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T型恢复系R16的选育与遗传改良

小麦T型恢复系R16的选育与遗传改良

一、小麦T型恢复系R16的选育及其遗传改良(论文文献综述)

王掌军,姚明明,余慧霞,王彦青,李清峰,刘凤楼,刘彩霞,张双喜,张晓岗,刘生祥[1](2021)在《宁春4号×河东乌麦F2∶5家系遗传图谱构建与籽粒蛋白质性状QTL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适应宁夏回族自治区小麦绿色优质高效品种选育和产业提质增效的需求,以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杂交后代的248个F2∶5家系为材料,对其进行遗传图谱构建与籽粒蛋白质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QTL)分析,以期为该地区小麦蛋白质性状遗传改良提供育种中间材料和QTL。结果表明:用197个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标记构建了包括小麦21条染色体的分子遗传图谱,总长度为2 342.63 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11.89 cM;蛋白质性状在F2∶5家系出现较大分离,粗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的群体平均值(分别为14.49%、30.96%)介于双亲该性状之间,稳定时间的群体平均值(10.86 min)均超过高亲;粗蛋白质含量、稳定时间、湿面筋含量的超中亲比例分别达50.81%、77.82%、50.00%,超高亲比例分别达21.77%、59.27%、22.98%;籽粒蛋白质性状3个指标间均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利用22个标记共检测到36个籽粒蛋白质QTL,分别为14个粗蛋白质含量QTL、6个稳定时间QTL和16个湿面筋含量QTL,涉及1A、2A、3A、5A、7A、1B、2B、6B、1D、2D、3D、4D、5D、6D、7D等15条染色体,36个QTL的连锁系数(LOD值)最大为14.9,表型贡献率为3%~6%,加性效应为-1.71~1.17,有11个标记所在的位点存在籽粒蛋白质性状QTL富集区。

刘妍[2](2018)在《普通小麦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及其杂交F2代遗传性状和分子标记分析》文中提出由于长期的人工选择与栽培,使小麦大量优异基因丢失,导致当今栽培小麦遗传基础日趋狭窄、脆弱,不能适应稳产、优质及抗病的需要。发掘可利用的种质资源,通过小麦品种间杂交,将优异基因聚合,在后代中选育优良的重组类型并培育出优良品种,对拓宽栽培小麦的遗传变异范围、丰富其遗传基础、及对其综合性状进行遗传改良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遗传性状和分子标记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配制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I和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II的正反交组合,结合表型与分子标记分析,在F2代中鉴定高产、优质、抗病的类型。取得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农艺和品质性状分析①两亲本农艺性状分析表明:宁春4号的株高适中(平均为86.25 cm,下同)、穗长较长(10.63 cm)、穗粒重和千粒重较高(1.69g和40.18 g),河东乌麦II小穗数和结实小穗数较多(20.56个和18.74个),河东乌麦I经济系数较高(0.42),河东乌麦(I和II)的有效穗远高于宁春4号(6.15个)。而在F2群体各农艺性状指标均出现较大分离,达到极显着水平,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I杂交F2群体中,小穗数、经济系数和有效穗的超中亲比例分别达55.31%、78.02%、70.33%,超高亲比例分别达41.39%、68.86%、44.69%;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II杂交F2群体中,经济系数和有效穗的超中亲比例分别达78.55%、80.06%,超高亲比例分别达75.23%、57.40%。②两亲本品质性状分析表明: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I和II)均为中硬麦,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和沉降值平均值分别为:河东乌麦I(17.46%、39.61%、57.20 mL)>河东乌麦 II(13.74%、27.86%、21.44 mL)>宁春 4 号(13.07%、24.41%、20.53 mL),而宁春4号的饱满指数较大(0.71)、面团稳定时间较长(9.45 min),河东乌麦I的吸水率、淀粉糊化终值温度较大(60.0%、58.6℃,河东乌麦II面团形成时间较长(2.82min)。而在F2群体各品质性状指标变异幅度大,均达到极显着水平,分布范围呈连续正态分布,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II杂交F2群体中,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和沉降值的超中亲比例分别达84.52%、92.46%、99.60%,超高亲比例分别达82.94%、90.48%、99.60%。③农艺、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效穗和小穗数分别与穗粒数和穗粒重呈极显着正相关;经济系数与穗粒数和穗粒重的呈极显着正相关,而与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和沉降值呈极显着负相关;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和沉降值互为极显着正相关。(2)抗病性鉴定宁春4号表现为田间中感白粉病(病级为5~6)、中感条锈病(3级,病情指数平均为45.28)和叶锈病(3级,45.41);而河东乌麦表现为田间高抗白粉病(1~2级)、中抗条锈病(2级,28.33)和叶锈病(2级,28.75)。在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I杂交F2群体中,分别有20.89%、16.85%、15.39%的单株表现为中抗至高抗白粉病、条锈病和叶锈病,12.45%同时表现出抗条锈病和叶锈病,16.12%同时表现出抗白粉病和条锈病,15.02%同时表现出抗白粉病和叶锈病,12.45%同时表现出抗白粉病、条锈病和叶锈病;在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II杂交F2群体中,分别有20.54%、16.32%、15.71%的单株表现为中抗至高抗白粉病、条锈病和叶锈病,16.31%同时表现出抗条锈病和叶锈病,15.71%同时表现出抗白粉病和条锈病,14.50%同时表现出抗白粉病和叶锈病,9.97%同时表现出抗白粉病、条锈病和叶锈病。(3)分子标记分析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I和II)均携带有基因Wx-Ala/b、Wx-Bla/b Wx-D1a/b、Dy12、Pm2、Pm4、Pm6、Sr31,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Ⅰ还携带有基因BX17,河东乌麦(I和II)携带有基因Pm16、Yr2和抗赤霉病基因QFhs.ndsu-3BS,宁春4号携带有基因Psy-A1;在F2群体604个单株中,有72.02%携带基因QFhs.ndsu-3BS、72.02%携带基因Pm16、88.41%携带基因Psy-A1、59.60%携带基因Yr2;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II杂交331个F2单株中有70.39%携带基因BX7。同时,筛选了在亲本上具有多态性的SSR标记127个、ISSR标记7个,多态性比率分别为17.00%和7.00%,利用其中在宁春4号和河东乌麦(I和II)上多态性稳定的49个SSR标记,对F2群体进行分析,共检测到89个微效QTL位点(包含23个标记),分布在染色体 2A、4A、5A、1B、2B、3B、5B、7B、5D、6D、7D 上,加性效应为-2.95~1.92,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2%~9%。(4)F2群体单株评价鉴定出农艺性状优异的单株49个,品质性状突出的单株79个,对白粉病、条锈病和叶锈病均表现抗病的单株67个,其中,单株1-203、1-234综合性状表现优异。

