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治疗结节病的疗效及预后

糖皮质激素治疗结节病的疗效及预后

一、皮质激素治疗结节病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黄慧[1](2022)在《间质性肺疾病临床诊疗年度进展2021》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系统复习了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国内外权威杂志中关于间质性肺疾病的文献, 重点关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中抗纤维化药物治疗的现状及对其预后的影响、结节病的欧洲诊疗共识和治疗推荐、过敏性肺炎的CHEST专家共识、进展型纤维化性ILD的中国专家观点、多种结缔组织疾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的诊疗进展。

满君[2](2021)在《从三焦“膜性四通管道”论治肺结节病的理论及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与目的肺结节病是以非干酪样坏死性上皮细胞肉芽肿为病理特征的系统性疾病,西医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主,但激素治疗停药后极易复发,且副作用明显,中医药治疗肺结节病具有一定优势,通化方是在姜良铎教授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理论基础上创立的治疗肺结节病的基本方。本研究第一部分从循证学证据确定糖皮质激素治疗肺结节病的确切疗效和对其预后及复发的影响,第二部分梳理总结姜良铎教授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理论和在肺结节病临床诊治中的重要指导价值。第三部分为临床研究观察通化方加减治疗肺结节病的疗效和对其远期预后的影响。第四部分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通化方的作用机制和有效性。方法1糖皮质激素治疗肺结节病的Meta分析: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糖皮质激素治疗肺结节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采用Meta分析方法,主要观察指标为治疗有效率、随访有效率、复发率、肺功能及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serum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SACE)。2从三焦“膜性四通管道”论治肺结节病的理论研究:结合古文献研究及近现代医家对三焦的论述,系统梳理三焦形质、功能及辨证相关内容。其次重点论述姜良铎教授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理论。最后阐述该理论在肺结节病诊治中的重要指导价值,根据此理论创立“通化方”为治疗肺结节病的基本方。3通化方加减治疗肺结节病的临床研究:采用适用于少见病的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病情进展或复发的Ⅱ期肺结节病患者,予以通化方加减治疗,疗程6个月,随访期为6个月。治疗前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根据SACE水平将其分为SACE升高组和正常组,比较两组中胸部HRCT、理化检查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的差异,及SACE与上述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疗效评价方面,比较患者治疗和随访前后的综合疗效、胸部HRCT、理化检查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和中医有效率,同时监测通化方的安全性。4通化方治疗肺结节病的网络药理学研究:提取“通化方”及肺结节病的作用靶点,构建通化方-肺结节病-靶点调控网络并对发挥核心作用的靶基因蛋白进行数据挖掘,最后通过对核心靶点基因蛋白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得出通化方作用于肺结节病的疗效机制。与目前公认的肺结节病发病机制进行对比,探讨其有效性。结果1 Meta分析:本研究最终纳入8个RCTs,均以英文形式发表。结果显示:治疗后,糖皮质激素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治疗组有效率及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肺功能FVC、DLCO高于对照组(P<0.05),FEV1和SACE在两组间未见显着差异(P>0.05)。2理论研究:三焦形质是争论焦点,三焦功能论述主要集中在三焦主气化和主水液方面。三焦辨证在湿热病及其他复杂疾病治疗方面均有深远影响。姜良铎教授从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理论认识肺结节病,提出三焦为人体器官的被膜、包膜、淋巴、间质组织等脏腑间联系的四通管道,三焦郁滞不通则气机气化不利、不能化生护卫精微,津液和血液运行障碍,形成痰瘀、痰瘀互结形成结节,并以膜性四通管道为途径流窜全身,治疗当疏利三焦。导师在此理论基础上创立通化方作为治疗肺结节病基本方。3临床研究:3.1一般资料:治疗前共入组31例患者,男性7例,女性24例,31例患者平均年龄56.97±1.07岁,平均病程为1.91±0.06年;肺外系统病变包括皮下结节、眼部侵润、双侧腮腺肿大;肺浸润HRCT评分上肺区和中肺区肺浸润HRCT评分高于下肺区(P<0.05)。