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努曼和孙悟空的区别

哈努曼和孙悟空的区别

一、哈奴曼与孙悟空的差异(论文文献综述)

刘春贺[1](2019)在《孙悟空和哈奴曼形象比较》文中指出孙悟空是中国四大名着之一《西游记》里面的主人公,是作品中的灵魂,因为其勇敢坚强、神通广大,具有正义感和富于反抗精神,深受读者敬佩和喜爱;哈奴曼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里的神猴,他勇敢机敏,征服强敌,为主立功,成为了读者心目中的英雄。两个神猴相似与不同近年来一直引发众多中印学者的思考,并为此进行了深入的发掘研究,笔者也在对比中发现,两个光辉形象在相似的条件下,各自又都诠释着不同的时代内涵,并且都影响了数代人。一、千百年来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形象

王聪(FAKHRIAWAN FATHU RAHMAN)[2](2019)在《关于《西游记》在印度尼西亚传播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主要研究中国文学作品在印度尼西亚的传播与接受情况,以中国四大名着之一《西游记》和印尼着作《哈奴曼》为例,通过对这两部文学作品的比较,笔者详细分析了其相似性与差异性及印尼人(主要是望加锡人)对《西游记》的理解程度。通过图书馆查阅方法和实地调查研究等方法,笔者最终得出以下结论:《西游记》通过戏剧、漫画、小说和电视连续剧等多种传播途径进入印度尼西亚后,印尼人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读者的喜好对其内容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改编,以使印尼读者能够更好的理解《西游记》的内涵。事实上,《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与印尼作品《哈奴曼》中的同名主人公哈奴曼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它们都生活在不停的战斗中,但其战斗的目的和动机却各不相同。孙悟空是为保护他的师傅去西天取经而战,而哈奴曼则是为了拯救斯塔而战。以这两位主人公的异同为方向,笔者进行了深度而详细的研究。据调查,了解《西游记》作品的人数占全国总人数的百分比为67%。其中32%为16-25岁的青年人群;46%为26-35岁人群;22%为大于35岁人群。接受调查者按受教育程度又可分为21%的初中生、34%的高中生和45%的大学生。

明云[3](2019)在《泰国的哈奴曼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哈奴曼这一形象源自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他勇敢机敏、忠君护主、本领高强,在印度文学、宗教和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哈奴曼的形象随着《罗摩衍那》故事在泰国广为流传,通过《罗摩衍那》派生出的泰国史诗和戏剧《拉玛坚》发生了本土化演绎,继而再以舞台表演、绘画雕塑、民间习俗等多种艺术形态在泰国世俗社会传播,成为泰国民众广为熟知的神话形象。泰国的哈奴曼形象的主要来源是拉玛一世王版本《拉玛坚》。这个版本中的哈奴曼继承了印度哈奴曼的本领和优良品德。但与印度哈奴曼侧重其神性不同,泰国哈奴曼更侧重世俗性,他的外貌更出众,擅长花言巧语,并表现出多情、行骗、顽皮等“人性化”的一面。泰国民间从未停止过对《拉玛坚》的再创作,在其他民间版本的拉玛故事中,对哈奴曼的出生方式、性格特征、与女性的关系和在战争中的表现有着不同的描述。除文学外,哈奴曼形象在泰国社会文化的各领域还有着不同的表现。在孔剧中,哈奴曼造型独特易分辨,深受观众和表演者的喜爱。在雕塑绘画中,哈奴曼的形象多为演绎《拉玛坚》的故事情节,造像与孔剧中的哈奴曼造型十分相似。在泰语词汇中,哈奴曼这一词汇被赋予文化寓意,是正义和力量的象征,被用作地名、食品名称、药物名称、纹身名称和泰拳名称等。在民间信仰中,人们崇拜哈奴曼也多和其在《拉玛坚》中的形象有关,具有代表性的是泰国华富里猴文化。本文最后认为,哈奴曼形象在泰国经历了两次世俗化,第一次是文学作品中印度哈奴曼侧重神性向泰国哈奴曼侧重人性的世俗化过程,第二次是哈奴曼形象从《拉玛坚》即文学领域进一步再发展到泰国社会文化各领域里的世俗化进程。

