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固磁稳定床研究进展

气液固磁稳定床研究进展

一、气-液-固磁稳定床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许彦达[1](2020)在《渣油加氢沸腾床冷模多相流的模拟与分析》文中指出近年来,面对石油资源的短缺、原油重质化程度越来越高、动荡的国际油价和燃油质量标准的不断升级以及日益严格的污染物排放要求的压力,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走渣油的深度加工、环境友好、产品清洁化的道路。本文利用商用CFD软件对STRONG沸腾床渣油加氢反应器在冷模条件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且提出了一种新的循环结构模型用来解析具有循环流动的液相停留时间分布曲线;进一步地,对现有反应器结构进行了改进和优化;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简单反应动力学和复杂反应动力学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1)气速增大和反应器结构改进对于改善流体的流动特性、液相混合特性和反应特性均具有积极意义。(2)液相速度增大可以明显改善液相的混合特性,但是对流动特性会产生不利影响。(3)颗粒直径增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液体混合特性,但是其对流体的流动特性和液相反应特性会产生不利影响。(4)气泡直径增加对于流体的流动特性、液相混合特性和反应特性均产生不利影响。

马可颖[2](2020)在《逆向流化床流动特性的研究》文中指出逆向流化床除了具有并流向上的传统流化床的优点外,还具有流速低、能耗少、易于重新流化、颗粒磨损少等优点,在生化、食品、环境、石化等领域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自行设计搭建了一套内径0.33 m、高3 m的中试规模逆向流化床装置及测试系统,详细研究了液-固逆向流化床和三相逆向流化床的流动特性。并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气体驱动的逆向流化床(Bubble-induced inverse fluidized bed,BIFB)的流型及其过渡、局部相含率和气泡动力学等流动特性,且建立了改进的流动模型。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可为该类反应器的设计放大和工业应用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在液-固逆向流化床的最小流化速度和膨胀特性的研究中,将本实验和文献中报道的关于最小流化速度的数据进行拟合,证明了Wen和Yu方程可较好地预测床层的最小流化速度。通过关联床层的膨胀率与Arm数和Rel数,建立了一个预测床层膨胀率的关联式。在三相逆向流化床中详细研究了流型及其过渡、床层膨胀和相含率等流动特性。根据实验结果构建了一个流型图(固定床区、过渡区、以及气体驱动、液体驱动和气-液共同作用的流化区)并得到了不同操作条件下床层的膨胀以及相含率的变化规律。在气体驱动的逆向流化床(BIFB)中系统研究了床层的流型及其过渡、流化率和相含率等基本流动特性。根据实验结果构建了BIFB的流型图(固定床区、过渡区、完全流化区和颗粒带出区)并定义了“流化率”的新概念以更好地描述流化质量。采用基于远心镜头照相技术的多相流测量仪,研究了BIFB的局部相含率、气泡的尺寸及上升速度等。通过图片分析得到了相含率的轴、径向分布规律。气泡尺寸在不同位置皆呈对数正态分布。气泡的平均尺寸在轴向上呈增加的趋势,在径向上分布较为均匀,但在边壁处有所下降。气泡的上升速度随气泡尺寸和表观气速的增大而增大。根据实验结果建立了预测BIFB体系中气泡上升速度的关联式。通过修正统一尾涡模型和气体扰动流体模型,建立了适合于BIFB体系的气体驱动的尾涡模型。基于修正的尾涡模型,建立了可分别预测BIFB体系内完全流化气速以及固含率(液含率)的关联式。

魏梦霞[3](2020)在《基于绿色化学理念下的油樟叶资源多级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油樟是我国四川宜宾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现今对油樟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于在采用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技术提取油樟精油上,水蒸气蒸馏提取技术具有能耗高、时间长、效率低等弊端。对油樟叶主要活性成分的利用主要集于在精油主要成分1,8-桉叶素,关于油樟叶资源其它活性成分的报道较少,特别是关于油樟叶的绿色化学可持续综合利用方面。因此本文以油樟叶为原料,对油樟叶资源主要活性成分进行了工艺创新性提取,包括油樟叶精油和油樟叶原花色素的方法创新性提取,精油和原花色素活性成分的创新性应用,以及对油樟叶精油提取剩余物利用,建立了绿色化学理念下的油樟叶资源多级综合利用工艺路线。提出了油樟精油新型提取方法,高固体系酶解预处理油樟精油微波制备方法(HSEMHD),根据酸水解和柱前衍生化分析油樟叶细胞壁多糖的糖基结构,结合酶活力大小,确定了高固体系混合酶组成为0.25%果胶酶+0.65%纤维素酶+0.05%半纤维素酶+1.05%木聚糖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得出了 HSEMHD最佳提取条件为:酶解体系高固含量为14%,茶皂素添加量为6 g/L,pH为5,酶解温度为323.15 K,酶解时间为6h,液料比为24.45 mL/g,微波辐照时间为27.41 min,微波辐照功率为540 W,该实验条件下,油樟精油得率为73.21±2.32 mg/g;对油樟精油GC-MS分析,发现HSEMHD提取油樟精油的主成成分1,8-桉叶素含量较高,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高固体系酶解预处理油樟叶过程,水资源消耗量较少,符合当今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天然高分子聚合物杜仲胶为新型壁材,以油樟精油为芯材,采用挤压法制备了两种杜仲胶-油樟精油缓释颗粒,包括挤出机3 mm挤出孔径制备所得的缓释颗粒(3-SRP)和7mm孔径制备所得缓释颗粒(7-SRP)。分析了 3-SRP和7-SRP外观形态,表观密度、载药量、包封率、热稳定性等;随时间变化,杜仲胶-油樟精油缓释颗粒的油樟精油累积释放率变化过程符合Avrami’s方程;在低温条件下(277.15 K和293.15 K),缓释颗粒的精油释放过程为扩散-限制释放和一级动力学释放相结合的释放过程,在高温条件下(333.15 K)为一级动力学释放过程;将缓释颗粒应用于西红柿储藏过程,对西红柿的品质特性进行动态监测,包括果实硬度和果肉硬度,可溶性果胶含量和非可溶性果胶含量,果胶甲脂酶(PME)活性和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发现缓释颗粒的加入有效的延缓了西红柿的品质下降趋势;经实验证明,缓释颗粒化油樟精油后,油樟精油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以天然高聚物杜仲胶为植物精油新型环保可降解壁材,制备所得精油缓释颗粒对精油具有较好的控释性,控释长效性,因此,天然高分子聚合物杜仲胶可广泛推广用作其它植物精油缓释颗粒的制备壁材。