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财贸大学统计与信息学院发展简史

云南财贸大学统计与信息学院发展简史

一、云南财贸学院统计与信息学院发展简史(论文文献综述)

李珍妮[1](2021)在《云南省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云南省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选择这一研究对象,原因有二:一是在2015年,国内融资担保行业迎来巨变,国家第一次明确融资担保的历史定位为服务中小微企业及“三农”的普惠金融、准公共服务产品,这使得此前一度处于低潮的政策性融资担保迅速成为了行业主流,并在扶持中小微及“三农”、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方面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二是云南省作为西南农业大省、贫困大省、沿边大省、民族大省,每一个独特的特征,都决定其健康发展需要各级政府投入更多的引导和培育。在这个过程中,政策性融资担保可以发挥出比其他地区更为重要和独特的作用。因此,对云南省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新公共产品理论的实践,而且可以助力云南省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的健康发展。本论文在完成相关基本概念和理论阐述以及我国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发展历史回顾这些基本工作后,重点梳理了云南省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在过去20年的三次构建,并从运营体系、监管体系建设、主要成效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尽而系统的分析,基本厘清了整个体系的发展历程。通过分析得出,云南省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还存在一定不足,主要包括行业监管有效性不足,政策性扶持补偿机制没有完全落地,现有政策性融资担保运营平台扩展陷入瓶颈等。据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建议,主要包括进一步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行业监管有效性,完善落实政策性扶持补偿机制以及推进政策性融资担保运营平台的壮大升级等。

丁凌[2](2020)在《红军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征,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革命年代的一次特殊行军,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次重要的战略转移。它保存了中国革命发展的有生力量,吹响了抵御外敌入侵和反抗剥削压迫的冲锋号。虽然今天的我们已无法重回当年的时空环境,但是若有机会重走长征路,依然能够直观地感受长征的一些特点——“大多时候行走于民族地区”就是其中之一。正是因为这个特点的存在,才推动和加速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各民族实际情况的深刻认知,才开启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探索的进程,才在印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特征的同时留下了可资借鉴与总结的民族政策完善与发展经验。基于此,本文从统战学的视角出发,以增进了解、凝聚共识、促进团结的逻辑递进线路作为论文的结构指向,同时借鉴民族学、政治学中的相关知识,充分阐释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形成背景、变化理路、基本内容、历史成效,进而总结其在总体定位、价值实现和创新发展三个方面的当今启示。其中,在阐述这一时期民族政策的形成背景时,本文的基本观点是民族政策不可能是无源之水,一定有其客观存在的基础。只要中华民族多元互融的基本特点不变,民族政策就有存在的必然和形成与发展的内在支撑;只要国内外情势有所变化发展,民族政策就有随之调整的方向;只要在此基础上有更加具体的目标与任务要求,民族政策就有细化的现实参考。而这三项因素又成为不断形塑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动力。简言之,上述因素决定了民族政策应该表现出什么样的“外形”,即彼时的时空环境需要什么样的民族政策。紧接着对长征时期民族政策变化理路的探究,实际上是呈现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段是如何调适民族政策使其得到进阶式发展并与上述环境影响下的时代任务相契合的。本文依据长征时期所发布的民族政策相关文件及其内容,总结了民族政策在理论与实践方面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研究认为,战略转移的开始推动了在此之前民族理论的延续,同时也使此前的民族政策派上了用场,并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突破性”进展。懋功会师后,党和军队得到了一段时间的休整,对前期的民族政策做了总结与调整,使其与中国革命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并且有了相对充裕的时间对民族政策进行实践贯彻。红军北上后,《八一宣言》传到了延安,中共中央研究了具体形势变化并召开了瓦窑堡会议,同时将民族政策调整到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相结合的新高度。这是民族政策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指导着民族政策朝向更加符合国内外情势和少数民族具体情况的方向变化完善,并成为突显民族政策作为统一战线领域政策供给的重要节点。上述前后相继、不断升华的民族政策发展脉络,不仅诠释了其质态与目标的变化,还为形成彼此相关却又作用不同的基本内容奠定了基础。自长征开始,频频出现敌对势力对党和军队的虚假宣传,而党和军队在长征之前尚未在民族地区充分开展民族工作,因此,少数民族群众对真实情况并不十分了解。为了打消少数民族同胞的疑虑,红军宣传并执行了党关于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团结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少数民族群众工作等政策,建立了政治关联的通道。同时,红军严格执行党的尊重少数民族风俗、宗教信仰、语言文字,宣传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等政策,使少数民族同胞切身感受到了民族平等,由此增进了与各族群众的团结。当看到少数民族同胞生活上的困难后,党针对土地没收与分配、工商业发展、税收等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内容,虽然有些还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依据不同地区的特点进行调整,但依然不影响少数民族对于相关政策的理解和支持。为了保障各族同胞当家作主的权利,探索了制度化的组织方式并建立了一批少数民族政权,民族区域自治由此萌芽。毫无疑问,民族政策的质态与目标变化,基本内容的丰富,红军纪律严明的执行等,不仅解决了一些具体问题,还带来了不同角度的收获。从时代发展之维观察,表现在保存革命发展的有生力量、壮大革命队伍、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三个方面。从作为民族政策制定者的中国共产党之维来观察,其对少数民族基本情况有了深入、具体的了解,提高了处理相应问题的能力,并由此奠定了全面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乃至新中国成立后民族政策发展的雏形。从少数民族作为民族政策受众方的维度观察,其对党的认同,对民主平等与互助发展信念的坚定正是民族政策既作用于以那段历史为基点的现在时态,又作用于以那段历史为基点的将来时态的具体表现。以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为切点,在体悟那段历史的过程中不难提炼很多规律性的内容。不管是紧扣时代发展的主题,把握民族政策的总体定位,还是传承调查研究、政策宣传、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等在长征中得到充分验证的民族政策价值实现的基本条件,抑或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做到共性目标与具体实践有机统一,保证民族政策内容形成相互联系的整体等经验承继中实现民族政策的创新发展,都是通过民族政策来增进各族同胞的团结,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推动时代发展的有益做法。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为了更加立体、全面地开展上述研究,本文通过典型案例嵌入式分析的方法,将具有辅证性质的纪实性故事,流传下来的歌谣、诗作,刻在板壁桥头的标语、口号等内容融入了正文中,尽可能地弥补目前成果中以纪念性、描述性研究居多这一不足;运用以内容变化为基础分时段展现民族政策进阶过程的方法,避免了单就某一区域、某一具体政策为研究出发点带来的碎片化现象;加之归纳对比、语句情境分析等方法的运用,在解析具体内容的基础上,力求讲清楚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需要民族政策,需要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在不断的理论提升、实践突破与观点积累的过程中最终呈现出了什么样的内容、作用,又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思考等一系列问题。本文按照上述逻辑线路在对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研究的过程中,不仅进一步论证了历史文化因素和国内外环境变化与形塑这一时期民族政策之间的关联,说明了基本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功能指向,还细致分析了各主力军在民族政策实践层面事实上经历的阶段和各阶段的首创性内容,在挖掘材料的过程中整理了各主力军经过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时间、对应地区和接触到的主要少数民族,以期进一步完善长征时期民族政策的研究,为后续开展某项具体政策源流或少数民族地区红色基因与社会变迁等主题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线索导引。与此同时,由上述过程去体会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讲到的长征的意义,了解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为中国革命发展做出的贡献,感受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共御外侮的决心,不仅对于我们今天深刻认知中国多民族的国情,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更为激发民族政策的价值与作用,使其在不断完善中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之路提供了借鉴参考。

