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运会江苏田径项目国内实力定位及对策研究

十运会江苏田径项目国内实力定位及对策研究

一、十运会江苏田径项目国内实力定位与对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由如仪[1](2019)在《从第11-13届全运会山东省田径成绩看项目布局与展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运会是当前国内级别最高、综合性最强的运动会,全运会比赛成绩能间接的反映出各省市竞技体育发展水平,同时也检验着各省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发展情况。山东省田径项目已蝉联三届全运会金牌榜与奖牌榜榜首,为使山东省竞技田径运动健康持续发展,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山东省参加第11-13届全运会田径比赛的参赛成绩为研究对象,分析山东省田径项目的布局和成绩特征,以田径项目布局为依据尝试提出第十四届全运会山东省田径项目参赛成绩的展望,旨在为山东省有关部门制定合理、有效的备战措施,贯彻山东省“抓奥运,促全运”的战略思路,继续保持竞技体育大省田径项目竞技水平的优势地位提供一些参考。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近三届全运会山东省田径项目总积分均排在第一名,但呈现出总积分逐届下降,山东省田径项目整体竞技实力出现小幅下滑;山东省田径项目获取奖牌的数量,呈现逐届下降的走势,间接反映出山东省部分田径项目的竞争力出现下滑。2.近三届全运会山东省田径获得金牌项目分布,主要集中在男子撑杆跳高、男子1500米、20公里竞走团体,女子400米、400米栏、标枪;获得银牌项目分布,主要集中在男子撑杆跳高、4×400米,女子400米、4×400米、标枪;获得铜牌项目分布,主要集中在400米、4×400米、竞走项目;获得4-8名项目分布,主要集中在400米、1500米、5000米、20公里竞走、跳高、撑杆跳高、铁饼、跳远、标枪。3.近三届全运会山东省田径项目,从获前八名项群归属上看,依次为快速力量性项群、耐力性项群、速度性项群、综合性项群;从获金牌、银牌项目项群归属上看,主要集中在速度性项群与快速力量性项群;从获铜牌项目项群归属上看,主要集中在耐力性项群。4.从近三届全运会田径各项群成绩看,以400米项目为核心的速度性项群获前8名成绩逐届增加,且同一项目多人次进入前8名;快速力量性项群中的男子跳高、撑杆跳高与女子铁饼、标枪获得前8名成绩逐届增加,且进入前八名人数居多;耐力性项群中的男子1500米、20公里竞走获得前8名成绩逐届增加,其余项目均有不同程度下滑;综合性项群中的男子十项全能竞技实力增强。5.近三届全运会田径比赛中,山东省男女运动员参赛成绩表现为:山东省男子耐力性项群与快速力量性项群具有较强竞技实力,速度性项群与综合性项群竞技水平有所提升;山东省田径项目女子速度性项群、快速力量项群竞技水平呈平稳发展态势。6.近三届全运会山东省田径比赛中,男子优势项目为:跳跃、投掷、中长跑、竞走,潜优势项目为:短跑、跨栏、全能,弱势项目为:接力;女子优势项目为:投掷、短跑、中长跑,其中投掷为绝对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为:接力、跳跃、竞走;全能项目为弱势项目。7.山东省男子以撑杆跳高项目的跳跃项目与以20公里竞走项目为主的竞走项目优势小项目群作为下一届全运会的“冲金”、“争金”项目,确保获取奖牌;短跑、全能和跨栏作为冲击奖牌项目群,确保获取前8名;在山东省男子弱势项目群,力争实现“争前八”、“争取参赛”的项目布局,使弱势项目在下届全运会田径比赛中争取有所突破。8.山东省女子以铁饼、标枪和铅球为主的投掷项目群以及400米为主的短跑项目作为下一届全运会的“冲金”、“争金”项目,确保获取奖牌;将竞走项目作为冲击奖牌项目群,确保获取前8名;将1500米为主要项目的中长跑小项群作为争前八名的项群;在山东省女子弱势项目群,力争实现“争取参赛”的项目布局。

侯叶[2](2019)在《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面临成熟与转折并存的时代大背景,中国体育建筑在实际建设发展层面已取得丰厚成绩,却面临转型需求;在学科发展层面有了多元扩展,却亟需理性总结、回顾得失。此时,将中国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尽可能完整、客观的回顾总结,不但有利于体育建筑学科的完善,也有利于我们理性地应对这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体育建筑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外延广阔,却又专业性强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命题沿着两个轴向进行研究:在纵轴上,基于时间线索,从线性历史观视角将近现代以来的中国体育建筑分为四个时期进行梳理。在横轴上,基于要素脉络,从系统视角对体育建筑的发展背景、发展概况、演变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其中,演变特征则主要包括功能、形式、技术(结构技术、材料技术、设备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三要素,以形成多层次的研究系统。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法、文本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作为研究方法,引入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以时序系统、空间系统、背景系统、建筑系统为内容的多层次系统构架,从而形成清晰明确的研究框架。本文第一章为绪论,指出课题的时代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为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基础,从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和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两方面来探讨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来源及发展土壤。第三章到第六章分别分析了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各时期包括近代时期、现代时期、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的当代时期、新千年后的当代时期的发展进程,对每一时期的发展概况以及功能、形式、技术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第七章为中国体育建筑体系演变解析及未来发展预判。一方面从要素的角度总结分析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演变特征,探讨现状问题;另一方面结合未来社会发展背景预判中国体育建筑发展趋势,并提出理性设计策略。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从薄弱的基础开始发展,经历四个时期,功能、形式、技术均有所演变发展。在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基于未来体育事业和建筑事业的发展,中国体育建筑将面临功能、形式和技术的理性回归。