通过氯化氢催化法和置换反应制备了绿色溶剂甘氨酸乙酯硝酸盐([GlyC2]NO3)离子液体,以新型绿色安全[GlyC2]NO3离子液体为提取溶剂,采用微波辅助法同时提取了油樟叶低聚和高聚原花色素。对制备[GlyC2]NO3离子液体进行了 FTIR、DSC、1H-NMR分析;制备[GlyC2]NO3离子液体方法简单,操作性强,产物的收率和纯度较高;以2%[GlyC2]NO3离子液体用作油樟叶原花色素提取溶剂,当液料比为20 mL/g,微波功率为540 W,辐照时间为30 min,油樟叶低聚原花色素(OPC)和高聚原花色素(PPC)总得率为11.37±0.44 mg/g,提取液分级、纯化后,分离PPC和OPC的回收率分别为59.98%和40.02%,平均聚合度分别为2.49和12.48;70%乙醇与2%[GlyC2]NO3溶剂微波辅助提取油樟叶原花色素传质过程相似,因此[GlyC2]NO3离子液体有潜力作为乙醇的替代溶剂或助溶剂用于植物活性成分提取过程。以油樟叶低聚原花色素(OPC)为植物源有机还原剂,采用超声场连续流动微管反应装置制备纳米钯(PdNP)。确定了超声场连续流动微管反应制备PdNP的最佳方法:当OPC和Pd2+体积比为60:40,流速为1 mL/min,超声频率为45 kHz,功率为200 W,温度为333.15 K时,Pd2+转化量高达89.39%;制备所得PdNP结晶性良好,呈现不规则多面体形态,粒径为202.86±24.99 nm,纯度为80.94%;制备所得PdNP吸收和存储氢能力较强,对光催化降解染料甲基橙(MO)和次甲基蓝(MB)效果较好;以油樟叶OPC为植物源有机还原剂,采用超声场连续流动微管反应制备PdNP,制备过程连续可控,还原条件温和,无需添加其它还原剂,纳米颗粒稳定性好,制备PdNP纯度较高,有机还原制备PdNP光催化降解染料性能良好,经查阅国内外文献,无相同报道。分析油樟叶高聚原花色素(PPC)对染料的吸附行为。对影响PPC吸附的实验因素,以及吸附过程的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孔雀石绿(MG)初始浓度越高,温度越高,PPC对MG的单位平衡吸附量Qe越大;吸附过程为单层化学吸附,为自发的、吸热的、混乱程度增大的吸附过程;FTIR分析表明MG吸附于PPC表面主要依靠静电力(1586 cm-1)和氢键(3390 cm-1)作用;油樟叶PPC是一种良好的环境污染物吸附剂,该研究有效的拓展了油樟叶资源的高效多级综合利用领域。制备磁性修饰油樟叶提取剩余物多孔微粒(Fe3O4@CLR),并讨论了其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对染料的吸附行为。采用浸泡预处理结合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磁性吸附剂Fe3O4@CLR,表征分析结果表明Fe3O4@CLR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强大的磁场响应能力,较大孔隙率和比表面积;Fe3O4@CLR磁性粒子对MG的吸附过程为单层化学吸附,为自发的吸热的混乱程度增大的吸附过程;以N2-MG水溶液-Fe3O4@CLR磁性粒子为三相体系,采用气液固磁稳定流化床(MSFB)分析Fe3O4@CLR对染料的动态吸附行为,当MG上样浓度为500 mg/L,上样流速为8mL/min,Fe3O4@CLR磁性粒子的上样量为20 g,磁场强度为42.87 Oe,平衡时,Fe3O4@CLR对MG的吸附量可达201.07±10.05 mg/g;Fe3O4@CLR磁性微粒回收并重复使用多次后,仍对MG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磁性多孔结构吸附剂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可广泛推广应用于其它种类生物质酶解剩余物资源利用;吸附过程结合MSFB,在磁场中磁性吸附剂吸附后可实现较易分离,吸附剂可回收和再利用。本研究在油樟资源的应用领域率先强化了油樟叶资源的绿色化学应用,以化学过程和终端低排放、低污染为目标,实现了油樟叶中目标活性成分的高效分离及绿色化学应用,为油樟叶的高效多级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研究依据及技术支撑。

曹晴晴[4](2019)在《基于ERT的流化床气相分布测量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流化床是化工生产过程中用于气固、液固以及气液固多相介质之间进行质量、动量和热量传递的重要设备。研究气相持率的测量方法,对于深入理解流化床中流动和传质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电阻层析成像是一种基于电导率分布进行成像的技术,具有无辐射、响应速度快以及可视化等优势,可以为流化床内气相分布的测量提供一种有效方法。针对气液固三相流化床中气相分布的测量,本文根据气液固三相流化床的特点,在电压激励电流测量模式下进行了传感器的优化设计、数据采集系统的搭建以及对系统中存在的寄生电阻的研究。并研究分析具体的气相持率估计方法,最后在搭建的系统中进行了验证。主要工作如下:1、设计电压激励电流测量模式下电阻层析成像(Electrical Resistance Tomography with Voltage Excitation,ERTv)的传感器阵列。在仿真中分析电压激励下敏感场内电势分布的具体情况,并利用边界测量值强度、空间灵敏度均匀性和重构图像相关系数三个优化指标,对ERTv传感器阵列的电极占空比和电极轴向长度进行了优化设计。2、搭建一套基于LCR表的ERTv系统。该系统由LCR表施加电压激励,并收集各电极上的测量电流,通过LCR表中的自平衡电路,直接获取激励电极和测量电极之间的阻抗值。该系统中各通道的激励测量顺序由Arduino单片机通过控制模拟开关来实现。初步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已稳定工作,可获得精确的ERT测量数据。3、研究分析ERTv系统中的寄生电阻在背景电导率变化时对测量和成像的影响。在评估寄生电阻对重构图像的影响过程中,本文提出以寄生电阻与背景电导率的乘积为评价指标分析寄生电阻对重构图像的影响,得出当该指标小于3×10-2时,寄生电阻对系统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并给出寄生电阻与系统可测电导率范围的对应表。4、针对本文研究对象,在对常用气相持率估计方法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以实现气相持率分布测量为目标,研究了利用表示相对变化的动态重构图像和周边测量值估计截面绝对电导率分布的方法。最后,在气液两相和气液固三相静态实验初步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

