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龙山高海拔热带古土壤及其对青藏高原隆升的意义

玉龙山高海拔热带古土壤及其对青藏高原隆升的意义

一、A tropical paleosol at high elevation in the Yulong Mountains and its implication on the uplift of the Tibetan Plateau(论文文献综述)

廖露莹[1](2019)在《泸沽湖流域38.2—23.0 ka BP的植被演替、气候变化与森林火灾》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泸沽湖LGH2钻孔785—1300 cm段进行花粉/炭屑分析,探讨泸沽湖流域38.2-23.0 ka BP期间的植被演替、气候变化和森林火灾史。此段沉积物的年代控制模式经两步完成,首先结合LGH1钻孔的14C测年和两孔(LGH1和LGH2)的碳酸盐含量对比确定6个年代控制点,随后根据这些控制点作线性插值获得各深度的年代。花粉/炭屑分析样品以5 cm间隔共取样104个,对花粉/炭屑数据包括花粉/炭屑百分比、浓度和通量以TILIA软件作图式和花粉带的数值聚类划分,并以CANOCO软件对花粉百分比数据作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花粉/炭屑分析结果、花粉百分比数据的PCA分析结果以及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和碳酸盐含量表明,泸沽湖流域在过去38.2—23.0 ka BP期间植被、气候、火灾状况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变化。阶段Ⅰ(38.2—35.2 ka BP;1300-1200 cm):本阶段泸沽湖流域植被主要为云/冷杉属(Picea/Abies)为建群种的亚高山暗针叶林和松属(Pinus)为建群种的松林,林中伴有一些高山栎(Quercus(E))、蔷薇科(Rosaceae)灌丛,林下和湖边生长有禾本科(Poaceae)、蒿属(Aretmisia)、莎草(Cyperaceae)等草本植物。PCA结果表明,第一、二主成分分别为温度和湿度的代用指标;指示此阶段气温较为温凉,湿度偏干,因此此阶段古气候温凉偏干。从炭屑指标看,本阶段的火灾发生频率较高。阶段Ⅱ(35.2—29.3 ka BP;1200-1000 cm):本阶段暗针叶林大规模扩张,松林逐渐收缩,其他乔灌木成分变化不大,主要草本植物减少。主成分分析结果指示温度和湿度均比上阶段有所下降,表现为温寒干旱。本阶段火灾发生频率极高,且在34.6 ka BP左右出现火灾频率的峰值。阶段Ⅲ(29.3—25.7 ka BP;1000-860 cm):由云/冷杉组成的暗针叶林保持上阶段末期规模,松林继续收缩,林下和湖边草本植物增多。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气温和湿度分别处于38.2—23.0 ka BP的最低和最高,寒冷湿润的气候条件。本阶段炭屑含量下降,森林火灾呈持续走低的趋势。阶段Ⅳ(25.7—23.0 ka BP;860-785 cm):暗针叶林明显萎缩,松林和高山栎林扩张,林下和湖边草本植物进一步增加。主成分分析结果指示气温上升、湿度下降,为温凉偏湿气候。各粒级的炭屑浓度和炭屑通量都处于最低阶段,表明火灾发生频率低。泸沽湖LGH2钻孔785—1300 cm段的花粉谱总体上反映了在泸沽湖流域38.2—23.0 ka BP的植被主要是由云/冷杉组成的亚高山暗针叶林和松林。流域植被经历了亚高山暗针叶林+松林——暗针叶林扩张+松林缓慢收缩——暗针叶林规模维持高位+松林持续萎缩——暗针叶林急剧收缩+松林和高山栎林快速扩张四个阶段性变化。同时,泸沽湖流域气候经历了温凉偏干—温寒干旱—寒冷湿润—温凉偏湿的变化,森林火灾经历了火灾发生频繁—火灾发生非常频繁—火灾发生频率较低—火灾发生频率仍低的变化。

刘利丹[2](2017)在《东北地区典型土壤植硅体的迁移、保存规律及其古环境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气候变化是科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而植硅体作为古气候的有效代用指标之一,在古气候研究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但是,由于植硅体现代过程研究不足的限制,古气候信息解译的准确性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本论文基于“现代表土植硅体-植被-气候”间的转化关系,通过系统开展东北地区139个样点,10类典型土壤中植硅体来源、迁移和保存等现代过程的研究,利用相关数理统计方法探索了典型土壤与地上植物群落植硅体间的数量关系和典型土壤植硅体的迁移规律;结合气候因素和土壤理化性质,厘清了典型土壤植硅体保存差异性机制;在此基础上,基于植硅体迁移、保存性校正了表土植硅体,构建了东北地区校正后的表土植硅体-降水转换函数,并初步定量重建了东北地区晚冰期以来的古降水序列。得到了以下主要结论:(1)东北地区典型土壤植硅体组合特征较为接近,均以短细胞植硅体、棒型和尖型为主,同时,植硅体-降水指数在温带地区典型土壤间均具有适用性,当干旱指数和水分胁迫指数分别大于0.45和0.24时,该区植被主要为草甸草原,为温带地区地层中该指数的应用提供了依据。但不同类型土壤间其植硅体组合和指数仍存在差异,这一结果弥补了单纯考虑不同植物群落下表土植硅体组合的差别在古气候重建中的不足。且地带性土壤植硅体的含量和植硅体-降水指数对年均降水量的响应更为敏感,说明了依据地带性土壤植硅体进行古气候重建的可靠性。(2)东北地区典型土壤与地上相应群落的植硅体组合间存在一定对应性,表土植硅体约保留了7.14%的地上现生植物信息,但不同类型土壤间所保留的植物信息量有所差别,暗棕壤、栗钙土和沼泽土中保留植物信息偏多,其他土壤类型则较少。同时,基于植硅体-植被指示性指数、相关系数和R值,土壤中不同类型植硅体的植被指示性和保存特征均明显不同,且同一类型植硅体的植被指示性和保存特征在不同类型土壤间也有所差别。此外,土壤植硅体的植被指示性受土壤中植硅体的保存性、群落植硅体产量等多因素的影响,土壤中植硅体越易于保存,其植被指示性也越强。该结果为基于植硅体重建古气候精度的提高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硅的地球化学循环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和新的研究思路。(3)依据相关植硅体迁移指数,东北地区自然土壤剖面中约有22%的植硅体发生了垂直迁移。同时,六类典型土壤间植硅体的垂向迁移量是不同的,黑钙土和栗钙土中植硅体的垂向运移最弱,暗棕壤和白浆土居中,黑土和冲积土最强,故针对不同类型土壤中植硅体的应用,应视情况具体分析,植硅体运移较小的土壤类型能够较客观、精确地用于重建古气候。且土壤中不同类型植硅体的垂向迁移量也不尽相同,植硅体的大小及长宽比对其垂向运移具有重要影响(长度>30μm,长宽比>2和长度<20μm,长宽比<2的植硅体类型的垂向迁移量要大于长度>30μm,长宽比<2的植硅体类型),但其影响程度却弱于年均降水量。(4)气候因素——年均降水量和土壤理化性质同时影响着土壤中植硅体的迁移和保存。在二者的综合作用下,典型土壤中植硅体的保存主要受控于年均降水量、土壤pH、土壤黏粒和土壤有机质。但不同类型植硅体保存的主要影响因素略有不同,其中,短细胞植硅体的保存主要依赖于土壤黏粒,棒型的保存主要受控于年均降水量、土壤pH和土壤黏粒,而块状的保存则显着受到年均降水量和土壤pH的影响。该结果对于陆地硅的生物化学循环乃至全球硅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为古气候的恢复提供参考依据。(5)基于植硅体保存性校正后的表土植硅体组合特征能够更好地代表地上植物群落信息和气候变化。同时,依据校正后的表土植硅体-降水转换函数定量重建了长白山晚冰期以来的古降水序列,印证了全新世期间发生的若干次气候干旱事件,对气候事件的识别较为准确,并很好地表征了晚冰期以来东亚夏季风的演化。结合太阳辐射量和厄尔尼诺的频率变化,东亚夏季风总体上可能主要受控于太阳辐射,但高纬冰盖、冰川融水以及植被的正反馈作用对东亚夏季风也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且在晚全新世,其可能还受到ENSO现象的影响。

