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地区地层学研究的几点思考

大陆地区地层学研究的几点思考

一、对陆相区域地层研究的一些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赵芸,张昌民,朱锐,冯文杰,赵康[1](2021)在《分支河流体系(DFS)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分支河流体系(DFS)是基于对全球700余个现代沉积盆地中冲积河流沉积体系进行统计分析基础上提出的新术语,它是指河流从某一顶点开始进入盆地并呈放射状展布的沉积体系。通过梳理10 a来相关学者对全球范围内现代及岩石记录中DFS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分支河流体系的概念、规模、特征等方面的研究现状。结果表明DFS的形态和分布是构造和气候共同作用的产物,其中构造活动是DFS发育的前提和决定性因素;DFS研究应注重其近端、中段、远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连接关系,以建立DFS沉积模式;最后总结了DFS的研究技术和方法。分支河流体系概念的提出及沉积模式研究,拓展了认识大型河流沉积体系的思路,使冲积扇沉积学、河流沉积学和沉积体系研究不断得以深入,对进一步认识中国陆相盆地的沉积体系及指导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郭景祥[2](2020)在《渤海湾盆地埕北低凸起东部斜坡带东三段深水重力流沉积体系研究》文中认为全球范围内无论是在海相盆地,还是在陆相盆地,斜坡与坡底的深水重力流沉积体系都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油气储集体。阶梯状斜坡作为一种重要的斜坡类型,全球超过75%的古近系深水油气发现都集中于此种类型斜坡上的重力流沉积体系中。目前沉积学界对阶梯状斜坡上深水重力流沉积体系的认识只处于初步阶段,且为数不多的已有研究仅集中于海相盆地,而湖相盆地中的相关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针对这种研究现状,本文以埕北低凸起东部斜坡带的东三段中下部深水重力流沉积体系为研究对象,探讨湖相盆地边缘阶梯状斜坡上深水重力流沉积体系的相类型及沉积过程中的流体转换特征、时空演化特征和控制因素。古地貌恢复结果表明,东三段沉积之前研究区表现为阶梯状斜坡的地貌特征,并伴有侵蚀沟谷发育。东三段中下部深水重力流沉积体系包含14种岩相类型,形成它们的沉积流体包括非粘性碎屑流、高密度浊流、低密度浊流、液化层流和“混合流体”。依据岩相组成和垂向岩相序列,在研究层段中进一步识别出6种微相类型,分别为扇谷充填沉积、限制性水道沉积、非限制性水道沉积、天然堤沉积、水道间沉积和朵叶体沉积。它们组成了扇谷充填沉积单元、限制性水道-天然堤沉积单元、非限制性水道-天然堤沉积单元和朵叶体沉积单元。这些沉积单元具有不同的发育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并作为结构元素构成了深水水道-朵叶体沉积体系。研究区深水水道-朵叶体沉积体系沉积过程中存在3种形式的流体转换,分别为非粘性碎屑流向浊流的转换、浊流向液化层流的转换和浊流向“混合流体”的转换。深水水道-朵叶体沉积体系的内部结构、发育规模和分布特征随时间会发生演化。湖盆边缘深水阶梯状斜坡系统的发育主要受古地貌、湖平面波动、高密度洪水事件和古气候4个因素的综合控制。古地貌直接控制了沉积相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分布,湖平面波动直接控制了阶梯状斜坡上可容纳空间类型随时间的变化,从而决定了湖盆边缘深水阶梯状斜坡系统的演化与迁移。高密度洪水事件作为诱发因素控制了研究区湖盆边缘深水阶梯状斜坡系统的发生。此外,古气候影响了研究区的物源供给和湖平面变化。湖盆边缘深水阶梯状斜坡系统通常具有较好的圈闭条件、油源条件、油气运移条件和生储盖组合。

王燕[3](2020)在《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阜新组、孙家湾组生物地层与上、下白垩统界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发育了良好的陆相早白垩世沉积,构成了中国北方白垩系陆相层序的下部单元,识别其地层序列,对建立可与海相地层对比的年代框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陆相沉积的不连续性,给该地区的地层单位的划分与对比研究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不同盆地间的地层单元命名不统一,地层发育时代先后关系不明确,尤其是该地区的上、下白垩统的界线划分存有争议,长期以来制约了陆相地层研究工作的进展,为建立系统的陆相白垩纪年代地层研究带来了不便。本次研究主要围绕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上、下白垩统界线附近的地层展开。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野外工作,梳理了研究区白垩纪中期的地层序列,进一步讨论了“半拉山组”的归属。以阜新组所含的孢粉化石为主要研究对象,在阜新组中、上部建立了4个孢粉化石组合带,自下而上分别为阜新组中间层段上部Cyathidites-Cicatricosisporites-Pinuspollenites组合、阜新组孙家湾层段Deltoidospora-Appendicisporites-Concentrisporites组合、阜新组水泉层段下部Deltoidospora-Cicatricosisporites-Classopollis组合、阜新组水泉层段上部Deltoidospora-Cicatricosisporites-Appendicisporites组合,佐以介形虫、轮藻化石,进行生物地层研究,并分别将阜新组下部与松辽盆地的营城组、阜新组上部与登娄库组进行对比。结合同位素测年资料,认为阜新组的时代应属早白垩世Aptian晚期-Albian期。首次在阜新组上部发现了轮藻化石:旋卷中生轮藻比较种Mesochara cf.voluta(Peck)Grambast和整洁开口轮藻Aclistochara mundula Peck,二者均为白垩纪常见的轮藻类型。以野外工作和室内分析研究为基础,结合前人资料,从生物地层、同位素地层、沉积演化阶段、气候变化等方面对孙家湾组的沉积背景进行综合论述,并将孙家湾组与松辽盆地泉头组进行地层对比,认为孙家湾组的地史时期应归入晚白垩世Cenomanian期,并将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上、下白垩统的分界线置于孙家湾组的底界面。

