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准规范编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校准规范编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一、校准规范编写中的问题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殷春前,王强[1](2022)在《JJF 1867—2020《水泥胶砂振动台校准规范》解读》文中指出水泥胶砂振动台是用于振实水泥试体,且对水泥试体连同试模和下料漏斗一起定频、定幅、定时振动的专用设备。对JJF 1867—2020 《水泥胶砂振动台校准规范》中的主要内容和校准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加以说明,以更好的指导校准实践工作。

凌彦萃,熊智淳,陈旭[2](2021)在《JJF 1664-2017温度显示仪表校准规范解读》文中研究说明温度显示仪表校准规范增强了现场校准的可操作性,能满足目前温度显示仪表的校准需求。根据规范实施后各行业、各部门咨询反馈的意见,对规范进行深入解读,并对规范执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阐述。

殷春前,王强[3](2021)在《JJF1867-2020《水泥胶砂振动台校准规范》解读》文中指出水泥胶砂振动台是用于振实水泥试体,且对水泥试体连同试模和下料漏斗一起定频、定幅、定时振动的专用设备。1996年原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JJG918-1996《水泥胶砂振动台检定规程》(以下简称"旧规程"),仅实施了3年,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又发布并实施了国家标准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以下简称"国家标准")。

陈洁,郑中民,李凌梅,刘红光,赵新明[4](2021)在《基于光学分度头的测斜仪校准装置研制》文中研究表明根据JJF 1550—2015《钻井测斜仪校准规范》,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学分度头装置对支撑平台及装夹机构进行重新设计改造的方法,使其满足测斜仪校准的要求。利用该装置对一测斜仪进行实验,描述了实验对象、实验环境以及校准过程和实验结果,并且对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分析,最后得出该校准装置满足测斜仪校准要求的结论。校准结果与另一实验室结果进行比对,结果满意,表明校准结果可靠。该装置准确度较高,且改造成本低于直接采购市场在售测斜仪校验台,因此具有一定优势。

王雷[5](2021)在《飞机载荷无线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飞机作为常见的交通运输工具在民用和军用领域被广泛使用。这要求飞机在设计过程中要留有充裕的结构强度余量,以保证飞机在恶劣大气环境和不同飞行姿态等极端条件下,其实际承受载荷满足设计的结构强度要求。飞机载荷试验旨在获取飞机的真实受载情况,为飞机结构强度设计提供依据。设计荷载不足将导致飞机在实际飞行过程中存在潜在安全隐患。相反,设计载荷余量过大会影响飞机机动性能,增加制造成本。所以飞机载荷试验对飞机的设计及制造至关重要。飞机载荷试验的目的是获取飞机主要结构部件的载荷分布情况。目前常用的测量方法是在测量点上分布传感器,通过获取飞机结构变形继而计算与载荷的数学关系,利用数学关系获得实际飞机载荷。由于试验时需在被测部件上大量布设测量点,因此大量线缆的布设会增加试验成本。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的无线数据采集系统,并基于应变法设计对应的应变测量无线节点。考虑到环境温度对载荷测量的影响,本文同时设计有温度测量无线节点来补偿实际测量点处的应变数据。为满足大量数据采集的要求,本文依据ZigBee的组网特点设计有主机节点实现对各个测量节点的控制和数据传输等功能。为了便于数据的处理与管理,本文同时设计有上位机软件用于数据接收、存储、显示以及导出等功能。这些数据可以为载荷方程的建立提供原始数据。经测试,本文设计的飞机载荷无线数据采集系统的关键功能能够稳定运行,包括数据传输功能、应变测量功能、温度测量功能、数据存储功能、多通道测量功能。该系统不仅能够大大提高飞机载荷试验中线缆的布设效率,提高可靠性,而且能够减小传感器测量信号远距离传输的干扰问题。该方法对于其它多测量点的场合同样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郭红巧[6](2021)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测定高温合金中痕量锗砷磷硫》文中认为高温合金因其优良的热强性和高比强度,在航空、航天、发动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硫、磷、砷等有害杂质元素对合金性能影响严重,准确分析其含量对于确保高温合金的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高温合金中硫、磷、锗、砷等痕量元素的定量分析过程中,由于溶样造成的损耗和不确定度性,以及测定过程中存在的严重干扰,使得这些痕量元素的准确定量成为高温合金痕量元素分析面临的较为严峻的挑战。本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对高温合金中锗、砷、硫、磷四种痕量元素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针对锗的氯化物易挥发的问题,实验采用6m L王水-1 m L氢氟酸微波消解;针对硫与非氧化性酸反应容易生成H2S挥发损失的问题,实验利用王水的氧化性确保样品中硫的稳定转化。为得到最佳的测量灵敏度,对仪器工作参数进行合理优化。对O2流速进行优化后,选择最佳O2流速为0.375m L/min。RF功率1550 W,采样深度8.0 mm,稀释气流速0.15 m L/min。对分析时可能存在的干扰进行了系统的考察,确定了分析同位素,选择103Rh内标进行校正;在He碰撞模式下消除锗测定时的质谱干扰,在MS/MS模式下,利用质量转移消除砷、硫、磷测定时的质谱干扰。方法验证结果表明,各元素校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不小于0.9997,线性关系良好,高温合金中痕量元素锗、砷、硫、磷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13、0.011、0.075、0.086μg/g,定量限分别为0.41、0.32、0.23、0.26μg/g;空白加标回收试验表明,回收率在96%~109%之间。采用所建立的方法测定高温合金标准物质及实际样品中痕量锗、砷、硫、磷,结果表明:分析周期快速稳定、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具有很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较好地解决了高温合金痕量元素分析难题。在此基础上,根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和测量不确定度GUM法的评定步骤的要求,以硫元素的测定为例,建立了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和相对完整合理的评估方案。对不确定度的来源进行解析并量化计算各主要不确定度分量,如测量重复性、样品的称量、标准溶液的配制、校准曲线的拟合、样品空白变动性、样品溶液的定容等,对高温合金中锗、砷、硫、磷四个痕量元素在三个不同含量水平的测量结果进行了量化评定。针对各不确定度分量的量值及其贡献比例,提出了有益于提高检测精密度的改进措施,达到了减小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目的。