李明[4](2019)在《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演变考》文中研究说明孙悟空作为一个流传千年、家喻户晓的文学人物形象,其视觉艺术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及其演变为主要研究对象,是该学术命题的第一次整体性研究的尝试——在“取经故事—西游故事—孙悟空故事”演进脉络的观照下,梳理历代美术作品中的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进行分期研究,总结造型要素,分析其形成和演变动因。第一章阐释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生成的文化渊源:通过“猴行者原型”命题说明孙悟空的猴性来源,阐释其从猕猴到猿猴再到石猴的演化过程;强调故事系统作为视觉艺术形象的文化渊源,分别介绍取经本事、取经故事、西游故事、孙悟空故事的演化历程;阐述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的演化,并进行历史分期。第二章到第五章对孙悟空在“四个历史阶段”的视觉形象进行具体分析:第二章通过梳理截至2018年最新最全的美术资料,分析唐宋的猴行者形象,是本文的重点;第三章分析元代孙行者的形象;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概括分析明清齐天大圣的形象和民国以来美猴王的形象。第六章为价值探讨:第一节论述孙悟空视觉艺术的美术史价值、审美价值;第二节阐述孙悟空视觉艺术对于西游故事演化、孙悟空人物原型等“西游学”命题的实证价值;第三节概述了孙悟空视觉艺术的产业价值。本文梳理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的千年历史,认为孙悟空形象中的两大基本特征的“本体矛盾性”和“主体焦虑性”贯穿着整个视觉艺术形象演变历程,与中国文化变迁中的诸多侧面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

王文强[5](2019)在《《西游记》英译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着”之一,《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就受到中国读者的喜爱。不惟如此,早在1758年(乾隆23年),日本着名小说家西田维则就开始了这部小说的翻译工作。其后,随着西方基督教传教士在华传教工作的展开,这部小说也逐渐进入他们的视野。此后,尽管这部小说的译介主体在不断的变化,《西游记》在西方世界的译介进程却从未中断过。其中,这部小说的英语译文(本)数量最多、影响最大。自1822年马礼逊在《华英字典》首次收录《西游记》中的部分谚语开始,到1983年余国藩的《西游记》全译本问世,这部小说在英语世界从“种子”到最终“成形”共历经了160余年的历史。早在1961年,阿瑟·韦利的《西游记》英译本就被选入象征世界文学作品的“企鹅经典丛书”(Penguin Classics),成为最早被该系列丛书收录的中国文学作品,可见这部小说作为“世界文学”的影响力。然而,与《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这三部小说相比,学界对《西游记》的英译研究相对滞后。目前,国内外尚无系统、全面研究《西游记》英译的着作问世,这显然与这部小说在英语世界强大的影响力并不匹配。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对《西游记》的英译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采用描述翻译学和翻译史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探讨以下问题:第一,自《西游记》问世以来,有关这部小说“主题思想”的解读在中国呈现出众说纷纭的局面,那么,这些来自异域的译者们如何定义《西游记》的“性质”?他们的阐释与解读与这部小说的学术研究又有何联系?第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西游记》的译者们选取这部小说进行翻译的原因是什么?这些译者的身份是否会影响他们对《西游记》的理解和认知?第三,正如安德烈·勒菲弗尔所指出的,翻译实质上是译者对原作所进行的文化层面上的改写,在经历改写而成的《西游记》英译本中,原着的主要人物在形象是否与原着一致?如果发生了“变异”,那么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研究发现,由于受到历史文化语境、译者文化身份以及他们不同的翻译目的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笔下的译文(译本)差异明显,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而原着的一些主要人物形象之所以在译本中发生“变异”,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与上述几个因素息息相关。同时,这些译者对这部小说的翻译阐释在很大程度上与《西游记》的学术研究是同步的。根据译者身份、翻译目的、译本(文)形式、译本影响、以及这些《西游记》的译者们对这部小说的阐释与解读,本研究将这部小说在英语世界的旅行时期大致分为四个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822年至1916年,这一阶段的译介主体以传教士为主,《西游记》在很大程度上充当着传教工具的角色,原着的文学性并没有得到重视;第二个阶段为1917年至1932年,库寿龄首次在英语世界否定了“邱处机作者论”的观点,之后海伦·海耶斯的节译本在英国出版,尽管海耶斯对《西游记》的佛教阐释存在着以偏概全的倾向,然而,它的出现意味着《西游记》走出了“传教士阐释阶段”,序言中大幅引用胡适考证《西游记》的最新成果,正式开启了这部小说在英语世界的“现代之旅”;第三个阶段为1942年至1968年,着名汉学家阿瑟·韦利的《西游记》译本在英语世界广受赞誉,通过他的译本,原着的文学性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彰显,译者精心塑造的“猴王”形象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西游记》为“神话小说”、“滑稽小说”的“属性”在本时期通过韦利译本广泛被这部小说的研究者所接受。第四个阶段是1969年至1983年,在杜德桥、余国藩等学者的推动下,《西游记》的学术研究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在他们不懈的努力下,《西游记》蕴含的道教成分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余国藩集《西游记》研究者、翻译家、汉学家于一身,他将有关这部小说最新的研究成果融汇到自己的译作中,使这个全译本充满着浓厚的学术气息。系统全面地考察《西游记》的百年英译史,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考察《西游记》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历程,有助我们从整体上了解影响中国古典文学域外传播的诸多因素,并把握其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特点,从中我们可以总结经验,为今后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外译事业提供指导,从而加快中国文学、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

