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泥石流形成机理分析及处理

井下泥石流形成机理分析及处理

一、井下泥石流形成机理分析及治理(论文文献综述)

乔伟,王志文,李文平,吕玉广,李连刚,黄阳,贺江辉,李小琴,赵世隆,刘梦楠[1](2021)在《煤矿顶板离层水害形成机制、致灾机理及防治技术》文中提出顶板离层水害对煤炭生产的威胁日益增大,近年来成为矿井水害防治的研究热点。系统整理和归纳了国内外关于煤矿离层水害的研究进展,从煤矿离层水的形成机制、致灾机理、水害预测预警及关键防治技术4个方面,对煤层覆岩离层水害问题进行阐述。综述了采动覆岩离层研究及覆岩离层水形成机理,将煤层覆岩离层水的形成归纳为3个基本条件:可积水离层、离层周边存在补给水源、离层空间持续时间足够长。根据开采条件、覆岩的工程地质条件、导水通道形成原因与突水特点,从多煤层叠加开采下的重复扰动突水、多煤层叠加开采下动力突水、单煤层开采下的静水压涌突水及侏罗系煤田离层水害形成机制4个方面阐述离层水害致灾机理;重点分析了侏罗系煤田3种典型的离层突水形成机制:崔木、招贤煤矿高位离层水害形成机制、新上海一号煤矿间歇式离层突水形成机制、携泥砂型离层水害;根据能量源和表现特征将离层水害归为三大类:离层动力突水、离层静水压涌突水以及离层携泥砂井下泥石流。从可积水离层位置预判、离层突水周期性预测及离层涌突水水量预测3个方面总结了覆岩离层水害预测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介绍了目前主要的离层水害防治方法,结合目前离层水害较为严重的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煤田,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煤田离层水害防治的难点:高位离层突水出现的强矿压问题以及离层水害引发的溃砂问题。提出离层水害防治未来的发展与研究方向:开展离层水害采前精准预测分区研究;发展钻探、地球物理探测等勘察技术使覆岩破坏从"灰箱"变为"白箱";发展离层水害综合防控技术体系。

牛向东,谢晋谊,侯克鹏,李争荣,汪德文,梁维[2](2020)在《普朗铜矿井下冰碛补给型泥石流启动机理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强降雨是诱发普朗铜矿井下冰碛补给型泥石流灾害的重要因素,以现场调查和室内模拟试验为研究手段,对普朗铜矿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的井下冰碛补给型泥石流的启动机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强降雨为井下冰碛补给型泥石流形成提供水动力条件;2)纯矿石放矿过程中,地表冰碛物不会在矿石层中形成通道,在不同降雨强度下不会有井下泥石流的形成;3)地表冰碛物在矿石层中形成通道是井下泥石流形成的前提,有地表冰碛物放出时,室内降雨强度0.563mL/min时会形成具有较大能量的泥石流,0.293mL/min时会有泥石流发生的潜能,0.186mL/min时不会形成井下泥石流。研究对井下泥石流启动机理探究具有一定借鉴作用,同时对矿山泥石流灾害的预防、治理和管理措施具有指导意义。

