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害虫、天敌之间还有其他感官物质及其功能

植物、害虫、天敌之间还有其他感官物质及其功能

一、存在植物、害虫、天敌之间的他感物质及其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陈晨[1](2021)在《植物挥发性化合物DMNT毒杀小菜蛾的机制解析》文中研究表明小菜蛾是危害农业生产的主要植食昆虫之一,依靠取食甘蓝、包菜和油菜等蔬菜和作物为生。由于其啃食能力强,繁殖周期短等特性容易造成虫害爆发。现有的防治方式不能满足对小菜蛾绿色防治的要求,开发新型天然抗虫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植物在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多种抵御食草昆虫侵食的方式,分泌化合物毒杀食草昆虫是一种重要植物防御手段。先前研究表明植物通过合成萜类化合物DMNT间接抵御害虫的侵食,但DMNT的对昆虫有无直接影响尚未明确。本文以鳞翅目害虫小菜蛾为研究对象,探究植物萜类化合物DMNT对小菜蛾的毒杀作用及其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植物萜烯类化合物DMNT显着影响鳞翅目害虫小菜蛾的生长和繁殖。选择性取食试验发现,超表达PEN1基因的拟南芥植株对小菜蛾具有趋赶效果。根据已有文献报道,超表达PEN1基因的拟南芥植株能够产生大量萜烯类化合物DMNT。DMNT体外试验表明,DMNT对小菜蛾幼虫具有直接趋和毒杀作用。(2)DMNT处理能破坏小菜蛾幼虫肠道。对小菜蛾幼虫进行饥饿或饲喂DMNT发现,食用DMNT的幼虫比处于饥饿中的幼虫出现了较早的死亡,表明幼虫是被DMNT毒杀致死而非饥饿致死。幼虫肠道酶活试验发现,脂肪酶酶活显着下调,表明食用DMNT后幼虫肠道消化能力减弱。“Smurf”试验发现,食用DMNT后肠道发生渗漏的幼虫比例显着增加。体式镜下观察围食膜结构发现,食用DMNT后的幼虫肠道内围食膜结构薄而疏松。幼虫肠道HE染色切片发现,在食用DMNT后,幼虫肠道内围食膜糜烂。透射电镜观察肠道横切面得到类似结果。这些结果表明食用DMNT后幼虫肠道内围食膜遭到破坏。(3)DMNT通过下调小菜蛾肠道Mucin like基因表达破坏围食膜结构。RT-PCR分析发现,食用DMNT后幼虫肠道内围食膜合成基因Mucin的表达量显着下降,表明DMNT能够显着抑制Mucin基因的表达。RNAi试验发现,Mucin沉默后幼虫的存活率、体重和化蛹率显着下调,并且肠道内围食膜变薄。这些结果表明DMNT对围食膜的破坏作用是通过抑制Mucin的表达实现的。(4)DMNT毒杀小菜蛾幼虫需要肠道微生物的参与。抗生素的饲喂试验发现,抗生素对幼虫的生长发育无影响,HE染色切片显示幼虫食用抗生素后肠道内围食膜结构完整,因此小菜蛾幼虫肠道内围食膜的完整性的维持不需要肠道微生物存在。同时饲喂抗生素和DMNT试验发现,与喂食DMNT相比,小菜蛾幼虫的存活率和化蛹率显着上调,且HE染色切片显示同时饲喂DMNT和抗生素的幼虫肠道内围食膜结构仍然破损,这些结果表明DMNT对小菜蛾幼虫的毒杀作用不是围食膜破损本身导致的,而是需要肠道微生物的助攻。同时饲喂DMNT和粪肠球菌的革兰氏染色切片显示,在围食膜结构破坏后,粪肠球菌进入肠道细胞内,表明幼虫的死亡是由于细菌攻击肠壁细胞导致的。(5)DMNT对小菜蛾幼虫肠道菌群稳态有显着影响。16S r DNA测序显示,食用DMNT后幼虫肠道内菌群发生了紊乱: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变化较大,其中厚壁菌门中肠球菌属菌群丰度上调85倍。这些结果表明DMNT能够导致幼虫肠道内菌群紊乱。

朱秀[2](2021)在《枸杞红瘿蚊拟长尾小蜂生物学特性及其寄主识别的化学生态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为茄科枸杞属多年生落叶灌木,其干燥成熟果实枸杞子是我国大宗常用中药材。枸杞红瘿蚊Gephyraulus lycantha Jiao&Kolesik是宁夏枸杞的主要成灾害虫,以幼虫为害枸杞花蕾,致使花蕾畸形膨大,形成灯笼状虫瘿,造成枸杞减产。枸杞红瘿蚊拟长尾小蜂Pseudoteorymus jaapiellae Yanget Chen为枸杞红瘿蚊幼虫的主要寄生性天敌,是目前控制枸杞红瘿蚊种群数量的重要生物因子。枸杞红瘿蚊是典型的致瘿昆虫,而枸杞红瘿蚊拟长尾小蜂能够准确地搜寻并寄生隐蔽在虫瘿内的枸杞红瘿蚊幼虫,那么,枸杞红瘿蚊拟长尾小蜂是如何在复杂的植物生境中精准地寻找、定位、识别和寄生枸杞红瘿蚊幼虫?该寄生蜂与枸杞红瘿蚊之间是否存在能够指引寄生蜂定位寄主的化学信号物质?本文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枸杞红瘿蚊拟长尾小蜂生物学特性,分析了该寄生蜂对不同发育阶段虫瘿的选择偏好,探讨影响寄生蜂寄主选择的主要因素,初步明确了寄生蜂寄主识别的物质基础和感受器结构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首次发现枸杞红瘿蚊天敌新种——枸杞红瘿蚊拟长尾小蜂通过对我国枸杞各大产区枸杞红瘿蚊天敌群落调查,首次发现枸杞红瘿蚊一种主要的寄生性天敌枸杞红瘿蚊拟长尾小蜂,为枸杞红瘿蚊的生物防治提供了新的天敌资源。该寄生蜂由中国林业科学院杨忠岐研究员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陈君研究员共同定名为枸杞红瘿蚊拟长尾小蜂Pseudotorymus jaapiellae Yang et Chen,隶属于膜翅目、长尾小蜂科,具有重要的保护和利用价值。2.明确了枸杞红瘿蚊拟长尾小蜂为枸杞红瘿蚊幼虫的优势寄生蜂,在不同枸杞种植园内的寄生率存在差异枸杞红瘿蚊虫瘿内主要包含4类昆虫:致瘿昆虫枸杞红瘿蚊,枸杞红瘿蚊的寄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及重寄生蜂。寄生蜂有12种,分别是枸杞红瘿蚊拟长尾小蜂P.jaapiellae,枸杞瘿蚊金小蜂Pteromalus janssoni,枸杞瘿蚊黄色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 calvus以及9种未鉴定种。其中,枸杞红瘿蚊拟长尾小蜂为新种,种群数量占所有寄生蜂的99%以上,为枸杞红瘿蚊的优势寄生蜂。该寄生蜂在不同枸杞园内寄生率差异较大,废弃枸杞园寄生率最高,可达64%-77%;有机种植园次之,为14%-70%,常规种植园寄生率最低,为10%-39%,化学农药的使用严重影响枸杞红瘿蚊拟长尾小蜂的寄生率。3.系统研究了枸杞红瘿蚊拟长尾小蜂的生物学特性枸杞红瘿蚊拟长尾小蜂幼虫共有5个龄期,以成熟幼虫(占比76%)或蛹(占比24%)在枸杞红瘿蚊虫瘿内越冬。完成一个世代需要约18.2 d。补充营养可显着延长枸杞红瘿蚊拟长尾小蜂成蜂的寿命,补充10%蔗糖水的雌雄蜂寿命最长,平均寿命分别为25.2d和15.4d。产卵后雌蜂寿命显着降低,最长寿命仅为不产卵雌蜂的1/2。该蜂可两性生殖,也可孤雌产雄生殖,两种生殖方式卵的孵化率和发育历期无显着差异。雌蜂羽化后需经过约1.9d达到性成熟并开始产卵,3日龄雌蜂的日产卵量最高,平均为3.2粒/日。一头雌蜂一生平均可产卵17.2粒。每个虫瘿内的卵粒数为1-2粒。自然状态下,雌雄性比接近2:1。枸杞红瘿蚊拟长尾小蜂对枸杞红瘿蚊幼虫的寄生具有可持续性。寄生蜂幼虫在虫瘿内孵化后,首先以口器麻痹虫瘿内的部分枸杞红瘿蚊幼虫,再逐一吸取寄主体液。未被麻痹的红瘿蚊幼虫能够顺利完成生长发育并离开虫瘿,从而保证种群延续。4.明确了寄主龄期以及枸杞红瘿蚊拟长尾小蜂自身的日龄、营养状况、交配与否和学习经历对其寄主选择具有显着影响根据枸杞红瘿蚊幼虫的发育情况,可将虫瘿分为卵期虫瘿(成虫产卵后1 d),幼嫩虫瘿(成虫产卵后5-8 d)和成熟虫瘿(成虫产卵后9d及以上)3个发育阶段。无论是限制选择还是自由选择,枸杞红瘿蚊拟长尾小蜂在幼嫩虫瘿上的刺探数和产卵量都显着高于其他处理(P<0.01),选择偏好系数CN=0.56±0.38,与CN=0之间具有极显着差异(P<0.01)。枸杞红瘿蚊拟长尾小蜂对枸杞红瘿蚊幼嫩虫瘿的选择偏好说明了该寄生蜂卵和幼虫的生长发育与枸杞红瘿蚊幼虫及其虫瘿的生长发育,存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高度一致性。幼嫩虫瘿期,瘿内红瘿蚊幼虫开始取食子房,致使子房基部缢缩,与花冠间形成空腔,为寄生蜂提供了生活空间。寄生蜂选择幼嫩虫瘿产卵,根据寄生蜂卵的发育历期(2-4 d)以及枸杞红瘿蚊幼嫩幼虫发育成熟并离瘿的发育历期(3-6 d)推算,可保证寄生蜂幼虫在枸杞红瘿蚊幼虫老熟离开虫瘿之前孵化并完成寄生,从而获得其自身发育所需食物。枸杞红瘿蚊拟长尾小蜂的日龄等自身发育状况均显着影响其对枸杞红瘿蚊虫瘿的选择和寄生。其中,不同日龄的寄生蜂在虫瘿上的刺探和产卵数量存在显着差异,5日龄雌蜂的刺探数显着高于其他日龄,但9日龄雌蜂产卵数则达最高值;补充营养对寄生蜂的产卵寄生率也有显着影响,饲喂10%蜂蜜水和10%蔗糖水的雌蜂,其有效产卵率基本相当,均显着高于饲喂清水和饥饿对照组(P<0.01);交配与否对寄生蜂虫瘿刺探数的影响不大,但交尾雌蜂的产卵量显着低于不交尾雌蜂的产卵量(P<0.01);学习经历会减少雌蜂对寄主的刺探次数,但会显着提高雌蜂的有效产卵率(P<0.01)。5.明确了枸杞红瘿蚊幼嫩虫瘿挥发物对枸杞红瘿蚊拟长尾小蜂的寄主识别有显着的指示作用以枸杞健康花蕾作为刺探基质,发现枸杞红瘿蚊幼嫩虫瘿挥发物较成熟虫瘿挥发物对寄生蜂的刺探行为具有更强烈的刺激作用(P<0.01)。Y型嗅觉仪测定结果表明,与枸杞健康花蕾相比,枸杞红瘿蚊拟长尾小蜂雌蜂显着趋向于受害虫瘿(P<0.05),尤其以幼嫩虫瘿对孕卵雌蜂具有更显着的吸引作用(P<0.001),其中有95%的寄生蜂选择幼嫩虫瘿,仅有5%的寄生蜂选择健康花蕾。采用固相顶空吸附法和固相微萃取法收集采用挥发物,GC-MS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虫瘿与健康花蕾的挥发物种类和释放量存在明显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可将其明显地分为3组。环己酮、2,3,5,8-四甲基癸烷、苯甲醛和6-乙基-2甲基-辛烷是枸杞花蕾受害后新出现的物质,这些物质是幼嫩虫瘿的主要物质,但在成熟虫瘿和健康花蕾中含量较少甚至缺失。从幼嫩虫瘿、成熟虫瘿和健康花蕾中共检测出20种化合物能够引起枸杞红瘿蚊拟长尾小蜂雌蜂产生持续的触角电位反应。其中,苯甲醇仅存在于虫瘿内,且仅在幼嫩虫瘿挥发物中引起了寄生蜂的触角电位反应,而健康花蕾挥发物中能够引起寄生蜂触角电位反应的2-丁基-1-辛醇和间二甲苯在虫瘿挥发物中缺失或者含量较低。6.研究了枸杞红瘿蚊拟长尾小蜂触角和产卵器上感受器的种类、形态结构及数量分布首次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枸杞红瘿蚊拟长尾小蜂触角和产卵器上的感器的形态、分布和数量进行了鉴定、描述和功能推测。枸杞红瘿蚊拟长尾小蜂触角呈膝状,由柄节、梗节、环状节和鞭节组成。该寄生蜂触角上共有9种感受器类型,包括3种毛状感器、1种锥形感器、2种刺形感器、1种板形感器、1种腔锥形感器和1种钟形感器。雌雄蜂触角感受器的类型和形态没有差异,但在数量和分布上存在显着差异。枸杞红瘿蚊拟长尾小蜂产卵器上共发现6种感受器,产卵针上的感器类型为的1种毛形感器和2种钟形感器,产卵鞘上为2种毛形感器和1种锥形感器。