冯艳莉[3](2017)在《旱地小麦品种铜麦6号的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选育高产抗旱节水型小麦新品种,是长期以来旱地小麦品种选育的主要目标。目前旱地小麦生产中,农民普遍重施化肥轻视有机肥。长期持续下去,土壤有机质下降,土壤瘠薄、生产能力降低,直接影响小麦单产提高,总产的稳定性。本文在前期研究工作基础上,采用常规育种方法,选用遗传背景不同的亲本材料,组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杂交组合,创造高水平的优良变异,增加分离世代群体量,扩大杂交后代遗传变异幅度,确保优质变异的充分表现,选育抗逆性更强的旱地小麦新品种的同时,研究其高效施肥技术,探索并实践有效的新品种推广方式。得出以下结论:1.选用遗传背景不同的亲本材料,采用常规杂交的方法,选育出对条锈病免疫、高抗白粉病和中抗赤霉病的节水型旱地小麦新品种铜麦6号,在两年区试14点次中,13点次增产,平均产量5179.5kg/hm2,比对照晋麦47增产4.9%。2.多点多年施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与化肥配施比常规施肥处理有显着的增产效果,增产585kg/hm2,增幅12.0%;在传统施肥水平下,同时提高氮磷钾水平可显着提高产量,增产8.7%17.7%,如果氮肥水平不变,增加磷和钾,产量变化不大,增产-0.5%2.6%;筛选出铜麦6号最佳施肥方案为纯N150 kg/hm2,P2O5 75 kg/hm2,K2O30.0 kg/hm2,最佳的氮:磷:钾的比例为1:0.5:0.2。3.平衡施肥具有十分显着的增产效果。铜麦6号具有较大的品种丰产潜力,大田表现抗逆性和抗倒伏能力强、抗病性突出、耐旱性优于目前生产上主推品种。当生产条件适宜,良种良法配合得当,可以获得更高的产量。同时增施磷钾肥增产38.4%35.1%,同时增加氮磷钾增产幅度达到89.5%116.9%。当良法配合得当,铜麦6号最高产量可达10141kg/hm2,创陕西省旱地小麦小面积单产最高纪录。4.铜麦6号的推广,采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示范农户+种业企业”联合的组织方式,建设“百亩核心示范田+千亩示范方+万亩示范片”的示范引领推广方法,“主推品种+配套技术+主体培训”新技术组装配套推广手段,实现了“育繁推”一体化,构建起从供种到种植、到生产多方共赢的平台。这种方式,有利于新品种的快速推广。

张自阳[4](2010)在《小麦温敏核雄性不育系BNS育性转换规律及其恢复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应用于杂交小麦生产,前提是明确其育性转换规律和界定其育性转换临界值。同时,研究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恢复特性,又对选育恢复系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本研究以温敏核雄性不育小麦BNS为材料,通过田间分期播种试验和人工气候箱定温定光试验对BNS育性转换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BNS具有不育彻底,转换彻底的特性,育性变化趋势为:“完全败育-半不育-完全可育”。低温是引起BNS育性发生转换的主要因素,表现为低温不育高温可育。(2)BNS感受低温的敏感部位为发育的幼穗。(3)BNS育性转换敏感期为抽穗前5~18 d,即雌雄蕊分化期至四分体形成期。(4)在温度敏感期内,最低温度低于8℃时BNS表现彻底不育,最低温度8~12℃是育性转换温度,结实率在0.1%~42%之间,最低温度高于12℃时表现完全可育,结实率在42%以上。在豫北地区9月23日-10月17日播种BNS稳定表现彻底不育,可以用于生产杂交种;11月18日以后播种均表现完全可育,可以自交繁殖不育系种子。(5)BNS的1-4位次的小花结实存在明显差异,并且不同播期表现规律也不相同。播种期较早的BNS可育植株,结实部位集中在第3、4位小花,即发育较晚的小花结实性较好,这种差异取决于敏感温度。而播种较晚的BNS结实却集中在第1、2位次的小花上,这种差异又取决于营养的竞争。(6)光照对育性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的影响因子。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低温影响下, BNS花粉母细胞虽然在减数分裂期间出现了频率极低的异常现象,但绝大部分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正常,在花粉母细胞内能够清晰的观察到正常减数分裂的细线期、偶线期、双线期、终变期、中期Ⅰ、后期Ⅰ、中期Ⅱ、后期Ⅱ、四分体。但是花粉粒进入单核居中期后,用碘-碘化钾染色呈浅黄色花粉粒,说明花粉粒内无淀粉等营养物质的积累,单核靠边期的花粉粒从圆形变成不规则形或三角形,用碘-碘化钾染色同样呈黄色,此后没有观察到二核和三核花粉粒。上述结果说明花粉粒发育到单核靠边期时停止发育,因此BNS花粉败育集中发生在单核居中期至单核靠边期。对BNS的恢复性研究结果表明:光温敏雄性不育系也存在恢复问题,但不是所有的品种都能使其恢复育性。BNS杂种F1代育性可能受基因与环境的共同影响。

黄群策,黄雅琴[5](2009)在《普通小麦遗传改良的潜在价值》文中指出详尽探讨了普通小麦遗传改良的潜在价值,认为普通小麦遗传改良的研究方向应该是通过物种间远缘杂交和染色体组多倍化创造新物种,促进麦类植物的物种升级,由此挖掘其更大的产量潜力,同时提出了普通小麦遗传改良的技术思路。

