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清洁能源在汽车上的应用前景

几种清洁能源在汽车上的应用前景

一、几种清洁能源在汽车上的应用前景(论文文献综述)

白超杰[1](2020)在《基于光伏发电的房车电源管理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将房车作为出行游玩的交通工具。为了追求更高的游玩质量,房车上搭载的用电器也越来越多,用户稍不注意可能会造成生活电源亏电。房车生活电源充电方式有发电机充电与市电充电:使用房车的发电机与外接燃油发电机对生活电源充电噪音较大且消耗燃油,影响游玩的质量和房车的续航能力;市电充电需要有接入220V交流电的条件,无法随时为蓄电池充电。采用太阳能作为房车提供能源的方法可以为其提供方便清洁的能源。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光伏发电的房车电源管理器,利用太阳能为房车生活电源以及房车负载供电。首先对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及选型进行介绍,为提高光伏发电的利用率提出一种负载供电控制策略;为了保证蓄电池使用寿命对蓄电池工作区间进行划分;设计实验测试蓄电池相关特性并分析其原因;分析影响电池的容量因素,设计采用开路电压法与安时积分法相结合的SoC算法并对安时积分法进行修正。其次分析光伏发电原理及特性并建立数学模型,仿真分析其工作特性与环境因素对其输出功率的影响;分析对比常见的MPPT,根据扰动算法的弊端提出一种自适应步长扰动观测法。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比传统扰动观测法追踪速度快了0.05且稳态振幅更小,在光照强度变化下也有较快的追踪速度以及较小的振幅。然后根据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了系统的硬件电路与软件设计。其中硬件部分采用BUCK电路作为电能转换主电路,并完成主电路关键器件选型参数计算;详细介绍了系统设计的单片机最小系统、电压电流采集、温度采集、驱动电路、RS-485通信电路的实现原理以及器件选型;其次详细介绍了系统软件部分的主流程和部分设计流程,同时设计了基于Qt的上位机界面设计。最后对系统进行联调,验证系统各部分功能,首先进行采集精度测试和上位机控制测试;然后在室外环境下对系统进行测试,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李响[2](2020)在《基于实用型太阳能电动汽车的造型设计》文中提出本文主要目的是以实用型太阳能电动汽车为基础,结合理论研究与创新设计,最终通过数字模型展示的方法进行课题实践。致力于推动在未来时代背景下满足绿色出行的实用型汽车的设计发展。研究内容与方法通过五个模块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对课题的背景意义、研究内容方法及现状进行阐述,科学系统地完成了对课题研究的整体介绍。第二部分首先对电动汽车的设计及开发流程进行论述,其次对电动汽车的几个主要分类进行论述,并对其中部分先进技术及实际案例的造型创新点进行创新引用与改造。第三部分对太阳能汽车的概念起源、前景局限等进行概述;了解其结构、工作原理及相关领域的科技前沿发展。并重点掌握太阳能电池板技术及其与造型设计的关系,阐述其实用性。为接下来的课题设计工作做准备。第四部分为实践创新阶段,首先通过对用户及市场的调研数据来分析其未来阶段的可行性。其次对符合课题设计初衷的色彩及材料进行可行性分析。在车身设计阶段,通过课题前期的研究分析确定车身类型;将燃油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的车身曲线进行抽象对比,总结未来车身造型的发展趋势,将车身曲线造型与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创新融合,以保证续航里程与美观的协调性。车身前脸将传统汽车的进气格栅做进风口改造,通过风能对汽车进行部分供能,以达到多方面利用绿色能源的目的。车轮、背部设计、车灯等各部分则进行大量的案例拆解与结合,并逐一进行设计创新与改造。文章最后对课题进行了概括性总结,将各阶段主要研究工作进行划分,并结合实际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等对课题进行了积极的展望。

刘佳欣[3](2020)在《面向年轻群体的自动驾驶汽车设计趋势探究》文中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汽车越来越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人们的出行中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技术的进步为汽车设计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自动驾驶汽车的飞速发展也带来了更多结构、布置、造型上的变化。与此同时,年轻群体正逐渐成为汽车消费市场的主力军,他们的需求较大程度上可代表未来几年的汽车消费市场需求。他们的生活习惯同其他群体又有很大的不同,有着新的审美标准和出行需求,更注重自我价值的体现。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将自动驾驶汽车设计与用户研究结合,通过对自动驾驶汽车设计要素的分析,以及用户生活形态、消费特点等的研究,确定自动驾驶汽车的设计特点,挖掘出潜在用户需求,进而总结设计趋势。文章首先对自动驾驶汽车发展历程与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了解了行业发展趋势与特点。而后对自动驾驶汽车设计要素进行了研究。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外观造型主要视觉元素与内饰设计要素进行归纳,总结自动驾驶汽车在外观造型与内饰设计上的设计特点。进而通过调研与信息整理,分析了年轻群体的时代特性与社会背景、需求特征等信息,有助于用户调研内容的确定。以生活形态理论为基础,从人口统计变量、生活形态变量、车辆偏好与出行需求几方面进行问卷调研。采用聚类分析、交叉分析的分析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细分群组,总结出了群体共同点与差异性。结合深入访谈的方式得到用户更深层次的需求和特征,有助于设计趋势的转化。最后,根据前几部分的分析与调研,总结出面向年轻群体的自动驾驶汽车设计趋势,并进行相关初期概念设计,对研究结论进行验证。

张文卓[4](2020)在《纳米阵列催化电极制备及电解水制氢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们对美好环境的向往日益增长,发展氢燃料汽车再一次被提上了新的高度,这直接促进了氢燃料汽车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制氢产业,据统计我国2030年加氢站数量将达到1000座,届时人类对氢燃料的需求将会更加迫切。在众多的制氢方法中,电解水制氢以制氢纯度高、操作方便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同时通过与风能、潮汐能、核能以及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发电手段结合可以实现100%的零污染,从根本上解决能源与环境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电解水制氢势必会成为未来工业制氢的主流方法。电解水制氢装置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是其催化电极材料,采用高效的催化电极材料可以有效克服阴极析氢(HER)和阳极析氧(OER)的固有活化障碍,节约耗能,降低制氢成本。因此研究开发高催化活性、价格便宜、持久稳定的催化电极是当今电解水制氢领域的重中之重。本论文以非贵金属磷化物为研究对象,设计并制备出了一系列具有核-壳复合异质阵列结构的纳米催化电极。运用多种现代表征手段详细研究了反应条件对催化电极的结构、形貌、元素成分及价态的影响规律,同时重点对其电催化性能(HER、OER)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并阐释了这种复合异质结构催化电极的高效催化反应机理。在此基础上,将制备的高效催化电极组装成电解水制氢装置并将该装置与传统发动机结合,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汽油发动机掺氢掺氧燃烧工作模式。采用GT-Power模拟软件对该燃烧模式下发动机的工作过程进行模拟,并对相关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本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高导电的柔性碳布同时作为生长基底和集流体,运用水热、磷化等合成方法成功制备出一系列Fe掺杂的CoNi0.5P纳米分等级阵列结构电极材料,通过改变Fe元素的掺杂量巧妙地实现了纳米催化电极材料微观形貌的有效调控,使其从纯纳米线阵列结构逐步转变成纳米线-纳米片并存的分等级阵列结构,并最终转变成纯纳米片阵列结构。这种化学组成成分和形貌结构上的变化进而实现了对其电解水催化性能的有效调节,电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其中具有分等级线-片并存阵列结构的CoNi0.5Fe0.125P催化电极具有最优的的内在催化活性和导电性能,以及更多的反应活性位点,因此其表现出了优良的电催化活性。在HER和OER过程中,该CoNi0.5Fe0.125P催化电极分别仅需74 mV和290 mV的过电位就可以达到10 mA cm-2的电流密度。2)在上述磷化物纳米阵列结构电极材料的研究基础上,通过采用采用水热、高温烧结、电沉积和磷化的合成方法,设计并成功制备出了一系列具有核-壳复合异质阵列结构的Ni2P纳米颗粒包覆Co0.5Fe0.5P纳米线催化电极(Ni2P@C0.5Fe0.5P,CWNF)。该复合异质阵列结构发挥了核、壳催化电极材料之间的协同催化效应,同时通过简单地改变电镀过程的时间可以有效调节核-壳组成比例,从而可以对其协同催化效应进行优化,进一步提升整体催化电极的双效电解水催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电沉积时间为20 min时制备出的催化电极(CWNF-20)具有最优的电解水催化性能。