赵银河[3](2020)在《中国共产党云南边疆治理研究(1950-1957年)》文中研究指明

吴波[4](2020)在《云南近代工矿业发展及分布研究(1884-1949)》文中研究指明近代工业是近代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与核心,采用机器、机械动力以及现代工业技术生产的近代工业,代表了当时云南社会经济的最高生产力。云南近代工业化在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促使云南由一个落后的边疆省份走上工业现代化道路,即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又为当代云南工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根基。本文一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共同讲述了云南近代工矿业发展的四个阶段。一、近代工矿业的起步(1884-1912)及分布;二、近代工矿业的发展(1912—1937)及分布;三、近代工矿业的繁荣(1937—1945)及分布;四、近代工矿业的衰落(1945—1949)及分布。详细分析每个阶段不同工业部门的企业建设、发展特点以及分布特征,能够大致还原云南近代工矿业发展的真实面貌。第二部分为第三章,云南近代工矿业的发展规律与分布特征。分析总结出发展规律有4条:一、经历了云南近代工矿业的发端、初步发展、高度繁荣和急剧衰退四个阶段。二、云南各区域的近代工矿业的发端与发展在时间上存在差异性。三、由半殖民地工业发展为民族工业,再沦为半殖民地工业的转变;四、由轻工业成长为轻重工业协调发展,到再次衰落的历程。分布特征有整体布局与工业部门分布两方面的特征。整体布局上:一、云南近代工矿业分布空间的聚集与扩展。二、云南工矿业的分布即呈现“点-线-面”的特征,又呈现“I”、“Y”、“T”、“L”字型特点。三、基本沿着交通要道进行布局。四、云南近代工矿业具有“东稠西稀”的分布特点。五、优越的区位条件造就了昆明的特殊工业地位。具体工业部门分布上:第一,军工、印刷、机械、建筑四大工业部门集中分布于昆明。第二,化工、纺织、食品加工三大工业部门依托于消费市场分散布局。第三,矿业与电力两大工业部门的主要靠近资源地分布。第三部分为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分析影响云南近代工矿业生产格局的时空机制与区位因素,并进行个案分析。分析得出云南近代工矿业的发展,即受战争等“时间”因素摆布,又受云南地理环境即“空间”约束。同时,政治、经济、地理环境、交通、自然资源等因素也共同塑造了云南近代工矿业生产格局。在此基础上,选取机械和矿冶两大工业部门中的代表性企业进行个案分析研究。

邱铁鑫[5](2020)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华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彰显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新中国的成立,使原本带有“铁路弱国”枷锁的中华民族有了朝着“铁路大国”“铁路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逐步实现了由落后于世界、到追赶世界、再到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性飞跃。在此过程中,中国大地上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铁路文化,这些文化蕴含于新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逻辑之中,不仅影响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走向,对于中国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现代工业文明成果,铁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近代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关注,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构成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思想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铁路建设相关论述、传承铁路人创造的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国情,充分发挥了铁路文化在发展经济、巩固国防、稳定社会、改善民生、转变民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促进了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兴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中国铁路文化事业的发展,反映了中国铁路自觉—自立—自强—自信的历程,更从侧面彰显出了中华民族走向文化自信的发展逻辑,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史的缩影。论文通过研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问题,可以看到关乎新中国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坚定文化自信的全局性问题;可以看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用的伟大实践。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回答新中国铁路文化是什么、其建设的内容有哪些、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怎样建设新时代铁路文化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立足于此,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等基础理论问题,理顺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并重点梳理铁路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从物质承担、价值内核、制度保障和形象展现四个层面阐释新中国铁路文化何以自信:一、铁路物质文化是铁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以物质为载体的显着特点,与人类在铁路领域进行生产生活的实践联系得最为紧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铁路领域进行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最直观的成果。从铁路建筑文化建设和收藏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对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究,反映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物质成果。二、铁路精神文化是铁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实质,是人类在铁路领域长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共同目标、精神风貌以及文艺作品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精神文化理念,它彰显了铁路文化的价值内核。从铁路精神、铁路文艺、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等三个方面梳理了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凸显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三、铁路制度文化作为铁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铁路物质文化的工具,又是铁路精神文化的产物,还是铁路行为文化的本质体现。它既不是纯物质形态的,也不是纯精神形态的,更不是纯行为形态的,而是一定的物质文化活动、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和一定的行为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从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铁路体制建设和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理顺其脉络,总结其经验,揭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制度因素和路径选择。四、铁路行为文化并不能与铁路企业文化划等号,它是铁路管理理念、精神风貌、经营态度、职工文化活动等文化因素的动态体现,也是铁路所塑造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的折射,更是展示铁路形象的重要文化因素。从安全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和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三个方面呈现了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展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在总结70余年来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探讨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具体举措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铁路不仅有“速度”,而且更加有“深度”。进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在“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助力新时代铁路软实力建设。

李攀[6](2019)在《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02)》文中研究指明近代意义上的合作运动源于西方,却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19世纪初,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首先提出合作社的思想,并进行了实践探索。从1844年英国罗虚代尔消费合作社成立至今,合作社的发展历经一个半世纪。在这一长期历史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对合作社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和论断,成为指导合作社发展的科学指南。二十世纪初叶,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之时,合作思想作为一种“救世”学说被引入中国,中华大地上各种政治势力、各类社会团体出于各自目的,曾试办过不同类型的合作社,在理论和实践中取得了一定进展。中国共产党与合作社渊源颇深,中共自诞生伊始就把发展合作社作为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特别是农村问题的重要举措。1922年9月,毛泽东参与创办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合作社——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从此合作社的种子开始在各个革命根据地生根发芽,其中,中央苏区的消费合作社、陕甘宁边区的南区合作社是其典型代表,也是供销合作社的雏形。1950年7月,组建成立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统一领导全国的供销、消费、手工业等合作社具体业务。1954年7月,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更名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合作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从那时起,60多年来,供销合作社走过了很不平凡的历程,创造了光辉的业绩,也经受了不少挫折。供销合作社因农而生、因农而兴,它扎根农村、贴近农民,为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为引导亿万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左”的观念的影响,供销合作社的所有制性质曾发生过多次改变,经营管理机构也屡遭撤并,和国营商业“三分三合”,尽管如此,其为农业生产服务、为群众服务的办社宗旨始终没有变化,即便在“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左”的错误的影响下,供销合作社广大干部职工依然坚守岗位,为稳定农业、发展生产做了大量工作。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供销合作系统进行了改革,一度取得了不少成效,但由于市场环境的影响和体制机制的制约,农村供销合作社在二十世纪90年代遭遇经营困境,一度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90年代中期,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得以重建,供销合作系统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对供销合作社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加快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这一重要指示为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回顾历史是为了总结经验,引领未来。本文试图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研究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共决策层对农村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认识过程、决策过程,考察政策在基层的实施效果,探究供销合作社发展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总结历史经验,以期为正在进行的供销合作社体制机制改革提供镜鉴和参考。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的缘起和意义、研究综述、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之处及研究重难点等基本情况。第一章,回顾合作社思想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演进过程,重点对马克思主义合作社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对建国前中共领导合作社的历史进行归纳,勾勒出供销合作社萌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和轨迹。第二章,主要研究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党和国家重点发展供销合作社的政治——经济动因。梳理供销合作社发展方针的演化、确立过程。研究供销合作社超常规发展的内在动因和具体过程。第三章,主要研究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之后,供销合作社落实“为农业生产服务”方针的做法举措及成效。探讨供销合作社领导农村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过程。第四章,探究“大跃进”期间,供销合作社所有制性质的变化过程及原因。研究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之后,供销合作社被“下放”为人民公社“供销部”的实际影响。研究中央恢复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决策过程和实际效果。第五章,研究文革对供销合作社造成的严重损失。探讨文革时期农村供销合作社为稳定农业生产起到的重要作用。第六章,研究探讨二十世纪80年代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的具体过程和实际效果。对二十世纪80年代供销合作社的改革进行总体评价。第七章,探究农村供销合作社在二十世纪90年代陷入经营困境的具体原因。研究供销合作系统摆脱困境的历史过程。第八章,对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历史进行总体评价。总结党领导供销合作社发展的主要经验。