袁亚东[3](2020)在《强震区“宽缓”型沟道物源起动机理及动储量评价研究 ——以七盘沟为例》文中认为5.12汶川地震诱发了大量崩塌滑坡体,为震后泥石流的爆发提供了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震后大多拦挡坝被淤满,防治效果不甚理想,其根本原因为对特殊的震后泥石流物源起动机理认识不深刻,工程设计所需的泥石流一次冲出量及动储量仍采用震前的常规计算方法,导致计算结果产生较大偏差。迄今为止,汶川地震已过去十年有余,震后泥石流以及雨季水流作用,使得沟道物源已逐渐成为了震后泥石流爆发的主要物源之一。“宽缓”型沟道因沟床坡降缓、平均宽度大、流域面积广的特点,利于堆积体淤积,震后极端天气可能爆发大规模泥石流。因此,研究震后“宽缓”型沟道物源的起动机理及动储量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科学价值和工程指导意义。本文以七盘沟下游“宽缓”型主沟为研究对象,在实地勘察,资料收集的基础上以理论分析、室内模型试验为研究手段,分析研究震区“宽缓”型泥石流沟道物源起动机理及侵蚀规律,并建立了动储量的评价模型。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堆积体的颗粒含量及结构组成影响失稳侵蚀的变化过程。各侵蚀过程为:细粒土由前缘出现细沟,逐渐发展为拉槽直至后缘,形成冲沟;粗粒土由前缘坍滑失稳,呈溯源侵蚀的特点;上细下粗土由分层处开始侵蚀,其后逐渐贯穿至后缘;上粗下细土由前缘侵蚀,后方粗颗粒滑动铲刮前缘细粒土。(2)泥石流起动瞬间,粗颗粒主要以滑动、跳跃、滚动三种形式起动,受堆积体的组成及结构特征影响,可为一种或者几种形式的混合;细颗粒在33.2mm/h雨强下沿纵剖面迁移有如下规律:细粒土内部结构孔隙小,渗流作用下细颗粒易堵塞,不易迁移汇集;粗粒土内部结构孔隙大,渗流作用下细颗粒易贯通迁移,沿堆积体由后缘至中部易迁移汇集;上细下粗土位于中间径流部位,有明显迁移汇集;上粗下细土除中间前缘部分细颗粒有流失外,其余部位细颗粒迁移不明显。(3)粗粒土在雨强49.1mm/h及上粗下细土在44.4mm/h和49.1mm/h时,因堆积体由坍塌失稳起动,侵蚀宽度在前缘部分先增加后减小,其余试验组侵蚀宽度由前缘至后缘减小;侵蚀深度与雨强有直接关系,雨强越大,侵蚀深度越大。雨强为33.2mm/h时,侵蚀深度曲线较为平缓;雨强38.1mm/h~49.1mm/h时,下切侵蚀作用强烈,曲线有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最大侵蚀深度一般出现在前缘最后端或者中部。(4)通过采用Origin Pro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拟合,得到了以降雨强度为影响因素的动储量评价模型,细粒土:n=0.0011eq/4.875+3.093;粗粒土:n=0.00005eq/3.74+1.175;上细下粗土:n=0.02062q2-0.8803q+7.58828;上粗下细土:n=1.86q-63.476(n(%)为动储量与总储量的百分比;q为降雨强度)。选取震区典型的宽缓型沟锄头沟和七盘沟进行验证,计算结果偏保守,能满足要求,随着震后沟道物源的演化,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会逐渐提高。

李向东,王平,程爱平,许梦国,张玉山[4](2019)在《金属矿山井下泥石流积聚过程的颗粒流模拟》文中提出井下泥石流破坏性极强,是金属矿山的重点防治对象,对井下泥石流形成机理的研究有助于提出更加安全有效的防治措施。采用PFC3D数值模拟软件,对泥石流在覆盖层中渗流的过程进行模拟,分析泥土颗粒的运动规律和泥石流、覆盖层二者交界处孔隙率、渗透率的变化规律。泥石流在渗流过程中形成一层渗透率很低的"不透水层",导致其无法及时排出从而大量积聚,最终造成井下泥石流灾害。研究成果进一步完善了井下泥石流的形成机理,并提出相应的井下泥石流防治措施,核心是阻止不透水层的形成。

