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对红小龙虾繁殖性能和受精卵质量的影响

光照对红小龙虾繁殖性能和受精卵质量的影响

一、光照对红螯螯虾繁殖性能及其受精卵卵质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隗阳,水燕,朱光艳,徐钢春[1](2021)在《克氏原螯虾胚胎发育与离体孵化的研究进展及展望》文中认为克氏原螯虾是世界上分布最广、养殖最普遍的淡水螯虾。该虾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消费量巨大。克氏原螯虾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前景,然而苗种供应不足的问题一直制约着克氏原螯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规模化的人工繁殖是克氏原螯虾产业化的起点和突破口。本文概述了克氏原螯虾胚胎发育的形态结构变化、生化组成及营养代谢、酶活研究、分子和组学研究以及生态因子对克氏原螯虾胚胎发育的影响,并且概述了胚胎离体孵化的相关技术进展,探讨了克氏原螯虾离体孵化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对未来克氏原螯虾育种的展望。

蔡李娜[2](2021)在《红螯螯虾卵巢发育相关基因Tra2和Foxl2的筛选鉴定及特征分析》文中提出性别决定和分化是整个动物界里最普遍的生理现象。因此,性别调控机制研究一直是生命科学研究中最热门的领域之一。甲壳动物在演化过程中位于低等位置,导致该物种存在原始多样化、可塑性强的性别决定模式。同时,甲壳动物雌雄个体在规格上具有明显差异,存在性别二态性现象。为此,研究甲壳动物性别决定机制一方面为生殖繁育提供理论基础,另外也可为性逆转、单性育种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然而,目前除了胰岛素样促雄性腺激素(IAG)在雄性特征分化和功能维持中具有功能效应外,其他关键因子,特别是卵巢发育相关基因及作用机制的研究报道较少,亟待深入研究。红螯螯虾,俗称澳洲淡水小青龙,是重要的淡水经济虾种之一。红螯螯虾雌雄个体在规格和发育速率水平上表现互异。且相比对虾数以万计的产卵量,红螯螯虾繁殖力低、抱卵量少,存在由于苗种缺乏导致价格居高不下的问题,这也是影响该产业链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在生产上需要更多的雌虾来满足苗种的需求。上述现状表明单性化养殖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显着提高红螯螯虾产量和规格,同时也可为雌性缺乏的苗种繁育提供更多亲本。本研究对红螯螯虾性腺组织进行了转录组测序,结合已有报道,筛选得到大量涉及性腺发育相关的功能基因,其中包括Tra2和Foxl2基因。利用RACE技术获得了这两个基因的全长序列,并对其同源性和系统发育进化关系进行了分析。基于q RT-PCR技术对Tra2和Foxl2进行了时空表达分析。最后采用RNAi技术研究探讨Tra2与Foxl2基因在红螯螯虾早期性别分化中的作用。取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Illumina HiSeq 2000高通量测序技术构建了红螯螯虾性腺组织转录组数据库,获得了189456923条高质量原始序列。利用GO、NR、KEGG等七个数据库对红螯螯虾性腺组织Unigenes序列进行注释,总共获得126368个Unigenes。在性腺组织对比转录组文库中,共发现6413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32822个Unigens在卵巢中表达较高,31316个Unigenes在精巢中表达较高。结合已有研究基础,本研究从该转录组数据库中鉴定出了许多与性腺发育相关的功能基因,包括vitellogenin、IAG、cdc2、Dsx、Tra2、Fem1和Foxl2等候选基因。2)基于转录组数据,利用RACE技术鉴定到了Tra2基因的三种剪接变异体,分别命名为Cq Tra-2A、Cq Tra-2B和Cq Tra-2C。序列分析表明它们都具有高度保守的RRM结构域。用N-J方法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红螯螯虾Tra2蛋白与罗氏沼虾、中国明对虾和日本沼虾亲缘关系较近。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这三种异构体均在卵巢中高表达。通过对幼体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模式分析表明,体长为3cm时期可能是红螯螯虾性别分化的关键期。靶向基因沉默结果显示,CqTra2基因转录水平降低了约85%,且Cq Dsx基因表达水平下调,进一步证实了CqTra2在红螯螯虾性别分化中的作用。3)基于转库组数据注释得到了红螯螯虾Foxl2的转录本,并利用分子克隆技术获得其全长,长度为1695bp,共编码564个氨基酸。比对红螯螯虾Foxl2基因与鱼类、哺乳动物、甲壳动物等18个物种Foxl2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发现红螯螯虾与虾蟹类具有较高同源性。系统发育进化分析结果显示,红螯螯虾与甲壳动物聚为一支,且与克氏原螯虾的遗传距离最小。为研究Foxl2对红螯螯虾性别分化的影响,利用Real time-PCR技术检测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Foxl2在卵巢中的呈现高表达水平。另外,同样利用q PCR分析卵巢发育不同时期的Foxl2表达量,发现在卵巢发育I-V期Foxl2表达水平较高。以上结果说明Foxl2可能是一个与卵巢功能相关和维持雌性化特征的重要基因。最后,应用RNAi技术干扰CqFoxl2基因的正常表达,结果显示性别调控基因Doublesex表达量下降明显;且注射ds Foxl2雌虾的性腺指数显着低于对照组。这些结果表明转录因子Foxl2对卵巢发育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首次构建了红螯螯虾性腺转录组文库,通过功能注释筛选到大量性腺发育相关基因。其次,在红螯螯虾中分离并鉴定了CqFoxl2和CqTra2基因,对其结构进行了特征分析。基于q PCR、RNAi技术对其功能进行了初步分析,证明Tra2和Foxl2参与卵巢发育过程。这些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更好地研究甲壳类物种的性别决定分子机制,并为开发单性育种技术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基础。

