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鄂桐柏山-大别山双变质带

豫鄂桐柏山-大别山双变质带

一、豫鄂境内桐柏山—大别山双变质带(论文文献综述)

李俊建,彭翼,张彤,宋立军,倪振平,周继华,白立兵,郭国海,党智财[1](2021)在《华北地区成矿单元划分》文中提出华北地区地处古亚洲、特提斯和环太平洋三大构造体系交汇部位,地质演化历史悠久,岩浆活动频繁,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160余个矿种、15 000余处矿产地,其中油气、煤矿、铀、金、稀土、钼、铁、铝土矿、铅锌银、石墨、萤石、磷、耐火粘土、金刚石等矿产储量占全国前列,构成了多处重要的国家级能源资源基地。近年来,随着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和科研工作的深入,原有矿产储量持续增加,同时不断有许多新地域、新层位、新类型、新深度的矿床/矿体发现,显示出华北地区具大的找矿潜力。本文在全国成矿单元划分基础上,结合最新研究成果,对华北地区重要成矿单元进行了统一厘定。提出该区Ⅰ级成矿域隶属于古亚洲成矿域、滨太平洋成矿域和秦祁昆成矿域,共划分出6个Ⅱ级成矿省,18个Ⅲ级成矿带,67个Ⅳ级成矿亚带和255个Ⅴ级矿集区。其中古亚洲成矿域涉及准噶尔和塔里木2个成矿省,划分出2个成矿带、4个成矿亚带和8个矿集区;滨太平洋成矿域涉及大兴安岭、华北陆块和秦岭-大别3个成矿省,划分出15个成矿带、62个成矿亚带和245个矿集区;秦祁昆成矿域涉及阿尔金-祁连成矿省,划分出河西走廊成矿带、阎地拉图成矿亚带和2个矿集区。依据主要金属矿床矿石矿物的Re-Os、Sm-Nd和40Ar-39Ar同位素年龄,提出二连-东乌旗成矿带自西向东成矿年龄逐渐变新(297 Ma~237.9 Ma~187.11 Ma~161.3 Ma~131 Ma),为一条华力西晚期、燕山期的斑岩型、接触交代型和热液型金属矿床成矿带,同时还是新生代油气、砂岩型铀矿集中区。

汤家富,侯明金[2](2016)在《大别山及邻区若干重要基础地质问题的再认识:再论大别造山带非板块碰撞造山过程》文中研究表明就大别山及邻区若干重要基础地质问题作了较深入阐述,并据前人资料与新近调查成果,进一步明确:(1)北淮阳地区属扬子地块北缘,与华北地块南缘的分界为固始—肥中断裂以北。(2)超高压变质带内新元古代浅变质岩层确系存在,并与榴辉岩及其他超高压岩石,共同经受两期褶皱变形,形成早期为伸展拆离,主期为收缩挤压叠加褶皱变形带,而非外来构造残片,或俯冲过程被铲刮下来的"构造加积楔"。(3)蓝片岩形成于伸展拆离构造带内。榴辉岩为地幔岩,属岩浆成因。其他超高压岩石与"柯石英"可在"地壳异常压力"与"高压釜"机制联合作用下,在地壳较浅层次的伸展拆离构造环境下形成。(4)广泛分布的新元古代火山岩系及侵入岩,代表了晋宁期地壳被强烈拉伸-裂解-扩张事件,但未形成洋壳盆地。(5)详细描述了大别山及邻区构造变形及拉伸与生长线理特征以及形成机制,认为是由"地幔差速环流"所引发的岩石圈与地壳各分层间伸展拆离-滑断剪切过程中形成。大别造山带经历了裂解成盆、伸展拆离、收缩挤压、热隆成山,由多阶段构造运动所完成,而非板块碰撞造山。

