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剂对固相反应制备H_7PW_(12)O_(42)-掺杂聚苯胺的影响

溶剂对固相反应制备H_7PW_(12)O_(42)-掺杂聚苯胺的影响

一、溶剂对固相反应法制备H_7PW_(12)O_(42)掺杂聚苯胺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刘小舟[1](2019)在《二维及三维共价有机框架的设计合成与功能探究》文中提出有机多孔聚合物制备方法的发展,使得科研工作者们能够在纳米尺度上构建孔结构。通过单体或者聚合物作为起始原料的模板法或利用嵌段共聚物自组装法通常可以制备具有特殊的规整形貌的有机多孔聚合物,然而,纳米级别的孔径控制以及精确的孔结构调控却难以实现。近些年发展的直接合成法,巧妙利用有机构建基元制备得到了一系列高比表面积、高稳定性和孔径均一的有机多孔聚合物,并且孔径可以在纳米级进行调控。动态可逆化学构建的共价有机骨架(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COFs)材料,由于其高结晶性的特点,在众多有机多孔聚合物中脱颖而出。规则的孔结构、高比表面积、大的孔体积、可控的孔尺寸、均一的孔道化学环境使得COFs材料在气体吸附、储存和分离、药物缓释、催化、传感、生物分子固定、细胞支架、低介电材料、光子能隙材料、过滤/分离膜、光子交换膜、纳米喷涂/印刷的模板、色谱柱填充材料、能量储存的电极材料以及防反射涂层等多种领域具有良好的性能表现。多种可逆化学反应,如硼酸脱水反应,希夫碱反应、氰基三聚反应,Knoevengel反应,被用于构建COFs,其中希夫碱反应由于形成的C=N键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以及好的可逆性而在COFs制备中应用最广。由于其结构可设计性,研究人员通过选取不同构型、长度、官能团的有机配体,可以制备得到不同拓扑结构、不同孔形状以及不同孔道环境的COFs材料。回顾COFs材料发展史,二维(2D)结构COFs材料占绝大部分比例,三维(3D)COFs材料因其结晶性难以调控而发展缓慢。因此,构建新的3D拓扑结构和发展新的3D COFs材料,对于推动COFs材料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COFs在药物缓释以及爆炸物检测领域的研究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即在此背景下展开。本论文通过巧妙设计有机配体构建基元,基于希夫碱反应构建了多种新型COFs材料。值得一提的是,本研究制备了三种新型的具有罕见ctn和bor拓扑的3D COFs材料,对于扩展3D COFs的结构种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论文选取了几种有机单体,构建了几种2D和3D COFs材料,探究了一些COFs材料在药物缓释和爆炸物检测领域的性能,对于拓展COFs材料在两种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了参考。(1)第二章主要介绍三种具有罕见三维ctn(JUC-530和JUC-531)或bor(JUC-532)拓扑结构的COFs材料的设计、合成以及表征。本文通过FT-IR,TGA,SEM等技术手段对得到的COFs材料进行分析并结合PXRD方法与理论计算方法对COFs的晶体结构进行研究。氮气吸附实验表明制备得到的COFs材料均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均一的孔径分布。我们相信其独特的拓扑结构将为这些COFs材料在不同领域的性能应用来重大影响。(2)第三章通过有机配体的设计,构建了一种新型三维COFs材料(JUC-533)并对其结构以及组成进行了研究。测试结果表明其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均一孔径分布。通过在其孔道内掺杂PVK,我们得到了新型PVK@COFs复合材料并在多种爆炸物痕量检测方面具有较好的性能。(3)第四章包括两种新型2D COFs材料(JUC-516和JUC-517)的设计与制备。多种测试手段证实COFs材料的成功制备。高结晶性保证了其较高的比表面积与均一的孔径分布。本文进一步探究了JUC-516在药物缓释领域的应用潜能,为扩展COFs的应用研究提供了参考。

