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期间射流二次环流的激发与影响

暴雨期间射流二次环流的激发与影响

一、一次大暴雨过程中急流次级环流的激发及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慧敏,马晓华,梁生俊,康磊,蒋伊蓉,娄盼星,艾锐[1](2021)在《2017年7月25日陕北局地特大暴雨过程的β中尺度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MICAPS常规气象资料、ERA-Interim 0.25°×0.25°再分析数据、地面区域气象站逐小时观测数据、FY-2G卫星云图和榆林CR/CB雷达产品,对2017年7月25日20时—26日08时陕西北部持续强降水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这次降水过程呈东西向带状分布,雨强大、范围小、移动慢、持续时间长,降水主要集中在夜间,大暴雨区具有典型的β中尺度特征;(2)西风槽的快速东移南压以及副高的稳定维持有利于槽前正涡度平流的加强及低层低值系统的发展,850 hPa新生的河套低涡和东南低空急流成为这次强降水过程的直接影响系统;(3)河套低涡是一个浅薄的热低压系统,它的发生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初始阶段低涡形成于弱的锋区中并具有不对称的暖心结构,成熟阶段和旺盛阶段低涡转变为对称的暖心结构,强降水产生在低涡发展成熟阶段,在低涡旺盛阶段降水达到最强;(4)河套低涡直接影响并控制着地面β中尺度低压的发生发展,β中尺度低压稳定在榆林西部,中尺度低压的西部和东部分别形成冷性辐合和暖性辐合,不断触发γ对流单体生成,不同中尺度对流云团的合并导致了降水的强烈发展。

冯文[2](2020)在《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秋汛期特大暴雨是造成海南岛大范围洪涝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2000年、2008年和2010年10月份海南岛东半部的三次重大洪涝灾害就是由该类暴雨引发的。为了系统研究此类暴雨形成、加强和维持的机制,增进对热带地区暴雨的认识,本文利用海南省高空、地面观测资料、卫星、多普勒雷达以及NCEP、ECMWF ERA5再分析资料,统计分析了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深入探讨了暴雨过程中多尺度天气系统的相互作用,深对流触发、发展和维持的机制,以及中尺度系统的动力、热力学特征,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从气候统计上发现,海南岛降水随时间变化分布形态与越南中北部地区较为相似,但与华南其他各区存在较大差异,双峰结构不明显,随着暴雨级别的提高,单峰现象愈加显着。全年降水峰值出现在秋汛期内,且近50%的大范围极端降水事件都出现在秋汛期,其中由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秋汛期特大暴雨日占全年总数高达58%。秋汛期特大暴雨降水强度地理分布非常有规律性,整体呈一致的东多西少的态势。40年平均风场分析发现低空偏东强风带在南海北部的出现和逐候加强是秋汛期内最显着的环流特征,其形成的机制是秋季南北海陆热力差异增大导致海陆之间相对涡通量的增大,于南海中北部对流层低层诱导出强的辐合风速,形成带状偏东风急流。(2)从多个个例的合成场上发现,南亚高压、中纬西风槽、副热带高压和南海热带扰动的相互作用,是秋汛期特大暴雨形成的主要环流背景。暴雨发生期间,北半球亚洲区内ITCZ异常活跃,南海季风槽和印度季风槽南撤速度缓慢,比常年平均异常偏北偏强。南亚高压的位置比常年同期明显偏东偏南,东亚中纬槽,副热带高压的强度也比常年明显偏强。造成暴雨增幅的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支流,副高南侧的偏东气流和大陆冷高压东南侧的东北气流。(3)从不同强度个例的对比分析发现,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秋汛期特大暴雨个例天气系统配置均具有非常相似的特征:对流层上层,南亚高压正好位于南海北部上空,高层存在稳定的辐散区;对流层中、低层,热带扰动、中纬槽后冷高压和副高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南海北部地区南北向和东北-西南向梯度加大,海南岛上空锋区结构建立,涡旋增强和维持,同时诱发偏东低空急流。海南岛正处这支偏东低空急流的出口区左侧,风向风速辐合明显。强的秋汛期暴雨降水个例的急流核强度、长度、厚度,以及急流上方的风速梯度远大于弱个例。最强降水日中强个例的低空急流核正好位于海南岛东部近海上空,在水平方向上稳定少动,垂直方向和风速上则脉动剧烈,有利于强降水激发。弱个例的急流核在水平方向上东西振荡明显,在垂直高度和风速上变化很小,不利于强降水在固定区域的维持。(4)从个例的模拟分析中发现,湿中性层结、非绝热加热和水平运动导致的锋生以及不同高度的垂直风切变对深对流的形成、发展和维持至关重要。中性层结的形成是弱冷锋后的稳定层结区向热带扰动外围偏南风所带来暖湿气团的不稳定层结区过渡带来的垂直层结变化的结果。暴雨过程中非绝热加热项和水平运动项在局地锋生的过程中贡献最大。低层和中层风切变影响下的回波结构变化和移动方向、速度有助于解释回波“列车效应”的形成机制。通过对惯性重力内波方程组的线性和非线性求解,发现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秋汛期特大暴雨个例中中尺度涡旋生成和加强,与水平风切变、积云对流潜热释放、垂直风切变或低空急流以及冷空气有关。其中强盛的对流凝结潜热加热对热带中尺度涡旋垂直运动振幅的增强起主要作用,有利涡旋的发展和维持。(5)地形敏感试验结果表明,海南岛地形高度的变化对东部暴雨量级有显着影响。由于地形存在,迎风坡前强烈抬升的气流凝结形成降水导致大量凝结潜热释放,潜热释放又反馈增强对流区暖心结构,进而加强其垂直运动,对对流形成正反馈效应,这也是海南岛东部出现强降水的重要原因。