王燕[3](2020)在《红螯螯虾胚胎发育组学分析及免疫基因功能研究》文中指出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natus)俗称澳洲淡水龙虾,是一种重要的新兴经济水产动物,由于其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可作为甲壳动物的模式生物进行研究。胚胎发育是个体发育的起点,胚胎发育的好坏是影响螯虾体质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病原是影响螯虾养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先天免疫系统是甲壳动物清除和杀死病原的天然防御系统。对螯虾胚胎发育和先天免疫开展研究对于丰富甲壳动物发育模式和抗病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螯虾养殖的疾病防御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本研究以红螯螯虾为研究对象,利用转录组和microRNA(miRNA)组学技术对红螯螯虾不同胚胎发育时期进行了研究,同时基于转录组数据对参与先天免疫的C型凝集素和Kazal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进行了基因克隆和功能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红螯螯虾胚胎发育转录组比较分析采用Illumina测序技术对红螯螯虾三个胚胎发育时期的转录组谱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了与发育相关的基因。共拼接得到49,436个unigenes并进行了注释和聚类,其中13,727个在NR数据库得到了注释,5,087个根据GO注释进行了分类,2,735个与189个KEGG通路有关。通过对不同胚胎发育时期的基因表达进行差异分析,共鉴定出6,658个差异表达基因。共有3,300个unigenes被鉴定为复眼色素形成期(EP)与孵化准备期(PH)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595个被注释到数据库中;5,211个unigenes被鉴定为EP与幼体时期(L)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其中2,540个被注释;1,262个unigenes被鉴定为PH与L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其中680个被注释。本研究关注点主要是与形态或性状特征、信号通路及免疫系统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与神经发生相关的Ato、Slit和Robo基因,与体分节相关的Cnc和mlpt基因及与眼睛发育相关的Apontic、Ey、Pax6和So基因均在EP期大量表达,说明EP期是神经系统形成、身体分节和复眼形成的关键时期;与附肢形成相关的Projectin基因在EP期和PH期表达量都比较高,表明EP期和PH期是附肢发育的主要阶段。Hedgehog、MAPK、Wnt、TGF-β和Notch等信号通路相关的发育基因在EP期比另两个时期的表达量高,表明EP比后两个时期具有更活跃的生物学过程。在三个胚胎发育时期,与过氧化物酶体、吞噬体和溶酶体相关的免疫基因丰富,说明红螯螯虾在胚胎时期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免疫系统,并且吞噬细胞发挥主要的作用。2、红螯螯虾胚胎发育过程中miRNA的鉴定与分析运用miRNA组学鉴定了红螯螯虾三个胚胎发育时期(EP、PH和L)的miRNA及其靶基因。共获得19个已知miRNA和331个新miRNA,这些miRNA属于50个miRNA家族。三个胚胎发育时期两两比较,共鉴定出113个差异表达miRNA,预测出2,575个靶基因,其中1,257个被注释到各数据库中。此外,有9个miRNA及其63个靶基因被发现与胚胎发育相关。其中,mi R-10及其靶基因可能调控神经系统发育和体分节。Mi R-2788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增殖影响胚胎发育。还有mi R-28(靶基因tutl)、mi R-50(靶基因fbx5)和mi R-1260b(靶基因sif)可能共同调控红螯螯虾胚胎眼睛的发育。分析了miRNA与其负调控的靶基因之间共同调控网络,这些miRNA及其靶基因构成的网络共同调控红螯螯虾胚胎组织和器官的发育。3、红螯螯虾C型凝集素(CqCTL)的基因克隆及表达根据组学部分结果研究克隆并鉴定了红螯螯虾第一个C型凝集素基因(CqCTL)。CqCTL的完整c DNA序列包含一个543 bp的开放阅读框,它编码的蛋白质含有180个氨基酸。对CqCTL的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CqCTL中含有一个糖识别结构域(CRD),在CRD中含有4个保守半胱氨酸(Cys48、Cys59、Cys76和Cys177)以及决定结合特异性的EPD(Glu80-Pro81-Asn82)和QPD(Gln146-Pro147-Asn148)基序。CqCTL与之前报道的其它物种C型凝集素具有高度的相似性。CqCTL的mRNA在所有十个组织中均可被检测到,且在肝胰腺中表达量最高。将编码CqCTL的c DNA片段重组到p ET-32a(+)载体中,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p Lys S中表达。CqCTL以可溶性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在其N端还包括Trx-、His-和S-标签。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蛋白,获得了表观分子量约为37 k Da的可溶性CqCTL。4、红螯螯虾Kazal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CqKPI)的基因克隆、表达及功能研究根据组学部分结果研究克隆并鉴定了红螯螯虾第一个Kazal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CqKPI)。CqKPI的开放阅读框包含405 bp,编码的蛋白质含有134个氨基酸序列。CqKPI具有两个Kazal结构域,均由4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具有保守氨基酸序列C-X3-C-X5-PVCG-X5-Y-X3-C-X6-C-X12-C,即每个Kazal结构域含有6个保守半胱氨酸,可以形成三对二硫键稳定Kazal结构域的构象。两个Kazal结构域P1位点的氨基酸残基分别为Ser43和Lys91,表明CqKPI可能可以抑制胰蛋白酶和弹性蛋白酶的活性。CqKPI与之前报道的其它物种Kazal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具有高度的相似性。CqKPI的mRNA在十个组织中均可被检测到,且在血细胞中表达量最高。重组的CqKPI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并利用镍柱亲和层析柱和分子筛层析柱纯化,以供进一步研究。重组CqKPI可以与花津滩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和白色假丝酵母结合;还可抑制花津滩芽孢杆菌和白色假丝酵母的生长。这些结果表明CqKPI可能通过结合病原菌,与病原菌丝氨酸蛋白酶相互作用来参与红螯螯虾先天免疫系统,帮助红螯螯虾抵抗病原体的入侵。