董婷婷[5](2019)在《气-液-固微型流化床传质及用于巴豆酸制备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床径为3 mm的气-液-固微型流化床反应器的传质和化学反应性能进行了实验探究。以NaOH吸收CO2为模型反应,探究了气-液-固微型流化床的传质性能。在同一表观液速下,气-液-固微型流化床的液相体积传质系数和相界面积均随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增加,这是由于表观气速的增加,气含率和相界面积增加,增大了气相传质通量。在相同的气液速度比下,气-液-固微型流化床的液相体积传质系数随表观液速的增加而增加。这是因为表观液速的增加,强化了床内湍动,促进了相间传质。气-液-固微型流化床的液相体积传质系数比气-液微型鼓泡塔提高了约13.16%。三相微型流化床中固体颗粒的流化作用,大大加剧了床层扰动,提高了三相微型流化床反应器的液相传质系数。以Ag/Al2O3负载型催化剂选择性催化氧化巴豆醛为模型反应,研究了气-液-固微型流化床反应器的反应性能。40℃为本实验的最佳操作温度。较高的床层膨胀比、较大的催化剂颗粒尺寸下,巴豆醛转化速率较高,这主要是由于液体的停留时间延长导致的。巴豆酸的选择性只对温度变化敏感。在达到相同的转化率时,间歇搅拌釜反应器所需要的平均停留时间是三相微型流化床的45.5倍;三相微型流化床反应器的反应效能R是间歇搅拌釜反应器的约2.4倍。气-液-固微型流化床特征尺寸的减小,有效地减小了分子扩散的距离,流化颗粒和众多微小气泡的存在,提供了更高的相界面积,并有效增强了相间扰动,从而使三相微型流化床反应器的化学反应性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马永丽[6](2019)在《气-液-固三相流动体系的介尺度模型研究》文中认为气-液-固三相流化床在过程工业具有广泛的应用。但是,其内部多相流动结构的复杂性制约着该类反应器的科学设计放大、优化操作以及有效控制,有必要运用新的理论和方法对其进行模型化研究。本文采用基于能量最小多尺度(Energy-Minimization Multiscale,EMMS)原理的介科学方法,建立了描述气-液-固流化床内多相流动行为的全局、轴向以及径向分布的机理模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和预测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引入气泡和固体颗粒的加速度,建立了改进的气-液-固流化床流动行为全局数学模型。气泡与固体颗粒的加速度使得该模型能更加准确的预测相界面之间滑移速度和床层收缩现象。在低表观气速的拟稳态下,气泡加速度随操作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固体颗粒加速度则为0 m/s2;较高表观气速下的情况与之相反。在非稳定膨胀状态条件下,较大上升速度和加速度的小气泡和较小上升速度和加速度的大气泡沿轴向发生聚并。所建模型适用于,含有小(或轻)固体颗粒的气-液-固流化床的鼓泡流和聚并流区域。2)基于气泡尾涡对固体颗粒的夹带现象,建立了气-液-固膨胀床的轴向流动介尺度模型。该模型证明了气泡尾涡对固体颗粒的夹带是轴向非均匀结构的形成机制。尾涡脱落长度、尾涡与气泡的体积比,以及尾涡相和液-固拟均相的固含率比,随流动状况而变。在促进气泡长大的表观气、液速范围内,轴向过渡段长度随这两个表观速度的增大而增加。过渡段的起始点随表观液速的增加逐渐上移。3)考虑颗粒团的流动行为,建立了气-液-固循环流化床轴向流动介尺度模型,首次预测了膨胀流化模式/循环流化模式/液体输送模式之间过渡点。颗粒团相中固体颗粒的加速度受操作条件的明显影响,且其最大值可以指示过渡段长度的变化。在固体颗粒的饱和夹带点,固含率的轴向分布呈上稀下浓的“S”型结构;且稀相的起始点与操作条件有关。此外,伴随着气泡的长大,颗粒团逐渐形成。在拟稳态下,液-固相中固体颗粒加速度趋于-9.8 m/s2,气泡加速度为0 m/s2。4)基于流体剪应力的径向分布,建立了气-液-固流化床的径向流动介尺度模型,准确预测了环-核界面、气泡速度和尺寸最大值处的径向位置。固体颗粒的径向加速度为0 m/s2。单位质量固体颗粒所需的悬浮输送能可作为环-核径向位置的指示参数。

刘响,廖启江,张敏卿[7](2017)在《1,4-丁炔二醇加氢过程研究进展》文中指出1,4-丁炔二醇(BYD)加氢产物1,4-丁二醇(BDO)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工业上该加氢过程存在反应压力高、设备投资大、催化剂易失活等问题。本文综述了1,4-丁炔二醇加氢反应过程的特点,对比了不同BYD加氢工艺并分析了各工艺特点和面临的问题,回顾了Ni基、Pt基、Pd基加氢催化剂的开发进展,简述了新型加氢反应器的特点与研究进展。基于催化剂表面氢浓度对BYD加氢反应过程影响显着的特点,提出通过强化反应过程气液、液固传质效率对BYD加氢过程进行改进,以期降低反应压力。通过加入金属助剂和改变载体性质开发加氢催化剂,提高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最后总结展望了开发BYD低压加氢剂催化剂和低压加氢反应器的发展趋势,结合BYD加氢Ni基催化剂具有磁性的特点,提出磁场辅助流化床对BYD加氢过程的潜在应用前景。

孙宏伟,陈建峰[8](2011)在《我国化工过程强化技术理论与应用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化工过程强化技术被认为是解决化学工业"高能耗、高污染和高物耗"问题的有效技术手段,可望从根本上变革化学工业的面貌。经过多年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我国在化工过程强化技术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优势。本文综述了我国在超重力技术、膜过程耦合技术、微化工技术、磁稳定床技术、等离子体技术、离子液体技术、超临界流体技术、微波辐射技术等典型化工过程强化技术方面的进展。

黄业千[9](2010)在《固定化细胞磁稳定流化床反应器制备生物柴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柴油由于其良好燃料性能和环境友好特性,备受人们关注。现有制备生物柴油的细胞催化法还主要停留在实验室间歇生产上,真正要实现工业产业化还亟需配套的工业化反应器的研制突破以及成熟工艺路线的开拓。为此,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固定化细胞磁稳定流化床反应器连续化制备生物柴油技术。在磁性颗粒的制备上,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了纳米Fe3O4磁性微粒并进行了工艺优化,得到制备Fe3O4颗粒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Fe2+)/n(Fe3+)=1/1.8,碱性沉淀剂选用氨水,且氨水的滴速为15 mL/min,共沉淀时的pH值=10,熟化温度为60℃。制得的Fe3O4微粒粒径为11.5 nm,饱和磁化强度在72.1 emu/g以上。以该Fe3O4颗粒作为磁性基质,采用戊二醛交联壳聚糖制备了Fe3O4/CS复合微球,其最优条件为:Fe3O4与CS的质量比为1:0.8,0.5%戊二醛初交联,乳化剂的为10 g/L的Span 80和硬脂酸钙复合乳化剂,搅拌速度为1500 r/min。制备出的微球平均粒径为90μm,饱和磁化强度为27.4 emu/g。将该复合微球作为载体固定R. oryzae细胞制备了全细胞催化剂,将其用于催化废油脂转酯化,其最佳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油质量的10 %,反应温度35℃,pH值为6,含水率在5 %25 %之间。