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中小学生HBs Ag检测结果分析

阳泉市中小学生HBs Ag检测结果分析

一、阳泉市中小学生HBs Ag检测结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邱海岩,于颖慧,陈海明[1](2018)在《2016年张家港市中小学生乙肝相关知识知晓率及健康教育需求调查》文中认为目的了解张家港市中小学生乙肝相关知识知晓率和健康教育需求情况,为今后有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年4-6月份,张家港市根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办公室提供的调查问卷,采用分层和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张家港市选择6所中小学校的1 200余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由经过统一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对象乙肝相关知识得分情况,对不同性别、民族知识得分情况比较使用t检验进行分析、不同年龄和文化程度得分情况比较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张家港市中小学生乙肝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48.63%;在乙肝基本知识方面,中小学生对"目前没有治疗乙型肝炎的特效药物"知晓率仅为25.51%;在乙肝传播途径方面,"纹身、修脚、穿耳洞等"知晓率最低,只有19.26%;在乙肝非传播途径方面,"一起吃饭,拥抱、握手"、"共用工作和学习用具"知晓率均在30%50%;只有25.60%的中小学生认为乙肝携带者能正常学习和就业。中小学生乙肝相关知识得分情况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户籍是影响中小学生乙肝相关知识得分的重要因素。结论 2016年张家港市中小学生乙肝相关知识知晓率偏低,学校应加强乙肝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保证中小学生能够获得专业的、正确的防治知识。

唐新娥[2](2018)在《中小学生乙型肝炎基础免疫效果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对中小学生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后的效果。方法选取在1周岁内注射过乙型肝炎疫苗但从未加强免疫的1000名中小学生予以乙肝病毒(HBV)血清学指标检测,对其检测结果作分析。结果 5-8岁学生的抗-HBs(乙肝表面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14-16岁学生,5-8岁学生的抗-HBc(乙肝核心抗体)、HBs Ag(乙肝表面抗原)的阳性率明显低于14-16岁学生,随着免疫时间的增加,其抗-HBc的阳性率逐渐升高,抗-HBs的阳性率逐渐下降,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0名中小学生抗-HBs的平均水平为11.23 m IU/ml,乙肝疫苗基础免疫后5-8岁、8-11岁、11-14岁、14-16岁的抗-HBs的平均水平为16.53 m IU/ml、15.01 m IU/ml、7.97 m IU/ml、6.21m IU/ml,在免疫后11-14岁、14-16岁的抗-HBs的水平明显较低。结论在乙肝疫苗基础免疫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乙肝免疫水平明显下降,需对中小学生的乙肝血清检测予以加强,对于乙肝标志物阴性的学生加强乙肝疫苗免疫。

卢玉香,周筠[3](2018)在《广东省潮州地区献血者乙肝感染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潮州市无偿献血者乙肝病毒(HBV)感染情况,分析其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35 184例无偿献血者的血液进行HBs Ag筛查。采用荧光定量PCR、PCR-反向斑点杂交法(PCR-RDB)分析部分HBs Ag阳性样本的病毒载量、HBV基因型和耐药突变基因。结果 35 184份样本共筛查出HBs Ag阳性样本824份,阳性率为2.34%。男性献血者的阳性率(2.56%)明显高于女性(1.82%),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17.16,P<0.01)。在73份乙肝基因分型的结果中,B基因型占87.7%(64/73),C基因型占8.2%(6/73),B+C混合基因型占4.1%(3/73),未检出D基因型,不同HBV亚型DNA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0.05)。在73份样本中,仅检测出HBV拉米夫定耐药相关突变4例,未检出任何HBV阿德福韦耐药突变基因。结论潮州市献血者HBV感染阳性率呈平稳趋势。献血者中存在少量乙肝耐药基因突变,我们应予以重视和进一步研究。

徐珍珠[4](2017)在《塔城市中小学生HBsAg携带情况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塔城市中小学生携带HBs Ag的情况实施分析。方法选取塔城市市区及郊区的1198名中小学生为调查对象,均接受HBs Ag检测,并对郊区、市区中小学生的HBs Ag阳性率进行检测。结果塔城市市区与郊区中小学生的阳性率方面不存在较大区别,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中学生的HBs Ag阳性率要明显高于小学中的HBs Ag阳性率,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存在意义(P<0.05)。结论中小学生年龄与HBs Ag携带率呈正相关,塔城市应当加强对乙型肝炎感染的防治和宣传工作。