在HER和OER过程中,其分别仅需68 mV和270 mV的过电位就可以达到10 mA cm-2的电流密度。虽然该性能仍弱于贵金属催化电极,但明显高于上文中的CoNi0.5Fe0.125P催化电极。3)为了更好地发挥复合异质阵列结构核、壳催化电极材料间的协同催化效应,分别对核、壳催化材料的化学组成及晶体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以具有高导电性的自支撑Mn掺杂Ni2P纳米片阵列结构晶体材料作为核催化剂,可以加速电子从集流体传递到催化剂上;同时采用电化学活性比表面积极大的非晶膜状NiO薄片作为壳催化剂,以更好的被电解液浸润并提供更多的催化反应活性位点。因此这种非晶/晶体核-壳复合异质阵列结构催化电极(A-NiOx/Mn5-Ni2P)拥有极其优异的双效电解水催化活性,其仅需1.54V的电压就可以达到10 mA cm-2的电流密度,已经超越了 Pt/C‖IrO2/C贵金属催化电极的组合。4)将制备的具有最佳电催化性能的非晶/晶体核-壳复合异质阵列结构催化电极组装成电解水制氢装置,并将此装置应用于传统的汽油发动机系统中,设计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汽油发动机掺氢掺氧燃烧模式。采用GT-POWER软件对该燃烧模式下发动机的工作状态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纯汽油以及汽油掺氢燃烧模式,该汽油掺氢掺氧燃烧模式赋予了发动机更好的燃油经济性、动力性能以及排放特性。

汤传琦[5](2020)在《氢混合燃料汽车车载制氢系统的设计、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氢气被认为是内燃机最理想的替代燃料之一,尤其是作为燃料添加剂使用时节能减排效果显着,因此氢能汽车也被广泛研究。然而现阶段加氢站的建造和运营成本高昂,系统产业布局存在欠缺,纯氢汽车的推广和发展因加氢困难而受到阻碍。氢混合燃料汽车的氢气消耗量相对较少,可通过车载制氢的方式来解决氢气来源问题,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但是车载制氢的相关规律和低温使用问题还有待研究和解决。本文通过试验的方法探究了操作条件对车载电解水制氢机的性能影响规律,并基于该结果为氢混合燃料汽车设计了一套插电式车载电解水制氢系统,该系统通过结构优化解决了水在低温环境下结冰致使制氢机无法使用的问题。最后,将该系统实际搭载到一台氢混合燃料汽车上进行了整车标定和测试。本文首先搭建了车载制氢机性能测试系统,利用该系统研究了电解液温度以及电源电压对车载制氢机的性能影响规律。实验时保持环境温度恒定为25°C,电解液温度试验范围为10~70°C,电源电压试验范围为11~15 V。试验结果表明,适当提高电解液温度可改善电化学反应,增加制氢速率,降低制氢装置能耗;提高电源电压虽可以大幅增加制氢速率,但同时也导致了制氢效率的快速下降。对于本系统中的制氢机来说,电解液的最佳工作温度应不低于50°C,而在满足制氢需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电源电压。通过对车载电解水制氢的能源消耗以及实际应用可行性的简单分析,选择引入电动汽车充电桩的电能来完成车载制氢过程。基于车载制氢机的技术参数和试验得出电源电压的参数范围,对充电插座以及车载充电机进行选型。充电插座选择国标慢充插座,车载充电机可将交流电转化至制氢机工作需要的直流电压范围。整个插电制氢的过程通过一套自主开发的氢气系统电子控制单元来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为了解决车载电解水制氢机在冬季使用时水容易结冰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制氢机防冻系统。通过对制氢机内部结构进行优化,可在制氢结束后将电解槽中的电解液全部排出到制氢机内部水箱中,同时引入外部空气对电解槽进行吹扫以降低其含湿量,此方法可有效保证制氢机低温使用安全。此外,通过一套可控温加热系统,使制氢机在再次使用时快速恢复到工作状态。最后,基于北汽绅宝D50轿车将其改装成为氢混合燃料汽车,对其在各个运行工况下的氢气/汽油喷射参数进行标定,并在整车转毂测功机上对其进行NEDC循环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氢混合燃料汽车所采用的纯氢冷启动、部分负荷掺氢以及大负荷适当降低掺氢比例甚至纯汽油运行相结合的运行模式,节能减排效果显着。与原车相比,氢混合燃料汽车在整个NEDC循环下的HC、CO和NOX排放分别降低了70.27%、47.70%和58.62%,油耗降低了13.74%。

孙勇[6](2020)在《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参数匹配及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汽车数量急剧增长带来便利的同时,带来了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问题。研究新能源汽车技术是减小资源与环境压力的一条出路。混合动力汽车作为一种多重动力来源的新能源汽车,兼具纯电动汽车高效率低排放和石油燃料比功率、比能量高的优点,明显提高了传统汽车的燃油经济性与排放特性,还保证了纯电动模式的续驶里程。本文以混合动力汽车为研究对象,对其动力系统参数匹配及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的多种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对比分析不同结构形式的优缺点。以某款混合动力车型为参考车型,根据经济性与动力性相关要求,设置整车参数以及性能设计目标;对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部件进行详细的研究,完成了对发动机、电机、电池组、变速箱的选型和参数匹配的计算工作,确定了初步的方案。在此基础上,利用ADVISOR和MATLAB/Simulink软件,对包括整车、发动机、电机、蓄电池、变速器等动力系统部件进行建模,并在不同工况下运行仿真,验证了选型和参数匹配的合理性。最后通过对改进的遗传算法——元胞遗传算法的研究,选择发动机功率与电机功率作为优化对象,建立汽车动力性能与经济性能多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得到参数最优值。仿真结果表明,汽车动力性与经济性有一定提升,元胞遗传算法对参数优化有一定适用性。

王洋[7](2019)在《内燃机低温重整燃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燃料重整、改变燃料燃烧化学反应路径是提高热效率并降低有害排放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是当今国际内燃机燃烧学研究的前沿课题。基于均质压燃、低温燃烧相关理论,本文首先提出了发动机可控燃烧化学反应路径高效清洁燃烧新概念,实现灵活缸重整燃烧(Flexible Cylinder Engine,FCE)模式。针对该模式下的燃料重整过程、冷却过程以及缸内燃烧过程开展了系统地数值模拟研究,并通过试验研究验证了燃料燃烧化学反应路径控制策略在发动机上应用的可行性。在FCE燃烧模式下,发动机由工作缸和灵活重整缸组成。重整缸可以根据发动机运行工况特点,对喷入的燃油浓混合气进行压缩加热实现低温重整,重整后的重整气经管路冷却后,导入到混合腔内与空气混合,再继续导入到工作缸中,与进入工作缸内的新鲜燃料混合再燃烧。发动机工作过程热力学模型研究的结果表明,对于四缸发动机,采用一个重整缸和三个工作缸(“一拖三”)时,FCE模式下发动机的进气均匀性系数为4.80%;而对于六缸发动机,在采用两个重整缸和四个工作缸(“一拖二”)时,进气的均匀性系数为2.06%。因此,六缸发动机采用“一拖二”方案更适合于FCE模式。燃料的重整研究结果表明,在重整过程中,初始进气温度和当量比对重整过程的影响要大于初始进气压力对重整过程的影响;燃料脱氢产生自由基,通过一次加氧-一次异构化-二次加氧-二次异构化分解是产生不同重整产物的关键步骤;随着重整温度升高,重整产物的生成由燃料典型的低温氧化路径,逐渐向低温氧化和热解耦合的路径转变。燃料重整产物冷却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冷却初期(<0.01s)对低温重整产物的影响最大,而在冷却过程的后续阶段(>0.01),重整产物的浓度基本趋于稳定;对于保温冷却、线性冷却和自然冷却三种冷却策略,低温重整关键物种浓度变化的量级有所差异,保温冷却策略对重整产物的影响最为明显,其次是线性冷却策略,而对重整产物影响效果最弱的是自然冷却策略,即按照冷却策略对重整产物影响强弱排序为:保温冷却>线性冷却>自然冷却。为揭示重整产物与燃料燃烧的作用机理,分别对正庚烷、PRF50和PRF90三种燃料的低温重整气与对应燃料混合的燃烧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有重整产物参与的燃烧过程中,重整产物的加入会促进或抑制对缸内燃烧状态具有重要影响的OH生成。一般情况下,在燃料燃烧着火阶段,OH主要由典型的低温反应过程生成。但是随着重整产物加入后,提高了由短链烷烃、烯烃、炔烃(如CH4、C2H2、C2H4等),以及短链有机过氧化物(如CH3O2H、C2H4O2H等)和醛酮类过氧化物KETs等小分子物质对OH生成的影响;并且当高活性的重整产物加入后,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燃料的层流燃烧速度;同时,与排放关系较为密切的相关物种C2H2、C2H4、C3H4、C3H6、1,3-C4H6、CH2O和CH3CHO等的摩尔分数也会随着重整产物的加入而有所降低。本文最后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研究了燃料燃烧化学反应路径控制策略在发动机上应用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PRF50燃料在变温度重整策略下重整,当重整温度在较低的温度范围内时,随着温度升高,重整气活性逐渐升高,而当重整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后(本研究为600K),随着重整温度继续升高,重整气活性反而下降。并且不同重整温度下的重整气在导入缸内后,CO和UHC排放最大降幅分别为17.02%和37.98%,同时发动机的指示热效率最高可以提高4%(绝对值);当重整温度处于重整气高或低活性范围内时,重整时间越长,重整气活性越强或越弱,但该规律在重整温度处于重整气活性突变点附近时不适用,因为此时重整产物存在一个活性最强或最弱的重整时间,重整气活性的变化并不是随重整时间线性规律变化。在本文中所选的工况条件下,600K为重整产物活性改变点的重整温度,通过改变重整时间,循环波动系数可以下降到3%;当重整温度处于重整产物高活性范围内时,重整产物的活性随着重整比例升高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而当重整温度在重整产物低活性范围内时,重整产物的活性表现为随着重整比例升高而不断变弱的规律。通过控制重整比例,燃料燃烧效率可提高至98.5%。通过改变发动机转速研究重整产物与燃料的作用时间对后续燃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燃料重整策略对发动机低转速下燃料燃烧过程的影响较大,随着发动机转速提高,重整产物与燃料作用时间变短,重整产物对燃料燃烧相位的影响变小,对燃烧持续期变化范围的影响也变小。