张昌民,宋新民,支东明,周心怀,尹太举,尹艳树,朱锐,冯文杰,张宝进[4](2020)在《陆相含油气盆地沉积体系再思考:来自分支河流体系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分析分支河流体系的基本特征,对分支河流体系在陆相含油气沉积盆地沉积体系研究和油气勘探中的意义进行分析和讨论。分支河流体系是指河流从某一顶点开始进入盆地并呈放射状展布的沉积体系,包括最大规模的巨型扇、中等规模的河流扇以及小规模的冲积扇。分支河流体系广泛发育在拉张、挤压、走滑和克拉通盆地中,占据了沉积盆地大部分地区;河道呈分支状分布,但不一定同时都在活动;河道规模向下游逐渐减小,泛滥平原和河道所占面积之比不断增加,沉积物粒度逐渐变细。分支河流体系的沉积模式与冲积扇模式外形相似,但内容相差很大。河流流域盆地梯度和流域面积与分支河流体系的表面坡降和面积具有正相关性。分支河流体系是随着现代地球信息技术发展而提出的,也是冲积扇沉积学、河流沉积学和陆相沉积体系研究不断深入的结果,是陆相盆地沉积学与现代计算机和地理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结果。分支河流体系的研究促进了扇状沉积体系分类描述的系统化,促进了沉积微相和沉积模式的多样化,促进了沉积过程响应解释的精细化,促进了源汇体系分析的定量化。分支河流体系启发了对陆相盆地沉积体系展布模式、陆相沉积体系中河流沉积作用、陆相盆地岩相古地理格局以及陆相盆地油气勘探潜力的再思考。研究分支河流体系对完善中国陆相沉积储层地质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于文龙[5](2019)在《山西临—洪地区上古生界太原组页岩气储层特征及其成藏机理》文中指出山西临汾-洪洞地区石炭-二叠系发育较好的富有机质泥页岩,具备良好的页岩气成藏条件。本文以临汾-洪洞地区太原组泥页岩地层为研究对象,基于对该地区资料文献收集、区域地质考察、钻孔岩芯编录和实验分析测试等方法,从区域地质特征、沉积展布特征、源岩及储层特征、成藏控制因素及成藏机理等方面对临汾-洪洞地区太原组泥页岩储层特征及其成藏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临汾-洪洞地区发育多个褶皱、断层,褶皱以背斜为主,呈NE、NNE向展布,断层多为正断层,呈NNE、NWW、NE向展布,发育次级地垒或隐伏地垒构造。研究区东北部构造复杂,褶皱、断层发育,基岩倾向变化较大;南部构造相对简单,地层倾角平缓,断层分布相对稀疏。太原组沉积环境主要由三角洲、障壁-泻湖和浅海台地等构成,岩性上由泥岩、炭质泥岩、粉砂岩、砂岩、煤层及灰岩等组成。其中泥页岩厚度较大,介于39-83m之间,平均厚度为52m,在横向纵向空间上发育较为稳定,延展性和连续性较好,且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泥页岩埋深处于1500-2500m之间,有利于页岩气富集成藏。太原组泥页岩有机质类型均为Ⅲ型干酪根;有机质丰度较高,TOC含量总体分布于1.32%-18.96%之间;有机质成熟度在1.03%-1.75%之间,主体位于成熟阶段,生成了大量甲烷,为页岩气成藏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泥页岩矿物成分以黏土矿物、石英为主,平均值分别为56.39%和35.31%,其脆性系数超过30%。太原组泥页岩储层纳米-微米级孔隙发育,主要为有机质孔、铸模孔、溶蚀孔、晶间孔和粒间孔。泥页岩孔隙以微孔、小孔为主,是太原组页岩气赋存、解吸和渗流的主要孔隙。泥页岩孔隙度主要分布在0.45%-2.41%之间;总比表面积主要介于2.10-9.41m2/g之间;孔体积主要介于0.0049-0.021cm3/g之间;从比表面积和孔体积角度,太原组西山段和山垢段储层更有利于页岩气的吸附和赋存。等温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太原组泥页岩最大吸附量变化较大,介于0.41-1.51m3/t之间,平均为1.04m 3/t;整体较北美和南方页岩气最大吸附量低。太原组页岩气成藏条件,从有机质热演化角度分析,临汾-洪洞地区热演化程度较高,已达生气阶段,为研究区页岩气的生成提供可靠物质基础。暗色泥页岩发育有较多的有机质纳米孔隙,使得储层吸附能力强,为页岩气的储集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从构造演化角度来看,随地壳在燕山运动后期持续抬升,石炭-二叠系上覆地层遭受剥蚀,但太原组从未出露地表遭受剥蚀,并在喜马拉雅运动晚期地层开始沉降,形成良好的油气储层盖层,且太原组泥页岩本身发育较厚,渗透率低,气体保存能力强,对页岩气起到好的封盖作用;综合有机质热演化和构造演化作用,认为临汾-洪洞地区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高,而且页岩气保存条件较好。页岩气成藏机理较为复杂,兼有煤层气、根缘气和常规天然气的多重机理特征,成藏初期为吸附机理,中期为充填、活塞运聚机理,后期为置换运聚机理,根据页岩气与煤层气纵向成藏模式的特征可将其划分为:页岩气藏、煤层气藏连续式共生成藏和页岩气藏、煤层气藏间隔式共生成藏两大类。本论文有图56幅,表14个,参考文献159篇。

陈亮[6](2019)在《封闭型陆相断陷湖盆非对称层序叠置样式成因分析》文中提出起源于被动大陆边缘的经典层序地层学认为,异源因素控制着沉积物供给与可容纳空间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层序旋回的特征,并且随着海平面的变化,层序叠加样式发生对称性、同步性的演化。所谓对称性,或称作同步性,系指沉积趋势、层序叠置样式随着异源因素的驱动,同时表现进积或退积的特征。这种规律性变化使得层序地层学理论对岩性展布、沉积环境以及地层分布具有很强的预测性,对能源勘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但这种预测性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受到质疑,一些研究案例中发现沉积趋势沿滨岸方向不一致。因此,层序地层学在横向上的预测性则越发不确定。这为层序地层学的应用带来了新的思考。这种横向沉积趋势、层序叠置样式的非同步性在陆相裂陷盆地中则变得更加常见。本论文利用地震、测井、岩心、古生物等地质资料,对南堡凹陷东营组时期的边界断层活动性、沉积特征、气候变化、层序内部结构等地质因素进行了系统描述与分析。综合测井与地震资料,以洪泛面、沉积趋势转换面为层序界面,将南堡凹陷东营组自下而上划分为SQ1、SQ2、SQ3与SQ4四个三级层序。本论文利用回剥法,去除压实作用与重力引发沉降等因素的影响,计算了边界断层附近下降盘的构造沉降量。计算结果显示:在SQ1与SQ2时期,边界断层随着不断生长,连接在一起形成了统一的边界断层,并在北堡、老爷庙、高柳三个构造带形成了盆地内的相对高地貌,成为了沉积物进入盆地的主要入口;至SQ3时期,断层活动所引起的沉降量大幅度下降,也即断层活动减弱,仅在北堡地区发育活动断层;SQ4层序时期是凹陷由断陷向坳陷的转换期,断层活动仍然较弱,其趋势基本与SQ3层序时期一致。对南堡凹陷沉积体系的研究已经非常成熟,认为凹陷北部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南部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本论文以大量前人研究为基础,重点探讨了凹陷内各个三角洲体系内三角洲前缘的水动力特征以及湖泊类型。岩心特征显示在SQ1至SQ3层序时期,北堡、老爷庙以及南部斜坡地区三角洲前缘中发育大量波状层理,以及其它浪控特征的沉积构造;SQ4层序时期,上述三个地区的沉积构造以交错层理为主,表现为河控特征。而在高柳地区,三角洲前缘位置表现为河道发育、下切明显的特征,代表了该地区三角洲前缘河控作用明显,水动力充足。结合有机碳含量以及介形虫数据所反映的古湖水盐度变化情况,对不同层序发育时期的古湖泊类型进行了分类,结果认为:SQ1至SQ3层序时期,湖泊类型为波动型湖泊;SQ4层序发育时期湖泊类型为河控型湖泊。湖泊类型的变化还伴随着古气候由湿热向干冷的转变,在本论文中被推测是导致南堡凹陷湖泊变化的的主要驱动力。对南堡凹陷地层学、层序地层学的研究,对南堡凹陷地层的划分提出了不同的方案,并依此对地层特征,尤其是旋回性、可对比性以及成因进行了讨论。本次研究以洪泛面为主要界面,对南堡凹陷东营组进行了层序划分,结果显示其内部结构表现出了不对称性:SQ1至SQ3层序中,在北堡、老爷庙以及北部斜坡地区,层序内部被退积过程所主导;在高柳地区则被进积的过程所主导。这种不对称性不但表现在沉积趋势的不同,也表现在可识别的准层序组个数上的差异:在SQ1到SQ2层序中,在北部边界断层区,识别的准层序组个数多于斜坡地区。