蒙明虑[5](2017)在《广西高中生HBV和HCV感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文中指出目的:调查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中学生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和流行特征,间接评价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效果,对今后有关部门制定乙肝及丙肝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抽样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从广西现有的14个地级市,按地理位置分布从东、南、西、北、中五个片区抽取五个代表城市,分别是:玉林(东)、南宁(南)、百色(西)、桂林(北)和柳州(中),每个城市随机抽取3所高中,抽中的高中每所再随机抽取3个班级(其中高一、高二、高三各一个班)。(2)调查方法:每个学生都要采集静脉血3ml,分离血清后置低温保存,用于检测乙肝及丙肝的相关指标,同时对每个学生进行问卷调查。(3)检测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乙肝两对半(包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乙肝病毒e抗原、乙肝病毒e抗体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和丙肝病毒的抗体(抗-HCV)。(4)统计方法:采用EpiDate3.1软件建立调查问卷数据库,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用描述统计学方法研究乙肝和丙肝在高中生中的流行特征,用X2检验来分析各阳性率在性别、民族及地区之间的差异,同时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次共调查的有效人数是2632人,相关结果如下:(1)人口学特征:2632名学生中,男女比例0.46:1,汉族占56.88%,壮族占38.72%,其他少数民族为4.41%,16岁年龄组36.36%,17岁年龄组32.79%,18岁-20岁年龄组30.85%。(2)乙肝和丙肝血清学流行现状和特征:调查发现中学生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7.29%(192/2632),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阳性率为73.67%(1939/2632),抗-HCV阳性率为0.84%(22/2632),HBsAg、HBsAb和抗-HCV阳性率在性别和民族间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性别的X2分别为3.322,0.34和0.193,民族的X2分别为1.600,0.557和3.068,p均>0.05)。HBsAg阳性率在年龄分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2.025,p>0.05),而HBsAb和抗-HCV阳性率在年龄分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85.305和6.259,p均<0.05),16岁年龄组HBsAb阳性率最高,18岁-20岁年龄组最低,抗-HCV阳性率在16岁年龄组最低,18岁-20岁年龄组最高。HBsAg在地区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82,p<0.05),在百色地区最高,桂林地区最低。抗-HCV阳性率在地区分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2.115和1.722,p>0.05)。乙肝疫苗接种组和未接种组间HBsAg和HBsAb阳性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71.115和32.846,p<0.05),乙肝疫苗免疫组HBsAg阳性率最低,HBsAb阳性率最高。(3)乙肝和丙肝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说明,家庭成员的肝病病史和美容史是乙肝的危险因子(OR=3.616,95%CI=2.2815.731;OR=3.057,95%CI=1.9364.828),乙肝疫苗接种史是保护因子(OR=0.076,95%CI=0.0510.111),共用牙刷和内窥镜检查史是丙肝的危险因素(OR=3.078,95%CI=1.17448.074;OR=4.182,95%CI=1.32813.170)。(4)乙肝血清学检出标志物模式:乙肝血清型结果有16种组合模式,单纯HBsAb阳性是主要模式,占64.25%,HBeAb、HBcAb均阳占17.68%,HBsAb、HBeAb均阳占5.59%,HBsAg、HBeAb、HBcAb即小三阳占2.70%,HBsAg、HBeAg、HBeAb即大三阳占1.33%。结论:广西高中生乙肝和丙肝病毒感染情况仍然比较严重,是一个值得公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相关部门及学校应加强宣传病毒性肝炎的防治,特别是乙肝和丙肝的防治措施,普及健康教育知识,降低青少年乙肝和丙肝的发病率。

董明,李宝珍,张纪华[6](2015)在《章丘市2010年7~14岁中小学生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现状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调查分析章丘市2010年7-14岁中小学生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现状,间接反映章丘市乙肝综合防控措施的效果,为今后制定儿童乙肝防治策略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依从性较高的714岁中小学生,采集53 906名中小学生手指末梢血,采用胶体金法对乙肝表面抗原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HBs Ag阳性415例,阳性率为0.77%。不同年龄组儿童HBs Ag携带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10,P<0.01);不同性别儿童HBs A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P>0.05)。结论章丘市714岁中小学生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处于较低的水平,且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远远低于2006年卫生部调查结果。

