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在浙江大学召开

第七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在浙江大学召开

一、第七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在浙江大学隆重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中腐协秘书处[1](2018)在《中国腐植酸行业六十年大事记》文中提出2017年,是我国腐植酸环境友好产业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年份。为了纪念中国腐植酸环境友好产业走过的60年,我们通过收集资料、查阅文献,并向全行业同仁广泛征集相关素材,归纳、汇总了中国腐植酸环境友好产业发展60年的大事记,共286项(包括重要事件215项,四大腐植酸化学会议23项,腐植酸类图书/专辑38项,腐植酸宣言、倡议书、自律公约10项)。现按各类型的时间顺序编排于后。

陈锐[2](2017)在《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体育发展历史进程中,政府推动公共体育场的建设与设立起始于民国时期。此时期的公共体育场具有鲜明的历史特征,是深刻认识民国时期体育历史的重要视角之一。但是,目前民国体育历史研究中,对公共体育场研究较为薄弱,多忽略了公共体育场作为组织机构的特征,系统和全面的研究成果缺失。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比较法、个案法、访谈法,结合组织社会学理论、组织共生理论对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一)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设立是当时社会的一种进步,是在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并存教育制度基础上开始建立与发展的,它弥补学校体育的不足,为“不入学校者”包括失学儿童、离开学校的学生、一般民众无论男女提供体育运动场所,设有组织机构,对民国时期的体育运动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二)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局部探索期、初步繁荣期、艰难发展期。推动设立公共体育场的历史动因分别是教育变革、强国诉求、抗建需要。三个阶段公共体育场建设与设立的地域范围有所不同,探索期主要是江苏省内各县以及各省中心城市,初步繁荣期全国普遍设立,战争环境下大后方及非战争安全区域普遍设立,抗日战争胜利后一定程度得到恢复。公共体育场的组织机构历经了行业协会到以省立公共体育场为中心的历程。同时,也适应社会教育中心机构与不同时期的社会教育中心机构共生以及与学校从局部尝试到逐渐体系化共生发展的过程,公共体育场核心职能之一社会体育指导通过社会教育综合机构、学校以及独立组织机构得到实现。政府对建设与设立公共体育场的认识也历经了逐渐适应历史环境成熟的过程。(三)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各个阶段具有共生性与独立性,外来性与民族性,教育性与民众性,趋同性与差异性的历史基本特征,体现了西方异质物在我国从移植到内化适应具体历史环境独特的概貌。通过三个阶段政府的积极倡导,公共体育场场地设备以多种形式遍布全国各地,提供了民众体育运动及社会教育的空间;为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培养了人才;促进了运动会的普遍开展;产生了专业化的社会体育组织机构;推动了现代体育观念与思想的传播。(四)虽然民国时期政府意欲向“不入学校者”提供场所,通过独立专业人员指导。但是,指导功能由民众教育综合机构及学校实现较多。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独立组织机构主要存在于各个历史阶段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环境较好,体育专业人员较为集中的地区。探索期公共体育场独立组织机构组织目标定位不清,普遍缺乏稳定性。但是,公共体育场指导、推广等功能也开始显现。初步繁荣期省立公共体育场与部分县立公共体育场独立组织机构体现出了较好的稳定性,以推广社会体育为唯一目标,并形成了以省立公共体育场为中心的组织体系。独立设立组织机构的县立公共体育场并不仅仅存在以省立公共体育场为中心的组织体系中,在全国以江苏省数量最多,组织机构最为健全。在战争环境下,部分大后方及安全地区省立公共体育场组织机构发挥着对县立公共体育场的指导作用,独立设置的县立公共体育场仍然在推动当地社会体育的发展。(五)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发展经验给予我们主要的启示有:稳定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环境是公共体育场馆发展的首要因素;增强公共体育场馆在全民健身推进中的作用;公共体育场馆需要专业化的人员作为管理者;公共体育场馆需要向民众提供多样化的公共体育服务;当今体育场馆应当结合时代特点进行综合性多样开发,充分发挥各种功能;社会体育的推行需要体育场组织管理机构消除壁垒“和谐共生”。

文阳平[3](2013)在《电子型导电高分子生化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农业应用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问题始终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目前,农业污染问题不仅直接威胁着农业安全,还严重危害农业生态环境与影响人体健康水平。与此同时,威胁人类健康的很多非遗传疾病多与摄入的营养有关,使得农业生产与加工过程中粮食、蔬菜与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营养问题备受关注。传统检测方法诸如色谱法、质谱法、光谱法及其联用方法虽然灵敏准确,但需要繁琐费时的样品预处理,且仪器昂贵笨重,需专业人员维护与使用,不适于现场在线检测分析。因此,建立快速、可靠、灵敏和实用的监测/检测技术与方法,对农业安全和营养健康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传感技术是现代分析检测中的重要技术,由于其价格低廉、制备简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可微型化和连续现场检测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生物工程、食品工业和环境检测等领域。然而,在生化传感器的构建中,如何选择有效的固定方法和合适的材料决定着生化传感器的稳定性、灵敏度和选择性等重要性能参数。电子型导电高分子(ECPs),尤其是聚苯胺(PANi)、聚吡咯(PPy)、聚噻吩(PTh)及其衍生物或复合材料由于其可逆的电化学掺杂与去掺杂、高而稳定的电导率、分子导线效应、可与其它不同固定方法结合及可与多种固定化材料共聚或复合等独特优势已在高效生化传感器的应用中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基于此,本论文合成了不同新型ECPs传感材料或制备了ECPs复合传感材料,结合各种电化学或光学检测方法,研究了基于不同ECPs的生化传感器的制备与性能及其农业应用。具体内容如下:(1)构建了各种基于PPy、聚3-噻吩乙酸(PTAA)、聚(3,4-乙撑二氧噻)(PEDOT)等ECPs及其衍生物或复合材料的酶传感器。通过引入表面活性剂、离子液体(ILs)、粘合剂、纳米材料、亲水基团等可不同程度改善酶传感电极的性能。尤其是ECPs纳米复合材料,能很好的发挥其协同生物电催化效应,表面活性剂可改善单体的水溶解性和聚合电位,ILs能为不溶于水的单体同时提供良好的溶剂体系和支持电解质。粘合剂等高分子膜能很好的提供生物兼容性和改善PEDOT: PSS膜的水稳定性。抗坏血酸氧化酶(AO)由于其长的寿命和高而稳定的生物活性可作为酶传感器固定生物组分研究的模式生物材料。更为重要的是,PEDOT及其性能优良的功能化衍生物或它们的复合材料也为生物活性组分的固定和生物传感器的构建提供了优异的载体材料或传感材料。(2)以AO为模式酶,PEDOT为的固定化载体,构建各种基于PEDOT的电化学AO生物传感器并应用于农业基础探索研究。通过生物兼容性表面活性、磺基阴离子基ILs、Nafion、碳纳米材料和金属纳米颗粒、亲水基团等引入,改善了PEDOT及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性能。①生物兼容性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肌氨酸钠和N-十二烷基-β-D-麦芽糖苷的掺入不仅改善了3,4-乙撑二氧噻(EDOT)的溶解性和聚合电位及其聚合物膜的生物兼容性,而且获得的生物兼容性PEDOT酶膜有利于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并应用于蔬菜作物和商业饮料中的VC检测;②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硫酸乙酯是良好的“绿色”溶剂和支持电解质,它不仅可以解决单体溶解性问题,还可通过掺入PEDOT改善其导电性和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检测限和抗干扰性;③Nafion可改善生物传感电极的稳定性和生物兼容性及其抗干扰性;④纳米材料如多壁碳纳米管、单壁碳纳米管、金属纳米颗粒、石墨烯及其氧化物可改善PEDOT膜的电子传递、电催化性能、防止生物分子的泄露;增强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检测限、选择性、稳定性等;⑤EDOT衍生物,尤其是羟甲基化EDOT(EDOTM)和羧基化EDOT(EDOT-C4-COOH)不仅有良好的水溶解性和类似EDOT的聚合电位,而且获得的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可通过功能基团进行生物活性组分的共价固定;⑥通过掺入黏附性聚合物如Nafion、聚乙烯醇等可改善PEDOT:PSS水溶胀性和易分解性等问题,还可解决其构建生物传感器的稳定性问题,是自制电极开发与商业化应用的良好候选者。(3)构建基于PEDOT及其衍生物或复合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并应用于农业基础探索研究。通过引入碳材料、金属颗粒、亲水基团等改善PEDOT的性能,构建电化学化学传感电极。PEDOT复合传感电极不仅可解决PEDOT修饰电极弱的电催化性能和抗干扰性能,而且也提高了其灵敏度、检测限和稳定性。尤其是PEDOTM和PEDOT-C4-COOH不仅可以和不同材料共沉积或复合,还有利于纳米材料的自组装。已构建的PEDOT-C4-COOH/Cu电化学传感器可实现农作物和粮食中马来酰肼的检测。改良后的高水稳定性PEDOT:PSS复合电极为电极材料提供了最有前景的平台。(4)构建ECPs荧光化学传感器并应用于农业基础探索研究。ECPs的分子线放大效应可增强荧光传感器的灵敏度,而且醇/水溶性ECPs是开发“绿色”荧光传感器的优异材料。醇溶性PBA荧光传感器能高效、特异性识别Pd2+,可实现农作物或农业环境Pd2+的检测。水溶性P9AF荧光传感器可检测Fe3+和不同羧基化合物,通过磷酸盐对其Fe3+猝灭体系进行恢复,可实现二者的区分。通过进一步改良获得的醇溶性PFCA荧光传感器只对Fe3+有高效的特异性识别作用,这有利于进一步应用于农业中对Fe3+的感测。

