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莨菪碱抗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山莨菪碱抗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一、山莨菪碱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伟[1](2020)在《盐酸戊乙奎醚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索脑缺血再灌注时自噬的作用及给予盐酸戊乙奎醚对其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大鼠54只,体重250-280g(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8):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盐酸戊乙奎醚组(PHC组)。I/R组与PHC组均使用线栓制作右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按照Zea Longa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法1-3分界定为模型成功。缺血1.5 h后抽出线栓,Sham组在模型成功后1h从尾静脉推注0.9%NS1ml;I/R组于脑血管再通前30分钟从尾静脉推注0.9%NS 1ml;PHC组同样的时间点推注盐酸戊乙奎醚0.2mg/kg稀释到1ml。于再灌注后24h后分别再进行神经功能评分;2%TTC染色脑组织测定含水率及梗死率;Western Blot法测自噬表达Beclinl、Atg5、LC3II/I;免疫荧光双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组织学变化,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缺血1.5h后,I/R和PHC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降低,与Sham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5h时I/R组和PHC组评分无统计学意义。再灌注24h后,I/R和PHC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Sham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HC组比I/R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脑组织含水率:组织发生水肿可以体现组织损伤的严重水平。再灌注24h后,I/R组脑组织水肿较Sham组严重,含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HC组脑组织水肿减轻,含水率对比Sham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HC组较I/R组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TTC染色及脑梗死率:再灌注24h后,I/R组与PHC组发生脑梗死;PHC组脑梗死范围较I/R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Beclin1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HC组Beclin1较Sham组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HC组较I/R组Beclin1显着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tg5是重要的自噬中间产物。与Sham组对比,I/R组Atg5表达增多,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PHC组Atg5较Sham组表达量增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HC组较I/R组Atg5表达增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C3II/I可以动态的反应自噬的过程。与Sham组相比,I/R组自噬流增高LC3II/I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HC组较Sham组LC3II/I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HC组较I/R组自噬流被激活放大,LC3II/I比值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缺血再灌注24h后Sham组Beclin1、Atg5均有低剂量表达;与Sham组相比,I/R组Beclin1、Atg5表达增多,而PHC组较I/R组又增多。Sham组可以看到CA1区锥体细胞核排列致密规律、核边界清晰,胞核饱满,有两到三层胞核;I/R组细胞核排列松散,大部分细胞核崩解,形态异常,单位面积内细胞核数锐减,与Sham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HC组细胞层次尚完整,部分细胞崩解,单位面积内细胞核数有减少,与Sham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正常形态的胞核数多于I/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脑缺血再灌注时脑组织发生损伤,自噬被激活,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脑水肿加重,脑组织缺血区发生梗死;2、给予PHC后自噬效果被放大,但脑组织损伤减轻,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部分恢复,脑水肿减轻;这种作用可能与上调Beclin1、Atg5的表达,激活自噬流有关;3、发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尽早给予PHC,可上调自噬,减轻脑水肿改善脑功能评分,发挥脑保护作用。

薛小红,李璐,周荣胜[2](2019)在《山莨菪碱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诱发肺损伤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山莨菪碱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诱发肺损伤的影响。方法:48只SD健康雄性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组)、肝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山莨菪碱预处理组(A组),各16只。S组只做解剖肝门,IR组和A组制备70%大部分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A组于阻断肝血流前30 min,静脉注射山莨菪碱2 mg/kg,S组和IR组静脉注射等剂量的0.9%氯化钠溶液。大鼠于再灌注后3 h处死,取肺脏组织,HE染色,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计算肺湿/干重(W/D)比值。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氧化氢还原法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肺组织血红素氧合酶-1(HO-1)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的表达。结果:肺组织HE染色病理改变,IR组和A组肺损伤较S组重,A组肺损伤较IR组轻;与S组比较,IR组和A组肺组织W/D比值、MDA含量、MPO活性、HO-1和iNOS蛋白表达均明显增高(P<0.01),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与IR组比较,A组肺组织W/D比值、MDA含量、MPO活性、iNOS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肺组织HO-1蛋白表达和SOD活性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山莨菪碱预处理可减轻大鼠肝缺血再灌注诱发的肺损伤。

周荣胜,薛小红,李小刚,毕阳,何平,王强[3](2018)在《山莨菪碱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诱发多器官损伤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山莨菪碱(anisodamine)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诱发肝、肺、肾和回肠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8周龄)60只被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CON组)、肝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山莨菪碱预处理组(ANI组),每组20只。CON组只解剖肝门,IR组和ANI组制备70%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ANI组于阻断肝血流前30min,静脉注射山莨菪碱2 mg/kg,CON组和IR组静脉注射1 ml的生理盐水。再灌注后3 h处死大鼠,采集静脉血,取部分肝、肺、肾和回肠组织进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肺、肾和回肠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和肌酐(CRE)的含量;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肝、肺、肾和回肠组织丙二醛(MDA),氧化氢还原法测定肝、肺、肾和回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和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肝、肺、肾和回肠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6表达。结果 HE染色病理改变结果显示,IR组和ANI组肝、肺、肾和回肠组织的损伤较CON组重,ANI组损伤较IR组轻;与CON组比较,IR组和ANI组血清AST、ALT、BUN、CRE、TNF-α和IL-6含量及肝、肺、肾和回肠组织MDA含量、MPO活性显着增高,SOD活性显着降低(P<0.05);与IR组比较,ANI组血清AST、ALT、BUN、CRE、TNF-α和IL-6含量及肝、肺、肾和回肠组织MDA含量、MPO活性显着降低,SOD活性显着升高(P<0.05)。结论山莨菪碱预处理对肝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多器官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抑制过度炎症反应有关。