彭纪超[3](2015)在《华北板块南缘高变质煤条带成因研究》文中指出煤变质作用的因素有温度、压力和时间,其中温度是煤变质的主导因素。晚古生代石炭-二叠纪是华北地区的一个重要的聚煤期,区内煤炭资源丰富、煤种齐全并呈一定规律分布,这为研究煤变质作用提供了天然的研究场所和丰富的资料。地质学家们对华北地区煤变质成因的研究已经有近100年的历史。早在20世纪20年代,河南济源之西的山西省南部晋城、高平一带的无烟煤被认为是动力变质、区域变质和接触变质成因;30年代,煤田地质工作者比较强调煤的动力变质;40年代,苏联对一些大煤田的变质分带进行了研究,认为并非动力变质所致,而主要是由于深成变质造成的;50年代,地质学家们无法使用看似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深层变质作用来解释整个中国的煤变质问题,因为辽宁地区古近-新近纪的煤层煤级也达到长焰煤—气煤阶段。1956年,王竹泉教授总结华北地区煤变质规律后,提出了火成岩变质作用,并且认为该作用在煤变质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吴光荣等支持该观点,并且认为华北东部煤变质是以接触变质作用为主,不存在动力变质作用。前人们的观点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对河南省范围内的近东西向煤变质条带的形成过程、成因及机理有过很多探讨。分别出现了深成(埋藏)变质作用、岩浆变质作用、热水变质作用等众多理论与观点。但是此后,该区的煤变质作用研究热逐渐为渐渐热起来的煤层气、页岩气研究所取代。人们发现,在华北板块南缘,以晋城-济源-开封-永城为中心,存在北西西向展布的高变质煤条带,向两侧(或有人认为向四周)煤级逐渐降低的煤变质图案。通过河南省石炭-二叠纪煤的变质作用研究,先后于20世纪80-90年代提出了区域岩浆变质、热水循环和板块构造模式。然而,对于高煤变质带的形成时代,有认为是印支期的、有认为是燕山期的,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看法。对其成因,有认为是燕山期岩浆活动所致,也有认为是与印支期华北-扬子板块碰撞相关,还有认为是断裂与大气降水所致的热液(水)循环相关。从前人的讨论中发现,不同的看法几乎都局限于河南省范围,因此,从更大范围去探讨是否会有更多受益;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油气勘探所揭示的侵入石炭-二叠纪以来地层中的岩浆岩体不断见有报道,研究成果多多;此外,在众多的讨论中,对华北板块东部印支期与燕山期构造体制的转换,构造线方向由近东西向转变为北东-北北东向,印支期构造线方向与高煤变质条带相一致;燕山期构造线方向与岩浆岩体展布方向近一致,而与煤变质条带展布方向不同。人们对此问题探讨的不多。鉴于此,本论文从煤岩性质、煤结构、煤显微组分与镜质体反射率等煤岩学研究入手,通过运用镜质体反射率方法进行古地温的模拟,岩浆岩体的展布和年代,特别是印支期-燕山期构造体制的转换研究,探讨华北板块南缘的煤变质作用特征、高变质煤条带的形成时间与成因机理。本文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自南部平顶山至北部安阳-鹤壁,较系统地采集了二1煤层煤样,进行了煤的宏观煤岩类型观察、煤显微组分鉴定、镜质体反射率测定、煤的x射线衍射分析等实验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系统收集前人煤岩、煤质和煤结构分析等资料,对包括河南省在内的华北板块南缘的二1煤变质图进行了重新绘制,对煤岩自身所反映出来的煤变质信息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提取。(2)运用karweil图解法和baker古地温经验公式,以镜质体反射率值为基础,进行了古地温场的模拟,以此获得华北板块南缘的古地温场数值。(3)在系统调查和收集研究区前人有关野外露头、钻孔揭露的岩浆岩体的基础上,编绘了研究区的岩浆岩体分布图,并对岩浆岩体的展布、侵入(或喷出)的期次、岩浆活动的高峰期和年代学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4)进行了华北-扬子板块印支期碰撞及其在研究区的响应特征方面的研究,包括两大板块碰撞导致华北板块南缘前陆盆地发育、板块边缘嵩箕隆起、向北济源-开封一带地壳拉张减薄。在济源-开封一带三叠纪沉积了厚达3800m的建造,并在有的凹陷中连续沉积有侏罗纪沉积物。(5)进行了研究区印支期构造格架和主构造线方向与高变质煤条带展布方向一致性间的关联关系研究,并结合这一时期扬子-华北板块碰撞的区域大背景的研究,试图建立板块碰撞与煤变质条带形成间的联系。(6)讨论了印支-燕山期华北板块东部构造体制转换、燕山期岩浆岩体呈北东-北北东向展布特征,及其彼此间的联系。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取得了如下的成果:(1)自南部平顶山至北端安阳-鹤壁,气孔和镶嵌结构等岩浆活动导致的煤变质显微结构普遍存在,在两淮地区和徐州地区,岩浆活动也普遍存在,反映了燕山期岩浆活动对本区煤变质的影响。然而,燕山期的岩浆活动主要限于郯庐断裂和太行山断裂展布区,并呈北东-北东东向展布,与北西西向展布的高变质煤条带相悖,因此,高变质煤条带的形成与燕山期岩浆活动的关联不大。(2)印支期构造线方向呈近东西向,三叠纪最大沉积厚度分布区与高变质煤条带一致,由古地温模拟等得出的高变质煤条带展布区的高地温异常等,反映出高变质煤条带形成于印支期,并且,是板块构造体制下岩石圈减薄而导致的结果。(3)燕山期岩浆岩体大片出露,岩浆岩体极为发育的秦岭-大别造山带,其濒临该带的平顶山,及其位于华北板块南缘的淮南煤田,其以深成变质为主,更显现出燕山期岩浆活动对华北板块南缘的近东西向变质条带形成的影响是有限的,仅仅改变了部分地区的煤变质图案。(4)得出了研究区石炭-二叠纪煤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多期变质作用。北西西向的高变质煤条带形成于印支期,北东-北北东向的太行山断裂、郯庐断裂展布区,燕山期岩浆活动对煤变质图案起了一定的改造作用,喜山运动期奠定了本区的煤变质图案。(5)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印支期板块构造体制下的煤变质作用模式。