曹栎[6](2007)在《粘类小麦雄性不育基因rfv1定向导入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麦作为世界第一大粮食作物,有着明显的杂种优势,有效利用其杂种优势,是提高小麦产量的一条重要途径。目前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主要有三系法(即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法)、两系法和杀雄剂法等,经众多研究者长期探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中,特别是粘类非1BL/1RS不育类型,完全克服了以往1BL/1RS不育类型的诸多缺点,大大提高了其不育系的易恢复性和恢复度。本研究正是针对粘类非1BL/1RS不育类型所具有的优点,旨在将粘类非1BL/1RS不育类型尽快推向生产应用,为利用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组配小麦强优势组合,并早日投入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试验选取携有粘类小麦不育基因rfv1的非1BL/1RS普通小麦变种‘莫迦’(T.machavar.subletschchumicum)和‘SP4’(T.Spelta var.duhamelianum)为供体,已组配出的化杀强优势组合母本‘西农Fp1’‘西农Fp2’为染色体定向转换受体,采用传统核置换回交转育法、细胞遗传鉴定、SDS-PAGE技术等,将‘莫迦’、‘SP4’小麦核基因组中1BS上的rfv1基因定向导入到需转育的母本中,以创制出用以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基因定向替换新技术,以及建拓粘类小麦不育系新途径。通过研究获得如下重要结果:1杂交以及回交后代鉴定方法的改进:依据供体、受体染色体构型,本试验采用根尖染色体随体鉴定法和SDS-PAGE技术对杂交以及回交后代进行鉴定,为了获得更为可靠的鉴定结果,试验特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改进。研究认为将常规根尖随体鉴定法辅之于根尖同步化可得到较多的中期分裂相,利于更准确的鉴定染色体构型,该方法与改良的SDS-PAGE技术相结合,可互相印证,相互补充,以进一步保证鉴定结果的真实、准确。2将rfv1导入到具有1BL/1RS核型母本‘西农Fp1’:本试验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对rfv1的导入与否进行了鉴定,研究表明,供体‘莫迦’为具有非1BL/1RS染色体核型,受体‘西农Fp1’为具有1BL/1RS染色体核型,同时rfv1不育基因与1B随体连锁,由此杂交及回交后代细胞染色体有3个随体者为携带有rfv1的个体。同时试验结合SDS-PAGE电泳分析,认为若双亲同时具有特征带7+8、7+9,则可确定同时含有1BL/1RS和1Brfv1染色体,更进一步确认rfv1基因的导入。3将rfv1导入到非1BL/1RS不育系‘西农Fp2’:本试验选用‘SP4’为rfv1基因供体,‘西农Fp2’为受体,采用细胞学鉴定和SDS-PAGE技术,并辅之于测交来鉴定rfv1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结果表明,供体‘SP4’、受体‘西农Fp2’均为具有非1BL/1RS染色体核型,根尖镜检无法鉴定出两者在染色体随体上的差异性。鉴于此,采用SDS-PAGE电泳分析对杂交以及回交后代进行鉴定,认为若同时具有双亲特征带7+8、6+8,则可确定同时含有1B和1Brfv1染色体,即导入了rfv1基因。同时,采用不育系测交的方法验证SDS-PAGE电泳鉴定的准确性。4新型非1BL/1RS不育系保持系的获得:本试验所选受体为强优化杀组合母本,通过育性基因定向导入,结果获得具有‘西农Fp1’、西农Fp2’性状,又含有rfv1基因的新的非1BL/1RS不育系之保持系,为进一步将粘类非1BL/1RS不育类型推向生产应用,利用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组配小麦强优势组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并成功使三系法和化杀法相结合,现有强优势组合可多途径利用,极大地促进了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新技术体系的建立。