帅军,蓝淑宝,周玉刚,胡艳立[7](2012)在《潮州市中小学生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了解潮州市7~16岁的中小学生乙肝病毒(HBV)感染率和乙肝感染的影响因素,为制订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潮州市1321名中小学生进行乙肝5项和部分肝功酶检测,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乙肝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HBV感染率为3.25%,乙肝疫苗接种率为67.25%,接种率逐年上升;男、女性人群HBsAg阳性率分别为3.75%、2.94%,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HBV感染的影响因素按OR值大小依次是家庭HBV遗传史、班级HBV暴露史、首针是否及时接种和乙肝疫苗接种史。结论潮州市HBV感染率较低,自从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管理以来,中小学生HBV感染率已明显下降,但对有HBV家族遗传史和班级暴露史等易感人群的管理监测有待提高。

党如波[8](2008)在《中国乙肝疫苗接种效果追踪决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我国自1992年在新生儿中推广乙肝疫苗预防以来已经10余年,人群中乙肝病毒感染的模式发生了显着变化,亟待对乙肝疫苗接种策略进行追踪决策分析。虽然近年全国各地对乙肝疫苗接种效果包括免疫学效果、流行病学效果和卫生经济学效果等进行了评估,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累积了大量资料,但是仍未见全国性乙肝疫苗接种效果卫生经济学评估报道和乙肝疫苗接种策略追踪决策方面的报道。因此本文通过查阅国内乙肝有关重要研究资料,构建决策树模型,对我国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预防策略14年的经济效果进行评估,对目前我国不同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策略进行优选,为相关部门制定乙肝免疫接种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综合国内有关重要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考虑了HBV感染率、接种率、保护率、感染HBV后的各种转归概率、易感人群HBV年新感染率、感染HBV治疗费、疫苗及接种费、筛检费、贴现率、年新生儿出生人口数等因素影响,构建了我国乙肝疫苗免疫预防14年效果评估决策树模型、我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决策树模型和我国乙肝疫苗接种策略多级决策树模型,采用成本效益和成本效果分析指标对我国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预防策略14年的经济效果进行评估,对目前我国不同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策略进行优选;通过敏感性分析探讨不同因素对模型的影响大小;利用Epidata3.1和Excel对数据进行计算整理。结果1.我国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使得1992~2005年出生的新生儿累计避免发生HBV感染65 229 476人(城市24 423 516人,农村40 805 960人),其中急性乙肝13 045 894例,慢性乙肝652 294例,肝硬化60 076例,肝癌6 007例;每预防一例HBV感染的费用为81.99元(城市84.34元,农村80.58元),可获得约2 674.77亿元的净效益,效益成本比为51.01:1(城市49.59:1,农村51.91:1)。引入模型各参数的敏感度大小依次为:感染HBV治疗费、全程接种率、疫苗保护率、年新生儿出生人口数、易感人群年新感染率、疫苗及接种费。2.新生儿人群接种方案1成本效果比最小(169.11),效益成本比最大(19.14);与不接种方案相比,1~4岁、5~9岁、10~14岁、15~19岁、20~29岁、30~39岁、40~49岁、≥50岁组人群直接接种方案和筛检后再接种方案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603.91、497.35、577.60、987.40、1 269.34、1 692.46、1 870.99、2 090.80和491.47、444.53、487.38、637.58、718.09、838.97、890.06、952.81,效益成本比分别为5.36、6.51、5.60、3.28、2.55、1.91、1.73、1.55和6.59、7.28、6.64、5.08、4.51、3.86、3.64、3.40。新生儿以外人群筛检后再接种方案优于直接接种方案,小年龄组人群接种效果优于大年龄组人群。不同年龄组人群加量接种后,优选接种方案仍是筛检后再接种方案。根据目前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在1~14岁人群保护性抗体抗-HBs与HBVM合计阳性率低于53%,优选方案为直接接种,当高于53%时,优选方案变为筛检后再接种方案;在≥15岁人群保护性抗体抗-HBs与HBVM合计阳性率低于30%,优选方案为直接接种,当高于30%时,优选方案变为筛检后再接种方案。引入模型各参数的敏感度大小依次为:保护性抗体抗-HBs阳性率、感染HBV治疗费、疫苗保护率、易感人群年新感染率、筛检费、HBVM累积阳性率、疫苗及接种费、贴现率。结论1.我国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实施14年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决策树模型应用于乙肝疫苗接种效果评估具有定量决策和综合多因素等优点。2.目前我国新生儿人群以直接接种3剂5ug疫苗为优选方案,新生儿以外人群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策略以筛检后再接种为优选策略,应优先接种低年龄组人群。

