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资源评价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资源评价

一、内蒙古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资源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吴洲[1](2020)在《旅游区滨水风景道景观设计研究 ——以雪野旅游区环湖风景道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到来,全域旅游的不断推进,国家道路体系的建设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风景道作为特殊的交通路线不仅是承担交通运输的线性通道,其本身也可以成为自驾出游的旅游目的地,成为旅游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国有关风景道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内容基本围绕风景道体系规划以及工程设计等方面,而在景观评价、景观设计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作为旅游区的滨水风景道自然而然带有一定程度的旅游元素,除串连起景点与景点、游客与景点之间的关系之外自身也是一种线性旅游目的地,在整合旅游区优势景观资源、协调区域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对沿线廊道空间景观设计的研究,有助于提升风景道吸引力,提升旅游区的内在品质,使之成为深受游客喜爱的线性旅游目的地。文章以旅游区滨水风景道景观设计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研究了滨水风景道及相关概念与多学科理论相关知识;其次,通过分析典型国内外风景道建设案例,得出景观设计方面的宝贵经验;再次,提出旅游区滨水风景道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基本构成、基本策略;最后,将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雪野环湖风景道景观提升设计作为实践探索,重点创造景观节点,突出体现风景道的游憩与亲水功能,改善当地居民生活环境,提升游客旅游品质。希望通过本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自己所参与设计的雪野环湖风景道景观设计提供一些参考建议,为我国旅游区滨水风景道景观设计的研究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陆利军[2](2020)在《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空效应与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改革开放至今,以国家森林公园为典型代表的森林公园大致实现了从以木材生产为主营目的的林木生产空间到包括旅游消费在内的消费空间的转变。2019年新修订的《森林法》规定,在符合公益林生态区位保护要求和不影响公益林生态功能的前提下,经科学论证,可以合理利用公益林林地资源和森林景观资源,适度开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森林旅游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契机。在林业产业规划发展政策的支持下,作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森林公园在旅游消费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森林旅游产业也逐渐成为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森林旅游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森林旅游研究工作。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及通信技术的不断更迭,网络信息流的集散对森林公园旅游目的地、运营企业,及旅游者的影响越发显着;而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理论与实践分析略显滞后,以点、线形态存在的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静态研究已很难满足当下的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基本需求,多源信息融合正在推动,或者说倒逼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理论和方法的创新。新的数据类型和研究方法上的更新发展,促使学者们对森林旅游的关注从对森林旅游资源这一旅游活动中客体要素的单一关注转向对旅游活动中人(地)互动双方要素的系统考察。在当前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以静态研究为主、动态研究不足的背景下,论文将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纳入“旅游流”研究范畴,以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网络信息流集散进行动态分析的方式,在“面”的层次上探讨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的时空特征、区域效应、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提出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的优化策略,拓展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论文严格按照“问题提出-理论探讨-实证分析-理论归纳-总结展望”的基本路径展开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研究,主要研究过程和研究结论如下:(1)借助pearson相关指数、年际变化强度指数、季节集中指数和周内分布偏度指数等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具有较明显的时间分布特征。其一,近年来,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呈现出持续迅速增长态势,且随着智能通信技术的更迭,旅游者获取森林公园网络信息的路径正在从“PC端”向“移动端”转变;其二,旅游者对森林公园的网络关注呈现出明显的“单峰”特征和不明显的“双峰”特征;其三,周内PC指数表现出明显的“工作日高,双休日低”的基本特征,而移动指数则呈现出“工作日低,双休日高”的特征。(2)借助季节性集中指数、变异系数(CV)、赫芬达尔系数(H)、首位度(P)和地理集中指数(G)等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具有比较显着的空间差异特征。其一,除广西、海南、云南、福建等四个省区之外,中国大陆地区大部分省区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均呈现出较明显的季节性差异,而且省际差异比较稳定,波动甚微;其二,从季节性指数变化情况看,各区域的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均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差异,但是,这种季节性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出较明显的波动下降趋势。(3)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整体网络结构较为松散,但省区间的溢出效应比较突出。首先,从整体层面看,网络信息流呈现出随机分布状态,没有形成明显的空间集聚或分散的分布特征;其次,从分省层面看,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南部省区在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网络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核心省区出现了较明显的向南移动的发展趋势。其中,以湖北、江西和福建等省区为中心的东南部省区在网络中的重要程度要远高于西北部省区;诸如湖南、江西、河南和山东等省区异军突起,影响力逐年攀升。(4)借助OLS回归模型、空间引力模型和地理探测器工具,研究发现,森林网络信息流集散的时间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气候舒适度、节假日安排和时空距离;空间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社会人口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交通可达性水平、信息化建设水平、目的地接待能力、目的地吸引力、森林公园接待能力和森林公园资源禀赋等。其中,信息化建设水平、森林公园接待能力和交通可达性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集散起到主要作用;目的地接待能力、社会人口发展、森林公园资源禀赋、区域经济发展和目的地吸引力等因素起到次要作用。(5)借助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和耦合协调效率等计量模型,研究发现,其一,上一章节明确的各影响因素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理有所不同;其二,由社会人口发展等因素构成的环境影响体系与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耦合协调度较好,系统间的发展较为同步;其三,省区间的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与环境影响体系的耦合协调度水平差异较大,且呈现出东南部高,西北部低的空间布局特征;其四,各省区森林公园的环境影响体系建设均滞后于网络信息流的发展。