梁伟[8](2019)在《车身用AA5182-CFRP胶接接头参数及动态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轻量化材料如铝合金、碳纤维、高强钢等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轻量化材料的广泛应用随之带来的是异种材料连接的问题。而传统的焊接、铆接等在连接金属与复合材料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胶接作为一种可以对异种材料进行连接且不会破坏母材的连接技术,能够解决汽车上轻量化金属材料如铝合金与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之间的连接。本文选用轻量化材料铝合金AA5182和碳纤维复合材料T300碳纤维板,用胶接技术对其进行了连接,并对工艺参数对接头性能的影响、接头动态性能、接头微观失效行为和失效机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对胶接接头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确定,并基于影响胶接接头强度的因素,研究了接头参数对于胶接接头强度和失效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Al/CFRP单搭接胶接接头,随着搭接区域长度的增加,胶接接头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也随之增加,但载荷增长的速率逐渐减小。铝板的厚度对于胶接接头的强度也有一定的影响,随着铝板厚度的增加,胶接接头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也随之提升,接头的失效模式由母材失效转变为以胶层内聚失效为主的混合失效模式。其次,对Al/CFRP单搭接胶接接头在不同剪切速度下的剪切性能和失效模式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对失效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剪切速度的提升,胶接接头的剪切强度也随之提升。在失效模式上,准静态剪切与不同速度下的高速剪切失效面均为混合失效,但在不同的加载速度下胶层内聚失效和碳纤维失效所占的比例不同。DIC分析表明在胶接区域的边缘应变值较大,裂纹最容易在此处产生导致接头失效。最后,对Al/CFRP单搭接胶接接头的疲劳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到了胶接接头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疲劳寿命,并拟合了S-N曲线。研究发现,在低应力水平下,胶接接头的疲劳性能极好,失效行为为母材失效和胶粘剂内聚失效的混合失效模式,疲劳循环寿命在5×106次以上。而在高应力水平下,接头的疲劳寿命迅速下降,失效模式主要为胶层内聚失效。同时,对疲劳过程中接头的位移分析发现,接头的位移变化在循环过程中不明显,接头在疲劳循环过程中大部分的疲劳循环都用于产生初始裂纹,裂纹产生后逐渐扩展,接头失效。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9](2017)在《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文中研究指明为了促进中国汽车工程学科的发展,从汽车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控制、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汽车电子化、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以及汽车碰撞安全技术5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汽车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汽车NVH控制方面综述了从静音到声品质、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主动振动控制技术等;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方面综述了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等;汽车电子化方面综述了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转向电控技术、汽车制动电控技术、汽车悬架电控技术等;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方面综述了中美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复杂交通环境感知、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并给出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联网和人机共驾等典型应用实例解析;汽车碰撞安全技术方面综述了整车碰撞、乘员保护、行人保护、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等。该综述可为汽车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李峥[10](2016)在《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外饰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能源汽车在未来将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同时新科技的应用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将给新能源汽车的结构性能带来新的发展。而在今后的几年时间里面将会有一个向新能源汽车过度的时期,在人们逐渐接触到接受新能源汽车的过程中如何运用相应的设计语言和比例来让人们更好的接受和使用新能源汽车是研究的意义所在。其中新能源汽车和传统能源汽车之间外饰设计的联系和区别是本文研究的中心。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以合理的手段满足用户的需求,本文从分析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出发,再结合新能源汽车特有的车身结构研究未来外饰设计的趋势。同时在这个结构基础上,分析未来用户的需求。针对不同环境下不同用户的情况设计未来新能源汽车的结构,然后根据其功能需求和结构特征来设计出相应的外观设计方案。在研究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向对之后新能源汽车设计和实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从新能源的特点开始,运用新能源的特点引入新能源汽车,同时对比新能源汽车和传统能源汽车的不同和联系来发现新能源汽车的特点。然后通过介绍兴能源汽车的特点和结构来研究未来新能源汽车在这种情况下外饰的改变。在研究现阶段的新能源汽车的特点和存在的的时候问题,结合新的设计手段和设计思路研究适合新能源汽车的外饰设计方法。然后通过调研了解未来用户的需求和特点,设计出符合其功能特性和使用需求的电动汽车,带给人们更好的使用体验,改变人们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看法,从而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二、几种清洁能源在汽车上的应用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种清洁能源在汽车上的应用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光伏发电的房车电源管理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光伏系统在汽车上的应用
        1.2.2 电源管理系统研究现状
    1.3 论文结构
2 系统设计方案与蓄电池特性研究
    2.1 系统总体设计及控制策略
        2.1.1 设计目标
        2.1.2 蓄电池充放电控制策略
        2.1.3 蓄电池工作区间划分
    2.2 系统设计选型
        2.2.1 光伏电池板选型
        2.2.2 蓄电池选型
    2.3 蓄电池原理及特性
        2.3.1 蓄电池工作原理
        2.3.2 蓄电池特性研究
        2.3.3 蓄电池充电方式
    2.4 SoC值估算