陈海峰[7](2008)在《油菜与荠菜族间杂种和甘蓝型油菜缺体的遗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远缘杂交是作物遗传改良的重要途径,可以把野生种的优良性状向栽培种转移。十字花科中有很多优良的野生种质资源,可提供许多有用的细胞核和细胞质基因,用于油菜育种。我国现在大面积栽培的甘蓝型油菜(Brassic napus,2n=38,AACC)于二十世纪30与40年代从国外引进,遗传变异较为匮乏,故通过多种途径创造新的种质资源对其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十字花科独行菜族的荠菜(Capsellabursa-pastoris(L.)Medic,2n=4x=32)广布全球,在中国和其它一些国家作蔬菜和药用。荠菜种子内的芥酸(0.68%)和硫甙(15.68μmol/g)符合双低(芥酸<1%,硫甙<30μmol/g)标准,为油菜遗传改良的天然双低种质资源,且高抗菌核病。本研究合成了白菜型油菜(B.rapa,2n=20)、甘蓝型油菜与荠菜的族间杂种,并对杂种及其后代进行了形态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脂肪酸和抗菌核病的分析。另外,对以前从甘蓝型油菜与诸葛菜的属间杂交中获得的一个缺体植株(2n=36)及后代进行了细胞遗传学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油菜×荠菜。以白菜型和甘蓝型油菜为母本、荠菜为父本的有性族间杂交中,经大量人工授粉产生的大多数F1植株在形态上和母本相似,只有少数表现为中间型。F1植株具有父本荠菜的一些特征,如叶片小、深绿色、叶裂深、植株矮小、基部分枝、白色花瓣。根据体细胞(子房细胞)染色体数目,F1植株分为五类:第一类2n=27—29,第二类2n=20,这两类植株来自白菜型油菜与荠菜的杂交;第三类为甘蓝型油菜单倍体,2n=19,第四类2n=29,第五类2n=38,这三类植株来自甘蓝型油菜与荠菜的杂交。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分析表明,第一类杂种植株的花粉母细胞(pollenmother cells,PMCs)中有1—2条荠菜染色体,而另在一些植株的子房细胞和PMCs中检测到荠菜的染色体片段。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分析显示,除3个F1植株(Nos.13,24,32)无荠菜特异带外,所有植株中都出现了荠菜特异带、油菜母本的缺失带和双亲均无的新带,而且各单株间多态性带的数目与组成都不一样,表明外源遗传物质的渗入是在不同水平上的,同时引起了受体基因组结构的变化。通过脂肪酸分析和菌核病鉴定,发现一些母本型植株后代的芥酸和硫甙含量降低、菌核病抗性显着提高。2.雄性不育材料。来自甘蓝型油菜奥罗与荠菜杂交的一个母本型植株(No.30)的雄蕊小、雄性完全不育。与奥罗回交一代的植株全可育,自交结实好。359个BC1F1植株中,276株可育,83株不育,可育株与不育株的比例为3:1(χc2=0.58<χ0.052);在F1×BC1的109个植株中,58株可育,51株不育,可育株与不育株的比例为1:1(χc2=0.33<χ0.052),说明该雄性不育性为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的核不育。花药切片观察表明不育株花药在造孢细胞时期开始出现异常,绒毡层多层、肥大,但是其减数分离是正常的。四分体时期绒毡层进一步恶化,多层、肥大、液泡化,开始降解,并挤压四分体,导致四分体不能形成单核花粉粒,小孢子开始退化。大多数后代植株的硫甙含量明显降低,一些植株达到双低标准,并且菌核病抗性显着提高。3.甘蓝型油菜缺体。对甘蓝型油菜奥罗与诸葛菜的一个混倍体杂种进行小孢子培养,获得的一个缺体(2n=36)植株,其株高只有70—80cm,比甘蓝型油菜开花早两个月左右。缺体植株的PMCs在终变期具有18个二价体,后期Ⅰ表现18:18的正常分离,但在14个自交一代植株中,6个植株31.2%—43.8%的PMCs在后期Ⅰ为17:19分离,这导致了后代中缺体—四体(2n=38)的形成。白菜型油菜×缺体的PMCs在终变期具有10Ⅱ+8Ⅰ,说明缺体缺失了一对来自甘蓝C基因组的染色体。奥罗×缺体后代的植株株高和开花时间与甘蓝型油菜接近,但在自交后代中没有发现缺体植株。缺体—四体的株高比奥罗矮5cm,开花时间比甘蓝型油菜奥罗早一个月左右,59%的PMCs在终变期具有17Ⅱ+1Ⅳ,其余的为19Ⅱ,自交结实较好。最后,我们提出了油菜与荠菜的杂种形成机制。我们认为在合子形成后或杂种胚发育的早期即发生了染色体的消除、加倍和外源渗入。通过杂交产生母本型植株,可快速向油菜转移荠菜优良性状(双低、抗菌核病)。同时,我们对缺体和缺体—四体在油菜育种、基因定位和功能分析中的运用进行了讨论。

王苏玲[8](2006)在《普通小麦—簇毛麦—小伞山羊草双重易位系的筛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利用T-型雄性不育培育杂种小麦的一个关键问题是缺少合乎理想的恢复系。因此,迫切需要对现有的恢复系进行改良,加快优异恢复系的选育,创造含有优异恢复基因的优良种质,以适应杂种小麦的制种要求和近年来小麦病害日趋加重的现状。92R149是一个普通小麦与簇毛麦6VS/6AL易位系,来自簇毛麦6VS的Pm21基因是目前最有效的抗白粉病主效基因。2114是普通小麦-小伞山羊草6AL·6AS-6US易位系,携带有小伞山羊草6U染色体上的恢复基因Rf6,表现为单基因恢复,且杂种F1代呈显性,但此易位系对白粉病表现高感。为了选育出育性优良且抗白粉病的普通小麦-簇毛麦-小伞山羊草双重易位系,本研究综合利用根尖细胞(root tip cell,RTC)、染色体Giemsa C-分带、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pollen mother cell metaphaseⅠ,PMC MI)染色体构型分析、双色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和分子标记等技术,对普通小麦-簇毛麦6VS/6AL易位系与具高恢复力的普通小麦-小伞山羊草6AL·6AS-6US易位系2114杂交后代进行鉴定,从F6后代中筛选到一个育性优良且抗白粉病的普通小麦-簇毛麦-小伞山羊草双重易位系。该双重易位系高抗白粉病,抗性与抗病对照6VS/6AL易位系92R149相当。在大棚和大田的恢复度平均值在90%以上。