提高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作用效率势在必行。(6)借助fs QCA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各省区以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能够借助的基础条件千差万别,其中,社会人口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交通可达性水平和信息化建设水平是森林旅游资源禀赋以及森林旅游接待能力相对较弱省区网络信息流集散的关键影响因素;而森林旅游基础设施和森林旅游接待能力则是社会人口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信息化建设水平相对较弱省区网络信息流集散的关键影响因素。论文还据此提出,各省需要认真审视自身已经具备的基础条件,并根据对这些基础条件的系统认知,采用差异化的因果组合策略,促成各省区以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森林公园旅游发展能力的提高。总之,论文在通过文献检索与分析方式对“信息流”和“旅游流”相关理论建构与实践分析进行系统回顾的基础上,将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研究纳入“流空间”理论分析框架,从“旅游流空间”分析视角出发进行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论文描述了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动态格局与空间网络;探索了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通过耦合协调度与耦合协调效率分析探析了各关键影响因素与网络信息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分别提出了促进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聚散和提高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旅游产业发展能力地最佳因果组合策略。论文无论是在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深度的延伸;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广度的拓展;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框架的完善;还是在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方法的丰富等方面,均作出了有益且有效的尝试。

秦冉[3](2020)在《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自然保护区进行规划研究,可以有针对性的对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主要保护对象等重要自然资源进行管控保护,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自然保护区规划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科学规划方法,通过分析指标选取,既能从宏观角度对自然保护区的整体生境进行把握,也可以对保护区内主要保护对象进行精确保护。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近年来因为游客骤增、管理不善、保护意识较低等诸多原因,生态环境开始恶化,出现了水土流失、水体富营养化等生境问题。面对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生境恶化,为了对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区域内生境、保护对象进行更好的保护,合理的功能区划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论文以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多因子叠加等研究方法,遵循“指标选取——权重计算——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功能区划——保护建议及发展策略”这一主线研究分析,分析研究区域的敏感性分布及功能区划,通过合理的功能区划,限制人为活动区域,给保护区生态系统合理的生存、恢复空间,达到引导保护区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目的,具体成果如下:(1)通过对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现状分析,相关研究指标的频度分析以及德尔菲专家咨询,确定地自然保护区的生境、人为活动以及地质灾害三个方面的十一个分析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根据其重要性确定权重值,分别为高程0.0577、坡度0.0264、坡向0.0373、水域缓冲0.1265、珍稀植被0.3410、植被盖度0.0831、土壤类型0.0214、土地覆被0.1169、坡度0.0304、道路缓冲0.0398、景观资源0.1194。(2)对十一个指标逐一进行单因子分析,按照按生态敏感性指数值的高低分为5级:极敏感、高度敏感、中度敏感、较低敏感和低敏感,利用ArcGIS对各个分析指标转换为30m*30m的GRID格式的栅格数据,按照专家判断矩阵的权重结果,进行加权叠加,得到泸沽湖湿地敏感性在1.5761—7.6751之间,低敏感区域面积1519hm2,占比9%,较低敏感区域面积4764hm2,占比28%,中敏感区域占比24%,面积为4115hm2,高敏感区域占比17%,面积2775hm2,极敏感面积3694hm2,占比22%。(3)按照生态敏感性分析结果,依据《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一般控制区——核心保护区为目标进行分区规划,一般控制区6485.8hm2,占比38%,包含低敏感区、较低敏感区,核心保护区面积10381.2 hm2,占比62%,包含中敏感区、高敏感区、极敏感。(4)在完成功能区划分的基础上,依据区划结果对自然保护区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提供环境保护与发展策略建议,为保护区制定了控制人口数量、栖息地建设、资源研究、泸沽湖管控、草海生态恢复为主的保护措施和强化中心城镇职能、调整产业结构和摩梭文化发展的发展策略。

詹谟萱[4](2020)在《阿拉善艾勒斯游乐园及文创产品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家全域旅游向纵深发展,沙漠旅游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与此同时,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以及我国振兴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政策的推进下,基于地域自然特征和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创设计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沙漠是地球上的一种典型的地貌特征,是由干旱气候和风力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任何地形地貌都有令人向往观光和活动体验的旅游价值。本课题正是基于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从设计学视角,运用生态学、旅游管理、文化创意、园林规划、游乐设计等方面的研究方法,以阿拉善沙漠旅游为研究对象,对沙漠旅游的概念、研究现状、沙漠景观营造做了分析梳理,提出了沙漠游乐园的规划思想、原则和方法。通过分析比较可知,目前国内沙漠旅游景区正在由“大众观光型”向“深度体验型”的方向发展,现有沙漠旅游形式多着重于由构建丰富吸引物的“人造景观”,而不再单纯的开发内容单一、体验简单的“自然景观”,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沙漠旅游核心应以富有“沙漠特色文化”的体验式、探险式、研学式旅游为主,以“沙漠特色景观”游览为辅。本课题在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当前成功的国内、国外沙漠旅游地的发展经验,将本地能源环境和旅游资源有效整合,以阿拉善艾勒斯游乐园(“艾勒斯”系蒙古语意为“沙漠”)的规划设计为例进行实证性规划研究,使理论和实践相互支撑。阿拉善艾勒斯游乐园设计以市场发展为导向,融入地域文化,为打造地方特色名片奠定基础,有效促进阿拉善沙漠旅游文创产业经济发展。

宋小龙[5](2019)在《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功能区划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7年,我国提出建设国家公园体制。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明确指出要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各地建设国家公园的序幕自此拉开。分区管理是国际上国家公园管理中普遍的通行做法,近些年来我国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公园分区管理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同时,国家启动了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国家公园作为我国自然保护地保护类型的最高级别,表明了科学的国家公园功能区划十分重要。将主体功能区划思想应用到国家公园是自然保护地分区实践的一次尝试,又是立足生态保护红线和保障宁夏生态安全的迫切需要。本研究以位于宁夏境内的贺兰山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GIS方法、实地调研法、综合指数法和文献分析等方法,根据DEM高程数据、土地利用数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其它数据等情况,对各要素利用综合指数法进行加权和空间叠加确定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功能分区,最终确定贺兰山国家公园分区类型,根据分区结果做了修正。