        2.4.1 常用的SoC估算算法
        2.4.2 本次采用的SoC算法
    2.5 本章小结
3 光伏发电特性及最大功率点追踪研究
    3.1 光伏电池原理及特性研究
        3.1.1 光伏发电原理
        3.1.2 光伏电池数学模型建立
    3.2 光伏电池输出特性分析
    3.3 最大功率点原理与算法研究
        3.3.1 最大功率点追踪原理
        3.3.2 常用的最大功率点追踪方法
        3.3.3 改进型扰动观测法
    3.4 本章小结
4 电源管理系统终端硬件设计
    4.1 终端硬件设计分析
    4.2 主电路设计及元件选型
        4.2.1 BUCK电路工作原理
        4.2.2 参数计算及选型
    4.3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4.3.1 单片机最小系统
        4.3.2 采集电路设计
        4.3.3 驱动电路设计
        4.3.4 RS-485通讯电路
    4.4 本章小结
5 电源管理系统软件设计
    5.1 控制终端软件总体设计
        5.1.1 终端软件主流程
        5.1.2 充电程序流程设计
    5.2 其他软件流程设计
        5.2.1 温度采集流程
        5.2.2 SoC估算算法流程
        5.2.3 系统故障判断
        5.2.4 RS485通讯流程设计
    5.3 上位机界面设计
    5.4 本章小结
6 系统测试
    6.1 模块功能测试
        6.1.1 采样精度测试
        6.1.2 SoC值估计精度
        6.1.3 PWM生成测试
        6.1.4 故障报警测试
    6.2 充电功能测试
    6.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2)基于实用型太阳能电动汽车的造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 课题研究现状
2 电动汽车分类及案例简介
    2.1 电动汽车分析及简介
    2.2 汽车开发设计与造型设计流程
        2.2.1 汽车开发设计流程简介
        2.2.2 汽车造型设计流程简介
    2.3 电动汽车分类简介
3 太阳能动力汽车分析
    3.1 太阳能汽车的概念与起源
        3.1.1 太阳能汽车的概念
        3.1.2 太阳能动力转换与车体之间的关系
        3.1.3 太阳能汽车的发展历史
    3.2 太阳能汽车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3.2.1 太阳能汽车的主要构成
        3.2.2 太阳能汽车的工作原理
    3.3 太阳能汽车发展的趋势与实用性分析
        3.3.1 太阳能汽车发展趋势
        3.3.2 太阳能汽车实用性分析
    3.4 太阳能汽车案例分析
4 太阳能电动汽车设计
    4.1 太阳能电动汽车实例分析
        4.1.1 德国Sion太阳能电动汽车
        4.1.2 中国Aison太阳能电动汽车
    4.2 设计定位分析
        4.2.1 使用人群与市场调研分析
        4.2.2 设计定位
    4.3 太阳能电动汽车设计分析
        4.3.1 汽车设计色彩分析
        4.3.2 汽车设计材料分析
        4.3.3 汽车设计造型分析
    4.4 太阳能电动汽车设计实践
        4.4.1 设计案例建模
        4.4.2 设计效果展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面向年轻群体的自动驾驶汽车设计趋势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课题研究目的
        1.2.2 课题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相关理论依据
        1.4.1 生活形态理论
        1.4.2 用户体验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自动驾驶汽车发展历程与关键技术
    2.1 自动驾驶汽车发展历程
    2.2 自动驾驶汽车关键技术
    2.3 关键技术应用案例分析
    2.4 自动驾驶汽车行业发展趋势
3 自动驾驶汽车设计要素研究
    3.1 自动驾驶汽车代表车型样本整理
    3.2 自动驾驶汽车与传统汽车的差异
        3.2.1 外观造型方面
        3.2.2 内饰设计方面
    3.3 自动驾驶汽车外观造型研究
        3.3.1 造型演变规律分析
        3.3.2 外观造型影响因素分析
        3.3.3 造型形态与体量感
        3.3.4 自动驾驶汽车主要视觉元素分析
        3.3.5 外观造型语言发展特点总结
    3.4 自动驾驶汽车内饰设计要素研究
        3.4.1 内饰设计影响因素分析
        3.4.2 汽车内饰空间布局分析
        3.4.3 交互设计要素分析
        3.4.4 座舱系统等部件分析
        3.4.5 设计理念分析
        3.4.6 内饰设计发展特点总结
4 年轻群体需求、出行特点研究
    4.1 目标用户群体选择与时代特性分析
        4.1.1 目标用户群体选择
        4.1.2 时代特性与社会背景
    4.2 需求特征分析
    4.3 问卷设计
        4.3.1 人口统计变量
        4.3.2 生活形态变量
        4.3.3 车辆偏好与出行需求变量
    4.4 数据定量分析与总结
        4.4.1 人口统计变量数据分析
        4.4.2 生活形态变量统计分析
        4.4.3 交叉分析
    4.5 年轻群体需求与出行特征小结
    4.6 深入访谈分析
        4.6.1 访谈内容
        4.6.2 访谈结论
5 面向年轻群体的自动驾驶汽车设计趋势总结与设计实践
    5.1 面向年轻群体的自动驾驶汽车设计趋势预测
        5.1.1 外观造型设计趋势
        5.1.2 内饰设计趋势
    5.2 设计实践
        5.2.1 人物角色模型建立
        5.2.2 设计定位
        5.2.3 设计方案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用户生活形态与用车出行调查问卷
附录 B 深入访谈记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纳米阵列催化电极制备及电解水制氢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新能源汽车概述
        1.1.1 纯电动汽车
        1.1.2 混合动力汽车
        1.1.3 氢能汽车
    1.2 电解水制氢概述
        1.2.1 电解水原理
        1.2.2 阴极析氢反应
        1.2.3 阳极析氧反应
    1.3 电解水制氢催化剂
        1.3.1 贵金属催化剂
        1.3.2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1.3.3 金属硫、硒化物催化剂
        1.3.4 磷化物催化剂
    1.4 催化剂性能提升方案
        1.4.1 元素掺杂
        1.4.2 晶体结构调节
    1.5 本文研究目标与整体思路
2 Fe元素掺杂CoNi_(0.5)P分等级纳米阵列结构催化电极制备及电解水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样品的合成及物理和电化学分析方法
        2.2.1 主要的原料
        2.2.2 样品合成方法
        2.2.3 样品物性分析
        2.2.4 电化学性能分析
    2.3 研究结果与分析
        2.3.1 CoNi_(0.5)Fe_xP催化电极的物性分析
        2.3.2 CoNi_(0.5)Fe_xP催化电极OER性能分析
        2.3.3 CoNi_(0.5)Fe_xP催化电极HER性能分析
        2.3.4 CoNi_(0.5)Fe_xP催化电极全电解水性能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核-壳复合异质阵列结构纳米磷化物催化电极制备及全电解水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样品的合成及物性和电化学分析方法
        3.2.1 主要的原料
        3.2.2 样品合成方法
        3.2.3 样品负载量的计算
        3.2.4 样品的物性分析
        3.2.5 电化学性能分析
    3.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3.1 CWNF-x催化电极的物性分析
        3.3.2 CWNF-x催化电极的HER性能分析
        3.3.3 CWNF-x催化电极的OER性能分析
        3.3.4 CWNF-x催化电极的全电解水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非晶/晶体核-壳复合异质阵列结构催化电极的制备及全电解水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Mn-Ni_2P纳米片阵列催化电极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分析
        4.2.1 催化电极制备
        4.2.2 物性分析方法
        4.2.3 电化学分析手段
        4.2.4 Mn_x-Ni_2P催化电极的制备与物性分析
