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区住院儿童血清抗SARS病毒抗体检测

广州地区住院儿童血清抗SARS病毒抗体检测

一、广州地区住院患儿血清抗SARS病毒抗体的检测(论文文献综述)

李文星,唐军,曾燕,岳艳,何洋,张萌,胡鹏,熊涛,母得志,李幼平[1](2020)在《SARS感染孕产妇、新生儿及儿童、青少年的系统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系统评价孕产妇、新生儿、儿童和青少年感染SARS的临床资料特征及感染对妊娠结局、胎儿和新生儿的预后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查找SARS感染孕产妇、新生儿、儿童和青少年相关的临床研究。描述性分析孕产妇、儿童、婴儿感染SARS的基线特征、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和预后。结果共纳入13个研究,包括81例儿童和青少年、19例孕产妇和14例新生儿。在81例儿童和青少年人群的报告中,患儿男女比例1∶1.2,年龄从56日龄的早产婴儿到17.5岁的青少年,其中小于12岁儿童占58.3%(28/48),有密切接触史的患儿占34.0%(16/47)。发热(93.8%,76/81)和咳嗽(49.4%,40/81)是最主要症状,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的比例为17.5%(11/63)。SARS-CoV的RT-PCR检测阳性病例为29.2%(14/48),SARS-CoV血清抗体阳性病例占92.9%(13/14)。实验室检查以外周血淋巴细胞减低最为常见(65.1%,44/67);影像学检查约70.8%(51/72)患儿存在单侧病变,29.2%(21/72)为双侧病变。仅1例婴儿病例为重症,无儿童死亡病例。孕产妇患者年龄为23岁~44岁。孕早、中期感染占52.6%(10/19),孕晚期47.4%(9/19)。SARS孕妇临床表现以发热(100.0%,19/19)和咳嗽(78.9%,15/19)为主,出现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占比为36.8%(7/19)。实验室检查显示SARS-CoV核酸阳性率为50.0%(8/16),SARS-CoV血清抗体阳性达93.3%(14/15);血小板减少、淋巴细胞减少和肝酶异常的比例分别为38.9%(7/18)、61.1%(11/18)和50.0%(3/6)。100%(19/19)SARS孕妇肺部影像学检查均有肺炎改变。重症患者比例为36.8%(7/19),机械通气患者占26.3%(5/19),15.8%(3/19)患者死亡。自然流产比例为40.0%(4/10),剖宫产率为75.0%(9/12)。SARS孕妇胎儿发生宫内窘迫6例(46.2%),早产7例(53.8%),宫内发育迟缓3例(23.1%)。SARS孕妇所生14例新生儿均未确诊为SARS感染。结论儿童、青少年SARS感染的临床症状与成人患者类似。儿童在SARS感染时不易发生重症和死亡,但仍需长期随访肺功能发育。目前尚无证据显示SARS病毒具有母婴垂直传播能力。

熊洁[2](2014)在《长沙地区住院儿童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持续观察长沙地区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构成,为其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建立肠道病毒(EV)、麻疹病毒(MV)、腮腺炎病毒(MuV)、双埃可病毒(HPeV)、乙型脑炎病毒(JEV)、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腺病毒(AD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EB病毒(EBV)、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等11种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 (FQ-PCR)检测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13年7月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急性病毒性脑炎、脑膜炎及脑膜脑炎住院儿童CSF标本,并使用FQ-PCR方法检测EV、MV、MuV、HPeV、JEV、HSV-1、HSV-2、ADV、VZV、EBV、HHV-6等11种常见病毒。查阅相关病历资料,结合检测结果,对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成功构建EV、MV、MuV、HPeV、JEV、HSV-1、HSV-2、ADV、VZV、 EBV、HHV-6等11种病毒的标准品及标准曲线,建立了上述病毒FQ-PCR检测方法。2.本研究期间收集了急性病毒性脑炎、脑膜炎及脑膜脑炎住院儿重CSF标本共161份,使用FQ-PCR方法检出71例病毒,总检出率44.10%(71/161)。EV检出率最高,为18.01%(29/161),其次为MuV,检出率8.07%(13/161),MV为7.45%(12/161), EBV、HPeV均为4.97%(8/161),ADV为3.73%(6/161),HHV-6为2.48%(4/161),JEV、HSV-1、HSV-2均为0.62%(1/161),未检出VZV。3.161例住院儿童中,临床诊断为急性病毒性脑炎82例,急性病毒性脑膜炎20例,急性病毒性脑膜脑炎59例;男性93例,女性68例,男女比例为1.37:1;年龄最小为3个月,最大为13岁,平均月龄为52.51±38.35。入院在春季病例46例,夏季52例,秋季28例,冬季35例。城市儿童93例,农村儿童68例。不同疾病、性别、年龄、季节及城乡之间住院儿童CSF标本中的病毒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4.CSF标本病毒检出阳性病例与阴性病例之间临床症状与体征均无差异。病毒检出阳性与阴性病例之间辅助检查结果无统计学差异。5.本组资料中检出的病毒平均载量为198.24±993.61copies/μL。检出的病毒载量与住院时间无显着相关。6.EV检出病例多见于急性病毒性脑膜脑炎;以春夏季节多见;在3-6岁年龄段检出率最高。HHV-6检出病例多见于秋季;ADV阳性病例以农村患儿多见。MuV检出病例仅1例有腮腺肿大。12例检出MV的病例均无麻疹典型表现。结论1.本研究期间内从长沙地区急性病毒性脑炎、脑膜炎及脑膜脑炎住院儿童CSF标本中检出10种常见病毒,检出率较前期研究略有上升,MV和MuV检出明显增多;2.病毒检出阳性与阴性病例在性别、年龄、季节、城乡以及临床特征之间无差异;3.急性病毒性脑炎检出病毒载量高于脑膜炎及脑膜脑炎的载量;4.MuV、MV阳性检出病例各有其特点。

