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销售成冬季图书市场最大亮点

软件销售成冬季图书市场最大亮点

一、软件销售成为冬季书市最大亮点(论文文献综述)

柳为[1](2019)在《现代摄影书的历史流变及其设计美学研究》文中提出摄影书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集中反映了时代背景和社会文化,它是另一种角度的历史。同时其本身也反映了艺术家思想和观念,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本文运用设计美学相关理论,对摄影书相关的创作者、摄影书本体、读者和传播环境四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试图由此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摄影书美学系统。通过对西方、日本和中国三个地区的摄影书从摄影书观念、叙事美学和形式美学三方面梳理历史,发现三个地区因为历史文化和摄影发展的方向、发展程度的差异,呈现出不同的美学特征。并从创作者的角度,辅以大量实例论证,总结出当代摄影书的美学构建实质上是影像内容所表现的叙事时空向书籍物理时空转化的过程,通过对两者分别的构建以及对两者转换过程中的方法探讨,以此梳理出当代摄影书的美学建构方法;从读者角度,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和分析总结影响读者摄影书审美评价的主要因素和读者获得的需求满足;最后从读者阅读和接触摄影书的环境角度,通过对传播对象、内容和媒介的分析梳理出摄影书的传播路径以及环境对审美过程的影响。本文一方面对摄影书设计美学历史的梳理较为全面的展现了摄影书的历史发展概况,为当代摄影书的发展提供历史经验。另一方面通过系统总结当代摄影书的美学建构方法,为当代摄影书的具体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林冬娜[2](2019)在《揭阳古城历史公共空间形态特征与保护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历史公共空间是城市历史文脉和活力的核心载体。历史公共空间承载着城市的记忆,其空间演变的历程清晰体现了城市社会人文经济环境演变的历史脉络。作为城市特色的基础,历史公共空间是表达城市意象的重要系统,是城市场所精神文化内涵和个性特征的体现。历史公共空间的品质和活力的提升对城市繁荣、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强化市民归属感和社区纽带、阶层融合、社会包容等均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许多历史城镇风貌损毁已成事实,对历史城镇做全面性或复原式的保护已经不切实际,历史保护工作应抓住核心重点——历史公共空间,通过公共空间整体性保护更新留存城市文脉和场所精神,提升城市活力,实现城市修补。本文明晰了公共空间的相关概念;梳理了公共空间历史保护理念发展的历程;研究了公共空间形态分析的整体性架构,阐述了成因分析、描述性分析和诠释性分析的具体内容和方法;提出公共空间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并指出公共空间保护设计应遵循的场所塑造的设计方向。揭阳古城是具有800多年历史的岭南水乡城镇,古城的历史公共空间具有鲜明的地域个性特征。目前规划和建筑学界对揭阳古城城建史和公共空间形态的研究尚是一片空白。本文通过研究揭阳古城公共空间的发展动因和公共空间要素的形态演变过程,提炼出揭阳古城历史公共空间的典型特征。文中运用哲学、历史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文化生态学等方法解析了揭阳古城各历史时期的地质地貌、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政治制度、民系构成和地方民俗文化等,概述在上述因素影响下揭阳各历史阶段公共空间建设上的成就和变化。文章对揭阳古城公共空间的成因做出总结,政治成因分析了权力和礼制对揭阳古城的城池格局和威权建筑布局的影响;文化成因分析了宗教文化、宗族文化和风水文化对揭阳古城的精神空间(庙宇、宗祠)布局、街区肌理、城市选址、民居聚落空间的影响;经济成因分析了商贸文化对城市集市、街道格局发展的影响。文章运用了城市形态分析、类型学、环境和行为心理分析等相关分析方法,分别从风水格局、城防空间、水系空间、街巷空间、公建空间、街区空间、园林空间等七个方面研究揭阳古城的公共空间,分析各朝代城市空间形态要素的发展演变历程,以对揭阳古城各历史公共空间形成历时性的意象。文章归纳了揭阳古城传统环境风水格局的“二水会龙葫芦地”;城池格局的“五门三关内外城”;水系空间的“三窖百桥三吴景”;街道空间的“四纵四横鱼骨形”;公建空间的“周坛边庙中衙署”;街区空间的“从厝群落形有机”的特点。文章通过研究新加坡、丹麦、美国、加拿大和联合国等国家和机构在公共空间保护上的实践,从整体保育、渐进式保护、活力激发、人性智慧和新型公众参与等角度阐述国际公共空间保护更新上的成功经验和重要趋势,并对可资借鉴的经验进行提炼以形成对揭阳古城公共空间保护更新的启示。最后,基于对揭阳古城公共空间历史形态特征和国内外理论实践的研究,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揭阳古城公共空间的整体性保护思路和策略,包括:1)整体保育策略,2)渐进更新策略,3)人性活力策略。整体保育策略是从宏观和战略的视角确定公共空间的价值构成并规划其完整的空间保护架构,渐进更新策略是将公共空间保护化整为零再由零及整的分步实施策略,人性活力策略则是对公共空间的形态、尺度、场所精神表达、经济活力激发、社会功能完善等的从人本主义出发的技术手段和理念。

郝佩林[3](2018)在《苏州评弹与近代江南乡镇生活》文中提出苏州评弹,包括评话和弹词,俗称大书和小书,孕育于江南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南宋以降,民间说书逐渐萌发、成型,奏演于江南城乡社会。明代中期之后,江南乡镇勃兴,乡村工商业繁盛,商品经济活跃,文化和社会风气丕变,城乡娱乐需求骤增,为苏州评弹的成长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时至晚清,苏州评弹演艺渐臻成熟。清前期出现的光裕公所在太平天国乱后得以恢复,它以组织的力量整顿评弹行业,规范江南城乡演出秩序。20世纪20、30年代前后,江南乡镇评弹说唱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乡镇书场炽盛,艺人咸集,演出络绎不绝,普通民众以欣赏评弹为乐,苏州评弹由此逐渐融入了江南乡镇社会的日常生活。抗战爆发后,在沦陷区以及国民党政权统治末期的江南城乡,苏州评弹的演出或者畸形繁荣,或者乱象丛生,艰难存在。从近世以来江南乡镇评弹演出的演变脉络,不难看出,苏州评弹始终是江南乡村民众生活的重要组织部分。评弹艺人主要在乡镇茶馆展示才艺,是为茶馆书场。乡镇书场是江南文化生态的伴生物,以其经营及承演性质的不同而分为专营书场、兼营书场、混场子和临时书场等不同类型,满足了不同情况下的民众需求。乡镇民众多把乡镇茶馆作为获取资讯的平台、休闲娱乐的空间和社区政治的园地。其间相对稳定的客源、小本经营之道和经济实惠的消费水平,促成了茶馆与书场的结缘。由此,密布的水乡茶馆不仅为评弹展演提供了物化空间,也因为这种展演蔚成江南乡镇社会崇文重艺、知音谙吕的评弹民间生态。从空间格局考察,乡镇书场具有不同层次,评弹风尚浓郁、名家响档荟集的乡镇“老码头”联络成网,侧面反映了江南乡镇社会的文化发达程度,而在广阔的城乡,密布的水网、错落的乡镇和便捷的舟楫又十分有利于各层次书码头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城乡之间不断传递着社会文化信息。在乡镇书场运作中,作为经营者,场东负责打理书场日常运作的各项业务。场东常常远赴苏州、上海等都市茶会礼聘说书先生;同时,场东努力妥善处理各方人脉关系,营造安稳的运营环境,训练手下堂倌,着力提升书场服务质量。场东与远道而来的评弹艺人关系复杂,或愉快合作,或互相抵牾,不一而足。凡此种种,在江南乡镇社会呈现出城乡交流的生动面相。另一方面,场东对书场设施的安排以及空间的布置,尤其是“状元台”、“戤壁客”等书场安排体现了特定的社会价值与象征意义。场东的书场运作在江南乡镇社会营造了多种社会角色沟通的社会空间,演绎出江南城乡交流的多样化方式。艺人是乡镇评弹演艺的主体与核心要素。在江南乡镇码头上,既有往来于城乡的响档名家,也有初试啼声的新手,更有长期驻留乡镇的码头老虎和乡村漂档。他们在演艺、谋生的同时,不断汲取地方性知识,将共同体生活元素化入说唱艺术,形成了独特的评弹民间技艺,亦底定了评弹艺术面向乡村的艺术旨趣。艺人在精进艺术的同时,也参与了地方生活。艺人们儒雅稳健的台风和感恩慕义的行谊在乡镇社会中型构出“先生”般的形象;书场内外,艺人与听客、地方威权等群体围绕艺术品鉴、演出秩序等方面展开互动、角逐;艺人同道之间结纳资助,敌档竞艺。活跃于乡码头上的诸种角色表演显现了江南城乡社会关系的鲜活态。最后,作为江南乡民日常休闲的听书,在娱乐乡民的同时,亦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苏州评弹的展演节律深度嵌入了乡村日常生活之中,衍为水乡民众慢板化的生活样式。听书在一定程度上强化着乡村的社会纽带,艺人、听客之间交游唱和同时生成以听书为乐的听众共同体。更重要的是,评弹说唱不仅模铸乡民生活样式,而且陶冶着乡民的观念情趣。评弹说唱使江南乡民们在艺术审美中体悟着忠、孝、节、义的精英思想,沟通了大小传统两个思想境域。鉴于乡镇社会生活的传统性,部分民国知识精英致力于缩短文明城市与传统乡村之间的距离;江南乡镇评弹的近代改良正体现了这样的努力。本文重点关注的既非评弹的文学艺术特性,亦非单纯述说苏州评弹的近代演变过程,而是将其置于近代社会发展的脉络中,确认这一民间艺术形式的历史方位和社会功能。透过苏州评弹在江南乡镇社会中的实态运作,揭示其与江南乡民日常生活的关系;通过苏州评弹在江南城乡之间的流动,考察其在沟通江南城乡生活中的历史作用。惟其如此才能显示社会史的整体视野。

