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真空循环水加热的经济性分析

低真空循环水加热的经济性分析

一、低真空循环水供热的经济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吴清[1](2020)在《300MW抽凝机组高背压供热改造及经济性分析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北方地区冬季较为寒冷,初末寒期约40~45天,尖寒期130~135天,供暖期长达六个月,这些地区的室外温度冬季都在零度以下,对供热质量有较高的要求,所以需要对这些地区的抽凝空冷机组进行研究改造,改造后的热电联产供热机组一方面通过透平做功发电,另一方面可以向外网提供一定温度和压力的蒸汽,对能源利用率较高,所以对空冷机组进行供热改造无论从经济上还是节能降耗方面都意义重大。蒙西发电公司目前机组供热面积90万平方米,下一步需要解决蒙西工业区各企业和乌海市千里山镇320万平方米供热需求,这就造成蒙西发电公司目前供热能力不足的问题,其承担的采暖期供热任务也达到目前的最大供热能力,且会对发电任务造成影响。本文通过对蒙西发电公司原供热方式的分析研究,通过采取高背压供热改造方式解决供热量需求增加的问题,只需增设采暖季节用的凝汽器,不改变目前机组的结构以及运行方式。不但解决采暖供热问题,同时提高电厂整体热经济性及经济效益。通过对不同热耗分配方法的研究分析,结合国内外相关资料,以热力学第一定律为依据,用热量法对改造后的高背压供热机组的热经济性进行分析计算,分别计算用抽凝供热方式和高背压供热方式下的发电量、发电标准煤耗率、发电方面热耗率以及发电热效率等指标,当供热热负荷一定的情况下,高背压供热比抽汽供热节约煤耗40.8g/k Wh,每年采暖期若煤价以200元/吨计算,则可节约标煤费用消耗88.13万元。发电热效率提高19.03%,燃料利用系数提高11.68%,同直接抽汽供热相比发电量可提高78000k W,同时由于高背压供热方式是直接用乏汽将采暖循环水加热,可以减少中压缸的抽汽量从而降低机组整体的冷源损失,进而机组整体效率显着提高。

郭峰[2](2020)在《耦合热泵的某300MW供热机组余热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能源逐渐成为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同时,科技的进步也促使人类对能源的探索更加深入。常规的火电厂发电,不仅造成环境的污染,而且汽轮机排汽导致大量的热损失,造成能源的浪费。如果对这部分废热进行有效回收利用,将低品质的乏汽用于供热,既能有效减少生产中能源的浪费,又能保护环境,是节能环保的一项有力措施。本论文基于我国火电厂余热回收利用现状,分析了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系统的特征,研究了吸收式热泵技术的技术原理、热力学特性,将热泵技术应用在电厂的余热回收过程中,并对热泵技术的可行性加以论证。本论文对应用在电厂余热回收技术中的300MW供热机组耦合吸收式热泵展开研究,并对回收技术加以优化,为工程改造和后续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供热量一定的前提下,采用热泵进行供热产生的热力性能相较于抽汽供热要好一些;在供热工况均能满足总供热量的要求时,应优先选择吸收式热泵系统进行供热。(2)采用吸收式热泵技术对乏汽余热进行回收,随热网供水温度增加,最终实现热电厂的热力性能优化,热网供水温度由原来的58℃增加到后来的80℃时,节煤量也随之增加了约1/3;机组背压对热泵供热系统的热力性能影响不大,但是热电厂综合效率、系统节煤量都随着背压的増加而降低,因此,供热量不发生改变的前提下,尽可能采取低的机组背压;热泵性能系数COP的增加有利于热电厂与热泵供热,COP从1.5增加至2.0时,供热(火用)损直接从63.89GJ/h降低至0.74GJ/h。(3)耦合吸收式热泵的供热机组乏汽余热利用改造,增加了机组的供热能力。本文2×300MW供热机组耦合吸收式热泵后,可增加外供热能力130MW,实现新增供热面积236万m2。(4)在对电厂余热进行回收的过程中采用热泵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电厂的能源利用率,减少发电过程中能源的浪费,也减少了排除的有害气体以及煤渣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本文对2×300MW供热机组展开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改造,在额定供热工况,单机组可回收100t/h的乏汽热量来进行供热,使得机组煤耗下降38.87g/k Wh,发电热效率提高14.95%,全厂热效率提高8%。回收乏汽供热量将节省7.17万吨/年的标准煤,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多达16.55万吨/年,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可以减少达0.17万吨/年,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可达162.47吨/年,与此同时烟尘排放量也降低0.14万吨/年,产生的灰渣也降低2.68万吨/年。

