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兵 从创新到应用

黄兵 从创新到应用

一、黄兵 从创新到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葛扬[1](2019)在《科技创新能力对区域发展质量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中国的创新力量”正在快速崛起,从“蛟龙入海”、“嫦娥奔月”到“天眼”看宇宙,中国独立自主的科技创新成效显着,进一步提高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显得尤为迫切。但是,现阶段我国的科技创新成果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同时各区域间科技创新能力与区域发展质量的不协调现象比较明显,严重影响新时代区域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为此,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与区域发展质量的协调关系进行研究,有助于明确科技创新能力与区域发展质量的影响因素,提出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发展的对策措施,助力我国创新型强国建设。本文以区域创新能力对区域发展质量的影响为研究基础,利用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思路,选择我国30个省市区2011-2017年的相关统计数据资料开展统计分析。首先,论文构建了区域创新能力和区域发展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反映科技创新能力的12个指标和区域发展质量的23个指标数据进行了分析,综合反映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区域发展质量水平;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各项投入产出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和降低维度处理。其次,论文构建了DEA评价指标体系,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从纵向维度分析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对区域发展质量影响的效率水平。再次,论文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对我国30个省市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区域发展质量的情况进行了横向分析,确定了区域之间的效度差异,并以具体省市为例对两者协调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论文运用统计分析数据,综合分析了造成效度差异的各方面原因,提出了不同区域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对区域发展质量影响效果的对策建议。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一是科技创新能力、区域发展质量“双高”地区的创新资源配置一定程度上存在无效现象;二是科技创新能力高、区域发展质量低的地区,需要加快创新成果转化环节的制度建设;三是科技创新能力、区域发展质量“双低”的地区,需要加大科技创新资源投入力度。本文对进一步增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区域发展质量提高的主要建议为:经济发展层面,要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强化需求导向的创新活动;社会进步层面,要增强信息化技术促进创新能力提升,加强网络链建设提升创新资源应用能力;环境优化方面,要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强化绿色创新,营造优良的创新成果转化环境。

丁然[2](2018)在《应用技术型高校专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我国应用技术型高校专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充分分析应用技术型高校的特征以及专业评价的不同类型及核心意义,旨在厘清应用技术型高校专业开设的独特定位和特殊需求,并分析国际专业认证先进经验,从而在构建专业评价指标体系中,使指标的选取有明确的意义和清晰的标准。并根据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地方发布的相关政策和权威专家咨询确定专业评价中每个指标的评价标准,对应用技术型高校专业开展具有指导意义和贡献价值。最后根据德尔菲法,咨询专家为各个指标赋权重值,从而构建完整的、应用性和现实性评价指标体系。本文认为,应用技术型高校是一种培养本科层次、以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应用能力和实践实操技能的高层次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高等教育形式。应用技术型高校专业评价的目的旨在分析专业的开设是否符合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办学定位及其他特征,评价标准的制定可为正在转型中的高校提供方向和战略上的指引。论文总包括以下五章内容: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本研究课题来源和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专业评价和应用技术型高校概述。介绍了专业评价的核心概念和专业评价的相关理论,并对我国应用技术型高校从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特征等维度分析应用技术型高校的特征,为后续构建专业评价指标体系提供理论基础。第三章:国际专业认证制度标准与内容比较。介绍了美、英、日三国专业认证标准的具体内容,并从内容、结构上分析三国的认证共同点和差异性,从专业认证的趋势、过程、主体等分析三国专业认证的特点。第四章:应用技术型高校专业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从应用技术型高校特征切入,严格按照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和思路,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为每个具体的观测点拟定评价标准,并依据德尔菲法为每个指标赋权重值。第五章:结论。本部分对本研究的研究内容和结论进行梳理,总结研究结论和研究中的创新点、难点以及研究中的不足,及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张勤耘[3](2013)在《数字环境下报业信息集成服务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据研究机构CTR最新发布的中国广告花费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市场传统媒体刊例广告同比增长率仅为4.5%,创近五年的新低,其中报纸的增长率为—7.5%,是传统媒体中唯一增长率为负的媒体。虽然现下说报纸消亡还为时过早,但持续的增长放缓预示着报业的发展进入了瓶颈期,同时这也是报业寻求新的发展的缓冲期,在全面衰退之前,仍有一段时间留给报业来寻求新的发展机会。报业的核心读者的流失,微分市场被侵蚀,传统业务边界的模糊,新的信息接触终端的出现,都是报业行业转型的信号。当前新媒体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报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报业的数字化转型成为业界和相关部门的共识。在如何实现报业数字化转型上,业界已经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有成功也有失败。本文立足当前报业数字化转型由初级阶段向纵深阶段发展的现实,借鉴创新过程模型,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集中研究了报业信息集成服务创新的搜寻、创新的选择、创新的实施以及创新价值的获取,指出报业创新的机会应当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寻找;创新的选择是将信息集成服务作为数字报业的核心业务;创新的实施是集成了战略集成、技术集成、知识集成和组织集成四个要素的集成创新;最后通过用户锁定获取创新价值。本文还通过专家打分及层次分析,基于集成创新理论建构了报业信息集成服务的集成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本研究创新了报业数字化转型研究的理论视角,拓展了信息服务创新、集成创新研究视域,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同时对报业的数字化转型、传媒的创新发展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伍玉林[4](2011)在《黑龙江科技创新主体及其能力培养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把转变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核心就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也就是在各个生产要素中降低对资金、自然资源投入的依赖性,以科技创新带动经济发展。在刚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则把科技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建议》指出,要通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经济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上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黑龙江作为三个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经济结构不合理,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黑龙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技进步和创新,来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论文“黑龙江科技创新主体及其能力培养研究”正是在这样背景下选定的。黑龙江科技创新能力就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而言,处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中弱水平,表现为科研基础设施差,政府投入不足,科技产业化程度低,高科技产业发展缓慢。因此,黑龙江的科技水平发展不容盲目乐观。如何改变这方面不良趋势,本论文相关的研究无疑对进一步培养提升黑龙江的科技创新能力,丰富区域科技创新思想都有着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关于科技创新的相关研究,人们大多把研究的视角聚焦于共性的内容方面,对科技创新个性层面的探讨不足,同时更缺乏主体维度的相关研究。科技创新是人的特有属性,是现实的人的一种高级的活动形式,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突出表现。本论文针对黑龙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状况,指出关键在于黑龙江的科技创新的主体即政府、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能力的培养与开发,以此达到提升黑龙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目的。