王鹏科[9](2006)在《蓝标型小麦核雄性不育、保持系的转育研究》文中提出杂种优势(heterosis)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许多农作物(如玉米、水稻、小麦、高粱、油菜、棉花等)以及园艺作物(如番茄、洋葱、黄瓜、胡萝卜和茄子等)的杂种优势利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世界范围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明显的社会效益。小麦作为世界第一大粮食作物,也和其它作物一样,有着明显的杂种优势。多年来,许多学者探讨出了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和方法,例如,细胞核质互作遗传型雄性不育(即“三系法”)、化学杂交剂(CHA)诱导的生理性雄性不育(即“化杀法”)、核不育“二系法”和光温敏不育“二系法”等,使得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小麦核型雄性不育是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遗传资源之一,核型雄性不育由于受核基因控制,没有异源细胞质的不良影响,具有恢复源广(所有的普通小麦都是它的恢复系)、恢复度高、杂种优势显着、易选配强优势杂种组合等优点,但由于难以找到有效的保持系而限制了其杂种优势利用,针对这一问题,许多学者先后提出了多种不同的繁育制种体系,如“两系法”、“XYZ”体系等,均未应用于杂交种生产。我国原西北植物研究所黄寿松等利用蓝粒标记方法成功地选育出了稳定的蓝标型雄性不育保持系,使得小麦核型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利用成为可能。蓝标型雄性不育保持系染色体机理类似于XZY体系,它集中了XYZ体系和粒色标记法的优点。但是它具有明显的缺点:蓝标型小麦核雄性不育、保持系的农艺性状差,尤其是苗弱苗黄、苗期生长发育迟缓、叶细色浅、植株细弱、穗小穗畸形、结实粒少、不抗锈病、生育期长、子粒瘪瘦、遗传背景单一等,严重影响了其杂种优势利用。本研究就是针对蓝标型小麦核雄性不育、保持系的缺点,利用轮回选择和蓝粒标记等方法,对蓝标型小麦核雄性不育、保持系进行遗传改良,同时深入探讨简便有效的蓝标型小麦核雄性不育、保持系转育途径。研究结果表明:①利用轮回选择对核不育系进行多代(8-10代)的轮回杂交和选择,选择出符合目标的不育系,再利用原蓝标型保持系对符合目标的不育系进行标记的方法,是蓝标型小麦核不育、保持系的有效转育途径。转育出的新型蓝标型小麦核不育、保持系,其表现为苗期生长发育趋于正常,苗壮叶宽,无黄花苗;植株健壮,杆粗叶宽,生育期提前;新型不育系的平均单株穗数、平均穗长、平均小穗数比原不育系分别增长1.55个、1.0cm和6.4个。从育性上看,新型不育系的不育性已稳定,且平均全不育株率增加了10.55%,自交结实率平均下降了1.4%;新型保持系在株高、穗长、小穗数上与原保持系相近,但其自交结实率明显提高,平均提高4.35%。②蓝标型小麦核不育、保持系的有效转育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不育系轮回改良法。即利用轮回选择方法对不育系进行遗传改良,然后利用带有不育基因的4E单体附加系进行标记,再进行育性分离选择的方法,其优点是利用轮回选择可以对不育系的性状进行综合改良,同时可以选择出不同遗传背景的不育系;二是不育系和4E二体附加系(携带有核不育基因)同时改良法。即先对白粒不育系和深蓝粒的4E二体附加系单独分别进行杂交回交转育,然后利用转育出的符合目标的不育系和深(浅)蓝粒4E附加系进行标记。其优点是对目标性状的改良非常明确,对单一性状的改良非常有效,改良后的不育系和4E附加系都具有同一目标性状,遗传背景相同,在标记时直接进行杂交选育出浅篮的株系即为改良后的保持系,无须再进行性状的选择;三是保持系回交改良法。即对浅蓝粒保持系利用具有优良性状的普通小麦进行连续杂交、回交转育的方法。其优点在于方法简单,对少数性状的改良有效,改良基因的选择不受限制。以上研究结果对于蓝标型小麦核雄性不育、保持系的遗传改良和小麦核雄性不育杂种小麦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王江春[10](2006)在《建国以来山东省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认为为了探讨山东省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演变趋势,利用系谱亲缘系数法、田间农艺和生理性状数据及SSR标记技术,对山东省建国以来主要推广品种及其亲本进行了分析,主要取得以下结果:对山东省建国以来历经9次品种更换的66个小麦品种的2145个组合进行亲缘系数分析。结果表明:67.44%品种组合间存在亲缘关系,所有品种亲源系数(COP)值变异范围为0.00-0.8203,平均为0.06249,高于平均值的占21.53%。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年代之内品种间COP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到90年代有所降低,然后又再增大。各年代内品种的COP普遍高于年代间品种的COP。早期的品种与以后年代的品种间的COP较小,中期和近期品种与以后年代的品种间的亲缘系数较大。同一个年代的品种,对后代的遗传贡献率,则随着年代的推移而逐渐减小。对品种间COP进行聚类分析,除徐州438、齐大195、烟农78在COP为0处单独聚在一起外,其余63个品种可以聚为6个大类群,大多是同一年代的品种聚在一起,体现了不同年代的特点。山东省历史上年种植面积较大或推广时间较长的17个小麦品种,大都是较早利用引进亲本进行组配选育而成,亲本的COP较小,遗传差异较大。山东省小麦的种质资源可基本上追溯到碧玉麦、Villa Glori(中农28)、洛夫林系、蚰子麦等四大骨干亲本体系。品种间的遗传差异日趋狭窄,遗传多样性逐渐降低。田间调查和室内分析结果表明:23个形态性状、12个农艺性状、7个品质、生理性状的演变具有一定规律性,不同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HMW-GS组成的分析结果表明:自90年代以来,含有5+10亚基的品种比例有所提高。总体来看,在Glu-A1、Glu-B1和Glu-D1 3个位点中Glu-B1位点的多样性最丰富,其次为Glu-D1位点,Glu-A1位点的多样性最差。Glu-1在不同年代的多态性指数的平均值从50年代的高点开始下降,在60年代达到最低点,之后缓慢上升,在90年代达到最高点,但当前品种又表现为稍有下降的趋势。品种的整体性状分析可以看出,虽然育成品种的农艺性状、形态性状和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总体上大于50年代地方品种和引进品种,某些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变化不大,但是随着年代的增进,育成品种形态性状、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有下降的趋势。利用分布在21对染色体臂上的77对SSR引物对山东省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二、小麦T型恢复系R16的选育及其遗传改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麦T型恢复系R16的选育及其遗传改良(论文提纲范文)