在SQ4层序中,凹陷内的沉积趋势趋于一致,并且准层序组个数也变得相同,也即意味着不对称的特征消失。对层序形成具有控制作用的过程包括:构造活动引发的可容纳空间变化;气候的变化;沉积物供给的变化。不同于海相沉积环境,对于陆相湖盆而言还包括了周边河流径流注入而引发的湖平面变化,也即可容纳空间的变化。本论文对比分析了上述过程的变化与层序内部结构(沉积趋势、准层序组数量等)变化间的关系。对于构造活动而言,构造沉降量的降低会引发可容纳空间的变化速率的降低,进而导致沉积趋势的变化,但这一假设建立在构造活动是持续不间断进行的基础上。事实上,裂陷活动不论规模大小都具有幕式活动的特征,也正因为此,在南堡凹陷东营组,北堡、老爷庙以及北部斜坡地区的SQ1至SQ3层序中,其内部结构并未着构造沉降量的减弱而发生紧急作用,沉积趋势始终保持退积。因此,可以判断裂陷作用对可容纳空间的影响并不是持续不间断的,而是幕式过程。断层活动形成的半地堑,会因断层的作用而导致盆地基底在地形上不对称,以及在陡岸的岸线迁移幅度弱于缓岸,从而造成在缓坡一侧可识别的准层序组数量小于靠近断层一侧。在本论文中,根据对沉积特征以及气候变化的研究认为,高柳地区在SQ1至SQ3层序时期所表现的强下切作用、河道与进积准层序组发育等特征说明该物源入口在该时期需要更强的径流注入,以满足在搬运大量沉积物发生进积的同时形成下切河道。也因此,该物源入口被认为是该时期湖泊水体的主要来源。而随着气候的转凉,径流减弱。本研究认为,径流的注入在幕式活动的间歇期控制着湖平面的变化,也即可容纳空间的变化,单一的强径流注入导致湖平面上升,在其它地区形成退积,而在该入口处发生进积;当径流减弱,这种不平衡消失,沉积趋势变的相同,并以进积为主导。本论文以不对称沉积趋势入手,分析了裂陷活动、径流注入对层序形成的影响,强调了径流注入在裂陷盆地层序地层学中的作用,完善了裂陷盆地层序地层模型,对层序地层学在陆相裂陷盆地中的应用起到了促进作用。

徐深谋[7](2019)在《白音查干凹陷白垩系地震沉积学及砂体预测》文中认为白音查干凹陷具有物源类型多,沉积相带窄、砂体类型变化快的特点。早期勘探对象为盆地边缘发育稳定、展布范围大的砂体。随着勘探目标向盆地内部深入,砂体规模及分布的不确定性增加,对有利砂体预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论文正是以寻找有利砂体为目标,开展了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内的砂体发育规律研究,明确了凹陷内物源分布特点、沉积体系特征及沉积相发育模式。在此基础上,应用地震沉积学及地球物理技术,预测了凹陷内各类型砂体的分布。论文得出的主要认识和结论如下:通过地震剖面反射特征、沉积学特征、典型单井分析,对研究区白垩系关键层序边界进行识别,确定了不同级别层序的划分依据。通过典型单井层序划分及井震结合的追踪对比解释,在白垩系共划分出4个三级层序,总结出初4种层序地层发育模式。利用区域露头、盆地内部基岩分布、岩石组分、重矿物及古地貌分析等,探讨了古地貌形态特征与古物源、沉积体系之间的关系,证实周边露头及其延伸到盆地内的基岩区是盆地内部各类沉积物的主要物源区,并划分出锡林好来、达尔其东、翁特、桑合、古尔及古尔东等6大母岩源区。在此基础上,通过古地貌分析及古沟谷刻画,识别出3类古沟谷,半定量分析了各类沟谷的搬运及卸载砂体能力,明确“W”型沟谷具有控砂面积大,“U”型沟谷具有搬运距离远的特点。依据大量的岩心观察、测井及地震相研究,在白音查干凹陷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浊积扇、滩坝及湖泊等5种沉积相类型,确定凹陷南部缓坡带主要发育大型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北部陡坡带发育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洼陷内部则主要发育浊积扇-湖泊沉积体系,并建立了盆地由强烈断陷期到坳陷期的沉积演化模式。通过地球物理模型测试与数值正演模拟分析,进一步研究了砂、泥岩地层组合的地震响应特征,建立了不同类型砂体的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地震沉积学90°相位转换、地层切片技术和时频分析技术为手段,结合地震属性、关键井资料、沉积模式、古地貌及地质模型正演模拟结果,实现了层序格架控制下的三角洲、浊积扇及滩坝砂等类型砂体的高精度预测。

牛琮凯[8](2019)在《陆相浅表沉积有机质生烃潜力及其分子演化特征》文中指出经典的干酪根晚期热降解生烃理论为油气勘探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但目前对于有机质转化为干酪根前的生烃潜力和产物特征的研究还十分欠缺。本文以江苏省扬州市邵伯湖第四系浅部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针对32块浅层钻井取心样品,展开TOC、热解、显微组分分析。结果表明平均总有机碳含量为0.51%,所有样品的有机质均为III型。在此基础上,选取TOC值分别为1.23%(1.42~1.48m)、1.65%(1.56~1.62m)和0.86%(150.59~150.69m)的样品展开密闭容器生烃模拟、气相色谱、色谱—质谱、索氏抽提和高分辨质谱分析。结果显示,有机质在低成熟阶段的主要产物是热解油,产量最高值为23mg HC/g TOC,烃类气体最高产量达到32ml HC/g TOC。在成熟阶段,产物以烃类气体为主,最高产量达到176ml HC/g TOC,热解油产量达到18mg HC/g TOC。随着热演化成熟度升高,油质含量逐渐增多,甲烷气体逐渐富集,成熟阶段生成热解油的组分与干酪根热降解原油相近。地球化学与生物标志化合物数据显示热解油主要来源于细菌和水生生物,非烃馏分中杂原子化合物主要是含氧化合物,与干酪根热降解原油以含氮化合物为主存在差异,可能是因为浅层有机质未完全经历脱氧基作用。综合研究认为,陆相浅表III型有机质能够生成油气,随着演化成熟度的升高,烃类产物性质特征逐渐近似于干酪根热降解原油。

闫志明[9](2019)在《滇东晚二叠世陆相地层沉积学记录及古生态演化意义》文中认为众所周知,在距今~252Ma前的二叠-三叠纪发生了地质历史上最为惨烈生物灭绝事件。关于该事件的起因目前最具合理的解释是二叠纪晚期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火山活动引发一系列环境恶化事件,导致全球生态系统逐渐紊乱,进而崩溃,直至引发生物大规模灭绝。因此,继续深入开展陆相系统环境中古环境古气候演化研究对于详细揭示二叠纪末生物事件的灭绝模式和灭绝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目前海、陆相生态系统之间研究进展不均衡,海相领域研究推进更为迅速的情况下,陆相研究工作应亟待加强。鉴于此,本论文选取中国西南滇东及其周边地区晚二叠世陆相细粒沉积物与煤层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同位素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煤岩学、孢粉学、旋回地层学等多学科并举的研究思路对其进行研究,从中提取晚二叠世陆相生态系统环境中相关的古环境古气候及特殊地质事件演化信息,认识如下:(1)根据滇东晚二叠世陆相地层中有机碳同位素组成恢复出了当时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变化曲线,显示在整个宣威组沉积时期CO2浓度较低且稳定,卡以头组沉积初期浓度急剧升高,之后又逐渐降低,至东川组沉积伊始,浓度骤升至0.23%,紧接着又迅速恢复至0.04%左右。