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技术高甜蛋白通过鉴定

基因技术高甜蛋白通过鉴定

一、基因技术高甜度蛋白通过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李蜜月[1](2021)在《罗汉果发酵饮品的制备与罗汉果甜苷风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罗汉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其果实及其功能性成分罗汉果甜苷在食品及药品中均有应用。目前罗汉果发酵酒工艺的周期较长,果酒酿造时所添加的抑菌剂SO2会导致果酒口感不佳。此外,作为甜味剂使用的混合罗汉果甜苷,具有延迟的起始甜味、持续的甜味余味和轻微的苦味,限制了其应用。单一组分的罗汉果甜苷因含量低、分离困难而缺少甜味数据。本文以简化罗汉果酒酿造工艺、提升罗汉果发酵酒品质为出发点,研究了罗汉果酒的制备工艺;探究了在罗汉果酒制备过程中用天然抑菌剂溶菌酶替代SO2的可行性及溶菌酶的实用性。采用甜味剂复配的方法来改善罗汉果甜苷的口感;与此同时,用Discovery Studio研究人体味觉受体与罗汉果甜苷的相互作用,预测单一组分罗汉果甜苷的甜/苦味。主要内容如下:1.对罗汉果发酵酒的酿造工艺及风味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果浆初始糖度、酿酒酵母种类及接种量、主发酵温度及时间、后酵温度和时间对罗汉果酒理化指标及品质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酵母添加量、发酵液初始糖度和主发酵时间这三个因素对发酵果酒的品质影响较大。以红、白两种酵母为发酵菌种的最佳主发酵工艺分别为:果浆糖度分别为13°Bx、14°Bx,酵母接种量分别为0.7%、0.5%,在25℃下分别发酵4 d、5 d。最优的后酵工艺为:4℃冷藏7 d。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两种果酒的风味物质,结果显示:红葡萄酒酵母发酵的果酒产生的风味化合物包括L-乳酸乙酯、乙酸异丁酯、2-庚酮等,分别赋予了果酒果香味、花香味及药香味;白葡萄酒酵母为菌种的果酒产生的风味化合物主要有乙酸异戊酯、癸酸乙酯,使得此果酒具有浓郁的果香味。2.探究了罗汉果酒的制备过程中溶菌酶替代SO2的可行性,并对溶菌酶降解果浆中纤维素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采用溶菌酶替代SO2有利于发酵果酒中酒精产量的增加;感官评定结果显示,溶菌酶作为抑菌剂所得到的的果酒口感优于SO2。此外溶菌酶的加入不会抑制酵母活力,与SO2具有相似的抑菌效果,保证了果酒发酵顺利进行。溶菌酶还可将罗汉果浆中的纤维素降解为发酵所需的葡萄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溶菌酶降解纤维素的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优的降解条件为:溶菌酶浓度0.04%,降解温度56℃,降解时间6 d。在该条件下,果浆中还原糖含量最高,说明纤维素降解量最大。3.对罗汉果甜苷的风味进行了优化调整。经过初步筛选,以罗汉果苷V含量为50%的罗汉果甜苷为研究对象,通过复配对其进行口感优化。该罗汉果甜苷与甜菊糖,三氯蔗糖和阿斯巴甜复配时均有协同效应。考虑甜度和风味,相对较优的甜味剂配方为:罗汉果甜苷(70%)+阿斯巴甜(23%)+三氯蔗糖(7%)。使用酸、咸味剂进一步优化该复配甜味剂的口感,发现在该甜味剂水溶液中添加0.025%的Na Cl时,复配甜味剂的口感最佳。该复配甜味剂相比于罗汉果甜苷应用于红茶饮料中口感更好,受到了品尝者的喜欢。4.构建人体味觉受体同源模型,用Discovery Studio模拟软件将罗汉果甜苷与受体蛋白进行分子对接。发现罗汉果甜苷与受体间的总相互作用能与罗汉果甜苷的甜味和苦味强弱间均有明显的相关性,其中与甜味强弱有较好的正相关性,可拟合出有高相关性的回归方程。因此建立了可预测罗汉果甜苷甜度模型。通过该模型预测了数种罗汉果甜苷的甜度,并选出了可能的优质甜味剂。此外,分析配体-受体间的对接构象和相互作用模式,发现C-24位和C-3位上糖基数目的改变会对罗汉果甜苷的风味产生影响,其主要原因为味觉受体的空间位阻效应。

关春如[2](2020)在《甜茶苷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致龋性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龋病,作为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是一种多因素作用下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其主要始动因子是牙菌斑生物膜。变异链球菌是公认的主要致龋菌。蔗糖的摄入与龋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蔗糖替代物的使用对于龋病的控制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甜茶苷是从天然中药植物甜茶中提取出来的一种高强度甜味剂。前期研究证明甜茶苷对浮游状态下变异链球菌生长、产酸、粘附有抑制作用,同时也被证明它会抑制浮游菌葡糖基转移酶的活性,减少水不溶性胞外多糖的产生。目的:本实验从生物膜的层面,研究甜茶苷作为糖代物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致龋性的影响,探讨甜茶苷的防龋作用,并通过比较不同培养条件对生物膜致龋相关毒力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分析其可能的防龋机制,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甜茶苷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为龋病的预防工作提供一种崭新的思路。方法:1.甜茶苷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生长及产酸状况的影响配置含1%蔗糖、甜茶苷、木糖醇的BHI液体培养基及不额外添加甜味剂的BHI液体培养基(空白对照组),并将初始pH调至7.04,按标准菌悬液与各培养基溶液1:10(v:v)比例接种于96孔板中,37℃厌氧培养12、24、36、48、60、72、96h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的生成量,并绘制生物膜生长曲线。同时,另取一 24孔板按上述操作培养,每24h用pH计测定培养基的pH值,并进行比较。2.甜茶苷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的生物量及菌活力的影响配置含1%蔗糖、甜茶苷、木糖醇的BHI液体培养基及不额外添加甜味剂的BHI液体培养基(空白对照组),按标准菌悬液与各培养基溶液1:10(v:v)比例接种于放有盖玻片的24孔板中,37℃厌氧培养5天,将盖玻片上的生物膜刮下重悬形成菌悬液后,测定生物膜的干重,并提取菌液中的可溶性蛋白,用BCA蛋白定量试剂盒测定其浓度。生物膜的菌活力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量,将菌悬液接种到BHI固体培养基上,37。C厌氧培养48h,计算菌落形成单位(CFU)的数量,并用稀释因子校正结果,用生物膜干重做标准化,表示为log10cfu/mg。3.甜茶苷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形态结构的影响利用96孔板上盖制备树脂片,配置含1%蔗糖、甜茶苷、木糖醇的BHI液体培养基及不额外添加甜味剂的BHI液体培养基(空白对照组),按标准菌悬液与各培养基溶液1:10(v:v)比例接种于放有树脂片的24孔板中,37℃厌氧培养48h,将覆有生物膜的树脂片取出,乙醇梯度脱水,冷冻干燥,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各组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的形态结构特点,并比较。4.甜茶苷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多糖含量的影响配置含1%蔗糖、甜茶苷、木糖醇的BHI液体培养基及不额外添加甜味剂的BHI液体培养基(空白对照组),按标准菌悬液与各培养基溶液1:10(v:v)比例接种于放有盖玻片的24孔板中,37℃厌氧培养5天,将盖玻片上的生物膜刮下重悬形成菌悬液后,分别提取水溶性胞外多糖(SEPS)、水不溶性胞外多糖(IEPS)、胞内多糖(IPS),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的生成量,并比较。5.甜茶苷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致龋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配置含1%蔗糖、甜茶苷、木糖醇的BHI液体培养基及不额外添加甜味剂的BHI液体培养基(空白对照组),按标准菌悬液与各培养基溶液1:10(v:v)比例接种于放有盖玻片的24孔板中,37℃厌氧培养5天,将盖玻片上形成的生物膜刮下重悬形成菌悬液后,提取RNA,反转录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生物膜中致龋相关毒力因子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1.蔗糖组培养基中生物膜的量一直远多于其他三组(P<0.05)。对照组与木糖醇组生物膜的生成量在12h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12h后木糖醇组少于对照组(P<0.05)。甜茶苷组在培养24h时生物膜的生长达到顶峰,与其它组相比,形成的生物膜是最少的(P<0.05)。蔗糖组细菌培养24h后,pH迅速降至5.5(牙釉质脱矿临界pH)以下,并一直保持最低水平,而且pH值随时间增长而逐渐降低(P<0.05)。在24h时,木糖醇组pH高于对照组,而在120h时,木糖醇组则比对照组低,其余时间两组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甜茶苷组pH值在四组中一直是最高的(接近7),而且pH值随时间变化不明显(P>0.05)。2.蔗糖培养基中形成的生物膜干重高于其他处理组(P<0.001),木糖醇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甜茶苷组干重量最低(P<0.01)。蔗糖中生物膜总可溶性蛋白含量显着高于甜茶苷、木糖醇和对照组(P<0.001),其余三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蔗糖培养基生长的生物膜的活菌数高于甜茶苷、木糖醇和对照组(P<0.05),木糖醇组平板计数结果略低于对照组(P<0.05),而甜茶苷组活菌数与其他组相比,数量明显降低(P<0.05)。3.扫描电镜放大10000倍和30000倍观察,空白对照组生物膜上的细菌形态规则,结构完整,胞外基质较少,细菌数量少,零散分布,呈链条状,无明显的团状网络状结构。在蔗糖中,变异链球菌数量增多,菌链变长、增多,细菌产生大量无定形胞外基质物质,使细菌被包裹在这些胞外基质所形成的三维立体结构中。甜茶苷和木糖醇中生物膜的菌数量减少,菌体表面的胞外基质较少,细菌呈短链状分散分布,三维立体结构不明显。但木糖醇和甜茶苷之间的差异不显着。4.蔗糖中的生物膜水溶性胞外多糖(SEPS)的含量高于其他三组(P<0.001),而木糖醇和空白对照组SEPS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甜茶苷组生物膜SEPS含量是最少的(P<0.05)。蔗糖中生长的生物膜水不溶性胞外多糖(IEPS)的含量最多(P<0.001),甜茶苷组IEPS最少(P<0.05),木糖醇和空白对照组介于两者之间。而胞内多糖(IPS),蔗糖组生物膜的糖量是最高的(P<0.001),而其他三组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与多糖合成相关的基因(gtfB、gtfC、gtfD、ftf)在蔗糖组中显着上调,高于其它组(P<0.001)。甜茶苷中gtfB和gtfC的表达水平低于木糖醇(P<0.05)。甜茶苷、木糖醇与对照组中gtfD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甜茶苷中ftf的表达略高于木糖醇组(P<0.01)。与粘附有关基因中,spaP在甜茶苷和木糖醇中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远低于蔗糖(P<0.001)。在蔗糖存在下,gbpB的表达水平在四组中是最高的(P<0.001)。而gbpB在甜茶苷中的表达比对照组轻微上调(P<0.05),但远低于木糖醇和蔗糖组(P<0.05)。在与产酸和耐酸性相关的基因中,甜茶苷中ldh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低于蔗糖(P<0.001)和木糖醇(P<0.01)。而atpF在甜茶苷中的表达比对照组和木糖醇组有所上调(P<0.001),但远低于蔗糖(P<0.001)。与应激调控系统相关基因中,vicR在蔗糖中与其他组相比是上调的(P<0.001),在甜茶苷和木糖醇中表达呈下调水平(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omD在甜茶苷中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于木糖醇(P<0.05)。comD在蔗糖培养基中的表达水平是最高的(P<0.001)。结论:1.甜茶苷可以抑制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的生长和产酸。2.甜茶苷会降低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的生物量及菌活力。3.扫描电镜下发现甜茶苷可以抑制细菌的粘附,减少胞外基质的分泌,形成的生物膜较薄,三维立体结构不明显。4.甜茶苷能减少变异链球菌生物膜中水不溶性胞外多糖、水溶性胞外多糖、胞内多糖的合成。5.甜茶苷会影响变异链球菌生物膜致龋相关毒力基因的表达,使与粘附相关的spaP、gbpB基因、与多糖合成相关的gtfB、gtfC、gtfD和ftf基因、产酸和耐酸相关的ldh和atpF基因、应激调控相关的vicR和comD基因表达水平降低。这种基因表达的差异有可能导致了甜茶苷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生长、产酸、生物量、菌活力、多糖量、黏附性等方面的影响。本实验的研究结果显示,甜茶苷这一天然来源的甜味剂,有潜力作为蔗糖替代物应用在龋病防治领域,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以及广阔的市场前景。