王青[3](2018)在《第9-13届全运会山东田径项目布局与发展态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简称“全运会”,是我国赛事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竞赛水平最高的综合性体育赛事,全运会的比赛成绩可以较好的反映各省市竞技水平的发展情况,历来受到全国各省市地区的高度重视。全运会田径项目设项几经调整,从九运会后项目变动趋于稳定,基本与现在全运会比赛项目相一致。自2005年第十届全运会到2017年天津全运会,山东田径已连续四届蝉联金牌榜、奖牌榜首位。为持续保持发展的良好势头,应认真分析近十年来山东田径优势项目及潜优势项目发展变化情况,以此来不断巩固优势项目实力,借鉴优势项目发展经验,实现潜优势项目及弱势项目的突破与提升,实现山东田径的长远发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山东田径在近五届全运会上进入前八名的比赛成绩为研究对象,运用帕累托分析法和定基比法,对山东田径的竞技实力进行全面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近五届全运会山东省田径项目整体竞技实力处于高端发展态势,每届全运会均能获得6枚以上金牌、17枚以上奖牌。男子撑竿跳高、1500米、20公里竞走团体;女子400米、400米栏、4×400米接力、标枪等项目成为山东省传统优势强项,是保持山东省田径竞技实力一直处于高端发展态势的重要保证。在近五届全运会中山东省一直处于竞争最激烈的田径强省行列,已连续近四届全运会蝉联金牌榜、奖牌榜首位,山东省田径项目整体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前列。(2)近五届全运会山东省田径男子优势项目为中长跑、跳跃、投掷、竞走,女子优势项目为投掷、中长跑、短跑、跳跃这些项目优势地位明显,竞技实力强,在我省田径项目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男子潜优势项目为接力、全能、短跑、跨栏,女子潜优势项目为接力、竞走、跨栏这些项目发展潜力较大,是扩展金牌与优势项目规模的主要增长点。(3)近五届全运会山东男子项目整体竞技实力呈平缓增长趋势,优势项目竞技实力出现较大幅度下滑,潜优势项目竞技实力呈较大幅度增长趋势。女子项目的整体竞技实力出现了较大幅度下滑,优势项目实力下滑幅度更为明显,潜优势项目竞技实力呈平缓增长态势。(4)山东省田径男子优势项目在近五届全运会中,跳跃和竞走项目竞技实力呈增长态势,而中长跑和投掷项目则明显处于下降态势。女子优势项目的竞技实力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趋势,中长跑项目呈现波动下滑,跳跃和短跑项目呈直线下滑趋势,投掷项目呈现缓慢下滑趋势。男子潜优势项目中,全能和接力项目的竞技实力呈现增长态势,跨栏和短跑项目竞技实力则呈现下降趋势。女子潜优势项目中,跨栏项目竞技实力呈增长态势,接力项目呈下降态势,但竞技实力有回升趋势,竞走项目竞技实力呈现增长态势,但有下降的风险。

徐菁[4](2016)在《江苏田径队项目布局与实力结构及其发展方式创新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众所周知,田径运动是竞技体育的基础性项目,在大型综合性比赛中占有较大的奖牌比重。一个省(区、直辖市)要想成为体育强省(区、直辖市),就必须拥有自身的优势项目,且优势项目涵盖范围的大小及其竞争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这个地区的综合竞技能力。田径一直是江苏省的一类重点项目。如何力争使优势项目保持优势和潜优势实现突破,全面提高江苏田径竞技水平,已经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以江苏田径队项目布局与实力结构及其发展方式创新为研究对象,并以部分教练员、管理人员和相关领域的专家为调查对象和访谈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特尔菲法、巴雷托截取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全面调查江苏田径队项目布局情况以及竞技水平现状,深入剖析江苏田径队项目转变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重点内容及影响因素,明确提出江苏田径队潜优势项目实力发展方式转变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田径队已布局的男、女项目分别占奥运会设项总数的81.82%和76.19%。项目布局特征主要有:男子和女子的项目布局存在差别,中跑和田赛项目布局及其发展总体滞后,集体项目布局与建设工作显示成效,项目布局的论证、决策和建设等工作已得到高度重视,布局项目已达到一定的规模,女子项目竞技水平总体优于男子,短跑、长跑和竞走等项目具有竞争优势。江苏田径队项目实力结构由竞赛成绩名次、科学化训练水平及其创新、领军人物状态、运动员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与梯队、教练员团队和训练资源与保障水平等七个一级指标组成,并涵盖了33个二级指标。影响江苏田径队项目布局和建设的因素包括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人员因素和训练因素,并涵盖了21个二级指标。提升江苏田径队潜优势项目实力发展方式转变的措施有:后备人才由单轨培养向多轨培养转变,训练发展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运行模式由相对封闭向开放合作转变,教练员队伍由引进来向走出去转变,管理方式由行政管理向专家治队转变,目标定位由趋同向特色发展转变,训练评价由单一评价向多元评价转变等。

熊城[5](2014)在《全运会游泳项目区域竞技实力优势转移与战略走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游泳运动,作为正式比赛项目,从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开始,一直是主要比赛项目之一。我国全运会已经发展了半个世纪,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我国竞技游泳运动也有着自身发展的特点。本文从历届全运会游泳比赛的竞赛成绩作为切入点,以各区域整体实力、金牌数量作为参照,研究各区域代表队整体实力和各单项成绩的优势转移现象,并对区域竞技游泳运动发展的战略走向给予对策,通过灰色预测方法对近几届全运会游泳比赛各项目成绩进行系统分析,并对下一届全运会游泳比赛成绩进行预测,使各区域代表队根据自身项目发展特点,结合灰色预测结果,定位自身发展方向与路径,实为提升各区域自身实力,从而为我国竞技游泳运动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与理论支持。本文得到以下结论:1.根据我国竞技游泳发展历程的阶段分析,结合不同分期全运会游泳各区域得分结构,得出各阶段分期竞技实力区域优势转移表现为:上海一直处于优势地位,广东和解放军逐渐从优势地位被辽宁取代,而近两届全运会浙江异军突起,直接取代辽宁、广东和解放军的地位,甚至撼动了上海的优势地位;男子项目区域整体实力优势转移现象表现出从广东、上海逐渐向浙江转移,女子项目区域整体实力优势转移现象表现出上海、广东和解放军的优势被辽宁取代之后,又重新占据优势,但广东则一蹶不振。2.第八届全运会以后,游泳比赛各项目区域优势转移现象表明:自由泳整体实力最强的区域依次为上海、浙江和解放军;仰泳整体实力最强的区域依次为上海、广东;蛙泳整体实力最强区域依次为解放军、上海;蝶泳整体实力最强的区域依次为解放军、上海和广东;个人混合泳整体实力最强依次为辽宁、山东;接力项目整体实力最强为上海、浙江和广东;男、女各项目呈现出各自相应的优势转移特征;各项目之间优势转移现象还在不断演进中。3.采用灰色系统理论方法对8-12届全运会游泳比赛个项目冠军和前三名平均成绩进行分析并运用GM(1,1)模型进行建模,计算出全运会男、女游泳项目成绩的相关模型系数,在GM(1,1)模型基础上,运用8-11届全运会各项成绩作为原始数据预测12届各项成绩并与实际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精确性较高;运用8-12届全运会各项成绩作为原始数据,对13届全运会游泳各项目进行GM(1,1)模型建模,得出时间响应函数并对各项目成绩的冠军和前三名成绩进行了预测,模型精度较高。4.全运会游泳项目区域竞技实力优势转移现象表现出鲜明地连续性向分散性转移,运用全运会游泳项目区域竞技优势获得的金字塔模型,得出全运会游泳项目区域发展所需的经济投入、科技支持和人力因素的区域特征;全运会游泳项目区域竞技实力战略走向的发展趋势为:区域竞技游泳与社会协调发展双向互动、阶段分期发展原则的特点、集中项目优势、重点突破原则、利用社会和市场力量促进游泳项目发展。