彭莎莎[3](2014)在《青蔵高原东北缘会宁黄土掲示的中更新世以来大气环流和粉尘源区变化》文中研究说明甘肃会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缘,处于东亚季风、印度西南季风和西风环流的交汇部位,是研究大气环流交互控制之下的古环境演化及其与高原隆升关系的理想地区。本次研究在会宁地区选择一典型风成黄土剖面,利用其磁化率各向异性探讨中更新世以来区域大气环流演化,并结合典型样品的地球化学和石英颗粒电镜扫描特征分析黄土物源区变化特征,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和认识:会宁黄土磁性矿物以磁铁矿和/或磁赤铁矿为主,同时含有少量赤铁矿或针铁矿。压实作用和风化成壤未对会宁黄土磁组构产生显着影响,其磁组构反映了母质的原生组构特征。磁面理和磁化率各向异性度在~400ka开始减小,并且波动幅度增大,表明彼时大气环流稳定性变差;随后,在~300ka磁化率椭球体长轴偏角的优势方向从NW-SE向转为近W-E向,指示近地面主导风向也发生相应变化,推测该时段会宁地区大气环流发生重大调整。会宁黄土化学风化处于斜长石风化阶段,尚未进入钾长石分解阶段。常量与微量示踪元素特征显示,会宁黄土至少有内陆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两个主要物源区,并且~300ka之前的黄土可能主要来自内陆干旱戈壁沙漠区;~300ka之后黄土中青藏高原物源区的贡献有所增加。石英颗粒电镜扫描特征显示会宁黄土既有来自内陆干旱沙漠区的粉尘,也有来源于青藏高原冰川作用产生的碎屑物质,并且在~300ka之后的黄土中典型冰川作用微形态特征出现频率比之前的黄土高约10-25%,意味着~300ka之后的黄土中来自青藏高原的成分所占比重增加。青藏高原隆升一方面加强了高原季风环流,改变了会宁地区近地面主导风向;另一方面导致山岳冰川扩张,岩石风化剥蚀速率加快,为高原周边地区的风尘堆积提供了充足的细颗粒物质。综合分析认为,青藏高原隆升可能是影响会宁地区~300ka大气环流和粉尘源区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刘蓓蓓[4](2014)在《玛雅雪山第四纪冰川发育及其与气候和构造之间的耦合关系》文中研究指明玛雅雪山(4447m)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纬度上连接天山、祁连山、太白山和长白山、日本山脉,经度上连接横断山脉以及阿尔泰山和西伯利亚,是探讨冰川发育的气候和耦合机制的理想地点。因此,玛雅雪山冰期系列的准确定位堪称是核心中的核心。对玛雅雪山南北坡进行冰川地貌考察,在海拔3000m以上发育典型冰川侵蚀和堆积地貌,并对北坡见木加沟和马营沟的冰碛物、冰碛垄上层沉积物、泥石流沉积物进行光释光测年(OSL),年代结果分别为:高侧碛垄冰碛物年龄42.6±1.9ka,45.7±3.0ka,冰碛物上层沉积物年龄3.6±0.2ka,判断该冰碛垄属于末次冰期中期,对应深海氧同位素3阶段(MIS3b);低侧碛冰碛物年龄23.2±1.0ka,上覆沉积物年龄2.9±0.3ka,2.3±0.1ka,判断该冰碛垄属于末次冰盛期,对应深海氧同位素2阶段(LGM)。地貌和年代学相结合,确认玛雅雪山末次冰期发育两次冰川作用:末次冰期中期和末次冰盛期。MIS3b的冰川规模较LGM时期冰川规模大,MIS3b时段冰川末端延伸到3000m左右;LGM时期冰川末端延伸到约3300m。根据本文提出的计算雪线公式计算得玛雅雪山现代平衡线4900m,末次冰期雪线4100m。对玛雅雪山土样进行沉积学分析:磁化率值较低,主要与玛雅雪山的母岩岩性为灰岩有关,也间接反映玛雅雪山风化作用较弱,水汽条件差,或者是形成时代较新;地球化学元素分析数据结果指示MIS3b时期,气候环境较为湿润,这与古里雅冰芯记录的古气候环境相吻合;粒度分析显示,玛雅雪山MIS3b时期形成的冰碛物粉砂和粘土的含量均高于LGM时期,而砂的含量较LGM时期低,很可能是由MIS3b时期的气候湿润,化学风化作用强,导致细粒级的颗粒含量相对较高,而LGM时期气温相对较低,且降水少,因此物理风化作用较强,沉积物粒度相对较粗;另一个原因是,MIS3b时期的冰川规模大于LGM时期,冰川的搬运力强,冰碛物的搬运距离远,导致细颗粒含量增加。通过庄浪河阶地确定玛雅雪山的隆升速率,得末次冰期以来玛雅雪山抬升100-140m,利用10Be数据计算玛雅雪山剥蚀速率25mm/ka,末次冰期以来剥蚀2-4m,恢复末次冰期流域高度4150-4100m,达到了末次冰期气候雪线(4100m),在流域平均高度到主峰之间冰川开始积累,发育冰川。因而,玛雅雪山冰川发育是在气候和构造相耦合的背景下发生的。

