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硒地区土壤-植物系统硒迁移转化及食物链硒调控

低硒地区土壤-植物系统硒迁移转化及食物链硒调控

一、土壤-植物系统中硒的迁移转化及低硒地区食物链中硒的调节(论文文献综述)

文雄,罗沐欣键,柴冠群,范成五,赵欢,秦松[1](2021)在《土壤硒的生物有效性及调控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通过阐述硒在土壤中的含量和分布特点,了解不同土壤类型中硒含量的分布和差异,明确硒元素在土壤中的普遍迁移规律,重点总结了影响硒在土壤中生物有效性的因素,系统说明如何通过调控技术提高土壤中硒的生物有效性。对于探索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硒元素的迁移规律,提高土壤中硒的生物有效性提供参考。

王瑞昕[2](2021)在《磷素营养和水分管理对水稻吸收积累硒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硒是人体和动物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而人体缺乏硒元素会产生一系列的疾病,如克山病、大骨节病、肝炎、艾滋病、高血压和冠心病等。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硒的国家之一,在我国境内存在一条从东北到西南分布的“低硒带”,在该地区生活的人们因长期食用缺硒食物而使自身健康受到影响,所以硒“隐形饥饿”问题较为严重。水稻是我国居民主要的主食之一,通过明确制约提高稻米中硒含量的关键因素或过程,是从源头上减少、预防和缓解人体硒缺乏的有效手段,对缺硒的地区居民(特别是山区居民)显得尤为重要。农业措施中影响硒生物强化的两个因素可能是磷素营养和水分管理方式,因为磷与硒的化学形态和离子半径相似,所以磷素营养可能会影响水稻对硒的吸收和转运过程,而水分管理显着影响了土壤p 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Eh,从而对土壤硒的生物有效性造成显着影响。因此,本文的目标是阐明磷素营养和水分管理方式对水稻硒吸收、转运和积累的影响效应和初步机理,为土壤-水稻系统硒营养调控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水稻全生育期磷素营养对硒吸收积累的影响,采用水培试验研究磷素营养影响水稻硒吸收动力学参数特征,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对土壤-水稻系统硒生物有效性的调控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盆栽试验方法,明确磷素营养对稻田土壤硒形态转化和水稻硒积累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施硒水平、施硒形态以及磷水平*硒形态作用对土壤各形态的硒含硒均产生极显着影响(P<0.001),亚硒酸盐施用时,随磷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有效态硒含量降低。在全生育期试验中,水稻各部位硒含量大小依次为根、叶、籽粒、茎。不同磷、硒水平处理下,硒酸盐施用后的水稻硒吸收、转移和表观积累系数显着高于亚硒酸盐施用。随着磷水平的增加,亚硒酸盐施用后水稻各器官硒积累量以及AC、TC系数表现为低磷(0-100 mg·kg-1)促进、高磷(100-300 mg·kg-1)抑制现象,在施硒量为2.0 mg·kg-1、施磷量达到100mg·kg-1时水稻籽粒硒含量最高(3.85 mg·kg-1)。硒酸盐施用后水稻各器官硒含量以及AC、TC系数随磷水平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稳定的趋势,在施硒酸盐2.0mg·kg-1、施磷量达到100 mg·kg-1时水稻籽粒硒含量最高(4.87 mg·kg-1)。水稻根系对土壤硒的吸收量以及各器官的硒积累量在孕穗期达到最大值。(2)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了在不同磷、硒处理下,水稻幼苗对亚硒酸盐、硒酸盐吸收转运的影响。时间吸收动力学结果显示,营养液中的硒浓度在试验开始后5 h内幼苗的吸收速率较快,而后逐渐趋于平稳。在相同磷浓度(10mg·L-1)处理下,水稻幼苗对于硒酸盐的吸收以及转运能力显着高于亚硒酸盐。通过计算不同处理下水稻幼苗吸收动力学参数,亚硒酸盐处理下的Km,Imax值分别显着高出硒酸盐处理68.10%,87.63%,硒酸盐处理下Cmin值显着低于亚硒酸盐处理89.28%(P<0.05),因此水稻幼苗对营养液中硒酸盐的亲和力和吸收能力较强,对亚硒酸盐的吸收潜力大于硒酸盐。浓度吸收动力学结果显示,随着溶液中磷水平的增加,水稻幼苗亚硒酸盐的转运系数显着降低,而对硒酸盐的转运系数影响不明显;随着溶液中硒水平的增加,水稻幼苗亚硒酸盐的转运系数显着降低,硒酸盐的转运系数随之升高,这是由于Se(Ⅳ)更易固定在水稻根中不利于硒向地上部的转移。(3)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对水稻根际土壤硒组分、籽粒硒积累以及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在水稻的各生育期,好氧和干湿交替较淹水灌溉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p H和氧化还原电位(Eh),土壤可溶性和可交换态硒含量增加,促进了根际铁膜的形成,提高了土壤硒的有效性。水稻成熟后,不同部位的含硒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根(1.38-2.22 mg·L-1)、叶(0.55-0.85mg·L-1)、茎(0.53-0.61 mg·L-1)和籽粒(0.15-0.53 mg·L-1)。水稻籽粒含硒量以干湿交替灌溉最高,淹水灌溉最低,二者含硒量差异达显着水平。干湿交替灌溉的水稻产量显着高于常规淹水灌溉,且较淹水灌溉提高了7.83%,较好氧灌溉提高13.51%。水稻根际土壤优势菌为变形菌门、绿弯菌门、拟杆菌门、酸杆菌门、Patescibacteria和芽单胞菌门,变形菌门是不同水分管理方式下水稻根际土壤中丰度最高的细菌,水分管理措施显着影响其丰富度,干湿交替和好氧灌溉中变形菌门的丰富度明显高于淹水灌溉。从纲水平看,Gammaproteobacteria的丰度与土壤有效硒含量呈正相关。综上所述,本研究以水稻为试验对象,设置了全生育期和水稻苗期的盆栽试验和水培试验,明确了低浓度磷肥与亚硒酸盐混施促进而高磷抑制水稻籽粒硒积累的现象,同时孕穗期施硒效果最佳,硒酸盐相对于亚硒酸盐更有利于水稻幼苗对硒的吸收转运。吸收动力学试验证实水稻幼苗对硒酸盐的吸收潜力和效率高于亚硒酸盐,且亚硒酸盐易被固定在根中使得转移系数较低。在生产实践上,干湿交替灌溉不仅能提高水稻产量和籽粒硒含量,也能维持健康的土壤微生态环境,是值得推荐的水稻管理方法。