沙金[3](2021)在《低压蒸汽供热与低真空循环水供热方式热力性能分析》文中指出面对当今社会的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热电联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结合鞍钢厂区内的热电机组的热力性能指标及实际运行状况,为能够有效利用鞍钢厂内现有热能资源,实现鞍钢厂内不同发电机组的热电联供方式,同时为将来能够实现改善鞍山城区内原有小锅炉燃煤供热现状的目的,进行了以下的几项研究工作:对凝气式汽轮发电机组通过工质平衡、能量平衡等热力性能的计算明确机组在热电联产时的各项指标,并进行了热经济性指标分析。对鞍钢厂内350MW凝气式汽轮发电机组低真空供热改造前后的热力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对比,当未采用低真空循环水供热时,大量热量通过冷却塔散失到大气中不能被再利用存在浪费。当采用低真空供热时,低真空循环水供热工况吸收了乏汽余热量,冷源损失降低至零,从而热电厂热效率显着增高。由于排汽压力与温度升高等原因,虽然汽轮机组发电热效率相对降低,但电厂总热效率却有很大的提高,所以具有较大的优势。在确保汽轮机组安全平稳运行的前提下,提高机组背压,降低凝汽器真空度将会使电厂收益增大。通过对汽轮机组抽汽供热的研究表明,随着供热抽汽量增加,被抽吸的汽轮机乏汽量増加,使进入凝汽器的乏汽量减少。进入凝汽器的乏汽量的减少进而提高了冷凝器的真空度,使机组乏汽的温度、压力、焓值降低。这样,机组的冷源损失降低,机组的热利用率提高,汽轮机热耗率和汽耗率降低程度显着,提高了机组的发电效率。此外,低真空供热和低压抽汽供热虽然是目前国内比较成熟、常见的供暖技术,均能够为用户提高较为可靠的热源,但依旧存在着不同的差异。通过对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的供热改造实例分析,可以得出虽然低真空供热汽轮机组发电热效率略有降低,但电厂整体热效率有较大提升,与低压抽汽供热的汽轮发电机组相比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阎晓亮[4](2019)在《热电厂低真空循环水供热改造技术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采用循环水供热可以提高汽轮机组的热效率,能够得到较好的节能效果。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北方一些电厂陆续将部分装机容量≤50MW的汽轮机用于低真空运行,近几年开始尝试对200MW以下机组进行改造,取得了一定效果。采用排汽加热循环冷却水直接供热或作为一级加热器热源,进行冬季采暖供热,经过多家电厂运行实践表明,从技术角度讲该技术可靠,机组运行稳定。抽凝机组采用低真空循环水供热时,汽轮机组无需大规模改造,只需将凝汽器循环冷却水的入口及出口管路接入供热系统。从汽轮机运行角度考虑,这种改造是一种变工况运行。将冷凝器作为一级加热器,利用排汽的汽化潜热加热循环水,用循环水代替热网水供暖,从而将排汽汽化潜热加以利用;热网中的热用户就相当于循环冷却系统中的冷却塔,循环水在凝汽器中吸收热量送至热用户散热后,再回到凝汽器重新吸热循环。为保证凝汽器低真空安全运行,正常情况下水侧压力不能超过0.196MPa,因此,必须加固凝汽器使其承压达到0.4MPa,其供、回温度采用60℃、50℃为宜。由于低真空运行只是汽轮机的特殊变工况对汽轮机本体没有改动,但凝汽器在低真空运行期间,汽轮机组的发电量受供热量直接影响。因此,合理确定供热面积对汽轮机的经济运行影响很大。本文对大连泰山热电厂和中电投赤峰热电厂循环冷却水余热利用的技术开展研究。大连泰山热电厂拥有8400t/h流量循环冷却水,中电投赤峰热电厂拥有6000t/h流量循环冷却水,冬季水温稳定在18~26℃之间,而这部分热能在冷却塔的喷淋冷却过程中白白损失掉,同时冷却水的蒸发也损失了大量水分(大连泰山电厂每年采暖期损失824448吨水,赤峰热电厂每年采暖期损失127368吨水)。利用高温热泵技术和热网切换技术及相关设备,把热电厂的循环冷却水作为低温热源,提取回收其中的大量低温热能。经过改造后大连泰山电厂每年节约标准煤量36949吨,赤峰热电厂每年节约标准煤量28480吨,有效节约能源、减少大气污染和CO2排放。改造工程可以利用多种方案:利用高温热泵和循环水相结合实现集中供暖;采用热网切换达到提高供热量;采用串联供暖系统,实现综合能效最大化。通过计算研究表明:高温热泵和循环水相结合回收余热方案和切换热网方案各有优缺点,适于在不同地区进行推广应用。

潘杭萍[5](2019)在《供热系统能量梯级利用开发及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社会用电需求增幅回落,供热需求持续增加,凝汽式机组供热改造的研究,对热电联产的降低成本、节能减排有着重大意义,推进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地建设。目前对凝汽式机组进行供热改造,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供热改造经济性评估体系,忽视了供热抽汽的可用能损失,没有充分发挥热电联产的最大效能。因此,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按供热抽汽的能级高低进行能量梯级利用,是当前大型凝汽式汽轮机供热改造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凝汽式机组的供热改造研究分为民用供暖与工业供热。对凝汽式机组供暖改造进行分析研究,根据不同供热需求,分别对其改造为背压机、抽背机的方案进行热力计算,得出合理改造方案。调研实地工业供热需求,从供热可靠性、机组负荷变化的适应性、供热抽汽对机组安全性的影响和供热经济性等方面综合考虑,以低温再热蒸汽为主供热汽源,四抽蒸汽作为备用汽源。开发能量梯级利用抽汽供热系统,抽汽经过底置式背压供热汽轮机做功后送往热网,最大限度提高供热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和综合经济性。基于EBSILON软件,对抽汽供热系统进行电负荷、热负荷双重变化的主要工况仿真建模。对底置式背压供热汽轮机进行变工况运行分析。随着主机负荷的降低,底置式背压供热汽轮机效率存在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主机进汽量不变,随着供热量的增加,机组热耗率降低,供热净收益增加。计算抽汽量对汽轮机和锅炉再热器运行安全的影响,得出抽汽供热量的极限供热范围。针对现有底置式背压供热汽轮机的进汽方式及其弊端,提出一种新型的底置式背压供热汽轮机,根据主机负荷运行工况,调整底置式背压供热汽轮机进汽方式。分别对额定进汽压力、进汽方式切换点、新型底置式背压供热汽轮机的高压缸级数进行参数优化,提高底置式背压供热汽轮机的效率,扩大其进汽参数范围。