李美颖[3](2020)在《高空槽对台风快速增强及远距离暴雨的影响》文中认为本文利用ECMWF(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提供的大气再分析资料以及IBTr ACS(International Best Track Archive for Climate Stewardship)提供的最佳路径资料对快速增强(Rapid Intensification,RI)过程不同高空出流的台风进行统计分析、合成分析以及诊断分析。偏北(东)出流型有65(21)个时次,纬度偏低(高),以西北(东北)路径为主。中纬度高空槽与台风相互作用的高度主要在150-300h Pa。当高空槽前西南急流与台风的相对距离约5-10个纬距且台风附近环境风垂直切变较弱时有利于台风增强。随高空槽与台风逐渐靠近,西南急流引起的辐散带动了台风高层辐散发展,扩大了台风外流通道范围;西南急流入口区的次级环流促进了台风对流层尤其是低层的对流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促使台风快速增强。研究南海海域RI过程高空外流型为Sp(single channel towards the polar)型台风发现:当高空槽前急流入口与其南侧台风之间的距离在10个纬距之内,槽后冷平流尚未影响到台风发展,台风所处850-200 h Pa环境风切低于10 m·s-1时,槽前西南气流能够带动台风高层朝北的出流,扩大台风外流层出流通道,促进了台风高层辐散发展。RI前12h高空槽就与“黛蒂”(9318)发生明显相互作用,特别是RI前6h台风高层辐散以及REFC(Eddy flux convergence of relative angular momentum)突然增强对台风之后的快速增强有明显预警作用。RI开始后随高空槽与“蝴蝶”(1321)的距离逐渐缩小,两者相互作用逐渐增强。因高空槽与台风相距超过40个纬距,槽前西南急流无法促进台风高层辐散发展,所以高空槽对“山神”(1223)快速发展未有明显影响。本文利用NCEP(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提供的0.25°×0.25°FNL(Final Operational Global Analysis)资料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高分辨率的三源融合降水资料,从动力和热力因素两个方面研究了中纬度高空槽与“利奇马”(1909)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台风远距离暴雨的影响。随着弱正PV(Potential Vorticity)异常从中纬度高空槽向台风区域的水平平流,台风西北部地区逐步处于高空槽前西南急流的次级环流的上升区域,而对流层深厚的暖平流恰好位于台风西北部3-5个纬距的地区,此热成风暖平流的作用增强了台风西北地区的上升运动。中纬度高空槽后的干冷空气的逼近,促进了在台风西北部地区的中纬度斜压锋生,斜压锋面进一步增强了台风远距离暴雨处的动力抬升作用。