石玉玲,曾兰兰,李林海,孙朝晖,陈建芸,廖扬,张伟,陈小东,曹诚[3](2010)在《长期追踪SARS患者血清抗体变化规律及胃肠道免疫组化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连续追踪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7年,追踪检测其血清SARS病毒特异性IgM、IgG及N蛋白抗体滴度变化;对7年N蛋白抗体一直出现居高不降的SARS恢复期患者进行重点追踪,用胃肠镜观察胃及肠道的病理改变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方法:用免疫荧光(IFA)和双抗原夹心ELISA方法连续检测SARS患者发病后第7,14,30,60,120,180,210,270,360d及1年后采用每隔1年检测1次血清SARS病毒特异性IgM、IgG及N蛋白抗体滴度;用抗SARS冠状病毒N蛋白单克隆抗体对SARS恢复期患者胃及肠道组织进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IFA检测14例SARS患者血清特异性IgG抗体在第7d检出,滴度为1/40,120d达高峰平均滴度1/1120,180d开始下降为1/274,210d为1/163,7年后大部份患者IgG抗体滴度消失。特异性抗体IgM滴度第7d均为阴性,14d检出平均为1/32,30d检出达高峰,60d开始下降1/86,120d后大部份患者IgM滴度消失。N蛋白抗体第7d检出,平均滴度为1/57,120d达高峰1/319,210d后为1/187,270d平均滴度1/134,7年后9例患者检测N蛋白抗体全部为阴性,另5例患者检测阳性,其中3例平均滴度1/116,仍维持较高水平,2例患者N蛋白抗体检测接近正常。该5例患者行胃肠镜检测,并进行细胞免疫组化试验。血中N蛋白抗体检测阳性的3例患者的胃组织粘液腺上皮细胞免疫组化呈阳性表达,大部呈胞浆着色。其中1例患者在肠组织浆液柱状上皮及间质细胞亦有表达,另2例血N蛋白抗体检测接近正常的患者细胞免疫组化为阴性。5例患者病理活检结果:1例明确诊断为"胃印戒细胞癌并直肠多发转移"、1例胃息肉、1例胃溃疡,其余2例浅表性胃炎。结论观察14例家庭聚集患者血清SARS病毒特异性IgG抗体在发病第14d陡然升高,30-60d进入平台期,120d抗体滴度到达高峰,180d后开始下降,7年后大部分抗体消失。特异性IgM抗体几乎与IgG抗体同时检出,30d达到高峰120d左右消失。180d后部分患者N蛋白抗体滴度显着上升,但210d后开始下降。5例患者N蛋白抗体滴度持续检测阳性,其中3例患者7年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用抗SARS冠状病毒N蛋白单克隆抗体对5例SARS恢复期患者胃及肠道组织进行免疫组化试验,首次发现3例SARS恢复期患者胃及肠道组织上皮细胞免疫组化呈阳性表达,大部分胞浆着色。在N蛋白持续升高7年的SARS恢复期患者体内胃及肠组织中仍可检出SARS-CoV,提示部份SARS恢复期患者体内仍存在SARS病毒复制情况。