行文静[3](2021)在《接种AM真菌与根瘤菌对大豆硒吸收积累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硒(Se)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缺硒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引发多种疾病。我国是缺硒大国,缺硒人口占世界总缺硒人口的1/10,除恩施、紫阳等高硒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居民膳食硒摄入量低于正常生理需求量(40μg·d-1)。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对硒具有较强的生物富集能力,可作为食物链中补硒的载体。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与根瘤菌(Rhizobium)广泛存在于土壤,两者均可以与大豆形成共生体,进而促进大豆生长及矿质营养的吸收。截止目前,双接AMF和根瘤菌对大豆硒吸收的效应及影响机制尚不清楚。本文首先通过盆栽试验,探究分别施加亚硒酸盐(Se(IV))、硒酸盐(Se(VI))和硒代蛋氨酸(Se Met)条件下,接种AMF(摩西管柄囊霉Fm;地表球囊霉Gv)对苗期大豆硒吸收、积累及转运的影响;其次,通过全生育期试验深入探讨双接AMF与根瘤菌对大豆硒吸收、活化及亚细胞分布的影响,为AMF与根瘤菌在农业上的应用及缺硒地区大豆硒富集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初步得出如下结果:(1)无论添加Se(IV)、Se(VI)或Se Met,接种AMF均显着(p<0.05)促进大豆地上部硒的吸收与积累,这与AMF改善大豆磷营养分、促进大豆生长密切相关。此外,在添加Se(IV)和Se(VI)条件下,接种Gv明显促进了大豆根系硒向地上部器官的转移,转移系数分别为0.028~0.072和0.087~0.157,分别是不接种处理的1.2~4.5和1.7~4.4倍;(2)大豆中硒含量与土壤中有效态硒(SOL-Se+EXC-Se)含量呈显着(p<0.01)正相关关系。外源添加1 mg·kg-1Se(Ⅳ)时,与不接种相比,接种AMF处理土壤有效态硒含量显着增加了6.4%~6.6%,这说明AMF通过影响土壤中硒形态进而影响大豆对硒的吸收;(3)AMF与根瘤菌对大豆硒吸收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双接种效果明显优于单接种,外源硒浓度为1.25 mg·kg-1时,双接AMF-R大豆籽粒中硒含量可达8.6 mg·kg-1,与单接根瘤菌和单接AMF相比分别增加了32.4%和14.3%。此外,与不接种(CK)或单接种相比,双接AMF和根瘤菌具有多重优势:双接AMF-R显着(p<0.05)提高了大豆根系侵染率(最高可达88.3%)、大豆中N、P含量及籽粒产量、根瘤鲜重及根瘤固氮酶活性,且延缓了大豆成熟期根瘤的衰老;(4)土壤添加高浓度亚硒酸盐(1.25 mg·kg-1)条件下,双接AMF-R一方面可以促进大豆营养器官中硒再活化,提高大豆硒的收获指数(Se HI);另一方面可以显着(p<0.05)增加大豆细胞壁及可溶性组分中硒含量,提高大豆对硒的耐受性,细胞壁的沉淀作用可能是提高大豆硒耐受性和硒积累能力的关键。此外,双接AMF-R显着增加了土壤中有效态硒含量,当外源添加硒为1.25 mg·kg-1时,双接AMF-R土壤中有效硒含量是单接种1.39倍。(5)不同生育期大豆对硒的吸收速率不同,总体呈慢-快-慢的趋势。花期-结荚期期间大豆对硒的吸收速率快(高达16.9μg·day-1)。此外,双接AMF-R显着(p<0.05)提高了播种-花期期间和花期-结荚期期间大豆对硒的吸收。综上所述,AMF与根瘤菌可以通过改善大豆的氮、磷养分,提高大豆生物量,促进大豆对硒的吸收。AMF与根瘤菌促进了硒再活化,增强了大豆对硒的积累、转运能力,效果优于单接种。

刘杨[4](2021)在《外源硒对镉污染土壤中硒、镉形态转化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文中指出土壤中重金属镉的毒害作用会抑制作物生长,适量施硒能缓解镉对植物的胁迫作用,有关硒镉相互作用对植物硒、镉吸收和转运的影响已有很多研究,但有关不同外源硒种类及用量对镉解毒作用的差异及其机理尚不清楚。且现有的大多数研究多采用外源添加镉的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有关对外源硒对自然镉污染土壤的镉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尚未见系统报道。因此,本研究选用自然镉污染土壤及十字花科植物小白菜为供试材料,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外源硒对小白菜生长及硒、镉吸收的影响,探究了外源硒施入对镉污染土壤中硒、镉形态转化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旨在为实际生产中施入外源硒达到作物富硒降镉的目标提供科学依据。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外源施硒可以显着降低小白菜对镉的吸收,但是不同外源硒对小白菜镉吸收的影响不同,生长35天和生长70天的小白菜地上部的镉浓度均随施入硒量的增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施入0.5 mg/kg的硒酸盐或1 mg/kg亚硒酸盐对镉吸收的抑制作用最大。总体来讲,1 mg/kg的亚硒酸盐处理较同等浓度的硒酸盐在降低小白菜地上部镉积累效果更明显,且在小白菜生长70天作用效果显着大于35天。小白菜各部位的硒浓度随外源硒施入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且不同种类外源硒对不同生长时期对小白菜硒吸收的影响不同:亚硒酸盐处理生长70天的小白菜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硒浓度与生长35天的处理间无较大差异;而硒酸盐处理的小白菜地上地下部的硒浓度随生长时间的延长均呈降低趋势。2.外源硒的添加可以缓解土壤镉对小白菜生长的胁迫作用,且同一外源硒对小白菜的生长变化的影响与小白菜的生长时期无关。亚硒酸盐处理小白菜株高、地上部生物量、地下部生物量均显着大于未施硒处理,且低浓度(≤1 mg/kg)的亚硒酸盐处理的小白菜的SPAD值、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及生物量和株高显着高于未施硒处理。对于硒酸盐处理,低浓度(≤1 mg/kg)处理促进了小白菜的生长,但高浓度(2.5 mg/kg)处理对小白菜的生长产生毒害作用,表现为其株高、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等显着低于未施硒对照处理。3.施硒影响着镉污染土壤中镉的形态分布,土壤中可交换态镉占总镉的比例显着低于未施硒处理对照,且碳酸盐结合态镉的比例升高,导致土壤中镉的有效性降低,从而降低了小白菜对镉的吸收。亚硒酸盐处理的土壤中硒主要以可交换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的形式存在,硒酸盐处理的形态主要为可溶态。随着小白菜生长时间的延长,亚硒酸盐处理的土壤有效态硒的含量逐渐增加,而残渣态硒则随生长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而酸盐处理土壤中可溶态硒占总硒的比例随生长时间的延长呈显着下降趋势,但可交换态硒占总硒的比例则呈显着增加趋势。因此,外源施硒影响土壤中硒、镉的形态转化,降低小白菜对镉的吸收,亚硒酸盐较硒酸盐、低浓度(≤1 mg/kg)硒较高浓度(2.5 mg/kg)硒对镉解毒作用更为显着,高浓度硒酸盐与土壤中镉存在协同胁迫作用。因此应综合考虑施硒种类和价态,以达到镉污染土壤的安全利用及作物“富硒降镉”的目的。

齐明星[5](2021)在《溶解性有机质对土壤硒转化的影响初探》文中提出硒(Se)是人和动物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有机物料添加是我国维持或提高土壤肥力的一种传统方法,有机物料分解增加了土壤中溶解性有机质(DOM)等活性有机组分含量,其与土壤中硒发生相互作用影响硒的形态和价态转化,进而影响硒生物有效性。因此,查明DOM对土壤硒转化的影响对揭示其对土壤硒有效性的调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批实验和培养试验,探究了小分子有机酸(乙酸、苹果酸、柠檬酸)对外源添加到土壤中硒(硒酸盐、亚硒酸盐)吸附解吸的影响;对比了小分子有机酸(乙酸、草酸、柠檬酸)对不同理化性质的四种自然富硒土壤或外源添加硒老化稳定土壤中硒矿化释放的差异;研究了从牛粪、秸秆提取的DOM对土壤外源硒老化过程中形态和价态的变化,初步揭示了DOM影响土壤硒有效性的机制。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有机酸对土壤硒的吸附和解吸作用因土壤类型、外源硒种类及浓度不同而异。塿土对硒酸盐、亚硒酸盐的吸附均在24 h基本达到平衡,添加小分子有机酸不影响平衡时间,仅降低了平衡时的吸附量。红壤对硒酸盐的吸附与塿土相似,但其对亚硒酸盐的吸附在1 h内就达到了吸附平衡。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能够较好地描述土壤对两种外源硒的吸附动力学特征。等温吸附结果表明,加入苹果酸(MA)、柠檬酸(CA)均降低了塿土对硒酸盐和亚硒酸盐的吸附,与此相反,加入乙酸(AA)却提高了塿土对低浓度亚硒酸盐(<3 mg·L-1)的吸附;且Langmuir模型能更好地描述土壤对硒的吸附特征。与小分子有机酸添加无关,红壤对亚硒酸盐的吸附作用极强;但添加三种小分子有机酸时土壤对硒酸盐的吸附作用均显着高于不添加小分子有机酸的对照处理。塿土施加小分子有机酸处理硒的解吸率均大于对照处理,而红壤则却之相反。总之,施加小分子有机酸降低了塿土对硒的吸附,提高了塿土中亚硒酸盐和硒酸盐的解吸率;却提高了红壤对硒的吸附能力,抑制了红壤中亚硒酸盐和硒酸盐解吸。2.与自然富硒土壤相比,人工富硒土壤中的硒更易于矿化释放出来。酸性富硒土壤中硒的释放主要与小分子有机酸的羧基数量相关;羧基数量越多,硒在土壤中的释放能力越强。而碱性富硒土壤中硒的释放主要与小分子有机酸的酸性相关,与其他小分子有机酸相比,草酸(OA)具有更好的活化碱性土壤中硒的能力。本研究的结果对于更好地理解小分子有机酸在富硒土壤中对硒的迁移作用具有重要意义。3.外源添加DOM促进了土壤中有效硒的固持。有效态硒中的四价与六价硒随着外源硒加入时间的延长向负二价硒转化,逐渐转化为更为稳定的形态;且施加DOM后大部分处理有效硒中四价硒或六价硒的含量下降速率增加或负二价硒含量的生成速率增大。不同浓度DOM对有效硒的固持作用影响不显着,但牛粪源DOM(NDOM)对硒的固定作用大于秸秆源DOM(JDOM)。4.土壤中的有机结合态硒随着外源硒培养时间的延长由活性较强的亲水性有机酸结合态硒(HY-Se)和富里酸结合态硒(FA-Se)向更稳定的胡敏酸结合态硒(HA-Se)和疏水性有机质结合态硒(HON-Se)转化。值得注意的是,亚硒酸盐施加NDOM的处理较对应的JDOM处理对有机结合态硒的固定作用更强,而硒酸盐中不同来源DOM对有机结合态硒的影响较小。塿土中随硒的老化HON-Se与HA-Se的增加量大于HY-Se与FA-Se的下降量,这可能是由于有效态中的硒向有机结合态转化;而红壤中HON-Se与HA-Se的增加量与HY-Se与FA-Se的下降量基本相等,且稳定态的HA-Se先增后降,这表明其还存在向更稳定的硒形态转化的趋势。综上所述,小分子有机酸影响土壤中外源硒的固定以及富硒土壤中硒的释放,且动物源DOM(NDOM)较植物源DOM(JDOM)对硒的固定作用更强,DOM对外源硒迁移转化的影响受到土壤类型和外源硒形态的影响,因此在硒的生物强化过程中应综合考虑。