赵怡,杨慧赞,施君,胡庭俊,韦英益[4](2020)在《红螯螯虾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文中指出1引言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又名"澳洲淡水龙虾",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淡水经济虾种之一。它原产于澳大利亚,体型较大,外形独特,颜色鲜艳,酷似海中龙虾,并且其可食用部分多,肉质鲜美嫩滑,营养价值高,在国内市场备受青睐,价格也保持在100元/kg以上[1]。该虾有较强的适应性,攻击力弱,繁殖孵化在淡水中。除此之外,该虾生

黄智伟[5](2019)在《红螯螯虾养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红螯螯虾又名澳洲淡水龙虾,是高端淡水养殖虾类。由于红螯螯虾个体间较强的争斗习性使以及养殖技术等的制约,其养殖产业发展一直比较缓慢。本研究在室外水泥池流水养殖和室内循环水养殖条件下比较了庇护所种类、数量对红螯螯虾生长和存活的影响,分析了眼柄摘除与红螯螯虾生长、存活等的关系,并观察研究了不同庇护所下红螯螯虾的行为,为提高红螯螯虾养殖密度、建立完善相关养殖技术,促进红螯螯虾养殖产业的发展。实验主要结果如下:一、室外水泥池流水养殖模式下不同庇护所(PVC管、砖窝、遮阳网、水草、火山岩材料)对红螯螯虾的生长与存活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增设不同的庇护所均能促进红螯螯虾的生长,提高红螯螯虾养殖存活率;相比于对照组红螯螯虾体长特定生长率1.13±0.17,遮阳网组的体长特定生长率最高达到2.63±0.11。(2)投放PVC管、砖窝、遮阳网、水草、火山岩材料这5种不同庇护所养殖的红螯螯虾的最终体重分别为 6.32g±0.46g、6.45g±0.53g、7.21g±0.87g、6.57g±0.46g、6.12g±1.5g,彼此间差异不显着性(P>0.05)。(3)对于存活率,相比于没有庇护所组,增设不同的庇护所能提高红螯螯虾的存活率;相比于对照组红螯螯虾的存活率32%,遮阳网组的存活率最高达到72%,二者之间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4)投放PVC管、砖窝、遮阳网、水草、火山岩材料这5种不同庇护所养殖的红螯螯虾彼此间存活率存在显着差异性(P<0.05),其中以遮阳网庇护所组红螯螯虾的存活率最高,为69g±8.4g。因此,在室外露天流水水泥池中进行红螯螯虾养殖生产以采用遮阳网作为庇护为佳。二、室内循环水养殖模式下不同种类庇护环境(PVC管、遮阳网束、人工水草、珊瑚石、沙子材料)和不同庇护密度对红螯螯虾的生长与存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种类庇护环境中,增设人工庇护所均能促进红螯螯虾的生长,实验结束后平均体重:珊瑚石组>沙底组>PVC管组>遮阳网>人工水草组>对照组。其中以珊瑚石组具有最高生长速率(2)不同庇护所(空白对照组、PVC管、遮阳网束、人工水草、珊瑚石、沙子材料)之间存活率分别为(35±4.3、56±3.7、57±4.2、58±3.1、55±2.7、47±4.8)存在差异性(P<0.05)。(3)对于不同密度的人工水草(0%、25%、50%、75%、100%)作为红螯螯虾的庇护所其体重特定生长率分别为1.06±0.09、1.53±0.11、1.97±0.08、2.60±0.15、1.98±0.09,存活率为 34±5.2、46±4.3、48±6.1、52±4.6、55±4.8,随着遮蔽面积增大红螯螯虾的生长速率和存活率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以75%的庇护所密度具有较高生长速度和存活率。(4)考虑生长速度和存活率,室内循环水中红螯螯虾养殖建议采用PVC管,庇护所密度为75%作为庇护所具有较好生长速度和存活率。三、摘除红螯螯虾眼柄研究结果显示:(1)摘除双侧眼柄后能明显提高红螯螯虾生长,其中不摘除眼柄组、摘除单侧眼柄组、摘除双侧眼柄组其体重特定生长率分别为0.13±0.03、0.20±0.04、1.97±0.37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2)摘除眼柄能够影响红螯螯虾存活率,其中摘除双侧眼柄4周后存活率为60%,低于不摘除眼柄组存活率94.4%。(3)摘除双侧侧眼柄组能够促进性腺发育,其中摘除双侧眼柄组其性腺指数为1.23±0.06,显着高于不摘除眼柄组0.20±0.05(P<0.05)(4)摘除双侧眼柄会影响红螯螯虾体色变化,其中摘除双侧眼柄虾体偏蓝。因而在生产上可以采取在销售前两周进行眼柄摘除,放置于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进行强化培养等方式以获得大规格红螯螯虾,获取更大经济效益。四、实验通过研究红螯螯虾对不同庇护所选择(PVC管、遮阳网束、人工水草、石头、沙底),结果表明:(1)红螯螯虾养殖在5种不同庇护所中,其优先选择PVC管作为庇护所.(2)在PVC管已经被其他红螯螯虾占领的情况下后面的虾主动选择未被占领隐蔽所。(3)在庇护所数量有限的条件下才,红螯螯虾会通过斗争来获取自己领地。通过实验研究其运动的规律及行为特性,启示我们在红螯螯虾养殖生产中为保证红螯螯虾的存活率,必须设置足够的庇护所,且以管状隐蔽所为最适选择。