陈良栋[6](2018)在《“跨文化”与“想象体”:《小萝莉的猴神大叔》的叙事策略》文中提出印度电影《小萝莉的猴神大叔》于2015年7月在印度上映,斩获43.3亿卢比成为当年的票房冠军。[1]影片在海外传播的效果也非常明显,同年在北美市场获得了820万美元的票房收入。[2]时隔近三年,电影于2018年3月在中国上映,获得2.86亿人民币的佳绩。[3]《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在国内外市场中取得的票房佳绩,表征着影片在传播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接受度和认同度,而其显在表现之下的内驱力,则是影片在跨文化传播中对文化想象体的构建。跨文化传播是一种越过本土文化体系界限,在不同文化体系之间进行交流传播的活动,是"拥有不同文化背

赵乐屏[7](2018)在《《西游记》孙悟空形象研究》文中认为孙悟空作为一个虚构的神话英雄,其原型主要有“本土说”、“外来说”以及“混同说”三种观点。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初次出现谨慎敬神、知识渊博的猴行者,到《二郎神锁齐天大圣》中野性十足、狂妄自大的齐天大圣,到杨景贤的《西游记杂剧》中凡心炽盛、善恶兼具的孙行者,再到《西游记平话》中叛逆顽劣、机智灵活的孙吾空。孙悟空形象在演变过程中逐渐发展、丰富,最终形成了《西游记》中智勇双全,真挚赤诚、扶危救困,神通广大、善于变通的神话英雄孙悟空。在思想内涵上则主要表现为强烈的生命意识,反抗压迫、追求自由和从叛逆走向皈依三个方面。在形象塑造艺术方面,吴承恩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运用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以及个性化特征描写将孙悟空形象刻画得真实、生动。至于续书《续西游记》、《西游补》中的孙悟空形象,以及《后西游记》中的孙履真形象,则在保持原作孙悟空一些形象特征的同时,又做出改变,总体上呈现收敛的趋势,缺乏了原作中不屈不挠、无所畏惧的个性特征。

