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石质坡地生态修复探讨

华南石质坡地生态修复探讨

一、南方岩质坡地生态恢复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显彬,莫仁斌,吴静[1](2021)在《巴马盘阳河流域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研究》文中提出文章通过对盘阳河流域内的17座废弃矿山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开展修复适宜性评价后,提出了差异性的治理措施。

杨晟昊[2](2021)在《基于悬挂式PRT交通的重庆巫山陡坡山地住宅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人口与土地矛盾突出,特别是重庆巫山地区。本研究从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改善两个方面入手,提出以悬挂式PRT交通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山地乡村规划建设设想,同时利用以悬挂式PRT交通为基础的山地住宅设计,探索巫山陡山建设利用的可能。为破解巫山地区人口与土地矛盾以及我国人口与土地矛盾提供解决参考方案。文中分析了PRT交通、山地住宅和乡村旅游方面的研究,总结现有理论的不足和难点并提出本文的立意点和思路。通过具体技术例举探讨、技术成本分析、相关规划建筑设计案例分析,研判论证理论设想的可行性。利用项目模拟研究设计的方法,选址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结合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收集整理的方法进行前期设计要素的分析,提出基于悬挂式PRT交通的村庄总体规划、交通规划、绿道规划以及四类建筑设计的方案。本文的创新性体现在从“PRT+住宅”的技术研究角度来处理巫山陡山利用问题,通过专业的规划、建筑理论设想和设计为我国山地资源利用和山村发展难题提供一种解决方案,另外也是创新地以交通设施更新作为切入点来探讨论证新型山村规划和建筑设计可行性的理论研究,对巫山多山、陡坡地区人口与土地矛盾提出了几个具体的解决方案,解决了洞穴采光、雨水利用、阳光利用等问题。

景建生[3](2021)在《喀斯特裂隙水文过程与混农林水土漏失阻控技术》文中指出喀斯特石漠化水土运移、土壤侵蚀与水土地下漏失阻控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地表浅层裂隙的广泛发育为水土运移提供了重要通道,形成了独特的水土流失形式,造成水土资源时空组合具有复杂性。因此,加强喀斯特裂隙水土运移规律与混农林裂隙水土漏失阻控研究,对科学推进水土漏失与石漠化治理、促进混农林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生态学、水文学等有关喀斯特水土漏失、水土保持、径流调控、农林间作、混农林措施配置等理论,针对中国南方喀斯特裂隙发育较广、水文过程时空异质性强、水土漏失影响因素复杂、水土漏失防治技术亟需研发等科学问题与技术需求,在代表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毕节撒拉溪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关岭-贞丰花江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和施秉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三类喀斯特生态环境为研究区,2018-2020年通过野外综合调研、裂隙近地表植被类型调查、土壤理化性质与持水能力测定、土壤水分与降雨量监测,运用原位监测、室内实验、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对比分析等统计方法,围绕喀斯特裂隙水文过程、土壤性质、水土漏失、混农林阻控等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进行系统研究,分析裂隙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特征、影响因素以及不同降雨事件对裂隙土壤水分补给特征,重点阐明裂隙土壤水分时空变化规律,揭示裂隙水文多种影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机制,集成构建适宜喀斯特混农林裂隙水土漏失阻控技术并进行应用示范与验证,为国家和地方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与乡村振兴提供科技参考。(1)土壤水分垂向分布呈现出下层土壤高于上层的规律,裂隙深层土壤具有较好的蓄水能力,雨季各裂隙土壤水分变异程度及活跃程度高于旱季:毕节撒拉溪研究区BJ-1、BJ-2、BJ-3裂隙土壤含水率平均值最高分别为80 cm层(37.83%)、20 cm层(21.72%)、160 cm层;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HJ-1、HJ-2、HJ-3裂隙土壤含水率平均值最高分别为160 cm层(30.86%)、40 cm层(31.21%)、160 cm层(30.93%);施秉喀斯特研究区HC-1、HC-2、HC-3裂隙土壤含水率平均值最高分别出现在80 cm层(30.98%)、160 cm层(31.95%)、160 cm层(21.98%)。此外,裂隙土壤水分变异系数反映出:除BJ-2、BJ-3裂隙外,其余裂隙土壤水分活跃程度、变异程度均为雨季高于旱季,雨季裂隙水文过程强烈。(2)同一研究区各裂隙间土壤性质存在差异,但总体上裂隙土壤容重、黏粒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总孔隙度、土壤持水能力、砂粒及粉粒含量波动下降:毕节撒拉溪研究区裂隙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最大持水量BJ-1、BJ-3与BJ-2裂隙差异显着(P<0.05),田间持水量BJ-1、BJ-2与BJ-3差异明显(P<0.05);土壤毛管持水量三条裂隙间均无显着差异(P>0.05);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各裂隙间土壤容重、总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均无显着差异(P>0.05),毛管持水量、最大持水量HJ-1与HJ-3之间差异显着(P<0.05);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各裂隙在土壤性质与持水能力方面均无显着差异(P>0.05)。