        4.2.5 Mn_x-Ni_2P催化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4.3 A-NiO_x/Mn_5-Ni_2P催化电极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分析
        4.3.1 催化电极制备
        4.3.2 物性分析方法
        4.3.3 电化学分析手段
        4.3.4 A-NiO_x-T/Mn_5-Ni_2P催化电极的制备和物性分析
        4.3.5 A-NiO_x-20/Mn_5-Ni_2P催化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掺氢掺氧燃烧模式下搭载随车制氢装置的汽油发动机特性仿真研究
    5.1 引言
    5.2 车载电解水制氢装置与传统汽油发动机结合设计
    5.3 汽油发动机掺氢掺氧燃烧模式下性能仿真分析研究
        5.3.1 氢气氧气掺入量优化
        5.3.2 点火提前角优化
        5.3.3 不同燃烧模式下发动机的性能对比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氢混合燃料汽车车载制氢系统的设计、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氢能汽车研究现状
        1.2.1 纯氢汽车
        1.2.2 氢混合燃料汽车
    1.3 氢气的制取方式
        1.3.1 天然气转化制氢
        1.3.2 甲醇转化制氢
        1.3.3 电解水制氢
    1.4 车载制氢的研究进展
    1.5 本文研究内容
        1.5.1 现有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1.5.2 本文主要内容
第2章 电解水制氢过程理论分析
    2.1 SPE电解槽
        2.1.1 SPE膜
        2.1.2 活性电极
        2.1.3 扩散层
        2.1.4 槽体结构
    2.2 SPE电解水制氢原理
        2.2.1 电解水过程原理
        2.2.2 理论制氢量及电解能耗计算
        2.2.3 电解电压及超电位
    2.3 降低电解槽能耗的方法
        2.3.1 降低电极超电位
        2.3.2 降低电解电阻
        2.3.3 降低水的理论分解电压
    2.4 制氢过程的相关参数计算
        2.4.1 电解效率
        2.4.2 理论制氢速率
        2.4.3 制氢效率
第3章 车载电解水制氢机的性能研究
    3.1 制氢实验系统设计
    3.2 实验方法
        3.2.1 电解液温度试验
        3.2.2 电源电压试验
    3.3 电解液温度试验结果与讨论
        3.3.1 电解液对电解电流的影响
        3.3.2 电解液温度对制氢速率的影响
        3.3.3 电解液温度对电解槽温度的影响
        3.3.4 电解液温度对电化学反应总电阻的影响
        3.3.5 电解液温度对电解电压的影响
        3.3.6 电解液温度对制氢效率的影响
    3.4 电源电压试验结果与讨论
        3.4.1 电源电压对电解电流的影响
        3.4.2 电源电压对制氢速率的影响
        3.4.3 电源电压对电解槽温度的影响
        3.4.4 电源电压对电化学反应总电阻的影响
        3.4.5 电源电压对电解电压的影响
        3.4.6 电源电压对制氢效率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车载插电式制氢系统的设计
    4.1 车载在线制氢的能耗分析
    4.2 插电制氢系统的设计
    4.3 插电制氢系统的组成
        4.3.1 充电插座
        4.3.2 车载充电机(OBC)
    4.4 插电制氢的控制策略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车载制氢装置防冻系统的设计
    5.1 低温危害及解决措施
        5.1.1 低温对SPE电解槽的危害
        5.1.2 解决措施
    5.2 防冻系统的设计
        5.2.1 防冻方法的选择
        5.2.2 防冻系统设计
        5.2.3 加热系统的设计
    5.3 防冻系统的控制策略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氢混合燃料汽车整车排放标定
    6.1 在线标定
        6.1.1 标定工具
        6.1.2 测试循环
        6.1.3 标定策略
    6.2 整车试验测试
        6.2.1 整车试验流程
        6.2.2 整车试验设备
    6.3 整车试验结果
        6.3.1 HC排放
        6.3.2 CO排放
        6.3.3 NOX排放
        6.3.4 整车经济性分析
    6.4 本章小节
全文总结及展望
    主要结论
    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6)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参数匹配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混合动力汽车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1.2.2 国内混合动力汽车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
    2.1 混合动力系统结构类型
        2.1.1 根据动力传递方式分类
        2.1.2 根据内燃机与电机的驱动功率的比例分类
    2.2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工作原理
        2.2.1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工作模式
        2.2.2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工作原理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选型及参数匹配
    3.1 发动机选型与参数匹配
        3.1.1 发动机选型
        3.1.2 发动机参数匹配
    3.2 驱动电机选型与参数匹配
        3.2.1 驱动电机选型
        3.2.2 驱动电机参数匹配
    3.3 电池选型与参数计算
        3.3.1 电池选型
        3.3.2 电池参数计算
    3.4 变速器选型与参数匹配
        3.4.1 变速器选型
        3.4.2 变速器参数匹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模型建立与结果分析
    4.1 仿真软件简介
    4.2 模型的建立
        4.2.1 模型结构
        4.2.2 整车动力学模型
        4.2.3 发动机模型
        4.2.4 电池模型
        4.2.5 电机模型
        4.2.6 变速器模型
    4.3 动力系统参数匹配仿真与结果分析
        4.3.1 NEDC工况整车性能仿真分析
        4.3.2 多工况仿真与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参数优化
    5.1 常用优化算法
        5.1.1 遗传算法
        5.1.2 粒子群优化算法
        5.1.3 蚁群算法
        5.1.4 模拟退火算法
    5.2 遗传算法
        5.2.1 遗传算法的基本操作
        5.2.2 遗传算法的基本框架
        5.2.3 遗传算法改进
    5.3 元胞遗传算法
        5.3.1 元胞遗传算法基本思想
        5.3.2 元细胞遗传算法运算流程
    5.4 多目标优化
        5.4.1 .基本概念
        5.4.2 多目标问题的遗传算法
        5.4.3 多目标元胞遗传算法
    5.5 参数优化
        5.5.1 目标函数
        5.5.2 .约束条件
    5.6 优化结果及分析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内燃机低温重整燃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字母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内燃机清洁燃烧技术的发展
    1.3 内燃机重整燃烧的研究现状和发展
        1.3.1 外置重整器催化热重整
        1.3.2 等离子体重整
        1.3.3 发动机负气门重叠(NVO)重整
        1.3.4 发动机独立缸重整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第二章 灵活缸重整燃烧(FCE)发动机构型模拟研究
    2.1 燃料低温氧化过程化学动力学理论基础
    2.2 灵活缸重整燃烧模式(FCE)的提出
    2.3 灵活缸重整发动机构型数值模拟分析研究
        2.3.1 一维数值模拟计算程序GT-Power简介
        2.3.2 FCE燃烧模式下四缸发动机模型进气均匀性分析
        2.3.3 FCE燃烧模式下六缸发动机模型进气均匀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燃料重整过程及关键产物演变过程机理研究
    3.1 化学动力学数值模拟计算程序CHEMKIN简介