张萍[6](2014)在《江苏田径队建设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江苏田径队建设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田径队建设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总结了江苏田径队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旨在全面总结江苏田径队建设的优势与不足,推动省级优秀运动队的科学发展。研究结果表明:(1)江苏田径队自建队至今已走过了55个年头,其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初始创建、破坏停滞、恢复发展、快速发展、稳定发展等5个阶段。(2)由于多种原因江苏田径队教练员接受培训机会少,科研意识和氛围较薄弱,教练员面临的主要困难是90后运动员难管理、运动员选拔渠道窄等。在男女短跑、竞走、中长跑、马拉松等项目上运动员居多,而田赛项目人数很少。在近5年进队的运动员中有半数以上被高校录取,但退役运动员安置工作仍存在着难以解决的问题。(3)总体而言,对江苏田径队组织训练活动现状的评价较高,尤其在执行训练计划严格性、安排训练时间保证性等方面突出,但对恢复训练、心理训练重视不够,训练过程的监控与诊断工作需要加强。教练员对科学化训练的重要性具有正确认知,注重形成现代训练理念等,但在提高科学化训练水平整体现状上仍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江苏田径队能全面抓好运动员参赛环节的多项工作,管理到位,要求明确,运动员参赛管理现状令人满意。(4)教练员队伍缺乏活力,整体竞争实力亟待加强,制度建设与训练创新需要全面强化等是江苏田径队在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针对江苏田径队建设现状,提出了以下发展对策:找准田径项目发展突破口,科学制定发展目标,助推团队精神、领军人物、后备梯队、优势项目、竞争实力等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强化竞争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打造备战全运奥运核心团队,全面挖掘教、练双方的潜能与激情;注重宣传与推广田径队发展优势特征,坚持巩固与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集聚推动持续发展的正能量;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业余、专业训练的深度衔接,夯实发展基础,构建全省田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始终紧扣传统思路与做法的转型,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力,推动田径项目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等原则,优化资源配置,加大保障力度,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活力等。

姚伟[7](2014)在《江苏田径队发展优势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田径队发展优势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全面总结了江苏田径队发展优势特征,深刻剖析了影响江苏田径队建设和发展的因素,并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顺应江苏建设体育强省的需要,凝练江苏田径队建设优势特征,更好地发挥其示范推广作用,丰富我国、我省转变田径基础项目发展方式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参考。研究结果显示,江苏田径队发展优势特征主要体现在领导重视,竞技体育有位置;集思广益,紧扣重点不放松;整合资源,多种发展形式共存举;制度创新,助推发展有保障;大力整治,科学化训练有提高;切合实际,项目布局有突破;增质提效,省队市办有特色;全力推进,训科医管有延伸;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有渠道;倾力培育,基层专业训练有衔接等方面。影响江苏田径队建设与发展的因素是:实施中国、江苏省竞技体育发展战略为江苏田径队奠定了重要的发展地位;江苏承办十运会及其东道主优势为江苏田径队提供了难得发展机遇;始终抓好队伍建设是形成发展优势的组织保证与根本所在;加强科研与训练融合是形成发展优势的关键支撑;明确目标、狠抓落实、强化管理是形成发展优势的重要条件与手段;打造领军人物、提高训练质量是巩固发展优势的基本法宝;开拓创新、把握规律、破解难题、转变发展方式是扩大发展优势的首要前提等方面。建议:(1)全面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创新力度;(2)扩大田径项目的宣传,让社会更多关注田径运动;(3)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进一步挖掘教练员潜能;(4)转变田项目发展方式,强化运动员的文化教育;(5)加大培养优秀后备人才力度,促进后备队伍的建设与发展;(6)加强对省队市办点资金投入,保证充足的训练器材和医疗设备。

冯文霞[8](2013)在《第9-11届全运会田径比赛成绩比较及项目区域分布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运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运动会的简称,每4年举办一次,是奥运会之后的又一次大型赛事,其竞赛规模最大,包含项目最多。全运会的成功举办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当前体育的竞技水平及发展趋势,促进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本论文以第9-11届全运会田径比赛各项目的冠军成绩、前八名平均成绩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对9-11届全运会田径比赛成绩进行分析研究。为了进行针对性研究,并避免在陈述过程中对所有项目的单一重复,本论文以项群为单位对全运会田径比赛成绩及项目区域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通过数据整理与统计,将9-11届全运会田径比赛的冠军成绩、前八名平均成绩、项目等级区域构成通过表格展现出来。研究结果表明:9-11届全运会田径运动冠军成绩显示:我国田径运动个体竞技水平发展,男子比女子进步明显。在男子24个单项中,有9项呈增长趋势,其中包括7项田赛项目:跳高、撑杆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标枪、链球;2个径赛项目:4×100m、10000m。另外,男子100m、200m、3000m障碍、20km竞走的个体水平发展相对稳定,没有太大的波动。仅有400m、110m栏、400m栏、800m、1500m、铁饼项目个体水平稍有下滑,其他项目呈波动发展态势。这样的发展趋势预示我国男子田径运动正迈向一个崭新的目标,发展空间很大。在女子22个单项中,只有田赛中的7个单项个体竞技水平增长,分别是:跳高、撑杆跳高、跳远、铅球、标枪、链球、铁饼。除800m相对稳定外,其他项目个体竞技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曾经作为我国女子优势项目的中长跑项目,其优势已不复存在。需引起体育当局及相关部门的重视,采取措施改变这种状况。9-11届全运会田径运动前八名平均成绩显示:男子24个单项有9个单项的成绩呈增长态势,其中包含田赛7项(跳高、撑杆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标枪、链球)和径赛2项(10000m、4×100m),另外男子十项全能也有增长。在这些竞技水平增长的项目中,我国男子跳高、撑杆跳高、跳远、三级跳远、10000m的后备力量充足,发展空间极大。同时,男子5000m、3000m障碍、20km竞走项目的发展潜力也不可漠视。我国田径运动女子整体水平出现下降。22个单项仅有田赛的5个单项(跳高、撑杆跳高、跳远、链球、铁饼)呈增长趋势,与这些项目的冠军成绩发展趋势一致,可作为我国女子田径运动发展的中坚力量。曾经作为我国女子田径运动优势项目的耐力项目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没有突出的领军选手,后备力量不足。项目区域分布研究显示:华东地区不仅田径综合实力最强,在冲击金牌方面竞技表现也最稳定。华南、华北、东北地区均在全运会田径综合竞技实力中处于优势区域,虽然冲击金牌的竞技水平不稳定,但这三个地区竞技实力相当,竞争最为激烈。华中、西北地区、台港澳特区田径综合竞技实力不连续,最没有实力冲击金牌。在速度项目的全运竞赛中,华东、华南地区优势明显,而且华东地区还是耐力项目优势区域的稳定组成部分,竞技实力强劲。在快速力量项目的全运竞赛中,华东、华北地区表现出强劲的优势,连续三届在该项目都有金牌收入。