阎琦,赵梓淇,李爽,周天娇,滕方达[4](2019)在《2018年辽宁两次致灾台风暴雨动力机制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应用常规、非常规、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8月两次北上台风影响辽宁大暴雨动力机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过程均是在三带系统作用下出现的,副高稳定且外围有2个台风活动,西风带短波槽东移。强降水落区均位于高、低空急流耦合上升区。"摩羯"过程水汽输送通道长且宽、持续时间久;"温比亚"过程的水汽输送路径和持续时间短。"摩羯"过程,辽宁东部西南风与偏西风在等θse密集区汇合后对等θse线有向东北方向拉伸作用,形成伸长变形锋生;辽宁东南部边缘附近风向与θse密集带垂直,θse密集带上风速切变导致切变变形锋生,其作用与伸长变形锋生作用叠加,是暖区锋生的动力机制。"温比亚"过程偏南风、偏东风两股气流汇合驱动θse梯度增大导致伸长变形锋生、切变变形的两个分解项形成的锋生与散度项在辽宁东南部有很好的配合,三者共同形成强锋生。"摩羯"过程水汽输送、辐合作用使得辽宁大部水汽充分,暖区锋生次级环流产生的上升运动,促使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导致大暴雨;"温比亚"过程,在水汽达到暴雨阈值、对称不稳定条件下,台风倒槽辐合与强锋生次级环流共同作用导致动力抬升作用快速增强,水汽强烈辐合并向高层输送形成大暴雨。

杨心宜[5](2019)在《浙闽赣地区初夏主汛期降水和能量的研究与分析》文中指出气候统计结果表明在东亚夏季风推进过程中,6月中旬左右浙闽赣地区存在一个明显降水中心,并且在某些年份该区域降水异常显着。本文分析了 4个发生在浙闽赣地区的初夏主汛期强降水事件。天气诊断结果表明,西太副高的位置和强度深刻影响了浙闽赣地区初夏主汛期的强降水事件;直接造成降水的系统是暖湿东亚夏季风气团和干冷大陆性气团之间的锋面系统;锋面存在于假相当位温的梯度大值区内;降水的主要水汽源地是中国南海和孟加拉湾,通过西南风从区域的西边界和南边界输入,偏南气流输送最强。云分辨模式模拟结果表明,在基于水汽考虑的降水地面降水收支中,水汽辐合辐散项(QWVF)是降水的最主要贡献项;在基于热量考虑的降水地面降水收支中,热量辐合辐散项(SHF)是降水的最主要贡献项。基于水汽收支推导得到的降水效率(PEWV)和基于热量收支推导得到的降水效率(PEH)之间存在很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在降水发展阶段,降水效率一般随着降水增加而增加;在降水成熟阶段,降水效率可以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将对流有效位能(CAPE)当作扰动动能(K’)的源,垂直积分后相除可以得到一个能量转化效率。地面降水率、降水效率以及能量转化率之间的关系由动力过程和水汽输送共同决定。日降水峰值出现在下午。冰云热力效应主要通过冰云潜热作用和冰云辐射作用体现,通过改变大气垂直热力结构影响净凝结和地面降水。冰云热力效应使得降水日变化的位相略微提前。