孙珂[6](2019)在《克氏原螯虾室内养殖与繁育生态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克氏原螯虾集约化养殖过程中,苗种问题非常关键,而决定苗种质量的是亲虾的培育过程。不同的温度、光照、水位、养殖密度等生态因子对克氏原螯虾的生长与繁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拟以体质量18±1g的克氏原螯虾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室内养殖条件的摸索(不同温度、不同水位和遮蔽物),确定克氏原螯虾最佳室内养殖生态条件,实现高存活率的目标;接着研究了不同密度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最后在克氏原螯虾达到性成熟的高峰期9月底,选择光照周期和光照强度两种影响因素,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室内条件下光照对克氏原螯虾生长与繁育的影响,旨在确定亲虾的培育过程中最佳的室内养殖生态因子,提出合理的室内培育克氏原螯虾亲虾的饲养管理方法,为克氏原螯虾的规模化繁育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实验结果如下:1.室内养殖条件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及存活的影响在其它养殖条件一致,水温分别为22℃,25℃,28℃和自然水温,经过35d的养殖,随着养殖温度的升高,克氏原螯虾的生长发育明显加快,当养殖温度25℃时其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达到峰值;温度升高到28℃时,其成活率明显下降,综合温度对其生长及存活率的影响,最适水温为25℃。在其它养殖条件一致,水位分别为1Ocm,15cm和20cm,经过35d的养殖,不同的养殖水位对克氏原螯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无显着影响(P>0.05);同时15cm水位组克氏原螯虾的成活率三组中最大(P<0.05)。最适水位为15cm。在其它养殖条件一致,遮蔽物分别为“砖块+集成塑料杯”,“砖块+集成塑料杯+水草(水葫芦、水花生)”和无遮蔽物,经过35d的养殖,克氏原螯虾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成活率的大小顺序为“砖块+集成塑料杯”组>“砖块+集成塑料杯+水草(水葫芦、水花生)”组>无遮蔽物的对照组,且有遮蔽物的两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砖块+集成塑料杯”组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另外一组成活率和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得出最适合的遮蔽物为“砖块+集成塑料杯”。2.密度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存活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养殖水温为25℃,水位为15cm,“砖块+集成塑料杯”为遮蔽物,研究了养殖密度10尾/m2,15尾/m2,20尾/m2和25尾/m2(分别用D1、D2、D3和D4表示),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及存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过35d的养殖,体长增长率D1组>D2组>D3组>D4组,且前三组明显大于D4组(p<0.05),前三组差异不显着;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D1组>D2>D3组>D4组,且D1组明显大于D2、D3组,D2、D3组明显大于D4(p<0.05);D2、D3组差异不显着(p>0.05);存活率D1组>D2组>D3组>D4组,且前三组明显大于D4组(p<0.05),D2组和D3组差异不显着(p>0.05)。克氏原螯虾血清和肝胰腺中溶菌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Di组>D2组>D3组>D4组,且D1组明显大于D2、D3组,D2、D3明显大于D4组(p<0.05);血清和肝胰腺中碱性磷酸酶的活性D1组>D2组>D3组>D4组,且D1、D2组明显大于D3组,D3明显大于D4组(p<0.05);血清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D1组明显大于其它3组(p<0.05),肝胰腺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4组没有显着差异(p>0.05);血清和肝胰腺中丙二醛的活性4组没有显着差异(p>0.05)。综合以上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克氏原螯虾的体长增量、体重增量和成活率都在明显的减少,且虾体的免疫和抗病能力也在逐渐的下降,综合空间利用率,最适养殖密度为20尾/m2。3.光照周期和光照强度对克氏原螯虾雌虾生长及性腺发育的影响养殖水温为25℃,养殖密度为20尾/m2,水位为15cm,“砖块+集成塑料杯”为遮蔽物,实验采用双因素四水平交叉分组无重复的实验设计,把光照周期A(8L:16D、12L:12D、16L:8D、20L:4D)和光照强度 B(501x、2501x、5001x、1000 lx)两因素四水平两两相交分为16个实验组,研究光照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及性腺发育的影响。光照周期和光照强度对克氏原螯虾的成活率影响显着(P<0.05),在光照周期A3(16L:8D)和光照强度B2(250Lx)这个因素水平下达到最大值;光照周期对克氏原螯虾的增重率影响显着(P<0.05),在光照周期A3(16L:8D)时达到最大值,但光照强度对其增重率影响不显着(p>0.05);光照周期和光照强度对其肝胰腺指数的影响均不显着(p>0.05)。影响克氏原螯虾雌虾生长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光照周期,其次是光照强度。光照周期和光照强度对克氏原螯虾的卵巢指数影响显着(P<0.05),在不同的光照周期中克氏原螯虾雌虾的成活率大小顺序为:A3>A2>A4>A1,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克氏原螯虾雌虾的成活率大小顺序为:B3>B4>B1>B2,克氏原螯虾的性腺指数在光照周期A3(16L:8D)和光照强度B3(500Lx)这个两个因素水平下达到最大值,根据优化水平,此时A因素取A3,B因素取B3。影响克氏原螯虾雌虾的性腺发育最重要的因素是光照周期,其次是光照强度。在该实验过程中,光照周期A3(16L:8D)和A4(20L:4D)已经出现抱卵虾,说明适当延长光照周期可以加快促进克氏原螯的抱卵。综合以上光照周期和光照强度对克氏原螯虾成长及性腺发育的影响,其最适光照为:光照周期为16L:8D,光照强度为250~500Lx。

殷悦,严维辉,郑友,彭刚[7](2018)在《红螯螯虾研究进展及在江苏的产业发展前景分析》文中认为该文主要介绍了红螯螯虾的生物学特性和主要研究进展,通过优劣势及产业现状对比,分析认为该品种在江苏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前景。