吕琴[7](2019)在《清前期大理地区经济史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清前期大理地区为研究对象,主要以行政治理体制的变迁和“三藩之乱”及“改土归流”对社会经济的冲击为历史主线,主要关注顺治十六年至乾隆四十年间大理府、丽江府、蒙化厅和永昌府等的经济发展情况。本文整理清前期大理地区的治理体系、经济活动中的投入、产出、财政及商贸情况等,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论述分析,展示了清前期大理地区经济活动发展的基本面貌,有利于深入细致地了解大理州的历史发展情况。清初,统治者为恢复和发展战乱后衰败不堪的经济景象,在大理地区实施了一系列鼓励垦荒,耕种土地的政策措施,人口不断增加,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大理地区可用于新开垦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小,开发方式也愈加困难。为了解决人口压力,缓和人地矛盾,清政府实施一系列政策,鼓励大量的外来人口积极涌入边疆民族地区,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大理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水平。在大理地区的各州县兴建和修复了大量的水利工程,为当地的农业灌溉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玉米、马铃薯这些高产农作物在山区得到大力的推广和种植,促进了山区农业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大部分大理地区人民的温饱问题。历史上的大理地区作为西南人才的核心聚集地,教育机构建设时间相对较早。清前期大理各府、州、县、乡文化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封建教育体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是田赋和盐课,其次是矿税以及其他课税,财政支出主要体现在行政费用和军费支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民日益增加的消费需求,促进了大理地区城乡集市的兴起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为农副产品的互通有无提供了有利的交流场所,带动了大理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清前期,大理地区的商品贸易仍处于初级的萌芽阶段,贸易物品的种类较为单一,规模相对较小。

陈燕[8](2019)在《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史研究》文中提出历史学不仅关乎过去,亦关联现在。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历史悠久、文化相承的“多元一统”民族国家和“多元一体”中华民族,是历史中国贡献给人类的宝贵遗产。迁徙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常见现象,中国各民族在历史上的迁徙活动直接影响到近现代我国民族的形成和人口的地理分布。哈尼族先民历史迁徙是我国民族迁徙的一个组成部分,造就了哈尼族今天的分布格局和众多支系。本研究以统一多民族中国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格局视野,借助布罗代尔的历史时段理论和历史层次分解方法,参照斯科特的“逃避统治”观点,运用历史文献、哈尼族口述史、田野调查等资料,以边缘族群与王朝国家关系为切入点,以边缘族群与自然地理关系、边缘族群与其他族群关系为补充,尝试从多维视角分析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的迁徙历史,探寻其迁徙的动因、特点、影响及内中的各种微妙关系。元代,云南重新回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统治秩序之内。明代,通过明王朝的锐意经营,云南社会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结构出现历史性转折,汉族成为云南主体民族。清代,清王朝基于前朝基础全面推进对云南的开发,从腹地到边疆,云南内地化程度前所未有提高。清末,国际形势巨变,云南边疆危机出现。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与整合,元明清三朝一代比一代更为深入、强势,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的迁徙一直处于中央王朝国家构建的“天下”图式之中。经过元明清时期的进一步迁徙,滇东北、川西南、六诏山地区已无哈尼族属,哈尼族先民的分布空间、分布重心向更低纬度、更暖气候地带倾斜,最终形成少部分散居于滇中北部、滇中、红河以东部分州县的山区,大部分聚居于云南南部,且延伸至境外的近现代宏观分布格局。短时段的“事件”是哈尼族先民迁徙的表层直接动因,中时段的“局势”是哈尼族先民迁徙的中层间接动因,长时段的“结构”——文化,才是哈尼族先民迁徙的深层动因。深层文化动因对表层直接动因、中层间接动因的牵制与影响,体现出哈尼民族在形成与发展中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的迁徙具有鲜明特点。第一,总体方向的自北而南与局部的复杂无常。第二,在平坝、山地间游走到最终定居山区。第三,向边地迁徙。第四,向同族聚居区迁徙。第五,大规模举族迁徙与部分零星迁徙并存。第六,长距离迁徙与短距离渐进式、节点状迁徙同在。上述迁徙特点的形成,与地理、气候、民族、国家等自然环境因素、社会人文因素密切相关。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所涉关系复杂,影响深远。迁徙导致哈尼分布空间变化,社会政治制度变迁,支系众多,习俗有异。在与其他族群的关系中,有民族迁徙齿轮效应,有矛盾争斗,有相互依赖,但最终演变为和谐共生的垂直民族分布带。在民族与国家关系上,迁徙导致哈尼族先民地理分布、社会文化的国家边缘化。但逃避国家的统治并非其迁徙和边缘化的动机,哈尼传统习惯与国家统治之间的文化冲突才是真正的内在根源。在王朝国家与边缘族群的相互形塑中,在国家面临内忧外患及各民族共生死存亡、共命运荣辱的历史经历中,哈尼族先民的国家认同意识逐渐成形,哈尼族最终成长为中国西南边陲守护国家疆界、抵御外敌入侵的一道坚实屏障。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是在统一多民族中国形成与发展的宏观历史背景下展开的,不仅体现出哈尼族先民对居住空间选择与建构的主观能动性,而且从边缘族群镜面映照出王朝国家对边缘族群的形塑与凝聚,以及边缘族群对王朝国家的策略与认同,有助于从边缘族群与王朝国家的双向互动关系,更好地理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多元一体”民族关系和“多元一统”民族格局、统一多民族中国的形成与发展。