宋莹[4](2017)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情境化设计策略研究 ——以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为例》文中指出为了解决游客看不懂遗址、难以融入遗址公园所塑造的历史氛围中等问题,笔者从关注人的角度,通过引入“情境”这一理论,研究遗址公园“情”的营造和“境”的营造,对营造情境氛围的手法以及游客对遗址公园的感知、需求和满意度等内容进行分析。为了奠定本文的分析基础,通过文献索引法与总结归纳法,对情境主义理论、环境心理学、符号学理论以及旅游心理学进行了学习研究,并利用文本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分别对旅游游记和问卷内容进行了分析、研究,包括游客的旅游动机、感知对象、需求和旅游评价等内容。基于前期内容的分析,提出了遗址公园情境营造的构成和方法,并从宣传途径、氛围营造、遗址的展示与阐释、管理服务以及宣传策略等方面提出了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改造更新策略,最后得出了本文的研究结论:①提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情境营造的五个基本要素:情、境、情感符号的建构、情境的统一和情境的表达。②遗址公园情境营造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在不同层面上,人们感知的内容和需求不同,这些对遗址公园不同的层级的规划提出差异化要求。③游客不能很好的理解遗址公园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对遗址展示语言的忽略和感知偏差,现状遗址公园不能单方面只向游客传播遗址承载的文化,还应该对遗址的展示语言进行讲解和传播。

王永图[5](2016)在《基于BIM技术的成都市既有大中型商业建筑综合性改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十年来,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我国的城镇建设与城镇更新的进程也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速度。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大建大拆的现象是普遍存在而且必然发生的,从整体上来说,城市建设与更新也是大破大立,这其中就包括许多还在使用寿命之内的既有建筑被大量拆除,不仅造成了大规模的城市污染以及大量的资源能源浪费,迅速改变或者破坏建筑形象和城市结构,而且与我国追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相悖。在我国,既有建筑的改造更新已经开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正是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试图以建筑学的研究视角,探讨对城市既有商业建筑如何进行合理的改造与再利用以达到资源高效利用之目的。成都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商业、文化、休闲的大都会,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必然面临城区大量的既有建筑与社区新陈代谢的问题。为了合理地改造城市既有建筑,提升城市形象、建设良好的人居空间,打造环境质量好、舒适度高的生活环境一直以来是广大市民及游客的需求。本文以现有既有商业建筑改造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工程经验为基础,结合现场调研和广泛实践,理论联系实际,以建筑学的专业视角和依托BIM技术,试图探讨成都地区既有商业建筑的发展状况,改造再利用的意义、策略和手段。同时针对该区的具体情况,运用BIM技术剖析既有商业建筑在舒适性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可实施的优化改造策略。

邱维[6](2016)在《美国儿童图书馆服务协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时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和突出。图书馆是一个国家、民族、城市的文化象征,它为社会提供了人与人、人与信息直接交流的自由空间。儿童作为人类的未来,是图书馆服务的一个很重要的对象群体。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儿童的发展,鉴于此,作为一名图书馆人,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对图书馆儿童服务进行深入的探究。笔者选取了全球范围内在图书馆儿童服务方面做得相当出色的美国儿童图书馆服务协会(ALSC)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网络调研,从其发展概况、开展的主要活动、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这几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在对收集的大量资料进行翻译、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美国儿童图书馆服务协会(ALSC)的社会影响。笔者主要是从美国儿童图书馆服务协会对儿童、图书馆员、图书馆界、儿童监护人及其社区的影响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得出美国儿童图书馆服务协会(ALSC)对儿童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促进了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推动了儿童教育的全面开展,鼓励了儿童阅读的积极进行,保障了儿童权利的最大化实现;对图书馆员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增强了图书馆员的专业技能、扩展了图书馆员的交流机会、提高了图书馆员的服务水平、实现了图书馆员的自身价值;对图书馆界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加强了儿童图书馆事业的管理、扩展了儿童图书馆的服务、促进了图书馆学的教育、扩大了儿童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对儿童监护人及其社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为家庭教育提供支持与帮助、为亲子阅读提供指导与交流、为社区信息服务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为社区成员提供公平多元的服务。最后,笔者在之前的调研基础上,分析总结了美国儿童图书馆服务协会(ALSC)的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启示有以下两个层面:第一层面ALSC着眼于行业使命,领导图情服务和图书馆行业走向进步和发展;第二层面ALSC立足于社会责任,加强儿童及其相关人员的学习能力,保障他们信息获取的权利。肩负着推动行业发展使命的责任体现在行业宣传方面、职业教育与行业队伍建设方面、行业政策与标准制定方面以及会员发展与组织优化方面;承担着促进社会进步的责任则体现在儿童图书馆权利维护方面以及多元服务的提供方面。

赵建彤[7](2014)在《当代北京旅游空间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六朝古都和当代中国的首都,北京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之一。近年来,北京旅游持续升温,游客数量、旅游收入屡创新高,旅游市场空前繁荣。旅游业正在成为推动北京城市发展的支柱产业和重要引擎。北京旅游中显现出的空间问题日益突出,旅游发展对于空间优化的要求愈加迫切。旅游是一种人们以愉悦为主要目的、通过旅行离开惯常环境,并在目的地作短时间停留的活动。作为旅游的空间载体,旅游空间是旅游活动的存在形式。当代北京旅游空间承载了游客多种活动与城市空间的关系总和。对于每年接待游客数以亿计的当代北京来说,旅游空间的研究既是优化旅游体验、提高城市吸引力的基础,也是考量北京城市空间整体面貌的一个重要切片。本文立足北京,聚焦当代,以城乡规划学、建筑学和旅游学理论为主要依据,针对旅游空间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考察和分析,并提出部分优化策略和发展建议。在明确旅游、旅游空间等概念的基础上,论文进行了北京旅游空间的层级解析,将研究内容划分为旅游空间要素结构、旅游空间愉悦品质和旅游空间基础支撑三个方面,并通过对北京旅游整体面貌的梳理,归纳出当代北京旅游空间的三方面主要问题:要素结构失衡、愉悦品质不高和基础支撑乏力。在主体部分中,论文以空间问题为先导,在城市尺度结合旅游系统观念,在游客尺度结合主体行为,将研究划分为九项具体内容,从空间的突出特征、布局规律、具体类型、现状问题进行具体剖析和探讨,并借鉴国外其他城市的发展经验提出部分优化构想。最后,论文通过对于北京旅游空间发展的优势与挑战的总结,提出了北京旅游空间的部分发展建议,对北京建设“世界旅游之都”的长期发展目标进行展望。本文是当代北京旅游空间的一次基础的探索性研究。论文尝试通过对于北京旅游空间的整体梳理,从旅游学视角探寻北京这样综合性、超大规模城市空间的整体发展脉络,并期望对正在进行的北京城市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有所帮助。相信未来持续、深入和扩展的旅游空间研究将在北京优化城市结构、提升空间品质、强化基础设施以及促进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等多个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俞永植[8](2013)在《中韩新词语的对比研究(1994年-2010年)》文中认为中韩两国关于新词语的学术研究各具特点,近20年两国关于新词语研究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本文以中韩两国新词语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为研究基础,借鉴前人和时贤的研究成果,通过汉语和韩语的分别研究和汉、韩跨语言对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主要从语言学和社会学角度出发,分别总结了截止到2010年的汉语和韩语新词语的词形词义特点,对比汉、韩语新词语在词汇学方面的异同点,并通过两国各时期时代特点的新词语的分析,探讨两国受到国际化时代的影响和人们的意识变化和发展。