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无毒栽培现状及发展前景

苹果无毒栽培现状及发展前景

一、苹果无毒化栽培现状及发展前景(论文文献综述)

徐一超[1](2021)在《苹果砧木无糖组培生根技术体系的建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冯媛媛[2](2021)在《根际促生细菌对樱桃重茬土壤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文中认为樱桃属于蔷薇科、樱属植物,具有“开春第一果”之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引入我们国家,在山东省烟台、辽宁省大连等地开始种植,如今已呈现全面开花式的发展,成为世界性的果树。由于近年来的市场对于樱桃需求量的增长,使得果园出现集约化、种植单一的现象,并且随着同一果园的种植年限的增加,影响了土壤的环境,造成了樱桃品质与产量的下降,限制了樱桃产业的高速发展。连作障碍已经成为樱桃果园急需解决的问题。化学肥料的施用可以直接刺激产量的增加,但所带来的副作用也不可忽略,如环境污染,造成土壤板结等一系列缺点。由于人们对于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并且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肥料成为农业生产的热点。这种新型肥料即为微生物菌肥。本实验分离筛选出植物根际促生菌,进行分子鉴定与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研究根际促生细菌对重茬土壤与正茬土壤的吉塞拉6号组培苗及其土壤环境的影响,并且进一步探讨研究单一菌株与复合菌株对吉塞拉6号组培苗的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促生作用及土壤的生态因子的影响。旨在发现根际促生细菌对于重茬土壤栽种的植株的影响,以期为微生物菌肥的研究材料,提供理论和生产实用依据。本研究2019—2021年在山东省烟台市农科院果树实验室进行。试验以吉塞拉6号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五株根际促生细菌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甲营养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链霉菌(Streptomycetaceae),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对重茬与正茬吉塞拉6号组培苗的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及土壤环境等指标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植物根际促生细菌对重茬土与正茬土的吉塞拉6号组培苗的生长都具有促进作用。幼苗地上部分的生理指标,地下部分的根形态等指标与对照处理相比均表现出增加的趋势。2、植物根际促生菌的高浓度的菌悬液对组培苗的促进作用高于低浓度的菌悬液对组培苗的促进作用。随着各个单一菌液的浓度的降低,组培苗的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各项指标增长率也随之降低。土壤中真菌的数量随着菌悬液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土壤中细菌的数量随着菌悬液浓度的升高而升高。3、复合菌株共同发酵得到的菌悬液对组培苗的促进作用高于单一菌悬液对组培苗的促进作用。对土壤中有害真菌的数量的抑制影响高于单一菌悬液的影响,对土壤中的细菌数量的促进效果高于单一菌液处理的影响。4、植物根际促生菌对重茬土壤组培苗的促进作用高于正茬土壤樱桃组培苗的影响。重茬土组培苗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及土壤环境的各项指标的增长率均高于正茬土组培苗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及土壤环境的增长率。

李静[3](2021)在《黄芪根腐病拮抗菌的筛选及其生防效果研究》文中指出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是以根入药的草本植物,属于豆科黄芪属,已广泛应用到中药制剂和保健品等不同领域。近年来,由于黄芪的市场需求增大导致连作期限增长,加之农作方式不当,使得土壤中致病菌不断滋生与聚集,黄芪根腐病害加重,制约着黄芪的产量和品质。目前,黄芪根腐病的防治手段集中于农业栽培和化学防治,但都弊大于利,而生物防治因其对环境友好且对土壤中其他生物无害已逐渐成为预防黄芪根腐病的主要方法,其中拮抗菌的筛选是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放线菌能产多种活性代谢产物,芽孢杆菌具有易培养、耐恶劣环境和产抗菌活性物质等优势,已被广泛用于致病菌的防治,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因此,筛选并研究对黄芪根腐病有良好防治作用的生防菌是保证黄芪正常供需的有效手段。本研究选择课题组前期从敦煌盐碱土中分离出的20株细菌作为供试菌,筛选并鉴定出对黄芪根腐病致病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G5)有较好拮抗效果的菌株,探究其抑菌广谱性,进行其发酵条件的优化和稳定性测定,探究其对病原菌的抑菌机理,并从发酵液中提取抑菌物质,初步确定其类型,将本课题组前期获得的3株拮抗菌与本研究拮抗菌复配制成冻干粉并进行盆栽试验,测定复合菌的施入对黄芪生长、土壤微生物数、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以期能为中药材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菌种资源及制备手段,具体结果如下:1.选择本课题组前期分离得到的20株细菌,以黄芪根腐病菌(G5)为靶标菌进行拮抗菌的筛选,结果表明菌株7-2-3-4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达3.78 cm,具有抑菌广谱性;经过生理生化、形态特征及分子学鉴定该拮抗菌7-2-3-4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2.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拮抗菌7-2-3-4的最优发酵条件和抑菌稳定性,结果表明,最优发酵条件:装液量100 m L/250 m L、LB培养基、接种量5%、初始p H 7、发酵时间15 h;菌株7-2-3-4在温度-20~121℃、p H 2~12、紫外照射时间0~60 min处理下均表现出较好的抑菌稳定性。3.研究拮抗菌7-2-3-4的活性物质,结果硫酸铵沉淀法处理后,提取物均没有抑菌活性,则该抑菌活性物质是非蛋白类;有机溶剂提取法发现甲醇提取物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可达3.10 cm;探究拮抗菌7-2-3-4的抑菌机理时发现,拮抗菌能显着抑制病原菌的生长,造成菌丝变黑,电镜观察到病原菌菌丝断裂、皱缩和内容物改变,孢子畸形和皱缩,表明拮抗菌通过影响病原菌菌丝和孢子的生长与代谢而起到抑菌作用。4.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发现课题组前期获得的拮抗放线菌221和4-3-12,拮抗芽孢杆菌7-2-1-2和7-2-3-4对黄芪根腐病菌(G5)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4株拮抗菌均有不同的促生性能,菌株相互之间具有亲和性;4株拮抗菌复配时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率为71.74%。5.制备拮抗菌冻干粉时,保护剂浓度为10%时菌株221和4-3-12抑菌效果最好,活菌率分别为81.73%、86.36%,保护剂浓度为5%时菌株7-2-3-4和7-2-1-2抑菌效果最好,活菌率分别为80.00%、98.82%。6.盆栽试验结果显示,复合菌发酵液与冻干粉的施入均能对黄芪根腐病起到防治作用,发病率均比侵染病原菌后降低了78.57%、71.43%;根际土壤中细菌数分别增加了259.65%、329.82%,放线菌数分别增加了405.50%、761.16%,真菌数分别增加了111.00%、77.66%;土壤速效磷含量分别增加了33.05%、32.21%,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4.09%、31.37%,全氮含量分别增加了75.38%、200.06%;能显着提高土壤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说明复合菌的加入能够提高土壤养分,促进黄芪生长。本研究从实验室前期分离到的菌种中筛选出对尖孢镰刀菌(G5)有显着抑制作用、具有抑菌广谱性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7-2-3-4;通过试验发现该菌株以破坏病原菌菌丝及孢子的生长与代谢而达到抑菌作用,且利用甲醇提取其活性物质时抑菌效果最好;将拮抗放线菌221、4-3-12,芽孢杆菌7-2-1-2、7-2-3-4复配进行黄芪根腐病防治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复合菌冻干粉的添加不仅能显着降低根腐病的发病率,还能明显增加土壤微生物数,具有促进黄芪生长和改善土壤的作用。