3.2临床资料比较:治疗前完成SACE检测的共26人,其中SACE升高者有12例,正常者有14例,SACE升高组与正常组相比肺浸润HRCT评分与胸部HRCT总分升高,理化检查中淋巴细胞减低(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SACE水平与肺浸润HRCT评分、胸部HRCT总分、淋巴细胞存在相关性(P<0.05)。3.3临床疗效比较:①综合疗效分析:通化方加减治疗6个月综合疗效有效率为66.7%,随访6个月综合疗效有效率为63.6%,随访期间有效率与治疗后有效率比较未见明显降低(P>0.05)。②胸部HRCT 比较:治疗6个月和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肺浸润HRCT评分、淋巴结肿大HRCT评分、胸部HRCT总分均有明显降低(P<0.01);随访6个月与治疗6个月比较,肺浸润HRCT评分、淋巴结肿大HRCT评分、胸部HRCT总分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个月淋巴结肿大有效率高于肺浸润有效率(P<0.05)。③肺浸润类型及程度分级比较:肺浸润类型包括肺结节影、磨玻璃影与实变影,治疗与随访前后,三种类型所占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结节影与磨玻璃影的HRCT评分降低(P<0.05或P<0.01);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结节影HRCT评分降低(P<0.01);随访6个月与治疗6个月比较,三者HRCT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与随访前后患者肺浸润HRCT评分均分为轻度组和中度组,两组所占比例在治疗与随访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理化检查比较:治疗6个月、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SACE、血沉降低,淋巴细胞升高(P<0.05);随访6个月与治疗6个月比较,淋巴细胞降低、单核细胞升高(P<0.05);治疗6个月、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三个阶段比较,SACE、血沉、淋巴细胞所占异常比例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⑤肺功能比较:治疗前共16例完成肺功能检测,肺功能通气类型以弥散伴小气道功能减低所占比例最高,未进行治疗和随访后疗效比较。⑥中医证候比较:全组与三焦郁滞、痰瘀痹阻、气阴亏虚组患者治疗6个月和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比较证候总积分显着降低(P<0.01);三焦郁滞、痰瘀痹阻、湿热蕴肺组治疗6个月和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证候总积分降低(P<0.05或P<0.01);三焦郁滞、痰瘀痹阻、阳气亏虚组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证候总积分降低(P<0.05)。⑦中医疗效比较:治疗1个月、治疗6个月与随访6个月3个阶段比较,中医有效率具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6个月和随访6个月与治疗1个月比较有效率升高(P<0.01);随访6个月与治疗6个月比较有效率未见差异(P>0.05)。⑧中医各症状比较:治疗1个月与治疗前比较,脘腹胀闷症状积分降低(P<0.05);治疗6个月和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胸闷、皮下结节、乏力、咳痰、口干咽燥、畏寒肢冷、潮热盗汗、大便溏泄症状积分均见降低(P<0.05)。⑨不良反应:在治疗和随访过程中,入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4网络药理学研究:通过构建通化方-肺结节病-靶点调控网络发现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 9(matrixmetalloproteinase 9,MMP9)、半胱氨酸蛋白酶 3(caspase 3,CASP3)、趋化因子配体2(chemokine ligand 2,CCL2)为关键作用靶点蛋白,通过GO功能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发现通化方主要干预Hepatitis B信号通路、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Th17)细胞分化、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信号通路、白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信号通路。IL-6、MMP9、CASP3、CCL2 基因,Th17 细胞分化、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是目前公认的肺结节病发病相关靶点蛋白与机制,故证实了通化方治疗肺结节病的有效性。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肺结节病有一定的疗效,但对远期预后及复发未见益处,通化方是在姜良铎教授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理论基础上创立的治疗肺结节病基本方,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肺部浸润、淋巴结肿大和皮下结节、降低疾病活动性与严重性相关理化指标、改善中医证候积分,通过随访发现对远期预后较好,降低复发率,进一步采用网络药理学分析同样证实了通化方的有效性。