    3.2 边界条件对重整氧化过程影响
        3.2.1 边界条件对正庚烷重整氧化过程影响
        3.2.2 边界条件对PRF50重整氧化过程影响
        3.2.3 边界条件对PRF90重整氧化过程影响
    3.3 管路冷却过程对重整产物的影响
        3.3.1 三种冷却过程对关键物种浓度影响研究
        3.3.2 三种冷却过程中关键物种生成路径研究
    3.4 重整混合气化学活性评价参数RC(Reactivity Coefficient)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重整产物与燃料相互作用燃烧过程机理研究
    4.1 高活性正庚烷燃料FCE模式燃烧机理研究
        4.1.1 低温重整过程及冷却过程重整产物分析
        4.1.2 低温重整产物与新喷入燃油相互作用机理
        4.1.3 低温重整产物对发动机排放影响
    4.2 PRF50燃料FCE模式燃烧机理研究
        4.2.1 低温重整过程及冷却过程重整产物分析
        4.2.2 低温重整产物与新喷入燃油相互作用机理
        4.2.3 低温重整产物对发动机排放影响
    4.3 低活性PRF90燃料FCE模式燃烧机理研究
        4.3.1 低温重整过程及冷却过程重整产物分析
        4.3.2 低温重整产物与新喷入燃油相互作用机理
        4.3.3 低温重整产物对发动机排放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燃料重整模式下燃烧控制策略的试验研究
    5.1 试验装置
    5.2 重整温度对发动机燃烧和排放影响研究
        5.2.1 温度对燃料低温重整过程的影响
        5.2.2 不同温度下的重整产物对缸内燃烧的影响
        5.2.3 不同温度下重整产物对发动机排放及热效率影响
    5.3 重整时间对发动机燃烧和排放影响研究
    5.4 重整比例对发动机燃烧和排放影响研究
    5.5 重整气与燃料作用时间对发动机燃烧影响研究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车身用AA5182-CFRP胶接接头参数及动态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胶接技术在汽车车身上的应用范围及前景
    1.3 胶接技术的基本原理
        1.3.1 胶接接头强度影响因素
        1.3.2 胶接接头失效形式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复合材料胶接接头性能研究现状
        1.4.2 胶接接头动态性能研究现状
    1.5 本文研究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Al-CFRP胶接接头搭接尺寸参数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与胶接工艺
        2.2.1 试验材料
        2.2.2 胶接接头制备方法
        2.2.3 测试方法
    2.3 搭接尺寸参数对接头准静态剪切性能的影响
        2.3.1 板件厚度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2.3.2 搭接区域长度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2.4 搭接尺寸参数对接头准静态剪切失效行为的影响
        2.4.1 板件厚度对接头失效行为的影响
        2.4.2 搭接区域长度对接头失效行为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动态载荷下Al-CFRP胶接接头剪切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不同加载速度下胶接接头力学性能分析
        3.2.1 试验设备与试验方法
        3.2.2 加载速度对胶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3.3 不同剪切速度下接头失效行为分析
    3.4 不同剪切速度下接头失效机理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Al-CFRP胶接接头疲劳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Al-CFRP胶接接头疲劳性能测试及分析
        4.2.1 疲劳试验与试验方法
        4.2.2 胶接接头疲劳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4.3 Al-CFRP胶接接头疲劳失效行为及失效机理
        4.3.1 胶接接头疲劳失效行为分析
        4.3.2 疲劳失效微观形貌及失效机理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得的研究成果

(9)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0引言
1汽车NVH控制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统稿)
    1.1从静音到声品质 (重庆大学贺岩松教授提供初稿)
        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1声品质主观评价
        1.1.1.2声品质客观评价
        1.1.1.3声品质主客观统一模型
        1.1.2存在的问题
        1.1.3研究发展趋势
    1.2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
        1.2.1驱动电机动力总成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林福博士生提供初稿)
        1.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2热点研究方向
        1.2.1.3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1.2.2燃料电池发动机用空压机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韦开君博士生提供初稿)
        1.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2存在的问题
        1.2.2.3总结与展望
    1.3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
        1.3.1车身与内饰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1.3.1.1车身结构
        1.3.1.2声学包装
        1.3.2制动系 (同济大学张立军教授、徐杰博士生、孟德建讲师提供初稿)
        1.3.2.1制动抖动
        1.3.2.2制动颤振
        1.3.2.3制动尖叫
        1.3.2.4瓶颈问题与未来趋势
        1.3.3轮胎 (清华大学危银涛教授、杨永宝博士生、赵崇雷硕士生提供初稿)
        1.3.3.1轮胎噪声机理研究
        1.3.3.2轮胎噪声计算模型
        1.3.3.3轮胎噪声的测量手段
        1.3.3.4降噪方法
        1.3.3.5问题与展望
        1.3.4悬架系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1.3.4.1悬架系NVH问题概述
        1.3.4.2悬架系的动力学建模与NVH预开发
        1.3.4.3悬架系的关键部件NVH设计
        1.3.4.4悬架NVH设计整改
    1.4主动振动控制技术 (重庆大学郑玲教授提供初稿)
        1.4.1主动和半主动悬架技术
        1.4.1.1主动悬架技术
        1.4.1.2半主动悬架技术
        1.4.2主动和半主动悬置技术
        1.4.2.1主动悬置技术
        1.4.2.2半主动悬置技术
        1.4.3问题及发展趋势
2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 (江苏大学何仁教授统稿)
    2.1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同济大学郝真真博士生、倪计民教授提供初稿)
        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1替代燃料发动机
        2.1.1.2高效内燃机
        2.1.1.3新型传动方式
        2.1.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3重点研究方向
        2.1.4发展对策及趋势
    2.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教授、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2.2.2存在的问题
        2.2.3重点研究方向
    2.3新能源汽车技术
        2.3.1纯电动汽车技术 (长安大学马建、余强、汪贵平教授, 赵轩、李耀华副教授, 许世维、唐自强、张一西研究生提供初稿)
        2.3.1.1动力电池
        2.3.1.2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驱动控制技术
        2.3.1.3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技术
