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攻击型石油安全体系

建立攻击型石油安全体系

一、建立出击型石油安全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林文[1](2021)在《中国反垄断行政执法年度报告(2020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引言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复杂多变的国际大环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战略部署,以实干笃定前行,为反垄断工作开辟新局面、迈上新台阶。(1)市场监管者坚持人民至上,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大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了垄断执法力度、促进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大市场构建。

白雪,邹国勇[2](2021)在《美国“长臂管辖”的欧盟应对:措施、成效与启示》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美国奉行"美国优先"的对外政策,滥施"长臂管辖",对欧盟金融机构处以高额罚款,限制欧盟出口和再出口,极大影响了欧盟的对外贸易。为此,欧盟采取了多种应对措施:首先,以美国《赫尔姆斯—伯顿法》等违反WTO规则为由,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其次,先后通过《关于反对第三国立法域外适用的第2271/96号条例》及其修正条例等阻断性立法;再次,2016年制定《一般数据保护条例》以扩大其在数据保护领域的域外管辖权。这些措施为欧盟实体提供防御机制,并在数据领域促使美国审慎行使"长臂管辖权"。为应对美国"长臂管辖",中国可以细化已有的阻断性立法,在特定领域适度扩大域外管辖权,加快建设中国法域外适用法律体系,提升中国司法和执法能力建设。

段萌琦[3](2021)在《政治态度的制度逻辑 ——基于S省农民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李绍先,滕建群,牛新春,崔洪建,赵明昊[4](2021)在《阿富汗命运转折与国际格局展望》文中提出2021年8月,阿富汗风云突变,塔利班以极快的速度重新掌控阿富汗。美国最后从阿富汗撤退的混乱局面给全世界留下了狼狈不堪的印象,"喀布尔时刻"对美国的国际声誉和地位,以及整个国际格局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2021年9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经济评论》编辑部、中国世界经济学会联合组织召开"阿富汗命运转折与国际格局展望"研讨会。与会学者就阿富汗变局及其带来的影响,以及国际格局变化趋势展开了深入研讨。阿富汗变局及其代表的美国中东战略收缩带来中东整个安全结构发生变化,促使欧洲进一步思考战略自主的问题,将自身塑造成不同于中美的"第三种力量"。美国撤出阿富汗是止损,即有计划和有战略地收缩。中国需要明确阿富汗和中东地区对于中国的全球战略格局到底具有何种重要性,如何介入而不陷入。

刘殊呈,粟科华,李伟,高安荣,姚尧,韩雨曦,寇忠[5](2021)在《油气上游业务温室气体排放现状与碳中和路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截至2021年10月,在全球最大的31家油气企业中,已有24家企业公布了碳中和目标,其中18家企业明确了上游业务的减排任务,上游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年平均递减率为2.71%。各公司上游排放强度差别明显,碳中和目标内容与范围的差异也较大。石油公司上游板块转型措施包括加快发展天然气产业、减少逸散排放、控制常规燃烧、碳封存、发展可再生能源等,转型路径分为全速转型、积极转型、渐进转型。与国际领先油气企业相比,当前中国油气企业受资源禀赋和技术发展水平影响,上游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较高,要从技术进步和提高管理水平两方面着手降低碳排放强度,并制定详细的减排计划;在制定碳中和目标时,必须优先充分考虑上游板块的减排潜力,使上游业务先于企业整体完成碳中和目标;在减排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的油气资产参考不同的实施路径,施行"一企一策"。

秦立志[6](2021)在《窗口预期与崛起国应对战略透支风险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关于崛起国面对战略透支风险时选择风险规避或风险承担的动因,作者提出了窗口预期这一核心研究变量,它同时涵盖对过去的历史类比经验、对现状的满意程度以及对未来前景的损益评估。窗口预期的形成机制包括战略动机、地缘政治地位、经济相互依赖和军事攻防平衡四要素。如果形成损失偏好的消极窗口预期,就会产生沉没成本、夸大威慑效果和"托克维尔悖论"的共同作用,进而强化风险承担决心,诱发螺旋模式的冲突升级,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如果形成收益偏好的积极窗口预期,则更可能导致风险规避,出现相对稳定的威慑模式,跨越"奥古斯都门槛"。风险规避和风险承担都只是应对策略而非实际结果,这源于国家间的战略互动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对1871—1914年的德国和1894—1941年的日本应对透支风险的选择动因分析验证了窗口预期的形成机制和战略影响:即使缺乏客观的进攻优势、没有明显的防御弱点,国家仍可能由于消极窗口预期选择风险承担。只有在大国战略关系中充分权衡己方观念和行为所造成的系统效应,实现理性与克制的决策,才能减少崛起进程中的战略透支风险。

