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驱动控制杆限位落杆热态原理试验

液压驱动控制杆限位落杆热态原理试验

一、水力驱动控制棒极限落棒热态原理实验(论文文献综述)

李吉祥[1](2020)在《控制棒下落参数优化及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蓬勃发展,核反应堆的安全运行成为研究人员重点关注的对象,而控制棒的下落更关系着事故发生时反应堆能否安全停堆,其稳定性能非常重要,如果控制棒插入堆芯的时间过长或下落过程中出现卡棒情况,将导致难以想象的灾难性事故。本文以单根控制棒为研究对象,对控制棒自由下落过程开展了以下的理论和试验研究。(1)对控制棒组件的构成进行力学模型简化,建立了基本的计算模型;然后对控制棒下落过程中的受力情况进行详尽的分析;通过流量分析,计算得到受力分析中需要计算的物理量,完成了流体-固体的耦合计算,最终完成了控制棒下落过程中的动力学特性分析。设计了控制棒落棒模型试验,使用激光位移传感器采集了控制棒下落的位移,计算获得了下落速度与加速度,将其与理论求解的结果进行对比发现: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验证了理论计算的可靠性。(2)针对落棒过程中的敏感参数,设计了控制棒落棒变参试验,采用不同的中部出水孔以及底部泄压孔孔径组合,横向对比发现:底部泄压孔径不变时,随着中部出水孔孔径的增大,控制棒总下落时间减小,并且在经过中部缓冲段时的速度越大,但经减速段减速后,控制棒最终速度随着中部出水孔的增大其变化幅度较小。当中部出水孔孔径不变时,随着底部泄压孔孔径的增大,控制棒总下落时间同样减小,试验结束时的最终速度与加速度也越大。(3)通过试验数据与理论数据的对比,发现了产生局部误差的原因,并对局部损失因数进行优化调整,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结果对0-0.35s内的位移及速度曲线影响很小,而对原本误差较大的0.35s之后的位移及速度图像的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误差缩小,落棒趋势进一步吻合,最大速度相对误差由11.3%降至2.3%,并改变参数进行多次对比验证了优化的可靠性。(4)利用高速摄像机技术,采用直接注入示踪剂方法,对中部出水孔及上部出口处的流动图像进行了拍摄,结果发现:各流线分布情况与理论计算中的流线基本一致,并且与其他学者的仿真结果流线规律基本一致。

徐博[2](2017)在《小型模块化固态燃料熔盐堆TMSR-SF2的热工水力设计与安全事故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钍基熔盐堆-固态燃料2号堆(TMSR-SF2)是基于球床熔盐堆固态燃料1号堆(SF1)的小型模块化堆型,这种新型概念堆吸收了SF1的氟盐冷却剂、包覆材料颗粒、高温低压运行、高热惰性、高安全裕度、高燃耗球床、在线换料、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等诸多优点,并通过小型模块化思维引入了包括简约系统,小体积优势、一体化设计、建造运输组装流程模块化、低启动资金、多模块功率调节、核热应用在内的新特点,相较SF1拥有显着的经济性与安全性优势。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目前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前沿领域,SF2作为TMSR-SF系列的下一代堆型,其热工水力设计与安全事故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与战略价值。本文第一部分基于熔盐堆与小型模块化反应堆调研结果,提出了SF2的初步设计方案。然后使用Fluent软件完成了堆芯各部件与整体的热工水力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关键问题:(1)下降环腔与下腔室设计,缓解了局部湍流对结构的冲击效应;(2)反射层熔盐孔道与活性区进出口挡板设计,显着降低了压降并展平了温度分布;(3)上腔室设计,强化了冷却剂搅浑程度;(4)球床稳态与瞬态模拟,求解了温度分布与响应时间。除此之外,还使用经验与理论关系式完成了熔盐换热器与RVACS的初步计算。最终基于模拟结果完成了SF2的初步方案的优化设计,为安全事故分析提供了基本输入参数。本文第二部分使用RELAP软件开展了安全事故分析,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内容:(1)对SF2进行全堆节点化建模并对比验证了模型的等效性;(2)完成了一系列典型事故的模拟与分析,证明了SF2的高安全性,且安全系统与固有安全性具有的良好的互补性;(3)证明了小型模块化设计对事故种类、进程与物理现象的显着简化与整合作用;(4)通过一系列瞬态扰动事件的模拟与分析证明了固有安全性的高稳定作用;(5)综合考虑各类继发事件与安全策略,提出了依靠主循环泵冷却堆芯的事故缓解措施,验证了热惰性在固有安全性中的重要地位和强化手段;(5)对主要安全系统进行了不确定性研究,对其系统设计裕度提出了具体要求,证明了RVACS在事故前期与后期的局限性,给出了相应改进方法;(6)开展了关键反应性参数的敏感性分析,证明了冷却剂反应性反馈在瞬态扰动中的稳定作用;(7)发现了事故后期回路因自然循环产生的振荡与逆流现象,揭示了其生成机制。最后通过比较分析事故模拟结果,总结了安全特性,提出了事故策略选择,证明了SF2当前设计可以满足主要安全设计准则。

