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与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初探

西部大开发与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初探

一、西部大开发与陶行知农村教育思想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陈佩瑶[1](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农民教育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农”问题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是长期以来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一项重点工作。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党和政府针对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也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战略措施;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此作为新时期“三农”工作的重要遵循。“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和产业的振兴,更有绿色宜居的生态环境、繁荣发展的乡村文化和科学有效的治理体制;农民作为这一战略的实施是主体和最大受益者,对这一群体开展教育培育活动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和根本要求。本研究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农民教育为切入点,从历史、理论、现实三方面的密切结合来研究新时代下农民教育的应然状态。既从历史的角度对农民教育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分析、反思,从模糊、抽象的历史现象中抽取出农民教育发展的普遍性、本质性规律;又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新时代下农民教育开展的背景、面临的新要求以及农民教育自身在促进农业、农村、农民发展中的定位、性质、功能和特征;还从实践的角度研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农民教育面临的一系列困境及其产生的原因。本研究综合运用问卷法、访谈法、比较研究法、历史与逻辑等研究方法,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力资本投资理论、推拉理论为研究开展的理论基础,结合实际案例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农民教育开展的环境、现状及现有问题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农民教育的典型做法及经验启示,得出了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农民教育开展的原则、外部运行环境优化和内部工作机制创新等方面的路径选择。关于农民教育开展的原则,要始终坚持以“农民”为本、坚持立足当前与放眼长远相结合、坚持继承经验与发展创新相结合、坚持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相结合的原则。在内部工作机制创新方面,树立正确的农民教育观,加强农民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农民教育方式的多样化,注重农民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在外部运行环境优化上,要明确政府角色定位,树立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充分发挥乡村精英的示范作用,鼓励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农民教育,并进一步完善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卢梦鸽[2](2016)在《“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的边境教育安全研究 ——以云南省瑞丽市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在“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国家疆域呈多样化发展形态,尤其是边境区域的变革日益激烈,云南边境地区也从发展的“末梢”一跃成为开发开放的前沿。作为唯一能协调陆地边疆和海洋边疆战略的省域,云南边境地区一直是强化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重要阵地,因而,云南边境教育安全在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的基本思路和设想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云南边境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边境教育安全更是引起人们的深切的关注。在这个全新的时代,必须推动边境教育安全意识常态化、长期化、现代化,构建维护边境教育安全的多元主体,主动应对边境教育安全危机,增强边境教育安全意识,对外传播边境教育安全的发展理念,以此来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并打造和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的认同,实现沿边安全、和谐、稳定的发展。本研究以国家安全和文化安全的相关理论为依据,借鉴现有的教育安全研究成果,从三个维度和三个层次对“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的云南省瑞丽市的边境教育安全展开个案研究。所谓三个维度,是指从瑞丽边境教育的实然、教育功能的发挥以及边民积极的认同感的培植等三个维度考察边境教育是否存在威胁。所谓三个层次,指研究从现状、问题和对策三个层次展开研究,即客观描述在“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推行的新形势下,瑞丽边境教育安全现状,分析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其边境教育安全的影响因素,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路径。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对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文献的综述、研究方法等进行阐述。第二部分是理论基础。借助国家发展战略理论分析“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下我国边境教育安全研究的新形势,并以国家安全理论、文化安全理论为基础,探讨并初步提出了边境教育安全研究的分析框架,为后续研究夯实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对21世纪以来影响云南边境地区的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轨迹研究。首先,阐述了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云南桥头堡三大国家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以及对云南边境教育安全的影响。然后,重点聚焦“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探查在此新“语境”下,云南边境的新定位以及云南边境教育所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第四部分是“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对云南省瑞丽市产生的影响的宏观研究,对其从边陲走向前沿的整体状况做出评价。第五部分是个案研究。该部分以云南省瑞丽市为个案,借助国家发展战略视域与边境教育安全分析框架,对边境瑞丽市边境教育安全现状展开实地调查。从教育运行状态、教育功能发挥,以及边民对国家、民族文化和教育的认同感的培植等方面研究瑞丽教育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制约因素等。第六部分是基于前文对瑞丽市教育安全的相关研究,提出促进瑞丽教育安全的策略和具体路径。