徐琼芳,岳阳,王权民,陈正洪,杜燕妮,张新贝[8](2018)在《克氏原螯虾气象因子影响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克氏原螯虾主要养殖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目前最主要的养殖模式为虾稻共作模式。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的生长发育与气象要素密切相关。水温在25-30℃时,克氏原螯虾生长较快;16-25℃水温范围内,温度越高,越有利于雌虾卵巢发育;20-30℃水温范围内,水温越高,受精卵孵化时间越短。光明和黑暗时间之比为16 h∶8 h时,最有利于雌虾性腺发育。与克氏原螯虾养殖有关的气象灾害主要有暴雨洪涝、高温热害、低温冷害。鉴于目前的养殖和气象因子影响研究及服务现状,建议气象部门开展虾-稻种养基地气象观测站网建设,开展气温与水温相关性和水温预报研究,以及气象要素对克氏原螯虾影响的定量化研究。

潘训彬,张秀霞,鲁耀鹏,郑佩华,王安利,冼健安[9](2017)在《氨氮和亚硝酸盐对红螯螯虾幼虾和亚成虾的急性毒力》文中认为【目的】近年来,红螯螯虾养殖面积越来越广泛,明确不同规格的红螯螯虾对氨氮和亚硝酸盐的耐受力,有利于提高其养成率,促进其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方法】在水温2425℃、p H 7.98.0的条件下,研究了氨氮和亚硝酸盐对红螯螯虾幼虾和亚成虾的急性毒性,分析半致死浓度(LC50)和安全浓度(SC)。【结果】总氨氮对红螯螯虾幼虾的24、48、72和96 h LC50分别为188.0、136.15、104.67和88.00 mg·L-1,SC为8.80 mg·L-1;总氨氮对亚成虾的24、48、72和96 h LC50分别为344.01、270.46、205.15和167.68 mg·L-1,SC为16.77 mg·L-1;非离子氨对幼虾的24、48、72和96 h LC50分别为10.16、7.35、5.65和4.75 mg·L-1,SC为0.48 mg·L-1;非离子氨对亚成虾的24、48、72和96 h LC50分别为18.58、14.60、11.08和9.05 mg·L-1,SC为0.91 mg·L-1;亚硝酸盐对幼虾的24、48、72和96 h LC50分别为46.76、33.88、27.97和22.81 mg·L-1,SC为2.28 mg·L-1;亚硝酸盐对亚成虾的24、48、72和96 h LC50分别为77.56、59.33、45.41和37.48 mg·L-1,SC为3.75 mg·L-1。【结论】红螯螯虾对氨氮的耐受力高于亚硝酸盐,亚成虾对氨氮和亚硝酸盐的耐受力高于幼虾。

宋光同[10](2017)在《雌性克氏原螯虾生殖系统发育过程及影响其繁殖性能的因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克氏原螯虾养殖规模的迅速增加,养殖业对优质虾苗需求量与日剧增。传统土池、稻田育苗方式,存在虾苗规格不齐、质量良莠不齐、难捕捞、运输难度大、放养成活率低等问题,常导致养殖失败。为此,本研究采用外观解剖观察、组织学方法以及正交实验、对比实验设计方法,开展了雌性克氏原螯虾生殖系统发育及人工诱导对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外观解剖观察和组织学方法,对克氏原螯虾雌性生殖系统发育及组织结构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的雌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组成,卵巢呈“Y”型;卵子发生经历了卵原细胞、卵黄合成前卵母细胞、卵黄合成期卵母细胞及成熟期卵母细胞4个时相;克氏原螯虾卵巢发育期可分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V期5个时期。卵质内滑面内质网、致密小颗粒物质、线粒体参与卵黄颗粒的合成。将卵巢呈黑色、卵黄充满卵母细胞、细胞核消失、卵母细胞与滤泡细胞分离等特征作为克氏原螯虾成熟标志。克氏原螯虾个体每年产卵1次,性腺发育不同步,群体每年存在两个产卵高峰期,一个为9、10月份,一个为4、5月份。2、按照正交试验设计原理,不考虑交互作用,选择L9(34)正交表,研究了亲虾规格、隐蔽物、光照度及放养密度4个因素对克氏原螯虾亲虾成活率、抱卵率、产卵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亲虾规格为35~50g、隐蔽物种类为‘水草+石棉瓦+砖块’、光照度为50~500Lux、亲虾密度为20尾/m2”人工诱导组合有利于提高克氏原螯虾的繁殖效果。该组合下,亲本虾平均成活率达96.25%、平均抱卵率达85.71%、平均抱卵数达436.6枚/尾。3、选择光照度<100 Lux、切除单侧眼柄、盐度8的盐水3个诱导因素随机组合为7种诱导方式,诱导克氏原螯虾繁殖实验。经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实验亲本虾的成活率差异不显着(p>0.05);光照度<100Lux组、去单侧眼柄组及光照强度<100Lux+切除单侧眼柄组3组的产卵时间较对照组提前15~18d,平均抱卵率分别为对照组的2.5倍、2.75倍和2倍。4、选择7组实验饲料,其中基础饲料(对照组,试验饲料1);基础饲料+0.5%维生素C(VC)+0.02%维生素E(VE)+8%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含6%秘鲁鱼油和2%大豆卵磷脂)(实验饲料2);基础饲料+0.5%VC+0.02%VE(实验饲料3);基础饲料+8%HUFA(实验饲料4);基础饲料+0.02%VE(实验饲料5);基础饲料+0.5%VC(实验饲料6);2#青虾全价颗粒饲料(粗蛋白≥30%)(实验饲料7),研究了 7组饲料对克氏原螯虾培育成活率、抱卵率、抱卵量及孵化率的影响。添加VC、VE及HUFA的饲料2组亲虾的抱卵率和孵化率最高,分别达75%和82.8%,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了 VC和VE的饲料3组的亲虾相对抱卵量最高,每克抱18枚卵;VC、VE和HUFA具有交互作用,能显着提高克氏原螯虾的繁殖性能。5、利用玻璃缸和塑料温棚内设的水泥池,开展了克氏原螯虾集约化繁殖、孵化及幼虾对冬季低温条件耐受能力研究。研究表明,亲本虾成活率达73.59%,抱卵率达76.11%,育成规格1~2cm的幼苗2300尾/m2,孵化后亲本虾回捕率达93.7%;体长为1~2cm和2~3cm的克氏原螯虾幼苗拥有较强的耐寒能力,可以在室外水泥池、池塘等生境中安全越冬。