张东星,丁晶晶[3](2021)在《肺结节病患者糖皮质激素吸入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肺结节病患者糖皮质激素吸入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呼吸危重症科收治的113例完成糖皮质激素治疗并随访的肺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6个月后的疗效,并分析相关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治疗后,37.17%(42/113)的肺结节病患者预后较差,其中病情恶化17例,复发25例。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的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合并基础疾病、体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预后不良组肺外结节病和无治疗反应占比均高于预后良好组[71.43%(30/42)比15.49%(11/71),71.43%(30/42)比5.63%(4/71)](P <0.00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CD4+/CD8+比值均高于预后良好组[(52.87±11.87) U/L比(42.51±11.12) U/L,(4.36±0.66)比(4.01±0.87)](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肺外结节病、无治疗反应、ACE过表达及CD4+/CD8+比值高均是肺结节病患者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OR> 1,P <0.05)。结论肺外结节病、无治疗反应、ACE过表达及CD4+/CD8+比值高均可能增加肺结节病患者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的不良预后风险。

Committee of Exports on Rational Drug Use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Republic of China;Chinese Pharmacists Association;[4](2019)在《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研究指明引言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血管事件的最终结果和各种心脏异常的累积效应,最终导致心脏泵功能下降。心血管患者一旦出现心衰的临床表现,提示预后差。心衰越重,死亡风险越高。因此,在面对心衰这种严重的可以致死的疾病时,需要临床医生正确地诊断、准确地评估病情、深刻理