何逸凡[3](2017)在《铅铋介质环境控制棒落棒动态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控制棒组件是控制反应堆反应性,维护反应堆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控制棒的落棒时间是反应堆设计时的重要指标。控制棒能否按时落棒往往影响着反应堆的运行安全,ADS堆作为下一代反应堆技术,研究ADS堆中铅铋介质环境下控制棒的落棒十分具有前瞻意义。落棒时间对反应堆的安全也极具保障价值。根据ADS堆的设计特性,铅铋介质环境下控制棒的落棒由重力驱动。在稳定状态下,落棒过程受到铅铋流体浮力,机械摩擦力,粘性摩擦阻力和压差阻力的共同作用;在有扰动时,落棒过程可能受到扰动带来的铅铋流速变化的影响。对此,根据ADS堆参数建立铅铋回路模型,改变加热段热流密度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加热段出口流量的变化都呈振幅减小的周期性振动变化。该振幅减小的周期性振动变化周期基本保持不变,但振幅大小和趋于稳定的用时都与阶跃加功率大小正相关。对正常工况和SSE(安全停堆地震)级地震工况下控制棒的落棒历程进行了计算,正常工况且动态铅铋介质条件下,落棒时间随着铅铋流速的增大而增大;地震工况下,控制棒配重增加,初始加速度比正常工况要大,在曲线上变现为速度时间曲线斜率较正常工况大。相同棒重情况下,加热段热流密度阶跃变化对地震工况落棒的影响要大于正常工况落棒。在正常工况下对水和钠环境控制棒落棒也进行了计算,通过与秦山300MW落棒参数对比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可行性。通过水、钠和铅铋环境控制棒落棒数据的对比,发现在控制棒参数一致时,落棒时间有铅铋环境>钠环境>水环境的关系。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对影响控制棒落棒特性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各因素单独作用对位移的影响中,控制棒配重的影响和控制棒落棒平均速度呈正相关关系,铅铋介质流速和机械摩擦力的影响和控制棒落棒平均速度呈负相关关系。而机械摩擦力的大幅变化会导致整个落棒过程的较大变化,在设计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机械摩擦力突然增大的情况。此外,通过对灰色关联度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低配重情况下铅铋流速对落棒影响小于配重的影响;高配重情况下,铅铋流速对落棒影响大于或接近配重的影响。得到了无论正常工况还是地震工况,铅铋流速对落棒影响随控制棒重量增大而增大,控制棒重量对落棒影响随重量增大而减小的机理,并证明了人工调节棒重是影响落棒历程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在影响因素分析结论上,进行优化计算得到,棒重394kg是满足ADS堆安全落棒需求的最优重量。

周如君[4](2016)在《压水堆堆芯三维物理—热工耦合下弹棒事故研究》文中研究说明AP1000为美国西屋公司在AP600的基础上开发的先进压水堆,其主要特点是其“非能动”的安全概念。2006年中国做出了引进AP1000的决定。AP1000提出了两种装载模式,一种是传统装载,另一种是先进装载。先进装载采用“低漏装载”的模式来提高中子的经济性和芯部的反应性,延长了堆芯寿期。AP1000提倡使用先进装载模式。控制棒弹出事故(简称“弹棒事故”)是反应堆运行中导致后果最严重的事故中的一种。对弹棒事故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堆芯物理特性,并能验证堆芯的安全性,为后续的安全评审提供相关方法的探索。本文主要以AP1000先进装载首炉堆芯为研究对象,建立合适的三维物理-热工水力模型,并在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弹棒试验并分析结果。本文首先利用轻水堆冷却剂系统瞬态计算程序RELAP5对AP1000堆芯部位进行热工水力建模,其中对堆芯活性区进行了两种水力模型的建立。利用SCALE程序对先进装载的组件逐个进行截面计算,为导入后期的物理模型中做准备。再利用美国普渡大学开发的三维堆芯物理瞬态计算工具PARCS软件对堆芯活性区进行三维物理模型的建立。在并行虚拟机的环境下将RELAP5和PARCS进行耦合,建立耦合模型。在耦合模型建好的基础上,选取寿期初热态满功率和热态零功率的工况进行弹棒试验。在热态满功率的情况下,选取4种位置处的单束控制棒分别进行弹棒试验并对比了两种水力通道划分结果,还进行了两束控制棒同时弹出试验。结果显示单束控制棒弹出时最中心的AO棒弹出后果最严重,引起的核功率峰值最大,但燃料中心和包壳温度都未超规定值。单通道与多通道相比,由于其燃料温度较低,Doppler效应则相对较弱,弹棒位置处归一化温度分布越低弹棒价值则显示越大。选取的两束棒同时弹出时虽然引入的正反应性较大,压力的变化较为剧烈,对一回路系统易产生冲击,但由于棒分布在堆芯外围从而其引起的温度和压力变化峰值仍在可接受范围。在不触发停堆的前提下,热态零功率单束棒弹出时AO棒的后果最严重,但温度和压力结果也都在可接受范围。热态零功率下同样选取了与热态满功率相同的两束棒进行弹出。虽然两束棒弹出的价值很大,但在触发高功率停堆信号的情况下其后果得到了有效控制,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也都在可接受范围。