林飞飞[2](2019)在《铋酸盐纳米材料的合成、表面修饰及其电化学特性》文中研究表明铋酸盐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特性,在电化学传感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论述了铋酸盐纳米材料的合成、电化学检测生物分子及聚苯胺(PAn)复合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与进展。采用水热法制备出了铋酸铜纳米片、铋酸钡纳米带,通过原位聚合过程制备出了PAn复合铋酸铜纳米片(铋酸钡纳米带)。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等方法对所得产物进行结构、形貌及尺寸表征,系统分析了生长条件对铋酸铜纳米片(铋酸钡纳米带)形成的影响。系统研究了铋酸铜纳米片(铋酸钡纳米带)、聚苯胺复合铋酸铜纳米片(铋酸钡纳米带)修饰玻碳电极(GCE)检测酒石酸(TA)的电化学性能,对铋酸盐及其聚苯胺复合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表面修饰和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以铋酸钠、碘化铜为原料,通过简单水热过程制备出了铋酸铜纳米片。XRD分析结果表明所得铋酸铜纳米片由多晶四方CuBi2O4晶相构成,SEM和TEM分析表明纳米片的厚度为50 nm、宽度为300 nm-2μm。在低温(80℃和120℃)、短的保温时间(0.5 h)时,所得产物由四方CuBi2O4、四方Bi2O3和单斜CuO晶相的层状形貌构成。随保温时间及水热温度的增加,四方CuBi2O4晶相的衍射峰强度显着提高。铋酸铜纳米片的形成与生长可以根据核化及晶体生长过程来解释。在2 mM TA及0.1 M KCl溶液中采用铋酸铜纳米片修饰GCE观察到一对准可逆电化学循环伏安(CV)峰,cvp1和cvp1’的电位分别位于-0.45 V和-0.02 V。CV峰电流分别与酒石酸浓度、扫描速率呈线性关系,线性检测范围为0.005-2 mM,检出限为1.6μM。铋酸铜纳米片修饰GCE电化学检测TA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以铋酸钠、乙酸钡为原料,通过简单水热过程制备出了铋酸钡纳米带。XRD分析表明铋酸钡纳米带为单晶单斜BaBiO2.5结构。纳米带的头部为平面结构,长度可达数十微米,宽度和厚度分别为1μm和50 nm。在低水热温度(80℃和120℃)、短保温时间(0.5 h)时,所得产物主要由纳米片及无规则表面碎片状形貌构成。180℃时,保温时间增加至12 h和24 h,所得产物主要由铋酸钡纳米带构成。随保温时间和水热温度的增加,纳米片和碎片状形貌转化成了铋酸钡纳米带。铋酸钡纳米带修饰GCE在含有2 mM酒石酸的0.1 M KCl溶液中存在一对准可逆电化学CV峰,分别位于-0.49 V和+0.01 V位置处。随扫描速率和酒石酸浓度的不断增大,CV峰强度呈线性增加,线性检测范围和检出限分别为0.001-2 mM和0.12μM。采用原位聚合法通过苯胺单体合成了不同PAn含量的PAn复合铋酸铜纳米片(铋酸钡纳米带)。XRD结果显示PAn复合铋酸铜纳米片由四方CuBi2O4晶相构成,PAn复合铋酸钡纳米带由单斜BaBiO2.5晶相构成。TEM和HRTEM观察显示尺寸小于100nm的无定形PAn纳米颗粒附着于铋酸铜纳米片(铋酸钡纳米带)的表面。随PAn含量增加,无定形PAn纳米颗粒在复合铋酸铜纳米片(铋酸钡纳米带)中的含量显着增加。在2 mM TA和0.1 M KCl溶液中采用20wt.%PAn复合铋酸铜纳米片修饰GCE的CV曲线中观察到一对准可逆电化学CV峰,cvp1和cvp1’的电位分别位于-0.01 V和+0.04 V。CV峰电流分别与扫描速率、TA浓度呈线性关系。20wt.%PAn复合铋酸铜纳米片修饰GCE检测TA的检出限为0.58μM,线性检测范围为0.001-2 mM,聚苯胺显着增强了铋酸铜纳米片修饰GCE对TA的电化学活性。随着PAn含量从10wt.%增加至40wt.%,线性范围从0.005-2 mM增至0.001-2 mM,检出限从2.3μM降至0.43μM,PAn复合铋酸铜纳米片修饰GCE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在2 mM TA及0.1 M KCl溶液中采用20wt.%PAn复合铋酸钡纳米带修饰GCE的CV曲线中观察到一对准可逆电化学CV峰,cvp1和cvp1’的电位分别位于-0.69 V和+0.49 V。20wt.%PAn复合铋酸钡纳米带修饰GCE对TA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线性检测范围和检出限分别为0.0005-2 mM和0.09μM,聚苯胺显着增强了铋酸钡纳米带修饰GCE对TA的电化学活性。CV峰的电流随扫描速率和TA浓度的增加呈线性增加。随PAn含量从10wt.%增至40wt.%,检出限由0.12μM降至0.08μM,线性范围由0.001-2 mM增至0.0005-2 mM。PAn复合铋酸钡纳米带修饰GCE检测TA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杨显德[3](2019)在《CdS纳米结构的非限域/限域条件自组装》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传统能源不断被消耗,从而出现了能源危机,废弃物的排放还造成了水资源的污染。因此,能源危机及水体污染成为人们当下亟需解决的难题。当日本科学家发现TiO2在光照条件下能够分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后,使得光催化技术在解决新能源及处理水体污染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从而促使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投身于光催化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其中,硫化镉(CdS)作为一种重要的直接带隙Ⅱ-Ⅵ族半导体材料,有立方闪锌矿(2.36 eV)和六方纤锌矿(2.32 eV)两种不同的物相结构,对可见光波段有吸收,具有优良的光电转换特性,是一种重要的光电材料,在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传感器、光电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基于此,本论文以CdS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CdS在非限域条件和限域条件下的可控自组装及其应用。首先,在非限域条件下采用水热法或混合溶剂热法选择不同的原料和表面活性剂等助剂,制备不同形貌的CdS纳米结构,分析其生长机理并应用于光催化降解模拟有机污染物亚甲基蓝。其次,为了提高CdS的光催化性能,通过金属离子掺杂、半导体复合对CdS进行改性研究。另外,由于TiO2的禁带宽度较大,只对紫外光有吸收,对可见光基本无吸收,本论文还将CdS作为一种可见光敏化材料与TiO2进行复合使TiO2在可见光波段有吸收,进而提高TiO2的光催化性能。最后,结合仿生微纳米孔道限域条件在生物分子、蛋白质、核酸、离子等应用的良好前景,以AAO仿生孔道作为限域条件进行CdS纳米结构限域条件可控自组装,并在CdS表面进行功能化修饰相应的生物探针,制备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的限域自组装检测体系。本论文开展的工作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水热法以氯化镉、硫脲、乙二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原料制备了立方相花状CdS纳米结构,当镉源变为硝酸镉后制备出同时含有立方相、六方相的混合相花状CdS纳米结构。通过分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光致荧光发射光谱(PL)、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结果得到混合相花状CdS的光催化性能优于立方相花状CdS。(2)以硝酸镉、硫脲、SDBS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六方相花状CdS纳米结构。分析FESEM结果发现不添加SDBS时CdS为枝状结构,加入SDBS后变为花状结构,基于FESEM结果探讨了花状CdS的生长机理。根据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结果表明花状CdS纳米结构的光催化性能低于枝状CdS。(3)以氯化镉、硫代硫酸钠、草酸为原料,通过水/乙二醇混合溶剂热法制备六方相CdS空心球纳米结构,通过FESEM结果发现硫代硫酸钠、草酸加入量对CdS空心球形貌有明显的调控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空心球CdS的生长机理。从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结果发现CdS空心球具有良好的光催化降解性能。(4)以氯化镉、硫代乙酰胺、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原料,采用水/正丁醇混合溶剂热法制备六方相球状CdS纳米结构。根据FESEM结果发现水:正丁醇比例影响球状CdS表面的粗糙度,SDS浓度则影响球状CdS的整体尺寸。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球状CdS纳米结构对亚甲基蓝具有不错的光催化降解性能。(5)以氯化镉、硫脲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六方相鱼骨状CdS纳米结构,然后加入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SDS、中性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2000(PEG 2000),发现加入CTAB后CdS形貌变为不规则球状结构,加入SDS后变为花状结构,而加入PEG 2000后则变为不规则枝状结构,基于以上结果分析了不同形貌CdS的生长机理。通过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得到不规则球状CdS比其它形貌的CdS纳米结构具有更好的光催化降解性能。(6)以硝酸镉、硝酸铈、硝酸锌、硝酸铜、硫脲为原料,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Ce3+、Zn2+、Cu2+掺杂的CdS纳米结构,探究金属离子种类及浓度对其形貌与光学性能的影响。通过FESEM结果发现较高的离子掺杂浓度明显改变枝状CdS形貌,UV-Vis结果发现金属离子掺杂降低了CdS的禁带宽度,而Cu2+掺杂对CdS的光学性能提高较为明显,从而对亚甲基蓝具有更好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并分析了离子掺杂改性对提高CdS光催化性能的机理。(7)以硝酸镉、硝酸铜、硫脲为原料,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Ⅱ型花状CdS/CuS异质结复合结构,发现原料加入顺序对CdS/CuS形貌有一定的影响。从UV-Vis结果发现CdS/CuS复合结构对可见光有较宽的响应范围,光催化分解水产氢结果表明CdS/CuS复合结构的产氢速率高于单纯的CdS纳米结构,表明对CdS进行半导体复合提高了光催化性能,并分析了CdS/CuS复合结构的光催化机理。(8)以钛片为基底,采用阳极氧化工艺制备TiO2纳米管阵列(TiO2 NTs),然后采用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法(SILAR)在TiO2 NTs表面沉积CdS纳米颗粒制备CdS/TiO2 NTs复合结构。从UV-Vis结果发现由于CdS组分的存在使CdS/TiO2NTs在可见光区域有明显的吸收,从而提高了TiO2 NTs的光催化性能,基于此还探究了CdS/TiO2 NTs的光催化机理。(9)采用溶液浸渍法将孔直径为110150 nm、160200 nm的AAO模板浸泡于含有硝酸镉、硫脲、六次甲基四胺的混合溶液中,探究AAO孔直径对花状CdS纳米结构限域自组装的影响,从FESEM结果发现160200 nm的AAO模板较适宜进行花状CdS纳米结构限域自组装。(10)先在4070 nm孔径的AAO纳米孔道内抽滤盐酸多巴胺(PDA)溶液,然后交替抽滤硝酸镉、硫化钠溶液,研究不同条件下零维CdS纳米粒子在AAO纳米孔道内的组装密度;在此基础上,在CdS表面修饰羧基然后接枝癌胚抗原(CEA)单克隆抗体,并应用于CEA检测,从跨膜电流曲线结果看到该体系对CEA有良好的检测效果,检测范围为0.1 ng/mL100 ng/mL。(11)先在80100 nm孔径的AAO纳米孔道内抽滤PDA,然后将其夹在两侧分别加入硝酸镉、硫化钠溶液的电解槽中间,利用离子在电场下定向移动探究不同条件下CdS纳米结构在AAO纳米孔道内限域自组装;按照此方法在2030 nm孔径内组装CdS纳米结构,然后分别修饰L/D-半胱氨酸,应用于牛血清蛋白(BSA)在孔道内的手性响应传输,并采用理论模型计算以验证实验结果的合理性。

胡省辉[4](2019)在《马尾草生物质硅的提取及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电动汽车、消费类电子产品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锂离子电池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目前商业大规模使用的石墨类C负极材料仅有372mAh/g的理论比容量,因此,理论比容量高达3580mAh/g(不计高温相)的Si负极材料成为研究的热点。传统的Si负极材料大都以冶金Si为原料制得,其制备工艺复杂、能耗高、对环境有污染。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首先以低成本的野生木贼科植物马尾草为原料,提取出纳米介孔生物质SiO2。然后以其为前驱体,用镁热还原的方法将介孔SiO2还原为介孔Si。最后采用包碳的方法制备出Si/C复合材料,并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中。本文主要研究了马尾草茎秆煅烧产物SiO2的形态和结构、还原产物Si的结构和Si/C复合结构对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马尾草茎秆由表面到内部主要由保护组织、机械组织和薄壁组织三部分组成。前两部分含有大量Si元素,第三部分几乎不含Si元素。经HCl酸洗除杂和高温煅烧后获得直径为120μm的圆柱形SiO2纤维束,大纤维束内部由直径10μm的SiO2纤维紧密排列而成。将其磨成粉末后用XRF测得SiO2的纯度为99%,BET法测得其最大比表面积为300m2/g。产物的SAXS测试结果表明SiO2颗粒具有多级结构,其一次颗粒的尺寸约为9nm。(2)以提取产物SiO2为原料,在700℃经镁热还原酸洗干燥后获得纤维束介孔Si材料。SEM和SAXS的测试结果表明,其与SiO2前驱体具有相似的形貌和多级结构。BET测试结果表明,还原产物的比表面积达到了353 m2/g,大于SiO2前驱体的比表面积。(3)以四种有机物为前驱体,通过高温热解的方法在Si颗粒表面包覆碳层,制备出Si/C复合材料。碳的包覆提高了电极材料的导电性,缓解了Si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维持了电池的稳定。(4)将制备出的Si/C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在电流密度为500mA/g的条件下,首次充电容量为2437.4mAh/g,前几次容量衰减较快,循环稳定后经过1000次循环容量为650 mAh/g。本文以低成本的野生植物马尾草为原料,通过简单的除杂煅烧工艺提取出纯度较高的介孔纳米SiO2,然后采用镁热还原和包碳的方法制备出Si/C复合材料。与传统的Si负极制备方法相比,本文所采用的方法具有成本低廉、工艺简单、环境友好的优势。