孙明华,王继勇,董雷,高凡婷[7](2021)在《冲出石油圈》文中认为"要想避免全球‘高温’,人类必须忍痛割爱,放弃化石燃料",8月9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日内瓦发布关于气候变化的科学评估报告时指出。报告称,自19世纪以来,人类通过燃烧化石燃料获取能量,导致全球温度比工业化前的水平高出1.1摄氏度,到21世纪末可能上升2.7摄氏度。打一场极为残酷的"转型硬仗",冲出石油圈对于石油企业来说,已在所难免。

杜少波[8](2021)在《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影响因素及其对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着的进步。日益增长的社会经济推动了各行业的发展速度,同时行业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石油化工生产企业可以为我们提供生活所需的基本能源,因此,更要在生产环节提高对施工安全的管理。石油生产企业加强安全管理一方面可以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可以实现资深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管理者要从思想上提高对安全的重视,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并加大各个环节的管控力度,发现问题要及时优化和调整。同时一线操作人员也要提高认识,不断提升个人技能,减少失误率,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李涛,张秋容[9](2021)在《中印海洋安全困境:表征、动因与消解》文中认为随着中国和印度正在迅速崛起为海上大国,两国不仅海洋互动频繁,而且海洋权力和利益也同步延展,两国关系中的安全困境逐渐由内陆边疆不断向海洋延伸。在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背景下海洋权力不对称、威胁认知偏差、民族主义沉渣泛起、外部行为体介入是中印出现海洋安全困境的动因所在。中印在海上竞争加剧、敌意螺旋上升,严重影响中国营造稳定和平的周边环境。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导下建设中印海洋命运共同体成为缓解中印海洋安全困境的有效"良方"。