霍启军[5](2016)在《铅铋介质环境控制棒落棒特性研究》文中提出控制棒的落棒分析对反应堆的安全运行十分重要,分析其在正常运行以及地震等事故工况下,能否在规定时间内落入堆芯很有必要。因此,研究新一代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DS)堆的落棒特性,并对铅铋介质环境下的落棒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对反应堆安全性的保障具有参考意义。根据ADS堆驱动机构,建立相应的模型。然后进行受力分析,整个落棒过程受力有重力、机械摩擦力、浮力、粘性摩擦力和压差阻力的共同作用。选择相应的计算模型后,进行编程计算,对落棒历程进行计算,得出相关结果。在正常工况下,铅铋介质为静态时,从Os到1s的时间段内,棒速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是一条直线。在1s后,曲线的斜率不断减小。在1.43s时,此时控制棒的行程刚好达到900mm,即在1.5s内,控制棒能顺利落到堆芯底部,满足核电站对控制棒落棒的安全要求。当铅铋介质为动态时,落棒时间随着铅铋流速的增大而增大。在控制棒初始总重下,铅铋流速小于2.42m/s时,落棒能够满足堆芯的安全要求。地震工况下,在落棒的初始阶段,从Os到1.21s,棒速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一条直线,时间段的范围稍大于正常工况。而且直线的斜率小于正常工况下的斜率。在1.21s以后,棒速随时间关系变为一条曲线且曲线的斜率不断减小。这时控制棒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落到底部,因此需要调节驱动机构上附加钨块的重量,以达到安全要求,经计算,钨块的重量至少要增加39kg。引入析因分析方法对落棒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选取的三个影响因素分别为控制棒重量、铅铋流速和机械摩擦力。结果表明在各因素单独作用对位移的影响中,铅铋介质流速的大小影响所占的百分比贡献率最大。对不同介质中的落棒特性进行了比较,在相同附加条件下,控制棒在三种介质中的运动趋势变化大致相同,但控制棒在水中的位移大于在钠中的位移;在钠中的位移大于在铅铋中的位移。主要原因是水、钠、铅铋的物性不同。落棒位移越小,说明所受阻力越大,则控制棒落到堆芯底部需要的时间越长。因此,对地震工况下的铅铋介质的反应堆进行控制时,驱动机构调节钨块需要附加更大的重量,才能保证控制棒在规定的时间内落入堆芯,满足其安全要求。

秦本科,许星星,薄涵亮,宋威[6](2015)在《水压驱动控制棒减速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控制棒水压驱动线是一种新型的内置式控制棒驱动技术,控制棒水力减速装置是水压驱动线的关键部件之一,通过水力减速片和减速筒体的配合对控制棒进行减速,降低快速落棒末端的冲击速度,避免控制棒的变形和损坏。完成了水压驱动线快速落棒减速实验,对减速过程机理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水压驱动线快速落棒减速理论模型,理论模型的求解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很好,从而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通过该模型对热态工况下水压驱动线的快速落棒性能进行了分析,为控制棒水压驱动线减速环节的设计和优化奠定了基础。

汪全全[7](2015)在《钍基熔盐堆棒控棒位系统及功率控制系统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工作依托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未来先进裂变核能之钍基熔盐核能系统TMSR项目,主要开展棒控棒位系统的研究及其数字化实现以及基于此系统的反应堆功率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随着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反应堆控制系统逐渐由模拟方案向全数字化方案转变。棒控棒位系统作为TMSR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全数字化方案由西门子可编程控制器(PLC)和ABB PLC来实现,前者已成功应用于TMSR项目前期的控制棒试验台架的工程研究中,后者拟用于将来的功率控制系统样机研发中。研究工作主要是西门子PLC方案设计及其在控制棒试验台架中的细节实现,包括其硬件系统的配置,软件系统的设计及系统可靠性的分析;其次是针对ABB PLC实现TMSR控制棒的棒控与棒位功能的实验室开发与应用。西门子数字化方案的硬件系统以标准的S7-400H冗余CPU层和双通道ET200M分布式I/O站来实现,同时为分布式I/O站配置有专用的西门子冗余电源模块,多层冗余配置从硬件上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FM353作为西门子PLC的步进控制模块与控制棒驱动机构(CRDM)的步进电机驱动器连接,完成控制棒各种模式下的正常运动功能,FM350作为计数器模块与各路位置传感器-旋转变压器连接,实现控制棒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监测等功能,二者均位于ET200M分布式I/O站上。棒控棒位系统的PLC层软件设计基于西门子组态工具Step7来实现。在冗余CPU的操作系统管理下,冗余CPU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单CPU系统一样,其主程序的同步更新均会自动完成。设计棒控系统的软件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FM353多种控制模式的具体实现,棒控系统与上层EPICS IOC终端控制命令与反馈信息的交换以及整个棒控PLC系统的状态监视与错误处理。棒位系统仅涉及到棒位信息的数据处理,暂不考虑来自远程控制终端的命令。ABB PLC系统作为棒控棒位系统的第二套方案及功率控制系统的拟用数字化方案,其硬件配置采用比西门子S7-400H系统冗余度更高的CPU层和冗余的PROFIBUS DP分布式从站的AC800M冗余方案,电源同样采用冗余配置。本文对此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室研究。ABB PLC系列的CD522模块兼有控制器与计数器功能,故其具有棒控与棒位的基本功能,能独立实现棒控棒位的闭环控制。可靠性是一般反应堆工程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在可靠性工程的研究基础上,本文对西门子PLC方案和ABB PLC方案中的棒控系统与棒位系统均进行了硬件系统级可靠性分析,为TMSR中硬件系统的可靠度与失效率计算提供了一种简化方法。本论文最后对基于控制棒驱动机构及棒控棒位系统的核功率控制系统进行了PID仿真研究,得到了相关的的控制参数集,期待下一步应用于TMSR功率控制系统样机中。