茅家华[6](2019)在《基于多源遥感资料同化的北京“7·21”特大暴雨暖区降水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暖区暴雨是指发生在气旋暖区或者锋前暖区的暴雨,通常有局地性和突发性特征,往往能造成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暖区暴雨近地面常为高温高湿环境,其形成与次天气尺度小扰动信息(如地面辐合线、阵风锋、冷池、中尺度涡旋等)密切相关,全球业务模式往往无法分辨这些小尺度信息,因此对其预报能力有限。2012年7月21日,北京地区发生了一场50年一遇以上的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即“721”暴雨),短短1-2日,便造成首都及其周边地区113人死亡,数百亿元经济损失,国内国际影响甚大。该暴雨可分成两个阶段,即锋前暖区降水和冷锋锋面降水阶段。本文在多源资料同化基础上,成功模拟了“721”暴雨形成及演变过程;利用观测分析和模拟诊断方法,对“721”暖区降水过程进行了动热力、云微物理和降水效率三方面的系统性机制研究。全文结论概述如下:(1)暖区降水存在山地和平原两类对流触发机制,并有显着的组织化发展特征。在河套气旋环流与西南气流汇聚及太行山局地地形辐合线的共同作用下,暖区山地对流不断触发。河套气旋东移下山,引起大气低层振荡,激发出重力波,与平原低层风切变次级环流上升支共同作用下,平原对流不断触发。对流单体在西南气流引导下,沿太行山自西南向东北传播,有明显的后向生成单体组织化发展特征,逐渐形成西南-东北向对流波列;而平原上近地面东南风引导了平原对流组织化为东南-西北向对流波列;两个方向对流波列在河套气旋东北侧区域辐合中心(北京房山)汇聚,对流波列进一步组织化发展,造成中尺度系统显着增强,长时间局地维持,形成暖区特大暴雨极值中心。(2)暖区对流有低质心热带性降水回波特征,云微物理过程受其制约,并有显着的反馈作用。在暖区降水中,云层较低,异常充沛的水滴是其产生强降水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低层大量的水滴通过碰并增长(PRA)形成大雨滴降落到地面;另一方面暖区强的上升气流导致大量水滴进入0℃层以上,形成较厚的过冷水层,高层冰相粒子播种其中,被其收集(PRACG_g2r、PRACS_s2r),下落形成大量雨滴;此外大量霰粒子在0℃层附近融化(PGMLT),也是重要的雨水源。暖区大量的降水造成了大量的雨水蒸发(PRE),在近地面附近形成了强的地面冷池,冷池的出流不仅增强了MCS本身,也容易激发出新的对流单体。在冷锋降水中,云层较高,虽然冰相过程更强,高层凝华过程释放大量潜热增强高空上升气流,融化层大量霰粒子融化产生大量雨滴;但冷锋阶段有强的中层干冷空气侵入,低层暖湿空气夹卷了干冷空气,一方面雨水蒸发(PRE)大大增强,不利于形成大雨滴降落至地面;另一方面低空下沉气流增强,过冷水滴不易形成,融化层雨滴收集冰相粒子过程随之减弱,缺少了重要的雨水源项,因此冷锋降水要明显弱于暖区降水。(3)暖区降水无论是大尺度(LSPE)还是云微物理(CMPE)降水效率都要显着高于冷锋降水阶段。以暖区和冷锋降水集中期为例,暖区阶段LSPE和CMPE平均高4%-6%,最高超过10%。暖区阶段低层为暖湿平流,冷锋阶段中层为冷干平流,导致暖区大尺度降水效率更高;暖区阶段雪收集过冷却水滴显着强于冷锋阶段,导致暖区云微物理降水效率更高。综上所述,本文建立了“721”暴雨多尺度天气学、暖区对流触发及组织化、暖区及冷锋云微物理过程三个可能的物理概念模型。

赵桂香,薄燕青,邱贵强,朱煜[7](2018)在《“07.09”黄河中游地区大暴雨中尺度系统的观测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Ⅰ)》文中研究表明利用常规观测资料、FY-2E TBB资料、地面加密自动气象站资料等,对2013年7月9日黄河中游地区(山西)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观测分析,利用WRF中尺度模式输出结果分析了低层切变线及其附近中尺度扰动的演变特征、动热力结构及水汽特征,以及低层偏东北气流的性质和作用等,结果表明:暴雨大暴雨是由700hPa切变线附近激发的4个中尺度对流云团直接造成的;低层稳定的切变线附近形成的中尺度扰动低涡,与地面中尺度露点锋和中尺度辐合线共同作用,触发了中尺度对流云团的发生、发展。受来自低层西路和东北路两支冷空气夹挤,暴雨区暖湿空气沿东南-西北向被迫抬升,形成一个狭窄的沿西路冷空气爬升的倾斜上升气流区,在其两侧形成两个方向相反的次级环流圈。水汽辐合中心在边界层附近,但这不是造成暴雨大暴雨的主要原因。低层辐合上升运动持续增强,偏南风入流将水汽向暴雨区集中,次级环流的上升支将水汽向高层输送,使得暴雨区上空局地整层可降水量持续增加,以及对流不稳定和对称不稳定共存,加强了涡层不稳定,水汽在强不稳定的环境中沿倾斜上升气流抬升凝结,并高效率下降,可能是此次暴雨大暴雨的重要原因。低层偏东北气流为干冷与暖湿的一个倾斜交界面,该面上各种气象要素并不均匀,但在其中心区域低层为温度的零平流区,以及垂直速度、涡度和散度等的零线区;围绕该支气流形成一个反气旋式的次级环流圈;该支气流两侧均存在较大垂直风切变,随着该支气流的南压和向河套地区的深入,低层暖湿气流的上升辐合作用不断加强,下沉支也逐渐活跃,是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的重要触发机制之一。