全玉莲[5](2016)在《磷酸铋基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光催化技术具有高效、环境友好等特点,为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提供了有效途径。BiPO4是一种新型的非金属含氧酸盐光催化剂,由于光催化活性高和制备成本低已成为研究者的新关注点。但其量子效率偏低,可见光谱响应范围较窄,限制实际应用。本文通过掺杂稀土元素、构建异质结构等改性策略对BiPO4进行能带调控和表面修饰,提高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扩展光谱吸收范围,设计合成出一系列高活性和高能效的磷酸铋基光催化剂。以模拟染料废水为降解对象,探讨了新型光催化体系的影响因素,揭示光催化作用机理。这对于光催化氧化技术的发展和太阳能有效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主要成果如下:1 La3+-BiPO4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选用硝酸铋、硝酸镧和磷酸三丁酯为前驱体,采用一步水热合成法制备镧掺杂磷酸铋光催化剂,对掺杂La前后BiPO4的物相结构、组成、形貌、光吸收性能和价健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并对制备条件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合理的解释。在本实验研究的范围内,La掺杂量为2%,以水为溶剂,水热温度为200℃、水热时间为3h的条件下制备的La3+-BiPO4球形颗粒具有最高光催化活性且稳定性良好,其光催化反应速率是BiPO4的3.24倍。以亚甲基蓝(MB)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La3+-BiPO4的光催化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在强酸性或中性条件下,光催化剂用量为0.52.0 g/L时,亚甲基蓝的降解效果较好。在亚甲基蓝初始浓度为430mg/L时,以La3+-BiPO4为催化剂的光催化降解过程服从准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通过捕获实验推测空穴是优势活性物种。在紫外光照射下,La3+-BiPO4具有高活性的主要原因是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较低的价带位置使空穴具有更强的氧化能力,促进羟基自由基的生成,同时更高的导带位置有助于电子-空穴对的分离。2 H3PW12O40/BiPO4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活性采用浸渍法制备了HPW/BiPO4复合型光催化剂。磷源、合成方法、焙烧温度、时间以及磷钨酸浸渍量等制备条件对其光催化活性有较大的影响。在本实验研究的范围内,以磷酸二氢铵为磷源,采用室温合成-浸渍法,HPW浸渍量为30%、焙烧温度为500℃、焙烧时间为3h的条件下制备的HPW/BiPO4对罗丹明B(Rh B)的降解效果最佳,氙灯光照180min后,降解率达到90.8%,其光催化反应速率是BiPO4的14.75倍。以罗丹明B为探针,考察了HPW/BiPO4的可见光催化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在偏中性条件下,光催化剂用量为0.50.8 g/L时,罗丹明B的降解率较高。无机阴离子对吸附和光反应的抑制次序为PO43->SO42->Cl-≈NO3-。从循环使用情况来看,HPW/BiPO4的稳定性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在罗丹明B初始浓度为0.352.20×10-5mol/L时,光催化降解过程服从准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通过自由基捕获实验推测空穴是主要活性物种。BiPO4与HPW复合后,吸收带边红移至415nm,更易受到可见光的激发。HPW是良好的电子捕获剂,能够有效抑制光生电子和空穴复合,使HPW/BiPO4复合光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可见光催化活性。3 PANI/BiPO4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活性通过化学吸附作用将聚苯胺包覆在磷酸铋表面上,制备出PANI/BiPO4复合型光催化剂。随着PANI复合量增加,复合型光催化剂的活性先增强后减弱。10%PANI/BiPO4对Rh B的降解效果最佳,氙灯(λ>400nm)光照4h后,降解率达到90.9%,总有机碳的去除率为56%,而在同等条件下BiPO4对Rh B无光降解作用。以罗丹明B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PANI/BiPO4的可见光催化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在1.010.0 g/L的范围内,罗丹明B的降解率随光催化剂用量增加而增强。随着溶液p H值的增加,光催化剂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先增大后减小,在弱酸条件时降解效果较好。无机阴离子Cl-、NO3-和SO42-对罗丹明B的光降解影响较小,PO43-对吸附作用和光反应有较强的抑制。在罗丹明B初始浓度为3.2311.39×10-5mol/L时,光催降解反应符合一阶动力学模型。通过自由基捕获实验推测在PANI/BiPO4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反应中HO2·/O2-·是优势活性物种。BiPO4经PANI修饰后,吸收带边红移至474nm,更易吸收可见光。同时,在两者的界面形成一个异质结构,PANI和BiPO4间载流子的有效迁移产生了内建电场,从而促进了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分离,提高了BiPO4的可见光催化活性。