徐进[7](2021)在《多功能电测仪表校准源校准不确定度分析及方法研究》文中提出电测仪表则是工业生产家庭生活中对电力直观监测所应用到的仪器,随着科学技术工艺技巧及元件、材料的发展与改善,电测仪表正迅速地向更高的阶段发展,应用在各行各业。为保证电测仪表测量的准确可靠,则需要精度更高的计量检测设备对其做计量校准。对于电测仪表计量校准所要用到的设备就是多功能电测仪表校准源,于是首先要确保多功能电测仪表校准源的准确度,才能进行准确的量值传递。因此研究多功能电测仪表校准源的校准方法,制定多功能电测仪表校准源校准规范,已成为电磁学计量研究的重要任务。本文采用抽样检测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多功能电测仪表校准源的技术要求、校准条件、校准项目与校准方法校准不确定度评定进行了研究,完成主要工作如下:1.对全国多功能电测仪表校准源的生产状况进行调查,归纳分析了国内外多功能电测仪表校准源的现状,确定了多功能电测仪表校准源的技术参数和抽样方案。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多功能电测仪表校准源计量特性要求。2.对多功能电测仪表校准源的校准环境、标准器及配套设备的选择等进行研究,给出了多功能电测仪表校准源的校准条件。3.进行了多功能电测仪表校准源技术性能试验及理论分析,研究给出了多功能电测仪表校准源的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4.对多功能电测仪表校准源示值误差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列举出多功能电测仪表校准源校准不确定度评定例子,保证了测量结果的可靠性。研究成果《多功能电测仪表校准源校准规范》,已经通过了由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组织有关专家组成的规范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并作为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自校准规范发布实施,该规范为开展多功能电测仪表校准源校准工作提供了技术依据。

张国庆[8](2020)在《制定JJF 1580—2016《仿真嘴校准规范》的主要问题讨论》文中研究说明对JJF 1580—2016《仿真嘴校准规范》编制和审定过程中遇到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以及遗存问题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期望为声学计量领域或其它专业领域较边缘、疑难的计量技术规范项目的制定有所借鉴。