冯贺[6](2019)在《清苑电厂热泵吸收循环水余热的供热系统改造》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保定市区供热需求增长,大唐清苑热电有限公司的供热任务将达859MW。目前,清苑热电全厂供热能力为774MW(1号机组328MW,2号高背压机组446MW),供热缺口达到85MW。由于2号机组已完成高背压双转子供热改造,统筹考虑1、2号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方式,有必要对1号机组进行循环水余热回收改造。为有效利用热电厂低品位热源,利用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技术进行1号机组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经测算可回收循环水余热85MW,使全厂供热能力达到859MW;为此,提出了四种改造方案并进行了分析比较,最终采取独立并联热泵机组方式对1号机组进行改造并实施之;对改造后的系统进行了性能试验和效益评估,分析了其改造效果。结果表明:1号机组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后,在发电负荷210MW左右时,COP试验值1.746,COP修正值1.751与设计值1.74接近;在目前热泵运行调整中,热泵的供热量可以达到212MW,达到了设计值200MW,回收循环水余热量83.5~90.6MW,使全厂供热能力满足各时期供热负荷;主蒸汽压力、主蒸汽温度等参数修正后热耗率平均为4592.7kJ/(kW·h),供电煤耗率平均为187.6g/(kW.h),相比热泵退出时供电煤耗率平均值降低40.1g/(kW·h),经济效益明显,达到了预期的改造效果,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杨泰嘉[7](2019)在《某电厂135MW机组不同供热方式经济性比较及实践》文中指出节能和环保是当前社会的两个重大热点研究领域,火电发电厂机组的供热改造技术凭借优秀的节能减碳效果,得到了相关领域的大范围应用。本文以某电厂供热改造为例进行了供热改造方案的技术对比和经济性对比。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通过对目前四种供热改造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的分析可知低真空改造应用广泛、技术较为成熟,但对机组经济性影响较大;在满足对外同等供热出力条件下,吸收式热泵方式具有更高的经济性;凝抽背式汽轮机(NCB式)改造工作量大,国内技术不成熟;低压缸转子更换光轴主要用于小、中型机组的改造。针对机组的供热改造,应根据电厂的现况,综合考虑经济性,安全性,可行性等,然后选取最优方案。其次,以某电厂2×135MW机组的供热改造为例,并对其#1机组的吸收式热泵余热利用改造方案和#2机组低压缸转子更换光轴改造方案进行了技术对比。结果表明采用热泵余热回收利用改造方案较为复杂但可以提高一定的经济性,而低压缸改造方案实施安全简单,但会影响机组运行的经济性。最后,对该电厂的主要年运行经济性指标进行计算。通过计算可知在两台机组全勤工作时,#1机组比#2机组的月均供电量多1372.92万kWh;#2机组的月均供热量比#1机组多71593GJ;改造后#1机组的发电标准煤耗降低了 128.77g/kWh,可节省约3464万元;#2机组降低了 131.78g/kWh,可节省约3836万元。针对该电厂来说#2机组的改造方案较好,但对于常规杉机组来说,吸收式热泵余热利用改造方案更具有通用性。最后对该电厂的运行成本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该电厂总利润得正值,说明热电厂为盈利状态,经济状况良好,也从侧面证明了运行方式的可行性。

潘炜[8](2018)在《300MW汽轮机组高背压供热系统的改造设计》文中指出为满足我国北方地区的采暖供热需求,最近几年,部分企业开始对纯凝或抽凝式的供热机组进行改造升级成为高背压供热机组。高背压供热机组凝汽器中的乏汽压力会有大幅提升,相当于采用降低真空度的方法为循环冷却水加温,因此,通过对凝汽器进行改造,使其专为供热系统中的热网循环水进行加热。在这种情况下,为使机组热循环有更高的效率,进而达到高效环保的效果,就需要利用凝汽式机组排汽的汽化潜热使热网循环水升温,避免产生更大的冷源损失。本文以哈尔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的300MW级汽轮机组为研究对象,提出高背压供热机组的总体设计方案,结合实际的运行参数,对该机组进行改造。对比研究与分析改造前后机组的性能,包括汽轮机的适应性分析、热网系统的适应性分析以及低真空改造机组的变工况运行等。同时,对全厂进行优化调节,对于不同典型工况的全厂热平衡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对300MW高背压机组进行经济性分析。机组运行表明,优化改造后的300MW汽轮机的高背压循环水供热系统,使机组能更加稳定的持续供热,满足供热需求。此外,进行技改能降低能源消耗,不仅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也减少了环境污染,具有非常好的社会效益。