4株拮抗菌复配具有更好的病害防治作用,因此在植物病害防治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韩秀清[4](2019)在《苹果矮化砧M9-T337组培快繁技术》文中研究说明Non-toxic dwarf self-rooted seedling close planting cultivation is the main trend of apple development in the world.Compared with dwarfing interstock,the dwarf self-rooted rootstock is early bearing,neat,easy to manage,high yield and good fruit quality.M9-T337 is an excellent dwarf rootstock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intensive cultivation of apple at present.Plant tissue culture is not restricted by external conditions,can be produced annually,and can maintain the excell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rent,is widely used in actual production.In this study,apple M9T337 dwarfing rootstock was used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The techniques of establishing explants,proliferation medium,rooting medium and seedling transplantation were studied,so as to establish and optimize the technology system of tissue culture and rapid propagation of M9-T337.It also provides theoretical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asexual breeding of dwarf rootstocks,and benefit to realize standardized production on a large scale,improve the self-sufficiency rate of dwarfed rootstocks,and better meet the current needs of fruit industry development.The main results are as follows:1.The most suitable disinfection method of M9-T337 is 0.1%HgCl2,and the suitable time is 8 min.The best time to establish the explants of M9-T337 is from late April to early May.The best proliferation medium is MS+6-BA 0.55 mg/L+IBA 0.75 mg/L+sucrose 40g/L.The effect of different auxin combination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a single auxin.The suitable rooting medium is 1/2MS+IBA 0.5 mg/L+IAA 0.5 mg/L+sucrose 25 g/L,and the root length is 5.5 cm,rooting rate was 96.6%.2.The survival rate of M9-T337 self-rooted seedling was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length of seedling training time,transplanting medium and seedling training method.The survival rate of transplanting was the highest at 7 days after training seedlings,reaching 94%.The survival rate can reach 97.3%when the vermiculite:matrix is 1:2.The method of closing the bottle and then opening the bottle for seedling cultivation has a higher survival rate than transplanting with the bottle closed for seedling cultivation only.The survival rate is the highest,reaching 86.6,after 10 days of bottle-closed train seedling and 5 days of bottle-opened train seedling.The best time for field transplanting is April to May,September to October,when the survival rate is the highest.

李鹏鹏[5](2019)在《静宁苹果品种结构分析及新品种引种观察》文中研究指明静宁县地处甘肃陇东西部,是甘肃乃至全国重要的优质苹果产区。静宁苹果以着色系富士为主栽品种,在我国苹果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新形势下,静宁苹果也面临着品种结构优化调整的问题。为优化静宁苹果品种结构,筛选适宜当地推广发展的苹果新品种,本研究于2016-2018年对静宁县苹果品种结构进行了调查,同时对静宁县苹果良种苗木繁育基地近年来引进的部分苹果新品种进行了初步引种观察,并对部分品种免套袋果实的品质进行了初步测定。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静宁目前苹果栽培面积5.71万公顷,产量67.8万吨,其中富士系品种种植面积5.29万公顷,占比92.9%,‘秦冠’栽培面积0.15万公顷,占2.6%,其它品种占比4.5%,品种结构单一问题十分突出,近年来短枝型富士新品种‘成纪1号’栽培面积迅速扩大,其栽培效益明显优于其它品种。2、对近年来引进的13个品种试栽观察发现,早熟品种中,‘美国8号’树势中庸,果实着色较好,硬度大,综合表现优良;‘华硕’果个大,早果、丰产性好;中熟品种中,‘蜜脆’果个大,树冠紧凑,果实风味较浓,表现良好;晚熟品种中,‘瑞雪’树势健旺,易成花,果实品质优;‘瑞阳’树势中庸,易成花,丰产性好,果个大,色泽艳丽;‘烟富6号’,果形高桩,果面着色好,硬度大,品质好;上述6个品种在静宁综合表现优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3、对当地选育的‘成纪1号’和‘静宁1号’两个品种进行了免套袋栽培的果实品质测定。观察发现,‘成纪1号’和‘静宁1号’不套袋果实外观质量较套袋果有所下降,但内在品质优于套袋果,农药残留与套袋果无显着性差异,这两个品种在静宁县可作为免套袋栽培品种推广。4、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静宁苹果品种结构优化方面应加大‘瑞雪’、‘瑞阳’、‘静宁1号’、‘蜜脆’、‘华硕’等特色优势品种的推广,同时需加快新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

孙梦洁[6](2019)在《4种苹果病毒病检测及苹果新品种脱毒快繁体系建立》文中研究指明苹果病毒病已成为限制中国苹果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对正处于品种结构更新换代的我国来说,生产新品种苹果脱毒接穗,建立专业化的苹果苗木无毒采穗圃尤为重要。本试验以4种苹果病毒为目标病毒,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洛川苹果试验站的5个主栽苹果品种:‘嘎拉’、‘秦蜜’、‘秦脆’、‘蜜脆’、‘长富2号’,对病毒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研,明确了洛川地区苹果病毒病发生情况;‘秦蜜’、‘秦脆’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选育的2个苹果优质新品种,本试验主要以‘秦脆’、‘秦蜜’为试材,分别对其组培苗与盆栽苗分别进行热处理脱毒处理,使用RT-PCR技术检测病毒携带情况,目的是培养‘秦脆’、‘秦蜜’两个优质苹果品种的无病毒植株,建立苹果新品种的无病毒采穗园。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了RT-PCR病毒检测方法,能够检测出3种苹果潜隐性病毒: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pple chorotic leaf spot virus,ACLSV)、苹果茎沟病毒(Applestem grooving virus,ASGV)、苹果茎痘病毒(Apple stem pitting virus,ASPV),以及1种非潜隐性病毒:苹果锈果类病毒(Apple scar skin viroid,ASSVd)在植株中的发生情况,并优化了ASSVd的检测方法。2.通过RT-PCR技术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洛川苹果试验站中的5个主栽苹果品种进行了苹果病毒病发生情况调研,结果表明,生产中的5个品种苹果树被苹果病毒病侵染严重且情况多样,ACLSV的侵染率分别为0、20%、30.4%、65.3%、10.12%,ASGV的侵染率分别为64.74%、89.64%、91.32%、69.64%、9%,ASPV的侵染率分别为37.62%、87%、0、75.24%、50.02%,ASSVd的侵染率分别为95.04%、60%、51%、54.14%、53%。3.对2个品种的组培苹果苗采用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的方法进行脱毒,通过热处理结合茎尖嫁接脱毒方法对2个品种的盆栽幼苗进行脱毒,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病毒脱毒方法对4种苹果病毒均有脱除效果,其中,对‘秦蜜’的ACLSV的脱除效果最为显着,脱毒率为92%,ASPV也有比较明显的脱除效果,脱毒率为74%,ASSVd较难脱除,脱毒率为27.5%;使用这两种无病毒材料生产方式,能够有效脱除苹果病毒,但是获得完全无病毒材料概率较小,脱毒条件还需进一步优化。4.两种脱毒方法和RT-PCR病毒病检测技术为苹果苗木生产提供了无病毒材料。