谭政华,巩远发[8](2018)在《高低空急流的配置对2015年8月3日辽宁暴雨的影响机制》文中研究表明2015年8月3-4日,辽宁东部地区发生了一次暴雨-大暴雨天气过程,为研究高低空急流对此次天气过程的影响机制,利用FNL再分析资料及中国自动站与CMORPH降水融合产品对这一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重点从高低空急流的配置、演变及其次级环流的垂直结构特征角度出发,分析了高低空急流在本次暴雨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高低空急流上升支耦合是本次暴雨过程的重要抬升机制,高空急流次级环流的锋生作用为暴雨过程提供了触发条件和能量供应,低空急流的强烈水汽输送作用是强降水产生的重要原因。另外,长白山地形对水汽自南向北输送时的抬升作用也对降水增强起到了一定作用。

赵强,王楠,李萍云,屈丽玮[9](2017)在《两次陕北暴雨过程热力动力机制诊断》文中研究指明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 FNL分析资料(水平分辨率为1°×1°,时间分辨率为6 h),对2013年7月21—22日和2014年7月8—9日两次陕北暴雨过程成因进行热力动力诊断,结果表明:两次陕北暴雨与高低空急流关系密切,暴雨带位于低空急流左侧的水汽辐合区,"0721"过程低空急流更强,在高低空急流耦合的强上升运动区(延安)出现大暴雨。降水前期,两次过程大气均存在对流不稳定,切变线触发对流,产生强降水,而其释放的凝结潜热加热形成中低层大气的热力不连续面,湿斜压性及锋生增强,造成整层饱和大气的抬升,维持强降水。"0721"过程前期对流降水的潜热释放更大,由此反馈的低空急流及锋生更强,出现大暴雨天气。广义对流涡度矢量垂直分量很好地描述了两次暴雨过程高低空急流耦合作用以及凝结潜热释放增强的锋生作用,其变化趋势能够反映降水的发展和减弱过程。暴雨出现在湿热力平流参数垂直积分大值中心及南侧的高梯度区,大值中心出现后约6h会产生强降水,这对于强降水落区的预报有一定指示意义。

赵桂香,薄燕青,邱贵强,朱煜[10](2017)在《黄河中游一次大暴雨的观测分析与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说明利用常规观测资料、FY-2E TBB资料、地面加密自动气象站资料等,对2013年7月9日黄河中游地区(山西)暴雨过程进行了观测分析,利用WRF中尺度模式输出结果分析了低层切变线及其附近中尺度扰动的演变特征、动热力结构及水汽特征,以及低层偏东北气流的性质和作用等。结果表明:暴雨大暴雨是由700 h Pa切变线附近激发的4个中尺度对流云团直接造成的;低层稳定的切变线附近形成的中尺度扰动低涡,与地面中尺度露点锋和中尺度辐合线共同作用,触发了中尺度对流云团的发生、发展。受来自低层西路和东北路两支冷空气夹挤,暴雨区暖湿空气沿东南—西北向被迫抬升,形成一个狭窄的沿西路冷空气爬升的倾斜上升气流区,在其两侧形成两个方向相反的次级环流圈。水汽辐合中心在边界层附近,但这不是造成暴雨大暴雨的主要原因。低层辐合上升运动持续增强,偏南风入流将水汽向暴雨区集中,而次级环流的上升支将水汽向高层输送,使得暴雨区上空局地整层可降水量持续增加,以及对流不稳定和对称不稳定共存,加强了涡层不稳定,水汽在强不稳定的环境中沿倾斜上升气流抬升凝结,并高效率下降,可能是此次暴雨大暴雨的重要原因。低层偏东北气流为干冷与暖湿的一个倾斜交界面,该面上各种气象要素并不均匀,但在其中心区域低层为温度的零平流区,以及垂直速度、涡度和散度等物理量的零线区;围绕该支气流形成一个反气旋式的次级环流圈;该支气流两侧均存在较大垂直风切变,随着该支气流的南压和向河套地区的深入,低层暖湿气流的上升辐合作用不断加强,下沉支也逐渐活跃,是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的重要触发机制之一。