辛冲冲[9](2019)在《中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研究》文中提出自1994年实施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财政能力问题就日益受到了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讨。不过回顾既有相关文献,我们从中不难发现,许多学者依然倾向于将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界定为地方政府在其辖区范围内,按照法定税率与税基,筹集财政收入的能力,并将其作为确定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标准的基本依据。而且在应用评价中,对其强弱的衡量也更多是选择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或考虑了人口因素的人均财政收入等量化指标来表示。理论上来讲,上述内涵界定及衡量标准显然存在一定局限性,难以触及财政职能的本质,即政府汲取财政资源提供公共服务以满足公共需要的活动。如果仅从汲取环节对地方政府可支配财力进行考察,那么,这种能力既不能够反映地方政府财政资源汲取的有效性和规范性,更不能反映地方政府履行财政职能的全面性,尤其是配置和利用财政资源提供公共产品的有效程度,以及财政资源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性也从中也难以体现。这反而会误导地方政府在财政实践活动中过度重视财政资源的汲取而忽视其有效供给和可持续发展性。不仅限于此,这也与中国当前纵深推进以适应于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也明显偏离,既不符合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不符合现代财政制度建立的内在要求。为此,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内涵与评价标准需要作出适时拓展和深化,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改革导向,保持与时俱进。当然,近年来尽管也有一些学者逐步突破以往研究的局限对其内涵界定与评价标准有了较大拓展,但更多仅是停留在定性分析层面,而且也缺乏与其内涵配套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继而更缺乏对其进行较为细致的实证研究。因而,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完善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内涵?怎样建立与其内涵更契合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这些年中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到底处于什么水平、变化轨迹与发展趋势如何?省域间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存在何种差异、是否存在收敛性?导致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变动的关键因素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的探讨在既有研究中比较鲜见。很显然,对这些问题的有效解读和分析不仅有助于我们增进对中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发展现状及其基本特征的宏观认知,也有利于立足于实证研究结果并结合中国现实情况,提出更具合理性的政策建议,为加快推进中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提质升级、切实践行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发展方向奠定坚实基.础。鉴于此,本文以地方政府财政能力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既有相关文献,以及对本文涉及的相关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回顾和总结,以确保研究根基。其中在内涵确定方面,本文是在既有研究基础上就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内涵进行了深化拓展,从有效性视角将其内涵简要概述为有效实现政府财政职能目标所具备的综合能力。其核心思想重在反映地方政府实施有效财政活动从而实现其职能目标的有效程度,并以此确定了依托于地方政府财政活动作用效果来评价其财政能力的基本路径。同时,以本文界定的内涵为依据,在结构层面上将财政综合能力细化为财政汲取能力、财政供给能力和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三个维度的基准能力,进一步明确本文研究对象。然后,在构建与其内涵相匹配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方法,先是分别对样本观测期内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汲取/供给/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进行了全面核算并分析了其时空分异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所测得的相关数据,继而分别科学测算和实证检验了其地区差异、收敛性特征以及三重(汲取-供给-可持续发展)财政能力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并深入探究了它们的时序演变规律和空间分异特征,以此来揭示这些年中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现状。之后,还剖析了影响地方政府财政汲取/供给/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变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力图从中探寻出导致它们变化发展的关键动因。最后,在总结和提炼主要研究结论基础上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深化推进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以及切实提升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与政策参考。本文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将其研究内容共分为导论、理论分析(第一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测算方法(第二章)、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测算及时空特征分析(第三章)、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区域差异测算与结果分析(第四章)、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收敛性检验与结果分析(第五章)、地方政府三重财政能力耦合协调性时空特征及驱动力分析(第六章)、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影响因素分析(第七章)、促进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提升的政策建议(第八章)、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等十个部分。通过这一较为深入细致的实证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地方政府财政汲取/供给/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均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异特征。本文分别测算了样本观测期内全国层面、区域层面和省域层面地方政府财政汲取/供给/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评价指数,并分析了其时空特征。结果显示:①全国及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地方政府财政汲取/供给/综合能力在时序层面上总体均呈趋稳递增态势,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时序层面上则呈明显“波动下降-反弹上升-波动下降”变化轨迹。具体到省域层面,除个别省份地方政府财政汲取能力出现明显下滑和放缓态势以外,其余省份与全国和三大区域时序演变规律一致。②从空间分布来看,三大区域间差距依然十分悬殊,总体呈“东高西低”阶梯状特征,即东部>中部>西部。具体到省域层面,西部落后省份与东部发达省份之间差距的缩小幅度并不明显,反而扩大趋势较为强劲。第二,地方政府财政汲取/供给/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总体空间差异变化特征表现各异,总体空间差异形成的主要驱动因素均来自于区域间差异。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法对观测期内地方政府财政汲取/供给/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区域差异均进行了科学测度,并依次从总体空间差异、区域内差异、区域间差异和差异来源及其贡献四个方面分析了它们的区域差异情况。结果表明:①总体空间差异方面。地方政府财政汲取/供给能力总体空间差异都呈明显下降趋势,而财政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总体则均表现为不稳定的波动态势,降幅不够显着。②区域内差异方面。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内部差异变化趋势表现各异。其中,东部和中部区域均是除了财政供给能力内部差异趋于明显下降趋势外,财政汲取/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则都呈波动上扬趋势,而西部区域内部差异变化趋势呈明显缩小的有财政汲取/供给能力,其余两个能力则呈小幅扩大趋势。③区域间差异方面。三大地带间差异变化趋势主要表现为:东-西部之间和东-中部之间财政汲取/供给/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整体均呈明显或波动下降过程;而中-西部之间仅有财政汲取/供给能力趋于一定幅度下降外,财政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则都呈小幅波动上扬趋势。④差异来源及其贡献方面。地方政府财政汲取/供给/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均均表现为区域间差异对总体空间差异形成的贡献率最大,发挥了主导驱动作用。第三,地方政府财政汲取/供给/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在全国层面和三大区域层面均同时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特征,但σ收敛特征则表现有所不同。通过对观测期内地方政府财政汲取/供给/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的收敛特征进行实证检验发现:①σ收敛方面。财政汲取能力在全国层面和西部区域存在σ收敛,而在东部和中部区域则不存在σ收敛;财政供给能力不仅在全国层面也在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存在σ收敛;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仅在全国层面趋于小幅度σ收敛,而在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均不具有σ收敛特征;财政综合能力也仅是在全国层面存在σ收敛现象,同样在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均不存在σ收敛。②绝对β收敛方面。全国层面以及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地方政府财政汲取/供给/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均存在绝对β收敛现象。③条件β收敛方面。全国层面以及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地方政府财政汲取/供给/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也同时均存在条件β收敛现象。第四,地方政府三重财政能力耦合协调发展指数总体呈趋稳递增态势,地区间差距虽有缩小但依然显着;内部驱动力对其变化发展影响较大,外部驱动力影响较弱。通过对三重(汲取-供给-可持续发展)财政能力耦合协调性及其驱动力进行测算和实证检验得知:①从时序演变来看,全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以及31个省份三重财政能力耦合协调指数总体均呈趋稳递增态势,耦合协调等级都有所升级;且中西部区域多数省份增速明显快于东部区域,区域间以及省域间差距呈明显缩小趋势。②从空间分布来看,虽然空间格局随着时间推移有所变动,但省域间的差距依然显着,协调度高的省份多集聚在东部发达区域,低的省份则集中在中西部欠发达区域,总体呈“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③从影响三重财政能力变动的驱动因素来看,全国和三大区域层面均表现为汲取-供给能力、供给-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汲取-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三个内部驱动力对其变动具有显着正向驱动作用,占据主导地位,而外部驱动力则影响较弱。第五,地方政府财政汲取/供给/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均存在显着的动态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制度、经济、社会等各因素对其影响效果则存在一定差异。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分别对地方政府财政汲取/供给/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发现:①地方政府财政汲取/供给/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的一阶滞后项和空间滞后项回归系数都显着为正,动态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均明显存在。②制度因素方面,收入分权对财政汲取/综合能力具有促进作用,但对财政供给/可持续发展能力影响效应不显着;支出分权对财政汲取/供给/可持续发展均具有抑制作用,而对财政综合能力影响效应不显着;政府竞争对财政汲取/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均具有显着促进作用,却对财政供给能力具有抑制作用;收/支分权与政府竞争交互项对财政汲取/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均具有促进作用,不过收入分权与政府竞争交互项对财政供给能力具有抑制作用。③经济因素方面,对外开放、固定资产投资对财政汲取/供给/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均具有促进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汲取/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具有促进作用但对财政供给能力具有抑制作用,且它与财政供给能力存在“U”型关系,同时与财政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存在倒“U”型关系;居民消费水平有利于促进财政供给/综合能力的提升,但对财政汲取/可持续发展能力影响效应则都不显着;产业结构变迁有助于促使财政汲取/供给/综合能力的提升,但对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影响不显着。④社会因素方面。城镇化率对财政汲取/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促进作用,但对财政汲取能力具有抑制作用,而对财政综合能力影响效应不显着;人口密度对财政汲取能力具有促进作用但对财政供给/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抑制作用,而对财政综合能力影响效应不显着。最后,立足于实证研究所得结论并结合中国现实情况,主要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一是,积极推进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二是,完善地方税收体系与健全转移支付制度。三是,加快建立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四是,加强配套措施建设。