设计了多相磁稳定流化床反应器,该磁流化床电流强度与磁场强度之间的关系为H=9239I,整个流化床床层可视为均匀磁场。通过冷态实验,对比了Fe3O4/CS复合微球与聚氨酯泡沫(BSPs)和壳聚糖微球(Chitosan-MCB)的流化效果,Fe3O4/CS复合微球表现出较好的流化特性及操作稳定性,当处于磁稳态操作时,微球形成磁链,对气泡的消除作用效果最佳,床层最为稳定。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创新性的提出了以R. oryzae超顺磁性全细胞生物催化剂和四级串联磁流化床反应系统相结合的生物柴油连续化制备工艺。当采用磁稳态操作,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油质量的12 %,进料醇油摩尔比为0.75:l,进料流量为42.6 mL/min时,该系统催化废油脂转酯化的效率最高,经过连续反应后,最终甲酯产率达到85 %以上,该反应系统连续反应200 h后四级出口的甲酯产率仍在80 %以上。本研究所得结论为细胞催化及磁稳态流化床的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赵培忠,侯家涛,王助良[10](2008)在《磁流化床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介绍了磁流化床的操作形式、流体力学特性、传质传热特性及其在能源、环保、生物工程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并分析了该技术进一步应用所存在的问题。

二、气-液-固磁稳定床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气-液-固磁稳定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渣油加氢沸腾床冷模多相流的模拟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引言
    1.1 渣油加工处理技术现状
        1.1.1 溶剂脱沥青工艺
        1.1.2 延迟焦化
        1.1.3 流化焦化和灵活焦化
        1.1.4 渣油催化裂化
        1.1.5 渣油加氢裂化
    1.2 渣油加氢反应器研究现状
        1.2.1 三相流化床研究现状
        1.2.2 STRNG沸腾床研究现状
    1.3 沸腾床的流动特性与液相混合特性
        1.3.1 流动特性
        1.3.2 返混
        1.3.3 液相停留时间分布
    1.4 模拟方法
        1.4.1 CFD软件介绍
        1.4.2 CFD软件结构
        1.4.3 CFD工作方法
        1.4.4 CFD数值模拟流程
    1.5 课题内容与研究意义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STRONG沸腾床CFD传递模型与数值模拟方法
    2.1 物理模型
        2.1.1 STRONG沸腾床反应器结构及尺寸
        2.1.2 STRONG沸腾床反应器工作原理
    2.2 数学模型
        2.2.1 物理模型基本假定
        2.2.2 网格划分
        2.2.3 网格无关性检验
    2.3 主控方程及模拟方法
        2.3.1 CFD数值模拟方法和分类
        2.3.2 多相流模型的选取
    2.4 相间作用力模型的选取
        2.4.1 液固相之间的曳力
        2.4.2 气液相之间的曳力
        2.4.3 气固相之间的曳力
    2.5 湍流方程
    2.6 壁面函数的选取
    2.7 控制方程总结
    2.8 附加条件
    2.9 计算稳定判据
    2.10 松弛因子的设定
    2.11 计算时间步长的设定
    2.12 模型验证
    2.1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STRONG沸腾床数值模拟与流动和混合特性分析
    3.1 研究目的
    3.2 沸腾床内流体流动过程分析
        3.2.1 真实反应器内流体流动过程
        3.2.2 数值模拟结果
    3.3 流体力学分析
        3.3.1 整体流体力学分析
        3.3.2 反应器流线与三相分离器流动特性分析
    3.4 操作参数对沸腾床流动特性的影响
        3.4.1 气相速度增加(u_G=0.03m/s)对反应器内流动特性的影响
        3.4.2 液相速度增大(u_L=0.02m/s)对流动特性的影响
        3.4.3 固体颗粒直径增加(d_p=0.2mm)对反应器内流动状态的影响
        3.4.4 气泡直径增大(d_B=0.03mm)对沸腾床内流动特性的影响
    3.5 停留时间分布曲线的测定方法
        3.5.1 停留时间分布曲线数值模拟方法
        3.5.2 液相停留时间分布曲线的测定
    3.6 停留时间分布理论的应用
    3.7 循环结构分析
        3.7.1 循环结构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的频域推导
        3.7.2 循环结构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的时域推导
        3.7.3 循环流结构传递函数的分析
        3.7.4 不同情况循环结构传递函数的推导
    3.8 液相停留时间分布的表征
        3.8.1 标准操作条件下液相停留时间分布曲线
        3.8.2 气相速度增大(u_G=0.03m/s)对液相停留时间分布的影响
        3.8.3 液相速度增加(u_L=0.02m/s)对液相停留时间分布的影响
        3.8.4 固体颗粒直径增加对(d_p=0.2mm)液相停留时间分布曲线
        3.8.5 气泡直径增加(d_B=0.03mm)对液相停留时间分布曲线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沸腾床反应器的结构改进与优化以及反应特性分析
    4.1 研究目的
    4.2 设置“Y”型轴向挡板对沸腾床反应器流动特性和混合特性的影响
        4.2.1 “Y”型挡板对沸腾床反应器轴向、径向分率的影响
        4.2.2 “Y”型挡板对沸腾床内气液固三相体积分率分布的影响
        4.2.3 “Y”型挡板对沸腾床流线的影响
        4.2.4 “Y”型挡板对沸腾床液相停留时间分布的影响
    4.3 设置“八”型轴向挡板对沸腾床流动特性和混合特性的影响
        4.3.1 “八”字型挡板对沸腾床内轴向、径向体积分率的影响
        4.3.2 “八”字型挡板对沸腾床内气液固三相体积分率分布的影响
        4.3.3 “八”字型挡板对沸腾床流线的影响
        4.3.4 “八”字型挡板对沸腾床液相停留时间分布的影响