沈其韩,耿元生[4](2012)在《中国蓝片岩带的时空分布、地质特征和成因》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蓝片岩的时空分布、一般地质特征和成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一是当前中国蓝片岩的研究概况和重要进展;二是蓝片岩、蓝闪片岩和蓝片岩相名词的讨论;三是对17个蓝片岩带的一般地质特征(主要包括原岩性质、岩石矿物共生组合,p-t条件,变质时代及赋存的大地构造背景等)进行描述;四是讨论蓝片岩带的成因,并提出深俯冲-陆陆碰撞型和深俯冲-洋壳碰撞两个模式;五是总结了几点蓝片岩带综合地质特征;六是提出了蓝片岩带研究中存在的6个地质科学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强考察与研究。

卢社香[5](2010)在《河南桐柏山地质遗迹景观及其综合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对桐柏山地质遗迹资源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研究,参考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和工作指南,根据地质遗迹资源的特征和成因对其进行了分类.简要论述了各类型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对其科学意义、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分析认为河南省桐柏山地区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丰富,类型很多,发育典型、系统,分布比较集中,是华北板块、扬子板块发展演化过程中留下的重要地质证据,对揭示桐柏山的形成过程具有很大意义,同时也是美学价值很高的观赏景观,相关的自然生态和人文资源众多,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和很大的保护价值.

陈泽超,宋传中,黄文成,连芸,蔡志川[6](2009)在《大别山南缘(团陂-马垅剖面)构造变形分析及意义》文中提出大别造山带自形成以来经历了早期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的俯冲碰撞,以及后造山伸展阶段的伸展滑脱,岩层中保留了多期的构造变形记录,导致俯冲碰撞期的构造变形难以识别。文章重点研究大别山南缘团陂至马垅这一剖面,通过野外的宏观构造及室内显微构造分析,得知该地区岩石的有限应变测量值为1.52.0,岩石形成温度为300700℃,并探讨大别造山带南缘俯冲期的构造变形记录。