毛晓健[4](2010)在《2005-2007年广州儿童医院住院肺炎患儿三种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文中提出背景与目的肺炎是全世界5岁之下儿童第一位的死亡原因,约占全世界5岁之下儿童死亡人数的19%。中国每年的肺炎患儿总计2100万人次,肺炎也是中国5岁以下儿童第一位的死亡原因。因此需积极加强儿童肺炎的临床防治工作,降低儿童肺炎尤其是儿童重症肺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FV)和腺病毒(Adenovirus,ADV)是儿童肺炎的常见病原体,重症肺炎可以导致患儿死亡,并会造成流行传播。但至今对儿童RSV、FV和ADV感染肺炎没有特效治疗药物。目前认为对儿童RSV、FV和ADV感染肺炎的控制关键在于预防,其前提是了解儿童RSV、FV和ADV感染肺炎的性别、年龄、季节及年度分布等临床特征,在以上三种病毒感染肺炎的高发季节对高危儿童采一取临床防护工作。前人研究表明,儿童RSV、FV及ADV感染的性别、年龄、季节及年度分布等临床特征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因此,不同地区儿童RSV、FV及ADV感染肺炎的临床防治工作,要结合本地区RSV、FV及ADV感染肺炎患儿性别、年龄、季节、年度分布等临床特征及重症肺炎临床特征进行。但目前对广州地区儿童RSV、FV和ADV感染临床特征进行研究的文献不多,对广州地区RSV、FV和ADV感染肺炎患儿的性别、年龄、季节、年度分布等临床特征及重症肺炎临床特征尚不明确。基于以上背景,本课题对2005-2007在广州儿童医院住院、来自于广州地区的12195例肺炎患儿中RSV、FV及ADV等三种病毒病毒感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旨在认识广州地区RSV、FV和ADV感染肺炎患儿的性别、年龄、季节、年度分布等临床特征及重症肺炎临床特征,为广州地区儿童以上三种病毒感染肺炎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广州儿童医院是广州市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年门诊量150余万人次,年住院患儿3万人次,广州儿童医院住院肺炎患儿常规进行FV及ADV等三种病毒的检测,对了解广州地区RSV、FV及ADV感染肺炎患儿临床特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及诊断标准研究对象:收集2005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年龄在0-14岁(0岁<年龄≤14岁)之间、来自于广州市市区及周边等广州地区、在广州儿童医院住院,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胸部X片检查确诊为肺炎的全部患儿的资料。肺炎诊断标准参考儿科学第七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重症肺炎诊断标准。2.三种病毒的检测方法所有住院肺炎患儿均常规进行RSV、FV和ADV感染的检测。标本采集均得到了患儿监护人的同意。RSV和ADV的检测方法:均采集患儿空腹外周静脉血,分离出血清,用ELISA方法,分别使用抗RSV抗体IgM检测试剂盒进行特异性RSV-IgM血清抗体的测定、使用抗ADV抗体IgM检测试剂盒进行特异性ADV-IgM血清抗体的测定,把特异性RSV-IgM血清抗体阳性患儿的病例资料纳入统计学分析,并把特异性ADV-IgM抗体阳性患儿的病例资料纳入统计学分析。FV检测方法:取患儿咽分泌物,接种到MDCK细胞上,再33℃温箱培养72h,上清液进行血凝试验,对血凝试验阳性病例进行流感病毒分型鉴定,把流感病毒分型鉴定为甲型流感的患儿的病例资料纳入统计学分析。3.观察项目患儿的性别、年龄、发病日期、住院天数及重症肺炎情况等。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住院天数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方法,以P<0.05为差异具有显着性。均数的表达采用x±s表示。结果确诊肺炎患儿共计12195例,其中男性患儿8432例,女性患儿3763例,男女比例2.24:1。0-1岁((0<年龄≤1岁)6277例(其中0-6月年龄段患儿4366例),1-3岁(1岁<年龄≤3岁)3405例,3-6岁(3岁<年龄≤6岁)1633例,6-14岁(6岁<年龄≤14岁)880例。春季(3,4,5月)4441例,夏季(6,7,8月)3464例,秋季(9,10,11月)2512例,冬季(12,1,2月)1778例。2005年3699例,2006年4483例,2007年4013例。12195例住院肺炎患儿中诊断重症肺炎的患儿共计1022人。1.住院肺炎患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临床特征12195例住院肺炎患儿中共检测到RSV-IgM特异性抗体阳性的肺炎患儿903例,感染率7.4%(903/12195)。RSV感染肺炎患儿平均住院天数为7.87±3.44天。1.1性别分布RSV感染肺炎患儿中男性635例,女性268例,男女比例2.37:1。男、女住院肺炎患儿RSV感染率分别为7.53%(635/8432)和7.12%(268/3763),男女感染率差异不具有显着性(χ2=0.634,P=0.426)。男女RSV肺炎患儿住院天数差异不具有显着性(P>0.05)。1.2年龄分布RSV感染肺炎患儿中0-1岁、1-3岁、3-6岁和6-14岁各年龄段患儿分别为607例、232例、57例和7例,以上各年龄段住院肺炎患儿RSV感染率依次为:9.67%(607/6277)、6.81%(232/3405)、3.49%(57/1633)和0.80%(7/880),各年龄段之间RSV感染率差异均具有显着性(均P<0.05),提示随年龄段增加RSV感染率下降。0-3岁年龄段RSV肺炎患儿共839例,占92.91%(839/903),是RSV感染的高峰年龄段。RSV肺炎患儿0-1岁组住院天数显着长于1-3岁组和6-14岁组(均P<0.05),3-6岁组长于6-14岁组(P<0.05),其他各年龄组间住院天数差异不具有显着性(P>0.05)。1.3季节分布RSV感染肺炎患儿中春、夏、秋、冬四季患儿分别为496例、219例、89例和99例,以上四季住院肺炎患儿RSV感染率感染率依次为11.17%(496/8432)、6.32%(219/3464)、3.54%(89/2512)和5.57%(99/1778)。春季感染率显着高于夏季、秋季和冬季感染率(分别为χ2=55.562,P=0.000;χ2=121.079,P=0.000;χ2=46.030,P=0.000),秋季感染率显着低于夏季和冬季(分别为,=23.007,P=0.000;χ2=10.189,P=0.001),夏、冬感染率差异不具有显着性(P>0.05),提示RSV在春季住院肺炎患儿病原学中更重要。春夏季(3-8月)RSV感染肺炎患儿共715例,占RSV感染肺炎患儿总数的79.18%,是感染的主要季节,其中4月份是发病的最高峰。春、夏、秋、冬四季间住院天数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1.4年度分布2005年、2006年和2007年RSV感染肺炎患儿数分别为148例、400例和355例,以上各年度住院肺炎患儿RSV感染率依次为4.00%(148/3699)、8.92%(400/483)和8.85%(355/4013)。2005年感染率显着低于2006(χ2=78.556,P=0.000)、2007年(χ2=74.113,P=0.000<0.05)感染率(均P<0.05)。2005-2007年各年度RSV感染性肺炎患儿发病高峰年龄段均为0-3岁,每年的春夏季均是发病的高峰季节且以4月份为最高峰月份。不同年度患儿住院天数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1.5重症肺炎患儿特征903例RSV感染肺炎患儿中重症肺炎患儿69例,重症肺炎发生率为7.64%(69/903),其中2例患儿死亡。重症肺炎患儿住院天数长于普通肺炎患儿(P<0.05)。2.住院肺炎患儿甲型流感病毒感染临床特征12195例住院肺炎患儿中共检测到流感病毒A型阳性患儿242例,感染率1.98%(242/12195)。FV感染肺炎患儿的平均住院天数为8.26±4.73天。2.1性别分布甲型流感病毒感染肺炎患儿男性175例,女性67例,男女之比2.61:1。男、女住院肺炎患儿FV感染率分别为2.08%(175/8432)与1.78%(67/3763),差异不具有显着性(χ2=1.164,P=0.281)。男女FV感染肺炎患儿平均住院天数无显着差异(t=-0.047,P=0.962)。2.2年龄分布0-1岁、1-3岁、3-6岁和6-14岁FV感染肺炎患儿分别为88例、93例、45例和16例,以上各年龄段住院肺炎患儿FV感染率依次为:1.40%(88/6277)、2.73%(93/3405)、2.76%(45/1633)和1.82%(16/880)。1-3岁和3-6岁年龄段感染率显着高于0-1岁年龄段感染率(分别为χ2=21.264,P=0.000和/χ214.365,P=0.000),其他每两个年龄段间感染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0-3岁患儿占FV感染肺炎患儿总数的74.79%(181/242),是感染的高峰年龄段。0.1岁组患儿较3-6岁和6-14岁组FV感染肺炎患儿住院天数显着延长(P<0.05),而其他各个组别之间住院肺炎患儿住院天数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3季节分布春、夏、秋、冬四季FV感染肺炎患几分别为98例、94例、32例和18例,以上四季住院肺炎患儿FV感染率依次为:2.21%(98/4441)、2.71%(94/3464)、1.27%(32/2512)、1.01%(18/1778)。春季与秋季(χ2=7.609,P=0.006)、春季与冬季(χ2=9.894,P=0.002)、夏季与秋季(χ2=14.623,P=0.000)、夏季与冬季(χ2=16.263,P=0.000)之间感染率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春季与夏季(χ2=2.110,P=0.146)、秋季与冬季(χ2=0.618,P=0.432)感染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FV感染肺炎患儿春夏季节(3-8月)占79.34%(192/242),是高峰感染季节。春、夏、秋、冬四季间住院天数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4年度分布2005、2006和2007年FV感染肺炎患儿分别为20例、136例和86例,以上各年度住院肺炎患儿FV感染率依次为0.54%(20/3699)、3.30%(136/4483)和2.14%(86/4013)。2005年感染率显着低于2006年和2007年(分别为χ2=67.349,P=0.000和,=34.456,P=0.000),2006感染率显着高2007年(χ2=67.349,P=0.010)。2005、2006和2007年FV感染肺炎患儿发病高峰年龄段均为0-3岁,发病高峰季节均为3-8月。2005、2006和2007年FV感染肺炎患儿住院天数年度间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5重症肺炎患儿特征242例FV感染肺炎患儿中重症肺炎患儿共计12例,重症肺炎发生率为4.96%(12/242),其中1例患儿死亡。重症FV感染肺炎患儿住院天数长于普通肺炎患儿,但二者差异不具有显着性(P>0.05)。3.住院肺炎患儿腺病毒感染临床特征12195例住院肺炎患儿中共检测到ADV感染肺炎患儿737例,感染率6.04%(737/12195)。737例ADV感染肺炎患儿平均住院天数为7.98±3.55天。3.1性别分布ADV感染肺炎患儿中男、女患儿分别为439例和298例,男女比例1.47:1。男女住院肺炎患儿ADV感染率分别为5.21%(439/8432)和7.92%(298/3763),男女感染率有显着性差异(χ2=33.723,P=0.000)。