王力[10](2021)在《沃尔特·R·米德“美国外交传统”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沃尔特·拉塞尔·米德(Walter Russell Mead)是美国杰出的外交政策研究者,他融合了美国外交政策的历史与现实议题,搭建起理解美国外交政策的理论框架,本论文旨在对米德的学术思想加以阐述。美国的外交传统是米德学术研究的核心论题,通过对美国外交历史的爬梳,米德分析了影响美国外交传统的因素,并对美国权力形态的形成和发展进行总结。他认为,对美国外交史的研究应当着眼于更为宏观的视角,注重其历史传承性。米德的研究超越了传统的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单边主义/多边主义等二分法,创新性地提出了汉密尔顿主义、威尔逊主义、杰斐逊主义和杰克逊主义四种美国外交传统,认为正是这四种主义通过相互作用形成有机组合和动态发展,共同决定了美国外交行为。在此基础上,米德对美国外交传统的“权力根源”进行了理论发掘,在硬权力和软权力之外,提出了“粘性权力”的概念,从而实现了对美国外交传统认识的理论升华。从知识生产的角度而言,这与米德作为学者与智库专家的双重身份是分不开的,依照“四种主义”与“三种权力”框架,米德构建了一个美国外交传统思想研究体系,丰富了学界解析历史、认知现实的理论工具。米德的思想成熟于21世纪初期,根据他的分析框架,本文对后冷战时期美国历届总统即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和特朗普四届政府的外交行为进行分析,认为米德的理论能够对历届政府的外交行为进行合理的解析,为我们理解美国外交传统和21世纪美国外交提供了一个新颖的、合理的视角。本文主体部分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对米德的学术经历、着述、观点特别是“四种主义”与“三种权力”框架体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读。米德认为,汉密尔顿主义的核心主张是“追求商业利益”,国家外交行为应该寻求有利于美国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各种外部条件;威尔逊主义主张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美国式的民主和价值观,认为美国有义务作为“文明的灯塔”为世界各国指引发展方向;杰斐逊主义反对过多地国际介入,主张把人民的利益和社会的健康发展视为首要任务,是小政府主义的支持者;杰克逊主义具有民族主义色彩和民粹主义倾向,注重提高美国的军事实力。本章在分别阐述四种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他们发挥作用的时间和手段,并结合国际局势和国内形势变化侧重分析他们如何共同作用,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本章继而对米德权力形态理论进行介绍,米德将美国的权力形态分成锐性权力、粘性权力、甜性权力和支配权力:锐性权力是美国的军事实力,广义上指其显着的核优势、广泛的海外军事部署和庞大的军费开支所构成的综合实力;粘性权力是经济活动影响力的体现,是美国对其他经济体产生粘性吸附的作用;甜性权力是美国的理想、文化和价值观吸引力,和软权力的概念类似,是一种无形的感召力;支配权力是权力的合集,是前三种权力协同发挥作用时体现出的综合优势。如果说“四种主义”理论从历时性的角度分析了隐藏在美国外交史洪流中的四种意识主张,那么对美国权力形态的分析则从共时性的角度丰富了米德的理论,二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分析网络。这种坐标式的分析结构既充分尊重和考量了美国外交历史的延续和传承,又突出体现了美国历史上特别是二战以来的外交特征,在宏观上形成横纵相交的二维理论框架,有助于对美国外交政策的梳理。论文的以下章节运用米德的思想从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美国外交传统进行总结,分析了不同时期政府的政治倾向、外交风格和在任时期的外交活动,清晰地展示了四种主义对国家领导人及其外交政策的影响。第二章主要分析了一战后至20世纪末的美国外交政策演变。一战后,美国进入福特主义经济时代,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美国社会带来了结构性的变化,同时在国际关系中,美国以世界大国的身份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四种主义开始面对国际关系中的复杂局面。随着二战中英国的衰落,美国在冷战后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美国资本主义过渡到后福特主义时代。在这一历史阶段,四种主义在不同时期所追求的美国权力类型不断变化,带来了美国外交政策的不断发展。冷战结束后,粘性权力一度成为了美国主要追逐的权力类型,在克林顿政府期间,汉密尔顿主义成为了外交活动的主导思想。第三章主要分析了小布什政府时期威尔逊主义的起落。作为新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小布什具有威尔逊主义者的特征。“9·11事件”让小布什得到了杰克逊主义者的坚定支持,为威尔逊主义披上了强硬、现实的铠甲,然而随着反恐战争的升级,四种主义逐渐产生了分歧,小布什的大中东战略宣告失败。第四章解读了奥巴马政府期间杰斐逊主义的兴起。米德认为,奥巴马是典型的杰斐逊主义者,正如竞选演讲宣言一样,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进行战略收缩,运用巧实力对自身的外交主张进行调整,寻求各个派别之间的平衡,力图恢复美国的全球领导力。然而杰斐逊主义者的政治主张经常被诟病过于温和或起效缓慢,奥巴马的外交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并没能从根本上满足美国民众的要求。第五章分析了特朗普政府期间杰克逊主义者的外交特点。美国国内经济产业结构失衡加剧、政治上的反精英情绪和社会文化价值中身份认同的缺失导致美国国内民粹主义兴起,特朗普趁机入主白宫,其支持者多为杰克逊主义者。强烈的本土主义倾向使得特朗普的外交政策有着显着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特色,但杰克逊主义者本身并不具备系统的执政理念,也无法确立具有连续性的外交思想。第六章对米德的美国外交传统思想进行了评价。首先对21世纪四种主义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局势进行解读,并对它们可能进行的调整和融入策略进行分析,同时,根据米德的推断,对美国外交政策制定的战略维度进行思考。面对自由资本对商业利益的追求和美国国内产业结构失衡、就业问题严重之间的矛盾,汉密尔顿主义者需要寻求一种资源合理配置的发展模式;威尔逊主义者在大中东战略之后逐渐式微,面对世界局势由美国独霸到一超多强的发展趋势,世界多极化日趋明显,国际组织的作用逐渐增强,威尔逊主义者需要对其价值观传播方式进行反思和改进。杰斐逊主义者能够调整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始终坚持“避免不必要的国际介入”的基本理念,以最低的成本融入国际社会,避免战争,优化配置有限资源等成为了杰斐逊主义者在新形势下的代表主张。杰克逊主义者虽然缺乏成熟的外交主张,但他们在美国普通选民中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也是维系其他三个主义的感情纽带和实力基础,将对美国的对外政策产生深远影响。如何认识当代国际局势和对自身国际角色、如何充分认识并坚持利用海权体系、如何在四个学派中做出合理的取舍和组合,是美国外交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要思考的战略维度。