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阐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对国内外科技创新、科技创新能力相关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与评价,勾画出总体的研究思路、介绍概括出本论文研究的方法与内容等。2.基于创新、科技创新的相关理论,界定了科技创新主体。由此推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由企业、高校、政府等主体的科技创新能力构成,指出区域科技创新的核心主体是企业,并进一步对科技创新主体的多层次性、个体与群体的分类、特征等进行了分析与思考。3.以层次分析方法建立了黑龙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黑龙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的考察与评价,黑龙江总体的科技创新能力近些年来变化不大,甚至有所下降。虽然相关的单项指标有所提升,但是相关的一些指标的变化却不容乐观,这是培养黑龙江科技创新能力的现实依据。4.基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内涵及特点的相关理论,针对黑龙江省企业科技状况,给出黑龙江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型及对策,并以协同论为基础论证了企业主体内部、企业主体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协同模式。5.阐述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特征等,针对黑龙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状况,分析了高校在黑龙江科技创新的角色定位,总结出黑龙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在机制及黑龙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导向,构建了以高校为中心的高校与其他主体的协同关系模式等。6.基于政府干预科技创新的理论,结合发达国家构建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经验,阐述了黑龙江政府在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中的行为导向。7.针对黑龙江企业、高校、政府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给出黑龙江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企业、高校、政府科技能力培养的对策建议,并构建出企业、高校、政府三维主体培养的协同模式。论文通过对科技创新能力的主体培养的研究,构建黑龙江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与模式,以期为提升黑龙江省科技创新能力,促进黑龙江省科技、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行之有效的政策导向。

李晨光[5](2010)在《基于CAS的集群创新网络结构与自主创新能力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创新密集时代的到来赋予了科学技术新的发展要求,自主创新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根本,成为了时代主题。以创新为目的的产业集群网络化发展促进了集群创新网络的形成,创新网络有利于资源互补及知识共享,使得集群中的创新主体相互联系、协同发展,实现“1+1>2”的创新效应。本文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和复杂网络理论,针对集群创新网络结构对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关系问题,利用建模、仿真、案例研究方法对集群创新网络结构与自主创新能力关系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提出了集群创新网络自主创新能力的资源、知识二维评价,创新资源和创新知识同是集群创新网络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通过文献分析挖掘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从集群创新网络创新活动过程出发,归纳影响因子主要为研发人员、研发资金投入、创新资源利用率、创新知识传播效应、创新专利和创新收入。(2)从集群创新网络复杂性出发,建立了集群创新网络结构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系统动力学(SD)模型,运用AnyLogic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阈值范围内集群创新网络结构的改变影响创新主体创新机制即创新资源利用率和创新知识传播效应,从而作用于自主创新能力,集群创新网络结构变量平均最短路径长度、聚集程度、度分布分别与自主创新能力呈负相关、正相关、正相关关系。(3)通过Repast仿真研究确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关系。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运用多主体仿真(MAS)研究方法从创新资源和创新知识角度构建集群创新网络结构对自主创新能力影响模型。利用该模型能够从环境与创新主体的“刺激——反应”机理出发,揭示集群创新网络结构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复杂影响关系。应用Repast平台进行仿真分析并以中关村实际创新数据验证了影响模型的正确性。(4)基于专利合作、战略联盟及业务关联分析,运用Ucinet工具对中关村海淀园区100家具有代表性的创新主体的网络结构进行刻画。通过案例的比较研究发现,随机网络结构下集群创新网络自主创新能力水平较高。针对北京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特点提出了创新网络结构优化建议。本文从资源和知识角度出发,采用系统动力学和多主体仿真方法探讨了集群创新网络结构与自主创新能力的相互关系。打破了以往认为创新主体越多、创新网络结构越紧密,创新能力越高的观点,对产业集群研究的方法与手段进行了深化与拓展,同时也为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的优化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王政[6](2009)在《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组织创新能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核心,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根本体现。黑龙江省是国家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国家投入了大量物力、财力,使其建立了门类齐全、成套配套能力强、产业基础雄厚的工业体系。企业是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基础,要保证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关键是保证行业中的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组织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驱动器,但组织创新也伴随着巨大风险。因此,为减少企业组织创新风险,深入研究企业组织创新能力,进而提高企业组织创新成功率,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结合论文研究对象的特点和性质,本文采用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信息查询和专家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相关的数据资料,并在总结归纳现有的组织理论、创新理论和组织创新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的特点,构建了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组织创新能力模型及其综合评价模型,从而最终形成了完整的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组织创新能力分析评价体系。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论文写作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论文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同时介绍了相关理论,其中包括了组织创新理论和创新能力理论的有关内容;第二部分,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组织创新能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介绍了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组织创新能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构建了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组织创新能力模型;第四部分,构建了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组织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五部分,根据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组织创新能力实际情况及评价结果,就如何提高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组织创新能力提出了对策和建议。结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并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唐小旭[7](2009)在《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知识经济背景下,人们逐渐认识到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于是产生“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国家创新系统的核心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产学研(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结合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主要途径和必然发展方向。当今对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研究很多都是在国家创新体系及区域创新体系的框架内进行的。越来越多的实际案例显示,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区域体现出很大的差异,有些国家、有些区域显现出很强的创新能力,而另外一些国家、区域则表现平平。