王生卫[7](2009)在《跨界区域地质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以大别山为例》文中提出在当今世界经济中,旅游业已经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深化,开发人迹少至的边界区域或者特色旅游资源成为旅游产业瞄准的方向。跨界区域由于存在丰富地质旅游资源,一定程度上满足现代旅游人探奇求异与自主性和个性化旅游的需求。但如何开发跨界区域地质旅游资源,减少跨界区域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负面作用和消极影响,保持跨界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跨界区域发展旅游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提出整合跨界区域地质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表现和主要途径,在整合过程中要以产业化的视角,根据地质遗迹形成的规律和地质旅游资源存在的现状,按照整体化、市场化、竞争性和可持续化的原则进行整合,充分发挥跨界区域地质旅游资源优势,根据资源产业发展的要求构建跨界区域旅游资源产业整合机制、合理进行旅游产业布局,延伸旅游产业链,优化跨界区域旅游产业结构,建立以跨界旅游吸引物、跨界旅游品牌、跨界旅游产品以及跨界旅游企业为标志的跨界区域旅游核心竞争力,保持跨界区域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本文是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到时代背景以及该领域的研究进展,结合我国旅游需求和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地质旅游学、产业经济学、旅游经济学、资源经济为指导系统分析大别山跨界区域地质旅游发展的特点、整合的途径和方法。全文围绕跨界区域地质旅游资源整合分为8章进行论述。第1章主要阐述了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在对相关研究加以评述的基础上,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基本框架、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等。第2章对研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梳理和构建,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核心边缘理论、跨界治理理论、共生理论和博弈论等。第3章对跨界区域旅游资源产业化整合的机制进行了分析,产业化整合不仅有外生机制,更主要的是具有内生机制,各种机制相互作用,促进资源产业化整合的不断深化。第4章主要从产业布局的角度论述了跨界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的措施和相关要求,指出跨界区域必须细分旅游市场,依托重要城市作为客源地进行旅游业布局。第5章从产业链角度分析跨界区域旅游资源产业如何延伸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构建区域旅游核心竞争力,打造跨界区域旅游吸引物。第6章分析大别山地质地貌形成过程和构成特点,是地质旅游资源形成前提。第7章分析大别山地质旅游资源构成及开发现状,是资源整合出发点。第8章从规划整合、融资整合、品牌整合、景点整合、线路整合和交通整合等方面系统分析和构建大别山跨界区域地质旅游资源整合措施。

郭福生,辜骏如,梁鼎新,林银山,张宝友[8](1998)在《北淮阳盆岭带的构造演化与铀成矿》文中指出北淮阳盆岭构造带是大别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佛子岭岩群代表了早古生代扬子地块北缘大别古岛弧弧前海盆的火山沉积建造,在加里东运动陆块对接过程中变形变质。石炭系梅山群具磨拉石建造特征。在华力西印支期陆内俯冲褶皱带的基础上,燕山期沿桐柏桐城断裂伸展北移,近东西向断陷盆地发育,形成盆岭构造景观。南侧大别山强烈隆升,铸就了现今大别山变质核杂岩构造格局。中生代岩浆活动是区内重要铀源,具有成矿潜力的地质体是响洪甸正长岩体和北带粗面质火山碎屑岩

赵靖[9](1993)在《滇西澜沧变质带中白云母的研究及其地质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滇西澜沧变质带中最为广泛分布的造岩矿物——白云母为对象,详细研究和分析了其成分、多型类型及b0值等,探讨了白云母的发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本带中绝大多数白云母为多硅白云母,且为3T+2M1型,与蓝闪石共生的则以3T多硅白云母为主。此外,澜沧变质带经历了蓝闪石片岩亚相的高压变质作用,与古特提斯构造演化密切相关,并可与世界着名的高压带对比。