包永林,王建春,杜建忠[5](2017)在《东矿井下泥石流灾害综合治理技术》文中研究表明分析了引发漓渚铁矿东矿区两次井下泥石流灾害事故的原因,针对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方法的特点,提出并实施了清除物质来源、补充覆盖层、控制出矿等综合治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矿井综合抗灾能力,对类似矿山的井下泥石流灾害控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孙伟[6](2016)在《塌陷区膏体处置体宏细观力学行为及协调变形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矿山地表塌陷、固体废弃物严重破坏环境是我国金属矿山面临的重大灾害,已成为社会的两大公害。尾矿膏体地表堆存及充填技术的大规模成功应用给地表塌陷区的处置带来了希望,将固体废弃物制备成膏体,输送至塌陷区回填,可实现固体废弃物及塌陷区两大公害的一体化治理。论文以铜坑矿地表活动塌陷区膏体处置工程为背景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铜坑矿地表塌陷区孕育及致灾影响因素,建立了铜坑矿地表塌陷灾害链式减灾模型,得到了塌陷区处置体的强度特性、渗透-崩解特性,以及回填后处置体的协调变形特性是塌陷区膏体处置需解决的关键问题。(2)开展了人工复合宽粒级散体处置体颗粒群组结构特性实验,发现了处置体的细粒效应,探明了处置体特征参数与废石掺量的变化规律,确定了处置体废石掺量范围;基于改进的小型直剪实验装置,成功开展了处置体流动性、抗剪强度影响因素实验,探明了处置体物料特征对黏聚力c、内摩擦角p、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作用规律,揭示了处置体的黏着摩擦强度机制。(3)开展了塌陷区处置体CT动态实时加载实验,得到了不同废石掺量、水泥添加量条件下处置体动态破裂过程的实时数据,重构了处置体多组份三维模型,提出了处置体细观结构承载破裂演化模式,探明了不同配比条件下处置体破裂过程CT数变化规律,发展了基于CT数的处置体损伤计算公式,揭示了处置体宏细观力学内在关联机制。(4)自制了处置体渗透系数测试仪及定量崩解测试装置,率先开展了处置体渗透特性、崩解特性影响因素实验,探明了废石掺量、废石粒径、处置体特征参数、细粒含量对渗透系数影响规律,建立了考虑细粒效应的处置体渗透系数定量公式,深入研究了废石掺量、水泥添加量对处置体崩解特性影响规律,基于SEM图像分析技术,揭示了处置体的渗透与崩解机制。(5)提出了塌陷区处置体的协调变形及稳定控制措施,率先将关键层理论、拱形理论应用到塌陷区膏体处置中,构建了胶结-非胶结处置体物理模型,计算了回填后处置体的最小拱高与最小拱厚;引入了考虑胶结处置体关键层的回填体沉陷模型,借助PFC2D模拟了不同工况时塌陷区处置过程,采用首次提出的离层因子分析了塌陷区处置效果,确定了最佳处置工艺参数。(6)将研究成果应用到铜坑矿地表活动塌陷区处置中,在塌陷区“平面分区,竖向分层”的基本处置原则下开展了处置体制备、回填工艺方案设计。

任少强[7](2015)在《兰新高铁碎屑流及薄层板岩隧道施工变形控制技术》文中指出在青藏高原修建高铁长大隧道是一个世界性的技术难题,设计施工中会遇到一系列的风险和困难,高铁隧道修建标准更高,应对复杂地质困难的方法更难以把握。兰新高铁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速铁路,大梁隧道、祁连山隧道是兰新铁路海拔最高点,3800米,也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铁隧道,其修建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需要开展科技创新去解决。本文依托上述两座Ⅰ级风险隧道建设,对部分技术难题开展研究,主要内容为:隧道穿越碎屑流地层施工技术、高地应力薄层板岩隧道施工大变形控制技术、高原长大隧道机械降效量化指标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通过理论分析及现场试验,揭示了碎屑流的工程特性,其主要组成为断层角砾、碎屑颗粒、砂土和水的混合物质,具有重度大、黏度高、流动性强、突发性强的特性,且分布范围广,隧道施工中难以预判。通过对隧道施工中碎屑流形成机理的研究,提出了碎屑流形成的三个阶段,即:先兆阶段、影响阶段、发生阶段。(2)结合祁连山隧道碎屑流段的工程施工,采用现场试验及理论分析方法,研究了隧道支护技术及开挖方法,提出了以碎屑体超前预报、掌子面封堵、超前高位泄水、超前强支护、强初期支护为核心的碎屑流地层高铁大断面隧道施工技术。(3)结合大梁隧道高地应力薄层板岩大变形控制难题,通过地应力的现场测试及围岩特性的试验分析,得出水平地应力(7.18~25.14MPa)大于垂直地应力,围岩强度与应力比在0.025~0.126范围,揭示了大梁隧道薄层板岩段变形为挤压型大变形,提出了高地应力薄层板岩隧道大变形分为严重大变形、中等大变形、轻微大变形和无大变形四级。(4)通过对系统锚杆的现场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得出了薄层板岩(Vc-2)系统锚杆效果不明显。通过对单层格栅、单层H175型钢、格栅+I20型钢双层支护的对比试验,得出双层支护控制变形效果最好,其次是单层H175型钢,单层格栅最差。(5)在严重大变形段,选取逐渐增强支护参数及预留变形量的四个试验段,分别进行现场试验,提出合理的预留变形量为50cm,并经过大量隧道变形数据统计分析,验证了该预留变形量具有95%以上的概率不侵限。(6)以高原环境实验舱配合发动机进气氮气掺混的方法,完成柴油机工作性能高原隧道环境模拟测试平台的设计和搭建,获得高原隧道施工环境下动力机械降效的量化评价。对高原长大隧道施工的设备配套及机械定额完善提供了支持。