于明锐[8](2015)在《伺服活塞式控制棒水力驱动机构工作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控制棒驱动机构是确保核反应堆安全可控的重要动作部件。目前压水堆电站中普遍采用磁力提升式控制棒驱动机构,它为步进式移动,动作不可微调。本文依据伺服调控的基本原理,设计出一种可连续移动的新型伺服活塞式控制棒水力驱动机构,并对其工作特性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本文首先确定伺服活塞式水力驱动机构及其辅助设备的设计方案,根据驱动机构的设计参数,建立1:1三维模型,应用数值计算软件ANSYS分别对驱动机构内部流场和可变节流口流场进行数值模拟。根据实验数据评价了各个网格模型和湍流模型的适用性,最终获得驱动机构的压力特性、阻力特性和结构强度特性。计算结果表明驱动缸内压力损失主要集中在可变节流口处,随着伺服盘直径增大,可变节流口阻力系数相应减小;驱动缸出入口压力与缸内压力分别存在一定的差异。数值计算结果不但说明了数值模拟方法用于伺服活塞式水力驱动机构研究的可信性,还获得了比实验更详细的结果,补充后文对驱动机构性能分析所必须的数据。对单向水力驱动机构进行结构改进,设计出双向水力驱动机构,并建立其动力学方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双向机构静态流量与上下缸压力随可变节流口间隙值变化关系,分析固定节流孔阻力系数对活塞运动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驱动缸临界流量与临界提升速度随结构参数与工作条件的变化情况。计算结果表明随可变节流口间隙增加,双向水力驱动机构的稳态工作流量小幅增大,缸内压差大幅减小;可变节流口工作零位间隙应大于3.0mm。减小上缸固定节流口直径可减小机构工作流量,增大机构提升力;增加下缸固定节流口直径可大幅提升驱动机构临界提升速度。为更深层次揭示伺服活塞式驱动机构的工作机理,通过分析驱动机构基本工作原理和几何结构,分别建立驱动机构静态和动态运动过程的数学模型,对控制棒的保持、提升、下插等性能进行理论计算和分析。首先研究驱动机构运行过程中系统参数动态响应情况,并进一步分析运行参数和结构参数等对驱动机构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极短时间内,伺服盘就可与控制棒达到同步运动,系统参数保持平衡状态,并得到相应实验结果的验证。驱动缸内径和导流孔直径对机构性能影响效果明显;温度升高会导致工作流量增大。在伺服活塞式水力驱动机构性能实验研究过程中,总结了驱动机构的工作压力和流量随时间发展规律以及工作状态参数对机构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驱动机构在提升初期驱动缸内压差增大,流量减小,然后分别趋于某一稳定值。控制棒质量和移动速度对驱动机构性能影响显着;在启动和制动阶段伺服盘受力达到最大值,电动执行器功率在2335W之间即可满足设计要求。提升过程中水力驱动机构阻力系数逐渐变大,然后趋于某一定值。无论在提升还是下降过程中,伺服盘可实现对控制棒的精确定位,工作压力变化对定位精度无影响。停泵泄压可加快落棒。研究证明该设计思想具有研究开发价值,为控制棒驱动机构的设计领域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庞秀伟[9](2013)在《控制棒水力驱动机构原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控制棒驱动机构是反应堆中的重要机械设备,是反应堆和系统保护的组成部分,通过控制棒驱动机构的运动,控制反应堆的启动、功率调节、停堆等工作。对于控制棒驱动机构应能实现如下功能:在正常运行工况下,控制棒进行缓慢移动,速率约为10mm/s。在得到事故停堆信号后,需要快速停堆或事故工况时,要求控制棒应能自动脱开驱动机构,依靠自重可以快速插入堆芯,终止链式反应,得到信号后,控制棒应在2秒内完全插入堆芯,从而保证系统安全。控制棒驱动机构运行应准确无误,接受为保持信号指令时,不会因受外力、重力等作用而产生滑动。在各种运行工况下均应能准确可靠落棒停堆,失去电源时应自动落棒。应能随时给出控制棒组件在堆芯内的实际位置。本次设计提出另外一种新的控制棒水力驱动机构设计方案,并建立原理模型,对其进行整套设计。该设计是采用伺服管调控的原理,系统主要由水泵、电磁阀、活塞缸、伺服管、位置指示器及模拟控制棒组件组成。其设计方案为:利用差动活塞实现液力驱动下牵引控制棒移动,伺服管随差动活塞运动,起到定位的作用。其特点是没有传统的复杂机械驱动机构、结构简单,密封容易,控制方便,具有固有安全性,能够实现控制棒的连续运动和微调,使其对反应性的控制更加细腻,提高控制棒工作效率和延长工作寿期。

张之华,薄涵亮,米向秒,徐显启,王家英,张新荣,吴莘馨[10](2012)在《磁悬浮控制棒驱动线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测试磁悬浮控制棒驱动线的特性,验证其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了驱动线的综合性能研究。通过运行特性试验,得到控制棒驱动机构及驱动线的静态、动态性能参数;通过运行寿命考验,验证控制棒驱动线的稳定性、可靠性,并对其综合性能进行检验。