黄石麟,韩凤,徐连敏,田菁,戴罡,章捷,岳来发[4](2008)在《中国药学会2002~2008年大事记》文中研究表明

陈喜乐[5](2006)在《网络时代知识创新中的信息传播模式与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知识创新作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成为具有十足时代气息的领域。知识创新的过程就是知识创新中的信息传播与人的认知能力相结合的过程,知识创新只有基于信息活动才能完成,知识创新中的信息运动就像一条红线,贯穿于整个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方式随之演进和发展,而信息传播的发展,特别是网络传播的兴起和发展,不仅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影响,也带来了知识创新系统的变化和发展,特别是知识创新的活动方式、组织结构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知识创新系统的发展和变化又对信息传播系统的结构、模式与机制产生了影响。在网络环境下,信息载体和渠道的变化,促使网络信息传播集信息的发布、组织、传递和服务为一体,简化了传播过程,传、受者在虚拟的网络中直接沟通,加快、加大了信息流。在网络环境下,阶梯网状模式突出了启发性信息的介入,信息选择、反馈的多样性带来信息传播的随机性和多路径,从而促使信息传播在知识创新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在网络环境下,知识创新主体的信息有限性、知识创新活动的需要性和科技信息系统的自组织性构成了信息传播的三大条件,而信息选择、信息协调、信息反馈则构成了三大机制。在网络环境下,为保证知识创新中的信息传播畅通无阻,应实施:普及信息教育,增强信息意识;加强信息资源基础建设;建立科学高效的信息管理体制;加强信息保障体系的软环境建设等措施。