孙士恩,田亚,高新勇[9](2018)在《热泵与低真空耦合回收循环水余热的热力性能分析》文中认为基于热力学定律与分析理论,得出适用于以热泵与低真空方式回收循环水余热的热力性能分析模型,并进行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以额定抽汽工况为参考,3种不同供热工况的热力性能由好到差依次为:热泵供热工况、低真空供热工况、抽汽供热工况;低真空供热适合于外界热负荷较大时,而热泵供热在外界低热负荷时优势明显;热泵与低真空耦合供热时,不仅可降低初投资与机组运行风险,且具有较高的热经济性,即总热效率、总效率分别为91.16%、44.50%,节煤量达到32.69 t/h。

王龙洋[10](2018)在《汽轮机低真空供热技术及经济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冷端损失是汽轮机最大的能量损失项,低真空供热技术可以全部回收冷端热量,响应了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要求并大幅提高机组的运行经济性,该技术近年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对低真空供热技术从理论到计算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及分析,并结合国内首台超临界350MW低真空供热新建机组进行了详细的经济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低真空供热技术较常规抽凝机组热经济性大幅提升。

二、低真空循环水供热的经济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低真空循环水供热的经济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300MW抽凝机组高背压供热改造及经济性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热电联产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2 供热改造依据及必要性
    2.1 蒙西发电公司概况及气象条件
    2.2 供热现状及改造必要性
        2.2.1 供热现状及问题
        2.2.2 供热改造必要性
    2.3 主要设备及技术参数
3 高背压改造方案
    3.1 高背压改造热负荷
    3.2 高背压凝汽器设计与改造
    3.3 供热首站的改造
        3.3.1 供热首站设计
        3.3.2 改造后热网系统工艺流程
        3.3.3 供热首站设备技术规范
    3.4 汽轮机本体改造与分析
4 热经济性分析
    4.1 分析方法及计算方法
        4.1.1 热量法
        4.1.2 实际焓降法
        4.1.3 净效益法
        4.1.4 做功能力法
    4.2 热电联产热经济性能指标
        4.2.1 发电方面热经济指标
        4.2.2 供热方面的热经济指标
        4.2.3 热电联产总的热经济指标
    4.3 抽汽供热热经济性计算
    4.4 高背压供热热经济性计算
    4.5 两种方案热经济性比较分析
5 高背压改造经济效益分析
    5.1 节煤方面分析
    5.2 节电方面分析
    5.3 减排方面分析
    5.4 社会效益分析
    5.5 高背压供热改造经济效益粗略估算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2)耦合热泵的某300MW供热机组余热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发展现状
        1.2.1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2 常规热电联产供热方案
        1.2.3 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存在的问题
    1.3 热电联产乏汽余热利用现状
        1.3.1 汽轮机组低真空运行
        1.3.2 “NCB”新型供热机组
        1.3.3 常规吸收式热泵技术
        1.3.4 基于吸收式换热的大温差供热技术
    1.4 吸收式热泵概述
        1.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2 吸收式热泵的应用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系统
    2.1 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构成
    2.2 工作介质
        2.2.1 制冷剂
        2.2.2 吸收剂
    2.3 工作原理
    2.4 吸收式热泵特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耦合热泵供热系统热力学分析
    3.1 热泵模型的建立
    3.2 热力学分析
        3.2.1 (火用)分析
        3.2.2 相对经济性分析
