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依替米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72例临床观察

国产依替米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72例临床观察

一、国产依替米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72例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吴玉蓉[1](2015)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联合依替米星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疗效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联合依替米星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支气管扩张症伴绿脓杆菌感染患者120例,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58例,单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1.5 g每8小时1次静脉滴注治疗;实验组62例,头孢哌酮钠舒巴坦1.5 g每8小时1次静脉滴注,同时依替米星0.2 g每日1次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疗程均为2周,治疗结束后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42例,有效率72.4%;实验组有效53例,有效率85.5%。实验组较对照组临床有效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细菌清除率为62.1%,实验组细菌清除率为83.9%。实验组较对照组细菌清除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白细胞值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实验组治疗后血白细胞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联合依替米星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伴绿脓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好,细菌清除率高。

曹文帅,陈永法[2](2013)在《硫酸依替米星有效性研究综述》文中提出为了解硫酸依替米星在临床中有效性,促进合理用药,检索2000-2012年硫酸依替米星相关文献并进行整合分析。结果表明:硫酸依替米星对G+菌、G-菌均具有较好的细菌敏感性,对消化系统感染及围手术期感染具有较高的有效率,且可与其他抗生素联用产生协同作用,具有更好的抑菌效果。

陈永法,曹文帅[3](2012)在《硫酸依替米星临床安全性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硫酸依替米星在临床使用安全性及不良反应,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检索2000~2012年硫酸依替米星相关文献并整合分析。结果与结论依替米星主要不良反应为耳毒性、肾毒性、变态反应、肝损害以及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多在1%以下且低于阿米卡星,肝损害发生率显着低于妥布霉素和头孢呋辛,耳毒性发生率略低于奈替米星,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奈替米星大致相当。

马润璋[4](2011)在《硫酸依替米星治疗呼吸道感染伴发热60例临床观察》文中认为为观察硫酸依替米星治疗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疗效,选择呼吸道感染12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用硫酸依替米星0.30g,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7d;对照组60例,用头孢他啶5.0g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7d。两组治疗期间均停用其他抗生素。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是88.33%和71.67%,其有效退热率分别是88.33%和95.00%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说明硫酸依替米星可有效地用于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治疗,疗效比头孢他啶好。

唐洁,陆建平,陆华清,沈爱娣[5](2002)在《硫酸依替米星与硫酸阿米卡星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临床评价》文中认为目的 进一步评价硫酸依替米星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安全有效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开放试验方法。硫酸依替米星组 10 0mg溶于生理盐水 10 0ml中静脉滴注 ,每日 2次。硫酸阿米卡星 40 0mg溶于生理盐水 5 0 0ml中静脉滴注 ,每日 1次。疗程均为 5~ 10d。结果 硫酸依替米星组和硫酸阿米卡星组各有 30例评价疗效 ,两组有效率分别为 90 .0 %及 86 .7% ,细菌清除率分别为 88.5 %及88.0 %。两组安全性评价各为 30例 ,耳聋性不良反应分别为 3 .3 %和 3 .3 % ,肾毒性不良反应分别为 3 .3 %和 3 .3 %。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着性 (P >0 .0 5 )。结论 采用硫酸依替米星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安全有效

陈雪华,何礼贤,胡必杰[6](2000)在《硫酸依替米星治疗350例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进一步研究国产硫酸依替米星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 ,在上海市组织 11家医院共 35 0例病例进行了 期临床实验 ,研究采用多中心开放式非对照试验设计 ,硫酸依替米星剂量为 2 0 0~ 30 0 mg/ d,1次或 2次静脉滴注 ,疗程 5~ 14d。研究表明依替米星治疗感染性疾病 ,有效率为 87.7% ,痊愈率为 5 2 .7% ,其中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率为 88.3% ,痊愈率为 49.0 %。 32 2例病例共分离出菌株 2 73株 ,细菌学清除率为90 .1% ,体外抗菌作用表明依替米星对肠杆菌科的敏感性为 91.2 % ,高于奈替米星和庆大霉素。不良反应率为 3.43% ,且反应轻微 ,停药或对症处理后即恢复正常。说明依替米星是一个高效、安全、具有广泛临床应用价值的抗菌药物 ,值得推广。