王术皓[6](2006)在《环境中雌二醇等微量荷尔蒙物质的免疫分析、化学发光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境荷尔蒙的污染问题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之一,已引起世界各国极大地关注。近年来环境荷尔蒙的分析监测方法研究主要有气相色谱-质谱(GC-MS)、液相色谱-质谱(LC-MS)、免疫分析。尽管色谱分析提供了高灵敏的检测手段,然而色谱分析方法,不但仪器昂贵,而且须进行繁杂的前处理,如加标、萃取、净化、浓缩等,一般分析一组试样要花费较长的时间,且分析的费用也较大,不便于推广应用。由于免疫分析的高特异性和操作简便、方便、经济,近年来在环境荷尔蒙分析检测中的研究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同时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具有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和便于自动化等优点,已在药物、环境分析中得到高度重视。本文从半抗原的改造、修饰到完全抗原的制备,免疫动物产生抗体,建立免疫分析方法为主展开工作,对雌二醇、雌三醇、己烯雌酚、双酚A等环境荷尔蒙进行了分析方法研究,以便为环境荷尔蒙的研究提供更加灵敏、简便、快速的检测手段。主要内容如下:1.对雌二醇进行了修饰,引入了连接臂,并与牛血清蛋白结合,合成了完全抗原,测定了抗原中雌二醇与蛋白质的结合比为25:1。利用制备的完全抗原免疫大耳白家兔,制备了抗雌二醇多克隆抗体,ELISA测得抗血清的中点效价为1:25000,抗血清与雌酮的交叉反应率为5%,与雌三醇的交叉反应率为2%,与孕酮的交叉反应率为<0.1%。抗体的特异性较高。2.将生物素-亲合素放大系统引入酶免疫分析中,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亲合素作为探针,邻苯二胺作为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底物,建立了一种测定雌二醇的电化学酶免疫分析新方法,方法测定雌二醇的线性范围为50.0-500.0 pg.mL-1,检出限为21.0 pg.mL-1。与传统的光度检测的ELISA相比,该方法灵敏度高、检出限低两个数量级。并应用于环境水中雌二醇的测定,结果满意。3.将高灵敏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技术与特异性的免疫分析结合,并采用样品与酶标抗体预温育免疫反应后采样注入免疫反应柱,建立了测定雌二醇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0-1000.0 ng.mL-1,检出限为3.0 ng.mL-1。除预温育时间外测量时间为400s。方法应用于鸡粪及血清样品的分析,结果满意。4.对雌三醇半抗原进行了修饰,引入了连接臂,并与牛血清蛋白结合,形成了完全抗原,测定了抗原中雌三醇与蛋白质的结合比。利用制备的抗原免疫大耳白家兔,制备了抗雌三醇抗体,ELISA测得抗血清的中点效价为1:21000,抗血清与17β雌二醇的交叉反应率为2.5%,与雌酮的交叉反应率为0.5%,与孕酮的交叉反应率为0.2%。抗体特异性良好。5.提出了一种新的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底物-甲基红,建立了甲基红-H2O2-HRP电化学免疫分析新体系,并应用于雌三醇的测定。甲基红本身具有电化学活性,能够在静汞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产生灵敏的伏安电流信号。以H2O2为氧化剂,HRP能催化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使甲基红被氧化分解,其平衡浓度降低,对应的还原峰电流降低,峰电流的降低值与HRP的浓度在50.0-500.0ng.mL-1之间呈线性关系,对200.0 ng.mL-1HRP进行11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3%,方法的检出限为18.0 ng.mL-1。测定雌三醇的线性范围为1.0-1000.0 ng.mL-1,检出限为0.33 ng.mL-1。应用于血清及河底泥中雌三醇的测定,结果满意。6.以琼脂糖凝胶为载体,制备了免疫反应柱,并采用样品与酶标记抗体预温育免疫反应后注样模式,建立了测定雌三醇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0-400.0 ng mL-1,检出限为5.0 ng mL-1。除预温育时间外测量时间为400s。方法应用于血清及孕妇尿液样品的分析,结果满意。7.合成了己烯雌酚单羧甲基醚,并合成了己烯雌酚完全抗原--己烯雌酚-牛血清蛋白。对家兔进行免疫制备了抗己烯雌酚抗体。测定了抗血清的中点效价为1:11000。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兔抗体作为探针,邻苯二胺作为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底物,自制抗己烯雌酚抗体为免疫反应试剂,建立了一种测定己烯雌酚的电化学酶免疫分析新方法,方法测定己烯雌酚的线性范围为1.0-500.0ng.mL-1,检出限为0.4 ng.mL-1。并应用于动物饲料及血清中己烯雌酚的测定,结果满意。8.基于在碱性介质中,己烯雌酚对N-溴代丁二酰亚胺-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的阻抑作用,建立了测定己烯雌酚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探讨并优化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的分析条件。该方法测定己烯雌酚的线性范围为15.0-260.0 ng.mL-1,检出限为5.0 ng.mL-1,对100.0 ng.mL-1的己烯雌酚标准溶液进行11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6%。并应用于饲料、己烯雌酚片剂样品中的己烯雌酚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满意。9.以4,4-二苯基羟基戊酸为基础,制备了用于免疫的双酚A完全抗原--4,4-二苯基羟基戊酸-牛血清蛋白。并免疫大耳白家兔制备了抗双酚A的抗体,抗血清的中点效价为1:10000;抗血清与4,4-二苯基羟基戊酸的交叉反应率为150%,与双酚A的交叉反应率为100%,与对苯二酚的交叉反应率为8%,与雌二醇的交叉反应率为<1%,与雌三醇的交叉反应率为<1%,与苯酚的交叉反应率为<1%。利用该抗体建立了测定双酚A的电化学免疫分析方法,测定的线性范围为2.0-1000.0 ng.mL-1。检出限为0.5 ng.mL-1。应用于水样及血清样品中双酚A的测定,结果满意。10.基于双酚A对鲁米诺.铁氰化钾化学发光反应体系的化学发光的抑制作用,建立了一种测定环境雌激素双酚A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双酚A的浓度在182.4-2736.0 ng.mL-1。范围内与△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70.7ng.mL-1,方法应用于聚碳酸酯塑料水溶出液中双酚A的测定,结果满意。11.将免疫分析和化学发光分析结合,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羊抗兔抗体为探针,四苯硼钠增强的鲁米诺-过氧化氢化学发光体系为基础,建立了增强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测定双酚A的新方法。在25.0-1000.0 ng.mL-1范围内,双酚A的浓度与化学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0 ng.mL-1。并应用于水样中双酚A的测定,结果满意。

陈昀[7](2002)在《储氢合金代铂作为PEMFC和AFC阳极催化材料的电化学过程与电催化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燃料电池是继水力、火力和核能发电之后即将迅速发展的发电技术,具有大能量密度、高效率、低污染和低噪音等特有优势,应用或拟应用的范围涉及到国家安全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可能对国民经济及产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型能源转换技术。论文系统综述了国内外燃料电池,尤其是低温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和碱性燃料电池(AFC)的发展历程、研究状况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扼要归纳了迄今稀土系储氢电极合金研究的主要进展。在此基础上,本文确定了以储氢合金MlNi3.65Co0.85Al0.3Mn0.3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优化燃料电池阳极结构、提高储氢合金表面的电催化活性及延长工作寿命出发,采用结构与材料性能表征及电化学分析测试等手段,探索研究了储氢合金代Pt作为PEMFC和AFC阳极催化材料的本征特性、影响因素及发展前景。 论文工作首先从PEMFC的基础工艺入手,对影响PEMFC核心膜电极(MEA)的三个主要性能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Pt/C MEA制备技术进行了综合优化,为储氢合金的引入打好基础。研究发现,对电极催化层的质子交换膜(PEM)侧进行Nafion溶液浸渍处理可扩展MEA的三维反应区域,使离PEM表面较远的催化剂也能参与电极反应;浸渍电极与PEM进行热压结合可促进质子的传递;对电极厚度的控制则能明显提高MEA的交换电流密度。综合优化结果表明,经综合制备的优化的Pt/C MEA 0.5V放电电流密度达到483 mA·cm-2。 详细研究了储氢合金Mli3.65Co0.85Al0.3Mn0.3代Pt作为PEMFC MEA 中的阳极电催化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发现,对合金进行球磨、表面处理及表面镀Pd等改性以及对阳极合金载量、粒度和添加造孔剂等进行优化均能有效提高MEA储氢合金阳极的电催化性能。实验材料中充氢球磨的合金具有最大的反应比表面积和最好的电催化活性,其放电电流密度和最大输出功率密度均比机械破碎合金高出1倍。材料与乙炔黑混合球磨可使电极反应三相界面扩大,从而改善储氢合金阳极催化层中电子的传导能力。表面热碱还原处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理进一步提高了储氢合金的电催化活性和比表面积。上述表面改性处理可破坏储氢合金表面氧化层,同时因部分Mn、AI及其氧化物被腐蚀溶解,部分合金表面氧化物被还原及合金在部分氢化时形成的新鲜裂纹都是改善或提高储氢合金阳极MEA电化学性能的因素。 研究发现,以热碱还原处理和化学镀3 t%Pd的储氢合金制备的MEA呈现最佳的电化学性能。镀Pd后的表面对氢的离解吸附能力、电导能力均明显增强,尤其在欧姆极化和浓差极化阶段中其放电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经综合优化的储氢合金阳极 MEA 0.5 V下放电电流密度达到了 168 a·Cm-\0.2 V下放电电流可达 232.4 a.cm”‘,最大输出功率则达到 84 mw·cm“;40a·。m-入恒流放电 24 hrs后 MEA输出功率仍为 22石8 mw·cm-\ 维持在起始输出功率(31.31 mw·cm’勺的 72.40(铸态合金阳极 MEA i作 8 hrs其输出功率则从起始值的 10.55 mw·。m”下降到0.lmw·cm勺,表明储氢合金阳极MEA已具备较好的氢阳极氧化催化能力和一定的工作寿命。电极工作温度和压力对电化学反应影响的研究表明,压力提高可明显促进电极的电化学反应;而温度则存在一最佳范围。对本实验合金而言,60℃时可获得最佳电催化性能,过低则电极反应速度慢,过高则合金不能形成相对稳定的催化吸氢相。 对不同改性处理的储氢合金MINi。。SC。。8。AI。}Mn03在碱性三电极体系及作为AFC阳极电催化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系统地研究。结果表明,储氢合金经球磨、表面处理及表面镀Pd等改性后电催化活性均显着提高。由于处理后合金表面上形成了富Ni层和Pd层以及晶粒细化和表面积增大,合金电极表面电荷转移阻抗降低,交换电流密度从铸态的90.8 InA含‘提高到175.7hall,表观活化烩为由铸态的 19.12 kJ·mol”l下降到 14二0 kJ·mol\但是,镀覆金属Pd对体相中氢向合金表面的扩散起一定阻碍作用,测出的扩散系数相对铸态合金有所降低。在对AFC储氢合金阳极的结构和组成进行的系统研究中发现,催化层中添加 2 t%乙炔黑*~22 t%PTFE和 5 t%(NH止C。O。时,AFC储氢合金阳极具有最小的过电位和最佳的放电性能。优化后的AFC储氢合金阳极以 50 IlbA·cm-’电流密度放电时 AFC电极电位为 0866 V;电位为 0.5 V时放电电流密度最高可达 196.2 InA·。m”\ 显示了良好的阳极催化能力。研究表明环境温度对AFC储氢合金阳极放电性能也有明显影响,工作温 一11一 浙江人学博士学位论文度为 40℃时,储氢合金阳极性能尤其是在大电流密度时性能最佳。在对 AFC储氢合金阳极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的工作稳定性的研究中发现,随着电流密度的升高电极的衰退加速,在30℃和25 InA·cm”‘恒电流密度放电时200 hrs电位衰退率为 0.26 mV.hr’‘,表现出较好的工作稳定性。在 75 a.cm‘2放电