石宏武[3](2020)在《罗汉果叶绿体基因组组装分析及葫芦二烯醇合酶基因转录因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是属于我国药用植物特有种,其果实中的罗汉果甜苷V具有止咳、祛痰、消炎等功效,同时又是高甜味、低热量的珍贵天然甜味剂。然而,罗汉果甜苷V在现有品种中含有量较低,其复杂的生物合成和分子调控过程未被认识限制了其进一步挖掘利用。作为与罗汉果S.grosvnenorii同属的翅子罗汉果(S.siamensis),其果实中含有一种甜度比罗汉果甜苷V甜味更强的物质赛门苷,且含量远高于罗汉果S.grosvenorii是与罗汉果不同的甜料种质资源,但其种质非常稀有,种质资源研究也十分缺乏,所以很有必要对这两种重要的药用和甜料植物进行种质资源分子鉴别。此外,葫芦二烯醇是罗汉果甜苷和赛门苷的关键中间体结构,研究发现外源植物激素可促进葫芦二烯醇合酶基因(SgCDS)表达及相应产物积累,但该基因表达调控机制不明确,限制了甜苷合成途径的进一步优化。本论文第一部分以罗汉果S.grosvenorii和翅子罗汉果S.siamensis为研究对象,DNA测序、组装、注释和分析这两个物种的叶绿体基因组,并开发用于鉴定的分子标记。第二部分,从调控SgCDS基因的转录因子入手,克隆SgCDS启动子序列,采用酵母单杂交筛选获得调控SgCDS表达的候选转录因子,最后对候选转录因子进行了功能鉴定,并对转录因子与SgCDS启动子互作进行了探究。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测序拼接组装注释了两个罗汉果属物种的叶绿体基因组。测序组装拼接分别获得 S.grosvenorii和 S.siamensis两个物种 158,757 bp 和 159,190 bp 的叶绿体基因组,均含有138基因,包含89条编码基因,37条tRNA以及8条rRNA,23条基因存在内含子。9条基因(accD,atpA,atpE,atpF,clpP,ndhF,psbH,rbcL和rpoC2)存在正向压力选择,两个物种与苦瓜属植物Momordica charantia进化关系最近。叶绿体基因组基因间区中的20个片段区域具有分子标记开发潜力,设计并验证了 4个可用于鉴定S.grosvenorii和S.siamensis的分子标记2.外源植物激素对罗汉果生长及甜苷合成的影响。使用MeJA及其混合物对罗汉果叶处理发现,MeJA、SA、ABA和GA四种激素混合物能有效促进SgCDS基因表达,并能短暂提升葫芦二烯醇的积累。此外,CPPU处理罗汉果果实后,果实生长受到抑制甚至出现裂果,显微观察发现果皮提前木质纤维化,CPPU不适用于膨大20天果龄的罗汉果。3.克隆并分析了SgCDS基因启动子序列。染色体步移法克隆了1,258bp的SgCDS基因启动子,预测分析其含TATA-BOX和CAAT-BOX启动子核心元件,以及响应MeJA、SA、ABA和GA作用元件。启动子不同长度5’端缺失表明启动子-128 bp到-228 bp,-279 bp到-384 bp片段和-679 bp到-879 bp片段具有较强的启动子功能。4.构建了SgCDS高表达的均一化cDNA质粒文库。以外源植物激素处理的罗汉果叶为材料,构建cDNA质粒文库pGADT7-Lib,文库库容约1.5×106 cfu,文库插入片段平均长度为1000 bp,重组率约100%,冗余率为1%。5.筛选到调控SgCDS表达的转录因子。将SgCDS启动子-260 bp~-386 bp片段作为诱饵序列构建诱饵载体,在120 mM 3-AT筛选浓度下,使用诱饵质粒酵母单杂交筛选pGADT7-Lib文库,获得SgERF1B,SgGATA8,SgMYB1,SgbHLH92a和SgbHLH92b共5个候选编码转录因子基因。6.克隆、鉴定及功能分析候选转录因子。克隆候选转录因子基因全长,分析均含有转录因子保守结构域,并发现其在罗汉果果实中均高表达,酵母单杂交回复验证了5个候选转录因子均能与诱饵序列发生互作。候选转录因子均定位于细胞核区。候选转录因子基因的过表达及沉默实验发现SgERF1B和SgGATA8均具有正向调控SgCDS基因表达的作用,SgMYB1可能参与下游甜苷的生物合成。7.鉴定SgERF1B和SgGATA8与SgCDS启动子互作的顺式元件。蛋白原核表达获得了SgERF1B-His和SgGATA8-His纯化标签蛋白。EMSA实验证明了SgERF1B作用于SgCDS启动子上的CGGCGGCGGC顺式元件,SgGATA8可以与SgCDS基因启动子上的GGTGATC顺式元件发生互作,但SgGATA8与GGTGATC顺式元件互作的特异性不强。本研究解析的罗汉果叶绿体基因组和调控SgCDS表达的转录因子,为后期集合优良性状的罗汉果分子设计育种及植物代谢工程研究奠定基础,也同时为研究其他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合成途径的优化提供新思路。

朱清娟[4](2020)在《毕赤酵母中糖基转移酶(UGT76G1)与蔗糖合成酶(SUS)的异源表达及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糖过量摄取所引起的肥胖症和糖尿病等公众健康问题日益严重,低卡路里天然甜味剂的开发成为热点。甜菊糖具有高甜度、低热能及健康辅助功能已作为“世界第三蔗糖”开发。甜菊苷(Stevioside和莱鲍迪苷A(Rebaudioside A)是甜菊糖含量最丰富的两种成分,分别占干叶重的5-10%和2-4%。莱鲍迪苷A甜度最高,稳定性和水溶性较好,且不带有甜菊苷的苦涩味,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目前制备高纯度莱鲍迪苷A产品的方法主要有:培育高产莱鲍迪苷A的甜叶菊品种、树脂吸附或重结晶提纯莱鲍迪苷A、环糊精转移酶等酶对甜菊糖进行改性等,但都存在工艺繁琐、成本高、效果不佳等缺点。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UGT76G1已报道可特异性催化甜菊糖中含量高、苦涩味重的甜菊苷生成莱鲍迪苷A。然而,甜叶菊中天然UGT76G1含量甚微,分离纯化成本高,难以获取大量的酶蛋白,并且在这个一步糖基化反应中需要昂贵的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DPG)作为糖基供体,必然导致RA酶促合成应用的经济性差。为了解决底物昂贵的问题,已经有研究发现了一种蔗糖合成酶SUS能催化蔗糖和UDP生成UDPG和果糖。蔗糖作为来源丰富的双糖,是一种理想的糖基供体,通过蔗糖合成酶催化蔗糖和UDP产生UDP-葡萄糖,有效地为NDP-糖基转移酶提供了NDP-糖的需求。UDP-糖基化转移酶和蔗糖合成酶的级联反应催化体系为甜菊糖苷及其衍生物的商业化生产提供了新途径。本研究通过密码子优化及全基因合成的方法获得UDP-糖基转移酶UGT76G1基因和蔗糖合成酶mb SU基因。实现UGT76G1和mb SUS在毕赤酵母GS115的胞内表达。重组酵母菌株GS115/p PIC9K-U76、GS115/p PIC9K/p PICZA-mb经甲醇诱导,摇瓶发酵120 h,测定UGT76G1的酶活为141.22U/g,蔗糖合成酶mb SUS的酶活为121.39U/g。通过这两个酶体外偶联构建生物催化级联反应体系,生物催化甜菊糖苷合成莱鲍迪苷A,有效实现了级联反应体系中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DPG)的循环利用,在此基础,优化两个酶的体外酶量添加配比,研究发现级联反应中的限速酶是糖基转移酶UGT76G1,添加酶活比例为U(UGT76G1):U(mb SUS)=6:1为合成RA的最佳酶活比例,在此条件下,可将10 m M ST转化合成8.20±0.11 m M RA,RA的产率达到82.91%。在确定UGT76G1和mb SUS在毕赤酵母细胞中胞内表达效率后,研究进一步构建了糖基转移酶UGT76G1和蔗糖合成酶mb SUS共表达的重组毕赤酵母菌株GS115(U76/mb1:1)(K1S1),实现了全细胞催化级联反应,双酶共表达重组菌株全细胞催化反应体系可在3h内催化10 m M ST合成6.44 m M RA,ST的转化率达到65.11%。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多拷贝串联表达盒的方法,构建得到多拷贝双酶共表达重组毕赤酵母。本研究构建了GS115(U76/mb1:1)(K1S1)、GS115(U76/mb2:1)(K2S1)、GS115(U76/mb3:1)(K3S1)、GS115(U76/mb1:2)(K1S2)四株多拷贝双酶共表达重组毕赤酵母菌株,其中筛选得到催化能力最强的是重组菌株GS115(U76/mb3:1)(K3S1),此重组菌株经甲醇诱导发酵120 h,利用菌体全细胞催化反应3 h,可催化10 m M ST转化为9.75m M RA,ST的转化率达到99.19%,比单拷贝共表达菌株K1S1的转化效率提高了25.97%。