陈宏臻,刘长武,蒋源[8](2015)在《矿山泥石流不同阶段的防治措施》文中研究说明矿山泥石流破坏力强、危害性大,但发生泥石流昕需物源位置、数量相对确定。以时间为轴线,将矿山泥石流的治理分成矿山设计施工阶段、运营生成阶段和环境恢复阶段等3个时期,针对各个阶段可能产生泥石流的主要因素,从限制物源、工程措施及环境治理等方面对矿山泥石流的防治手段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

汪恩满,胡社荣,赵光杰,郝国强,王浩森,陈培科[9](2014)在《煤矿井下类泥石流灾害形成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国内煤矿井下开采过程中发生类泥石流灾害事故的问题,在开展调查与统计、事故资料收集与现场勘察基础上,结合具体矿井,初步分析了煤矿井下类泥石流灾害的形成要素与发育规律,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研究表明:煤矿井下类泥石流灾害的发生一般经历孕育期、暴发期和余发期3个阶段。因断层作用和巷道开拓效应的共同作用产生了叠加破碎带,使含水层的导通增加了水源,巷道上方发育叠加破碎带形成了泥石流产生的地形要素,巷道开拓引起的采动效应诱发了煤矿井下泥石流的发生。井下类泥石流的产生是断层作用、含水层、特殊的地形及巷道开拓这4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昝世明,樊赟赟,万江,宋国铮[10](2013)在《矿山泥石流灾害防治研究》文中指出在分析了大量文献和工程实例的基础上,对露天矿山泥石流、井下泥石流和排土场泥石流等3种主要类型矿山泥石流灾害进行了介绍,并就各自的形成条件与形成机理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二、井下泥石流形成机理分析及治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井下泥石流形成机理分析及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1)煤矿顶板离层水害形成机制、致灾机理及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煤层覆岩离层水形成机制
    1.1 采动覆岩离层研究
    1.2 覆岩离层水形成机制
2 煤层覆岩离层水害致灾机理
    2.1 多煤层叠加开采下离层水害形成机制
        2.1.1 重复扰动突水
        2.1.2 动力突水
    2.2 单煤层开采下离层水害形成机制
        2.2.1 静水压涌突水
        2.2.2 侏罗系煤田离层水害形成机制
    2.3 能量源和表现特征离层水害分类对比
3 覆岩离层水害预测
    3.1 可积水离层位置预判
    3.2 离层突水周期性预判
    3.3 离层涌突水水量预测
4 离层水害防治方法与难点
    4.1 防治方法
    4.2 防治难点及对策
5 展望

(2)普朗铜矿井下冰碛补给型泥石流启动机理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矿区工程地质条件
3 自然崩落法井下冰碛补给型泥石流成因分析
    3.1 物源条件
    3.2 地形地貌
    3.3 水动力条件
4 井下冰碛补给型泥石流室内相似模拟试验研究
    4.1 室内相似试验模型设计
    4.2 试验所使用矿石和地表冰碛物颗粒粒径分布
    4.3 室内相似试验降雨强度确定
    4.4 室内相似试验现象及过程
    4.5 室内相似试验结果分析
5 井下冰碛补给型泥石流启动机理
6 结论