赵晨晨[3](2020)在《棉铃虫共生菌多样性及对棉花防御反应的调控作用》文中研究说明植物为应对昆虫取食,进化出多种防御反应,而昆虫共生菌又可以通过影响植物信号通路,进而影响植物的防御反应。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是棉花上的重要害虫,对其生产造成严重威胁。然而,共生菌介导棉铃虫和棉花间防御及反防御反应的现象及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生物学、微生物组学、转录组学以及代谢组学等技术手段,研究了棉铃虫共生菌的组成和结构及其受影响的因素,以及共生菌对棉铃虫取食对棉花的防御反应的影响。结果如下:1.棉铃虫不同发育阶段共生菌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通过16S r 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宏基因组技术分析并检测了棉铃虫整个生活史体内共生菌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结果显示:棉铃虫共生菌共注释到25个门,60个纲,140个目,264个科,548个属,898个种,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普遍存在于棉铃虫的不同发育阶段,优势菌属为肠杆菌属和肠球菌属,占70%以上,不同龄期共生菌丰度存在差异。1龄幼虫和成虫的共生菌丰富度和多样性较高,而3、4龄幼虫和蛹较低。2.棉铃虫共生菌群落的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受组织部位的影响,棉铃虫反吐液共生菌有助于棉铃虫生长发育:棉铃虫3龄幼虫整虫共生菌丰富度和多样性高于各组织,其中和反吐液共生菌菌群相似度最高的是肠道共生菌,其次是中肠共生菌、唾液腺共生菌,反吐液共生菌受肠道和唾液腺共生菌共同影响。本研究分析了棉铃虫反吐液的组成和结构,并分离到棉铃虫反吐液相关共生菌。棉铃虫反吐液其优势菌为厚壁菌门,优势菌属包括肠球菌属、克雷伯氏菌属、不动杆菌属、寡养单胞菌、假单胞菌属等。分离并培养朝井菌Asaia,功能研究显示Asaia可以促进棉铃虫幼虫生长发育。3.棉铃虫共生菌群落的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受食物的影响:通过分析取食不同食物的棉铃虫(1龄和3龄)的共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结果显示,卵和卵壳共生菌的多样性及丰富度并无显着的差异,但取食卵壳降低棉铃虫1龄幼虫共生菌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取食棉花后,1龄幼虫的共生菌多样性和丰富度降低,但显着高于3龄幼虫;取食棉花叶片的幼虫共生菌多样性高于取食人工饲料的3龄幼虫。4.棉铃虫共生菌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受地理位置影响:对黄河流域不同地理种群(安阳、滨州、沧州、邱县、阳谷及室内种群)棉铃虫体内共生菌群落结构鉴定和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优势菌门主要为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室内种群共生菌物种丰度和多样性远远低于野外种群,其变形菌门丰度最高(92.04%)。在属水平上,以肠杆菌属、摩根氏菌属、乳球菌属、朝井杆菌属等菌属为核心菌群,其相对丰度总和在各地理种群中分别为69.13%(安阳)、54.80%(滨州)、68.13%(沧州)、84.66%(邱县)、79.97%(阳谷)、95.13%(室内)。其中,野外种群共生菌组成相似,且地理空间距离越近,相似度越高(安阳-邱县,沧州-滨州),野外种群与实验室种群共生菌组成差异显着。共生菌功能预测结果表明室内种群在糖合成代谢、核苷酸代谢、维生素代谢等代谢功能及翻译、复制与修复等遗传信息处理功能中相关基因表达量都显着低于野外种群。5.棉铃虫共生菌调控棉花对棉铃虫的防御反应:利用16S r RNA测序分析比较1龄、3龄以及抗生素处理后的3龄幼虫共生菌多样性,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1龄幼虫体内共生菌多样性最高,其次是3龄幼虫,抗生素处理的3龄幼虫最低。利用转录组和代谢组测序技术分析棉花叶片经3类幼虫取食后相关差异基因和代谢物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棉铃虫取食棉花的上下调差异基因分别为978(791)、1776(1195)、1825(1981)和代谢物40(22)、13(29)、5(43)。随着棉铃虫共生菌多样性的降低,棉花差异基因和上调差异代谢物增加,这些差异基因和(或)代谢物参与了系统获得抗性、对昆虫的防御反应的调节、茉莉酸介导的信号通路等多条与植物抗性相关的生物学过程,并注释到亚麻酸代谢、次生物质代谢、双萜类化合物合成、亚油酸代谢、MAPK植物信号通路、丙氨酸代谢、黄酮和黄酮醇的生物合成等与植物抗性相关的代谢通路中。其中,抗虫相关的指示基因包括脂氧合酶、丙二烯氧化物合酶、丙二烯氧化环化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差异表达倍数随着棉铃虫共生菌多样性的降低呈增加趋势。1龄幼虫引起抗虫相关的黄酮类、鞣质类物质的下调表达,而3龄幼虫取食和抗生素处理的幼虫取食均引起黄酮类物质的上调表达。表明共生菌多样性低的棉铃虫幼虫取食,会引起棉花更强的防御反应。本研究以棉铃虫和棉花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棉铃虫共生菌的组成、影响因素和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棉花经不同共生菌多样性的棉铃虫取食后的反应。极大的丰富了棉铃虫中共生菌相关信息,明确了共生菌可以介导棉花对棉铃虫防御反应。研究结果有助于解析棉铃虫共生菌介导棉花防御反应的机制,对揭示共生菌在棉铃虫中的作用和棉铃虫防治工作意义重大。

张立华[4](2020)在《转石竹烯合酶基因GhTPS1棉花对棉花害虫与寄生蜂行为学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1997年Bt抗虫棉商业化以来,棉田主要害虫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危害得到非常有效的控制,随之而来的次要害虫如盲蝽蟓、蚜虫的危害日益严重,研究新型、广谱的抗虫策略可以为抗虫棉研发提供创新思路。植物受害虫诱导合成多种次级代谢物以提高植物对于害虫的抵抗能力,包括释放一些挥发性的次级代谢物质(Herbivore-induced plant volatiles,HIPVs)。这些挥发性次级代谢物质被认为在植物的直接和间接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萜类、挥发性吲哚、脂肪酸衍生物、绿叶挥发物和含氮化合物。研究表明,(E)-β-石竹烯作为一种挥发性蓓半萜烯可以通过间接防御机制提高玉米和水稻植株抵御害虫能力,比如吸引害虫的寄生性天敌。但是(E)-β-石竹烯在棉花植株的害虫防御方面的具体功能和应用价值还需要更多研究证据。本研究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将棉花中负责(E)-β-石竹烯合成的石竹烯合酶基因GhTPS1转化棉花受体植株R15,展开一系列关于转GhTPS1基因棉花植株对棉花害虫与天敌寄生蜂的行为学影响研究,以期明确该基因在棉花害虫防御中的功能并丰富已有的棉花抗虫策略。主要取得以下进展:(1)通过棉花遗传转化和筛选,共得到4个转GhTPS1基因株系L18、L46、L48和L88。L18和L46转基因株系中GhTPS1基因的表达水平比R15植株升高3-5倍。(2)在实验室条件下,与R15植株释放的石竹烯产量(52–100 ng·plant-1·6 h-1)相比,L18和L46转基因株系可以释放出较高水平的(E)-β-石竹烯(358–363 ng·plant-1·6h-1)。同时,田间种植的L18和L46转基因株系释放的(E)-β-石竹烯也显着高于R15植株。(3)室内行为学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植株R15而言,L18和L46转基因株系不仅可以降低棉铃虫的产卵率,还可以排斥棉蚜(Aphis gossypii)和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相应的,田间调查结果也表明,L18和L46转基因株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棉铃虫产卵率,并对绿盲蝽具有排斥作用。此外,田间调查发现L18和L46转基因株系还可以排斥中黑盲蝽。(4)在室内条件下对于上述害虫的寄生蜂天敌的行为学研究表明,L18和L46转基因株系可以显着吸引红颈常室茧蜂(Peristenus spretus)和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这二者分别是绿盲蝽和棉蚜的天敌;但是L18和L46转基因株系对于棉铃虫的天敌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ediator)则没有较为明显的行为学影响。综上所述,将GhTPS1转入棉花受体材料R15中,可以显着提高棉花植株的挥发性物质(E)-β-石竹烯的释放量,进而影响上述棉花害虫及部分天敌的选择行为,提高转GhTPS1基因棉花植株对于棉花害虫的抗性。本研究丰富了植物挥发物介导棉花-害虫-寄生蜂这种三级营养层之间相互关系网络,也为植物挥发性物质在棉花的害虫综合防御策略(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IPM)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利实验证据。总之,L18和L46转基因株系可以作为新型的转基因抗虫棉花种质资源被用于后续的抗虫棉育种工作。

徐冉[5](2020)在《敌害生物轮虫对微藻细胞的毒性剖析与植物源物质川楝素在控制棘尾虫污染中的应用》文中指出微藻具有光能利用效率高,生长快,高附加值物质含量高等特性,因此微藻资源的开发利用是获得天然蛋白、色素、药物和生物燃料的理想途径。此外,根据微藻利用营养物质固定CO2的特性,还可以实现工业烟气中的二氧化碳及城市废水中氮磷化合物的减排。大规模持续性养殖的实现是开发利用微藻资源的前提。但是在户外,敌害生物污染是微藻大规模培养过程的限制因素之一。其中以浮游动物污染较为严重且普遍,轻者可抑制微藻生长,延长培养周期,重者会导致微藻绝收。然而,针对微藻大规模培养过程中的敌害生物污染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本论文选取敌害生物典型代表——轮虫和棘尾虫为实验对象,(1)探讨敌害生物除直接摄食微藻细胞外,通过分泌未知物质抑制微藻生长的机制,并对敌害生物分泌物的成分进行初步解析;(2)以植物源杀虫剂川楝素和苦皮藤素为例,探讨其在敌害生物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效果和经济可行性,以期为微藻规模化培养中敌害生物的早期检测和防治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1.研究了不同浓度轮虫分泌物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新鲜培养基中添加无菌轮虫培养滤液(RCF,含轮虫分泌物)显着降低了小球藻的细胞密度,且培养基中RCF的占比(5%,10%,20%和30%)越高小球藻的细胞密度越低。同时,不同初始细胞密度(1.4×106cells mL-1、4.2×106cells mL-1、7.8×106cells mL-1和18.0×106cells mL-1)的小球藻对10%RCF的响应也不同。增加小球藻的初始细胞密度会使10%RCF中定量的抑制性化学物质分散到更多的细胞上,从而减弱每个细胞所受的抑制作用,但随着时间增加总体抑制效果不变。说明轮虫释放的化学物质对微藻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与培养基中RCF浓度和小球藻暴露在其中的时间有关。同时,培养液中10%以上的RCF显着抑制了小球藻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且抑制率与RCF在培养基中的占比呈正相关。说明轮虫分泌物可以通过抑制小球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抑制其生长。同时根据已获得的结果,我们经统计计算可知,每只轮虫每小时除捕食外,释放的化学物质可以抑制45.5±3.2个小球藻细胞的生长。2.为了确定轮虫分泌物中抑制物质的化学本质和作用机理,本实验研究了小球藻对轮虫分泌物中不同组分的响应。结果表明煮沸RCF并不能消除其对小球藻生长的抑制作用,说明轮虫分泌物中的抑制物质不是蛋白或类蛋白。RCF中水溶性组分不会对小球藻的生长和净光合放氧速率造成抑制,但RCF中脂溶性组分显着抑制了小球藻的光系统II(PSII)活性,降低了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和光合放氧速率,导致其生长速率显着下降。根据小球藻细胞的以上生理变化情况,判定RCF中的主要抑制物为脂溶性物质,非蛋白和水溶性物质。同时根据各项指标变化,我们推测,该脂溶性抑制物可能是游离脂肪酸或由不饱和脂肪酸光氧化衍生的物质。3.为了进一步解析轮虫脂溶性分泌物对小球藻的抑制机理,本实验对不同浓度(10%和30%)RCF脂溶性抑制物作用下小球藻的抗氧化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抑制物(10%)作用下,小球藻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均有所升高,细胞受到过氧化伤害,同时,抗氧化系统相关酶,超氧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呈上升趋势,羟自由基清除能力(HFRSC)加强,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提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不变,说明小球藻试图通过提高自身抗氧化能力来抵抗细胞内活性氧的积累。而高浓度RCF脂溶性抑制物(30%)极大地抑制了抗氧化系统相关酶APX、POD,CAT活性和HFRSC。活性氧O2-和·OH含量均显着上升,说明高浓度RCF脂溶性抑制物使小球藻细胞产生大量活性氧,引起氧化胁迫,细胞内发生脂质过氧化作用,细胞结构被破坏,生长受到抑制。4.为了寻找到有效治理微藻规模化培养中轮虫污染的方法,本实验研究了轮虫抑制微拟球藻生长的机制及植物源杀虫剂苦皮藤素(CA):川楝素(TSN)(1:9)复配剂对轮虫的杀灭效果。结果表明,褶皱臂尾轮虫可直接吞噬微拟球藻细胞,导致藻细胞密度急剧下降。