(3)裂隙土壤颗粒组成主要以粉粒为主,且粉粒含量与土壤可蚀性K值呈正相关性,土壤总孔隙度、田间持水能力与裂隙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具有正相关性(P<0.05):毕节撒拉溪研究区裂隙土壤砂粒平均含量为32.99%、粉粒为34.18%、黏粒为32.82%;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裂隙土壤砂粒平均含量为21.39%、粉粒为47.86%、黏粒为30.42%;施秉喀斯特研究区裂隙土壤砂粒平均含量为36.62%、粉粒为40.35%、黏粒为23.02%。三个研究区除HJ-1、HC-3裂隙土壤可蚀性K值与粉粒之间正相关性不显着(P>0.05),其余裂隙土壤可蚀性K值均与粉粒含量呈显着正相关性(P<0.05)。裂隙土壤含水率垂向变异系数与总孔隙度垂向变异系数呈极显着正相关性(P<0.01);雨季土壤含水率变异系数与总孔隙度变异系数、田间持水量变异系数呈显着正相关性(P<0.05)。(4)裂隙土壤水分与降雨分布特征具有较强的响应关系,雨强、雨量、植被类型影响裂隙水文变化以及裂隙土壤水分补给特征:小雨量、低雨强降雨事件中,裂隙土壤水分变化曲线平稳,增长幅度小,土壤水分有效补给量、有效补给速率、有效补给效率均较小;大雨量、高雨强降雨事件中,裂隙土壤水分增长明显,滞后时间缩短,有效补给量、补给速率、补给效率得到大幅提高。同一降雨事件对不同类型裂隙补给特征具有差异性,表明裂隙土壤水文过程受裂隙近地表植被影响;同一降雨事件对裂隙浅层(0~40 cm)、深层(40 cm~160 cm)补给特征也具有差异,存在裂隙深层土壤水分补给量高于上层、滞后时间较上层短的现象。(5)提出混农林植物保水技术、混农林植被空间截流技术、混农林植物间作技术并进行应用示范及验证,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延长滞后时间、减缓水分在土壤中运移速度:混农林裂隙水土漏失阻控需要通过调整裂隙近地表植被结构,改善裂隙土壤性质,降低降雨对土壤溅蚀与冲刷力。基于此,在示范点通过混农林植物保水技术、混农林植被空间截流技术、混农林植物间作技术增加裂隙近地表植被覆盖度,同时利用植物根系改善土壤结构,增强植被对裂隙土壤及水分的吸收利用,利用冠幅截留降雨,从而发挥植物固土保水作用。未来研究需要深入发掘混农林阻控技术在其他水土漏失环节中可行性与科学性,实现混农林水土漏失阻控效益最优化与最大化。

牟希言[4](2021)在《基于植物景观的公路工程地质因素判译及绿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路工程投资建设的日益增加,公路工程病害呈现出一种频率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的趋势。大多数的公路工程病害主要是源于工程地质勘察阶段对于各项工程地质条件的判断不足。所以进行良好的工程地质勘察和判断是减小公路工程病害,降低工程建设费用,缩短工程建设周期的一个主要途径。很显然,传统的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和手段并不能达到相对满意的勘察效果。传统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比如钻探、坑探、井探了解的是局部点位的地质情况,无法把握整体的地质情况,且存在成本高,工期长的缺点。故需要一种新的勘察方法对传统勘察方法进行补充和验证。本文总结提炼研究了制约植物生存、生长、分布的影响因素、影响机理。总结了植物景观与土壤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含水率、土层厚度之间的联系。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分析、总结提炼了一些野外常见的酸性土指示植物、钙质土指示植物、盐渍土指示植物、不同土壤含水率指示植物、深根与浅根系植物。建立了利用植物自然景观进行土壤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含水率、土层厚度的公路工程地质判别方法。本文总结提炼研究了植物自然景观与地层岩性之间的联系。通过实地调查、文献资料收集归纳、对九个国内外不同地点实际调查案例分析,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综合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在一定的气候环境条件下,利用植物自然景观判译地层岩性是一种可行、高效且经济的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辅助方法。在气候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在具体的区域可以利用植物自然景观指示地层岩性,这打破传统认为只有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稀少的地区才适用的观点。通过研究发现并总结了利用植物自然景观判译地层岩性方法的四种模式:(1)植被的一般生态外貌性质的差异模式,(2)植物种属之间的差异模式,(3)同种属植物生活强度的差异模式,(4)同种植物发育节奏的差异模式。本文总结提炼研究了植物自然景观与地质构造、地质灾害之间的联系。通过实地调查、文献资料收集归纳、对岩溶地区和红砂岩地区实地调查案例分析,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气候环境相同的具体区域,利用植物自然景观指示地质构造、地质灾害是一种可行、高效经济的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辅助方法。作为一种定性判别地质构造、地质灾害的辅助方法和思路,配合传统的勘察方法综合分析,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是非常有效的。本文通过对植物的生活习性、植物群落之间的关系以及景观表现进行理论研究、实地调查和案例分析。建立了基于植物自然景观的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方法。这是一种简易、快捷且经济的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可以对传统工程地质勘察方法进行补充和验证,从而可以“点、线、面”相结合,综合分析判别公路工程地质条件。同时,本文通过理论研究植物的生活习性、植物群落之间的关系以及景观表现,并考虑各种不同的公路环境及运行条件后,建立了基于植物生活习性和公路环境及运行要求的植物绿化品种选择方法。研究总结了24种不同特性的植物类型,完善了公路绿化设计选种时的一些不足。