刘娜娜[6](2021)在《陕西塿土和广西红壤硒有效性差异及其主控因子初探》文中提出作物中硒含量取决于土壤中硒含量和/或土壤硒的有效性,查明影响土壤硒有效性的因素,是采取针对性的农艺措施进行生物强化进而改善人体硒营养状况的重要基础。本研究选取广西酸性红壤和陕西碱性塿土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并测定了土壤样品及对应作物(大白菜、小麦籽粒)中的硒含量,采用地统计分析对两个地区的土壤-植物体系中硒含量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探究了土壤有效硒的分布差异及其与植物硒含量间的关系,评价了连续浸提法对酸性地区硒有效性的适用性,并通过冗余分析、通径分析等方法初步探究了影响土壤硒生物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陕西塿土总硒含量范围为0.097~1.674 mg/kg,平均为0.679 mg/kg;小麦籽粒硒含量为0.001~1.495 mg/kg,均值为0.326 mg/kg。广西红壤硒含量为0.129~2.171 mg/kg,平均为0.776 mg/kg;大白菜中硒含量为0.010~3.152 mg/kg,均值0.304 mg/kg。陕西塿土及小麦硒含量分布均属中等变异性,广西红壤硒含量分布属中等变异,但大白菜硒含量却属强变异性。两个地区的作物硒含量与土壤总硒含量分布均呈现空间不一致性,但其均与土壤有效硒含量的分布相一致,说明土壤有效硒含量是植物中硒含量的重要决定者。2.运用连续浸提技术对两种土壤不同形态硒含量进行分析,发现两种土壤中各形态硒占总硒的比例相似,均以土壤残渣态硒含量(RES-Se)和有机结合态硒含量(ORGSe)占总硒比例最高,其中陕西塿土占比分别为53.25%和31.19%、广西红壤为40.38%和36.52%。与此不同,易于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效硒含量(水溶态硒(SOL-Se)和可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硒(EXC-Se)之和)占总硒的比例均较低,分别为8.64%(陕西塿土)和12.48%(广西红壤)。相关性分析表明,两个地区中作物硒含量均与土壤有效硒含量呈显着相关(p<0.01)。采用t检验结果表明,单一浸提技术和连续浸提技术两种方法测得的广西红壤有效硒含量间无显着差异,亦即两种方法在测定土壤有效硒含量上同等有效。3.冗余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 H和有机质含量是影响陕西塿土硒有效性的主控因子,且其对硒的生物有效性均产生正向效应。即在一定条件,土壤硒有效性含量随着p H值的升高或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大。据此建立的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小麦籽粒中硒含量。热图分析和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广西红壤硒生物有效性的主要因素为土壤无定形铁和碳酸钙含量。其中无定形铁通过对硒的吸附作用对有效性产生负影响,这与该地区气候高温多雨,土壤中铁铝氧化物含量高有关,其对土壤硒的固持吸附作用较大,进而导致土壤硒的有效性降低。而碳酸钙因与土壤p H呈正比对硒有效性呈正影响。因此,随着土壤碳酸钙含量增加,p H值提高,进而提高了土壤硒有效性。综上所述,不同地区影响土壤硒有效性的主控因子不同,在硒的生物强化实践中可针对性通过各种农艺措施调控土壤p H、有机质或碳酸钙含量进而调控土壤硒的有效性从而实现富硒作物的稳定生产。