韩水[3](2016)在《新世纪中国大陆乡村教育题材电影中教育状况的影像呈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育是强国之本,乡村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根基,直接影响国家整体教育水平的发展和科技文化的进步。随着时代的发展,乡村教育中不断出现新的状况,成为当下社会关注的焦点。乡村教育题材电影是以乡村作为主要叙事空间,以乡村教育为主要表现对象,集中反映乡村的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教育主体及教育观念等内容,引发人们对教育本质进行思考的艺术作品。本文以新世纪中国大陆乡村教育题材电影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和学科交叉研究等方法,分六个部分对其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介绍了本选题的研究背景及价值意义,接着梳理了研究综述,对乡村教育题材电影进行概念界定,阐述了相关电影的创作概况,归纳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了目前研究的趋势及存在的不足,最后指出本选题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分析了电影中乡村教育的地域环境特征,其主要表现在独特的自然地理面貌、多样化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经济区域特点三个方面。电影中有贫瘠荒凉的高原荒漠、巍峨雄伟的高山峡谷和连绵起伏的山地丘陵,在贫困落后的西部地区、闭塞受限的中部地区以及发展不均的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之间,乡村教育存在明显的经济区域差异。第三部分揭示了电影中乡村学校的教育资源状况,其主要表现为简陋的教学环境、稀缺的教育经费、混乱的学制结构和参差不齐的教师资源四个方面。乡村学校有破落的校址校舍和简陋的教学设施,贫困的乡村经济、艰难的政府拨款和有限的民间捐助导致乡村教育经费匮乏,乡村学校里年级结构残缺,教师资源短缺,只有少量坚守的乡村教师和短暂停留的支教老师。第四部分概括了电影中乡村学校教育主体的形象特征,主要包括草根式的乡村教师、精英式的支教老师和苦难的乡村学生三类。乡村教师普遍有着农民式的身份,无私质朴地担当多重角色,遭遇苦难悲剧的命运,却始终坚守在乡村学校;支教老师往往具有大城市高学历或高收入的身份,在艰苦的乡村环境下成长蜕变;乡村学校主要有遥望与等待的留守儿童、自强好学的贫困学生和自尊无奈的大龄女学生。第五部分梳理了电影中的乡村教育理念,主要分为乡村学校传统的教学理念、支教政策下融入的现代教学理念和乡村环境下两极分化的教育观念三个方面。乡村学校有着传统的教学内容和单调的教学方式;乡村社会普遍存在知识决定论和学习无用论两种教育观念;在支教背景下新文化知识日益传播,先进教学方法不断碰撞融合。第六部分基于电影文本分析对电影中乡村教育现状及未来发展做出思考,主要从乡村教育地域差异、教育本质问题、教师队伍建设、留守儿童教育和现代教育理念等方面切入,认为乡村教育应打破地域限制,全面关注各地典型的教育问题;要突破对教育资源物质层面的过多关注,加强对教育内涵的思考;要重视加强教师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从学习、生活和心理等多方面对留守儿童进行关怀教育;要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推进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融入。电影中乡村教育的地域差异反映了我国乡村教育发展的区域不平衡现象,其中诸多乡村教育问题虽然在多方努力下得到一定的解决,但仍然缺乏根本上的制度性解决措施,乡村教育的长远发展还需要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魏玉梅[4](2016)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下中国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研究》文中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反映社会公平的风向标,高等教育肩负了调节社会利益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既是一个教育问题,又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没有“教育小康”,也就难有“社会小康”,没有“西部小康”,更难有“全国小康”。因此,西部高等教育公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具有战略性地位及价值,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动力与途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与要求,体现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水平与标志。人民群众享有受教育机会的充分程度是反映社会公平和“五位一体”建设水平最重要的标志,只有在西部高等教育公平的动力驱动下,才能真正促进社会公平,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本研究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学说、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理论,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指导思想和研究背景,以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公平思想为红线,以中国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问题为研究对象,基于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的视角,釆取思辨研究与经验研究相统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相协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横向与纵向比较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对我国对我国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现状与问题、成因及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本研究主要包括六章内容。导论部分主要对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重点、创新点以及拟解决的问题等逐一做了阐述,同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其后各篇章的研究做好理论准备。第一章是基本理论部分,主要围绕核心概念、相关理论基础以及研究视角三方面进行了阐述。包括界定核心概念、明确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衡量指标、介绍本研究选择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三种资本视角的缘由、明确每种资本视角的考察维度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基本观点。本章同时还继承和扬弃了前人的研究成果,选择了较有代表性、解释力和适切性的相关理论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公平观与教育观、正义论、文化再生产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等能够为本研究能够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对每种理论基础来源、对本研究的启示以及与本研究的契合性进行了介绍。第二章主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教育公平理念的发展脉络。本章从教育公平理念的源头——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公平观入手,梳理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教育公平理念继承与发展的成果——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公平思想,最后立足于教育公平理念的最新理论平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阐述了新时期教育公平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认为促进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既是高等教育事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规定。第三章阐述了我国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挑战。本章对西部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与东部、中部、东北部三个区域以及西部地区内部三方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西部地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不平衡现状。同时,从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小康社会的发展差距、西部地区与东中部经济与教育发展差距两大方面着手,揭示了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困境和障碍。认为西部地区要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必须要清晰地认识到西部高等教育公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战略地位,要明确西部高等教育公平之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当代价值。第四章是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现状分析及问题揭示部分。本章为论文的主干环节,主要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基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大背景,对我国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状况进行了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视角的详细考察,探讨了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现状,揭示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公问题之所在。首先,分别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校在校生人数、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高校招生计划、录取分数线、高校区域布局和区域经济水平等几个维度分析了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总体现状,揭示了西部与东部发达省区之间存在的公平差距事实。其次,分别从不同家庭子女在各类高校中的分布、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以及专业选择的差异状况三个主要方面,揭示了占有不同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家庭的子女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方面存在的较大差距。第五章是对我国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问题进行归因分析,是论文的主干部分之一。本章主要运用质性研究方法,总结和归纳了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导致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公的内在机理,并构建了三种资本影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作用机制模型。分别从宏观原因和微观原因两大方面进行了归因分析,宏观原因主要表现为三方面:教育政策与管理体制之弊为直接性原因;招考制度“城市化倾向”之偏为主导性原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困为发展性原因。微观原因主要表现为三方面:经济资本对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客观限制;社会资本对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潜在压力;文化资本对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文化干预。在归因分析基础上,本章将三种资本影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作用机制确定为直接作用机制和间接作用机制两大方面。第六章是我国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对策体系构建部分,是本文的落脚点和重点。基于所揭示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促进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五项基本原则:发展性原则、公益性原则、机会均等原则、差别原则和补偿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五位一体”的对策体系,试图通过政府引领、社会应和、高教主导、家庭跟进以及技术推进五个方面推进西部高等教育机会公平。一是政府引领,创建“教育小康”与“社会小康”和谐共荣局面,具体策略为: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健立健全法律法规建立统筹机制,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增投基础教育,适度弱势文化补偿;合理规划布局,实施教育资源共享;建设“教育小康”,促进“社会小康”。二是社会积极应和,创建“社会文化繁荣”与“城乡资本均衡”的新生态,具体策略为:加强家校广泛联系,促进学社密切合作;推动社会文化建设,缩小文化资本差距;发动社会力量办学,完善贫困生资助措施;三是高等教育主导,秉持“公平”与“质量”并重的教育机会公平理念,具体策略为:改革招生考试制度,缩小家庭社会资本差距;构筑信息援助网络,提供全方位择校信息;加强城乡校际互动,实施教育文化交流共享。四是家庭积极跟进,形成“资本数量”与“家教质量”互补共生的新格局,具体策略为:增加公共文化产品数量,提升家庭教育质量;转变传统教育思想观念,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努力提升家长文化素养,积极参与子女的教育过程;切实增强家长信息意识,提高家庭文化资本总量。五是技术推进,促进“信息技术公平”与“教育公平”的深度融合,具体策略为:借鉴美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经验;突出教育信息化对我国西部地区的现实价值;以教育信息化促进西部教育公平。文章最后指出,教育非均衡发展无益于社会和谐、政治稳定和民族团结,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问题的解决需要在社会公平的语境中才能最终达成,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高等教育系统内的不公平和不平等,本质上是社会整体系统中不平等和不公平的投射和体现,随着人们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社会公平及正义保障机制的不断完善,相信我国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将日趋公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终将会实现。

黄勇樽,李晓兰[5](2014)在《乡村教育运动先驱者的教育精神——以黄炎培、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为典型代表》文中指出黄炎培(1878-1965)、陶行知(1891-1946)、晏阳初(1890-1990)、梁漱溟(1893-1988)、卢作孚(1893-1952)是民国时期乡村教育运动的先驱者和典型代表人物。他们从教化农民入手,试图以此来改进农村生活和推进农村建设,折射出农村教育是农村乃至国家整体建设与发展的关键。审视先驱者以农民为本的主体性教育思想,三教并举的主张,教育救国和实业救国相结合的愿景,实施大教育观以及一系列试验实践教育探索,发掘其已经积淀凝炼的优秀的教育精神,颇具历史镜鉴与现实观照的意义和价值。