牛宝贵,刘志刚,任纪舜[10](1993)在《秦岭与桐柏-大别山的构造关系——兼论河淮盆地的构造演化》文中指出原信阳群南湾组中已发现丰富的微古生物化石,其地质时代和沉积-构造特征与秦岭的泥盆系刘岭群一致;二郎坪群中已发现丰富的早古生代微古生物化石和少量珊瑚化石,其沉积序列基本显示了由海底扩张到洋盆消减的全过程。秦岭与桐柏-大别山各构造带之间可以彼此衔接,主缝合带位于丹凤—信阳—舒城一线。原信阳群龟山组就是沿主缝合带分布的前泥盆纪强应变构造地层体。同位素年代学的系统研究结果,充分反映出秦岭是一个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山多旋回复合造山带。中朝准地台南缘震旦-三叠系的沉积序列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秦岭造山带的演化过程。白垩-第三纪河淮盆地是在特提斯与太平洋动力学体系联合作用下形成的。

二、豫鄂境内桐柏山—大别山双变质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豫鄂境内桐柏山—大别山双变质带(论文提纲范文)

(1)华北地区成矿单元划分(论文提纲范文)

1 成矿区带划分
2 成矿区带特征及成矿规律
    2.1 觉罗塔格-黑鹰山Cu-Ni-Fe-Au-Ag-Mo-W-石膏-硅灰石-膨润土-煤成矿带(Ⅲ-8)
    2.2 磁海-公婆泉Fe-Cu-Au-Pb-Zn-W-Sn-Rb-V-U-磷成矿带(Ⅲ-14)
    2.3 河西走廊Fe-Mo-Ni-萤石-盐类-凹凸棒石-石油成矿带(Ⅲ-20)
    2.4 东乌珠穆沁旗-嫩江Cu-Mo-Pb-Zn-U-Au-W-Sn-Cr成矿带(Ⅲ-48)
    2.5 白乃庙-锡林郭勒Fe-Cu-Mo-Pb-Zn-U-Mn-Cr-Au-Ge-煤-天然碱-芒硝成矿带(Ⅲ-49)
    2.6 突泉-翁牛特Pb-Zn-Ag-Cu-Fe-Sn-REE成矿带(Ⅲ-50)
    2.7 阿拉善(隆起)Cu-Ni-Pt-Fe-REE-磷-石墨-芒硝-盐类成矿带(Ⅲ-18)
    2.8 华北陆块北缘东段Fe-Cu-Mo-Pb-Zn成矿带(Ⅲ-57)
    2.9 华北陆块北缘西段Au-Fe-Nb-REE-Cu-Pb-Zn-Ag-Ni-Pt-W-石墨-白云母成矿带(Ⅲ-58)
    2.1 0 鄂尔多斯西缘Fe-Pb-Zn-磷-石膏-芒硝成矿带(Ⅲ-59)
    2.1 1 鄂尔多斯(盆地)U-石油-天然气-煤-盐类成矿区(Ⅲ-60)
    2.1 2 山西(断隆)Fe-铝土矿-石膏-煤-煤层气成矿带(Ⅲ-61)
    2.1 3 华北盆地(断坳)石油天然气成矿带(Ⅲ-62)
    2.1 4 华北陆块南缘Au-Mo-W-Pb-Zn-Ag-Fe-Cu-U-萤石-重晶石-磷-铝土矿-耐火粘土-硫铁矿-煤成-石油-天然气成矿区(Ⅲ-63)
    2.1 5 鲁西(断隆)Fe-Cu-Au-铝土矿-煤-金刚石成矿区(Ⅲ-64)
    2.16胶东(次级隆起)Au-Fe-Mo-菱镁矿-滑石-石墨成矿带(Ⅲ-65)
    2.17东秦岭Fe-Au-Ag-Mo-Cu-Pb-Zn-Sb-非金属成矿带(Ⅲ-66)
    2.17桐柏-大别-苏鲁Au-Ag-Mo-Pb-Zn-Fe-Cu-萤石-金红石-白云母-石墨成矿带(Ⅲ-67)
3 结论