由于晚二叠世西伯利亚火山活动对大气中CO2浓度变化的控制影响作用,本研究根据CO2浓度曲线推测出晚二叠世大火成岩省岩浆喷发状态,宣威组沉积时期喷发平稳缓慢;卡以头组沉积初期,短暂剧烈喷发;东川组沉积伊始,最为猛烈,之后逐渐恢复稳定。(2)对滇东富源地区宣威组煤中反映灰分含量变化的测井曲线进行频谱分析显示,泥炭地在晚二叠世发育时期受到了米兰科维奇旋回(123ka偏心率、35.6ka斜率、21.2ka岁差)驱动的气候影响,将米氏旋回作为天文时间标尺,计算出了乐平世热带地区泥炭地NPP范围为360~450 g C·m-2·a-1,较全新世热带泥炭地生产力水平偏低。经综合讨论认为晚二叠世热带地区泥炭地生产力主要受当时大气中O2和CO2含量控制,其中CO2含量的影响尤为明显。(3)滇东晚二叠世细粒沉积物中地球化学及孢粉学特征反映出区内当时陆相古气候环境条件经历了从宣威组沉积时期的温暖湿润且还原,到卡以头组沉积时期的温暖干旱、弱氧化,再到东川组下部沉积时期的炎热干旱、氧化的演化历程,包括“双稳、双波动”四次动态演化阶段。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晚二叠世时期陆相古气候演化的原因很可能是西伯利亚火山活动与大气环境以及生物圈共同作用的结果。(4)滇东地区晚二叠世宣威组煤中惰质组及燃烧源类PAHs含量在从宣威组底部向上至顶部过程中,均呈现上升趋势,推测区内泥炭地在晚二叠世遭受了愈加频繁的火灾事件,并估测出宣威组沉积晚期大气氧含量浓度高达27%,认为“大气缺氧”论引发PTB生物事件的观点有待进一步讨论。此外,根据惰质组反射率特征推测出区内当时泥炭地中森林野火燃烧类型的演变过程为从宣威组下部向上至顶部,地下火燃烧比例不断降低,林冠火则逐渐升高,总体上以地表火燃烧为主,林冠火和地下火燃烧相对较少。结合区内宣威组地层中孢粉化石丰度与泥炭地中遭受的森林火灾事件演化过程,认为在宣威组沉积晚期气候条件并未发生明显改变的前提下,导致植被丰度明显稳步降低的原因很可能来自晚二叠世越来越频繁且燃烧温度愈发炽热的火灾事件。(5)本文认为滇东及其附近地区晚二叠世陆相生态环境的紊乱是包括大气环境、气候条件、火灾事件等在内的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叠加导致的结果,其中森林火灾事件的产生能够加剧植被体系的毁坏,且短期内迅速导致整个陆相生态系统发生紊乱甚至崩溃。鉴于此,本文倡导在今后的研究中,晚二叠世生物灭绝时期关于火灾事件发生及演化的研究应受到学者们更多的重视。

郎君[10](2018)在《滇黔北探区五峰-龙马溪期米兰科维奇旋回及其对有机质聚集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全球各国的快速现代化建设,使得人们对能源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强,我国对能源的需求也十分迫切,常规能源的开发和供给已不能满足我国的高速发展进程,对全球的不可再生资源的研究表明,页岩气是最有可能完成对常规油气资源接替的能源之一。但目前针对页岩气的研究工作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针对页岩的高分辨率等时地层划分较困难,在以生物地层进行地层格架划分时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层段中都有保存完好且有指示性的带化石,并且受井下取心资料的限制,大多数层段难以开展这方面工作,这是在页岩气勘探开发过程中面临的基础性问题,亟需解决;其次,页岩气的勘探成本高,不能盲目进行勘探开发,而我国针对富有机质页岩的演化和聚集规律的研究程度及对有利区的识别精度还未达到领先水平,若能解决这些问题,对页岩气有利区的预测及勘探工作将更加有利。近十多年的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扬子区的晚奥陶世至早志留世的五峰组和龙马溪组是我国页岩气勘探领域的主要目标层位,精细的地层划分对比工作,尤其是建立高精度的、连续的天文年代标尺以及后续的等时地层对比及三维地层格架的建立,这些都为今后的油气勘探有利层位的选择以及勘探方向部署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所以针对上述问题开展本次研究工作。依据米兰科维奇旋回理论,结合信号分析学、古生态学、地层学及地球化学分析开展对滇黔北探区晚奥陶世-早志留世五峰组-龙马溪组的旋回地层研究工作。由天文轨道周期特有的比例关系为原型构建了一套针对研究区目的层段的米氏周期识别方法,并选取工区内具代表性的3口井为研究对象,以GR曲线为原始数据通过预处理、频谱分析和小波分析等手段对目的层段展开旋回研究,并结合Y2井的古生物化石鉴定结果及地球划分分析测试结果综合探讨,得到如下结论和认识:(1)研究区内选取的3 口井均识别出保存完好的米兰科维奇轨道周期记录,分别提取周期曲线得到Y1井目的层沉积持续时间为9.61 Ma,沉积物平均堆积速率为32.25 m/Ma,Y2井目的层沉积持续时间为10.12 Ma,沉积物平均堆积速率为25.28 m/Ma,Y3井目的层沉积持续时间为9.92 Ma,沉积物平均堆积速率为26.6 m/Ma。目的层沉积持续时间与最新国际地质年代表对应层段时间近似,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适应性。(2)本次分析处理的三口井中,每口井龙马溪组上段以岩性或沉积物颗粒大小进行岩性旋回划分后,得到的旋回个数均对等于该层段所识别的偏心率轨道长周期个数,每个周期期间沉积一套粗粒-细粒沉积岩,说明龙马溪上段地层的岩性韵律层受长偏心率轨道周期的影响与控制,该结论也再一次证实了本次研究手段的可适用性及精确性。(3)通过古生物化石鉴定结果并结合目的层有机碳含量分布关系及轨道周期曲线得出,当偏心率周期由小变大时,气候由暖期进入冰期,TOC显示低值,该时期目的层中鉴定出的生物种属分异度低;当偏心率周期由大变小时,冰期结束,地球气候系统进入大暖期,TOC呈现高值,且在此层段鉴定出的生物种属分异度较高;在晚奥陶-早志留世界线处,目的层表现为轨道偏心率由小到大再到小的趋势,气候整体呈现出由暖期进入冰期再到暖期的规律,周期曲线的频繁波动也指明了在此期间气候的强烈频繁变换,也正因如此,在此期间大量生物发生集群绝灭事件,种属分异度低。(4)将轨道周期结合有机碳同位素指标及微量元素分析测试结果得出,由有机碳同位素曲线的变化可知目的层沉积期间海平面呈现由高到低再到高的趋势,这与我们之前通过轨道偏心率得出的结论一致,偏心率有小到大再到小的变化,导致气候由暖到冷再到暖,使得原始冰盖从消融到扩张再融化,对应海平面的变化;结合有机碳含量变化曲线,能够清晰看出有机质聚集规律,暖期,TOC高值,海平面上升,有机碳同位素负漂,对应着轨道偏心率周期由大到小的变化,该时期利于有机质聚集;冰期,TOC低值,海平面下降,有机碳同位素正漂,对应着轨道偏心率周期由小到大的变化,该时期不利于有机质聚集;通过对微量元素比值的频谱分析,也找寻到了米氏周期的存在,轨道周期的变化作为原始驱动力影响着有机质的富集,体现在沉积物、古氧化还原环境、地化指标等方面。

二、对陆相区域地层研究的一些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陆相区域地层研究的一些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分支河流体系(DFS)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DFS的概念及特征
2 DFS成因
    2.1 构造活动
    2.2 气候条件
    2.3 成因总结
3 DFS沉积模式
4 DFS研究技术与方法
    4.1 卫星图像解释
    4.2 数字露头建立
    4.3 沉积构型分析
    4.4 测年法应用
    4.5 古土壤分析
    4.6 三维地震沉积学应用
5 结 论