王新星[6](2016)在《新型(类)石墨烯二维层状纳米材料及复合物:制备、性能调控与电化学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二维层状纳米材料石墨烯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电子性质引发国际研究热潮,在电子、光电器件、能源转换与存储、传感等领域均有研究与应用。伴随石墨烯研究与应用的开展,各种类石墨烯二维层状结构材料(如过渡金属硫化物、氧化物,六方氮化硼等)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研究兴趣。这些层状结构材料因其独特的二维层状晶体结构和高度的各向异性,具有良好的可调控性,可以通过降低维度、插层和功能化修饰方法实现对材料性能的调控。本论文以经典的二维层状纳米材料石墨烯和新型类石墨烯材料二硫化钼(MoS2)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各种制备技术、性能调控技术和表征手段,重点围绕探讨材料的结构-性质关系,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和拓展电化学应用开展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石墨烯二维层状纳米材料中,石墨烯相对研究较早,而且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大比表面积,所以在电化学领域已经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本论文着眼于化学修饰石墨烯及其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开展研究,深入探讨了不同种类化学修饰石墨烯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增强方面的作用,并考察了其在电化学传感和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价值。1)基于不同种类化学修饰石墨烯制备化学修饰石墨烯-磺酸掺杂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化学修饰石墨烯性质差异对纳米复合材料形貌、电化学性质以及DNA电化学传感性能的影响。不同种类化学修饰石墨烯,如氧化石墨烯和各种还原的氧化石墨烯,因表面官能基团数目和缺陷密度等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表面化学和导电性能,并会对所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性能产生影响,但目前在此方面缺乏系统研究。为此,我们采用三种不同的化学修饰石墨烯(分别为氧化石墨烯、电还原氧化石墨烯和热还原氧化石墨烯)与经典的导电聚合物磺酸掺杂聚苯胺进行复合,制备了三种化学修饰石墨烯-磺酸掺杂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详细研究了不同化学修饰石墨烯的结构-性质关系及其对纳米复合材料形貌、电化学性质和DNA传感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决定纳米复合材料电化学活性和DNA传感性能高低的影响因素,并实现了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A融合基因序列中的18碱基片段的快速、直接、灵敏检测。这对更好地了解不同化学修饰石墨烯的性质差异及其与聚苯胺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发展高性能的石墨烯-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用于电化学传感领域有积极意义。另外,鉴于其中的热还原氧化石墨烯-磺酸掺杂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在电化学测试过程中表现出典型的电容行为,我们还对其电容性能进行了初步的考察,证明了该纳米复合材料不仅可用于构建电化学传感平台,而且作为电极材料在超级电容器领域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2)制备了高导电、高度分级的三维聚苯胺微纳结构,研究了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并详细探讨了热还原氧化石墨烯对其电容性能的改善作用。上一体系研究结果表明,热还原氧化石墨烯-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不仅可以用于构建电化学传感平台,而且是良好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但总结先前文献报道发现,目前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聚苯胺大多呈线、棒、管等简单纳米结构,而呈复杂分级结构的聚苯胺研究和应用极少。本体系中,我们通过对聚苯胺的传统化学聚合法制备条件进行简单调控,成功制备出了高度分级的三维聚苯胺微纳结构。该三维分级聚苯胺微纳结构具有出色的导电性和独特的多孔结构,能有效促进电子传递和离子扩散,较简单结构的聚苯胺表现出更加优良的电容性能。但聚苯胺的充放电原理决定了该单纯聚苯胺电极的循环稳定性仍不理想,于是我们以热还原氧化石墨烯作为其支撑材料,制备了热还原氧化石墨烯-三维分级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对该复合物电极的电容性能进行表征发现,热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加入提高了电极的比电容和循环稳定性,证明了热还原氧化石墨烯对改善电极材料电容性能的重要作用。2.MoS2MoS2是过渡金属硫化物的典型代表,是经典二维层状纳米材料石墨烯的一种结构类似物。与石墨烯不同的是,MoS2具有较差的内在导电性,这限制了它在电化学传感领域的应用。本文通过发展特殊的制备技术和功能化修饰两种策略提高MoS2材料的电化学活性,拓展了其在电化学传感领域的应用。主要开展了两个体系的工作:1)超声剥离制备具有高电化学活性的薄层MoS2纳米片,基于其构建免标记型电化学DNA传感平台用于副溶血性弧菌tlh基因片段的灵敏检测。采用简单的超声剥离技术对块体MoS2层状晶体进行剥离和分散,通过超声剥离过程中MoS2材料层数和尺寸的改变,实现对MoS2电化学性质的调控,制备了具有高电化学活性的薄层MoS2纳米片。基于该薄层MoS2纳米片良好的电化学性质及其与单双链DNA间的不同作用力,构建了可用于DNA固定与杂交检测的免标记型电化学DNA传感平台,成功实现了对目标物副溶血性弧菌tlh基因片段的简单、低成本、高灵敏度电化学检测,检测限低至1.9×10-17 M。此外,该传感平台还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可实现对鸟嘌呤和腺嘌呤的同步电化学检测,这说明该薄层MoS2纳米片在DNA的直接电化学检测中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该研究为DNA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平台,更重要的是拓展了MoS2在电化学传感领域的应用。2)采用电还原处理和聚合物表面功能化修饰协同改善MoS2材料的导电性和电化学活性,考察了所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在电化学传感领域的应用。在上一体系研究基础上,通过简单的一步电沉积法同步实现了薄层MoS2纳米片的电还原和电活性物质黄尿酸在其基面上的聚合,制备了电还原的薄层MoS2纳米片-聚黄尿酸纳米复合材料。研究发现MoS2的电还原和聚黄尿酸的功能化修饰对MoS2材料的导电性和电化学活性的提高有协同增强效果。利用该纳米复合材料构建电化学传感平台,实现了对杂环化合物2’-脱氧鸟苷5’-三磷酸(d GTP)和芳香环化合物双酚A(BPA)以及三硝基甲苯(TNT)的简便、快速、灵敏电催化检测,进一步拓展了MoS2在电化学传感领域的应用。这些研究对更好的了解石墨烯和MoS2的性质,提高电化学性能,拓展电化学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阿米娜木·乌布力[7](2012)在《固相法合成聚苯胺/碳纳米管、TiO2复合物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众多的导电聚合物中,聚苯胺(Polyaniline,PANI)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逆的电化学氧化还原特性、较强的电荷贮存能力和良好的环境稳定性而被广泛应用在电致变色器件、电催化、二次电池以及传感器等许多领域。无机纳米粒子因其优异的光、电、磁、吸波、催化、增强增韧等物理和化学性质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学、催化、光学、生物和医药等多种领域。将无机纳米粒子引入聚苯胺母体制备出具有优异性能的复合物材料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论文通过固相反应分别以多壁碳纳米管(MCNTs)、单壁碳纳米管(SWNTs)、锐钛矿型纳米TiO2和金红石型纳米TiO2作为无机相,聚苯胺为有机相,制备了一系列PANI/无机纳米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拉曼光谱(Raman)、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热重分析(TGA)、循环伏安法(CV)、恒电流充放电以及交流阻抗(EIS)等测试手段对复合物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并且探讨了无机纳米粒子的含量对复合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固相反应制备了PANI/MCNTs复合物,其中MCNTs含量分别为8wt%、16wt%、24wt%和32wt%。结果表明,固相合成中MCNTs使复合物表现出比PANI较高的氧化程度、掺杂率以及导电率,而且MCNTs的含量对其形貌有一定的影响。当MCNTs含量为16wt%时,复合物表现出相对较高的比电容,即在1M H2SO4和1M KCl中的最大比电容分别可达522Fg-1和425Fg-1。2.通过固相反应制备了PANI/SWNTs复合物,其中SWNTs含量分别为8wt%、16wt%、24wt%和32wt%。结果表明,复合物表现出比PANI较高的氧化程度、掺杂率以及导电率。当电流密度由5mAcm-2增至20mAcm-2时,SWNTs含量为8wt%的复合物具有较高的比电容和电化学稳定性,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电容保持率分别为94%和80%。3.通过固相反应制备了PANI/Anatase-TiO2复合物,其中Anatase-TiO2含量分别为6.2wt%、12.8wt%、17.6wt%和24.1wt%。结果表明,复合物表现出比PANI较高的氧化程度和掺杂率。各不同比例的Anatase-TiO2复合物均表现出200nm左右的颗粒状形貌。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Anatase-TiO2含量为6.2wt%的复合物具有较高的比电容,可达到523Fg-1,表现出较理想的电容行为。4.通过固相反应制备了PANI/Rutile-TiO2复合物,其中rutile-TiO2含量分别为6.2wt%、12.8wt%、17.6wt%和24.1wt%。结果表明,复合物中的PANI分子链具有较高的氧化程度和热稳定性,而且Rutile-TiO2阻碍聚苯胺的结晶性。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当加入适当量的R-TiO2可以提高复合物电极的比电容。

王杏[8](2009)在《聚苯胺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聚苯胺(PANI)具有结构多样化、掺杂电导率可调、成本低等特点,在金属防腐、电磁屏蔽、二次电池、传感器、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呈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主要围绕掺杂态聚苯胺开展研究,首先对聚苯胺的合成、特性、导电机理、复合材料及其应用进行了论述。采用无机酸、有机酸对聚苯胺进行掺杂,分析不同质子酸掺杂后聚苯胺的性能变化,制备了聚苯胺/聚乙烯醇和聚苯胺/环氧树脂两种复合材料。以一次蒸馏的苯胺为单体,过硫酸铵为氧化剂,蒸馏水为溶剂,盐酸为质子酸制备了掺杂态聚苯胺。正交试验分析得出最佳的工艺条件为盐酸浓度为1.0 mol·L-1,氧化剂与苯胺单体摩尔比为1:1,室温条件下反应4h。通过FT-IR、XRD、SEM等测试表明盐酸对聚苯胺进行了有效掺杂,结构具有一定的结晶性。选择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磺基水杨酸(SSA)、对氨基苯磺酸(ABSA)和柠檬酸(CA)四种有机酸为掺杂酸,制备掺杂态聚苯胺。大尺寸的有机酸离子掺杂在聚苯胺的链间,减弱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使聚苯胺溶解性提高。导电率分析表明:样品导电性能最好的是磺基水杨酸掺杂的聚苯胺,电导率接近1 S·cm-1。SEM分析显示出掺杂后的聚苯胺呈微米级的粒子状,且共掺杂有利于提高结晶度。制备了聚苯胺/聚乙烯醇复合材料。聚苯胺样品在复合材料中的渗滤阈值为25%。SEM分析表明显微结构均为微、纳米纤维结构,与在预先制备好的聚乙烯醇膜上得到的聚苯胺的结构相比,水溶液中直接合成的各纤维之间粘合和聚集更明显。以聚苯胺为导电填料,环氧树脂为成膜介质制备了聚苯胺/环氧树脂复合防腐蚀涂层,显微结构均一,耐化学溶剂性良好,表明聚苯胺具有较强的腐蚀防护能力。

丁友江[9](2008)在《含氮、硫导电聚合物的固相合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三种有机二元羧酸(草酸、马来酸和琥珀酸)作为掺杂剂,采用固相化学氧化聚合法分别制备了掺杂态聚苯胺、聚邻甲氧基苯胺和聚邻甲基苯胺;研究了β-环糊精对固相聚合制备盐酸掺杂聚苯胺性能的影响;另外利用固相聚合法又分别合成了聚吲哚和聚三联噻吩。利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末衍射(XRD)、紫外可见光谱(UV-vis)以及循环伏安(CV)、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测试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测定其电导率,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有机二元羧酸掺杂聚苯胺、聚邻甲氧基苯胺和聚邻甲基苯胺的试验发现:分子尺寸较小的羧酸易于掺杂;掺杂分子尺寸较大的羧酸或有侧链基团的单体利于得到可溶性聚合物;掺杂含有双键的羧酸利于得到较高电导率的聚合物。2.在β-环糊精存在下,固相反应法合成的盐酸掺杂聚苯胺,发现β-环糊精在聚合过程中所起的角色与其用量有关系。β-环糊精少的时候起到包合作用,得到的聚苯胺结晶性较好,电导率较高;足量时,它会与聚苯胺分子链上的N原子形成氢键而起到掺杂作用,得到的产物结晶性较差,电导率也较低。3.采用一步固相反应法合成了聚苯胺/氧化锰复合物,初步探讨了高锰酸钾在聚合过程中的还原机理。控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高锰酸钾的用量等反应因素,可以得到不同的复合物。4.固相反应法制备了聚吲哚。氧化剂与单体的摩尔比为2时,聚合物的产率和电导率均较高,表征手段表明:吲哚单体固相聚合的方式比较多,但主要是发生在吲哚分子的2,3位置。且得到的聚合物有良好的结晶性,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电化学活性。5.以两种常见的氧化剂【FeCl3·6H2O和(NH4)2S2O8】及其两者的混合物作为氧化剂,采用固相聚合法成功地制备了三种不同的聚三联噻吩,讨论了三种氧化剂体系的作用机理。以混合盐作为氧化剂制备的聚合物聚合度较高,电化学性质也相对较好。