郑亚飞[9](2012)在《全运会竞赛规程的变化对四川省竞技体育发展的影响》文中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全运会)是我国最大规模、最高水平的竞技体育赛事,是调动地方(省市、自治区及行业体协)竞技体育工作最有力的竞赛杠杆,是实现我国奥运战略目标最重要的手段。竞赛规程是运动竞赛中具有“法律”性质的文件,是组织运动竞赛的依据,具有高度的权威性、指导性、促进性和控制性。各省竞技体育的发展都是以“全运会”为导向开展竞赛项目。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比较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全运会竞赛规程的变化对四川省竞技体育发展产生影响,提出了相应对策及建议。研究表明: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运动会竞赛规程及相关文件的研究,竞赛规程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比赛项目的调整、奖励和计分办法的变化、注册与交流的变化,特别是篮、排、足三大球奖励和计分办法的变化,由所占比例的5%增加到17%,体现了国家对三大球的重视。分析研究竞赛规程的变化,结合四川省竞技体育的现状发现:四川省竞技体育面临的形式较为严峻,三大球优秀人才匮乏,夺金牌大项较少,冲金点和面明显不足,优势项目少,且面临断档危机;教练员数量和质量远不能满足建设体育强省的需要,大部分项目缺乏高水平教练员;在优秀运动员的交流引进上与强省比较还有很大差距;取消“西部政策”给四川带来了较大的影响;竞技体育市场开发程度较低,男女排在联赛中竟无赞助,男子足球差一点远走他乡。四川省体育局应从竞赛规程变化中寻找解决制约竞技体育发展的瓶颈,根据竞技体育现实情况,发展战略上应以奥运会夺金作为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加强后备人才培养,完善梯队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抓一线、带二线、挂三线;依靠体育院校,培养全运会竞赛管理人才,创建复合型训练管理团队;完善体教结合运动员培养体系,加强与体育学院联合培养合作模式,提升运动员文化素质和训练水平;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大教练员的培训力度;坚持科技兴体,认真研究项目特点和发展规律,科学训练、科学管理、科学恢复;依托市场作用,加大竞技体育市场开发,重视联赛。

杨丽宁,邹国忠,徐洪兵[10](2012)在《江苏省田径项目竞技实力透析——以十届、十一届全运会为例》文中提出运用文献资料法、统计分析法、问卷调查和调查访问等方法,通过对江苏省第十届、十一届届全运会田径比赛中取得的名次和奖牌数量的统计与分析,对江苏省田径运动竞技实力的整体布局和在全国竞技体育中的地位进行重新认识与审视,针对男子、女子在田径各个项目的成绩,以及整体实力的变化情况分析,得出田径项目发展特点、竞技水平存在的差距和影响因素,以期为江苏田径项目在第十二届全运会上潜力项目得到突破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十运会江苏田径项目国内实力定位与对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十运会江苏田径项目国内实力定位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从第11-13届全运会山东省田径成绩看项目布局与展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对比分析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近三届全运会山东省田径项目参赛成绩的分析
        3.1.1 近三届全运会山东省田径项目总积分分析
        3.1.2 近三届全运会山东省田径项目获取奖牌数量分析
    3.2 近三届全运会山东省进入前八名项目分布的分析
        3.2.1 近三届全运会山东省田径项目速度性项群成绩分析
        3.2.2 近三届全运会山东省田径项目快速力量性项群成绩分析
        3.2.3 近三届全运会山东省田径项目耐力性项群成绩分析
        3.2.4 近三届全运会山东省田径项目综合性项群成绩分析
    3.3 近三届全运会山东省田径项目男女运动员参赛成绩分析
        3.3.1 山东省田径项目男子运动员参赛成绩分析
        3.3.2 山东省田径项目女子运动员参赛成绩分析
    3.4 近三届全运会山东省田径项目成绩特征分析
    3.5 近三届全运会山东省田径项目分布特征与展望
        3.5.1 近三届全运会山东省田径项目分布特征分析
        3.5.2 近三届全运会山东省田径项目分布综合分析
        3.5.3 山东省田径运动水平可持续发展的展望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研究生个人简历