(2)渤海湾盆地埕北低凸起东部斜坡带东三段深水重力流沉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深水沉积物重力流研究进展
        1.2.1 沉积物重力流的类型
        1.2.2 沉积物重力流的流体转换
    1.3 盆地边缘斜坡研究进展
        1.3.1 盆地边缘斜坡类型
        1.3.2 斜坡的可容纳空间类型
    1.4 深水沉积体系的沉积结构单元
    1.5 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1.6 研究内容、思路和完成工作量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6.3 完成工作量
    1.7 论文特色和创新点
        1.7.1 论文特色
        1.7.2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地层序列
    2.3 构造演化背景
第3章 层序地层分析
    3.1 层序界面分级标准
    3.2 二、三级层序界面识别
        3.2.1 二级层序界面
        3.2.2 三级层序界面
    3.3 东三段四级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3.3.1 东三段四级层序识别与划分
        3.3.2 东三段四级层序地层格架
    3.4 目标层段的层序地层特征
    3.5 小结
第4章 古地貌
    4.1 古地貌恢复
    4.2 古地貌单元划分
    4.3 古倾角计算
    4.4 小结
第5章 岩相沉积特征及流体成因
    5.1 岩相类型
        5.1.1 砂质碎屑支撑砾岩
        5.1.2 混杂结构砂岩
        5.1.3 正粒序砂岩
        5.1.4 反粒序砂岩
        5.1.5 反粒序-正粒序砂岩
        5.1.6 富泥岩撕裂屑砂岩
        5.1.7 块状砂岩
        5.1.8 平行层理砂岩
        5.1.9 波状交错层理砂岩
        5.1.10 砂岩-泥岩互层
        5.1.11 粉砂岩-泥岩薄互层
        5.1.12 条带状砂岩
        5.1.13 粘性碎积岩
        5.1.14 块状泥岩
    5.2 沉积过程中的流体转换特征
    5.3 小结
第6章 沉积相与沉积时空演化
    6.1 微相类型
        6.1.1 扇谷充填沉积
        6.1.2 限制性水道沉积
        6.1.3 非限制性水道沉积
        6.1.4 天然堤沉积
        6.1.5 水道间沉积
        6.1.6 朵叶体沉积
    6.2 单井相分析
        6.2.1 CB8 井单井相分析
        6.2.2 CB326 井单井相分析
        6.2.3 CB817 井单井相分析
        6.2.4 CB804 井单井相分析
    6.3 沉积单元分析
        6.3.1 沉积单元的发育特征
        6.3.2 沉积单元的空间分布特征
    6.4 沉积时空演化
    6.5 小结
第7章 湖盆边缘深水阶梯状斜坡系统的控制因素及油气地质意义
    7.1 古地貌
    7.2 湖平面波动
    7.3 高密度洪水事件
    7.4 古气候
    7.5 油气地质意义
    7.6 小结
第8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阜新组、孙家湾组生物地层与上、下白垩统界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项目依托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2.1 微体古生物学方法
        1.4.2.2 地层对比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1.6 技术路线
    1.7 实际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区域构造概况
        2.2.1 阜新-义县盆地构造概况
        2.2.2 内蒙古平庄盆地构造概况
    2.3 研究区地层序列特征
    2.4 研究区盆地沉积演化特征
    2.5 研究区白垩纪岩浆活动
第三章 研究现状
    3.1 白垩纪地层研究现状
    3.2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孙家湾组的时代归属
        3.2.1 孙家湾组与阜新组、“半拉山组”
        3.2.2 孙家湾组与辽北泉头组
        3.2.3 孙家湾组与松辽盆地泉头组
        3.2.4 孙家湾组与大兴庄组
        3.2.5 孙家湾组与张老公屯组
        3.2.6 孙家湾组与大峪组
    3.3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白垩纪生物地层研究现状
        3.3.1 热河生物群
        3.3.2 阜新生物群
        3.3.3 孙家湾生物群
    3.4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同位素年代地层研究现状
    3.5 辽西白垩纪沉积学研究现状
第四章 研究剖面描述
    4.1 阜新-义县盆地
        4.1.1 海州露天矿剖面
        4.1.2 半拉山剖面
        4.1.3 阜新宫官营子-上玍木营子剖面
        4.1.4 阜新-义县盆地其它剖面
    4.2 辽西地区其它代表性剖面
        4.2.1 于寺北剖面
        4.2.2 黑水三家东北剖面
    4.3 内蒙古平庄盆地朝阳沟北沟剖面
第五章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阜新组生物地层与时代讨论
    5.1 阜新-义县盆地阜新组中、上部生物地层
        5.1.1 阜新-义县盆地阜新组中、上部孢粉化石组合及特征
        5.1.2 特殊孢粉类型的生物地层意义
        5.1.3 阜新-义县盆地阜新组孢粉组合时代及与邻区对比
    5.2 阜新-义县盆地阜新组中、上部介形类生物地层与时代讨论
    5.3 阜新-义县盆地阜新组中、上部轮藻生物地层
        5.3.1 旋卷中生轮藻比较种Mesochara cf.voluta(Peck)Grambast
        5.3.2 整洁开口轮藻Aclistochara mundula Peck
        5.3.3 轮藻化石系统描述
    5.4 阜新组同位素测年结果
    5.5 阜新组地质时代讨论
第六章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上、下白垩统界线划分探讨
    6.1 孙家湾组生物地层及其时代指示
        6.1.1 孙家湾组孢粉生物地层及与邻区对比
        6.1.2 孙家湾组介形类生物地层及与邻区对比
    6.2 同位素年代地层学
    6.3 阜新组与孙家湾组沉积演化特征
    6.4 阜新组与孙家湾组古气候演化特征
    6.5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上、下白垩统界线划分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
图版
附录