赵燕[7](2020)在《邯邢地区富硒土壤成因及开发利用研究》文中提出硒元素是人类生命活动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摄入过高或过低均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邯邢地区是河北省重要的粮食产地,同时硒含量相对较高,因此对其进行土壤硒成因及开发利用研究,对合理开发利用富硒土壤资源,保护人体健康,提高当地经济水平、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通过对研究区多介质,土壤、地下水、大气降尘及农作物样品的采集及测试,分析确定邯邢地区硒含量水平,通过Arcgis圈定富硒土壤范围并探讨富硒土壤形成原因;深入研究土壤-农作物间的迁移转化规律,对土壤硒生态效应进行初步评价;最后对研究区土地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硒元素分布情况提出了富硒土壤开发利用方案。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邯邢地区表层土壤平均硒含量0.23mg/kg,总体硒含量由西向东呈现递减趋势,整体缺硒局部富硒,富硒面积约为1291Km2。重点解剖区表层平均硒含量为0.32mg/kg,硒高值区集中在研究区北部及中部,富硒面积约为93.17km2,硒资源相对丰富。武安剖面土壤硒含量均值较高为0.55mg/kg,柏乡剖面土壤硒含量则较低仅为0.18mg/kg。2.研究区土壤硒自然来源主要为碳酸盐岩风化及太原组晚期含煤地层,非自然来源主要为燃煤、地下水灌溉及化肥。富硒土壤成因以非自然成因为主,人为活动造成了表层土壤中硒的富集。3.土壤在环境中迁移能力与赋存形态有很大关系。硒在土壤中主要以水溶态和可交换态及碳酸盐岩结合态向下迁移,小麦各部分对不同形态硒的吸收转运能力均有不同,小麦根部易于富集硒但难以地上部分进行转运,麦籽相较于麦茎运输硒及其化合物的能力更强。4.小麦籽实硒平均含量高于其他谷物,全区所有农作物样品富硒率可达63.63%。富硒土壤是产出富硒农产品的重要基础,硒的赋存形态和植物对硒的吸收能力等均会影响农作物的硒含量水平。5.研究区绝大部分土壤未受到重金属污染,整体养分较为丰富,土壤质量综合等级一等和二等土壤可以占到98%以上,综合质量较高。土壤硒含量净增量为2.83μg/kg,短时间内硒资源不会大幅减少,具有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6.将研究区土壤进行分区,划分出农作物种植适宜区,适宜种植区可以生产天然无公害富硒农产品,对其余未达到富硒土壤标准的区域,结合当地农业发展情况,提出相应的种植措施,拟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邵鹏威[8](2020)在《硒元素形态分析方法及其在恩施富硒地区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微量元素硒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人体中硒的主要来源是膳食摄入,而植物性食物又是膳食主体,因此植物在人体硒补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硒元素的化学形态不同对环境的毒性、生物效应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均不同。硒元素的行为效应不仅仅取决于该元素的总量水平,其只有在特定的浓度范围和一定的存在形态下才能对生态环境、生命体系和生物体发挥作用。因此建立准确、高效的环境样品的硒形态分析方法,并在硒元素形态分析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硒元素与人体健康相关环境地球化学研究工作,对科学评价硒元素对环境和生物体系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联用技术建立了硒代胱氨酸(SeCys2)、甲基-硒代半胱氨酸(MeSeCys)、亚硒酸根(Se(Ⅳ))、硒代蛋氨酸(SeMet)、硒酸根(Se(Ⅵ))等不同硒形态的分离检测方法,同时开展了土壤和植物样品中硒形态的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以湖北恩施部分地区的水稻、玉米及对应根系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硒元素在陆生植物体内的分布规律、主要赋存形态以及土壤中硒与植物体内富集硒的相关关系,主要取得如下进展:1.建立了土壤、植物样品中硒及硒形态的分析方法。为了实现对植物和土壤中总硒的有效分析,减少样品处理过程中硒元素的损失及减少试验成本,对样品前处理方法进行了优化,最终采用石墨预消解-封闭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的分析方法。该法准确可靠。建立了植物样品中5种硒形态的分离检测方法。为实现SeCys2、MeSeCys、Se(Ⅳ)、SeMet、Se(Ⅵ)5种硒形态的有效分离,本文分别考察了不同检测器、色谱柱、流动相、流动相pH等条件对硒形态分析的影响,最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技术,以Hamilton PRP-X100分析柱为色谱柱,以pH 4和pH 6的20 mmol·L-1的柠檬酸溶液辅以少量甲醇为流动相,在梯度洗脱条件下,9 min内可实现5种硒形态完全分离。5种硒形态的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1。2.建立并优化了植物和土壤样品硒形态分析中的前处理条件。为实现植物样品中硒形态的有效提取,本文分别考察了不同提取剂、酶用量、浸提时间等条件对硒形态提取效率的影响,最终选择将20 mg XIV蛋白酶和10 mg Driselase酶溶于3 mL75 mmol·L-1 Tris-HCl(pH 7.5)作为提取剂,将样品在37℃振荡3 h作为样品前处理方法。植物样品中SeCys2、MeSeCys、Se(Ⅳ)、SeMet、Se(Ⅵ)的检出限分别为0.88、0.69、1.00、0.90、0.82μg·L-1。对植物样品进行加标回收实验,5种硒形态的加标回收率均在73.2%—107%之间。所建立的植物样品硒形态分析方法准确可靠。采用文献调研法,参考前人对土壤硒形态分析方法的研究,结合本研究的研究目的,确定了土壤硒赋存状态的分步提取方法。并采用HPLC-ICP-MS法对水溶态和可交换态组分中的可利用硒形态进行进一步分析。3.对所采集的恩施部分地区植物及土壤中硒及硒形态进行了分析。采集了恩施12个村镇的水稻、玉米及对应根系土样品,其中水稻样品10件,玉米样品6件,根系土壤样品16件,利用建立的方法对其硒及硒形态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土壤硒含量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其中超过58%的土壤样品硒含量高于中国硒过剩地区的土壤硒基准值3μg·g-1。硒在水稻体内的富集特征表现为:水稻根>水稻籽粒>水稻叶>水稻茎,说明硒元素较容易在根部富集。根据GB/T 22499-2008《富硒稻谷》和GB 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对富硒稻谷的限定,水稻籽粒样品均属于富硒稻谷。因此当地居民需根据人体每日硒需求量合理食用富硒产品,若长期食用此富硒地区水稻,其所带来的健康风险仍不可忽视。土壤中有效硒占比仅为6.08%—17.5%,因此土壤硒中只有较小部分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对水溶态组分与可交换态组分进行硒形态分析。结果表明,在水溶态组分中主要的硒形态为Se(Ⅵ),检出率为100%,其中有69%的样品中还检出了少量的Se(Ⅳ),而在可交换态组分中只检出了Se(Ⅳ)一种硒形。所有土壤样品的水溶态组分与可交换态组分中均未检出有机硒形态。说明恩施采样地区土壤中的硒主要是以无机形态向植物体内迁移。稻植株体内硒形态均以有机形态为主,主要为SeMet,其占总硒量的50%以上,且水稻的不同部位硒形态的组成和含量存在着一定差异。将水稻各部位SeMet的含量水平分别与土壤中水溶态和可交换态组分中硒形态的含量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各部位的SeMet与土壤水溶态组分中的Se(Ⅳ)均无明显相关性,而与水溶态组分中的Se(Ⅵ)在p<0.01水平下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可交换态组分中的Se(Ⅳ)在p<0.01水平下呈显着正相关关系。通过文献调研可知,硒形态在植物中的迁移规律,而本研究中所采样品中硒形态的分布规律与已有研究中硒形态在植物中的迁移规律相吻合。本文建立了土壤、植物样品中硒含量及形态的分析方法,方法简单、快捷、高效,利用建立的方法初步探究了恩施富硒地区土壤及植物样品中的硒的分布状况及赋存形态,同时探讨了水稻不同组织部位与根系土壤中硒的相关关系,以期为有效营养成分的量化评价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龙泽东[9](2020)在《硒在天然富硒区恩施与石台土壤-作物-人体系统中的分布特征和健康效应研究》文中认为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居民每日硒摄入量水平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为了研究在天然条件下硒在环境中分布特征及其与居民健康效应,国际硒研究学会发起开展了天然硒生物营养强化国际合作计划(NBP),重点关注天然富硒环境中硒在土壤-作物-人体系统中的分布特征,并调查研究硒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实证关系。