依据不同的分区类型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分区管理,提出有针对性的分区管理方案。研究表明:(1)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建设在区位条件、生态条件、地质地貌条件和社会条件等方面优越,自然景观独特,人文景观遗址众多,原真性和完整性得以充分体现,符合国家公园建设的国家代表意义。根据价值评估和威胁评估得知,价值评估结果主要体现在:①具有重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②公园科普游憩价值极高;③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威胁评估结果主要体现在:①旅游开发对拟建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产生较大压力;②人类活动频繁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③重要文化遗址景观未得到有效保护。(2)参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公园的功能区划方法、步骤及划分结果,结合其典型案例,可以将国家公园功能区划的区划思路概括为:①确定公园区划范围;②指标体系构建和权重;③确定功能区划结果;④区划结果的修正;⑤公园分区管理。区划范围的确定要充分考虑公园当地的实际情况,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区划面积的确定;基于生态重要性构建国家公园功能区划指标体系并确定权重,其中权重方法为AHP及专家打分法;将指标体系进行正负向标准化处理,利用叠加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国家公园功能分区结果。为保证国家公园的分区结果具有可操作性且符合实际情况,利用GIS和Photoshop进行修正和细分,其中重点考量NDVI指数、生态保护红线和国家公园功能价值功能亚区细分三个方面的修正。(3)根据总结的国家公园功能区划方法和实地勘察结果,确定生态系统服务、生态压力、人文景观遗址和生态敏感性四个指标项,构建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功能区划指标体系并确定其权重。按照生态重要性确定极重要区、重要区、较重要区和一般重要区4大功能区,相对应的区划结果为严格保护区(30%)、生态保育区(20%)、游憩展示区(14%)和传统利用区(36%),划分出18个功能亚区供参考。(4)为了国家公园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分区管理进行了初步探讨。首先,明确了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分区管理总体思路;其次,探讨了分区管理内容;再次,制定分区管理政策;最后,制定分区管控措施。

张志强[6](2019)在《陕西沿黄公路对沿线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和私家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自驾游已成为我国最受欢迎的旅游方式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旅游中自驾游游客占30-40%,支撑着国内旅游的快速发展。陕西沿黄地区旅游资源丰富,长期受制于交通条件的制约,经济相对滞后,沿线人民一直过着贫穷的生活。2017年陕西沿黄公路的开通,打破了陕西沿黄地区的交通瓶颈,为沿线经济及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作为一条交通通道,陕西沿黄公路已经做到了“通”和“达”,但作为一条高品质的旅游公路,如何有效的整合沿线旅游资源,带动晋陕黄河大峡谷旅游快速发展,推动陕西全域旅游发展和沿线旅游扶贫,将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基于“点—轴”系统理论、资源整合理论、旅游IP及“起承转合”思维,探讨了陕西沿黄公路对沿线旅游资源的整合作用。并结合田野调查、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陕西沿黄公路旅游新业态市场需求和游客体验进行了分析。结论如下:1.通过田野调查和理论研究,揭示了陕西沿黄公路对沿线旅游资源的两级整合:一级整合包括:①修建公路形成新景物;②沿线小资源单体得到利用;③将大型景区的串点连线。二级整合是串联30多处景点,凝练出两个旅游IP:①“气吞山河”的晋陕黄河大峡谷地质旅游景观;②从“毛乌素沙漠—黄土高原—关中平原”的古镇文化旅游景观。并结合“起承转合”理念,构建了陕西沿黄公路两大旅游叙事模型。2.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陕西沿黄公路旅游新业态的市场需求和游客体验。结果发现,自驾游以陕西游客为主,占到70.2%;出于观光游览和休闲度假的目的较高,分别占比43.0%和38.4%;游客人均花费不高,对该旅游路线较为满意,目前,最为迫切需求的是游客服务中心、导视系统和加油站等。3.结合田野调查,发现陕西沿黄公路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如服务设施不完善、旅游品质不高、整体形象不突出、缺乏文化挖掘和产业融合,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和措施,为推动陕西沿黄旅游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王宝华[7](2019)在《城郊森林康养功能研究与评估 ——以银川植物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城郊森林是人们旅游、休憩、娱乐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及周边居民开展森林康养活动的主要阵地。科学研究和评估城郊森林康养功能,构建城郊森林康养功能评价体系,划分城郊森林康养类型,对指导推动区域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开展城郊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及质量评价,人们合理开展森林康养活动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也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的积极举措。本研究以银川植物园为例,研究与评估城郊森林康养,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数据监测统计分析法,研究确定与森林康养功能相关的因素,证实森林环境具备提供森林康养功能价值,明确城郊森林康养功能研究的必要性,主要从环境质量与自然资源两方面对城郊森林康养功能进行研究评估,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专家打分法,构建宁夏城郊森林康养功能评价体系模型,划分宁夏城郊森林康养功能等级,依据所建模型和所得标准对银川植物园森林康养功能进行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确定与森林康养功能相关的因素有:森林覆盖率、负离子含量、温度、湿度、PM2.5、生物多样性、氧气含量、二氧化碳含量、噪音情况、净化大气、环境辐射、森林面积、地表水质量、空气细菌含量和绿视率等指标,以上指标可概括为环境质量指标和自然资源指标。(2)评估银川植物园森林康养功能价值得出:固碳释氧功能(78829.50元/年)>调价小气候功能(54469.49元/年)>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34124.42元/年)>提供负离子功能(13662.63元/年)>净化大气功能(5471.76元/年),总功能价值达到186557.80元/年。(3)比较分析银川城郊植物园和银川市内金凤区凤凰公园森林环境质量的康养功能表明,银川植物园空气负氧离子含量、环境辐射、温度、湿度、PM2.5含量和声环境指标条件均优于银川金凤区凤凰公园的。(4)运用调查打分法和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城郊森林康养功能评价体系模型,评价体系包括2项准则层,6项要素层,共21项指标层。21项指标因子权重排序为:森林覆盖率(0.1267)>负离子含量(0.1244)>景观吸引度(0.0922)>气候舒适度(0.0855)>服务设施(0.0715)>PM2.5(0.0601)>生物多样性(0.0558)>科学教育价值(0.0504)>固碳释氧(0.0462)>噪音情况(0.0456)>净化大气(0.0422)>内部交通系统(0.0300)>环境辐射(0.0289)>地理位置(0.0281)>森林面积(0.0242)>地表水质量(0.0197)>空气细菌含量(0.0167)>外部交通系统(0.0165)>绿视率(0.0151)>客源条件(0.0113)>停车场(0.0091)。(5)以城郊森林康养功能评价模型为依据,银川植物园森林康养功能评价得分为3.8535分,在宁夏城郊森林康养功能等级标准划分中属于Ⅰ类,适宜展开森林康养活动。