男女ADV感染肺炎患儿住院天数无显着性差异(P>0.05)。3.2年龄分布0-1岁、1-3岁、3-6岁和6-14岁ADV感染肺炎患儿分别为233例、272例、162例和70例,以上各年龄段住院肺炎患儿ADV感染率分别为:3.71%(233/6277)、7.99%(272/3405)、9.92%(162/1633)和7.95%(70/880)。0-1岁年龄段感染率显着低于1-3岁(χ2=81.654,P=0.000)、3-6岁(χ2=105.281,P=0.000)和6-14岁(χ2=34.264,P=0.000)等各年龄段感染率(P<0.05)。3-6岁年龄段感染率高于0-1岁(χ2=105.281,P=0.000)、1-3岁(χ2=5.324,P=0.022)和6-14岁(χ2=0.001,P=0.976)各年龄段感染率(P<0.05),其余各年龄段之间感染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0-3岁患儿占ADV感染肺炎患儿的68.52%(505/737),是感染的高峰年龄段。各年龄段患儿之间住院天数无显着性差异(P>0.05)。3.3季节分布春、夏、秋、冬四季ADV感染肺炎患儿分别为236例、207例、144例和150例,以上四季住院肺炎患儿ADV感染率分别为5.31%(236/4441)、5.98%(207/3464)、5.73%(144/2512)和8.44%(150/1778)。冬季感染率显着高于春(χ2=21.262,P=0.000)、夏(χ2=11.210,P=0.001)、秋(χ2=11.924,P=0.001)各季感染率(均P<0.05)。ADV感染肺炎患儿发病情况全年波动性小,但春夏季(3-8月)患儿占ADV感染肺炎患儿的60.11%(443/737),是主要的感染季节。各季节ADV感染肺炎患儿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P>0.05)。3.4年度分布2005、2006和2007年ADV感染肺炎患儿数分别为263例、301例和173例,以上各年度住院肺炎患儿ADV感染率分别为7.11%(263/3299)、6.71%(301/4483)和4.31%(173/1778)。2007年感染率显着低于2005年、2006年感染率(P<0.05)。2005、2006、2007年ADV感染高峰年龄段均为0-3岁,感染高峰季节均为春夏季。2006年ADV感染肺炎患儿住院天数显着短于2005年住院天数(P<0.05),其他各个年度ADV肺炎患儿住院天数差异不具有显着性(P>0.05)。3.5重症肺炎患儿特征737例ADV感染肺炎患儿中重症肺炎患儿共计26例,重症肺炎患儿发生率3.53%(26/737),无死亡患儿。ADV感染重症肺炎患儿住院天数显着长于ADV感染普通肺炎患儿(t=3.073,P=0.005<0.05)。4.住院肺炎患儿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感染特征比较4.1总体比较住院肺炎患儿RSV、FV和ADV感染率分别为7.40%(903/12195)、1.98%(242/12195)和6.04%(737/12195)。RSV感染率高于FV和ADV(均P=0.000<0.05);ADV感染率高于FV感染率(P=0.000<0.05)。4.2性别比较男性患儿RSV、FA和ADV感染率分别为7.53%(635/8432)、2.08%(175/8432)和5.21%(439/3432),男性患儿三种病毒感染率均具有显着性差异(均为P=0.000<0.05)。女性患儿RSV、FA和ADV感染率分别为7.12%(268/3763)、1.78%(67/3763)和7.92%(298/3763),女性患儿RSV和FV感染率、ADV和FV感染率均具有显着性差异(均为P=0.000<0.05),RSV和ADV感染率无显着性差异(P=0.190>0.05)。RSV、FA和ADV感染男女比例分别为2.37:1、2.61:1和1.47:1。4.3年龄比较0-1岁住院肺炎患儿RSV、FA和ADV感染率分别为9.67%(607/6277)、8.71%(233/6277)和1.40%(88/6277),三种病毒感染率两两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均P<0.05)。1-3岁住院肺炎患儿RSV、FV和ADV感染率分别为6.81%(232/3405)、2.73%(93/3405)和7.99%(272/3405),三种病毒感染率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显着性(均P<0.05)。3-6岁年龄段住院肺炎患儿RSV、FA和ADV感染率分别为:3.49%(57/1633)、2.76%(45/1633)和9.92%(162/1633),感染率ADV与RSV(χ2=53.961,P=0.000)、FV(χ2=70.605,P=0.000)间两两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RSV与FV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6-14岁住院肺炎患儿RSV、FA和ADV感染率分别为:0.80%(7/880)、1.82%(16/880)和7.95%(70/880),ADV与RSV(χ2=53.904,P=0.000)、FV(χ2=35.649,P=0.000)感染率差异均有显着性(均P<0.05),RSV与FV感染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0-3岁在RSV、FV、ADV感染肺炎患儿中分别占92.91%(839/903)、74.79%(181/242)和68.52%(505/737),是三种病毒共同的高峰感染年龄段。4.4季节比较春季住院肺炎患儿RSV、FA、ADV感染率分别为11.17%(496/4441)、2.21%(98/4441)和5.31%(236/4441),三种病毒感染率均有显着性差异(均为P=0.000<0.05)。夏季住院肺炎患儿RSV、FA、ADV感染率分别为6.32%(219/3464)、2.71%(94/3464)、5.98%(207/3464),RSV与FV(χ2=52.282,P=0.000)、ADV与FV(χ2=44.349,P=0.000)感染率差异均有显着性(均P<0.05),FV与ADV感染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秋季住院肺炎患儿RSV、FA、ADV感染率分别为3.54%(89/2512)、1.27%(32/2512)、5.73%(144/2512),三种病毒感染率均具有显着性差异(均为P=0.000<0.05)。冬季住院肺炎患儿RSV、FA、ADV感染率分别为5.57%(99/1778)、1.01%(18/1778)、8.44%(150/1778),三种病毒感染率均具有显着性差异(RSV与FV比较:χ2=57.937,P=0.000;RSV与ADV比较:χ2=11.263,P=0.001;FV与ADV比较:χ2=108.857,P=0.000)。RSV感染肺炎患儿春夏季占79.18%(715/903),FV感染肺炎患儿春夏季占79.34%(192/242),ADV感染肺炎患儿春夏季占60.11%(443/737),春夏季是三种病毒感染肺炎共同的高峰发病季节。4.5年度比较2005年住院肺炎患儿RSV、FA和ADV感染率分别为4.00%(148/3699)、0.54%(20/3699)和7.11%(263/3699),三种病毒两两间感染率均具有显着性差异(均P<0.05)。2006年住院肺炎患儿RSV、FV和ADV感染率分别为8.92%(400/4483)、3.30%(136/4483)和6.71%(301/4483),三种病毒感染率两两间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均P<0.05)。2007年住院肺炎患儿RSV、FV和ADV感染率分别为8.85%(355/4013)、2.14%(86/3927)和4.31%(173/4013),三种病毒感染率两两间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均P<0.05)。4.6重症肺炎特征比较RSV、FV和ADV感染肺炎患儿重症肺炎发生率分别为7.64%(69/903)、4.96%(12/242)和3.53%(26/737)。RSV和ADV感染重症肺炎发生率差异具有显着性(χ2=12.582,P=0.000),而RSV与FV、FV与ADV感染重症肺炎发生率差异不具有显着性(P>0.05)。RSV、FV和ADV重症肺炎患儿中0-3岁年龄段患儿所占比例分别为100%(69/69)、100%(12/12)和96.25%(25/26)。经过综合治疗,重症RSV感染肺炎患儿痊愈率98.55%(68/69),死亡率1.45%(1/69);重症FV感染肺炎患儿痊愈率83.33%(10/12),死亡率16.67%(2/12);重症ADV感染肺炎患儿中痊愈率88.46%(23/26),病情好转率11.54%(3/26),无死亡病例。结论本课题对2005-2007年广州儿童医院RSV、FV和ADV感染住院肺炎患儿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及比较,结果表明:1、RSV、FV和ADV均是住院肺炎患儿的常见病原,其感染率分别为7.40%、1.98%和6.04%,三种病毒中RSV是住院肺炎患儿中最常见的病原体。2.男性住院肺炎患儿RSV、FV和ADV感染率分别为7.53%、2.08%和5.21%,三种病毒中RSV是男性住院肺炎患儿最常见的病原体。女性住院肺炎患儿RSV、FV和ADV感染率分别为7.12%、1.78%与7.92%,三种病毒中FV是女性肺炎患儿最少见的病原体。RSV、FV和ADV感染肺炎患儿男女之比分别为2.37:1、2.61:1和1.47:1,三种病毒感染肺炎患儿中男性患儿数量均多于女性患儿。3.0-1岁住院肺炎患儿RSV、FV和ADV感染率分别为9.67%、1.40%和3.71%;1-3岁住院肺炎患儿RSV、FV和ADV感染率分别为6.81%、2.73%和7.99%;3-6岁住院肺炎患儿RSV、FV和ADV感染率分别为3.49%、2.76%和9.92%;6-14岁住院肺炎患儿RSV、FV和ADV感染率分别为0.80%、1.82%和7.95%。RSV是0-1岁年龄段住院肺炎患儿最常见的病原体,而ADV是3-6岁和6-14岁住院肺炎患儿最常见的病原体。RSV、FV、ADV感染肺炎患儿中0-3岁年龄段患儿分别占92.91%、74.79%和68.52%,0-3岁年龄段是三种病毒共同的高峰感染年龄段。4.春季住院肺炎患儿RSV、FV和ADV感染率分别为11.17%、2.21%和5.31%;夏季住院肺炎患儿RSV、FV和ADV感染率分别为6.32%、2.71%和5.98%;秋季住院肺炎患儿RSV、FV和ADV感染率分别3.54%、1.27%和5.73%;冬季住院肺炎患儿RSV、FV和ADV感染率分别为5.57%、1.01%和8.44%。RSV是春季住院肺炎患儿最常见的病原体,而ADV是秋季和冬季住院肺炎患儿最常见的病原体。RSV、FV和ADV感染肺炎患儿中春夏季(3-8月)患儿分别占79.18%、79.34%和60.11%,春夏季节(3-8月)是三种病毒感染肺炎共同的高峰发病季节。5.2005年RSV、FV和ADV感染率分别为4.00%、0.54%和7.11%;2006年RSV、FV和ADV感染率分别为8.92%、3.30%和6.71%;2007年RSV、FV和ADV感染率分别为8.85%、2.14%和4.31%。三种病毒中ADV是2005年住院肺炎患儿最常见的病原体,RSV是2006和2007年住院肺炎患儿中最常见的病原体。6.RSV、FV、ADV三种病毒感染肺炎患儿重症肺炎发生率分别为7.64%、4.96%和3.53%。三种病毒感染重症肺炎发生的高危年龄段均为0-3岁。综合治疗对三种病毒感染重症肺炎患儿均有效。总之,本研究提示,广州地区、RSV、FV及ADV感染肺炎患儿临床特征具有一定的地域独特性。广州地区儿童RSV、FV和ADV感染肺炎的重点防治对象均为0-3岁儿童尤其是男童、重点防治季节均为3-8月、要根据不同年度的病毒感染情况进行防治。对RSV、FV和ADV感染肺炎患儿中0-3岁年龄段患儿要防止其发展成重症肺炎,对重症肺炎患儿可进行综合治疗。研究成果可以为广州地区儿童RSV、FV和ADV感染肺炎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具有实际的临床应用价值。