(4)陆相含油气盆地沉积体系再思考:来自分支河流体系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DFS的基本特征
2 DFS研究的沉积学意义
    2.1 扇状和分支状沉积体系分类描述的系统化
    2.2 沉积微相和沉积模式研究的多样化
    2.3 沉积过程响应分析的精细化
    2.4 源汇体系分析的定量化
3 DFS对中国陆相盆地沉积体系研究的启示
    3.1 对陆相盆地沉积体系展布模式的再思考
    3.2 对陆相盆地河流沉积作用的再思考
    3.3 对陆相盆地岩相古地理格局的再思考
    3.4 对陆相盆地油气勘探潜力的再思考
4 结论及建议

(5)山西临—洪地区上古生界太原组页岩气储层特征及其成藏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案
    1.4 论文工作量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层特征
    2.2 区域构造及演化特征
    2.3 水文地质特征
    2.4 岩浆活动
    2.5 小结
3 页岩气储层形成条件
    3.1 储层沉积环境特征
    3.2 泥页岩空间展布特征
    3.3 小结
4 页岩气源岩及储层特征
    4.1 页岩气源岩特征
    4.2 页岩气储层特征
    4.3 小结
5 页岩气成藏控制因素及成藏机理
    5.1 构造作用对页岩气成藏的影响
    5.2 沉积环境对页岩气成藏的影响
    5.3 储层特征对页岩气成藏的影响
    5.4 埋深对页岩气成藏的影响
    5.5 页岩气成藏机理及成藏模式
    5.6 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封闭型陆相断陷湖盆非对称层序叠置样式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来源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2 论文题目来源
    1.2 研究现状
        1.2.1 异源因素及其在层序发育中的作用
        1.2.2 裂陷盆地层序地层学
        1.2.3 非对称型层序叠置样式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位置与构造演化
        2.1.1 区域构造位置与构造带划分
        2.1.2 区域构造演化
    2.2 南堡凹陷断层活动与构造演化
    2.3 南堡凹陷沉积特征
        2.3.1 沉积体系类型
        2.3.2 构造沉积分析
第3章 边界断层生长过程分析
    3.1 断层活动速率计算
        3.1.1 古厚度恢复——总沉降量计算
        3.1.2 重力引起的沉降量
    3.2 断层生长过程分析
        3.2.1 西南庄-高柳断层体系活动速率特征
        3.2.2 西南庄-高柳断层体系生长过程
    3.3 断层生长过程对可容纳空间与地貌特征的影响
        3.3.1 西南庄-高柳断层体系对地貌特征的影响
        3.3.2 西南庄-高柳断层体系与可容纳空间变化速率的关系
第4章 沉积体系识别与沉积特征分析
    4.1 沉积相类型识别
        4.1.1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4.1.2 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4.1.3 湖底扇沉积
    4.2 三角洲前缘水动力特征比较与湖泊类
        4.2.1 三角洲前缘水动力特征比较与湖泊类型
        4.2.2 湖泊类型
    4.3 沉积相平面分布与古气候
        4.3.1 沉积相平面分布
        4.3.2 东营组古气候定性恢复
第5章 层序地层划分与内部结构分析
    5.1 层序界面的定义与识别
        5.1.1 北堡、老爷庙与斜坡地区层序界面
        5.1.2 高柳地区层序界面
    5.2 层序内部结构特征
        5.2.1 SQ1层序内部结构
        5.2.2 SQ2层序内部结构
        5.2.3 SQ3层序内部结构
        5.2.4 SQ4层序内部结构
    5.3 连井层序特征
第6章 非对称层序结构成因与裂陷湖盆层序控制因素分析
    6.1 裂陷作用对层序内部结构的控制作用
        6.1.1 裂陷作用对沉积趋势的影响
        6.1.2 裂陷作用对准层序组数量的影响
    6.2 湖泊类型变化分析
    6.3 河流径流对层序内部结构的控制作用
        6.3.1 主要物源区的相对净流量对比
        6.3.2 径流注入对层序形成的影响与层序模型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白音查干凹陷白垩系地震沉积学及砂体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引言
    0.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0.1.1 选题来源
        0.1.2 选题目的
        0.1.3 选题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陆相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0.2.2 陆相断陷湖盆沉积学研究现状
        0.2.3 地震沉积学研究现状
    0.3 存在的主要科学问题
    0.4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0.4.1 研究思路
        0.4.2 研究内容
    0.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1章 区域地质概况
    1.1 区域概况
    1.2 地层特征
    1.3 区域构造特征
        1.3.1 构造背景
        1.3.2 区域构造演化
第2章 层序地层格架
    2.1 关键层序界面的识别
        2.1.1 岩性识别标志
        2.1.2 地震识别标志
    2.2 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2.2.1 三级层序格架建立
        2.2.2 四级层序格架建立
    2.3 层序地层发育模式
        2.3.1 初始裂陷期单断箕状湖泊层序
        2.3.2 裂陷高峰断槽式湖泊层序
        2.3.3 裂陷高峰中晚期的湖泊层序
        2.3.4 断-坳转换期的湖泊层序
第3章 物源及古地貌分析
    3.1 区域基岩性质及分布
    3.2 基于碎屑组份的物源分析
        3.2.1 岩石组分分析
        3.2.2 重矿物分析
    3.3 古地貌分析
        3.3.1 古地貌恢复
        3.3.2 古沟谷的识别
第4章 沉积体系类型及沉积模式
    4.1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4.1.1 扇三角洲
        4.1.2 辫状河三角洲
        4.1.3 湖泊
        4.1.4 浊积扇
        4.1.5 滩坝
    4.2 连井相特征
    4.3 沉积模式