荆姣姣[10](2019)在《边境团场的聚合与延伸 ——北塔山牧场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合与延伸”中聚合意指在国家力量作用下具有集散性特质的社会集体在向固定的地理空间内投入情感、需求、欲望、群体认同等后,由物质实体向维系和凝聚群体归属感的文化空间转变的过程。延伸则是此类社会集体受现代性和全球化影响,为突破固定的国家地理空间对边境社会及人群在社会物质和文化现象上产生的规制,所采取的一系列客观和主观性的行为,并不断向外界延伸的过程。本文研究对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北塔山牧场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边境,东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西北与阿勒泰地区青河县相连,东南与奇台县五马场乡相邻,牧场境内有乌拉斯台口岸和北塔山煤矿,且多条公路通往青河和奇台县,是一个地理环境相对开放的以畜牧业为主的边境团场。以访谈、问卷调查及个人口述等方法对北塔山牧场基本社会面相进行描述和分析,发现此类边境社会的聚合与延伸体现在建立与发展、人口特质、生计方式、学校教育、社会关系、族群认同等方面,其社会面相在不同时期受国家边界的规制不断聚合,而其内部族性的规制也在聚合的过程中日益彰显,族群自身需求以及全球化为主导的社会变迁因素又推动其向外界世界延伸。得出结论:聚合与延伸,正是处于边境社会这一地理空间下,诸如北塔山牧场此类介于传统性村落和体制内单位之间双重社会集体的边境社会现状与特质。

二、云南财贸学院统计与信息学院发展简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财贸学院统计与信息学院发展简史(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省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情况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三、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理论阐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普惠金融
        二、融资担保
        三、政策性融资担保
    第二节 理论工具
        一、新公共产品理论
        二、市场失灵理论
        三、信息不对称理论
第三章 云南省政府性融资担保发展历程及体系构建分析
    第一节 我国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发展简史
        一、第一阶段:探索的起步
        二、第二阶段:集中监管的起步和乱象的加剧
        三、第三阶段:顶层设计完成后的健康发展
    第二节 云南省政策性融资担保发展历程
        一、云南省政策性融资担保的初次尝试
        二、云南省政策性融资担保被边缘化
        三、云南省政策性融资担保成为行业主流
    第三节 云南省政策性融资担保运营体系分析
        一、省级政策性融资担保平台的成立和运行
        二、省级政策性农业融资担保平台的成立和运行
        三、市县级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的成立与运行
    第四节 云南省政策性融资担保监管体系分析
        一、监管法律及制度支持体系的构建
        二、监管组织体系的构建
        三、监管方法的构建
    第五节 云南省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成效
        一、从根本上厘清了云南省政策性融资担保的边界和发展道路
        二、政策性融资担保运营体系初步建立
        三、银担模式得到有效推广,银政担模式开始进入尝试
第四章 云南省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云南省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存在的不足
        一、行业监管有效性尚有不足
        二、政策性扶持补偿机制没有完全落地
        三、现有政策性融资担保运营平台扩展陷入瓶颈
    第二节 云南省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监管部门对行业的重视程度及认识高度不够
        二、地方经济实力薄弱,对银行系统影响力弱
        三、政策性融资担保运营平台无扩张动力
第五章 推进云南省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构建的建议
    第一节 进一步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行业监管有效性
        一、尽快完成政策性融资担保配套政策的制定下发
        二、严格监管购买服务
        三、以大数据推进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第二节 完善落实政策性扶持补偿机制
        一、落实财政资金的定期补偿
        二、解决政府和银行两个关键,落实“银政担”
    第三节 加快推进政策性融资担保运营平台壮大升级步伐
        一、推动政策性融资担保平台的继续扩张
        二、推动“科技金融”,让政策性融资担保发挥更大作用
        三、进一步推动两个省级政策性融资平台的升级壮大
        四、不断推出高质量政策性融资担保产品
参考文献
附录A:云南省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一览表
致谢