袁壮,马沛然,邓力,方鹤松,卢竞,江载芳,陈贤楠,陆权,张乾忠,张灵恩,范永琛,洪建国,胡仪吉,胡皓夫,赵祥文,赵顺英,耿荣,夏经,曹玲,鲁继荣,傅文永[5](2006)在《50年来小儿肺炎诊治策略的变迁》文中提出

石玉玲,李林海,万卓越,徐德兴[6](2005)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变化规律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连续追踪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一年,了解其血清SARS病毒特异性IgM、IgG及N蛋白抗体滴度变化:追踪检测未发病者的SARS血清特异性抗体。方法用IFA和双抗原夹心ELISA方法连续检测SARS患者发病后第7.14,30,60。120,180,210,270,360d血清特异性抗体滴度;结果IFA检测14例SARS患者血清特异性IgG抗体在第7d检出,滴度为1/40,120d达高峰平均滴度1/1120,180d开始下降平均滴度1/274,210 d平均滴度1/163,1年后平均滴度维持在1/71。特异性抗体IgM滴度第7d均为阴性,14d检出平均滴度为1/32,30d检出达高峰, 60d滴度开始下降1/86,120d后大部份患者IgM滴度消失。N蛋白抗体7d检出平均滴度为1/57,120d达高峰平均滴度1/319, 210d后N蛋白抗体平均滴度1/187,270d平均滴度1/134,1年后平均滴度1/84,高于IgG抗体水平。与患者密切接触的10例(包括2名儿童)亲属,检测血清中SARS特异性抗体,结果IgM、IgG抗体及N蛋白抗体全部为阴性。结论观察14例家庭聚集患者血清SARS病毒特异性IgG抗体在发病第14d陡然升高,30-60d进入平台期,120d抗体滴度到达高峰,180d后开始下降,但1年后仍维持在一定水平,特异性IgG抗体在SARS患者体内的滴度高,存在时间长。特异性IgM抗体几乎与IgC抗体同时检出,30d达到高峰120d左右消失.180d后部分患者N蛋白抗体滴度显着上升,但210d后开始下降,N蛋白抗体滴度1年后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可为疫苗的研制提供指导.10例密切接触者血清中未捡出SARS病毒特异性抗体.