胡发欣[5](2017)在《皮质激素治疗结节病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和评价皮质激素治疗结节病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结节病患者146例为研究主体。给予皮质激素治疗,并分析其自然病程的疗效与预后情况。结果 9例眼结节病患者中,治愈率为88.89%(8/9)。39例肺外结节病中,自限36例(92.31%),进展3例(7.69%)。98例肺结节病中,Ⅰ期28例,其中1例(3.57%)治愈,4例(14.29%)进展,23例(82.14%)自限。Ⅱ期57例,其中,46例(80.70%)治愈,9例(15.79%)进展,2例(3.51%)未治。Ⅲ期7例,均为进展;Ⅳ期6例,均为未治。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3%(11/146)。结论皮质激素可以较有效的治疗眼结节病与Ⅱ期、Ⅲ期肺结节病,可改善患者的预后性,可推广。

貊婷婷[6](2015)在《88例结节病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及IL-22在结节病中的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88例结节病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背景与目的结节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累及全身多系统的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性疾病,发病高峰在25-45岁,女性多见。该病以肺部及淋巴系统受累最常见,约86%-92%,其次是累及皮肤及眼部。结节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胸闷、咳嗽,典型的胸部CT表现是双侧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伴或不伴肺内浸润。结节病的诊断需结合临床、影像、病理检查,并排除其他肉芽肿性疾病。结节病临床表现往往没有特异性,误诊率较高,因此提高对结节病的认识,对减少误诊、漏诊有重要意义,且明确影响结节病预后的因素对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意义。方法收集上海长征医院2000年1月至2014年2月住院诊断为结节病的患者及2014年3月至2014年12月住院和门诊诊断为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共88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52例。收集临床资料包括一般信息:性别、年龄、吸烟史、结核病史、粉尘接触史;临床信息:临床首发表现、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检查、治疗及预后。应用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S(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多元线性回归、COX回归的方法,以P=0.05为检验标准,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88例结节病患者男女比例为1:1.44,年龄分布以50-60岁所占比例最高,为37.5%,平均年龄为49.69±11.84。不吸烟患者比例为72.73%,有结核病史的患者比例为5.68%。88例患者中明确粉尘接触史的有65例,其中23例有粉尘接触史,占35.38%。患者首诊科室以呼吸科、胸外科为主。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44.32%)、胸闷(14.77%)、消瘦(17.05%)、浅表淋巴结肿大(13.64%)。对比活动期与非活动期患者的临床参数和实验室指标,P值均大于0.05,无统计学差异。男性无临床表现所占比例为36.11%,高于女性(15.38%),P<0.05。年龄<50岁无临床表现所占比例为40.54%,高于年龄≥50岁(13.73%),P<0.05。88例结节病患者初诊时有3例误诊,误诊率为3.41%,其中2例误诊为结核,1例误诊为肺癌。SACE指标以我院检验科质控标准52U/L为界值,有63.33%的患者出现SACE升高,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吸烟可影响SACE的水平。2.影像学分期中,I期占48.84%,II期占45.35%,有典型影像学表现的有63例,占73.26%。单纯纵隔淋巴结肿大者18例,占20.93%。肺部浸润表现以小结节居多,共21例(51.22%),其次是斑片状阴影,共12例(29.27%)。7例结节病患者行PET/CT检查,病变累及部位的SUV值范围在2.60-18.87之间,7例患者均有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SUVmax平均值为12.68;4例有肺部浸润,SUVmax平均值为8.80;3例有浅表淋巴结肿大,SUVmax平均值为16.52;2例有腹腔淋巴结肿大,SUVmax平均值为17.29;1例为纵隔及双肺门淋巴结肿大伴有眼睑及下颏部肉芽肿,SUV值为12.50。对比I期、II期患者的临床参数和实验室检查,P值均大于0.05,无统计学差异。对比有无肺外器官累及患者的临床参数和实验室检查,P值均大于0.05,无统计学差异。3.62例患者行病理检查,病理检查途径主要为纵隔镜、胸腔镜、皮损处活检、支气管镜活检和经皮肺穿刺活检,其中又以纵隔镜、胸腔镜和皮损处活检确诊率最高,为100%。57例(91.94%)病理表现为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性病变。10例行PAS染色,结果均为阴性。4.88例患者中有45例获得治疗及预后信息。有29例接受激素治疗,其中I期、II期各13例,2例0期(分别表现为皮疹和浅表淋巴结肿大),1例无影像学资料(表现为发热、浅表淋巴结肿大),16例有肺外器官累及,14例有呼吸系统表现,9例有全身表现。16例患者未接受治疗,其中5例I期,9例II期,2例0期(分别表现为皮疹和消瘦),2例有肺外器官累及,6例有呼吸系统表现,5例有全身表现。21例患者经激素治疗后病情好转,占72.41%,疾病持续时间最长为24个月,最短为2个月,其中20例为影像学好转,1例为临床症状缓解。11例患者未经治疗自发好转,占68.75%,疾病持续时间最长为12个月,最短为3个月,其中6例为影像学好转,5例为临床症状缓解。经卡方检验,激素治疗好转率与自发缓解率无统计学差异(X2=0.067,P=0.528)。结论1.结节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咳嗽、胸闷、消瘦。男性和年轻患者临床表现相对少见,起病更隐匿。2.结节病患者SACE升高较常见,吸烟可影响SACE的水平。3.I、II期结节病患者影像学表现比较典型,临床诊断率高;III期、IV期患者由于影像学无特异性、临床重视不够,诊断率较低。4.纵隔镜、胸腔镜和皮损处活检是病理确诊结节病的主要方法。第二部分:IL-22在结节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背景与目的结节病是一种由遗传、环境、感染等因素共同作用的异常免疫反应,其免疫学发病机理还不十分清楚。目前已知有多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在结节病肉芽肿形成中起作用,但仍然有许多因子的功能和作用机理不为所知。IL-22作为IL-10家族成员,主要功能为增强上皮屏障功能、维持组织稳态和促进组织修复、伤口愈合等。IL-22主要由Th17和Th22细胞分泌,目前已在多种疾病中检测出IL-22表达异常,而其在结节病中的表达和作用少有研究。Ten Berge等人发现IL-22+CD3+T细胞在结节病病灶周围数量明显增多,且IL-22+CD3+T细胞数量与IL-17+T细胞数量呈正相关。该研究提示IL-22可能参与结节病的发病,但后续无进一步研究探讨IL-22和结节病的关系。本研究拟检测IL-22在结节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4年3月至2014年12月上海长征医院呼吸科、胸外科住院及门诊结节病患者25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同时收集10例正常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男女各5例,年龄与结节病组无差异。各抽取外周静脉血5ml分离血清,用ELISA的方法检测IL-22表达量。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Mann-Whitney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者Fisher确切概率法;计量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诊断实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预测价值。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结节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A、SACE水平较正常人高。2.结节病患者血清IL-22水平较正常人高,且IL-22水平与IgA水平呈正相关,而与年龄、性别、吸烟史、粉尘接触史、影像学分期、活动性、T细胞亚群、IgG、IgM、SACE均无关。3.SACE指标以我院检验科质控标准52U/L为界值,诊断结节病的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100%;IL-22以R&D公司的ELISA试剂盒参照标准35.7pg/mL为界值,诊断结节病的敏感性为56%,特异性为100%;Ig A以我院检验科质控标准3g/L为界值,诊断结节病的敏感性为72%,特异性为80%,三者对于诊断结节病的准确性无统计学差异。IL-22和SACE联合可提高诊断结节病的敏感性,敏感性达88%,特异性为100%。4.3例患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血清IL-22水平明显降低。结论1.SACE是目前诊断结节病常用的生物标记物。2.IL-22、IgA可能可以作为诊断结节病的新的生物标记物。3.IL-22联合SACE可以提高诊断结节病的敏感性。4.IL-22可能成为监测结节病治疗效果的生物标记物。