(2)红军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一) 国内文献综述
        (二) 国外文献综述
        (三) 总体评价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难点与新的探索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三) 新的探索
    五、核心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阐释
        (一) 核心概念界定
        (二) 相关理论阐释
第一章 红军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形成背景
    一、多民族共存互融的客观条件
        (一) 多民族共存是长征时期民族政策必然存在的基本前提
        (二) 多民族互融是长征时期民族政策发展变化的内在支撑
    二、国内外复杂严峻形势的影响
        (一) 外部环境的逼仄导引了长征时期民族政策的朝向
        (二) 内部救亡图存的曲折探索推动了长征时期民族政策的调适
    三、战略转移的区域特点与现实需求
        (一) 少数民族地区是红军长征的途经之地
        (二) 民族政策是实现党和军队与各族同胞联系的纽带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红军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变化理路
    一、战略转移推动了长征之前民族政策的延续与突破
        (一) 战略转移使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列主义民族理论的探索得以延续
        (二) 战略转移开始阶段的民族政策源于长征之前的探究成果
        (三) 战略转移为民族政策落地实施和相应突破提供了场域
    二、懋功会师成为民族政策发展的转折点
        (一) 懋功会师后民族政策得以实现理论提升和观点补充
        (二) 懋功会师后民族政策得到深入贯彻与检验调适
    三、瓦窑堡会议促使民族政策产生了新变化
        (一) 瓦窑堡会议开启了民族政策理论新高度的跨越
        (二) 瓦窑堡会议后民族政策得到了实践新发展与观点再积累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红军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
    一、建立并畅通中国共产党与少数民族政治关联的渠道
        (一)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二) 团结少数民族上层人士
        (三) 开展少数民族群众工作
    二、尊重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特点,奠定民族团结的基础
        (一)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二)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
        (三) 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四) 规范少数民族宗教信仰
    三、保障少数民族经济利益,摒除发展弊端
        (一) 保护和发展工商业,保障工人与商人的合理权益
        (二) 建立满足农民生产需求的土地没收与分配方案
        (三) 提出切实保障贫苦民众权益的合理纳税措施
    四、维护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探索制度化组织方式
        (一) 传播民主自治观念
        (二) 探索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政权形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红军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历史成效
    一、服务于时代发展的中心任务
        (一) 保障长征胜利,保存了中国革命发展的有生力量
        (二) 壮大革命力量,促使革命运动持续高涨
        (三) 团结共御外侮,少数民族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提升了中国共产党制定和完善民族政策的能力
        (一) 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基本情况的成熟认知
        (二) 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处理复杂民族问题的水平
        (三) 奠定了长征之后民族政策发展的雏形
    三、推动了解放与发展的真理在少数民族中生根发芽
        (一) 促进了少数民族对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认同
        (二) 坚定了少数民族民主平等、团结互助的发展信念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红军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当代启示
    一、把握民族政策的总体定位
        (一) 民族政策应围绕时代的中心任务来制定、实施和完成
        (二) 民族政策是统一战线领域不可或缺的政策供给
    二、明确民族政策价值实现的基本条件
        (一) 始终将调查研究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
        (二) 将政策宣传贯穿于政策执行的始终
        (三) 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干部的带头引领作用
    三、承继民族政策创新发展的基本经验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根本指引
        (二) 做到共性目标与具体实践的有机统一
        (三) 保证具体内容能够形成相互联系的整体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云南近代工矿业发展及分布研究(1884-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及范围界定
第一章 大有可为:云南近代工矿业的起步及空间特征(1884-1937)
    第一节 救亡图存:云南近代工矿业的发端及分布(1884—1912)
    第二节 实业风潮:云南近代工矿业的初步发展及分布(1912—1937)
    小结
第二章 时势使然:盛极而衰的云南近代工矿业及空间特征(1937-1949)
    第一节 抗战军兴:云南近代工矿业的繁荣及分布(1937—1945)
    第二节 大势已去:云南近代工矿业的衰落及分布(1945—1949)
第三章 各有千秋:云南近代工矿业的发展规律与分布特征
    第一节 云南近代工矿业的发展规律
    第二节 云南近代工矿业的分布特征
    小结
第四章 谁主沉浮:云南近代工矿业生产格局的时空机制
    第一节 变动的时间:时局对云南近代工矿业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特定的空间:地理环境对云南近代工矿业生产格局的限制
    小结
第五章 引譬援类:云南近代工矿企业区位选择的个案分析
    第一节 云南近代机械工业选址布局----以中央机器厂为个案研究
    第二节 云南近代矿业的布局考虑----以云南炼锡公司为个案研究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境)外研究现状
        1.2.2 国(境)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与指导思想
    2.1 近代中国铁路倡导者的铁路建设思想
        2.1.1 盛宣怀的铁路建设思想
        2.1.2 詹天佑的铁路建设思想
        2.1.3 梁士诒的铁路建设思想
        2.1.4 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
        2.1.5 张嘉璈的铁路建设思想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铁路观
        2.2.1 马克思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2.2.2 恩格斯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2.2.3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铁路建设思想
        2.3.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2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3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4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5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
第3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论探析
    3.1 基本概念界定
        3.1.1 文化
        3.1.2 铁路文化
        3.1.3 新中国铁路文化
        3.1.4 文化自信
    3.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3.2.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
        3.2.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特征
        3.2.3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功能
    3.3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异同比较
        3.3.1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共同点
        3.3.2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不同点
    3.4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历程彰显文化自信
        3.4.1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内涵
        3.4.2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
第4章 反映文化自信物质成果的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
    4.1 新中国铁路建筑文化建设
        4.1.1 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车站文化建设
        4.1.2 展现深刻时代价值的铁道文化建设
    4.2 新中国铁路收藏文化建设
        4.2.1 有着卓越历史贡献的铁路机车
        4.2.2 有着特殊历史回忆的铁路车票
        4.2.3 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铁路纪念章(碑)
第5章 彰显文化自信价值内核的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
    5.1 新中国铁路精神生产
        5.1.1 革命斗争精神的传承
        5.1.2 铁路建设精神的彰显
    5.2 新中国铁路文艺创作
        5.2.1 难以消解的文化矛盾心理
        5.2.2 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
        5.2.3 多样性的铁路文艺表达
    5.3 新中国铁路思想政治工作
        5.3.1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5.3.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爱国精神
        5.3.3 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增强思想性和政治性
        5.3.4 加强路风教育,展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第6章 体现文化自信制度保障的新中国铁路制度文化建设
    6.1 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
        6.1.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铁路法制建设
        6.1.2 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以前的铁路法制建设
        6.1.3 新时代的铁路法制建设
    6.2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和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6.2.1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
        6.2.2 新中国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第7章 塑造文化自信良好形象的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
    7.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
        7.1.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理念
        7.1.2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7.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
        7.2.1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理念
        7.2.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实践
    7.3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
        7.3.1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意义
        7.3.2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实践
第8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新时代建设路径探析
    8.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
        8.1.1 国家建设的动脉
        8.1.2 时代精神的表征
        8.1.3 释放人情的场域
        8.1.4 国际舞台的名片
        8.1.5 中国故事的素材
    8.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路径
        8.2.1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
        8.2.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几点举措
    8.3 创造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新辉煌以增强文化自信
        8.3.1 注入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底气
        8.3.2 “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博览轨迹”——铁路文化的实地考察
附录2:近代中国铁路车站文化略谈
附录3:改革开放以来部分铁路文学杂志创刊表
附录4:新中国铁路安全主要法规名录表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6)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二、已有研究成果评述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供销合作社的理论和实践渊源
    一、马列经典作家关于合作社的重要论述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合作社的有关论述
        (二)列宁的合作社理论和实践
    二、近代中国合作运动的理论和实践
        (一)合作思想在我国的广泛传播
        (二)新中国成立前中共领导的合作社运动
第二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兴起与扩张(1949-1952)
    一、发展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政治—经济动因
        (一)政治动因: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二)经济动因:城乡物资交流的迫切需要
        (三)重要因素:为工业化提供有效支撑
    二、供销合作理论的建构与政策体系的形成
        (一)供销合作理论的初步建构
        (二)政策举措的密集出台
    三、“放手发展供销合作社”
        (一)整顿老社
        (二)发展新社
第三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规范发展与功能提升(1953-1956)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与供销合作社的新使命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二)供销合作社新任务的提出
    二、基层组织体系的完善和规范管理的加强
        (一)加强组织建设
        (二)强化民主管理
        (三)健全管理制度
    三、“为农业生产服务”方针的全面贯彻
        (一)供应生产资料
        (二)扶持农村副业生产
        (三)新仓经验与“结合合同”的普遍推行
        (四)开展生产救灾
    四、对农村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改造背景和改造形式
        (二)对农村民族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对农村小商小贩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四章 大跃进时期农村供销合作社的“下放”与 “恢复”(1957-1965)
    一、农村基层供销社下放“人民公社”
        (一)县以上机构合并及所有制性质的改变
        (二)农村基层社“下放”人民公社
    二、大跃进狂飙中的“大购大销”风潮
    三、“多重压力”下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恢复
        (一)恢复供销合作社的决策过程
        (二)供销合作系统的重建
    四、农村供销合作社的继续发展
        (一)“轻装上阵”——开展“三清”运动
        (二)“强化服务功能”——开展改善经营管理运动
        (三)“拓展服务网点”——大力发展代购代销店
第五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徘徊与曲折发展(1966-1976)
    一、对供销合作社的“大批判”及后果
        (一)“大批判”引发思想混乱
        (二)供销合作社的组织撤并和性质变化
        (三)“贫下中农管理农村商业”的普遍推行
    二、在“文革”中的曲折发展
        (一)供销合作社的再次恢复
        (二)为稳定农业生产发挥关键作用
第六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改革与发展(1977-1991)
    一、农业政策的调整与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有关争论
        (一)农业政策的调整与农村市场的变化
        (二)改革大潮中供销合作社改革方向的有关争论
    二、二十世纪80年代供销合作社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历程
        (一)恢复“三性”,启动供销合作社改革(1979-1983)
        (二)实行“五个突破”,变“官办”为“民办”(1984-1985)
        (三)抓好“六个发展”,建立综合服务体系(1986-1991)
    三、二十世纪80年代农村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总体评价
第七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脱困”与“新生”(1992-2002)
    一、农村供销合作社陷入经营困境
        (一)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农村供销社陷入经营困境
        (二)农村供销合作社陷入困境的多维分析
    二、全行业扭亏为盈目标的实现
        (一)《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指明方向路径
        (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恢复为“脱困”提供组织保障
        (三)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为脱困提供政策保障
    三、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创新发展
第八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历史作用和基本经验
    一、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历史作用
    二、农村供销合作社发展演进的基本经验
参考文献
致谢