(3)强震区“宽缓”型沟道物源起动机理及动储量评价研究 ——以七盘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沟道物源起动机理研究
        1.2.2 沟道物源动储量评价研究
        1.2.3 研究现状小结
    1.3 研究内容、创新点以及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3.3 研究思路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气候、水文条件
        2.1.1 区域气候
        2.1.2 水文地质条件
    2.2 地形地貌
    2.3 地质构造与地震
        2.3.1 区域地质构造
        2.3.2 地层岩性
        2.3.3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2.4 泥石流发育情况
        2.4.1 泥石流发育历史
        2.4.2 泥石流沟道现状评价
    2.5 本章小结
3 沟道物源起动室内模型试验
    3.1 资料收集、野外调查及筛分试验
    3.2 模型试验设计
        3.2.1 相似计算
        3.2.2 试验模型参数的确定
        3.2.3 试验影响因子的选取
        3.2.4 试验设计分组
        3.2.5 试验仪器
        3.2.6 试验步骤
    3.3 试验过程分析
        3.3.1 细粒土试验过程
        3.3.2 粗粒土试验过程
        3.3.3 上细下粗土试验过程
        3.3.4 上粗下细土试验过程
    3.4 本章小结
4 沟道物源起动失稳机理分析
    4.1 沟道物源的起动机制分析
        4.1.1 粗颗粒的受力
        4.1.2 粗颗粒的临界起动分析
        4.1.3 粗颗粒起动形式的讨论
    4.2 细颗粒的迁移
        4.2.1 细颗粒迁移机理
        4.2.2 颗分试验设计
        4.2.3 试验资料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沟道物源侵蚀规律及动储量的评价模型
    5.1 沟道侵蚀规律
        5.1.1 侵蚀理论
        5.1.2 试验数据分析
    5.2 动储量预测模型的建立
    5.3 模型验证
        5.3.1 泥石流沟的概况
        5.3.2 模型验证对比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金属矿山井下泥石流积聚过程的颗粒流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数值模拟计算原理
    1.1 固体相方程
    1.2 液体相方程
    1.3 流固耦合原理
2 泥石流-覆盖层模型建立与模拟过程
    2.1 泥石流-覆盖层模型分析
    2.2 模型建立
3 模拟结果分析
    3.1 土颗粒在碎石层中的运动规律
    3.2 碎石层孔隙率与渗透率变化规律
4 井下泥石流防治措施
5 结论

(5)东矿井下泥石流灾害综合治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矿山及工程地质概况
2 井下泥石流情况
3 井下泥石流形成原因
    3.1 泥石流物质来源
    3.2 采矿活动形成泥石流通道
    3.3 水源条件
4 综合治理措施
    4.1 工程措施
    4.2 技术管理措施
5 结论