秦子禹[7](2015)在《苹果内参基因的筛选及三种潜隐性病毒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文中指出病毒病严重影响苹果的生长、产量以及果品质量,尚无有效防治药剂,树体一旦侵染很难根除,繁育无病毒苗木实行无毒化栽培是其防治的最有效途径。高效、灵敏、稳定的病毒检测技术是实现苹果无毒化栽培的重要技术保障之一。本研究在筛选出适用于苹果的内参基因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苹果Actin基因及苹果茎沟病毒、茎痘病毒、褪绿叶斑病毒三种苹果潜隐性病毒的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旨在为进一步研究三种潜隐性病毒的侵染、增殖、分布以及时序变化等规律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并为苹果病毒的多重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体系的研发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采用SYB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对Actin、TUB、GAPDH、18SrRNA、UBQ、nad5六个持家基因在苹果幼叶、成龄叶、枝皮、根皮和种子中的表达量进行了检测。经GeNorm软件分析发现,6个内参基因在五种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稳定性由高到低排列顺序为:Actin=UBQ﹥GAPDH﹥nad5﹥TUB﹥18SrRNA,Actin和UBQ为优选内参基因。2、首次建立了苹果Actin基因的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已公布的Actin基因序列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以体外转录的RNA为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建立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达0.999,扩增效率为106.5%;该方法的引物和探针特异性强;检测灵敏度为1.48×10 copies·μL-1的cRNA,比常规RT-PCR高1000倍;重复性好,组内和组间重复变异系数均小于2.65%。3、建立了苹果茎沟病毒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苹果茎沟病毒(Apple stem grooving virus,ASGV)外壳蛋白基因(coat protein,cp)保守序列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以构建的ASGV-cp重组质粒为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进行检验。建立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达0.999,扩增效率为96.8%;该方法特异性好,与苹果茎痘病毒(Apple stem pitting virus,ASPV)、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pple chlorotic leaf spot virus,ACLSV)、苹果锈果类病毒(Apple scar skin viroid,ASSVd)均无交叉反应;灵敏度为10copies·μL-1,比常规RT-PCR高1000倍;组内和组间重复变异系数均小于1%。表明该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高、重复性好的优点,适用于实际样品中ASGV的快速准确检测。4、建立了苹果褪绿叶斑病毒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根据ACLSV cp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以构建的ACLSV-cp重组质粒为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重复性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以ACLSV-cp重组质粒为标准品建立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达0.999,扩增效率为103.7%;建立的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特异性好,与ASGV、ASPV和ASSVd均无交叉反应;灵敏度为100 copies·μL-1,比常规RT-PCR高100倍;组内和组间重复变异系数均小于0.84%。表明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高、重复性好的优点,适用于实际样品中ACLSV的快速准确检测。5、建立了苹果茎痘病毒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根据ASPV cp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以体外转录的RNA为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重复性进行检验。建立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达0.996,扩增效率为99%;该方法特异性好,与ASGV、ACLSV及ASSVd均无交叉反应;其最低检测限为1.31×102 copies·μL-1,灵敏度比常规RT-PCR高100倍;组内和组间重复变异系数均小于1.85%。该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高、重复性好的优点,适用于实际样品中ASPV的快速定量检测。

冀志蕊[8](2012)在《我国苹果主要病毒的检测及苹果褪绿叶斑病毒分子变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苹果病毒病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影响严重,具有危害性强、传播扩散快和难以治愈的特点。苹果病毒破坏和干扰果树正常生理功能,导致树势减弱,产量降低,果实品质下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论文针对我国四种主要苹果病毒苹果花叶病毒(Apple mosaic virus,ApMV)、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pple chlorotic leafspot virus,ACLSV)、苹果茎痘病毒(Apple stem pitting virus,ASPV)和苹果茎沟病毒(Apple stem grooving virus,ASGV)进行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建立了能够稳定应用于田间四种苹果主要病毒检测的RT-PCR体系:确定了适合苹果总RNA提取的最佳提取方法—RNA改良提取法;对用于四种病毒RT-PCR检测已发表引物和自行设计引物进行筛选;确定了最佳引物,并对各病毒RT-PCR检测体系和程序进行优化。优化的RT-PCR检测体系能够对四种苹果病毒进行周年检测,ASPV、ASGV、ACLSV和ApMV检测灵敏度分别为总RNA模板的2,000×稀释液、5,000×稀释液、10,000×稀释液、200×稀释液。2.通过对我国13个省(市/区)327份材料进行检测,明确了我国苹果产区四种病毒的发生及分布:四种苹果病毒病在我国苹果产区普遍发生,ApMV、ASPV、ASGV和ACLSV的平均侵染率分别为80.1%、65.1%、73.7%和69.7%。病毒混合侵染现象普遍,两种病毒混合侵染率为16.5%,三种病毒混合侵染率为51.1%,四种病毒混合侵染率为26.9%。其中ApMV+ASGV+ACLSV+ASPV复合侵染率最高,为26.9%,其次为ApMV+ASGV+ACLSV,侵染率为16.8%;ACLSV+ASPV混合侵染率最低,为0.3%。3.建立了能够同时检测四种苹果病毒的多重RT-PCR检测体系:利用携带ASPV、ASGV和ACLSV的组培苗及田间ApMV染病组织为材料,对四种病毒的RT-PCR检测引物组合进行筛选,在此基础上加入苹果内源基因引物,并对检测体系和程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引物ASGVs-5’/ASGVs-3’、2002ASPV-5’/2002ASPV-3’、ACLSV4-5’/ACLSV4-3’及EF-1α-5’/EF-1α-3’组合能够同时特异性检测四种苹果病毒和苹果内源基因。ASPV、ASGV、ACLSV和ApMV检测灵敏度分别达到2,000×、1,000×、1,000×和100×总RNA模板稀释液。最后通过检测田间样本明确了所建立的多重RT-PCR检测体系在田间应用的可能性。4.初步明确了我国苹果上ACLSV的分子变异情况:对来源于我国不同地域、不同品种的54个ACLSV分离物的部分CP序列进行了测定,与已报道的66个ACLSV分离物进行序列同源性比较和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我国苹果上ACLSV分离物处于2个不同组群,组群I包含了与已报道的“B6型”分离物亲缘关系较近的38个分离物,其中20个分离物CP氨基酸变异位点较为特殊,在系统进化树中与已报道的“B6型”分离物处于组群I的不同亚组中。组群II包含与已报道“P-205型”分离物亲缘关系较近的16个分离物。经过对来源于不同寄主、不同种植地域、不同苹果品种的ACLSV分离物进行分析,发现ACLSV的变异与寄主种类有一定的相关性,与种植地域无明显相关性,与苹果品种可能有相关性。

