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山禁牧改善“三北”生态

封山禁牧改善“三北”生态

一、封山禁牧改善“三北”生态(论文文献综述)

谢晓丽[1](2020)在《朝阳市封山育林类型、成效探析》文中指出指出了朝阳属半干旱半湿润易旱地区,是我国三北防护林体系重要生态建设区。通过对区域内标准地自然因子和社会因子的调查,设立封育区,建立封育档案,划定封育类型,察看封育效果,对朝阳市封山育林类型、成效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更加全面地探讨了封山育林带来的效益。

余芳芳[2](2020)在《基于差异归因方法的延安市退耕还林生态效果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植被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有“绿色水库”之称,在生态服务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态系统退化已成为全世界面临的严重问题。中国是世界上生态治理重点国家之一,黄土高原作为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长期以来,由于盲目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人类活动,植被遭受大规模的破坏和损失。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使我国逐渐认识到生态建设的迫切性,开始实施了一系列生态恢复工程。延安市实施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以来,生态环境和植被生长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因此,生态政策的效果评价研究对科学制定和实施生态政策,提高其针对性、科学性和高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利用植被指数及土地利用数据,运用GIS空间平台分析了延安市退耕还林前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况和植被恢复状况的时空特征;运用地理探测器探测各因子及两两相互作用下对植被恢复的贡献程度,在此基础上,以气象、地形、社会经济因素为控制变量,运用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分析了1999-2015年生态政策对植被恢复效果贡献的空间差异,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1999-2015年耕地大量减少,而林地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林草地覆盖率提高了10.9%。从时间上来看,和1999-2010年相比,2010-2015年退耕速度变缓,保有林地、保有草地强度则相对增加;空间上,1999-2010年延安市北部地区退耕强度较大,南部地区主要为林草地保育,2010-2015年,林草地保有在延安市各县区都有分布。(2)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在自然因子和人为因子的共同影响下,从2000年到2015年,延安市植被显着增长,植被覆盖状况整体上有所改善;因子探测器结果显示,延安市各县区植被恢复具有显着差异性。(3)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大都显示非线性增强。自然因子与自然因子,自然因子与人类活动等社会因子,社会因子与社会因子的相互作用都呈非线性增强,对当地植被提升的解释力增大。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影响着延安市植被提升,人为因子作用于自然因子,影响着延安地区植被的生长和保护。(4)总体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退耕还林(草)强度、林地保有和草地保有等反映生态政策的解释变量对植被恢复均存在一定的正向作用,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229、0.212和0.006,说明当地退耕、禁伐、禁牧各生态政策得到积极落实,有效促进了研究区植被恢复。(5)地理加权回归(GWR)分析的结果也显示生态政策促进了当地植被的恢复。植被指数提升是资源禀赋条件下生态退耕、森林保育和草地维护共同作用的结果。地理加权回归在每个局部建立模型,可以计算出每个局部、不同变量的贡献度(回归系数),为因地制宜进行政策制定和高效提升生态环境提供了工具支持。

杨春,汶哲,王冠聪,曲海华,杜书翰,云天昊,张小刚[3](2019)在《弘扬右玉精神 践行初心使命 全力推动生态修复工作高质量发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党校第54期党员干部进修班调研报告》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省走出了一条生态脆弱地区补绿增绿扩绿的新路,林业和草原生态修复高质量发展跃上新台阶。山西生态保护修复取得显着成绩的经验是:紧紧围绕"塑造表里山河生态美好壮丽形象"目标,始终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大力弘扬右玉精神,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科学务实的发展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扶持政策,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进一步激发了生态修复新动能。面对山西目前存在的林草覆盖水平低、国土绿化任务重、生态成果保存难等问题,必须科学谋划、整体推进、突出重点,紧紧抓住事关全局、影响深远的大工程大政策,引领生态修复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焦武宾,包小兰[4](2019)在《封山绿化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应用探析》文中研究指明封山绿化是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概述了新时期封山绿化的涵义,分析了封山绿化的思路,包括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实施分区防治战略,采取以封为主、封育结合等,提出通过政策引导、完善组织管理、依法封禁管护、加大产业开发、加强技术合作等措施,以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张强[5](2018)在《蒲县未成林管护的探索与实践》文中指出未成林管护是工程造林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介绍了蒲县在未成林管护中总结了"五个好"的有益探索和成功实践,特别是封山禁牧疏堵结合的"蒲县模式",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曹世雄,刘冠楚,马华[6](2017)在《我国三北地区植被变化的动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地表植被变化是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的结果。然而,以往的研究要么集中在与气候变化有关的气象因素,要么集中在与人类活动有关的人为因素,鲜有基于长期数据监测下对自然与社会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定量评估。因此,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对地表植被变化的相互作用并不明确,各个因素对植被变化影响的量化贡献仍然不确定。为了评价生态修复项目对荒漠化防治的效果、以及在土地荒漠化防治中自然与社会因素对我国植被变化的影响、及其复杂的相互作用机理,该研究应用卫星遥感影像资料,通过面板数据混合回归模型大数据分析方法,计算了1983年至2012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我国北方地区植被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NDVI变化均有重要作用,其中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影响占58.2%—90.4%、气候变化占9.6%—41.8%;不同地区表现出不同的地理分异特征,并存在时滞效应。由此可见,荒漠化防治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因素的综合作用和地域特征,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研究结果较好地体现了卫星遥感影像资料在大尺度(省域尺度)下与社会经济统计指标的融合,为进一步中尺度(县域尺度)研究提供了方法借鉴。