刘伟[8](2000)在《第七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在浙江大学隆重召开》文中研究表明

WANG Ying feng and ZHOU Tian ze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100037),Fenxi Shiyanshi,1999,18(5):91~108[9](1999)在《无机色谱分析》文中指出

孙祖绳[10](1989)在《国内药学大事纪(1988年)(下)》文中研究说明 7月 1日自今日开始我国对进口药品正式实行许可证制度。外商必须持有卫生部核发的“进口药品许可证”方可办理药品进口手续。 4日第五届东南亚及西太平洋地区药理学家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瑞典、挪威、澳大利亚、日本、印度、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伊朗、伊拉克、香港、台北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名代表参加会

二、第七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在浙江大学隆重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七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在浙江大学隆重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腐植酸行业六十年大事记(论文提纲范文)

一、重要事件 (215项)
二、四大腐植酸化学会议 (23项)
    (一) 第一次至第四次全国腐植酸化学学术讨论会
    (二) 第一届至第十三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
    (三) 第一届至第四届全国绿色环保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
    (四) 第一至二届全国土肥和谐大会
三、腐植酸类图书/专辑 (38项)
    (一) 腐植酸类图书
    (二) 腐植酸类专辑
四、腐植酸产业宣言、倡议书、自律公约 (10项)

(2)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四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及研究思路
    本章小结
第一章 北洋政府时期设立公共体育场的探索
    第一节 北洋政府时期探索设立公共体育场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袁西洛江苏省内设立公共体育场建议书
    第三节 北洋政府公共体育场相关法令法规及重要教育会议议决案
    第四节 北洋政府时期公共体育场概况
    第五节 北洋政府时期公共体育场历史特征
    第六节 北洋政府时期公共体育场的历史作用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南京政府时期公共体育场的初步繁荣
    第一节 南京政府时期公共体育场初步繁荣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南京政府时期公共体育场法规体系的初步形成
    第三节 南京中政府时期公共体育场概况
    第四节 南京政府时期公共体育场历史特征
    第五节 南京政府时期公共体育场的历史作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战争环境下公共体育场的艰难发展
    第一节 战争环境下艰难发展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战争环境下公共体育场法规的完善
    第三节 战争环境下公共体育场艰难发展概况
    第四节 战争环境下公共体育场历史特征
    第五节 战时环境下公共体育场的历史作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典型个案研究
    第一节 上海县西门外公共体育场(1915-1927)
        一、创建过程
        二、组织机构
        三、体育运动的推广
    第二节 江苏镇江省立公共体育场(1931-1936)
        一、开办及发展历程
        二、组织机构
        三、社会体育的推广
    第三节 福建省立公共体育场(沙县)(1938-1942)
        一、历史沿革及内迁
        二、组织机构
        三、社会体育的推广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的历史特征与启示
    第一节 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的历史脉络
    第二节 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的历史特征
    第三节 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的历史作用
    第四节 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的历史启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研究的进一步展望
附录1 民国时期着名公共体育场场长及指导员生平
附录2 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图片一览
附录3 部分公共体育场统计表
文中图表索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个人简历