白世茹[4](2016)在《不同剂量山莨菪碱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效应及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介导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冠心病仍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其中一种重要的临床类型,具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临床特点。迅速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ion related artery,IRA),恢复心肌的有效再灌注是治疗AMI的基本原则。如今,溶栓治疗或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成为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的重要治疗策略。然而,缺血心肌在恢复血液灌注后,引起超微结构、功能、代谢及电生理方面发生进一步损伤,这种在缺血损伤的基础上再次引起的损伤称为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虽然介入治疗技术和治疗药物已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仍无确切有效的方法预防和治疗心肌的I/R损伤,因此在恢复心肌有效再灌注的同时避免和减轻I/R损伤仍是当今研究的热点。山莨菪碱(anisodamine,Ani)是从茄科植物唐古特山莨菪中提取的一种颠茄生物碱。Ani在传统药理学分类中为毒蕈碱型(M)胆碱受体拮抗剂,但其周围神经系统毒性低于阿托品,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低于东莨菪碱,且对心肌及冠脉微循环有着多种药理学上的有益作用,在提高心率的同时可升高冠脉内平均灌注压,改善冠脉前向血流,增加心肌组织灌注,安全性高,价格低廉。近几十年的研究证明,Ani还具有多种非胆碱受体拮抗剂的药理作用,包括调节微血管张力,增加细胞膜脂质流动性和血细胞的变形能力,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抗氧化和清除过氧化物,抑制细胞凋亡和胞内钙超载等,均与Ani的心血管保护效应有关。而且我中心既往临床研究发现,冠脉内注射500μg、1000μg、1500μg或3000μg Ani均可改善STEMI直接PCI患者的心肌再灌注水平,预防和改善无复流现象。然而,冠脉内应用不同剂量的Ani是否具有不同的心肌保护效应以及是否存在量效关系尚不确定。进一步研究表明,Ani还可减轻心脏骤停复苏模型大鼠心肌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损伤程度,但具体机制尚未阐明。本研究以前期临床和基础研究为基础,观察冠脉内预防性应用不同剂量的Ani对I/R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可能存在的量效关系,并进一步探讨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mitochondrial ATP-sensitive K+channel,mito KATP)介导的线粒体保护机制。本研究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对STEMI直接PCI患者冠脉开通前预防性冠脉内注射不同剂量的Ani,观察和比较不同剂量Ani对心肌再灌注指标和心功能参数的影响,并分析是否存在量效关系。第二部分,从大鼠离体心脏水平出发,排除神经体液因素的干扰,观察Ani对I/R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是否与mito KATP有关。第三部分,应用乳鼠心肌细胞探讨mito KATP介导Ani抗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的具体机制。第一部分冠脉内预防性应用不同剂量山莨菪碱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直接PCI术后心肌再灌注的保护效应目的:探讨冠脉内预防性应用不同剂量的Ani对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心肌再灌注水平的保护效应以及可能存在的量效关系。方法:入选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收住的行直接PCI的STEMI患者。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A(对照组)、B(1000μg Ani)、C(2000μg Ani)、D(4000μg Ani)四组。当导引导丝通过IRA病变或球囊扩张后(支架植入前),且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0级,立即经指引导管给予冠脉内注射相应药物。A组患者冠脉内注射生理盐水4 ml;B、C、D组患者冠脉内分别注射1000μg、2000μg和4000μg Ani,且分别预先溶于4 ml等量的生理盐水中。对所有患者经前臂(桡/尺)动脉入经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直接PCI治疗。由两名或以上对患者病情及研究方案均不知情的介入心脏病医生对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参数进行判定与分析,包括初始及支架植入后的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校正的TIMI帧数计数(c TFC)、TMPG及c TFC的变化幅度等指标。评估血栓负荷积分,并根据患者临床和造影特点决定是否冠脉内给予替罗非班。经指引导管进行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记录给药前、给药后5分钟及10分钟时的心率、冠脉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平均动脉压(MBP),观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记录患者急诊入院及术后90 min时的心电图(ECG),计算完全ST段回落(STR)比例。急诊入院后即刻及PCI术后每隔6 h测定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的水平,记录二者的峰值。测定患者入院后基线及PCI术后24 h和72 h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患者入院时、直接PCI术后1周及3个月随访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左室射血分数(LVEF)。研究的主要终点为直接PCI术后TMPG和c TFC的联合终点。次要终点为患者住院期间及3个月随访时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140例患者,其中A组36例,B组35例,C组35例,D组34例。四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发病至球囊扩张和入院至球囊扩张的平均时间以及冠状动脉造影参数等均无统计学差异。而C和D组患者的完全STR比例明显高于A组(P=0.032 and P=0.019,respectively)。随着Ani剂量的增加,B、C、D三组完全STR比例也随之增加(71.43%,77.14%and 79.41%),但三组间比较尚未达到统计学差异(all P>0.05)。四组患者的初始TIMI血流3级比例和初始c TFC帧数均无统计学差异。与A组相比,B、C、D三组患者术后TIMI血流3级的比例均有增加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2)。B、C和D组术后TMPG 3级的比例和TMPG增加幅度均较A组明显增加(all P<0.05)。B、C和D组的术后c TFC帧数均较A组明显减少(all P<0.01),且B、C、D各组的c TFC帧数下降幅度均明显高于A组(B vs.A:P<0.05;C vs.A:P<0.05;D vs.A:P<0.01)。随着Ani剂量的增加,B、C、D各组术后c TFC帧数随之减少(22.7±6.17,21.82±6.88 and 21.30±5.49),术后c TFC下降幅度随之增加(12.58±8.61,13.14±8.19 and 14.19±7.83),但三组间比较尚未达到统计学差异。四组患者注射药物之前的冠脉SBP、DBP、MBP及心率(即基线值)均没有统计学差异。用药后5min时,B组的SBP、DBP、和MBP较基线值有升高趋势,但差异尚未达到统计学意义,而B组的心率及C、D组的SBP、DBP、MBP和心率均较基线值明显增高(all P<0.01),且D组的SBP及B、C、D三组的DBP、MBP和心率均明显高于A组(all P<0.05)。随着Ani剂量的增加,用药5min时B、C、D三组SBP、DBP、MBP和心率的水平也随之增加,除了D组的心率明显快于B、C组(both P<0.001)之外,三组之间其他指标差异尚未达到统计学意义。用药后10min时,B、C、D三组的SBP、DBP、MBP均逐渐下降至接近基线水平,C、D组的心率下降缓慢仍明显快于基线值,且D组心率仍快于A、C组(P<0.001and P<0.01,respectively)。关于PCI术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显示A组和B组分别有4例(11.11%)和1例(2.86%)患者发生了低血压,C组和D组均未出现且与A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both P<0.05)。A组有3例(8.33%)患者发生了症状性心动过缓,B、C和D组均未出现(B or C or D vs.A:all P<0.05)。A组和B组分别有5例(13.89%)和2例(5.71%)患者发生了快速性再灌注性心律失常,C组和D组均未出现(C or D vs.A:both P<0.05)。冠脉内注射三种剂量的Ani后10分钟时均未出现严重的窦性心动过速(定义为心率超过130次/min,或心率增加40次/min以上)。与A组相比,B、C和D组的CK-MB和c Tn I峰值明显降低(CK-MB:B or C vs.A:both P<0.05;D vs.A:P<0.01;c Tn I:all P<0.05)。四组患者入院时的基线hs-CR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而B、C和D组患者PCI术后24h和72h的hs-CRP水平均较A组明显下降(24h:B vs.A P<0.01,C or D vs.A:P<0.001;72h:all P<0.05)。随着Ani剂量的增加,B、C、D三组的CK-MB和c Tn I峰值以及术后24h和72h的hs-CRP水平随之下降,但三组间比较均尚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CI术后1周时,C和D组患者的LVEF明显高于A组(both P<0.05),且出院后3个月随访时,B、C和D三组患者的LVEF均较A组明显增加(both P<0.05)。随着Ani剂量的增加,B、C、D三组术后1周和3个月随访时的LVEF随之增加,但三组间比较均尚未达到统计学差异。住院期间及3个月随访时,D组患者的总MACEs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25and P=0.012,respectively),且随着Ani剂量的增加,B、C、D三组住院期间及3个月随访时的总MACEs发生率随之下降,但三组间比较也尚未达到统计学差异。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B、C和D组患者的无MACEs生存率均高于A组(P=0.019)。结论:STEMI患者直接PCI术中冠脉内预防性应用三种剂量(1000μg、2000μg、4000μg)的Ani均可不同程度地改善心肌再灌注水平,减少心肌损伤和心肌梗死面积以及炎症反应,同时保护左心室功能,改善患者预后,并表现出剂量依赖性趋势,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第二部分山莨菪碱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线粒体保护机制目的:观察离体大鼠心脏再灌注早期给予Ani对I/R损伤心肌的保护效应,并初步探讨线粒体KATP敏感性钾通道(mito KATP)是否参与了该保护作用。方法: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装置灌流大鼠离体心脏,并建立离体心脏I/R损伤模型。第一步,将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的离体心脏随机分为6个药物浓度组:Control、I/R、I/R+Ani 0.03m M、I/R+Ani 0.10m M、I/R+Ani 0.30m M与I/R+Ani 1.00m M组,以确定Ani的最佳保护用药浓度。药物的灌流时间初步采用30min。通过BIOPAC 16道生理信号采集分析系统监测各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心率(HR)、左心室收缩压(LVSP)峰值、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发展压(LVDP=LVSP-LVEDP)、左心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与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以及冠脉流量(CF)。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检测冠脉流出液中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水平。第二步,用此最佳保护用药浓度的Ani台式液分别灌流不同的时间,即分为6个时间组:Control、I/R、I/R+Ani 15min、I/R+Ani 30min、I/R+Ani 45min与I/R+Ani 60min组。检测冠脉流出液中c Tn I水平,以确定最佳保护用药时间。第三步,观察mito KATP阻断剂5-羟基癸酸(5-HD)对Ani保护I/R损伤离体心脏的影响,将离体心脏随机分配至5个实验组:Control、I/R、I/R+Ani、I/R+Ani+5-HD与I/R+5-HD组。监测各组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各种室性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出现的次数及持续时间并进行再灌注性心律失常评分,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和冠脉流出液中c Tn I水平,比色法测定心肌组织中ATP和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透射电镜观察心肌及线粒体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第一步的6个实验组最终共使用30个离体心脏,每组5个。该6组的离体心脏在稳定期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没有统计学差异。与Control组相比,I/R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有明显下降(all P<0.05)。当Ani的浓度为0.30m M时,各项指标改善效果最明显,表现在再灌注后15、30、45、60min的LVDP、dp/dtmax、-dp/dtmax及CF较I/R组均明显升高(all P<0.05),而Ani对HR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与I/R组相比,I/R+0.30m M Ani组心肌梗死面积的减少程度最明显(P<0.001),且c Tn I释放水平受到的抑制效果最强(P<0.001)。故Ani的最佳保护用药浓度为0.30m M,后续实验采用此浓度。第二步的6个实验组最终共使用24个离体心脏,每组4个。用含0.30m M Ani的台式液灌流心脏30min,与I/R组相比,c Tn I含量降低程度最明显(P<0.001)。故Ani的最佳保护用药时间为30min,后续实验采用该时间。第三步的5个实验组最终使用40个离体心脏,每组8个。该5组离体心脏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基线值均没有统计学差异。与I/R组相比,I/R+Ani组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即提高了LVDP、dp/dtmax、-dp/dtmax及CF(all P<0.05),对HR无明显影响。I/R+Ani+5-HD组在再灌注的各时间点上除HR以外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下降(all P<0.05)。与I/R组相比,单独灌流5-HD对再灌注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影响。I/R+Ani组的心肌梗死面积和c Tn I释放量均较I/R组明显减少(P<0.001and P<0.01,respectively),而I/R+Ani+5-HD组二者数值均较I/R+Ani组明显升高(P<0.001 and P<0.01,respectively)。与I/R组相比,仅灌流5-HD对心肌梗死面积和c Tn I释放量无明显影响。与I/R组相比,I/R+Ani组各种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期前收缩(PVC)、室性心动过速(VT)和心室颤动(VF)的发生次数以及VT和VF的持续时间显着减少(P<0.05)。与I/R+Ani组相比,I/R+Ani+5-HD组的PVC和VT发生次数及VT持续时间有所增加(P<0.05)。I/R+Ani组的再灌注性心律失常评分较I/R组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同时应用Ani和5-HD部分拮抗了Ani的这种改善作用。单独灌流5-HD对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没有影响。I/R组的ATP含量和SOD活性明显低于Control组,而MDA水平明显升高(all P<0.001)。I/R+Ani组的ATP含量和SOD活性较I/R组明显升高,MDA水平显着降低(P<0.01,P<0.001 and P<0.01,respectively)。同时灌流Ani和5-HD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Ani的保护作用,使ATP含量和SOD活性降低(both P<0.05),MDA的水平增加(P<0.001)。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组织的超微结构,显示I/R组的心肌及线粒体结构损伤明显,肌节消失,肌原纤维断裂、溶解消失,核质高度肿胀,大部分线粒体嵴断裂溶解、线粒体膜破裂。I/R+Ani组较I/R组损伤明显减轻,肌原纤维排列较整齐,核质无明显肿胀,线粒体嵴膜无溶解。而I/R+Ani+5-HD组的损伤程度重于I/R+Ani组,肌原纤维间有肿胀,核质轻度肿胀,线粒体嵴膜部分融合。I/R+5-HD组与I/R组的损伤程度相似。结论:1应用Ani可明显改善I/R损伤离体大鼠心脏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减少室性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2 Ani可明显改善I/R损伤心肌的能量代谢,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和氧化应激反应,减轻心肌及线粒体超微结构损伤。3 mito KATP阻断剂5-HD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Ani的以上保护效应,表明山莨菪碱减轻心肌I/R损伤可能与mito KATP的开放有关。第三部分山莨菪碱通过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对乳鼠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目的:观察复氧早期给予山莨菪碱对乳鼠心肌细胞H/R损伤及线粒体功能的保护作用,并探讨mito KATP参与的具体机制。方法:使用出生13天的健康SD大鼠乳鼠,进行乳鼠心肌细胞的分离和原代培养。分离的乳鼠心肌细胞正常培养72h后交织成网状,出现同步性搏动。采用横纹肌肌动蛋白(α-sarcomeric actin)免疫细胞化学法对分离的乳鼠心肌细胞进行纯度鉴定,纯度达99%以上。通过无血清无糖缺氧培养3h,之后完全培养基正常培养12h,建立心肌细胞H/R模型。第一步,将生长至72h的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配至7个药物浓度组:Control、H/R、H/R+Ani 10-8m M、H/R+Ani 10-7m M、H/R+Ani 10-6m M、H/R+Ani10-5m M和H/R+Ani 10-4m M组。噻唑蓝(MTT)染色测定心肌细胞的活性,以确定Ani的最佳保护用药浓度。第二步,观察mito KATP阻断剂5-HD对Ani保护乳鼠心肌细胞H/R损伤的影响。将心肌细胞随机分配至5个实验组:Control、H/R、H/R+Ani、H/R+Ani+5-HD及H/R+5-HD组。各实验组处理结束后,MTT法检测细胞活性,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液中c Tn I释放量,比色法检测细胞中ATP和MDA的含量以及SOD和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V的活性,并用BCA(bicinchonininc acid,二辛可宁酸)法分别测定心肌细胞总蛋白及线粒体蛋白浓度。应用钙离子荧光探针Fluo-3/AM孵育心肌细胞,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强度的变化以测定胞浆内钙离子浓度,同理,用钙离子荧光探针Rhod-2/AM测定线粒体内钙离子浓度,荧光探针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通过MTT法检测7个药物浓度组各组的OD值,结果显示,H/R组的细胞活性较Control组明显下降(P<0.001);与H/R组和其他Ani浓度组相比,当Ani的浓度为10-6m M时,心肌细胞的OD值最大,即细胞活性最好,故10-6m M为Ani的最佳保护用药浓度,后续实验采用此浓度。应用5-HD后,MTT检测结果显示,与H/R+Ani组相比,H/R+Ani+5-HD组的心肌细胞活性显着降低(P<0.01),而单独应用5-HD对H/R心肌细胞的活性没有影响。H/R组的c Tn I释放水平显着高于Control组(P<0.01),而H/R+Ani组的c Tn I水平较H/R组明显降低(P<0.01)。与H/R+Ani组相比,同时加入Ani和5-HD可抑制c Tn I水平的降低(P<0.05)。单独应用5-HD对H/R损伤后c Tn I的释放水平无影响。H/R组的心肌细胞内ATP含量较Control组显着减少(P<0.001),与H/R组相比,H/R+Ani组的ATP含量显着增加(P<0.001),而H/R+Ani+5-HD组ATP含量明显低于H/R+Ani组(P<0.01)。H/R+5-HD组的ATP含量与H/R+Ani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与Control组相比,H/R组心肌细胞内的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V活性明显降低(P<0.001)。H/R+Ani组该复合物的活性明显高于H/R组(P<0.05),而在应用Ani的同时加入5-HD可使其活性明显降低(P<0.05),单独应用5-HD对该复合物的活性无影响。H/R组心肌细胞内的MDA含量明显高于Control组(P<0.001)。H/R+Ani组的MDA含量较H/R组明显减少(P<0.01),而H/R+Ani+5-HD组的MDA含量显着高于H/R+Ani组(P<0.05)。单独应用5-HD对心肌细胞内MDA的含量无影响。H/R组心肌细胞SOD的活性较Control组明显下降(P<0.001),H/R+Ani组的SOD活性较H/R组明显增加(P<0.001),而H/R+Ani+5-HD组的SOD活性明显低于H/R+Ani组(P<0.001)。单独应用5-HD对心肌细胞内SOD的活性无影响。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到H/R组Fluo-3/AM标记的绿色荧光强度明显强于Control组(P<0.001)。与H/R组相比,H/R+Ani组的荧光强度明显减弱(P<0.01)。而在给予心肌细胞Ani的同时加入5-HD,可使细胞内的相对荧光强度值明显高于H/R+Ani组(P<0.05)。对心肌细胞单独给予5-HD处理不影响胞内钙离子的浓度。H/R组Rhod-2/AM标记的红色荧光强度明显强于Control组(P<0.001),H/R+Ani组的荧光强度较H/R组明显减弱(P<0.05),而H/R+Ani+5-HD组的荧光强度明显高于H/R+Ani组(P<0.05)。对心肌细胞单独给予5-HD处理并不影响线粒体内钙浓度。应用荧光探针JC-1标记心肌细胞,JC-1聚合物和JC-1单体的荧光强度分别对应高、低水平的线粒体膜电位。与Control组相比,H/R组JC-1聚合物的相对荧光强度值显着降低(P<0.001),而JC-1单体的相对荧光强度值明显增加(P<0.01)。H/R+Ani组JC-1聚合物的相对荧光强度值较H/R组明显增加(P<0.01),而JC-1单体的相对荧光强度值较H/R组明显减少(P<0.01)。H/R+Ani+5-HD组JC-1聚合物的相对荧光强度值低于H/R+Ani组(P<0.05),而JC-1单体的相对荧光强度值高于H/R+Ani组(P<0.05)。单独给予心肌细胞5-HD处理对H/R损伤后的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没有影响。结论:1乳鼠心肌细胞复氧早期给予Ani干预可明显增强细胞活性,减轻心肌细胞损伤和氧化应激程度,改善细胞能量代谢和线粒体的功能。2 mito KATP阻断剂5-HD可部分抑制Ani的以上保护效应,表明Ani可能通过开放mito KATP发挥抗心肌细胞H/R损伤的作用。