张洋[9](2020)在《低浓度粉尘计量标准检定装置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粉尘测量仪广泛应用于大气环境监测以及工业扬尘监测中,粉尘空气质量监测仪结果的准确性,对于环保部门公布的大气污染情况,及评价环保政策和措施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甚至影响政府部门的公信力。研制能作为计量标准的粉尘浓度检测仪计量标准系统,是对我国大气环境环境监测和工业扬尘治理有力的技术保障,国内针对粉尘测量仪表的计量检定校准,大多都是以采样流量为主要测量参数的采样器计量标准,此类计量标准采用的量值溯源技术为采样流量溯源,该技术仅能反应粉尘采样流量性能,缺乏对粉尘测量的质量浓度的可靠性溯源。本文以选取0-1000mg/m3浓度范围内的低粉尘浓度测量仪计量检定装置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该类型计量器具及其计量标准装置的起源及发展背景,并通过国内外研究现状奠定理论基础,阐述了该类型低浓度粉尘计量标准器的结构与原理,简单分析了多种溯源方法。在测试环境模拟方面根据发尘浓度的不同分别设计了基于流化床和雾化喷射的两种不同粉尘浓度范围的发尘及气溶胶制备装置,设计了相应的PID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喷射气流与流化床和雾化器的通过流量,为整套装置提供了稳定的粉尘扩散初速度。通过对粉尘颗粒在风流场中的受力分析,研究了粉尘在测试风筒中的运动轨迹,针对(0-50 mg/m3)的超低浓度和(50-1000mg/m3)的低浓度粉尘环境设计了水平风流扩散和垂直重力扩散两种粉尘扩散装置。创新性设计了动态粉尘发尘系统与粉尘传感阵列均匀度检测系统,解决了在粉尘扩散阶段均匀性分布的问题,减少了在标准不确定度计算中因粉尘扩散均匀度所引入的B类不确定度。在计量标准检测段,基于直接溯源法的重要性,介绍了两种溯源的方式,并利用对比分析和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选择了更适合的质量体积溯源方式。同时对两种气溶胶制备方式进行了分析,针对不同浓度范围采取不同的气溶胶制备方式以使计量标准装置更有针对性的进行计量校准检测。成功发出气溶胶颗粒后,可以通过粉尘收集风筒的设计,让粉尘颗粒均匀运动,均匀性控制在6%以内,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控制在10%以内。在测试面形成稳定均匀的粉尘环境。在稳定的测试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对采样滤膜前后的质量差与采样流量体积的计算,得出标准粉尘浓度,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的评测,得出相应的测量不确定度≤8%。该装置测试精度高,发尘均匀稳定,检测自动化程度高,可满足国内外大部分粉尘浓度测量仪的计量标准检定工作,为我国粉尘浓度测量仪表的溯源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技术保障。该论文有图38幅,表8个,参考文献93篇。

王婧[10](2020)在《伪随机动态测试信号建模与智能电能表动态误差测试方法》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为解决能源与环境间的矛盾,能源的供给侧与需求侧发生了重大变革,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着力推动能源生产利用方式变革”。经过多年的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我国能源生产与利用方式在发生重大变化的同时,也为电能的准确计量带来了挑战。电网供给侧可再生新型能源大规模发电,其输出功率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间歇性和随机波动性。需求侧大功率非线性动态负荷的广泛应用,导致负荷电流表现出复杂的快速随机动态波动特性,进而引起电能表电能计量严重超差。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2019年,我国以非线性动态负荷使用为主的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7.1%,因而,由动态负荷信号快速随机波动所导致的电能计量1%的误差就可能造成几十亿元的经济损失。目前,国内外缺少对快速随机波动条件下智能电能表动态误差的测试理论与技术。本文以上述国家战略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发现并提炼出智能电能表动态误差测试的科学问题,研究探索电能表动态误差测试的理论和方法,形成了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1)研究分析电网中实际动态负荷信号的典型本质特性,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的电能表误差测试信号模型无法反映实际动态负荷信号快速随机波动特性的问题,建立了一种新的畸变波形m序列伪随机动态测试信号结构化参数模型,并研究了此类信号的产生方法,所提出的测试信号模型满足电能表动态误差测试信号建模的要求,为开展智能电能表动态误差测试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法。(2)为提高智能电能表动态误差的测试效率,根据压缩感知理论中的测量矩阵线性编码调制理论,采用结构化方法,构建正交伪随机测量矩阵,通过矩阵映射产生正交伪随机幅度调制函数,建立畸变波形正交伪随机动态测试信号模型。使其在反映实际电网中动态负荷典型本质特性的同时具备紧凑性,提高了电能表动态误差的测试效率。解决了压缩感知理论在工程领域应用的难题。(3)针对国内外电参量测量领域广泛使用的窗函数卷积算法在快速随机动态条件下测量准确度明显降低的问题。基于压缩检测信号处理理论,分析离散畸变波形伪随机动态瞬时功率测试信号的频域稀疏性,通过构建最小误差有功功率检测滤波器,提出了动态电能量值准确测量的非交叠移动压缩检测(Nonoverlapping moving compressive measurement,NOLM-CM)算法,在仿真与实验条件下,验证了 NOLM-CM算法具有更高的准确度。为智能电能表在快速随机动态条件下的电能量值准确测量提供指导。(4)针对智能电能表动态误差测试,在所提出的两类畸变波形伪随机动态测试信号模型的基础上,定义测试信号的游程似然函数,建立智能电能表动态误差的似然函数间接测试方法,解决了从动态参考电能量值到稳态参考电能量值的溯源问题。其次,搭建智能电能表动态误差测试系统,实验验证了本文所建立的畸变波形伪随机动态测试信号和电能表动态误差似然函数间接测试方法的有效性,且测量不确定度显着降低。本文从理论研究到仿真分析,再到实验验证,形成了智能电能表动态误差测试的完整理论体系,解决了测试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对保证快速随机动态波动条件下电能的准确计量与公平交易,促进电能替代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校准规范编写中的问题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校准规范编写中的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JJF 1867—2020《水泥胶砂振动台校准规范》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 规范主要内容分析解读
    1.1 适用范围
    1.2 引用文件
    1.3 概述
    1.4 计量特性
    1.5 校准条件
    1.6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1.6.1 校准项目
        1.6.2 校准方法
    1.7 校准结果表达
    1.8 复校时间间隔
2 规范主要技术变动情况
    2.1 名称的变化
    2.2 计量特性的变动
    2.3 外观检查的变动
    2.4 校准方法的变动
    2.5 内容编辑的变动
3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4 规范执行中的注意事项
    4.1 校准前的准备工作
    4.2 计量标准器具的配置
    4.3 校准项目的实施
5 结束语