曹晓凤[9](2011)在《苹果茎沟病毒传播途径研究》文中提出苹果病毒具有危害性强、传播扩散快和难以治愈等特点。目前苹果病毒的危害在我国苹果生产上呈现上升势头,苹果茎沟病毒是潜隐性病毒中危害重、脱除难的重要病毒之一,研究该病毒传播途径,尤其是明确种子传毒的几率迫在眉睫。本试验以携带苹果茎沟病毒红富士苹果树产的果实及种子为材料,研究了苹果不同部位成熟组织RNA的提取,并以RT-PCR为检测手段研究了此种病毒在果实及种子内部的分布;以携带该病毒的八棱海棠种子为材料,利用RT-PCR为检测手段研究了苹果茎沟病毒的种子传毒率;以脱毒的王林苹果继代组培苗为材料,采用RT-PCR技术为检测手段研究了该病毒是否能通过汁液传播。主要结果如下:1同一提取液提取苹果不同部位总RNA时,植物材料最佳用量不同;不同提取液提取苹果同一部位总RNA时,植物材料最佳用量也不相同。RNAiso Plus和RNAiso-mate for Plant Tissue搭配使用时,植物材料的最佳用量为:种皮0.025g,胚0.05g。使用RNAplant植物总RNA提取试剂时,植物材料最佳用量为:果皮0.075g,果肉0.25g,种皮0.015g,胚0.025g。2苹果茎沟病毒侵染的苹果树生产的果实,其果皮、果肉均携带病毒。3苹果茎沟病毒通过侵染种皮表面组织致使种子带毒,但是种胚不带毒。氢氧化钠或磷酸三钠可以有效灭活种皮表面携带的苹果茎沟病毒,磷酸三钠表面处理后,种子的发芽率显着高于氢氧化钠处理后种子的发芽率。4苹果茎沟病毒在八棱海棠上可以通过种子传播,携带有该病毒的母树生产的种子实生苗带毒率为5.89‰。5在组织培养条件下,ASGV可以通过汁液进行传播,通过汁液传播的几率为2.08﹪。

焦朝霞[10](2010)在《河北省苹果潜隐性病毒的分布特征》文中认为苹果病毒病在世界各苹果主产区分布广泛,影响严重,具有危害性强、传播扩散快和难以治愈等特点。苹果病毒破坏和干扰树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树势减弱,产量降低,品质下降,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失,所以,苹果的无病毒化栽培任务迫在眉睫,而准确掌握目前苹果病毒病的分布情况是此项工作的基础和理论依据。因此,研究中以河北省苹果主要产区果园的苹果树为试材,以RT-PCR技术为检测手段,对河北省苹果主产区病毒类病害的侵染状况做全面调查,并对检测方法做进一步改进和优化。主要结果如下:1.苹果潜隐性病毒在河北省主产区的分布特征:(1)通过对河北省苹果主产区7个市,29个果园采样分析中,结果表明:采样果园均不同程度地受到苹果潜隐性病毒的侵染,果园病毒侵染率100%。(2)三种苹果潜隐性病毒(ASGV、ASPV、ACLSV)在所有供参试样品中的整体发生率分别为:91.63%、88.48%、81.45%;总体混合侵染率为68.04%。相对而言,ASGV的侵染率最高,ACLSV的侵染率最低。(3)苹果潜隐性病毒在不同树龄的树体之间的侵染率有差异性,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新建果园,三种潜隐性病毒的侵染率均有上升趋势。1-3年生幼树的带病毒率要普遍高于其他树龄的结果大树。(4)三种苹果潜隐性病毒在不同品种间的侵染也有一定差异,比较而言,富士、红星、金冠、王林的病毒侵染率普遍高于国光、嘎拉、乔纳金三个品种。其中,金冠和富士的病毒侵染率最高,三种病毒侵染率均高于90%;国光的病毒侵染率相对最低,三种病毒的侵染率在70%-85%之间。(5)在地区分布上,三种苹果潜隐性病毒侵染率由南向北呈逐渐增加趋势,但有局部特殊性。其中,张家口地区的苹果潜隐性病毒侵染率普遍高于其他地区,三种病毒的侵染率均在90%以上,个别果园高达100%,病毒混合侵染率84.96%;衡水地区的苹果潜隐性病毒侵染率相对最低,三种苹果潜隐性病毒的侵染率在80%-90%之间,混合侵染率为64.68%。2.田间苹果潜隐性病毒检测体系的改进和优化:(1)田间成熟组织RNA提取技术优化:针对田间苹果成熟组织富含多糖、多酚和大量次生代谢产物的特点,从四个方面改进了苹果组织常规RNA提取技术:提取RNA用的试验器皿仅高压灭菌和高温烘烤,不使用氯仿浸泡或DEPC处理,用ddH2O代替DEPC处理水;提取过程均在常温下进行,普通高速离心机代替冷冻高速离心机;调整提取液和植物材料比例,将植物材料用量降低为常规方法的1/20;低浓度乙醇结合高浓度Na+(K+)离子条件下,用苯酚/氯仿抽提法去除多糖,有效保护了提取的总RNA质量。(2)RT-PCR技术对田间苹果潜隐性病毒批量检测体系的探索:使用统一体系分别对三种苹果潜隐性病毒做逆转录反应;采用RT-PCR技术初步探索其批量检测体系,RT-PCR试剂组成为:10×缓冲液、MgCl2(25mM)、dNTPs(2.5mM)、病毒上、下游引物、TaqDNA聚合酶、RNasin、PCRMarker、超纯水。依据不同试剂的不同比例分别配制成号、号、号试剂,在安全储存期(四个月)内,均可使用上述三种试剂分别对ASGV、ASPV、ACLSV进行快速检测。3.样品采集及保存方案优化:田间采集带有生长点的茎尖和幼叶为试材,样品采集后直接放入泡沫保温容器中,加冰块保温在0℃低温环境储存和运输,期间不断更换已融化的冰块,保存和运输时间可达五天,且不影响样品RNA的提取。如果在无法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可采用常温储存,幼叶最长保存时间为3天。

二、苹果无毒化栽培现状及发展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苹果无毒化栽培现状及发展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2)根际促生细菌对樱桃重茬土壤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前人的研究进展
        1.2.1 连作障碍
        1.2.1.1 连作障碍的研究历史
        1.2.1.2 樱桃连作障碍的原因
        1.2.1.2.1 樱桃土壤状况变化
        1.2.1.2.2 樱桃根系自毒物质分泌
        1.2.1.2.3 樱桃土壤中病原菌的积累
        1.2.1.3 樱桃连作障碍的危害
        1.2.1.3.1 影响樱桃生长
        1.2.1.3.2 加重樱桃的病虫害
        1.2.1.3.3 导致樱桃土壤理化性质的恶化
        1.2.1.4 应对樱桃连作障碍的防治方法
        1.2.2 植物根际促生菌
        1.2.2.1 植物根际促生菌的概念
        1.2.2.2 植物根际促生菌的种类
        1.2.2.3 植物根际促生菌的促生机制
        1.2.2.4 植物根际促生菌的作用机制
        1.2.2.5 植物根际促生菌的应用研究
        1.2.2.6 植物根际促生菌的现状及前景
    1.3 本实验的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本实验的创新点
    1.5 本实验的技术路线
2 促生细菌的分离与筛选
    2.1 主要仪器
    2.2 材料
        2.2.1 菌种样品
        2.2.2 培养基
    2.3 方法
        2.3.1 生防菌株的分离与纯化
        2.3.2 生防菌株的筛选
        2.3.3 生防菌株的鉴定
        2.3.3.1 形态学鉴定
        2.3.3.2 16S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
    2.4 结果与分析
        2.4.1 目的菌种的鉴定
        2.4.1.1 形态特征
        2.4.1.2 生理生态特征
        2.4.2 分子生物学鉴定
3 根际促生细菌对樱桃土壤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PGPR菌悬液的制备
        3.2.2 实验方法
    3.3 测定项目
    3.4 数据分析
    3.5 结果与分析
        3.5.1 不同菌液对重茬土樱桃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3.5.2 不同菌液对重茬土樱桃幼苗根系形态及根的鲜重的影响
        3.5.3 不同菌液对重茬土樱桃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3.5.4 不同菌液对重茬土樱桃幼苗土壤主要生物因子的影响
        3.5.5 不同菌液对重茬土樱桃幼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5.6 不同菌液对正茬土樱桃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3.5.7 不同菌液对正茬土樱桃幼苗根系形态及根的鲜重影响
        3.5.8 不同菌液对正茬土樱桃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3.5.9 不同菌液对正茬土樱桃幼苗土壤主要生物因子的影响
        3.5.10 不同菌液对正茬土樱桃幼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 讨论
    4.1 根际促生细菌对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4.2 根际促生细菌对幼苗根系的影响
    4.3 根际促生菌对土壤的影响
5 结论
6 存在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黄芪根腐病拮抗菌的筛选及其生防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黄芪根腐病研究现状