    4.4 STRONG渣油加氢沸腾床反应器反应特性分析
        4.4.1 简单反应动力学条件下反应特性分析
        4.4.2 复杂反应动力学条件下反应特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论文发表
作者及导师简介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2)逆向流化床流动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液-固逆向流化床
        1.2.1 流型
        1.2.2 最小流化速度
        1.2.3 床层的膨胀
        1.2.4 床层空隙率
    1.3 三相逆向流化床
        1.3.1 流型
        1.3.2 压降
        1.3.3 最小流化液(气)速
        1.3.4 床层的膨胀
        1.3.5 相含率
        1.3.6 气泡的尺寸和上升速度
    1.4 气体驱动的逆向流化床
    1.5 本章小结
        1.5.1 存在的问题
        1.5.2 本文研究的目标、思路和内容
        1.5.3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装置
    2.2 设备及分析仪器
    2.3 实验材料
    2.4 测试仪器
        2.4.1 压力(差)传感器
        2.4.2 IPE-多相流测量仪
第三章 液-固逆向流化床的流动特性
    3.1 引言
    3.2 实验装置与操作过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最小流化速度
        3.3.2 最小流化速度的关联式
        3.3.3 床层的膨胀
        3.3.4 床层的空隙率
        3.3.5 预测床层的膨胀的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相逆向流化床的流动特性
    4.1 引言
    4.2 实验装置及操作过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流型
        4.3.2 压降
        4.3.3 流型转变速度
        4.3.4 床层的膨胀
        4.3.5 相含率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气体驱动的逆向流化床的基本流动特性
    5.1 引言
    5.2 实验装置及操作过程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实验观察
        5.3.2 流型转变速度
        5.3.3 流型图
        5.3.4 流化率
        5.3.5 平均相含率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气体驱动的逆向流化床的局部相含率
    6.1 引言
    6.2 实验装置及操作过程
    6.3 图片处理方法
    6.4 结果与讨论
        6.4.1 气泡浓度的波动
        6.4.2 不同表观气速下固含率的轴向分布
        6.4.3 完全流化区相含率的轴向分布
        6.4.4 气含率的径向分布
        6.4.5 固含率的径向分布
        6.4.6 液含率的径向分布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气体驱动的逆向流化床的气泡流动特性
    7.1 前言
    7.2 实验装置及操作过程
    7.3 图片的处理方法
    7.4 结果与讨论
        7.4.1 单气泡尺寸的分布
        7.4.2 不同轴、径向位置的气泡平均尺寸
        7.4.3 气泡的上升速度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气体驱动的逆向流化床的模型构建
    8.1 引言
    8.2 模型的建立
        8.2.1 相含率
        8.2.2 完全流化气速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9.1 结论
    9.2 建议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附录A
    附录B
致谢

(3)基于绿色化学理念下的油樟叶资源多级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油樟起源和地理分布
    1.2 油樟叶成分研究进展
        1.2.1 精油
        1.2.2 原花色素
        1.2.3 其它成分
        1.2.4 提取剩余物
    1.3 植物精油的提取方法
        1.3.1 传统提取方法
        1.3.2 新型提取方法
        1.3.3 酶预处理提取
        1.3.4 酶在高固体系中的应用
    1.4 植物精油缓释材料
        1.4.1 植物精油缓释材料的用途
        1.4.2 植物精油缓释材料在果蔬储藏中的应用
        1.4.3 植物精油缓释材料的制备方法
        1.4.4 杜仲胶(反式聚异戊二烯)作为缓释壁材的可行性
    1.5 原花色素提取
        1.5.1 传统提取方法
        1.5.2 新型提取方法
        1.5.3 提取溶剂
    1.6 低聚原花色素作为生物还原剂的应用
        1.6.1 纳米贵金属催化作用
        1.6.2 低聚原花色素用于纳米贵金属制备
        1.6.3 连续流微管反应
    1.7 高聚原花色素作为染料吸附材料的应用
        1.7.1 染料水污染处理现状
        1.7.2 天然有机吸附材料在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7.3 磁稳定床及磁性生物吸附剂
    1.8 绿色清洁化学过程
    1.9 研究背景内容及意义
        1.9.1 研究背景
        1.9.2 研究内容
        1.9.3 研究意义
2 高固体系辅助酶解预处理及油樟精油微波法制备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酶活力测定
        2.2.2 柱前衍生化测定油樟叶细胞壁多糖的糖基结构
        2.2.3 高固体系酶解预处理油樟精油微波法制备
        2.2.4 实验优化设计
        2.2.5 GC-MS分析油樟精油组成
        2.2.6 提取动力学分析
        2.2.7 混合酶回收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单因素结果分析
        2.3.2 PBD筛选影响显着因素
        2.3.3 BBD优化最佳条件
        2.3.4 验证实验
        2.3.5 酶的回收利用