21世纪是一个区域化的世纪,由于能够系统的促进创新活动从而能够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进而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区域内的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变得相对重要起来。在对国内外区域创新理论进行认真总结和客观评价的基础上,论文首先从理论角度详细分析产学研结合与区域技术创新的互动作用,确定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并进行清晰界定,对其中的重要参与者—官、产、学、研、金、介进行角色的定位。论文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说明目前我国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现状,并利用回归方法分析产学研结合对区域技术创新的贡献程度;然后对美国、日本及其他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发展历程及合作创新的主要形式进行概括总结,得到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启示;最后分析我国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滞后的原因。论文基于动力促进理论从流程角度分析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过程,建立流程图;然后按照整个流程分析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机制,包括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利益分配机制以及贯穿合作始终的知识管理机制,其中运行机制包括协同、学习、成果导入及激励机制。运用博弈方法分析政府、企业、学研三者的关系,建立利益分配的动态博弈模型,并对其一般性均衡解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若政府采取不同的创新政策会对产学研合作收益产生影响。论文从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主体、主体间关系以及合作创新环境三方面分析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模式及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提出模式选择分为两个步骤:一是基于权变理论的初级选择,分析企业规模因子、技术特征因子对产学研结合模式选择的影响,给出产学研结合模式选择的权变模式;二是基于博弈理论的次级选择,以技术购买和合作开发两种模式为例,建立积极创新政策下产学研结合模式选择的动态博弈模型。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在合作创新的环境中选择合作模式,经过一系列运行机制,达到一定创新效果,最终转化为创新绩效产出。论文主要从合作创新环境、合作创新投入、合作创新产出、合作创新运行和合作创新效果五个方面构建新的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运用因子-聚类法对可量化的投入产出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分析全国30个省市的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绩效;然后利用模糊积分方法对整个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得到我国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情况属于基本良好的状态,但其发展及运行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论文最后对黑龙江省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基于黑龙江省现状以及对调查问卷的整理,分析目前黑龙江省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发展的总体形势;然后通过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黑龙江省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近几年的发展变化,以及与国内其他省市相比仍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黑龙江省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实现的保障措施。

王玲[8](2008)在《焦作市自主创新能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一个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从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来看,当代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竞争。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奋斗目标。因此,自主创新的理论及实践的研究已成为广大学者广泛关注并进行深入讨论的热点问题。城市作为国家经济增长的主体,国家的竞争力更多的通过地区和城市的竞争力体现出来。而竞争的实质就是创新,增强城市竞争力的实质就是整合城市的资源要素,促进和带动优势产业的升级,提高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从而提升城市创新能力。焦作作为一个从资源型城市,发展处于一个重要的战略转型期,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必须大大增强城市自主创新能力。本文首先对创新、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城市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进一步论述了焦作市进行自主创新能力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其次,从自主创新环境、自主创新的基础条件、自主创新的体制、自主创新的投入等几个角度深入分析了焦作市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优势和劣势,进一步提出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本原因;第三,确定了焦作市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构建了焦作市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焦作市自主创新能力的层次分析法评价模型,结合焦作市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最后,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尝试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13个方面上提出焦作市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和建议。

高寒峰[9](2008)在《东北制造业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与创新模式选择研究》文中指出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它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一个地区甚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然而,创新能力是制造业发展水平的关键影响因素。因此,本文从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模式选择的角度对提升制造业水平进行研究。本文运用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创新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围绕着“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的选题展开分析。首先,在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从理论上研究了制造业的内涵、装备制造业的内涵和对东北制造业的主要产业进行了界定,同时,还对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和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进行了机理透析,还对技术创新模式及其选择进行了研究;其次,结合前面的理论,构建了制造业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包括区域创新能力的内涵、制造业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指标体系包括5个二级指标和34个三级指标;然后,对东北制造业创新能力的现状进行评价,由于选定了东北这个特殊环境,对创新能力指标体系进行修正,确立了5个二级指标和30个三级指标的实证研究;最后,依据实证结论,提出了提升制造业区域创新能力的对策,在四条对策当中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是重中之重,然后又对东北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保障措施。以上研究有助于政府部门制定区域创新政策,从而实现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发展。可见,本论文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开拓意义和现实意义。