黄勇樽[6](2013)在《“乡村教育运动三杰”的教育观及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晏阳初、梁漱溟和卢作孚是民国时期"乡村教育运动三杰"。民国乡村教育运动旨在从教育农民着手,以改进乡村生活和推进乡村建设。"乡村教育运动三杰"以农民为本的主体性教育思想及其试验实践活动,对于当下的农村教育和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和借鉴意义。

钱波[7](2012)在《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对加快我国西部农村教育发展的启示》文中指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毕生致力于中国乡村教育,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丰富的乡村教育思想。陶行知关于生活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论述,深刻揭示了乡村教育的本质和精髓。借鉴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树立乡村大教育观,联合、开放办学,是我国西部农村教育的必由之路;坚持"教学做合一",在"做"字上下功夫,是我国西部农村教育的当务之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形成特色,是我国西部农村教育的时代要求。

慈玲玲[8](2012)在《民国时期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变迁研究》文中指出民国时期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是其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历程开始并延伸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民国时期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变迁的研究是上承清朝末期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研究和下启新中国时期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研究的关键性、重要性研究内容。对民国时期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变迁进行深度、整体的系统研究,全面考察变迁历程、分析政策影响因素、揭示教育发展规律、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寻求其与我国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政策领域的渊源性密切联系,以史鉴今,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加科学、具体和深入的了解民国时期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变迁研究的整体、系统内容,同时也是对民国时期农村基础教育政策这个研究领域成果的充实,将会对教育史学科体系尤其是民国时期教育研究体系的完美构建,也会对推动我们当前基础教育、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科学发展、完善与超越储存着智慧、启迪着思绪,表现出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具有十分深远的借鉴性和引导性的影响意义。本文综合运用文献法、历史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结合教育学、政策学等相关理论,共分为六部分内容试图对民国时期38年时间内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变迁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具体如下:第一部分主要是对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相关文献的综述,并阐明研究价值。第二部分主要从发轫阶段(1912—1916)和渐进阶段(1917—1926)两个阶段来详尽论述民国前期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变迁历程。第三部分主要从改革阶段(1927—1931)和发展阶段(1932—1936)两个阶段来具体论述民国中期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变迁历程。第四部分主要从调整阶段(1937—1944)和拓展阶段(1945—1949)两个阶段来全面论述民国后期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变迁历程。第五部分主要在前述民国时期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变迁历程的梳理下,进而探索出民国时期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选择和制定是基于国外环境因素和国内环境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和人口因素)的双重影响下,以改革学制系统、重视义务教育和强化政治目的三者为根本路径,并体现出政策框架体系日趋完善,始终把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放在首要战略地位,规范、法治的科学化发展过程,模仿、探索的本土化适应过程共四个根本特征的内在变迁逻辑。第六部分主要从以史鉴今的历史意义为出发点,最终得出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经费投入和保证农村义务教育政策灵活变通)、确保农村基础教育政策体系科学化、强调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制定本土化、提高国民接受基础教育参与度共四个方面的现实启示。

王安全[9](2012)在《一个西部县农村教师结构五十年的变迁》文中指出教师结构变迁可以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发展需要,可以满足学生发展之需要,同时可以满足教师个体及其群体发展需要。因此,教师结构变迁具有教育教学发展的工具价值,学生发展的社会价值、工具价值以及教师自身发展价值。但是,教师结构变迁未必能取得其应然的功能效果。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统计、访谈、历史比较和推理计算等方法,通过对一个西部县农村教师地缘、学历、性别、专业、身份、年龄结构五十多年发展变化情况的研究发现,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人口,特别是相关政策以及社会环境、自然因素影响,西部农村地区外省、外县籍教师比例总体在持续减小,本地教师数量及比重总体在持续增大;中专学历教师总体是西部农村地区小学教师学历的历史主流,但近十多年其小学专科、本科教师比重总体在持续增加。本专科学历中学教师比重在计划经济时代比较高,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专科特别是本科学历中学教师比重有继续上升趋势。在社会动荡和单纯追求教育数量快速发展时期,公立中小学正式教师比重呈下降趋势,而且小学正式教师比例下降幅度大、下降趋向明显,中学正式教师比例下降幅度相对小。改革开放和教育进入稳定发展阶段以后,中小学正式、非正式教师比例呈相反的发展方向。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女教师增长速度比男教师快,而高中阶段男教师增长速度比女教师快。但不论中学还是小学教育阶段,男教师总量和比例在任何时期都超过了女教师,而男女教师性别比总体呈降低和减小趋向。目前农村地区男女教师性别比达到了历史最小值。高中教师的师范专业化程度高于初中教师,初中教师师范专业化程度高于小学教师。20世纪90年代前,师范专业毕业的小学教师比例呈下降趋势,而其非师范专业毕业的小学教师比例呈相反的发展趋向。2000年前农村中学师范专业毕业的教师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其非师范专业毕业教师比重呈现下降趋向;2000年后中学师范专业毕业教师比重呈相反的发展趋向。在教师年龄结构方面:(1)小学教师队伍中25岁以下教师所占比例长期不稳定,但该年龄段小学教师比例长期高于初中教师,初中教师比值长期高于高中教师。(2)小学教师队伍中26-35岁青年教师所占比重一直比较稳定,而该年龄段中学教师所占比例长期不稳定;小学、高中36-45岁中年骨干教师在教师总数中所占比例一直不稳定,但除个别年代外,该年龄段初中教师发展总体平稳。(3)小学教师队伍中40岁以上教师所占比例在20世纪80年代前、初中教师队伍中40岁以上教师所占比重在2000年前持续下滑,从该年之后则开始持续增长,而高中教师队伍中40岁以上教师所占比重一直保持了增长态势。(4)小学教师队伍中50岁以上教师所占比例始终在增加,初中教师队伍中50岁以上教师所占比例在20世纪90年代前持续减少、以后又持续增加,高中教师队伍中50岁以上在教师所占比例一直在下降。表明西部农村地区小学教师老龄化趋势明显,初中教师老龄化只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高中教师中年化趋向明显,但老龄化速度在下降。其中,有些农村教师结构呈现向前发展、改善的特点,有些教师结构呈现出倒退状况;有些农村教师结构呈现出积极的正向功能,有些农村教师结构呈现出负向功能。但总体而言,外省、外县籍教师的正向功能总体在减弱,本地、本县籍教师的功能在逐步增强;教师学历发展的正向功能在增加,但教师学历提升的负向功能一直也存在;一个时期、一个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师范专业化的正向功能在增加,而另一个时期、另一个教育阶段教师队伍非师范专业化的负向功能也在增加;女教师数量、比例上的功能在增强,男教师数量、比重上的功能在减小;改革开放前非正式教师的功能总体在逐渐增强,正式教师的功能在逐渐下降。改革开放后正式教师的功能总体在逐渐增强,非正式教师的功能在逐渐下降。但随着师范专业毕业生进入非正式教师行列,非正式教师的正向功能总体在增加;教师年龄结构方面,小学25周岁以下和50岁以上教师因比重上的优势所起的作用一直大于中学教师,35岁以下小学教师因比例稳定一直能发挥稳定功能,40岁以上高中教师也一直能发挥稳定作用,但50岁以上高中教师所发挥的作用一直在下降。因此,一个时期、一个教育阶段的一种教师结构变化具有其积极合理的一面性,另一个时期、另一个教育阶段的另一种教师结构变化也可能存在发展的不合理性。为促进西部农村教师结构的正向、合理化发展,本文根据西部农村教师结构发展特点预测了其发展趋势,并针对农村教师地缘、学历、专业、性别、年龄、身份结构变化效果制定了教师学历、性别、年龄结构标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农村教师结构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以及教师教育政策建议与方式。