        1.1.1 黄芪研究现状
        1.1.2 黄芪根腐病发病症状、主要致病菌及致病机理
        1.1.3 黄芪根腐病病害防治
    1.2 生物防治概况
        1.2.1 生物防治定义
        1.2.2 生物防治
    1.3 生防芽孢杆菌研究现状
        1.3.1 芽孢杆菌的生防机制
        1.3.2 芽孢杆菌在防治植物病害的应用
    1.4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在菌剂制备中的研究进展
        1.4.1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的含义及作用
        1.4.2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的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1.6 技术路线
2 黄芪根腐病拮抗芽孢杆菌的筛选、鉴定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黄芪根腐病拮抗菌株的初筛
        2.2.3 黄芪根腐病拮抗菌株的复筛
        2.2.4 拮抗菌株抑菌谱测定
        2.2.5 拮抗菌株鉴定
        2.2.6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黄芪根腐病拮抗菌株的筛选结果
        2.3.2 拮抗菌对不同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2.3.3 拮抗菌株的鉴定
    2.4 讨论与小结
        2.4.1 讨论
        2.4.2 小结
3 黄芪根腐病拮抗芽孢杆菌的培养条件优化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拮抗菌株7-2-3-4发酵条件优化
        3.2.3 拮抗菌株7-2-3-4抗菌物质稳定性测定
        3.2.4 拮抗菌株7-2-3-4抑菌物质初步研究
        3.2.5 拮抗菌株7-2-3-4抑菌机理初探
        3.2.6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拮抗菌株7-2-3-4发酵条件优化
        3.3.2 拮抗菌株7-2-3-4抗菌物质稳定性测定
        3.3.3 拮抗菌株7-2-3-4抑菌物质初步研究
        3.3.4 拮抗菌株7-2-3-4抑菌机理初探
    3.4 讨论与小结
        3.4.1 讨论
        3.4.2 小结
4 黄芪根腐病拮抗菌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拮抗菌株对黄芪根腐病病原菌G5 抑制效果
        4.2.3 拮抗菌株促生性能测定
        4.2.4 拮抗菌株亲和性测定
        4.2.5 复合拮抗菌株发酵形式研究
        4.2.6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四株拮抗菌菌对黄芪根腐病菌的抑制效果
        4.3.2 四株拮抗菌株促生性能测定
        4.3.3 四株拮抗菌株亲和性测定
        4.3.4 复合拮抗菌株发酵形式研究
    4.4 讨论与小结
        4.4.1 讨论
        4.4.2 小结
5 拮抗菌株冻干粉生防效果的测定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拮抗菌株冻干粉的制备
        5.2.3 盆栽试验
        5.2.4 黄芪根腐病防效测定
        5.2.5 不同处理对黄芪生长影响的测定
        5.2.6 不同处理下黄芪根际土壤微生物数的测定
        5.2.7 黄芪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5.2.8 黄芪根际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5.2.9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拮抗菌冻干粉菌剂的制备
        5.3.2 盆栽试验防治效果
    5.4 讨论与小结
        5.4.1 讨论
        5.4.2 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苹果矮化砧M9-T337组培快繁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苹果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1.1 苹果产业发展现状
        1.1.2 苹果产业发展趋势
    1.2 矮化砧在苹果生产上的应用现状
        1.2.1 矮化砧在国内苹果生产上的应用现状
        1.2.2 矮化砧在国外苹果生产上的应用现状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时间与地点
    2.3 试验方法
        2.3.1 技术路线
        2.3.2 药剂和培养条件
    2.4 M9-T337 外植体的建立
        2.4.1 不同的消毒方法处理对外植体的影响
        2.4.2 取材时间对外植体成活的影响
    2.5 M9-T337 继代培养
        2.5.1 不同激素组合对M9-T337 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2.5.2 生长素NAA浓度对M9-T337 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2.5.3 不同浓度蔗糖对M9-T337 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2.6 M9-T337 生根培养
        2.6.1 单种生长素及其浓度对M9-T337 生根的影响
        2.6.2 不同生长素组合对M9-T337 生根的影响
        2.6.3 不同浓度的蔗糖对M9-T337 生根的影响
    2.7 M9-T337 驯化炼苗移栽
        2.7.1 不同炼苗时间对M9-T337 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2.7.2 不同基质对M9-T337 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2.7.3 不同炼苗方法对M9-T337 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M9-T337 外植体的建立
        3.1.1 不同消毒处理方法对M9-T337 外植体的影响
        3.1.2 取材时间对外植体成活的影响
    3.2 M9-T337 继代培养
        3.2.1 不同激素组合对M9-T337 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3.2.2 NAA浓度对M9-T337 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3.2.3 不同浓度蔗糖对M9-T337 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3.3 M9-T337 生根培养
        3.3.1 不同生长素及其浓度对M9-T337 生根的影响
        3.3.2 不同浓度的蔗糖对M9-T337 生根的影响
    3.4 M9-T337 驯化炼苗移栽
        3.4.1 不同炼苗时间对M9-T337 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3.4.2 不同基质对M9-T337 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3.4.3 不同炼苗方法对M9-T337 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3.4.4 驯化炼苗
        3.4.5 过渡移栽
        3.4.6 大田移栽管理
第四章 讨论
    4.1 组织培养过程中的污染、褐化及玻璃化问题
        4.1.1 污染
        4.1.2 褐化
        4.1.3 玻璃化
    4.2 苹果M9-T337 矮化砧组织培养的主要影响因素
        4.2.1 光照对组织培养的影响
        4.2.2 温度对组织培养的影响
        4.2.3 湿度对组织培养的影响
        4.2.4 气体环境对组织培养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静宁苹果品种结构分析及新品种引种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世界苹果品种结构及特征
        1.1.1 部分苹果主产国品种结构概况
        1.1.2 品种发展趋势及特点
    1.2 我国苹果品种发展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
        1.2.1 品种发展现状
        1.2.2 品种发展存在的问题
        1.2.3 品种发展趋势
    1.3 甘肃及静宁苹果产业概况、品种发展现状与问题
        1.3.1 甘肃苹果产业概况、品种发展现状及问题
        1.3.2 静宁苹果产业概况及发展现状
        1.3.3 静宁苹果品种结构存在的问题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静宁苹果品种结构调查