        2.3.6 提取动力学分析
        2.3.7 GC-MS精油成分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杜仲胶-精油缓释颗粒的制备、表征及控释效果
    3.1 实验材料和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试剂
        3.1.3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杜仲胶-油樟精油缓释颗粒制备
        3.2.2 油樟精油GC-MS成分分析
        3.2.3 1,8-桉叶素标准曲线绘制
        3.2.4 缓释颗粒物化性能分析
        3.2.5 缓释颗粒表征
        3.2.6 缓释效果分析
        3.2.7 缓释颗粒果蔬储藏中的应用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精油成分GC-MS分析
        3.3.2 缓释颗粒物理参数分析
        3.3.3 缓释颗粒表征
        3.3.4 缓释特性
        3.3.5 缓释颗粒在果蔬储藏中的应用
    3.4 本章小结
4 氨基酸酯离子液体微波提取油樟低聚和高聚原花色素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试剂
        4.1.3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氨基酸酯离子液体的制备
        4.2.2 离子液体表征
        4.2.3 离子液体提取油樟叶原花色素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离子液体表征
        4.3.2 影响因素分析
        4.3.3 不同功率下的提取动力学分析
        4.3.4 不同提取方法下的提取动力学比较
    4.4 原花色素分级和聚合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低聚原花色素为还原剂超声场连续流动微管反应制备纳米钯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试剂
        5.1.3 实验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超声场连续流动微管反应装置
        5.2.2 超声场连续流动微管反应制备纳米钯
        5.2.3 钯离子转化率的定量测定
        5.2.4 纳米钯制备影响因素分析
        5.2.5 超声连续制备纳米钯的表征
        5.2.6 纳米钯光催化降解染料特性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制备纳米钯的影响因素分析
        5.3.2 纳米钯制备机理分析
        5.3.3 制备所得纳米钯的表征
        5.3.4 纳米钯光催化降解染料效果分析
        5.3.5 纳米钯光催化降解染料机理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高聚原花色素对染料的吸附作用
    6.1 实验材料与仪器
        6.1.1 实验材料
        6.1.2 实验试剂
        6.1.3 实验仪器
    6.2 实验方法
        6.2.1 高聚原花色素吸附染料影响因素分析
        6.2.2 吸附过程分析
        6.2.3 吸附前后高聚原花色素表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影响因素分析
        6.3.2 吸附过程分析
        6.3.3 PPC吸附前后表征
        6.3.4 吸附机理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油樟叶提取剩余物的磁修饰及对染料的吸附作用
    7.1 实验材料与仪器
        7.1.1 实验材料
        7.1.2 实验试剂
        7.1.3 实验仪器
    7.2 实验方法
        7.2.1 磁修饰油樟叶提取剩余物的制备过程
        7.2.2 磁修饰油樟叶提取剩余物的表征
        7.2.3 气液固磁稳定床冷模实验
        7.2.4 MSFB实验操作
        7.2.5 磁性吸附剂的回收及重复利用
    7.3 结果与讨论
        7.3.1 静态吸附过程
        7.3.2 吸附等温线
        7.3.3 吸附动力学
        7.3.4 吸附过程热力学分析
        7.3.5 动态吸附过程
        7.3.6 磁修饰油樟叶提取剩余物表征
        7.3.7 磁修饰油樟叶提取剩余物的回收及重复利用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基于ERT的流化床气相分布测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气液固三相流化床
        1.1.2 气液固三相流化床测试技术
    1.2 电阻层析成像技术国内外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电阻层析成像理论基础
    2.1 正问题描述
    2.2 有限元方法
    2.3 逆问题描述
第三章 传感器阵列优化设计
    3.1 优化指标的选取
    3.2 电极占空比的优化
    3.3 电极轴向长度的优化
    3.4 传感器综合设计
    3.5 电极的安装
第四章 ERTv系统的搭建及寄生电阻的研究
    4.1 ERTv系统的搭建
    4.2 寄生电阻的存在及影响
        4.2.1 寄生电阻的仿真
        4.2.2 寄生电阻对测量的影响
    4.3 寄生电阻在不同背景电导率下的影响情况
    4.4 实际系统适用电导率测量范围预测
第五章 气相持率的测量
    5.1 常用气相持率估计方法
        5.1.1 基于重构图像灰度值的相持率估计
        5.1.2 基于边界测量数据估计法
        5.1.3 基于Maxwell模型法的相持率估计
        5.1.4 小结
    5.2 气相持率分布的研究
        5.2.1 绝对电导率值的分布
        5.2.2 不同的区域气相持率下的气相持率估计
    5.3 静态实验气相持率估计
        5.3.1 气液两相静态实验
        5.3.2 气液固三相静态实验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气-液-固微型流化床传质及用于巴豆酸制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微型流化床的流体力学特性
        1.2.1 气-固和液-固微型流化床的流体力学特性
        1.2.2 气-液-固微型流化床的流体力学特性
    1.3 微型反应器的传质特性