本文研究对象为到2010年的汉语新词语和韩语新词语。主要参考《最新中韩新造语辞典》、《现代汉语新词词典》、《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1978——2000》、《21世纪华语新词语词典》、《新词语词典》、《2008年汉语新词语》、《2009年汉语新词语》、《2010年汉语新词语》中的汉语新词语以及韩国国立国语院1994-2010年“新语”调查中的韩语新词语。本文主要通过汉、韩语新词语研究、汉、韩语新词语语言学的词形词义对比研究和汉、韩语新词语社会语言学的比照研究,采取定量研究与定性讨论相结合,微观调查研究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别描述了汉、韩语新词语的特点,集中分析和总结了两国新词语词汇学及社会语言学方面的异同点。在汉语新词语的研究综述部分,分别总结了2001年、2005年、2009年、2010年汉语、韩语新词语特点。汉、韩语新词汇言学的对比研究方面,主要进行了词类特点、造词法特点、词义形态、产生渠道和生成途径四个方面的研究。(一)中韩两国新词语词类上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名词数量较多。(二)汉、韩语新词语在造词法上的特点如下:汉语新词语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韩语新词语分为“单一词”和“混种词(hybrid、复合词)①”。汉、韩语新词语大部分是已有词(素)的合成词,少有“完全新的词”,合成方式大部分相同,但因动宾顺序不同也存在不同点。汉、韩语新词语大致分为合成法生成的新词语和派生法生成的新词语。合成法生成的新词语中分为原形词根合成方式和变形词根合成方式。派生法生成的新词语分为接头派生(前缀)法和接尾派生(后缀)②法生成的新词语。合成法生成的新词语,原形词根合成方式中,汉、韩语新词语相同的合成结构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名词素的结合;形容词素和名词素的结合;动词素和动词素的结合;动词素和名词素的结合;名词素和动词素的结合;形容词素和动词素结合;名词素和形容词素结合。韩语新词语特有的合成结构包括:副词素和名词素的结合;不完全词根和名词的结合;副词素和补助用言结合;直接写出“连音”的合成词。汉语新词语特有的合成结构包括:形容词素和形容词素的结合;动词素和形容词素的结合。变形词根合成方式中,包括缩略方式和混合方式生成的新词语。缩略方式包括提取法、节略法和音节的缩略;合成方式包括接头派生法和接尾派生法。派生法生成新词语,接头派生法生成新词语包括:固有语接头派生词;汉字接头派生词;外来词接头词。接尾派生法生成新词语包括:固有语接尾词;汉字语接尾词;外来词接尾词。(接头词也可叫“前缀”,接尾词也可叫“后缀”)(三)汉、韩语新词语词义形态的对比研究主要包括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化和色彩的变化四个方面。(四)汉、韩语新词语产生渠道形式和生成途径研究汉、韩语新词语产生的渠道形式主要有:创造新词、旧词被赋予新义、外来词的介入、方言的引入和修辞法。本文主要从“借用”、“修辞造语”、“类推”对比分析汉、韩语新词语的生成途径。借用分为“外来词的借用”和“在同一语言系统内的借用”。修辞造语分为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和婉曲造语。类推包括反意的类推和类似的类推。在汉、韩语新词语社会语言学的比照研究部分,本文主要对近15年汉、韩语新词语的词义类别变化分析、社会发展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人们意识和外来词产生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一)从政治、社会、军事、通信、经济、科技、医学、娱乐、生活、文化、地理及其他12个词义类别,分别对2001年、2005年、2009年、2010年汉语、韩语新词语词义类别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汉语、韩语新词语词义类别的异同点。(二)分析总结了中韩两国社会的变化发展,主要分析了各时期两国杨有时代特点的新词语。具体分析了80年代初期、1990年前期、2000年、2010年的中国主要社会变化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80年代后期、1990年、2000年、2010年韩国的主要社会变化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总结了只在中国使用的新词语、只在韩国使用的新词语、两国共同使用的新词语以及原来只在一个国家使用、但现在两国都通用的新词语和新词语族。(三)通过分析中韩两国外来词新词的使用现状,窥探了中韩人民对外意识的变化,比较了两国人民意识变化的不同之处。通过共同的新词语“酷”,总结了中韩两国人民的意识的变化发展原因,即新事物的流入、接受和新时代中国人民的意识变化;中国和韩国“新一代人”的人际关系变化;两国经济结构和生活节奏的变化,等等。

潘登[9](2013)在《全媒体时代传统纸媒的发展模式探索 ——以《文汇报》的客户端应用再设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信息时代,移动终端的日渐涌现带来了百家争鸣的舆情繁荣,与此同时,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的时间碎片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获取信息的渠道已不仅仅局限于报纸、杂志或者广播电视,互联网、移动应用等新媒体时代的媒介产物蚕食了传统纸媒的大部分市场。此刻,传统纸媒应该如何完善自身并从时代汲取智慧与力量、有效应对新媒体带来的冲击是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本文从传统纸媒的发展入手,对传统纸媒和新媒体的优劣势进行深刻剖析,引出两者需要互相融合、取长补短的发展方向;再用文汇报和新媒体的融合过程加以佐证,以文汇报APP的再设计进行深刻剖析,引出传统纸媒在进行和新媒体的融合过程中必须舍弃以往“内容为王”的态度,转向“用户为王”的方向,关注用户体验、致力于给读者更好的阅读感受。结论符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让用户对传统平面纸媒与新媒体结合的产物首先达到好用、易用,提升用户满意度,让用户喜欢用、爱用,如此才能在社交“长尾性”的力量下更好地普及更多用户。本课题不仅在理论方面为传统纸媒如何更好的生存提出了规律总结,也在应用设计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翠玲[10](2012)在《社区居民对重大节事活动影响的感知研究 ——以杭州西博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奥运会和世博会两大世界级的节事活动在中国的成功举办,将世界的目光锁定在中国,也在全国形成了举办节事活动的热潮。我国的节事活动历经多年已经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节事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节事活动的主体也越来越丰富。但是目前国内对于节事活动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现有的研究都是针对节事活动的操作、运营和管理以及对于节事活动的影响评估等方面,从居民感知的角度出发进行的研究就更少了西湖博览会作为博览会中一奇葩,在近代博览会史上有很强的代表性和个性。因此,本文基于杭州西湖国际博览会研究了社区居民对重大节事活动影响的感知。在对508个杭州市的居民问卷调查基础上,构建了评估居民对重大节事活动感知的影响量表,量表分社会心理影响、社会收益、社会成本、社会生活成本和环境影响等5个因素26个指标。除此之外,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还提出了影响居民感知的15个独立变量,以确定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居民感知的。经实证研究表明,大多数受访的杭州市居民对西博会影响的感知是积极的,同时决定居民对西博会的的态度的3个显着性因素分别是职业、是否希望有更多游客来杭旅游和对政府组织绩效的态度。本次研究针对西博会所构建的重大节事活动影响的感知量表,对于今后的学者检测类似重大节事活动的影响(尤其是一些非西方国家的新生节事活动)以及当地社区居民对节事发展的反应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文章的最后,针对实证研究所得结果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够使今后的西博会能够办的更加出色,使得西博会的负面影响最小化,获得更多居民的支持,收获来杭游客的较好口碑,以保证今后西博会的将举办能够有较好和持续的客源,以此达到提升杭州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效果,促进整个杭城旅游经济的发展。

二、软件销售成为冬季书市最大亮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软件销售成为冬季书市最大亮点(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摄影书的历史流变及其设计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内容与范畴
        1.1.1 内容
        1.1.2 范畴
    1.2 课题相关概念
        1.2.1 摄影书
        1.2.2 艺术家摄影书
        1.2.3 摄影小志
    1.3 研究背景
        1.3.1 学科研究视角
        1.3.2 学科应用方向
    1.4 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1.5 研究方法和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
    1.6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1.6.1 研究意义
        1.6.2 创新点
第二章 西方早期摄影书的历史溯源