李发明[8](2019)在《地质遗迹景观的价值评价及保护研究 ——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为例》文中认为地质遗迹景观作为地球上独特的自然资源,有着与其他资源与众不同的特点,科学量化的评价方法是其得到合理保护和利用的重要前提。国际上地质遗迹景观评价已经向着精细化、数字化和数据化方向发展,像ENVI、SPSS等多学科技术与GIS结合的地图评价法、景观保存性评价法等等。国内地质遗迹景观评价主要从单学科角度出发,以定性或问卷打分式的定量评价为主,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在数据获取渠道多元化和新技术方法不断涌现的智能化时代,地质遗迹景观更应以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来提升资源在保护和利用方面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网络点评等文本信息大数据和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基础,借助地理学、统计学等多学科技术与GIS平台耦合模型的构建,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创新性研究:1、以大数据的爬取为基础,构建我国省市级别以上地质遗迹景观的地理空间数据库;2、结合多元对应量化分析方法对数据库中案例进行价值类型划分;3、在价值分类的引导下,分别从科研价值、生态价值、自然审美价值和旅游使用价值等四个方面对蓟县国家地质公园展开量化评价,并建立“价值解释变量”评价体系。论文研究主要有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基础研究。利用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总结国内外地质遗迹景观在评价与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主题词频、研究趋势等,并对相关理论和评价方法进行概述。第二部分价值分类。利用多元对应量化分析方法,对大数据爬取的我国省市级别以上地质景观资源进行综合价值类型划分,并得出地质遗迹景观价值评价的四个主要分支,即在资源保护方面的科研价值和生态价值,在资源利用方面的自然审美价值和旅游使用价值。第三部分价值评价。以多学科技术与GIS平台共建耦合模型为基础,对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中地质遗迹景观的科研价值、生态价值、自然审美价值和旅游使用价值等四个方面进行量化评价,并建立“价值解释变量”评价体系。第四部分保护和利用研究。以价值评价结果为导向,对研究区地质遗迹景观从资源保护和利用两方面提出优化策略,并结合世界地质公园评定标准提出资源调整策略。第五部分结论与展望。总结了本文在地质遗迹价值分类、评价和保护等方面的结论,并对研究不足及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张胤达[9](2017)在《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国土风景保护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随着经济与综合国力的突飞猛进而快速发展,国民生活质量日益提升,人们对于优质风景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我国不缺乏好的风景资源,但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在国土层面的风景保护战略与体系存在缺失。主管部门数量较多、管理混乱、权责不明;以经济发展为导向且缺乏统筹规划的旅游风景区建设使大量的优质景观被过度开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单体景区彼此间缺乏有机连接,“孤岛效应”日益凸显等等……这些都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一国的风景保护体系不仅应关注风景保护地的总量,更应关注其空间形态和空间关系。本文通过文献研究、GIS应用、定性定量分析等研究方法,针对于我国目前风景保护存在的空间破碎化、精英景观单体与自然背景相分离等问题,分析构建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国土风景保护体系:第一,是以具有杰出价值的自然精英景观与文化精英景观为主体的“斑块”元素保护。利用3302个精英景观单位的空间分布,分析得出34个精英景观区。第二,是以文化景观廊道为主体的“廊道”线性元素保护。分析30个国家级景观廊道资源,加权选取13个廊道与8个重要节点。同时将精英景观区串联,使其与廊道构成一个完整的、网络化的国土景观生态格局。第三是以文化景观特征分区为主体的“基质”元素保护,以5大分区为主体,(?)包含16个地区和31个副区的三级分区体系。要点是将日常景观作为宏观生态系统的背景进行整体质量的控制和管理。最后从管理制度、机构设置、立法保障、区域整合、运营模式和维护机制等六个方面提供政策实施层面的建议。根据景观生态学中“斑块—廊道—基质”理论,构建以“胡焕庸线”为界,以西部大型自然保护区斑块、东部精英景观跳板、景观廊道、文化景观特征分区为要素的国土风景保护体系空间格局,希望能为我国国土风景保护理论与实践提供相关参考与建议。

王春晶[10](2017)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文中提出为了提高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保护体系的有效性,适应气候变化对野生植物保护的影响,本研究针对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进行系统的空间分析,同时对野生植物进行优先保护规划,分析保护空缺地区。研究主要提出三个科学问题:1)探究中国野生植物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子;2)确定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植物分布格局的潜在影响;3)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规划中国野生植物优先保护地及保护空缺分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物种分布模型及保护规划软件等研究方法,收集大量的文献资料,基于不同的野生植物保护层次(维管束植物、森林群落优势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外来入侵植物),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对中国野生植物保护体系进行详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野生植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主要包括中国中南、西南等地区,其地理分布格局有着较为明显的纬度和经度地带性。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与温度和降水密切相关,并且土壤异质性和人类足迹也是地理分布格局的重要驱动因子。本研究建议对中国野生植物应该采取持续高效的环境监测、科学的保护管理、严格限制人类活动等保护和管理措施。尤其要考虑未来气候快速变化对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植物资源的影响,加强气候监测,构建未来气候变化预警体系。(2)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具有较强热带和亚热带地带性。研究发现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多样性与年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都呈正相关的关系。超过130个自然保护区内的6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受到了未来气候变化的威胁,其中主要会威胁自然保护区内的国家重点保护乔木植物,建议将气候变化纳入野生植物的保护内容。研究还分析了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外来入侵植物在自然保护区内的潜在扩散能力,结果表明外来植物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入侵中国南方的自然保护区,并且气候变化会促进入侵植物在北方自然保护区中的扩散能力。因此,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防控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建议在自然保护区内,监测外来植物种群动态,规范自然保护区内及其附近地区的人类活动,严格控制外来入侵植物在自然保护区内引入。(3)中国森林群落优势种的地理分布南边界随着气候的变化,有向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移动的趋势。在气候变化情景下,规划森林群落优势种优先保护地,发现其优先保护地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西南和东北地区。现存的自然保护区与优先保护地的重合比例在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分别为87.8%、95.7%和80.4%,存在保护空缺。需要加强下列地区和植被型组的保护区建设:西藏、四川、云南的针叶林;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的针阔叶混交林;贵州、广西、湖南、云南、四川的阔叶林。建议自然保护区管理和建设应该针对不同植被型组的森林优势种制定不同的管理策略。(4)中国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优先保护地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地区,其中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湖南省、浙江省和贵州省对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保护潜力很高,在优先保护地内,具有较高药用、材料和科研价值的植物主要受到过度开发与利用的威胁;国家重点保护蕨类植物优先保护等级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保护能力强的区域更可能出现在温度季节性变化较小的地区。中国南方地区的自然保护区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保护能力仍然不足。研究建议要在现有保护区内对气候变化不敏感的地区建立保护小区或者扩大自然保护区面积,覆盖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优先保护等级较高的区域。(5)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主要分布在年平均温度较高、温度季节性变化较小的地区。120种极小种群植物共分布在全国247个县。具有较高保护价值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如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主要受到过度开发和利用、生境片断化和野外种群过小的威胁,并且这些植物大多生长在阔叶林和灌丛中。研究发现包括平南县、灵山县、峨眉山市、西昌市、磐石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等29个市(县)存在保护空缺,需要加强有针对性的自然保护小区或保护区建设。对于年平均温度较高、温度季节性变化较小的地区(中国的南部方地区),也就是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优先保护区域,应加强气候变化的环境监测。