        2.1.1 实地调查
        2.1.2 问卷调查
        2.1.3 其它方式
    2.2 新品种引种试验
        2.2.1 试验地概况
        2.2.2 试验材料
        2.2.3 试验方法
    2.3 部分品种免袋栽培试验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静宁苹果栽培现状及品种结构分析
        3.1.1 栽培现状分析
        3.1.2 品种结构分析
        3.1.3 富士系在静宁栽培效益分析
    3.2 部分新品种在静宁的引种观察
        3.2.1 物候期
        3.2.2 树体生长习性
        3.2.3 结果习性
        3.2.4 果实品质分析
    3.3 部分品种免套袋栽培果实表现
        3.3.1 果实品质比较
        3.3.2 果实农药残留比较
    3.4 关于静宁苹果品种结构优化对策建议
        3.4.1 大力推广适栽优良品种,不断优化品种结构
        3.4.2 加快新品种引进,做好区域化试验
        3.4.3 加强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应用推广
        3.4.4 强化和完善苹果新品种无毒优质苗木繁育体系建设
第四章 讨论
    4.1 品种结构优化对静宁苹果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2 静宁苹果新品种推广配套栽培模式的选择
    4.3 免套袋栽培在静宁推广应用前景
第五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4种苹果病毒病检测及苹果新品种脱毒快繁体系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苹果病毒病的危害
        1.1.1 苹果病毒病的危害
        1.1.2 苹果病毒种类、特点及症状
    1.2 苹果病毒病的研究现状
        1.2.1 苹果病毒病的传播方式
        1.2.2 苹果病毒病的脱除方法
    1.3 病毒检测方法
        1.3.1 指示植物法
        1.3.2 酶联免疫法
        1.3.3 分子生物学技术
        1.3.4 电镜技术
    1.4 苹果病毒病在我国的发生情况
    1.5 苹果无病毒苗木生产面临的问题
    1.6 苹果无病毒苗木生产技术的前景与展望
    1.7 组培快繁技术
    1.8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和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苹果锈果类病毒检测方法的优化
    2.2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分析
    3.1 苹果叶片总RNA质量提取效果
    3.2 苹果锈果类病毒检测体系的优化
    3.3 苹果病毒病检测情况
        3.3.1 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
        3.3.2 检测准确性验证
    3.4 洛川苹果试验站苹果病毒病发生情况
        3.4.1 洛川苹果试验站5 个苹果品种的4 种苹果病毒病发生状况
        3.4.2 洛川苹果试验站5 个苹果品种对4 种苹果病毒的复合感染状况
    3.5 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对组培苗的影响
        3.5.1 热处理对‘秦脆’、‘秦蜜’成活率的影响
        3.5.2 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对2 个苹果品种组培苗的病毒病脱除效果
    3.6 热处理结合茎尖嫁接对2个苹果品种盆栽苗的病毒病脱除效果
        3.6.1 热处理结合茎尖嫁接对2 个苹果品种成活率的影响
        3.6.2 热处理结合茎尖嫁接对2 个苹果品种的病毒病脱除效果
第四章 讨论
    4.1 RT-PCR方法检测病毒
    4.2 洛川苹果试验站主栽品种病毒病情况
    4.3 热处理脱毒的情况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苹果内参基因的筛选及三种潜隐性病毒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概述
        1.1 实时荧光定量PCR基本原理
        1.2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1.2.1 荧光嵌合法(SYBR GreenⅠ)
        1.2.2 TaqMan探针法
        1.2.3 分子信标法(Molecular beacons)
        1.3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定量方法
        1.3.1 绝对定量法
        1.3.2 相对定量法
        1.4 实时荧光定量PCR在植物植物病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2 内参基因概述
        2.1 常用的内参基因
        2.2 内参基因的选择
    3 苹果病毒病概述
        3.1 苹果病毒病概况
        3.2 苹果病毒的传播途径
        3.3 苹果病毒病的防控措施
        3.4 苹果潜隐性病毒的检测方法
        3.4.1 指示植物法
        3.4.2 电子显微镜技术
        3.4.3 血清学方法
        3.4.3 分子生物学技术
        3.5 三种苹果潜隐性病毒
        3.5.1 苹果茎沟病毒
        3.5.2 苹果茎痘病毒
        3.5.3 苹果褪绿叶斑病毒
    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苹果六个内参基因的优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1.2.1 主要仪器
        1.2.2 主要试剂
        1.3 试验方法
        1.3.1 总RNA的提取
        1.3.2 总RNA完整性和纯度的检测
        1.3.3 总RNA的纯化
        1.3.4 cDNA的合成
        1.3.5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1.3.6 六个内参基因的常规PCR扩增及其引物退火温度筛选
        1.3.7 六个内参基因的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
        1.3.8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总RNA的提取
        2.2 总RNA的纯化及cDNA合成
        2.3 六个内参基因的常规PCR扩增及其引物退火温度的筛选
        2.4 六个内参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
        2.5 六个内参基因的筛选
        2.5.1 六个内参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
        2.5.2 六个内参基因的稳定性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苹果Actin基因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1.3 总RNA的提取
        1.4 cDNA的合成
        1.5 引物与探针的设计与合成
        1.6 阳性重组质粒的构建
        1.6.1 Actin基因的常规PCR扩增
        1.6.2 目标片段的回收
        1.6.3 目标片段的克隆
        1.6.4 重组质粒的提取
        1.6.5 重组质粒的鉴定
        1.7 cRNA标准品的制备
        1.7.1 阳性重组质粒的线性化处理
        1.7.2 cRNA的体外转录及纯化
        1.8 Actin基因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1.8.1 标准曲线的制作
        1.8.2 反应体系与常规RT-PCR灵敏度的对比
        1.8.3 反应体系的特异性
        1.8.4 反应体系的重复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Actin基因的常规PCR扩增及其产物的回收
        2.2 阳性重组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2.3 cRNA的体外转录
        2.4 实时荧光定量RT- PCR标准曲线的制作
        2.5 实时荧光定量PCR与常规PCR灵敏度的对比
        2.6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重复性
        2.7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特异性
    3 讨论
第四章 苹果茎沟病毒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1.3 引物和探针的设计合成
        1.4 总RNA的提取及cDNA的合成
        1.5 阳性质粒标准品的构建
        1.6 标准曲线的绘制