本项研究是国际NBP研究计划的预研部分,重点选择了两个天然富硒地区湖北恩施州和安徽石台县作为研究区域。中国硒资源分布非常不均,不仅有横跨东北到西南的马鞍形土壤缺硒带,也有湖北恩施、安徽石台、陕西安康等天然富硒区,具有开展NBP研究的便利和优势。本研究以安徽省石台县的大山村和库山村、湖北省恩施州的渔塘坝村、梨子坝村和长坪村共5个村庄为研究地点,采集每个村庄中的土壤、水、主要作物、人群头发和血浆样品,共计1306份,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取当地居民的膳食结构和基本人群信息。在实验室内利用原子荧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法,分别测定了样品中总硒和硒酸盐、亚硒酸盐、硒代胱氨酸、硒代蛋氨酸以及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等五种不同形态硒的含量,用专用试剂盒检测血浆样品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酶活水平以及硒蛋白P水平(Seppl),应用环境土壤学、营养学、流行病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并借助于多种统计学方法对获得的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初步揭示了研究区域内硒从土壤到作物再到人体的分布特征,结合流行病学数据,探讨了人群硒摄入水平与高血脂、高血压和脱发等疾病的患病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硒含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安徽石台县大山村、湖北恩施州渔塘坝村和梨子坝村为富硒地区,耕作土壤中总硒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285.9±1046.2μg/kg(n=14)、1753.6±742.8μg/kg(n=14)和2262.5±1388.4 μg/kg(n=17),显着高于足硒地区土壤总硒含量,安徽石台县库山村和湖北恩施州长坪村耕作土壤中总硒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36.6±45.8 μg/kg(n=16)和259.6±37.3 μg/kg(n=18)。对不同地区土壤中硒形态分析结果表明,石台县大山村和库山村耕作土壤中生物可利用硒比例分别为1.7±1.1%(n=14)和4.6±6.1%(n=16),而恩施州的渔塘坝村、梨子坝村和长坪村耕作土壤生物可利用硒占比依次为2.7±1.5%(n=14)、1.9±1.0%(n=17)和3.4±1.1%(n=18)。这些数据结果证明不同地区土壤中生物有效态硒存在显着差异,除了与土壤中总硒含量有关外,可能还受土壤的理化性质影响。恩施三个村庄的耕作土壤呈弱酸性,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生物可利用硒含量与总硒含量和pH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但与总铝含量呈显着负相关关系,与有机质含量、总铁和总锰含量无显着相关性。上述研究结果证明土壤生物可利用硒的含量与土壤的理化性质有着密切关系,尤其是与土壤的pH、总硒和总铝含量等因素有关。2.主要作物总硒及硒形态的含量差异由于有机硒相对于无机硒具有更安全、更有效的特性,除了总硒含量以外,食物中不同硒形态的含量差异也备受关注。本研究中梨子坝村的大米样品中总硒含量(374.63±234.38 μg/kg,n=18)显着性高于其它几个村庄,大山村、库山村、渔塘坝村和长坪村的大米样品硒含量。大米样品中硒主要以有机硒的形态存在,包括硒代蛋氨酸(SeMet)和硒代胱氨酸(SeCys2),其中SeMet所占的比例高达80%-90%。恩施地区不同作物富集系数结果表明,大米对硒的富集能力最强(富集系数,12.2%)。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大米中总硒含量尽管具有显着差异,但有机硒所占比例均较高,且主要为SeMet,可作为缺硒地区人群补充硒摄入量的主要食物。块茎类样品中硒形态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样品中硒同时以无机硒和有机硒的形态存在,其中无机硒占比为4.28%-32.65%,主要以硒酸根(+6价)的形式存在,且随着样品总硒含量的升高,硒酸盐的比例也相应增加。与无机硒含量分布特征不同,马铃薯样品中有机硒组成变化情况较为复杂,在低硒、中硒和高硒样品中,SeMet占比分别为40.70%、71.85%和47.89%,与总硒含量变化呈复杂的U型曲线关系,高硒样品中SeMet形态含量偏低,这与分析样品中无机硒占比较高有关。由于高硒马铃薯样品中仍存在较高比例的无机硒,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防止过量无机硒摄入影响人体健康问题。对蔬菜类的萝卜样品中硒形态分析结果表明,萝卜样品中近一半的硒以无机硒形式存在,主要为+6价态的硒酸根。随着萝卜样品中总硒含量的升高,有机硒中的SeMet和SeCys2所占比例越来越小,且出现了未知形态的硒大量出现,在中硒和高硒萝卜样品中未知形态的硒所占比例分别为34.80%和46.11%。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萝卜对硒的转化率较低,将其选做补硒食物时,应注意监测无机硒占比情况。3.居民硒每日摄入量差异安徽石台县大山村和库山村居民硒的每日摄入量分别为56±79μg/d和18±10 μg/d,大山村和库山村居民膳食中各类食物提供的硒占总每日硒摄入量最多的分别是蔬菜类(68%)和谷物类(大米,49%)。湖北恩施渔塘坝村、梨子坝村和长坪村居民硒每日摄入量分别为82±57μg/d、160±106μg/d和34±9μg/d,提供最多硒每日摄入量的食物种类分别是蔬菜类(49%)、谷物类(大米,77%)和谷物类(大米,65%)。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库山村和长坪村居民的硒每日摄入量远低于中国成人推荐膳食日硒摄入量(60 μg/d),面临硒缺乏风险,这也反映了区域富硒土壤的分布是呈斑点状的,在一些知名富硒区域内也存在缺硒的村庄。此外,根据食物硒素贡献比例来看,农村居民从膳食中获取硒的主要食物类型是谷物和蔬菜,而不是相对硒含量较高的动物性食品。4.人体生物标志物水平差异居民的硒每日摄入量与发硒水平呈显着线性相关,其关系式可表达为:发硒含量(μg/kg)=2.343×居民硒每日摄入量(μg/d)+233.2,R2=0.757。安徽石台大山村全部居民的发硒和血浆硒平均含量均显着高于库山村。湖北恩施渔塘坝村庄全部居民发硒和血浆硒平均含量与梨子坝村无显着性差异,但显着高于长坪村。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恩施地区全部居民、男性居民和女性居民的发硒水平均与血浆总硒水平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与血浆SOD酶活水平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但与血浆GPx酶活和Seppl水平无显着相关性。在全部居民和男性居民中观察到血浆硒与Seppl水平存在显着的正相关,但与血浆GPx酶活无显着相关性。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硒水平生物标志物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根据研究报道,Seppl相比GPx需要更高的硒摄入才能达到其最大活性,因而Seppl水平更能准确反映该研究区域人体的硒水平状态。5.人体硒水平与健康关系为了探讨人群硒水平与健康之间的关系,除检测了恩施州共185名志愿者的发硒(459.9±203.3μg/kg,n=173)和血硒含量(85.8±39.6 μg/kg,n=163),同时收集了人群的基本信息,包括身高、体重、年龄、性别、收入、血脂指标、血压等。室内对获得的这些数据采用二元回归逻辑分析,在多因素校正后的模型中,发现恩施州所有志愿者的发硒水平与总高脂血症患病率、高总甘油三酯(TG)患病率、高总胆固醇(TC)患病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患病率之间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所有志愿者中发硒和血浆硒水平与高收缩压(SBP)患病率均呈正相关关系,但是与高舒张压(DBP)患病率无显着相关性。性别特异性分析结果发现,男性志愿者的硒水平与高血压患病率之间的相关性较女性志愿者更为显着。另外,基于多因素校正后的模型计算结果,发现全部志愿者和男性志愿者的血浆硒水平与脱发率呈显着负相关关系。与上述显着统计性结果不同,所有志愿者的发硒和血浆硒水平与高血糖症患病率之间并无显着相关性(p>0.05),也没有发现人群硒水平与失眠之间存在关系。上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发硒和血浆硒与人体健康指标之间的关系是较为复杂多变的,但总的来看,人发硒水平与高血脂和高血压的患病率密切相关,存在正相关关系。考虑到横断面调查不能解释硒与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的人群干预研究,以探究硒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可能关系。