安淑英[10](2008)在《含氮类导电高分子微/纳米结构材料的制备及表征》文中研究表明由于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具有特殊结构和特殊形貌的微/纳米材料的研究引起了科学家们的高度重视。本论文选用吲哚、苯胺和N-甲基苯胺为合成单体,采用界面聚合法与微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系列含氮类导电高分子微/纳米结构材料,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讨论:从合成方法出发,用界面聚合和微乳液聚合制备了聚吲哚、聚苯胺、聚(N-甲基苯胺)及吲哚和苯胺的共聚物,考察了不同的合成方法对聚合物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油水体系中,两相界面处单体的扩散速率对微观形貌的影响较大,且油滴亦可以作为反应的模板,达到对微观形貌的有效控制。在微乳液体系中,由于表面活性剂起到了软模板的作用,该法更容易获得一系列的特殊形貌,例如空心微/纳米球,实心球和“囊泡”等。从合成条件出发,详细讨论了反应温度、掺杂酸的种类(对于界面聚合)、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浓度(对于微乳液聚合)及单体和氧化剂摩尔浓度等因素对聚合物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发现:较低的反应温度(≤0℃)由于降低了反应速率,更有利于规整形貌的形成;表面活性剂在微乳体系中形成的胶束作为软模板,提供了聚合空间,而其形状受自身浓度的影响;较高的单体与氧化剂摩尔浓度不利于特殊形貌的形成。从分子结构出发,讨论了不同的分子结构对聚合物微观形貌的影响。不同的分子结构具有不同的生长方向,例如吲哚更倾向于三维空间聚合,N-甲基苯胺中由于–CH3的引入,使其线性发展变的困难。要想控制其生长趋势,必须借助外界的其它因素控制。综上所述,根据单体自身的结构特征,通过有效的控制外界因素,可以进一步控制聚合物的微观形貌。