吴文婷[7](2014)在《IL-17RC低甲基化影响葡萄膜炎的机制研究及中药治疗葡萄膜炎的临床体会》文中研究指明背景:结节病,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并以非干酪样肉芽肿为病理特点的慢性疾病,是引发眼局部炎症的常见原因之一,高达24%的眼结节病患者会出现严重视力损害,其中10%可视力致残甚至失明,但早期干预可明显改善预后。眼结节病最主要的表现为葡萄膜炎。目前眼结节病的诊断仍存在诸多难点,皮肤、外周淋巴结以及肺部病理组织活检是诊断金标准,但侵入性方式无疑会给病人带来一定的伤害。因此,发现新的诊断标志物,用于提高诊断安全性和准确性,并应用于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表观遗传学方法的出现,为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开启了新的篇章,DNA甲基化是高等动物中普遍存在的基因表观遗传修饰方式之一。IL-17RC以跨膜蛋白形式存在于细胞膜上,作为共受体与IL-17亚型特异性结合,可以激活多条信号转导通路,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最新文献表明IL-17RC启动子区低甲基化在眼局部炎症、渗出、新生血管形成的过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我们推测,IL-17RC启动子区的DNA甲基化异常可能参与眼结节病的发生发展。葡萄膜炎是眼结节病最主要的表现形式,目前治疗以局部或者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为主,可联合免疫抑制剂以及生物制剂,但副作用均较明显,且易产生激素依赖性以及停药后反跳。中医药在治疗葡萄膜炎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中医工作者继承和发扬。目的:第一部分:分析IL-17RC启动子区DNA甲基化状态与眼结节病相关性,检测IL-17诱导IL-17RC表达的能力,初步探讨IL-17RC启动子区甲基化在眼结节病分子水平机制中的作用。第二部分:葡萄膜炎是眼结节病的最主要临床表现,目前西药治疗手段有限,故第二部分内容总结中医药治疗葡萄膜炎的临床经验,为治疗提供帮助。方法:第一部分:以眼结节病组和健康对照组为观察对象,采用甲基化敏感性限制性内切酶(Methylation sensitive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MSRE)PCR法观察两组IL-17RC启动子区DNA甲基化的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rty)比较眼结节病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主要免疫细胞表面IL-17RC蛋白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比较眼结节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中IL-17的浓度;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HE)观察静止期和炎症活跃期眼结节病患者眼组织的形态结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 IHC)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检测视网膜中IL-17RC蛋白和mRNA的表达;以抗CD3/抗CD28抗体活化增殖眼结节病患者和正常人CD8+T细胞并体外培养3天,其中刺激组和空白组分别加入IL-17、培养基,以流式细胞术比较其表面IL-17RC表达量的差异。第二部分:1.检索并阅读葡萄膜炎的中西医文献,研读金师发表的论文和着作。2.跟随金师门诊抄方,学习并记录老师临证时诊疗思路、用药特点,将其治疗葡萄膜炎的经验进行总结。结果:第一部分:1.相较于健康对照组,眼结节病患者IL-17RC启动子区DNA存在低甲基化修饰,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2.外周血主要免疫细胞中,眼结节病患者CD8+T细胞表面表达的IL-17RC较健康对照组的表达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眼结节病患者中血清中IL-17浓度升高,结果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4.HE染色提示眼结节病患者眼组织中存在典型肉芽肿病变,且活跃的炎症组织有脉络膜视网膜瘢痕(Chorioretinal scar, C-R scar), IHC染色提示炎症活跃期视网膜组织可见IL-17RC的沉积,RT-PCR检测证实炎症活跃期患者的视网膜组织IL-17RC mRNA转录水平明显增高,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5.相较于未用IL-17刺激的空白组,经IL-17刺激后的眼结节病患者以及正常人的CD8+T细胞表面表达的IL-17RC均有所增多,但只有正常人刺激组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第二部分:金明教授临证时主张以“西医辨病、中医辨证”为中心,用西医系统检查、眼科专科仪器与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并行,获取临床第一手病史及资料,且提倡切勿局限于眼部,应将眼病与整体相联,综合审视。葡萄膜炎是一类非常复杂之疾病,病因涉及外邪侵袭、湿热毒瘀内蕴、脏腑虚弱等,病位主要为肝胆肾,病机繁复、病情缠绵。在诊断方面,金明教授提出不仅要依据中医理论辨证分型,还应将病程细分为各期,并结合专科仪器,宏观辨证与微观检查互参,多层面把握病情。在辨证分型方面,金师不拘泥于目前常用分型,而是根据具体证候和病程,随机应变。在治疗方面,金师提出早期干预改善预后,在五轮之中尤重肝肾,并灵活运用龙胆泻肝汤(丸)、六味地黄类方,收效甚好。此外,金师还根据葡萄膜炎的激素应用特点,总结中药协同使用的规律:早期联合中药发挥类激素作用,可减轻激素用量,阻止疾病进展,此期中药多治以疏散风热、祛风胜湿,以散邪为主。发作期的特点是以大剂量口服激素控制炎症,其重型需加用免疫抑制剂,中药可减少由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带来的毒副作用,缩短病程,治则多为清泻肝胆实火和湿热、活血化瘀、渗湿解毒,攻补兼施。在后期的激素减量过程中,针对此时较易产生的激素依赖性以及突然停药带来的反跳,可突出中医药的扶正特性,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协助激素平稳减量,巩固疗效,降低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此期因患者久服激素,正气亏虚,故中药多治以培补元气、滋补肝肾。结论:第一部分:1.眼结节病患者IL-17RC启动子区DNA存在低甲基化修饰,提示其与眼结节病的具有相关性,IL-17RC的低甲基化可作为眼结节病的表观遗传学标记物;2.外周血增多的IL-17RC+CD8+T细胞参与了眼结节病的发生发展过程;3. IL-17RC含量与炎症的活跃程度或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联;4.眼结节病患者IL-17RC的表达增高可能是由于外周血高浓度的IL-17刺激所导致。第二部分:针对葡萄膜炎的治疗,应中西合璧,扬长避短,多管齐下,从而达到最优效果。