二、水力驱动控制棒极限落棒热态原理实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力驱动控制棒极限落棒热态原理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1)控制棒下落参数优化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控制棒自由下落过程理论建模及分析
    2.1 控制棒组件构成
    2.2 控制棒简化模型
    2.3 控制棒落棒力学模型
        2.3.1 重力
        2.3.2 浮力
        2.3.3 流体阻力
    2.4 流量分析与计算
        2.4.1 加速段流量分析
        2.4.2 减速段流量分析
    2.5 控制棒的竖向下落运动方程及求解
    2.6 计算结果讨论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控制棒自由下落试验
    3.1 试验目的
    3.2 试验装置及设备
        3.2.1 试验装置
        3.2.2 试验设备
    3.3 空气环境下控制棒下落试验
        3.3.1 试验过程
        3.3.2 试验结果及讨论
    3.4 静水环境下控制棒竖向自由下落试验
        3.4.1 试验过程
        3.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3.4.3 与现有文献试验结果对比
    3.5 基于静水试验的控制棒下落参数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试验数据对理论计算的优化
    4.1 引言
    4.2 模型简述
    4.3 损失因数插值
    4.4 结果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控制棒下落试验流动图像分析
    5.1 高速摄像机的发展及应用
    5.2 试验装置及设备
        5.2.1 试验设备
        5.2.2 试验装置
    5.3 试验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2)小型模块化固态燃料熔盐堆TMSR-SF2的热工水力设计与安全事故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附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固态燃料氟盐球床堆
        1.1.2 小型化与模块化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Sm-AHTR
        1.2.2 Thorcon
        1.2.3 NuScale
        1.2.4 MARK-I
        1.2.5 CLEAR-SR
        1.2.6 小结
    1.3 本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第二章 原理与计算软件介绍
    2.1 热工水力程序介绍
        2.1.1 CFD历史简介
        2.1.2 Fluent软件简介
        2.1.3 Fluent控制方程介绍
        2.1.4 Fluent湍流模型介绍与选择
        2.1.5 Fluent UDF介绍
        2.1.6 Fluent多孔介质设置
        2.1.7 Fluent适用性分析
    2.2 安全分析程序介绍
        2.2.1 RELAP程序介绍
        2.2.2 RELAP程序结构介绍
        2.2.3 RELAP控制方程介绍
        2.2.4 RELAP基本模型介绍
        2.2.5 RELAP修改物性
        2.2.6 RELAP的适用性分析
    2.3 安全分析方法介绍
        2.3.1 保守评价方法
        2.3.2 最佳估算分析方法
        2.3.3 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2.3.4 敏感性分析方法
        2.3.5 CSAU方法简介
    2.4 小结
第三章 TMSR-SF2总体设计方案介绍
    3.1 TMSR-SF2总体设计方案介绍
    3.2 概念设计流程图与参数拟定
    3.3 TMSR-SF2各系统介绍
        3.3.1 反应堆模块划分与介绍
        3.3.2 堆本体模块划分与介绍
    3.4 中子物理计算结果
        3.4.1 功率分布结果影响
        3.4.2 反应性系数计算结果
    3.5 小结
第四章 TMSR-SF2热工水力设计
    4.1 热工水力设计准则与流程
        4.1.1 热工水力设计准则
        4.1.2 热工水力设计流程图
    4.2 网格与参数设置
        4.2.1 网格无关性验证
        4.2.2 物性参数
        4.2.3 球床多孔介质参数
        4.2.4 边界条件
        4.2.5 热功率分布
    4.3 堆芯热工水力模拟
    4.4 堆芯部件热工水力模拟
        4.4.1 下降环腔
        4.4.2 下腔室
        4.4.3 活性区入口挡板与下反射层熔盐孔道
        4.4.4 活性区与小圆台
        4.4.5 活性区出口挡板与上反射层熔盐孔道
        4.4.6 上腔室
        4.4.7 卸料槽与停堆棒通道
        4.4.8 其他设计方案比较简述
    4.5 换热器热工设计
        4.5.1 换热器类型选择与需求考量
        4.5.2 MSBR熔盐换热器
        4.5.3 MSBR熔盐换热器经验关系式
        4.5.4 SF2熔盐换热器设计
    4.6 RVACS热工设计
    4.7 TMSR-SF2设计参数确定
    4.8 小结
第五章 TMSR-SF2安全系统介绍与RELAP建模
    5.1 TMSR-SF2固有安全性介绍
        5.1.1 小型模块化设计
        5.1.2 氟盐冷却剂
        5.1.3 包覆颗粒材料
        5.1.4 球床堆芯
        5.1.5 三回路设计
        5.1.6 固有安全性小结
    5.2 TMSR-SF2安全系统介绍
        5.2.1 安全系统要求准则
        5.2.2 控制棒系统
        5.2.3 RVACS
        5.2.4 停堆刀片
        5.2.5 吸收球
        5.2.6 堆芯排盐系统
        5.2.7 堆舱热屏蔽系统
        5.2.8 吸热缓冲熔盐
        5.2.9 其他安全系统
    5.3 RELAP节点建模
        5.3.1 反应堆压力容器
        5.3.2 回路与换热器
        5.3.3 堆舱与RVACS
    5.4 RELAP的安全限值与逻辑设定
    5.5 小结
第六章 TMSR-SF2瞬态事故模拟与安全策略研究
    6.1 典型事故选取与安全事故分级
        6.1.1 国际核事故分级标准
        6.1.2 TMSR-SF2事故分级标准
        6.1.3 典型事故选取
    6.2 LOHS、LOFC与SBO事故模拟
        6.2.1 默认工况
        6.2.2 落棒失败工况
        6.2.3 泵维持运行工况
        6.2.4 泵维持运行且落棒失败工况
        6.2.5 RVACS失效工况
        6.2.6 第二套停堆棒落棒工况
        6.2.7 事故结果比较
    6.3 LOHS-ATWS、LOFC-ATWS与SBO-ATWS事故模拟
        6.3.1 默认工况
        6.3.2 RVACS失效工况
        6.3.3 一二回路泵维持运行工况
        6.3.4 二回路泵维持运行工况
        6.3.5 二回路泵维持运行且RVACS失效工况
        6.3.6 一回路泵维持运行工况
        6.3.7 一回路泵维持运行且RVACS失效工况
        6.3.8 事故结果比较
    6.4 UCRW-ATWS事故模拟
        6.4.1 默认工况
        6.4.2 泵维持运行工况
        6.4.3 事故结果比较
    6.5 地震事故模拟
    6.6 卡轴事故模拟
    6.7 瞬态微扰影响
        6.7.1 三回流流速微扰
        6.7.2 三回流温度微扰
        6.7.3 一回路主泵流速微扰
        6.7.4 二回路主泵流速微扰
        6.7.5 RVACS误操作开启
        6.7.6 瞬态微扰总结
    6.8 安全特性与事故策略的总结
    6.9 小结
第七章 TMSR-SF2安全系统特性研究
    7.1 安全系统在不同事故中的表现比较
        7.1.1 RVACS
        7.1.2 控制棒
        7.1.3 主泵
    7.2 安全系统不确定性研究
        7.2.1 控制棒落棒延迟
        7.2.2 控制棒落棒速度
        7.2.3 控制棒落棒根数
        7.2.4 RVACS启动延迟
        7.2.5 一回路泵维持运行一段时间后失效
        7.2.6 二回路泵维持运行一段时间后失效
        7.2.7 UCRW-ATWS提棒速度
        7.2.8 其他
    7.3 逆流与振荡现象研究
        7.3.1 落棒成功
        7.3.2 落棒失败
    7.4 关键参数敏感性分析
        7.4.1 SBO事故
        7.4.2 ATWS-SBO事故
    7.5 安全系统特性与安全设计准则
    7.6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全文结论
    8.2 未来展望
        8.2.1 热工水力设计
        8.2.2 安全事故模拟
        8.2.3 实验验证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3)铅铋介质环境控制棒落棒动态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非铅铋环境控制棒下落研究现状
        1.2.2 铅铋合金及钠的热工和力学问题研究现状
        1.2.3 本作者所在团队已具备的相关研究基础
    1.3 已有研究工作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2章 研究对象
    2.1 引言
    2.2 系统功能
    2.3 系统组成
        2.3.1 控制棒驱动机构
        2.3.2 控制棒棒体
    2.4 几何模型
        2.4.1 铅铋循环回路几何模型
        2.4.2 控制棒落棒过程几何模型
    2.5 系统参数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计算模型
    3.1 引言
    3.2 物性计算模型
        3.2.1 密度
        3.2.2 粘度
    3.3 受力计算模型
        3.3.1 重力
        3.3.2 浮力
        3.3.3 机械摩擦力
        3.3.4 摩擦阻力
        3.3.5 压差阻力
    3.4 守恒方程
        3.4.1 质量守恒方程
        3.4.2 动量守恒方程
        3.4.3 能量守恒方程
    3.5 灰色关联度计算模型
        3.5.1 序列划分
        3.5.2 变异系数公式
        3.5.3 灰色关联度公式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数值模拟方法
    4.1 引言
    4.2 软件原理与特点
        4.2.1 软件原理
        4.2.2 软件特点
    4.3 计算条件
        4.3.1 边界条件的设定
        4.3.2 初始条件的设置
        4.3.3 网格划分和物性设置
    4.4 计算流程
    4.5 网格敏感性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计算程序
    5.1 引言
    5.2 程序组成
    5.3 程序功能
    5.4 程序流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水和钠环境落棒计算结果及验证
    6.1 引言
    6.2 正常工况水环境落棒计算结果
        6.2.1 水环境控制棒速度-时间关系
        6.2.2 水环境控制棒位移-时间关系
    6.3 正常工况钠环境落棒计算结果
        6.3.1 钠环境控制棒速度-时间关系
        6.3.2 钠环境控制棒位移-时间关系
    6.4 结果验证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铅铋环境落棒计算结果
    7.1 引言
    7.2 铅铋流量数值计算
        7.2.1 恒定功率加热结果
        7.2.2 加功率计算结果
        7.2.3 铅铋流量时间变化关系式
    7.3 正常工况落棒计算
        7.3.1 恒定加热功率计算结果
        7.3.2 阶跃加热功率计算结果
    7.4 地震工况落棒计算
        7.4.1 恒定加热功率计算结果
        7.4.2 阶跃加热功率计算结果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铅铋环境控制棒落棒影响因素计算分析
    8.1 引言
    8.2 铅铋环境控制棒落棒影响因素计算
        8.2.1 影响因素筛选
        8.2.2 正常工况计算结果
        8.2.3 地震工况计算结果
        8.2.4 影响因素结果及特性
    8.3 控制棒总重与铅铋流速匹配计算
        8.3.1 正常工况匹配计算
        8.3.2 地震工况匹配计算
    8.4 控制棒总重与落棒时间计算
        8.4.1 变流速落棒时间计算
        8.4.2 变重量落棒时间计算
    8.5 落棒影响机理及优化分析
        8.5.1 落棒影响机理
        8.5.2 优化分析结果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用于铅铋流量计算过程的输入输出变量符号
附录Ⅱ 程序ROD-DROP输入输出参数符号及意义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4)压水堆堆芯三维物理—热工耦合下弹棒事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弹棒事故的分析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工作及内容
第2章 AP1000堆芯耦合模型的建立
    2.1 AP1000堆芯简介
    2.2 程序简介
        2.2.1 SCALE程序简介
        2.2.2 RELAP5程序简介
        2.2.3 PARCS程序简介
    2.3 堆芯热工水力模型的建立
        2.3.1 堆芯节点的建立
        2.3.2 活性区不同通道设定
        2.3.3 热构件的设定
    2.4 物理模型的建立
        2.4.1 组件截面计算
        2.4.2 节块划分
    2.5 耦合模型的建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耦合模型的验证
    3.1 控制棒价值验证
    3.2 功率分布验证
        3.2.1 单通道功率分布对比
        3.2.2 多通道功率分布对比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AP1000弹棒试验分析
    4.1 热态满功率下弹棒试验
        4.1.1 单个控制棒弹出试验
        4.1.2 两束控制棒同时弹出
    4.2 热态零功率下弹棒试验
        4.2.1 单个控制棒弹出试验
        4.2.2 两束控制棒同时弹出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铅铋介质环境控制棒落棒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控制棒下落研究现状
        1.2.2 铅秘介质流动换热研究现状
        1.2.3 本科研团队的研究基础
    1.3 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2章 研究对象
    2.1 引言
    2.2 系统功能
    2.3 系统结构
        2.3.1 承压壳体部件
        2.3.2 驱动杆部件
        2.3.3 钩爪部件
        2.3.4 磁轭线圈部件
    2.4 几何模型
    2.5 初始参数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计算模型
    3.1 引言
    3.2 物性计算模型
        3.2.1 铅秘介质
        3.2.2 水介质
        3.2.3 钠介质
    3.3 受力计算模型
        3.3.1 重力
        3.3.2 浮力
        3.3.3 机械摩擦力
        3.3.4 流体阻力
    3.4 运动计算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计算程序及分析方法
    4.1 引言
    4.2 程序说明
        4.2.1 程序组成
        4.2.2 程序功能
        4.2.3 程序流程
    4.3 析因分析方法
        4.3.1 析因分析原理
        4.3.2 析因设计特点
        4.3.3 三因子析因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落棒过程的计算
    5.1 引言
    5.2 正常工况计算
        5.2.1 静态介质计算
        5.2.2 动态介质计算
    5.3 地震工况计算
        5.3.1 静态介质计算
        5.3.2 动态介质计算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落棒因素的析因分析
    6.1 引言
    6.2 参数范围
    6.3 单因素作用影响
    6.4 各因素交互作用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不同介质落棒特性
    7.1 引言
    7.2 水和钠介质计算结果
        7.2.1 水介质中的计算结果
        7.2.2 钠介质中的计算结果
    7.3 对比分析及调节措施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ROD-LBE程序输入输出参数符号与意义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6)水压驱动控制棒减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水压驱动线减速环节
2控制棒水力减速实验
3控制棒水力减速模型
4模型计算结果和验证
5模型应用
6结束语