(6)塌陷区膏体处置体宏细观力学行为及协调变形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来源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我国矿山地质灾害现状
        1.3.2 国内外尾矿膏体地表堆存技术应用现状
        1.3.3 国内外塌陷区研究发展动态
        1.3.4 尾砂—废石处置体宏观力学特性研究综述
        1.3.5 岩土等散粒体水理特性研究进展
        1.3.6 散体细观力学特性研究综述
        1.3.7 散体稳定性及岩层控制理论研究进展
        1.3.8 塌陷区数值模拟发展动态分析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地表塌陷区孕育及致灾影响因素分析
    2.1 铜坑矿地表塌陷区工程背景
        2.1.1 矿区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
        2.1.2 开采顺序及采矿方法
        2.1.3 塌陷区现状及治理措施
    2.2 地表塌陷致灾链式分析及孕育机理
        2.2.1 塌陷区致灾影响因素及其特征
        2.2.2 地表活动塌陷区致灾链式效应
        2.2.3 地表塌陷链式致灾阶段分析
    2.3 塌陷区膏体处置需求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处置体颗粒群组结构及宏观力学行为
    3.1 处置体颗粒群组结构特性
        3.1.1 最大密度曲线理论
        3.1.2 实验原料颗粒特性
        3.1.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1.4 处置体理论废石掺量范围确定
    3.2 处置体流动性实验
        3.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3.2.2 实验方案及过程
        3.2.3 膏体流动性实验结果
        3.2.4 实验结果分析及讨论
    3.3 处置体抗剪强度实验
        3.3.1 实验仪器及材料
        3.3.2 实验方案及过程
        3.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4 基于黏着摩擦理论的处置体强度机制
        3.4.1 黏着摩擦理论
        3.4.2 处置体黏着摩擦模型及强度机制
    3.5 本章小结
4 处置体细观力学行为及损伤特性
    4.1 处置体CT加载实验
        4.1.1 CT测试原理
        4.1.2 试样制备及测试仪器
        4.1.3 实验过程及结果
    4.2 CT实验结果图像分析
        4.2.1 CT图像的伪彩色增强分析
        4.2.2 加载过程中CT数分析
        4.2.3 CT图像的三维重构及孔隙分析
    4.3 处置体损伤破坏特性分析
        4.3.1 岩土体基本损伤变量
        4.3.2 基于CT数的处置体损伤计算
        4.3.3 处置体损伤过程阶段划分
    4.4 宏细观力学行为关联分析
        4.4.1 细观组构与宏观力学特性
        4.4.2 细观破裂的颗粒流模拟
        4.4.3 处置体数值试样细观破坏规律
    4.5 本章小结
5 处置体渗透与崩解特性
    5.1 处置体渗透特性及影响因素实验
        5.1.1 实验仪器及材料
        5.1.2 实验方案及步骤
        5.1.3 实验结果及渗透特性影响规律
        5.1.4 处置体渗透性公式的构建
        5.1.5 处置体渗透特性细观机制
    5.2 处置体抗崩解特性实验
        5.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5.2.2 实验方案及步骤
        5.2.3 实验结果分析
    5.3 胶结处置体崩解机制
        5.3.1 处置体中黏结力的来源
        5.3.2 处置体微观裂隙渗流
        5.3.3 处置体崩解的驱动力
    5.4 胶结处置体物理力学参数
    5.5 本章小结
6 塌陷区处置的协调变形与稳定控制
    6.1 塌陷区协调变形控制措施的提出
    6.2 塌陷区处置的拱效应理论
        6.2.1 散体拱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6.2.2 塌陷区处置体拱轴线方程
        6.2.3 处置体中拱效应的最小高度
        6.2.4 处置体中拱效应的最小厚度
    6.3 塌陷区处置的关键层理论
        6.3.1 塌陷区处置的关键层理论基础
        6.3.2 塌陷区处置体沉陷模型
    6.4 塌陷区处置数值模拟
        6.4.1 塌陷区处置模拟方案
        6.4.2 数值模拟结果
        6.4.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6.4.4 数值模拟结论
    6.5 本章小结
7 塌陷区膏体处置工艺与应用
    7.1 处置体配比及物料平衡计算
        7.1.1 处置体物料配比确定
        7.1.2 物料平衡计算
    7.2 处置体制备站方案设计
        7.2.1 处置体制备站址
        7.2.2 处置体制备工艺
        7.2.3 处置体制备的关键设备确定
    7.3 塌陷区回填方案
        7.3.1 塌陷区一般回填模式
        7.3.2 铜坑矿地表塌陷回填方案
    7.4 塌陷区处置投资及效益
        7.4.1 塌陷区处置投资与成本
        7.4.2 塌陷区处置效益
    7.5 结论
8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兰新高铁碎屑流及薄层板岩隧道施工变形控制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本课题的工程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课题工程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碎屑流灾变研究现状调查
        1.2.2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大变形研究现状
        1.2.3 高原动力机械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碎屑流形成机理及隧道稳定性控制
    2.1 概述
    2.2 碎屑流工程特性
    2.3 碎屑流形成机理分析
        2.3.1 碎屑流形成条件分析
        2.3.2 碎屑流发生机理分析
    2.4 隧道穿越碎屑流稳定性控制
        2.4.1 碎屑体超前预报
        2.4.2 掌子面封堵
        2.4.3 超前高位泄水
        2.4.4 强超前支护
        2.4.5 强初期支护
    2.5 小结
3 高地应力薄层板岩隧道大变形机理分析
    3.1 概述
    3.2 大梁隧道薄层板岩工程特性研究
        3.2.1 大梁隧道地质概况
        3.2.2 围岩物理力学性质
        3.2.3 地应力测试
        3.2.4 大梁隧道围岩变形特性
    3.3 高地应力板岩隧道大变形机理及等级划分
        3.3.1 大梁隧道大变形机理
        3.3.2 大变形隧道的分级方法
        3.3.3 大梁隧道大变形等级的划分
    3.4 本章小结
4 高地应力薄层板岩隧道大变形控制技术研究
    4.1 薄层板岩隧道合理支护参数及预留变形量研究
        4.1.1 现场试验研究
        4.1.2 极高地应力变形的统计分析
        4.1.3 合理预留变形量研究
    4.2 薄层板岩隧道施工锚杆作用效果研究
        4.2.1 现场测试
        4.2.2 锚杆控制变形数值模拟分析
        4.2.3 锚杆作用效果分析
    4.3 薄层板岩隧道格栅与型钢作用效果研究
        4.3.1 现场试验方案设计
        4.3.2 试验结果
        4.3.3 型钢与格栅支护效果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高原长大隧道施工设备降效指标量化研究
    5.1 概述
    5.2 发动机测试
        5.2.1 测试系统的搭建
        5.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5.2.3 工作效率的数学模型
    5.3 空压机测试
        5.3.1 测试系统的搭建
        5.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 施工设备的维保分析
        5.4.1 不同环境下装载机的维保分析
        5.4.2 不同环境下挖掘机的维保分析
        5.4.3 不同环境下空压机的维保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主要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煤矿井下类泥石流灾害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煤矿井下类泥石流灾害发生过程和特征
2 井下类泥石流灾害的成因机制
3 井下类泥石流的防治措施及建议
4 结语