(2)JJF 1664-2017温度显示仪表校准规范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规范》主要内容解析
    1.1《规范》的制定依据和适用范围
    1.2 计量特性
    1.3 校准方法
2《规范》执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2.1 范围
    2.2 校准条件
    2.3 参考标准器
    2.4 关于校准结果的表达和复校时间间隔
3 结语

(3)JJF1867-2020《水泥胶砂振动台校准规范》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规范主要内容分析解读
    (一)适用范围
    (二)引用文件
    (三)概述
    (四)计量特性
    (五)校准条件
    (六)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1. 校准项目
        2. 校准方法
    (七)校准结果表达
    (八)复校时间间隔
二、规范主要技术变动情况
    (一)名称的变化
    (二)计量特性的变动
    (三)外观检查的变动
    (四)校准方法的变动
        1. 增加了振动幅值、频率、时间的校准次数。
        2. 增加了试模模腔基本尺寸长度、深度的校准次数。
    (五)内容编辑的变动
三、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四、规范执行中的注意事项
    (一)校准前的准备工作
    (二)计量标准器具的配置
    (三)校准项目的实施
五、结束语

(4)基于光学分度头的测斜仪校准装置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分度头装置的改造
    1.1 支撑平台
    1.2 装夹机构
2 实验及结果分析
    2.1 实验对象及环境条件
    2.2 实验过程
    2.3 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
        1)建立数学模型
        2)方差及传播系数
        3)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1)标准器分度头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u(λ)
        (2)测斜仪示值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u(X)
        4)合成不确定度
        5)扩展不确定度
    2.4 实验结论
    2.5 校准结果验证
3 结 论