二、建立出击型石油安全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立出击型石油安全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反垄断行政执法年度报告(2020年)(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行政处罚概况
    (一)反垄断法律体系建设概况
    (二)行政处罚整体分析
二、行政处罚地域分布
三、行政处罚行业分析
    (一)行业处罚总体情况
    (二)汽车销售行业处罚情况
    (三)建筑材料行业处罚情况
    (四)医药行业处罚情况
    (五)行业协会处罚情况
    (六)公用企业处罚情况
    (七)涉价格垄断分析
        1.价格垄断整体概况
        2.价格垄断行为分类
四、违法主体分析
    (一)违法主体性质分析
    (二)违法主体性质类别
五、案件线索来源分析
六、行政处罚调查期限
七、垄断行为类型分析
    (一)垄断行为类型整体情况
    (二)横向垄断协议类型
    (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四)纵向垄断协议
八、反垄断违法法律责任
    (一)法律责任立法体系
    (二)没收违法所得分析
    (三)行政罚款概况
        1.行政罚款整体情况
        2.“上一年度”认定
        3.相关商品市场界定
        4.罚款计算基础说明分析
        5.相关地域市场界定
        6.罚款比例分析
        7.罚款数额分析
九、法定考量因素
    (一)法定考量因素实践
    (二)法定考量因素行为类型
十、垄断协议豁免制度
十一、垄断协议宽恕制度适用
十二、经营者承诺制度适用
十三、行政处罚听证
十四、行政执法授权
十五、行政处罚信息公开
十六、消费者福利影响
十七、行政处罚证据
十八、因行政垄断引起经济垄断案件分析
十九、反垄断立法及规范性文件统计
    (一) 2020年反垄断国家级文件
    (二) 2020年反垄断地方性规范性文件
    (三) 2020年反垄断征求意见稿
    (四)《反垄断法》修订建议
        1.抓紧研究制定反垄断配套规则
        2.完善行政垄断的规制制度
        3.完善反垄断司法救济程序

(2)美国“长臂管辖”的欧盟应对:措施、成效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美国滥施“长臂管辖”对欧盟进行经济制裁
    (一)美国对欧盟行使“长臂管辖”的实践
        1.20世纪80年代的苏联天然气管道事件
        2.20世纪90年代的《赫尔姆斯—伯顿法》和《达马托法》
        3. 美国恢复对伊朗核问题贸易制裁牵涉欧盟
    (二)美国“长臂管辖”对欧盟的负面影响
        1. 欧盟金融机构被处以高额罚款
        2. 限制欧盟出口和再出口
        3. 损害欧盟对外贸易关系
二、欧盟将美国“长臂管辖”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
    (一)欧盟诉美国“长臂管辖”的法律背景
        1. 涉及古巴的《赫尔姆斯—伯顿法》
        2. 涉及伊朗、利比亚的《达马托法》
    (二)欧盟诉美国“长臂管辖”WTO争端案例
        1.《赫尔姆斯—伯顿法》争端
        2.《马萨诸塞州制裁缅甸法》争端
    (三)成效评析
三、欧盟制定应对美国“长臂管辖”的阻断性立法
    (一)欧盟阻断性立法的背景
        1.1996年《反域外适用条例》
        2. 欧盟2018年重启阻断性立法
    (二)欧盟阻断性立法的主要内容
        1. 适用范围
        2. 报告制度
        3. 豁免制度
        4. 救济机制
    (三)欧盟阻断性立法的实施效果
四、欧盟通过《一般数据保护条例》扩大数据保护领域的域外管辖权
    (一)欧盟扩大域外管辖的法律依据
        1. GDPR有关域外管辖的规定
        2. GDPR管辖权条款评析
    (二)欧盟通过GDPR对美国执法的实践
    (三)欧盟通过GDPR反制美国“长臂管辖”的成效
五、欧盟应对美国“长臂管辖”的成效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一)欧盟应对美国“长臂管辖”的各种措施之成效
    (二)欧盟应对美国“长臂管辖”措施对我国的启示
        1. 形成系统、完善的阻断性立法体系
        2. 适度扩大域外管辖权
        3. 构建中国法域外适用法律体系
        4. 提升我国司法和执法能力建设