秦莉俐[10](2007)在《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系统运行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经济逐步融为一体,各个国家和地区正在努力融入到全球经济中。不同的城市、地区和国家在竞争中寻求合作,在合作中相互竞争,以实现整体共赢,全球经济走向整合。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生产要素得以自由流动,传统的以国家为基本经济单位的观点逐步发生变化,区域成为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主体,是全球经济中最活跃的经济单元。区域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创新。对于区域来说,区域经济的非常规发展是新技术和与之相适应的区域经济制度环境相结合的结果,一个有效的区域创新系统能使其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获得较快的发展。因而,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竞争优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一个区域要取得区域竞争优势必须大力建设区域创新系统。我国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不断寻求提升国家竞争力,加强区域经济建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动力源。其中,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也是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进入21世纪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掀起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热潮。长三角在合作与竞争中向前迅猛发展,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繁荣气象。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创新系统概述。总结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理论来源与研究进展,界定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和构成,分析目前占据主导地位的区域创新系统运行机制: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系统运行机制、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区域创新系统运行机制、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区域创新系统运行机制。最后,阐述论文的研究意义。第二部分,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及其运行机制。从长三角发展概况出发,分析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的现状,尤其是其运行机制的现状。第三部分,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运行效率评价。采用DEA分析方法,对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效率进行定量评价,论文建立两阶段DEA评价模型,选择指标和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确定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在技术与经济两方面的有效性。第四部分,根据前文的评价结果,结合三螺旋理论与产业集群理论,从创新环境空间建设和产业发展两方面提出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优化运行机制。第五部分,总结与讨论。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对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讨论。

二、黄兵 从创新到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兵 从创新到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科技创新能力对区域发展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科技创新能力相关研究
        1.2.2 区域发展质量相关研究
        1.2.3 科技创新能力与区域发展质量关系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3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科技创新能力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1 科技创新能力的概念界定
        2.1.2 科技创新相关理论
    2.2 区域发展质量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2.1 区域发展质量的概念界定
        2.2.2 区域发展相关理论
第3章 科技创新能力对区域发展质量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与数据说明
        3.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1.2 数据来源说明
    3.2 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3.2.1 科技创新能力测评指标体系
        3.2.2 区域发展质量测评指标体系
    3.3 科技创新能力与区域发展质量指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3.3.1 科技创新能力测评指标描述性统计分析
        3.3.2 区域发展质量测评指标体系描述性统计分析
    3.4 DEA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4.1 主成分分析法概述
        3.4.2 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主成分分析
        3.4.3 区域发展质量测评指标主成分分析
        3.4.4 DEA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形成
第4章 科技创新能力对区域发展质量影响的评价分析
    4.1 DEA-Malmquist指数分析效率变化
        4.1.1 DEA-Malmquist指数方法概述
        4.1.2 DEA-Malmquist指数方法运算结果
        4.1.3 运算结果的各项效率变化分析
    4.2 省际影响程度聚类分析
        4.2.1 聚类中心分析
        4.2.2 省市聚类结果分析
    4.3 科技创新能力与区域发展质量协调关系分析
第5章 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区域发展质量提高的相关建议
    5.1 地区综合发展层面
    5.2 区域发展质量提高层面
        5.2.1 经济发展指标方面
        5.2.2 社会进步指标方面
        5.2.3 环境建设指标方面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2)应用技术型高校专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专业评价和应用技术型高校概述
    2.1 专业评价
        2.1.1 专业评价概念界定
        2.1.2 专业评价的类型
    2.2 应用技术型高校
        2.2.1 应用技术型高校概念界定
        2.2.2 应用技术型高校特征分析
第三章 国际专业认证制度标准与内容比较
    3.1 美、英、日三国专业认证标准
        3.1.1 美国ABET工程专业认证标准
        3.1.2 英国RICS测量专业认证标准
        3.1.3 日本JABEE工程教育认证体系标准
    3.2 三个国家专业认证制度标准比较与分析
        3.2.1 一级指标的选取
        3.2.2 二级指标及主要观测点的构建
    3.3 三个国家专业认证的特点
        3.3.1 从认证趋势看,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成果产出性评价
        3.3.2 从认证过程看,重视对学业成就、教育产出的持续性改进
        3.3.3 从认证指标内容看,注重认证标准的国际等效性
        3.3.4 从专业认证指标体系看,注重指标间的要素整合
        3.3.5 从认证主体看,三国专业认证强调认证主体的多元性
第四章 应用技术型高校专业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4.1 应用技术型高校专业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4.1.1 以评价专业具备应用技术型高校属性为起点,注意区分高校间差异
        4.1.2 突出院校特点,使其适合应用技术型高校专业评价实践
        4.1.3 遵循三个“符合度”原则,专业评价指标体系不可孤立脱节
    4.2 应用技术型高校专业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4.2.1 坚持结果导向,应用为主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4.2.2 与国际接轨,在国际视野下构建评价指标系统
        4.2.3 评价内容上注重应用技术型高校特色
    4.3 应用技术型高校专业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4.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4.3.2 应用技术型高校专业评价标准
        4.3.3 权重分布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3)数字环境下报业信息集成服务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表目录
图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2 创新的搜寻:报业发展的困境与转机
    2.1 报业发展的困境
    2.2 数字环境下报业发展的五个转向
        2.2.1 从“受众”转向“用户”
        2.2.2 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2.2.3 从“以内容为王”转向“以产品为王”
        2.2.4 从“规模经济”转向“范围经济”
        2.2.5 从“广告市场”转向“用户市场”
    2.3 报业发展的转机:数字化转型
        2.3.1 数字化转型
        2.3.2 报业数字化转型的SWOT分析
3 创新的选择:数字报业的信息集成服务
    3.1 信息服务提供者:报业数字化转型的自我定位
        3.1.1 整体定位:从内容生产者转向信息服务者
        3.1.2 思维定位:以用户为中心
        3.1.3 运行定位:用户问题解决模式
        3.1.4 竞争定位:提供附加价值
    3.2 报业数字转型的方式:核心重定
        3.2.1 传统报业的核心业务
        3.2.2 报业的核心重定
    3.3 信息集成服务:数字报业的核心业务
        3.3.1 报业核心重定的战略分析
        3.3.2 数字报业的信息集成服务
    3.4 数字报业信息集成服务的业务细分
        3.4.1 以终端为中心的信息集成服务
        3.4.2 以信息为中心的信息集成服务
        3.4.3 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集成服务
        3.4.4 三种业务的关系分析
4 创新的实施:报业信息集成服务的集成创新
    4.1 报业的集成创新
        4.1.1 集成创新
        4.1.2 报业集成创新的概念
        4.1.3 报业集成创新的系统分析
    4.2 报业集成创新的要素分析
        4.2.1 报业集成创新中的战略集成
        4.2.2 报业集成创新的技术集成
        4.2.3 报业集成创新的知识集成
        4.2.4 报业集成创新的组织集成
        4.2.5 报业集成创新要素的关系分析
    4.3 报业集成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4.3.1 报业集成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4.3.2 报业集成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权重
5 创新价值的获取:用户锁定
    5.1 用户:价值之源
    5.2 用户锁定
        5.2.1 锁定与转移成本
        5.2.2 报业的用户锁定