二、溶剂对固相反应法制备H_7PW_(12)O_(42)掺杂聚苯胺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溶剂对固相反应法制备H_7PW_(12)O_(42)掺杂聚苯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二维及三维共价有机框架的设计合成与功能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多孔聚合物构建方法
        1.1.1 直接模板法
        1.1.2 嵌段共聚物自组装
        1.1.3 直接合成法
    1.2 多孔聚合物分类
        1.2.1 HCPs
        1.2.2 PIMs
        1.2.3 CMPs
        1.2.4 CTFs
        1.2.5 PAFs
        1.2.6 COFs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具有CTN、BOR拓扑结构的三维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设计与合成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3 配体的设计合成及表征
    2.4 三维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2.4.1 三维ctn和 bor拓扑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合成设计
        2.4.2 JUC-530,JUC-531和JUC-532 的合成
        2.4.3 三维COFs材料的表征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三维COFS负载荧光聚合物的复合材料用于爆炸物的检测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3.2.2 配体合成与表征
        3.2.3 JUC-533 的合成
        3.2.4 PVK@JUC-533 的合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粉末X射线衍射(PXRD)
        3.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3.3.3 N_2 吸附-脱附测试
        3.3.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3.3.5 热重分析
        3.3.6 化学稳定性分析
    3.4 JUC-533 在检测爆炸物方面的应用研究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新型共价有机骨架的合成表征及其在药物缓释中的潜在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2 配体的合成与表征
        4.2.3 JUC-516,JUC-517 的合成与表征
    4.3 结果及其讨论
        4.3.1 粉末XRD
        4.3.2 FT-IR
        4.3.3 TGA和SEM
        4.3.4 JUC-516 的多孔性测试
    4.4 JUC-516,JUC-517 在药物缓释方面的应用研究
        4.4.1 标准曲线绘制
        4.4.2 药物缓释研究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2)铋酸盐纳米材料的合成、表面修饰及其电化学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含铋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
        1.2.1 氧化铋纳米材料
        1.2.2 铋酸盐纳米材料
        1.2.3 其它含铋纳米材料
    1.3 酒石酸的检测方法
    1.4 聚苯胺及其复合纳米材料
        1.4.1 聚苯胺
        1.4.2 聚苯胺复合纳米材料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1.5.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1.5.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铋酸盐纳米材料的合成、表面修饰及其表征方法
    2.1 原料及仪器
        2.1.1 原料
        2.1.2 实验仪器
    2.2 合成过程
        2.2.1 铋酸盐纳米材料的合成过程
        2.2.2 铋酸盐纳米材料的聚苯胺复合
    2.3 样品表征
        2.3.1 XRD
        2.3.2 SEM
        2.3.3 TEM和HRTEM
        2.3.4 电化学性能测试
第三章 铋酸铜纳米片的合成、表征及电化学特性
    3.1 引言
    3.2 实验过程
    3.3 铋酸铜纳米片的结构及形貌分析
        3.3.1 XRD分析
        3.3.2 SEM分析
        3.3.3 TEM和HRTEM分析
    3.4 生长条件对铋酸铜纳米片形成的影响
        3.4.1 保温时间的影响
        3.4.2 水热温度的影响
    3.5 铋酸铜纳米片的形成过程
    3.6 铋酸铜纳米片的电化学特性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铋酸钡纳米带的合成、表征及电化学特性
    4.1 引言
    4.2 实验过程
    4.3 铋酸钡纳米带的结构及形貌分析
        4.3.1 XRD分析
        4.3.2 SEM分析
        4.3.3 TEM和HRTEM分析
    4.4 生长条件对铋酸钡纳米带形成的影响
        4.4.1 保温时间的影响
        4.4.2 水热温度的影响
    4.5 铋酸钡纳米带的形成过程
    4.6 铋酸钡纳米带的电化学特性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铋酸盐纳米材料的表面修饰、表征及其电化学特性
    5.1 引言
    5.2 实验过程
    5.3 铋酸铜纳米片的聚苯胺复合及其电化学特性
        5.3.1 XRD分析
        5.3.2 TEM和HRTEM分析
        5.3.3 聚苯胺复合铋酸铜纳米片的电化学特性
    5.4 铋酸钡纳米带的聚苯胺复合及其电化学特性
        5.4.1 XRD分析
        5.4.2 TEM和HRTEM分析
        5.4.3 聚苯胺复合铋酸钡纳米带的电化学特性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3)CdS纳米结构的非限域/限域条件自组装(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纳米材料概述
    1.2 纳米CdS
        1.2.1 CdS的性质
        1.2.2 纳米CdS的合成工艺
        1.2.3 纳米CdS的应用
    1.3 CdS非限域/限域条件自组装
        1.3.1 人工合成微纳米通道
        1.3.2 CdS纳米结构非限域/限域条件自组装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试剂、仪器及表征方法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表征方法
        2.3.1 物相结构分析
        2.3.2 微观形貌分析
        2.3.3 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透射率分析
        2.3.4 光致荧光发射光谱分析
        2.3.5 表面接触角分析
        2.3.6 跨膜电流I-V曲线测试
        2.3.7 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测试
        2.3.8 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测试
第三章 三维CdS纳米结构可控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不同物相花状CdS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3.2.1 实验方案
        3.2.2 物相结构分析
        3.2.3 微观形貌分析
        3.2.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3.2.5 光致荧光发射光谱分析
        3.2.6 光催化降解性能分析
    3.3 花状CdS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3.3.1 实验方案
        3.3.2 微观形貌分析
        3.3.3 物相结构分析
        3.3.4 花状CdS的生长机理探讨
        3.3.5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3.3.6 光致荧光发射光谱分析
        3.3.7 光催化降解性能分析
    3.4 CdS空心球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3.4.1 实验方案
        3.4.2 物相结构及元素组成分析
        3.4.3 微观形貌分析
        3.4.3.1 硫代硫酸钠加入量对CdS形貌的影响
        3.4.3.2 草酸加入量对CdS形貌的影响
        3.4.3.3 反应时间对CdS形貌的影响
        3.4.3.4 反应温度对CdS形貌的影响
        3.4.4 生长机理分析
        3.4.5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3.4.6 光致荧光发射光谱分析
        3.4.7 光催化降解性能分析
    3.5 球状CdS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3.5.1 实验方案
        3.5.2 物相结构分析
        3.5.3 微观形貌分析
        3.5.4 生长机理分析
        3.5.5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3.5.6 光致荧光发射光谱分析
        3.5.7 光催化降解性能分析
    3.6 表面活性剂种类对鱼骨状CdS形貌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3.6.1 实验方案
        3.6.2 物相结构及元素组成分析
        3.6.3 微观形貌分析
        3.6.4 生长机理分析
        3.6.5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3.6.6 光致荧光发射光谱分析
        3.6.7 光催化降解性能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dS纳米结构改性研究及其光催化性能
    4.1 引言
    4.2 枝状CdS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其Ce~(3+)、Zn~(2+)、Cu~(2+)掺杂改性
        4.2.1 实验方案
        4.2.2 枝状CdS的物相结构分析
        4.2.3 枝状CdS的微观形貌分析
        4.2.4 枝状CdS的生长机理分析
        4.2.5 Ce~(3+)、Zn~(2+)、Cu~(2+)掺杂枝状CdS的微观形貌及元素组成分析
        4.2.6 Ce~(3+)、Zn~(2+)、Cu~(2+)掺杂枝状CdS的物相结构分析
        4.2.7 Ce~(3+)、Zn~(2+)、Cu~(2+)掺杂枝状CdS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4.2.8 Ce~(3+)、Zn~(2+)、Cu~(2+)掺杂枝状CdS的光致荧光发射光谱分析
        4.2.9 Ce~(3+)、Zn~(2+)、Cu~(2+)掺杂枝状CdS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分析
        4.2.10 Ce~(3+)掺杂枝状CdS的光催化降解机理分析
    4.3 花状CdS/CuS复合结构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4.3.1 实验方案
        4.3.2 CdS及 CuS的微观形貌及元素组成分析
        4.3.3 CdS/CuS复合结构的微观形貌分析
        4.3.4 CdS/CuS复合结构元素组成分析
        4.3.5 CdS/CuS复合结构的物相结构分析
        4.3.6 CdS/CuS复合结构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4.3.7 CdS/CuS复合结构的光致荧光发射光谱分析
        4.3.8 CdS/CuS复合结构的生长机理分析
        4.3.9 CdS/CuS复合结构的光催化产氢分析
        4.3.10 CdS/CuS复合结构的光催化机理分析
    4.4 CdS/TiO_2NTs复合结构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4.4.1 实验方案
        4.4.2 物相结构分析
        4.4.3 微观形貌及元素组成分析
        4.4.4 CdS/TiO_2NTs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4.4.5 CdS/TiO_2NTs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分析
        4.4.6 CdS/TiO_2NTs的光催化降解机理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dS纳米结构在AAO纳米孔道限域条件可控自组装
    5.1 引言
    5.2 溶液浸渍法在AAO纳米孔道内自组装花状CdS纳米结构
        5.2.1 实验方案
        5.2.2 微观形貌分析
        5.2.3 元素组成及物相结构分析
        5.2.4 透射率分析
        5.2.5 跨膜电流分析
        5.2.6 生长机理分析
    5.3 AAO纳米孔道内组装零维CdS纳米结构并应用于癌胚抗原检测
        5.3.1 实验方案
        5.3.2 微观形貌及元素组成分析
        5.3.3 透射率分析
        5.3.4 跨膜电流分析
        5.3.5 生长机理分析
        5.3.6 AAO孔道内检测CEA结果
    5.4 AAO纳米孔道内组装CdS纳米结构并应用于牛血清蛋白响应
        5.4.1 实验方案
        5.4.2 微观形貌及元素组成分析
        5.4.3 透射率分析
        5.4.4 跨膜电流分析
        5.4.5 生长机理分析
        5.4.6 AAO纳米孔道内组装CdS纳米粒子并响应牛血清蛋白
        5.4.7 牛血清蛋白响应分析
        5.4.8 牛血清蛋白响应理论计算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马尾草生物质硅的提取及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锂离子电池的产生
        1.1.1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
        1.1.2 锂离子电池的特点
    1.2 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
        1.2.1 正极材料
        1.2.2 负极材料
        1.2.3 电解质
        1.2.4 隔膜
    1.3 硅基负极材料
        1.3.1 硅负极材料的纳米化
        1.3.2 硅基复合材料
    1.4 马尾草生物质硅的利用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实验设备及方法
    2.1 实验设备和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材料表征方法
        2.2.1 X射线衍射
        2.2.2 红外光谱
        2.2.3 拉曼光谱
        2.2.4 小角X射线散射
        2.2.5 扫描电子显微镜
        2.2.6 透射电子显微镜
        2.2.7 比表面积和孔径测试
    2.3 茎秆的预处理
        2.3.1 SiO_2的提取及产物命名方式
    2.4 还原工艺
    2.5 复合材料的制备
    2.6 电极材料的电化学表征
        2.6.1 纽扣电池的组装
        2.6.2 电化学性能测试
第三章 马尾草中生物质SiO2的提取
    3.1 马尾草茎秆的特征
        3.1.1 茎秆的结构
    3.2 SiO_2的提取与表征
        3.2.1 物相与成份分析
        3.2.2 SiO_2的形态
        3.2.3 煅烧温度对二氧化硅形貌的影响
        3.2.4 分级结构的表征
        3.2.5 多孔性表征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物质SiO_2的镁热还原
    4.1 还原样品的物相和形貌分析
        4.1.1 产物的物相分析
        4.1.2 SEM、TEM分析
    4.2 SAXS分析
    4.3 多孔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化学性能研究
    5.1 Si/C复合材料的表征
        5.1.1 XRD与 Raman表征
        5.1.2 SEM与 TEM表征
        5.1.3 多孔性分析
        5.1.4 电化学性能分析
    5.2 不同碳源和包碳方法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5.2.1 两种包碳方法的对比
        5.2.2 四种碳源的对比
    5.3 Si/SiC的循环性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磷酸铋基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磷酸铋的基本性质
    1.2 磷酸铋的制备方法
        1.2.1 水热合成法
        1.2.2 溶剂热合成法
        1.2.3 微波合成法
        1.2.4 超声合成法
        1.2.5 其它合成法
    1.3 磷酸铋的应用
        1.3.1 光催化剂
        1.3.2 发光材料基质
        1.3.3 催化剂
        1.3.4 其它方面
    1.4 提高磷酸铋光催化性能的方法
        1.4.1 优化制备方法
        1.4.2 掺杂改性
        1.4.3 构建异质结构
    1.5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目的
    1.6 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La~(3+)-BiPO_4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2 光催化剂的制备
        2.2.3 光催化剂的表征与测试
        2.2.4 光催化性能的评价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光催化剂的表征结果
        2.3.2 制备条件对La~(3+)-BiPO_4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2.3.3 La~(3+)-BiPO_4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
        2.3.4 光催化降解动力学研究
        2.3.5 La~(3+)-BiPO_4光催化作用机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H_3PW_(12)O_(40)/BiPO_4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活性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2 光催化剂的制备
        3.2.3 光催化剂的表征与测试
        3.2.4 光催化性能的评价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光催化剂的表征结果
        3.3.2 制备条件对H_3PW_(12)O_(40)/BiPO_4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3.3.3 H_3PW_(12)O_(40)/BiPO_4对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
        3.3.4 光催化降解动力学研究
        3.3.5 H_3PW_(12)O_(40)/BiPO_4光催化作用机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PANI/BiPO_4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活性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2 光催化剂的制备
        4.2.3 光催化剂的表征与测试
        4.2.4 光催化降解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光催化剂的表征结果
        4.3.2 PANI/BiPO_4对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
        4.3.3 光催化降解动力学研究
        4.3.4 PANI/BiPO_4光催化作用机理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创新点与建议
    5.1 结论
        5.1.1 La~(3+)-BiPO_4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5.1.2 H_3PW_(12)O_(40)/BiPO_4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活性
        5.1.3 PANI/BiPO_4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活性
    5.2 创新点
    5.3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6)新型(类)石墨烯二维层状纳米材料及复合物:制备、性能调控与电化学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二维层状纳米材料的定义及种类
    1.2 几种典型二维层状纳米材料的结构与性质
        1.2.1 石墨烯:二维纳米材料的首个例子
        1.2.1.1 石墨烯的结构
        1.2.1.2 石墨烯的性质
        1.2.2 二硫化钼:新型类石墨烯材料
        1.2.2.1 MoS_2的结构
        1.2.2.2 MoS_2的性质
    1.3 二维层状纳米材料的制备
        1.3.1“top-down”策略
        1.3.1.1 微机械力剥离法
        1.3.1.2 液相剥离法
        1.3.1.3 其他薄化方法
        1.3.2“bottom-up”策略
        1.3.2.1 CVD法
        1.3.2.2 水热法
        1.3.2.3 溶剂热法
    1.4 二维层状纳米材料的功能化
        1.4.1 聚合物分子功能化
        1.4.2 无机纳米粒子功能化
        1.4.3 生物分子功能化
        1.4.4 杂原子掺杂功能化
    1.5 二维层状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应用
        1.5.1 电化学传感
        1.5.2 超级电容器
        1.5.3 其他电化学应用
    1.6 本课题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化学修饰石墨烯-磺酸掺杂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形貌、电化学性质和DNA传感性能比较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与试剂
        2.2.2 SPAN的制备
        2.2.3 工作电极的制备
        2.2.4 DNA的固定与杂交
        2.2.5 电化学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CMG-SPAN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形貌表征
        2.3.2 CMG-SPAN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表征
        2.3.3 SPAN在纳米复合材料中的氧化还原活性
        2.3.4 CMG-SPAN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应用
        2.3.5 选择性和重现性考察
        2.3.6 trGNO-SPAN纳米复合材料的拓展应用
    2.4 小结
第三章 高导电、高度分级聚苯胺微纳结构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及热还原氧化石墨烯对其性能的改善作用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与试剂
        3.2.2 PANI微纳结构的制备
        3.2.3 trGNO/H-PANI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3.2.4 电化学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H-PANI的形貌与结构表征
        3.3.2 H-PANI的形成机理研究
        3.3.3 H-PANI的电化学性能
        3.3.4 trGNO/H-PANI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高电化学活性薄层MoS_2纳米片的免标记电化学DNA传感器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与试剂
        4.2.2 工作电极的制备
        4.2.3 DNA的固定与杂交
        4.2.4 电化学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TLMoS_2的形貌与结构表征
        4.3.2 TLMoS_2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4.3.3 pDNA在TLMoS_2传感平台上的固定
        4.3.4 目标DNA的杂交检测
        4.3.5 选择性、稳定性和重现性考察
        4.3.6 拓展应用
    4.4 小结
第五章 还原的薄层MoS_2纳米片/聚黄尿酸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传感应用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仪器与试剂
        5.2.2 工作电极的制备
        5.2.3 电化学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rTLMoS_2-PXa纳米复合物的制备
        5.3.2 rTLMoS_2-PXa纳米复合物的形貌与结构表征
        5.3.3 rTLMoS_2-PXa纳米复合物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5.3.4 rTLMoS_2-PXa纳米复合物修饰电极的电化学传感表现
        5.3.4.1 对dGTP的电化学分析检测
        5.3.4.2 对BPA的电化学分析检测
        5.3.4.3 对TNT的电化学分析检测
    5.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及科研获奖