        2.3.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2.3.2.1国内外研究现状
        2.3.2.2存在的问题
        2.3.2.3热点研究方向
        2.3.2.4研究发展趋势
        2.3.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王震坡教授、邓钧君助理教授, 北京重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雷工程师提供初稿)
        2.3.3.1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
        2.3.3.2关键技术及热点研究方向
        2.3.3.3制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
        2.3.3.4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趋势
3汽车电子化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统稿)
    3.1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世春教授、陈飞博士提供初稿)
        3.1.1国内外研究现状
        3.1.2重点研究方向
        3.1.2.1汽车发动机燃油喷射控制技术
        3.1.2.2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控制技术
        3.1.2.3汽车发动机电子节气门控制技术
        3.1.2.4汽车发动机点火控制技术
        3.1.2.5汽车发动机空燃比控制技术
        3.1.2.6汽车发动机怠速控制技术
        3.1.2.7汽车发动机爆震检测与控制技术
        3.1.2.8汽车发动机先进燃烧模式控制技术
        3.1.2.9汽车柴油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
        3.1.3研究发展趋势
    3.2汽车转向电控技术
        3.2.1电动助力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3.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3.2.1.2重点研究方向和存在的问题
        3.2.1.3研究发展趋势
        3.2.2主动转向及四轮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3.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3.2.2.2研究热点和存在问题
        3.2.2.3研究发展趋势
        3.2.3线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郑宏宇副教授提供初稿)
        3.2.3.1转向角传动比
        3.2.3.2转向路感模拟
        3.2.3.3诊断容错技术
        3.2.4商用车电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赵伟强副教授, 韩小健、高恪研究生提供初稿)
        3.2.4.1电控液压转向系统
        3.2.4.2电液耦合转向系统
        3.2.4.3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3.2.4.4后轴主动转向系统
        3.2.4.5新能源商用车转向系统
        3.2.4.6商用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
    3.3汽车制动控制技术 (合肥工业大学陈无畏教授、汪洪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3.3.1国内外研究现状
        3.3.1.1制动系统元部件研发
        3.3.1.2制动系统性能分析
        3.3.1.3制动系统控制研究
        3.3.1.4电动汽车研究
        3.3.1.5混合动力汽车研究
        3.3.1.6参数测量
        3.3.1.7与其他系统耦合分析及控制
        3.3.1.8其他方面
        3.3.2存在的问题
    3.4汽车悬架电控技术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3.4.1电控悬架功能与评价指标
        3.4.2电控主动悬架最优控制
        3.4.3电控悬架其他控制算法
        3.4.4电控悬架产品开发
4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共同统稿)
    4.1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
        4.1.1美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美国得克萨斯州交通厅Jianming Ma博士提供初稿)
        4.1.1.1美国智能网联车研究意义
        4.1.1.2网联车安全研究
        4.1.1.3美国自动驾驶车辆研究
        4.1.1.4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
        4.1.2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徐志刚副教授、闵海根、孙朋朋、王振博士生提供初稿)
        4.1.2.1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规划
        4.1.2.2中国高校及研究机构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4.1.2.3中国企业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4.1.2.4存在的问题
        4.1.2.5展望
    4.2复杂交通环境感知
        4.2.1基于激光雷达的环境感知 (长安大学付锐教授、张名芳博士生提供初稿)
        4.2.1.1点云聚类
        4.2.1.2可通行区域分析
        4.2.1.3障碍物识别
        4.2.1.4障碍物跟踪
        4.2.1.5小结
        4.2.2车载摄像机等单传感器处理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胡钊政教授、陈志军博士, 长安大学刘占文博士提供初稿)
        4.2.2.1交通标志识别
        4.2.2.2车道线检测
        4.2.2.3交通信号灯检测
        4.2.2.4行人检测
        4.2.2.5车辆检测
        4.2.2.6总结与展望
    4.3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 (武汉大学李必军教授、长安大学徐志刚副教授提供初稿)
        4.3.1国内外研究现状
        4.3.2当前研究热点
        4.3.2.1高精度地图的采集
        4.3.2.2高精度地图的地图模型
        4.3.2.3高精度地图定位技术
        4.3.2.4基于GIS的路径规划
        4.3.3存在的问题
        4.3.4重点研究方向与展望
    4.4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李升波副教授、忻隆博士提供初稿)
        4.4.1驾驶人决策行为特性
        4.4.2周车运动轨迹预测
        4.4.3智能汽车决策方法
        4.4.4自主决策面临的挑战
        4.4.5自动驾驶车辆的路径规划算法
        4.4.5.1路线图法
        4.4.5.2网格分解法
        4.4.5.3 Dijistra算法
        4.4.5.4 A*算法
        4.4.6路径面临的挑战
    4.5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
        4.5.1车辆横向控制结构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 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4.5.1.1基于经典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PID)
        4.5.1.2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4.5.1.3基于智能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4.5.1.4考虑驾驶人特性的车辆横向控制
        4.5.1.5面临的挑战
        4.5.2动力学控制 (清华大学李升波副研究员、李克强教授、徐少兵博士提供初稿)
        4.5.2.1纵向动力学模型
        4.5.2.2纵向稳定性控制
        4.5.2.3纵向速度控制
        4.5.2.4自适应巡航控制
        4.5.2.5节油驾驶控制
    4.6智能网联汽车测试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黄武陵副研究员、王飞跃研究员,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刘跃虎教授、郑南宁院士提供初稿)