    5.3 报业用户锁定的策略
        5.3.1 锁定方式
        5.3.2 数字报业的用户锁定策略
6 结语
中外文参考文献
附录

(4)黑龙江科技创新主体及其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方法
    1.4 总体思路与主要内容
        1.4.1 总体思路与框架
        1.4.2 主要内容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科技创新与科技创新主体
    2.1 科技创新
        2.1.1 科技创新的内涵
        2.1.2 科技创新的基本特征
    2.2 科技创新主体
        2.2.1 主体及意义
        2.2.2 科技创新主体
        2.2.3 区域科技创新主体构成
    2.3 科技创新主体分类及能力分析
        2.3.1 科技创新主体的分类
        2.3.2 科技创新主体能力的分析
    2.4 黑龙江科技创新主体的选择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黑龙江科技创新能力的总体评价
    3.1 黑龙江科技创新能力的总体状况分析
        3.1.1 黑龙江科技创新能力全国总体排名
        3.1.2 黑龙江科技创新能力全国具体排名
    3.2 黑龙江省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建立
        3.2.1 指标体系确立的基本原则
        3.2.2 评价方法与模型的建立
        3.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3 评价结果分析
        3.3.1 评价结果
        3.3.2 层次总排序
        3.3.3 黑龙江科技创新能力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企业主体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4.1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内涵及特点
        4.1.1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内涵
        4.1.2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特点
    4.2 黑龙江企业主体科技创新能力分析
        4.2.1 黑龙江企业主体科技创新能力的优势
        4.2.2 黑龙江企业主体科技创新能力的弱势
    4.3 黑龙江企业主体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
        4.3.1 黑龙江企业主体科技创新优劣势的扬长避短
        4.3.2 黑龙江企业主体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机制模型
    4.4 基于协同论的黑龙江企业主体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4.4.1 黑龙江企业主体内部的协同
        4.4.2 黑龙江企业主体与高校、政府主体的协同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龙江高校主体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5.1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与构成
        5.1.1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
        5.1.2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构成
    5.2 黑龙江高校主体科技创新能力状况分析
        5.2.1 黑龙江高校主体科技创新能力优势
        5.2.2 黑龙江高校主体科技创新创新能力的弱势
    5.3 黑龙江高校主体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机制
        5.3.1 高校主体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累积的学习过程
        5.3.2 培养教师与科研人员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5.3.3 把握人才成长规律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5.3.4 基于协同论的高校主体内部的协同
        5.3.5 基于协同论的高校主体外部的协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黑龙江政府主体在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导向
    6.1 政府主体在科技创新之中的导向与调控依据
        6.1.1 政府主体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
        6.1.2 科技创新的外部性特征
        6.1.3 打破准公共物品性所导致的创新主体博弈均衡
        6.1.4 对新兴技术产业与战略性产业的刺激与培植
        6.1.5 政府效率与私人部门效率
    6.2 黑龙江政府主体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中的弱势
        6.2.1 政府在创新人才吸引及配置方面力度不强
        6.2.2 政府在资金投入方面增长缓慢
        6.2.3 政府在营造科技创新环境方面的不足
    6.3 发达国家政府在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中的经验
        6.3.1 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6.3.2 完善科研规划体制
        6.3.3 充分发挥公营科技成果转化机构的作用
        6.3.4 建立服务功能完善的技术转移中介服务机构
    6.4 黑龙江政府主导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6.4.1 黑龙江政府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导向
        6.4.2 黑龙江政府主体与其它主体的互动模式
        6.4.3 黑龙江政府对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协调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提升黑龙江科技创新主体能力的对策
    7.1 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7.1.1 完善引进科技创新人才机制
        7.1.2 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7.1.3 提升自主科技创新能力
        7.1.4 促进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结合
    7.2 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7.2.1 以加强高校学科建设提升高校知识创新能力
        7.2.2 开展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
        7.2.3 以高校为中心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
        7.2.4 以高校为中心进行校企合作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7.3 黑龙江政府培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7.3.1 以企业为中心的培养对策
        7.3.2 以促进产学研结合为目的的培养对策
        7.3.3 促进科技创新过程区域特色化的培养对策
        7.3.4 促进科技中介建设及科技成果转化的培养对策
        7.3.5 培养科技创新团队的培养对策
        7.3.6 培养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
    7.4 黑龙江企业、高校、政府的协同
        7.4.1 企业、高校、政府合作协同机制建立中的障碍
        7.4.2 科技创新主体企业、高校、政府协同模式构建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

(5)基于CAS的集群创新网络结构与自主创新能力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实践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1.2.1 研究的基本问题
        1.2.2 研究对象的界定与选择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1.4 结构安排
    1.5 课题来源与创新之处
        1.5.1 课题来源
        1.5.2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2.1 复杂适应系统及其在集群创新网络中的应用
        2.1.1 复杂适应系统及其优势
        2.1.2 复杂适应系统在集群创新网络中的应用
    2.2 集群创新网络自主创新能力重要性及其研究现状
        2.2.1 集群创新网络自主创新能力及其研究意义
        2.2.2 集群创新网络创新能力的研究现状
    2.3 创新网络结构与集群创新的研究进展
        2.3.1 集群创新网络结构复杂性及其刻画
        2.3.2 集群创新网络结构与自主创新能力
    2.4 综合述评
第3章 集群创新网络自主创新能力要素分析
    3.1 集群创新网络自主创新能力要素的来源及意义
    3.2 集群创新网络自主创新特征及能力构成
        3.2.1 集群创新网络自主创新特征
        3.2.2 集群创新网络自主创新能力构成
    3.3 基于CAS 的集群创新网络自主创新能力资源、知识二维性
        3.3.1 资源网络
        3.3.2 知识网络
    3.4 集群创新网络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子
        3.4.1 挖掘依据
        3.4.2 集群创新活动过程中的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集群创新网络结构对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
    4.1 集群创新网络结构与自主创新能力复杂性研究基础及框架
        4.1.1 复杂性研究基础
        4.1.2 基于复杂性的研究分析框架
    4.2 集群创新网络结构对自主创新能力要素的影响
        4.2.1 创新网络结构对创新资源利用率的作用机制
        4.2.2 创新网络结构对创新知识传播效果的作用机制
    4.3 集群创新网络结构对自主创新能力作用机理分析
        4.3.1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作用机理因果关系
        4.3.2 作用机理(RK-MAD)模型
        4.3.3 AnyLogic 仿真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集群创新网络结构与自主创新能力关系仿真研究
