度效应
    4.3 小结
5 不同种植密度药食同源植物群落元素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
    5.1 植物C、N、P、K元素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值特征
    5.2 凋落物C、N、P、K元素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值特征
    5.3 土壤C、N、P、K元素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值特征
    5.4 土壤-凋落物-植物之间相关性分析
    5.5 小结
6 不同种植密度药食同源植物群落养分循环过程
    6.1 不同种植密度植物营养元素积累与分布
    6.2 不同种植密度植物养分循环特征
    6.3 不同种植密度植物养分再吸收率和利用效率
    6.4 小结
7 不同种植密度药食同源植物群落生态与经济功能
    7.1 不同种植密度药食同源植物群落土壤持水生态功能
        7.1.1 不同种植密度植物土壤物理性质
        7.1.2 不同种植密度植物土壤持水量
        7.1.3 不同种植密度植物土壤的渗透性能
    7.2 不同种植密度药食同源植物群落的经济功能
        7.2.1 不同种植密度药食同源植物果实的经济效益
    7.3 小结
8 药食同源植物群落的生态经济效应综合评价
    8.1 植物群落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土壤持水量特征与养分循环的关系
    8.2 不同种植密度药食同源植物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估
    8.3 小结
9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2 讨论
10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喀斯特高原石漠化区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功能群结构与养分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综述
        1.2.1 植物功能群与群落恢复
        1.2.2 生态化学计量
        1.2.3 养分利用效率与养分再吸收
        1.2.4 养分循环
    1.3 研究内容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技术路线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标准样地
        2.2.2 样地调查
        2.2.3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2.2.4 测定方法
        2.2.5 相关指标计算方法
        2.2.6 数据处理方法
3 喀斯特高原石漠化区不同恢复阶段植物群落特征
    3.1 样地基本信息
    3.2 群落数量分类
    3.3 植物群落特征
        3.3.1 植物群落组成分析
        3.3.2 群落植物多样性分析
        3.3.4 群落稳定性分析
4 喀斯特高原石漠化区群落恢复过程功能群结构及变化
    4.1 不同恢复阶段植物功能群组成特征
        4.1.1 生活型功能群组成
        4.1.2 生长型功能群组成
        4.1.3 适应等级功能群组成
        4.1.4 叶习性功能群组成
    4.2 恢复过程中功能群结构变化
5 喀斯特高原石漠化区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枯落物-土壤连续体C、N、P养分和生态化学计量
    5.1 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枯落物-土壤连续体C、N、P养分含量
        5.1.1 植被层养分含量
        5.1.2 枯落物层养分含量
        5.1.3 土壤层养分含量
    5.2 喀斯特高原石漠化区不同恢复阶段植被-枯落物-土壤连续体生态化学计量
    5.3 讨论
        5.3.1 不同恢复阶段植被-枯落物-土壤连续体C、N、P养分含量和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5.3.2 喀斯特高原石漠化区植被-枯落物-土壤连续体C、N、P养分含量和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6 喀斯特高原石漠化区不同恢复阶段群落养分储量与分配特征
    6.1 喀斯特高原石漠化区不同恢复阶段植物群落生物量
    6.2 喀斯特高原石漠化区不同恢复阶段植被养分储量与分配格局
    6.3 讨论
        6.3.1 喀斯特高原石漠化区不同恢复阶段植被生物量
        6.3.2 喀斯特高原区灌木林和乔木林生态系统C库
7 喀斯特高原石漠化不同恢复阶段群落N、P养分利用率、再吸收率和养分循环
    7.1 不同恢复阶段群落N、P养分利用率
    7.2 不同恢复阶段群落N、P养分再吸收率
    7.3 不同恢复阶段群落N、P养分生物化学循环
    7.4 讨论
        7.4.1 喀斯特高原石漠化区群落N、P养分利用率和再吸收率特征
        7.4.2 养分利用率和再吸收率对土壤养分的响应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益生菌对巨尾桉人工林采伐剩余物生物量及养分归还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方法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4.1 林分生长情况测定
        1.4.2 采伐剩余物量测定
        1.4.3 养分元素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接种益生菌对林木生长量的影响
    2.2 接种益生菌的林分采伐剩余物数量及组成特征
    2.3 接种益生菌的林分采伐剩余物养分含量
    2.4 接种益生菌的林分采伐剩余物养分归还量
3 讨论
4 结论