二、一次大暴雨过程中急流次级环流的激发及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次大暴雨过程中急流次级环流的激发及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2017年7月25日陕北局地特大暴雨过程的β中尺度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资料介绍
2 降水实况及灾情
3 大气环流背景及主要影响系统
    3.1 对流层中层的环流背景
    3.2 对流层低层的影响系统
4 河套低涡与低空急流的发展演变
5 中尺度分析
6 结论与讨论

(2)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东亚低纬地区暴雨研究进展
        1.2.1 夏季风的撤退对东亚低纬地区暴雨的影响
        1.2.2 华南暖区暴雨
        1.2.3 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
    1.3 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内容
    1.5 资料、方法和定义
        1.5.1 资料
        1.5.2 方法
        1.5.3 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的定义
第二章 海南岛秋汛期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2.1 海南岛秋汛期降水总体特征
        2.1.1 概况
        2.1.2 海南岛降水与华南各区及周边邻近地区降水分布的差异
        2.1.3 海南岛秋汛期不同量级强降水的分布特征
        2.1.4 海南岛秋汛期不同类型强降水的分布特征
        2.1.5 海南岛秋汛期降水分布的地域特征
    2.2 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
        2.2.1 年代际分布
        2.2.2 月际分布特征
        2.2.3 特大暴雨日空间分布特征
        2.2.4 最大降水量极值空间分布特征
        2.2.5 秋汛期特大暴雨短、中、长过程的频数分布特征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影响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的大尺度环流特征
    3.1 海南岛秋汛期逐候环流特征
        3.1.1 对流层上层
        3.1.2 对流层中、低层
    3.2 秋汛期南海中北部偏东低空急流形成的机理
        3.2.1 南海中北部低空急流特征
        3.2.2 南海中北部低空急流形成的热力、动力学机制
        3.2.3 南海中北部低空急流对海南岛降水的影响
    3.3 典型秋汛期特大暴雨个例的天气学特征对比分析
        3.3.1 个例降水概况
        3.3.2 天气系统配置
        3.3.3 典型个例的环流异常特征
    3.4 不同强度秋汛期暴雨个例的对比分析
        3.4.1 不同强度秋汛期暴雨个例过程概况
        3.4.2 环流形势和动力特征对比分析
    3.5 1971-2010 年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个例合成场分析
        3.5.1 合成方法
        3.5.2 环流合成场特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典型个例的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机制
    4.1 过程概况
        4.1.1 雨情
        4.1.2 环流系统配置
    4.2 暴雨过程中热带中尺度涡旋系统发生发展的热力、动力学分析
        4.2.1 热带中尺度涡旋的云图演变
        4.2.2 热带中尺度涡旋生成发展的热力、动力学分析
    4.3 深对流触发、发展、维持的机制
        4.3.1 最强降水日中尺度雨团与地面流场演变特征
        4.3.2 湿中性层结对深对流形成、维持的影响机制
        4.3.3 局地锋生过程及其对对流组织发展的影响
        4.3.4 垂直风切变对对流发展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形对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的影响
    5.1 地理分布特征
    5.2 个例挑选和模拟方案设计
        5.2.1 个例暴雨实况和环流形势
        5.2.2 模式和试验设计
        5.2.3 模拟结果检验
    5.3 模拟结果分析
        5.3.1 降水量的差异
        5.3.2 水平风场的差异
        5.3.3 大气垂直结构的差异
        5.3.4 地形变化对水平局地锋生的影响
        5.3.5 水汽输送和辐合强度的变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3)高空槽对台风快速增强及远距离暴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台风快速增强的研究进展
        1.2.2 台风高空外流层的研究进展
        1.2.3 高空槽对台风快速增强的影响
        1.2.4 高空槽对台风远距离暴雨的影响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
第二章 高空槽-台风相互作用对台风快速增强的影响分析
    2.1 引言
    2.2 资料与方法
        2.2.1 研究资料
        2.2.2 样本选取
        2.2.3 研究方法
    2.3 概况
    2.4 环流背景
    2.5 高空槽与台风相互作用对台风RI过程的影响
    2.6 总结与讨论
第三章 高空槽对南海台风快速增强的影响
    3.1 引言
    3.2 研究资料
    3.3 概况
    3.4 高空槽对台风RI过程的影响
        3.4.1 影响较强的情况
        3.4.2 影响较弱的情况
    3.5 结论
第四章 中纬度高空槽-台风相互作用对“利奇马”(1909)远距离暴雨的影响
    4.1 引言
    4.2 研究资料
    4.3 台风远距离暴雨及天气背景概况
        4.3.1 台风远距离暴雨概况
        4.3.2 天气背景概况
    4.4 中纬度高空槽对“利奇马”(1909)远距离暴雨的影响
        4.4.1 动力作用
        4.4.2 热力作用
    4.5 远距离暴雨的水汽来源
    4.6 结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2018年辽宁两次致灾台风暴雨动力机制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台风及降水概况
    1.1 台风概况
    1.2 降水实况
2 环流及环境场演变特征
    2.1 环流演变
        2.1.1“摩羯”过程环流及影响系统演变
        2.1.2“温比亚”过程环流及影响系统演变
    2.2 水汽和不稳定条件对比分析
        2.2.1 不稳定条件分析
        2.2.2 水汽条件分析
3 暴雨动力机制对比分析
    3.1 涡度、散度水平和垂直分布特征对比分析
    3.2 锋生及锋生机制分析
        3.2.1 锋生函数及其各项分析
        3.2锋生机制对比分析
    3.3 锋生次级环流对暴雨成因综合分析
4 结论