    5.1 集群创新网络结构与自主创新能力仿真研究的意义及框架
        5.1.1 基于CAS 仿真研究的意义
        5.1.2 基于CAS 的仿真框架和应用流程
    5.2 基于CAS 的仿真模型的建立
        5.2.1 集群环境
        5.2.2 创新主体及其行为适应性分析
        5.2.3 基于CAS 的集群创新网络结构与自主创新能力关系模型
    5.3 多主体Repast 仿真模拟
        5.3.1 参数设定
        5.3.2 仿真运行结果
        5.3.3 仿真模型验证
    5.4 多参数仿真比较研究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北京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案例研究
    6.1 中关村海淀园区创新网络结构刻画及分析
        6.1.1 中关村海淀园区创新网络结构刻画
        6.1.2 创新网络结构与自主创新能力分析
    6.2 案例分析研究结论与启示
    6.3 北京地区集群创新网络结构优化策略
        6.3.1 促进自主创新,鼓励自发联盟
        6.3.2 关注新兴企业,减少创新网络游离节点
        6.3.3 激发科研能力,促进创新成果的共享利用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组织创新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写作背景及目的和意义
        1.1.1 论文写作背景
        1.1.2 论文写作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写作思路
        1.3.1 论文的研究方法
        1.3.2 论文的写作思路和主要内容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
    2.1 组织理论
        2.1.1 组织内涵
        2.1.2 组织能力特性及其与核心能力和动态能力之间关系
    2.2 创新理论
        2.2.1 创新内容及持续创新
        2.2.2 创新能力内涵及度量
    2.3 组织创新理论
        2.3.1 组织创新动因及风险
        2.3.2 组织创新能力内涵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组织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3.1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概况
        3.1.1 装备制造业特征及作用
        3.1.2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现状
    3.2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组织创新能力现状
    3.3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组织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
        3.3.1 企业知识限制组织创新能力
        3.3.2 企业结构限制组织创新能力
        3.3.3 企业文化限制组织创新能力
        3.3.4 企业资本限制组织创新能力
    3.4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组织创新能力不足原因
    3.5 本章小节
第4章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组织创新能力模型构建
    4.1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组织创新能力系统描述
        4.1.1 企业组织创新能力系统模型假设条件
        4.1.2 企业组织创新能力系统模型构建
    4.2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组织创新能力对企业组织创新的作用机理
        4.2.1 企业知识对组织创新作用机理
        4.2.2 企业结构对组织创新作用机理
        4.2.3 企业文化对组织创新作用机理
        4.2.4 企业资本对组织创新作用机理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组织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5.1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组织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5.1.1 指标设定原则
        5.1.2 指标体系结构
    5.2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组织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分析
        5.2.1 企业知识指标分析
        5.2.2 企业结构指标分析
        5.2.3 企业文化指标分析
        5.2.4 企业资本指标分析
    5.3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组织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5.3.1 建立递阶层次
        5.3.2 构建比较判断矩阵
        5.3.3 指标权重计算
    5.4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组织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实证研究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增强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组织创新能力的对策
    6.1 提高组织学习能力促进企业知识积累和转化
    6.2 根据企业发展状况优化企业结构
    6.3 观念先行培育创新型企业文化
    6.4 统筹规划合理利用企业资本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论文的背景
        1.1.2 论文的写作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关于区域技术创新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关于产学研结合的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论文研究的总体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论文的总体思路及主要内容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论文相关的基础理论
    2.1 技术创新理论
        2.1.1 技术创新的基本概念
        2.1.2 区域创新
    2.2 协同学理论
        2.2.1 自组织
        2.2.2 协同学
    2.3 博弈论理论
        2.3.1 博弈论的基本思想
        2.3.2 共赢性博弈的实现
    2.4 权变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产学研结合与区域技术创新的关系
    3.1 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与区域技术创新
        3.1.1 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界定及构成
        3.1.2 区域技术创新的界定及构成
    3.2 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与区域技术创新的相互作用
        3.2.1 区域技术创新对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影响
        3.2.2 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对区域技术创新的作用
    3.3 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界定
        3.3.1 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涵义
        3.3.2 官产学研金介角色定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现状及国际比较
    4.1 我国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现状
        4.1.1 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主体
        4.1.2 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环境建设
        4.1.3 产学研结合行为主体间联系及运行
        4.1.4 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成果转移与转化
    4.2 产学研结合对区域技术创新的贡献
        4.2.1 产学研结合对区域技术创新的贡献模型构建
        4.2.2 产学研结合对区域技术创新贡献的实证研究
    4.3 发达国家的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及启示
        4.3.1 美国的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
        4.3.2 日本的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
        4.3.3 其他发达国家的产学研合作创新
        4.3.4 国外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启示
    4.4 我国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滞后的原因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机制构建
    5.1 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过程
        5.1.1 基于动力促进理论的产学研结合分析
        5.1.2 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过程模型
    5.2 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机制总体分析
    5.3 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5.3.1 外部动力因素分析
        5.3.2 内部动力因素分析
        5.3.3 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分析
    5.4 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
        5.4.1 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协同机制