(9)橡胶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质量特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海南大丰农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前言
    2 土壤质量研究进展
        2.1 土壤质量定义
        2.2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及研究方法
        2.3 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3 人工林地力衰退研究
    4 橡胶人工林土壤研究进展
        4.1 橡胶人工林水土流失
        4.2 橡胶人工林土壤肥力
        4.3 橡胶人工林土壤微生物
    5 存在问题及研究目的、意义
    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研究方法
    1 研究区域概况
        1.1 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
        1.2 样地设置及概况
    2 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2.1 土壤物理性质
        2.2 土壤化学性质
        2.3 土壤微生态特征
        2.4 林地生产力
    3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橡胶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变化
    1 土壤容重
        1.1 不同土层容重
        1.2 不同林龄橡胶人工林土壤容重
    2 土壤孔隙度
        2.1 不同土层孔隙度
        2.2 不同林龄橡胶人工林土壤孔隙度
    3 土壤持水特性
        3.1 不同土层持水特性
        3.2 不同林龄橡胶人工林土壤持水特性
    4 本章小结与讨论
        4.1 橡胶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特征
        4.2 橡胶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垂直空间变化
        4.3 不同林龄橡胶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变化
第四章 橡胶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变化
    1 pH值
        1.1不同土层pH值
        1.2 不同林龄橡胶人工林土壤pH值
    2 阳离子交换量
        2.1 不同土层阳离子交换量
        2.2 不同林龄橡胶人工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3 土壤养分
        3.1 橡胶人工林土壤养分特征
        3.2 不同土层养分含量
        3.3 不同林龄橡胶人工林土壤养分含量
    4 本章小结与讨论
        4.1 橡胶人工林土壤pH
        4.2 橡胶人工林土壤养分特征变化
第五章 橡胶人工林土壤微生态特征变化
    1 土壤酶活性
    2 土壤微生物碳
    3 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3.1 土壤微生物群落AWCD值变化
        3.2 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
        3.3 橡胶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利用
    4 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多样性
        4.1 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多样性
        4.2 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多样性
    5 本章小结与讨论
        5.1 橡胶人工林土壤酶活性
        5.2 橡胶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碳
        5.3 橡胶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5.4 橡胶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多样性
        5.4.1 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多样性
        5.4.2 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多样性
第六章 橡胶人工林土壤质量评价、影响因素及调控
    1 橡胶人工林土壤质量评价
        1.1 土壤物理质量
        1.2 土壤肥力质量
        1.3 土壤微生态环境质量
        1.4 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2 橡胶人工林土壤质量影响因素
        2.1 林地生产力
        2.2 土壤理化特性与林地生产力的关系
        2.3 土壤微生态环境质量影响因素
        2.3.1 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影响因素
        2.3.2 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影响因素
        2.3.3 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影响因素
    3 橡胶人工林土壤质量调控措施
    4 本章小结与讨论
        4.1 橡胶人工林土壤质量影响因素
        4.1.1 土壤理化性质与林地生产力的关系
        4.1.2 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影响因素
        4.1.3 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多样性影响因素
        4.2 橡胶人工林土壤质量变化及原因
        4.2.1 土壤物理质量和肥力质量
        4.2.2 土壤微生态环境质量
        4.2.3 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4.3 橡胶人工林土壤质量调控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1 主要结论
        1.1 橡胶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变化
        1.2 橡胶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变化
        1.3 橡胶人工林土壤微生态特征变化
        1.4 橡胶人工林土壤质量影响因素
        1.5 橡胶人工林土壤质量评价与调控
    2 特色与创新
    3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简介
资助项目
致谢

(10)不同营林措施对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不同经营措施对人工林地力的影响研究进展
    2.2 不同经营措施对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的影响进展
3 研究地区概况
4 研究方法
    4.1 试验设计
        4.1.1 不同林地清理方式试验设计
        4.1.2 不同整地方式试验设计
        4.1.3 不同抚育方式试验设计
        4.1.4 不同套种绿肥方式试验设计
        4.1.5 不同更新方式试验设计
        4.1.6 不同混交林方式试验设计
    4.2 调查分析方法
        4.2.1 生长量调查
        4.2.2 林下植被调查
        4.2.3 土壤取样及分析方法
        4.2.4 数据分析
5 结果与分析
    5.1 不同营林措施对桉树人工林生长的动态影响
        5.1.1 不同经营措施对桉树人工林胸径、树高生长影响
        5.1.2 不同经营措施对桉树人工林材积的影响
    5.2 不同营林措施对桉树人工林林下植被的影响动态
        5.2.1 不同营林措施对桉树人工林林下植被数量特征的影响
        5.2.2 不同营林措施对桉树人工林林下植被物种组成的影响
    5.3 不同营林措施对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的影响动态
        5.3.1 不同营林措施桉树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5.3.1.1 不同营林措施对桉树人工林土壤容重的影响
        5.3.1.2 不同营林措施桉树人工林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5.3.2 不同营林措施对桉树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的研究
        5.3.2.1 不同营林措施对桉树人工林土壤全氮的影响
        5.3.2.2 不同营林措施下桉树人工林土壤全磷的影响
        5.3.2.3 不同营林措施下桉树人工林土壤全钾的影响
        5.3.2.4 不同营林措施下桉树人工林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5.3.2.5 不同营林措施下桉树人工林土壤PH的影响
6 讨论
    6.1 营林措施对桉树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6.2 营林措施对桉树人工林林下植被特征的影响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与平衡研究 Ⅳ.桉树林间种山毛豆对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桉树与红锥混交对植物-土壤-微生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D]. 邵文哲. 广西大学, 2021
  • [2]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指标的筛选与评价[D]. 黄海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3]多代桉树人工林生物量与氮磷钾养分存留量的变化[D]. 高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4]桉树与红锥混交对林下植物功能群的影响[D]. 陈秋海. 广西大学, 2021
  • [5]桉树人工林林分结构变化对土壤真菌群落和功能结构的影响[D]. 刘兵. 南京林业大学, 2020
  • [6]喀斯特区药食同源植物群落养分循环特征与生态经济效应[D]. 朱恕英. 贵州大学, 2020(02)
  • [7]喀斯特高原石漠化区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功能群结构与养分特征研究[D]. 刘娜. 贵州大学, 2020(02)
  • [8]益生菌对巨尾桉人工林采伐剩余物生物量及养分归还的影响[J]. 黄方,吕世凡,吕成群,黄宝灵,董必珍. 西南农业学报, 2017(05)
  • [9]橡胶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质量特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海南大丰农场为例[D]. 周玉杰. 海南大学, 2017(05)
  • [10]不同营林措施对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D]. 廖博一.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4)

标签:;  ;  ;  ;  ;  

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营养循环与平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