二、内蒙古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资源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资源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旅游区滨水风景道景观设计研究 ——以雪野旅游区环湖风景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源起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第一节 旅游区基本概念
        一、旅游区概念
        二、旅游区核心要素
        三、旅游区景观设计构成
    第二节 滨水风景道及相关概念
        一、风景道概述
        二、旅游区滨水风景道
        三、风景道相关概念
    第三节 相关理论分析
        一、景观设计学
        二、景观生态学
        三、道路美学
        四、游憩旅游学
        五、环境心理及行为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
    第一节 美国风景道
        一、蓝岭风景道(Blue Ridge Parkway)
        二、切萨皮克乡村风景道(Chesapeake Country Scenic Byway)
        三、佩埃特河风景道(Payette River Scenic Byway)
    第二节 中国风景道
        一、内蒙古鄂尔多斯风景道
        二、四川康定“川藏木雅”风景道
    第三节 国内外风景道案例比较分析
        一、体系分析
        二、规划建设分析
        三、规划设计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旅游区滨水风景道景观设计原则与策略
    第一节 旅游区滨水风景道景观设计基本原则
        一、道路安全与灵活性设计原则
        二、尊重自然与生态优先原则
        三、以人为本原则
        四、景观审美与亲水性原则
        五、凸显地域文化原则
        六、综合性旅游观景原则
    第二节 旅游区滨水风景道景观基本构成
        一、空间结构
        二、景观构成要素
    第三节 旅游区滨水风景道景观设计基本策略
        一、基础层——保护
        二、关节层——优化
        三、架构层——完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雪野旅游区环湖风景道景观提升实践
    第一节 山东省旅游业概况
    第二节 雪野旅游区概况
        一、地理区位
        二、交通区位
        三、自然条件
        四、旅游资源特性
        五、客源市场
    第三节 雪野环湖风景道现状研究
        一、概况分析
        二、品质分析
        三、雪野环湖风景道SWOT分析
    第四节 雪野环湖风景道景观设计内容
        一、总体景观设计
        二、典型景观节点设计方案
        三、辅助服务设施设计方案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获奖
图录
表录
附录
致谢

(2)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空效应与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路线导图
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2 文献综述
    2.3 研究述评
3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空特征
    3.1 数据来源
    3.2 研究方法
    3.3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间特征
    3.4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空间特征
    3.5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空间自相关特征
    3.6 本章小结
4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空间结构与区域效应
    4.1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整体网络结构
    4.2 省区间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交互结构
    4.3 省区间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有效关联
    4.4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核心-边缘结构
    4.5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区域溢出效应
    4.6 本章小结
5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关键影响因素
    5.1 地理探测器分析法
    5.2 时间与气候因素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3 时间与空间距离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4 社会人口因素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5 经济发展水平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6 交通可达性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7 信息化建设水平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8 目的地接待能力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9 目的地吸引力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10 森林旅游接待能力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11 森林旅游资源禀赋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12 本章小结
6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作用机理
    6.1 研究方法
    6.2 网络信息流与各影响因素间耦合协调度与协调效率分析
    6.3 网络信息流与环境影响体系的耦合协调度协调效率分析
    6.4 网络信息流与环境影响体系耦合协调效率识别及划分
    6.5 本章小结
7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组合配置分析与优化策略
    7.1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组合配置分析
    7.2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优化策略
8 结论与讨论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创新
    8.3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基础数据统计表
附录 (B)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校准后的模糊值
附录 (C)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能力校准后的模糊值
附录 (D)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3)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自然保护区规划研究现状
        1.2.2 生态敏感性研究现状
        1.2.3 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相关现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
        2.1.4 水文
        2.1.5 土壤
        2.1.6 主要保护对象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人口现状
        2.2.2 经济现状
    2.3 保护区典型性
第3章 指标体系构建与指标权重确定
    3.1 指标体系构建
        3.1.1 分析指标选取原则
        3.1.2 分析指标选取方法
        3.1.3 层次分析法构建
        3.1.4 指标体系内涵
    3.2 指标权重
第4章 单一指标生态敏感性分析
    4.1 数据库建立
    4.2 敏感等级界定
    4.3 指标因子分析
        4.3.1 生境敏感性
        4.3.2 人为活动强度
        4.3.3 地质灾害敏感性
第5章 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
    5.1 敏感性分析结果
        5.1.1 生境敏感性分析
        5.1.2 人为活动强度