同时,轮虫污染也破坏了剩余微拟球藻PSII反应中心、光合电子受体侧和供体侧,导致光能吸收和利用的失衡,更容易引起氧化胁迫。而CA:TSN(1:9)复配剂可以阻止褶皱臂尾轮虫吞噬微拟球藻细胞,同时保护微拟球藻细胞的光合电子传递链,保证其正常生长。说明植物源杀虫剂复配剂CA:TSN(1:9)是一种很好的控制轮虫污染的选择。5.本实验选取微藻培养中另一种常见污染源—棘尾虫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了川楝素和碳酸氢铵对棘尾虫的毒性作用。毒性试验表明,川楝素和碳酸氢铵对棘尾虫均为高毒性,24小时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6.4μg L-1和0.8 g L-1。当棘尾虫暴露于≥2μg L-1的川楝素或≥0.4 g L-1的碳酸氢铵时,棘尾虫种群密度显着降低。此外,川楝素和碳酸氢铵对小球藻的防治效果及其安全性评价表明,14μg L-1的川楝素对小球藻光合作用和生长没有明显的毒害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川楝素不仅有效地降低了棘尾虫密度,还促进了小球藻的生长。而≥0.8 g L-1碳酸氢铵会抑制小球藻的生长和光合作用,导致微藻细胞密度下降≥5.1%。说明川楝素对棘尾虫具有高毒性,但对小球藻安全无毒,是一种很好的控制棘尾虫污染的选择。综合以上实验结果,我们推测轮虫释放的脂溶性抑制物可能是游离脂肪酸或由不饱和脂肪酸光氧化衍生的物质。该物质通过破坏微藻细胞的光合电子传递链,导致光能吸收和利用的失衡,造成电子泄漏,产生大量活性氧,引起氧化胁迫,对质膜造成严重损伤从而使藻细胞破裂。而植物源杀虫剂川楝素和苦皮藤素在能够有效控制微藻培养过程中的轮虫和棘尾虫污染,且具有经济可行性。深入了解敌害生物对微藻细胞的毒性作用,有助于调整污染防控方案,优化藻类培养的生产力。除此之外,低成本、环境友好、使用方便的治理轮虫和棘尾虫污染的方法,可为微藻规模化培养中敌害生物防治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李飞,杨丹,郑姣莉,姚经武,朱志刚,黄大野,曹春霞[6](2020)在《中国茶园主要害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化学农药防治茶园主要虫害效果迅速,然而其滥用所带来的"3R"问题直接影响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茶叶质量与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生物防治作为害虫综合治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茶园害虫防治体系中有着广阔的应用与发展前景。概述了中国茶园主要害虫的发生及其为害特征、茶园主要虫害生物防控的应用研究,总结了茶园主要害虫生物防治存在的不足,并对茶园主要害虫生物防治提出了展望。

周雨晴[7](2020)在《茶尺蠖解毒相关基因的功能及其表达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茶尺蠖(Ectropis oblique,Eo),是茶园中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食叶害虫之一。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四川、江、浙一带茶区。由于目前茶尺蠖防治方法主要为化学药物喷洒,因而其体内某些基因可能在杀虫剂代谢时起作用。本研究通过对溴氰菊酯处理后的茶尺蠖转录组分析中筛选出四个表达量升高的基因——谷胱甘肽硫转移酶EoGST534和EoGST968,UDP-糖基转移酶Eo UGT438和Eo UGT678,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了EoGST534,EoGST968,Eo UGT438及Eo UGT678,测定了融合蛋白EoGST534,EoGST968最适温度,最适p H及酶活。使用q RT-PCR技术检测了四种基因在毒死蜱,甲氰菊酯及溴氰菊酯刺激后基因的变化量,应用RNAi技术分别干扰EoGST534,EoGST968,Eo UGT438及Eo UGT678,检测四种基因的变化规律,初步探讨其在茶尺蠖杀虫剂代谢中的作用。1.解毒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及网站分析四种蛋白的理化性质,EoGST534分子量为24.669 kDa,理论等电点为5.42,N端含由21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包含两个保守结构域——N端结构域和C端结构域;EoGST968分子量为24.274 kDa,理论等电点为5.44,无信号肽,包含两个保守结构域——N端结构域和C端结构域;二者都与与苹果小卷蛾GST1同源性最高。Eo UGT438分子量为59.369 kDa,理论等电点为8.19,N端含由20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包含一个糖基转移酶结构域;Eo UGT678分子量为57.635 kDa,理论等电点为9.17,N端含由20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包含一个糖基转移酶结构域。2.解毒相关基因的原核表达及酶活测定重组EoGST534大小约为40 kDa,最适温度为50℃,最适p H为10,在最适条件时酶活为7.32 U/mg;重组EoGST968大小约为40 kDa,最适温度为50℃,最适p H为9.5,在最适条件时酶活为1.064 U/mg。重组Eo UGT438大小约为68 kDa,重组Eo UGT678大小约为69 kDa。使用p ET-32a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两种蛋白均为包涵体形式。3.q RT-PCR检测基因表达规律茶尺蠖2,3,4龄幼虫受到溴氰菊酯刺激后,12 h内EoGST534,EoGST968表达量明显降低,Eo UGT438及Eo UGT678表达量显着升高,而在24 h时EoGST534,EoGST968表达量显着升高,而Eo UGT438及Eo UGT678表达量逐渐降低。说明GSTs及UGTs在茶尺蠖溴氰菊酯代谢进程中可能起到不同作用,在茶尺蠖幼虫被毒死蜱及甲氰菊酯处理24 h后,四种基因表达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说明4种基因在毒死蜱及甲氰菊酯代谢过程中也起到一定作用。4.RNAi化学方法体外合成EoGST534,EoGST968,Eo UGT438及Eo UGT678的ds RNA电泳条带单一且浓度较高,浓度分别为570.2 ng/μL、352.3 ng/μL、681.0ng/μL、696.4 ng/μL,868.2 ng/μL。四种ds RNA注射茶尺蠖4龄幼虫后与EGFP ds RNA相比,EoGST534 ds RNA,EoGST968 ds RNA抑制效果在90%以上,而Eo UGT438 ds RNA抑制效果在70%左右,Eo UGT678 ds RNA抑制效果为80%左右。ds RNA注射后使用毒死蜱,甲氰菊酯,溴氰菊酯刺激幼虫,检测发现四种基因表达量与注射EGFP ds RNA的对照组相比,表达量有不同程度降低,表明四种ds RNA对EoGST534,EoGST968,Eo UGT438及Eo UGT678的表达仍有一定抑制作用。在RNAi后重新测定毒死蜱、甲氰菊酯、溴氰菊酯对茶尺蠖四龄幼虫的毒力,发现EoGST534 ds RNA处理组对甲氰菊酯和溴氰菊酯的敏感性增强,EoGST968 ds RNA处理组对毒死蜱及溴氰菊酯敏感性增强,Eo UGT438 ds RNA处理组无变化,Eo UGT678 ds RNA处理组对毒死蜱及溴氰菊酯的敏感性增强,进一步证明EoGST534,EoGST968及Eo UGT678在茶尺蠖杀虫剂代谢中有一定作用。

蒲宇辰[8](2020)在《红棕象甲体外免疫效能及其与体内免疫权衡的生理调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Olivier)(鞘翅目:象甲科)是新近入侵我国南方棕榈科植物种植区的一种重大毁灭性害虫,严重影响了入侵地寄主植物的经济价值和园林观赏价值,造成极大的损失。由于红棕象甲具有飞行迁移能力强、繁殖潜能高、天敌缺乏、为害隐蔽和抗性强等特性,当前针对该害虫仍缺乏有效的防控策略。和化学防治相比,生物防治是一种具持续控制潜能的手段,优势明显。然而,当红棕象甲遭受病原微生物侵染时,必然会激活寄主的免疫系统,从而产生一系列的防御反应,其中首要的是以体外分泌物为核心的体外免疫,这将大大削弱生物防治的效果,也是造成该虫有效病原菌群较少的原因之一。而入侵种成功定殖的部分原因就是个体对病原体等外源物质具有较强的免疫能力。体外免疫和体内免疫是昆虫应对外源物入侵的两种免疫防御策略,但红棕象甲的免疫权衡和生理调控机制还不甚明确。因此,本文在生物测定筛选红棕象甲潜在病原菌的基础上,阐明该虫体外分泌物的组分、体外免疫抑制效能及调控的关键基因,分析红棕象甲对体外分泌物的行为响应,探讨体外和体内免疫防御效能的差异及其与生长、繁殖等适应性间的关联,揭示两种免疫防御之间的权衡关系和生理调控机理,以期为制定红棕象甲的生物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红棕象甲生防菌的筛选我们从自然罹病死亡的红棕象甲虫尸上分离到了多种病原微生物。这些分离菌株的室内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金龟子绿僵菌小孢变种Metarhizium anisopliae var.anisopliae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最具控制潜能和应用潜力。此外我们还发现,苏云金芽孢杆菌不仅能够显着延长卵的孵化时间,而且能够显着降低幼虫的钻蛀活性。2.红棕象甲体外分泌物的抑菌效能抑菌试验显示,红棕象甲的体外分泌物能显着抑制微生物在体外的生长。虽然液相不产生明显的抑菌圈,但是固相和原液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且原液的抑菌能力显着强于固相。同时,这些体外分泌物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抑菌效能显着高于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菌效能。这些结果表明,红棕象甲的体外分泌物是其抵御病原菌侵染过程中体外免疫的关键因子。3.红棕象甲体外分泌物的组分及其免疫活性物质红棕象甲体外分泌物含有蛋白质和300余种化合物等组分。代谢组学分析表明,对苯醌可能是红棕象甲体外分泌物的主要免疫活性成分。在此基础上,我们发现,对苯醌具有明显的体外抑菌活性。而当红棕象甲遭到病原侵染时,中等浓度的对苯醌的免疫保护效能普遍最佳,它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寄主的存活率。这些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对苯醌是红棕象甲体外分泌物中的免疫活性物质。4.芳基硫酸酯酶B(Rf ARSBs)在红棕象甲体外免疫反应中的调控作用注射ds Rf ARSB-11581和ds Rf ARSB-14322至红棕象甲体内12 h后,其体外分泌物中的对苯醌的合成受到明显抑制,而注射ds Rf ARSB-0311后,其体外分泌物中的对苯醌的浓度反而显着升高。这表明Rf ARSBs可以调节红棕象甲体外免疫分泌物中的对苯醌的含量,从而影响该虫的体外免疫能力。5.红棕象甲对其体外免疫分泌物的行为响应行为测定的结果表明,红棕象甲体外分泌物能使个体产生引诱或趋避的特定行为响应,而响应强弱与分泌物的量有关。幼虫和成虫皆对中等剂量的体外分泌物最为敏感,引诱活性最佳。随着分泌物量的增加或减少,引诱效果逐渐下降。其中,成虫在较高剂量的分泌物的影响下表现出最大的趋避性。因此,低含量的体外分泌物对红棕象甲起着引诱剂的作用,而高含量的体外分泌物反而有望作为驱避剂。6.红棕象甲免疫权衡的生理调控红棕象甲七龄幼虫的体外分泌物的抑菌活性、血淋巴的酚氧化酶活性和血淋巴的抗菌活性皆显着高于三龄幼虫。然而幼虫的三龄发育历期却显着更短。对于成虫而言,交配通过降低个体的免疫防御能力而付出巨大的代价,但这种规律表现出与性别和年龄相关的差异性。在12日龄个体中,交配能够显着降低雄虫体外分泌物的抑菌活性,而雌虫不受影响。相反,在52日龄个体中,交配能够显着降低雌虫体外分泌物的抑菌活性,而雄虫却不受影响。在未交配个体中,血淋巴酚氧化酶活性随着日龄的增加而显着上升,且这种变化规律不存在性别差异。然而未交配雌虫和未交配雄虫的寿命分别显着低于交配雌虫和交配雄虫的寿命。虽然12日龄交配雌虫的卵孵化率显着高于52日龄交配雌虫的卵孵化率,但是12日龄雌虫的产卵量和子代数皆显着低于52日龄雌虫的产卵量和子代数。此外,单独的免疫胁迫物因子对免疫防御强弱的影响没有差异。这些结果表明,体外和体内免疫强弱的变化是虫龄、性别、交配和免疫处理等多个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这种免疫系统又与其它生活史组分存在着直接权衡和生理调控关系,从而影响了个体在免疫上的投资,即免疫能力的上升,必然以发育历期、寿命、交配能力和生殖能力等作为代价,而这种权衡关系又错综复杂。