(7)固相法合成聚苯胺/碳纳米管、TiO2复合物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聚苯胺
        1.2.1 聚苯胺概述
        1.2.2 聚苯胺的合成
    1.3 聚苯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1.3.1 聚苯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分类
        1.3.1.1 聚苯胺一碳材料复合物
        1.3.1.2 PANI-金属纳米复合材料
        1.3.1.3 PANI-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
        1.3.2 聚苯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1.3.2.1 溶胶-凝胶法(Sol-Gel method)
        1.3.2.2 共混法
        1.3.2.3 原位聚合法
        1.3.2.4 电化学聚合(Electrochemical Polymerization)
        1.3.2.5 自组装法 (Self-assembly)
    1.4 固相化学反应
        1.4.1 室温固相化学反应
        1.4.2 固相化学反应在聚苯胺及其复合物合成的引用
    1.5 选题背景及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固相法合成聚苯胺与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及其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试剂
        2.2.2 主要仪器
        2.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2.2.4 PANI/MCNTs 复合物的制备
        2.2.4.1 多壁碳纳米管(MCNTs)的纯化
        2.2.4.2 掺杂剂的选择
        2.2.4.3 固相法制备 PANI/MCNTs 复合物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纯化温度的选择
        2.3.2 掺杂剂的选择
        2.3.3 红外光谱分析(FTIR)
        2.3.4 拉曼光谱(Raman)
        2.3.5 紫外可见光谱(UV-vis)
        2.3.6 X-射线衍射(XRD)
        2.3.7 微观形貌
        2.3.8 电化学测试
        2.3.9 导电率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固相法合成聚苯胺与单壁碳纳米管(PANI/SWNTS)复合物及其性能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主要试剂
        3.1.2 仪器
        3.1.3 聚苯胺/SWNTs 复合物的制备
    3.2 结果与讨论
        3.2.1 红外光谱分析(FTIR)
        3.2.2 拉曼光谱(Raman)
        3.2.3 紫外可见光谱(UV-vis)
        3.2.4 X-射线衍射(XRD)
        3.2.5 微观形貌
        3.2.6 电化学测试
        3.2.7 导电率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聚苯胺与锐钛矿型 TIO_2复合物的固相法制备与性能研究
    引言
    4.1 实验部分
        4.1.1 主要试剂
        4.1.2 PANI/Anatase-TiO_2复合物的固相法合成
        4.1.3 主要仪器
        4.1.4 电化学性能测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红外光谱(FTIR)
        4.2.2 紫外可见光谱(UV-vis)
        4.2.3 X-射线衍射(XRD)
        4.2.4 微观形貌
        4.2.5 电化学测试
        4.2.5.1 PANI 和复合物的充放电测试
        4.2.5.2 PAT-5 复合物电极的充放电测试
        4.2.5.3 复合物 PAT-5 的循环伏安测试
        4.2.5.4 复合物 PAT-5 的交流阻抗测试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聚苯胺与金红石型 TIO_2复合物的固相法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5.1 实验部分
        5.1.1 主要试剂
        5.1.2 PANI/Rutile-TiO_2复合物的制备
        5.1.3 主要仪器
        5.1.4 电化学性能测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红外光谱分析(FTIR)
        5.2.2 紫外可见光谱(UV-vis)
        5.2.3 X-射线衍射(XRD)
        5.2.4 微观形貌
        5.2.5 热重分析(TGA)
        5.2.6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
        5.2.7 循环伏安(CV)
        5.2.8 交流阻抗曲线(EIS)
    5.3 本章小结
结论
REFERENCE
个人简介及硕士期间发表、整理论文情况
致谢

(8)聚苯胺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概述
    1.1 导电聚合物
    1.2 聚苯胺
    1.3 聚苯胺的合成与掺杂
        1.3.1 聚苯胺的合成
        1.3.2 聚苯胺的掺杂
    1.4 聚苯胺复合材料
        1.4.1 复合方法
        1.4.2 聚苯胺复合材料的类型
    1.5 聚苯胺及其复合材料的应用
        1.5.1 金属防腐
        1.5.2 二次电池和电极材料
        1.5.3 传感器
        1.5.4 吸波与电磁屏蔽材料
        1.5.5 其它应用
    1.6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前景
    1.7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2 理论基础
    2.1 聚苯胺的结构
    2.2 聚苯胺的性质
    2.3 导电机理
    2.4 本章小结
3 盐酸掺杂聚苯胺的制备与分析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3.2.2 实验过程
        3.2.3 性能测试
    3.3 盐酸掺杂聚苯胺结果与讨论
        3.3.1 表观产率的影响因素
        3.3.2 溶解性能
        3.3.3 导电性能
        3.3.4 红外光谱分析
        3.3.5 XRD 分析
        3.3.6 SEM 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有机酸掺杂聚苯胺的制备及分析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4.2.2 实验过程
        4.2.3 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有机酸掺杂聚苯胺的溶解性能
        4.3.2 有机酸掺杂聚苯胺的导电性能
        4.3.3 红外光谱分析
        4.3.4 SEM 分析
        4.3.5 乙醇对DBSA 掺杂聚苯胺的影响
        4.3.6 共掺杂对聚苯胺结构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聚苯胺/聚乙烯醇复合材料的研究
    5.1 引言
    5.2 聚苯胺/聚乙烯醇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5.2.1 聚乙烯醇
        5.2.2 聚苯胺/聚乙烯醇
    5.3 实验部分
        5.3.1 实验原料及仪器
        5.3.2 实验过程
        5.3.3 性能测试
    5.4 结果与分析
        5.4.1 导电性能分析
        5.4.2 SEM 分析
        5.4.3 红外光谱分析
    5.5 成膜机理探讨
    5.6 本章小结
6 聚苯胺/环氧树脂复合防腐涂层
    6.1 引言
    6.2 聚苯胺/环氧树脂防腐涂料
        6.2.1 聚苯胺防腐蚀涂料
        6.2.2 环氧树脂涂料
    6.3 聚苯胺防腐涂层的制备方法
    6.4 实验
        6.4.1 实验原料
        6.4.2 聚苯胺的制备
        6.4.3 防腐蚀涂层的制备
        6.4.4 涂膜防腐蚀性能测试
    6.5 结果与分析
        6.5.1 聚苯胺的溶解性
        6.5.2 SEM 分析
        6.5.3 耐化学试剂性分析
        6.5.4 防腐机理探讨
    6.6 应用前景与展望
    6.7 本章小结
7 全文总结
    7.1 总结论
    7.2 后续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附录Ⅱ
致谢