        5.1.3 地质灾害敏感性
        5.1.4 综合分析
    5.2 区划结果
        5.2.1 区划功能
        5.2.2 功能区划结果
    5.3 区划对比分析
        5.3.1 区划与活动现状矛盾调整
        5.3.2 区划与保护对象矛盾调整
        5.3.3 区划与风景名胜区矛盾调整
        5.3.4 圈层调整
    5.4 保护区环境保护与发展策略
        5.4.1 生态环境保护
        5.4.2 发展策略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4)阿拉善艾勒斯游乐园及文创产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梳理及理论研究
    第一节 相关概念
    第二节 沙漠景观建设理论研究
    第三节 沙漠景观资源理论研究
第三章 阿拉善艾勒斯游乐园设计理论研究
    第一节 艾勒斯游乐园建设的必要性
    第二节 艾勒斯游乐园规划的原则
    第三节 艾勒斯游乐园的建设目标
    第四节 艾勒斯游乐园的功能
    第五节 艾勒斯游乐园的景观设计规划分析
    第六节 艾勒斯游乐园的创建环境分析
    第七节 阿拉善沙漠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分析
    第八节 艾勒斯游乐园主要旅游资源分析
    第九节 阿拉善艾勒斯游乐园发展模式分析
第四章 阿拉善艾勒斯游乐园设计方案
    第一节 艾勒斯游乐园设计背景
    第二节 艾勒斯游乐园定位策略
    第三节 艾勒斯游乐园项目设计总体规划
    第四节 艾勒斯游乐园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规划
    第五节 艾勒斯游乐园沙漠旅游资源保护与规划
第五章 阿拉善艾勒斯游乐园文创设计
    第一节 沙漠精灵系列 ----- 沙包游戏礼盒
    第二节 沙漠精灵系列 ---- 岩羊公仔
    第三节 沙漠精灵系列 ---- 植物沙画
第六章 结论与未来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功能区划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辨析
    2.1 理论基础
    2.2 相关概念辨析
第三章 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建设条件分析
    3.1 基础条件分析
    3.2 主要价值和威胁评估
第四章 国家公园功能区划方法研究
    4.1 区划思路与方法选择
    4.2 区划范围的确定
    4.3 区划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计算
    4.4 区划结果的修正与细分
第五章 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功能区划实证研究
    5.1 研究区概况
    5.2 数据的获取及处理
    5.3 区划范围的确定
    5.4 确定指标体系及权重
    5.5 确定分区结果
    5.6 分区结果修正与细分
第六章 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功能区划管理研究
    6.1 分区管理内容研究
    6.2 分区管理政策制定
    6.3 分区管控措施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陕西沿黄公路对沿线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大众旅游时代与自驾游的兴起
        1.1.2 全域旅游与旅游新业态的出现
        1.1.3 旅游公路与公路旅游的形成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旅游公路与公路旅游
        2.1.2 区域资源整合与线路旅游资源整合
        2.1.3 晋陕黄河大峡谷与陕西沿黄公路
    2.2 理论支撑
        2.2.1 “点—轴”系统理论
        2.2.2 资源整合与共生理论
        2.2.3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2.2.4 旅游IP与“起承转合”思维模型
    2.3 文献综述
        2.3.1 江河与峡谷旅游
        2.3.2 公路旅游
        2.3.3 旅游资源整合
第三章 晋陕黄河大峡谷旅游资源及开发的关键问题
    3.1 研究区介绍
        3.1.1 研究区划界定
        3.1.2 晋陕黄河大峡谷的形成
        3.1.3 晋陕黄河大峡谷特征
    3.2 研究区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3.2.1 旅游资源简介
        3.2.2 旅游资源分类
        3.2.3 旅游资源评价
    3.3 我国类似峡谷旅游的比较
        3.3.1 国内三大着名峡谷简介
        3.3.2 特征及旅游开发模式对比
        3.3.3 经验及启示
    3.4 旅游开发与交通制约
        3.4.1 前期交通与旅游区位
        3.4.2 三大核心景区孤立开发
        3.4.3 经济落后与市场不足
第四章 沿线旅游资源的整合
    4.1 陕西沿黄公路的规划与建设
        4.1.1 陕西沿黄公路的提出
        4.1.2 规划设计
        4.1.3 勘探与建设
    4.2 沿线旅游资源的一级整合
        4.2.1 公路新形成景物
        4.2.2 小资源单体的沿线利用
        4.2.3 大型景区的串点连线
    4.3 沿线旅游资源的二级整合
        4.3.1 主题定位与IP凝练
        4.3.2 旅游产品整合
    4.4 “起承转合”旅游叙事模型
        4.4.1 “起承转合”思维模型
        4.4.2 增长级与发展轴序列
        4.4.3 模型构建
第五章 新业态旅游市场需求与游客体验调查
    5.1 问卷设计与调查过程
        5.1.1 问卷设计
        5.1.2 调研过程
        5.1.3 问卷统计
    5.2 游客画像
        5.2.1 游客基本特征
        5.2.2 出行习惯
        5.2.3 出游时节
        5.2.4 人员组成
    5.3 市场需求与旅游动机
        5.3.1 获取途径
        5.3.2 出行方式
        5.3.3 旅游时间
        5.3.4 旅游目的
        5.3.5 消费结构
    5.4 游客体验与满意度
        5.4.1 游客评价
        5.4.2 景区影响力
        5.4.3 改进建议
第六章 陕西沿黄公路旅游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
    6.1 存在问题
        6.1.1 旅游服务设施不完善
        6.1.2 旅游品质不高且类型单一
        6.1.3 文化挖掘和产业融合不足
        6.1.4 整体旅游形象不突出
    6.2 发展对策
        6.2.1 完善旅游服务体系
        6.2.2 提升产品体系
        6.2.3 注重文化挖掘及产业融合
        6.2.4 打造陕西沿黄公路旅游品牌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创新
    7.3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陕西沿黄公路旅游游客体验调查问卷
附录Ⅱ 陕西沿黄公路调研照片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7)城郊森林康养功能研究与评估 ——以银川植物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相关研究综述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2.1 实证研究对象代表性
    2.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森林康养功能价值评估
    3.1 银川植物园森林康养功能价值研究
    3.2 银川植物园森林康养功能环境监测与研究
    3.3 小结
第四章 城郊森林康养功能评价
    4.1 评价资源及方法的确定
    4.2 评价指标确定
    4.3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4.4 银川植物园森林康养功能评价得分
    4.5 综合分析与评价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8)地质遗迹景观的价值评价及保护研究 ——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文献可视化分析
        1.2.2 基于Citespace的国外文献可视化分析
        1.2.3 国内外研究趋势分析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1.4 概念解读和界定
        1.4.1 地质遗迹景观
        1.4.2 价值解释变量
        1.4.3 地质遗迹景观量化评价
        1.4.4 地理信息系统(GIS)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2.1 研究涉及的相关理论
        2.1.1 景观美学理论
        2.1.2 景观生态学理论
        2.1.3 旅游行为心理学理论
    2.2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方法
        2.2.1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相关理论背景
        2.2.2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的类型
        2.2.3 地质遗迹景观定性评价方法
        2.2.4 地质遗迹景观定量评价方法