        5.4.2 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学习机制
        5.4.3 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成果导入机制
        5.4.4 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分析
    5.5 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利益分配机制
        5.5.1 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主体的利益冲突
        5.5.2 三方动态博弈模型的构建
        5.5.3 博弈模型的一般性均衡解分析
        5.5.4 博弈模型对利益分配的启示
    5.6 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知识管理机制
        5.6.1 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知识管理模型
        5.6.2 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知识管理机制
        5.6.3 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知识的应用与开发
        5.6.4 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知识的共享与扩散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模式及选择
    6.1 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模式的影响因素
        6.1.1 主体要素
        6.1.2 主体间关系要素
        6.1.3 技术创新环境要素
    6.2 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模式的分类
        6.2.1 基于目标导向的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模式
        6.2.2 基于主体作用的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模式
        6.2.3 基于技术推动的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模式
    6.3 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6.4 基于权变理论的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模式初级选择
        6.4.1 权变因子分析
        6.4.2 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权变模式
    6.5 基于利益分配的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模式次级选择
        6.5.1 模式选择的动态博弈模型
        6.5.2 动态博弈模型的分析及启示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绩效评价
    7.1 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7.1.1 现有的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7.1.2 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7.1.3 指标设置的原则
        7.1.4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7.2 基于因子-聚类的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投入产出评价
        7.2.1 方法的选择
        7.2.2 因子分析法评价
        7.2.3 评价结果的聚类分析
        7.2.4 分析结论及启示
    7.3 基于模糊积分的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绩效评价
        7.3.1 模糊测度与模糊积分
        7.3.2 模糊积分的评价步骤与方法
        7.3.3 评价结果的计算与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构建
    8.1 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中的政府行为分析
        8.1.1 政府行为界定
        8.1.2 政府部门对产学研合作的引导
        8.1.3 政府对产学研合作的资源投入
        8.1.4 政府对产学研合作的优惠政策
    8.2 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政策的作用机理
        8.2.1 政策刺激合作技术需求
        8.2.2 政策为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提供稳定性
        8.2.3 政策有利于完善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系统组织关系
        8.2.4 政策为产学研合作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氛围
    8.3 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
        8.3.1 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引导政策
        8.3.2 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激励政策
        8.3.3 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保障政策
        8.3.4 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协调政策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黑龙江省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
    9.1 黑龙江省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总体形势分析
        9.1.1 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主体
        9.1.2 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环境分析
        9.1.3 产学研结合各主体间联系及运行情况
        9.1.4 产学研结合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9.2 黑龙江省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绩效评价分析
        9.2.1 纵向比较:2001-2006年黑龙江省产学研合作创新情况
        9.2.2 横向比较:黑龙江省与其它地区产学研合作创新情况比较
    9.3 黑龙江省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保障措施
        9.3.1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保障措施
        9.3.2 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环境保障措施
        9.3.3 科技成果转化保障措施
    9.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8)焦作市自主创新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2 城市自主创新能力理论分析
    2.1 创新与创新能力的内涵
    2.2 城市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
    2.3 城市自主创新能力与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区别
3 焦作市自主创新现状
    3.1 焦作市基本概况
    3.2 焦作市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优势
    3.3 焦作市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劣势分析
    3.4 焦作市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 焦作市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
    4.1 城市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的相关理论分析
    4.2 焦作市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3 焦作市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4 焦作市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的模型
5 焦作市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和建议
    5.1 从宏观方面谈焦作市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和建议
    5.2 从中观方面谈焦作市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和建议
    5.3 从微观方面谈焦作市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和建议
6 结束语
注释
致谢
参考文献

(9)东北制造业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与创新模式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东北制造业的相关研究
        1.2.2 创新国内外研究回顾
        1.2.3 国家创新体系国内外研究综述
        1.2.4 区域创新体系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路线图
    1.4 论文研究方法
第二章 制造业与装备制造业理论概述
    2.1 制造业的内涵
        2.1.1 制造业的定义
        2.1.2 制造业的分类
        2.1.3 制造业的特征
        2.1.4 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2 装备制造业的内涵
        2.2.1 装备制造业的概念
        2.2.2 装备制造业的分类
        2.2.3 装备制造业的特点
        2.2.4 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和工业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3 东北制造业研究