(5)浙闽赣地区初夏主汛期降水和能量的研究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东亚夏季风降水研究进展
        1.2.2 云分辨模式应用进展
        1.2.3 冰云热力降水效应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试验数据
    2.3 二维云分辨模式简介
    2.4 试验设计
3 天气背景分析
    3.1 个例简介
    3.2 天气学诊断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数值模式模拟结果分析
    4.1 模式模拟结果与地面实测数据对比
    4.2 地面降水收支
        4.2.1 基于水汽考虑的降水收支
        4.2.2 基于热量考虑的地面降水收支
    4.3 降水效率和能量转化效率
        4.3.1 水汽降水效率和热量降水效率
        4.3.2 能量转化率
    4.4 日变化特征
    4.5 本章小结
5 敏感性试验
    5.1 试验设计
    5.2 冰云热力效应对降水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二维云分辨模式控制方程
附录B: 云微物理过程及其参数化方案表
作者简历

(6)基于多源遥感资料同化的北京“7·21”特大暴雨暖区降水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暖区暴雨国外研究进展
        1.2.2 暖区暴雨国内研究进展
        1.2.3 北京“7·21”暴雨个例研究进展
    1.3 关键科学问题及技术路线
        1.3.1 关键科学问题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多源资料简介
    2.2 GSI资料同化系统简介
    2.3 WRF中尺度数值模式简介
    2.4 Barnes空间滤波分离方法
    2.5 Morrison云微物理转化项输出方法
    2.6 大尺度和云微物理降水效率计算方法
第三章 多源遥感资料同化
    3.1 个例介绍
    3.2 多源资料同化实验方案
    3.3 多源遥感资料同化增量
    3.4 多源资料同化改进效果对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值实验及模拟验证
    4.1 数值模拟实验方案
        4.1.1 两种实验方案
        4.1.2 模拟验证资料
    4.2 数值模拟结果验证
        4.2.1 数值实验方案一的模拟结果验证
        4.2.2 数值实验方案二的模拟结果验证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北京“7·21”暴雨暖区中尺度对流触发及组织化机制
    5.1 引言
    5.2 天气形势
        5.2.1 环流背景
        5.2.2 河套气旋
    5.3 平原对流单体的触发
        5.3.1 MCS-C的观测和模拟
        5.3.2 平原对流触发的水平和垂直演变特征
        5.3.3 平原对流触发的中尺度环境条件
        5.3.4 平原对流触发的可能机制
    5.4 山地对流单体的触发
        5.4.1 MCS-D的观测和模拟
        5.4.2 山地对流触发的水平和垂直演变特征
        5.4.3 山地对流触发的可能机制
    5.5 暖区对流单体的组织化升尺度发展
        5.5.1 组织化发展的典型特征
        5.5.2 组织化发展的可能机制
    5.6 暖区对流单体触发及组织化的概念模型
    5.7 暖区对流单体触发及组织化的概念模型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北京“7·21”暴雨暖区及冷锋降水的云微物理机制
    6.1 引言
    6.2 暖区和冷锋降水云微物理特征差异
        6.2.1 水物质质量收支诊断
        6.2.2 水物质潜热收支诊断
    6.3 暖区和冷锋降水可能的云微物理机制
        6.3.1 暖区和冷锋降水MCS的云微物理和热动力结构
        6.3.2 先前发生的暖区降水对后发生的冷锋降水云微物理过程的可能影响
        6.3.3 北京“7·21”暴雨暖区及冷锋降水的云微物理机制的概念模型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北京“7·21”暴雨暖区及冷锋降水的降水效率机制
    7.1 引言
    7.2 降水效率计算
    7.3 暖区和冷锋阶段的降水效率对比
    7.4 LSPE和 CMPE降水效率差异的定量分析
    7.5 降水效率差异可能机制的探讨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致谢
作者简介