罗欢[5](2021)在《城区坡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麓谷高新区文轩公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区坡地公园是具有生态修复、运动健身、审美及自然科学教育等功能的一类城市公园,其特殊的地形条件以及多变的场地现状,导致坡地公园景观的开发相对较后,如能更充分有效地利用现有的坡地资源,可以有效地缓解我国人多绿地面积少的矛盾,同时还能够为城市创造出新的绿地景观,因此坡地景观的规划设计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本文根据对坡地及公园两大因素的现状研究,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从景观空间规划设计入手,对城区坡地公园景观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并将长沙市麓谷高新区文轩公园作为实践案例研究对象,进行规划设计方法研究,以期能将此基础上的研究结果应用到坡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以促进城区坡地公园的规划建设。根据坡地公园的特点、城区公园的发展趋势,在尊重现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坡地公园规划设计理论及经典案例研究。通过相关文献深入了解国内外坡地公园研究现状、坡地公园规划设计,重点研究坡地公园相关理论与方法在现代城区坡地公园建设中的指导作用。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明确坡地公园的性质是一类强调以生态修复为主,兼具运动、审美及自然科学教育的一类城市公园,并以此为主旨确定坡地公园的规划定位与布局。(2)场地分析及规划思路探索。以文轩公园为例,从自然资源、地形地貌、交通状况、文化底蕴及服务人群入手,综合分析出麓谷高新区文轩公园地形复杂且生态承载薄弱,周边居民缺乏休闲绿地的场地现状。明确生态优先、坡地修复为主、同时遵循公园设计规范,并满足周边需求的设计思路,确定麓谷高新区文轩公园的规划设计方案。(3)利用生态修复学原理,构建坡地公园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了层次分析法进行排序,得出12个指标层中生态可持续性制约性最强,安全实用性与美观性次之的结论,这说明在规划设计中,首先考虑生态修复设计、坡地处理、植物配置等重要因素,其次还应注意植被修复、环保设施等较重要因素。另外,利用绝对评定法,将坡地公园各分区规划设计价值进行估值分析,得出公园各区有2个一级价值,3个二级价值,1个三级价值的规划设计区域。(4)规划设计案例实践研究。逐层分析本文案例文轩公园的总体规划、重要景观节点设计、基于坡地特色的景观运用、植物景观设计等,得出本案例从规划定位上突出了生态修复为原则,从坡地特色运用上对坡度进行分析处理,采用生态护坡手段,设计眺望台,并详细设计了植物搭配与特色植物区。由此得出根据层次分析法得出的理论结果指导案例实践是科学可行的,这表明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同类坡地公园的开发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王军[6](2021)在《九寨沟震后受损边坡类型划分与植被生态修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境与资源问题已成为当今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第四纪区域环境地质问题、地质灾害研究与防治、第四纪生态环境地质成为应用第四纪地质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九寨沟被誉为“人间的天堂”、“童话王国”,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AAAAA级旅游景区,是国内首个为保护自然风景而建设的自然保护区,同时其在国际间被誉为世界自然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2017年8月8日九寨沟7.0级地震所导致的诸多问题对景区的地貌、生态等带来了极为恶劣的损伤,对整个聚落的影响也十分深远,让景区的经济出现了很大的损失,因此在保证景观质量基础上进行灾后建设已经迫在眉睫。根据九寨沟震后崩塌滑坡景观修复的切实需求,确定了此次研究的课题,运用应用第四纪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遥感空间信息技术,从生态-地质-环境的思想角度,对九寨沟崩塌滑坡地质灾害进行了地质条件影响因素、成因机制以及成灾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并以植被恢复景观重建为基础对不同类型崩塌滑坡开展了分类体系构建,针对不同类型崩塌滑坡的立地条件完成对物种的选择,同时尽可能的去建立景区典型不同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防范和景观重建模式,并使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专家咨询法(Delphi)对典型修复崩塌滑坡景观协调性进行了综合评判,让崩塌滑坡灾害防范和景观协调能够科学的结合,完成两者的有机统一,最终实现保护、改善景观的目标,同时也是应用第四纪地质学在生态环境学科内涵基础上的拓展实践研究。基于此,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获得的主要结论和成果如下:(1)通过遥感解译及现场调研,运用不同的灾害评价模型对区内崩塌滑坡灾害进行了影响因素、成因机制以及成灾过程等方面的研究,站在植被重建的角度,采用第四纪地质学、恢复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理论,对崩塌滑坡特征实施整理分析,同时对其和我国已有的崩塌滑坡生态恢复技术进行联系,充分考虑立地海拔、土壤(岩性、风化程度)等植物生长发育时的8大要素基本特性,充分尊重崩塌滑坡的地学规律,将区域内受损边坡划分为六类:(1)微风化中山整体结构平整高-超高岩质急坡面(老虎嘴式不稳定斜坡)、(2)弱风化中高山块状结构轻微凹凸中高岩质急坡面(荷叶寨后山式崩滑)、(3)弱风化中高山块状结构凹凸中高岩质急-峻坡面(五花海右岸式崩塌)、(4)强风化中高山碎裂结构轻微凹凸中低土石质陡坡面(五花海右侧中段式崩塌)、(5)强风化中高山碎裂结构凹凸中低土石质缓坡面(黑角寨道路式滑坡)、(6)全风化中山散体结构凹凸中低缓松散堆积物坡面(五花海上端式不稳定斜坡)(2)采用历史遥感影像和现场样方调查综合迹地周围地块植被调查的方式对各个地区海拔建群种和优势种详细研究后得到了16种乔木、20种灌木、12种草本,并掌握了它们在九寨沟的分布情况,为之后的物种筛选奠定了一定的基础。(3)针对典型六类崩塌滑坡开展立地条件分析,在筛选适宜物种的基础上选择出合理的搭配模式:老虎嘴式不稳定斜坡:灌-草-藓模式、灌-藓模式、草-藓模式;荷叶寨后山式崩塌适宜低矮植被:灌-草-藓模式、灌-藓模式、草-藓模式;五花海右岸式崩塌:乔-灌-草-藓模式、灌-草-藓模式;黑角寨道路式滑坡:阴坡乔-灌-草模式和灌-草模式、阳坡乔-草模式等;强风化中高山碎裂结构凹凸中低土石质缓坡面:阴坡乔-灌-草模式和灌-草模式、阳坡乔-灌-草模式和灌-草模式;五花海上端不稳定斜坡:阴坡乔-草模式和草本模式、阳坡乔-灌-草模式和灌-草模式以及草本模式。