(5)飞机载荷无线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安排
    1.5 本章小结
2 测试原理及方案设计
    2.1 载荷测试方法概述
    2.2 无线通信基本理论
    2.3 系统设计基本原则
    2.4 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2.5 系统研制方案
    2.6 本章小结
3 无线数据采集系统硬件设计
    3.1 系统硬件设计概述
    3.2 系统硬件功能划分
    3.3 电源管理电路设计
    3.4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3.4.1 应变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3.4.2 温度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3.5 数据存储电路设计
    3.6 MCU电路设计
    3.7 通信电路设计
    3.8 授时电路设计
    3.9 本章小结
4 无线数据采集系统软件设计
    4.1 系统软件设计概述
    4.2 系统软件功能划分
    4.3 系统软件程序设计
        4.3.1 应变测量节点程序设计
        4.3.2 温度测量节点程序设计
        4.3.3 主机节点程序设计
        4.3.4 上位机软件程序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实验验证与误差分析
    5.1 实验前期准备
        5.1.1 电路连通性检查
        5.1.2 硬件通电检查
    5.2 系统功能验证
        5.2.1 调零电路输出功能验证
        5.2.2 存储电路功能验证
        5.2.3 系统组网功能验证
        5.2.4 系统应变采集功能验证
        5.2.5 系统温度采集功能验证
    5.3 误差分析
        5.3.1 通道同步误差分析
        5.3.2 应变测量误差分析
        5.3.3 温度测量误差分析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测定高温合金中痕量锗砷磷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高温合金中元素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1.2.1 原子吸收光谱法
        1.2.2 原子发射光谱法
        1.2.3 分光光度法
        1.2.4 原子荧光光谱法
        1.2.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1.3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现状
        1.3.1.1 锗元素的研究现状
        1.3.1.2 砷元素的研究现状
        1.3.1.3 磷元素的研究现状
        1.3.1.4 硫元素的研究现状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仪器的结构、原理及主要进展
        1.4.1.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的发展
        1.4.1.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的结构
        1.4.1.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的应用
        1.4.2 方案设计和思路
        1.4.3 课题目标和拟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 ICP-MS/MS测定高温合金中痕量锗砷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及仪器参数
        2.2.2 主要试剂
        2.2.3 实验方法
    2.3 ICP-MS/MS法测定高温合金中痕量砷锗
        2.3.1 溶样体系
        2.3.2 内标选择
        2.3.3 分析同位素选择
        2.3.4 质谱干扰分析及消除机理
        2.3.5 单四极杆和MS/MS模式下Co对 As的干扰
        2.3.6 O_2流速
        2.3.7 校准曲线和检出限
        2.3.8 加标回收率实验
        2.3.9 方法验证与样品测定
    2.4 小结
第三章 ICP-MS/MS测定高温合金中痕量磷硫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及仪器参数
        3.2.2 主要试剂
        3.2.3 实验方法
    3.3 ICP-MS/MS法测定高温合金中痕量磷硫
        3.3.1 溶样体系
        3.3.2 分析同位素选择
        3.3.3 反应模式的选择
        3.3.4 质谱干扰及氧气模式干扰消除机理
        3.3.5 O_2流速
        3.3.6 校准曲线和检出限
        3.3.7 加标回收率实验
        3.3.8 方法验证与样品测定
    3.4 小结
第四章 测量结果不确定的评定
    4.1 ICP-MS/MS法测定高温合金中硫元素的不确定度评定
        4.1.1 实验方法
        4.1.2 数学模型的建立
        4.1.3 不确定度的来源分析
        4.1.4 不确定度评定
        4.1.4.1 测量重复性的不确定度
        4.1.4.2 样品溶液中硫的质量浓度引入的不确定度
        4.1.4.3 样品空白变动性引入的不确定度
        4.1.4.4 样品称取质量引入的不确定度
        4.1.4.5 定容体积引入的不确定度
        4.1.5 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与扩展不确定度
    4.2 ICP-MS/MS法测定高温合金中锗砷磷硫的不确定度评定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多功能电测仪表校准源校准不确定度分析及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动态
    1.3 本论文研究基础和论文结构
        1.3.1 研究基础
        1.3.2 论文结构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多功能电测仪表校准源的现状分析
    2.1 多功能电测仪表校准源的分类
    2.2 多功能电测仪表校准源的系统介绍和测试操作方法
        2.2.1 系统介绍
        2.2.2 多功能电测仪表校准源操作方法
        2.2.3 多功能电测仪表校准源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功能电测仪表校准源的试验及分析
    3.1 试验目的
    3.2 试验条件
        3.2.1 环境及试验条件
        3.2.2 试验所用标准器及其它设备的介绍
    3.3 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
        3.3.1 试验项目
        3.3.2 试验方法
        3.3.3 测量对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功能电测仪表校准源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4.1 测量结果不确定度
    4.2 直流电压不确定度分析
    4.3 交流电压不确定度分析
    4.4 直流电流不确定度分析
    4.5 交流电流不确定度分析
    4.6 交流功率不确定度分析
    4.7 直流功率不确定度分析
    4.8 相位不确定度分析
    4.9 频率不确定度分析
    4.10 电阻不确定度分析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功能电测仪表校准源各参数校准
    5.1 交流幅值校准
    5.2 频率、电压间相位校准
    5.3 电压电流间相位校准
    5.4 直流大电压、大电流校准
    5.5 小信号校准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制定JJF 1580—2016《仿真嘴校准规范》的主要问题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规范立项的理据
2 编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3 解决方法
    3.1 与已有规范间的关系及必要性、合理性
    3.2 引用文件的选择
    3.3 关于ITU-T P.51术语采用及修改
    3.4 校准项目及参数的正确表示
        3.4.1 核心校准项目及关键参数的正确表示
        3.4.2 关于ITU-T P.51中“3.10标称声障衍射”
    3.5 计量特性及技术要求的合理设置
        3.5.1 规范中计量特性设置“声信号总失真”
        3.5.2 总谐波失真的技术要求
    3.6 校准项目总体选择
        3.6.1 结合我国的实际设计计量性能项目条款
        3.6.2 关于频率响应特性的讨论
    3.7 校准时测量点准确辨识及设置
4 结论