(7)钍基熔盐堆棒控棒位系统及功率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TMSR
        1.1.1 熔盐堆发展历史及现状
        1.1.2 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专项--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
    1.2 反应堆仪器控制系统概述
        1.2.1 国内反应堆仪器控制系统的分类及发展趋势
        1.2.2 数字化反应堆控制系统的优点及其发展
        1.2.3 TMSR 的堆控制系统架构
    1.3 控制棒驱动机构简介
        1.3.1 TMSR 的控制棒
        1.3.2 控制棒驱动机构的分类
        1.3.3 TMSR 的控制棒驱动机构类型
    1.4 本文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2章 棒控棒位系统方案设计
    2.1 TMSR 控制棒试验台架
        2.1.1 系统功能
        2.1.2 控制与测量设计
    2.2 控制棒驱动机构的重要参数确定
        2.2.1 CRDM 相关机械参数
        2.2.2 驱动电机
        2.2.3 位置检测部件
        2.2.3.1 旋转变压器
        2.2.3.2 磁尺
    2.3 棒控系统和棒位系统功能
    2.4 PLC 工作原理简介
    2.5 Siemens PLC 系统架构
        2.5.1 硬件配置图
        2.5.2 各模块的简要特性
        2.5.3 重点模块功能研究与介绍
        2.5.3.1 CPU414-4H SIMATIC S7-400H 系统
        2.5.3.2 FM353(硬件功能部分)
    2.6 ABB-PLC 系统架构及模块功能介绍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棒控棒位系统的软件设计
    3.1 基于西门子方案的软件设计
        3.1.1 棒控系统的软件结构
        3.1.1.1 各逻辑块的功能设计
        3.1.1.2 初始化组织块 OB100 的设计
        3.1.1.4 数据块设计
        3.1.1.5 主循环 OB1 组织块的设计
        3.1.1.6 S7-CPU 与 EPICS 的通信设计
        3.1.1.7 FM353 的软件工作方式
        3.1.1.8 PLC 状态的远程监控/冗余状态的获取
        3.1.2 棒位系统的软件结构
        3.1.3 HMI 设计
    3.2 基于 ABB 方案的软件功能研究
    3.3 多根棒情况下的软件构想
    3.4 棒控系统的调试及运行情况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棒控棒位系统的可靠性研究
    4.1 一般控制系统的可靠性研究
        4.1.1 可靠性分析基础
        4.1.2 串并联系统的可靠性模型
        4.1.3 控制系统冗余度的选择
        4.1.4 冗余设计与可靠度的关系
        4.1.5 冗余控制系统的一般结构图
    4.2 棒控系统的可靠性模型与分析
        4.2.1 西门子 PLC 方案的可靠性分析
        4.2.1.1 棒控系统的可靠性框图
        4.2.1.2 棒控系统的模块可靠性指标计算与分析
        4.2.1.3 系统级可靠度计算与仿真
        4.2.2 ABB PLC 方案的可靠性分析
        4.2.2.1 硬件模块的可靠性框图
        4.2.2.2 模块的可靠性指标计算及分析
        4.2.2.3 系统级可靠度计算与仿真
    4.3 棒位系统的可靠性模型与分析
    4.4 两套 PLC 在棒控棒位系统设计中的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TMSR 核功率控制系统 PID 设计与仿真研究
    5.1 TMSR 核功率控制系统的原理介绍
        5.1.1 控制棒驱动结构(CRDM)框图
        5.1.2 一般核功率控制系统闭环框图
        5.1.3 TMSR 核功率控制系统框图
    5.2 TMSR 核功率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及分析
        5.2.1 各单元的数学模型
        5.2.1.1 堆芯数学模型
        5.2.1.2 测量装置数学模型
        5.2.1.3 CRDM 数学模型
        5.2.2 对象系统数学模型及其分析
        5.2.2.1 传统型(I 型)控制系统对象及其可控性、可测性分析
        5.2.2.2 改进型(II 型)控制系统对象及其可控性、可测性分析
    5.3 PID 控制器设计与分析
        5.3.1 PID 算法原理简介
        5.3.2 核功率控制系统 PID 仿真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章发表
致谢