(2)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1.2 中国体育建筑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1.2.1 针对整体历程的发展研究
        1.2.2 针对部分时间段的发展研究
        1.2.3 针对部分区域的发展研究
        1.2.4 针对世界体育建筑的发展研究
        1.2.5 体育建筑学科丰富的研究成果
        1.2.6 细化的研究类型和多元化的研究意识
        1.2.7 文献综述小结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基于系统论的理论架构
        1.3.4 研究框架
    1.4 研究创新点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的未尽事宜
    本章注释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发展基础
    2.1 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
        2.1.1 中国古代体育运动
        2.1.2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
        2.1.3 中国古代“体育建筑”
    2.2 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
        2.2.1 西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及场馆建设
        2.2.2 西方大众体育运动发展
    2.3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三章 近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萌芽
    3.1 西方体育建筑的被动输入
        3.1.1 满足西人娱乐休闲需求的体育建筑
        3.1.2 青年会主导下的体育文化传播及体育设施建设
        3.1.3 教会学校中的体育建筑
        3.1.4 殖民政权主导的体育建筑
    3.2 本土体育建筑的主动发展
        3.2.1 现代建筑师的培养与成熟
        3.2.2 现代体育概念的本土萌芽及发展
        3.2.3 华商建设的娱乐体育建筑
        3.2.4 公立学校体育建筑的建设
        3.2.5 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及发展
    3.3 现代体育建筑功能的泊来与探索
        3.3.1 竞技体育功能标准化探索
        3.3.2 从单纯到复合的功能演进
        3.3.3 总体规划思想的萌芽
    3.4 西式风格的泊来与“中国固有式”的探索
        3.4.1 西式风格的泊来、模仿与改良
        3.4.2 ―中国固有形式‖的探索与创造
        3.4.3 风格承载的文化意义
    3.5 现代大跨体育建筑技术的初步探索
        3.5.1 现代材料和传统本土材料的互补应用
        3.5.2 屋架体系的初步应用与发展
        3.5.3 现代设备设施的设置与自然通风采光措施的结合
    3.6 小结
    本章注释
第四章 现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探索
    4.1 建国初期体育建筑的建设探索
        4.1.1 过渡时期的简易场馆建设
        4.1.2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场馆建设起步
    4.2 “大跃进”及“大调整”时期的体育建筑
        4.2.1 大跃进时期的场馆建设
        4.2.2 调整时期体育建筑的收缩简化方针
    4.3 “文革”时期的体育建筑
        4.3.1 ―文革‖期间建筑事业的停滞与体育事业的低潮
        4.3.2 不退反进的体育建筑建设
        4.3.3 作为外交手段的援外体育建筑
    4.4 适合中国国情的功能体系的初步建立及坎坷发展
        4.4.1 从―引入‖到―研究‖的体育建筑学科萌芽
        4.4.2 政治运动影响下功能定位
        4.4.3 平面形式的初步丰富
        4.4.4 多重使用需求下的多功能拓展
        4.4.5 总体规划与整体布局思想的起步
    4.5 政治风潮影响下的形式制约与探索
        4.5.1 民族形式——从推崇到批判
        4.5.2 现代主义——夹缝中的艰难探索
    4.6 大跨建筑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创新
        4.6.1 结构技术研究潮流及大跨结构的创新发展
        4.6.2 饰面材料及性能材料的初步丰富
        4.6.3 基于功能发展的设施设备技术探索
    4.7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发展
    5.1 以“亚运会”为核心的体育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5.1.1 重点保障的竞技体育事业
        5.1.2 洲际级别的赛事及场馆建设
        5.1.3 逐渐稳定的国家级别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5.1.4 奥运会的申办工作及场馆设施规划
    5.2 竞技场馆建设的初步丰富
        5.2.1 体育馆的丰富发展
        5.2.2 体育场的建设开展
        5.2.3 游泳馆的建设开展
        5.2.4 冰雪体育建筑在东北区域的建设
        5.2.5 其它小众竞技体育建筑的零星建设
        5.2.6 体育中心的建设开展
    5.3 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起步
        5.3.1 校园体育建筑的起步
        5.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
    5.4 理论及作品的输入输出
        5.4.1 国际体育建筑发展成果的输入
        5.4.2 援外体育建筑的输出
    5.5 市场经济改革下的功能新发展
        5.5.1 市场经济对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的影响初显
        5.5.2 基于经济因素的场馆多功能研究与探索
    5.6 多元思潮涌入下体育建筑的创作繁荣
        5.6.1 现代主义的形式新探索
        5.6.2 与结构紧密结合的形式创作
        5.6.3 体育建筑中的地域性思考
        5.6.4 环境意识与城市意识的思考觉醒
    5.7 开放交流中的技术发展
        5.7.1 国产材料的创新及国外材料的引入
        5.7.2 结构技术的创新
        5.7.3 新型设施设备的应用
        5.7.4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引入
    5.8 小结
    本章注释
第六章 新千年后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6.1 奥运策略下的竞技体育建筑发展高峰
        6.1.1 奥运争光计划及竞技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6.1.2 国际级别赛事的举办及战略扩展
        6.1.3 国家级综合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6.1.4 国际单项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6.1.5 省级运动会及其场馆建设
        6.1.6 其它类型盛会及其场馆建设
    6.2 竞技体育场馆类型的进一步丰富
        6.2.1 传统综合型体育场馆的丰富建设
        6.2.2 专项体育建筑类型的建设兴起
        6.2.3 体育中心的蓬勃发展
    6.3 校园体育建筑及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新契机
        6.3.1 校园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6.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进步
    6.4 全球化与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发展转变
        6.4.1 建筑行业的开放及体育建筑创作的全球化
        6.4.2 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体育建筑发展转变
        6.4.3 快速城市化下的建设机遇
    6.5 体育建筑功能发展新特征
        6.5.1 总体布局的新特征
        6.5.2 复合化的功能模块设置
        6.5.3 灵活化的功能设计
    6.6 体育建筑形式发展新思潮
        6.6.1 建筑形态的有机化
        6.6.2 立面设计的表皮化
        6.6.3 结构美学的新表现
        6.6.4 对地域性的丰富思考和追求
        6.6.5 生态理念下的形式探索
    6.7 体育建筑技术的飞跃发展
        6.7.1 数字化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6.7.2 张拉、混合结构的发展潮流
        6.7.3 材料的性能挖掘与创新
        6.7.4 设施设备技术的发展革新
        6.7.5 生态节能技术体系的探索
    6.8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七章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发展面临问题及设计策略探讨
    7.1 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系统元素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1 社会背景发展脉络分析
        7.1.2 功能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3 形式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4 技术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2 目前体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7.2.1 体育建筑建设存在误区
        7.2.2 对现存体育场馆历史价值和保护意识不足
        7.2.3 体育产业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7.2.4 建筑形式的"形而上学"
        7.2.5 技术利用的不适宜
    7.3 基于“新常态”社会背景的体育建筑发展背景
        7.3.1 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背景
        7.3.2 新常态下的体育事业发展趋势
        7.3.3 新常态下的建筑事业发展趋势
    7.4 新常态下平衡化的体育建筑发展趋势探讨
        7.4.1 综合竞技场馆与专项竞技场馆的平衡
        7.4.2 竞技体育建筑、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平衡
        7.4.3 新建场馆与改建场馆的平衡化发展
    7.5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理性设计策略探讨
        7.5.1 适宜化的总体布局策略
        7.5.2 灵活、整合的功能设置策略
        7.5.3 多样化的形式创作策略
        7.5.4 理性的技术发展策略
    7.6 小结
    本章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第9-13届全运会山东田径项目布局与发展态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优势项目及潜优势项目的定义与界定
    2.2 优势项目及潜优势项目研究的重要性
    2.3 优势项目及潜优势项目研究现状
        2.3.1 国内优势项目及潜优势项目的研究
        2.3.2 国内田径优势项目及潜优势项目的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逻辑分析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山东省田径竞技实力现状分析
        4.1.1 近五届全运会田径项目竞技实力纵向分析
        4.1.2 近五届全运会田径项目竞技实力横向分析
    4.2 山东省近五届全运会田径优势项目及潜优势项目划分与分析
        4.2.1 划分优势项目及潜优势项目的基本理论
        4.2.2 山东省第九届全运会田径优势项目及潜优势项目分析
        4.2.3 山东省第十届全运会田径优势项目及潜优势项目分析
        4.2.4 山东省第十一届全运会田径优势项目及潜优势项目分析
        4.2.5 山东省第十二届全运会田径优势项目及潜优势项目分析
        4.2.6 山东省第十三届全运会田径优势项目及潜优势项目分析
        4.2.7 山东省近五届全运会田径优势项目及潜优势项目综合分析
        4.2.7.1 山东省近五届全运会田径优势项目分析
        4.2.7.2 山东省近五届全运会田径潜优势项目分析
    4.3 山东田径优势项目及潜优势项目竞技实力及动态变化分析
        4.3.1 山东田径优势项目及潜优势项目竞技实力分析
        4.3.2 山东田径优势项目及潜优势项目动态变化分析
        4.3.2.1 山东田径优势项目动态变化分析
        4.3.2.2 山东田径潜优势项目动态变化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4)江苏田径队项目布局与实力结构及其发展方式创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不断开拓我国由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征程的重要性
        1.1.2 认真贯彻落实加快科学发展、建设体育强省精神的自觉性
        1.1.3 解决《江苏体育发展“十二五”规划》所指出问题的紧迫性
        1.1.4 加快转变体育发展方式、推动竞技体育跨越式发展的主动性
        1.1.5 有关省级层面田径潜优势项目及其转变发展方式研究的滞后性
    1.2 研究意义
        1.2.1 顺应江苏建设体育强省的需要,全面振兴基础大项
        1.2.2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动江苏田径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3 为江苏田径队进一步优化项目布局和改善项目实力结构提供参考与借鉴
        1.2.4 丰富有关田径项目转变发展方式的研究内容体系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相关概念解释
        1.4.1 优势项目
        1.4.2 潜优势项目
        1.4.3 项目布局
        1.4.4 转变发展方式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特尔菲法
        2.2.4 巴雷托截取法
        2.2.5 专家访谈法
        2.2.6 实地调查法
        2.2.7 数理统计法
        2.2.8 逻辑分析法
    2.3 技术路线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省级田径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的概念界定与认定标准
        3.1.1 概念界定
        3.1.2 认定标准
    3.2 江苏田径队项目布局及其特征的调查与分析
        3.2.1 现有项目布局统计
        3.2.2 项目发展的组织与实施
        3.2.3 全运会获奖牌项目和第4-8名项目的变化特征
        3.2.4 近年来我省选手进入田径各项目全国年度排名前12名的变化特征
        3.2.5 项目布局特征
        3.2.6 项目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其经验教训
    3.3 江苏田径队项目实力结构的调查与分析
        3.3.1 有关研究内容及其方法的确定
        3.3.2 江苏田径队项目实力结构的组成
        3.3.3 江苏田径队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分析
    3.4 江苏田径队项目布局与建设的发展方式转变与创新
        3.4.1 影响田径项目布局和建设的因素分析
        3.4.2 提升潜优势项目实力发展方式转变的措施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6 附件
7 致谢