卢强,陈英标,戴帆,仇树林[5](2012)在《山莨菪碱对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临床上由于创伤、肿瘤、感染等引起的组织缺损常需皮瓣修复,虽然皮瓣外科技术过去几十年中已获得巨大发展,但皮瓣手术仍面临坏死的风险。某些类型皮瓣的部分坏死率或脂肪液化率可达30%,究其原因,主要由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因此,缺血再灌注损伤对于整个皮瓣的存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量研究资料表明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多细胞参与、多因子介导的一系列复杂病理生理过程,根据对已知缺血再

周满红[6](2012)在《山莨菪碱对心脏骤停复苏中心肌氧含量与复苏成功因素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心脏骤停的复苏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过程,其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心肺复苏实验研究的质量依赖于合理设计动物心脏骤停(cardiacarrest,CA)模型,制备CA动物模型是进行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动物实验研究的必要条件。理想的CA动物模型将尽可能反映出CA临床病理生理变化过程,即充分体现与临床状况的相似性,并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及可重复性,这对于保证CPR研究质量来讲有重要意义。目前所用的心脏骤停模型并不统一。在国内的CPR实验研究中,模型动物以大鼠、家兔等较多见,而家猪的实验研究少见报道。家猪心脏从解剖学、血流动力学、组织病理学及血管侧枝循环分布等方面来讲与人类极其相似,与人类心脏不同点较少。因此,家猪是制作CA模型比较理想的实验动物。利用电刺激法制作CA模型,近年来国外研究较多,国内尚不多见。本研究即拟应用交流电刺激诱发建立家猪CA模型,意图寻找一种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并接近CPR临床实际的动物模型。采用家猪9头,体质量(25.0±3.0)kg,麻醉后行气管插管,右侧颈外静脉插管(至右心房)及右侧股动脉插管(至胸主动脉)以备测压,经左侧颈外静脉插入临时起搏电极至右心室(接触心内膜)。另建立耳缘静脉通道以备静脉输液。将临时起搏电极与交流电调压变压器输出端相连,持续电刺激10s以诱发心室颤动。电压为20v,电流1mA,频率50Hz。达到心脏骤停标准后,维持9min未处理间期后开始常规心肺复苏。所有动物均在持续电刺激10s后成功出现心室颤动并达心脏骤停标准,诱导成功率为100%。9头建模的动物中5头在经历9min未处理间期后采用常规心肺复苏方法成功恢复自主循环并复苏成功。以交流电经心内膜刺激诱发家猪心室颤动模型,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稳定性及与临床状况相似性,能够较好地满足心肺复苏实验研究的要求。早在1906年,Crile和Dolley就已经注意到在心脏骤停复苏中足够的主动脉舒张压的重要性,并认为不使用肾上腺素(Epinephrine,Epi)则通常不可能达到足够的主动脉舒张压。主动脉舒张压是冠状动脉灌注压(coronary perfusionpressures,CPP)的主要构成因素。尔后的事实证明,不管是人类还是动物,心肺复苏期间,冠状动脉灌注压大于15mmHg与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率及生存率的提高明显相关。在CA复苏期间,肾上腺素的确可明显提高CPP和脑灌注压。但值得注意的是,CPP仅仅是心肌组织及细胞血液供应的一个替代指标,真正与ROSC率、复苏成功率及生存率有关的显然是CA复苏期间心肌等组织细胞的血液供应,而不是CPP。实际上在使用肾上腺素的情况下,CPP的增加并不能代表心肌组织及细胞血液供应的增加。肾上腺素至今存在最大的问题是在CPR期间虽可使CPP增加,但是冠状动脉血流、心肌组织及细胞的血液供应实际上并未因此而增加,相反由于肾上腺素使微循环血流灌注的减少或停止而显着降低,这显然不利于复苏的成功。文献报道山莨菪碱(anisodamine, Ani)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减轻脑组织和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因此设想在复苏过程中将山莨菪碱与肾上腺素联合使用以减轻肾上腺素上述的对心肺复苏的负面作用,从而达到提高复苏成功率的目的。本研究拟观察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对家猪血流动力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电除颤次数、自主循环恢复率及复苏成功率的影响。采用23头健康家猪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组(control组,n=5,假手术,不经历交流电刺激致颤、心脏骤停及心肺复苏过程)、肾上腺素组(简称A组,n=9,心肺复苏过程中使用肾上腺素静脉推注)和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组(简称B组,n=9,心肺复苏过程中使用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静脉推注)。家猪麻醉固定后行心电监测,通过右侧股动脉(至胸主动脉)和右颈外静脉(至右心房)置管连续监测主动脉压(aortic pressure,AOP)和右房压(right atrial pressure,RAP),采用经左侧颈外静脉放置临时起搏电极至右心室内膜以交流电刺激致颤,建立家猪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模型。经过9min未干预间期后,同时给予呼吸机控制通气,胸外心脏按压及药物,2min后给予电除颤1次(150J),若失败则继续胸外心脏按压,每按压1min后电除颤1次,每3次电除颤后给药1次,30min无效则放弃复苏。复苏成功后观察1h将动物送入动物实验中心观察室,24h后安乐处死动物,取标本送检。整个复苏过程中连续监测记录心电图,AOP,RAP。比较A、B两组CPP、PETCO2、电除颤次数、ROSC率及复苏成功率。A、B两组所有动物在持续电刺激10s后成功出现VF并达CA标准,模型建立成功率为100%。CPR期间,总除颤次数比较,A组较B组明显增多(p=0.007<0.01);首次除颤前A、B两组PETCO2值比较,A组(13.17±1.72mm Hg)明显小于B组(18.14±1.35mm Hg)(p<0.01);CPP的演变,A、B两组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在推药后5、20秒,B组均明显高于A组(p=0.033和0.012),但在55秒时,两组趋于相同无明显差别(p>0.05);两组首次除颤前平均CPP比较,A(13.93±9.98mm Hg)、B(12.65±5.50mm Hg)两组无明显差异(p=0.776>0.05)。自主循环恢复率、复苏成功率及24小时存活率, B组(77.80%)高于A组(55.60%),但差异无显着性(p>0.05)。心脏骤停复苏期间,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能一过性提高冠状动脉灌注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有利于电除颤的成功、自主循环恢复及复苏的成功。心肺复苏过程中的心肌血流灌注是否充分对于复苏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微循环血流状况及其氧供是心脏骤停预后的终结决定因素。心脏骤停后微循环血流在0.5分钟内迅速下降到低于正常的1/4。心脏按压时,微循环血流部分恢复;而那些成功复苏的动物的微循环血流在心脏按压后15min内明显多于那些复苏失败的动物。早在1906年,Crile和Dolley就注意到在心脏复苏中足够的主动脉舒张压的重要性。肾上腺素可有效地提高主动脉舒张压,从而提高冠状动脉灌注压(CPP),这对于心肺复苏来讲至关重要。不管是人类还是动物,心肺复苏期间,CPP大于15mmHg与ROSC率及生存率的提高明显相关。但是,事实上,肾上腺素的最大的问题在于,CPR期间使用肾上腺素虽然可使CPP增加,但是心肌组织及细胞的血液供应并未因此而增加,反而由于肾上腺素导致微循环血流的减少或停止而显着降低。这种变化引起心肌毛细血管P02快速地降低,这显然不利于复苏。血流减少的直接后果和表现是局部组织尤其是心肌组织氧供的减少。为进一步证实这一论断和上述情况,本实验拟测定心室颤动(VF)前后心肌组织血氧饱和度(regional tissue oxygen saturation,rSO2)以及肾上腺素、山莨菪碱及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对rSO2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健康成年新西兰兔32只,随机分为四组,即空白对照组(control)、肾上腺素组(简称Epi组)、山莨菪碱组(简称Ani组)及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组(简称Epi+Ani组)。麻醉完成后,予气管切开并插管连接呼吸机。分离左侧颈外静脉切开并置管以备静脉推药,分离右侧颈总动脉切开并置管以备测压。开胸暴露心脏。分别于致颤前后测定心脏rSO2,并观察肾上腺素、山莨菪碱及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对心脏rSO2的影响。基础状态下测定心脏rSO2结果,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未致颤情况下静推药物后1min测定心脏组织血氧饱和度,(1)control组,心脏rSO2围绕77%上下波动,与基础状态比较无明显改变;(2)Epi组,心脏rSO2明显快速降低至64.47±4.36,与基础状态及control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持续于推药后0.5-2.5min,3.0min时才逐渐上升恢复到基础状态并与control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3)Ani组,心脏rSO2先稍下降后明显回升;(4)Epi+Ani组,心脏rSO2先稍下降后明显回升,1.5min后明显高于基础状态及control组(p<0.05)。致颤前后各时间段测定心脏rSO2结果,致颤后各组心脏rSO2均快速下降,心脏按压后均部分恢复。心脏按压+静推药物后1min,各组表现不一,Epi组(33.73±7.13)明显较前单纯心脏按压未推药时(51.03±3.12)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i+Ani组(66.79±8.43)却明显较前单纯心脏按压未推药时(50.81±1.97)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i组中的心脏rSO2推药后表现为先明显降低后逐渐上升最后接近control组水平;而Epi+Ani组推药后表现无明显降低,反逐渐上升最后超过control组水平。结论:1、自主循环存在(未致颤)和失去自主循环(心室颤动)情况下,肾上腺素的使用(静脉推注)均可使心脏组织血氧饱和度(氧含量)快速下降,反映了心肌局部血流灌注水平下降。2、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的使用(静脉推注)可提高心脏组织血氧饱和度,反映了心肌局部血流灌注水平的提高,肾上腺素和山莨菪碱对心脏组织血氧饱和度的提高有协同作用。

倪敏,沈甫明[7](2011)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机制及药物干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许多因子参与的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是影响肝移植、肝脏叶段切除术后肝功能的一个多因素过程。本文主要阐述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机制及药物预处理对其的防治。