    3.3 热泵系统性能分析
        3.3.1 不同供热工况
        3.3.2 热泵供热工况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耦合吸收式热泵供热系统实例分析
    4.1 原抽汽供热系统
    4.2 耦合热泵方案设计
        4.2.1 耦合方案选择
        4.2.2 原系统优化
        4.2.3 方案确定
    4.3 运行优化
        4.3.1 运行发现的问题
        4.3.2 解决措施
    4.4 改造效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耦合热泵供热系统经济性分析
    5.1 等效焓降法
        5.1.1 等效焓降的定义
        5.1.2 等效焓降的应用范围
    5.2 弗留格尔公式
    5.3 热电联产经济性指标
        5.3.1 发电方面的经济性指标
        5.3.2 供热方面的经济性指标
    5.4 经济性分析
        5.4.1 节能分析
        5.4.2 环境减排分析
        5.4.3 经济效益分析
        5.4.4 社会效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低压蒸汽供热与低真空循环水供热方式热力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热电联供发展历程
    1.3 国外热电联供发展
    1.4 我国发展热电联产存在的问题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汽轮机组供热数值计算方法
    2.1 工质平衡计算
        2.1.1 高压加热器和除氧器的进汽量计算
        2.1.2 低压加热器的进汽量计算
    2.2 能量平衡计算
        2.2.1 热量法
        2.2.2 实际焓降法
        2.2.3 (火用)值法
    2.3 热经济性指标计算
        2.3.1 热电联产热经济指标
        2.3.2 热经济指标
    2.4 实例计算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汽轮机组供热实例热力性能分析
    3.1 汽轮机低真空循环水供热改造实例分析
        3.1.1 低真空循环水供热工况能耗分析
        3.1.2 改造前后汽轮机热力性能对比
    3.2 汽轮机低压蒸汽供热实例热力分析
        3.2.1 供暖季节汽轮发电机组热力性能计算
        3.2.2 供暖季节汽轮发电机组热力系统分析
    3.3 汽轮机组低压蒸汽供热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热电联供汽轮机应用分析与性能研究
    4.1 低真空供热性能研究
        4.1.1 低真空循环供热工艺流程
        4.1.2 汽轮机组低真空运行供热不同真空度下排汽温度的分析
        4.1.3 汽轮机低真空供热运行对末级叶片的影响
    4.2 汽轮机组低真空供热能耗经济指标分析
        4.2.1 汽轮机组低真空运行供热不同真空度下的能耗分析
        4.2.2 汽轮机低真空运行供热经济效益分析
    4.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4)热电厂低真空循环水供热改造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1.1.2 余热回收的意义
        1.1.3 大连泰山热电厂及赤峰热电厂简介
    1.2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国外发展现状
        1.2.2 国内发展现状
        1.2.3 热电厂运行效率问题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低真空循环水供热基本理论
    2.1 热电厂供热
        2.1.1 凝气式热电厂供热原理
        2.1.2 凝气式热电厂供热特点
    2.2 低真空循环水供热
        2.2.1 低真空循环水供热原理
        2.2.2 低真空循环水供热的特点
        2.2.3 抽凝式供热机组的循环水改造
    2.3 高温热泵供热
        2.3.1 高温供热原理
        2.3.2 高温热泵供热特点
        2.3.3 吸收式热泵
    2.4 改造后年节能量的计算方法
    2.5 本章小结
3 热电厂中热泵与循环水联合供热研究
    3.1 总体方案
        3.1.1 方案设想
        3.1.2 方案实施对象介绍
    3.2 热泵方案的热负荷
        3.2.1 供热现状
        3.2.2 设计热负荷
        3.2.3 电厂供热能力
        3.2.4 供热可靠性分析
    3.3 总体方案描述
    3.4 本章小结
4 热电厂中热网切换与循环水供热结合研究
    4.1 总体方案
        4.1.1 热网切换方案设想
        4.1.2 方案实施对象介绍
        4.1.3 总体方案描述
    4.2 热网切换方案的热负荷
        4.2.1 供热现状
        4.2.2 设计热负荷
        4.2.3 电厂供热能力
        4.2.4 调峰热源厂