        1.7 实时荧光定量RT-PCR反应体系的方法学测试
        1.7.1 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特异性试验
        1.7.2 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灵敏性试验
        1.7.3 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重复性试验
        1.8 实际样品的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阳性质粒标准品的构建
        2.2 标准曲线的建立
        2.3 实时荧光定量RT-PCR特异性
        2.4 实时荧光定量RT-PCR与常规RT-PCR灵敏度的比较
        2.5 实时荧光定量RT-PCR重复性
        2.6 实际样品检测
    3 讨论
第五章 苹果褪绿叶斑病毒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引物及探针的设计与合成
        1.2.2 总RNA的提取及cDNA的合成
        1.2.3 重组质粒标准品的制备及标准曲线绘制
        1.2.4 实时荧光定量RT-PCR特异性、灵敏性、重复性试验
        1.2.5 实际样品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重组质粒标准品的鉴定及标准曲线的绘制
        2.2 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特异性
        2.3 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灵敏度
        2.4 实时荧光定量RT- PCR的重复性
        2.5 实际样品检测结果
    3 讨论
第六章 苹果茎痘病毒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引物及探针的设计与合成
        1.3 总RNA的提取及RT-PCR
        1.4 阳性质粒的构建
        1.5 标准品cRNA的制备及标准曲线的绘制
        1.6 实时荧光定量RT-PCR反应体系的验证与实际样品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阳性质粒的构建
        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2.3 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特异性
        2.4 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灵敏度
        2.5 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重复性
        2.6 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8)我国苹果主要病毒的检测及苹果褪绿叶斑病毒分子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1 苹果病毒概述
    2 苹果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2.1 苹果病毒的寄主及分布
        2.2 苹果主要病毒的传播途径
    3 病毒的遗传变异和进化分析
        3.1 植物病毒的变异
    4 苹果病毒病的危害
        4.1 病毒危害苹果生长的机理
        4.2 主要病毒病症状特点
    5 苹果病毒病的防控现状
        5.1 国际上对病毒病的防控
        5.2 苹果病毒病在我国的发生和防控情况
    6 苹果潜隐性病毒检测方法
        6.1 指示植物法
        6.2 电子显微镜技术
        6.3 血清学方法
        6.4 分子生物学技术
    7 本研究和意义和目的
第一章 我国苹果主要病毒病发生与分布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植物材料
        1.1.2 供试试剂
        1.1.3 扩增引物
        1.1.4 主要仪器
        1.2 四种病毒的RT-PCR 检测
        1.2.1 植物总RNA 提取方法
        1.2.2 cDNA 合成
        1.2.3 PCR 扩增及体系优化
        1.2.4 PCR 产物的电泳分析
        1.2.5 RT-PCR 优化体系灵敏度的测定
        1.2.6 RT-PCR 优化体系田间样本检测可靠性的验证
        1.2.7 序列测定与分析
        1.2.8 苹果主产区四种病毒病发生情况的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四种方法提取总RNA 完整性、纯度、浓度及扩增效果比较
        2.1.1 四种方法提取总RNA 完整性比较
        2.1.2 四种方法提取总RNA 纯度和浓度比较
        2.1.3 四种方法提取总RNA 特异性扩增效果比较
        2.2 四种苹果病毒RT-PCR 检测特异引物的筛选
        2.2.1 ASPV RT-PCR 检测特异性引物的筛选
        2.2.2 ASGV RT-PCR 检测特异性引物的筛选
        2.2.3 ACLSV RT-PCR 检测特异性引物的筛选
        2.2.4 ApMV RT-PCR 检测特异性引物的筛选
        2.3 三种苹果病毒RT-PCR 检测体系的优化
        2.3.1 ApMV RT-PCR 检测体系的优化
        2.3.2 ASPV RT-PCR 检测体系的优化
        2.3.3 ASGV RT-PCR 检测体系的优化
        2.3.4 ACLSV RT-PCR 检测体系的优化
        2.4 四种苹果病毒RT-PCR 检测灵敏度的确定
        2.5 RT-PCR 优化体系田间检测可靠性的验证
        2.5.1 RT-PCR 不同时期检测田间样本可靠性的验证
        2.5.2 田间样本不同部位RT-PCR 检测可靠性的验证
        2.5.3 RT-PCR 检测扩增片段序列测定
        2.6 我国苹果产区四种苹果病毒病发生情况
        2.6.1 四种苹果病毒在我国苹果产区的发生情况
        2.6.2 我国苹果产区苹果病毒复合侵染情况
        2.6.4 不同树龄的苹果受病毒侵染情况
    3 讨论
        3.1 四种苹果主要病毒RT-PCR 检测体系的建立
        3.1.1 苹果病毒总RNA 提取方法的选择
        3.1.2 RT-PCR 扩增引物的筛选
        3.2 四种苹果主要病毒在我国的发生与分布
第二章 苹果主要病毒多重RT-PCR 体系的建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植物材料
        1.1.2 试剂及仪器
        1.1.3 供试引物
        1.2 苹果多重RT-PCR 检测体系的建立
        1.2.1 植物总RNA 提取及cDNA 合成
        1.2.2 苹果潜隐性病毒多重RT-PCR 检测引物组合的筛选
        1.2.3 四种苹果病毒多重RT-PCR 检测体系的建立
        1.2.4 四种苹果多重RT-PCR 的稀释限点
        1.2.4 多重RT-PCR 产物的电泳分析
        1.2.5 多重RT-PCR 优化体系田间样本检测可靠性的验证
        1.2.6 序列测定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苹果四种病毒多重RT-PCR 体系的建立
        2.1.1 苹果潜隐性病毒多重RT-PCR 引物组合的筛选
        2.1.2 苹果四种病毒多重RT-PCR 检测体系的引物组合筛选
        2.1.3 苹果四种病毒多重RT-PCR 检测体系的优化
        2.2 苹果四种病毒多重RT-PCR 检测体系的灵敏性分析
        2.3 苹果四种病毒多重RT-PCR 体系田间样本检测可靠性验证
        2.4 PCR 产物的克隆与测序
    3 讨论
        3.1 影响多重RT-PCR 扩增的因素
        3.2 多重RT-PCR 检测体系田间应用的可能性
第三章 我国苹果褪绿叶斑病毒分子变异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病毒分离物
        1.1.2 试剂及仪器
        1.1.3 供试引物
        1.2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
        1.3 目的片段的回收
        1.4 目的片段的连接
        1.5 连接产物转化感受态细胞
        1.6 菌体的培养和鉴定
        1.7 序列分析
        1.7.1 序列测定与序列相似性分析
        1.7.2 系统进化树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ACLSV 分离物核苷酸序列、氨基酸序列及系统进化分析
        2.1.1 ACLSV 分离物核苷酸、氨基酸序列比对
        2.1.2 ACLSV 分离物的系统分析
        2.2 ACLSV 分离物系统进化关系分析
        2.2.1 不同寄主ACLSV 分离物系统进化关系分析
        2.2.2 不同地域ACLSV 分离物系统进化分析