覃静连[8](2018)在《《罗摩衍那》与《兰戛西贺》人物形象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罗摩衍那》被称为“最初的诗”、“众诗中之最优秀者”,是古印度史诗时期最伟大、最经典的着作之一。我国云南傣族的《兰戛西贺》脱胎于《罗摩衍那》,但又不同于《罗摩衍那》,它继承了傣族文学的传统,沉淀着傣族的文化内涵。史诗《罗摩衍那》和《兰戛西贺》都歌颂了英雄美人式爱情,在具体创作中存在着诸多可比较之处,特别是人物形象方面,都塑造了具有高度典型性和真实性的人物形象。然而,学术界目前对这一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入,为此,本论文希望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人物形象的比较研究。本论文将从文化比较的视角切入,对印度《罗摩衍那》与我国云南傣族《兰戛西贺》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研究。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对《罗摩衍那》与《兰戛西贺》两部史诗的主要人物进行归纳与分类,把主要人物归结为半神半人型、半神半魔型和半神半兽型。其次,从外貌特征、心理活动和命运结局上对人物形象进行比较分析。在半神半人型的外貌描写上,《罗摩衍那》主要反映了古印度“输洛迦”诗体语言的精雕细刻和印度教矛盾又统一的审美意识。而《兰戛西贺》则反映了傣族松散自由的赞哈调和“想象与美”的独特审美特征。在半神半魔型的外貌描写上,《罗摩衍那》用独特的笔调把魔王的外貌特征描写得滑稽丑陋。而《兰戛西贺》对奉玛加的外貌形象描写则是充满了一种欣赏的感情倾向。在半神半兽的外貌描写上,《兰戛西贺》对阿努曼的外貌描写则比较简洁,远远不如《罗摩衍那》对哈奴曼光彩夺目的外貌描写。在人物心理的描写上,《罗摩衍那》总体上比《兰戛西贺》丰富得多。在直接刻画人物的心理上,《罗摩衍那》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悲痛的审美艺术,《兰戛西贺》体现出来的则是相对柔和的格调。在梦境描写上,《罗摩衍那》的梦境描写比较喜欢运用色彩的描述,体现了古印度文学将颜色与心理情感反应联系起来的审美特色。而《兰戛西贺》的梦境描写则更多的采用了象征和隐喻的手法,体现了傣族人民独特的创作思维。在内心独白上,《罗摩衍那》的哈奴曼内心独白描写更具伸张力,这是《兰戛西贺》所不能及的。在人物命运结局上,在《罗摩衍那》中,人物的命运结局主要受宗教的影响,追求梵我合一,男主人公复归神位,女主人公投入地母。而《兰戛西贺》除了受宗教的影响外,还受到社会背景和民族心理的影响,追求的是大团圆结局。最后,从文学文化的融合与再创造和相似的历史阶段与不同的文化土壤这两大方面对史诗人物形象的异同点进行分析,并探讨目前中国对《罗摩衍那》新的继承和创造——粤剧《罗摩衍那》的情况。

王燕[9](2017)在《德译《中国童话》与《西游记》学术探究》文中研究说明1923年,胡适在《西游记考证》一文中提出孙悟空形象来自印度神猴哈奴曼,这是20世纪孙悟空形象研究的一大突破,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学术观点。根据1914年出版的德译《中国童话》,最早将孙悟空与哈奴曼联系在一起的并非胡适,而是德国汉学家卫礼贤。同时,胡适认为《西游记》是一部"童话小说",这一观点与卫礼贤的相关论述也有着惊人的相似。因此,卫礼贤的学术观点在《西游记》研究史上具有开启先河的重要意义。只是由于胡、卫二人"个人才性"的不同,以及当时中西方"文化转向"的差异,致使胡适在发表相关观点时,没有彰显卫礼贤的学术贡献。

钟声[10](2013)在《孙悟空是印度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游记》一书中孙悟空的形象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小说中,孙悟空神通广大,能腾云驾雾、斩妖除魔,保护唐僧前往西天求取真经,最终修成正果,被如来佛祖封为斗战胜佛。孙悟空这一形象是作者吴承恩独自创造出来的人物吗?有意思的是,古老印度长篇史诗《罗摩衍那》同样塑造了一个法力无边的神猴哈奴曼,这两者之间有何渊源?