综合本文的研究结果,以对苯醌为主要免疫活性成分的体外分泌物在红棕象甲的体外免疫防御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当红棕象甲遭受病原菌的侵染时,寄主的免疫反应(体外免疫和体内免疫)被激活,从而削弱了病原菌的侵染效果,导致该虫种群的成功入侵和定殖。因此,本研究着重以体外免疫作为视角和切入点,通过深入探讨红棕象甲抵御病原菌侵染过程中免疫系统的作用机制,不仅揭示了该虫的入侵特性和适应性变异机制,而且有助于深入剖析病原菌和寄主之间的免疫互作效应和多样化的免疫防御策略,提升病原菌田间控害效果,为开发以昆虫免疫系统为靶标的新型害虫抑制剂或行为干扰剂等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吕云彤[9](2020)在《基于转录组与代谢组分析舞毒蛾取食诱导小黑杨抗性分子机制》文中研究说明小黑杨(Populus simonii×P.nigra)是三北地区重要的绿化树种,也是北方防风林主要树种,有良好的防风固沙作用。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是世界性森林害虫,分布广、食性杂,给林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探究小黑杨与舞毒蛾之间的互作机制,挖掘小黑杨抗舞毒蛾取食功能基因,为舞毒蛾的有效防治以及抗虫品种的育种提供依据,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小黑杨响应舞毒蛾取食和机械损伤的差异表达基因和代谢产物,并进一步测定了关键差异基因表达量以及相关酶活性,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BGISEQ-500高通量测序平台构建舞毒蛾取食处理和机械损伤处理的小黑杨叶片转录组文库。测序获得获得62.43 Gb数据,经过过滤和质量检测后,组装共得到70116条Unigene,平均长度1567 bp。将Unigene在公共数据库进行注释,最终分别有62326(NR:88.89%)、47332(SwissProt:67.51%)、49093(KOG:70.02%)、48222(KEGG:68.77%)、47802(GO:68.18%)以及 48414(Pfam:69.05%)个 Unigene 获得功能注释。通过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舞毒蛾取食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表达基因数目最多(12152个),而舞毒蛾取食组和机械损伤处理组以及机械损伤处理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基因(DEGs)的数量仅分别有7935个和6440个,这些差异基因根据GO功能注释,其中,分子功能中注释到的Unigene基因最多,138372个,其次是生物学过程(105094个),最后是细胞组成部分(82586个)。并筛选出3666个与舞毒蛾取食特异性相关的差异基因和1171个与机械损伤特异性相关的差异基因。2、基于LC-MS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研究舞毒蛾取食和机械损伤处理的小黑杨叶片代谢产物的种类及其含量变化。采用XCMS软件对代谢物离子峰进行提取,检测到正离子峰有9108个,负离子峰有7656个。通过主成分分析(PCA)结合T-test单变量统计方法进行分类判别和筛选,通过代谢物在第二主成分(PC2)贡献度排序,筛选出与取食特异性差异代谢物:泛醌(37.62倍)和升麻甙(53.89倍),以及与机械损伤特异性相关的差异代谢物:对苯二酚葡糖苷(59.9倍)、异长春花苷内酰胺(2.17倍)。3、通过组合转录组中筛选出的差异基因与代谢组中筛选出的差异代谢物,根据KEGG代谢通路的分析,这些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苯丙素生物合成代谢通路(ko00940)和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通路(ko00941)通路。其中,包括38个富集到苯丙素生物合成代谢通路(ko00940)和30个富集到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通路(ko00941)相关差异基因,共有52和45个差异基因分别在舞毒蛾处理组和机械损伤处理组中上调表达。此外,舞毒蛾取食对小黑杨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CCR-1、CCR-2)、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DFR)、黄烷酮-3-羟化酶基因(F3H)、黄酮醇合成酶基因(FLS)、无色花青素还原酶基因(LAR)、查尔酮合成酶基因(CHS-1、CHS-2)、过氧化物酶基因(POD)和肉桂醇脱氢酶基因(CAD)表达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显着诱导上调,而对无色花青素还原酶基因(LAR)和肉桂醇脱氢酶基因(CAD)主要表现为抑制下调。舞毒蛾取食处理与机械损伤处理对小黑杨CCR、DFR、FLS、CHS、POD和CAD活性均表现为诱导作用。舞毒蛾取食处理组中CHS与DFR活性变化最为显着,分别为对照组的6.91和5.56倍,机械损伤处理组中DFR与FLS活性变化最为显着,分别为对照组的2.30和2.31倍。舞毒蛾取食和机械损伤均能诱导CCR、DFR、FLS、CHS、POD和CAD酶活性增加,FLS和LAR酶活性在取食处理与机械损伤处理后无明显变化。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小黑杨苯丙素生物合成代谢通路(ko00940)和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通路(ko00941)中相关合成酶及其基因参与应对舞毒蛾取食处理以及机械损伤处理的防御反应,研究结果丰富了小黑杨抗虫性功能研究,为舞毒蛾的防治和林业工程选育抗虫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和新途径。

康志伟[10](2019)在《烟蚜茧蜂与豌豆蚜互作的行为与分子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 Ashamd)是蚜虫重要的寄生性天敌。在烟蚜茧蜂搜寻寄主和完成寄生的过程中,嗅觉系统和毒腺中的寄生因子起了关键作用。烟蚜茧蜂嗅觉系统可以根据植物在受到蚜虫为害后释放的挥发性物质对寄主蚜虫进行远距离定位。同时,烟蚜茧蜂嗅觉系统还能够识别蚜虫自身释放的挥发性物质(如报警信息素等)和体表化合物(如碳氢化合物等)对寄主蚜虫进行寄生前的近距离识别。完成识别过程后,烟蚜茧蜂能够根据寄主蚜虫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寄生策略(重寄生或单次寄生)。本论文利用行为学,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对烟蚜茧蜂识别和调控寄主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 Harris)体内营养物质的分子机理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烟蚜茧蜂近距离识别豌豆蚜的关键因子研究烟蚜茧蜂近距离识别因子的研究结果表明:烟蚜茧蜂偏好于寄生2-3龄豌豆蚜若虫,并且对2-3龄豌豆蚜若虫的寄生率也显着高于其它龄期。不同色型豌豆蚜偏好性分析中显示,烟蚜茧蜂对不同色型豌豆蚜没有明显的选择趋性,但对绿色豌豆蚜的寄生能力显着强于红色豌豆蚜。深入分析发现,红色豌豆蚜对烟蚜茧蜂寄生的反抗能力(逃跑,踢腿和坠落)显着强于绿色豌豆蚜。转录组学数据显示,红色和绿色豌豆蚜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差异不大,但红色豌豆蚜报警信息素合成基因的表达量显着高于绿色豌豆蚜。除体型大小和颜色外,对体表碳氢化合物和报警信息素的研究表明:烟蚜茧蜂对蚜虫报警信息素具有明显的选择趋性,对体表碳氢化合物无选择行为。2烟蚜茧蜂嗅觉识别相关基因的鉴定分析为探究烟蚜茧蜂识别植物挥发性物质和蚜虫报警信息素的分子机制,我们利用二代转录组学技术对烟蚜茧蜂嗅觉相关基因进行了鉴定分析。通过转录组学技术共鉴定得到嗅觉结合蛋白13个,化学感受蛋白5个,嗅觉受体62个,味觉受体15个,离子型受体23个,神经膜元蛋白1个和嗅觉降解酶107个(其中酯酶类嗅觉降解酶40个,细胞色素P450家族基因45个,谷胱甘肽转移酶9个,UDP-葡糖醛酸基转移酶类降解酶基因8个,醛氧化酶1个和乙醇脱氢酶类降解酶4个)。烟蚜茧蜂嗅觉相关基因中未发现性别特异表达基因(仅在雌蜂或雄蜂触角中表达)。后续qPCR验证实验结果显示,大部分嗅觉相关基因在触角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身体其它部位。嗅觉受体基因在不同寄主蚜虫羽化的烟蚜茧蜂中的表达差异表明嗅觉受体可能在烟蚜茧蜂识别寄主蚜虫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作用。3烟蚜茧蜂寄生对豌豆蚜体内营养物质及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通过对烟蚜茧蜂寄生后豌豆蚜体内的营养物质进行分析发现,烟蚜茧蜂寄生改变了豌豆蚜体内氨基酸的组成,如:提高了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但总氨基酸的含量不变;寄生后豌豆蚜体内总的可溶性糖的含量先上升后与对照保持不变,但蔗糖在寄生后豌豆蚜体内的含量显着高于未寄生豌豆蚜。寄生对豌豆蚜中总蛋白的含量影响不大。脂类物质的含量在96小时前没有差异,但寄生120小时的豌豆蚜体内的含量显着高于未寄生豌豆蚜。为探求烟蚜茧蜂寄生对豌豆蚜营养改变的分子机制,我们利用转录组学技术对烟蚜茧蜂寄生后不同时间节点的基因表达进行分析。后续实验利用qPCR技术对转录组学结果进行了验证分析。转录组学和qPCR结果显示,烟蚜茧蜂寄生调高了部分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类物质合成关键酶的表达。寄生120小时的转录组数据显示,与营养调节相关的差异基因大都是在寄生后的豌豆蚜体内显着上调。另外,我们也对烟蚜茧蜂寄生后豌豆蚜免疫系统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烟蚜茧蜂寄生能够诱导豌豆蚜部分免疫基因的表达,但差异基因主要集中在免疫效应因子方面。与黑化相关的酚氧化酶原基因和与报警信息素合成相关的IPPS在烟蚜茧蜂寄生后显着上调。4烟蚜茧蜂毒腺相关基因的鉴定分析烟蚜茧蜂寄生能够通过调控豌豆蚜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而调控其营养物质组成和免疫反应。本章通过转录组学在烟蚜茧蜂毒腺组织中共鉴定得到了与寄生相关的基因137个,其中蛋白酶和肽酶类64个,蛋白酶抑制剂10个,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基因14个,嗅觉识别和结合蛋白43个和其它蛋白6个。这些蛋白中高表达毒液蛋白前十为:c31810g1(γ-谷氨酰转肽酶),c37137g18(肌浆网/内质网钙ATP酶),c30563g3(丝氨酸蛋白酶52),c31096g1(γ-谷氨酰转肽酶),c18357g1(嗅觉结合蛋白10),c30894g1(钙网蛋白),35614g1(嗅觉结合蛋白3),c37137g2(肌浆网/内质网钙ATP酶),c10661g1(糜蛋白酶),和c32571g2(烯醇化酶)。在所得到的蛋白酶和肽酶中发现了一个与阿尔蚜茧蜂γ-谷氨酰转肽酶高度相似的γ-谷氨酰转肽酶基因。同时,这个γ-谷氨酰转肽酶在烟蚜茧蜂毒腺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头部和胸部。此外,在毒腺中还鉴定到一个高表达的钙网蛋白。这个钙网蛋白与已报道的蝶蛹金小蜂中钙网蛋白具有很高的相似度。本论文通过通过行为学,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分析对烟蚜茧蜂是如何定位和识别寄主以及寄生后调控寄主豌豆蚜的行为和分子机制进行了研究分析。为全面解析植物-昆虫-天敌三级营养关系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在实际生产中,为天敌昆虫的防控能力和释放机制提供更全面的科学依据。此外本研究中鉴定得到的嗅觉相关基因为未来筛选和合成对天敌昆虫具有显着吸引作用的化合物和生物农药的研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二、存在植物、害虫、天敌之间的他感物质及其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存在植物、害虫、天敌之间的他感物质及其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植物挥发性化合物DMNT毒杀小菜蛾的机制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食型昆虫的分类