朱云喜[8](2010)在《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致ALI免疫发病机制及药物干预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表明,再灌注可以触发一系列损伤反应,引起相应脏器致命性损伤。人们发现肺移植、体外循环手术、肺动脉血栓内膜剥除术、肺栓塞溶栓治疗等多种临床情况下发生肺缺血后再灌注,肺损伤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临床上将这种现象称为肺缺血再灌注损伤(Lung Ischemia-Reperfusionlung Injury, LIRI)。再灌注肺损伤的确切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炎性介质、氧自由基、肺泡上皮和肺血管内皮损伤等多种因素有关。由于大量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的释放在再灌注早期可能导致肺微血管通透性增加。目前尚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如能更深入地探讨其发生机制、寻找更加有效的防治方法,对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近年来,不断探索寻找干预措施和药物以减轻再灌注损伤,研究发现缺血后处理(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是其中最有力的保护机制,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再灌注在临床上是个可以预见并且可以控制的过程,有学者研究发现通过“温和再灌注”可以减少梗塞面积、减轻水肿、避免无复流反应,提出了缺血后适应的概念。为此,我们以新西兰大耳白兔,参考Eppinger的方法,通过夹闭阻断一侧肺门(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动脉和支气管),造成一侧肺组织完全缺血和停止通气,而后再开放肺门以形成肺组织的再灌注来建立在体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从肺实质损伤、肺血管通透性、肺间质改变、阐明肺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发生机制,为寻找更加有效的防治方法,进一步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药物的应用是围手术期的重要环节,己有研究发现某些药物如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山莨菪碱预处理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致急性肺损伤(ALI)具有保护作用,但仍有争议,有关其后处理作用的研究较少,所以深入研究常用药物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致ALI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采用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探讨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山莨菪碱预处理及后处理的肺保护作用,以期为临床合理选择药物提供理论依据,为药物脏器保护作用的深入研究开辟思路。实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二部分:第一章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致ALI模型的建立及免疫发病机制研究目的:探讨肺缺血/再灌注肺损伤致ALI的发生机制方法:本实验以新西兰大耳白兔,参考Eppinger的方法,通过夹闭阻断一侧肺门(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动脉和支气管),造成一侧肺组织完全缺血和停止通气,而后再开放肺门以形成肺组织的再灌注来建立在体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十湿重比、肺组织和BALF中TNF-a,IL-1,IL-6,IL-8的动态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办法研究了肺缺血再灌注过程中TNF-a, IL-1,IL-6,IL-8肺组织中的分布。结果:①BALF中白细胞计数:与对照组相比,肺缺血60min、BALF中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再灌注60min后进一步增高,并于再灌注120mmin达到高峰(22.36±1.65,24.17±1.28,54.93±3.65,P<0.01)。再灌注60min、再灌注120min明显高于缺血60min、120min水平,再灌注120min明显高于再灌注60min水平(P均<0.01)。②肺缺血60min、120min BALF中PMN比例明显增多,再灌注60min、再灌注120min持续增高,并于再灌注120min达到峰值(0.88±0.24,1.26±0.84,8.42±0.68,P<0.01)。③肺组织W/D:肺缺血60mmin、120min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再灌注60min组和再灌注120min组(3.90±0.10,4.19±0.12,5.42±0.66,P<0.01)的W/D比前两组增高更明显。④TNF-a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肺组织匀浆中TNF-a在肺缺血60min时无明显变化(7.90±1.89,P>0.05),缺血120min时增高,再灌注60min后继续增高,并于再灌注120mmin达到高峰(6.03±1.24,7.20±1.48,11.56±2.55,P<0.05)。再灌注120min组TNF-a高于再灌注60mmin组(P<0.05),并且明显高于肺缺血60mmin组和120min组(P<0.05)。BALF中TNF-a的变化趋势与肺组织匀浆中TNF-a的动态改变相同。⑤IL-I,IL-6,IL-8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肺组织匀浆中IL-1,IL-6,IL-8在肺缺血60min时明显升高(0.38±0.09,P<0.05),缺血120min时升高,再灌注60min后继续升高,并于再灌注120min最为明显(0.29±0.09,0.39士0.12,1.45±0.33,P<0.05):并且再灌注120mmin时明显高于缺血120min(P<0.05)。BALF中IL-1,IL-6,IL-8的变化趋势亦与肺组织匀浆中IL-1,IL-6,IL-8的动态改变相同。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兔肺组织中TNF-a阳性细胞主要在肺泡上皮细胞、部分支气管上皮及炎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内大量表达。与对照组相比,肺缺血60min、120min、再灌注60min、120mmin时,兔肺组织TNF-a的表达均显着增高(P<0.01)。并且再灌注60mmin、120min组明显高于肺缺血60min、120rmin组,再灌注120min组高于再灌注60min组(P<0.01)。(7)相关性分析表明,TNF-a表达水平分别与W/D、肺组织中TNF-a的含量、BALF中的PMN比例及BALF中TNF-a,含量呈显着负相关,r值分别为-0.95,-0.93,-0.97,-0.91,P均<0.01:TNF-a表达水平与肺组织及BALF中IL-1,IL-6,IL-8的含量呈显着正相关,r值分别为0.91和0.94,P均<0.05。(TNF-a阳性表达越高而灰度值越低)(8)透射电镜显示超微结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空泡化、部分胞浆溶解,核染色质浓缩;II型上皮细胞膜表面微绒毛数量显着减少,嗜锇性板层小体几乎全部空化,线粒体部分或大部分嵴和膜融合消失。结论:①本试验以新西兰大耳白兔,参考Eppinger的方法成功地建立肺缺血/再灌注的动物模型,动态观察了肺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动脉氧分压的变化特点。②从肺湿/干重比、组织形态学变化说明肺缺血/再灌注两个过程中均存在肺损伤,并且再灌注后损伤更为明显。③PMN、氧自由基均参与了肺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过程。④TNF-a,IL-1,IL-6,IL-8异常表达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一定作用,推测肺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可能机制之一PMN肺内聚积、氧自由基爆发性呼吸介导TNF-a活化而调控TNF-a,IL-1,IL-6,IL-8异常表达,导致肺损伤发生。第二章药物干预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致ALI的实验研究目的:目前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致ALI仍然是困扰心胸外科手术的难题,有关其防治措施的研究尚未获得理想进展。药物的应用是围手术期的重要环节,己有研究发现某些药物如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山莨菪碱预处理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致ALI具有保护作用,但仍有争议,有关其后处理作用的研究较少,所以深入研究常用药物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致ALI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采用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探讨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山莨菪碱预处理及后处理的肺保护作用,以期为临床合理选择药物提供理论依据,为药物脏器保护作用的深入研究开辟思路。方法:成年新西兰大白兔32只,随机分为4组(n=32)。(1)缺血再灌注组(1/R组):开胸游离左肺门后,阻断左肺门60min,而后松开血管夹形成再灌注;(2)利多卡因预处理组(lido—Pre组):前1 0min分别注射利多卡因1.2mg/kg,并分别以1.0mg/(kg·h)维持30min后,阻断左肺门60min,然后松开血管夹形成再灌注;(3)山莨菪碱后处理组(ansi—PoS组):开胸游离左肺门后,阻断左肺门60min,而后松开血管夹形成再灌注;在恢复灌注同时,立即予以山蓑若碱2mg/kg随后以1mg/kg/h静脉维持30mmin:(4)地塞米松预处理和后处理注(dex—Pre—PoS组)耳缘静脉注入地塞米松0.075mg/kg,30min后,阻断左肺门60min,然后松开血管夹形成再灌注;在恢复灌注同时,地塞米松0.075mg/kg h静脉维持30mmin。各组均于再灌注0min、30min、60min、120mmin、240min共5个时点分别处死动物,留取动脉血、肺组织和肺泡灌洗液标本,测定动脉血氧分压,肺泡灌洗液中炎性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蛋白含量,肺组织细胞因子TNF-a、IL-1、IL-6,IL-8的浓度和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TNF-a、IL-1、IL-6.IL-8的表达变化;并行光镜、电镜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结果:I/R组、lido—Pre组、ani—PoS组、dex—Pre—Pos组均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表现出明显的肺损伤变化,动脉血氧分压下降,TNF-a、IL-1、1L一6,IL-8,以及肺泡灌洗液中炎性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蛋白含量均明显增高,TNF-a、IL-1、IL-6,IL-8的表达增加。与I/R组相比,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山莨菪碱组各项观察指标在不同时间点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山莨菪碱组相比无显着差异。病理切片显示,1/R组肺泡和肺间质内白细胞聚集成团,肺泡结构破坏,间隔增宽,肺泡腔严重出血水肿,肺损伤较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山莨菪碱组更加严重。透射电镜也显示1/R组II型肺泡上皮细胞板层小体空泡化,线粒体结构破坏,其改变与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山莨菪碱组存在差异。结论: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山莨菪碱预处理和后处理均能减轻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确的肺保护作用。其对再灌注后肺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少中性粒细胞的浸润、粘附与迁移,降低肺组织细胞因子TNF-a、IL-1、IL一6,IL-8的表达与释放,下调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的表达,进而减少多形核白细胞(PMN)在肺内炎症部位的聚集,降低肺组织的通透性,减少肺组织细胞一特别是肺泡11型上皮细胞的凋亡而实现的。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山莨菪碱不同的处理时机一即预处理与后处理,其所产生的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大致相似,推测可能是通过相似甚或相同的作用机制发挥肺保护作用。