(2)大别山及邻区若干重要基础地质问题的再认识:再论大别造山带非板块碰撞造山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北淮阳地区构造归属及其与华北地块南缘的分界
    1.1 杨山群(D3—P)组成与地层属性
    1.2石门冲磷矿(Z1)时代确定
    1.3 舒城防虎山变质岩系特征及时代
    1.4 霍邱县南部白大山群时代归属
    1.5 北淮阳地区与斑岩钼矿相关的成矿岩体来源
2 大别山地区新元古代浅变质岩层的确定及地质意义
    2.1 浅变质岩层的确定
    2.2 浅变质岩层的时代
    2.3 浅变质岩层区域对比及地质意义
3 大别—苏鲁地区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形成与成因讨论
    3.1 蓝片岩分布特征与形成机制
    3.2 榴辉岩分布特征与成因讨论
        3.2.1 浅变质岩层中的榴辉岩脉
        3.2.2 大理岩中的榴辉岩
        3.2.3 变基性-超基性岩中的榴辉岩
        3.2.4 片麻岩中的榴辉岩
    3.3 其他超高压变质岩石的成因讨论
4 新元古代火山岩系与侵入体分布及构造环境
    4.1 新元古代火山岩系
    4.2 新元古代岩浆侵入事件
    4.3 新元古代火山活动-岩浆侵入的构造环境
5 大别造山带形成演化与动力学机制探讨
    5.1 大别造山带构造变形基本特征
    5.2 大别造山带内拉伸线理特征
        5.2.1 北淮阳构造带的拉伸线理
        5.2.2 张八岭构造带的拉伸线理
        5.2.3 大别造山带核部的拉伸线理
    5.3 大别造山带形成动力学机制探讨
6 小结与讨论

(3)华北板块南缘高变质煤条带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国外煤变质问题研究历史与现状
        1.2.2 国内和研究区煤变质问题研究历史与现状
        1.2.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
    1.5 论文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层概况
    2.3 区域煤层概况
        2.3.1 煤类分布
        2.3.2 煤段划分及其特征
    2.4 岩浆岩
        2.4.1 前寒武纪岩浆岩
        2.4.2 古生代岩浆岩
        2.4.3 中生代岩浆岩
        2.4.4 新生代岩浆岩
    2.5 构造演化
        2.5.1 华北板块结晶基底的形成(Ar-Pt3)
        2.5.2 古秦岭洋的演化(?-T)
        2.5.3 燕山期(J2-K3)
        2.5.4 喜山期(E-Q)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区煤岩特征
    3.1 样品煤岩学特征
        3.1.1 宏观煤岩特征
        3.1.2 显微组分特征
        3.1.3 煤的镜质体反射率测定与分析
    3.2 煤变质特征
        3.2.1 煤级平面展布特征
        3.2.2 煤级垂向展布特征
    3.3 煤的X射线衍射参数特征
        3.3.1 XRD实验
        3.3.2 实验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华北板块南缘煤变质作用类型与特征
    4.1 研究区地温场特征
        4.1.1 现今地温场特征
        4.1.2 古地温场恢复
    4.2 深成变质作用
        4.2.1 深成变质作用时间
    4.3 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
        4.3.1 平顶山十三矿岩浆变质作用
    4.4 接触变质作用
        4.4.1 平顶山大庄矿接触变质作用
        4.4.2 其他矿区接触变质作用
    4.5 动力变质作用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华北板块南缘煤变质作用模型
    5.1 华北板块南缘煤变质问题及其认知差异
        5.1.1 华北板块南缘煤变质成因
        5.1.2 煤变质问题的认知差异
    5.2 岩浆岩特征与岩浆变质作用
        5.2.1 钻孔揭露的岩浆岩体
        5.2.2 岩浆变质作用与煤变质关系探讨
        5.2.3 华北板块南缘岩浆变质作用与煤变质的关系
    5.3 高变质煤条带形成时期
        5.3.1 断裂空间展布
        5.3.2 研究区三叠系沉积特征
        5.3.3 研究区侏罗-白垩纪地层沉积特征
        5.3.4 构造反转
        5.3.5 义马煤田侏罗系煤层变质特征
    5.4 高变质煤条带成因模式
        5.4.1 板块碰撞时间
        5.4.2 基于板块碰撞的煤变质模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图版说明