        4.6.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现状
        4.6.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热点研究方向
        4.6.2.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内容研究
        4.6.2.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方法
        4.6.2.3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场地建设
        4.6.3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存在的问题
        4.6.4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发展趋势
        4.6.4.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地建设要求
        4.6.4.2智能网联汽车测评方法的发展
        4.6.4.3加速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及进程管理
    4.7典型应用实例解析
        4.7.1典型汽车ADAS系统解析
        4.7.1.1辅助车道保持系统、变道辅助系统与自动泊车系统 (同济大学陈慧教授, 何晓临、刘颂研究生提供初稿)
        4.7.1.2 ACC/AEB系统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4.7.2 V2X协同及队列自动驾驶
        4.7.2.1一维队列控制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李升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4.7.2.2二维多车协同控制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提供初稿)
        4.7.3智能汽车的人机共驾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褚端峰副研究员、吴超仲教授、黄珍教授提供初稿)
        4.7.3.1国内外研究现状
        4.7.3.2存在的问题
        4.7.3.3热点研究方向
        4.7.3.4研究发展趋势
5汽车碰撞安全技术
    5.1整车碰撞 (长沙理工大学雷正保教授提供初稿)
        5.1.1汽车碰撞相容性
        5.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5.1.1.2存在的问题
        5.1.1.3重点研究方向
        5.1.1.4展望
        5.1.2汽车偏置碰撞安全性
        5.1.2.1国内外研究现状
        5.1.2.2存在的问题
        5.1.2.3重点研究方向
        5.1.2.4展望
        5.1.3汽车碰撞试验测试技术
        5.1.3.1国内外研究现状
        5.1.3.2存在的问题
        5.1.3.3重点研究方向
        5.1.3.4展望
    5.2乘员保护 (重庆理工大学胡远志教授提供初稿)
        5.2.1国内外研究现状
        5.2.2重点研究方向
        5.2.3展望
    5.3行人保护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余泳利研究生提供初稿)
        5.3.1概述
        5.3.2国内外研究现状
        5.3.2.1被动安全技术
        5.3.2.2主动安全技术研究
        5.3.3研究热点
        5.3.3.1事故研究趋势
        5.3.3.2技术发展趋势
        5.3.4存在的问题
        5.3.5小结
    5.4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 (湖南大学曹立波教授,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李舒畅研究生提供初稿;曹立波教授统稿)
        5.4.1国内外研究现状
        5.4.1.1儿童碰撞安全现状
        5.4.1.2儿童损伤生物力学研究现状
        5.4.1.3车内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5.4.1.4车外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5.4.1.5儿童安全防护措施
        5.4.1.6儿童约束系统使用管理与评价
        5.4.2存在的问题
        5.4.3重点研究方向
        5.4.4发展对策和展望
    5.5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 (大连理工大学侯文彬教授、侯少强硕士生提供初稿)
        5.5.1国内外研究现状
        5.5.1.1新能源汽车碰撞试验
        5.5.1.2高压电安全控制研究
        5.5.1.3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布局研究
        5.5.1.4电池包碰撞安全防护
        5.5.1.5动力电池碰撞安全
        5.5.2热点研究方向
        5.5.3存在的问题
        5.5.4发展对策与展望
6结语

(10)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外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思路图
第2章 新能源
    2.1 传统能源特点
    2.2 新能源特点
    2.3 总结分析
第3章 新能源汽车
    3.1 电动汽车发展历程
    3.2 电动汽车分类
        3.2.1 纯电动车型
        3.2.2 插电混合动力车型
        3.2.3 燃料电池车型
    3.3 电动汽车电池分类
    3.4 电动汽车电动机分类
    3.5 电动汽车充电方式分类
    3.6 新能源汽车的特点
第4章 新能源汽车造型
    4.1 电动汽车结构对造型设计的影响
    4.2 新能源汽车内饰设计分析
    4.3 国际电动汽车产品分析
        4.3.1 特斯拉Model S
        4.3.2 奔驰F015
        4.3.3 保时捷Mission E
    4.4 国内电动汽车产品分析
        4.4.1 乐视汽车
        4.4.2 腾势汽车
    4.5 电动汽车空气动力学
    4.6 电动汽车曲面语言
    4.7 电动汽车新材料的使用
第5章 新能源汽车造型设计
    5.1 传统汽车造型设计方式
    5.2 新能源汽车造型设计方式
        5.2.1 数控机床模型制作
        5.2.2 计算机辅助
        5.2.3 VR技术
    5.3 传统能源汽车造型设计思路
    5.4 新能源汽车造型设计思路
第6章 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外饰设计研究实践
    6.1 设计调研
    6.2 色彩趋势分析
    6.3 设计研究实践
        6.3.1 总体布置研究
        6.3.2 具体设计实践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四、几种清洁能源在汽车上的应用前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光伏发电的房车电源管理系统设计[D]. 白超杰.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1)
  • [2]基于实用型太阳能电动汽车的造型设计[D]. 李响.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面向年轻群体的自动驾驶汽车设计趋势探究[D]. 刘佳欣.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4]纳米阵列催化电极制备及电解水制氢性能研究[D]. 张文卓.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7)
  • [5]氢混合燃料汽车车载制氢系统的设计、研究及应用[D]. 汤传琦.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6]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参数匹配及优化研究[D]. 孙勇. 沈阳理工大学, 2020(08)
  • [7]内燃机低温重整燃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D]. 王洋. 天津大学, 2019(06)
  • [8]车身用AA5182-CFRP胶接接头参数及动态性能研究[D]. 梁伟. 湖南大学, 2019(06)
  • [9]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7(06)
  • [10]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外饰设计研究[D]. 李峥. 北京理工大学, 2016(04)

标签:;  ;  ;  ;  ;  

几种清洁能源在汽车上的应用前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