(5)全运会游泳项目区域竞技实力优势转移与战略走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竞技体育区域发展的研究
        1.3.2 关于竞技体育优势转移现象的研究
        1.3.3 关于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研究
        1.3.4 关于游泳运动区域发展的研究
        1.3.5 国内外灰色系统相关研究以及在竞技体育领域的运用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数理统计法
        2.2.3 归纳总结法
        2.2.4 灰色系统方法
    2.3 研究技术路线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全运会游泳项目区域竞技实力分析
        3.1.1 我国竞技游泳项目发展历程的阶段分期
        3.1.2 全运会游泳项目的发展历程
        3.1.3 历届全运会游泳项目区域竞技实力分析
        3.1.4 历届全运会男、女游泳项目区域竞技实力分析
    3.2 第8-12 届全运会游泳项目区域竞技优势特征与转移态势
        3.2.1 自由泳项目区域竞技优势特征与转移态势
        3.2.2 仰泳项目区域竞技优势特征与转移态势
        3.2.3 蛙泳项目区域竞技优势特征与转移态势
        3.2.4 蝶泳项目区域竞技优势特征与转移态势
        3.2.5 个人混合泳项目区域竞技优势特征与转移态势
        3.2.6 接力项目区域竞技优势特征与转移态势
    3.3 全运会游泳项目 GM(1,1)模型构建
        3.3.1 全运会游泳项目成绩预测建模方法
        3.3.2 十三届全运会游泳项目成绩预测
    3.4 全运会游泳项目区域竞技实力优势转移现象影响因素
        3.4.1 优势转移现象表现出鲜明地连续性向分散性转移
        3.4.2 全运会游泳项目区域竞技优势获得的金字塔模型
        3.4.3 金字塔模型平台分析——经济投入的区域特性
        3.4.4 金字塔模型平台分析——科技支持的区域特性
        3.4.5 金字塔模型平台分析——人力因素的区域特性
    3.5 全运会游泳项目区域竞技实力战略走向的发展趋势
        3.5.1 区域竞技游泳与社会协调发展双向互动
        3.5.2 遵循阶段分期发展的特点
        3.5.3 集中项目优势、重点突破
        3.5.4 利用社会和市场力量促进游泳项目发展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6)江苏田径队建设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我国、我省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正在全面贯彻落实
        1.1.2 全面贯彻落实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政策方针的需要
        1.1.3 田径运动的重要地位与我国田径运动发展水平并不相称
        1.1.4 省级田径队科学发展的研究相对滞后
        1.1.5 江苏田径竞技运动需要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意义
        1.2.1 全面总结江苏田径队发展历程,推广建设成功经验
        1.2.2 进一步了解江苏田径队建设现状,分析亟待解决的问题
        1.2.3 探索江苏田径队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培养更多优秀运动员提供科学依据
        1.2.4 顺应江苏省建设体育强省的需要
        1.2.5 丰富省级优秀运动队建设与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运行体系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3.3 目前研究的特点及其不足
    1.4 相关概念诠释
        1.4.1 优秀运动队
        1.4.2 江苏田径队
        1.4.3 可持续发展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访谈法
        2.2.4 实地考察法
        2.2.5 数理统计法
        2.2.6 逻辑分析法
        2.2.7 案例分析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江苏田径队发展历程概述
        3.1.1 初始创建阶段(50 年代末期-60 年代中期)
        3.1.2 破坏停滞阶段(60 年代中期-70 年代中期)
        3.1.3 恢复发展阶段(70 年代中期-80 年代末期)
        3.1.4 快速发展阶段(90 年代初-21 世纪初)
        3.1.5 稳定发展阶段(21 世纪初-至今)
    3.2 江苏田径队建设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3.2.1 江苏田径队建设目标
        3.2.2 江苏田径队建设指导思想
        3.2.3 江苏田径队组织机构与主要职能
        3.2.4 江苏田径队教练员队伍
        3.2.5 江苏田径队运动员队伍
        3.2.6 江苏田径队训练组织现状
        3.2.7 江苏田径队运动员参赛管理现状
        3.2.8 江苏田径队科学研究服务训练现状
    3.3 江苏田径队近年竞赛成绩分析
        3.3.1 近三届奥运会江苏田径队的竞赛成绩分析
        3.3.2 近三届世界田径锦标赛江苏田径队的竞赛成绩分析
        3.3.3 近三届亚运会江苏田径队的竞赛成绩分析
        3.3.4 近五届全运会江苏田径队的竞赛成绩分析
        3.3.5 近五年江苏田径队运动员在全国单项前 20 名的排名分析
    3.4 江苏田径队存在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3.4.1 教练员队伍缺乏活力,教练员的潜能与激情有待进一步挖掘
        3.4.2 缺乏顶尖运动员,伤病困扰突出,整体竞技实力亟待加强
        3.4.3 制度建设、训练创新和政策激励等需要全面强化
        3.4.4 全省田径业余训练基础比较薄弱,选材难是最大的制约瓶颈
        3.4.5 缺乏对江苏田径队发展优势特征的总结与推广
        3.4.6 田径运动发展的社会关注程度偏低
        3.4.7 十运会优势作用日渐衰弱,后备人才稀少,优势项目优势下滑
        3.4.8 发展中科技推动和创新驱动的能力不强
        3.4.9 田径项目的结构与布局依然不合理,重点优势项目发展策略需要科学制定
        3.4.10 转变田径项目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
        3.4.11 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
        3.4.12 制约田径队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
        3.4.13 资源整合与统筹配置的程度受到限制
        3.4.14 省队市办点缺乏充足的训练器材和医疗设备等
    3.5 江苏田径队可持续发展对策
        3.5.1 找准田径项目发展突破口,科学制定发展目标,助推团队精神、领军人物、后备梯队、优势项目、竞争实力等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3.5.2 强化竞争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打造备战全运奥运核心团队,全面挖掘教、练双方的潜能与激情
        3.5.3 注重宣传与推广田径队发展优势特征,坚持巩固与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集聚推动持续发展的正能量
        3.5.4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业余、专业训练的深度衔接,夯实发展基础,构建全省田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3.5.5 始终紧扣传统思路与做法的转型,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力,推动田径项目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3.5.6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等原则,优化资源配置,加大保障力度,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活力
4 结论
5 主要参考文献
6 附件
7 致谢