        1.3.1 微通道反应器的传质特性
        1.3.2 微型流化床的传质特性
    1.4 微型流化床的反应性能
        1.4.1 气-固和液-固微型流化床的反应性能
        1.4.2 气-液-固微型流化床内的反应性能
    1.5 巴豆醛氧化制备巴豆酸反应
        1.5.1 巴豆酸性质及应用
        1.5.2 巴豆醛氧化制备巴豆酸的方法
    1.6 本章小结及本文工作内容和创新点
        1.6.1 本章小结
        1.6.2 本文工作内容
        1.6.3 本文工作创新点
第2章 气-液-固微型流化床传质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及设备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2.3 实验装置及流程
        2.3.1 气-液-固微型流化床床体结构
        2.3.2 气-液-固微型流化床NaOH溶液吸收CO_2 实验操作流程
        2.3.3 NaOH溶液吸收CO_2 模型反应理论
        2.3.4 NaOH溶液中CO_2 浓度与p H值的关系
    2.4 气-液微型鼓泡塔NaOH溶液吸收CO_2 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
        2.4.1 表观气速对传质性能的影响
        2.4.2 表观液速对传质性能的影响
    2.5 气-液-固微型流化床NaOH溶液吸收CO_2 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
        2.5.1 表观气速对传质性能的影响
        2.5.2 表观液速对传质性能的影响
    2.6 气-液-固微型流化床与气-液微型鼓泡塔的传质性能比较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气-液-固微型流化床反应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3.3 催化剂的表征
        3.3.1 载体Al_2O_3 与催化剂Ag/Al_2O_3的TEM表征
        3.3.2 载体Al_2O_3 与催化剂Ag/Al_2O_3的XRD表征
        3.3.3 载体Al_2O_3 与催化剂Ag/Al_2O_3的BET分析
    3.4 气-液-固微型流化床的床体结构以及实验操作流程
        3.4.1 气-液-固微型流化床的床体结构
        3.4.2 气-液-固微型流化床反应器巴豆醛催化氧化实验操作流程
    3.5 气-液-固微型流化床巴豆醛催化氧化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
        3.5.1 温度对巴豆醛转化率和巴豆酸选择性的影响
        3.5.2 床层膨胀比对巴豆醛转化率和巴豆酸选择性的影响
        3.5.3 催化剂颗粒尺寸对巴豆醛转化率的影响
        3.5.4 表观气速对巴豆醛转化率的影响
        3.5.5 气-液-固微型流化床反应器与间歇搅拌釜反应器的性能比较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气-液-固三相流动体系的介尺度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气-液-固流化床内的流体力学的实验考察
        1.1.1 非侵入式测量技术
        1.1.2 侵入式测量技术
    1.2 气-液-固流动体系的计算流体动力学研究
    1.3 气-液-固流动系统的多尺度结构
        1.3.1 流型分布
        1.3.2 轴径向结构特点及机理建模
    1.4 气-液-固流化床的全局机理模型研究
        1.4.1 基于气泡尾涡结构与流动行为特点的机理模型
        1.4.2 基于气泡与颗粒运动行为的机理模型
        1.4.3 基于流型的机理模型
        1.4.4 基于介科学的EMMS原理的机理模型
    1.5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1.5.1 亟待解决的问题
        1.5.2 本课题研究内容
        1.5.3 本课题难点
        1.5.4 本课题创新点
第2章 气-液-固流化床的全局流动的实验以及模型研究
    2.1 引言
    2.2 气-液-固膨胀床的实验开展
        2.2.1 实验装置流程和测试方法
    2.3 气-液-固流化床三相流动行为的改进EMMS模型建立
        2.3.1 模型建立步骤
        2.3.2 模型假设
        2.3.3 三相流化床内流动结构的尺度分解
        2.3.4 守恒方程的建立
        2.3.5 气泡尺寸的约束条件
        2.3.6 目标函数建立
    2.4 模型求解
    2.5 结果与讨论
        2.5.1 气-液-固膨胀床
        2.5.2 气-液-固循环流化床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气-液-固三相膨胀床轴向流动介尺度模型
    3.1 引言
    3.2 轴向流动介尺度模型的建立
        3.2.1 气-液-固膨胀床的轴向流区分解
        3.2.2 模型假设
        3.2.3 气-液-固膨胀床的尺度分解
        3.2.4 气-液-固膨胀床底部密相主体区的流体力学特性
        3.2.5 轴向流动介尺度模型的动量方程
        3.2.6 轴向流动介尺度模型的连续性方程
        3.2.7 气泡尾涡的轴向流动行为
        3.2.8 模型约束条件
        3.2.9 轴向流动介尺度模型的目标函数
    3.3 模型求解
    3.4 结果与讨论
        3.4.1 轴向流动介尺度模型对三相膨胀床1的轴向流动参数的预测
        3.4.2 表观液速对三相膨胀床1的轴向结构的影响
        3.4.3 表观气速对三相膨胀流化床2的轴向结构的影响
        3.4.4 尾涡夹带模型参数与三相膨胀床中的操作条件的的关系
        3.4.5 三相膨胀流动系统3的流动结构
        3.4.6 大(或重)固体颗粒的流化床的轴向流动结构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气-液-固循环流化床轴向流动介尺度模型
    4.1 引言
    4.2 气-液-固循环流化床轴向流动介尺度模型建立
        4.2.1 三相循环流化系统多尺度分解
        4.2.2 轴向流动介尺度模型的平衡方程
        4.2.3 模型约束条件
        4.2.4 轴向流动介尺度模型的目标函数
        4.2.5 颗粒团的轴向行为
    4.3 模型求解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气-液-固循环流化床系统1的轴向流动行为