刘鸽[5](2013)在《哈巴雪山第四纪冰川发育特征及环境变化》文中研究说明哈巴雪山(5396m)属横断山脉中北段,与玉龙雪山(5596m)以金沙江相隔,受西南季风影响强烈。对于哈巴雪山第四纪冰期的研究,前人研究的资料较少,所以研究哈巴雪山第四纪冰川遗迹并恢复古冰川作用历史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可以用作周边山体冰期系列的对比,为确认周边山体冰期系列提供科学依据,对探讨冰川发育机制—气候和构造的耦合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哈巴雪山3100m以上保存第四纪冰川侵蚀与堆积地貌,主要沿哈巴雪山西北脊两侧分布。应用相对地貌法,对比玉龙雪山冰期系列,将哈巴雪山冰期系列初步划分为:倒数第二次冰期、末次冰期早期、末次冰盛期(LGM)。哈巴雪山冰川类型为山谷冰川,其中倒数第二次冰期规模较大,在哈巴河沟谷中,古冰川长达67m,末端海拔约为3100m,雪线高度为3675m。末次冰期早期哈巴河古冰川比倒二冰期短2~3km,末端海拔3500m左右,雪线高度为4000m。末次冰盛期(LGM)哈巴河古冰川比末次冰期早期短1~2km,末端海拔为3900m左右,雪线高度为4200m。根据冰川平衡线处年降水量与6~8月多年月平均气温的关系,计算得出哈巴雪山现代理论雪线高度为5100±100m。通过对哈巴雪山冰碛样品进行磁化率分析,磁化率值非常高,分析这主要与哈巴雪山的母岩岩性有关,但也能间接反映哈巴雪山古气候环境湿润,这与哈巴雪山水汽丰富相吻合。对样品进行地球化学元素分析结果显示倒数第二次冰期的冰期环境较为湿润,这与恢复的古气候环境相吻合。通过对比哈巴雪山周围山地冰期系列并且分析哈巴雪山冰期成因发现,哈巴雪山的冰川发育依赖于山地的海拔高度,是构造与气候共同影响的结果。

贺明月[6](2013)在《金沙江大具阶地与玉龙雪山冰期系列》文中研究表明玉龙雪山(5596m)更新世存在昆仑冰期(MIS18-16)、倒数第三次冰期(MIS12)、倒数第二次冰期(MIS6)和末次冰期(MIS2)四次冰川作用,其冰碛物和冰水沉积物在玉龙雪山北部的大具盆地沉积。金沙江从玉龙雪山西北侧突破玉龙和哈巴雪山的挟持后,流入大具盆地并在大具盆地内部形成河流阶地状地形。通过野外系统考察和室内数据分析,综合研究阶地级数、海拔高度、年代以及玉龙雪山冰期得到以下认识:(1)通过对研究区的地球化学元素和磁化率进行分析,指示各级阶地形成时的古环境普遍较为干冷,干冷程度存在差异,结合实地考察时的地貌,认为大具盆地内部发育四级阶地,海拔高度分别为1650m、1700m、1740m、1780m。结合年代资料系统分析了大具盆地阶地的形成规律,大具盆地的阶地是以其他第四纪沉积物作为“基岩”在构造运动和气候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侵蚀阶地,河流阶地级数少于气候冰期-间冰期旋回,发育模式为“冰期堆积,间冰期下切”和“冰期-间冰期转型期下切,冰期堆积”。(2)金沙江大具T1、T2、T3、T4阶地分别对应深海氧同位素的MIS1、MIS2、MIS8-6、MIS18-16阶段,其形成时代分别为全新世、末次冰期、中梁赣冰期和昆仑冰期。大具阶地序列和玉龙雪山冰期序列存在很好的对应关系。(3)全新世河流阶地计算得到的下切速率一定会大于河流长期的下切速率,不能简单地用全新世的河流下切速率衡量山体抬升。