第5章 地震沉积学分析
    5.1 地震资料预处理
    5.2 砂体精细标定
    5.3 地震岩性学研究
        5.3.1 90°相位转换
        5.3.2 岩石物理特征分析
        5.3.3 地震正演模拟
    5.4 地层切片原理及制作
        5.4.1 地层切片原理
        5.4.2 最佳频率优选
        5.4.3 敏感属性优选
        5.4.4 地层切片制作
    5.5 地层切片沉积解释
        5.5.1 岩心及测井相刻度
        5.5.2 地震相与古地貌应用
        5.5.3 地层切片精细解释
第6章 有利砂体预测
    6.1 有利砂体控制因素分析
        6.1.1 古沟谷控对有利砂体控制
        6.1.2 沉积相对有利储集砂体的控制
    6.2 基于地震沉积学的砂体预测
        6.2.1 滩坝砂体预测
        6.2.2 三角洲朵叶体预测
        6.2.3 浊积扇砂体预测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陆相浅表沉积有机质生烃潜力及其分子演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理位置
    2.2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2.2.1 初始形成阶段
        2.2.2 强烈发育阶段
        2.2.3 稳定补偿阶段
    2.3 区域地层概况
        2.3.1 海门组(Q_1H)
        2.3.2 启动组(Q_2Q)
        2.3.3 昆山组(Q_pK)
        2.3.4 鬲湖组(Q_pG)
        2.3.5 如东组(Q_4R)
第3章 样品与实验方法
    3.1 样品选取与预处理
        3.1.1 样品选取
        3.1.2 样品预处理
    3.2 分析测试项目与仪器条件
        3.2.1 总有机碳、岩石热解和全岩分析
        3.2.2 加水热模拟
        3.2.3 索氏抽提
        3.2.4 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
        3.2.5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
        3.2.6 不溶有机质分离
        3.2.7 不溶有机质显微组分分析
第4章 浅表沉积有机质地球化学特征
    4.1 有机质丰度
    4.2 有机质类型
    4.3 有机质成熟度
第5章 泥质样品生烃热模拟实验与结果分析
    5.1 热模拟样品特征
        5.1.1 样品质量
        5.1.2 有机质来源、沉积环境
        5.1.3 成熟度
    5.2 热解气特征
        5.2.1 热解气体总体产量特征
        5.2.2 热解气体组分演化特征
    5.3 热解油特征
        5.3.1 热解油总体产量特征
        5.3.2 热解油组分特征
第6章 可溶有机质化合物分布与组成
    6.1 饱和烃馏分组成
        6.1.1 正烷烃
        6.1.2 类异戊二烯烷烃
        6.1.3 烷基环己烷
        6.1.4 环状萜类
        6.1.5 甾烷
    6.2 芳香馏分组成
    6.3 非烃馏分的组成
        6.3.1 FT-ICR MS谱图分布
        6.3.2 杂原子化合物的主要类型
        6.3.3 N1类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6.3.4 O1类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6.3.5 O2类化合物
第7章 浅表沉积有机质生烃潜力
    7.1 干酪根演化特征
    7.2 浅表沉积有机质生油气特征
    7.3 浅表沉积有机质生烃模式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泥质样品地球化学参数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9)滇东晚二叠世陆相地层沉积学记录及古生态演化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来源及立论依据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研究现状
        1.3.2 陆相二叠-三叠系界线(PTB)划定研究现状
        1.3.3 二叠纪末古环境古气候研究现状
        1.3.4 存在问题
    1.4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1.6.1 资料收集、整理
        1.6.2 野外工作与采样
        1.6.3 实验分析
        1.6.4 数据分析和解释
    1.7 完成的工作量、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1.7.1 完成的工作量
        1.7.2 主要研究成果
        1.7.3 创新点
    1.8 小结
2 研究区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范围
    2.2 区域构造演化
    2.3 地层分布
    2.4 沉积环境和古地理
    2.5 古植物和古气候
        2.5.1 古植物
        2.5.2 古气候
    2.6 小结
3 滇东晚二叠世陆相沉积有机碳同位素组成及其古环境意义
    3.1 利用C3植物组织中δ~(13)C值重建古大气CO_2浓度方法介绍
        3.1.1 碳同位素介绍
        3.1.2 古大气CO_2浓度重建方法
    3.2 研究钻孔剖面地质概况
    3.3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3.3.1 样品采集
        3.3.2 有机碳同位素(~(13)C_(org))测试分析方法
    3.4 滇东晚二叠世泥质岩中有机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3.5 滇东晚二叠世陆相沉积中有机碳同位素组成古环境意义
        3.5.1 有机碳同位素组成对陆相PTB划定的指示意义
        3.5.2 滇东晚二叠世大气CO_2浓度恢复
        3.5.3 晚二叠世大气CO_2浓度变化原因
        3.5.4 晚二叠世大气CO_2浓度反映的大火成岩省岩浆喷发状态
        3.5.5 晚二叠世大气CO_2浓度变化对陆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3.6 小结
4 滇东晚二叠世泥炭地净初级生产力及控制因素
    4.1 米兰科维奇旋回理论介绍
        4.1.1 米兰科维奇旋回理论发展历程
        4.1.2 米兰科维奇旋回理论在地质学领域应用
    4.2 研究钻孔剖面及煤层特征
        4.2.1 研究钻孔剖面地质概况
        4.2.2 煤质特征
    4.3 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4.3.1 数据来源—测井曲线选择