    1.2 现代化技术对植食昆虫的防治现状
        1.2.1 化学杀虫剂
        1.2.2 植物源杀虫剂
        1.2.3 RNAi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2.4 微生物防治
        1.2.5 转基因抗虫技术的应用
    1.3 植物对草食型昆虫的天然防御方式
        1.3.1 间接防御
        1.3.2 直接防御
    1.4 植物天然化合物对微生物的影响
    1.5 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先天免疫
    1.6 昆虫的先天免疫
    1.7 昆虫肠道防御系统
        1.7.1 天然物理防御-围食膜
        1.7.2 Duox-ROS防御系统
        1.7.3 Imd免疫通路
    1.8 小菜蛾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和防治研究
    1.9 研究背景
    1.10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DMNT能够驱逐和直接毒杀小菜蛾幼虫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植物材料和昆虫的饲养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1.3 试验试剂及试剂配方
    2.2 试验方法
        2.2.1 35Spro:PEN1 转基因拟南芥植株的获得
        2.2.2 35Spro:PEN1 转基因拟南芥纯合植株中PEN1 基因表达量检测
        2.2.3 35Spro:PEN1 转基因拟南芥的生长条件
        2.2.4 35Spro:PEN1 转基因拟南芥对小菜蛾幼虫的气味偏好性选择试验
        2.2.5 小菜蛾幼虫对35Spro:PEN1 转基因拟南芥的强制性取食
        2.2.6 GC-MS(Gas Chromatography and Mass Spectrometry)检测 35Spro:PEN1转基因拟南芥中 DMNT 的含量
        2.2.7 体外化学合成DMNT对小菜蛾幼虫的气味偏好性选择试验
        2.2.8 小菜蛾幼虫强制性取食DMNT试验
        2.2.9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35Spro:PEN1 转基因拟南芥植株阳性苗鉴定
        2.3.2 35Spro:PEN1 转基因拟南芥中PEN1 基因表达量显着上调
        2.3.3 35Spro:PEN1 转基因拟南芥能够驱逐和毒杀小菜蛾幼虫
        2.3.4 挥发性化合物DMNT在35Spro:PEN1 转基因拟南芥中累积
        2.3.5 DMNT能够显着驱赶和抑制小菜蛾幼虫的生长发育
        2.3.6 DMNT对小菜蛾不同龄期幼虫的影响
        2.3.7 DMNT降低小菜蛾幼虫的取食量和排便量
    2.4 讨论
第三章 DMNT破坏小菜蛾肠道内围食膜屏障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主要仪器设备
        3.1.3 试验试剂与配方
    3.2 试验方法
        3.2.1 饥饿试验
        3.2.2 脂肪酶酶活检测
        3.2.3 “Smurf”染料检测幼虫肠道的渗透性
        3.2.4 幼虫食用DMNT后围食膜结构的观察
        3.2.5 幼虫肠道横切片
        3.2.6 qRT-PCR分析
        3.2.7 dsRNA-PxMucin的合成
        3.2.8 dsRNA的饲喂
        3.2.9 RNAseq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DMNT破坏幼虫肠道完整性
        3.3.2 DMNT破坏幼虫肠道内围食膜结构
        3.3.3 幼虫的转录组分析
        3.3.4 DMNT抑制小菜蛾幼虫肠道内围食膜合成基因PxMucin的表达
        3.3.5 dsRNA-PxMucin的合成
        3.3.6 PxMucin基因沉默后抑制了幼虫的生长发育
        3.3.7 dsRNA-PxMucin脱靶风险较低
    3.4 讨论
第四章 小菜蛾幼虫肠道微生物在DMNT毒杀中的作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试剂及配方
        4.1.3 仪器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抗生素处理
        4.2.2 检测抗生素对肠道菌的杀灭效果
        4.2.3 小菜蛾幼虫肠道横切片HE染色
        4.2.4 小菜蛾幼虫肠道横切片革兰氏染色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抗生素对小菜蛾幼虫生长发育无显着影响
        4.3.2 小菜蛾幼虫肠道内围食膜结构完整性不依赖于肠道微生物
        4.3.3 肠道微生物在DMNT对小菜蛾的致死作用中至关重要
        4.3.4 DMNT对小菜蛾幼虫的致死作用需要肠道微生物的助攻
        4.3.5 围食膜屏障破损后微生物攻击肠道细胞
    4.4 讨论
第五章 DMNT致使小菜蛾幼虫肠道菌群紊乱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试剂及配方
        5.1.3 仪器设备
    5.2 试验方法
        5.2.1 16S rDNA测序
        5.2.2 清洁型2 龄幼虫的培养
        5.2.3 小菜蛾幼虫肠道菌的分离与培养
        5.2.4 肠道菌的喂食试验
        5.2.5 DMNT处理后幼虫肠道组织中溶菌酶基因表达量
    5.3 结果与分析
        5.3.1 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主成成分分析
        5.3.2 DMNT破坏小菜蛾幼虫肠道内菌群稳态
        5.3.3 DMNT导致幼虫肠道内菌属丰度显着改变
        5.3.4 清洁型2 龄幼虫肠道内大部分微生物被抗生素清除
        5.3.5 肠道微生物帮助DMNT加速小菜蛾幼虫死亡
        5.3.6 DMNT处理后肠道溶菌酶基因表达量降低
    5.4 讨论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DMNT 碳普
附录 B DMNT 氢普
附录 C pLGNL-35S 载体图谱
个人简介
发表论文
授权专利

(2)枸杞红瘿蚊拟长尾小蜂生物学特性及其寄主识别的化学生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 宁夏枸杞
    2 枸杞红瘿蚊
        2.1 为害特征
        2.2 发生规律
        2.3 防治现状
    3 虫瘿及致瘿昆虫
        3.1 成瘿植物种类
        3.2 致瘿昆虫种类
        3.3 虫瘿形态结构
        3.4 虫瘿的形成与功能
        3.5 致瘿昆虫的共生者
    4 寄生蜂
        4.1 寄生蜂对寄主的选择机制
        4.2 寄生蜂在害虫综合防治中的应用
    5 致瘿昆虫的寄生蜂
    6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枸杞红瘿蚊虫瘿内昆虫种类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地概况
        1.2 样品采集及寄生率调查
        1.3 寄生蜂饲养及形态观察
    2 结果与分析
        2.1 枸杞红瘿蚊虫瘿内的昆虫类群
        2.2 枸杞红虫瘿内寄生蜂种类及其成虫的形态特征
        2.3 枸杞红瘿蚊寄生蜂自然种群寄生率
    3 讨论
第三章 枸杞红瘿蚊拟长尾小蜂生物学特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虫源及植物
        1.2 拟长尾小蜂幼期各虫态生长发育及形态特征观察
        1.3 拟长尾小蜂成虫生长发育及生活习性观察
        1.4 拟长尾小蜂的代生活史及越冬虫态观察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拟长尾小蜂幼期各虫态的生长发育及形态特征
        2.2 拟长尾小蜂成虫的生长发育及生活习性
        2.3 拟长尾小蜂的代生活史及越冬虫态
    3 讨论
第四章 枸杞红瘿蚊拟长尾小蜂寄主选择的影响因素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虫源和植物
        1.2 枸杞红瘿蚊的发育进度观察及龄期划分
        1.3 虫瘿发育阶段对枸杞红瘿蚊拟长尾小蜂寄主选择的影响
        1.4 枸杞红瘿蚊拟长尾小蜂自身因素对其寄主选择的影响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枸杞红瘿蚊的生长发育及龄期划分
        2.2 枸杞红瘿蚊拟长尾小蜂对不同发育阶段虫瘿的选择偏好
        2.3 枸杞红瘿蚊拟长尾小蜂寄主选择的影响因素
    3 讨论
第五章 枸杞红瘿蚊拟长尾小蜂对寄主的化学识别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虫源
        1.2 供试植物及虫瘿
        1.3 枸杞红瘿蚊拟长尾小蜂对虫瘿挥发物的选择与识别
        1.4 虫瘿挥发物化学成分分析
        1.5 枸杞红瘿蚊拟长尾小蜂对虫瘿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GC-EAD)
        1.6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虫瘿挥发物在枸杞红瘿蚊拟长尾小蜂寄主选择中的作用
        2.2 虫瘿挥发物的化学成分分析
        2.3 枸杞红瘿蚊拟长尾小蜂对虫瘿挥发物触角电位反应
    3 讨论
第六章 枸杞红瘿蚊拟长尾小蜂触角及产卵器感受器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扫描电镜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触角概述
        2.2 触角感受器类型和结构
        2.3 产卵器概述
        2.4 产卵器感器类型和结构
    3 讨论
        3.1 触角形态和感器
        3.2 产卵器感受器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博士期间所获荣誉
博士期间参与项目及科研成果

(3)棉铃虫共生菌多样性及对棉花防御反应的调控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昆虫共生菌研究概况
        1.1 起源和传播方式
        1.2 昆虫共生菌主要功能
        1.2.1 提供营养和进行物质代谢
        1.2.2 保护宿主免受病原菌侵害以及抵御天敌
        1.2.3 调控宿主生殖
        1.2.4 赋予昆虫杀虫剂抗性和抗逆性
        1.2.5 利用共生菌杀灭害虫
        1.3 共生菌调控昆虫与植物的互作关系
        1.3.1 协助宿主取食、消化寄主植物
        1.3.2 促进植物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1.3.3 促进外来生物入侵
        1.3.4 改变寄主植物的防御机制
        1.4 共生菌研究趋势
    2 昆虫与植物互作机制
        2.1 植物对昆虫的防御反应
        2.1.1 间接防御
        2.1.2 直接防御
        2.2 昆虫对植物防御反应的调节
        2.2.1 植物的防御反应因昆虫食性而异
        2.2.2 多重刺激触发昆虫取食期间的植物防御
        2.2.3 共生菌影响植物的防御反应
    3 棉铃虫与棉花互作研究