李伟[5](2019)在《小分子甜味剂与甜/苦味受体的相互作用以及甜度构效关系预测》文中认为甜味剂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医药等领域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克服蔗糖等传统甜味剂具有的高热量等缺点,低热量、非营养型高倍甜味剂如甜菊糖苷和二肽等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但是由于对这些甜味剂的结构与甜味和苦味等关键因素之间的构效关系缺乏深入了解,人们在对新型甜味剂的合成、分离与感官评定工作中浪费了大量时间和金钱。因此为了加深对甜味剂的结构与甜味和苦味之间的构效关系的认识,进而探索新型甜味剂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对在人体甜味和苦味感知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甜味和苦味受体进行同源建模,然后通过分子对接手段研究甜菊糖苷和二肽化合物与味觉受体模型之间的相互作用,根据对接结果分析甜菊糖苷和二肽化合物的结构与甜味和苦味间的构效关系,主要内容如下:首先,由于目前味觉受体蛋白的具体结构尚未被解析,本文构建了有较高可信度的人体甜味受体hT1R2,hT1R3和苦味受体hT2R4同源模型。依据拉氏图与Verify 3D评分原则,利用建模软件MODELLER,使用不同模板和序列对比方法对hT1R2和hT1R3进行同源建模;最终筛选出使用5K5T和5X2M模板,通过合适的双模板建模方法建立的hT1R2,hT1R3受体模型。对于人体苦味受体hT2R4,则利用在线建模服务器I-TASSER,通过八个模板建立同源模型,通过TM-Score与拉氏图评价建模质量。相较于以往研究中所构建的味觉受体模型,本文中的建模结果的评价更佳,证明所建hT1R2、hT1R3和hT2R4模型构型合理,有较高的可信度,可用于后续分子对接计算。其次,本文利用构建的味觉受体模型,与甜菊糖苷之间进行分子对接计算,以研究甜菊糖苷的甜味和苦味与结构间的构效关系。首先通过CDOCKER和Libdock半柔性分子对接方法,对有已知甜度的天然甜菊糖苷分子进行分子对接。发现由CDOCKER方法计算得到的甜菊糖苷与受体间相互作用能与甜菊糖苷的甜味和苦味强弱间有良好的正相关线性关系,可拟合出有更高相关性的回归方程,适合用于预测甜菊糖苷的甜度,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所建味觉受体模型具有高可信度。利用此方法,我们预测了多种改性葡萄糖基甜菊糖苷的甜度,筛选出预测有较高甜度的甜菊糖苷,最高达到近600倍蔗糖甜度。甜菊糖苷的C-13和C-19位上的糖基可以与味觉受体中的众多氨基酸残基以不同组合的方式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特异性的风味。分析计算结果发现,甜菊糖苷的C-13和C-19位上的葡萄糖基的变化会对其甜味和苦味造成不同影响:C-13位上葡萄糖基数量的增加导致甜菊糖苷的甜味增强,苦味减弱,C-19位上葡萄糖基数量的增加导致甜味和苦味都减弱。通过分析配体-受体间的相互作用模式和对接构象,发现可能是由于甜味和苦味受体的空间结构的不同导致了这不同的影响。在甜菊糖苷的C-13位上增加葡萄糖基,可能是开发高甜度甜菊糖苷的可行思路。最后,本文利用构建的味觉受体模型,与氨基酸或二肽之间进行分子对接计算,以研究二肽化合物的甜味和苦味与结构间的构效关系。首先通过CDOCKER和Libdock半柔性分子对接方法,对有已知甜度的二肽甜味剂进行分子对接计算。发现仍然是CDOCKER方法能拟合出有更高相关性的回归方程,更适用于预测二肽化合物的甜度。然后对甜味氨基酸进行计算,筛选出预测有较强甜味的氨基酸并将其组合成二肽化合物,根据二肽化合物的甜度预测结果筛选出可能的优质二肽甜味剂,其中D-Trp-D-Trp和D-Trp-D-Phe具有最高约1400倍蔗糖甜度。配体与甜味和苦味受体间的相互作用能通常呈正相关关系,结合相互作用模式与对接构象,推测这是由于氨基酸或二肽易于进入甜味和苦味受体的结合位点,体积相对较大的配体更容易与受体的氨基酸残基间产生更强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具有苯环结构的氨基酸或二肽化合物通常具有更高的甜度,这是由于苯环结构更易与受体氨基酸残基间产生疏水相互作用,该结论为设计新型二肽甜味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史卿[6](2019)在《人工甜味剂诱发小鼠葡萄糖耐受性改变及饮食调节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具有代谢惰性特征的人工甜味剂,至今已有超过20种广泛应用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和制药行业。但近年来,人工甜味剂的使用对机体健康的影响颇具争议,主要是以食品添加剂形式存在的非营养型甜味剂的消费。最近研究表明,甜味剂可能具有改变食欲或葡萄糖代谢的生理作用,而且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甜味剂与许多不良代谢结果相关,包括肥胖、糖尿病等代谢综合症。但是,关于甜味剂的长期使用对饮食行为及葡萄糖代谢的影响仍存在很多争议,而且对于造成上述现象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同时对是否可以通过饮食调节途径改变葡萄糖代谢异常的研究尚不明确。因此,本论文以C57BL/6小鼠、ICR小鼠、甜味受体Tas1r3敲除小鼠和无菌小鼠为实验动物,采用动物行为学、Western blot、实时荧光PCR及ELISA等多种方法相结合,首先分析了人工甜味剂长期暴露对小鼠摄食量、饮水量、体重及葡萄糖耐受性的影响;其次分析了三氯蔗糖暴露对肠道甜味受体和葡萄糖转运体的影响,探究基于甜味感受信号通路阐析葡萄糖耐受性受损的可能分子机制。最后,我们还探究了降低日粮中可消化淀粉含量是否可以改善人工甜味剂带来的负面结果。研究结果如下:1.人工甜味剂通过甜味信号通路诱发小鼠葡萄糖耐受性受损不同甜度(8、10、12、14、16和18)三氯蔗糖、AK糖和糖精持续1218周暴露6周龄雄性C57BL/6小鼠,纯净水暴露小鼠为空白对照组。结果发现:甜味剂暴露过程中,与对照组小鼠相比,人工甜味剂的长期暴露诱发小鼠血糖显着升高和葡萄糖耐受性受损,升高程度及耐受性受损程度与暴露时间呈正相关性。进一步通过甜度为814的三氯蔗糖暴露Tas1r3基因敲除小鼠和无菌小鼠进行暴露12周实验,发现甜味剂暴露对无菌小鼠与野生型小鼠具有相同的葡萄糖耐受性受损作用,但甜味剂对Tas1r3基因敲除小鼠血糖耐受性无影响。上述结果表明,甜味信号通路是潜在的人工甜味剂长期暴露诱发机体葡萄糖不耐受的作用靶点。2.人工甜味剂长期暴露上调甜味受体及葡萄糖转运体表达丰度甜度818三氯蔗糖暴露野生型小鼠,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甜味受体基因(Tas1r2、Tas1r3)和葡萄糖转运载体基因(Sglt-1、Glut2)在不同区段小肠中表达(包括十二指肠段、空肠前段、空肠中段、空肠后段和回肠段),结果发现:人工甜味暴露均会上调甜味受体和葡萄糖转运载体在5个肠段表达丰度,其中在十二指肠段上调作用最大;另外Tas1r2和Tas1r3上调作用与三氯蔗糖甜度呈正相关性,而Sglt-1、Glut2的表达随着三氯蔗糖甜度的升高先增强后减弱,且在三氯蔗糖甜度为12时达到最高水平。上述结果表明,甜味剂的加入可能通过增强甜味信号调控葡萄糖转运载体表达,从而实现其葡萄糖耐受性调节。3.日粮中可消化淀粉含量降低改善人工甜味剂诱发小鼠糖代谢紊乱不同可消化淀粉含量(55%、44%和33%,m/m)日粮、甜度12三氯蔗糖暴露6周龄雄性ICR小鼠,可消化淀粉含量66%(m/m)日粮、甜度12三氯蔗糖暴露小鼠为对照组,可消化淀粉含量66%(m/m)日粮、纯净水暴露小鼠为空白对照组。结果发现:三氯蔗糖暴露会导致糖代谢功能紊乱,包括血糖、胰岛素抵抗、甜味受体、葡萄糖转运载体和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显着增加;通过对上述指标的正向调节,日粮中可消化淀粉含量降低改善人工甜味剂诱发小鼠糖代谢紊乱,且可消化淀粉含量33%(m/m)日粮效果最显着。进一步通过可消化淀粉含量66%(m/m)日粮、不同甜度不同甜味剂(甜度10的AK糖、甜度8的糖精)暴露6周龄雄性C57BL/6小鼠6周后,降低日粮中可消化淀粉含量(33%,m/m)暴露6周,发现通过正向调节血糖、胰岛素抵抗、甜味受体、葡萄糖转运载体和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可消化淀粉含量33%(m/m)日粮可显着改善人工甜味剂诱发小鼠糖代谢紊乱。上述结果表明,饮食调节通过增强甜味信号调控葡萄糖转运载体表达,调节葡萄糖耐受性,改善葡萄糖代谢异常。总之,通过上述研究结果我们证明了,甜味信号途径是人工甜味剂诱发机体葡萄糖耐受性受损的潜在靶点,通过降低日粮中的可消化淀粉含量可以大大改善人工甜味剂诱发的葡萄糖代谢紊乱,诠释了人工甜味剂诱发葡萄糖耐受性受损和饮食调控的机制。上述研究结果可能为明确人工甜味剂诱发葡萄糖耐受性受损机制提供支撑,同时为缓解糖代谢紊乱奠定基础。