吴兴耀,马永刚,田维建[7](2015)在《宁夏吴忠市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及启示》文中研究表明宁夏吴忠市围绕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宁夏、美丽吴忠这一宏伟目标,坚持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按照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求,既抓经济建设,又抓生态文明建设;既建设美丽城市、美丽乡村,又建设绿色家园、宜居家园和精神家园。文章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文章生态文明建设历程、主要成就和经验启示,并提出今后发展的任务和举措。

禇治军[8](2013)在《固原市原州区封山禁牧实践与思考》文中研究表明封山禁牧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阐述了固原市原州区实施封山禁牧的意义,并针对当前封山禁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以促进封山禁牧工作的持续开展。

孟俊芳,陈晓英[9](2013)在《神木县天然臭柏林的保护与发展初探》文中提出针对神木县臭柏资源现状及臭柏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从保护和发展的角度探讨了神木县臭柏林的保护与发展措施。

高晓兰,陈建平[10](2013)在《关于甘州区封山禁牧工作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封山禁牧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本文从封山禁牧成效、经验和做法、存在问题、对策及建议4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从多个侧面找出全区封山禁牧发展的思路。

二、封山禁牧改善“三北”生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封山禁牧改善“三北”生态(论文提纲范文)

(1)朝阳市封山育林类型、成效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宜封区的选择与确定
    2.1 宜封区的选择
    2.2 宜封区地点的确定
        2.2.1 外业
        2.2.2 内业
3 封山育林规划建档
    3.1 制定封山育林总体规划和阶段计划
    3.2 建立封育档案
4 封育类型定向划分及技术路线
    4.1 乔木林型
    4.2 乔灌混交型
    4.3 生态经济林型
    4.4 灌木林型
    4.5 封造型
5 封育区保障措施
    5.1 建立管护队伍
    5.2 严明封山育林制度
        5.2.1 封山育林区实施了十不准
        5.2.2 封山禁牧
6 封育效果
    6.1 工程封育计划
    6.2 封育成效
    6.3 重点封育区
7 封育区效果分析
    7.1 封山育林成本低、效果好
    7.2 封育区自然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7.3 提高了封育区农民收入,提升了生活质量
8 结语