(9)含氮、硫导电聚合物的固相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导电聚合物
        1.1.1 导电聚合物的结构特质
        1.1.2 导电聚合物的导电机理
        1.1.3 导电聚合物的制备
        1.1.4 导电聚合物的应用
        1.1.5 几种典型的导电聚合物
        1.1.5.1 聚苯胺类
        1.1.5.2 聚噻吩类
    1.2 固相反应
        1.2.1 固相反应机理与特点
        1.2.2 固相有机化学反应及其在聚合反应中的应用
    1.3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背景
        1.3.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 有机二元羧酸掺杂聚苯胺类的固相合成研究
    引言
    第二章 有机二元羧酸掺杂聚苯胺的固相合成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主要试剂
        2.1.2 聚合物的合成
        2.1.3 样品分析测试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红外光谱(FTIR)
        2.2.2 紫外可见光谱(UV-vis)
        2.2.3 X 射线粉末衍射(XRD)
        2.2.4 循环伏安(CV)
        2.2.5 电导率和产率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有机二元羧酸掺杂聚邻甲氧基苯胺的固相合成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主要试剂
        3.1.2 聚合物的合成
        3.1.3 样品分析测试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红外光谱(FTIR)
        3.2.2 紫外可见光谱(UV-vis)
        3.2.3 X 射线粉末衍射(XRD)
        3.2.4 循环伏安(CV)
        3.2.5 电导率和产率
        3.2.6 溶解性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有机二元羧酸掺杂聚邻甲基苯胺的固相合成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主要试剂
        4.1.2 聚合物的合成
        4.1.3 聚合物的测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红外光谱(FTIR)
        4.2.2 紫外可见光谱(UV-vis)
        4.2.3 X 射线粉末衍射(XRD)
        4.2.4 循环伏安(CV)
        4.2.5 电导率和产率
        4.3 本章小结
第二部分 不同条件下固相法合成聚苯胺研究
    第五章 β-环糊精对固相合成盐酸掺杂聚苯胺的影响
        引言
        5.1 实验部分
        5.1.1 主要试剂
        5.1.2 聚合物的固相合成
        5.1.3 样品分析测试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β-CD 用量对产物的收率和电导率的影响
        5.2.2 红外光谱(FTIR)
        5.2.3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UV-vis)
        5.2.4 X 射线粉末衍射(XRD)
        5.2.5 循环伏安测试
        5.2.6 微观形态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一步固相法合成聚苯胺/氧化锰复合材料
        引言
        6.1 实验部分
        6.1.1 主要试剂
        6.1.2 复合物的合成
        6.1.3 样品分析
        6.2 结果与讨论
        6.2.1 制备条件对产物性能的影响
        6.2.1.1 高锰酸钾用量对产物性能的影响
        6.2.1.2 研磨时间对产物性能的影响
        6.2.1.3 反应温度对产物性能的影响
        6.2.2 样品的表征
        6.2.2.1 红外光谱分析(FTIR)
        6.2.2.2 紫外可见光谱(UV-vis)
        6.2.2.3 X 射线粉末衍射(XRD)
        6.2.3 高锰酸钾在反应过程中的还原机理
        6.3 本章小结
第三部分 含氮硫杂环共轭聚合物的固相合成
    第七章 聚吲哚的固相合成研究
        引言
        7.1 实验部分
        7.1.1 主要试剂
        7.1.2 聚合物的合成
        7.1.3 聚合物的表征
        7.2 结果与讨论
        7.2.1 制备条件的选择
        7.2.2 红外光谱(FTIR)
        7.2.3 紫外可见光谱(UV-vis)
        7.2.4 X 射线粉末衍射(XRD)
        7.2.5 循环伏安(CV)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聚三联噻吩的固相合成研究
        引言
        8.1 实验部分
        8.1.1 主要试剂
        8.1.2 聚合物的合成
        8.1.3 聚合物的表征
        8.2 结果与讨论
        8.2.1 透射电镜(TEM)
        8.2.2 红外光谱(FTIR)
        8.2.3 紫外可见光谱(UV-vis)
        8.2.4 X 射线粉末衍射(XRD)
        8.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整理论文情况
致谢

(10)含氮类导电高分子微/纳米结构材料的制备及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导电高分子微/纳米结构
        1.1.1 导电高分子微/纳米结构简介
        1.1.2 导电高分子的结构特征、掺杂和导电原理
        1.1.3 导电高分子微/纳米结构的性质
        1.1.4 导电高分子微/纳米结构的应用
    1.2 导电高分子微/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
        1.2.1 硬模板法
        1.2.2 无模板自组装法
        1.2.3 界面聚合法与微乳液聚合法
    1.3 含氮类高分子材料
        1.3.1 吲哚的结构特征
        1.3.2 聚苯胺及其衍生物
        1.3.2.1 聚苯胺的氧化聚合机理
        1.3.2.2 聚苯胺的衍生物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聚吲哚微/纳米球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第一节 微乳液法与界面聚合法制备聚吲哚的比较研究
        2.1.1 实验部分
        2.1.1.1 试剂
        2.1.1.2 聚吲哚的合成
        2.1.1.3 样品测试方法
        2.1.2 结果与讨论
        2.1.2.1 红外光谱
        2.1.2.2 紫外吸收光谱
        2.1.2.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与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1.2.4 结晶性
        2.1.2.5 电化学测试
        2.1.3 小结
    第二节 微乳液法制备聚吲哚空心球条件探索
        2.2.1 实验部分
        2.2.1.1 试剂
        2.2.1.2 聚吲哚的合成
        2.1.1.3 样品测试方法
        2.2.2 结果与讨论
        2.2.2.1 红外光谱
         2.2.2.2 紫外光谱
        2.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与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2.2.4 结晶性
        2.2.2.5 电化学测试
        2.2.3 小结
第三章 芳香族苯胺类微/纳米球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第一节 界面聚合法制备不同N-位取代聚苯胺微球及其性能研究
        3.1.1 实验部分
        3.1.1.1 试剂
        3.1.1.2 聚合物的合成
        3.1.1.3 样品测试方法
        3.1.2 结果与讨论
        3.1.2.1 红外光谱
        3.1.2.2 紫外吸收光谱
        3.1.2.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与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3.1.2.4 结晶性
        3.1.2.5 电化学测试
        3.1.3 小结
    第二节 界面聚合法制备聚(N-甲基苯胺)微/纳米球及其条件探索
        3.2.1 实验部分
        3.2.1.1 试剂
        3.2.1.2 聚合物的合成
        3.2.1.3 样品测试方法
        3.2.2 结果与讨论
        3.2.2.1 红外光谱
        3.2.2.2 紫外吸收光谱
        3.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与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3.2.2.4 结晶性
        3.2.2.5 电化学测试
        3.2.3 小结
    第三节 微乳液聚合法制备聚(N-甲基苯胺)微/纳米球及其条件探索
        3.3.1 实验部分
        3.3.1.1 试剂
        3.3.1.2 聚合物的合成
        3.3.1.3 样品测试方法
        3.3.2 结果与讨论
        3.3.2.1 红外光谱
        3.3.2.2 紫外吸收光谱
        3.3.2.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与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3.3.2.4 结晶性
        3.3.2.5 电化学测试
        3.3.3 小结
第四章 吲哚与苯胺共聚物微/纳米空心球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第一节 界面聚合法制备吲哚与苯胺共聚物微米空心球及其表征
        4.1.1 实验部分
        4.1.1.1 试剂
        4.1.1.2 共聚物的合成
        4.1.1.3 样品测试方法
        4.1.2 结果与讨论
        4.1.2.1 红外光谱
        4.1.2.2 紫外吸收光谱
        4.1.2.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与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4.1.2.4 结晶性
        4.1.2.5 电化学测试
        4.1.3 小结
    第二节 微乳液聚合法制备吲哚与苯胺共聚物微/纳米空心球及其表征
        4.2.1 实验部分
        4.2.1.1 试剂
        4.2.1.2 聚合物的合成
        4.2.1.3 样品测试方法
        4.2.2 结果与讨论
        4.2.2.1 红外光谱
        4.2.2.2 紫外吸收光谱
        4.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与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4.2.2.4 结晶性
        4.2.2.5 电化学测试
        4.2.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整理论文情况
致谢

四、溶剂对固相反应法制备H_7PW_(12)O_(42)掺杂聚苯胺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二维及三维共价有机框架的设计合成与功能探究[D]. 刘小舟. 吉林大学, 2019(02)
  • [2]铋酸盐纳米材料的合成、表面修饰及其电化学特性[D]. 林飞飞. 安徽工业大学, 2019
  • [3]CdS纳米结构的非限域/限域条件自组装[D]. 杨显德.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4]马尾草生物质硅的提取及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研究[D]. 胡省辉.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5]磷酸铋基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 全玉莲. 吉林大学, 2016(03)
  • [6]新型(类)石墨烯二维层状纳米材料及复合物:制备、性能调控与电化学应用研究[D]. 王新星. 青岛科技大学, 2016(08)
  • [7]固相法合成聚苯胺/碳纳米管、TiO2复合物及其性能研究[D]. 阿米娜木·乌布力. 新疆大学, 2012(01)
  • [8]聚苯胺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王杏. 河南理工大学, 2009(S2)
  • [9]含氮、硫导电聚合物的固相合成研究[D]. 丁友江. 新疆大学, 2008(02)
  • [10]含氮类导电高分子微/纳米结构材料的制备及表征[D]. 安淑英. 新疆大学, 2008(02)

标签:;  ;  ;  ;  ;  

溶剂对固相反应制备H_7PW_(12)O_(42)-掺杂聚苯胺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