何明娟[7](2019)在《马槟榔甜蛋白基因(MabinlinⅡ)的密码子优化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文中研究说明植物甜蛋白是从植物种分离提取到的植物蛋白,由于甜蛋白甜度高、热量低、比合成甜味剂安全,不会导致肥胖、安全无毒等优点[1],使得甜蛋白作为新型甜味剂,广受青睐。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探索MabinlinⅡ甜蛋白在原核生物中的表达以及检测表达的蛋白的甜味。野生马槟榔植株主要分布在云南和广西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由于地理气候等自然原因,马槟榔植株数量稀少,濒危灭绝。本研究预期借助大肠杆菌表达载体,表达优化过的MabinlinⅡ甜蛋白基因,探究甜蛋白是否能大量表达。为MabinlinⅡ甜蛋白的开发提供一些理论基础。目前MabinlinⅡ甜蛋白基因已经能够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为了进一步提高表达量以及测定其甜味活性,在NCBI查询得到MabinlinⅡ甜蛋白基因全长序列,依据大肠杆菌对密码子的利用率不同,将稀有密码子置换为常用密码子,对468 bp长度的转座酶密码子进行了优化。本研究目的则是使用pET28a(+)作为克隆表达载体,E.coli BL21(DE3)作为表达菌,表达出密码子优化后的468 bp长度MabinlinⅡPlus甜蛋白基因和去掉序列中编码氨基酸的信号肽、N-端肽,C-端肽的321 bp长度的MabinlinⅡ(AB)Plus,比较这两段序列那种能更好的表达蛋白,并研究如何能提高蛋白表达量,为了获得更高效的表达,本研究还进行了表达条件优化,并用Western Blot对所表达的蛋白进行鉴定,用Ni-NTA琼脂糖树脂介质对得到的蛋白进行纯化,最后通过感官评定实验和电子舌测定对目的蛋白进行甜味测定。本实验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首先依据大肠杆菌对密码子的简并性和偏好性对MabinlinⅡ甜蛋白基因编码区序列(GI:1817545)的密码子进行优化,优化后的MabinlinⅡ甜味蛋白基因命名为MabinlinⅡPlus,去掉MabinlinⅡPlus序列中的信号肽、N-端肽,C-端肽,剪切后的基因命名为MabinlinⅡ(AB)Plus。用BamHI和XhoI分别对含有基因序列MabinlinⅡPlus和MabinlinⅡ(AB)Plus的克隆载体以及表达载体pET28a(+)的限定位点分别剪切,用T4 DNA连接酶将表达载体pET28a(+)分别与基因序列MabinlinⅡPlus和MabinlinⅡ(AB)Plus连接。根据用基因MabinlinⅡPlus和MabinlinⅡ(AB)Plus分别设计合适的PCR扩增引物对,将重组质粒pET28a(+)-MabinlinII Plus和pET28a(+)-MabinlinII(AB)Plus分别转化到DH5α感受态,平板划线过夜培养后用菌落PCR,取0.2 mL电泳结果阳性的质粒的菌液送往测序公司。测序成功的序列与原序列用BioEdit比较核苷酸序列。序列对比结果表明,重组表达载体pET28a(+)-MabinlinII Plus和pET28a(+)-MabinlinII(AB)Plus构建成功。第二部分为重组载体pET28a(+)-MabinlinII Plus和pET28a(+)-MabinlinII(AB)Plus的原核表达、表达条件的优化。本实验中选择BL21(DE3)作为表达的宿主菌,使得两个重组载体质粒在BL21(DE3)中表达,用SDS-PAGE(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重组载体pET28a(+)-MabinlinII Plus在蛋白分子量大约为26.0 kDa处有相对应的条带出现,经过对诱导剂IPTG浓度、诱导温度、诱导时间,诱导的起始生长量OD600等表达条件的优化,始终未见表达量有所提高;而重组载体pET28a(+)-MabinlinII(AB)Plus有明显的有明显的诱导表达条带,而且经过表达条件优化后蛋白条带有明显加深,即目的蛋白得到大量表达。将基因未经优化的重组载体BL21(DE3)/pET28a(+)-MabinlinII(AB)与优化后的重组载体BL21(DE3)/pET28a(+)-MabinlinII(AB)Plus在最优条件下进行诱导表达,取总蛋白SDS-PAGE分析,经Band-Scan凝胶成像系统分析,显示基因优化后的重组载体BL21(DE3)/pET28a(+)-MabinlinII(AB)Plus的表达量为33%,优化前的表达量为26%,基因优化后的重组载体的表达量比基因优化前提高了7%。第三部分为克隆载体pET28a(+)-MabinlinII(AB)Plus在BL21(DE3)产生的目的蛋白的纯化和鉴定。将大肠杆菌产生的菌体总蛋白用SDS-PAGE电泳分析,可观察到在19 kDa有符合预期的蛋白带,故我们采用Ni-NTA琼脂糖树脂介质,将反复冻融、超声破碎、离心取得的上清进行蛋白纯化,将最终收集的纯化样品用SDS-PAGE分析,并用Western Blot对所表达的蛋白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目的重组蛋白即为基因优化后的MabinlinⅡ甜蛋白。第四部分为MabinlinⅡ甜蛋白的甜味检测。选择两种甜味检测方法,第一种是感官检测,采用“A”-非“A”试验,评定人员品尝后能准确找出样品并说出样品味觉特点,与蔗糖标准溶液对比,样品有强烈的后甜感,可以明显将样品与对照区分开;“双盲”感官检验对样品进行评测结果显示甜蛋白的甜度约为2%标准蔗糖溶液的400倍。第二种是利用仿生电子舌对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用蔗糖、氯化钠、硫酸镁、柠檬酸、谷氨酸钠对照,比较样品的风味;测定不同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做标准曲线,定量分析结果显100 mL大肠杆菌生产的MabinlinⅡ甜蛋白的甜度等同于0.4 g纯度为99.7%的蔗糖的甜度。

火国涛[8](2018)在《甜味蛋白基因Brazzein在森林草莓中遗传转化的研究》文中提出草莓栽培面积广,栽培量大,已经成为我国水果生产的一大亮点。草莓营养价值丰富,富含多种氨基酸、果糖、柠檬酸、苹果酸、果胶、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B1、B2、烟酸及矿物元素钙、镁、磷、钾、铁等,这些营养元素对生长发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甜味蛋白具有甜度高、热量低和天然安全的特点,其作为一种新型的甜味剂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甜味蛋白最大的特点就是甜度高,大约是相同浓度蔗糖的几百倍甚至几千倍,而且甜味蛋白热量低,符合人们对于低热量食品的消费需求。近几年,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利用甜味蛋白高甜度的特点,将甜味蛋白基因转入植物中来改善植物食用部分的口感,已取得较大进展。草莓的食用部分由其花托发育而来。研究发现,矮牵牛花托特异性启动子FBP7也能在草莓果实(花托)中驱动基因表达。本研究构建了花托特异性启动子FBP7驱动的甜味蛋白基因Brazzein表达载体,采取农杆菌介导法(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转入森林草莓(Fragaria vesca)生态型Ruegen中,以获得甜味蛋白基因Brazzein在花托中特异表达的转基因植株。通过抗生素卡那霉素的筛选、GUS染色以及普通PCR验证得到含有FBP7-Brazzein基因的阳性森林草莓植株。以GAPDH基因为内参,经过荧光定量PCR,测定了转基因森林草莓果实中甜味蛋白基因Brazzein的相对表达量。通过折光计法测定了转基因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通过考马斯亮蓝法测定了蛋白质含量。通过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可溶性糖含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构建了由花托特异性启动子FBP7驱动的Brazzein基因表达载体,利用该载体使甜味蛋白基因Brazzein在草莓花托中特异性表达。构建的载体还含有由35S启动子驱动的GUS报告基因及卡那霉素抗性基因,以用于在草莓转化过程中将得到的植株进行初步的筛选及验证。2.以二倍体森林草毒生态型Ruegen的嫩叶为外植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进行了草莓叶片的遗传转化,并通过抗生素筛选、GUS染色、普通PCR等方法,筛选得到了 18株含有FBP7-Brazzein基因的森林草莓转基因株系。3.含有FBP7-Brazzein基因的组培苗经过炼苗,移植以及植物生长室的管理,取草莓果实粉果期过后2天的成熟红果通过荧光定量PCR、测定蛋白含量、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品尝实验。荧光定量PCR测定的16株转基因株系中甜味蛋白基因Brazzein均在果实中表达。测定了 13株含有FBP7-Brazzein基因草毒果实的蛋白质含量,其含量均显着高于野生型。测定了9株转基因株系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显着高于野生型。9株转基因株系的果实通过品尝,甜味与野生型相比均有上升。由此可以推测,在获得的FBP 7-Brazzein基因森林草莓果实中,甜味蛋白基因Brazzein得到表达。本研究还测定了 9株转基因株系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其中7个株系可溶性糖含量与野生型无显着性差异,2个株系果实可溶性糖含量高于野生型。我们的研究为用分子育种的方法改善草莓甜味、增加果实品种多样性提供了参考。