    2.1 十九世纪摄影印相工艺、制版印刷工艺与摄影书
    2.2 早期摄影书的叙事美学
        2.2.1 早期摄影书的题材
        2.2.2 早期摄影书叙事表达
    2.3 早期摄影书的形式美学
        2.3.1 早期摄影书中的影像形式特征
        2.3.2 早期摄影书形式特征
    2.4 小结
第三章 现代摄影书的蓬勃时代
    3.1 二十世纪摄影书制作相关技术的发展转向
    3.2 现代西方摄影书的美学流变
        3.2.1 现代西方摄影书观念的发展
        3.2.2 现代西方摄影书的叙事美学
        3.2.3 现代西方摄影书的形式美学
    3.3 现代东方摄影书的探索
        3.3.1 战后日本摄影书的的发展
        3.3.2 现代中国摄影书的探索
    3.4 小结
第四章 当代摄影书的美学建构
    4.1 当代摄影书的形式美学构建
        4.1.1 空间结构
        4.1.2 时间结构
    4.2 当代摄影书的叙事美学建构
        4.2.1 影像叙事主体
        4.2.2 影像叙事的时空
        4.2.3 影像叙事的视角与修辞
        4.2.4 摄影书中影像叙事与文字叙事的关系
    4.3 当代摄影书形式与内容叙事的统一
        4.3.1 形式表现内容的方法——“再现”与“表现”
        4.3.2 形式组织的方法——“纯化”与“复合”
    4.4 小结
第五章 当代摄影书的接受美学与传播
    5.1 摄影书的读者调研与接受美学
        5.1.1 接受美学理论概述
        5.1.2 研究方法与调研目的
        5.1.3 样本选择和调研步骤
        5.1.4 对6本书的审美评价分析
        5.1.5 读者对摄影书的理解和接受模型初步建构
    5.2 当代摄影书的传播与推广方式
        5.2.1 摄影书的传播对象
        5.2.2 摄影书的传播内容分析
        5.2.3 摄影书的传播媒介分析
        5.2.4 摄影书的传播路径
    5.3 小结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插图目录

(2)揭阳古城历史公共空间形态特征与保护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1.1 研究空白
        1.1.2 范例意义
        1.1.3 现实意义
    1.2 研究背景
        1.2.1 我国现状
        1.2.2 研究契机
    1.3 研究对象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标
    1.5 文献研究
        1.5.1 揭阳古城的研究综述
        1.5.2 公共空间的研究综述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公共空间形态分析方法和相关理论研究
    2.1 公共空间的概念共性解析
        2.1.1 “公共”+“空间”
        2.1.2 公共空间的定义
        2.1.3 公共空间的分类
        2.1.4 公共空间的意义
        2.1.5 公共空间的共性
    2.2 公共空间的历史保护概念
        2.2.1 国际宪章中公共空间历史保护的条例
        2.2.2 从宪章看公共空间的历史保护的发展
        2.2.3 公共空间历史保护应明晰的重要概念
    2.3 公共空间的形态分析体系
        2.3.1 公共空间的成因分析
        2.3.2 公共空间的描述性分析
        2.3.3 公共空间的诠释性分析
    2.4 公共空间目标和评价体系
        2.4.1 《新城市议程》的新城市范式
        2.4.2 联合国人居署“伟大场所”’的指标
    2.5 公共空间保护设计的方向
        2.5.1 “视觉艺术”方向
        2.5.2 “使用体验”方向
        2.5.3 “场所塑造”方向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揭阳古城公共空间之成因分析
    3.1 揭阳公共空间形成的区划地理背景
        3.1.1 潮汕文化区
        3.1.2 潮汕的区划
        3.1.3 潮汕的地理
    3.2 揭阳公共空间形成的民系文化背景
        3.2.1 文化渊源——福佬文化的分支
        3.2.2 文化特征——革新与守旧并存
    3.3 揭阳公共空间形成的人文历史背景
        3.3.1 远古至唐——建治之前
        3.3.2 宋元时期——城郭初现
        3.3.3 明清时期——格局完善
        3.3.4 民国时期——市政改良
        3.3.5 建国之后——发展之殇
    3.4 揭阳公共空间的成因总结
        3.4.1 政治成因
        3.4.2 文化成因
        3.4.3 经济成因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揭阳古城公共空间之描述诠释性分析
    4.1 公共空间形态之风水格局——二水会龙葫芦地
        4.1.1 得水——二水会龙葫芦地
        4.1.2 聚气——群山环抱莲花城
        4.1.3 补缺——固气涵元兴楼台
    4.2 公共空间形态之城池格局——五门三关内外城
        4.2.1 南宋——东朝西市未设防
        4.2.2 元朝——外郭内城筑金汤
        4.2.3 明清——五门三关瓮城制
        4.2.4 特征——城关濠堡形制全
    4.3 公共空间形态之水系空间——三窖百桥三吴景
        4.3.1 三窖——马山吴西南北窖
        4.3.2 溪塘——二十四溪风水塘
        4.3.3 桥梁——卧波枕水小桥多
        4.3.4 特征——尤胜三吴水乡色
    4.4 公共空间形态之街道空间——四纵四横鱼骨形
        4.4.1 街道——四纵四横丁字街
        4.4.2 特征——中西交融鱼骨形
    4.5 公共空间形态之公建空间——周坛边庙中衙署
        4.5.1 国祭——国祭坛庙遵礼制
        4.5.2 民祀——多教共祀敬鬼神
        4.5.3 其他——衙署书院重教化
        4.5.4 特征——周坛边庙中衙署
    4.6 公共空间形态之街区空间——“从厝”群落形有机
        4.6.1 民居——“从厝”民居制规整
        4.6.2 街区——自组织化形有机
    4.7 公共空间形态之园林空间——西湖柳色绿河滨
        4.7.1 传统——寄情山水及庙园
        4.7.2 现代——西湖水镜映亭台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公共空间保护更新实践与启示
    5.1 公共空间的整体保育策略:新加坡文化保育的启示
        5.1.1 新加坡整体性文化保育的历程
        5.1.2 公共空间文化保育的评价引导策略
        5.1.3 公共空间文化保育的特征强化策略
        5.1.4 公共空间文化保育的庆典强化策略
        5.1.5 公共空间文化保育的整体管控策略
        5.1.6 启示:公共空间整体保育策略
    5.2 公共空间的渐进更新策略:哥本哈根中心区更新范例
        5.2.1 起点:打造触媒空间
        5.2.2 发展:建设步行网络
        5.2.3 完善:发展城市广场
        5.2.4 启示:公共空间渐进更新策略
    5.3 公共空间的活力激发策略:《城市因何繁荣》的启示
        5.3.1 目的:探讨繁荣城区的成功指标
        5.3.2 案例:新奥尔良杰克逊广场研究
        5.3.3 启示:公共空间的活力激发策略
    5.4 公共空间的人性智慧策略:SIDEWALK TORONTO项目启示
        5.4.1 Sidewalk Toronto项目简介
        5.4.2 Sidewalk Toronto规划亮点
        5.4.3 启示:公共空间人性智慧策略
    5.5 公共空间的公众参与策略:BLOCK BY BLOCK项目启示
        5.5.1 BLOCK BY BLOCK是什么
        5.5.2 加德满都的公众参与案例
        5.5.3 启示:公共空间的公众参与策略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揭阳古城公共空间保护更新的策略
    6.1 揭阳古城公共空间整体保育策略
        6.1.1 战略核心选择:人文生态多核共存
        6.1.2 .结构骨架建立:一环一网四核四轴
        6.1.3 系统外部耦合:对接叠合检讨提升
        6.1.4 系统内部优化:均衡布局联结成网
        6.1.5 设定控制指标:目标量化有据可依
    6.2 揭阳古城公共空间渐进更新策略
        6.2.1 触媒植入
        6.2.2 以点带面
        6.2.3 智慧进化
    6.3 揭阳古城公共空间人性活力策略
        6.3.1 人行优先通行便捷
        6.3.2 体验改善功用提升:
        6.3.3 弹性规划多样利用
        6.3.4 景观渗透亲水营造
        6.3.5 功能复合激发活力
        6.3.6 公众参与促进融合
    6.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苏州评弹与近代江南乡镇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江南乡镇评弹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明清评弹的乡村成长
        一、苏州评弹的乡村起源
        二、明清市镇勃兴与评弹成长
        三、晚晴评弹行业规范的确立
        四、明清时期评弹流播特点
    第二节 民国前期乡镇评弹的繁盛
        一、乡镇书场炽盛
        二、艺人咸集乡镇
    第三节 民国中后期乡镇评弹演艺衰像