张金铭[10](2020)在《大山村地区植物硒含量、富集和转移研究》文中提出硒是自然生态环境中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与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植物硒来源于土壤环境,土壤环境中硒的形态和含量等都会影响植物对硒的吸收与积累。我国72%的土壤有不同程度缺硒,三分之一属于严重缺硒地区,人体补硒有多种途径,其中膳食补硒最为健康安全、便捷有效。作为膳食的富硒植物是补硒的主要来源,对其开发利用已成为富硒研究的热点。大山村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富硒区之一,境内富硒茶叶、富硒农作物和富硒中草药等资源丰富。本研究以大山村地区植物资源为对象,分析土壤-植物系统中硒的积累、分布和迁移规律,为大山村地区保护与合理开发富硒植物资源,如富硒中草药、富硒野菜、富硒作物等功能农产品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硝酸-高氯酸湿法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大山村地区土壤和植物的总硒含量,并优化了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微量硒的条件。在最佳测试条件下,该方法的精密度为1.15%,检出限为0.165μg/L,样品加标回收实验得回收率范围为95.37%-102.75%。(2)通过对大山村地区158份土壤样品总硒含量测定分析,土壤硒含量范围为0.161-7.189 mg/kg,算术平均值为1.653 mg/kg。按照硒元素生态景观界限值的划分标准,研究区属于富硒地区。不同行政村土壤环境中硒含量存在差异,叶山村土壤硒含量略高于大山村,两村均达到高硒水平;流源村与莲花村土壤硒含量相近,均为富硒水平。林地土、耕作土和茶园土三种土地利用类型硒含量均呈极显着正相关性(P<0.01);林地土硒含量明显高于耕作土和茶园土,表明林地土含硒量受人为干扰较少,有利于硒在土壤中的循环与积累。(3)通过对大山村地区99科176属204种植物(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共计362份样品中硒含量测定,研究区内野生植物硒含量范围为0.022-2.263 mg/kg,平均值为0.281 mg/kg,按照硒元素生态景观界限值的划分标准,植物富硒率达76.60%。不同种类植物富硒能力存在较大差异,野生种子植物中草本植物(0.324 mg/kg)硒积累能力较强,显着高于乔木(0.105 mg/kg)、灌木(0.156 mg/kg)和木质藤本(0.138 mg/kg)植物;苔藓和蕨类植物硒含量普遍较高,分别为1.838 mg/kg和0.411 mg/kg。(4)通过对大山村地区食用植物与中草药的富硒能力研究,食用植物富硒率达70.59%,不同类型食用植物硒积累量有很大差异,17种食用植物硒积累量的顺序为:柿子>油菜>萝卜>甘蓝>韭菜>沙梨>姜>莴苣>茶叶>大豆>板栗>藠头>魔芋>枇杷>蒜>李>马铃薯。分析表明20种中草药中硒含量变化较大,不同药效型中草药含硒量表现为活血化瘀型中草药>清热解毒型中草药>止血止痛型中草药,活血化瘀型中草药对硒具有相对较强的富集转运能力。(5)通过对大山村地区几种类型的富硒植物研究表明,紫萁具有较高的硒含量(0.520 mg/kg),其中根茎(0.853 mg/kg)和羽片(0.506 mg/kg)比叶轴(0.190 mg/kg)对硒有更强的积累能力。十字花科植物(0.648 mg/kg)和景天属植物(0.454 mg/kg)硒含量均达到富硒植物标准,其中,油菜、萝卜、印度蔊菜各部位对硒有较强的积累和富集能力,硒含量均可达1 mg/kg以上,显着高于其它种类植物。(6)本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大山村地区土壤-植物系统中硒的富集转移规律,研究结果为大山村地区挖掘富硒植物资源,开发多种富硒中草药、富硒野菜等富硒功能农产品提供科学依据;为培育高硒植物,提取有机硒化物制成生物制剂产品,实施硒功能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土壤-植物系统中硒的迁移转化及低硒地区食物链中硒的调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土壤-植物系统中硒的迁移转化及低硒地区食物链中硒的调节(论文提纲范文)