钱程[9](2018)在《不同糖代谢状态下胃肠功能变化及其调控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代谢异常状态如肥胖、糖尿病发生的原因与能量摄入和代谢失衡有关。这些患者往往需限制糖分的摄入,人造甜味剂具有甜度高而摄入后不产生热量的特点,已被批准用于控制患者体重和血糖。然而近年来有研究显示人造甜味剂可能通过肠道机制影响能量代谢,其健康获益存在争议。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肥胖和糖尿病状态下胃肠功能变化及肠道甜味受体(Sweet taste receptors,STRs)在其调控中的作用,明确常用人造甜味剂三氯蔗糖对糖代谢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肠道甜味信号传导通路机制。体外研究不同浓度三氯蔗糖、蔗糖及有无STRs阻断剂Lactisole对人肠道内分泌L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的影响。筛选出改变GLP-1分泌的目标浓度,进一步研究长期暴露于此浓度的高脂肥胖大鼠的胰岛素、胃肠激素及肠道STRs及葡萄糖转运蛋白(Glucose transporters,GTs)表达是否有适应性变化及其对血糖的影响。本论文首次证实了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大鼠及肥胖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回肠STRs亚基T1R3,下游信号分子及GLUT2表达失调,表明肠道STRs表达改变与糖代谢有关。其次,高脂肥胖大鼠中,小肠STRs或GTs表达变化可能不是调节GLP-1和酪酪肽(peptide tyrosine tyrosine,PYY)分泌的主要机制。最后,所选三氯蔗糖的浓度中,高脂喂养的肥胖大鼠灌胃0.78m M三氯蔗糖4周后,血糖较前降低,回肠T1R3及下游信号分子和SGLT-1的表达下调,此作用且可被Lactisole阻断,其余的浓度对血糖没有影响。综上,本论文通过对肥胖及糖尿病不同代谢紊乱状态下胃肠功能改变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证实肠道STRs表达改变与葡萄糖代谢水平相关。一定浓度的三氯蔗糖可改善肥胖2型糖尿病大鼠糖耐量异常,其甜度的折点及STRs阻断剂对于肥胖和糖尿病糖代谢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

查丽玲[10](2017)在《基于钙影像的甜味感应细胞模型建立及应用》文中认为人工甜味剂是一类能赋予食品甜味的添加剂,并被广泛运用于食品等加工领域,近年来,对人工甜味剂安全性质疑的研究不断,然而对于人工甜味剂对机体的影响机制还尚不明确。而对其甜度的评价也一直依赖于人的感官品评,仍然没有较直接的评价方法。由于品评人员个体、生活环境和阅历等生理和心理的差异,对甜度客观、真实感受的表达存在很大的制约性。人工甜味剂因其不提供或提供极低热量在食品加工业中流行起来,因此,建立一种简单客观的甜度评价方法极为重要。甜味感应细胞是指能够表达甜味受体蛋白且能够识别甜味打开下游信号通路的细胞。近十几年来,有不少研究指出了人工甜味剂与甜味受体结合,引起胞内甜味信号转导因子Ca2+浓度的变化。本文正是从甜味剂甜度和味觉感受基础的角度,以甜味感应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钙影像的方法建立甜味感应细胞模型NCI-H716细胞,对其暴露甜度12的人工甜味剂sucralose,通过qPCR,Western blot等实验技术观察T1R2/T1R3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基于甜味受体表达量变化的基础,通过钙影像技术观察人工甜味剂刺激的胞内Ca2+释放与T1R2/T1R3表达量相关性,人工甜味剂甜度,甜味受体表达量与甜味剂刺激的胞内Ca2+浓度增量值是否成绝对的正相关性,从而初步探究基于甜味感应细胞钙影像的甜度检测方法。同时深入探讨了人工甜味剂影响机体健康的机制。本课题旨在研究人工甜味剂甜度,甜味感应细胞T1R2/T1R3表达量以及甜味剂刺激的胞内Ca2+浓度增量值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如下:(1)甜味感应细胞模型的建立对HEK-293细胞瞬时表达甜味受体,通过qPCR的方式在基因水平对蛋白表达进行鉴定,成功构建了瞬时表达甜味受体的HEK-293细胞(HEK-293T),另外用甜度600的sucralose同时刺激STC-1、NCI-H716和HEK-293T细胞,比较刺激引起的胞内Ca2+浓度增量值,最终确定NCI-H716细胞为最佳的甜味感应细胞模型。(2)人工甜味剂长期暴露促进甜味感应细胞甜味受体蛋白表达量在本实验室前期小鼠sucralose甜度偏好研究的基础上,选择甜度6和12的sucralose作为NCI-H716细胞的暴露甜度,甜度12的sucralose能够更好的促进甜味受体蛋白表达。随后,用甜度12的sucralose暴露NCI-H716细胞,通过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对暴露前后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进行鉴定,发现均有较显着的增强表达。可知,甜度12的sucralose长期暴露NCI-H716细胞,可以诱导甜味受体蛋白表达量的增加。(3)甜味受体蛋白表达量的增加促进人工甜味剂刺激的胞内Ca2+浓度增量增加基于sucralose诱导的NCI-H716细胞甜味受体蛋白表达量增加,同等刺激条件下,胞内Ca2+浓度增量随着甜味受体蛋白表达量增加而增加。在不同甜度AK和sucralosre刺激NCI-H716细胞,发现胞内Ca2+浓度增量与人工甜味剂甜度呈正相关性,而等甜度的AK和sucralose同样条件下刺激的胞内Ca2+浓度增量不一致。(4)sucralose(一定甜度范围内)可用甜味剂刺激的胞内Ca2+浓度增量值来评估甜度。通过计算单位受体单位甜度AK和sucralose刺激的胞内Ca2+浓度增量值,发现,sucralose在甜度200-600之间,单位受体单位甜度刺激引起的胞内Ca2+增量值(AUC)是一致的,将这个值作为一个常数(K),可得到甜度等于单位受体单位甜度刺激的胞内Ca2+增量值比上常数,即:Sweetness=AUC/K(1)然而AK在选择的刺激甜度范围内,单位受体单位甜度刺激的胞内Ca2+增量值不一致,还不能得到常数K值。综上所述,人工甜味剂甜度,甜味受体表达量与甜味剂刺激的胞内Ca2+浓度增量值在一定刺激甜度范围内成绝对的正相关性,这就为探究基于甜味感应细胞钙影像的甜味剂甜度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二、基因技术高甜度蛋白通过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因技术高甜度蛋白通过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罗汉果发酵饮品的制备与罗汉果甜苷风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罗汉果概述
        1.2.1 罗汉果简介
        1.2.2 罗汉果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
        1.2.3 罗汉果的加工现状
    1.3 罗汉果发酵饮品概述
        1.3.1 发酵饮品概述
        1.3.2 罗汉果发酵酒的研究现状
        1.3.3 罗汉果发酵酒制备存在的问题
        1.3.4 溶菌酶概况
    1.4 罗汉果甜苷概述
        1.4.1 罗汉果甜苷概况
        1.4.2 罗汉果甜苷外观
        1.4.3 罗汉果甜苷的化学结构
    1.5 罗汉果甜苷风味概述
        1.5.1 罗汉果甜苷与其它非营养甜味剂风味对比
        1.5.2 罗汉果甜苷味质改善现状
        1.5.3 复配型甜味剂概述
    1.6 罗汉果甜苷风味评定方法
        1.6.1 甜味剂评定方法
        1.6.2 罗汉果甜苷风味评定研究现状
    1.7 立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1.7.1 立题依据
        1.7.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罗汉果发酵酒的制备及风味
    2.1 引言
    2.2 仪器与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罗汉果发酵酒制备工艺流程
        2.3.2 发酵工艺优化
    2.4 主要分析方法
        2.4.1 酒精含量的测定
        2.4.2 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2.4.3 pH的测定
        2.4.4 糖度的测定
        2.4.5 感官评定
        2.4.6 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2.4.7 GC-MS测定挥发性成分
    2.5 结果与分析
        2.5.1 果浆初始糖度对果酒发酵的影响
        2.5.2 酿酒酵母种类及酵母添加量的影响
        2.5.3 主发酵温度的确定
        2.5.4 主发酵时间的选择
        2.5.5 后酵温度的确定
        2.5.6 后酵时间的选择
        2.5.7 正交试验法优化罗汉果酒发酵工艺
        2.5.8 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下的验证试验
        2.5.9 果酒的抗氧化性分析
        2.5.10 罗汉果酒风味物质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溶菌酶应用于罗汉果酒的酿造过程初探
    3.1 引言
    3.2 仪器与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果浆中纤维素含量的测定
        3.3.2 溶菌酶酶活力的测定
        3.3.3 果酒发酵过程中溶菌酶作为抑菌剂与其它抑菌剂的对比
        3.3.4 溶菌酶对酿酒酵母活力和生长的影响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罗汉果浆中纤维素含量的测定
        3.4.2 溶菌酶酶活力的测定
        3.4.3 抑菌剂的加入对发酵果酒的影响
        3.4.4 溶菌酶对酿酒酵母活力和生长的影响
        3.4.5 溶菌酶对罗汉果浆中纤维素降解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罗汉果甜苷的甜味分析及口感优化
    4.1 引言
    4.2 仪器与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罗汉果甜苷及其它非营养型甜味剂的感官评定
        4.3.2 复配型甜味剂增效系数的测定及风味评定
        4.3.3 复配甜味剂的口感优化
        4.3.4 甜味剂感官评定的样品准备
        4.3.5 甜味剂评定人员的确定
        4.3.6 复配甜味剂在冰红茶饮料中的应用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罗汉果甜苷的感官评定
        4.4.2 非营养型甜味剂的感官评定
        4.4.3 罗汉果甜苷与不同甜味剂混用时的协同作用及风味评定
        4.4.4 复配甜味剂的口感优化
        4.4.5 复配甜味剂在冰红茶饮料中的应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通过计算方法探究单一组分罗汉果甜苷的甜/苦味
    5.1 引言
    5.2 计算文件及平台
        5.2.1 计算文件
        5.2.2 计算平台
    5.3 计算方法
        5.3.1 对小分子配体进行预处理
        5.3.2 味觉受体的同源建模
        5.3.3 分子对接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对小分子配体文件进行预处理
        5.4.2 味觉受体的同源建模
        5.4.3 罗汉果甜苷分子的计算结果分析
        5.4.4 未知风味罗汉果甜苷分子的计算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2)甜茶苷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致龋性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实验一、甜茶苷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生长及产酸状况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菌株
        1.1.2 主要实验试剂
        1.1.3 主要实验仪器
        1.1.4 培养基、试剂液体的配制
        1.2 实验方法
        1.2.1 变异链球菌复苏、鉴定和标准菌悬液的制备
        1.2.2 甜茶苷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生长的影响
        1.2.3 甜茶苷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代谢产酸的影响
        1.3 统计学分析
    2. 实验结果
        2.1 菌株鉴定结果
        2.2 甜茶苷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生长的影响
        2.3 甜茶苷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代谢产酸的影响
    3. 讨论
实验二、甜茶苷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菌量及菌活力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菌株
        1.1.2 主要实验试剂
        1.1.3 主要实验仪器
        1.1.4 培养基、试剂液体的配制
        1.2 实验方法
        1.2.1 变异链球菌复苏、增菌和标准菌悬液的制备
        1.2.2 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的形成
        1.2.3 甜茶苷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菌量的影响
        1.2.4 甜茶苷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菌活力的影响
        1.3 统计学分析
    2. 实验结果
        2.1 甜茶苷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的生物量的影响
        2.2 甜茶苷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菌活力的影响
    3. 讨论
实验三、甜茶苷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形态结构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菌株
        1.1.2 主要实验试剂
        1.1.3 主要实验仪器
        1.1.4 培养基、试剂液体的配制
        1.2 实验方法
        1.2.1 变异链球菌复苏、增菌和标准菌悬液的制备
        1.2.2 树脂片的制作
        1.2.3 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的形成
        1.2.4 生物膜扫描电镜观察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实验四、甜茶苷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多糖含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菌株
        1.1.2 主要实验试剂
        1.1.3 主要实验仪器
        1.1.4 培养基、试剂液体的配制
        1.2 实验方法
        1.2.1 变异链球菌复苏、增菌和标准菌悬液的制备
        1.2.2 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的形成
        1.2.3 苯酚硫酸法测定变异链球菌生物膜中多糖产量
        1.3 统计学分析
    2. 实验结果
        2.1 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标准曲线结果
        2.2 变异链球菌生物膜产生多糖含量的测定
    3. 讨论
实验五、甜茶苷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致龋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菌株
        1.1.2 主要实验试剂
        1.1.3 主要实验仪器和耗材
        1.1.4 培养基、试剂液体的配制
        1.2 实验方法
        1.2.1 变异链球菌复苏、增菌和标准菌悬液的制备
        1.2.2 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的形成
        1.2.3 RNA提取
        1.2.4 RNA质量及浓度测定
        1.2.5 反转录(根据Takara反转录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2.6 Real-time PCR
        1.3 统计学分析
    2. 实验结果
        2.1 变异链球菌生物膜RNA提取结果及引物检验结果
        2.2 甜茶苷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相关致龋毒力基因表达情况的影响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非致龋性甜味剂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3)罗汉果叶绿体基因组组装分析及葫芦二烯醇合酶基因转录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罗汉果属资源研究进展
        1.1 现有罗汉果属野生资源
        1.2 罗汉果S.grosvenorii种质资源育种现状
        1.3 叶绿体基因组在罗汉果物种鉴定的展望
    2 罗汉果中甜苷合成通路研究进展
        2.1 罗汉果甜苷类化合物
        2.2 葫芦二烯醇研究进展
        2.3 罗汉果甜苷合成途径
    3 植物转录因子研究
        3.1 转录因子的结构特征及分类
        3.2 转录因子的研究方法
        3.3 罗汉果中转录因子研究现状
    4 植物基因启动子研究
        4.1 启动子生物信息学预测及功能片段分析
        4.2 响应外源植物激素的顺式作用元件
        4.3 酵母单杂交及凝胶阻滞迁移实验
        4.4 展望
    5 本课题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5.1 研究目的及内容
        5.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5.3 本研究的意义
        5.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罗汉果叶绿体基因组研究
    1 实验试剂及仪器
        1.1 实验试剂
        1.2 实验仪器耗材
    2 实验材料及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植物基因组DNA提取
        2.3 DNA测序
        2.4 叶绿体基因组序列拼接及组装
        2.5 叶绿体基因组基因注释及结构分析
        2.6 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重复序列及SSR分析
        2.7 叶绿体基因组比较及选择压力分析
        2.8 分子标记设计及验证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罗汉果属叶绿体基因组结构
        3.2 IR/SC边界及IR的收缩和扩张
        3.3 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分析
        3.4 重复结构及SSRs分析
        3.5 序列分歧及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3.6 葫芦科内物种叶绿体基因组聚类分析
        3.7 进化选择压力分析
        3.8 分子标记设计及验证结果分析
    4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外源植物激素对罗汉果甜苷合成途径的影响研究
    1 所用试剂及仪器
        1.1 主要试剂及生物试剂盒
        1.2 主要仪器设备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外源植物激素刺激罗汉果叶及果
        2.2 GC-MS和LC-MS检测化学成分含量及石蜡切片显微观察
        2.3 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检测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表达量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外源激素处理罗汉果后化学成分含量分析以及显微观察结果
        3.2 外源激素处理罗汉果后关键基因相对表达量分析
    4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酵母单杂交筛选与SgCDS启动子互作的转录因子
    1 所用试剂及仪器
        1.1 主要试剂及生物试剂盒
        1.2 主要仪器设备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构建SgCDS基因高表达的cDNA质粒文库
        2.2 SgCDS基因启动子序列的克隆及分析
        2.3 构建酵母单杂交诱饵载体菌株
        2.4 酵母单杂交筛选与诱饵序列CSPF2互作的转录因子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罗汉果SgCDS高表达的cDNA质粒文库建立
        3.2 罗汉果SgCDS启动子克隆及功能分析
        3.3 与SgCDS启动子互作的转录因子的筛选分析
    4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与SgCDS启动子互作的候选转录因子的研究
    1 实验试剂耗材及仪器
        1.1 实验试剂耗材及生物反应试剂盒
        1.2 实验仪器设备
    2 实验材料及方法
        2.1 候选转录因子基因全长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2 候选转录因子酵母单杂交回复验证
        2.3 候选转录因子亚细胞定位验证
        2.4 候选转录因子基因沉默和过表达验证
        2.5 候选转录因子蛋白原核表达
        2.6 候选转录因子与顺式元件互作验证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候选转录因子克隆及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
        3.2 候选转录因子酵母单杂交回复验证
        3.3 候选转录因子亚细胞定位验证结果
        3.4 候选转录因子基因沉默与过表达
        3.5 候选转录因子原核表达与EMSA验证
    4 讨论与小结
第六章 结论、展望及创新点
    1 结论
    2 创新点
    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附录