(4)通过六种不同典型类型坡面的立地条件及地质特征分别对相应坡面的崩塌滑坡防治措施:(1)老虎嘴式不稳定斜坡适用于被动防护网+桩板拦石墙+微生境创造(掘孔)+适量孔内填土+相应海拔乡土先锋乔-灌-草-藤蔓-真藓模式;(2)荷叶寨后山式崩塌适合被动防护网+桩板拦石墙+相应海拔乡土先锋乔-灌-草-藤蔓-真藓模式+一定量孔内填土;(3)五花海右岸式崩塌适合清方+一定量填土+挂网喷播+主动防护网、相应海拔乡土藤蔓、穴植乔木+灌草先锋物种模式;(4)五花海右侧中段式崩塌适合清方+主动防护网+穴植乔木+相应海拔乡土灌草类先锋物种自然播种模式;(5)黑角寨道路式滑坡适合清方+主动防护网+穴植乔木+相应海拔乡土灌草类先锋物种自然播种模式;(6)五花海上端不稳定斜坡适用于清方+穴植乔木+主动防护网+相应海拔乡土灌草类先锋物种自然播种模式。(5)根据九寨沟景区震后受损边坡植被修复景观特殊性并结合了前人已有研究方法,综合层次分析法(AHP)、专家咨询法(Delphi)建立了九寨沟景区震后受损边坡植被修复的景观协调性评价体系。该体系由三部分组成,即景观内部协调、外部景观协调以及整体美学效果,对各项指标的内在含义进行阐述,并对其对应的评估标准进行界定。其次充分发挥综合指数法的作用,对景观协调度展开相对精确的计算,并根据协调度的具体数据确定等级评价标准。最后运用新构建的评价方法对六类典型崩塌滑坡修复模式进行了评价计算,得出协调度综合评价指标(B)分别为4.6.、4.6、5.4、6、6.6、7.2,景观协调度得分(M)及等级分别为(57.5,Ⅲ级)、(57.5,Ⅲ级)、(67.5,Ⅲ级)、(75,Ⅱ级)、(82.5,Ⅰ级)、(90,Ⅰ级),研究结果表明九寨沟景区震后受损边坡植被修复景观后与周围景观协调性良好。

马艳有[7](2020)在《煤矿采空区塌陷地系统分类与开发利用模式匹配》文中认为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煤矿采空区塌陷引起的土地资源损毁、生态景观破坏、地质灾害频发等环境问题也愈来愈严重,因此采空区塌陷地的复垦与开发利用广受各界关注。受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制约,煤矿采空区塌陷地存在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塌陷地土地利用模式也不尽相同。为了选择相匹配的土地利用模式,实现塌陷区土地资源有效利用,推进我国绿色矿山建设,本文以山西省晋中市典型采空区塌陷地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煤矿采空区塌陷地类型进行了系统分类,并研究了与塌陷地类型相匹配的开发利用模式。运用熵权可拓物元模型和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方法对研究区匹配的开发利用模式进行了复垦适宜性评价,对匹配结果进行验证,综合确定研究区的开发利用模式类型。研究结果如下:(1)构建了煤矿采空区塌陷地类型的五级分类体系,同时确定了级别划分方法以及相应各级分类依据与标准。分类选取塌陷面积(u11)、塌陷形态(u12)、塌陷深度(u13)、稳定性(u14)、地面起伏度(u15)、积水特性(u21)、积水深度(u22)、积水水质(u23)等8个指标,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值分别为0.2166、0.338 8、0.054 8、0.100 0、0.500 0、0.500 0。指标层各分类指标的权重排序由大到小为:u12>u11>u14>u21>u13=u15>u22=u23,按权重值的大小排序确定级别大小。结果为:“第一级别”依据塌陷形态划分为V型、槽型、碗型、盆型塌陷地4个一级类型;“第二级别”依据塌陷面积划分为大面积、较大面积、中面积、小面积塌陷地4个二级类型;“第三级别”依据塌陷地稳定性划分为稳定、基本稳定、不稳定塌陷地3个三级类型;“第四级别”依据积水特性划分为常年积水、季节性积水、无积水塌陷地3个四级类型;“第五级别”对于无积水塌陷地,依据地面起伏度和塌陷深度划分为15个五级类型,对于有积水塌陷地,依据积水深度和积水水质划分为18个五级类型。以此对不同类型的煤矿采空区塌陷地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2)依据煤矿采空区塌陷地分类体系及其相关规范,系统总结了塌陷地的开发利用模式,并提出了每种模式的构造要求及其治理措施。包括耕地模式、林草地用地模式、建设用地模式、水域用地模式、其他用地模式五大类。耕地用地模式具体分为旱地用地模式、水浇地用地模式、水田用地模式;水域用地模式划分为养殖型人工湿地、景观型人工湿地、净化型人工湿地、平原水库模式;其他用地模式包括填埋场模式、地质公园模式、生态工业模式。(3)构建了煤矿采空区塌陷地类型与开发利用模式的匹配关系,并确定了熵权可拓物元模型及多指标综合评价的适宜性评价标准和方法,为因地制宜的选择最合理的土地利用模式,实现不同塌陷区土地最有效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4)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判断山西晋中三矿区的煤矿采空区塌陷地类型,确定适宜的土地开发利用模式均为耕地用地模式。并应用熵权可拓物元模型和指标综合评价的评价方法对耕地用地模式适宜性进行验证。熵权法确定权重结果表明:地面起伏度(0.515 8)、道路条件(0.355 4)、地形坡度(0.063 7)、塌陷深度(0.047 3)以及区位条件(0.013 4)是晋中市三矿区采煤塌陷地复垦为耕地用地模式适宜性的主要影响因子,符合该区域的实际情况;熵权可拓物元模型评价结果为:金众煤矿塌陷区、温家沟煤矿塌陷区、佛殿沟煤矿塌陷区的综合关联度依次为0.084 9、0.195 4、0.418 1。复垦为耕地模式适宜性评价级别分别为“中度适宜”、“勉强适宜”、“不适宜”;多指标综合评价结果为:各采煤塌陷地复垦适宜性综合指数排序为金众煤矿塌陷区(0.5160)、温家沟煤矿塌陷区(0.341 0)、佛殿沟煤矿塌陷区(-0.857 0)。两种方法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评价结果较为可靠。金众煤矿塌陷区和温家沟煤矿塌陷区与验证结果一致,可以通过采取土地整治工程措施复垦为耕地用地模式。而佛殿沟煤矿塌陷区与验证结果不一致,由于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区位条件和道路条件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改善,因此,该矿区塌陷地不适宜作为耕地利用,可以考虑其他的用途。总之,研究煤矿采空区塌陷地系统分类与开发利用模式匹配关系,可以为不同类型煤矿采空区塌陷地找到相匹配的开发利用模式,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是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每种模式的选择都需要考虑到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因此,需要通过熵权可拓物元模型和指标综合评价的评价方法对其适宜性进行验证,综合分析。