(1)土壤硒的生物有效性及调控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土壤硒的含量与分布
2 硒在土壤中的迁移
3 土壤硒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3.1 土壤硒全量
    3.2 土壤pH
    3.3 土壤有机质
    3.4 土壤氧化还原条件
    3.5 土壤质地
    3.6 元素之间拮抗或协同作用
4 土壤硒生物有效性的调控技术
5 结论

(2)磷素营养和水分管理对水稻吸收积累硒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硒与人体健康
    1.2 土壤中的硒
        1.2.1 土壤中硒的形态与分布
        1.2.2 施磷对土壤硒含量的影响
    1.3 植物对硒的吸收、转化和积累过程
        1.3.1 植物对硒的吸收、转运
        1.3.2 硒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态和分布情况
    1.4 矿质元素对植物吸收转运和积累硒的影响
        1.4.1 磷素对植物硒含量的影响
        1.4.2 其他矿质元素对植物硒含量的影响
    1.5 水分管理对水稻硒营养的影响
        1.5.1 水分管理对土壤硒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1.5.2 水分管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1.6 研究背景
    1.7 研究内容
    1.8 预期目标
    1.9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磷素营养对土壤硒组分及水稻籽粒硒积累的影响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供试材料
        2.2.2 试验设计
        2.2.3 土壤样品采集与分析
        2.2.4 数据处理
    2.3 结果分析
        2.3.1 不同磷、硒处理对土壤硒组分的影响
        2.3.2 不同磷、硒处理对水稻各器官硒含量的影响
        2.3.3 不同磷、硒处理下水稻表观积累系数的变化
        2.3.4 不同磷、硒处理下水稻硒转移系数的差异
        2.3.5 不同生育时期水稻各器官硒含量的变化情况
    2.4 讨论
        2.4.1 磷素营养对土壤硒组分转化的影响
        2.4.2 磷素营养对水稻吸收、转运硒的影响
        2.4.3 磷素营养对不同生育期水稻各器官硒含量的影响
    2.5 小结
第三章 磷素营养对水稻苗期硒吸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供试材料
        3.2.2 试验设计及样品采集
        3.2.3 样品分析
        3.2.4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磷水平对水稻幼苗吸收亚硒酸盐、硒酸盐的时间吸收动力学影响
        3.3.2 不同磷水平对水稻幼苗转运亚硒酸盐、硒酸盐的影响
    3.4 讨论
        3.4.1 不同磷水平对水稻幼苗吸收亚硒酸盐、硒酸盐的影响
        3.4.2 不同磷水平对水稻幼苗转运亚硒酸盐、硒酸盐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水分管理对水稻籽粒硒积累及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供试材料
        4.2.2 试验设计
        4.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4.2.4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方法
        4.2.5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水分管理对土壤p H和Eh的影响
        4.3.2 不同水分管理条件对根际土壤总硒含量变化的影响
        4.3.3 水分管理对土壤硒组分含量变化的影响
        4.3.4 水分管理对水稻各器官硒含量变化的影响
        4.3.5 水分管理对水稻各器官硒转移系数的影响
        4.3.6 水分管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4.3.7 水分管理对水稻根际土壤细菌α多样性的影响
        4.3.8 水分管理对水稻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4.4 讨论
        4.4.1 水分管理方式对水稻根际土壤硒含量和籽粒硒积累的影响
        4.4.2 不同水分管理方式下水稻根际土壤细菌区系和活性与水稻硒吸收的关系
    4.5 小结
第五章 全文结论及展望
    5.1 全文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接种AM真菌与根瘤菌对大豆硒吸收积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硒与人体健康
        1.2.2 土壤硒的来源及分布
        1.2.3 土壤硒形态
        1.2.4 植物中硒的生理功能
        1.2.5 AM真菌在农业上的应用
        1.2.6 AM真菌对作物硒吸收的影响
        1.2.7 根瘤菌在农业上的应用
        1.2.8 根瘤菌的有效性
        1.2.9 双接AM真菌与根瘤菌在农业上的应用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外源不同形态硒条件下接种AM真菌对大豆硒吸收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仪器试剂
        2.2.3 盆栽试验
        2.2.4 大豆根系侵染率测定
        2.2.5 植物及土壤硒浓度测定
        2.2.6 土壤不同硒形态测定
        2.2.7 其他指标
        2.2.8 质量控制
        2.2.9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外源添加不同形态硒条件下,AMF对大豆侵染率、生物量及磷吸收的影响
        2.3.2 外源添加不同形态硒条件下AMF对大豆硒吸收的影响
        2.3.3 外源添加不同形态硒条件下AMF对土壤中硒形态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双接AM真菌与根瘤菌对不同生育期大豆硒吸收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仪器试剂
        3.2.3 全生育期盆栽试验
        3.2.4 大豆根系侵染率测定
        3.2.5 大豆及土壤硒含量的测定
        3.2.6 土壤中不同形态硒的测定
        3.2.7 根瘤固氮酶活性测定
        3.2.8 结荚期大豆中硒的亚细胞分布
        3.2.9 数据分析及计算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接种AMF与根瘤菌对大豆根系侵染率及根瘤生长的影响
        3.3.2 接种AMF与根瘤菌对大豆N、P养分吸收及生物量的影响
        3.3.3 接种AMF与根瘤菌对大豆硒吸收和积累的影响
        3.3.4 接种AMF与根瘤菌对大豆中硒再活化的影响
        3.3.5 接种AMF与根瘤菌对结荚期大豆亚细胞硒分布的影响
        3.3.6 双接AMF与根瘤菌对土壤硒形态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创新点
    4.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外源硒对镉污染土壤中硒、镉形态转化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硒对镉吸收和积累的影响
        1.2.2 硒对镉胁迫的缓解作用
        1.2.3 外源硒对土壤中硒、镉形态转化的影响
    1.3 问题提出
    1.4 研究内容
        1.4.1 外源硒对镉污染土壤中小白菜硒镉吸收、转运的影响
        1.4.2 外源硒对镉污染土壤中小白菜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1.4.3 外源硒对镉污染土壤中硒镉形态分布、转化的影响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外源硒对镉污染土壤中小白菜硒、镉吸收及转运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指标测定及方法
        2.1.4 质量控制
        2.1.5 数据分析
    2.2 结果分析
        2.2.1 不同外源硒对镉污染土壤中小白菜镉分布的影响
        2.2.2 不同外源硒对镉污染土壤中小白菜镉富集、转运的影响
        2.2.3 不同外源硒对镉污染土壤中小白菜硒分布的影响
        2.2.4 不同外源硒对镉污染土壤中小白菜硒富集、转运的影响
        2.2.5 外源硒与镉污染土壤中小白菜硒、镉吸收转运的关系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外源硒对镉污染土壤中小白菜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指标测定及方法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分析
        3.2.1 不同外源硒对镉污染土壤小白菜根长和株高的影响
        3.2.2 不同外源硒对镉污染土壤小白菜生物量的影响
        3.2.3 不同外源硒对镉污染土壤中小白菜SPAD值的影响
        3.2.4 不同外源硒对镉污染土壤中小白菜光合指标的影响
        3.2.5 小白菜光合指标与硒、镉含量的相关关系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外源硒对镉污染土壤中硒、镉形态分布及转化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样品采集与指标测定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分析
        4.2.1 种植前土壤镉形态分布
        4.2.2 硒对小白菜根际土壤镉形态的分布的影响
        4.2.3 种植前土壤硒形态分布
        4.2.4 硒对小白菜根际土壤硒形态的分布的影响
        4.2.5 硒、镉生物有效性与形态转化的关系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1.1 外源硒对镉污染土壤中小白菜硒、镉吸收及转运的影响
        5.1.2 外源硒对镉污染小白菜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5.1.3 外源硒对镉污染土壤中硒、镉形态分布及转化的影响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溶解性有机质对土壤硒转化的影响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土壤中硒的形态及有效性
        1.2.2 土壤中的溶解性有机质
        1.2.3 溶解性有机质对硒的固持和活化作用
        1.2.4 小分子有机酸对硒有效性的影响
    1.3 问题提出
    1.4 研究内容
        1.4.1 小分子有机酸对土壤外源硒的吸附解吸特性的研究
        1.4.2 小分子有机酸对富硒土壤硒矿化释放的影响
        1.4.3 溶解性有机质对土壤外源硒老化的影响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小分子有机酸对土壤外源硒的吸附解吸特征的影响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定方法
        2.1.4 数据处理和分析
    2.2 结果分析与讨论
        2.2.1 小分子有机酸对不同土壤中硒吸附动力学的影响
        2.2.2 小分子有机酸对不同土壤硒吸附等温线的影响
        2.2.3 小分子有机酸对不同土壤硒分配系数和解吸率的影响
    2.3 小结
第三章 小分子有机酸对富硒土壤短期硒释放的影响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测定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分析
        3.2.1 小分子有机酸对富硒土壤中硒释放的影响
        3.2.2 小分子有机酸对富硒土壤中铁释放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不同来源的溶解性有机质对土壤外源亚硒酸盐固持过程的影响
    4.1 材料和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测定方法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分析
        4.2.1 溶解性有机质对土壤可溶态硒中硒价态变化的影响
        4.2.2 溶解性有机质对土壤可交换态硒中硒价态变化的影响
        4.2.3 溶解性有机质对土壤有机结合态硒中各组分的影响
    4.3 讨论
        4.3.1 溶解性有机质对有效硒的固定作用
        4.3.2 溶解性有机质对有机结合态硒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不同来源的溶解性有机质对土壤外源硒酸盐固持过程的影响
    5.1 材料和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设计
        5.1.3 测定方法
        5.1.4 数据处理
    5.2 结果分析
        5.2.1 溶解性有机质对土壤可溶态硒中硒价态变化的影响
        5.2.2 溶解性有机质对土壤可交换态硒中硒价态变化的影响
        5.2.3 溶解性有机质对土壤有机结合态硒中各组分的影响
    5.3 讨论
        5.3.1 溶解性有机质对硒酸盐有效性的影响
        5.3.2 溶解性有机质对亚硒酸盐和硒酸盐固定作用的差异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小分子有机酸对土壤外源硒的吸附特性研究
        6.1.2 小分子有机酸对富硒土壤短期硒释放的影响
        6.1.3 溶解性有机质对土壤外源硒固持的影响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陕西塿土和广西红壤硒有效性差异及其主控因子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和植物中硒含量及其分布
        1.2.2 土壤硒有效性及其赋存形态
        1.2.3 影响土壤-植物体系中硒有效性的因素
        1.2.4 影响硒有效性主控因子的筛选方法
    1.3 研究内容
        1.3.1 陕西塿土和广西红壤土壤-植物体系中硒含量的分布特征
        1.3.2 酸碱土壤硒有效性差异分析
        1.3.3 影响酸性和碱性土壤硒有效性的主控因子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方法
    2.1 研究地区概况
        2.1.1 陕西塿土
        2.1.2 广西红壤
    2.2 样品采集和分析
        2.2.1 样品采集及处理
        2.2.2 样品测定
        2.2.3 质量控制
    2.3 数据处理及分析
第三章 结论分析
    3.1 陕西塿土-小麦体系中硒有效性及其主控因子
        3.1.1 塿土总硒和小麦籽粒硒含量特征
        3.1.2 塿土硒的有效性分布特征
        3.1.3 塿土中各形态硒含量及其相互关系
        3.1.4 影响塿土硒有效性的因素
    3.2 广西红壤-大白菜体系中硒有效性及其主控因子
        3.2.1 红壤总硒和大白菜硒含量特征
        3.2.2 红壤硒的有效性分布特征
        3.2.3 红壤中各形态硒含量及其相互关系
        3.2.4 影响红壤硒有效性的因素
第四章 结果讨论
    4.1 土壤总硒含量的分布
    4.2 土壤有效硒含量影响因素
    4.3 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硒有效性的影响
    4.4 农艺措施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5.1 主要结论
        5.1.1 土壤-植物体系中硒含量的分布特征
        5.1.2 酸碱地区土壤硒有效性差异
        5.1.3 影响硒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邯邢地区富硒土壤成因及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硒在环境中的分布
        1.2.2 硒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1.2.3 土壤中硒的价态、形态与生物有效性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论文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交通运输
        2.1.3 自然气候
        2.1.4 地形地貌
        2.1.5 水文地质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区域地质背景
    2.4 土壤类型及土地利用现状
第三章 工作部署及工作方法
    3.1 工作部署
    3.2 工作方法
        3.2.1 样品采集
        3.2.2 样品测试与分析
        3.2.3 数据处理及图件编制
第四章 土壤硒含量及分布特征
    4.1 含量特征
        4.1.1 邯邢地区表层土壤硒含量
        4.1.2 重点解剖区表层土壤硒含量
        4.1.3 横向解剖区表层土壤硒含量
    4.2 空间分布特征
        4.2.1 邯邢地区表层土壤硒分布特征
        4.2.2 重点解剖区表层土壤硒分布特征
        4.2.3 横向解剖区硒分布特征
        4.2.4 垂向剖面硒分布特征
    4.3 小结
第五章 富硒土壤成因
    5.1 土壤硒来源分析
        5.1.1 自然来源
        5.1.2 人为来源
    5.2 富硒土壤成因综合分析
    5.3 土壤中硒的迁移转化
    5.4 小结
第六章 开发利用研究
    6.1 农作物硒含量及影响因素
        6.1.1 农作物硒含量及富集特征
        6.1.2 农作物硒含量的影响因素
    6.2 土地质量评价
        6.2.1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6.2.2 土壤养分质量评价
        6.2.3 土壤质量地球化学综合等级
    6.3 开发利用研究
        6.3.1 土壤硒趋势分析
        6.3.2 土地资源综合利用区划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致谢