    2.3 地质遗迹景观量化评价中的技术应用
        2.3.1 数据获取阶段应用的跨学科技术
        2.3.2 数据分析阶段应用的跨学科技术
        2.3.3 主要跨学科技术间的关系和路线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元对应分析下的地质景观价值分类与研究案例概述
    3.1 地质学视野下国内外地质遗迹景观分类体系
        3.1.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美国的分类体系
        3.1.2 我国国家颁布的分类体系
        3.1.3 不同专业背景下学者们的分类体系
    3.2 我国地质景观资源数据爬取及类型分析
        3.2.1 基于大数据爬取技术的地质遗迹景观数据库构建
        3.2.2 我国地质遗迹景观类型基础划分
    3.3 多元对应分析下的地质遗迹景观综合价值分类体系
        3.3.1 网络点评数据的爬取和价值等级划分
        3.3.2 地质遗迹景观二维质心坐标统计分析
        3.3.3 我国地质遗迹景观多元对应分类图解
    3.4 价值分类引导下的研究案例选取和区域概述
        3.4.1价值分类结果导向的研究案例的选取
        3.4.2 研究区综合概况
        3.4.3 研究区地质遗迹景观概况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古地学的地质景观科研价值评价
    4.1 地质遗迹景观地学成因及特征
        4.1.1 中上元古界剖面地学成因
        4.1.2 中上元古界剖面地质构造特征
    4.2 地质遗迹景观古地学科研价值解析
        4.2.1 沉积演变的连续性
        4.2.2 顶底界限的明显性
        4.2.3 古海沉积的完整性
        4.2.4 化石存储的丰富性
    4.3 地质遗迹景观古地学科研价值评价
        4.3.1 古地理方面的科研价值
        4.3.2 古构造方面的科研价值
        4.3.3 古地磁方面的科研价值
        4.3.4 古地学视角下的地质遗迹景观科研贡献等级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SBE-GIS耦合模型的地质景观自然审美价值评价
    5.1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评价吸引要素与指标体系
        5.1.1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吸引要素的选取
        5.1.2 视觉要素与评价者间的关系方差
        5.1.3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评价指标及权重的确定
    5.2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质量评价
        5.2.1 地质遗迹“节点”形态美感度评价
        5.2.2 地质遗迹“空间”环境美景度评价
        5.2.3 地质遗迹“区域”环境丰富度评价
    5.3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感知评价
        5.3.1 相对坡度视觉感知评价
        5.3.2 相对距离视觉感知评价
        5.3.3 出现概率视觉感知评价
        5.3.4 重要程度视觉感知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ENVI-GIS耦合模型的地质景观生态价值评价
    6.1 景观格局的演变与模拟预测
        6.1.1 土地利用演变特征评估
        6.1.2 景观格局评价体系和耦合模型的建立
        6.1.3 景观格局动态变化与模拟预测评价
    6.2 植被覆盖度演变与等级划分
        6.2.1 植被覆盖度评价方法
        6.2.2 基于NDVI值的植被覆盖度综合评价
        6.2.3 以NDVI为基础的植被覆盖度等级划分
    6.3 地质遗迹敏感性与生态安全
        6.3.1 地质遗迹敏感性评价
        6.3.2 地质遗迹生态风险性评价
        6.3.3 地质遗迹生态安全性评价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大数据的地质景观旅游使用价值评价
    7.1 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
        7.1.1 大数据的选取和类型说明
        7.1.2 以游人使用角度的数据计算
        7.1.3 大数据支撑下GIS模型的构建
    7.2 使用后评价POE指标体系的构建
        7.2.1 以大数据为基础的评价可行性分析
        7.2.2 地质遗迹景观旅游价值评价指标和体系
    7.3 地质遗迹景观旅游使用价值量化评价
        7.3.1 游人满意度评价
        7.3.2 游人聚集度评价
        7.3.3 旅游吸引力评价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地质遗迹景观“价值解释变量”评价体系
    8.1 价值分类引导下的地质景观量化评价因子及权重的确定
        8.1.1 评价因子的整合和权重确定原则
        8.1.2 基于AHP法的层次树状模型的建立
        8.1.3 “价值解释变量”体系中因子权重的确定
        8.1.4 因子灵敏性分析下的权重指数演化
    8.2 地质遗迹景观价值评价体系的主要分支
        8.2.1 资源保护下的地质景观科研价值评价体系
        8.2.2 资源保护下的地质景观生态价值评价体系
        8.2.3 资源利用下的地质景观自然审美价值评价体系
        8.2.4 资源利用下的地质景观旅游使用价值评价体系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价值评价导向的资源保护和利用策略
    9.1 科研和生态价值评价引导下的资源保护策略
        9.1.1 科研贡献和敏感性评价导向的遗迹保护分区优化
        9.1.2 土地利用模拟预测评价导向的生态格局优化
        9.1.3 生态敏感性评价导向的游线基础设施优化
        9.1.4 植被覆盖度评价导向的植被群落优化
        9.1.5 生态安全和风险性评价导向的遗迹保护监测
    9.2 自然审美和旅游使用价值评价引导下的资源利用策略
        9.2.1 资源视觉质量评价导向的景点优化
        9.2.2 视觉质量和感知度评价导向的游线优化
        9.2.3 植被丰富度和覆盖度评价导向的植被景观优化
        9.2.4 旅游吸引力评价导向的旅游影响度提升策略
        9.2.5 游客时空分布评价导向的容量控制策略
        9.2.6 游客满意度评价导向的资源管理优化策略
    9.3 遗迹保护视角下的科普旅游规划策略
        9.3.1 科普旅游发展的趋势
        9.3.2 科普旅游规划发展模式的建立
        9.3.3 智能化科普旅游系统的构建
    9.4 遗迹保护视角下的资源管理策略
        9.4.1 开发促保护理念下的资源管理步骤
        9.4.2 开发促保护理念下的资产化管理模式
        9.4.3 开发促保护理念下的资产化管理实施策略
    9.5 基于世界地质公园评定的资源整改策略
        9.5.1 保护边界与区域的明确性
        9.5.2 遗迹景观与文化的连接性
        9.5.3 规划体系与纲要的完整性
    9.6 本章小结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主要创新点
    10.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论文发表和参与科研情况
致谢

(9)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国土风景保护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序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分析
        1.3.2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分析
        1.3.3 小结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与技术路线
        1.5.1 论文结构
        1.5.2 技术路线
2 国土风景保护体系基本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解释
        2.1.1 风景
        2.1.2 国土风景保护体系的内涵、构成要素与目标
        2.1.3 精英景观
        2.1.4 日常景观
    2.2 理论基础
        2.2.1 景观生态学
        2.2.2 景观遗产保护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国土风景保护体系“斑块”要素构建
    3.1 我国自然与文化景观保护体系要素梳理
        3.1.1 我国主要保护地的分类体系
        3.1.2“斑块”元素的确定原则
        3.1.3“斑块”元素的选取
    3.2 精英景观的数量特征
        3.2.1 自然类景观数量分析
        3.2.2 文化类精英景观数量分析
    3.3 精英景观的分布特征
        3.3.1 数据获取
        3.3.2 数量分布
        3.3.3 点密度分析
        3.3.4 综合密度分析
        3.3.5 核密度分析
        3.3.6 密度分析小结
    3.4 精英景观的集群构建
        3.4.1 精英景观的综合价值分析
        3.4.2 精英景观区的形成
4 国土风景保护体系“廊道”与“基质”要素构建
    4.1 廊道的概念与内涵
    4.2 我国的景观廊道要素梳理
        4.2.1 景观廊道要素选取原则
        4.2.2 景观廊道的类型