        4.2.5 供热可靠性分析
    4.3 供热参数的确定
    4.4 供热系统改造方案
        4.4.1 厂外热网
        4.4.2 实际运行的供热系统
        4.4.3 改造后的供热系统
        4.4.4 供热系统及设备的改造
    4.5 热负荷概况分析
    4.6 热负荷详细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汽轮机真空改造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5.1 汽轮机低压通流改造方案
        5.1.1 改造方案总述
        5.1.2 双背压双转子方案的技术要点
        5.1.3 双背压双转子互换方案实施的改造方案
    5.2 改造方案对相关系统和设备的影响
        5.2.1 对凝结水泵和锅炉给水泵的影响
        5.2.2 对开式循环冷却水的影响
        5.2.3 对低压加热器的影响
    5.3 采暖期最小热负荷工况时汽机背压的核算
    5.4 改造后年节能量的计算
        5.4.1 改造后年机组运行方式
        5.4.2 改造后年节能量的计算方法
        5.4.3 改造后年节能量的计算
    5.5 本章小结
6 热泵方案与热网切换方案经济比较
    6.1 两方案的投资估算
        6.1.1 估算的原则及依据
        6.1.2 投资概况
    6.2 资金来源及融资方案
    6.3 财务分析
        6.3.1 原始数据和计算依据
        6.3.2 主要财务指标
        6.3.3 盈利能力
        6.3.4 敏感性分析及说明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供热系统能量梯级利用开发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凝汽式机组供热改造方案
        1.2.2 凝汽式机组供暖改造经济指标
        1.2.3 凝汽式机组供热改造安全性分析
    1.3 本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抽汽供热机组仿真建模
    2.1 抽汽供热机组仿真建模平台
    2.2 抽汽供热机组整体架构
    2.3 锅炉自定义模型
        2.3.1 部件脚本自定义
        2.3.2 锅炉自定义部件
    2.4 汽轮机通流数学模型
        2.4.1 汽轮机机组数学模型
        2.4.2 蒸汽管道压损数学模型
    2.5 换热设备数学模型
        2.5.1 凝汽器数学模型
        2.5.2 表面式换热器数学模型
        2.5.3 除氧器数学模型
    2.6 供热蒸汽参数调节
        2.6.1 供热蒸汽质量流量设置
        2.6.2 供热蒸汽压力
        2.6.3 供热蒸汽调温
    2.7 补水数学模型
第三章 凝汽式机组民用供暖改造
    3.1 凝汽式机组供暖改造方案
        3.1.1 调整抽汽供暖
        3.1.2 低真空循环水供暖
        3.1.3 低压缸“零功率”运行改造
        3.1.4 利用热泵供暖
    3.2 最佳供暖改造方案的开发与优化
        3.2.1 凝汽式机组抽汽供热
        3.2.2 凝汽式机组改背压机
        3.2.3 凝汽式机组改抽背机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凝汽式机组工业供热改造
    4.1 供热参数的确定
        4.1.1 热电端供热参数
        4.1.2 供热管道压降与温降
        4.1.3 供热出厂参数与抽汽参数
    4.2 抽汽点选择
        4.2.1 四抽蒸汽
        4.2.2 高压缸排汽
        4.2.3 中压缸进汽
        4.2.4 中压缸排汽
        4.2.5 低温再热蒸汽
        4.2.6 抽汽点的比较与确定
    4.3 供热方案设计
        4.3.1 底置式背压供热汽轮机
        4.3.2 底置式背压供热汽轮机驱动设备
        4.3.3 供热蒸汽调温
        4.3.4 四抽辅助于压力匹配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底置式背压供热汽轮机
    5.1 底置式背压供热汽轮机运行分析
        5.1.1 底置式背压供热汽轮机变工况效率
        5.1.2 底置式背压供热汽轮机功率
        5.1.3 机组热耗率及经济性评估
    5.2 极限抽汽供热量
        5.2.1 供热抽汽量对汽轮机影响
        5.2.1.1 抽汽供热汽轮机叶片受力
        5.2.1.2 抽汽供热汽轮机轴向推力
        5.2.2 供热抽汽对锅炉再热器影响
        5.2.3 供热极限抽汽量
    5.3 底置式背压供热汽轮机优化
        5.3.1 现有进汽方式
        5.3.1.1 喷嘴配汽式汽轮机
        5.3.1.2 旁通配汽式汽轮机
        5.3.2 新型底置式背压供热汽轮机结构与运行方式
        5.3.3 新型底置式背压供热汽轮机优化参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学术活动与学术成果