李多,吕平欣[8](2013)在《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在结节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结节病是一种病因不明、以非干酪样坏死性上皮细胞肉芽肿为病理特征的系统性疾病,其诊断依靠组织学证据支持以及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并且需除外其他原因形成的肉芽肿性病变。诊断后还需要判断结节病累及器官的范围、分期和活动性等。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fluorine-18 fluorodeoxyglucose-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18F-FDG PET)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

王宇,曹悦鞍,彭朝胜,张文洛,夏菁,杨璐,段蕴铀[9](2012)在《结节病患者155例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结节病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海军总医院自2000年诊断明确的1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糖皮质激素治疗与自然病程的预后。结果本组资料中结节病患者男女之比为1∶1.92,发病年龄集中在40~59岁之间。首发症状主要为咳嗽和胸闷,分别占61.9%,23.9%。Ⅰ期患者自愈率39.66%,Ⅱ期患者自愈率22.22%。9.68%的患者口服激素后出现严重的副反应。结论结节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应进行密切的随访,针对不同表现的患者采用个体化治疗。

赵松林,聂秀红[10](2012)在《38例结节病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结节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分析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38例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发病年龄54.6岁,女性多于男性;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呼吸系统症状和肺外表现;胸部影像学检查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确诊依赖组织病理学检查,纵隔镜淋巴结活检及外科电视胸腔镜下肺活检阳性率最高。结论结节病临床表现多样而且无特异性,尽可能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糖皮质激素治疗有一定疗效。

二、皮质激素治疗结节病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皮质激素治疗结节病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2)从三焦“膜性四通管道”论治肺结节病的理论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肺结节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1 病名探讨
        2 病因
        3 病机
        4 中医药治疗
        5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肺结节病的西医学研究进展
        1 病因
        2 发病机制
        3 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4 诊断
        5 治疗
        6 动物模型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糖皮质激素治疗肺结节病的Meta分析
    前言
    1 资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研究意义及不足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从三焦“膜性四通管道”论治肺结节病的理论研究
    前言
    研究一 三焦理论演变
        1 三焦形质的演变
        2 三焦功能的演变
        3 三焦辨证
        4 小结
    研究二 姜良铎教授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理论
        1 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的形质
        2 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的生理功能
        3 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的病因病机
        4 治疗原则
        5 小结
    研究三 从三焦“膜性四通管道”论治肺结节病
        1 从三焦理论认识肺结节病基本病机
        2 姜良铎教授论治肺结节病
        3 通化方的由来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通化方治疗肺结节病的临床研究
    前言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通化方”治疗肺结节病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前言
    研究一 肺结节病相关基因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小结
    研究二 通化方有效活性成分和基因靶点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小结
    研究三 通化方-肺结节病-靶点调控网络及PPI网络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小结
    研究四 靶点基因生物功能注释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小结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1 结论
    2 创新性
    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附录 纳入研究资料提取表
病例报告表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3)肺结节病患者糖皮质激素吸入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1.2.2 一般资料调查方法
        1.2.3实验室指标检测方法
    1.3 疗效判定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预后情况
    2.2 两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比较
    2.3 肺结节病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3 讨论