贾辛未[9](2010)在《辛伐他汀联合山莨菪碱在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心肾保护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冠心病治疗的重大进展,每年有大量的冠心病患者从中获益。和世界各国一样,我国的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例逐年增多,据统计,我国2002年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例数为3万例,2005年为7万5千例,到2009年,我国的冠心病介入治疗例数已经突破24万例,目前还在快速上升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缓复流(无复流)现象和急性对比剂肾损伤是影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近远期效果的主要因素。虽然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是,微循环功能障碍、炎症以及氧化应激反应等被认为是发生无复流和对比剂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他汀类药物和山莨菪碱均具有改善微循环、抗炎、抗氧化应激、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常规剂量的他汀类药物可显着改善心肌灌注,降低对比剂肾病的发生,我们以前的研究也已经证明了山莨菪碱对冠脉无复流的防治作用。目前,关于强化剂量的他汀类药物能否进一步改善冠脉灌注、山莨菪碱对急性对比剂肾损伤的防治作用以及二者联合使用的效果等尚无研究。本研究在既往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强化辛伐他汀治疗以及辛伐他汀联合山莨菪碱对冠脉介入治疗中心肌灌注的影响以及对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起可能机制。本研究分为以下五部分:第一部分强化降脂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心肌灌注的保护作用目的:探讨强化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心肌灌注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行择期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28例,随机分为标准他汀组(n=115)和强化他汀组(n=113)。于PCI术前7天,纪录PCI后的TIMI血流、纠正的TIMI计桢数(CTFC)以及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等。于PCI前后测量肌酸磷酸激酶(CPK)、CPK同工酶MB(CPK-MB)、肌钙蛋白(ITnI)、高敏C反应蛋白(hs-CRP)、P选择素和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水平。结果:强化他汀组支架植入后TIMI血流0-1级显着少于标准他汀组,3级显着多于标准他汀组(P<0.05)。强化他汀组无复流发生率显着低于标准他汀组(P<0.001)。CTFC在强化他汀组显着低于标准他汀组(P<0.001)。强化他汀组的TMPG也显着优于标准他汀组(P=0.001)。PCI术后24小时,CPK-MB和TnI在强化他汀组显着低于标准他汀组(CPK-MB:18.74±8.41对21.78±10.64 P=0.018;TnI:0.99±1.07对1.47±1.54 P=0.006)。标准治疗组CK-MB升高者占27.8% (32/115),强化他汀组则只有15.9%(18/113)(P=0.030)。标准他汀组TnI升高者显着多于强化他汀组[36.5% (42/115)对19.5%(22/113),P=0.04],其中,标准他汀组的心肌坏死发生率为13%(15/115),而在强化他汀组仅为4.4%(5/113)(P=0.021)。PCI术后24小时,强化他汀组的hs-CRP、P选择素及ICAM-1水平均显着低于标准他汀组(P<0.001)。结论:PCI术前使用强化他汀治疗比标准他汀治疗能更有效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肌灌注、减轻心肌损伤。同时伴有hs-CRP、P选择素和ICAM-1水平的显着降低。第二部分辛伐他汀联合山莨菪碱治疗对约克猪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肌灌注的保护作用目的:缓复流/无复流不但增加冠脉介入治疗过程中的手术风险,还严重影响术后患者的长期预后。研究无复流的发生机制、寻找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的手段,是目前冠心病介入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山莨菪碱具有改善微循环,抗氧化、保护心肌细胞的良好作用。他汀类药物具有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抗凝、抗血小板、抗氧化、抗炎、改善血流动力学效应等多重效应。目前尚未发现有二者联合使用改善冠脉介入治疗中心肌灌注效果的研究报告。为此,我们在既往实验性微型猪冠脉介入治疗后无复流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评价了强化的辛伐他汀联合山莨菪碱对冠脉介入治疗过程中心肌微循环灌注的保护作用。并通过测定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的水平,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健康约克猪16头,体重30-40kg,被随机分为山莨菪碱组和辛伐他汀+山莨菪碱治疗组。联合治疗组预先饲喂辛伐他汀1mg/kg,山莨菪碱组则给予安慰剂,7天后开始实验。利用微导管超选择LAD,将多普勒导丝置于LAD中段,纪录LAD中段血流速度的变化,并监测LCA开口处压力。于LAD中段注射PMBS混悬液,5ml/次,每十分钟一次,共四次,每次注射PMBS前2分钟LAD内注射山莨菪碱5000ug,PMBS注射后5分钟行冠脉造影,纪录LAD的TIMI血流、TMPG和CTFC,评价心肌灌注情况。于试验结束时处死动物,取坏死和正常交界处缺血心肌分别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并行病理学检查。于实验前、实验后采静脉血测定CKMB、TnI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利用染色法计算梗死心肌占左室重量之百分比。结果:联合治疗组的TIMI血流显着优于山莨菪碱组,TFCs显着低于山莨菪碱组(均P<0.05)。早期LAD内注射PMBS后两组心率均较基础值显着上升(P<0.05),但两组之间无显着差别(P=0.47,P=0.85)。以后山莨菪碱组的心率进一步显着升高(P=0.005),而联合治疗组则仍保持原水平。早期LAD内给与PMBS注射后两组的冠脉灌注压均显着上升(P<0.01)。以后山莨菪碱组的冠脉灌注压开始降低(P<0.05),联合治疗组则仍维持较高的冠脉灌注压力(P=0.042)。晚期联合治疗组冠脉灌注压力仍维持无显着降低,而山莨菪碱组则显着降低。早期冠脉注射PMBS后,两组的bAPV均有增高,但山莨菪碱组更明显;hAPV在山莨菪碱组降低,而在联合治疗组则维持高水平(P=0.000)。第三次PMBS注射后hAPV两组均较基础值显着降低(P<0.01),但联合治疗组仍显着高于山莨菪碱组(P=0.000)。至第四次PMBS注射后,两组的hAPV进一步降低,两组比较无显着差别。在第一、二次冠脉注射PMBS后,联合治疗组CFR无显着降低,而山莨菪碱组的CFR则持续显着降低(P=0.006)。第三、四次注射PMBS后两组的CFR均连续显着降低(P<0.05),但联合治疗组始终优于山莨菪碱组(P=0.025)。第一、二次注射PMBS后山莨菪碱组的h-MR均显着增高(P=0.032),而联合治疗组则无显着增高。在第三次冠脉LAD内注射PMBS后,两组的h-MR均显着增高(P=0.030),两组间比较联合治疗组的h-MR仍显着低于山莨菪碱组(P=0.010)。在第四次冠脉LAD内注射PMBS后,两组的h-MR进一步显着增高(P=0.024),两组间比较h-MR已无显着差别。试验前山莨菪碱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为4.44±0.47mmol/L,联合治疗组的血清胆固醇水平为3.93±0.53mmol/L(P=0.063)。实验后60分钟,肌酸激酶同工酶MB、TnI、hs-CRP、MDA均显着增高,但山莨菪碱组显着高于联合治疗组;NO水平均显着增高(P=0.000),但联合治疗组的NO水平显着高于山莨菪碱组(P=0.006)。SOD水平显着降低(P=0.000),但联合治疗组的SOD水平高于山莨菪碱组(P=0.000)。山莨菪碱组心肌坏死平均坏质量占左心室总质量的18.5±3.1%,联合治疗组为11.3±2.9%。(P<0.05)。光镜下改变联合治疗组的心肌坏死显着轻于山莨菪碱组。结论:联合应用山莨菪碱和辛伐他汀治疗可显着改善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冠脉血流,增加心肌灌注,保护心肌。改善冠脉血流动力学、抗炎、抗氧化可能是其潜在机制。第三部分强化他汀治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肾损伤的保护作用目的:研究强化他汀治疗对PCI后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和预防对比剂肾病的效果,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228例接受择期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随机分为标准他汀治疗组(SSG n=115)和强化他汀治疗组(ISG n=113)。于PCI术前7天开始,SSG组患者口服20mg/天辛伐他汀,ISG组患者则口服80mg/天辛伐他汀。于PCI术前、术后24、48小时分别测定血清肌酐水平,按Cochcroft-Gault公式计算肌酐清除率。于PCI术前、术后24小时分别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P选择素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水平。结果:PCI后血肌酐水平显着升高,并于术后24小时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PCI术后48小时,ISG组血肌酐水平显着回降(和术后24小时比P<0.001)并恢复到术前水平(和术前比P=0.94),而SSG组PCI术后48小时血肌酐水平未显着回降(和术后24小时比,P=0.11)。PCI术后24、48小时,ISG组的血肌酐水平均显着低于SSG组(术后24小时,P<0.05;术后48小时P<0.001)。PCI术后,两组肌酐清除率均显着降低,最低值出现在术后24小时,然后逐渐回升。术后48小时,SSG组肌酐清除率显着回升(和术后24小时相比,P=0.03),但仍低于术前水平(和术前相比,P<0.001),而ISG组术后48小时显着回升(和术后24小时相比,P<0.001)并恢复到术前水平(和术前相比,P=0.87),在术后24、48小时,ISG组肌酐清除率的回升程度均显着高于SSG组(均P<0.001)。虽然PCI术后血清hs-CRP、P选择素和ICAM-1水平均显着升高(均P<0.001),但ISG组低于SSG组(均P<0.001)。结论:和标准剂量他汀治疗相比,PCI前使用强化剂量他汀治疗可进一步保护PCI术后肾脏功能,降低CIN的发生率。这种益处伴随有血清hs-CRP、P选择素和ICAM-1水平的显着降低。