        一、沦陷时期乡镇评弹的畸形存在
        二、民国末期乡镇评弹的艰难维持
第二章 书场:乡镇社会公众空间
    第一节 江南文化生态中的茶馆书场
        一、茶馆:公众空间之节点
        二、茶馆与书场的结缘
        三、评弹的民间社会生态
    第二节 乡镇书场的类型
        一、专营书场
        二、兼营性书场
        三、混场子和临时书场
    第三节 乡镇书场的空间格局
        一、乡镇“老码头”
        二、乡码头网络
第三章 乡镇场东的经营策略
    第一节 场东的运作
        一、书场环境的营造
        二、艺人延聘与利益分配
        三、“龙园”标准:梅李场东瞿老四的经营
    第二节 场东经营的社会性表达
        一、书场陈设的社会性
        二、“状元台”的象征意义
        三、“戤壁客”的社会价值
    第三节 场东与艺人的关系
        一、场东与艺人的合作
        二、场东与艺人的抵牾
第四章 评弹艺人的乡镇演艺生涯
    第一节 艺人的乡野生存
        一、艺人群体的生活状态
        二、乡镇艺人的身份表达
    第二节 曲艺的乡村取向
        一、地方性知识
        二、共同体生活的参与
        三、独特的民间技艺
    第三节 同埠艺人的关系模式
        一、同道之结纳
        二、乡码头上的敌档
    第四节 往来于江南城乡
        一、新手试艺乡码头
        二、名家响档出码头
        三、“码头老虎”与乡镇漂档
        四、会书与乡村书艺
    第五节 艺人与地方社会的关系
        一、书台上下的艺术品鉴
        二、艺人与地方威权角力
第五章 乡镇评弹展演的社会功能
    第一节 听书与乡民休闲
        一、听书与休闲节律
        二、作为休闲方式的听书
    第二节 听书与乡民交往
        一、乡村听众共同体
        二、听书与日常交往方式
    第三节 乡镇评弹与日常教化
        一、别样的“非现代性”体悟
        二、民间艺术的观念陶冶
        三、融入共同体的艺术感知
        四、说书改良与乡民教化
余论:民间艺术与近代江南城乡生活
参考文献
附录:评弹专用术语集释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情境化设计策略研究 ——以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情境
        1.3.2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研究概述
    2.1 国内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研究
        2.1.1 国外关于考古遗址公园文献综述
        2.1.2 国内关于考古遗址公园文献综述
        2.1.3 小结
    2.2 国内外情境规划研究
        2.2.1 国内情境规划研究
        2.2.2 国外情境规划研究
    2.3 相关理论研究
        2.3.1 环境心理学
        2.3.2 符号学理论
        2.3.3 旅游心理学理论
    2.4 情境化设计解读
        2.4.1 情境化设计的核心理念
        2.4.2 情境化设计原则
        2.4.3 情境化设计的方法
        2.4.4 情境化设计的模型
    2.5 研究内容及方法
        2.5.1 研究内容
        2.5.2 研究方法
        2.5.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情境营造分析
    3.1 大遗址分类
    3.2 设计原则
        3.2.1 遗址保护利用的原则
        3.2.2 尊重地域性的原则
        3.2.3 保持情境整体性的原则
    3.3 各类遗址公园概述
    3.4 遗址公园的情境营造
        3.4.1 价值诠释内容
        3.4.2 空间布局
        3.4.3 尺度
        3.4.4 色彩
        3.4.5 材质
        3.4.6 活动组织
        3.4.7 植物配置
        3.4.8 现状遗址公园的情境营造手法分析
第四章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情境化设计
    4.1 情的建构
        4.1.1 情的建构主体
        4.1.2 情的建构客体
        4.1.3 遗址公园情的建构
    4.2 境的建构
        4.2.1 总体空间氛围的营造
        4.2.2 中观空间氛围的营造
        4.2.3 微观空间氛围的营造
    4.3 情感符号的建构
        4.3.1 “所指”
        4.3.2 “能指”
    4.4 情感符号建立的方法
        4.4.1 借代
        4.4.2 改造
        4.4.3 创新
    4.5 情境的统一
        4.5.1 主题的确定
        4.5.2 符号的重复使用
        4.5.3 混合的功能
    4.6 情境的表达
        4.6.1 人性的关怀
        4.6.2 文化的渗透
第五章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情境化设计策略
    5.1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概况
        5.1.1 地理位置与范围
        5.1.2 自然地理条件
        5.1.3 周边区域环境解析
    5.2 遗址概况与价值评估
        5.2.1 遗址概况
        5.2.2 价值评估
        5.2.3 现状评估
    5.3 实态观察分析
        5.3.1 可达性
        5.3.2 公共性
        5.3.3 舒适性
        5.3.4 文化活动
    5.4 情的解构分析
        5.4.1 质性分析
        5.4.2 问卷调查
    5.5 境的解构分析
        5.5.1 整体氛围的营造
        5.5.2 各分区及细部的氛围营造分析
    5.6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情境营造评价
    5.7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情境化设计策略建议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与启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基于BIM技术的成都市既有大中型商业建筑综合性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意义
        1.1.1 可持续发展理念
        1.1.2 既有建筑改造势在必行
        1.1.3 建筑改造国家政策法规体系
        1.1.4 人类需求层次提高
    1.2 论文研究内容与目标
    1.3 课题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与对比分析
        1.3.2 现场测试调研
        1.3.3 计算机软件分析
        1.3.4 问卷调查
    1.4 论文的创新点
    1.5 论文研究思路
    1.6 技术路线
    1.7 小结
2 研究现状
    2.1 既有建筑改造相关概念及内容
        2.1.1 相关概念厘清
        2.1.2 既有建筑改造的分类
        2.1.3 既有建筑改造的类型
        2.1.4 既有建筑改造的原则
    2.2 既有建筑的常用改造手法
        2.2.1 功能更新置换方法
        2.2.2 空间重组方法
        2.2.3 室外环境改造方法
        2.2.4 结构改造
        2.2.5 扩建改造
    2.3 BIM技术的概述
        2.3.1 BIM研究现状
        2.3.2 BIM的特点和应用软件介绍
    2.4 BIM技术建筑环境分析研究
        2.4.1 BIM技术建筑环境现状
        2.4.2 BIM技术建筑性能的原理
    2.5 小结
3 成都市某一商业建筑现场现状及数据调研
    3.1 商业建筑介绍
    3.2 商业建筑实测及问卷调研
        3.2.1 选取研究对象
        3.2.1.1 城市气象参数
        3.2.1.2 对象选取
        3.2.1.3 时间选取
        3.2.2 商业建筑物理环境客观调查
        3.2.2.1 测试仪器介绍
        3.2.2.2 测试点的布置及测量法则
        3.2.3 商业建筑环境物理数据问卷调研
        3.2.3.1 问卷设计
        3.2.3.2 问卷规模
        3.2.3.3 样本统计
    3.3 成都市商场建筑物理环境调研数据分析
        3.3.1 商场物理环境数据分析
        3.3.1.1 空间分布
        3.3.1.2 时间分布
        3.3.2 商业建筑环境与主观评价感受数据分析
        3.3.2.1 主观调研统计结果
        3.3.2.2 数据分析
    3.4 小结
4 基于BIM技术的综合性改造策略研究
    4.1 既有建筑改造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4.2 基于BIM技术的辅助改造途径策略
        4.2.1 外部空间环境分析与布局策略
        4.2.1.1 气候适应性设计
        4.2.1.2 场地改造设计
        4.2.1.3 交通、消防、无障碍等改造设计
        4.2.1.4 停车场
        4.2.2 内部空间环境分析与改造策略
        4.2.2.1 缓冲空间优化提升策略