        2.2.3 不同苹果品种ACLSV 分离物系统进化分析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苹果茎沟病毒传播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苹果病毒概述
    1.2 苹果病毒分布
        1.2.1 我国苹果潜隐性病毒的分布情况
        1.2.2 河北省苹果潜隐性病毒的分布情况
    1.3 苹果病毒的传播途径
    1.4 病毒对果树的危害
        1.4.1 对树体生长的影响
        1.4.2 对产量的影响
        1.4.3 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1.4.4 对树体生理代谢的影响
        1.4.5 病毒危害果树生长的机理
    1.5 苹果病毒病的危害特点
    1.6 苹果病毒检测技术简介
        1.6.1 生物学检测法
        1.6.2 电子显微镜技术
        1.6.3 血清学方法
        1.6.4 分子杂交技术
        1.6.5 双链RNA(dsRNA-double-stranded RNA)分析法
        1.6.6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
    1.7 国内外无毒化苗木生产研究现状
    1.8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剂与主要仪器
        2.1.1 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2 总RNA 的提取
        2.2.1 几种提取液对苹果成熟叶片RNA 提取质量的影响
        2.2.2 苹果果实不同部位RNA 的提取
        2.2.3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RNA 净度和完整性
        2.2.4 分光光度计法检测RNA 纯度
        2.2.5 RNA 浓度检测
        2.2.6 RT-PCR 检验苹果茎沟病毒
    2.3 果实、种子各个部位带毒情况检测
        2.3.1 材料
        2.3.2 种皮种胚样品带毒情况检测
        2.3.3 果实各部位带毒情况检测
        2.3.4 苹果茎沟病毒在种子中的定位
        2.3.5 层积对种子带毒率的影响
        2.3.6 药剂处理后种子的出芽率
    2.4 种子传毒鉴定
        2.4.1 材料
        2.4.2 方法
    2.5 病毒携带植株汁液传播病毒试验
        2.5.1 材料
        2.5.2 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几种提取液对苹果成熟叶片RNA 提取质量的影响
        3.1.1 不同方法提取总RNA 的纯度
        3.1.2 RNA 完整性检测
        3.1.3 RT-PCR 检测结果
    3.2 果实不同部位RNA 的提取
        3.2.1 果皮RNA 的提取
        3.2.2 果肉RNA 的提取
        3.2.3 种皮RNA 的提取
        3.2.4 种胚RNA 的提取
    3.3 种皮种胚带毒情况检测
    3.4 果实种子各部位带毒情况检测
    3.5 苹果茎沟病毒在种皮中的定位
    3.6 层积对种子带毒率的影响
    3.7 药剂处理后种子的出芽率
    3.8 种子传毒鉴定
        3.8.1 携带有ASGV 的八棱海棠单株生产的种子繁苗带毒率检测
        3.8.2 常规繁苗带毒率检测
    3.9 汁液传播
4 讨论
    4.1 关于RNA 提取
    4.2 关于ASGV 在种子中的分布部位和种子传毒率
        4.2.1 种子传毒与病毒在种子上分布部位的关系
        4.2.2 关于种子传毒率
    4.3 关于汁液传播
5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10)河北省苹果潜隐性病毒的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苹果病毒概述
    1.2 果树病毒病的危害
        1.2.1 对树体生长的影响
        1.2.2 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2.3 对树体生理代谢的影响
    1.3 病毒危害果树生长的机理
    1.4 苹果病毒病的特点
    1.5 苹果病毒病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我国苹果病毒病的研究现状
        1.5.2 国外苹果病毒病的研究现状
    1.6 目前苹果脱毒技术简介
        1.6.1 热处理脱病毒
        1.6.2 茎尖培养脱病毒
        1.6.3 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脱毒
        1.6.4 微体嫁接脱毒
        1.6.5 化学处理脱病毒
    1.7 苹果潜隐性病毒检测方法简介
        1.7.1 指示植物生物学检测法
        1.7.2 电子显微镜技术
        1.7.3 血清学方法
        1.7.4 分子生物学方法
    1.8 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及试剂
        2.1.1 材料
        2.1.2 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田间样品采集方法
        2.2.2 田间苹果成熟组织总RNA 提取方法改进
        2.2.3 RNA 提取质量的检测
        2.2.4 苹果潜隐性病毒检测方法改进
3 结果与分析
    3.1 离体样品保存方法研究
        3.1.1 样品在常温保湿条件下的保存情况
        3.1.2 样品在0℃低温条件下的保存情况
        3.1.3 样品在变温条件下的保存情况
    3.2 田间苹果成熟组织总RNA 提取方法
        3.2.1 常规方法提取苹果试管苗与田间苹果成熟组织总RNA 结果对比
        3.2.2 RT-PCR 验证提取的RNA 质量
        3.2.3 提取液和植物材料的比例对提取结果的影响
        3.2.4 不同方法去除多糖干扰的效果对比
        3.2.5 降低对试验环境和仪器的要求对提取结果的影响
        3.2.6 改进方法提取田间苹果成熟组织RNA 的效果
    3.3 苹果潜隐性病毒检测方法的改进
        3.3.1 统一RT 体系下三种苹果潜隐性病毒的检测效果
        3.3.2 田间苹果潜隐性病毒的RT-PCR 批量检测体系
    3.4 河北省苹果主产区病毒分布情况
        3.4.1 河北省苹果主产区分布情况
        3.4.2 样品采集地点、品种及树龄
        3.4.3 河北省苹果潜隐性病毒总体分布特征
        3.4.4 不同树龄的苹果潜隐性病毒侵染情况
        3.4.5 不同品种的苹果潜隐性病毒侵染情况
        3.4.6 个别品种的潜隐性病毒侵染情况分析
        3.4.7 不同地区带病毒情况
        3.4.8 三种潜隐性病毒在不同果园和不同品种中的整体发生情况
        3.4.9 整体果园受潜隐性病毒侵染情况
    3.5 河北省部分苹果主产区苹果生产情况
    3.6 潜隐性病毒在树体内的分布情况
    3.7 潜隐性病毒的田间传播情况调查
4 讨论
    4.1 田间随机采样及离体样品保存方法探讨
    4.2 河北省苹果主产区病毒分布特征
    4.3 田间苹果成熟组织RNA 提取方法
    4.4 田间苹果潜隐性病毒的RT-PCR 批量检测体系
5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四、苹果无毒化栽培现状及发展前景(论文参考文献)

  • [1]苹果砧木无糖组培生根技术体系的建立[D]. 徐一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根际促生细菌对樱桃重茬土壤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D]. 冯媛媛. 烟台大学, 2021(12)
  • [3]黄芪根腐病拮抗菌的筛选及其生防效果研究[D]. 李静.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4]苹果矮化砧M9-T337组培快繁技术[D]. 韩秀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
  • [5]静宁苹果品种结构分析及新品种引种观察[D]. 李鹏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
  • [6]4种苹果病毒病检测及苹果新品种脱毒快繁体系建立[D]. 孙梦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7]苹果内参基因的筛选及三种潜隐性病毒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D]. 秦子禹. 河北农业大学, 2015(08)
  • [8]我国苹果主要病毒的检测及苹果褪绿叶斑病毒分子变异研究[D]. 冀志蕊. 河北农业大学, 2012(08)
  • [9]苹果茎沟病毒传播途径研究[D]. 曹晓凤. 河北农业大学, 2011(07)
  • [10]河北省苹果潜隐性病毒的分布特征[D]. 焦朝霞. 河北农业大学, 2010(10)

标签:;  ;  ;  ;  ;  

苹果无毒栽培现状及发展前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