(3)电子型导电高分子生化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农业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农业中营养物质与有毒有害物质的测定
        1.1.1 营养物质的检测方法
        1.1.2 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
        1.1.3 现存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生化物传感器简介
        1.2.1 传感器的概念与分类
        1.2.2 生物传感器的发展历史
        1.2.3 生化传感器的组成与原理
        1.2.4 生化传感器的类型
        1.2.5 生化传感器的制备
        1.2.6 生化传感器的应用
        1.2.7 生化传感器的现状与前景
    第三节 电子型导电高分子简介
        1.3.1 CPs 的概念与特点
        1.3.2 CPs 的分类
        1.3.3 ECPs 的导电机理
        1.3.4 ECPs 的制备方法与机理
        1.3.5 ECPs 的表征方法
        1.3.6 ECPs 的性能与应用
        1.3.7 ECPs 的挑战与机遇
    第四节 本论文工作的提出
        1.4.1 研究背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基于ECPs电化学酶传感复合电极的设计与构建
    第一节PPy-MWCNTs安培型AO传感器的设计与构建
        2.1.1 实验部分
        2.1.1.1 试剂
        2.1.1.2 电化学实验
        2.1.1.3 酶电极的制备
        2.1.1.4 仪器
        2.1.2 结果与讨论
        2.1.2.1 生物传感电极的电化学制备
        2.1.2.2 生物传感电极的生物电催化行为
        2.1.2.3 生物传感器的参数优化
        2.1.2.4 生物传感器的性能
        2.1.3 结论
    第二节 PEDOT-MWCNTs的安培型GO传感器的制备
        2.2.1 实验部分
        2.2.1.1 试剂与仪器
        2.2.1.2 生物电极的制备
        2.2.1.3 谷氨酸的安培检测
        2.2.2 结果与讨论
        2.2.2.1 生物传感电极的伏安行为
        2.2.2.2 生物传感电极的阻抗图谱
        2.2.2.3 生物传感电极的参数优化
        2.2.2.4 生物传感电极的性能分析
        2.2.2.5 生物传感电极的稳定性
        2.2.3 结论
    第三节 基于PEDOT及其羟甲基衍生物的电化学AO传感电极的设计与构建
        2.3.1 实验部分
        2.3.1.1 试剂与仪器
        2.3.1.2 EDOTM 的合成
        2.3.1.3 电化学实验
        2.3.1.4 酶电极的构建
        2.3.2 结果与讨论
        2.3.2.1 EDOT 和 EDOTM 在[Emim][EtSO4] 中的电聚合
        2.3.2.2 PEDOT 和 PEDOTM 膜的电化学性质
        2.3.2.3 PEDOT 和 PEDOTM 酶电极的生物电催化
        2.3.2.4 PEDOT 和 PEDOTM 生物电极的 VC 电化学检测
        2.3.2.5 PEDOT 和 PEDOTM 生物电极的生物亲和性
        2.3.2.6 PEDOT 和 PEDOTM 生物电极的特异性
        2.3.3 结论
    第四节 基于PEDOT:PSS电化学HRP复合传感电极的设计与开发
        2.4.1 实验部分
        2.4.1.1 药品与仪器
        2.4.1.2 电化学实验
        2.4.1.3 复合电极的制备
        2.4.2 结果与讨论
        2.4.2.1 PEDOT:PSS 复合膜的表面形貌
        2.4.2.2 不同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2.4.2.3 pH 值的优化
        2.4.2.4 H2O2的电催化还原
        2.4.2.5 稳定性
        2.4.3 结论
    第五节 PTh类衍生物安培型酶传感器的设计与改良
        2.5.1 实验部分
        2.5.1.1 试剂与仪器
        2.5.1.2 EDOT-C_4-COOH 的合成
        2.5.1.3 电化学实验
        2.5.1.4 酶电极的构建
        2.5.2 结果与讨论
        2.5.2.1 PTAA/AO 安培型生物传感器
        2.5.2.2 PTAA/GO 安培型生物传感器
        2.5.2.3 PEDOTM-MWCNTs/GOD 安培型生物传感器
        2.5.2.4 PEDOT-C4-COOH/AO 安培型生物传感器
        2.5.2.5 其它 PEDOT 衍生物安培型 AO 生物传感器
        2.5.3 结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PEDOT的电化学AO传感器的设计与制备及其农业应用基础探索研究
    第一节 基于生物兼容性表面活性剂修饰PEDOT的安培型AO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农业应用
        3.1.1 实验部分
        3.1.1.1 试剂与仪器
        3.1.1.2 电化学实验
        3.1.1.3 酶电极的电化学制备
        3.1.1.4 生物传感器的电化学测试
        3.1.1.5 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3.1.1.6 商业果汁中 VC 含量测定
        3.1.1.7 蔬菜作物中 VC 含量测定
        3.1.2 结果与讨论
        3.1.2.1 AO 复合电极的电化学制备
        3.1.2.2 生物传感器的参数优化
        3.1.2.3 VC 的检测与分析
        3.1.2.4 生物传感器的性能分析
        3.1.2.5 生物传感器的应用
        3.1.3 结论
    第二节 基于硫酸酯类离子液体修饰PEDOT的电化学AO传感器的构建及其传感应用
        3.2.1 实验部分
        3.2.1.1 试剂与仪器
        3.2.1.2 电化学测量
        3.2.1.3 PEDOT-EtSO4基底的电化学制备
        3.2.1.4 GCE/PEDOT-EtSO4/AO/Nafion 的制备
        3.2.1.5 生物传感器的电化学测量
        3.2.1.6 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3.2.1.7 商业果汁中 VC 含量的测定
        3.2.2 结果与讨论
        3.2.2.1 [Emim][EtSO_4]浓度对 EDOT 电化学聚合的影响
        3.2.2.2 PEDOT-EtSO_4膜的电化学行为
        3.2.2.3 VC 检测
        3.2.2.4 VC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性能
        3.2.2.5 商业果汁中 VC 的检测
        3.2.3 结论
    第三节 基于离子液体微乳液修饰PEDOT的电化学AO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农业应用
        3.3.1 实验部分
        3.3.2 结果与讨论
        3.3.3 结论
    第四节 基于PEDOT三明治复合膜的电化学AO传感器的构建及其传感应用
        3.4.1 实验部分
        3.4.1.1 试剂与仪器
        3.4.1.2 AO 三明治复合电极的构建
        3.4.1.3 标样和实际样品中 VC 的检测