王伟[10](2012)在《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是对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发展模式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西部贫困地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发展模式进行展望。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农村以“星火计划”、“燎原计划”、“丰收计划”为依托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与此同时,学术界也广泛关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发展。其中,西部农村的教育综合改革问题成为了研究的热点,特别是在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后,研究者对西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深入,其研究工作也有所深入。也就是说,自原国家教委提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之后,我国学术界对西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研究经历了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的转变。但是,学术界对我国西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特别是一个县域内的教育综合改革发展模式还缺乏相关研究,对整个西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与路径也缺乏整体的思考。因此,本文试图对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发展总结,使人们对县域内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发展有一整体认识,并对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县域教育综合改革发展模式进行展望。全文除绪论外,正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主要论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选题意义、研究思路、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等,并对相关主要概念进行界定。同时对学术界关于我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所进行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并对国外农村教育的相关情况进行了综述。正文的第一部分是对石柱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历史沿革的回顾和梳理。文中以农村教育改革的变化为线索,以重大事件为断点,将重庆市石柱县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历程按照历史时期划分为四个阶段加以介绍和分析:石柱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初步探索阶段(1987年——1992年);石柱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全面实施阶段(1993年——1996年);石柱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入发展阶段(1997年——2007年);石柱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统筹城乡阶段(2008年至今)。正文的第二部分是对石柱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与发展模式的总结。本部分主要从改革的价值取向、发展方式、运行机制和理论挖掘对其县域教育综合主要模式进行阐述。首先,树立“协调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前提;其次,坚持“统筹结合”的改革方式是关键;第三,建立“高效科学”的运行机制是支撑;最后,推动教育科研的良性发展是基础。正文第三部分是对石柱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与发展模式尚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进行梳理并对原因进行了分析。石柱县在改革的过程取得了一定成绩,也积累了不少经验。然而改革作为一项革新工作,在变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问题。笔者根据对石柱县的调研、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等发现并总结出在改革与发展中尚需解决的问题,同时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正文第四部分是对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县域教育综合改革发展模式的展望。对石柱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模式的总结与归纳是为在更广层面上寻求能够适应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县域教育综合改革发展模式,具体来说:要努力转变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观念;进一步完善贫困地区教育改革运行的体制机制;强化贫困地区教育综合改革的统筹协作;推进贫困地区教育综合改革督导与创新。

二、西部大开发与陶行知农村教育思想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部大开发与陶行知农村教育思想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农民教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缘由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2 概念界定及研究依据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民
        2.1.2 村民与职业农民
        2.1.3 农民教育
        2.1.4 农村教育与农业教育
    2.2 理论依据
        2.2.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2.2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2.2.3 农村职业教育理论
        2.2.4 推拉理论
    2.3 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民教育开展的新要求
        2.3.1 注重科技素质提升,助力农业产业升级
        2.3.2 普及绿色环保理念,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2.3.3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创造乡村文明风气
        2.3.4 培育现代公民意识,形成和谐治理氛围
        2.3.5 培养经营管理能力,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3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农民教育开展的现实困境——以武汉市新洲区为例
    3.1 研究样本的基本情况及相关数据说明——以武汉市新洲区为例
        3.1.1 调研对象的概况
        3.1.2 研究样本的选择
        3.1.3 基本信息描述性统计分析
    3.2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农民教育开展的现实困境分析——以武汉市新洲区为例
        3.2.1 文化知识困境:受教育程度低、教育预期功利化
        3.2.2 公民素质困境:法治观念淡漠、政治参与边缘化
        3.2.3 思想道德困境:道德意识淡薄、精神生活庸俗化
        3.2.4 教育结构困境:供需结构失衡、教育内容单一化
4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农民教育困境的成因分析
    4.1 城乡二元体制的制约
    4.2 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
    4.3 基层党政机构职责的缺位
    4.4 农村社会公共空间的萎缩
    4.5 农民教育理念和方式落后
5 国外农民教育的典型做法及启示
    5.1 国外农民教育简况
        5.1.1 美国的农民教育
        5.1.2 法国的农民教育
        5.1.3 韩国的农民教育
        5.1.4 日本的农民教育
    5.2 国外农民教育的共同特征
        5.2.1 重视教育立法保障
        5.2.2 具备完善的农民教育体系
        5.2.3 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参与教育培训
    5.3 国外农民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5.3.1 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是基础
        5.3.2 加大对农民教育的政策支持是前提
        5.3.3 建立科学的内部教育管理机制是核心
        5.3.4 构建多元的外部教育运行环境是保障
6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开展农民教育的路径选择
    6.1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农民教育开展的原则
        6.1.1 坚持以“农民”为本
        6.1.2 坚持立足当前与放眼长远相结合
        6.1.3 坚持继承经验与发展创新相结合
        6.1.4 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结合
    6.2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农民教育开展的内部工作机制创新
        6.2.1 树立正确的农民教育观
        6.2.2 加强农民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6.2.3 促进农民教育方式的多样化
        6.2.4 注重农民教育内容的科学性
    6.3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农民教育开展的外部运行环境优化
        6.3.1 明确政府角色定位
        6.3.2 树立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
        6.3.3 充分发挥乡村精英的示范作用
        6.3.4 鼓励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农民教育
        6.3.5 完善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7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农民教育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 B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农民教育问题之政府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附录 C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农民教育问题之农民的访谈提纲
    附录 D 研究生在读期间学术成果和获奖情况
    附录 E 研究生在读期间参与研究的课题
致谢