朱常侠,马艳有[8](2020)在《乡村居民点可视范围矿山废弃地复垦与植被恢复实践与示范效果》文中认为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的阔步前进和发展,乡村居民点可视范围内历史遗留中小型矿山生态环境问题逐渐被社会广泛关注。与大型矿山相比,乡村居民点可视范围内中小型矿山废弃地往往很不规范,甚至很破碎,复垦与植被恢复难度大,效果和效益较难体现。为达到深入开展乡村居民点可视范围内中小型矿山废弃地复垦与生态恢复治理模式研究与实践的目标,采用工程地质测绘、跟踪监测、遥感等方法,对遵化市新店子镇团瓢庄乡东李庄子村居民点可视范围内遗留中小型矿山废弃地的复垦与植被恢复实效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是:在相同气候区条件下,影响乡村居民点可视范围中小型矿山废弃地复垦与植被恢复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废弃地的形态、物质组成、植被结构匹配设计等几个方面;高陡岩质边坡复垦与植被恢复率是影响乡村居民点可视范围内中小型矿山废弃地整体植被景观重构的关键。结果表明,对乡村居民点可视范围内矿山废弃地复垦与植被恢复,应充分考虑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并结合当地乡土植被和自然气候条件等因素,针对废弃地类型,因地制宜地进行复垦与植被恢复规划和工程设计,既要考虑生态效益,同时也要考虑经济、景观和社会等效益的综合效果。

梁琬坤[9](2020)在《裸露岩质边坡覆绿试验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国家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建设迅猛发展,出现了大量裸露岩质边坡,覆绿、改善环境已刻不容缓。以裸露岩质边坡覆绿为目的,通过裸露岩质边坡的问题调查分析、“覆绿机构”研制与试验,进行覆绿技术探索,获得一些认识、成果。(1)研制了一套基于裸岩边坡特征的“覆绿机构”,通过龙骨槽之间的割裂状态模拟岩石裂隙,亦可模拟实际工程不平整岩面的凹陷状态;改变龙骨槽数目和覆土厚度来模拟岩石裂隙宽度和深度;升降支撑钢管设置不同边坡角度。补光灯及滴灌装置以满足植物生长需求。可凭该套岩质边坡覆绿机构展开室内覆绿可行性研究,并根据实际需求配置相关参数,降低未来实际覆绿工作时的未知性与失误率。(2)试验获得岩质边坡特征下的植物生长规律:(1)出苗时间:给水量与出苗时间呈正相关,光照和基肥对出苗时间无明显影响,最早出苗均在出现在高给水量、高坡度下;无论光照与否,出苗时间呈覆绿机构C>B>A的规律。(2)发芽率:基质、坡度对发芽率影响差异不显着(P>0.05),给水量显着影响种子的发芽率(P<0.05),补光灯组比自然光组的发芽率高1.36%1.61%。(3)株高:覆绿机构A—D在土壤基质不同下,有H1-3>H5-7,H2-4>H6-8;植株差异度与坡度正相关,施加基肥对纵向生长促进程度取决于坡度,其次为光照。坡度与植株高度下降速度呈负相关,极端长势下的株高在生长过程中相差22.1%280.6%,株高动态可用二次函数模型拟合,相关系数R>0.83,可基本把握植物在岩质边坡特征下的株高动态。(4)分蘖数:植物前期分蘖慢,中期呈指数型增长,后期渐缓。施加控释基肥组分蘖数最多,土壤条件对分蘖最具影响,基肥与光照可削弱给水量差异的影响。光照组的分蘖数最多,给水量不能最终决定狗牙根的分蘖数。极端长势下分蘖数在生长过程中相差48.2%125%,分蘖动态可用boltzmann曲线拟合,相关系数R>0.91,可作为植物在岩质边坡特征下的分蘖动态模型。(3)以“地境再造法”为理论指导,探索裸露岩质边坡覆绿技术。以概化裸露岩质边坡所具实际生境特征为基础,结合生态地质学理论从植物生长所需地境入手,成功构建使岩质边坡、植物、试验配方三者结合的方案。作为一次尝试性探索,将逐渐兴起的地境再造法运用于裸岩边坡的覆绿,未来蕴含潜力与应用前景无穷。

徐一丁[10](2020)在《基于山地生态修复的郊野公园规划设计探索 ——以河北省涿鹿县黄羊山郊野公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当前人居环境标准不断提升、山地生态环境胁迫严重等形式,位于城郊的山地郊野公园在调控山地生态环境、服务城市居民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文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首先对郊野公园、山地郊野公园、山体修复、生态敏感性评价的概念与当前研究进行总结;同时搜集国内外优秀案例总结借鉴策略。其次,以山地生态修复为导向,运用GIS软件选择高程、坡度、坡向、植被覆盖度、水体缓冲区土地利用类型、现状道路共7个因子,采用因子加权叠加法,构建山地郊野公园敏感性评价体系;按敏感度的高低将规划区划分为极生态敏感区、高生态敏感区、中生态敏感区、低生态敏感区和生态不敏感区5级,并提出不同分区山地保护与修复的原则,为山地生态系统保护与利用提供重要支撑和依据。再次,结合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的使用功能、视觉景观要求对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考虑,进一步完善山地郊野公园山体、水体、植被、节点、铺装构筑、聚落规划方面策略。最后,选取华北地区典型的山地型郊野公园进行实例设计,基于山地生态修复以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为依据尝试性提出黄羊山郊野公园生态设计方案,并对其景区、节点进行细化。

二、南方岩质坡地生态恢复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方岩质坡地生态恢复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悬挂式PRT交通的重庆巫山陡坡山地住宅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课题研究切入点
        1.3.1 PRT与我国特有政治体制下的社会建设相结合的设计
        1.3.2 悬挂式PRT技术与山地住宅的结合设计
        1.3.3 PRT交通对于传统规划方式的革新
        1.3.4 巫山陡山利用的新方式
第二章 现有研究及重庆巫山陡坡山地现状
    2.1 现有研究
        2.1.1 PRT交通的相关研究
        2.1.2 山地住宅的相关研究
        2.1.3 乡村旅游的相关研究
        2.1.4 总结——现有理论的不足和难点对于本次研究的启发
    2.2 重庆巫山陡坡山地现状
        2.2.1 陡坡山地释义
        2.2.2 气候条件
        2.2.3 地形地貌
        2.2.4 土壤土质
        2.2.5 现有交通方式
        2.2.6 现存民居建筑
        2.2.7 机遇与挑战
第三章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技术支持
    3.1 技术路线
    3.2 技术支持
        3.2.1 洞室开凿利用方式及技术
        3.2.2 洞穴室内环境
        3.2.3 岩土质坡地加固技术
        3.2.4 山地风电技术