二、光照对红螯螯虾繁殖性能及其受精卵卵质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光照对红螯螯虾繁殖性能及其受精卵卵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克氏原螯虾胚胎发育与离体孵化的研究进展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胚胎发育的研究进展
    1.1 受精作用和胚胎形态结构
    1.2 胚胎的生化组成及营养代谢
    1.3 胚胎发育的酶活性研究
    1.4 生态因子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1.5 分子和组学研究
2 克氏原螯虾胚胎离体孵化技术的发展
3 趋势与展望

(2)红螯螯虾卵巢发育相关基因Tra2和Foxl2的筛选鉴定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文献综述
        1.1.1 红螯螯虾简介
        1.1.2 甲壳动物性别调控机制研究
        1.1.2.1 遗传因素影响性别分化
        1.1.2.2 环境因子影响性别分化
        1.1.2.3 红螯螯虾性别分化相关研究
        1.1.3 Tra2 基因的研究进展
        1.1.4 Foxl2 基因的研究进展
        1.1.5 RNAi技术在甲壳动物中的研究进展
        1.1.5.1 RNAi技术简介
        1.1.5.2 RNAi技术在甲壳动物中的应用
    1.2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样本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3 核酸提取
        2.3.1 总RNA提取及c DNA合成
        2.3.2 基因组DNA提取
    2.4 目的基因扩增
        2.4.1 Tra2 基因全长c DNA序列扩增及部分基因组序列扩增
        2.4.2 Foxl2 基因c DNA全长序列扩增
    2.5 生物信息学分析
    2.6 实时荧光定量PCR
    2.7 转录组高通量测序
        2.7.1 RNA提取及检测
        2.7.2 Illumina文库构建与测序
        2.7.3 原始序列质量评估及过滤拼接
        2.7.4 Unigene功能注释
        2.7.5 差异基因表达及GO注释
    2.8 dsRNA体外转录及体内注射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红螯螯虾转录组高通量测序及分析
        3.1.1 转录本拼接
        3.1.2 功能注释
        3.1.3 差异基因表达分析及GO分析
        3.1.4 性腺发育相关基因筛选
    3.2 Tra2 基因的分子特征及功能研究
        3.2.1 Tra2 cDNA全长序列分析
        3.2.2 Tra2 多重氨基酸序列比对与系统进化分析
        3.2.3 Tra2 基因在红螯螯虾中的时空表达分析
        3.2.3.1 CqTra2 基因在红螯螯虾中的组织分布
        3.2.3.2 CqTra2 基因在胚胎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分析
        3.2.3.3 CqTra2 基因在幼虾性别分化关键时期的表达分析
        3.2.4 靶向沉默Tra2 基因对Dsx基因的影响
    3.3 Foxl2 基因的分子特征及功能研究
        3.3.1 Foxl2 基因c DNA全长序列分析
        3.3.2 Foxl2 多重氨基酸序列比对与系统进化分析
        3.3.3 Foxl2 基因在红螯螯虾中的时空表达分析
        3.3.3.1 CqFoxl2 基因在红螯螯虾中的组织分布
        3.3.3.2 CqFoxl2 基因在幼虾不同生长阶段的表达分析
        3.3.3.3 CqFoxl2 基因在卵巢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分析
        3.3.4 靶向沉默Foxl2 基因红螯螯虾性腺发育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
    4.1 红螯螯虾性腺组织转录组测序
    4.2 Tra2 基因对红螯螯虾性别调控的影响
    4.3 Foxl2 基因对红螯螯虾性别调控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红螯螯虾胚胎发育组学分析及免疫基因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红螯螯虾胚胎发育及组学应用
        1.1.1 红螯螯虾胚胎发育研究进展
        1.1.1.1 形态学研究
        1.1.1.2 生化组成研究
        1.1.1.3 酶学研究
        1.1.1.4 环境影响
        1.1.1.5 分子生物学研究
        1.1.2 组学技术及其在甲壳动物胚胎发育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1.1.2.1 组学技术的发展
        1.1.2.2 组学技术在甲壳动物胚胎研究中的应用
    1.2 甲壳动物先天免疫
        1.2.1 C型凝集素的研究进展
        1.2.1.1 模式识别受体
        1.2.1.2 C型凝集素的结构特点
        1.2.1.3 C型凝集素的生物学功能
        1.2.2 Kazal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的研究进展
        1.2.2.1 丝氨酸蛋白酶和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
        1.2.2.2 Kazal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的作用机理和抑制特异性
        1.2.2.3 Kazal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的生物学功能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红螯螯虾胚胎发育转录组比较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胚胎取样
        2.2.2 总RNA提取
        2.2.3 文库构建和Illuminate测序
        2.2.4 Reads质量控制、转录组组装与功能注释
        2.2.5 差异表达基因的鉴定
        2.2.6 荧光定量PCR验证
    2.3 结果
        2.3.1 胚胎发育时期的鉴定
        2.3.2 测序拼接与聚类
        2.3.3 功能基因注释与分类
        2.3.4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2.3.5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2.3.6 荧光定量PCR验证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红螯螯虾胚胎发育过程中microRNA的鉴定与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胚胎取样与总RNA的提取
        3.2.2 小RNA文库构建与测序
        3.2.3 红螯螯虾miRNA的鉴定
        3.2.4 miRNA的差异表达分析
        3.2.5 miRNA靶基因的预测
        3.2.6 miRNA及靶基因共表达分析
        3.2.7 荧光定量PCR验证miRNA
    3.3 结果
        3.3.1 小RNA高通量测序
        3.3.2 miRNA的鉴定
        3.3.3 差异表达miRNA的鉴定
        3.3.4 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的预测及注释
        3.3.5 差异表达miRNA关联靶基因共表达分析
        3.3.6 荧光定量PCR验证miRNA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红螯螯虾C型凝集素(CqCTL)的基因克隆及表达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1.1 实验动物、菌株和质粒
        4.2.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4.2.1.3 实验试剂和耗材
        4.2.1.4 实验试剂配制
        4.2.2 实验方法
        4.2.2.1 总RNA提取和c DNA合成
        4.2.2.2 CqCTL的克隆
        4.2.2.3 CqCTL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4.2.2.4 CqCTL mRNA表达的定量分析
        4.2.2.5 CqCTL的重组表达及纯化
    4.3 结果
        4.3.1 CqCTL cDNA克隆与鉴定
        4.3.2 CqCTL的序列比对与进化树分析
        4.3.3 CqCTL mRNA的组织分布
        4.3.4 重组CqCTL的表达和纯化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红螯螯虾Kazal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CqKPI)的基因克隆、表达及功能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方法
        5.2.2.1 总RNA提取和c DNA合成
        5.2.2.2 CqKPI的克隆
        5.2.2.3 CqKPI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5.2.2.4 CqKPI mRNA表达的定量分析
        5.2.2.5 CqKPI的重组表达及纯化
        5.2.2.6 重组CqKPI微生物结合实验
        5.2.2.7 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
        5.2.2.8 微生物生长抑制实验
    5.3 结果
        5.3.1 CqKPI cDNA克隆与鉴定
        5.3.2 CqKPI的序列比对与进化树分析
        5.3.3 CqKPI mRNA的组织分布
        5.3.4 重组CqKPI的表达和纯化
        5.3.5 重组CqKPI微生物结合活性
        5.3.6 重组CqKPI微生物生长抑制活性
    5.4 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红螯螯虾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2 天然繁殖生物学的研究
    2.1 分类地位
    2.2 繁殖生物学特征
    2.3 繁殖方式
    2.4 产卵及孵化
3 影响红螯螯虾繁殖的因素
    3.1 亲虾的选择
    3.2 饵料的选择
    3.3 水质及饲养管理
    3.4 温度对红螯螯虾繁殖的影响
    3.5 溶氧水平及水体理化因素对红螯螯虾繁殖的影响
    3.6 其它因素影响
        3.6.1 光照
        3.6.2 维生素E
        3.6.3雌性单放和烫伤眼柄
4 问题与展望