        3.4.2 结果与讨论
        3.4.2.1 自备电极的表面形貌
        3.4.2.2 AO 复合修饰电极的生物电催化性能
        3.4.2.3 AO 合修饰电极的的工作机理
        3.4.2.4 AO 复合修饰电极的工作电位
        3.4.2.5 VC 的检测
        3.4.2.6 AO 复合修饰电极的动力学
        3.4.2.7 复合修饰电极的生物兼容性
        3.4.2.8 AO 酶复合修饰电极的稳定性
        3.4.2.9 AO 酶复合修饰电极的专一性
        3.4.2.10 实际样品分析应用
        3.4.3 结论
    第五节 基于商业化PEDOT:PSS的电化学AO传感器的设计与开发及其传感应用
        3.5.1 实验部分
        3.5.1.1 试剂与仪器
        3.5.1.2 PEDOT:PSS 复合修饰电极的制备和表征
        3.5.1.3 电化学测量和实际样品中的 VC 含量检测
        3.5.1.4 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和检测
        3.5.2 结果与讨论
        3.5.2.1 PEDOT:PSS-Nafion 膜的二次电化学掺杂
        3.5.2.2 Nafion 在 PEDOT:PSS 复合膜修饰电极的作用
        3.5.2.3 PEDOT:PSS 复合膜修饰电极的水稳定性
        3.5.2.4 生物传感器的生物电化学催化活性
        3.5.2.5 生物传感器的线性关系和动力学
        3.5.2.6 生物传感器的操作稳定性
        3.5.2.7 生物传感器的保存稳定性
        3.5.2.8 生物传感器的特定性
        3.5.2.9 生物传感器在商业果汁中的应用
        3.5.3 结论
    第六节 基于生物兼容性功能化基团修饰PEDOT的电化学AO传感器的设计与改良
        3.6.1 实验部分
        3.6.1.1 试剂和电化学测量
        3.6.1.3 PEDOTM 膜的电化学制备
        3.6.1.4 复合生物电极的制备
        3.6.1.5 实际样品的制备与仪器
        3.6.2 结果与讨论
        3.6.2.1 EDOTM 的电化学聚合
        3.6.2.2 PEDOTM 的阻抗图
        3.6.2.3 VC 的生物电催化
        3.6.2.4 VC 的检测
        3.6.2.5 生物传感器的动力学
        3.6.2.6 生物传感器的操作稳定性
        3.6.2.7 生物传感器的特异性
        3.6.2.8 商业果汁中 VC 含量的测定
        3.6.3 基于 PEDOTM 的电化学 AO 生物传感器的改良
        3.6.4 基于其它生物兼容性基团修饰的 PEDOT 电化学 AO 传感器
        3.6.5 结论
    第七节 基于纳米材料修饰PEDOT的安培型AO传感器的设计与构建
        3.7.1 实验部分
        3.7.1.1 试剂与仪器
        3.7.1.2 电化学实验
        3.7.1.3 酶电极的制备
        3.7.2 结果与讨论
        3.7.2.1 MWCNTs-PEDOT-AO 安培生物传感器
        3.7.2.2 SWCNTs-PEDOT/AO/Nafion 安培生物传感器
        3.7.2.3 AuNPs-PEDOT-AO 安培生物传感器
        3.7.2.4 Graphene-PEDOT-AO 安培生物传感器
        3.7.3 结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PEDOT及其衍生物的电化学化学传感器的设计与构建及其农业应用探索研究
    第一节 基于PEDOT-C4-COOH纳米复合材料的马来酰肼电化学传感器的设计与构建及其农业应用
        4.1.1 实验部分
        4.1.1.1 试剂与仪器
        4.1.1.2 EDOT-C4-COOH 的合成
        4.1.1.3 电化学性能测试
        4.1.1.4 传感电极的制备
        4.1.1.5 实际样品的制备
        4.1.2 结果与讨论
        4.1.2.1 复合电极的制备
        4.1.2.2 复合电极的性能与形貌
        4.1.2.3 MH 的电化学行为
        4.1.2.4 MH 的检测分析
        4.1.2.5 传感电极的稳定性与选择性
        4.1.2.6 传感电极的农业应用
        4.1.3 结论
    第二节 基于PEDOT:PSS复合电极的儿茶酚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与改良185
        4.2.1 实验部分
        4.2.1.1 试剂和仪器
        4.2.1.2 PEDOT:PSS 修饰电极的制备
        4.2.1.3 PEDOT:PSS 复合修饰电极的制备
        4.2.1.4 PEDOT:PSS 传感复合电极的制备
        4.2.2 结果与讨论
        4.2.2.1 PEDOT:PSS 修饰电极对 CC 的电化学检测
        4.2.2.2 PEDOT:PSS 复合修饰电极对 CC 干扰物的区分测定
        4.2.3 结论
    第三节 基于PEDOT及其衍生物纳米复合传感电极的设计与改良
        4.3.1 实验部分
        4.3.1.1 试剂与仪器
        4.3.1.2 电化学实验
        4.3.1.3 电极的构建
        4.3.2 结果与讨论
        4.3.2.1 亚硝酸盐的电化学检测
        4.3.2.2 3-吲哚乙酸的电化学检测
        4.3.2.3 色氨酸的电化学检测
        4.3.2.4 贝螺杀的电化学检测
        4.3.3 结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ECPs的荧光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农业应用基础探索研究
    第一节 基于聚苯绕蒽酮的Pd~(2+)荧光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农业应用
        5.1.1 实验部分
        5.1.1.1 材料
        5.1.1.2 电化学制备与后处理
        5.1.1.3 PBA 膜的电化学制备
        5.1.1.4 实际样品的制备
        5.1.1.5 PBA 对 Pd2+的荧光传感机理
        5.1.1.6 仪器
        5.1.2 结果与讨论
        5.1.2.1 PBA 对 Pd~(2+)的传感检测
        5.1.2.2 PBA 对 Pd~(2+)的特异性识别
        5.1.2.3 农业应用
        5.1.3 结论
    第二节 基于聚芴衍生物的Fe~(3+)荧光化学传感器的设计与改良
        5.2.1 实验部分
        5.2.1.1 材料与仪器
        5.2.1.2 电化学制备与后处理
        5.2.1.3 荧光 ECPs 的制备
        5.2.2 结果与讨论
        5.2.2.1 荧光 P9AF 溶液的 pH 影响
        5.2.2.2 基于 P9AF 溶液的 Fe~(3+)检测
        5.2.2.3 P9AF 荧光传感器的选择性
        5.2.2.4 P9AF 荧光传感机理
        5.2.2.5 基于 PFCA 溶液的 Fe~(3+)检测
        5.2.2.6 PFCA 荧光传感器的选择性
        5.2.2.7 PFCA 荧光传感机理
        5.2.2.8 Fe~(3+)荧光传感性能评估
        5.2.3 结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结论
    6.2 研究展望
    6.3 本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的科研成绩
致谢