(4)毕赤酵母中糖基转移酶(UGT76G1)与蔗糖合成酶(SUS)的异源表达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甜菊糖及其衍生物的概述
        1.1.1 甜菊糖的简介
        1.1.2 甜菊糖苷的组成,结构及其性质
        1.1.3 甜菊糖苷的生物合成途径
    1.2 酶法合成莱鲍迪苷A的研究现状
        1.2.1 莱鲍迪苷A的合成方法
        1.2.2 糖基转移酶及蔗糖合成酶的来源和重组表达
    1.3 毕赤酵母表达系统
        1.3.1 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的优势
        1.3.2 毕赤酵母外源蛋白高效表达策略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以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4.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UDP-糖基转移酶与蔗糖合成酶体外偶联催化合成RA
    2.1 引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2 质粒、菌株与引物
        2.2.3 分子克隆工具酶及试剂
        2.2.4 溶液的配置
        2.2.5 培养基的配置
    2.3 实验流程
    2.4 实验方法
        2.4.1 菌体的培养
        2.4.2 菌种的保存
        2.4.3 UGT76G1和mb SUS重组质粒的构建
        2.4.4 重组毕赤酵母菌株的构建
        2.4.5 重组毕赤酵母酶活的测定
        2.4.6 双酶不同酶活比例对体外催化合成RA
        2.4.7 HPLC分析RA
    2.5 结果与讨论
        2.5.1 UGT76G1和mb SUS重组质粒的构建
        2.5.2 重组毕赤酵母菌株的构建
        2.5.3 重组毕赤酵母菌株的甲醇诱导及产酶分析
        2.5.4 双酶体外偶联催化合成RA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拷贝胞内共表达重组毕赤酵母菌株全细胞催化合成RA
    3.1 引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主要仪器与设备
        3.2.2 质粒、菌株与引物
        3.2.3 主要试剂
        3.2.4 主要培养基与溶液配制
    3.3 实验方法
        3.3.1 重组载体PHKA-U76的构建
        3.3.2 多拷贝重组质粒的构建
        3.3.3 多拷贝共表达重组毕赤酵母菌株的构建
        3.3.4 重组毕赤酵母拷贝数的鉴定
        3.3.5 多拷贝重组菌株中酶活力测定
        3.3.6 不同比例多拷贝重组菌株全细胞催化合成RA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糖基转移酶UGT76G1多拷贝重组质粒的构建
        3.4.2 蔗糖合成酶mbSUS多拷贝重组质粒的构建
        3.4.3 多拷贝重组酶毕赤酵母菌株的构建及鉴定
        3.4.4 多拷贝重组毕赤酵母菌株拷贝数的鉴定
        3.4.5 不同拷贝数对重组菌株催化能力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小分子甜味剂与甜/苦味受体的相互作用以及甜度构效关系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新型非营养型甜味剂
        1.2.1 甜菊糖苷
        1.2.2 二肽甜味剂
    1.3 味觉受体
        1.3.1 人体甜味受体
        1.3.2 人体苦味受体
    1.4 同源建模与分子对接
        1.4.1 同源建模
        1.4.2 分子对接
    1.5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5.1 立题依据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甜味和苦味受体的同源建模
    2.1 引言
    2.2 计算文件及平台
        2.2.1 计算文件
        2.2.2 计算平台
    2.3 计算方法
        2.3.1 对人体甜味受体进行建模
        2.3.2 对人体苦味受体进行建模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对甜味受体进行单模板建模
        2.4.2 对甜味受体进行双模板建模
        2.4.3 对苦味受体进行建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甜菊糖苷的结构与其甜味和苦味间的构效关系
    3.1 引言
    3.2 计算文件及平台
        3.2.1 计算文件
        3.2.2 计算平台
    3.3 计算方法
        3.3.1 对小分子配体进行预处理
        3.3.2 受体蛋白结合位点和活性域的确定
        3.3.3 Libdock分子对接
        3.3.4 CDOCKER分子对接
    3.4 结果与讨论
        3.4.1 计算文件的预处理
        3.4.2 天然甜菊糖苷分子对接结果分析
        3.4.3 改性葡萄糖基甜菊糖苷分子对接结果分析
        3.4.4 甜菊糖苷呈味关键氨基酸残基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二肽化合物的结构与其甜味和苦味间的构效关系
    4.1 引言
    4.2 计算文件及平台
        4.2.1 计算文件
        4.2.2 计算平台
    4.3 计算方法
        4.3.1 计算文件的准备
        4.3.2 计算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计算文件的预处理
        4.4.2 二肽甜味剂分子对接结果分析
        4.4.3 选择用于构建二肽化合物的氨基酸
        4.4.4 二肽化合物分子对接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人工甜味剂诱发小鼠葡萄糖耐受性改变及饮食调节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注释
第1章 引言
    1.1 甜味物质摄入与人体健康
        1.1.1 人工甜味剂与人体健康
        1.1.2 甜味味觉
    1.2 甜味味觉感受的生物学基础
        1.2.1 甜味受体
        1.2.2 肠道甜味受体
        1.2.3 甜味信号通路
    1.3 人工甜味剂对代谢的影响
    1.4 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
        1.4.1 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1.4.2 碳水化合物的消化
        1.4.3 淀粉对体重和代谢的影响
        1.4.4 淀粉摄入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1.5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5.1 选题背景
        1.5.2 研究目标、内容及意义
第2章 人工甜味剂对小鼠糖耐受性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动物
        2.2.2 主要试剂及溶液配制
        2.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设计与方法
        2.3.1 实验技术路线
        2.3.2 小鼠体重、摄食量和饮水量的统计
        2.3.3葡萄糖耐受性追踪实验
    2.4 实验结果
        2.4.1 人工甜味剂对野生型小鼠体重、进食量及饮水量的影响
        2.4.2 人工甜味剂对野生型小鼠糖耐受的影响
        2.4.3 野生型小鼠葡萄糖耐受性变化的追踪
        2.4.4 三氯蔗糖对不同小鼠体重、进食量及饮水量的影响
        2.4.5 三氯蔗糖对不同小鼠糖耐受性的影响
    2.5 讨论
    2.6 结论
第3章 人工甜味剂对小鼠小肠甜味受体表达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动物
        3.2.2 主要试剂及溶液配制
        3.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设计与方法
        3.3.1 实验技术路线
        3.3.2 小肠组织取样
        3.3.3 小肠甜味受体基因和葡萄糖转运体基因表达
        3.3.4 胰岛素测定
        3.3.5 HbA1c测定
    3.4 实验结果
        3.4.1 三氯蔗糖对小鼠小肠甜味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3.4.2 三氯蔗糖对小鼠小肠葡萄糖转运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3.4.3 三氯蔗糖暴露后胰岛素的变化
        3.4.4 三氯蔗糖暴露后HbA1c的变化
    3.5 讨论
    3.6 结论
第4章 降低日粮中可消化淀粉含量对人工甜味剂诱发的小鼠糖代谢紊乱的调节作用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实验饲料
        4.2.2 实验动物
        4.2.3 主要试剂
        4.2.4 主要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设计与方法
        4.3.1 实验技术路线
        4.3.2 葡萄糖耐受性检测
        4.3.3 胰岛素水平测试
        4.3.4 免疫印迹法检测甜味受体蛋白
        4.3.5 甜味受体和葡萄糖转运体基因表达
        4.3.6 糖类在十二指肠吸收率的测定
    4.4 实验结果
        4.4.1 LDC对三氯蔗糖暴露小鼠体重和饮水量的影响
        4.4.2 LDC对三氯蔗糖暴露小鼠糖耐受和空腹胰岛素的影响
        4.4.3 LDC对三氯蔗糖暴露小鼠十二指肠甜味受体蛋白的影响
        4.4.4 LDC对三氯蔗糖暴露小鼠十二指肠甜味受体和葡萄糖转运体基因的影响
        4.4.5 LDC对三氯蔗糖暴露小鼠十二指肠糖类吸收的影响
        4.4.6 LDC3 对人工甜味剂暴露小鼠体重和饮水量的影响
        4.4.7 LDC3 对人工甜味剂暴露小鼠糖耐受的影响
        4.4.8 LDC3 对人工甜味剂暴露小鼠空腹胰岛素的影响
        4.4.9 LDC3 对人工甜味剂暴露小鼠十二指肠甜味受体和葡萄糖转运体的影响
        4.4.10 LDC3 对人工甜味剂暴露小鼠十二指肠糖类吸收的影响
    4.5 讨论
    4.6 结论
第5章 结论
    5.1 结论
    5.2 不足及展望
    5.3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马槟榔甜蛋白基因(MabinlinⅡ)的密码子优化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tract
引言
    1 甜蛋白的种类
    2 甜蛋白的研究进展
    3 甜蛋白MabinlinⅡ的特性和应用
    4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MabinlinⅡ的密码子优化及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1 材料
        1.1 MabinlinⅡ Plus与 MabinlinⅡ(AB)Plus的优化合成
        1.2 质粒和菌株
        1.3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1.4 主要实验试剂、试剂盒
        1.5 试剂的配制
    2 方法
        2.1 重组表达载体pET28a(+)-MabinlinⅡ Plus的构建
        2.1.1 质粒pUC57-simple-MabinlinⅡ Plus的提取
        2.1.2 获取MabinlinⅡ Plus
        2.1.2.1 MabinlinⅡ Plus的克隆
        2.1.2.2 检测电泳
        2.1.2.3 回收电泳
        2.1.2.4 割胶回收
        2.1.3 载体pET28a(+)的酶切
        2.1.4 连接和转化
        2.1.4.1 片段MabinlinⅡ Plus与 pET28a(+)连接
        2.1.4.2 克隆载体pET28a(+)-MabinlinⅡ Plus转化到DH5α
        2.1.5 DH5α/pET28a(+)-MabinlinⅡ Plus菌液的PCR鉴定
        2.1.6 重组质粒pET28a(+)-MabinlinⅡ Plus测序
        2.2 重组表达载体pET28a(+)-MabinlinⅡ(AB)Plus的构建
        2.2.1 获取MabinlinⅡ(AB)Plus
        2.2.2 载体pET28a(+)的酶切
        2.2.3 连接和转化
        2.2.3.1 片段MabinlinⅡ(AB)Plus与 pET28a(+)连接
        2.2.3.2 pET28a(+)-MabinlinⅡ(AB)Plus转化至DH5α
        2.2.4 DH5α/pET28a(+)-MabinlinⅡ(AB)Plus菌液的PCR鉴定
        2.2.5 重组质粒pET28a(+)-MabinlinⅡ(AB)Plus测序
        2.3 实验结果
        2.3.1 MabinlinⅡ Plus与 MabinlinⅡ(AB)Plus的优化、合成
        2.3.2 目的片段MabinlinⅡ Plus的获得
        2.3.3 载体片段的获得
        2.3.4 目的片段MabinlinⅡ(AB)Plus的获得
        2.3.5 重组载体DH5α/pET28a(+)-MabinlinⅡ Plus的构建
        2.3.6 重组载体DH5α/pET28a(+)-MabinlinⅡ(AB)Plus的构建
        2.4 小结
第二章 重组载体在BL21(DE3)中的诱导表达
    1 材料
        1.1 菌株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试剂
        1.4 主要试剂配制
    2 方法
        2.1 BL21(DE3)/pET28a(+)-MabinlinⅡ Plus工程菌的构建
        2.2 pET28a(+)-MabinlinⅡ Plus的诱导表达
        2.2.1 pET28a(+)-MabinlinⅡ Plus的表达条件初探
        2.2.2 重组蛋白的SDS-PAGE分析
        2.2.3 pET28a(+)-MabinlinⅡ Plus表达条件优化
        2.3 BL21(DE3)/pET28a(+)-MabinlinⅡ(AB)Plus的构建
        2.4 pET28a(+)-MabinlinⅡ(AB)Plus的诱导表达
        2.4.1 pET28a(+)-MabinlinⅡ(AB)Plus的表达条件初探
        2.4.2 pET28a(+)-MabinlinⅡ(AB)Plus表达条件优化
        2.4.2.1 诱导剂浓度的探索
        2.4.2.2 诱导剂温度的探索
        2.4.2.3 起始生长量的探索
        2.4.2.4 诱导时间的探索
        2.5 探究密码子优化前后的目的蛋白表达量
    3 结果
        3.1 pET28a(+)-MabinlinⅡ Plus的初步诱导
        3.2 pET28a(+)-MabinlinⅡ Plus的表达条件优化
        3.3 pET28a(+)-MabinlinⅡ(AB)Plus的初步诱导
        3.4 pET28a(+)-MabinlinⅡ(AB)Plus的表达条件优化
        3.4.1 最适IPTG浓度的确定
        3.4.2 最佳诱导剂温度的确定
        3.4.3 最适起始生长量的确定
        3.4.4 最佳诱导时间的确定
        3.5 密码子优化的前后目的蛋白表达量比较
    4 小结
第三章 MabinlinⅡ甜蛋白的纯化及鉴定
    1 材料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试剂
        1.4 主要实验试剂的配制
    2 方法
        2.1 Mabinlin Ⅱ甜蛋白的纯化
        2.1.1 细菌的培养
        2.1.2 纯化样品的制备
        2.1.3 Mabinlin Ⅱ甜蛋白的的Ni-NTA亲和纯化
        2.1.4 纯化得到的Mabinlin Ⅱ甜蛋白SDS-PAGE分析
        2.2 Mabinlin Ⅱ甜蛋白的Western Blot分析
        2.2.1 转膜
        2.2.2 免疫反应
        2.2.3 辣根过氧化物酶(DAB)法检测
    3 结果
    4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MabinlinⅡ蛋白的甜味检测
    1 材料
        1.1 样品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实验仪器
        1.4 试剂的配制
    2 方法
        2.1 样品处理
        2.2 “A”-非“A”试验
        2.3 “双盲”感官检验
        2.4 电子舌测定分析
        2.4.1 甜蛋白定性分析方法
        2.4.2 甜蛋白定量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感官评定结果
        3.2 电子舌测定结果
        3.2.1 甜蛋白样品的定性分析
        3.2.2 甜蛋白样品的定量分析
    4 小结与讨论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甜味蛋白基因Brazzein在森林草莓中遗传转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绪论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草莓转基因研究进展
        1.1 草莓抗病转基因
        1.2 草莓抗逆转基因
        1.3 草莓抗虫害转基因
        1.4 草莓果实品质改良转基因
    2 甜味蛋白研究进展
        2.1 甜味蛋白概述
        2.2 甜味蛋白Brazzein特征
        2.3 Brazzein蛋白结构与甜味活性的关系
        2.4 甜味蛋白Brazzein转化植物的研究进展
    3 果实特异性启动子
        3.1 2A11启动子
        3.2 PG启动子
        3.3 FBP启动子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甜味蛋白基因Brazzein的载体构建及其在森林草莓Ruegen中的转化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及表达载体
        1.1.2 外植体
        1.1.3 主要生化试剂
        1.2 方法
        1.2.1 目的基因的合成
        1.2.2 引物设计
        1.2.3 目的基因的扩增
        1.2.4 目的片段的切胶回收
        1.2.5 载体构建
        1.2.6 转化外植体准备
        1.2.7 农杆菌侵染转化
        1.2.8 GUS染色
        1.2.9 PCR验证
        1.2.10 组培苗定植
    2 结果与分析
        2.1 目的片段PCR扩增结果
        2.2 转化植株的获得
        2.3 GUS染色结果
        2.4 基因组DNA验证结果
    3 讨论
第三章 森林草莓Brazzein基因表达水平分析及果实甜味鉴定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果实总RNA的提取
        1.2.2 RNA电泳分析
        1.2.3 RNA纯度检验
        1.2.4 实时荧光定量PCR
        1.2.5 蛋白浓度测定
        1.2.6 甜度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RT-qPCR结果
        2.2 蛋白含量
        2.3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2.4 品尝结果分析
    3 讨论
全文结论
创新点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不同糖代谢状态下胃肠功能变化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肠道甜味受体的发现
    2.肠道甜味受体与胃肠激素的分泌
    3.肠道甜味受体与葡萄糖吸收
    4.人造甜味剂对肠道甜味受体信号通路调节及胃肠激素和葡萄糖吸收的影响
第二章 肥胖大鼠模型中胃肠激素的分泌以及甜味受体和葡萄糖转运蛋白表达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基本化学试剂
        2.2.2 试剂盒及耗材
        2.2.3 仪器
        2.2.4 动物及饲料
    2.3 试验方法
        2.3.1 动物和实验设计
        2.3.2 胃内葡萄糖耐量试验(Intragastric glucose tolerance test,IGGTT)
        2.3.3 组织标本采集
        2.3.4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2.3.5 组织总RNA提取、RNA纯度鉴定及定量分析、相对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的基因表达
        2.3.6 统计分析
    2.4 实验结果
        2.4.1 肥胖大鼠模型血糖、血浆胰岛素和胃肠激素变化
        2.4.2 肥胖大鼠模型,小肠和下丘脑中甜味受体和葡萄糖转运蛋白的相对转录水平的改变
    2.5 讨论
第三章 细胞及肥胖大鼠模型三氯蔗糖及甜味受体阻断剂长期暴露对胃肠激素分泌以及甜味受体和葡萄糖转运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基本化学试剂
        3.2.2 试剂盒及耗材
        3.2.3 仪器
        3.2.4 哺乳动物细胞株
        3.2.5 实验动物及饲料
    3.3 试验方法
        3.3.1 细胞培养
        3.3.2 细胞实验过程
        3.3.3 动物和实验设计
        3.3.4 胃内葡萄糖耐量试验(Intragastric glucose tolerance test,IGGTT)
        3.3.5 组织标本采集
        3.3.6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胰岛素浓度、血清总GLP-1浓度和血清GIP浓度
        3.3.7 细胞总RNA提取、组织总RNA提取、RNA纯度鉴定及定量分析、Real-time PCR
        3.3.8 统计分析
    3.4 实验结果
        3.4.1 三氯蔗糖、蔗糖及甜味受体阻断剂对NCI-H716肠道内分泌细胞GLP-1分泌的影响
        3.4.2 三氯蔗糖、蔗糖及甜味受体阻断剂对大鼠肥胖模型血糖的影响
        3.4.3 三氯蔗糖、蔗糖及甜味受体阻断剂对大鼠肥胖模型血清胰岛素的影响
        3.4.4 三氯蔗糖、蔗糖及甜味受体阻断剂对大鼠肥胖模型血清GLP-1分泌的影响
        3.4.5 三氯蔗糖、蔗糖及甜味受体阻断剂对大鼠肥胖模型血清GIP分泌的影响
        3.4.6 三氯蔗糖、蔗糖及甜味受体阻断剂对大鼠十二指肠STRs及其下游信号表达的影响
        3.4.7 三氯蔗糖、蔗糖及甜味受体阻断剂对大鼠回肠STRs及其下游信号表达的影响
        3.4.8 三氯蔗糖、蔗糖及甜味受体阻断剂对大鼠十二指肠及回肠葡萄糖转运蛋白表达的影响
    3.5 讨论
第四章 糖尿病大鼠肠道甜味受体及肠促胰素分泌的变化及其机制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基本化学试剂
        4.2.2 试剂盒及耗材
        4.2.3 仪器
        4.2.4 动物及饲料
    4.3 试验方法
        4.3.1 动物和实验设计
        4.3.2 胃内葡萄糖耐量试验(Intragastric glucose tolerance test,IGGTT)
        4.3.3 组织标本采集
        4.3.4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胰岛素浓度和血清总GLP-1浓度
        4.3.5 组织总RNA提取、RNA纯度鉴定及定量分析、Real-time PCR
        4.3.6 统计分析
    4.4 实验结果
        4.4.1 甜味分子及其下游信号分子在大鼠回肠中的表达
        4.4.2 大鼠血糖浓度、血浆胰岛素浓度以及GLP-1浓度的改变
    4.5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在学期间获奖情况