田庆春[7](2012)在《青藏高原腹地湖泊沉积物记录的中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文中研究指明青藏高原的形成和隆升对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地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普遍认为青藏高原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可可西里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该区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干扰较小,大部分地区仍保持原始的自然状态,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壳结构和自然环境以及特有的生物区系组成等,是研究高原内部气候演化历史以及分析区域气候变化和全球气候变化异同点的理想地点。文章以可可西里边缘地区106m深钻湖泊岩芯为材料,根据磁性地层学方法建立了BDQ06孔的天文轨道调谐时间标尺,坚实的年代学基础为区域和全球气候对比提供了可能。通过对BDQ06孔沉积物粒度、总有机碳、有机碳同位素组成(δ13Corg)、C/N、磁化率、色度、碳酸盐及其碳、氧同位素(δ13Ccar、δ18Ocar)等多环境指标的分析,重建了可可西里地区中更新世以来古气候古环境演化序列,并将本区气候变化与其它地质记录进行对比,发现它们在冰期-间冰期旋回的尺度上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但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既表现出与全球气候变化-致的信息,也反映了一定的区域特征。通过粒度特征并结合沉积速率的分析,分辨出中更新世以来青藏高原的3次明显隆升时期,分别为-0.6Ma、0.36Ma和0.16Ma。功率谱分析显示本区0.9Ma以来气候变化既存在明显的轨道周期,同时也存在一些万年、千年尺度的气候不稳定振荡。同时小波分析显示本区0.9Ma以来不同时段气候变化周期信号强度不同,在约0.78Ma前出现较为显着的41ka周期,它与100ka周期同时出现,结束时伴随着100ka周期的最强功率谱出现,也就是说本区100ka周期在0.9Ma左右就已经出现,直到0.78Ma左右占据了主导优势,到0.58Ma左右100ka周期信号减弱,气候变化周期较为复杂,可能出现多种气候模式的组合。青藏高原隆升可能对本区气候环境变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昆黄运动(~0.6Ma)使高原隆升到一个临界高度(3000~3500m),导致大气环流发生了一次根本性的转变,由于高原的阻挡使原来爬越高原的西风改为绕流,高空西风波槽增强,扰动加剧。使青藏高原大范围进入冰冻圈,强烈的高原冬季风吹向阿拉伯海,降低海面表层温度,从而又削弱了夏季风。导致高原内部环境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表现出暖期不暖的特点,BDQ06孔显示此时气候波动幅度比上一阶段明显降低,各指标都显示出温度比较低。并且此时BDQ06孔各指标小波分析显示出100ka周期信号也受到影响,100ka周期信号变得较弱。说明此时气候变化不仅受到轨道驱动的影响,构造运动对气候产生的影响占有相当的比重,从而使本区气候表现出不规律的变化。0.36Ma的高原隆升可能导致了亚洲冬、夏季风都有加强,但其具体的隆升高度及其意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共和运动(0.16Ma)使高原抬升到现代高度,奠定了现代气候的格局。

刘啸[8](2012)在《白马雪山第四纪冰川地貌与冰期初步划分》文中认为白马雪山位于横断山脉中部地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世界遗产地“三江并流”中澜沧江与金沙江的分水岭。受西南季风和当地复杂的地形条件影响,白马雪山气候类型多样,从海拔4500m以上的高寒气候一直延伸到海拔2000m左右降水量仅为200mm的金沙江河谷干热气候区,垂直地带性特别显着。位于白马雪山3900m以上地区完整保存着大面积冰川作用典型地貌,研究白马雪山第四纪古冰川对于恢复当地古气候环境和阐释青藏高原东缘山地冰川发育气候与构造运动之间的耦合关系都具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白马雪山第四纪冰川地貌遗迹的实地考察为基础,通过对当地海拔3900m以上古冰川作用区保存完整的冰斗、槽谷、终碛和侧碛等冰川地貌特征的分析,确定了白马雪山于末次冰期以来有三次冰进,即末次冰期早期、末次冰期冰盛期(LGM)以及全新世的新冰期。应用CF与THAR法计算三个时期的古雪线分别为:新冰期4646m、末次冰期晚期4405m、末次冰期早期4092m。通过与横断山脉其他山地冰期的对比,发现,第三纪位于同一夷平面的各个山地开始形成冰川的时期大有不同。这说明,冰川的发育除了受气候因素影响外,由于构造运动导致不同山区不同时期的山体抬升幅度也是冰川发育的重要影响因素。此外,通过对白马雪山冰川沉积物环境磁学特征与其他山区的对比,发现白马雪山冰碛物的磁化率值介于5.56×10-8m3kg-1~11.60×10-8m3kg-1之间,与其他地区冰碛物和不同性质的沉积物对比,都非常小。这主要是因为白马雪山沉积物岩性特点主要以灰岩、页岩组成。也间接反映了白马雪山于第四纪时期气候逐渐变得干燥的特点。这与白马雪山受西部梅里雪山等高大山脉阻碍,得到的西南季风带来的降水量较少是相吻合的。

赵井东,施雅风,王杰[9](2011)在《中国第四纪冰川演化序列与MIS对比研究的新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多种可对冰川地形进行直接定年的测年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取得了新进展,较为突出的是获得了大量与地貌地层关系相符的年代学资料、建立了冰川演化若干典型范例以及进一步确立了青藏高原构造隆升与冰川发育的耦合关系。中国第四纪冰川演化序列与海洋氧同位素阶段(Marine Oxygen Isotope Stage,MIS)比较经历了2000年、2002年两次立案与改进。笔者基于近年来新测得的年代学数据、已建立的冰川演化序列以及青藏高原隆升与冰川发育的耦合关系等新的研究资料,提出了中国冰期与海洋氧同位素阶段比较的2011年改进方案,包括近百万年冰川变化的15个特征时段及其对应的时间与中国冰期名称等信息。

李博[10](2010)在《贺兰山晚更新世冰川发育和季风演化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冰川是一种自然现象,研究这种现象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与其他现象间的相互作用是自然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冰川是宝贵的水资源,对中国西部地区的农业与工业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冰川中储存有很多气候与环境变化的信息,通过对古冰川的研究我们可以揭示古气候变化的成因,预测未来气候的变化趋势。贺兰山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区,研究贺兰山对青藏高原东缘山地冰川发育气候的研究以及中国内陆地区的古气候变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以贺兰山为研究背景,采用野外地貌考察-采样、室内沉积物分析-断代对比的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内古冰川发育的地貌特点,冰川作用的规模、时代进行深入分析。贺兰山地区存在晚第四纪以来的冰川作用遗迹,主要分布在主峰附近海拔2800m以上的高山地区,冰川作用遗迹以岔沟地区最为典型,冰川作用时期为末次冰盛期(LGM)。根据冰川平衡线处年降水量与68月多年月平均气温的关系,计算得出贺兰山现代理论雪线高度为4724±100m。通过冰斗底部高程法(CF)、冰川末端到山顶高度法(TSAM)、冰川末端至分水岭平均高度法(Hofer)及积累面积比率法(AAR)计算出贺兰山古雪线的高度为3101m,考虑构造抬升后其古雪线的高度应为3034m。贺兰山地区在气候上受东亚季风系统的影响,由于受到太行山、六盘山及秦岭的阻挡,从西南太平洋带来的暖湿气流到达这里时,已经势力微弱,因而降水很少;而冬季,蒙古西伯利亚形成强大的冷高压,产生强烈的西北风,所以贺兰山地区主要受冬季风的影响,冬季风的发展与变化对于贺兰山冰川地貌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