        4.2.3 景观廊道筛选范围与标准
    4.3 景观廊道的确定
        4.3.1 景观廊道列表
        4.3.2 景观廊道的空间分布
    4.4 基质的概念与内涵
    4.5 国土典型文化景观分区的构建
        4.5.1 分区构成要素分析
        4.5.2 文化景观分区的提取类型
        4.5.3 分区的原则
        4.5.4 分区设定的依据
    4.6 文化景观特征分区的构建
    4.7 文化景观特征分区分析
5 政策建议与未来展望
    5.1 构建国土风景保护体系的政策建议
        5.1.1 打破部门间壁垒,设立风景保护机构,实施分区统筹管理
        5.1.2 开展相应立法工作,明确所有风景保护参与者的权责
        5.1.3 配合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将风景资源进行区域整合
        5.1.4 实施中央财政拨款和地方经营相配合的运营模式
        5.1.5 制定日常景观资源的维护机制
    5.2 未来展望
        5.2.1 制度与现实的挑战
        5.2.2 研究反思与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索引——图目录
索引——表目录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保护现状
        1.1.1 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
        1.1.2 中国野生植物保护现状
        1.1.3 中国自然保护区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作用
        1.1.4 中国植物园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作用
    1.2 气候变化对野生植物的影响及保护策略
        1.2.1 气候变化
        1.2.2 气候变化对野生植物及保护的影响
        1.2.3 保护策略
    1.3 野生植物保护地理空间分析研究进展
        1.3.1 地理空间分析的理论基础
        1.3.2 地理空间分析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1.4 野生植物优先保护规划
        1.4.1 保护规划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1.4.2 保护空缺分析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1.4.3 物种分布模型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1.5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2 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子
    2.1 引言
    2.2 研究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材料
        2.2.2 研究方法
    2.3 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子
        2.3.1 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
        2.3.2 气候因子对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影响
        2.3.3 土壤因子对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影响
        2.3.4 人类活动对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影响
    2.4 小结
3 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的潜在影响
    3.1 中国自然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格局及其环境特征
        3.1.1 材料与方法
        3.1.2 结果与讨论
    3.2 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格局的潜在影响
        3.2.1 研究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与讨论
    3.3 气候变化背景下外来入侵植物在自然保护区内扩散能力评估
        3.3.1 研究材料与方法
        3.3.2 结果与讨论
    3.4 小结
4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森林群落优势种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规划
    4.1 引言
    4.2 研究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材料
        4.2.2 研究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结果
        4.3.2 讨论
    4.4 小结
5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优先保护规划
    5.1 引言
    5.2 气候变化背景下84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优先保护规划
        5.2.1 研究材料
        5.2.2 研究方法
        5.2.3 结果
        5.2.4 讨论
    5.3 气候变化背景下国家重点保护蕨类植物优先保护规划
        5.3.1 研究材料与方法
        5.3.2 结果
        5.3.3 讨论
    5.4 小结
6 中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规划
    6.1 引言
    6.2 研究材料与方法
        6.2.1 研究材料
        6.2.2 确定影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受危因素
        6.2.3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
        6.2.4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受危程度空间分布及优先保护规划
    6.3 结果
        6.3.1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濒危等级划分
        6.3.2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保护空缺分析
        6.3.3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6.3.4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受危热点地区及优先保护规划
        6.3.5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受危因素
    6.4 讨论
    6.5 小结
7 结论和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四、内蒙古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资源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旅游区滨水风景道景观设计研究 ——以雪野旅游区环湖风景道为例[D]. 吴洲. 苏州大学, 2020(03)
  • [2]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空效应与作用机理研究[D]. 陆利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5)
  • [3]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研究[D]. 秦冉.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4]阿拉善艾勒斯游乐园及文创产品设计研究[D]. 詹谟萱. 北方民族大学, 2020(12)
  • [5]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功能区划初步研究[D]. 宋小龙. 宁夏大学, 2019(02)
  • [6]陕西沿黄公路对沿线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D]. 张志强.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7]城郊森林康养功能研究与评估 ——以银川植物园为例[D]. 王宝华. 宁夏大学, 2019(02)
  • [8]地质遗迹景观的价值评价及保护研究 ——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为例[D]. 李发明. 天津大学, 2019(06)
  • [9]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国土风景保护体系构建研究[D]. 张胤达. 北京交通大学, 2017(01)
  • [10]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D]. 王春晶.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标签:;  ;  ;  ;  ;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资源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