(4)阿富汗命运转折与国际格局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正确认识阿富汗变局的战略意义
    (一)中国对塔利班需要有自己的认识
    (二)中国面临的战略机遇与安全挑战
    (三)中国应该怎么做
美国从阿富汗撤军标志中美海洋战略竞争性上升
    (一)阿富汗撤军与美国的整体遏华计划
    (二)中美海洋战略竞争
美国中东战略的收缩、影响及启示
    (一)阿富汗撤军代表美国中东战略收缩的长远态势
    (二)中东国家还面临能源转型和再工业化的挑战
    (三)中国在中东地区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四)中国需要思考中东在外交全局中的位置
欧洲对阿富汗变局的反应和中国的因应
    (一)欧洲对阿富汗变局的反应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是对“喀布尔时刻”的情绪化反应
        2.第二个阶段是对阿富汗变局进行反思
        3.第三个阶段是持续高度关注变局的后续影响
    (二)阿富汗变局促使欧洲加强战略自主建设
        1.欧洲战略自主建设有意强化针对美国的一面
        2.阿富汗变局促使欧洲调整外交战略
    (三)阿富汗变局对国际格局和中国战略环境的影响
    (四)中国的对策
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及其影响
    (一)美国在阿富汗未能实现“国家建设”(nation-building)目标的原因
    (二)阿富汗变局对拜登政府的短期冲击
    (三)阿富汗变局对美国外交的长期影响
    (四)中国的应对之策

(5)油气上游业务温室气体排放现状与碳中和路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油气上游业务温室气体排放特点分析
    1.1 各公司上游排放强度差别明显,根据公司特点和排放情况可划分为三个梯队
    1.2 国家石油公司排放强度差别较大,国际石油公司相对集中
    1.3 未公布排放强度的企业主要集中在非洲和中东不稳定地区
2 油气企业上游业务碳中和目标与实现路径
    2.1 碳中和目标
        2.1.1 目标内容与范围差异较大的背景原因
        2.1.2 排放强度目标和总量目标各有侧重
        2.1.3 上游业务有助于提前实现碳中和时间
    2.2 油气行业上游转型措施及路径分析
        2.2.1 转型措施
        2.2.2 典型行动路径
3 中国油气上游业务碳中和实施路径建议
    3.1 中国油气上游业务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3.2 碳中和实施路径建议
        3.2.1 进一步完善碳排放管理体系及减排目标
        3.2.2 充分考虑上游板块减排潜力
        3.2.3 转型路径要因地制宜

(6)窗口预期与崛起国应对战略透支风险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言
二 已有解释及其不足
三 核心变量与解释机制
    (一)窗口预期的理论解析
    (二)影响窗口预期的主要变量
        1.战略动机
        2.地缘政治地位
        3.经济相互依赖
        4.军事攻防平衡
    (三)因果机制
    (四)窗口预期与战略透支风险的关联性分析
四 案例分析
    (一)日本(1894—1941年)
        1.风险规避与日本的有限扩张
        2.日本选择风险承担与过度扩张
        3.被夸大的短期—机会窗口与长期—脆弱性窗口
        4.日美关系:从威慑模式到螺旋冲突升级
    (二)德国(1871—1914年)
        1.俾斯麦德国的积极窗口预期与风险规避
        2.德国选择风险承担与过度扩张
        3.虚幻的短期—机会窗口和长期—脆弱性窗口
        4.德国威慑失败与螺旋冲突升级
    (三)日本与德国案例的历史启示
五 结论

(7)冲出石油圈(论文提纲范文)