(8)伺服活塞式控制棒水力驱动机构工作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控制棒驱动系统简介
        1.2.1 控制棒驱动机构组成单元
        1.2.2 控制棒驱动机构基本要求
    1.3 相关领域研究动态
        1.3.1 驱动机构类型
        1.3.2 控制棒驱动机构异常事件分析
    1.4 现有控制棒驱动机构优点与不足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伺服活塞式控制棒水力驱动机构设计
    2.1 水力驱动机构设计原理
    2.2 水力驱动机构设计方案
    2.3 辅助设备
        2.3.1 传动部件
        2.3.2 加速装置
        2.3.3 缓冲装置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伺服活塞式控制棒水力驱动机构数值模拟
    3.1 数值计算前处理
        3.1.1 驱动机构三维建模
        3.1.2 网格划分
        3.1.3 计算流体力学控制方程
        3.1.4 湍流模型敏感性分析
        3.1.5 边界条件设定
    3.2 驱动缸内部流场数值计算
        3.2.1 压力场
        3.2.2 速度场
        3.2.3 流量特性研究
        3.2.4 活塞运动情况研究
        3.2.5 压力特性研究
    3.3 可变节流口阻力系数数值计算
        3.3.1 驱动缸内阻力损失
        3.3.2 结构参数对可变节流口阻力系数影响
        3.3.3 可变节流口流场研究
    3.4 驱动活塞强度分析
        3.4.1 活塞体建模与导入
        3.4.2 活塞体强度及变形计算分析
    3.5 双向水力驱动机构性能研究
        3.5.1 稳态特性研究
        3.5.2 固定节流口结构参数对机构性能的影响
        3.5.3 临界提升速度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伺服活塞控制棒水力驱动机构仿真研究
    4.1 静态保持特性
        4.1.1 理论模型及数学描述
        4.1.2 系统静态保持流量
        4.1.3 结构参数对驱动机构性能的影响
    4.2 提升过程分析
        4.2.1 数学模型
        4.2.2 计算结果与分析
    4.3 下插过程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伺服活塞式控制棒水力驱动机构性能实验研究
    5.1 伺服活塞式控制棒水力驱动机构实验系统
        5.1.1 水力驱动机构冷态模拟实验台
        5.1.2 实验方案
        5.1.3 数据记录
    5.2 压力特性
    5.3 流量特性
        5.3.1 工作压力对流量的影响
        5.3.2 控制棒质量和速度对流量的影响
    5.4 牵引器特性研究
        5.4.1 伺服盘受力特性
        5.4.2 执行器性能
    5.5 阻力系数变化规律
    5.6 工作稳定性分析
        5.6.1 抗扰动性
        5.6.2 定位精度
        5.6.3 落棒时间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控制棒水力驱动机构原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主要驱动形式及国内研究成果
    1.3 控制棒驱动机构比较
第2章 控制棒水力驱动机构简介
    2.1 控制棒驱动机构的设计要求
        2.1.1 控制棒驱动机构设计的基本要求
        2.1.2 机构设计准则
    2.2 伺服调控原理
    2.3 水力驱动机构原理简介
        2.3.1 伺服驱动器
        2.3.2 伺服驱动器工作原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仿真模型的建立
    3.1 概述
    3.2 Pro/ENGINEER 建模
        3.2.1 零件建模
        3.2.2 模型的组装
    3.3 3ds 装配动画制作
    3.4 模拟仿真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3.5 组装建模以及动态模拟过程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控制棒水力驱动机构工作特性研究
    4.1 控制棒水力驱动机构工作特性理论模型
        4.1.1 控制棒处于保持状态
        4.1.2 控制棒上升过程
        4.1.3 控制棒下插过程
    4.2 控制棒水力驱动机构内部流场模拟
        4.2.1 前处理
        4.2.2 FLUENT 计算过程
        4.2.3 计算结果后处理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控制棒水力驱动机构实验研究
    5.1 实验装置简介
    5.2 设计控制系统
        5.2.1 设计要求
        5.2.2 系统构成
        5.2.3 硬件构成
    5.3 实验方案
    5.4 实验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磁悬浮控制棒驱动线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控制棒驱动线性能试验装置和方法
    2.1 试验装置
        2.1.2 控制棒驱动系统
    2.2 试验方法
        2.2.1 控制棒驱动机构运行特性试验
        2.2.2 控制棒驱动线的运行特性试验
        2.2.3 控制棒驱动线的运行寿命考验
3 控制棒驱动线性能试验
    3.1 控制棒驱动机构的运行特性试验
        3.1.1 静态性能试验
        3.1.2 动态性能试验
    3.2 控制棒驱动线的运行特性试验
    3.3 控制棒驱动线的运行寿命考验
4 结论