(7)江苏田径队发展优势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序言
    1.1 选题依据
        1.1.1 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征程已经开启
        1.1.2 我国、我省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正在全面贯彻落实
        1.1.3 我国、我省已开始坚定不移地实施《2011-2020 年奥运争光计划纲要》
        1.1.4 在领导重视和相关部门支持下,江苏田径队建设与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1.1.5 省级田径队建设优势特征的研究相对滞后
    1.2 研究意义
        1.2.1 顺应江苏省建设体育强省的需要
        1.2.2 凝练总结江苏田径队发展优势特征的表现,发挥示范推广作用
        1.2.3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动江苏田径队持续发展
        1.2.4 丰富我国包括我省转变田径基础项目发展方式的理论和实践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相关概念诠释
        1.4.1 运动队和优秀运动队
        1.4.2 优势和优势特征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专家访谈法
        2.2.4 实地考察法
        2.2.5 数理统计法
        2.2.6 案例分析法
        2.2.7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江苏田径队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
        3.1.1 初创发展阶段(50 年代末-60 年代中)
        3.1.2 停滞发展阶段(60 年代中-70 年代中)
        3.1.3 恢复发展阶段(70 年代中-80 年代末)
        3.1.4 提高发展阶段(90 年代初-21 世纪初)
        3.1.5 快速发展阶段(21 世纪初-至今)
    3.2 江苏田径队主要比赛成绩及获得荣誉分析
        3.2.1 江苏田径队主要比赛成绩
        3.2.2 江苏田径队获得的荣誉
    3.3 江苏田径队发展优势特征分析
        3.3.1 总结运动队发展优势特征的意义
        3.3.2 江苏田径队发展优势特征的表现
    3.4 影响江苏田径队建设与发展的因素分析
        3.4.1 加强科研与训练的融合是形成发展优势的关键支撑
        3.4.2 江苏承办十运会及其东道主优势为田径项目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3.4.3 始终抓好队伍建设是形成发展优势的组织保证与根本所在
        3.4.4 突出领军人物和狠抓重点优势项目是巩固发展优势的实力保证
        3.4.5 实施中国.江苏竞技体育发展战略为田径项目奠定了明确的发展地位
        3.4.6 开拓创新、把握规律、破解难题是扩大发展优势的首要前提
        3.4.7 目前存在的问题仍然是影响江苏田径队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3.4.8 强化管理、狠抓效益是形成发展优势的重要条件
        3.4.9 始终强化发展意识和认识水平是形成发展优势的思想基础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5 参考文献
6 附录
7 致谢