(4)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心力衰竭的概述
    1.1定义
    1.2分类
    1.3分期和分级
    1.4流行病学
    1.5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
        1.5.1病因
        1.5.1.1原发性心肌损害
        1.5.1.2异常的心脏负荷
        1.5.2诱因
        1.5.3病理生理机制
2心力衰竭的诊断与评估
    2.1症状与体征
    2.2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
        2.2.1常规检查
        2.2.1.1心电图 (Ⅰ类, C级)
        2.2.1.2胸部X线片 (Ⅰ类, C级)
        2.2.1.3生物学标志物
        2.2.1.4实验室检查
        2.2.1.5经胸超声心动图 (Ⅰ类, C级)
        2.2.2心衰的特殊检查用于需要进一步明确病因的患者。
        2.2.2.1心脏磁共振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CMR)
        2.2.2.2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ransesphageal echoc ardiography, TEE)
        2.2.2.3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 (computed tomo gr aphy, CT)
        2.2.2.4冠状动脉造影
        2.2.2.5核素心室造影及核素心肌灌注和 (或) 代谢显像
        2.2.2.6 6 min步行试验
        2.2.2.7心肺运动试验
        2.2.2.8基因检测
        2.2.2.9心肌活检
        2.2.2.10生活质量 (quality of life, QOL) 评估
        2.2.2.11有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查
    2.3诊断流程
    2.4预后评估
3心力衰竭的预防
    3.1对心衰危险因素的控制与治疗
        3.1.1高血压治疗
        3.1.2血脂异常
        3.1.3糖代谢异
        3.1.4其他危险因素
        3.1.5利钠肽水平升高
    3.2对无症状性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的干预
4慢性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4.1一般治疗
        4.1.1治疗病因和诱因
        4.1.2限钠
        4.1.3限水
        4.1.4营养和饮食
        4.1.5休息和适度运动
        4.1.6监测体重
        4.1.7心理和精神治疗
    4.2利尿剂
        4.2.1适应证
        4.2.2利尿剂的分类
        4.2.3使用方法
        4.2.4禁忌证
        4.2.5不良反应及处理
    4.3 RAAS抑制剂
        4.3.1 ACEI
        4.3.2 ARB
        4.3.3 ARNI
    4.4β受体阻滞剂
        4.4.1适应证
        4.4.2禁忌证
        4.4.3应用方法
        4.4.4不良反应
    4.5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4.5.1适应证
        4.5.2禁忌证
        4.5.3应用方法
        4.5.4不良反应
    4.6伊伐布雷定
        4.6.1适应证
        4.6.2禁忌证
        4.6.3应用方法
        4.6.4不良反应
    4.7洋地黄类药物
        4.7.1适应证
        4.7.2禁忌证
        4.7.3应用方法
        4.7.4不良反应
    4.8中药
        4.8.1辨证分型
        4.8.2分期治疗
        4.8.3中西药相互作用
    4.9改善能量代谢药物
        4.9.1曲美他嗪
        4.9.2辅酶Q10
        4.9.3辅酶Ⅰ (NAD+)
        4.9.4左卡尼汀
        4.9.5注射用磷酸肌酸钠
        4.9.6雷诺嗪
    4.10血管扩张剂
    4.11抗血栓药物
    4.12心衰患者应避免使用或慎用的药物
        4.12.1α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
        4.12.2抗心律失常药物
        4.12.3 CCB
        4.12.4非甾体抗炎药或COX-2抑制剂
        4.12.5糖皮质激素
        4.12.6西洛他唑
        4.12.7口服降糖药
    4.13慢性HFrEF的治疗流程
5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和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的治疗
    5.1利尿剂
    5.2基础疾病及合并症的治疗
    5.3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5.4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
6急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6.1急性心衰的诊断
        6.1.1病史、症状及体征
        6.1.2急性肺水肿
        6.1.3心源性休克
    6.2急性心衰的评估
        6.2.1院前急救阶段
        6.2.2急诊室阶段
    6.3辅助检查
        6.3.1常规检查
        6.3.2超声心动图和肺部超声
        6.3.3动脉血气分析
    6.4监测
        6.4.1无创监测
        6.4.2血流动力学监测
    6.5急性心衰的分型和分级
    6.6治疗原则
        6.6.1一般处理
        6.6.2根据急性心衰临床分型确定治疗方案, 同时治疗心衰病因。
        6.6.3容量管理
    6.7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6.7.1利尿剂 (Ⅰ类, B级)
        6.7.2血管扩张剂 (Ⅱa类, B级)
        6.7.3正性肌力药物 (Ⅱb类, C级)
        6.7.4血管收缩药物
        6.7.5洋地黄类 (Ⅱa类, C级)
        6.7.6抗凝治疗 (Ⅰ类, B级)
        6.7.7改善预后的药物 (Ⅰ类, C级)
    6.8心源性休克的处理
    6.9急性心衰稳定后的后续处理
7终末期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7.1利尿剂
    7.2神经内分泌阻滞剂
    7.3静脉正性肌力药物
    7.4静脉血管扩张剂
    7.5中药治疗
8右心衰竭的药物治疗
    8.1右心衰竭的诊断和评估
        8.1.1诊断标准
        8.1.2鉴别诊断
        8.1.3病情评估
    8.2治疗原则
    8.3药物选择和合理应用
9心力衰竭病因及合并疾病的药物治疗
    9.1心衰合并心律失常
        9.1.1房颤
        9.1.2室性心律失常
        9.1.3缓慢性心律失常
    9.2心脏瓣膜病
        9.2.1二尖瓣病变
        9.2.2主动脉瓣病变
    9.3冠心病
        9.3.1慢性心衰合并冠心病
        9.3.2急性心衰合并冠心病
    9.4高血压
    9.5心肌炎
    9.6特殊类型的心肌病
    9.7先天性心脏病
    9.8高原性心脏病
        9.8.1高原肺水肿
        9.8.2慢性高原性心脏病
    9.9糖尿病
    9.10血脂异常
        9.10.1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合并心衰
        9.10.2其他原因心衰合并血脂代谢异常
    9.11痛风和高尿酸血症
    9.12肥胖
        9.12.1肥胖在心衰患者中的患病率和对预后的影响
        9.12.2肥胖引起心衰的机制
        9.12.3肥胖合并心衰的处理原则
    9.13电解质紊乱
        9.13.1低钾与高钾血症
        9.13.2低钠血症
    9.14缺铁和贫血
    9.15泌尿系统疾病
        9.15.1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
        9.15.2心衰合并前列腺梗阻
        9.15.3心衰合并勃起功能障碍
    9.16肺部疾病
    9.17睡眠障碍和睡眠呼吸暂停
    9.18神经系统疾病和心理疾病
    9.19肿瘤治疗相关性心衰
        9.19.1抗肿瘤治疗前的基线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与预测
        9.19.2抗肿瘤治疗相关心衰的筛查与诊断
        9.19.3抗肿瘤治疗相关心衰的监测与随访
        9.19.4抗肿瘤相关心衰的药物治疗
    9.20恶病质
10心力衰竭患者管理
    10.1心衰管理团队
    10.2优化心衰管理流程
    10.3随访频率和内容
    10.4患者教育
        10.4.1症状和体征的监控
        10.4.2饮食、营养和体重管理
        10.4.3运动
    10.5老年心衰患者的管理
        10.5.1老年心衰诊治特殊性
        10.5.2一般治疗
        10.5.3药物治疗
    10.6妊娠心衰管理
    10.7终末期心衰患者的管理
        10.7.1识别心衰终末期患者
        10.7.2与患者沟通
        10.7.3治疗方法
    附录A心力衰竭常用药物一览表
    附录B药物相互作用一览表