(4)中国药学会2002~2008年大事记(论文提纲范文)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5)网络时代知识创新中的信息传播模式与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有关概念的界定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信息网络化与网络信息传播
    第一节 科技发展与传播方式变革
    第二节 互联网的兴起与信息网络化
第三章 信息网络化对知识创新系统的影响
    第一节 信息网络化对知识创新活动方式的影响
    第二节 信息网络化对知识创新组织结构的影响
    第三节 信息网络化对科学思维方式的影响
第四章 网络时代知识创新中的信息传播系统
    第一节 信息传播系统的结构
    第二节 信息网络化对知识创新中的信息传播系统的影响
第五章 网络时代知识创新中的信息传播模式
    第一节 以传播学为基础的信息传播模式
    第二节 以情报学为基础的信息传播模式
    第三节 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信息传播模式
第六章 网络时代知识创新中信息传播的条件与机制
    第一节 网络时代知识创新中信息传播的条件
    第二节 网络时代知识创新中信息传播的机制
第七章 网络时代我国知识创新的信息保障体系
    第一节 我国信息保障体系的建设状况
    第二节 我国信息保障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建设有利于我国知识创新的信息保障体系
案例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环境中雌二醇等微量荷尔蒙物质的免疫分析、化学发光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环境荷尔蒙概述
        1.1.1 环境荷尔蒙概念的产生
        1.1.2 环境荷尔蒙问题大事年表
        1.1.3 环境荷尔蒙的危害
        1.1.4 环境荷尔蒙的作用机制
        1.1.5 环境荷尔蒙的种类
        1.1.6 我国对环境荷尔蒙问题研究的重视
    1.2 目前环境荷尔蒙分析研究的现状及分析检测的发展方向
        1.2.1 环境荷尔蒙的分析检测现状
        1.2.2 环境荷尔蒙监测分析的发展方向
    1.3 免疫分析基础
        1.3.1 免疫分析概述
        1.3.1.1 抗体抗原反应特性
        1.3.1.2 抗体作为分析试剂
        1.3.1.3 常用的标记免疫分析原理
        1.3.2 免疫分析检测方法
        1.3.3 展望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5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雌二醇完全抗原的合成、抗体的制备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与试剂
        2.2.2 雌二醇半抗原的修饰及完全抗原的制备
        2.2.3 雌二醇半抗原衍生物的鉴定
        2.2.4 雌二醇半抗原与蛋白质偶联结合物的鉴定
        2.2.5 免疫动物实验
        2.2.6 抗血清效价的测定
        2.2.7 抗血清的特异性测定
        2.2.8 抗血清的纯化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雌二醇-3-羧甲基醚的制备
        2.3.2 雌二醇-3-羧甲基醚的鉴定
        2.3.3 雌二醇-3-羧甲基醚-BSA的制备
        2.3.4 雌二醇-3-羧甲基醚-BSA结合物的结合比测定
        2.3.5 免疫动物及抗血清效价的测定
        2.3.6 抗血清的特异性
        2.3.7 抗体的纯化与保存
    2.4 小结
    2.5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利用生物素-亲合素放大系统电化学酶联免疫分析测定水中雌二醇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与试剂
        3.2.2 缓冲溶液
        3.2.3 抗体的制备
        3.2.4 包被原的制备
        3.2.5 生物素化抗体的制备
        3.2.6 邻苯二胺(OPD)-H_2O_2-HRP伏安分析方法
        3.2.7 ECIA测量步骤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邻苯二胺的电化学特性
        3.3.2 酶催化反应条件及伏安测量条件
        3.3.3 免疫反应条件
        3.3.4 免疫测量模式及工作曲线
        3.3.5 样品分析
    3.4 小结
    3.5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利用免疫反应柱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雌二醇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
        4.2.2 缓冲溶液
        4.2.3 抗体的制备
        4.2.4 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抗体
        4.2.5 免疫柱的制备
        4.2.6 仪器与操作步骤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免疫反应模式
        4.3.2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量条件
        4.3.3 免疫反应条件
        4.3.4 免疫柱的稳定性
        4.3.5 测定雌二醇的工作曲线
        4.3.6 应用
    4.4 小结
    4.5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雌三醇人工抗原的合成、抗体的制备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仪器与试剂
        5.2.2 雌三醇半抗原的修饰及完全抗原的制备
        5.2.3 雌三醇半抗原衍生物的鉴定
        5.2.4 雌三醇半抗原与蛋白质偶联结合物的鉴定
        5.2.5 免疫动物实验
        5.2.6 抗血清效价的测定
        5.2.7 抗血清的特异性测定
        5.2.8 抗血清的纯化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雌三醇-3-羧甲基醚的制备
        5.3.2 雌三醇-3-羧甲基醚的鉴定
        5.3.3 雌三醇-3-羧甲基醚-BSA的制备
        5.3.4 雌三醇-3-羧甲基醚-BSA结合物的结合比测定
        5.3.5 免疫动物及抗血清效价的测定
        5.3.6 抗血清的特异性
        5.3.7 抗体的纯化与保存
    5.4 小结
    5.5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甲基红-H_2O_2-HRP伏安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雌三醇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仪器与试剂
        6.2.2 抗体的制备
        6.2.3 甲基红(MR)-H_2O_2-HRP伏安分析体系的建立
        6.2.4 雌三醇的电化学免疫分析测定
    6.3 结果与讨论
        6.3.1 甲基红的电化学特性
        6.3.2 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反应条件
        6.3.3 HRP的测定
        6.3.4 伏安酶联免疫分析测定雌三醇的条件
        6.3.5 测定雌三醇的工作曲线
        6.3.6 回收率实验
        6.3.7 样品测定
    6.4 小结
    6.5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雌三醇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2.1 试剂
        7.2.2 缓冲溶液
        7.2.3 抗体的制备
        7.2.4 包被原的制备
        7.2.5 辣根过氧化物酶标抗体的制备
        7.2.6 免疫柱的制备
        7.2.7 仪器与操作步骤
    7.3 结果与讨论
        7.3.1 免疫反应模式
        7.3.2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量条件的选择
        7.3.3 免疫反应条件的选择
        7.3.4 免疫反应柱的稳定性
        7.3.5 工作曲线与检出限
        7.3.6 方法应用
    7.4 小结
    7.5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己烯雌酚人工抗原的合成、抗体的制备
    8.1 引言
    8.2 实验部分
        8.2.1 主要仪器
        8.2.2 主要试剂
        8.2.3 己烯雌酚单羧甲基醚的合成
        8.2.4 己烯雌酚单羧甲基醚与载体蛋白的偶联
        8.2.5 己烯雌酚抗体的制备
        8.2.5.1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8.2.5.2 兔血清抗体效价测定
        8.2.5.3 兔血清抗体的特异性
    8.3 结果与讨论
        8.3.1 己烯雌酚单羧甲基醚半抗原的合成及鉴定
        8.3.2 己烯雌酚单羧甲基醚与载体蛋白结合及鉴定
        8.3.2.1 己烯雌酚单羧甲基醚与载体蛋白结合反应
        8.3.2.2 偶联验证
        8.3.2.3 结合比测定
        8.3.3 抗血清效价的鉴定
        8.3.4 抗体的特异性
        8.3.5 抗体的纯化与保存
    8.4 小结
    8.5 参考文献
第九章 电化学免疫分析方法测定己烯雌酚
    9.1 引言
    9.2 实验部分
        9.2.1 主要仪器
        9.2.2 主要试剂
        9.2.3 缓冲溶液
        9.2.4 抗体的制备
        9.2.5 包被原的制备
        9.2.6 测定方法
    9.3 结果与讨论
        9.3.1 免疫反应模式
        9.3.2 底物的选择及测量条件
        9.3.3 免疫反应条件
        9.3.4 工作曲线
        9.3.5 样品分析
    9.4 小结
    9.5 参考文献
第十章 流动注射阻抑化学发光法测定己烯雌酚
    10.1 引言
    10.2 实验部分
        10.2.1 仪器与试剂
        10.2.2 实验方法
    10.3 结果与讨论
        10.3.1 化学发光反应动力学曲线
        10.3.2 反应介质的选择
        10.3.3 鲁米诺溶液用量的影响
        10.3.4 N-溴代丁二酰亚胺用量的影响
        10.3.5 工作曲线与检出限
        10.3.6 共存物质的影响
        10.3.7 样品分析