        3.2.5 山地太阳能光伏
        3.2.6 雨水渗析技术
        3.2.7 山地防灾预警技术
        3.2.8 山地物资供应技术
        3.2.9 陡坡山地景观的各项技术
    3.3 技术成本分析
        3.3.1 土地和建筑开发成本
        3.3.2 悬挂式PRT交通成本
        3.3.3 总技术成本估算
第四章 国内外现有陡坡山地利用的案例分析
    4.1 巴渝山地崖居住宅
        4.1.1 半山崖居
        4.1.2 崖洞居
        4.1.3 寨堡型崖居
        4.1.4 箭楼型崖居
    4.2 山地民居的更新与山地步道的打造——重庆山城步道
        4.2.1 山城步道现状
        4.2.2 步道规划设计策略
        4.2.3 经验启示
    4.3 悬崖陡坡建筑的营造——贵州黔西南安龙公园溶岩美术馆
        4.3.1 项目介绍
        4.3.2 设计构思和建造过程
        4.3.3 总平面、建筑平面、建筑剖面及场地流线
        4.3.4 经验启示
第五章 项目模拟研究设计
    5.1 设计目的与前期分析
        5.1.1 项目选址
        5.1.2 地区社会与经济情况分析
        5.1.3 重庆及巫山地区住宅相关政策
        5.1.4 基地现状
        5.1.5 项目定位
        5.1.6 设计策略
        5.1.7 相关设计数据的获取和整理
        5.1.8 住宅项目选址论证
    5.2 村庄总体规划
        5.2.1 总平面
        5.2.2 功能结构与分区
        5.2.3 PRT轨道主线路平面图
    5.3 穴居式山地住宅设计
        5.3.1 平面设计
        5.3.2 剖面设计
        5.3.3 设计细节说明
    5.4 半穴居式山地住宅设计
        5.4.1 平面设计
        5.4.2 剖立面设计
        5.4.3 设计细节说明
    5.5 纯悬挑式山地住宅设计
        5.5.1 平面设计
        5.5.2 剖面设计
        5.5.3 设计细节说明
    5.6 退台式山地住宅设计
        5.6.1 平面设计
        5.6.2 剖面设计
        5.6.3 设计细节说明
    5.8 慢行系统——绿道专项设计
        5.8.1 定义和意义
        5.8.2 现有绿道类型
        5.8.3 下庄村绿道系统规划
第六章 结论
    6.1 巫山陡坡山地住宅设计原则
        6.1.1 科学选址原则
        6.1.2 交通为核心设计原则
        6.1.3 成本控制原则
        6.1.4 需求导向原则
        6.1.5 生态保护原则
    6.2 创新与不足
        6.2.1 创新点
        6.2.2 不足点
    6.3 对重庆巫山陡坡山地住宅设计建设与开发建议
        6.3.1 对陡坡山地住宅设计建设
        6.3.2 对我国后续发展建设过程中关于开发山地空间的建议
    6.4 对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论文图纸集合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喀斯特裂隙水文过程与混农林水土漏失阻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一)裂隙水文过程与水土流失
    (二)喀斯特裂隙水文过程与水土流失
    (三)喀斯特裂隙水文过程与水土漏失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1 文献论证与获取
        2 国内外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3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1 研究目标
        2 研究内容
        3 研究特色与拟创新点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1 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四)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1 实验分析数据
        2 野外调查数据
        3 收集资料数据
三 喀斯特裂隙水文过程
    (一)裂隙基本概况
    (二)喀斯特裂隙土壤水分垂向分布特征
        1 毕节撒拉溪研究区裂隙土壤水分垂向分布特征
        2 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裂隙土壤水分垂向分布特征
        3 施秉喀斯特研究区裂隙土壤水分垂向分布特征
        4 裂隙土壤水分垂向分布特征对比分析
    (三)喀斯特裂隙土壤水分时间分布特征
        1 毕节撒拉溪研究区裂隙土壤水分时间变化特征
        2 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裂隙土壤水分时间变化特征
        3 施秉喀斯特研究区裂隙土壤水分时间变化特征
        4 裂隙土壤水分时间分布特征对比分析
四 喀斯特裂隙水土漏失机理
    (一)裂隙土壤性质与持水能力
        1 裂隙土壤性质
        2 裂隙土壤质地
        3 裂隙土壤持水能力
    (二)裂隙土壤性质、持水能力与水土漏失作用机制
        1 裂隙间土壤性质与持水能力差异性分析
        2 裂隙土壤性质影响土壤抗侵蚀能力
        3 裂隙土壤性质影响水文过程
    (三)裂隙水文过程与降雨分布特征作用机制
        1 降雨分布特征
        2 裂隙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关系
    (四)裂隙水文过程与降雨耦合作用机制
        1 裂隙水文过程对不同量级降雨事件的响应
        2 降雨对裂隙土壤水分补给特征的影响
五 喀斯特裂隙混农林水土漏失阻控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验证
    (一)喀斯特地区水土漏失现有生物阻控技术
        1 水土保持林技术
        2 植物篱技术
        3 封山育林技术
        4 植物群落垂直空间配置技术
    (二)喀斯特裂隙混农林水土漏失阻控技术研发
        1 混农林植物保水技术
        2 混农林植被空间截流技术
        3 混农林植物间作技术
    (三)裂隙混农林水土漏失阻控技术应用示范及验证