(10)基于钙影像的甜味感应细胞模型建立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甜味感应生物学基础
        1.1.1 甜味感应细胞研究模型
        1.1.1.1 肠道甜味感应细胞
        1.1.1.2 其他组织甜味感应细胞
        1.1.2 甜味感应关键因子
        1.1.3 甜味信号转导途径
    1.2 人工甜味剂与甜度研究的进展
        1.2.1 人工甜味剂安全性研究现状
        1.2.2 甜度
        1.2.2.1 甜度定义及意义
        1.2.2.2 甜度检测现状
    1.3 研究目标、意义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3.3 实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甜味感应细胞培养及筛选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2.2.1 菌种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2.3 实验主要试剂的配制
    2.3 实验技术路线与方法
        2.3.1 实验技术路线
        2.3.2 STC-1细胞的培养
        2.3.2.1 细胞的复苏
        2.3.2.2 细胞的传代
        2.3.2.3 细胞冻存
        2.3.3 NCI-H716细胞培养
        2.3.3.1 细胞复苏
        2.3.3.2 细胞传代
        2.3.3.3 细胞冻存
        2.3.4 HEK-293细胞培养
        2.3.4.1 细胞复苏
        2.3.4.2 细胞传代
        2.3.4.3 细胞冻存
        2.3.5 甜味受体蛋白瞬时表达于HEK-293细胞
        2.3.5.1 质粒转化
        2.3.5.2 质粒提取
        2.3.5.3 质粒转染
        2.3.6 瞬时转染mRNA水平的检验
        2.3.6.1 细胞总RNA的提取
        2.3.6.2 qPCR(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2.3.7 通过钙影像技术筛选甜味感应细胞
        2.3.8 数据处理与统计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细胞培养状态
        2.4.2 瞬时表达mRNA水平鉴定
        2.4.3 甜味感应细胞模型的建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人工甜味剂长期暴露影响甜味感应细胞甜味受体蛋白表达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3.2.1 菌种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2.3 主要试剂的配制
    3.3 实验设计与方法
        3.3.1 实验技术路线
        3.3.2 细胞蛋白免疫印迹(WB)方法的优化
        3.3.3 甜味剂暴露甜度的筛选
        3.3.4 sucralose长期暴露对甜味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
        3.3.5 数据统计分析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细胞蛋白提取过程的优化结果
        3.4.2 sucralose暴露甜度的确定
        3.4.3 sucralose暴露促进甜味感应细胞甜味受体的表达
        3.4.3.1 蛋白水平表达的增加
        3.4.3.2 mRNA水平表达的增加
    3.5 小结
第四章 甜度、甜味受体表达量与胞内Ca2+浓度的相关性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4.2.1 菌种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2.3 主要试剂的配制
    4.3 实验设计与方法
        4.3.1 实验技术路线与方法
        4.3.2 胞内Ca~(2+)浓度检测条件优化实验
        4.3.2.1 甜味剂溶解缓冲液的筛选
        4.3.2.2 甜味剂刺激甜度范围的筛选
        4.3.2.3 背景干扰排除实验
        4.3.4 sucralose暴露前后甜味剂刺激的胞内Ca2+浓度变化的检测
        4.3.5 数据统计分析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甜味剂溶解缓冲液的确定
        4.4.2 甜味剂刺激甜度范围的确定
        4.4.3 背景干扰的排除
        4.4.4 甜味受体蛋白表达量增加促进甜味剂刺激的胞内Ca~(2+)浓度增加
        4.4.5 甜味受体是甜味信号转导的关键分子
        4.4.6 甜度与胞内Ca~(2+)浓度变化的相关性
    4.5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英文缩略表
致谢