(1)宁春4号×河东乌麦F2∶5家系遗传图谱构建与籽粒蛋白质性状QTL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小麦籽粒蛋白质性状的测定
    1.3 小麦蛋白质性状的分子标记分析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宁春4号×河东乌麦F2∶5家系遗传图谱构建
    2.2 宁春4号×河东乌麦F2∶5家系籽粒蛋白质性状QTL分析
    2.3 宁春4号×河东乌麦F2∶5家系籽粒蛋白质性状QTL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2)普通小麦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及其杂交F2代遗传性状和分子标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麦的基因源及应用
    1.2 小麦相关遗传性状的研究现状
        1.2.1 农艺性状
        1.2.2 品质性状
        1.2.3 抗病性
    1.3 DNA分子标记及其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1.3.1 SSR标记
        1.3.2 ISSR标记
        1.3.3 SNP标记
    1.4 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的利用价值及研究现状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遗传性状分析及分子标记筛选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主要仪器设备与试剂
        2.1.3 方法
        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农艺性状分析
        2.2.2 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品质性状分析
        2.2.3 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抗病性鉴定
        2.2.4 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分子标记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杂交F_2代遗传性状及分子标记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主要仪器设备与试剂
        3.1.3 方法
        3.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F_2群体农艺与品质性状分析
        3.2.2 F_2群体抗病性分析
        3.2.3 F_2群体分子标记分析
        3.2.4 F_2群体不同类型性状单株评价
    3.3 讨论
        3.3.1 亲本选配对后代的影响
        3.3.2 综合性状优良杂交后代的选择
        3.3.3 分子标记技术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3)旱地小麦品种铜麦6号的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世界小麦生产现状
    1.2 陕西省小麦生产概况
        1.2.1 关中平原冬麦区
        1.2.2 渭北高原冬麦区
        1.2.3 陕南平坝区和秦巴浅山丘陵冬麦区
    1.3 陕西旱地小麦品种选育状况
        1.3.1 制定选育目标
        1.3.2 正确选配组合
        1.3.3 严格后代选择
        1.3.4 旱地小麦良种繁育技术
    1.4 旱地小麦施肥技术
    1.5 旱地小麦新品种推广方式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铜麦6号小麦品种选育
    2.1 育种目标的制定
    2.2 试验地点
    2.3 亲本材料的选择
    2.4 试验调查及田间记载指标
        2.4.1 物侯期调查及记载标准
        2.4.2 形态特征调查及记载标准
        2.4.3 生育动态调查方法
        2.4.4 抗逆性记载标准和方法
        2.4.5 病害调查方法及记载标准
        2.4.6 室内考种指标及方法
        2.4.7 产量测试
        2.4.8 数据处理方法
    2.5 品种选育过程
    2.6 区域试验结果
    2.7 生产试验结果
    2.8 品种审定
第三章 铜麦6号小麦品种配套技术研究
    3.1 铜麦6号小麦品种的良种繁育方法及技术
        3.1.1 三年三圃提纯法
        3.1.2 二年二圃提纯法
        3.1.3 穗选法和片选法
        3.1.4 提纯技术
    3.2 铜麦6号小麦品种因苗管理技术
        3.2.1 铜麦6号冬前苗情诊断
        3.2.2 因苗管理技术
    3.3 秸秆还田对铜麦6号小麦产量效应
        3.3.1 试验时间、地点与方法
        3.3.2 试验调查指标
        3.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3.4 试验结论
    3.4 不同养分配置对铜麦6号小麦产量的效应
        3.4.1 试验时间、地点与方法
        3.4.2 主要调查指标及数据处理方法
        3.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4.4 试验结论
    3.5 多点施肥试验对产量的效应
        3.5.1 试验地点及材料来源
        3.5.2 试验方法
        3.5.3 主要调查指标
        3.5.4 试验结果与分析
        3.5.5 试验结论
    3.6 肥效试验小结
第四章 铜麦6号推广方法分析
    4.1 铜麦6号推广方法
        4.1.1 制定系统的推广计划
        4.1.2 探索新的推广方式
        4.1.3 良种与良法配套
        4.1.4 抓示范培训,引领客户消费
        4.1.5 科技服务到户,宣传观摩并举
    4.2 铜麦6号推广实效
    4.3 经验与启示
        4.3.1 完备的良种繁育技术是保持品种优良种性的根本保证
        4.3.2 良种和良法配套实现了品种优势潜力的更好发挥
        4.3.3 高标准示范样板田建设坚定了企业推广的信心和群众选择品种的意愿
        4.3.4 推广体制的创新为品种大面积推广顺畅了通道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小麦温敏核雄性不育系BNS育性转换规律及其恢复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概况
    1.2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及存在问题
        1.2.1 三系法
        1.2.2 化学杀雄法
        1.2.3 核基因雄性不育的利用
        1.2.4 两系法
    1.3 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的研究进展
        1.3.1 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的选育
        1.3.2 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的育性转换规律
        1.3.3 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花粉败育的细胞学研究
        1.3.4 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的恢复性研究
    1.4 本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小麦温敏核雄性不育系 BNS 育性转换规律研究
    2.1 小麦温敏核雄性不育系 BNS 田间分期播种育性表现
        2.1.1 材料
        2.1.2 方法
        2.1.3 雄性器官发育进程确定
        2.1.4 育性鉴定
        2.1.5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BNS 雄性不育特性
        2.2.2 不同播期的不育系 BNS 自交结实率变化
        2.2.3 不育系BNS 不同播期的花粉育性表现
        2.2.4 BNS 育性转换期不同穗位、不同花位对育性的影响
    2.3 温敏核雄性不育系小麦 BNS 育性转换敏感期及临界温度
        2.3.1 BNS 育性转换的温度敏感期
        2.3.2 BNS 育性转换的临界温度
        2.3.3 BNS 育性转换的敏感部位
        2.3.4 BNS 育性转换与光长的关系
        2.3.5 讨论
    2.4 小麦温敏核雄性不育系 BNS 人工气候箱温光处理育性表现
        2.4.1 供试材料
        2.4.2 试验设计
        2.4.3 处理方法
        2.4.4 数据分析
        2.4.5 结果分析
        2.4.6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温敏核雄性不育系小麦 BNS 花粉败育的细胞学研究
    3.1 材料
    3.2 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花粉母细胞败育的初步观测
        3.3.2 花粉粒发育时期初步观察
    3.4 讨论
第四章 温敏核雄性不育系小麦 BNS 杂种 F1 育性恢复性研究
    4.1 材料
    4.2 方法
        4.2.1 配置组合
        4.2.2 杂交组合种植
        4.2.3 BNS 杂种F1 结实率
    4.3 结果与分析
    4.4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5)普通小麦遗传改良的潜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从小麦属的种群多样性看普通小麦遗传改良的广阔前景
2 从普通小麦的进化特点看其遗传改良的研究方向
3 从小黑麦的探索性研究看促进麦类植物物种升级的艰难性
4 从普通小麦杂种优势的产量潜力看其遗传改良的技术思路