二、A tropical paleosol at high elevation in the Yulong Mountains and its implication on the uplift of the Tibetan Plateau(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 tropical paleosol at high elevation in the Yulong Mountains and its implication on the uplift of the Tibetan Plateau(论文提纲范文)

(1)泸沽湖流域38.2—23.0 ka BP的植被演替、气候变化与森林火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依据及意义
    1.2 晚更新世泸沽湖流域气候环境研究状况
        1.2.1 晚更新世古环境研究
        1.2.2 泸沽湖流域古环境研究进展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花粉和炭屑数据的处理
    3.2 总有机碳与碳酸盐数据的处理
    3.3 年代序列的测定和建立
第4章 研究结果
    4.1 泸沽湖常见植物的生态指示意义
    4.2 花粉记录
    4.3 炭屑记录
    4.4 PCA分析
    4.5 TOC和碳酸盐分析
    4.6 古植被与古气候恢复
第5章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1.1 MIS3到MIS2 的气候变化过程
        5.1.2 泸沽湖流域气候变化的可能机理
    5.2 结论
第6章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主要参加的学术会议和工作
附录
致谢

(2)东北地区典型土壤植硅体的迁移、保存规律及其古环境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土壤硅的研究现状
        1.2.1 土壤硅的形态及含量
        1.2.2 土壤硅的影响因素
    1.3 国内外植硅体的研究现状
        1.3.1 植硅体在古气候重建中的应用
        1.3.2 基于群落和土壤类型的表土植硅体组合差异
        1.3.3 表土和群落植硅体组合的对应关系
        1.3.4 植硅体在土壤中的溶解
        1.3.5 植硅体在土壤中的迁移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现实意义
    1.5 研究目标与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6 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1.6.1 创新点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质与地貌
    2.2 气候与水文
    2.3 土壤与植被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样品采集
    3.2 实验室分析
        3.2.1 植硅体的提取与鉴定
        3.2.2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3.3 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第四章 东北地区典型土壤植硅体的组合特征
    4.1 山地森林区地带性土壤植硅体的组合特征
    4.2 平原草原区地带性土壤植硅体的组合特征
        4.2.1 黑钙土植硅体组合特征
        4.2.2 黑土植硅体组合特征
        4.2.3 地带性土壤植硅体组合特征的对比分析
    4.3 非地带性土壤植硅体的组合特征
        4.3.1 草甸土植硅体组合特征
        4.3.2 沼泽土植硅体组合特征
        4.3.3 冲积土植硅体组合特征
        4.3.4 白浆土植硅体组合特征
        4.3.5 风沙土植硅体组合特征
        4.3.6 非地带性土壤植硅体组合特征的对比分析
    4.4 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土壤植硅体组合特征的对比分析
    4.5 典型土壤植硅体的指数特征
    4.6 讨论
        4.6.1 典型土壤植硅体组合特征的探讨
        4.6.2 典型土壤植硅体指数在东北地区适用性的探讨
    4.7 小结
第五章 东北地区典型土壤植硅体对植物群落的代表性
    5.1 典型土壤上植物群落的植硅体组合特征
        5.1.1 地带性土壤上植物群落的植硅体组合特征
        5.1.2 非地带性土壤上植物群落的植硅体组合特征
        5.1.3 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土壤上群落植硅体组合特征的对比分析
    5.2 典型土壤植硅体与地上植物群落植硅体的数量关系
        5.2.1 典型土壤与地上植物群落植硅体组合的相似性
        5.2.2 典型土壤与地上植物群落植硅体组合的差异性
        5.2.3 典型土壤植硅体对地上植物群落的指示性
    5.3 典型土壤植硅体的保存特征
    5.4 讨论
        5.4.1 典型土壤及相应植物群落植硅体特征的讨论
        5.4.2 典型土壤植硅体保存特征差异性的讨论
        5.4.3 典型土壤植硅体对植被指示性差异的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东北地区典型土壤剖面植硅体的分布及其垂向迁移规律
    6.1 典型土壤剖面植硅体的分布特征
        6.1.1 典型土壤植硅体浓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6.1.2 典型土壤植硅体百分含量的垂直分布特征
    6.2 典型土壤植硅体垂向迁移现象的阐述
    6.3 典型土壤植硅体的垂向迁移规律
        6.3.1 不同类型土壤中植硅体的垂向迁移规律
        6.3.2 不同类型植硅体在土壤中的垂向迁移规律
    6.4 讨论
        6.4.1 对不同类型土壤中植硅体垂向迁移规律的探讨
        6.4.2 对土壤中不同类型和长宽比的植硅体垂向迁移规律的探讨
    6.5 小结
第七章 东北地区典型土壤植硅体保存的影响因素研究
    7.1 环境因子对典型土壤植硅体保存的影响
        7.1.1 气候因子对典型土壤植硅体保存的影响
        7.1.2 土壤环境因子对典型土壤植硅体保存的影响
    7.2 典型土壤植硅体保存的主要影响因素
        7.2.1 东北地区土壤植硅体保存的主要影响因素
        7.2.2 东北不同区域土壤植硅体保存的主要影响因素
        7.2.3 东北不同类型土壤中植硅体保存的主要影响因素
    7.3 讨论
        7.3.1 影响土壤植硅体迁移的主要因素探讨
        7.3.2 影响土壤植硅体保存的主要因素探讨
    7.4 小结
第八章 基于植硅体保存性校正表土植硅体的应用
    8.1 校正后的表土植硅体对地上植物群落特征的响应
    8.2 校正后的表土植硅体-降水指数对区域降水的响应
    8.3 基于校正后表土植硅体的东北地区古降水的定量重建
        8.3.1 东北地区表土植硅体-降水转换函数的建立及验证
        8.3.2 长白山孤山屯泥炭剖面年代的测定
        8.3.3 长白山孤山屯泥炭剖面植硅体的组合特征
        8.3.4 基于校正后表土植硅体-降水模型的东北地区古降水的定量重建
    8.4 讨论
        8.4.1 晚冰期以来东北地区古气候演化序列的探讨
        8.4.2 晚冰期以来东北地区古气候演化机制浅析
    8.5 小结
第九章 讨论与结论
    9.1 讨论
        9.1.1 土壤-植物系统硅循环中植硅体的转化与迁移机制浅析
        9.1.2 植硅体作为古气候代用指标可靠性的探讨
    9.2 结论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和着作情况