    4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棉铃虫共生菌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虫源
        2.2 样品收集
        2.2.1 不同发育阶段棉铃虫
        2.2.2 棉铃虫不同组织
        2.2.3 取食不同食物的棉铃虫
        2.2.4 不同地理种群的棉铃虫
        2.3 16SrRNA高通量数据分析
        2.3.1 DNA提取及检测
        2.3.2 Illumina Miseq测序
        2.3.3 优势菌群的绝对定量分析
        2.4 卵宏基因组分析
        2.4.1 样品收集
        2.4.2 DNA提取
        2.4.3 文库构建和测序分析
        2.5 反吐液微生物分离培养
        2.5.1 培养基的配制
        2.5.2 微生物培养
        2.5.3 微生物初步筛选
        2.5.4 生理生化特征检测
        2.5.5 16SrRNA鉴定
        2.5.6 微生物对棉铃虫体重影响的测定
    3.结果与分析
        3.1 棉铃虫不同发育阶段共生菌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
        3.1.1 数据评估与物种注释
        3.1.2 棉铃虫不同发育阶段微生物的群落组成
        3.1.3 棉铃虫不同发育阶段微生物比较分析
        3.1.4 棉铃虫不同发育阶段微生物功能预测
        3.1.5 棉铃虫卵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3.2 棉铃虫不同组织共生菌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
        3.2.1 数据评估与物种注释
        3.2.2 棉铃虫幼虫不同组织微生物多样性的差异
        3.2.3 反吐液微生物组成分析和功能预测
        3.2.4 反吐液微生物分离初步鉴定
        3.2.5 反吐液微生物菌株鉴定
        3.2.6 反吐液微生物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3.3 食物对棉铃虫共生菌的影响
        3.3.1 数据评估与物种注释
        3.3.2 棉铃虫卵和卵壳微生物比较分析
        3.3.3 取食卵壳对1龄棉铃虫幼虫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3.4 食物对棉铃虫3龄幼虫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3.5 叶片饲养的不同龄期棉铃虫幼虫微生物多样性的差异
        3.4 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共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3.4.1 数据评估与物种注释
        3.4.2 不同地理种群棉铃虫微生物α多样性差异分析
        3.4.3 不同地理种群棉铃虫微生物组成及丰度分析
        3.4.4 不同地理种群棉铃虫微生物菌群LEfse分析
        3.4.5 地理环境对棉铃虫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影响
        3.4.6 不同地理种群棉铃虫卵微生物绝对定量验证
    4 讨论
第三章 代谢组和转录组联合解析棉花对棉铃虫幼虫防御反应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样品收集
        2.2 转录组数据分析
        2.2.1 总RNA提取及转录组测序
        2.2.2 基因功能注释
        2.2.3 筛选差异基因
        2.3 代谢组检测分析
        2.3.1 样品提取流程
        2.3.2 色谱采集条件
        2.3.3 代谢物定量与定性原理
        2.3.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转录组检测结果分析
        3.1.1 转录组测序统计和评估
        3.1.2 样品相关性分析
        3.1.3 差异基因的筛选
        3.1.4 差异表达聚类分析
        3.1.5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注释及分类
        3.1.6 差异表达基因参与代谢通路分析
        3.1.7 防御反应相关基因分分析
        3.1.8 转录因子分析
        3.2 代谢组检测结果分析
        3.2.1 数据结果与评估
        3.2.2 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3.2.3 差异代谢物分析
        3.2.4 差异代谢物KEGG注释及功能分析
        3.2.5 不同棉铃虫诱导棉花差异基代谢物表达趋势分析
        3.3 代谢组转录组联合分析
        3.3.1 相关性分析
        3.3.2 KEGG通路分析
        3.3.3 相关性网络图分析
        3.3.4 O2PLS分析
    4 讨论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1 全文总结
    2 创新点
    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数据质控处理分析及引物
附录 Ⅱ 抗生素处理对棉铃虫共生菌的影响
附录 Ⅲ 个人简历
致谢

(4)转石竹烯合酶基因GhTPS1棉花对棉花害虫与寄生蜂行为学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表
第一章 挥发物参与植物间接防御
    1 植物抗虫机制概述
    2 参与间接防御的害虫天敌
        2.1 捕食者
        2.2 寄生蜂
        2.3 无脊椎动物
        2.4 杂食动物
    3 昆虫的嗅觉系统及相关蛋白
    4 植物挥发物参与植物防御的具体机制
        4.1 驱避害虫
        4.2 吸引害虫天敌
        4.3 植物挥发物影响害虫的信息素识别过程
        4.4 植物挥发物直接影响害虫生存能力
        4.5 邻近植物间的挥发物交流提高植物的防御抗性
        4.6 植物挥发物之间的协同防御效应
        4.7 植物挥发物对植物防御的负面效应
    5 植物萜烯合成途径
        5.1 底物的从头合成
        5.2 萜烯合成
        5.3 萜烯合酶
    6 石竹烯合酶基因参与植物防御研究进展
第二章 GhTPS1参与棉花间接防御的机制研究
    1 引言
        1.1 棉田生态系统常见害虫及其天敌
        1.2 棉花抗虫研究与育种进展
        1.3 现有抗虫基因存在的问题
        1.4 棉花挥发性物质研究进展
        1.5 棉花萜烯合酶基因鉴定
        1.6 GhTPSs基因的应用研究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石竹烯合酶的同源进化分析
        3.2 GhTPS1基因的棉花遗传转化与纯系获得
        3.3 GhTPS1转基因棉花的分子和生化水平鉴定
        3.4 GhTPS1转基因棉花对棉田害虫的行为学影响
        3.5 GhTPS1转基因棉花吸引棉花害虫的天敌寄生蜂
    4 讨论
        4.1 石竹烯参与棉花防御
        4.2 合成生物学在植物防御中的应用前景
        4.3 挥发物合酶基因的组合表达策略
        4.4 野生植物TPS基因发掘助力抗虫作物育种
        4.5 植物挥发物提高植物对病原微生物抵抗能力
        4.6 昆虫嗅觉系统中的石竹烯结合蛋白分析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5)敌害生物轮虫对微藻细胞的毒性剖析与植物源物质川楝素在控制棘尾虫污染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微藻规模化培养
        1.1.1 培养模式
        1.1.2 培养设备
        1.1.3 生活周期与培养模式调控
        1.1.4 培养参数优化与调控
        1.1.5 敌害生物危害与防治
        1.1.6 种质工程
    1.2 微藻规模化培养中的生物污染
        1.2.1 污染来源
        1.2.2 主要污染物及污染机制
    1.3 主要敌害生物——轮虫和棘尾虫
        1.3.1 轮虫
        1.3.2 棘尾虫
    1.4 生物污染防控方法
        1.4.1 污染预防
        1.4.2 过滤法
        1.4.3 化学防治
        1.4.4 改变培养条件
        1.4.5 生物控制
    1.5 植物源杀虫剂
        1.5.1 神经毒剂
        1.5.2 呼吸毒剂
        1.5.3 消化毒剂
        1.5.4 生长抑制物质
    1.6 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2章 轮虫分泌物对小球藻的化学抑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无菌小球藻和轮虫的培养
        2.2.2 培养基
        2.2.3 小球藻和轮虫培养滤液的获取
        2.2.4 小球藻在含不同浓度CCM或RCF的改良F/2培养基中的培养
        2.2.5 不同初始密度小球藻在含定量RCF培养基中的培养
        2.2.6 生长测量
        2.2.7 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2.2.8 光合放氧能力与呼吸耗氧能力测定
        2.2.9 数据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CCM对小球藻细胞生长和光合的影响
        2.3.2 RCF对小球藻细胞生长、光合和呼吸作用的影响
        2.3.3 定量RCF对不同初始密度小球藻生长、光合和呼吸作用的影响
    2.4 讨论
    2.5 结论
第3章 轮虫分泌物中抑制性物质的化学本质及作用机理探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无菌小球藻,轮虫和培养基
        3.2.2 小球藻和轮虫培养滤液获取
        3.2.3 RCF组分分离
        3.2.4 小球藻在含煮沸RCF的F/2 培养基中的培养
        3.2.5 小球藻在含有不同浓度RCF组分的改良F/2培养基中的培养
        3.2.6 生长测量
        3.2.7 快速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JIP)和叶绿素荧光测定
        3.2.8 光合放氧能力与呼吸耗氧能力测定
        3.2.9 数据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RCF中蛋白质对小球藻的影响
        3.3.2 RCF水溶性组分对小球藻的影响
        3.3.3 RCF脂溶性组分对小球藻的影响
    3.4 讨论
    3.5 结论
第4章 轮虫释放的脂溶性抑制物对小球藻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脂溶性抑制物的获取及小球藻培养
        4.2.2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4.2.3 抗氧化系统各参数测定
    4.3 实验结果
    4.4 讨论
    4.5 结论
第5章 植物源复配药剂对微拟球藻培养中轮虫污染的治理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微拟球藻和轮虫培养
        5.2.2 培养基
        5.2.3 植物源杀虫剂
        5.2.4 微拟球藻在不同体系中的培养
        5.2.5 生长测量
        5.2.6 JIP测定
        5.2.7 数据分析
    5.3 实验结果