第四部分急性对比剂肾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目的:随着血管内使用对比剂日益增多,对比剂急性肾脏损伤已经成为当前医院内获得性急性肾损伤的第三位原因。急性对比剂肾损伤的发生机制及预防措施,是当前心血管介入领域研究的焦点问题。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研究急性对比剂肾损伤的动物模型。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利用大鼠复制急性对比剂肾损伤动物模型的效果。方法:健康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A组(实验组)和B组(安慰剂对照组)。A、B两组再分别随机分为12小时组和24小时组。大鼠正常饲养7天,待适应环境后开始模型制作。禁水三天后,A组经舌下静脉注射复方泛影葡胺8ml/Kg,B组则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然后给予自然饮水至试验结束,A、B两组分别于注射对比剂后12小时、24小时处死动物。分别于试验前、禁水三天后、注射对比剂后3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B组)行肾脏超声检查,观察肾脏形态结构变化。并测量左侧肾脏长径、宽径和厚径以及左侧肾动脉直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EDV)、收缩/舒张期血流速度比值(S/D)、阻力指数(RI)、左肾血流量积分指数(VTI)容量及心率。于实验前、禁水三天后、术后12小时(A组)、24小时(B组)采血测量血肌酐水平。分别于术后12小时(A组)、24小时(B组)处死大鼠,取肾脏进行光镜和透射电镜检查。结果:试验前、禁水三天后两组肾脏大小无显着差别,术后3小时、6小时、12小时和24小时实验组的肾脏体积逐渐增大,回声均匀减低,但未见集合系统分离现象,此种表现在6-12小时最为明显,到术后24小时仍未恢复正常。肾动脉直径两组之间无显着差异。但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EDV)、收缩/舒张期血流速度比值(S/D)、左肾血流量积分指数(VTI)容量在术后6小时最低,以后逐渐恢复,至术后24小时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阻力指数(RI)术后逐渐升高,在术后6小时最低,到术后24小时恢复到术前水平,禁水三天后心率显着增快,但术后心率无显着改变。禁水三天后术后血清肌酐水平显着升高,以术后12小时为最高,至术后24小时随有明显恢复,当仍未恢复到术前水平。光镜检查发现使用对比剂后12小时肾髓质区可见片状肾小管结构消失,广泛充血、淤血,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高度退变,并有较多的成纤维细胞增生及单核细胞浸润。24小时仍可见肾髓质区呈局灶性肾小管结构消失,充血、淤血,有少量成纤维细胞增生及数个单核细胞浸润,但均较12小时明显减轻。光镜下未见显着的肾小球病理学改变。电镜检查发现,使用对比剂后肾小管上皮细胞微绒毛脱落、稀疏,线粒体嵴合膜融合、消失,部分线粒体肿胀、破碎,质膜内褶消失,部分阻塞小管腔,基底膜水肿等改变。另外也可见肾小球毛细血管上皮细胞肿胀、吞噬现象,基底膜及组织间隙水肿,以术后12小时最明显。结论:结合脱水和对比剂静脉注射可造成的显着的急性肾功能损害,其肾脏组织形态学、血流动力学以及肾功能改变均符合人类对比剂肾病的特点。因此,本模型是研究人类对比剂肾病的理想模型。第五部分辛伐他汀联合山莨菪碱对大鼠急性对比剂肾损伤的保护作用目的:随着血管内使用对比剂日益增多,急性对比剂肾损伤发病率急剧增加,研究急性对比剂肾损伤的发生机制及预防措施,是当前心血管介入领域研究的焦点问题。他汀类药物具有独立于降脂作用以外的多重肾脏保护作用,山莨菪碱也具有抗休克、改善组织微循环灌注、抗自由基等的良好作用。但是,目前尚没有关于山莨菪碱对冠脉介入治疗后急性对比剂肾损伤的防治作用的研究,也缺乏关于他汀类药物和山莨菪碱联合使用对使用对比剂后肾脏保护方面的研究。本研究利用大鼠急性对比剂肾损伤动物模型,研究辛伐他汀、山莨菪碱及其联合使用对急性对比剂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n=12只)、山莨菪碱组(A,n=12只)、辛伐他汀组(S,n=12只)、辛伐他汀联合山莨菪碱组(A+S,n=12只)。四组再分别随机分为12小时组和24小时组,每组各6只。辛伐他汀组及联合治疗组大鼠给予辛伐他汀灌胃(0.1mg/100g)。对照组和山莨菪碱组则以等量生理盐水灌饲,连续7天。于给药的第四天开始禁水,连续三天后,静脉注射对比剂(0.8ml/100g),然后给予自然饮水。于注射对比剂前15分钟,山莨菪碱组和联合治疗组分别给予山莨菪碱100ug/100g腹腔注射,对照组和辛伐他汀组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山莨菪碱组和联合治疗组于注射对比剂后4小时内每小时腹腔注射山莨菪碱100ug/100g一次,至第4-12小时每4小时重复腹腔注射山莨菪碱100ug/100g,而对照组和辛伐他汀组则于相应时间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别于试验前、禁水三天后、注射对比剂后3小时、6小时分别行肾脏超声检查,观察肾脏形态结构变化。并测量左侧肾脏长径、宽径和厚径以及左侧肾动脉直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左肾血流量积分指数(VTI)容量及心率。分别于试验前、禁水三天后、注射对比剂后12(12小时组)、24小时(24小时组)取血测定血肌酐、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于术后第12小时和24小时处死动物,分离左侧肾脏,做光镜和电镜检查。并取肾脏组织测定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岐化酶、丙二醛、一氧化氮合成酶、一氧化氮、谷胱苷肽氧化酶水平。结果:注射对比剂后6小时起对照组肾脏的各径线均显着增大,而联合治疗组的肾脏各径线则均无显着变化。山莨菪碱组和辛伐他汀组则部分肾脏径线出现显着增大。对照组皮质髓质回声较3小时均匀减低,山莨菪碱组和辛伐他汀组回声仅有轻微减低,而联合治疗组则未见明显回声减低表现,各组均未见集合系统分离现象。术后3小时,联合治疗组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EDV)、左肾血流量积分指数(VTI)均显着高于其它各组同期水平,并且不低于甚至高于术前水平。而对照组上述指标则显着低于其它各组,并且低于术前水平。山莨菪碱组和辛伐他汀组则无显着差别。在术后6小时,联合治疗组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EDV)、左肾血流量积分指数(VTI)仍然显着高于其它各组同期水平,并且均比3小时显着增高。对照组上述指标则仍显着低于其它各组,并未恢复到术前水平,甚至进一步减低。而辛伐他汀组显着高于山莨菪碱组。术前S/D联合治疗组显着低于其它三组,对照组显着高于其它三组,辛伐他汀组和山莨菪碱组无显着差别。术后3、6小时,在继续保持这种差异的同时,S/D总体趋于恢复到基线水平,但联合治疗组在术后6小时已经和基线时无显着差别,而对照组仍显着高于基线水平。在术后3、6小时,联合治疗组的阻力指数显着低于对照组,而辛伐他汀组和山莨菪碱组则无显着差别。禁水三天后心率显着增快(284±25次/分),但术后3小时和6小时山莨菪碱组和联合治疗组的心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和辛伐他汀组,辛伐他汀组3、6小时无差别,而山莨菪碱组6小时的心率高于3小时。血清肌酐水平在禁水三天后、术后12小时及24小时显着升高,以术后12小时为最高,至术后24小时虽有明显恢复,但只有联合治疗组和辛伐他汀组恢复到术前水平,而山莨菪碱组和对照组均未恢复到术前水平,其中对照组恢复最慢。从肌酐升高的水平来看,术后12小时对照组最高,而联合治疗组最低,山莨菪碱组和辛伐他汀组位列第二和第三,四组均有显着性差异。使用对比剂后12小时光镜观察发现:对照组在肾髓质区可见片状肾小管结构消失,广泛充血、淤血,可见多个高度退变的肾小管样上皮细胞残留,有较多的成纤维细胞增生及单核细胞浸润。山莨菪碱组肾髓质区可见局灶性区域肾小管结构消失,广泛充血、淤血,有数个散在的肾小管上皮残留,并可见少量成纤维细胞增生及数个单核细胞浸润。辛伐他汀组肾髓质区可见局灶性区域肾小管结构消失,广泛充血、淤血,可见少量成纤维细胞增生及数个单核细胞浸润。联合治疗组肾髓质区可见点状肾小管结构紊乱,有极少量成纤维细胞和数个单核细胞浸润,轻度充血。术后24小时,对照组仍可见肾髓质区呈局灶性肾小管结构消失,充血、淤血,可见有少量成纤维细胞增生及数个单核细胞浸润,山莨菪碱组也可发现上述改变,但均较12小时时明显减轻,而辛伐他汀组和联合治疗组的肾脏结构基本恢复正常。光镜下12小时和24小时均未见显着的肾小球病理学改变。电镜检查发现,使用对比剂后肾小管上皮细胞微绒毛脱落、稀疏,线粒体嵴合膜融合、消失,部分线粒体肿胀、破碎,质膜内褶消失,部分阻塞小管腔,并有基底膜及组织间隙水肿等改变,另外也可见肾小球毛细血管上皮细胞肿胀、吞噬现象,基底膜及组织间隙水肿,以术后12小时最明显。四组比较以对照组最明显,而联合治疗组最轻。四组动物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术前则显着增高,但联合治疗组和辛伐他汀组显着低于其它两组。术后12小时,hs-CRP水平达到最高水平,四组之间均有显着差别,其中联合治疗组最低,对照组最高,辛伐他汀组低于山莨菪碱组。至术后24小时,四组的hs-CRP水平均比12小时显着降低,但仍均显着高于术前水平。其中仍以联合治疗组最低,对照组最高,辛伐他汀组显着低于山莨菪碱组。术后12小时,四组的SOD水平均显着降低,其中对照组SOD降低最显着,而联合治疗组最高,山莨菪碱组和辛伐他汀组无显着差别,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术后24小时,对照组和山莨菪碱组的SOD水平进一步显着降低,而辛伐他汀组和联合治疗组则显着回升,其中联合治疗组已经恢复到基础水平。术后12小时四组MDA水平均显着增高,其中对照组最高,联合治疗组最低,虽然山莨菪碱组和辛伐他汀组显着低于对照组,但辛伐他汀组显着低于山莨菪碱组。术后24小时的MDA水平在四组均显着降低,其中联合治疗组的MDA水平已经接近术前水平,而其它三组仍显着高于术前水平。术后12小时,GSH-Px水平以对照组为最低,联合治疗组最高,山莨菪碱组和辛伐他汀组均显着高于对照组,辛伐他汀组高于山莨菪碱组。术后24小时,四组的GSH-Px水平较12小时均显着回升,其中联合治疗组已经恢复到术前水平,而其它三组仍低于术前水平。术后12小时,对照组和山莨菪碱组的NOS水平显着降低,而辛伐他汀组则无显着改变,而联合治疗组则显着升高。术后24小时,对照组的NOS水平进一步降低,山莨菪碱组无显着差别,而辛伐他汀组和联合治疗组则进一步升高,其中联合治疗组升高最明显,后二者均显着高于基础水平。术后12小时,iNOS水平显着增高(P<0.01),其中以对照组最高,显着高于其它三组(P<0.05),而山莨菪碱组、辛伐他汀组和联合治疗组无显着差别。术后24小时,仍以对照组为最高,联合治疗组最低,山莨菪碱组和辛伐他汀组无显着差别。和12小时比较,术后24小时iNOS水平在对照组、山莨菪碱组和辛伐他汀组均无显着差别,但联合治疗组的iNOS水平则显着低于术后12小时。在对照组,术后12小时NO水平较低,24小时有轻微但显着上升;山莨菪碱组12小时NO较高,但术后24小时的显着降低;辛伐他汀组术后12小时的NO含量比较高,术后24小时则继续上升;联合治疗组在术后12小时的NO最高,虽在术后24小时有所下降,但仍呈显着升高状态。结论:山莨菪碱和辛伐他汀的联合治疗可有效预防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发生,其可能机制涉及改善肾脏的血流动力学、抗炎、抗氧化等。