(5)红螯螯虾养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红螯螯虾简介
        1.1 红螯螯虾的生物学特征
        1.2 红螯螯虾养殖与研究现状
    2 生物庇护所研究现状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室外流水条件下不同遮蔽所对红螯螯虾养殖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和设备设施
        1.2 实验试剂
        1.3 实验生物
        1.4 实验场地
        1.5 实验用水
    2 实验方法
        2.1 养殖场地与基本条件
        2.2 实验设置
        2.3 养殖管理
        2.4 测量与计算方法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
        3.1 红螯螯虾的生长指标比较
        3.2 红螯螯虾的存活率
        3.3 红螯螯虾的行为反应
    4 讨论
        4.1 不同隐蔽所对红螯螯虾生长的影响
        4.2 不同隐蔽所与红螯螯虾的存活的关系
        4.3 不同庇护所下红螯螯虾的行为反应
第三章 室内循环水条件下不同庇护所对红螯螯虾养殖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仪器和设施
        1.2 试剂
        1.3 实验生物
        1.4 实验用水
    2 实验方法
        2.1 养殖环境设置
        2.2 实验养殖系统
        2.3 实验设置
        2.4 养殖管理
        2.5 数据测量
    3 实验结果
        3.1 不同庇护所下红螯螯虾的生长与存活情况
        3.2 不同密度下红螯螯虾的生长与存活情况
    4 讨论
        4.1 不同隐蔽所下红螯螯虾的生长与存活情况
        4.2 不同密度庇护所下红螯螯虾的生长与存活情况
第四章 眼柄摘除养殖模式对红螯螯虾生长与存活的影响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1.2 实验试剂
        1.3 实验生物
    2 实验方法
        2.1 眼柄摘除手术
        2.2 养殖管理
        2.3 测量和计算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眼柄摘除对红螯螯虾生长与存活的影响
        3.2 眼柄摘除对红螯螯虾脱壳率及性腺指数的影响
        3.3 眼柄摘除对红螯螯虾体色的影响
    4 讨论
        4.1 眼柄摘除对红螯螯虾生长与存活的影响
        4.2 眼柄摘除对红螯螯虾性腺发育的影响
        4.3 眼柄摘除对于红螯螯虾体色的影响
第五章 不同庇护所下红螯螯虾的行为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仪器与设备设施
        1.2 实验生物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装置
        2.2 庇护所设置
        2.3 实验处理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红螯螯虾对不同庇护所的选择性
        3.2 红螯螯虾不同庇护下的斗争行为反应
    4 讨论
        4.1 庇护所的选择行为
        4.2 不同庇护所下的行为斗争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论文创新点
    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克氏原螯虾室内养殖与繁育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克氏原螯虾的生物学特性
        1.1.1 形态特征
        1.1.2 雌雄鉴别
        1.1.3 生活习性
        1.1.4 繁殖习性
        1.1.5 克氏原螯虾雌虾卵巢发育分期
    1.2 环境因素对甲壳类动物成长及其繁育的影响
        1.2.1 温度对甲壳类动物生长及其繁育的影响
        1.2.2 密度对甲壳类动物生长及其繁育的影响
        1.2.3 光照对甲壳类动物生长及其繁育的影响
        1.2.4 其它环境因素对甲壳类动物生长及其繁育的影响
    1.3 我国克氏原螯虾养殖业发展现状
        1.3.1 克氏原螯虾养殖产值、产量与养殖面积
        1.3.2 克氏原螯虾养殖模式
        1.3.3 克氏原螯虾养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室内养殖条件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及存活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第3章 密度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及免疫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第4章 光照周期和强度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及繁育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7)红螯螯虾研究进展及在江苏的产业发展前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红螯螯虾研究进展
    1.1 繁殖生物学
    1.2 营养与饲料
    1.3 养殖技术与模式
    1.4 其他方面
2 红螯螯虾产业现状
3 江苏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3.1 发展优势分析
        3.1.1 营养丰富
        3.1.2 规格大, 生长快
        3.1.3 食性杂、宜长途运输
        3.1.4 出口创汇能力强, 养殖效益十分可观
    3.2 发展劣势分析
        3.2.1 地理及气候
        3.2.2 育苗技术
        3.2.3 养殖技术
        3.2.4 基础研究薄弱
    3.3 发展前景分析