二、哈奴曼与孙悟空的差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哈奴曼与孙悟空的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1)孙悟空和哈奴曼形象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一、千百年来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形象
    (一)神通广大的本领
    (二)超越非凡的智慧
二、相似形象背后两种不同的诠释内容
    (一)孙悟空——一个时代的悲剧
    (二)哈奴曼——一代历史的功臣
三、浅析两个形象的历史影响
    (一)对佛学禅宗的影响
    (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三)给人们生活的启迪

(2)关于《西游记》在印度尼西亚传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学术界的研究状况
    二、论文选题意义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整体思路安排
第1章《西游记》在印尼的传播
    1.1 公元前6年 -- 1886 年
    1.2 1920 年 -- 1980 年
    1.3 1983 年
    1.4 1984 年
    1.5 1993 年
    1.6 1996 年至1998年
    1.7 2000 年
    1.8 2013 年
第2章 《西游记》在印尼的改编
    2.1《西游记》在印尼的改变案例
    2.2 表格显示《西游记》在印尼的改编情况
第3章 《西游记》与《哈奴曼》
    3.1 《哈奴曼》的人物姓名
    3.2 《哈奴曼》 故事情节
    3.3 哈奴曼与孙悟空的差异
    3.4 《西游记》与《哈奴曼》的战斗动机
        3.4.1 动机定义
        3.4.2《西游记》与《哈奴曼》的战斗
第4章 印尼(望加锡人)对《西游记》的理解程度
    4.1 表格 1
    4.2 表格 2
    4.3 表格 3
    4.4 表格 4
    4.5 表格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泰国的哈奴曼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课题来源
        (二)选题依据
        (三)选题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一)课题研究目的
        (二)理论意义
        (三)实际应用价值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泰国哈奴曼形象的来源和传播
    一、哈奴曼形象源自《罗摩衍那》
        (一)印度的《罗摩衍那》
        (二)《罗摩衍那》中的哈奴曼形象
    二、《罗摩衍那》在泰国的传播
        (一)传播途径及方式
        (二)《拉玛坚》的形成
    三、多种文化形态下的泰国哈奴曼形象
        (一)泰国哈奴曼形象的来源
        (二)泰国哈奴曼形象的多样化
第二章 泰国文学作品中的哈奴曼形象
    一、《拉玛坚》中的哈奴曼
        (一)《拉玛坚》中哈奴曼的故事情节
        (二)《拉玛坚》中哈奴曼的具体形象
        (三)《拉玛坚》中哈奴曼的性格特征
    二、泰国其他拉玛故事中的哈奴曼
第三章 泰国表演和造型艺术中的哈奴曼形象
    一、哈奴曼与孔剧
        (一)哈奴曼扮演者的装扮
        (二)哈奴曼扮演者的动作
    二、绘画中的哈奴曼
        (一)玉佛寺壁画中的哈奴曼
        (二)其他壁画中的哈奴曼
    三、哈奴曼造像
        (一)浮雕
        (二)塑像
第四章 泰国世俗文化中的哈奴曼形象
    一、哈奴曼与泰国社会
        (一)哈奴曼与语言词汇
        (二)哈奴曼与民间信仰
        (三)华富里的猴文化
    二、哈奴曼深受泰国民众喜爱的原因
    三、哈奴曼形象在泰国世俗文化中的涵义
第五章 哈奴曼形象在泰国的世俗化
    一、泰国哈奴曼形象世俗化的表现
    二、导致泰国哈奴曼形象世俗化的原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后记