        1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3 示范点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4 示范点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5 示范点技术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六 结论与讨论
    1 主要结论
    2 主要创新点
    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基于植物景观的公路工程地质因素判译及绿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植物自然景观与土壤理化性质及结构的关系研究
    2.1 制约植物景观的机理
    2.2 基于气候的植被宏观分布
    2.3 植物与土壤化学性质的联系
    2.4 植物与土壤物理性质的联系
    2.5 植物与土壤含水率的联系
    2.6 植物与土层厚度的联系
    2.7 植物指示土壤的理论方法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植物自然景观与地层岩性的关系研究
    3.1 岩石-土壤-植物自然景观的理论联系
    3.2 植物景观指示地层岩性上的应用
    3.3 利用植物景观指示地层岩性的理论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植物自然景观与地质构造、地质灾害的关系研究
    4.1 植物景观与构造、地下水的理论联系
    4.2 植物景观在指示地质构造上的应用研究
    4.3 崩塌灾害发生的机理及植物景观类型
    4.4 滑坡灾害发生的机理及景观类型
    4.5 地质灾害对公路工程的影响
    4.6 通过植物景观判别地质构造、地质灾害应注意的事项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植物自然景观与气候(大风、光照)的关系研究
    5.1 植物与大风的关系
    5.2 植物与光照的联系
第六章 基于植物自然景观及生活习性的公路勘察、绿化设计的理论研究
    6.1 基于植物自然景观的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理论研究
    6.2 基于植物生活习性和公路环境及运行要求的品种选择研究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5)城区坡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麓谷高新区文轩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公园发展简述
        1.2.2 国外坡地公园研究现状
        1.2.3 国内公园发展简述
        1.2.4 我国坡地公园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查阅法
        1.5.2 实地调研法
        1.5.3 定量研究法
        1.5.4 案例借鉴及实践法
    1.6 技术路线
2 坡地公园概述及理论
    2.1 坡地的阐述
    2.2 公园的阐述
    2.3 坡地公园景观阐述
    2.4 坡地公园规划设计理论
        2.4.1 环境行为心理学理论
        2.4.2 生态修复理论
        2.4.3 景观生态学理论
        2.4.5 城市美学理论
        2.4.6 生态学边缘理论
3 案例借鉴
    3.1 重庆龙头寺公园
        3.1.1 案例概况
        3.1.2 设计主题
        3.1.3 设计亮点
        3.1.4 经验借鉴
    3.2 上海长滩坡地公园
        3.2.1 案例概况
        3.2.2 设计主题
        3.2.3 设计亮点
        3.2.4 经验借鉴
    3.3 日本国营明石海峡公园
        3.3.1 案例概况
        3.3.2 设计主题
        3.3.3 设计亮点
        3.3.4 经验借鉴
4 坡地公园规划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结果讨论
    4.1 坡地公园规划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评价体系指标确立
        4.1.2 指标权重确定与一致性检验
        4.1.3 评价体系指标层评分标准的确定
    4.2 坡地公园各分区规划设计的综合评价值总排序
    4.3 坡地公园景观构成中限制性因素及指标重要性分析
5 案例实践——麓谷高新区文轩公园规划设计
    5.1 项目所在地概况
        5.1.1 地理区位
        5.1.2 自然条件
        5.1.3 社会经济条件
        5.1.4 产业资源
    5.2 文轩公园概况
        5.2.1 地理区位与交通
        5.2.2 周边资源
        5.2.3 服务人群
        5.2.4 场地地形地貌
        5.2.5 土地利用现状
    5.3 规划总则
        5.3.1 规划背景
        5.3.2 上位规划解读
        5.3.3 规划范围
        5.3.4 规划原则
        5.3.5 规划理念
        5.3.6 规划规范
    5.4 总体规划
        5.4.1 规划性质与定位
        5.4.2 总体规划布局
        5.4.3 规划总平与鸟瞰
        5.4.4 活动分布及功能分区
        5.4.5 竖向设计
        5.4.6 交通设计
    5.5 重要景观节点设计
        5.5.1 共进——入口迎宾区
        5.5.2 交融——林荫休闲区
        5.5.3 互动——百草文化区
    5.6 基于坡地公园特色的景观要素运用
        5.6.1 坡度处理原则及分析
        5.6.2 坡度处理方法
        5.6.3 人文关怀设计
        5.6.4 灯光设计
        5.6.5 铺装设计
    5.7 植物景观设计
        5.7.1 植物景观总体构思
        5.7.2 植物景观总体分区
        5.7.3 植物景观分区设计
        5.7.4 植物景观节点设计
        5.7.5 植物设计亮点
        5.7.6 景观小品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6.2.1 不足