(2)基于差异归因方法的延安市退耕还林生态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概况
        1.4.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植被恢复的影响研究
        1.4.2 植被恢复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4.3 生态工程实施绩效评价研究
        1.4.4 文献评述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1.7 本文的可能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植被指数
        2.1.2 生态政策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地域分异理论
第三章 生态退耕实施前后延安市土地利用与植被恢复变化总体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
    3.2 土地利用总量变化
    3.3 生态政策实施强度时空变化特征
        3.3.1 生态政策实施强度时间变化特征
        3.3.2 生态政策实施强度空间变化特征
    3.4 不同土地利用转换类型的植被指数提升差异
    3.5 小结:
第四章 植被恢复影响因子显着性和交互作用分析
    4.1 数据与方法
        4.1.1 数据
        4.1.2 研究方法
    4.2 结果
        4.2.1 植被增长分异影响要素探测
        4.2.2 交互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生态政策对植被恢复的影响研究
    5.1 数据及模型
        5.1.1 样本选择
        5.1.2 指数选择
        5.1.3 数据处理
        5.1.4 研究方法
    5.2 生态政策对植被恢复影响的全局分析
    5.3 生态政策对植被恢复影响的空间差异
        5.3.1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统计分析模型
        5.3.2 GWR模型的精度检验
        5.3.3 生态政策对植被恢复贡献度的空间差异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弘扬右玉精神 践行初心使命 全力推动生态修复工作高质量发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党校第54期党员干部进修班调研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本情况
    (一)林草资源稳步增长
    (二)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
    (三)自然保护地类型多样
    (四)林草产业蓬勃发展
    (五)机构改革顺利完成
二、做法成效
    (一)高位推动持续发力
        1.党委政府高度重视。
        2.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
        3.全面加强顶层设计。
    (二)生态扶贫惠民增收
        1.造林务工保就业。
        2.退耕奖补增收入。
        3.管护就业促脱贫。
        4.提质增效添收益。
        5.特色产业拓财源。
    (三)造管结合扩容增效
        1.扎实推进未成林管护工程。
        2.启动实施未成林补植工程。
        3.着力推进封山禁牧工作。
    (四)科技支撑助力发展
    (五)改革创新激发活力
    (六)草原建设稳步推进
三、经验启示
    (一)坚持加强党的领导是推进生态修复高质量发展的根本
    (二)坚持弘扬右玉精神是推进生态修复高质量发展的保障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推进生态修复高质量发展的前提
    (四)坚持科学务实理念是推进生态修复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五)坚持创新政策机制是推进生态修复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四、存在问题
    (一)林草覆盖水平低
    (二)国土绿化任务重
    (三)生态成果保存难
    (四)生态资源质量差
    (五)生态产业基础弱
    (六)政策机制落地难
五、对策建议
    (一)以祖国山河“绿起来”为目标,积极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
        1.着力增加生态资源总量。
        2.着力提升生态资源质量。
        3.着力保护生态资源成果。
    (二)以城市乡村“美起来”为目标,积极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
        1.着力建设森林城市。
        2.着力建设森林乡村。
        3.着力提升城乡居民生态意识。
    (三)以农民群众“富起来”为目标,积极推进生态产业发展
        1.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2.绿色产业做大做强。
        3.产业资源有效整合。
    (四)以政策机制“活起来”为目标,积极推进林草改革发展
        1.加快实行林长制,解决“责任落实”的问题。
        2.创新生态修复用地机制,解决“在哪修复”的问题。
        3.创新生态修复主体培育机制,解决“谁来修复”的问题。
        4.创新林木管护机制,解决“谁来管护”的问题。
        5.活化市场参与机制,解决“如何参与”的问题。
        6.建立生态修复成效年度评价机制,解决“修复成效”的问题。

(4)封山绿化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应用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封山绿化的内涵
2 封山绿化的思路
    2.1 以封为主,封育结合
    2.2 人工造林,封造结合
    2.3 抚育更新,封管结合
3 封山绿化措施
    3.1 加大宣传力度,实施封山禁牧政策
    3.2 依法管护,确保封山绿化成果
    3.3 培育区域支柱产业,推进封山绿化进程
        3.3.1 以封山为切入点,大力发展舍饲养殖。
        3.3.2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广农业先进技术。
        3.3.3 推广“以气代柴”技术,开辟替代能源工程。
        3.3.4 千方百计开发劳动力资源,减少对植被的人为破坏。
    3.4 加强部门技术合作,提高封禁科技含量

(5)蒲县未成林管护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把好设计关
2 选好工程队
3 用好监理员
4 打好持久战
    4.1 封山禁牧取得的成效
        4.1.1 全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4.1.2 实现了生态与生计双赢
        4.1.3 转变了村民思想观念
    4.2 封山禁牧采取的措施
        4.2.1 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主体责任
        4.2.2 出台地方规章, 提供政策支持
        4.2.3 提升配套服务, 提高养殖水平
        4.2.4 注重疏堵结合, 引导转型致富
        4.2.5 坚持常抓不懈, 实现长治久安
5 唱好致富经

(6)我国三北地区植被变化的动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2 结果
4 讨论
5 结束语

(7)宁夏吴忠市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文明建设历程
    1.1恢复时期(1978~1985年)
    1.2发展时期(1986~1998年)
        1.2.1“七五”期间(1986~1990年)生态建设
        1.2.2“八五”期间(1991~1995年)生态建设
        1.2.3“九五”前三年(1996~1998年)生态建设
    1.3快速发展时期(1998~2005年)
        1.3.1 1998~2000年生态文明建设
        1.3.2“十五”期间(2001~2005年)生态建设
    1.4重点提高时期(2006年~至今)
        1.4.1推进生态建设工程
        1.4.2打造黄河金岸
        1.4.3实施“两大工程”
        1.4.4坚持封山禁牧、退耕还林还草
        1.4.5恢复保护湿地,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1.4.6发展经济林产业基地
        1.4.7防沙治沙
        1.4.8建设滨河生态水韵城市和环城生态圈
        1.4.9深化全民义务植树
2主要经验及启示
    2.1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
    2.2树立正确政绩观
    2.3利用“争创”契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4创新完善生态建设体制机制
    2.5拓宽多元化的投资渠道
3新阶段的新任务和新举措
    3.1构筑生态屏障
    3.2继续修复植被
    3.3保护水源大气土壤
    3.4发展生态产业和低碳循环经济
    3.5建设生态城市

