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特大桃新品种——青烟桃1号

早熟特大桃新品种——青烟桃1号

一、早熟特大桃新品种——青研桃1号(论文文献综述)

昌云军,李仁芳,王连起,尹永胜,张书挥[1](2002)在《早熟特大桃新品种——青研桃1号》文中研究指明我们自1996年从青岛农科所引进86-2-18桃,1998年经鉴定后命名青研桃1号(又称青研1号),该桃成熟早,在平度6月23日前后成熟,果个特大,平均单果重250g左右,最大单果重550g。果实着色容易,鲜艳美观丰产性好,品质优,经济效益高,是值得推广的早熟特大桃新品种。

昌云军[2](2002)在《早熟特大桃青研桃1号》文中研究表明 青研桃1号(又称青研1号),青岛农科所培育,原名86-2-18桃,1998年经鉴定后命名。青研桃1号成熟早,在平度6月23日前后成熟,果个特大,平均单果重250克左右,最大单果重550克,果实着色容易,鲜艳美

昌云军,王连起,尹永胜,张书辉,李仁芳[3](2001)在《早熟特大桃新品种青研桃1号引种栽培》文中提出

昌云军,王连起,尹永胜,张书辉,李仁芳[4](2001)在《早熟特大桃新品种──青研桃1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文孝[5](2000)在《特大早熟桃新品种青研桃1号》文中指出

苏桂林[6](2000)在《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00年审定的果树品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果树专业组对 2 0 0 0年各地申报的果树品种 ,根据生产观察和有关材料 ,进行了研究、讨论 ,形成审定意见 ,上报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常委会审定。常委会议一致通过了 7个树种、1 8个品种的审定 ,并通报全省 ,因地制宜推广应用

李文孝,孙广利,王志云[7](1999)在《特大早熟桃新品种——青研桃1号》文中认为 青岛市农科所从1986年开始,采用自然杂交和人工杂交的方法,进行了大果型早熟桃的育种工作。现已从上海水蜜桃自然杂交实生苗中选出了一个果型特大的早熟品系,定名为青研桃1号。该品种是我国用杂交育种方法首次培育出来的果型特大的早熟品种。

李文孝,沙广利,王志云[8](1999)在《特大早熟桃新品种——青研桃1号》文中指出 目前,我国早熟桃的品种很多。但果型普遍偏小,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要求。

高扬[9](2013)在《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东方鲀杂交优势的初步解析》文中研究说明杂交优势是指遗传基础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后代,其各项性状继承综合了亲本的优势性状甚至产生优于亲本性状的广泛存在的生物学现象。利用杂交优势服务于农业生产已有几千年历史,对杂交优势的科学研究也持续了一个多世纪,但对其产生的原因一直存在争议。冀研一号作为重要经济鱼类红鳍东方鲀和菊黄东方鲀的杂交子一代,表现出生长速度快、存活率高等明显的杂交优势。本研究首先对亲本之一的菊黄东方鲀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组装,并进行了基因组水平的结构特征解析、基因预测和功能注释;其次对冀研一号及两个亲本进行了全转录组测序和比对研究,从基因表达模式、差异表达转录本功能注释和新转录剪接体注释三方面对杂交优势的机制进行了转录组水平的初步解析。本研究使用菊黄东方鲀基因组DNA构建了三个不同插入片段长度的Mate-Pair文库,文库使用SOLiD4测序,得到测序总长度76.0Gb,平均测序深度超过190。利用辅助拼接策略对基因组进行组装,共得到50,947条scaffolds, scaffold N50为305,741bp。菊黄东方鲀基因组平均GC含量为45.2%,重复序列总长占全基因组的6.87%。结构特征分析表明菊黄东方鲀基因组在GC含量和重复序列等多方面与红鳍东方鲀基因组相似,同样为小而紧密的基因组。通过基因组序列对比发现菊黄东方鲀基因组序列与红鳍东方鲀基因组序列存在明显的共线性关系。菊黄东方鲀基因组中共含有1,253个非编码RNA基因。其中包括659个tRNA基因,可编码50种反密码子。而miRNA基因的种类数和拷贝数均多于已知河鲀miRNA基因,表明miRNA的基因扩张在物种分化后仍在进行。菊黄东方鲀基因组中共有30,285个蛋白编码基因,蛋白平均长度为519.9个氨基酸,平均每个基因含7.2个内含子,75%的内含子长度小于543bp。菊黄东方鲀中有11,142个蛋白簇与红鳍东方鲀中蛋白序列相似,有8,819个蛋白簇与斑点绿河鲀中蛋白序列相似。利用全蛋白组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证明菊黄东方鲀与红鳍东方鲀分化时间较晚,为近缘物种。对菊黄东方鲀进行蛋白质功能注释,鉴定负责黑色、黄色和红色等色素颗粒的合成的相关基因共16个,微管运输相关基因116个,Brinker编码基因42个,基因拷贝数远超过红鳍东方鲀。另外,菊黄东方鲀中脂联素受体编码基因和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编码基因也具有较多的拷贝数。对冀研一号、红鳍东方鲀、菊黄东方鲀进行全转录组测序,测序总长度为12,189Mb,共覆盖44,305个转录本。冀研一号68.7%的差异转录本表达水平显着高于两亲本,19.8%的差异转录本表达水平与亲本中的一方相接近,4.6%的差异转录本表达水平与两亲本表达水平的平均值相近。表明在冀研一号中,超显性效应、显性效应和累加效应共同存在。另外共鉴定14,148个差异表达转录本,仅存在于冀研一号与两亲本之间的差异表达转录本为2,024个。对该部分转录本进行富集分析和功能注释,多数具有新陈代谢相关功能,表明冀研一号活跃的代谢活性可能与其较快的生长速度等杂交优势表征相关。对潜在的杂交优势相关基因进行KEGG通路富集,共得到80条通路,其中含有三个以上差异表达转录本的通路35条。细胞色素P450介导的外源性化学物代谢通路和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脂类代谢通路所含差异表达转录本多数为上调表达,其活跃的代谢活性可能与冀研一号的高抗逆性和快速生长速度有关。而对新转录剪接体的鉴定,表明冀研一号中存在大量未知的转录可变剪接形式。对新转录剪接体进行功能预测,其功能涵盖信号转导、新陈代谢和物质跨膜运输等多个生物过程,也提示杂交优势并非起源于单一机制,而是由多通路多层次差异的积累而形成。本研究对亲本菊黄东方鲀进行基因组草图的搭建和分析,完善了亲本的遗传背景信息,也为进行转录组水平的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对冀研一号及亲本进行转录组对比分析,证明杂交优势为超显性、显性和累加多种效应共存的结果,并由多个基因、多条通路共同参与调控。