(2)“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的边境教育安全研究 ——以云南省瑞丽市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使边境地区迎来了发展新机遇
        二、边境教育安全的现状难以适应“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发展新要求
        三、以瑞丽市为研究个案,有益于促进以该市为代表的边境开放口岸的教育安全
        四、参与导师课题,为本研究提供契机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教育安全的相关研究
        二、国家发展战略的研究现状
        三、教育与国家发展战略的关系研究
        四、综合评价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的边境教育安全分析框架的初步建构
    第一节 理论依据及核心概念
        一、国家安全理论
        二、文化安全理论
        三、边境教育安全
    第二节 分析框架的初步设计
        一、国家发展战略与边境教育安全的相关性分析
        二、构建边境教育安全的分析框架
第三章 21世纪以来影响云南边境地区的主要国家发展战略演进
    第一节 对云南边境地区产生重大影响的三个国家发展战略回眸
        一、三大战略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二、三大战略的基本特点
        三、三大战略对云南边境教育安全的影响
    第二节 “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下的云南边境发展新契机
        一、“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的背景、内涵及意义
        二、云南省在“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定位
        三、“一带一路”战略下云南边境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四章 “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云南省瑞丽市从边陲走向前沿
    第一节 云南省瑞丽市的总体概览
        一、地理风貌与历史沿革
        二、民族人口与文化传统
        三、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
    第二节 云南省瑞丽市从边陲走向前沿
        一、瑞丽市沿边开放的发展历程及优势
        二、瑞丽市沿边开放的发展定位与意义
        三、瑞丽市沿边开放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第五章 “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云南省瑞丽市边境教育安全现状研究
    第一节 瑞丽市边境教育安全的发展现状
        一、教育自身安全性有所提高
        二、边境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功能作用有所增大
        三、边境民众对国家、民族文化、教育的认同度有所提升
    第二节 瑞丽市边境教育安全面临的问题
        一、边境教育发展滞后于战略实施的需要
        二、边境教育功能的发挥受限阻碍了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
        三、边民对教育认同的模糊削弱了战略的民意基础
    第三节 影响瑞丽市边境教育安全的因素分析
        一、边境教育经费投入总体不足且分配失衡,难以保障边境教育自身的安全
        二、边境基础教育供给目标与边民需求脱钩,难以契合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三、家庭和社会教育的缺失,难以营造有利于国家战略实施的教育生态
第六章 “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促进瑞丽市边境教育安全的策略与路径选择
    第一节 增强瑞丽市边境教育安全的策略构想
        一、树立前瞻性发展思维,切实将教育优先发展纳入“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与实施中
        二、坚持目标导向性,促进教育为“一带一路”战略下的边境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三、注重本土化教育实践,保证“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边境教育安全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促进瑞丽市边境教育安全的路径选择
        一、中央政府层面:责无旁贷,宏观统筹,多措并举支援边境教育发展
        二、地方政府层面:勇于担当,创新发展,促进边境教育安全
        三、学校自身层面:唤醒发展自觉,传承与超越,落实边境教育安全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附录
    附录A:资料收集清单
    附录B:访谈提纲
    附录C:边境教育安全状况调查问卷(学生)
    附录D:边境教育安全状况调查问卷(教师)
    附录E:边境教育安全状况调查问卷(家长)
    附录F:边境教育安全状况调查问卷(增补内容)
后记

(3)新世纪中国大陆乡村教育题材电影中教育状况的影像呈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价值意义
    一、研究背景
    
(一) 乡村是大陆电影创作的重要题材
    
(二) 乡村教育是当下社会关注的焦点
    二、研究价值意义
    
(一) 理论价值
    
(二) 实践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乡村教育题材电影相关概念界定
    
(一) 乡村教育的概念
    
(二) 乡村教育题材电影的界定
    二、新世纪乡村教育题材电影创作评述
    
(一) 数量上整体偏少
    
(二) 题材来源丰富多样
    
(三) 主题内容重点突出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现有的研究成果
    
(二) 研究的趋势及不足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内容分析法
    
(三) 学科交叉研究
    二、创新之处
    
(一) 选题与内容的创新
    
(二) 视角与方法的创新 第一章 乡村教育地域环境的影像呈现
第一节 独特的自然地理面貌
    一、贫瘠荒凉的高原荒漠
    二、巍峨雄伟的高山峡谷
    三、连绵起伏的山地丘陵
第二节 多样化的民族特色
    一、传统的汉民族文化
    二、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
第三节 鲜明的经济区域特点
    一、贫困落后的西部地区
    二、闭塞受限的中部地区
    三、发展不均的东部和东北地区 第二章 乡村教育资源状况的影像呈现
第一节 简陋的教学环境
    一、偏僻破落的校址校舍
    二、破旧简陋的教学设施
第二节 稀缺的教育经费
    一、贫困的乡村经济
    二、艰难的政府拨款
    三、有限的民间捐助
第三节 混乱的学制结构
    一、年级结构的残缺
    二、年龄层次的差异
第四节 参差不齐的教师资源
    一、默默坚守的乡村教师
    二、短暂驻留的支教老师 第三章 乡村学校教育主体的影像呈现
第一节 草根式的乡村教师形象
    一、绽放在乡村土壤里农民式的身份
    二、无私质朴的多重角色担当
    
(一) 对教育的坚守与奉献
    
(二) 对留守儿童的陪伴与呵护
    
(三) 家长式的关怀与照顾
    三、苦难悲剧却始终坚守的命运
    
(一) 恶劣环境下的清贫坚守
    
(二) 苦难里奉献生命的悲剧
第二节 精英式的支教老师形象
    一、大城市高学历或高收入的身份
    
(一) 拥有殷实工作生活的精英人士
    
(二) 怀揣崇高教育理想的知识分子
    
(三) 带着私心而来的高校大学生
    二、艰苦环境下的成长蜕变
    
(一) 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磨练
    
(二) 复杂环境里矛盾冲突化解
    
(三) 无私奉献的人性品格触动
    三、离开或坚守的动人结局
    
(一) 带着收获与感动离开
    
(二) 短暂离开后又坚定归来
    
(三) 不曾离开的始终坚守
第三节 苦难的农村学生形象
    一、遥望与等待的留守儿童
    
(一) 孤独与等待中的不安童年
    
(二) 深沉的情感表达与寄托
    二、自强好学的贫困学生
    三、自尊无奈的大龄女学生 第四章 乡村教育理念的影像呈现
第一节 乡村学校传统的教学理念
    一、传统的教学内容
    