(7)清前期大理地区经济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移民与人口增长
        二、铜矿业和盐业
        三、改土归流与边疆治理
        四、农业生产与水利开发
        五、文化教育
        六、商业贸易
    第三节 研究对象、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与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清前期大理地区社会治理体系
    第一节 行政治理
        一、督抚体制与边疆治理
        二、保甲制度
    第二节 文化教育
        一、广建学宫
        二、兴修书院
        三、广设义学
        四、科举选拔
    第三节 军事管理——绿营兵制度
        一、绿营兵建制体系
        二、绿营兵与当地经济的发展
第三章 清前期大理地区经济投入要素
    第一节 自然资源
        一、矿产资源
        二、盐业资源
        三、森林资源
    第二节 人力资源
        一、移民潮与土地垦殖
        二、人口规模与地域分布
    第三节 技术资源
        一、农田水利建设
        二、农业生产技术
        三、手工业生产技术
第四章 清前期大理地区经济产出要素
    第一节 农业产出
        一、农作物种类
        二、粮食产量
    第二节 非农产出
        一、盐业
        二、铜矿业
        三、纺织业
        四、农副食品加工业
        五、其它手工业
第五章 清前期大理地区的财政收入与支出
    第一节 市场流通货币
        一、银两
        二、制钱
    第二节 财政收入
        一、田赋
        二、盐课
        三、矿税
        四、其他课税
    第三节 财政支出
        一、行政支出
        二、军费支出
第六章 清前期大理地区的经济贸易往来
    第一节 城乡集市的兴起
        一、集市数量
        二、主要集市类型
    第二节 主要流通商品
        一、盐
        二、粮食
        三、茶叶
        四、药材
        五、纺织品
    第三节 边贸的发展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问题
    二、学术回顾与反思
        (一) 哈尼族迁徙研究内容
        (二) 哈尼族迁徙研究反思
    三、涉及相关理论
        (一) 统一多民族中国形成与发展的“大一统”理论
        (二) 历史时段理论
    四、研究资料
        (一) 历史文献
        (二) 哈尼族迁徙史诗
        (三) 族谱、传说、服饰、语言等其它资料
        (四) 田野调查资料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六、相关说明
        (一) 哈尼族族源“氐羌北来”说
        (二) 斯科特“逃避统治”说
        (三) 民族迁徙与移民
        (四) 哈尼族先民
第一章 元代哈尼族先民的迁徙
    第一节 元代云南重回统一多民族国家
        一、蒙古军征服大理国
        二、元王朝对云南的设治与经营
    第二节 元王朝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
        一、元代哈尼族先民的分布及其社会状况
        二、元王朝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
    第三节 元王朝统治时期哈尼族先民的迁徙活动
        一、元军屠戮下罗盘甸哈尼族先民的迁逃
        二、元军军事镇压下乌蒙山区哈尼族先民的迁离
        三、元军开疆拓土下哈尼族先民的逃匿
第二章 明代哈尼族先民的迁徙
    第一节 明王朝对云南的经营与明代社会状况、民族结构的变化
        一、明王朝对云南的设治与经营
        二、明代云南社会状况与民族结构的变化
    第二节 明王朝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
        一、明代哈尼族先民的分布及其社会状况
        二、明王朝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
    第三节 明王朝统治时期哈尼族先民的迁徙活动
        一、民族结构变化下哈尼族先民的迁徙
        二、川西南哈尼族先民的往南迁徙
第三章 清代哈尼族先民的迁徙
    第一节 清代云南内地化进一步推进、边疆危机出现
        一、清王朝对云南的设治与经营
        二、清末云南边疆危机出现
    第二节 清王朝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
        一、清代哈尼族先民的分布及社会状况
        二、清王朝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
    第三节 清王朝统治时期哈尼族先民的迁徙活动
        一、改土归流下六诏山地区哈尼族先民的迁徙
        二、武装起义与暴力镇压下哀牢山地区哈尼族先民的迁徙
        三、国内和国际形势影响下哈尼族先民的境外迁徙
第四章 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的动因、特点和影响
    第一节 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的动因
        一、哈尼族先民迁徙的表层直接动因
        二、哈尼族先民迁徙的中层间接动因
        三、哈尼族先民迁徙的深层文化动因
    第二节 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的特点
        一、总体方向的自北而南与局部的复杂无常
        二、在平坝、山地间游走到最终定居山区
        三、向边地迁徙
        四、向同族聚居区迁徙
        五、大规模举族迁徙与部分零星迁徙并存
        六、长距离迁徙与短距离渐进式、节点状迁徙同在
    第三节 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的影响
        一、迁徙对本民族的影响
        二、迁徙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三、迁徙对民族与国家关系的影响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主要论文
致谢