        5.3.1 微拟球藻细胞密度与轮虫种群密度
        5.3.2 快速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JIP)
    5.4 讨论
    5.5 结论
第6章 植物源单剂川楝素对小球藻培养中棘尾虫污染的治理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贻贝棘尾虫的获取及前处理
        6.2.2 培养基
        6.2.3 杀虫剂
        6.2.4 蛋白核小球藻细胞形态鉴定
        6.2.5 毒性试验
        6.2.6 川楝素和碳酸氢铵在微藻养殖中的安全性评价
        6.2.7 叶绿素荧光测定
        6.2.8 数据分析
    6.3 实验结果
        6.3.1 毒性试验及症状观察
        6.3.2 棘尾虫种群数量变化
        6.3.3 亚致死浓度川楝素和碳酸氢铵对微藻的安全性评价
    6.4 讨论
    6.5 结论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中国茶园主要害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茶园主要害虫发生及其为害特征
2 茶园主要害虫生物防治的应用研究概况
    2.1 天敌节肢动物防治茶园主要害虫
    2.2 微生物源农药防治茶园主要害虫
    2.3 植物源农药防治茶园主要害虫
    2.4 信息化合物防治茶园主要害虫
3 茶树病虫害生物防治的不足之处
4 茶树主要害虫生物防控的思考与展望
    4.1 构建茶园的载体植物系统防治茶树虫害
    4.2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开发微生物源农药
    4.3 建立植物源农药生物活性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方法
    4.4 加强信息化合物主要组分的结构和活性成分的研究

(7)茶尺蠖解毒相关基因的功能及其表达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昆虫抗药性
        1.1.1 定义
        1.1.2 对策
    1.2 谷胱甘肽-S-转移酶
        1.2.1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的分类及命名
        1.2.2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结构与功能
        1.2.3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研究现状
    1.3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基转移酶
        1.3.1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基转移酶的研究
        1.3.2 UGT的命名法则
        1.3.3 昆虫UGT的结构与功能
        1.3.4 昆虫UGT研究现状
    1.4 RNA干扰
        1.4.1 RNAi作用机制
        1.4.2 常见的RNAi递送方式
        1.4.3 RNAi在昆虫中的应用现状
    1.5 茶尺蠖概述
        1.5.1 茶尺蠖分布及生理特征
        1.5.2 茶尺蠖形态特征
        1.5.3 茶尺蠖防治方法
    1.6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茶尺蠖解毒相关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
        2.2.1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2.2.2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基转移酶
    2.3 讨论
第3章 RNA干扰对解毒相关基因沉默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
        3.2.1 茶尺蠖解读相关基因标准质粒的构建
        3.2.2 解毒相关基因扩增标准曲线
        3.2.3 杀虫剂刺激茶尺蠖后解毒相关基因变化规律
        3.2.4 dsRNA的合成
        3.2.5 dsRNA沉默效果的检测
        3.2.6 解毒相关基因沉默后杀虫剂刺激四种基因表达量变化
        3.2.7 RNA干扰解毒相关基因后三种杀虫剂的毒力测定
    3.3 讨论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红棕象甲体外免疫效能及其与体内免疫权衡的生理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红棕象甲入侵生物学研究及控制现状
        1.1.1 红棕象甲的起源、入侵和扩散
        1.1.2 红棕象甲的寄主种类及为害特征
        1.1.3 红棕象甲的形态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1.1.4 红棕象甲的防治现状
    1.2 红棕象甲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1.2.1 红棕象甲病原真菌的研究
        1.2.2 病原细菌对红棕象甲的杀虫活性
        1.2.3 昆虫病原线虫对红棕象甲的防效
        1.2.4 其它天敌对红棕象甲的控制
    1.3 昆虫抵御外源入侵物的免疫防御机制
        1.3.1 体内免疫防御策略
        1.3.2 体外免疫防御策略
    1.4 昆虫体外免疫防御分泌物
        1.4.1 体外分泌物的产生
        1.4.2 体外分泌物的化学组成
        1.4.3 体外分泌物的功能和作用
        1.4.4 体外分泌物的合成通路及其调控机理
    1.5 昆虫免疫防御策略的适应性选择机制
    1.6 昆虫的免疫权衡及防御代价
    1.7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思路
第二章 红棕象甲病原微生物的筛选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虫源的采集与饲养
        2.1.2 供试菌株
        2.1.3 试验仪器与药品试剂
        2.1.4 红棕象甲病原细菌的分离鉴定和菌株室内杀虫活性测定
        2.1.5 感染红棕象甲的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测定
        2.1.6 一株新型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对红棕象甲的作用评价
        2.1.7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红棕象甲病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控制效果
        2.2.2 红棕象甲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控制效果
        2.2.3 苏云金芽孢杆菌HA菌株对红棕象甲的控制效果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红棕象甲体外免疫分泌物的组分及其功能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昆虫的饲养
        3.1.2 供试菌株
        3.1.3 试验仪器与药品试剂
        3.1.4 红棕象甲体外分泌物的收集
        3.1.5 分泌物的体外免疫功能验证
        3.1.6 体外分泌物的代谢组学检测与分析
        3.1.7 体外分泌物的蛋白质含量测定
        3.1.8 红棕象甲体外分泌物主要活性成分1,4-苯醌的功能验证
        3.1.9 对苯醌对感染病原菌后的红棕象甲存活的影响
        3.1.10 干扰Rf ARSBs对红棕象甲体外分泌物中对苯醌含量的影响
        3.1.11 红棕象甲体外免疫分泌物的行为功能测定
        3.1.12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红棕象甲体外分泌物的收集情况及其分泌效率
        3.2.2 红棕象甲体外分泌物的体外免疫抑菌效能
        3.2.3 红棕象甲体外分泌物的组成成分
        3.2.4 对苯醌的体外抑菌活性
        3.2.5 红棕象甲体外免疫关键因子对苯醌对寄主的免疫保护效能
        3.2.6 红棕象甲ARSBs在体外免疫分泌物对苯醌调控过程中的作用
        3.2.7 红棕象甲对其体外分泌物的行为响应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红棕象甲体外和体内免疫的生理权衡及其防御代价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昆虫
        4.1.2 供试菌株
        4.1.3 试验仪器与药品试剂
        4.1.4 不同虫龄、性别和交配状态的红棕象甲感染病原菌后的生存试验
        4.1.5 不同虫龄、性别和交配状态的红棕象甲的体外免疫能力测定
        4.1.6 不同虫龄、性别和交配状态的红棕象甲的体内免疫能力测定
        4.1.7 不同虫龄、性别和交配状态的红棕象甲感染病原菌后的体外免疫能力测定
        4.1.8 不同虫龄、性别和交配状态的红棕象甲感染病原菌后的体内免疫能力测定
        4.1.9 红棕象甲的免疫功能与其发育历期、寿命、交配行为和生殖适应性之间的关系分析
        4.1.10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病原感染后的红棕象甲存活率的影响因素
        4.2.2 影响红棕象甲体外免疫效能的因子
        4.2.3 影响红棕象甲体内免疫效能的因子
        4.2.4 外源物胁迫对红棕象甲体外免疫效能的影响
        4.2.5 外源物胁迫对红棕象甲体内免疫效能的影响
        4.2.6 红棕象甲体外和体内免疫防御的权衡及调控的生理机制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1.1 红棕象甲的致病菌及其毒力
        5.1.2 红棕象甲体外分泌物在体外免疫防御中的作用
        5.1.3 红棕象甲体外分泌物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5.1.4 红棕象甲免疫权衡关系和生理调控机制
        5.1.5 红棕象甲体外免疫与体内免疫的调控模式
    5.2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5.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与获奖情况
致谢

(9)基于转录组与代谢组分析舞毒蛾取食诱导小黑杨抗性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舞毒蛾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进展
        1.1.1 舞毒蛾生物学特性
        1.1.2 舞毒蛾防治特性
    1.2 植物防御关键信号通路
    1.3 昆虫取食诱导直接防御研究进展
    1.4 寄主植物的间接防御研究进展
    1.5 转录组与代谢组测序技术在植物抗虫性上的应用
    1.6 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1.7 研究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2 舞毒蛾取食和机械损伤小黑杨转录组分析
    2.1 材料和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舞毒蛾取食与机械损伤处理
        2.1.3 小黑杨叶片总RNA提取及纯化
        2.1.4 cDNA文库的构建
        2.1.5 测序reads去噪及序列从头(de nevo)拼接
        2.1.6 CDS预测与SSR检测
        2.1.7 Unigene功能注释