(6)清苑电厂热泵吸收循环水余热的供热系统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热电联产排汽余热回收技术概述
        1.2.1 吸收式热泵供热技术
        1.2.2 高背压双转子技术
        1.2.3 低压转子光轴技术
        1.2.4 单转子技术
    1.3 吸收式热泵的发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2章 改造前摸底及设计参数选择
    2.1 相关设备技术规范
        2.1.1 1号机组汽轮机
        2.1.2 1号机组凝汽器
        2.1.3 1号机组循环水泵及电机
        2.1.4 热网系统
    2.2 热负荷需求分析
        2.2.1 清苑电厂供热能力
        2.2.2 保定市区建筑热负荷指标
        2.2.3 热网循环水管道情况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热泵回收循环水余热技术方案选择
    3.1 目前供热现状
    3.2 设计参数选择
        3.2.1 驱动蒸汽参数
        3.2.2 热网水参数
        3.2.3 循环水参数
    3.3 1号机组循环水余热利用方案选择
        3.3.1 1号机组循环水余热利用方案一
        3.3.2 1号机组循环水余热利用方案二
        3.3.3 1号机组循环水余热利用方案三
        3.3.4 1号机组循环水余热利用方案四
        3.3.5 改造方案对比
    3.4 热泵选型
    3.5 供热可靠性分析
    3.6 运行方式介绍
    3.7 循环水上塔调节控制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热泵回收循环水余热技术实践
    4.1 供热改造工程
        4.1.1 厂区总平面布置
    4.2 主辅工艺系统
        4.2.1 循环水系统
        4.2.2 蒸汽及疏水系统
        4.2.3 热网水系统
    4.3 改造后预期效果
        4.3.1 节煤分析
        4.3.2 减排效果
        4.3.3 社会效益
        4.3.4 经济效益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改造后试验结果及分析
    5.1 试验前期准备
        5.1.1 热泵技术规范
        5.1.2 附属系统技术规范
        5.1.3 试验目的
        5.1.4 试验标准和基准
        5.1.5 试验仪器仪表
        5.1.6 试验条件与项目
    5.2 试验数据处理
        5.2.1 流量计算
        5.2.2 热耗率计算
        5.2.3 锅炉热效率计算
        5.2.4 生产厂用电率计算
        5.2.5 热泵(组)性能系数COP计算
        5.2.6 试验结果的修正
        5.2.7 机组供电煤耗率计算
    5.3 试验结果及分析
        5.3.1 热泵不同工况试验结果
        5.3.2 热泵试验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某电厂135MW机组不同供热方式经济性比较及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课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多种供热改造技术对比
    2.1 低真空供热技术
        2.1.1 供热原理
        2.1.2 低真空运行改造的影响
    2.2 吸收式热泵余热利用技术
        2.2.1 吸收式热泵技术及改造原理
        2.2.2 热泵装置及分类
    2.3 凝汽抽汽背压机组供热技术
    2.4 低压缸转子换光轴技术
    2.5 四种供热改造方式的对比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某电厂供热改造技术分析
    3.1 电厂现状
        3.1.1 锅炉简介
        3.1.2 汽轮机简介
    3.2 #1机组供热改造方案
        3.2.1 供热能力分析
        3.2.2 供热改造工程设计
        3.2.3 热力系统设计
    3.3 #2机组供热改造
        3.3.1 低压转子改造方案
        3.3.2 高压缸通流改造技术措施
        3.3.3 中压缸通流改造技术措施
        3.3.4 低压缸通流改造技术措施
    3.4 两种供热改造方案对比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该电厂运行经济性及成本分析
    4.1 经济性分析
        4.1.1 技术经济性指标计算
        4.1.2 #1、#2机组年运行经济性分析
        4.1.3 改造前后经济性比较
    4.2 改造后成本分析
        4.2.1 成本指标计算
        4.2.2 成本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8)300MW汽轮机组高背压供热系统的改造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课题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2 高背压供热总体方案的设计