(8)高低空急流的配置对2015年8月3日辽宁暴雨的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天气过程概述
2 高低空急流配置及演变
3 高低空急流次级环流结构特征
4 水汽输送及对流层锋区结构特征
5 结论与讨论

(10)黄河中游一次大暴雨的观测分析与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天气实况和环流背景
    2.1 暴雨实况
    2.2 环流背景特点
3 暴雨过程的中尺度观测特征
    3.1 中尺度雨团特征
    3.2 中尺度对流云团发展演变
    3.3 地面中尺度特征分析
        3.3.1 地面中尺度露点锋
        3.3.2 中尺度辐合线或涡旋
        3.3.3 地面次天气尺度系统的作用
4 中尺度特征诊断分析
    4.1 数值模拟试验
        4.1.1 模拟方案设计
        4.1.2 模拟效果分析
    4.2 中尺度系统的结构演化特征
        4.2.1 低层中尺度切变线及其附近扰动的演化特征
        4.2.2 温度扰动及伴随垂直环流特征
        4.2.3 水汽输送及水汽扰动
        4.2.4 中尺度系统发展过程中的不稳定和降水强度分析
5 低空偏东北气流的性质和作用
6 结论

四、一次大暴雨过程中急流次级环流的激发及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2017年7月25日陕北局地特大暴雨过程的β中尺度特征分析[J]. 刘慧敏,马晓华,梁生俊,康磊,蒋伊蓉,娄盼星,艾锐. 暴雨灾害, 2021(04)
  • [2]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D]. 冯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1)
  • [3]高空槽对台风快速增强及远距离暴雨的影响[D]. 李美颖.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4]2018年辽宁两次致灾台风暴雨动力机制对比分析[J]. 阎琦,赵梓淇,李爽,周天娇,滕方达. 灾害学, 2019(03)
  • [5]浙闽赣地区初夏主汛期降水和能量的研究与分析[D]. 杨心宜. 浙江大学, 2019(02)
  • [6]基于多源遥感资料同化的北京“7·21”特大暴雨暖区降水机制研究[D]. 茅家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01)
  • [7]“07.09”黄河中游地区大暴雨中尺度系统的观测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Ⅰ)[A]. 赵桂香,薄燕青,邱贵强,朱煜. 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 2018
  • [8]高低空急流的配置对2015年8月3日辽宁暴雨的影响机制[J]. 谭政华,巩远发.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8(01)
  • [9]两次陕北暴雨过程热力动力机制诊断[J]. 赵强,王楠,李萍云,屈丽玮. 应用气象学报, 2017(03)
  • [10]黄河中游一次大暴雨的观测分析与数值模拟[J]. 赵桂香,薄燕青,邱贵强,朱煜. 高原气象, 2017(02)

标签:;  ;  ;  ;  ;  

暴雨期间射流二次环流的激发与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