(4)中国蓝片岩带的时空分布、地质特征和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蓝片岩和蓝片岩带的研究概况
2 蓝闪片岩相的划分和蓝片岩与蓝闪片岩的命名
    2.1 蓝闪片岩相的划分
    2.2 关于蓝闪片岩和蓝片岩的命名
3 中国高压-低温蓝片岩带的划分
    3.1 以往学者对中国蓝片岩带的划分
    3.2 本文对中国蓝片岩带的划分
4 中国蓝片岩带的地质特征和成因
    4.1 中国蓝片岩带分布广, 时代全、样式复杂、类型多样
    4.2 蓝片岩带的成因类型
    4.3 新元古代新疆阿克苏蓝片岩带中发现迪尔石的重要地质意义
    4.4 某些蓝片岩带的研究进展和连接问题
    4.5 北祁连蓝片岩带高压泥质岩中发现镁-纤柱石的重要地质意义
5 存在问题和建议

(7)跨界区域地质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以大别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本文研究问题的提出
        1.1.3 本文研究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相关研究概述
        1.2.2 国外研究情况
        1.2.3 国内研究情况
        1.2.4 简要述评
    1.3 本文研究所采用的方法
        1.3.1 多学科综合的方法
        1.3.2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的方法
        1.3.3 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方法
        1.3.4 比较分析法
        1.3.5 数据图表分析法
        1.3.6 系统分析法
    1.4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2 跨界区域地质旅游资源整合概念界定
    2.1 地质遗迹
        2.1.1 地质遗迹的概念
        2.1.2 地质遗迹的特征
        2.1.3 地质遗迹分类的研究
    2.2 跨界区域
        2.2.1 区域
        2.2.2 跨界区域
        2.2.3 跨界旅游区域
    2.3 跨界区域地质旅游资源
    2.4 产业化整合界定
        2.4.1 产业
        2.4.2 产业化
        2.4.3 产业化整合
        2.4.4 旅游资源产业化整合
3 跨界区域地质旅游资源整合机制
    3.1 旅游资源整合机制
        3.1.1 整合机制内涵
        3.1.2 旅游资源整合机制制约因素
    3.2 整合动力机制
        3.2.1 政府驱动
        3.2.2 社区驱动
        3.2.3 企业驱动
        3.2.4 市场驱动
        3.2.5 环境驱动
        3.2.6 动力机制相互作用关系
    3.3 合作机制
    3.4 实施机制
        3.4.1 产品化整合
        3.4.2 资本化整合
        3.4.3 政策性整合
    3.5 本章小结
4 跨界区域地质旅游资源整合布局分析
    4.1 跨界区域旅游布局内涵及必要性
        4.1.1 跨界区域旅游布局内涵
        4.1.2 跨界区域旅游布局必要性
    4.2 布局依据:地质旅游资源评价
        4.2.1 评价因子
        4.2.2 等级划分
        4.2.3 评价流程图
        4.2.4 景区评价
        4.2.5 评价模型
        4.2.6 量化的数学模型
        4.2.7 评价结果
    4.3 布局原则:整体性与可持续原则
        4.3.1 整体性原则
        4.3.2 可持续原则
    4.4 布局制约因素
        4.4.1 地质旅游资源构成
        4.4.2 市场定位
        4.4.3 旅游承载力
        4.4.4 旅游产业现状
        4.4.5 客源构成
    4.5 跨界区域旅游资源产业布局模式
        4.5.1 极化布局模式
        4.5.2 点轴布局模式
        4.5.3 网络布局模式
    4.6 本章小结
5 跨界区域旅游资源产业链的构建
    5.1 跨界区域旅游产业链形成机理
        5.1.1 旅游产业链的内涵
        5.1.2 跨界区域旅游产业链的形成
    5.2 跨界区域旅游产业链的构成
        5.2.1 基本产业链
        5.2.2 延伸产业链
    5.3 跨界区域旅游产业链构建途径
        5.3.1 优化旅游产业结构,
        5.3.2 整合旅游大企业
        5.3.3 开发旅游商品
        5.3.4 利用网络延伸旅游产业连
    5.4 跨界区域特种旅游产品开发
    5.5 本章小结
6 大别山区域地质的形成及特点
    6.1 大别山地质区位的形成
    6.2 大别山地层构成
    6.3 大别山岩浆活动
        6.3.1 岩浆活动周期
        6.3.2 断块山地
        6.3.3 榴辉岩浆
    6.4 大别山断裂构造
    6.5 大别山地貌特征
        6.5.1 出露杂岩多样
        6.5.2 岩层侵入明显
        6.5.3 夷平面层次分明
        6.5.4 形成地质旅游遗迹环境
    6.6 本章小结
7 大别山地质旅游资源构成及开发现状
    7.1 大别山地质旅游资源的构成
        7.1.1 地质旅游资源丰富
        7.1.2 地质与其它旅游资源共生互融
        7.1.3 地质旅游资源处于跨界地带
    7.2 大别山地质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7.2.1 大别山区基本情况
        7.2.2 地质旅游资源开发进展
        7.2.3 大别山地质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7.3 本章小结
8 大别山地质旅游资源整合措施
    8.1 大别山地质旅游整合战略
        8.1.1 围绕核心,跨区组合,点轴推进,辐射全国
        8.1.2 资源组合,突出重点,注重差异,优势互补
        8.1.3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树立形象,培育精品
        8.1.4 地质旅游联动发展战略
    8.2 大别山旅游产业定位
        8.2.1 旅游类型定位
        8.2.2 客源定位
        8.2.3 产品定位
        8.2.4 市场定位
    8.3 地质旅游资源整合原则
        8.3.1 可持续发展原则
        8.3.2 整体性开发原则
        8.3.3 优势互补原则
        8.3.4 分步推进原则
    8.4 大别山地质旅游资源整合措施
        8.4.1 地质旅游规划整合
        8.4.2 旅游融资整合
        8.4.3 地质景区整合
        8.4.4 地质旅游品牌整合
        8.4.5 地质旅游线路整合
        8.4.6 交通整合
    8.5 本章小结
9 结论及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滇西澜沧变质带中白云母的研究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地质背景及样品研究
2白云母的成分与结构
    2.1白云母的成分
    2.2白云母的结构或多型
3白云母b0值的研究
    3.1白云母的(060)峰特征和b0值结果分析
    3.2白云母b0值的区域分布特征
    3.3与世界着名高压带的对比
4白云母的性质及其地质意义