四、水力驱动控制棒极限落棒热态原理实验(论文参考文献)

  • [1]控制棒下落参数优化及试验研究[D]. 李吉祥.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2]小型模块化固态燃料熔盐堆TMSR-SF2的热工水力设计与安全事故分析[D]. 徐博.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17(07)
  • [3]铅铋介质环境控制棒落棒动态规律研究[D]. 何逸凡.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7(05)
  • [4]压水堆堆芯三维物理—热工耦合下弹棒事故研究[D]. 周如君.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6(03)
  • [5]铅铋介质环境控制棒落棒特性研究[D]. 霍启军.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6(03)
  • [6]水压驱动控制棒减速性能研究[J]. 秦本科,许星星,薄涵亮,宋威.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5(05)
  • [7]钍基熔盐堆棒控棒位系统及功率控制系统研究[D]. 汪全全.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15(07)
  • [8]伺服活塞式控制棒水力驱动机构工作特性研究[D]. 于明锐.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5(06)
  • [9]控制棒水力驱动机构原理研究[D]. 庞秀伟.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3(07)
  • [10]磁悬浮控制棒驱动线性能试验研究[J]. 张之华,薄涵亮,米向秒,徐显启,王家英,张新荣,吴莘馨. 核动力工程, 2012(04)

标签:;  ;  ;  

液压驱动控制杆限位落杆热态原理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