李树芬,柯会星[7](2000)在《硫酸依替米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62例临床评价》文中指出目的 :通过 6 2例下呼吸道感染病例应用硫酸依替米星治疗 ,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尤其耳、肾毒性 )。方法 :按卫生部颁发的《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硫酸依替米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临床有效率为 93.5 % ,细菌敏感率 96 .36 % ,细菌清除率 81.8%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占 1 6 % ,为一过性耳毒性。结论 :硫酸依替米星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安全、疗效确切的新一代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许先荣,李贵龙[8](2000)在《硫酸依替米星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感染32例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为观察硫酸依替米星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疗效,选择下呼吸道细菌感染64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平均年龄53.6岁,用硫酸依替米星0.10g,静脉滴注每日2次,共7d;对照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平均年龄51.9岁,用哌拉西林5.0g静脉滴注,每日2次,共7d。两组治疗期间均停用其他抗生素。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是90.6%和71.9%,痰细菌清除率分别是87.5%和65.6%,痰细菌敏感率分别是90.6%和68.8%。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说明硫酸依替米星可有效地用于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治疗,疗效比哌拉西林好。

冷荣柏[9](2000)在《国产依替米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72例临床观察》文中认为

冷荣柏[10](1999)在《国产依替米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72例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

二、国产依替米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72例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产依替米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72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头孢哌酮钠舒巴坦联合依替米星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疗效评定标准
        1.4.1 临床疗效
        1.4.2 细菌学疗效评价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2.2 两组细菌清除率比较 (见表2)
    2.3 两组白细胞水平比较 (见表3)
    2.4 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3)硫酸依替米星临床安全性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耳毒性
    1.1 硫酸依替米星耳毒性临床表现
    1.2 耳毒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同类产品比较
2 肾毒性
    2.1 硫酸依替米星肾毒性临床表现
    2.2 肾毒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同类产品比较
3 神经肌肉阻滞作用
4 变态反应
    4.1 硫酸依替米星变态反应临床表现
    4.2 变态反应发生率与同类产品比较
5 其他
    5.1 硫酸依替米星肝损害临床表现
    5.2 肝损害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同类产品比较
    5.3 硫酸依替米星恶心呕吐临床表现
6 结论

(4)硫酸依替米星治疗呼吸道感染伴发热60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排除标准:
    1.2 治疗方案:
    1.3 观察指标:
    1.4 疗效评价: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退热时间比较:
    2.3 不良反应:
3. 讨论

(5)硫酸依替米星与硫酸阿米卡星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临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试验方法
    1.3 疗效判断标准
    1.4 资料处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6)硫酸依替米星治疗350例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方法
    1.2 药物及其用法
        1.2.1 药物
        1.2.2 用法及疗程
    1.3 病例入选标准
    1.4 临床及实验室观察要求
    1.5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1.6 细菌学疗效判定标准
    1.7 安全性评价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临床疗效评价
    2.3 细菌学疗效评价
        2.3.1 细菌学阳性率
        2.3.2 细菌学疗效评价
        2.3.3 分离菌株的药物敏感性分析
    2.4 不良反应
3 讨论

(7)硫酸依替米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62例临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1 病例选择
    2 药品、剂量、给药方法及疗程
    3 观察指标
    4 终止治疗指标
    5 疗效评定
    6 细菌学评定
    7 体外药敏试验
    8 不良反应评定
结 果
    1 临床疗效
    2 细菌清除率
    3 体外药敏试验
    4 不良反应
讨 论

(8)硫酸依替米星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感染32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疗效判断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2.2 细菌学疗效
    2.3 痰细菌的敏感性
    2.4 不良反应
3 讨论

四、国产依替米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72例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头孢哌酮钠舒巴坦联合依替米星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疗效分析[J]. 吴玉蓉. 临床医药实践, 2015(03)
  • [2]硫酸依替米星有效性研究综述[J]. 曹文帅,陈永法. 现代商贸工业, 2013(07)
  • [3]硫酸依替米星临床安全性研究综述[J]. 陈永法,曹文帅.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06)
  • [4]硫酸依替米星治疗呼吸道感染伴发热60例临床观察[J]. 马润璋.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02)
  • [5]硫酸依替米星与硫酸阿米卡星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临床评价[J]. 唐洁,陆建平,陆华清,沈爱娣. 河北医药, 2002(01)
  • [6]硫酸依替米星治疗350例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研究[J]. 陈雪华,何礼贤,胡必杰.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0(S1)
  • [7]硫酸依替米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62例临床评价[J]. 李树芬,柯会星. 中国新药杂志, 2000(03)
  • [8]硫酸依替米星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感染32例临床观察[J]. 许先荣,李贵龙.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0(01)
  • [9]国产依替米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72例临床观察[J]. 冷荣柏. 西藏医药杂志, 2000(01)
  • [10]国产依替米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72例临床观察[J]. 冷荣柏. 镇江医学院学报, 1999(03)

标签:;  ;  ;  ;  ;  

国产依替米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72例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