(10)矿山泥石流灾害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意义
    1.1 对泥石流科研领域的拓展
    1.2 对优化矿山建设规化的加强
    1.3 对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促进
    1.4 对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
2 国内矿山泥石流灾害防治现状
    2.1 矿山泥石流灾害统计
    2.2 矿山泥石流研究现状
3 矿山泥石流灾害防治措施
    3.1 露天矿山泥石流
    3.2 井下泥石流
    3.3 排土场泥石流
4 矿山泥石流防治效果
5 结 论

四、井下泥石流形成机理分析及治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煤矿顶板离层水害形成机制、致灾机理及防治技术[J]. 乔伟,王志文,李文平,吕玉广,李连刚,黄阳,贺江辉,李小琴,赵世隆,刘梦楠. 煤炭学报, 2021(02)
  • [2]普朗铜矿井下冰碛补给型泥石流启动机理试验研究[J]. 牛向东,谢晋谊,侯克鹏,李争荣,汪德文,梁维. 有色金属工程, 2020(07)
  • [3]强震区“宽缓”型沟道物源起动机理及动储量评价研究 ——以七盘沟为例[D]. 袁亚东.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4]金属矿山井下泥石流积聚过程的颗粒流模拟[J]. 李向东,王平,程爱平,许梦国,张玉山. 化工矿物与加工, 2019(10)
  • [5]东矿井下泥石流灾害综合治理技术[J]. 包永林,王建春,杜建忠. 现代矿业, 2017(03)
  • [6]塌陷区膏体处置体宏细观力学行为及协调变形控制研究[D]. 孙伟. 北京科技大学, 2016(05)
  • [7]兰新高铁碎屑流及薄层板岩隧道施工变形控制技术[D]. 任少强. 北京交通大学, 2015(12)
  • [8]矿山泥石流不同阶段的防治措施[A]. 陈宏臻,刘长武,蒋源. 中国矿业科技文汇——2015, 2015
  • [9]煤矿井下类泥石流灾害形成机理研究[J]. 汪恩满,胡社荣,赵光杰,郝国强,王浩森,陈培科. 煤炭科学技术, 2014(09)
  • [10]矿山泥石流灾害防治研究[J]. 昝世明,樊赟赟,万江,宋国铮. 现代矿业, 2013(02)

标签:;  ;  ;  

井下泥石流形成机理分析及处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