        2.1.8 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转录组测序质量评估与组装结果
        2.2.2 Unigene的基因功能注释
        2.2.3 转录组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2.2.4 DEGs的KEGG代谢途径分析
        2.2.5 舞毒蛾取食与机械损伤特异性相关DEGs KEGG富集分析
    2.3 本章小结与讨论
3 舞毒蛾取食和机械损伤小黑杨代谢组学分析
    3.1 材料和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主要实验仪器
        3.1.3 代谢物的提取
        3.1.4 代谢物LC-MS分析
        3.1.5 代谢物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舞毒蛾取食与机械损伤对小黑杨代谢谱的影响
        3.2.2 差异代谢物鉴定和分析
        3.2.3 舞毒蛾取食与机械损伤特异性相关代谢物的筛选
        3.2.4 舞毒蛾取食相关代谢通路网络构建
    3.3 本章小结与讨论
4 小黑杨应答舞毒蛾取食代谢通路关键差异基因特性和表达分析
    4.1 材料和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主要实验仪器
        4.1.3 总RNA的提取与cDNA的合成
        4.1.4 小黑杨相关差异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4.1.5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4.1.6 数据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小黑杨取食胁迫相关差异基因分析
        4.2.2 舞毒蛾取食对ko00940和ko00941通路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与讨论
5 舞毒蛾取食对小黑杨代谢途径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5.1 材料和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POD活性测定
        5.1.3 CAD活性测定
        5.1.4 DFR活性测定
        5.1.5 LAR活性测定
        5.1.6 CCR、CHS、FLS和F3H活性测定
        5.1.7 酶液蛋白浓度测定
        5.1.8 数据统计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舞毒蛾取食和机械损伤处理对小黑杨CCR活性影响
        5.2.2 舞毒蛾取食和机械损伤处理对小黑杨CAD活性影响
        5.2.3 舞毒蛾取食和机械损伤对小黑杨POD活性影响
        5.2.4 舞毒蛾取食和机械损伤对小黑杨CHS活性影响
        5.2.5 舞毒蛾取食和机械损伤对小黑杨DFR活性影响
        5.2.6 舞毒蛾取食和机械损伤处理对小黑杨FLS活性影响
        5.2.7 舞毒蛾取食和机械损伤处理对小黑杨F3H活性影响
        5.2.8 舞毒蛾取食和机械损伤对小黑杨LAR活性影响
    5.3 本章小结与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烟蚜茧蜂与豌豆蚜互作的行为与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项目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蚜虫基本概述
    1.2 烟蚜茧蜂基本概述
    1.3 昆虫嗅觉系统研究进展
        1.3.1 化学感受器官
        1.3.2 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s,OBPs)
        1.3.3 昆虫化学感受蛋白(Chemosensory proteins,CSPs)
        1.3.4 气味受体(Odorant receptors,ORs)
        1.3.5 味觉受体(Gustatory receptors,GRs)
        1.3.6 离子型受体(Ionotropic receptors,IRs)
        1.3.7 感觉神经元膜蛋白(Sensory neuron membrane proteins,SNMPs)
        1.3.8 气味降解酶(Odorant-degrading enzymes,ODEs)
        1.3.9 烟蚜茧蜂嗅觉系统研究进展
    1.4 寄生蜂对寄主调控研究进展
        1.4.1 对寄主免疫的抑制作用
        1.4.2 调控寄主的生长发育
        1.4.3 烟蚜茧蜂与寄主蚜虫互作研究进展
    1.5 立题依据及内容
        1.5.1 立题依据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烟蚜茧蜂对豌豆蚜近距离识别因子的鉴定分析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方法
        2.2.1 供试昆虫及样品收集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试剂
        2.2.4 烟蚜茧蜂对不同龄期豌豆蚜的寄生能力分析
        2.2.5 烟蚜茧蜂对不同龄期豌豆蚜的偏好性选择实验
        2.2.6 烟蚜茧蜂对不同色型豌豆蚜的寄生能力分析
        2.2.7 烟蚜茧蜂对不同色型豌豆蚜的寄生偏好性研究
        2.2.8 不同色型豌豆蚜在烟蚜茧蜂寄生胁迫下的掉落能力分析
        2.2.9 不同色型豌豆蚜转录组学分析
        2.2.10 碳氢化合物在烟蚜茧蜂选择中的作用
        2.2.11 烟蚜茧蜂对蚜虫报警信息素的行为选择
        2.2.12 数据分析
    2.3 结果
        2.3.1 烟蚜茧蜂对不同龄期豌豆蚜的寄生能力和偏好性分析
        2.3.2 烟蚜茧蜂对不同色型豌豆蚜的寄生能力和偏好性分析
    2.4 讨论
第三章 烟蚜茧蜂嗅觉相关基因的鉴定分析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3.2.1 供试昆虫及样品收集
        3.2.2 主要试剂
        3.2.3 主要仪器
        3.2.4 烟蚜茧蜂触角总RNA提取
        3.2.5 转录组学测序
        3.2.6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分析
        3.2.7 qPCR验证
        3.2.8 吡虫啉处理对烟蚜茧蜂嗅觉系统的影响
        3.2.9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烟蚜茧蜂雌雄性触角比较转录组分析
        3.3.2 烟蚜茧蜂烟蚜茧蜂雌雄性触角转录组功能注释
        3.3.3 烟蚜茧蜂气味结合蛋白的鉴定分析
        3.3.4 烟蚜茧蜂化学感受蛋白的鉴定分析
        3.3.5 烟蚜茧蜂感觉神经元膜蛋白的鉴定分析
        3.3.6 烟蚜茧蜂气味受体的鉴定分析
        3.3.7 烟蚜茧蜂味觉受体的鉴定分析
        3.3.8 烟蚜茧蜂离子型受体的鉴定分析
        3.3.9 烟蚜茧蜂酯酶类嗅觉降解酶的鉴定分析
        3.3.10 烟蚜茧蜂细胞色素P450类嗅觉降解酶的鉴定分析
        3.3.11 烟蚜茧蜂谷胱甘肽转移酶类嗅觉降解酶的鉴定分析
        3.3.12 烟蚜茧蜂UDP-葡糖醛酸基转移酶类嗅觉降解酶的鉴定分析
        3.3.13 烟蚜茧蜂醛氧化酶和乙醇脱氢酶类嗅觉降解酶的鉴定分析
        3.3.14 烟蚜茧蜂嗅觉相关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3.3.15 烟蚜茧蜂与蚜虫相似气味结合蛋白和化学感受蛋白烟蚜茧蜂中的验证
    3.4 讨论
第四章 烟蚜茧蜂寄生对豌豆蚜体内营养物质及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和方法
        4.2.1 供试昆虫及样品收集
        4.2.2 主要试剂
        4.2.3 主要仪器
        4.2.4 豌豆蚜体内营养物质含量测定
        4.2.5 烟蚜茧蜂寄生后转录组测序及分析
        4.2.6 cDNA合成及qPCR验证
        4.2.7 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烟蚜茧蜂寄生对豌豆蚜体内氨基酸的影响
        4.3.2 烟蚜茧蜂寄生对豌豆蚜体内糖类物质的影响
        4.3.3 烟蚜茧蜂寄生对豌豆蚜体内蛋白质和脂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4.3.4 烟蚜茧蜂寄生后豌豆蚜差异基因分析
        4.3.5 烟蚜茧蜂寄生后豌豆蚜氨基酸代谢类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4.3.6 烟蚜茧蜂寄生后豌豆蚜糖类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4.3.7 烟蚜茧蜂寄生后豌豆蚜脂质类和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4.3.8 烟蚜茧蜂寄生后豌豆蚜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4.4 讨论
第五章 烟蚜茧蜂毒腺相关基因的鉴定分析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和方法
        5.2.1 供试昆虫及样品收集
        5.2.2 主要试剂
        5.2.3 主要仪器
        5.2.4 烟蚜茧蜂毒腺收集化合转录组学测序
        5.2.5 所得基因在不同组织内的定量验证
    5.3 实验结果和分析
    5.4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6.1 论文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存在植物、害虫、天敌之间的他感物质及其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植物挥发性化合物DMNT毒杀小菜蛾的机制解析[D]. 陈晨.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1)
  • [2]枸杞红瘿蚊拟长尾小蜂生物学特性及其寄主识别的化学生态机制研究[D]. 朱秀.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3]棉铃虫共生菌多样性及对棉花防御反应的调控作用[D]. 赵晨晨.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4]转石竹烯合酶基因GhTPS1棉花对棉花害虫与寄生蜂行为学影响研究[D]. 张立华. 内蒙古大学, 2020
  • [5]敌害生物轮虫对微藻细胞的毒性剖析与植物源物质川楝素在控制棘尾虫污染中的应用[D]. 徐冉.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20(01)
  • [6]中国茶园主要害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 李飞,杨丹,郑姣莉,姚经武,朱志刚,黄大野,曹春霞. 湖北农业科学, 2020(10)
  • [7]茶尺蠖解毒相关基因的功能及其表达模式研究[D]. 周雨晴. 新疆大学, 2020(07)
  • [8]红棕象甲体外免疫效能及其与体内免疫权衡的生理调控[D]. 蒲宇辰. 福建农林大学, 2020
  • [9]基于转录组与代谢组分析舞毒蛾取食诱导小黑杨抗性分子机制[D]. 吕云彤.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10]烟蚜茧蜂与豌豆蚜互作的行为与分子机制研究[D]. 康志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植物、害虫、天敌之间还有其他感官物质及其功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