汤芳[7](2004)在《部队人群SARS流行规律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rv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亦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近期出现的一种新发传染病。2002年11月在我国广东佛山市出现第一例病例后,便迅速在全球蔓延,波及到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疫情以我国尤为严重。由于SARS临床症状重、传染性强,并可通过密切接触等途径造成区域性暴发,因而受到WHO和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我国将其纳入法定报告传染病管理。部队人群是一个特殊群体,由于部队的聚集性、流动性的特点很容易发生疫情并造成区域内的暴发、流行。因此,掌握部队人群SARS的流行规律,是防止疫情在部队蔓延的关键。本研究利用现场流行病学、血清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从SARS传播链分析、抗体变化规律、病原体动态监测及病毒变异等多角度对部队人群SARS流行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 首先,针对SARS病例传播快,易造成区域性聚集发病的特点,对部队3起典型聚集暴发案例进行了描述和分析。从首发病例(指征病例)入手,追踪调查所有在同一传播链中的继发病例,用SPSS、Excel等软件对病例的人群、时间、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绘制暴露关系和传播链图,探讨SARS的潜伏期、传播途径及暴发的可能原因。第二,选择部队医院临床确诊SARS病例、医护人员(高暴露人群)和正常人群(对照),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血清抗SARS—CoV IgG抗体检测,探讨SARS病人发病后血清抗体产生和变化规律以及医护人员和正常人群有无隐性感染情况,从而为临床诊断和开展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依据。第三,本研究从SARS病毒排毒角度进行以下几方面的研究:①确诊SARS患者病毒排出途径及变化规律研究,通过对不同病程SARS确诊病例的粪便、痰液、血液等标本的病原体检测,了解病毒在机体内生长与排泄的动态变化、病毒的排出途径及期限,为临床检验提供可靠数据;②病毒检测阳性病例的排毒持续时间研究,通过对病毒检测阳性病例队列进行长期追踪观察,持续检测标本以明确不同标本病毒排出持续时间,并对排毒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制定合理的检疫和隔离期限提供科学依据。第四,针对SARS病毒变异较多的特点,纵向上动态研究病毒变异与不同疾病流行阶段间的关系、病毒在“流行簇”病例间连续传播时发生的变异,同一病人不同发病阶

梁艳[8](2004)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原学诊断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探讨了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基因检测和特异性抗体检测的诊断意义和价值。对血清学方法(间接ELISA法和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特异性抗体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同时研究了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的病情与特异性抗体水平的关系;以及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的病情、病程和特异性抗体产生对SARS病毒基因阳性检出率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健康人、普通发热患者、不同时期、不同病情SARS患者血清标本中的SARS病毒特异性抗体。采用巢式反转录PCR检测上述各组人群痰标本中的病毒核酸即RNA。结果发现:SARS患者住院6-57d期间,采用巢式RT-PCR检测痰SARS病毒基因,56例患者中34例阳性;而采用间接ELISA检测血清抗SARS病毒抗体,56例患者中32例阳性。2种病原学诊断方法检测20例正常人和15例发热非SARS患者,结果均为阴性。住院6-13d组巢式RT-PCR基因阳性率(92.3%)明显高于ELISA特异性抗体阳性率(7.7%);住院>35d组巢式RT-PCR基因阳性率(36.8%)则明显低于ELISA特异性抗体阳性率(94.7%)(P<0.01)。双抗原夹心法的阳性检出率为73.6%,间接ELISA法的阳性检出率为57.5%,前者对SARS患者各时期特异性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间接ELISA法,间接ELISA法重症组SARS患者IgG的效价比轻症组高2.9倍,IgM的效价比轻症组高1.7倍;双抗原夹心法重症组SARS患者特异性抗体的效价比轻症组高2.6倍。可见两种血清学方法的检测结果均是重症组血清特异性抗体的效价显着高于轻症组;间接法重症组SARS患者IgG的阳性检出率比轻症组高58.2%,IgM高22.1%;双抗原夹心法重症组SARS患者特异性抗体阳性检出率比轻症组高53.9%。巢式RT-PCR检测SARS患者痰标本中SARS病毒RNA的敏感度为60.0%。6-10d组阳性检出率最高,为100%,高于11-25d组,而11-25d组的阳性检出率又高于>25d组(P<0.01);病情轻组比病情重组的阳性检出率高(P<0.05);抗体阴性组比抗体阳性组检出率高(P<0.05)。可见痰中SARS病毒基因检测可用于SARS早期诊断,这对于SARS患者的确诊和治疗,以及尽早排除疑似病例具有非常关键和现实的意义。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可用于 中文摘要SARS流行病学调查,也可用于临床SARS病例的确诊依据和SARS疑似病例的排除依据。但对SARS早期诊断和鉴别意义有限。本研究结果表明:双抗原夹心法检测SARS患者特异性抗体优于间接法;SARS重症组血清特异性抗体效价显着高于轻症组;重症组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检出率显着高于轻症组。SARS病毒基因检测阳性率在轻病情组比重病情组高,住院时间短组比住院时间长组高,血清特异性抗体阴性组比阳性组高。