周沼,夏海燕,翟庆桂[9](2005)在《章丘市中、小学生乙肝表面抗原感染状况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康英芳,张俊玲,李海清,刘宝莲[10](2004)在《阳泉市中小学生HBs Ag检测结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了解阳泉市中小学生HBsAg携带情况 ,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集被监测者血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做HBsAg检测 ,结果用Excel统计分析。 结果 :监测 1986名学生HBsAg阳性者 4 3名 ,总阳性率为 2 .16 % ;其中 ,私立学校阳性率为 2 .31% ,公办学校阳性率 2 .0 5 % ;男生阳性率为 2 .76 % ,女生阳性率 1.39% ;私立学校小学、初中、高中生HBsAg阳性率分别为 1.4 4%、2 .2 6 %、2 .87% ,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特点。结论 :阳泉市中小学生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全国总体水平 ,但HBsAg防治工作不能放松 ,要加强对住校生的管理工作 ,对易感者普遍接种乙肝疫苗。

二、阳泉市中小学生HBs Ag检测结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阳泉市中小学生HBs Ag检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2016年张家港市中小学生乙肝相关知识知晓率及健康教育需求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抽样方法
        1.2.2 调查内容
        1.2.3调查方法
        1.2.4 评价方法及指标
    1.3 质量控制
        1.3.1 预调查
        1.3.2 调查员培训
        1.3.3 调查阶段
        1.3.4 数据整理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2 乙肝相关知识知晓率
    2.3 乙肝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单因素分析
    2.4 乙肝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多因素分析
    2.5 中小学生乙肝相关知识获得来源
    2.6 中小学生乙肝相关知识获取途径需求
    2.7 中小学生乙肝相关知识传授人员需求
3 讨论

(3)广东省潮州地区献血者乙肝感染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试剂和仪器
    1.3 HBs Ag检测及判定
    1.4 病毒核酸提取
    1.5 HBV?DNA实时荧光定量PCR
    1.6 HBV基因分型及耐药性突变基因检测
    1.7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年度、性别和年龄的献血者HBs Ag阳性率
    2.2 乙肝病毒基因型和耐药突变的分布
3 讨论

(4)塔城市中小学生HBsAg携带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5)广西高中生HBV和HCV感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章丘市2010年7~14岁中小学生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
    1.3 资料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2 不同年龄组HBs Ag阳性率
    2.3 不同性别HBs Ag阳性率
3 讨论

(8)中国乙肝疫苗接种效果追踪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国乙肝疫苗接种效果追踪决策研究
    引言
    第一部分 决策树模型法评估我国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实施14年的效果
        1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我国乙肝疫苗接种优化方案的追踪决策
        1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决策树模型在制定乙型肝炎免疫预防策略中的应用
    正文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本研究已发表或接受的论文
    后记

(9)章丘市中、小学生乙肝表面抗原感染状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检验方法
2 检验结果
3 讨 论
4 建 议

(10)阳泉市中小学生HBs Ag检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监测对象
    1.2 方法
        1.2.1 样品采集
        1.2.2 实验方法及结果判定
        1.2.3 试剂与仪器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私立学校监测结果
    2.2 公办学校监测结果
3 讨论

四、阳泉市中小学生HBs Ag检测结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2016年张家港市中小学生乙肝相关知识知晓率及健康教育需求调查[J]. 邱海岩,于颖慧,陈海明. 实用预防医学, 2018(10)
  • [2]中小学生乙型肝炎基础免疫效果分析[J]. 唐新娥.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20)
  • [3]广东省潮州地区献血者乙肝感染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J]. 卢玉香,周筠.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8(01)
  • [4]塔城市中小学生HBsAg携带情况分析[J]. 徐珍珠.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91)
  • [5]广西高中生HBV和HCV感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D]. 蒙明虑. 广西医科大学, 2017(01)
  • [6]章丘市2010年7~14岁中小学生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现状分析[J]. 董明,李宝珍,张纪华.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5(03)
  • [7]潮州市中小学生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帅军,蓝淑宝,周玉刚,胡艳立. 现代预防医学, 2012(07)
  • [8]中国乙肝疫苗接种效果追踪决策研究[D]. 党如波. 郑州大学, 2008(02)
  • [9]章丘市中、小学生乙肝表面抗原感染状况调查[J]. 周沼,夏海燕,翟庆桂. 中国乡村医药, 2005(02)
  • [10]阳泉市中小学生HBs Ag检测结果分析[J]. 康英芳,张俊玲,李海清,刘宝莲.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 2004(06)

标签:;  ;  ;  ;  ;  

阳泉市中小学生HBs Ag检测结果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