(4)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演变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范围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综述
第一章 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生成的文化背景
    第一节 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的“史前史”
    第二节 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生成的文化渊源
        1.2.1 佛教主导的取经故事
        1.2.2 道教主导的西游故事
        1.2.3 独立演化的孙悟空故事
    第三节 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的演化和分期
        1.3.1 孙悟空人物形象演化
        1.3.2 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演化
        1.3.3 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的分期
第二章 唐宋以猴行者为主体的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
    第一节 第一次命名:《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的猴行者
    第二节 视觉表达的尝试:延安石窟中的猴行者
    第三节 初步稳定的塑形:敦煌壁画中的猴行者
    第四节 交流与开源:泉州开元寺浮雕猴行者
    第五节 整体呼应:取经图花钱中的猴行者
    第六节 猴行者的图像解释学的阐释
第三章 元代以孙行者为纽带的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
    第一节 转型革命:《西游记》杂剧中的孙行者
    第二节 开路先锋:取经瓷枕中的孙行者
    第三节 白衣秀才:墓道画像石中的孙行者
    第四节 孙行者的图像解释学的阐释
第四章 明清以齐天大圣为内涵的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
    第一节 全面成型:世德堂本《西游记》小说的“言象”和“图像”
        4.1.1 齐天大圣与孙悟空的合流
        4.1.2 矛盾的本体:世德堂本《西游记》小说的“言象”
        4.1.3 中空的主体:世德堂本《西游记》小说的“图像”
    第二节 图像粉本:李评本《西游记》插图
    第三节 孙悟空的标准像:味潜斋本《西游记》绣像
    第四节 齐天大圣的图像解释学的阐释
第五章 民国以来以美猴王为表征的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
    第一节 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变
    第二节 经典美猴王视觉艺术形象的形成
        5.2.1 戏曲脸谱艺术
        5.2.2 从连环画到新年画
        5.2.3 奇妙的捷克绘画
        5.2.4 动画片《大闹天宫》
    第三节 美的巅峰:1986版电视剧《西游记》中的美猴王
        5.3.1 电视剧中的美猴王
        5.3.2 电视剧之后
    第四节 美猴王的图像解释学的阐释
第六章 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的价值探讨
    第一节 孙悟空视觉艺术的美术史价值
        6.1.1 一段独特的美术史
        6.1.2 一种全新的审美方法论
    第二节 孙悟空视觉艺术的“西游学”价值
    第三节 孙悟空视觉艺术的产业价值
结语
后记
附录1: 本文使用的主要概念和术语
附录2: 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演变表
参考文献
就读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5)《西游记》英译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1 本文对《西游记》英译文本性质界定
        1.3.2 本文对《西游记》的翻译界定
        1.3.3 英语世界的《西游记》
        1.3.4 本研究时间范围的界定及历史阶段的划分
    1.4 国内外《西游记》英译研究文献综述
        1.4.1 国内研究综述
        1.4.2 海外研究综述
        1.4.3 国内外《西游记》英译研究述评
    1.5 本研究所涉及的翻译理论
        1.5.1 描述翻译学派