(8)硒元素形态分析方法及其在恩施富硒地区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硒的概况
        1.1.2 硒与人体健康
        1.1.2.1 硒与疾病
        1.1.2.2 硒的推荐摄入量
    1.2 硒形态研究进展
        1.2.1 气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GC-ICP-MS)
        1.2.2 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PLC-HG-AFS)
        1.2.3 毛细管电泳与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联用(CE-ICP-MS)
        1.2.4 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PLC-ICP-MS)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植物及其根系土壤中硒的含量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与设备
        2.2.2 试剂与材料
        2.2.3 系列标准溶液的配制与保存
        2.2.4 质谱条件
        2.2.5 ICP-MS测定植物硒元素的前处理方法
        2.2.6 ICP-MS测定土壤硒元素的前处理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质谱仪选择
        2.3.2 质谱条件的优化
        2.3.3 方法线性关系及检出限
        2.3.4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选择
        2.3.5 精密度及标准物质分析结果对照
第三章 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HPLC-ICP-MS)测定植物及根系土壤中硒形态的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与设备
        3.2.2 试剂与材料
        3.2.3 流动相、提取剂及系列标准溶液的配制与保存
        3.2.4 仪器工作参数
        3.2.5 植物硒形态前处理方法
        3.2.6 土壤硒赋存状态顺序提取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质谱条件的优化
        3.3.2 色谱条件的选择与优化
        3.3.2.1 色谱柱的选择
        3.3.2.2 流动相组成的选择
        3.3.2.3 流动相pH的选择
        3.3.3 线性关系和检出限
        3.3.4 植物样品硒形态分析方法的确定
        3.3.4.1 植物样品硒形态提取方法的选择
        3.3.4.2 酶加入量的优化
        3.3.4.3 提取时间的优化
        3.3.5 回收率及精密度实验
        3.3.6 实际样品测定
        3.3.7 土壤样品硒赋存状态方法的确定
        3.3.7.1 浸提剂和浸提条件的选择
        3.3.7.2 浸提温度的影响
        3.3.7.3 浸提时间的影响
        3.3.7.4 土壤生物可利用硒形态的检测
第四章 恩施富硒地区土壤、植物体内硒含量及赋存特征研究
    4.1 前言
    4.2 样品采集、预处理及保存
    4.3 数据处理
    4.4 恩施富硒地区水稻、玉米及根系土的硒含量、赋存状态及相关性分析
        4.4.1 封闭消解-ICP-MS测定恩施富硒地区水稻、玉米及根系土的硒含量
        4.4.2 恩施富硒地区土壤的硒赋存状态及生物可利用性
        4.4.3 恩施富硒地区植物硒赋存状态及与土壤有效硒的相关性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硒在天然富硒区恩施与石台土壤-作物-人体系统中的分布特征和健康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硒的理化性质
    1.3. 硒在自然界的分布和循环
    1.4. 土壤生物可利用硒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
    1.5. 植物总硒和不同硒形态含量分布
    1.6. 人体硒水平的生物标志物
    1.7. 硒与人体健康
第二章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2.1.研究目的和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研究区域、材料和方法
    3.1. 研究区域环境特征
    3.2. 样品采集
    3.3. 伦理协议说明
    3.4. 研究材料和方法
        3.4.1. 研究材料
        3.4.2. 实验分析方法
        3.4.3. 数据分析方法
第4章 天然条件下土壤-作物中硒的分布特征
    4.1. 土壤中总硒含量特征
    4.2. 土壤中生物可利用硒含量特征
    4.3. 土壤中硒水平的影响因素
    4.4. 作物中硒含量特征
    4.5. 作物中硒形态特征
    4.6. 土壤-作物系统中硒的分布特征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天然条件下作物-人群中硒的分布特征
    5.1. 人群的膳食结构及硒的每日摄入量
    5.2. 人体硒水平生物标志物
        5.2.1. 人群的发硒水平
        5.2.2. 人群的血浆硒水平
        5.2.3. 人群的GPx酶活水平
        5.2.4. 人群的SOD酶活水平
        5.2.5. 人群的Seppl水平
    5.3. 作物-人群系统中硒的分布特征
    5.4. 冬夏两季人群日硒摄入量及硒水平的差异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天然条件下硒的人群健康效应
    6.1. 人群的基本信息
    6.2. 人群硒水平和高血脂患病率的相关性分析
    6.3. 人群硒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的相关性分析
    6.4. 人群硒水平和高血糖患病率的相关性分析
    6.5. 人群硒水平与脱发和失眠的相关性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附录 文中缩写全称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它研究成果

(10)大山村地区植物硒含量、富集和转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研究综述
    1.1 硒生物学功能与人体健康
        1.1.1 硒的存在形式
        1.1.2 硒的生物学功能
        1.1.3 硒与人体健康
    1.2 土壤硒
        1.2.1 土壤硒的含量和分布
        1.2.2 土壤硒的形态
        1.2.3 土壤硒的生物有效性
    1.3 植物硒
        1.3.1 植物硒含量和存在形态
        1.3.2 植物对硒的吸收和转运
        1.3.3 硒在植物组织中的累积与代谢
        1.3.4 富硒产品的开发与研究
    1.4 硒的测定方法研究
        1.4.1 光化学分析法
        1.4.2 电化学分析法
        1.4.3 色谱学分析法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样品采集和测定方法
    2.1 研究区域自然经济社会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背景
        2.1.3 气候与水文
        2.1.4 经济社会发展
    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2.2.1 样品采集
        2.2.2 样品处理
    2.3 样品硒含量测定
        2.3.1 样品消解
        2.3.2 样品硒含量测定
    2.4 数据分析与处理
第3章 大山村地区土壤和植物硒含量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土壤硒含量分析
        3.2.1 四个行政村土壤硒含量比较
        3.2.2 三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硒含量比较
        3.2.3 不同海拔土壤硒含量比较
    3.3 植物硒含量分析
        3.3.1 野生植物硒含量分析
        3.3.2 食用植物硒含量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大山村地区植物硒的富集和转移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品采集与测定
        4.1.2 数据统计分析
    4.2 种子植物硒含量及富集能力分析
        4.2.1 野生种子植物硒含量分析
        4.2.2 种子植物对硒的富集系数分析
    4.3 苔藓和蕨类植物硒含量及富集转移分析
        4.3.1 苔藓和蕨类植物硒含量分析
        4.3.2 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硒的富集与转移分析
    4.4 不同药效型植物硒含量及富集转移分析
        4.4.1 不同药效型植物硒含量分析
        4.4.2 不同药效型植物对硒的富集与转移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大山村地区典型植物富硒能力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2 紫萁含硒量研究
        5.2.1 紫萁各部位硒含量分布及回归分析
        5.2.2 紫萁对硒的富集与转移分析
    5.3 十字花科植物含硒量研究
        5.3.1 十字花科植物各部位硒含量分布及相关性分析
        5.3.2 十字花科对硒的富集与转移分析
    5.4 景天属植物含硒量研究
        5.4.1 伴矿景天各部位硒含量分布及回归分析
        5.4.2 三种景天属植物对硒的富集与转移分析
    5.5 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研究区样品采集的植物名录
附录二:研究区植物样品硒含量数据
    1.木本植物
    2.草本种子植物
    3.苔藓和蕨类植物
    4.食用植物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四、土壤-植物系统中硒的迁移转化及低硒地区食物链中硒的调节(论文参考文献)

  • [1]土壤硒的生物有效性及调控技术研究进展[J]. 文雄,罗沐欣键,柴冠群,范成五,赵欢,秦松. 安徽农业科学, 2021(21)
  • [2]磷素营养和水分管理对水稻吸收积累硒的影响[D]. 王瑞昕. 西南大学, 2021(01)
  • [3]接种AM真菌与根瘤菌对大豆硒吸收积累的影响[D]. 行文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4]外源硒对镉污染土壤中硒、镉形态转化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D]. 刘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5]溶解性有机质对土壤硒转化的影响初探[D]. 齐明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6]陕西塿土和广西红壤硒有效性差异及其主控因子初探[D]. 刘娜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7]邯邢地区富硒土壤成因及开发利用研究[D]. 赵燕. 河北地质大学, 2020
  • [8]硒元素形态分析方法及其在恩施富硒地区的应用研究[D]. 邵鹏威. 青岛大学, 2020(01)
  • [9]硒在天然富硒区恩施与石台土壤-作物-人体系统中的分布特征和健康效应研究[D]. 龙泽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10]大山村地区植物硒含量、富集和转移研究[D]. 张金铭.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低硒地区土壤-植物系统硒迁移转化及食物链硒调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