(6)粘类小麦雄性不育基因rfv1定向导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麦雄性不育研究
        1.1.1 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研究
        1.1.2 核基因雄性不育研究
        1.1.3 化学诱导雄性不育研究
        1.1.4 光温敏雄性不育的研究
        1.1.5 18/1R 型小麦雄性不育的研究
        1.1.6 非18/1R 型小麦雄性不育的研究
    1.2 染色体工程技术概述
        1.2.1 染色体工程的概念和发展
        1.2.2 染色体工程技术内容
        1.2.3 染色体工程技术在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中的应用
        1.2.4 染色体工程技术在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方面的前景
    1.3 HMW-GS 的遗传学研究
        1.3.1 HMW-GS 分离鉴定
        1.3.2 HMW-GS 分子构象
        1.3.3 HMW-GS 基因定位
        1.3.4 HMW-GS 遗传表现
        1.3.5 新技术在HMW-GS 研究中的应用
        1.3.6 优质HMW-GS 在小麦品质育种中应用
    1.4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1.4.1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原理
        1.4.2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特点
    1.5 SDS-PAGE 技术应用的讨论
        1.5.1 SDS-PAGE 技术作为品种的指纹图谱
        1.5.2 SDS-PAGE 技术在育种中的具体应用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用于粘类小麦雄性不育基因RFV1定向导入的实验方法的研究
    2.1 根尖染色体制片
        2.1.1 传统方法
        2.1.2 小麦根尖细胞的同步化诱导
    2.2 SDS—PAGE 电泳改进技术研究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试验结果
        2.2.3 关于SDS-PAGE 技术应用于本研究的讨论
第三章 RFV1 导入18L/1RS 母本西农FP1 的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根尖染色体制片分析
        3.2.2 SDS—PAGE 电泳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RFV1 导入非18L/1RS 母本西农FP2 的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第五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油菜与荠菜族间杂种和甘蓝型油菜缺体的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植物远缘杂交概况
    1.2 远缘杂交的运用
        1.2.1 培育新品种和种质系
        1.2.2 创造新的物种和作物类型
        1.2.3 创建异染色体系
        1.2.4 单倍体育种及杂种优势利用
        1.2.5 研究生物进化
    1.3 远缘杂交中染色体的消除与加倍
        1.3.1 染色体消除
        1.3.1.1 染色体消除的时间和过程
        1.3.1.2 染色体消除的类型
        1.3.1.3 染色体消除的机制
        1.3.2 染色体加倍
    1.4 远缘杂交中的遗传渗入
        1.4.1 染色体渗入
        1.4.2 DNA片段或基因的遗传渗入
    1.5 芸薹属近缘种种质资源及其在油菜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1.5.1 芸薹属近缘种种质资源
        1.5.2 芸薹属近缘种种质资源在油菜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1.5.2.1 转移细胞质基因
        1.5.2.2 改变脂肪酸组成和含量
        1.5.2.3 转移不易裂角基因
        1.5.2.4 提高甘蓝型油菜的光合性能
        1.5.2.5 转移耐金属离子的性状
        1.5.2.6 转移抗黑斑病的性状
        1.5.2.7 转移抗根肿病的性状
        1.5.2.8 转移抗黑胫病的性状
        1.5.2.9 转移抗菌核病的性状
    1.6 植物远缘杂种的研究内容
        1.6.1 形态学研究
        1.6.2 细胞遗传学研究
        1.6.3 生理生化研究
        1.6.3.1 生理指标分析
        1.6.3.2 同工酶分析
        1.6.4 原位杂交研究
        1.6.4.1 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
        1.6.4.2 DNA纤维荧光原位杂交
        1.6.4.3 比较基因组杂交
        1.6.5 分子标记研究
        1.6.5.1 RFLP
        1.6.5.2 RAPD
        1.6.5.3 AFLP
        1.6.5.4 SSR
    1.7 植物非整倍体研究进展
        1.7.1 种内非整倍体
        1.7.1.1 单体
        1.7.1.2 缺体
        1.7.1.3 三体
        1.7.2 种间非整倍体
        1.7.2.1 异附加系
        1.7.2.2 异代换系
2 白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与荠菜族间杂种及后代的遗传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材料
        2.2.2 胚抢救
        2.2.3 细胞学观察
        2.2.4 花粉的可染性
        2.2.5 基因组原位杂交
        2.2.5.1 基因组DNA的提取和探针的标记
        2.2.5.2 原位杂交制片
        2.2.5.3 原位杂交
        2.2.6 AFLP分析
        2.2.6.1 DNA的酶切与连接
        2.2.6.2 预扩增
        2.2.6.3 选择性扩增
        2.2.6.4 扩增产物的电泳检测
        2.2.7 脂肪酸组成及硫代葡萄糖甙含量的测定
        2.2.8 菌核病接种鉴定
        2.2.9 花药组织切片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白菜型油菜与荠菜杂种
        2.3.1.1 形态学特征
        2.3.1.2 普通细胞学观察
        2.3.1.3 原位杂交分析
        2.3.1.4 AFLP分析
        2.3.1.5 脂肪酸及硫甙分析
        2.3.1.6 杂种后代茵核病抗性分析
        2.3.2 甘蓝型油菜与荠菜杂种
        2.3.2.1 形态学特征
        2.3.2.2 普通细胞学观察
        2.3.2.3 原位杂交分析
        2.3.2.4 AFLP分析
        2.3.2.5 脂肪酸及硫甙分析
        2.3.2.6 杂种后代菌核病抗性分析
        2.3.3 雄性不育材料的研究
        2.3.3.1 雄性不育的类型
        2.3.3.2 花药发育过程
        2.3.3.3 后代脂肪酸及硫甙分析
        2.3.3.4 后代菌核病抗性分析
    2.4 讨论
        2.4.1 油菜与荠菜杂种形成的机制
        2.4.2 新材料在遗传育种研究中的意义
        2.4.2.1 低芥酸、低硫甙新材料
        2.4.2.2 抗菌核病新材料
        2.4.2.3 核不育材料
3 甘蓝型油菜缺体的遗传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材料
        3.2.2 细胞学观察
        3.2.3 花粉的可染性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形态学特征
        3.3.2 普通细胞学观察
    3.4 讨论
4 参考文献
5 表格
6 图版
个人简介
研究论文
致谢