(3)青蔵高原东北缘会宁黄土掲示的中更新世以来大气环流和粉尘源区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青藏高原东北缘黄土研究现状
    2.1 形成时代
    2.2 物源
    2.3 古气候指标研究
        2.3.1 环境磁学
        2.3.2 粒度
        2.3.3 地球化学
        2.3.4 磁组构
    2.4 古气候与全球变化
        2.4.1 沙漠演化
        2.4.2 高分辨率季风演化与气候不稳定性
        2.4.3 古气候、古环境记录研究
    2.5 目前研究中存在问题与讨论
        2.5.1 环境指标的指示意义
        2.5.2 青藏高原对研究区黄土沉积环境的影响
3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剖面位置及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3.2 实验方法
        3.2.1 磁学性质
        3.2.2 地球化学特征
        3.2.3 石英颗粒电镜扫描
4 会宁剖面黄土磁组构特征及其揭示的大气环流变化
    4.1 风尘堆积磁组构的研究
    4.2 会宁剖面黄土的岩石磁学
        4.2.1 等温剩磁获得曲线和反向场退磁曲线
        4.2.2 磁滞回线
    4.3 会宁剖面黄土的磁组构参数特征
    4.4 会宁剖面黄土磁组构的可能影响因素及其揭示的大气环流变化
    4.5 小结
5 会宁剖面黄土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物源变化的指示意义
    5.1 风尘堆积地球化学在古气候和物源研究中的应用
    5.2 会宁剖面黄土地球化学基本特征
        5.2.1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2.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2.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3 会宁剖面黄土地球化学特征对物源的指示意义
    5.4 小结
6 会宁剖面黄土石英颗粒表面形态及其对物源变化的指示意义
7 会宁地区中更新世以来大气环流和粉尘源区变化分析与讨论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目录
个人简历