        1.5.2 翻译史学研究
    1.6 研究内容
第2章 传教士汉学家对《西游记》的译介研究(1822-1916)
    2.1 本阶段《西游记》在英语世界的“隐性传播”探究
        2.1.1 开创《西游记》英译史的《华英字典》
        2.1.2 艾约瑟对《西游记》在英语世界的首次介绍
        2.1.3 伟烈亚力《汉籍解题》中的《西游记》
        2.1.4 明恩溥《中国人的德行》中的《西游记》
        2.1.5 翟理斯对《西游记》的“隐性传播”贡献
    2.2 作为“显性传播”的《西游记》英译文
        2.2.1 詹姆斯·沃尔对《西游记》的译介
        2.2.2 翟理斯对《西游记》的翻译与改写
        2.2.3 晚清时期其它《西游记》英译文
    2.3 本阶段《西游记》“显性译文”的译者身份探析
    2.4 本阶段译者的译介动机考察
    2.5 援佛入耶——李提摩太对《西游记》的“基督式”改造
        2.5.1 李提摩太其人其译
        2.5.2 李提摩太“援佛入耶”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2.5.3 李提摩太翻译《西游记》动机探析
        2.5.4 “援佛入耶”——李提摩太对《西游记》的“基督式”改造
        2.5.5 走向基督—李提摩太对《西游记》人物的“改造”
        2.5.6 李提摩太眼中的《西游记》宗教成分
    2.6 本时期《西游记》译介之不足
    2.7 本章小结
第3 章《西游记》在英语世界传播的“启蒙期”(1917-1932)
    3.1 库寿龄《中国百科全书》对《西游记》的介绍
    3.2 文仁亭《中国神话与传奇》中的《西游记》
    3.3 东方佛学的“西游记”——海伦·海耶斯《西游记》英译本研究
        3.3.1 译者海伦·海耶斯的身份探析
        3.3.3 海耶斯对《西游记》主题思想的认知
        3.3.4 海耶斯译本中孙悟空的形象建构
        3.3.5 “东方智慧丛书”对中国文学典籍的选材
        3.3.6 海耶斯《西游记》翻译策略探析与底本
        3.3.7 本章小结
第4 章《西游记》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繁荣期(1942-1968)
    4.1 倾听译者的心声——阿瑟·韦利的《西游记》英译本研究
        4.1.1 阿瑟·韦利其人其译
        4.1.2 阿瑟·韦利《西游记》英译本介绍
        4.1.4 《猴》的译介语境与读者接受
        4.1.5 韦利对原着创造性的裁剪与英雄主义“猴王”的塑造
        4.1.6 韦利对英雄主义“猴王”的塑造及对唐僧形象的“还原”
        4.1.7 倾听译者的心声——韦利思想倾向在《猴》中的折射
        4.1.8 译,还是不译——韦利对《西游记》诗词的删减原因探析
    4.2 英语世界中国文学教材的《西游记》研究
        4.2.1 梅仪慈对《西游记》的介绍
        4.2.2 陈绶颐《中国文学史述》中的《西游记》
        4.2.3 黎明《中国文学史》中的《西游记》
        4.2.4 白之《中国文学选集》中的《西游记》
        4.2.5 柳无忌《中国文学概论》中的《西游记》
        4.2.6 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的《西游记》
    4.3 作为儿童文学与幽默小说的《西游记》英译本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当代《西游记》英译的学术转向——以余国藩译本为中心
    5.1 余国藩其人介绍
    5.2 余国藩对《西游记》的学术研究探析
        5.2.1 余国藩对《西游记》的底本选择以及对小说第九回的认识
        5.2.2 谁是作者?余国藩对《西游记》作者的认知
        5.2.3 余国藩对《西游记》小说中诗词的认知
        5.2.4 《西游记》的宗教意蕴
    5.3 坚持“可译性”——余国藩《西游记》翻译策略探析
        5.3.1 余国藩对《西游记》称谓词的翻译
        5.3.2 余国藩对《西游记》典故的翻译
        5.3.3 余国藩对《西游记》比喻、成语的翻译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本研究的发现
    6.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6)“跨文化”与“想象体”:《小萝莉的猴神大叔》的叙事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哈奴曼传说与亚洲邻国的神猴崇拜
二、阿甘式人物与好莱坞经验转化
三、殉道者形象与宗教宽容
四、印巴关系的现实关切
五、严肃主题的喜剧化处理
六、对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启示