(一) 简单的基础课程
    
(二) 稀缺的素质教育
    二、单调的教学方式
    
(一) 不规范的方言教学
    
(二) 传统的班级授课制
第二节 支教政策下融入的现代教学理念
    一、新文化知识的传播
    
(一) 课堂知识的普及
    
(二) 课外知识的拓展
    
(三) 城市文化观念的融入
    二、先进教学方法的碰撞融合
    
(一) 游戏教学法
    
(二) 快乐教学法
    
(三) 情景教学法
    
(四) 户外实践教学法
    
(五) 电脑等多媒体教学方式
第三节 乡村环境下两极分化的教育观念
    一、知识决定论
    二、学习无用论 第五章 对电影中乡村教育状况的思考
一、打破地域限制,全面关注各地典型的教育问题
二、突破对教育资源物质层面的过多关注,加强对教育内涵的思考
三、重视加强教师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
四、从学习、生活和心理等多方面对留守儿童进行关怀教育
五、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推进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融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新世纪中国大陆乡村教育题材电影目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下中国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与拟解决问题
    五、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相关理论基础
    1.1 相关概念辨析
        1.1.1 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1.2 公平、教育公平、西部高等教育公平
        1.1.3 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
        1.1.4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内涵及其衡量指标
    1.2 相关理论基础
        1.2.1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1.2.1.1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
        1.2.1.2 马克思主义教育观
        1.2.1.3 与本研究的契合性及其启示
        1.2.2 正义论
        1.2.2.1 正义论的理论内核
        1.2.2.2 与本研究的契合性及其启示
        1.2.3 文化再生产理论
        1.2.3.1 文化再生产理论的基本概念与范畴
        1.2.3.2 文化再生产复制教育代际不公平的运作机制
        1.2.3.3 与本研究的契合性及其启示
        1.2.4 社会资本理论
        1.2.4.1 社会资本概念的代表性观点
        1.2.4.2 与本研究的契合性及其启示
    1.3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研究视角选择
        1.3.1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基于经济资本的分析
        1.3.2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基于社会资本的分析
        1.3.3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基于文化资本的分析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教育公平理念的发展脉络
    2.1 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公平观——教育公平理念的源头
        2.1.1 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教育公平的辩证观
        2.1.2 教育权利平等:教育公平的本质要求
        2.1.3 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公平的终极目标
        2.1.4 生产力的发展:教育公平的重要前提
    2.2 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公平思想——教育公平理念的继承与发展
        2.2.1 中国共产党教育公平思想的历史考察
        2.2.2 中国共产党教育公平思想的历史地位
    2.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教育公平理念的最新理论平台
        2.3.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教育公平的辩证关系
        2.3.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教育公平的新要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下中国西部高等教育公平面临的挑战及其战略地位
    3.1 西部地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现状
        3.1.1 西部地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1.2 西部地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低于东、中、东北部三个区域
        3.1.3 西部地区内部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不平衡
    3.2 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困境
        3.2.1 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小康社会的发展差距
        3.2.1.1 西部地区贫困程度较深
        3.2.1.2 西部地区城乡发展失衡严重
        3.2.1.3 西部地区高层次人才短缺
        3.2.1.4 西部地区现代教育发展水平滞后
        3.2.2 西部地区与东中部经济与教育发展差距
        3.2.2.1 西部地区国民经济收入与教育支出状况
        3.2.2.2 西部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与教育消费支出情况
    3.3 西部高等教育公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战略地位
        3.3.1 西部高等教育公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3.3.2 西部高等教育公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规定
        3.3.3 西部高等教育公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调节器
        3.3.4 西部高等教育公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动力
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下中国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现状及问题
    4.1 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4.1.1 研究设计
        4.1.2 数据来源
    4.2 我国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总体状况
        4.2.1 西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与每十万人口在校生数的分析
        4.2.2 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与高校区域布局的分析
        4.2.3 高校招生计划和高校录取分数线的差异分析
        4.2.4 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阶层分布差异的分析
    4.3 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基于经济资本的差异现状
        4.3.1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高校类型差异
        4.3.2 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差异
        4.3.3 不同专业中的生源分布差异
        4.3.4 不同职业阶层占有经济资本的差距
    4.4 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基于文化资本的差异现状
        4.4.1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高校类型差异
        4.4.2 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差异
        4.4.3 不同专业中的生源分布差异
        4.4.4 不同职业阶层占有文化资本的差距
    4.5 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基于社会资本的差异现状
        4.5.1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高校类型差异
        4.5.2 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差异
        4.5.3 不同专业中的生源分布差异
    4.6 本章小节
第五章 影响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原因探析
    5.1 影响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宏观原因
        5.1.1 直接原因:教育政策与管理体制之弊
        5.1.2 主导原因:招考制度“城市化倾向”之偏
        5.1.3 发展原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困
    5.2 影响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微观原因
        5.2.1 经济资本对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客观限制
        5.2.2 社会资本对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潜在压力
        5.2.3 文化资本对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文化干预
    5.3 三种资本因素影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作用机制
        5.3.1直接作用机制
        5.3.2 间接作用机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下中国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提升策略
    6.1 提升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基本原则
        6.1.1 发展性原则
        6.1.2 公益性原则
        6.1.3 机会均等原则
        6.1.4 差别原则
        6.1.5 补偿原则
    6.2 提升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现实策略
        6.2.1 政府引领——全面小康社会应创建“教育小康”与“社会小康”和谐共荣的新局面
        6.2.1.1 借鉴国际经验,健立健全法律法规
        6.2.1.2 建立统筹机制,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6.2.1.3 增投基础教育,补偿弱势经济资本
        6.2.1.4 合理规划布局,实施优质资源共享
        6.2.1.5 创建“教育小康”与“社会小康”和谐共荣局面
        6.2.2 社会应和——全面小康社应创建“社会文化繁荣”与“城乡资本均衡”的社会新生态
        6.2.2.1 加强家校广泛联系,相得益彰形成合力
        6.2.2.2 推动社会文化建设,缩小文化资本差距
        6.2.2.3 发动社会力量办学,完善贫困生资助措施
        6.2.3 高教主导——全面小康社会应秉持“公平”与“质量”并重的教育机会公平理念
        6.2.3.1 改革招生考试制度,缩小社会资本差距
        6.2.3.2 构筑信息援助网络,提供全方位择校信息
        6.2.3.3 加强城乡校际互动,促进教育文化交流共享
        6.2.3.4 秉持“公平”与“质量”并重的教育机会公平理念
        6.2.4 家庭跟进——全面小康社会应形成“资本数量”与“家教质量”互补共生新格局
        6.2.4.1 增加公共文化产品数量,提升家庭教育质量
        6.2.4.2 转变家长传统家教观念,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
        6.2.4.3 努力提升家长文化素养,积极参与子女的教育过程
        6.2.4.4 形成“资本数量”与“家教质量”互补共生新格局
        6.2.5 技术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应促进“信息技术公平”与“教育公平”的深度融合
        6.2.5.1 美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经验
        6.2.5.2 教育信息化对我国西部地区的现实价值
        6.2.5.3 以教育信息化促进西部教育公平
        6.2.5.4 促进西部“信息技术”与“教育公平”的深度融合
    6.3 提升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路径微探——一个关于大学先修课程的案例分析
        6.3.1 我国慕课大学先修课产生的背景:因材施教,促进公平
        6.3.2 我国慕课先修课(MOOCAP)的基本表征
        6.3.3 我国慕课先修课的生成逻辑: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之理想
        6.3.4 我国慕课先修课的理想图景:“卓越与公平”良性互动
    6.4 本章小结
结语
    一、主要结论
    二、讨论
    三、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乡村教育运动先驱者的教育精神——以黄炎培、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为典型代表(论文提纲范文)