(5)皮质激素治疗结节病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疗效评价标准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评价临床疗效
    2.2 评价肺结节病的肺功能改变情况
    2.3 评价不良反应情况
3 讨论

(6)88例结节病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及IL-22在结节病中的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88例结节病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IL-22 在结节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7)IL-17RC低甲基化影响葡萄膜炎的机制研究及中药治疗葡萄膜炎的临床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眼结节病中西医研究概况
    综述二 DNA甲基化在眼科的应用以及中药调节甲基化的研究进展
第一部分 IL-17RC低甲基化影响葡萄膜炎的机制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样本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溶液配制
        1.4 主要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甲基化敏感的限制性内切酶PCR法(MSRE-PCR)检测IL-17RC启动子甲基化状态
        2.2 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IL-17RC蛋白表达水平
        2.3 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IL-17含量
        2.4 在IL-17A诱导下活化CD8+T细胞表达IL-17RC水平检测
        2.5 苏木精伊红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眼组织形态及IL-17RC蛋白表达水平
        2.6 RT-PCR方法检测视网膜微切组织中IL-17RC表达
        2.7 图像处理
        2.8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临床一般资料
        2 MSRE-PCR检测各组IL-17RC启动子区DNA甲基化状态
        3 各组外周血免疫细胞IL-17RC蛋白的表达
        4 各组血清中IL-17的含量
        5 各组活化CD8~+T细胞在IL-17A诱导下IL-17RC蛋白的表达
        6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眼组织中IL-17RC蛋白及mRNA的表达
    讨论
        1 DNA甲基化与眼结节病的相关性
        2 IL-17RC基因低甲基化在眼结节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部分 中药治疗葡萄膜炎的临床体会
    前言
    1 葡萄炎的文献整理
        1.1 现代医学对葡萄膜炎的认识
        1.1.1 概念的诠释
        1.1.2 葡萄膜易引发炎症的特殊生理结构
        1.2 祖国医学对葡萄膜炎的认识
        1.2.1 古代医籍中葡萄膜炎的记载
        1.2.2 病因病机
        1.3 现代医家辨治葡萄膜炎的分析
        1.3.1 辨证分型分期
        1.3.2 用药规律
        1.3.3 葡萄膜炎常用中药的免疫调节作用
    2 中药治疗葡萄膜炎的临床体会
        2.1 定位眼部,联系整体
        2.2 中西医结合早期干预
        2.3 重视宏观与微观互参
        2.4 病证期结合治疗
        2.5 发挥中药的协同优势
        2.6 五轮统括,尤重肝肾
        2.7 灵活配伍龙胆泻肝汤(丸)
    3 医案浅析
        3.1 虹膜睫状体炎
        3.2 虹膜睫状体炎伴发周围静脉炎
        3.3 白塞氏病
        3.4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全文总结
    1 结论
    2 创新点
    3 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结节病患者155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二、分期方法
    三、激素治疗的指征及激素用法
    四、方法
结 果
讨 论

四、皮质激素治疗结节病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间质性肺疾病临床诊疗年度进展2021[J]. 黄慧.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2(01)
  • [2]从三焦“膜性四通管道”论治肺结节病的理论及临床研究[D]. 满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肺结节病患者糖皮质激素吸入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 张东星,丁晶晶. 医学综述, 2021(08)
  • [4]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Committee of Exports on Rational Drug Use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Republic of China;Chinese Pharmacists Associ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07)
  • [5]皮质激素治疗结节病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J]. 胡发欣.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08)
  • [6]88例结节病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及IL-22在结节病中的表达研究[D]. 貊婷婷. 第二军医大学, 2015(04)
  • [7]IL-17RC低甲基化影响葡萄膜炎的机制研究及中药治疗葡萄膜炎的临床体会[D]. 吴文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1)
  • [8]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在结节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J]. 李多,吕平欣.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3(06)
  • [9]结节病患者155例临床分析[J]. 王宇,曹悦鞍,彭朝胜,张文洛,夏菁,杨璐,段蕴铀. 临床肺科杂志, 2012(09)
  • [10]38例结节病临床分析[J]. 赵松林,聂秀红. 临床肺科杂志, 2012(05)

标签:;  ;  ;  ;  ;  

糖皮质激素治疗结节病的疗效及预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