楚心唯[9](2004)在《SARS临床诊断病例的流行病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描述SARS临床诊断病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学特点,探索SARS病毒感染及临床诊断病例发生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控制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查阅病案、面对面访谈、电话回访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收集168例SARS临床诊断住院病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学基本资料,随访发病后至少6个月。收集122份临床诊断病例发病后3~6个月的恢复期血清及部分健康人群血清,采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抗SARS病毒IgG抗体。连续性变量采用Student t检验,分类变量采用x2检验比较SARS病毒抗体阳性与阴性、不良结局组与非不良结局组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6个月不良结局发生率,Logistic回归和Cox回归分别用于SARS病毒感染和出现临床不良结局的多因素分析。 结果 168例SARS临床诊断病例中,127例分布于广州市各个辖区及周边地区,41例为省外病例。2003年2月病例数达到最高峰(74/168,44.05%)。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50岁,商业服务人员和干部职员发病人数分别为26人(15.48%)和25人(14.88%),HCWs、家务待业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均为21人(12.50%)。56例属于聚集性病例,66例有同类病例接触史(33.33%)。首发症状以发热为主(144/168,85.71%),其次为咳嗽(17/168,10.12%)。病程中所有病人均有发热,129例咳嗽,大多数(111人)为刺激性干咳,乏力、头痛、畏寒、气促、食欲不佳出现也较多。平均体温39.2℃,114例高热(67.86%);入院白细胞总数正常和偏低分别有110例(65.87%)和27例(16.17%);淋巴细胞总数正常较多(116/163,71.17%);淋巴细胞百分数正常者91例,占55.83%。入院时162人(97.59%,162/166)胸部X线有阴影,病程中所有患者均出现胸部X线阴影。临床诊断病例血清抗体阳性率63.11%高于密切接触者2.13%、儿童3.20%、某医学院校临床实习学员3.68%(P<0.001),后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5)。 122份临床诊断病例恢复期血清,阳性77例,阴性45例。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抗SARS病毒阳性组与阴性组在以下特征的分布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性别、聚集性病例、同类病例接触史、病前两周医院暴露史、腹泻、乏力、平均热程、平均住院天数、入院白细胞计数、乙肝病毒感染、合并高血压和伴随任一种疾病。二项分类Logistic分析表明同类病例接触史是SARS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P<0.001),OR值为18.43。 26人出现不良临床结局,从发病到出现不良结局平均时间16.73士9.57天,其中n人死亡。不良结局组平均年龄、最高体温、高热、发热持续时间、入院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合并糖尿病、同时伴随两种疾病和合并任何一种慢性疾病出现频率高于非不良结局组(P<0.05),采用Kaplan一Meier法计算6个月不良结局发生率为16.17%,发热持续时间越长、病程中最高体温越高和合并糖尿病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P<0.01)。病死率6.55%(1 1/168),死亡病例中8例合并基础性疾病,发现60岁以上、患有糖尿病和合并2种或以上慢性疾病是增加死亡的危险因素。 结论SARS的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流行特征与广东省一致;同类病例接触史是SARS病毒感染的高危因素:发热持续时间长、住院期间最高体温越高和合并糖尿病是出现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60岁以上、患有糖尿病和合并2种或以上慢性疾病是增加死亡的危险因素。