陈洁,吕青[10](2009)在《山莨菪碱促进皮瓣存活的机制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

二、山莨菪碱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莨菪碱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盐酸戊乙奎醚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背景回顾
    2.1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
    2.2 PHC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2.3 自噬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2.3.1 自噬概述
        2.3.2 自噬加重CIRI
        2.3.3 自噬减轻CIRI
    2.4 小结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动物及分组
        3.1.1 实验动物
        3.1.2 实验分组
    3.2 实验试剂及配制方法
    3.3 实验仪器、耗材
    3.4 线栓制备
    3.5 大鼠MCAO模型制作
    3.6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3.7 大脑标本取材与保存
        3.7.1 TTC染色标本的取材
        3.7.2 Western Blot标本的取材
        3.7.3 免疫荧光染色标本的取材
    3.8 脑内含水率、梗死率测定
    3.9 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质及分析
    3.10 免疫荧光双染法观察自噬表达情况
    3.11 数据收集及统计分析
第四章 实验结果
    4.1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4.2 脑组织含水率、TTC染色及梗死率测定
        4.2.1 脑组织含水率
        4.2.2 TTC染色及梗死率测定
    4.3 自噬相关蛋白Western Blot定量结果
    4.4 自噬相关蛋白的免疫荧光染色结果
        4.4.1 再灌注24h后海马CA1区Beclin1、Atg5 表达的免疫荧光结果
        4.4.2 再灌注24h后海马CA1区细胞结构、核形态及数量
第五章 讨论
    5.1 神经功能结果讨论
    5.2 脑组织含水率及梗死率结果讨论
    5.3 Beclin1、Atg5、LC3 及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创新性
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缩略词对照表
    附录2 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
    附录3 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建立相关图示
    附录4 技术路线图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山莨菪碱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诱发肺损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及主要试剂、仪器
    1.2 动物分组和模型制备
    1.3 标本的采集
    1.4 指标检测
        1.4.1 组织形态学观察 (HE染色)
        1.4.2 免疫组化法检测HO-1和iNOS蛋白
        1.4.3 肺组织MDA、SOD和MPO的测定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
        2.1.1 肺脏组织大体观察
        2.1.2 光镜下肺组织HE染色结果
    2.2 大鼠肺组织HO-1和iNOS表达
        2.2.1 肺组织HO-1表达
        2.2.2 肺组织iNOS蛋白表达
    2.3 肺组织W/D比值、MDA含量、SOD和MPO活性的变化
3 讨论

(3)山莨菪碱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诱发多器官损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主要试剂及仪器
    1.2 动物分组和模型制备
    1.3 标本的采集
    1.4 组织形态学观察 (HE染色)
    1.5 生化指标检测
    1.6 肝、肺、肾和回肠组织MDA、MPO含量和SOD活性的测定
    1.7 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6表达
    1.8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光镜下肝、肺、肾和回肠组织病理学变化
    2.2 生化指标变化
    2.3 肝、肺、肾和回肠组织MDA含量、MPO和SOD活性变化
    2.4 血清TNF-α、IL-6浓度变化
3讨论