(8)第9-11届全运会田径比赛成绩比较及项目区域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奥运战略的需要
        1.2.2 “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需要
        1.2.3 田径运动区域分布不平衡的需要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2.1 国外研究动态
    2.2 国内研究动态
        2.2.1 全运会各项目的成绩与国际大型比赛成绩的对比研究
        2.2.2 从全运会成绩透析我国田径竞技现状的研究
        2.2.3 通过全运会成绩分析某地区的竞技水平及发展
        2.2.4 通过历届全运会比赛成绩预测下届全运会竞技水平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数理统计法
        3.2.3 比较分析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全运会田径项目的项群划分
    4.2 第9-11届全运会田径运动项目冠军成绩的比较分析
        4.2.1 第9-11届全运会田径运动速度性项群冠军成绩的比较分析
        4.2.2 第9-11届全运会田径运动耐力性项群冠军成绩的比较分析
        4.2.3 第9-11届全运会田径运动快速力量性项群冠军成绩的比较分析
        4.2.4 第9-11届全运会田径运动综合性项群冠军成绩的比较分析
    4.3 第9-11届全运会田径运动项目前八名平均成绩的对比分析
        4.3.1 第9-11届全运会田径运动速度性项群前八名平均成绩的比较分析
        4.3.2 第9-11届全运会田径运动耐力性项群前八名平均成绩的比较分析
        4.3.3 第9-11届全运会田径运动快速力量性项群前八名平均成绩的比较分析
        4.3.4 第9-11届全运会田径运动综合性项群前八名平均成绩的比较
    4.4 第9-11届全运会田径项目区域分布特征分析
        4.4.1 全运会竞技区域单位构成
        4.4.2 第9-11届全运会我国各区域田径综合竞技实力的变化特征与等级区域构成
        4.4.3 第9-11届全运会我国田径运动各等级区域冲击金牌实力的动态变化
        4.4.4 第9-11届全运会田径运动各亚类等级区域的动态变化特怔
    4.5 我国田径运动发展的方向
        4.5.1 保持优势项目的发展,提高竞技田径整体水平
        4.5.2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实行科学化管理
        4.5.3 加大田径后备人才培养力度,建立梯队训练体系
    4.6 全运会战略下我国竞技田径运动区域发展的对策
        4.6.1 结合各省市的地理优势,发展本区域的优势项目
        4.6.2 加强交流与合作,建立体育人才互换机制
        4.6.3 大力发展科研水平,加大经济投入
5 结论
6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9)全运会竞赛规程的变化对四川省竞技体育发展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有关全运会竞赛规程的研究
        1.2.2 关于全运会竞赛体制的研究
        1.2.3 关于全运会竞技实力的研究
        1.2.4 其他方面的相关的研究
    1.3 研究任务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数理统计法
        2.2.3 比较研究法
        2.2.4 逻辑分析法
    2.3 研究过程
3 本研究说明及有关名词诠释
    3.1 全运会竞赛规程及相关文件说明
    3.2 名词诠释
        3.2.1 竞赛规程
        3.2.2 运动员注册
        3.2.3 运动员交流
        3.2.4 西部政策
4 十二运会竞赛规程变化的主要内容
    4.1 比赛项目的调整
        4.1.1 增加篮球、排球项目的比赛组别
        4.1.2 减少武术项目的金牌
        4.1.3 增加高尔夫球和七人制橄榄球项目
        4.1.4 田径小项的调整
    4.2 奖励和计分办法的变化
        4.2.1 三大球奖励和计分办法改变
        4.2.2 冬运会成绩带入全运会
        4.2.3 取消西部地区运动员协议计分
    4.3 运动员注册交流的变化
5 结果与分析
    5.1 四川省竞技体育现状
    5.2 三大球奖励办法和计分办法的变化对各代表团的影响
        5.2.1 对各省排名的影响
        5.2.2 对四川发展的影响
    5.3 运动员注册与交流的变化对四川省竞技体育的影响
        5.3.1 注册与交流时间变化的影响
        5.3.2 取消西部地区运动员可以协议计分的影响
    5.4 项目调整带来的影响
        5.4.1 武术项目调整的影响
        5.4.2 高尔夫球和七人制橄榄球影响
        5.4.3 田径项目变化的影响
    5.5 奥运会成绩的带入对的四川省影响
6 结论
7 对策与建议
    7.1 创新人才培养途径
        7.1.1 创新校园培养模式
        7.1.2 完善“体教结合”培养模式
        7.1.3 重视梯队建设
        7.1.4 加强科学管理
    7.2 积极进行人才交流
        7.2.1 运动员交流
        7.2.2 其他优秀人才引进
    7.3 强化优势项目,深挖潜优势项目,抓好新增项目
    7.4 创建复合型训练管理团队
    7.5 加强优秀教练员队伍建设
        7.5.1 完善教练员培训体系
        7.5.2 加大优秀教练员培养力度
    7.6 加强科学训练和科技监管
        7.6.1 科学训练
        7.6.2 科技监管
    7.7 培育竞技体育市场
        7.7.1 加强竞技体育市场化改革
        7.7.2 重视三大球联赛
    7.8 力争奥运会获得优异成绩
8 参考文献
致谢

(10)江苏省田径项目竞技实力透析——以十届、十一届全运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前 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3 分析与讨论
    3.1 江苏田径项目成绩情况分析
    3.2 江苏田径项目成绩影响因素分析
        3.2.1 江苏省运动员队伍情况分析
        3.2.2 教练员队伍情况分析
        3.2.3 基层体校训练方法存在弊端
        3.2.4 领导高度重视、各方团结协作
        3.2.5 项目发展存在地区差异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4.2.1 继续贯彻“三从一大”的训练指导思想, 积极创新, 寻找项目的制胜因素
        4.2.2 进一步加强江苏省优势项目实力, 同时拓展新的金牌增长点
        4.2.3 巩固优势项目与拓展潜优势项目并举

四、十运会江苏田径项目国内实力定位与对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从第11-13届全运会山东省田径成绩看项目布局与展望研究[D]. 由如仪. 天津体育学院, 2019(07)
  • [2]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D]. 侯叶.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3]第9-13届全运会山东田径项目布局与发展态势研究[D]. 王青. 山东体育学院, 2018(02)
  • [4]江苏田径队项目布局与实力结构及其发展方式创新的研究[D]. 徐菁. 苏州大学, 2016(12)
  • [5]全运会游泳项目区域竞技实力优势转移与战略走向研究[D]. 熊城. 武汉体育学院, 2014(02)
  • [6]江苏田径队建设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 张萍. 苏州大学, 2014(12)
  • [7]江苏田径队发展优势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D]. 姚伟. 苏州大学, 2014(12)
  • [8]第9-11届全运会田径比赛成绩比较及项目区域分布特征研究[D]. 冯文霞. 山西大学, 2013(01)
  • [9]全运会竞赛规程的变化对四川省竞技体育发展的影响[D]. 郑亚飞. 成都体育学院, 2012(05)
  • [10]江苏省田径项目竞技实力透析——以十届、十一届全运会为例[J]. 杨丽宁,邹国忠,徐洪兵.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2)

标签:;  ;  ;  ;  ;  

十运会江苏田径项目国内实力定位及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