常昭瑞[10](2004)在《SARS-CoV结构蛋白血清IgG抗体变化规律及恢复期SARS患者排毒监测》文中指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由SARS-CoV引起,是一种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其起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达5%~10%。截至2003年8月5日,29个国家报告临床诊断病例8422例,死亡916例,其中我国大陆累计出现病例5327个,死亡349人。SARS之所以造成如此严重的的后果,主要是因为SARS是新发病,人们对SARS的流行规律认识不清,而且缺乏有效的诊断治疗手段。虽然目前SARS已得到有效控制,但由于SARS-CoV来源不清,而且人群普遍易感,因此SARS在人类再次出现的可能性很大。SARS防治仍是一项复杂、长期、艰巨的任务。本文对SARS-CoV结构蛋白血清IgG抗体的变化规律和恢复期SARS患者排毒规律进行了检测,以便为SARS的诊断和控制提供线索和依据。现将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总结如下:SARS-CoV结构蛋白基因克隆与原核表达将分离的SARS-CoV HT-1株接种Vero E6细胞,待细胞病变后,收集细胞,提取总RNA,参照已发表的SARS-CoV的全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扩增四种结构蛋白的编码基因(其中S蛋白分三段表达),并将其克隆到中间载体pCDNAII,鉴定正确后,将目的片段插入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37℃振荡培养,IPTG诱导表达,离心收菌后行SDS-PAGE,显示四种结构蛋白都得到很好表达。Western blot分析显示:表达的蛋白均可与融合蛋白的抗体特异性结合,说明SARS-CoV四种结构蛋白均得到正确表达。二、SARS患者结构蛋白的血清IgG抗体变化规律应用表达的四种结构蛋白与恢复期SARS患者血清反应,结果恢复期血清中可检测到抗N蛋白和S蛋白的IgG抗体,而没有检测到抗E蛋白和<WP=5>M蛋白的IgG抗体。因此我们连续收集11位SARS患者的54份血清,应用Western blot方法,分析了针对N蛋白和截短形S蛋白(S1,S2,S3)的IgG抗体变化规律。检测结果显示:有些患者在患病第7天即可检测到抗S1蛋白、S3蛋白和N蛋白IgG抗体,抗S2 IgG抗体最早在患病第9天可检测到,而且随着患病日期的延长检出率逐渐增加,患病后期抗N蛋白抗体(第15天)和抗S3蛋白抗体(第19天)检出率可达到100%;三段S蛋白的抗原性强弱不同,血清IgG抗体检出率也存在差异,SARS患者血清中S3蛋白的IgG抗体检出率最高,S1次之,S2最低,但是也有个体差异,个别病人产生的抗S2 IgG抗体强于其它两段蛋白,可能是由于不同病人的免疫反应性不同和S蛋白基因变异引起。三、SARS恢复期患者排毒监测从流行病学角度讲,对恢复期或无症状的患者进行定时监测,及时了解其带毒状况,对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有重大意义。RT-PCR可特异地检测SARS病毒的RNA片段,适用于各种临床标本,如血液、粪便、呼吸道分泌物及其他身体组织。我们连续收集23位恢复期(病程≥21天)病人配对的血、痰、便、尿标本各69份。根据GenBank公布的SARS-CoV基因序列,选择编码N蛋白的开放性读码框,并与已知的冠状病毒的基因序列做比较,设计SARS-CoV特异性的引物,应用逆转录巢式PCR的方法检测SARS-CoV特异性核酸。结果在4位患者的粪便标本和2位患者的痰标本中检测到特异性RNA。说明恢复期患者可能通过粪便和痰液排毒,存在一定的传染可能性。通过以上实验,我们了解到SARS-CoV四种结构蛋白的特异性IgG抗体的变化规律,为SARS的血清学诊断和SARS-CoV致病机制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有益的线索;通过检测恢复期患者的排毒情况,我们对恢复期病人的感染性有一定的了解,为全面认识SARS-CoV流行规律提供有益的帮助。

二、广州地区住院患儿血清抗SARS病毒抗体的检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州地区住院患儿血清抗SARS病毒抗体的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2)长沙地区住院儿童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English
    Abstract 前言 方法 1
    材料 2
    标准品的构建 3
    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建立 4
    标准曲线构建 5
    研究对象 6
    CSF标本病毒检测 7
    统计分析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 致谢

(4)2005-2007年广州儿童医院住院肺炎患儿三种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住院肺炎患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临床特征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第2章 住院肺炎患儿甲型流感病毒感染临床特征
    2.1 研究背景与目的
    2.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第3章 住院肺炎患儿腺病毒感染临床特征
    3.1 研究背景与目的
    3.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第4章 住院肺炎患儿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及腺病毒感染临床特征比较
    4.1 研究背景与目的
    4.2 研究对象与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统计学审稿证明

(7)部队人群SARS流行规律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论文正文 部队人群SARS流行规律调查研究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SARS院内暴发流行的现场流行病学研究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SARS患者血清IgG抗体变化规律的调查研究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SARS患者排毒规律的调查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SARS病毒变异规律的调查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总结
致谢
附件 文献综述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流行病学进展
参考文献 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科技进步奖励情况

(8)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原学诊断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血清学方法检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抗体的效果比较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与患者病情关系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基因检测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四部分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基因检测和特异性抗体检测的诊断意义探讨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五部分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基因检测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病情、病程和体液免疫的关系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文献综述

(9)SARS临床诊断病例的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名词解释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SARS临床诊断病例的描述性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SARS病毒感染的相关因素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SARS不良结局及死亡的危险因素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10)SARS-CoV结构蛋白血清IgG抗体变化规律及恢复期SARS患者排毒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言 第一单元
    
    
    SARS-CoV结构蛋白基因克隆与原核表达 一、
    材料与方法 二、
    结果 三、
    讨论 四、
    小结 第二单元
    
    
    SARS患者四种结构蛋白血清IgG抗体变化规律 一、
    材料与方法 二、
    结果 三、
    讨论 四、
    小结 第三单元
    
    
    SARS恢复期患者排毒监测 一、
    材料与方法 二、
    结果 三、
    讨论 四、
    小结 参考文献 综
    
    
    
    述 致
    
    
    
    谢

四、广州地区住院患儿血清抗SARS病毒抗体的检测(论文参考文献)

  • [1]SARS感染孕产妇、新生儿及儿童、青少年的系统评价[J]. 李文星,唐军,曾燕,岳艳,何洋,张萌,胡鹏,熊涛,母得志,李幼平.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20(04)
  • [2]长沙地区住院儿童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分析[D]. 熊洁.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3]长期追踪SARS患者血清抗体变化规律及胃肠道免疫组化研究[A]. 石玉玲,曾兰兰,李林海,孙朝晖,陈建芸,廖扬,张伟,陈小东,曹诚. 新发和再发传染病防治热点研讨会论文集, 2010
  • [4]2005-2007年广州儿童医院住院肺炎患儿三种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D]. 毛晓健. 南方医科大学, 2010(12)
  • [5]50年来小儿肺炎诊治策略的变迁[J]. 袁壮,马沛然,邓力,方鹤松,卢竞,江载芳,陈贤楠,陆权,张乾忠,张灵恩,范永琛,洪建国,胡仪吉,胡皓夫,赵祥文,赵顺英,耿荣,夏经,曹玲,鲁继荣,傅文永.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6(12)
  • [6]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变化规律研究[A]. 石玉玲,李林海,万卓越,徐德兴. 第十届全军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2005
  • [7]部队人群SARS流行规律调查研究[D]. 汤芳. 第三军医大学, 2004(03)
  • [8]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原学诊断方法研究[D]. 梁艳.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4(04)
  • [9]SARS临床诊断病例的流行病学研究[D]. 楚心唯. 第一军医大学, 2004(04)
  • [10]SARS-CoV结构蛋白血清IgG抗体变化规律及恢复期SARS患者排毒监测[D]. 常昭瑞. 山西医科大学, 2004(04)

标签:;  ;  ;  ;  

广州地区住院儿童血清抗SARS病毒抗体检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