        2.3.1 东北制造业的重点领域
        2.3.2 东北制造业的特点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区域创新理论研究
    3.1 创新系统的理论
        3.1.1 创新的概念
        3.1.2 创新的分类
        3.1.3 创新的内在规定性
        3.1.4 创新机理
    3.2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3.2.1 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
        3.2.2 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
        3.2.3 区域创新系统的特征
        3.2.4 构建区域创新系统的原则
        3.2.5 区域创新系统的作用机制
        3.2.6 区域创新系统的功能
        3.2.7 区域创新系统与其他创新系统的关系
    3.3 跨行政区域的创新系统理论
        3.3.1 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域的关系
        3.3.2 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的内涵
        3.3.3 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的特征
        3.3.4 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的作用
        3.3.5 构建区域行政协调体系
        3.3.6 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与发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制造业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
    4.1 区域创新能力的内涵
        4.1.1 区域创新能力的概念
        4.1.2 区域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
        4.1.3 区域创新能力的特征
        4.1.4 区域创新能力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机理
    4.2 制造业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4.2.1 制造业区域创新能力指标选取原则
        4.2.2 制造业区域创新能力指标框架
    4.3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修正模型
    4.4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模型
        4.4.1 模糊层次分析法
        4.4.2 模糊综合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区域创新模式及选择理论研究
    5.1 技术创新模式的划分及其特征
        5.1.1 从技术创新内容和过程的角度
        5.1.2 从技术诱因的角度
        5.1.3 从技术创新的组织方式的角度
        5.1.4 从技术来源和创新能力形成过程的角度
        5.1.5 技术创新模式各种划分间的内在联系
    5.2 影响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因素
        5.2.1 外部关键因素
        5.2.2 企业层面的关键因素
    5.3 技术创新模式实现的路径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东北制造业创新能力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
    6.1 东北制造业的现状
        6.1.1 基础设施现状
        6.1.2 东北经济总体概况
        6.1.3 东北制造业在全国的地位
    6.2 东北制造业创新能力指标体系修正
    6.3 东北制造业创新能力现状评价
    6.4 比较分析
    6.5 东北制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对策
        6.5.1 提高知识创造和加强知识获取能力
        6.5.2 提高创新资源配置能力
        6.5.3 优化创新宏观环境
        6.5.4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东北制造业创新模式的选择研究
    7.1 东北制造业采取的技术创新模式
        7.1.1 用模仿创新做引领
        7.1.2 以自主创新为目标
    7.2 实现途径-倡导动态合作创新联盟,扬长避短
    7.3 实现对策
        7.3.1 深层次推进跨行政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
        7.3.2 转变政府职能,建立东北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
        7.3.3 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7.3.4 建立以人为本的创新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
        7.3.5 进一步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7.3.6 扩大东北亚科技交流合作深度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论文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摘要
Abstract

(10)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系统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索引
1 创新系统概述
    1.1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研究综述
        1.1.1 创新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1.1.2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1.1.3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1.2 区域创新系统的基本概念
        1.2.1 区域创新系统的定义
        1.2.2 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
    1.3 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
        1.3.1 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运行机制
        1.3.2 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运行机制
        1.3.3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运行机制
    1.4 论文的研究意义
2 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及其运行机制
    2.1 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现状
        2.1.1 区域制度环境现状
        2.1.2 区域产业发展现状
    2.2 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运行机制现状
        2.2.1 区域知识流动
        2.2.2 区域产业集群
        2.2.3 区域空间集聚
3 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运行效率评价
    3.1 基于 DEA方法的区域创新系统评价
    3.2 区域创新系统效率评价指标
        3.2.1 第一阶段指标
        3.2.2 第二阶段指标
    3.3 基于 DEA方法的评价结果及分析
        3.3.1 基于 DEA方法的评价结果
        3.3.2 评价结果分析
4 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运行机制优化措施
    4.1 建立有效的区域创新三螺旋空间
        4.1.1 合理配置知识性基础资源
        4.1.2 建立长期有效的交流合作机制
        4.1.3 协调创新组织机制
    4.2 因地制宜加快产业集群建设
        4.2.1 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4.2.2 完善产业集群专业化服务机构
        4.2.3 促进区域产学研合作
5 总结与讨论
    5.1 总结
    5.2 讨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四、黄兵 从创新到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科技创新能力对区域发展质量的影响研究[D]. 葛扬. 兰州理工大学, 2019(08)
  • [2]应用技术型高校专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丁然.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18(09)
  • [3]数字环境下报业信息集成服务创新研究[D]. 张勤耘. 武汉大学, 2013(07)
  • [4]黑龙江科技创新主体及其能力培养研究[D]. 伍玉林.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1(05)
  • [5]基于CAS的集群创新网络结构与自主创新能力关系研究[D]. 李晨光. 北京工业大学, 2010(10)
  • [6]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组织创新能力研究[D]. 王政.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9(S1)
  • [7]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研究[D]. 唐小旭.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9(04)
  • [8]焦作市自主创新能力研究[D]. 王玲.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6)
  • [9]东北制造业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与创新模式选择研究[D]. 高寒峰. 吉林大学, 2008(12)
  • [10]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系统运行机制研究[D]. 秦莉俐.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2)

标签:;  ;  ;  ;  ;  

黄兵 从创新到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