一、黄炎培的大职业教育主义
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三、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
四、梁漱溟的乡村文化重建理念
五、卢作孚的乡村现代化愿景
六、结语

(6)“乡村教育运动三杰”的教育观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7)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对加快我国西部农村教育发展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实质和精髓
    (一) 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实质
        1.生活即教育
        2.社会即学校
        3.教、学、做合一
    (二) 陶行知“创新教育”的精髓
        1.创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善美的活人”
        2.创造教育的作用在于启发人的创造力, 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3.创造教育的内容是生活, 并在教育过程中强调教、学、做合一
        4.实施创造教育必须具备“一大条件”、“三个需要”和做到“六大解放”
        5.创造教育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自动, 手脑并用、教学做合一
二、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对加快我国西部农村教育发展的启示
    (一) 树立乡村大教育观, 联合、开放办学, 是我国西部农村教育的必由之路
    (二) 坚持“教学做合一”, 在“做”字上下功夫, 是我国目前西部农村教育的当务之急
    (三)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形成特色, 是我国西部农村教育的时代要求

(8)民国时期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相关概念界定
    (三) 相关文献综述
    (四) 研究价值
    (五) 研究方法
一、 民国前期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发轫与渐进(1912—1926)
    (一) 发轫阶段(1912—1916)
        1. 民初农村基础教育方针的提出
        2. “壬子·癸丑学制”的颁行
        3. 县市级教育行政制度的改革
        4. 《强迫教育办法》和《整理教育方案》的拟定
        5. 封建复古教育思潮的回溯
    (二) 渐进阶段(1917—1926)
        1. 《全国教育计划书》的公布
        2. 地方教育行政制度的改革
        3. 白话文和国语的推行
        4. “壬戌学制”(1922 年新学制)的颁行
        5. 个案研究:山西省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实施概况
        6. 义务教育相关政策的议决
二、 民国中期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改革与发展(1927—1936)
    (一) 改革阶段(1927—1931)
        1. 基础教育行政组织的演变
        2. 三民主义基础教育宗旨的推行
        3. 《实施三民主义乡村教育案》的颁行
        4. 《乡村小学充实儿童学额办法》的实施
    (二) 发展阶段(1932—1936)
        1. 初等教育制度政策的发展
        2. 国民义务教育体系的完善
        3. 个案研究:广西省、江苏省基础教育政策实施概况
三、 民国后期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调整与拓展(1937—1949)
    (一) 调整阶段(1937—1944)
        1. 战时农村基础教育政策方针的确立
        2. 各项训育制度的施行
        3. “新县制”下《国民教育实施纲领》的订定
        4. 国民基础教育的各项规定
    (二) 拓展阶段(1945—1949)
        1. 《全国实施国民教育第二次五年计划》的推行
        2. 国民基础教育的其他规定
四、 民国时期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变迁的影响因素及根本特征
    (一) 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变迁的影响因素
        1. 国际环境因素
        2. 国内环境因素
    (二) 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变迁的基本路径
        1. 改革学制系统
        2. 重视义务教育
        3. 强化政治目的
    (三) 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
        1. 农村基础教育政策框架体系日趋完善
        2. 始终把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放在首要战略地位
        3. 规范、法治的科学化发展过程
        4. 模仿、探索的本土化适应过程
五、 民国时期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变迁的现实启示
    (一) 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发展
        1. 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经费投入
        2. 保证农村义务教育政策灵活变通
    (二) 确保农村基础教育政策体系科学化
    (三) 强调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制定本土化
    (四) 提高国民接受基础教育参与度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一个西部县农村教师结构五十年的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缘由、目的与意义
        (一) 问题提出的背景和缘由
        (二) 研究目的
        (三)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 农村教师结构现状研究
        (二) 西部农村教师结构现状研究
        (三) 农村教师队伍结构变化研究
        (四) 教师队伍结构功能研究进展
        (五) 教师队伍结构优化与趋向研究
    三、研究方法
        (一) 文献资料法
        (二) 调查法
        (三) 历史比较法
    四、理论基础
        (一) 社会变迁的结构功能理论
        (二) 教师发展的文化理论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西部农村教师结构的内涵、层次、类型和特征
    一、西部农村教师结构内涵
        (一)西部农村教师
        (二) 教师结构
    二、西部农村教师结构的层次关系及其基本特征
        (一) 教师层次结构
        (二) 教师层次结构关系
        (三) 西部农村教师结构层次特征
    三、西部农村教师结构类型关系及其基本特征
        (一) 教师队伍结构的类型
        (二) 教师队伍结构类型关系
        (三) 西部农村教师结构类型特征
    小结
第二章 西部某县农村教师结构变迁状态
    一、M县农村教师队伍地缘结构变迁状态
        (一) M县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地缘结构变迁特点
        (二) M县农村初中教师队伍地缘结构变迁特点
        (三) M县农村高中教师队伍地缘结构变迁特点
    二、M县农村教师队伍学历结构变迁状态
        (一) M县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学历结构变迁特点
        (二) M县农村初中教师队伍学历结构变迁特点
        (三) M县农村高中教师队伍学历结构变迁特点
    三、M县农村教师队伍身份结构变迁状态
        (一) M县农村小学教师队伍身份结构变迁特点
        (二) M县农村中学教师队伍身份结构变迁特点
        (三) 不同时期不同身份教师相互转化的特点
    四、M县农村教师队伍性别结构变迁状态
        (一) M县农村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变迁特点
        (二) M县农村初中教师性别结构变迁特点
        (三) M县农村高中教师性别结构变迁特点
    五、M县农村教师队伍专业结构变迁状态
        (一) M县小学教师队伍专业结构变迁特点
        (二) M县农村初中教师队伍专业结构变迁特点
        (三) M县农村高中教师队伍专业结构变迁特点
    六、M县农村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变迁状态
        (一) M县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变迁特点
        (二) M县农村初中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变迁特点
        (三) M县农村高中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变迁特点
    小结
第三章 西部某县教师结构变迁原因
    一、影响教师结构变迁的诸因素分析