        4.2.2.2 内部热环境优化改造策略
        4.2.2.3 内部声环境优化改造策略
        4.2.2.4 内部光环境优化改造策略
        4.2.2.5 内部色环境优化改造策略
        4.2.2.6 视觉景观小品优化提升策略
        4.2.3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改造策略
        4.2.3.1 空间功能优化提升
        4.2.3.2 围护结构
        4.2.4 建筑运维管理一般性改造策略
    4.3 小结
5 项目案例—成都某商业建筑综合性改造方案研究
    5.1 项目基本情况
    5.2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环境模型构建及改造策略
        5.2.1 基于BIM技术的既有建筑模型构建及初步分析
        5.2.1.1、BIM技术建模概述
        5.2.1.2、BIM技术模拟诊断分析
        5.2.2 项目优化改造策略
        5.2.2.1、提高外围护结构的绝热隔热性能
        5.2.2.2、加强室内通风与蒸发降温的改造策略
        5.2.2.3、优化室内热环境管理的改造策略
        5.2.2.4、主动式与被动式优化改造策略
        5.2.2.5、加强建筑设备运营管理与新能源利用
    5.3 建筑环境及性能改造后评估
        5.3.1 建筑环境改造后评估
        5.3.1.1、室内通风
        5.3.1.2、室外风环境
        5.3.1.3、建筑热湿环境
        5.3.1.4、建筑热舒适度
        5.3.2 建筑性能改造后评估
        5.3.2.1、影响因素
        5.3.2.2、评估设置
        5.3.2.3、评估分析
        5.3.3 数据输出及解读
        5.3.3.1 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计算
        5.3.3.2 建筑节能计算分析报告书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成都市大型商场建筑环境调研问卷表格
    附录2:成都市大型商业建筑环境调研表格(实测客观部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美国儿童图书馆服务协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4 研究的意义及创新点
第2章 美国儿童图书馆服务协会概况
    2.1 美国儿童图书馆服务协会的历史沿革
    2.2 美国儿童图书馆服务协会的组织结构
    2.3 美国儿童图书馆服务协会的组织章程
    2.4 美国儿童图书馆服务协会的战略计划
    2.5 美国儿童图书馆服务协会的合作伙伴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美国儿童图书馆服务协会开展的主要活动
    3.1 美国儿童图书馆服务协会会议
    3.2 美国儿童图书馆服务协会的品牌活动
    3.3 美国儿童图书馆服务协会设立的各种奖项
    3.4 美国儿童图书馆服务协会出版物——《儿童与图书馆》
    3.5 美国儿童图书馆服务协会赞助网站——“儿童大网站”
    3.6 美国儿童图书馆服务协会在线教育服务
    3.7 美国儿童图书馆服务协会专业工具的提供
    3.8 美国儿童图书馆服务协会社交网络服务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美国儿童图书馆服务协会的社会影响
    4.1 ALSC对儿童的影响
    4.2 ALSC对图书馆员的影响
    4.3 ALSC对图书馆界的影响
    4.4 ALSC对儿童监护人与社区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美国儿童图书馆服务协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5.1 广泛开展行业宣传,体现行业重要价值
    5.2 竭力提供职业教育,完善行业队伍建设
    5.3 促进行业政策与标准制定,规范行业科学发展
    5.4 加强会员发展与组织优化,凝聚行业内部力量
    5.5 坚定维护儿童图书馆权利,保障儿童自由阅读
    5.6 全面提供多元服务,推动图书馆可持续发展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附录1 美国儿童图书馆服务协会的组织章程
附录2 2015年ALSC年会日程安排表
附录3 2015年ALSC仲冬会议议程
附录4 《儿童与图书馆》的政策和程序原文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表、图目录
个人简历

(7)当代北京旅游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旅游热潮与旅游空间
    1.1 缘起背景
        1.1.1 旅游热潮
        1.1.2 选题提出
        1.1.3 研究价值
    1.2 文献综述
        1.2.1 旅游学基础理论及专项研究
        1.2.2 旅游空间相关研究
        1.2.3 国外城市旅游发展状况借鉴
        1.2.4 北京旅游及北京城市空间研究
    1.3 概念界定
        1.3.1 旅游
        1.3.2 旅游空间
        1.3.3 旅游空间的层级
        1.3.4 旅游空间的结构形态
    1.4 研究架构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北京旅游空间综述
    2.1 历史演变
        2.1.1 整体布局初显
        2.1.2 旅游产业雏形
        2.1.3 旅游走向大众化
        2.1.4 30 年的百年历程
    2.2 市场现状
        2.2.1 年接待两亿游客
        2.2.2 入境游正在下滑
        2.2.3 来京游持续高温
        2.2.4 本地游发展迅猛
    2.3 三大问题
        2.3.1 要素结构失衡
        2.3.2 愉悦品质不高
        2.3.3 基础支撑乏力
上篇 旅游空间要素结构
    第3章 旅游资源布局
        3.1 空间总览
        3.1.1 旅游引力之源
        3.1.2 均布但不均衡
        3.1.3 资源本质与类型划分
        3.1.4 资源失衡,矛盾凸显
        3.2 历史资源热点聚集
        3.2.1 遗产型“一核一带”
        3.2.2 文化型“一心四区”
        3.3 自然资源南北差异
        3.3.1 从“北山北水”到“北山南水”
        3.3.2 从“北多南少”到“乡村环绕”
        3.4 商业资源中心聚拢
        3.4.1 购物型城区密布
        3.4.2 娱乐型向外扩展
        3.5 北京旧城旅游资源“一带两环”吸引力结构构想
        3.5.1 巴黎文化旅游轴线之鉴
        3.5.2 布局现状与优化可能
        3.5.3 “一带两环”
        3.6 小结
    第4章 游客行为特征
        4.1 空间总览
        4.1.1 市场需求表征
        4.1.2 波形出游时段
        4.1.3 行为属性与类型划分
        4.1.4 行为单一,缺乏引导
        4.2 时空分布季相明显
        4.2.1 踏青游部分重叠
        4.2.2 暑假游半径不同
        4.2.3 红叶游主动分流
        4.2.4 冰雪游布局松散
        4.3 动机花费特点各异
        4.3.1 出游动机观光为主
        4.3.2 停留时间四天左右
        4.3.3 花费构成差异较大
        4.4 行为过程数据不足
        4.4.1 行前决策的网络风向标
        4.4.2 现场体验缺乏统计
        4.4.3 评价机制正在跟进
        4.5 北京游客行为“节事引导”构想
        4.5.1 世界城市节事布局之鉴
        4.5.2 时段集中,缺少品牌
        4.5.3 “节事引导”
        4.6 小结
    第5章 旅游产品体系
        5.1 空间总览
        5.1.1 旅游活动媒介
        5.1.2 布局依托资源
        5.1.3 产品定位与类型划分
        5.1.4 产品滞后,亟待创新
        5.2 观光益智类长期停滞
        5.2.1 人文观光型层次单一
        5.2.2 自然观光型时段单一
        5.3 生活品质类发展被动
        5.3.1 放松度假型内容趋同
        5.3.2 观演娱乐型尚不独立
        5.3.3 运动健身型具有潜力
        5.4 专项兴趣类尚未成形
        5.4.1 工业遗产型特征模糊
        5.4.2 教育励志型缺乏统筹
        5.4.3 古玩淘宝型具备基础
        5.5 “走遍北京”旅游通卡产品构想
        5.5.1 “纽约通卡”城市空间链接之鉴
        5.5.2 发展前景思考
        5.5.3 “走遍北京”
        5.6 小结
中篇 旅游空间愉悦品质
    第6章 人文观光景区
        6.1 空间总览
        6.1.1 象征性特征
        6.1.2 北京旅游空间的“第一秩序”
        6.1.3 观光内容与类型划分
        6.1.4 观光品质受限
        6.2 历史遗产类热度悬殊
        6.2.1 遗产建筑群超载之困
        6.2.2 遗产风景区发展不均
        6.2.3 小规模遗产缺乏认知
        6.3 文化景观类发展多样
        6.3.1 胡同游人气激增
        6.3.2 展场氛围分向
        6.3.3 校园公共性之“限”
        6.4 都市展示类缺少规划