快见顶的需求
    一轮供需博弈
    一次禁“烟”消费
    一场净零革命
逼出来的改变
    北美:加速“去碳化”
    欧洲:探索“差异化”
    亚洲:抢占“大能源”
输不起的竞赛
    转身非易事
    “数”“智”一体化
    油企下一站

(8)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影响因素及其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石油化工生产的特征
2 影响石油化工安全生产的因素分析
    2.1 自然气候的不利影响
    2.2 火灾带来的危害影响
    2.3 安全生产风险措施更新不及时
    2.4 安全生产技术、投入不足
3 加强石油化工企业生产安全的具体策略
    3.1 加强企业对于安全生产技术的投入
    3.2 石油化工企业需要增加安全资金预算投入
    3.3 构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3.4 培养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
4 结语

(9)中印海洋安全困境:表征、动因与消解(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印海洋安全困境的表现形式
    1.1中印在印度洋的竞争
    1.2中印在南海的竞争
    1.3中印在北极的博弈
二、中印海洋安全困境的动因
    2.1海洋权力不对称
    2.2威胁认知偏差
    2.3印度民族主义沉渣泛起
    2.4外部行为体介入
三、中印海洋安全困境的消解
    3.1更新海洋安全观念,建立安全互信机制
    3.2开展海军外交,强化安全合作
    3.3发展“合作螺旋”式中印关系,构建安全秩序
    3.4优化多边合作机制,提升安全合作治理效能
四、结语

(10)沃尔特·R·米德“美国外交传统”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米德的“美国外交传统”:主义与权力
    第一节 沃尔特·米德主要着述和思想
    第二节 米德指出的美国外交传统中的“四种主义”
    第三节 米德的权力理论
    第四节 米德的逻辑和方法
第二章 20世纪美国外交传统的呈现
    第一节 美国经济社会形态变革与外交传统的演进
    第二节 全球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变奏
第三章 威尔逊主义的冒进(小布什政府时期)
    第一节 新保守主义与威尔逊主义的复兴
    第二节 威尔逊主义与“反恐战争”
    第三节 威尔逊主义的异变与失败的大中东战略
第四章 杰斐逊主义的变革(奥巴马政府时期)
    第一节 国际新形势下的杰斐逊主义者
    第二节 杰斐逊主义者的新特征
    第三节 主义间的调和与亚太再平衡
第五章 杰克逊主义的冲击(特朗普政府时期)
    第一节 美国社会民粹主义的兴起
    第二节 民粹主义与杰克逊主义
    第三节 杰克逊主义的特朗普实践
第六章 对米德美国外交传统思想的评价
    第一节 四种主义所面对的挑战和机遇
    第二节 美国外交政策走向
    第三节 米德对美国世界霸权体系的认识
结语
参考文献
沃尔特·R·米德大事年表(1952- )
致谢

四、建立出击型石油安全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反垄断行政执法年度报告(2020年)[J]. 林文. 竞争法律与政策评论, 2021(00)
  • [2]美国“长臂管辖”的欧盟应对:措施、成效与启示[J]. 白雪,邹国勇. 武大国际法评论, 2021
  • [3]政治态度的制度逻辑 ——基于S省农民的实证分析[D]. 段萌琦. 山西大学, 2021
  • [4]阿富汗命运转折与国际格局展望[J]. 李绍先,滕建群,牛新春,崔洪建,赵明昊. 国际经济评论, 2021(06)
  • [5]油气上游业务温室气体排放现状与碳中和路径分析[J]. 刘殊呈,粟科华,李伟,高安荣,姚尧,韩雨曦,寇忠. 国际石油经济, 2021(11)
  • [6]窗口预期与崛起国应对战略透支风险的启示[J]. 秦立志.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21(11)
  • [7]冲出石油圈[J]. 孙明华,王继勇,董雷,高凡婷. 国企管理, 2021(20)
  • [8]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影响因素及其对策分析[J]. 杜少波.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1(18)
  • [9]中印海洋安全困境:表征、动因与消解[J]. 李涛,张秋容. 太平洋学报, 2021(09)
  • [10]沃尔特·R·米德“美国外交传统”思想研究[D]. 王力. 吉林大学, 2021(01)

标签:;  ;  ;  

建立攻击型石油安全体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