    2.1 主要设计参数
    2.2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2.3 总体方案设计
        2.3.1 设计改造的依据
        2.3.2 凝汽器的分析与改造
        2.3.3 汽轮机适应性及其改造
        2.3.4 小汽机适应性及其改造
        2.3.5 循环冷却水适应性及其改造
        2.3.6 热控配套系统的改造
    2.4 本章小结
3 高背压供热机组改造分析
    3.1 汽轮机改造适应性分析
        3.1.1 汽轮机最高允许背压的确定
        3.1.2 汽轮机低压缸流量的确定
        3.1.3 凝汽器出口最高水温的确定
        3.1.4 热网回水温度的确定
        3.1.5 热网循环水量的确定
        3.1.6 热网供水温度的确定
        3.1.7 改造汽轮机的主要技术规范
        3.1.8 改造后汽轮发电机组轴系的校核
        3.1.9 胀差值(机组)的校核
    3.2 热网系统适应性分析及其改造
        3.2.1 热网适应性分析
        3.2.2 热网技改研究
        3.2.3 热凝汽器适应性研究
        3.2.4 小汽机适应性论证及改变
        3.2.5 循环冷却水适应性论证及其改变
        3.2.6 主机凝结水系统研究分析
        3.2.7 热控、电气等辅助系统的改变
    3.3 低真空改造机组变工况运行研究及保护方法
        3.3.1 机组低真空运行的变工况运行研究
        3.3.2 低真空改造机组的运行保护方法
    3.4 本章小结
4 汽轮机高压缸热-流数值模拟
    4.1 汽轮机物理模型的建立
        4.1.1 高压缸1~12级基本结构介绍
        4.1.2 汽轮机物理模型
    4.2 汽轮机物理模型网格的划分
        4.2.1 汽轮机模型网格划分存在的问题
        4.2.2 汽轮机模型网格划分
    4.3 FLUENT计算
        4.3.1 汽轮机内部流体区域控制方程
        4.3.2 汽轮机模型的FLUENT设置
        4.3.2 FLUENT模拟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机组整体优化调整及汽热平衡分析
    5.1 全厂优化调整
    5.2 改造前、后的热平衡及运行方式
        5.2.1 改造前热平衡
        5.1.2 改造后热平衡
    5.2 全厂典型热平衡图改造前后分析比较
    5.3 本章小结
6 经济性分析
    6.1 改造前、后的热经济性指标对比表
    6.2 投资初步分析
        6.2.1 工程初步投资
        6.2.2 分析风险
    6.3 全年技术经济指标对比表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9)热泵与低真空耦合回收循环水余热的热力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低温循环水余热回收新系统
2 热力学分析模型
    2.1 分析
    2.2 单耗分析
    2.3 热经济性分析
3 实例热力学分析
    3.1 实例数据
    3.2 计算与分析
        3.2.1 不同供热方式比较
        3.2.2 低真空工况分析
        3.2.3 热泵工况分析
        3.2.4 热泵与低真空耦合分析
4 结论

四、低真空循环水供热的经济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300MW抽凝机组高背压供热改造及经济性分析研究[D]. 吴清.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6)
  • [2]耦合热泵的某300MW供热机组余热利用研究[D]. 郭峰.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3]低压蒸汽供热与低真空循环水供热方式热力性能分析[D]. 沙金.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4]热电厂低真空循环水供热改造技术应用研究[D]. 阎晓亮.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5]供热系统能量梯级利用开发及优化[D]. 潘杭萍. 东南大学, 2019(05)
  • [6]清苑电厂热泵吸收循环水余热的供热系统改造[D]. 冯贺. 华北电力大学, 2019(01)
  • [7]某电厂135MW机组不同供热方式经济性比较及实践[D]. 杨泰嘉. 华北电力大学, 2019(01)
  • [8]300MW汽轮机组高背压供热系统的改造设计[D]. 潘炜.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8(01)
  • [9]热泵与低真空耦合回收循环水余热的热力性能分析[J]. 孙士恩,田亚,高新勇. 太阳能学报, 2018(05)
  • [10]汽轮机低真空供热技术及经济性分析[J]. 王龙洋. 电站系统工程, 2018(03)

标签:;  ;  ;  ;  ;  

低真空循环水加热的经济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