        6.4.1 街道风貌观览随机
        6.4.2 广场建筑外热内冷
        6.5 故宫观光品质综合优化策略思考
        6.5.1 与巴黎卢浮宫的比较分析
        6.5.2 综合优化策略
        6.6 小结
    第7章 生态度假景区
        7.1 空间总览
        7.1.1 融合性特征
        7.1.2 弓形布局
        7.1.3 度假诉求与类型划分
        7.1.4 环境影响堪忧
        7.2 山水漫游类特色不足
        7.2.1 地文型识别性不强
        7.2.2 水域型与休闲结合
        7.2.3 生物型定位模糊
        7.3 乡村体验类有待优化
        7.3.1 度假村目标不清
        7.3.2 产业园采摘走红
        7.4 “北京红叶季”发展构想
        7.4.1 东京樱花观赏地均衡之鉴
        7.4.2 红叶观赏资源分布
        7.4.3 “北京红叶季”
        7.5 小结
    第8章 商业休闲场所
        8.1 空间总览
        8.1.1 连带性特征
        8.1.2 八大商圈
        8.1.3 休闲目的与类型划分
        8.1.4 发展速度不一
        8.2 购物场所有待更新
        8.2.1 纪念品店发展落后
        8.2.2 购物街区尚待改善
        8.2.3 特色商场面临挑战
        8.3 娱乐设施正在升级
        8.3.1 观演场所专项发展
        8.3.2 康体乐园进步很快
        8.4 北京商业休闲场所多元发展思考
        8.4.1 迪拜多元文化休闲体验之鉴
        8.4.2 立足本土,多元发展
        8.5 小结
下篇 旅游空间基础支撑
    第9章 旅行交通线路
        9.1 空间总览
        9.1.1 复合性特征
        9.1.2 北倾布局
        9.1.3 交通功能与类型划分
        9.1.4 整体网络尚未形成
        9.2 专项线路设置匮乏
        9.2.1 观光巴士线陷入误区
        9.2.2 旅游专线过于集中
        9.2.3 观光游船线具备条件
        9.3 公共线路可达性不足
        9.3.1 轨道线密度不足
        9.3.2 公交线利用率不高
        9.4 集散场站接驳不畅
        9.4.1 机场布局正在优化
        9.4.2 火车站广场流线欠妥
        9.4.3 客运站换乘距离较远
        9.5 “北京城市之旅”观光巴士线构想
        9.5.1 “经典伦敦旅程”之鉴
        9.5.2 范围划定与建筑汇总
        9.5.3 “北京城市之旅”
        9.6 小结
    第10章 住宿接待设施
        10.1 空间总览
        10.1.1 综合性特征
        10.1.2 发散式布局
        10.1.3 接待标准与类型划分
        10.1.4 接待服务良莠不齐
        10.2 星级酒店品质不一
        10.2.1 大众型进步缓慢
        10.2.2 奢华型细化发展
        10.3 经济酒店规范不足
        10.3.1 快捷酒店发展盲目
        10.3.2 青年旅社潜力很大
        10.3.3 “奥运人家”经验断代
        10.4 农家院两极分化
        10.4.1 景区服务型停滞不前
        10.4.2 独立特色型势头强劲
        10.5 北京住宿接待设施类型框架思考
        10.5.1 住宿接待设施的类型划分方法
        10.5.2 类型框架思考
        10.6 小结
    第11章 餐饮消费场所
        11.1 空间总览
        11.1.1 多样性特征
        11.1.2 同心圆布局
        11.1.3 消费决策与类型划分
        11.1.4 美食旅游具备潜力
        11.2 特色场所瞄准文化建设
        11.2.1 老字号餐馆渐获新生
        11.2.2 地域特色饭店寻求突破
        11.2.3 主题餐厅多元创新
        11.3 餐饮街区有待改良
        11.3.1 美食街活力不一
        11.3.2 酒吧区仍需规范
        11.4 北京“旧城味道”美食骑游地图构想
        11.4.1 巴黎美食旅程之鉴
        11.4.2 美食资源与交通串联
        11.4.3 “旧城味道”
        11.5 小结
    第12章 迈向世界旅游之都
        12.1 优势与挑战
        12.1.1 市场空前繁荣
        12.1.2 资源丰厚多样
        12.1.3 时空结构失衡
        12.1.4 产品发展滞后
        12.1.5 环境影响堪忧
        12.2 北京旅游空间发展建议
        12.2.1 制定并实施中长期发展规划
        12.2.2 设计和建设城市特色旅游空间
        12.2.3 搭建多领域合作平台
        12.2.4 拓展旅游空间研究范畴
        12.3 展望世界旅游之都
        12.3.1 目标解读
        12.3.2 北京旧城“明清城墙记忆”特色旅游空间发展构想
        12.3.3 北京城市“一核一环八廊道”旅游空间结构发展构想
        12.4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中韩新词语的对比研究(1994年-2010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来源和实践意义
        1. 选题来源
        2. 本文的实践意义
    第二节 新词语理论研究综述
        1. 语言理论研究基础
        2. 社会历史原因
第二章 新词语研究现状
    第一节 汉语新词语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韩语新词语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目的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范围和方法
        1. 本文的研究范围
        2. 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 近 15 年汉、韩语新词语调查情况研究
    第一节 近 15 年汉语新词语调查情况研究
        1. 2001 年汉语新词语调查
        2. 2005 年汉语新词语调查
        3. 2009 年汉语新词语调查
        4. 2010 年汉语新词语调查
    第二节 近 15 年韩语新词语调查情况研究
        1. 2001 年韩语新词语调查
        2. 2005 年韩语新词语调查
        3. 2009 年韩语新词语调查
        4. 2010 年韩语新词语调查
第四章 汉、韩语新词语的词汇学特点
    第一节 汉、韩语新词语的词类特点
    第二节 汉、韩语新词语造词法特点
        1. 汉、韩语新词语的造词法分类
        (1) 韩语新词语的构词法分析
        (2) 汉、韩语新词语结构类型对比
        2. 合成法生成新词语
        (1) 原形词根合成方式
        汉语和韩语共有的合成结构
        韩语独有的合成结构
        汉语独有的合成结构
        (2) 变形词根合成方式
        缩略方式
        混合方式
        3. 派生法生成新词语
        (1) 接头词派生法生成新词语
        (2) 接尾词派生法生成新词语
    第三节 汉、韩语新词语的词义形态
        1. 词义的扩大
        2. 词义的缩小
        3. 词义的转移
        4. 词义色彩的变化
    第四节 汉、韩语新词语产生的渠道及主要生成途径的比较分析
        1. 汉、韩语新词语产生的渠道
        (1) 创造新词
        (2) 旧词被赋予新义
        (3) 外来词的介入
        (4) 方言的引入
        (5) 修辞法
        2. 汉、韩语新词语主要生成途径的比较分析
        (1) 借用
        外来词的借用
        在同一语言系统内的借用
        (2) 修辞造语
        比喻
        比拟
        借代
        夸张
        婉曲
        (3) 类推
第五章 近 15 年汉、韩语新词语词义类别变化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第一节 近15年汉、韩语新词语词义类别变化分析
        1. 2001年汉、韩语新词语词义类别变化分析
        2. 2005 年汉、韩语新词语词义类别变化分析
        3. 2009 年汉、韩语新词语词义类别变化分析
        4. 2010 年汉、韩语新词语词义类别变化分析