(9)低浓度粉尘计量标准检定装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内容及论文结构
2 粉尘浓度测量仪器及其计量检定标准的原理分析
    2.1 光散射粉尘浓度测量仪基本测量原理
    2.2 光散射粉尘浓度测量仪的结构
    2.3 粉尘浓度测量仪计量检定装置的原理
    2.4 粉尘浓度测量仪计量检定装置的结构原理
    2.5 粉尘浓度测量仪计量检定装置的控制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粉尘浓度测量仪器计量检定标准的硬件设计
    3.1 粉尘浓度测量仪器计量检定标准整体结构的设计
    3.2 粉尘浓度测量仪器计量检定标准发尘模块的设计
    3.3 粉尘浓度测量仪器计量检定标准的电气原理设计
    3.4 粉尘浓度测量仪器计量检定标准流量电源控制模块的设计
    3.5 粉尘浓度测量仪器计量检定标准标准电源保护模块的设计
    3.6 动态粉尘产生系统的设计
    3.7 本章小结
4 粉尘浓度测量仪器计量检定标准软件系统设计
    4.1 粉尘浓度测量仪器计量检定标准软件界面设计
    4.2 粉尘浓度测量仪器计量检定标准操作流程
    4.3 本章小结
5 粉尘浓度测量仪器计量检定标准器选取及其计量性能实验
    5.1 粉尘浓度测量仪计量标准装置的主要组成及仪器选择
    5.2 粉尘浓度测量仪器计量检定标准样机的均匀性实验
    5.3 粉尘浓度测量仪器计量检定标准样机的重复性实验
    5.4 粉尘浓度测量仪器计量检定标准样机的不确定度分析(PM2.5 粒径)
    5.5 粉尘浓度测量仪器计量检定标准样机的不确定度分析(全粒径)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伪随机动态测试信号建模与智能电能表动态误差测试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动态负荷典型特性的研究现状
        1.3.2 电力系统负荷建模的研究现状
        1.3.3 电能表误差测试的研究现状
        1.3.4 压缩感知理论的研究现状
        1.3.5 电参量测量算法的研究现状
    1.4 现有研究成果的总结和不足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论文体系结构
第二章 大功率动态负荷信号典型本质特性分析
    2.1 引言
    2.2 动态负荷概述
    2.3 电气化铁路负荷信号的典型本质特性分析
        2.3.1 宏观时间尺度电气化铁路负荷典型本质特性分析
        2.3.2 微观时间尺度电气化铁路负荷典型本质特性分析
    2.4 电弧炉负荷信号的典型本质特性分析
        2.4.1 宏观时间尺度电弧炉负荷典型本质特性分析
        2.4.2 微观时间尺度电弧炉负荷典型本质特性分析
    2.5 大功率动态负荷信号典型本质特性的总结
    2.6 小结
第三章 畸变波形m序列伪随机动态测试信号建模
    3.1 引言
    3.2 现有的电能表误差测试信号模型
        3.2.1 常用的测试信号
        3.2.2 稳态测试信号模型
        3.2.2.1 正弦稳态测试信号模型
        3.2.2.2 非正弦稳态测试信号模型
        3.2.3 动态测试信号模型
        3.2.3.1 正弦包络调幅动态测试信号模型
        3.2.3.2 梯形包络调幅动态测试信号模型
        3.2.3.3 调频动态测试信号模型
        3.2.3.4 调相动态测试信号模型
        3.2.3.5 00K动态测试信号模型
    3.3 动态负荷信号空间分解与动态测试信号空间构建
    3.4 畸变波形m序列伪随机动态测试信号模型
        3.4.1 m序列伪随机函数
        3.4.2 畸变波形稳态周期函数
        3.4.3 畸变波形m序列伪随机动态测试信号结构化参数模型
    3.5 信号的产生验证与特性分析
        3.5.1 动态测试信号的产生验证
        3.5.2 动态测试信号的特性分析
    3.6 小结
第四章 畸变波形正交伪随机动态测试信号建模
    4.1 引言
    4.2 压缩感知理论概述
    4.3 正交伪随机测量矩阵的构建
        4.3.1 正交伪随机测量矩阵的组成
        4.3.2 正交伪随机测量矩阵的结构化构建
    4.4 畸变波形正交伪随机动态测试信号模型
        4.4.1 正交伪随机序列函数
        4.4.2 畸变波形稳态周期函数
        4.4.3 畸变波形正交伪随机动态测试信号结构化参数模型
    4.5 信号的产生验证与特性分析
        4.5.1 动态测试信号的产生方法
        4.5.2 动态测试信号的特性分析
    4.6 小结
第五章 动态电能量值的非交叠移动压缩检测算法
    5.1 引言
    5.2 电能表的功率电能测量原理
    5.3 动态电能量值的NOLM-CM算法
        5.3.1 有功功率压缩检测模型
        5.3.1.1 离散畸变波形m序列伪随机动态瞬时功率测试信号的稀疏性分析
        5.3.1.2 最小误差测量矩阵的构建
        5.3.2 动态电能量值测量的NOLM-CM算法
    5.4 NOLM-CM算法的仿真与实验验证
        5.4.1 常用的窗函数电能量值测量算法
        5.4.2 NOLM-CM算法的仿真验证
        5.4.2.1 不同动态瞬时功率测试信号条件下的仿真验证
        5.4.2.2 NOLM-CM算法与窗函数算法的对比分析
        5.4.3 NOLM-CM算法的实验验证
    5.5 小结
第六章 智能电能表动态误差的似然函数间接测试方法
    6.1 引言
    6.2 智能电能表动态误差的似然函数间接测试算法
        6.2.1 畸变波形伪随机动态功率测试信号的游程似然函数
        6.2.2 动态误差的似然函数间接测试算法
    6.3 智能电能表动态误差的似然函数间接测试系统
    6.4 智能电能表动态误差测试实验
        6.4.1 畸变波形伪随机动态测试信号产生的实验验证
        6.4.2 智能电能表的动态误差测试实验结果
        6.4.2.1 不同模式的动态测试信号条件下电能表动态误差测试结果
        6.4.2.2 不同功率因数的动态测试信号条件下电能表动态误差测试结果
        6.4.2.3 不同被测电能表的动态误差测试结果
        6.4.3 电能表动态误差似然函数间接测试系统的不确定度评估
        6.4.3.1 P_k~m(t)条件下的不确定度评估
        6.4.3.2 p_k~(OPRM)(t)条件下的不确定度评估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博期间完成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附件