(4)玛雅雪山第四纪冰川发育及其与气候和构造之间的耦合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第四纪冰川发育与构造抬升之间的关系
    1.3 冰期系列的绝对年代学研究如火如荼
    1.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1 中国第四纪冰期与深海氧同位素阶段(MIS)对比
        1.4.2 目前中国第四纪冰期与 MIS 曲线对比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4.3 冰川发育规模与深海氧同位素记录反映的全球冰量之间的关系
    1.5 选题依据与意义
        1.5.1 选题依据
        1.5.2 选题意义
    1.6 前人工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7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8 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
    1.9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
2 研究区自然条件特征
    2.1 地理位置
    2.2 区域水系
    2.3 区域气候
    2.4 区域植被与土壤
    2.5 区域构造与岩性
3 玛雅雪山冰川地貌的分布特征
    3.1 冰川侵蚀地貌
        3.1.1 冰斗和冰坎
        3.1.2 冰川谷(槽谷)
    3.2 冰川堆积地貌
    3.3 相对地貌年代的初步确定
4 冰川沉积物分析
    4.1 冰碛物化学元素分析
        4.1.1 实验原理与方法
        4.1.2 实验结果与常量元素分析
        4.1.3 化学元素综合指标分析
        4.1.4 化学元素的活动与迁移
    4.2 冰碛物磁化率分析
        4.2.1 概述
        4.2.2 定义
        4.2.3 过程和方法
        4.2.4 实验结果
    4.3 冰碛物粒度分析
        4.3.1 粒度测试原理及方法
        4.3.2 粒度组成
        4.3.3 粒度参数和频率曲线
5 玛雅雪山冰期系列的初步确定
    5.1 样品选择与采集
    5.2 样品的制备
    5.3 测量仪器和测试条件
    5.4 实验结果
        5.4.1 等效剂量的测定
        5.4.2 样品环境剂量率的测定
        5.4.3 测年结果
        5.4.4 玛雅雪山的冰期系列
        5.4.5 玛雅雪山冰期系列与邻近山地的对比
6 现代与古冰川平衡线的确定
    6.1 现代平衡线的确定
    6.2 计算方法的选择对计算现代平衡线的影响
        6.2.1 降水量的选取对现代平衡线的影响
        6.2.2 气温对现代平衡线的影响
    6.3 气象站位置对现代平衡线的影响
    6.4 气温垂直递减梯度
    6.5 玛雅雪山现代平衡线
    6.6 古平衡线高度的确定
7 玛雅雪山隆升与剥蚀速率的确定
    7.1 隆升速率
        7.1.1 径迹年龄-地形高差法
        7.1.2 径迹年龄-海拔高程法
    7.2 剥蚀速率
        7.2.1 宇宙成因核素定义及形成机制
        7.2.2 侵蚀速率为零时剥蚀速率的计算
        7.2.3 侵蚀速率不为零情况下的暴露年代及侵蚀速率计算
        7.2.4 玛雅雪山剥蚀速率
8 玛雅雪山第四纪冰川发育与气候和构造之间的耦合
    8.1 逻辑假设
    8.2 玛雅雪山冰川发育的气候与构造耦合
        8.2.1 冰期时段的山体高度
        8.2.2 冰期时的雪线高度
        8.2.3 山体高度与雪线之间的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照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哈巴雪山第四纪冰川发育特征及环境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冰川的发育特征及地貌形态
        1.1.1 冰川的发育条件及运动特征
        1.1.2 冰川作用及形成的典型地貌特征
    1.2 第四纪冰川研究
        1.2.1 第四纪冰川研究简史
        1.2.2 测年方法简介
        1.2.3 第四纪冰川研究的社会意义
    1.3 选题依据及技术路线
        1.3.1 选题依据
        1.3.2 研究框架图
2 研究区自然条件特征
    2.1 区域地质背景
        2.1.1 地质构造背景
        2.1.2 区域地壳演化历史
    2.2 气候特征
    2.3 植被特征
    2.4 土壤
    2.5 水文
3 哈巴雪山冰川地貌特征
    3.1 冰川地貌的分布
        3.1.1 冰蚀地貌
        3.1.2 冰碛地貌
        3.1.3 冰水堆积地貌
    3.2 样品采集
    3.3 冰川地貌分布特点
4 哈巴雪山冰期划分
    4.1 冰期系列的初步确定
    4.2 各阶段雪线的确定
    4.3 哈巴雪山与周围山地冰期系列的对比
5 哈巴雪山历史环境重建
    5.1 冰期温度降雨量的推算
    5.2 沉积物分析推测古环境
        5.2.1 冰川沉积物环境磁学分析
        5.2.2 冰川沉积物的地球化学分析
    5.3 冰期演化
6 哈巴雪山冰期成因
    6.1 冰期成因
    6.2 哈巴雪山冰期成因探讨
7 结论与不足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金沙江大具阶地与玉龙雪山冰期系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概述和研究范畴
        1.1.1 河流阶地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1.1.2 冰川的基本概念
    1.2 国内外研究简史
    1.3 选题依据及技术路线
        1.3.1 选题意义
        1.3.2 前人工作及存在的问题
        1.3.3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4 论文的创新之处
        1.3.5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1.3.6 研究框架
2 研究区内自然条件特征
    2.1 自然环境特征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点
        2.1.3 植被特点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构造背景
        2.2.2 地层及岩性
3 大具盆地内部的地貌、阶地特点和年代分析
    3.1 大具盆地内部的地貌
        3.1.1 一级阶地
        3.1.2 二级阶地
        3.1.3 三级阶地
        3.1.4 四级阶地
    3.2 沉积物分析
        3.2.1 地球化学特征
        3.2.2 环境磁学特征
    3.3 阶地的年代分析
        3.3.1 ESR 测年的概述
        3.3.2 大具盆地金沙江阶地年代分析
4 玉龙雪山冰期系列
    4.1 前人对玉龙雪山冰期的研究情况
    4.2 玉龙雪山冰期
        4.2.1 末次冰期
        4.2.2 倒数第二次冰期
        4.2.3 中梁赣冰期
        4.2.4 昆仑冰期
5 玉龙雪山冰期系列和大具盆地金沙江阶地之间的关系
    5.1 冰期-间冰期旋回对河流地貌发育的影响
        5.1.1 冰期-间冰期旋回影响河谷发育的主要模式
        5.1.2 阶地形成过程分析
    5.2 大具盆地阶地反应的地壳上升速率问题
        5.2.1 大具山间盆地阶地发育特征
        5.2.2 河流下切速率问题
    5.3 玉龙雪山冰川演化和大具盆地阶地的发育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7)青藏高原腹地湖泊沉积物记录的中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中更新世以来气候变化研究综述
    1.2 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研究概述
    1.3 选题意义和文章拟解决的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年代模型的建立
    2.1 研究区概况和钻孔描述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钻孔描述
    2.2 磁性地层学
        2.2.1 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2.2.2 实验结果
    2.3 年代模型的建立
        2.3.1 初始年代模型的建立
        2.3.2 BDQ06钻孔轨道调谐标尺的建立
    2.4 BDQ06孔时间标尺的检验
        2.4.1 与古地磁磁场转化点绝对年龄的对比
        2.4.2 BDQ06孔初始年代滤波与年代关系验证
第三章 气候代用指标分析
    3.1 粒度
        3.1.1 粒度的气候环境指示意义
        3.1.2 实验方法
        3.1.3 实验结果
    3.2 TOC、C/N和TOC的δ~(13)C
        3.2.1 TOC、C/N和TOC的δ~(13)C的气候环境指示意义
        3.2.2 实验方法
        3.2.3 实验结果
    3.3 碳酸盐岩及其XRD分析
        3.3.1 碳酸盐气候意义
        3.3.2 实验方法
        3.3.3 实验结果
    3.4 碳酸盐碳、氧同位素
        3.4.1 碳酸盐碳、氧同位素气候意义
        3.4.2 实验方法
        3.4.3 实验结果
    3.5 磁化率和色度
        3.5.1 磁化率和色度的气候意义
        3.5.2 实验方法
        3.5.3 实验结果
第四章 中更新世以来可可西里地区环境重建
    4.1 中更新世以来可可西里地区气候变化
    4.2 区域气候对比
        4.2.1 与深海δ~(18)O曲线的对比
        4.2.2 与冰芯记录对比
        4.2.3 与黄土记录对比
        4.2.4 与高原其它地区气候记录对比
    4.3 讨论
第五章 中更新世以来可可西里地区气候演变的周期分析
    5.1 青藏高原腹地BDQ06孔记录的古气候变化周期分析
        5.1.1 BDQ06孔记录的功率谱分析
        5.1.2 BDQ06孔记录的小波分析
    5.2 讨论
        5.2.1 气候变化的周期分析
        5.2.2 青藏高原隆升对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图目录
表目录