(9)中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五、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建设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相关概念范畴探讨
        一、能力与组织能力
        二、地方政府
        三、政府能力
        四、政府财政能力
    第二节 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财政分权理论
        二、公共产品理论与外部性理论
        三、政府间税收划分理论
        四、政府间转移支付理论
        五、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公债理论
    第三节 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
        一、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影响因素及理论模型构建
        二、各影响因素对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形成的作用机理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地方政府财政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测算方法
    第一节 地方政府财政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与构建
        一、地方政府财政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二、地方政府财政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三、指标选取范围与数据来源
    第二节 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测算方法
        一、基础指标的无纲量化方法
        二、熵值法
        三、线性加权组合方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测度及时空特征分析
    第一节 地方政府财政汲取能力测算及时空特征分析
        一、地方政府财政汲取能力测算
        二、地方政府财政汲取能力时序演变规律分析
        三、地方政府财政汲取能力空间差异分析
        四、地方政府财政汲取能力时空演变进程可视化描述
    第二节 地方政府财政供给能力测算及时空特征分析
        一、地方政府财政供给能力测算
        二、地方政府财政供给能力时序演变规律分析
        三、地方政府财政供给能力空间差异分析
        四、地方政府财政供给能力时空演变进程可视化描述
    第三节 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测算及时空特征分析
        一、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测算
        二、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时序演变规律分析
        三、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空间差异分析
        四、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时空演变进程可视化描述
    第四节 地方政府财政综合能力测算及时空特征分析
        一、地方政府财政综合能力测算
        二、地方政府财政综合能力时序演变规律分析
        三、地方政府财政综合能力空间差异分析
        四、地方政府财政综合能力时空演变进程可视化描述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区域差异测算及结果分析
    第一节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与区域说明
        一、研究方法
        二、数据来源与区域说明
    第二节 地方政府财政汲取能力区域差异测算与结果分析
        一、财政汲取能力区域差异测算
        二、财政汲取能力区域差异测算结果分析
    第三节 地方政府财政供给能力区域差异测算与结果分析
        一、财政供给能力区域差异测算
        二、财政供给能力区域差异测算结果分析
    第四节 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区域差异测算与结果分析
        一、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区域差异测算
        二、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区域差异测算结果分析
    第五节 地方政府财政综合能力区域差异测算与结果分析
        一、财政综合能力区域差异测算
        二、财政综合能力区域差异测算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收敛性检验与结果分析
    第一节 研究方法、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第二节 地方政府财政汲取能力收敛性检验及结果分析
        一、σ收敛检验及结果分析
        二、β收敛检验及结果分析
    第三节 地方政府财政供给能力收敛性检验及结果分析
        一、σ收敛检验及结果分析
        二、β收敛检验及结果分析
    第四节 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收敛性检验及结果分析
        一、σ收敛检验及结果分析
        二、β收敛检验及结果分析
    第五节 地方政府财政综合能力收敛性检验及结果分析
        一、σ收敛检验及结果分析
        二、β收敛检验及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地方政府三重财政能力耦合协调性时空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第一节 内涵界定、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三重财政能力内涵界定
        二、研究方法
        三、数据来源及处理
    第二节 地方政府三重财政能力耦合协调发展时空演变特征
        一、三重财政能力耦合度时空演变特征
        二、三重财政能力耦合协调发展度时空演变特征
    第三节 地方政府三重财政能力耦合协调发展动力识别
        一、全国层面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二、区域异质性考察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空间相关性检验与判别
        一、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
        二、地方政府财政汲取能力空间相关性特征检验与判别
        三、地方政府财政供给能力空间相关性特征检验与判别
        四、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空间相关性特征检验与判别
        五、地方政府财政综合能力空间相关性特征检验与判别
    第二节 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影响因素:基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二、地方政府财政汲取能力影响因素实证估计与解读
        三、地方政府财政供给能力影响因素实证估计与解读
        四、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影响因素实证估计与解读
        五、地方政府财政综合能力影响因素实证估计与解读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促进中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提升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积极推进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
        一、合理分配各级政府事权
        二、严格规范地方政府行为
    第二节 完善地方税收体系与健全转移支付制度
        一、构建和完善地方税收体系
        二、改革和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第三节 加快建立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
        一、亟待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法律法规建设
        二、进一步优化地方政府性债务结构
        三、完善地方政府性债务考核问责制度
        四、积极探索和创新地方政府融资模式
    第四节 加强配套措施建设
        一、构建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综合评价机制
        二、加快完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评价办法
        三、稳妥推进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内部结构的协调发展
        四、全方位增强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提升的“驱动力”
    本章小结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一、基本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10)边境团场的聚合与延伸 ——北塔山牧场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概况
    一、选题缘由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四、相关研究文献回顾
        (一)已有的边界研究
        (二)边境地区研究
        (三)社会变迁相关研究
        (四)哈萨克牧区已有研究
        (五)移民相关研究
        (六)边境团场已有研究
        (七)对北塔山牧场和北塔山地区的已有研究
    五、研究思路
    六、研究方法
    七、调查及研究过程
第一章 研究对象概况
    一、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对象概况
    二、研究对象所处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一)气候特征
        (二)土地状况
        (三)水资源概况
        (四)草原和草场利用情况
        (五)自然与人文资源
        (六)主要自然灾害
第二章 北塔山地区边境的形成与北塔山牧场的建立和发展
    一、北塔山地区边境的形成
        (一)清朝中期至1946年
        (二)1947年“北塔山事件”
        (三)1949-1964年
    二、北塔山牧场的建立和发展
        (一)从交通要塞上重要的中转站到边境军事防线
        (二)北塔山牧场成立背景
        (三)从合作社到国营牧场再到边境团场:北塔山牧场的建立和发展
    三、北塔山地区的边境管理与北塔山牧场的机构设置
        (一)国家与地方共同助力下的边境管理
        (二)眺望远方:从碉堡山到六层白塔
第三章 流动与固化:北塔山牧场的人口特质
    一、人口基本情况
    二、建场初期的人口来源及基本情况:1950—1959年
    三、人口结构急剧变化:1960—1979年
    四、人口趋于稳定:1980年至今
第四章 边境的规制与反规制:北塔山牧场的生计方式
    一、农业
    二、畜牧业
    三、其他生计方式
        (一)边境催生:护边员
        (二)交通助力:商铺
        (三)易地搬迁:大区域下的新生计
    四、人口结构与生计方式的交叉分析
        (一)家庭牲畜情况
        (二)人口结构与生计状况分析
第五章 外引与内唤:北塔山牧场中的学校教育
    一、“马背小学”到牧场小学
    二、支边青年到特岗教师
    三、生源结构变化分析
第六章 重塑与延续:北塔山牧场的社会关系及变化
    一、族群交往
        (一)族际交往
        (二)族群内部交往
    二、“冬宰”里的社会关系
        (一)“冬宰”:北方游牧民族重要的传统习俗
        (二)北塔山牧场三连“冬宰”现状
        (三)“冬宰”里的社会关系分析
第七章 记忆与身份:北塔山牧场哈萨克人的认同
    一、兵地认同
    二、第二代、第三代人的认同与选择
    三、他者的眼光
    四、从个人经历和故事看北塔山人认同
结语 聚合与延伸:双重社会集体的未来之路
附录一 2017年12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北塔山冬宰情况问卷调查表
附录二 2018年7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北塔山牧场问卷调查表
访谈问题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四、云南财贸学院统计与信息学院发展简史(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省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研究[D]. 李珍妮.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2]红军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研究[D]. 丁凌. 山东大学, 2020(04)
  • [3]中国共产党云南边疆治理研究(1950-1957年)[D]. 赵银河.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4]云南近代工矿业发展及分布研究(1884-1949)[D]. 吴波.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D]. 邱铁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6]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02)[D]. 李攀.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7]清前期大理地区经济史研究[D]. 吕琴. 大理大学, 2019(01)
  • [8]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史研究[D]. 陈燕. 云南大学, 2019(09)
  • [9]中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研究[D]. 辛冲冲.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10]边境团场的聚合与延伸 ——北塔山牧场变迁研究[D]. 荆姣姣.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6)

标签:;  ;  ;  ;  

云南财贸大学统计与信息学院发展简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