四、校准规范编写中的问题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JJF 1867—2020《水泥胶砂振动台校准规范》解读[J]. 殷春前,王强. 工业计量, 2022(01)
  • [2]JJF 1664-2017温度显示仪表校准规范解读[J]. 凌彦萃,熊智淳,陈旭. 上海计量测试, 2021(04)
  • [3]JJF1867-2020《水泥胶砂振动台校准规范》解读[J]. 殷春前,王强. 中国计量, 2021(08)
  • [4]基于光学分度头的测斜仪校准装置研制[J]. 陈洁,郑中民,李凌梅,刘红光,赵新明.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21(07)
  • [5]飞机载荷无线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D]. 王雷.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6]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测定高温合金中痕量锗砷磷硫[D]. 郭红巧. 钢铁研究总院, 2021(01)
  • [7]多功能电测仪表校准源校准不确定度分析及方法研究[D]. 徐进.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8]制定JJF 1580—2016《仿真嘴校准规范》的主要问题讨论[J]. 张国庆. 计量科学与技术, 2020(12)
  • [9]低浓度粉尘计量标准检定装置的研究[D]. 张洋.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10]伪随机动态测试信号建模与智能电能表动态误差测试方法[D]. 王婧. 北京化工大学, 2020

标签:;  ;  ;  ;  ;  

校准规范编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