二、早熟特大桃新品种——青研桃1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早熟特大桃新品种——青研桃1号(论文提纲范文)

(3)早熟特大桃新品种青研桃1号引种栽培(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园基本情况
2 主要性状
3 栽培技术要点

(9)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东方鲀杂交优势的初步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
    第一节 杂交优势的利用现状和研究进展
        1.1 杂交优势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2 杂交优势的遗传学假说
    第二节 杂交优势的组学解析
        2.1 核酸测序技术的发展回顾
        2.2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应用
        2.3 杂交优势的组学解析
    第三节 东方鲀属河鲀的种间杂交及杂交优势
        3.1 河鲀形态特征、分布和生活习性
        3.2 河鲀的经济和科研价值
        3.3 东方鲀属中的代表物种
        3.4 东方鲀的种间杂交及杂交优势
    第四节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第一节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仪器设备
        1.3 主要试剂耗材
        1.4 生物信息学软件和数据库
    第二节 采样及文库构建
        2.1 野外采样与组织保存
        2.2 基因组 DNA 提取
        2.3 基因组 Mate-Pair 文库构建
        2.4 组织 RNA 提取及检验
        2.5 转录组 FRAG 文库构建
        2.6 模板磁珠制备
        2.7 菊黄东方鲀随机片段克隆测序
    第三节 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
        3.1 基因组的辅助拼接
        3.2 GC 含量及测序深度扫描
        3.3 重复序列鉴定
        3.4 非编码 RNA 基因鉴定
        3.5 蛋白质编码基因预测和功能注释
        3.6 进化树构建
        3.7 基因组序列相似性比较
        3.8 转录组数据分析
第三章 实验结果
    第一节 菊黄东方鲀基因组草图的搭建和分析
        1.1 基因组 DNA 检测和片段化
        1.2 测序数据通量及文库插入片段长度
        1.3 基因组拼接
        1.4 基因组结构特征
        1.5 非编码 RNA 基因
        1.6 蛋白质编码基因
        1.7 性状相关基因研究
        1.8 菊黄东方鲀的进化树构建
    第二节 冀研一号东方鲀杂交优势的比较转录组学解析
        2.1 测序数据通量及质量
        2.2 测序数据比对结果
        2.3 转录本丰度
        2.4 差异表达转录本
        2.5 GO/KEGG 功能注释
        2.6 冀研一号的新转录剪接体
第四章 分析和讨论
    第一节 菊黄东方鲀基因组草图的搭建和分析
        1.1 测序策略的探讨
        1.2 插入片段的选择和文库构建效果分析
        1.3 组装效果评估
        1.4 基因组结构特征
        1.5 非编码 RNA 基因和蛋白质编码基因的注释
        1.6 进化树的构建分析
    第二节 冀研一号东方鲀杂交优势的比较转录组学解析
        2.1 测序数据比对和转录本丰度分析
        2.2 差异表达转录本
        2.3 冀研一号的表达模式
        2.4 DTHPco的功能注释
        2.5 杂交优势相关通路探讨
        2.6 新转录剪接体分析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四、早熟特大桃新品种——青研桃1号(论文参考文献)

  • [1]早熟特大桃新品种——青研桃1号[J]. 昌云军,李仁芳,王连起,尹永胜,张书挥. 中国果菜, 2002(06)
  • [2]早熟特大桃青研桃1号[J]. 昌云军. 山西农业, 2002(01)
  • [3]早熟特大桃新品种青研桃1号引种栽培[J]. 昌云军,王连起,尹永胜,张书辉,李仁芳. 山西果树, 2001(04)
  • [4]早熟特大桃新品种──青研桃1号[J]. 昌云军,王连起,尹永胜,张书辉,李仁芳.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1(11)
  • [5]特大早熟桃新品种青研桃1号[J]. 李文孝. 北京农业, 2000(08)
  • [6]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00年审定的果树品种[J]. 苏桂林. 落叶果树, 2000(04)
  • [7]特大早熟桃新品种——青研桃1号[J]. 李文孝,孙广利,王志云. 烟台果树, 1999(01)
  • [8]特大早熟桃新品种——青研桃1号[J]. 李文孝,沙广利,王志云. 农业知识, 1999(01)
  • [9]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东方鲀杂交优势的初步解析[D]. 高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3(10)

标签:;  ;  ;  ;  ;  

早熟特大桃新品种——青烟桃1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