        4.4.2 气-液-固流动系统2的流动参数的轴向分布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气-液-固流化床径向流动介尺度模型的初步研究
    5.1 引言
    5.2 气-液-固三相流化床径向流动介尺度机理模型建立
        5.2.1 三相流动系统的主导机制以及模型假设
        5.2.2 气-液-固流化床中的流动结构的多尺度分解
        5.2.3 剪应力方程的推导
        5.2.4 动量与连续性方程的推导
        5.2.5 气泡及其尾涡的流动特性的数学描述
        5.2.6 模型约束条件
        5.2.7 目标函数
    5.3 模型求解
    5.4 结果与讨论
        5.4.1 表观气速对径向结构的影响
        5.4.2 表观液速对径向结构的影响
        5.4.3 颗粒循环速度对径向结构的影响
        5.4.4 操作条件对气泡与颗粒加速度径向分布的影响
        5.4.5 悬浮输送能的径向分布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附录F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7)1,4-丁炔二醇加氢过程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1, 4-丁炔二醇加氢反应过程
2 BYD制备BDO工艺
3 1, 4-丁炔二醇加氢催化剂
    3.1 Ni基催化剂
    3.2 Pt基催化剂
    3.3 Pd基催化剂
4 1, 4-丁炔二醇加氢反应器
    4.1 循环反应器
    4.2 毛细管反应器
    4.3 降膜反应器
5 结语与展望

(9)固定化细胞磁稳定流化床反应器制备生物柴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生物柴油制备方法
        1.2.1 酶法生产生物柴油研究进展
        1.2.2 酶法生产生物柴油的反应器研究进展
    1.3 固定化技术概述
        1.3.1 细胞固定化载体
        1.3.2 细胞固定化方法
    1.4 磁流化床研究进展
    1.5 本课题的意义及内容
第二章 纳米磁性颗粒的制备与表征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主要实验材料
        2.1.2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Fe_30_4纳米磁性颗粒的制备
        2.2.2 Fe_30_4磁性微粒的结构分析与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反应条件对磁性Fe_30_4颗粒的影响
        2.3.2 磁性Fe_30_4颗粒的性能表征
    2.4 小结
第三章 磁性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磁稳定流化床的冷态实验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1.1 主要实验材料
        3.1.2 主要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磁性Fe_30_4/CS复合微球的制备
        3.2.2 样品的结构分析与性能测试
        3.2.3 磁稳定流化床冷态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工艺条件对Fe3O4/CS磁性微球的影响
        3.3.2 磁性壳聚糖微球的表征
        3.3.3 磁稳定流化床冷态实验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全细胞催化剂用于制备生物柴油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1.1 主要实验材料
        4.1.2 主要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菌体生长曲线的测定
        4.2.2 超顺磁性全细胞催化剂的制备
        4.2.3 废油脂的物理化学特性分析
        4.2.4 废油脂的转酯化反应
        4.2.5 产物的鉴定与分析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R. oryzae的生长特性
        4.3.2 废油脂的物理化学特性
        4.3.3 产物鉴定
        4.3.4 催化剂用量、温度、pH值、含水率对反应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磁稳态流化床生物反应器连续化制备生物柴油实验研究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1.1 主要实验材料
        5.1.2 主要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磁稳态流化床生物反应器系统的运行
        5.2.2 产物的定量分析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5.3.1 床体操作特性对产率的影响
        5.3.2 磁流化床运行的工艺优化
    5.4 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气-液-固磁稳定床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渣油加氢沸腾床冷模多相流的模拟与分析[D]. 许彦达.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2]逆向流化床流动特性的研究[D]. 马可颖. 天津大学, 2020(01)
  • [3]基于绿色化学理念下的油樟叶资源多级利用研究[D]. 魏梦霞.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4]基于ERT的流化床气相分布测量方法研究[D]. 曹晴晴. 天津大学, 2019
  • [5]气-液-固微型流化床传质及用于巴豆酸制备的研究[D]. 董婷婷. 天津大学, 2019(06)
  • [6]气-液-固三相流动体系的介尺度模型研究[D]. 马永丽. 天津大学, 2019(06)
  • [7]1,4-丁炔二醇加氢过程研究进展[J]. 刘响,廖启江,张敏卿. 化工进展, 2017(08)
  • [8]我国化工过程强化技术理论与应用研究进展[J]. 孙宏伟,陈建峰. 化工进展, 2011(01)
  • [9]固定化细胞磁稳定流化床反应器制备生物柴油研究[D]. 黄业千. 天津大学, 2010(02)
  • [10]磁流化床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 赵培忠,侯家涛,王助良. 能源研究与利用, 2008(04)

标签:;  

气液固磁稳定床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