    第二节 近 15 年汉、韩语新词语词义类别比较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1. 政治方面汉、韩语新词语对比分析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2. 社会方面汉、韩语新词语对比分析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3. 军事方面汉、韩语新词语对比分析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4. 通信方面汉、韩语新词语对比分析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5. 经济方面汉、韩语新词语对比分析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6. 科技方面汉、韩语新词语对比分析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7. 医学方面汉、韩语新词语对比分析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8. 娱乐方面汉、韩语新词语对比分析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9. 生活方面汉、韩语新词语对比分析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10. 文化方面汉、韩语新词语对比分析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11. 地理方面汉、韩语新词语对比分析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12. 其他方面汉、韩语新词语对比分析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新词语词义类别比率与关注度的相对关系分析
第六章 中国和韩国社会的变化发展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
    第一节 中国社会的变化发展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
        1. 80 年代中国社会的变化发展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
        2. 90 年代中国社会的变化发展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
        3. 2000 年中国社会的变化发展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
        4. 2010 年中国社会的变化发展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
    第二节 韩国社会的变化发展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
        1. 80 年代韩国社会的变化发展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
        2. 90 年代韩国社会的变化发展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
        3. 2000 年代韩国社会的变化发展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
        4. 2010 年代韩国社会的变化发展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
    第三节 近 15 年中韩人民意识的变化和外来词新词语的产生
        1. 中韩人民意识的变化和外来词新词语的使用现状
        2. 通过新词语“酷”来看中韩两国人民的意识变化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9)全媒体时代传统纸媒的发展模式探索 ——以《文汇报》的客户端应用再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移动终端多元化
        1.1.2 读者时间碎片化
        1.1.3 传播方式全媒化
        1.1.4 传统纸媒瓶颈化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
第2章 传统纸媒的发展和新媒体的产生
    2.1 传统纸媒的发展
        2.1.1 传统报业发展
        2.1.2 传统期刊发展
    2.2 新媒体的产生
        2.2.1 互联网
        2.2.2 移动客户端应用
    2.3 传统纸媒与新媒体的比较
        2.3.1 传统纸媒的优势与劣势
        2.3.2 新媒体的优势与劣势
    2.4 全媒体的共融
第3章 以《文汇报》为代表的传统纸媒与新媒体合作的案例研究
    3.1 《文汇报》现状
        3.1.1 《文汇报》介绍
        3.1.2 《文汇报》与主流媒体的合作概况
    3.2 文汇报与新媒体合作中的问题所在
    3.3 文汇报与新媒体的探索性合作模式
        3.3.1 做更适合碎片时间的阅读工具
        3.3.2 与社交网站合作合作
        3.3.3 与知名网站合作
        3.3.4 与物联网合作
        3.3.5 新平台阅读器
第4章 文汇报客户端应用再设计
    4.1 文汇报现有客户端应用分析
    4.2 同类产品应用分析
        4.2.1 人民日报APP分析
        4.2.2 新民网APP分析
        4.2.3 东方早报APP分析
        4.2.4 网易新闻APP分析
        4.2.5 腾讯新闻APP分析
        4.2.6 ZAKER APP分析
        4.2.7 分析总结
    4.3 从用户体验的角度进行应用再设计
        4.3.1 针对人群定位和用户模型建立
        4.3.2 信息架构
        4.3.4 原型设计
        4.3.5 视觉效果设计
    4.4 设计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发展模式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10)社区居民对重大节事活动影响的感知研究 ——以杭州西博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创新点
2 居民节事活动感知研究的文献综述
    2.1. 节事活动研究文献综述
        2.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2 国外节事活动研究的相关研究
        2.1.3 国内节事活动相关研究
        2.1.4 节事活动研究的主要方法
    2.2 居民感知研究的文献综述
        2.2.1 旅游地居民主体和分类
        2.2.2 居民感知的主要研究
        2.2.3 居民对于重大节事活动的感知
        2.2.4 居民感知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
    2.3 居民对节事活动感知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2.3.1 居民对节事活动感知研究的理论
        2.3.2 居民对节事活动感知研究的方法
3 社区居民重大节事活动感知的理论假设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重大节事活动
        3.1.2 旅游感知和态度
        3.1.3 社区居民
    3.2 杭州西湖国际博览会概览
        3.2.1 西湖博览会发展历史
        3.2.2 西湖博览会的现状分析
        3.2.3 西湖博览会的成果和作用
    3.3 理论假设和模型
4 社区居民对西博会影响的感知研究与分析
    4.1 研究设计
        4.1.1 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回收
        4.1.2 分析方法和应用说明
    4.2 实证分析
        4.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2.2 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和信度分析
        4.2.3 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
5 结论和讨论
    5.1 研究结果和对策建议
        5.1.1 研究结果
        5.1.2 对策建议
    5.2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四、软件销售成为冬季书市最大亮点(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摄影书的历史流变及其设计美学研究[D]. 柳为. 江南大学, 2019(03)
  • [2]揭阳古城历史公共空间形态特征与保护策略研究[D]. 林冬娜.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3]苏州评弹与近代江南乡镇生活[D]. 郝佩林. 苏州大学, 2018(01)
  • [4]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情境化设计策略研究 ——以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为例[D]. 宋莹. 西北大学, 2017(02)
  • [5]基于BIM技术的成都市既有大中型商业建筑综合性改造研究[D]. 王永图.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1)
  • [6]美国儿童图书馆服务协会研究[D]. 邱维.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 [7]当代北京旅游空间研究[D]. 赵建彤. 清华大学, 2014(09)
  • [8]中韩新词语的对比研究(1994年-2010年)[D]. 俞永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12)
  • [9]全媒体时代传统纸媒的发展模式探索 ——以《文汇报》的客户端应用再设计为例[D]. 潘登. 华东理工大学, 2013(06)
  • [10]社区居民对重大节事活动影响的感知研究 ——以杭州西博会为例[D]. 李翠玲.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6)

标签:;  ;  ;  ;  ;  

软件销售成冬季图书市场最大亮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