        (一) 让你变你就得变:政策、制度是教师结构变迁的关键性因素
        (二) 钱多钱少不一样:经济是影响教师结构变迁基础性因素
        (三) 顺应大于变化:文化传统是影响教师结构变迁的深层次因素
        (四) 整体变了局部也就了变:教育发展变化决定着教师队伍结构变迁
        (五) 总量变了分量也会变:人口结构变化对教师结构变迁有细微影响
        (六) 个体变了群体结构也就变了:教师结构变迁是教师个体变化的自然结果
        (七) 被迫与挣脱:自然、社会环境在教师结构变迁中的绝对影响力
        (八) 短缺、补充与排斥:教师结构变迁的根本动力
    二、西部某县教师结构变迁原因
        (一) 西部某县教师地缘结构变迁原因
        (二) 西部某县教师学历结构变迁原因
        (三) 西部某县教师身份结构变迁与转化的原因
        (四) 西部某县教师专业结构变迁原因
        (五) 西部某县教师性别结构变迁原因
        (六) 西部某县教师年龄结构变迁原因
    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人口、自然变迁与教师结构变迁的辩证关系
        (一) 教师地缘变迁与社会政治、经济、教育变迁的辩证关系
        (二) 不同因素在教师学历结构变化中的相互关系
        (三) 政治、经济、家庭、自然变迁与教师身份结构变迁的辩证关系
        (四) 教育、经济、政策变迁与教师专业结构变迁的辩证关系
        (五) 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家庭以及自然、社会环境变迁与教师性别结构变迁的辩证关系
        (六) 政策、经济、教育变迁与教师年龄结构变迁的辩证关系
    小结
第四章 西部农村教师结构及其变迁的价值、功能与合理性问题
    一、西部农村教师结构及其变迁的价值
        (一) 教师队伍地缘结构及其变迁价值
        (二) 教师队伍学历结构及其变迁价值
        (三) 教师队伍身份结构及其变迁价值
        (四) 教师队伍性别结构及其变迁价值
        (五) 教师队伍专业结构及其变迁价值
        (六) 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变迁价值
    二、西部农村教师结构及其变迁的功能影响
        (一) 农村教师结构变迁的教育教学功能影响
        (二) 农村教师结构变迁的学生功能影响
        (三) 农村教师结构变迁的教师自身功能
    三、西部农村教师结构变迁的合理性问题
        (一) 农村教师队伍地缘结构变迁的合理性问题
        (二) 农村教师队伍学历结构变迁的合理性问题
        (三) 农村教师队伍身份结构变迁的合理性问题
        (四) 农村教师队伍专业结构变迁的合理性问题
        (五) 农村教师队伍性别结构变迁的合理性问题
        (六) 农村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变迁的合理性问题
    小结
第五章 西部农村教师结构变迁的趋势与导向
    一、西部农村教师结构变迁趋势
        (一) 农村教师队伍地缘结构变迁趋势
        (二) 农村教师队伍学历结构变迁趋势
        (三) 农村教师队伍身份结构变迁趋势
        (四) 农村教师队伍专业结构变迁趋势
        (五) 农村教师队伍性别结构变迁趋势
        (六) 农村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变迁趋势
    二、西部农村教师队伍结构变迁导向
        (一) 农村教师队伍地缘结构变迁导向
        (二) 农村教师队伍学历结构变迁导向
        (三) 农村教师队伍身份结构变迁导向
        (四) 农村教师队伍专业结构变迁导向
        (五) 农村教师队伍性别结构变迁导向
        (六) 农村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变迁导向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10)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主要概念界定
    (二) 研究目的和内容
    (三) 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四) 文献综述
    (五) 理论基础、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六) 研究重点、难点和拟突破点
一、石柱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历史沿革
    (一) 石柱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初步建设阶段(1987年——1992年)
    (二) 石柱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全面实施阶段(1993年——1996年)
    (三) 石柱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入发展阶段(1997年——2007年)
    (四) 石柱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统筹城乡阶段(2008年至今)
二、石柱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与发展模式
    (一) 树立“协调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前提
    (二) 坚持“统筹结合”的改革方式是关键
    (三) 建立“高效科学”的运行机制是支撑
    (四) 推动教育科研的良性发展是基础
三、石柱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与发展的现行模式中尚需解决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石柱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与发展的现行模式中尚需解决的问题
        1. 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存在的困境
        2. 确立“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后出现的新问题
        3. 统筹协调发展中存在的困境
        4. 教育督导,评估体系存在的问题
    (二) 石柱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与发展的现行模式中尚需解决问题的原因分析
        1. 管理机制亟待完善是重要原因
        2. 城乡二元制度设计是主要原因
        3. 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是根本原因
四、对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县域教育综合改革发展模式的展望
    (一) 进一步转变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观念
    (二) 进一步完善贫困地区教育改革运行的体制机制
    (三) 进一步强化贫困地区教育综合改革的统筹协作
    (四) 进一步推进贫困地区教育综合改革督导与创新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课题研究

四、西部大开发与陶行知农村教育思想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农民教育问题研究[D]. 陈佩瑶.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2]“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的边境教育安全研究 ——以云南省瑞丽市为个案[D]. 卢梦鸽. 云南师范大学, 2016(02)
  • [3]新世纪中国大陆乡村教育题材电影中教育状况的影像呈现研究[D]. 韩水. 扬州大学, 2016(02)
  • [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下中国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研究[D]. 魏玉梅. 兰州大学, 2016(08)
  • [5]乡村教育运动先驱者的教育精神——以黄炎培、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为典型代表[J]. 黄勇樽,李晓兰.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4(06)
  • [6]“乡村教育运动三杰”的教育观及启示[J]. 黄勇樽. 海峡教育研究, 2013(01)
  • [7]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对加快我国西部农村教育发展的启示[J]. 钱波.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2(07)
  • [8]民国时期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变迁研究[D]. 慈玲玲.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9]一个西部县农村教师结构五十年的变迁[D]. 王安全.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0)
  • [10]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发展模式研究[D]. 王伟. 西南大学, 2012(08)

标签:;  ;  ;  ;  ;  

西部大开发与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