(7)《西游记》孙悟空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孙悟空形象的演变过程
    (一)孙悟空形象原型诸说——“本土说”、“外来说”、“混同说”
    (二)《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的猴行者形象——谨慎敬神、知识渊博
    (三)《二郎神锁齐天大圣》中的齐天大圣形象——野性十足、狂妄自大
    (四)《西游记杂剧》中的孙行者形象——凡心炽盛、善恶兼具
    (五)《西游记平话》残文中的孙吾空形象——叛逆顽劣、机智灵活
二、《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
    (一)勇往直前、才智过人
    (二)真挚坦诚、扶危救困
    (三)武力高强、神通广大
    (四)长于变通、善借外力
三、《西游记》孙悟空形象的思想内涵
    (一)强烈的生命意识
    (二)反抗压迫、追求自由
    (三)从叛逆走向皈依
四、《西游记》孙悟空形象塑造艺术
    (一)外貌描写——人兽结合、特色突出
    (二)心理描写——世俗化与神性的巧妙统一
    (三)细节描写——极具想象力的细节描写
    (四)个性化特征描写——三位一体的高度化特征描写
五、《西游记》续作中的孙悟空形象
    (一)《续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内敛、机警
    (二)《后西游记》中的孙履真形象——平凡、沉稳
    (三)《西游补》中的孙悟空形象——感性、忠诚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罗摩衍那》与《兰戛西贺》人物形象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由及目的
    0.2 文献综述
        0.2.1 国内《罗摩衍那》研究综述
        0.2.2 《兰戛西贺》的研究综述
        0.2.3 《罗摩衍那》和《兰戛西贺》的比较研究综述
    0.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0.3.1 主要研究方法
        0.3.2 创新点
第一章 人物形象的分类与比较
    1.1 半神半人型
    1.2 半神半魔型
    1.3 半神半兽型
第二章 人物形象外貌特征的比较
    2.1 半神半人型外貌特征比较
    2.2 半神半魔型外貌特征比较
    2.3 半神半兽型外貌特征比较
第三章 人物形象心理活动的比较
    3.1 直接刻画展现人物形象心理活动的比较
    3.2 梦境幻觉展现人物形象心理活动的比较
    3.3 内心独白展现人物形象心理活动的比较
第四章 人物形象命运结局的比较
    4.1 复归神位与上天成佛
    4.2 投入地母与团圆结局
    4.3 生命终结与继承王位
第五章 人物形象异同点的原因分析
    5.1 文学文化的融合与再创造
        5.1.1 罗摩故事在东南亚国家的发展和创新
        5.1.2 云南傣族对罗摩故事的吸收与再创造
    5.2 相似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文化土壤
    5.3 另一种传承与思考: 粤剧《罗摩衍那》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四、哈奴曼与孙悟空的差异(论文参考文献)

  • [1]孙悟空和哈奴曼形象比较[J]. 刘春贺. 北方文学, 2019(33)
  • [2]关于《西游记》在印度尼西亚传播的研究[D]. 王聪(FAKHRIAWAN FATHU RAHMAN). 南昌大学, 2019(02)
  • [3]泰国的哈奴曼形象研究[D]. 明云. 云南民族大学, 2019(09)
  • [4]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演变考[D]. 李明. 云南大学, 2019(03)
  • [5]《西游记》英译史研究[D]. 王文强.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6]“跨文化”与“想象体”:《小萝莉的猴神大叔》的叙事策略[J]. 陈良栋. 电影评介, 2018(23)
  • [7]《西游记》孙悟空形象研究[D]. 赵乐屏. 渤海大学, 2018(12)
  • [8]《罗摩衍那》与《兰戛西贺》人物形象比较研究[D]. 覃静连. 广西大学, 2018(12)
  • [9]德译《中国童话》与《西游记》学术探究[J]. 王燕.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7(05)
  • [10]孙悟空是印度猴?[J]. 钟声. 大科技(百科新说), 2013(09)

标签:;  ;  ;  ;  ;  

哈努曼和孙悟空的区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