(8)普通小麦—簇毛麦—小伞山羊草双重易位系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一、小麦抗白粉病育种工作进展
    二、小麦杂种优势的利用途径及研究进展
        2.1 杂种小麦研究概况
        2.2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
        2.3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进展
    三、抗白粉病基因Pm21和育性恢复基因Rf6
    四、基因聚合
    五、导入小麦中的外源染色体(片段)的鉴定
        5.1 利用亲缘物种特定染色体上携带的标记性状鉴定外源染色质
        5.2 利用分带技术鉴定外源染色质
        5.3 利用分子原位杂交技术鉴定外源染色质
        5.4 利用生化标记鉴定外源染色质
        5.5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鉴定易位系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一、材料
    二、方法
        1.细胞学研究方法
        1.1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制片
        1.2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制片
        1.3 染色体Giemsa C-分带
        1.4 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
        2.分子生物学方法
        2.1 DNA提取
        2.2 引物合成
        2.3 PCR反应
        2.4 PCR产物检测
        3.抗病性鉴定
        4.育性鉴定
        5.恢复度测验
    三、结果与分析
        1.抗白粉病材料的筛选
        2.有关亲本材料的恢复力测定
        2.1 不育亲本的恢复力测定
        2.2 对抗白粉病易位系92R149的恢复力测定
        2.3 供验材料的原始亲本苏麦3号的恢复力测定
        3.抗白粉病材料且育性优良材料的恢复度测定
        4.抗白粉病材料且育性优良材料的分子标记鉴定
        5.普通小麦-簇毛麦-小伞山羊草双易位材料的分子细胞学鉴定
        5.1 C-分带鉴定
        5.2 荧光原位杂交鉴定
    四、讨论
        1.快速准确鉴定小麦-簇毛麦易位系方法的探讨
        2.本研究所得易位系6US-6BL·6BS的探讨
        3.本研究所选双重易位系频率较低的原因
        4.本研究所得材料的进一步研究与利用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蓝标型小麦核雄性不育、保持系的转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概况
    2.2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与方法
        2.2.1 细胞质雄性不育体系的研究(CMS)
        2.2.2 化学杀雄剂诱导雄性不育体系的研究(CHA)
        2.2.3 光温敏雄性不育体系的研究(PCMS)
        2.2.4 细胞核基因雄性不育体系的研究(GMS)
        2.2.5 创制雄性不育系其它途径的研究
    2.3 小麦雄性不育机理研究
        2.3.1 小麦雄性不育的细胞学研究
        2.3.2 小麦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研究
        2.3.3 小麦雄性不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2.4 小麦核不育杂种优势利用概况
        2.4.1 核型雄性不育研究发展简史及其遗传机理
        2.4.2 核不育的遗传特点
        2.4.2.1 隐性核不育遗传
        2.4.2.2 显性核不育遗传
    2.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材料
        3.1.1 不育材料
        3.1.2 杂种后代
        3.1.3 常规品种
        3.1.4 标记材料
    3.2 方法
    3.3 调查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蓝标型小麦核不育、保持系的转育途径
    4.2 新型不育、保持系的苗期表现
    4.3 新型不育、保持系的农艺性状表现
        4.3.1 新型不育系的农艺性状表现
        4.3.2 新型保持系的农艺性状表现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5.2.1 不育系轮回改良法
        5.2.2 不育系和4E 二体附加系(携带有核不育基因)同时改良法
        5.2.3 保持系回交改良法
        5.2.4 蓝标型小麦核不育、保持系的研究与利用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建国以来山东省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山东省小麦育种发展概况
    1.2 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1.2.1 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
        1.2.2 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
    1.3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1.3.1 亲缘系数法
        1.3.2 农艺性状法
        1.3.3 指纹图谱法
2. 建国以来山东省小麦品种及其亲本的亲缘系数分析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材料
        2.1.2 研究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各年代品种间的亲缘系数和遗传关系
        2.2.2 品种的亲缘系数聚类分析
        2.2.3 大面积推广品种的父母本之间的亲缘系数分析
        2.2.4 骨干品种(亲本)对后代的贡献率
        2.2.5 骨干亲本的遗传背景分析
    2.3 讨论
3. 山东省小麦品种性状的演变与多样性分析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山东省小麦品种性状的演化
        3.2.2 不同年代多样性指数的演变
        3.2.3 聚类分析
    3.3 讨论
4. 山东省小麦育成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演变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SSR 引物多态性分析
        4.2.2 A、B、D 基因组遗传多样性分析
        4.2.3 7 个部分同源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4.2.4 21 条染色体的遗传多样性
        4.2.5 育成品种与祖先亲本的遗传丰富度比较
        4.2.6 育成品种与祖先亲本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比较
        4.2.7 遗传相似系数比较
        4.2.8 相同亲本的育成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比较
        4.2.9 不同年代品种遗传多样性的SSR 分析
        4.2.10 聚类分析
    4.3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四、小麦T型恢复系R16的选育及其遗传改良(论文参考文献)

  • [1]宁春4号×河东乌麦F2∶5家系遗传图谱构建与籽粒蛋白质性状QTL分析[J]. 王掌军,姚明明,余慧霞,王彦青,李清峰,刘凤楼,刘彩霞,张双喜,张晓岗,刘生祥. 浙江农业学报, 2021(08)
  • [2]普通小麦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及其杂交F2代遗传性状和分子标记分析[D]. 刘妍. 宁夏大学, 2018(01)
  • [3]旱地小麦品种铜麦6号的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研究[D]. 冯艳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1)
  • [4]小麦温敏核雄性不育系BNS育性转换规律及其恢复性研究[D]. 张自阳. 河南科技学院, 2010(06)
  • [5]普通小麦遗传改良的潜在价值[J]. 黄群策,黄雅琴. 河南农业科学, 2009(11)
  • [6]粘类小麦雄性不育基因rfv1定向导入的研究[D]. 曹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7]油菜与荠菜族间杂种和甘蓝型油菜缺体的遗传分析[D]. 陈海峰.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2)
  • [8]普通小麦—簇毛麦—小伞山羊草双重易位系的筛选[D]. 王苏玲.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5)
  • [9]蓝标型小麦核雄性不育、保持系的转育研究[D]. 王鹏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6)
  • [10]建国以来山东省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D]. 王江春. 山东农业大学, 2006(12)

标签:;  ;  ;  ;  

小麦T型恢复系R16的选育与遗传改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