(9)氨氮和亚硝酸盐对红螯螯虾幼虾和亚成虾的急性毒力(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氨氮对红螯螯虾的急性毒性效应
    2.2 亚硝酸盐对红螯螯虾的急性毒性效应
3 讨论
    3.1 氨氮对虾类的急性毒性
    3.2 亚硝酸盐对虾类的急性毒性

(10)雌性克氏原螯虾生殖系统发育过程及影响其繁殖性能的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克氏原螯虾繁殖生物学研究
    2 虾雌性生殖系统发育研究
    3 影响克氏原螯虾繁殖效果的主要因素研究
    4 克氏原螯虾苗种集约化繁育研究进展
引言
    1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雌性克氏原螯虾生殖系统发育过程实验结果
        2.1.1 克氏原螯虾卵巢成熟系数周年变化特征
        2.1.2 解剖结构及生殖腺组织结构
        2.1.3 卵子发生
        2.1.4 卵巢发育分期
        2.1.5 克氏原螯虾雌性生殖系统超微结构
    2.2 规格、隐蔽物、光照度和密度对克氏原螯虾繁殖的影响实验结果
        2.2.1 亲本虾规格对克氏原螯虾繁殖的影响
        2.2.2 隐蔽物对克氏原螯虾繁殖的影响
        2.2.3 光照强度对克氏原螯虾繁殖的影响
        2.2.4 亲本虾密度对克氏原螯虾繁殖的影响
    2.3 光照强度、切除单侧眼柄和盐度对克氏原螯虾繁殖的影响实验结果
    2.4 VC、VE及高度不饱和脂肪酸交互作用对克氏原螯虾繁殖的影响实验结果
        2.4.1 不同饲料种类对克氏原螯虾亲本虾成活率的影响
        2.4.2 不同饲料种类对克氏原螯虾繁殖性能的影响
    2.5 克氏原螯虾集约化繁育试验结果
        2.5.1 人工诱导繁殖试验结果
        2.5.2 克氏原螯虾抱卵虾孵化试验结果
        2.5.3 克氏原螯虾幼苗对低温耐受能力试验结果
3 讨论
    3.1 关于克氏原螯虾卵巢、输卵管结构特点
    3.2 关于克氏原螯虾卵子发生问题
    3.3 关于克氏原螯虾卵巢发育分期问题
    3.4 关于克氏原螯虾雌性生殖系统超微结构
    3.5 关于克氏原螯虾产卵问题
    3.6 影响克氏原螯虾繁殖性能的因子
    3.7 关于光照强度、切除眼柄及盐度的相互作用
    3.8 功能性添加剂对克氏原螯虾繁殖性能的影响
    3.9 克氏原螯虾集约化繁育的可行性
    3.10 低温对克氏原螯虾幼苗成活率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光照对红螯螯虾繁殖性能及其受精卵卵质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克氏原螯虾胚胎发育与离体孵化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 隗阳,水燕,朱光艳,徐钢春. 江苏农业科学, 2021
  • [2]红螯螯虾卵巢发育相关基因Tra2和Foxl2的筛选鉴定及特征分析[D]. 蔡李娜.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 [3]红螯螯虾胚胎发育组学分析及免疫基因功能研究[D]. 王燕.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20(01)
  • [4]红螯螯虾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J]. 赵怡,杨慧赞,施君,胡庭俊,韦英益. 广西畜牧兽医, 2020(01)
  • [5]红螯螯虾养殖技术研究[D]. 黄智伟. 海南大学, 2019(06)
  • [6]克氏原螯虾室内养殖与繁育生态学研究[D]. 孙珂. 长江大学, 2019(01)
  • [7]红螯螯虾研究进展及在江苏的产业发展前景分析[J]. 殷悦,严维辉,郑友,彭刚. 水产养殖, 2018(10)
  • [8]克氏原螯虾气象因子影响研究现状与展望[J]. 徐琼芳,岳阳,王权民,陈正洪,杜燕妮,张新贝.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8(02)
  • [9]氨氮和亚硝酸盐对红螯螯虾幼虾和亚成虾的急性毒力[J]. 潘训彬,张秀霞,鲁耀鹏,郑佩华,王安利,冼健安. 生物安全学报, 2017(04)
  • [10]雌性克氏原螯虾生殖系统发育过程及影响其繁殖性能的因子研究[D]. 宋光同. 安徽农业大学, 2017(04)

标签:;  ;  ;  ;  

光照对红小龙虾繁殖性能和受精卵质量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