    10.4 小结
    10.5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双酚A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
    11.1 引言
    11.2 实验部分
        11.2.1 仪器与试剂
        11.2.2 实验方法
    11.3 结果与讨论
        11.3.1 化学发光信号曲线
        11.3.2 反应介质的选择
        11.3.3 鲁米诺溶液浓度的影响
        11.3.4 K_3Fe(CN)_6溶液浓度的影响
        11.3.5 工作曲线与检出限
        11.3.6 干扰实验
        11.3.7 样品分析
        11.3.8 化学发光反应机理初探
    11.4 小结
    11.5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双酚A完全抗原、抗体的制备及ECIA方法的建立
    12.1 引言
    12.2 实验部分
        12.2.1 主要仪器
        12.2.2 主要试剂
        12.2.3 完全抗原的制备及鉴定
        12.2.4 双酚A抗体的制备
        12.2.4.1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12.2.4.2 抗血清效价的测定
        12.2.5 BPA的免疫分析
    12.3 结果与讨论
        12.3.1 4,4-二苯基羟基戊酸与载体蛋白结合反应
        12.3.2 偶联验证
        12.3.3 结合比测定
        12.3.3 抗血清的效价鉴定
        12.3.4 抗血清的特异性
        12.3.5抗血清的免疫分析法应用
        12.3.5.1 免疫反应条件
        12.3.5.2 工作曲线
        12.3.5.3 血清及桶装纯净水中BPA的测定
    12.4 小结
    12.5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增强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测定双酚A
    13.1 引言
    13.2 实验部分
        13.2.1 仪器与试剂
        13.2.2 实验方法
        13.2.2.1 包被原的制备
        13.2.2.2 抗双酚A抗体的制备
        13.2.2.3 化学发光测定方法的建立
        13.2.2.4 双酚A的测定
    13.3 结果与讨论
        13.3.1 化学发光反应条件的选择
        13.3.2 抗BPA抗血清浓度的选择
        13.3.3 IgG-HRP稀释比的选择
        13.3.4 BPA测定的工作曲线及检出限
        13.3.5 水样中BPA的测定
    13.4 小结
    13.5 参考文献
总结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待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储氢合金代铂作为PEMFC和AFC阳极催化材料的电化学过程与电催化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燃料电池系统简介
    1.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发展
    1.3 碱性燃料电池的发展
    1.4 其它燃料电池的发展
    1.5 我国燃料电池的发展概况
    1.6 燃料电池工作原理与放电特性
    1.7 燃料电池电催化材料的技术发展
    1.8 问题的提出与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阳极电催化过程的机理及动力学
        2.1.1 析氢反应
        2.1.2 氢的阳极氧化
        2.1.3 电催化过程动力学
    2.2 燃料电池阳极材料的选择与设计
        2.2.1 电催化材料的动力学因素评估
        2.2.2 离解吸附活化
        2.2.3 电催化材料的键合理论
        2.2.4 电极对电催化材料的要求
    2.3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关键技术及研究进展
        2.3.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电催化剂
        2.3.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极的研究
        2.3.3 质子交换膜
    2.4 碱性燃料电池关键技术及研究进展
    2.5 储氢电极合金
        2.5.1 储氢合金的基本特性
        2.5.2 LaNi_5系储氢合金的优化和电化学性能研究
        2.5.3 储氢合金表面处理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实验方法
    3.1 实验合金的制备与处理
        3.1.1 合金成分设计
        3.1.2 合金熔炼
        3.1.3 机械球磨处理
        3.1.4 储氢合金表面处理
        3.1.5 储氢合金化学镀
    3.2 电化学性能测试
        3.2.1 储氢电极制备方法
        3.2.2 三电极系统
        3.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3.3 p-c-T曲线测试
    3.4 储氢电极合金结构分析
        3.4.1 X射线衍射分析
        3.4.2 扫描电镜表面形貌观察
        3.4.3 透射电镜分析
        3.4.4 俄歇能谱分析
        3.4.5 X光电子能谱分析
    3.5 储氢合金粒度与比表面积分析
    3.6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实验装置及操作
    3.7 PEMFC的电压~电流密度关系模型及电极参数的计算
    参考文献
第四章 PEMFC碳载铂电极的工艺优化研究
    4.1 膜电极制作原则
    4.2 膜电极的制备
        4.2.1 憎水扩散层的制作
        4.2.2 电极催化层制备
        4.2.3 质子交换膜的处理
        4.2.4 电极的热压成型
    4.3 膜电极性能的研究
        4.3.1 浸渍电极的研究
        4.3.2 热压条件的研究
        4.3.3 电极厚度对性能的影响
    4.4 膜电极的综合优化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PEMFC储氢合金阳极研究
    5.1 储氢合金阳极MEA的制备
    5.2 储氢合金阳极MEA性能研究
        5.2.1 阳极合金载量的研究
        5.2.2 储氢合金球磨改性对MEA性能的影响
        5.2.3 乙炔黑与储氢电极合金混合球磨对MEA性能的影响
        5.2.4 储氢合金表面化学还原处理及镀Pd对MEA性能的影响
        5.2.5 储氢合金表面化学态与催化性能的关联
        5.2.6 阳极添加造孔剂对MEA性能的影响
    5.3 综合优化的储氢合金阳极MEA性能研究与评估
        5.3.1 储氢合金阳极MEA的放电性能
        5.3.2 储氢合金阳极MEA对负载反应能力的研究
        5.3.3 储氢合金阳极MEA的工作稳定性
        5.3.4 储氢合金阳极MEA交流阻抗谱分析
        5.3.5 温度对储氢合金阳极MEA性能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AFC储氢合金阳极研究
    6.1 AFC储氢合金阳极结构和制备
        6.1.1 AFC阳极储氢合金的准备
        6.1.2 AFC阳极电极结构
        6.1.3 扩散层的制作
        6.1.4 集流体和支撑体
        6.1.5 电极催化层制备
        6.1.6 阳极制备
        6.1.7 系统测试
    6.2 储氢合金电化学动力学性能研究
        6.2.1 循环伏安分析
        6.2.2 交换电流密度和表观活化焓
        6.2.3 氢在储氢合金中的扩散特征
        6.2.4 储氢合金的交流阻抗分析
    6.3 AFC储氢合金阳极性能研究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稀土-镁系非晶合金的电化学研究
    7.1 La_2Mg_(17)+x wt% Ni(x=50,100)合金的电化学性能
    7.2 La_(1.8)Ca_(0.2)Mg_(14)Ni_3+x wt% Ni(x=0,50,100和200)合金的电化学性能
    7.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总结
    8.1 PEMFC碳载铂电极的工艺优化
    8.2 PEMFC储氢合金阳极研究
    8.3 AFC储氢合金阳极研究
    8.4 稀土-镁系非晶合金的电化学研究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第七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在浙江大学隆重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腐植酸行业六十年大事记[J]. 中腐协秘书处. 腐植酸, 2018(01)
  • [2]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研究[D]. 陈锐.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3]电子型导电高分子生化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农业应用基础研究[D]. 文阳平. 江西农业大学, 2013(12)
  • [4]中国药学会2002~2008年大事记[J]. 黄石麟,韩凤,徐连敏,田菁,戴罡,章捷,岳来发. 中国药学杂志, 2008(24)
  • [5]网络时代知识创新中的信息传播模式与机制[D]. 陈喜乐. 厦门大学, 2006(01)
  • [6]环境中雌二醇等微量荷尔蒙物质的免疫分析、化学发光分析研究[D]. 王术皓. 东华大学, 2006(03)
  • [7]储氢合金代铂作为PEMFC和AFC阳极催化材料的电化学过程与电催化特性研究[D]. 陈昀. 浙江大学, 2002(02)
  • [8]第七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在浙江大学隆重召开[J]. 刘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0(01)
  • [9]无机色谱分析[J]. WANG Ying feng and ZHOU Tian ze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100037),Fenxi Shiyanshi,1999,18(5):91~108. 分析试验室, 1999(05)
  • [10]国内药学大事纪(1988年)(下)[J]. 孙祖绳. 药学情报通讯, 1989(03)

标签:;  ;  ;  ;  ;  

第七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在浙江大学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