四、基因技术高甜度蛋白通过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罗汉果发酵饮品的制备与罗汉果甜苷风味研究[D]. 李蜜月. 江南大学, 2021(01)
  • [2]甜茶苷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致龋性影响的实验研究[D]. 关春如. 郑州大学, 2020(02)
  • [3]罗汉果叶绿体基因组组装分析及葫芦二烯醇合酶基因转录因子研究[D]. 石宏武.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4]毕赤酵母中糖基转移酶(UGT76G1)与蔗糖合成酶(SUS)的异源表达及优化[D]. 朱清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小分子甜味剂与甜/苦味受体的相互作用以及甜度构效关系预测[D]. 李伟. 江南大学, 2019(12)
  • [6]人工甜味剂诱发小鼠葡萄糖耐受性改变及饮食调节机制研究[D]. 史卿. 浙江工商大学, 2019(07)
  • [7]马槟榔甜蛋白基因(MabinlinⅡ)的密码子优化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D]. 何明娟.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8]甜味蛋白基因Brazzein在森林草莓中遗传转化的研究[D]. 火国涛.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9]不同糖代谢状态下胃肠功能变化及其调控机制研究[D]. 钱程.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5)
  • [10]基于钙影像的甜味感应细胞模型建立及应用[D]. 查丽玲. 浙江工商大学, 2017(04)

标签:;  ;  ;  ;  ;  

基因技术高甜蛋白通过鉴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