        4.3.2 煤中测井数据频谱分析
    4.4 煤中测井数据频谱分析结果
    4.5 晚二叠世热带地区泥炭地净初级生产力及控制因素讨论
        4.5.1 晚二叠世热带地区泥炭地净初级生产力
        4.5.2 晚二叠世热带地区泥炭地净初级生产力控制因素
    4.6 小结
5 晚二叠世陆相沉积地球化学和孢粉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5.1 地球化学及孢粉学特征反映古环境古气候演化原理介绍
        5.1.1 化学蚀变指数(CIA)指示的物源区风化作用强度
        5.1.2 微量元素及总有机碳含量反映沉积环境和古气候特征
        5.1.3 孢粉学特征反映陆相古气候条件演化
    5.2 研究钻孔剖面地质概况
    5.3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5.3.1 样品采集
        5.3.2 常量元素分析
        5.3.3 微量、稀土元素分析
        5.3.4 总有机碳含量分析
        5.3.5 泥质岩中孢粉化石鉴定
    5.4 滇东晚二叠世泥质岩中地球化学和孢粉学特征
        5.4.1 常量、微量、稀土元素和TOC含量特征
        5.4.2 孢粉学特征
    5.5 古环境古气候意义讨论
        5.5.1 常量元素反映的物源区岩石风化特征
        5.5.2 微量、稀土元素和TOC含量反映的沉积环境及古气候特征
        5.5.3 孢粉学特征反映的古气候意义
        5.5.4 晚二叠世古环境古气候演化
    5.6 小结
6 滇东晚二叠世煤中惰质组特征及其反映的古野火事件演化
    6.1 煤中惰质组及其古环境意义概述
    6.2 研究钻孔剖面地质概况
    6.3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6.3.1 样品采集
        6.3.2 煤中显微组分鉴定
        6.3.3 煤中镜质体和惰质体反射率测定
        6.3.4 煤中PAHs含量测定
    6.4 滇东晚二叠世煤中显微组分和PAHs含量特征
        6.4.1 晚二叠世宣威组煤中显微组分特征
        6.4.2 晚二叠世宣威组煤中镜质体和惰质体反射率(Ro)特征
        6.4.3 晚二叠世宣威组煤中PAHs含量特征
    6.5 古环境意义讨论
        6.5.1 晚二叠世区内泥炭地中野火事件频发
        6.5.2 晚二叠世大气氧含量逐渐升高
        6.5.3 晚二叠世区内泥炭地中古火灾类型演化
        6.5.4 晚二叠世古火灾事件对植被体系的影响
        6.5.5 晚二叠世陆相生态环境系统紊乱机制
    6.6 小结
7 主要结论及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10)滇黔北探区五峰-龙马溪期米兰科维奇旋回及其对有机质聚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旋回地层学及国外发展简史
        1.2.2 旋回地层学国内发展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4 创新点
    1.5 工作量
第2章 区域背景
    2.1 研究区地理环境及勘探现状
    2.2 构造背景
        2.2.1 区域构造
        2.2.2 区域构造演化
    2.3 区域地层
第3章 米兰科维奇旋回研究
    3.1 米兰科维奇旋回理论
        3.1.1 岁差(precession)
        3.1.2 斜率(obliquity)
        3.1.3 偏心率(eccentricity)
    3.2 米兰科维奇旋回研究方法
        3.2.1 野外剖面旋回识别法
        3.2.2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3.3 米氏周期理想模型研究
        3.3.1 序列长度
        3.3.2 数据间隔
        3.3.3 理想模型建立
    3.4 研究区五峰-龙马溪组米氏旋回研究
        3.4.1 目的段岩石地层特征
        3.4.2 Y2井五峰—龙马溪组米氏旋回研究
        3.4.3 Y1井五峰—龙马溪组米兰科维奇旋回研究
        3.4.4 Y3井五峰—龙马溪组米兰科维奇旋回研究
    小结
第4章 轨道周期控制下的生物化石地层延限
    4.1 晚奥陶世-早志留世生物地层系统
    4.2 生物种属的识别与描述
    4.3 生物地层划分
    4.4 生物带与TOC指标及米氏周期响应关系
    小结
第5章 有机质聚集对轨道周期的响应
    5.1 有机质丰度对轨道周期的响应
    5.2 古氧化还原环境对轨道周期的响应
    5.3 海平面升降对轨道周期的响应
    5.4 轨道周期调控下的有机质聚集模式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四、对陆相区域地层研究的一些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分支河流体系(DFS)研究进展[J]. 赵芸,张昌民,朱锐,冯文杰,赵康.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21(06)
  • [2]渤海湾盆地埕北低凸起东部斜坡带东三段深水重力流沉积体系研究[D]. 郭景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3]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阜新组、孙家湾组生物地层与上、下白垩统界线研究[D]. 王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4]陆相含油气盆地沉积体系再思考:来自分支河流体系的启示[J]. 张昌民,宋新民,支东明,周心怀,尹太举,尹艳树,朱锐,冯文杰,张宝进. 石油学报, 2020(02)
  • [5]山西临—洪地区上古生界太原组页岩气储层特征及其成藏机理[D]. 于文龙.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1)
  • [6]封闭型陆相断陷湖盆非对称层序叠置样式成因分析[D]. 陈亮.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7]白音查干凹陷白垩系地震沉积学及砂体预测[D]. 徐深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8]陆相浅表沉积有机质生烃潜力及其分子演化特征[D]. 牛琮凯.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
  • [9]滇东晚二叠世陆相地层沉积学记录及古生态演化意义[D]. 闫志明.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4)
  • [10]滇黔北探区五峰-龙马溪期米兰科维奇旋回及其对有机质聚集的影响[D]. 郎君.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标签:;  ;  ;  ;  ;  

大陆地区地层学研究的几点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