(8)固原市原州区封山禁牧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开展封山禁牧的意义
    1.1 促使草原植被较快恢复,遏制天然草原的退化
    1.2 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步伐
    1.3 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2 存在的问题
3 发展封山禁牧的对策
    3.1 抓好舆论宣传导向
    3.2 健全机构,责任到人
    3.3 严格执法,齐抓共管
    3.4 实施生态移民,加强组织领导

(9)神木县天然臭柏林的保护与发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臭柏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其作用
    2.1 臭柏的生长特征和地域特征
    2.2 臭柏的生物生态学特性
    2.3 臭柏的作用
        2.3.1 臭柏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2.3.2 臭柏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3 神木县天然臭柏林的保护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保护成效
        3.1.1 生态状况明显好转
        3.1.2 天然臭柏林总量得到恢复
    3.2 发展成效
        3.2.1 加强了基础建设, 申请建立国家级保护区
        3.2.2 天然臭柏林在林业生产上得到发展
        (1) 天然臭柏林与人工林并存。
        (2) 天然臭柏林生产周期具有多层次性和复杂性。
        (3) 天然臭柏林在林业生产效益上具备多面性。
    3.3 存在问题
4 应对措施
    4.1 加大封山禁牧力度保护林地不受侵害
        4.1.1 加大宣传力度
        4.1.2 严格责任落实
        4.1.3 建立长效机制
        4.1.4 加大巡查力度
    4.2 森林防火管理要有新办法
    4.3 扩大天然臭柏林面积
    4.4 坚持依法治林, 全力保障天然臭柏林资源安全
    4.5 改进臭柏繁殖培育方式, 大力发展苗木种植
        4.5.1 播种育苗
        4.5.2 扦插育苗
    4.6 发挥臭柏在绿化和防风固沙中的环保优势
        4.6.1 园林中的广泛应用
        4.6.2 工程造林中的大力使用
    4.7 发挥臭柏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1) 有效加强社会就业。
        (2) 大幅提高职工收入。
        (3)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4) 有效改善人居环境,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10)关于甘州区封山禁牧工作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封山禁牧成效
2 经验和做法
    2.1 加大宣传, 封山禁牧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
    2.2 科学规划, 封滩 (山) 育林 (草) 工程规模推进
    2.3 强化措施, 封山禁牧工作有效开展
    2.4 健全制度, 封山禁牧制度不断完善
    2.5 组建队伍, 封山禁牧管护力度进一步加强
    2.6 加强组织领导, 封山禁牧工作持续开展
3 存在问题
4 对策及建议
    4.1 加大宣传力度, 进一步提高认识
    4.2 积极争取资金, 加大封育力度
    4.3 推行舍饲圈养, 发展优质牧草基地
    4.4 加强管护队伍建设, 完善管护体系

四、封山禁牧改善“三北”生态(论文参考文献)

  • [1]朝阳市封山育林类型、成效探析[J]. 谢晓丽. 绿色科技, 2020(19)
  • [2]基于差异归因方法的延安市退耕还林生态效果评价[D]. 余芳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3]弘扬右玉精神 践行初心使命 全力推动生态修复工作高质量发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党校第54期党员干部进修班调研报告[J]. 杨春,汶哲,王冠聪,曲海华,杜书翰,云天昊,张小刚.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03)
  • [4]封山绿化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应用探析[J]. 焦武宾,包小兰. 现代农业科技, 2019(16)
  • [5]蒲县未成林管护的探索与实践[J]. 张强. 山西林业, 2018(02)
  • [6]我国三北地区植被变化的动因分析[J]. 曹世雄,刘冠楚,马华. 生态学报, 2017(15)
  • [7]宁夏吴忠市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及启示[J]. 吴兴耀,马永刚,田维建. 林业经济, 2015(01)
  • [8]固原市原州区封山禁牧实践与思考[J]. 禇治军. 现代农业科技, 2013(20)
  • [9]神木县天然臭柏林的保护与发展初探[J]. 孟俊芳,陈晓英. 绿色科技, 2013(06)
  • [10]关于甘州区封山禁牧工作的思考[J]. 高晓兰,陈建平. 农业与技术, 2013(05)

标签:;  ;  ;  ;  ;  

封山禁牧改善“三北”生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