(4)不同剂量山莨菪碱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效应及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介导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冠脉内预防性应用不同剂量山莨菪碱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直接PCI术后心肌再灌注的保护效应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山莨菪碱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线粒体保护机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山莨菪碱通过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对乳鼠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山莨菪碱的心血管药理作用及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山莨菪碱对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山莨菪碱的药理作用
2 山莨菪碱在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
    2.1 减轻自由基所造成的损伤:
    2.2 减轻细胞内钙超载:
    2.3 减轻白细胞聚集对组织的损伤作用:
    2.4 减轻无复流现象:
    2.5 减轻能量代谢障碍:
    2.6 对转录因子-κB (NF-κB) 的影响:
3 小结和展望

(6)山莨菪碱对心脏骤停复苏中心肌氧含量与复苏成功因素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部分 电刺激致心室颤动家猪模型的建立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心脏骤停动物模型实验统一标准及相关术语的定义
        1.1.1 基础状态
        1.1.2 心脏骤停
        1.1.3 标准心肺复苏
        1.1.4 通气
        1.1.5 按压期和释放期(动脉压力
        1.1.6 主动减压
        1.1.7 冠状动脉灌注压
        1.1.8 电除颤
        1.1.9 自主循环恢复
        1.1.10 重症监护治疗
        1.1.11 生存
        1.1.12 时间间隔及时间点
        1.1.13 未干预时间间隔
        1.1.14 实验流程线
        1.1.15 术前动物准备
        第二节 用于心肺复苏实验研究动物的选择
        1.2.1 大鼠
        1.2.2 小鼠
        1.2.3 犬
        1.2.4 猪
        1.2.5 猫
        1.2.6 兔
        第三节 心脏骤停动物模型的麻醉选择
        1.3.1 麻醉药物选择
        1.3.2 麻醉方法选择
        1.3.3 麻醉的维持
        第四节 建立心脏骤停动物模型实验方法的选择
        1.4.1 电刺激法诱发 CA 模型
        1.4.1.1 心内膜交流电刺激致心室颤动模型
        1.4.1.2 直视下电刺激心外膜法致心室颤动模型
        1.4.1.3 经食道快速起搏心脏或交流电经食道刺激心脏诱发 CA 动物模型
        1.4.2 窒息法诱发 CA 动物模型
        1.4.3 阻断血管缺血法诱发 CA 动物模型
        1.4.4 药物诱发 CA 动物模型
        1.4.5 左冠状动脉快速夹闭法建立急性心肌梗死 CA 动物模型
        1.4.6 慢性心肌缺血 CA 动物模型
        第五节 动物模型的设计原则
        1.5.1 相似性
        1.5.2 可重复性
        1.5.3 可靠性
        1.5.4 适用性和可控性
        1.5.5 易行性和经济性
        第六节 选题依据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第一节 实验材料
        2.1.1 主要实验仪器
        2.1.2 实验动物
        2.1.3 主要实验药物和试剂
        2.1.4 实验室环境
        第二节 实验方法
        2.2.1 麻醉
        2.2.2 气管插管
        2.2.3 连接呼吸机
        2.2.4 备皮
        2.2.5 动静脉置管
        2.2.6 临时起搏电极置入
        2.2.7 实验方案
        2.2.8 判断标准
        2.2.8.1 心脏骤停(CA)标准
        2.2.8.2 成功除颤的标准
        2.2.8.3 自主循环恢复标准
        2.2.8.4 复苏成功标准
        2.2.8.5 非干预间期
        2.2.9 冠状动脉灌注压的计算方法
        2.2.10 观测指标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第一节 诱发心室颤动的情况
        第二节 复苏情况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第二部分 山莨菪碱对心脏骤停复苏效果的影响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简介
        1.1.1 心脏骤停复苏的病理生理变化——缺血再灌注损伤
        1.1.2 肾上腺素与心肺复苏
        1.1.2.1 肾上腺素使用的历史
        1.1.2.2 肾上腺素的药理学和生理学作用
        1.1.2.3 肾上腺素的剂量
        1.1.2.4 肾上腺素与其他缩血管药物的比较
        1.1.2.5 肾上腺素用于心脏骤停的临床研究
        1.1.2.6 经骨髓腔内使用肾上腺素
        1.1.2.7 肾上腺素多次给药的有害作用
        1.1.2.8 复苏质量与肾上腺素
        1.1.2.9 复苏后综合症的处理与肾上腺素
        1.1.2.10 小结
        1.1.3 山莨菪碱的药理学性质及其在心肺脑复苏中的运用
        1.1.3.1 药理学性质
        1.1.3.1.1 药物动力学
        1.1.3.1.2 抗胆碱能作用
        1.1.3.1.3 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1.1.3.1.4 抗氧化剂效应
        1.1.3.1.5 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1.1.3.1.6 心血管效应
        1.1.3.2 在心肺脑复苏领域的应用
        1.1.3.2.1 对心肺复苏结果的影响
        1.1.3.2.2 对心肺复苏后神经系统的影响
        1.1.3.2.3 对心肺复苏后超微结构的影响
        第二节 选题依据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第一节 实验材料
        2.1.1 主要实验仪器
        2.1.2 实验动物
        2.1.3 主要实验药物和试剂
        2.1.4 实验室环境
        第二节 实验方法
        2.2.1 实验动物分组
        2.2.2 实验步骤
        2.2.2.1 麻醉与固定
        2.2.2.2 气管插管
        2.2.2.3 连接呼吸机
        2.2.2.4 备皮
        2.2.2.5 动静脉置管
        2.2.2.6 心室颤动模型制备
        2.2.2.7 心肺复苏
        2.2.2.8 盲法给药
        2.2.2.9 术后管理及动物处理
        2.2.2.10 判断标准
        2.2.2.11 采集实验数据
        2.2.3 统计学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第一节 总除颤次数比较
        第二节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第三节 血流动力学数据
        2.3.1 冠状动脉灌注压的演变
        2.3.2 首次除颤前平均 CPP 比较
        第四节 自主循环恢复率及复苏成功率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第三部分 山莨菪碱、肾上腺素对家兔心脏组织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组织血氧饱和度的监测
        1.1.1 人体内氧运输和代谢
        1.1.2 人体血氧状态的检测方法
        1.1.2.1 氧在血液运输中血氧状态的检测
        1.1.2.2 组织血氧状态检测
        1.1.2.3 MoorVMS-OXY 组织氧含量监测系统测量原理
        第二节 心肌血流灌注、氧供与心肺复苏
        第三节 肾上腺素对组织(包括心肌)微循环的影响
        第四节 选题依据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第一节 实验材料
        2.1.1 主要实验仪器
        2.1.2 实验动物
        2.1.3 主要实验药物和试剂
        2.1.4 实验室环境
        第二节 实验方法
        2.2.1 实验动物分组
        2.2.2 实验步骤
        2.2.2.1 实验动物的麻醉与固定
        2.2.2.2 备皮及心电监护
        2.2.2.3 正式实验前手术
        2.2.2.4 连接呼吸机
        2.2.2.5 动静脉置管
        2.2.2.6 开胸手术
        2.2.2.7 实验流程
        2.2.2.8 心脏组织血氧饱和度的测定
        2.2.3 统计学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机制及药物干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HIRI的发生机制
2 HIRI的药物干预
3 展望

(8)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致ALI免疫发病机制及药物干预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英文缩略语表
第一部分 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致ALI模型的建立及免疫发病机制研究
    前言
    材料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药物干预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致ALI的实验研究
    前言
    材料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一 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致ALI免疫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正文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致ALI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正文
    参考文献
致谢
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9)辛伐他汀联合山莨菪碱在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心肾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研究论文 辛伐他汀联合山莨菪碱在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心肾保护作用
    引言
    第一部分 强化降脂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心肌灌注的保护作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辛伐他汀联合山莨菪碱治疗对约克猪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肌灌注的保护作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强化他汀治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急性对比剂肾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辛伐他汀联合山莨菪碱对大鼠急性对比剂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一
综述二
综述三
综述四
致谢
个人简历

(10)山莨菪碱促进皮瓣存活的机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对抗血管收缩的机制
2 减少缺血再灌注的损伤
3 对抗Ca离子内流
4 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5 对抗氧自由基的损伤
6 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7 对中性粒细胞的作用
8 对NO的抑制

四、山莨菪碱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盐酸戊乙奎醚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D]. 刘伟. 兰州大学, 2020(01)
  • [2]山莨菪碱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诱发肺损伤的影响[J]. 薛小红,李璐,周荣胜.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01)
  • [3]山莨菪碱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诱发多器官损伤的影响[J]. 周荣胜,薛小红,李小刚,毕阳,何平,王强.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8(08)
  • [4]不同剂量山莨菪碱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效应及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介导机制的研究[D]. 白世茹. 河北医科大学, 2016(08)
  • [5]山莨菪碱对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J]. 卢强,陈英标,戴帆,仇树林. 中国美容医学, 2012(07)
  • [6]山莨菪碱对心脏骤停复苏中心肌氧含量与复苏成功因素影响的研究[D]. 周满红. 南开大学, 2012(07)
  • [7]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机制及药物干预研究进展[J]. 倪敏,沈甫明. 药学实践杂志, 2011(03)
  • [8]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致ALI免疫发病机制及药物干预的实验研究[D]. 朱云喜. 中南大学, 2010(01)
  • [9]辛伐他汀联合山莨菪碱在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心肾保护作用[D]. 贾辛未. 河北医科大学, 2010(01)
  • [10]山莨菪碱促进皮瓣存活的机制研究进展[J]. 陈洁,吕青. 华西医学, 2009(09)

标签:;  ;  ;  ;  ;  

山莨菪碱抗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