(8)白马雪山第四纪冰川地貌与冰期初步划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冰川的概念及其类型
        1.1.1 冰川概念
        1.1.2 冰川类型
        1.1.3 冰川作用及其典型地貌特征
    1.2 国内外研究简史
        1.2.1 冰川研究的发展
        1.2.2 测年技术的发展
        1.2.3 有关重要争论问题的发展
    1.3 选题依据及技术路线
        1.3.1 选题依据
        1.3.2 研究框架图
2 研究区内自然环境
    2.1 重要的地理位置
    2.2 复杂的气候环境
    2.3 白马雪山土壤与动植物特征
    2.4 水系特征
    2.5 地质基础
        2.5.1 地质构造基础
        2.5.2 地壳演变过程
3 白马雪山冰川地貌特征
    3.1 冰川侵蚀地貌
        3.1.1 冰川槽谷
        3.1.2 冰斗与冰坎
        3.1.3 角峰与刃脊
    3.2 冰川堆积地貌
        3.2.1 侧碛堤
        3.2.2 终碛垄
        3.2.3 蛇形丘
    3.3 样品采集
        3.3.1 ESR 样品
        3.3.2 粒度样品
    3.4 雪线确定
        3.4.1 计算方法
        3.4.2 白马雪山现代雪线高度
        3.4.3 白马雪山古雪线高度
    3.5 冰期初步划分
        3.5.1 末次冰期早期
        3.5.2 末次冰期冰盛期(LGM)
        3.5.3 新冰期
    3.6 白马雪山古冰川作用性质
4 冰川沉积物环境磁学特征
    4.1 材料方法与数据处理
        4.1.1 实验过程
        4.1.2 数据处理
    4.2 冰碛物磁化率特征
    4.3 冰碛物磁化率影响因素分析
        4.3.1 岩性特征
        4.3.2 气候因素
        4.3.3 沉积物粒径
    4.4 白马雪山冰碛物磁化率特点与气候关系
5 横断山脉第四纪冰期对比
    5.1 横断山区部分山地第四纪冰川研究程度
    5.2 横断山脉山地冰期对比分析
    5.3 白马雪山第四纪冰川发育的影响因素
6 结论与不足
    6.1 主要结论
    6.2 存在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附录

(9)中国第四纪冰川演化序列与MIS对比研究的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2002年以来我国第四纪冰川研究的新进展
    2.1 数值年代的增加与冰期划分的细化
        2.1.1 末次冰期前各次冰川作用数值年代的增加
        2.1.2 激增的MIS3中期冰进的地质学与年代学证据
    2.2 第四纪冰川演化序列若干典型范例的建立
    2.3 青藏高原构造隆升与冰川发育耦合关系的进一步确立
3 中国第四纪冰期与MIS比较的改进方案
    3.1 近百年来的冰川变化
    3.2 小冰期冰进
    3.3 新冰期冰进
    3.4 中早全新世冰川波动
    3.5 YD冰进
    3.6 近冰阶
    3.7 末次冰期最盛期
    3.8 MIS 3特殊时段
    3.9 末次冰期早冰阶 (58~75 ka)
    3.1 0 末次间冰期 (MIS 5, 75~125 ka BP)
    3.1 1 以古乡冰期 (MIS 6) 为代表的倒数第二次冰期
    3.1 2 中梁赣冰期 (MIS 12, 约420~480 ka)
    3.1 3 MIS 13~15大间冰期 (约480~620 ka)
    3.1 4 昆仑冰期 (MIS 16~18, 约620~780 ka)
    3.1 5 待定年的疑似最老冰期——希夏邦马冰期
4 讨论
    4.1 MIS 3冰进探讨
    4.2 末次间冰期冰川活动对中国末次冰期划分的潜在影响
    4.3 青藏高原构造隆升对各个山系冰川发育差异的影响
5 结论与展望

(10)贺兰山晚更新世冰川发育和季风演化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冰川概述
        1.1.1 冰川的概念及类型
        1.1.2 冰川地质地貌特征
        1.1.3 冰川地貌研究思路和方法
        1.1.4 确定冰期序列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3 选题依据及技术路线
        1.3.1 选题依据
        1.3.2 前人工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4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1.3.5 总体研究框架
2 研究区自然条件特征
    2.1 自然环境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点
        2.1.3 植被特征
    2.2 研究区地质背景
        2.2.1 构造背景
        2.2.2 地层
3 贺兰山地区晚更新世冰川地貌发育特征
    3.1 冰川侵蚀地貌
    3.2 冰川堆积地貌
        3.2.1 终碛垄
        3.2.2 侧碛堤
4 贺兰山地区冰期系列及各阶段的雪线高度
    4.1 冰期划分
    4.2 雪线的确定
        4.2.1 贺兰山现代理论雪线高度
        4.2.2 贺兰山古雪线高度
        4.2.3 贺兰山构造抬升对古雪线的影响
    4.3 冰川作用差
5 与邻近山地对比
    5.1 冰川发育规模
    5.2 雪线高度
        5.2.1 现代理论雪线高度
        5.2.2 古雪线高度
6 晚更新世东亚季风的演化
    6.1 东亚季风概述
    6.2 东亚季风形成的时代
    6.3 晚更新世东亚季风与地貌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A tropical paleosol at high elevation in the Yulong Mountains and its implication on the uplift of the Tibetan Plateau(论文参考文献)

  • [1]泸沽湖流域38.2—23.0 ka BP的植被演替、气候变化与森林火灾[D]. 廖露莹.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2]东北地区典型土壤植硅体的迁移、保存规律及其古环境应用[D]. 刘利丹.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1)
  • [3]青蔵高原东北缘会宁黄土掲示的中更新世以来大气环流和粉尘源区变化[D]. 彭莎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3)
  • [4]玛雅雪山第四纪冰川发育及其与气候和构造之间的耦合关系[D]. 刘蓓蓓. 辽宁师范大学, 2014(02)
  • [5]哈巴雪山第四纪冰川发育特征及环境变化[D]. 刘鸽. 辽宁师范大学, 2013(05)
  • [6]金沙江大具阶地与玉龙雪山冰期系列[D]. 贺明月. 辽宁师范大学, 2013(05)
  • [7]青藏高原腹地湖泊沉积物记录的中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D]. 田庆春. 兰州大学, 2012(09)
  • [8]白马雪山第四纪冰川地貌与冰期初步划分[D]. 刘啸. 辽宁师范大学, 2012(06)
  • [9]中国第四纪冰川演化序列与MIS对比研究的新进展[J]. 赵井东,施雅风,王杰. 地理学报, 2011(07)
  • [10]贺兰山晚更新世冰川发育和季风演化的关系[D]. 李博. 辽宁师范大学, 2010(04)

标签:;  ;  ;  ;  ;  

玉龙山高海拔热带古土壤及其对青藏高原隆升的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