四、豫鄂境内桐柏山—大别山双变质带(论文参考文献)

  • [1]华北地区成矿单元划分[J]. 李俊建,彭翼,张彤,宋立军,倪振平,周继华,白立兵,郭国海,党智财. 华北地质, 2021(03)
  • [2]大别山及邻区若干重要基础地质问题的再认识:再论大别造山带非板块碰撞造山过程[J]. 汤家富,侯明金. 地学前缘, 2016(04)
  • [3]华北板块南缘高变质煤条带成因研究[D]. 彭纪超.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5(08)
  • [4]中国蓝片岩带的时空分布、地质特征和成因[J]. 沈其韩,耿元生. 地质学报, 2012(09)
  • [5]河南桐柏山地质遗迹景观及其综合评价[J]. 卢社香.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 [6]大别山南缘(团陂-马垅剖面)构造变形分析及意义[J]. 陈泽超,宋传中,黄文成,连芸,蔡志川.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9)
  • [7]跨界区域地质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以大别山为例[D]. 王生卫.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08)
  • [8]北淮阳盆岭带的构造演化与铀成矿[J]. 郭福生,辜骏如,梁鼎新,林银山,张宝友. 地质找矿论丛, 1998(04)
  • [9]滇西澜沧变质带中白云母的研究及其地质意义[J]. 赵靖.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3(03)
  • [10]秦岭与桐柏-大别山的构造关系——兼论河淮盆地的构造演化[A]. 牛宝贵,刘志刚,任纪舜. 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26), 1993

标签:;  ;  ;  ;  ;  

豫鄂桐柏山-大别山双变质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