        6.2.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九寨沟震后受损边坡类型划分与植被生态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九寨沟地震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1.2.2 第四纪震后受损边坡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1.2.3 震后受损边坡与活动断裂相互关系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1.2.4 研究区域活动构造与崩塌滑坡灾害研究现状及进展
        1.2.5 震后崩塌滑坡灾害修复及植被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论文工作量及成果
        1.5.1 论文工作量
        1.5.2 章节结构
        1.5.3 创新点
第2章 区域自然地理及地质背景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社会经济状况
    2.2 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特征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候
        2.2.3 水文
        2.2.4 土壤
    2.3 区域地质概况
        2.3.1 大地构造背景
        2.3.2 地层岩性
        2.3.3 地质构造特征
    2.4 活动断裂与历史地震
    2.5 第四纪地层及崩塌滑坡灾害
第3章 震后受损边坡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3.1 影像来源及预处理
        3.1.1 影像处理
        3.1.2 影像解译标志建立
        3.1.3 影像解译
    3.2 震后受损边坡的空间分布特征
    3.3 震后受损边坡的主要影响因素及风险性评价
        3.3.1 地形地貌的影响
        3.3.2 地质构造条件的影响
        3.3.3 地层与岩土体结构条件的影响
        3.3.4 降雨条件及植被覆盖程度的影响
        3.3.5 活动构造与历史地震的影响
        3.3.6 崩塌滑坡灾害风险性评价
第4章 基于植被生态修复的典型震后受损边坡分类及立地分析
    4.1 受损边坡类型划分
        4.1.1 分类原则
        4.1.2 分类依据
        4.1.3 分类结果
    4.2 老虎嘴不稳定斜坡灾害地质条件与成因分析
        4.2.1 灾害的基本特征
        4.2.2 构造地貌及临空面条件分析
        4.2.3 地层岩性及构造条件分析
        4.2.4 形成机制及成灾过程分析
        4.2.5 立地分析
    4.3 荷叶寨后山震后滑坡灾害地质条件与成因分析
        4.3.1 滑坡灾害的基本特征
        4.3.2 构造地貌及临空面条件分析
        4.3.3 地层岩性及构造条件分析
        4.3.4 形成机制及成灾过程分析
        4.3.5 立地分析
    4.4 五花海右岸震后崩塌灾害地质条件与成因分析
        4.4.1 崩塌灾害的基本特征
        4.4.2 构造地貌及临空面条件分析
        4.4.3 地层岩性及构造条件分析
        4.4.4 危岩变形破坏特征
        4.4.5 形成机制及成灾过程分析
        4.4.6 立地分析
    4.5 五花海右侧中段震后崩塌灾害地质条件与成因分析
        4.5.1 崩塌灾害的基本特征
        4.5.2 构造地貌及临空面条件分析
        4.5.3 地层岩性及构造条件分析
        4.5.4 危岩变形破坏特征
        4.5.5 形成机制及成灾过程分析
        4.5.6 立地分析
    4.6 黑角寨公路震后滑坡灾害地质条件与成因分析
        4.6.1 滑坡灾害的基本特征
        4.6.2 构造地貌及临空面条件分析
        4.6.3 危岩变形破坏特征
        4.6.4 形成机制及成灾过程分析
        4.6.5 立地分析
    4.7 五花海上端不稳定斜坡地质条件与成因分析
        4.7.1 灾害的基本特征
        4.7.2 斜坡表层变形破坏特征
        4.7.3 形成机制及成灾过程分析
        4.7.4 立地分析
第5章 典型震后受损边坡植被生态修复与景观协调度评价
    5.1 受损山体生态植被修复基本原理
        5.1.1 生态恢复原理
        5.1.2 植被群落演替原理
        5.1.3 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原理
        5.1.4 物种生态适应性原理
        5.1.5 物种共生生原理
    5.2 植物种筛选
        5.2.1 植物种选择的原则
        5.2.2 植物种选择方法
        5.2.3 植被恢复适宜植物种筛选
    5.3 受损边坡植被生态修复模式
        5.3.1 老虎嘴式不稳定斜坡模式
        5.3.2 荷叶寨式滑坡模式
        5.3.3 五花海右岸式崩塌模式
        5.3.4 五花海右侧中段式崩塌模式
        5.3.5 黑角寨式滑坡模式
        5.3.6 五花海上端式不稳定斜坡模式
        5.3.7 不同类型受损边坡植被生态修复模式
    5.4 受损边坡景观修复协调度评价
        5.4.1 评价体系的建立
        5.4.2 评价计算指标体系构建
        5.4.3 评价计算指标选取
        5.4.4 评价方法
        5.4.5 评价因子分级及赋值
        5.4.6 综合评价计算
        5.4.7 典型受损边坡协调度评价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7)煤矿采空区塌陷地系统分类与开发利用模式匹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采煤塌陷地分类方向
        1.2.2 采煤塌陷地开发利用方向
        1.2.3 物元模型在采煤塌陷地适宜性评价应用现状
        1.2.4 迫切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塌陷区及其数据获取
        2.2.1 各塌陷区的基本条件
        2.2.2 数据来源
    2.3 研究方法
        2.3.1 数据处理方法
        2.3.2 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
        2.3.3 层次分析法
        2.3.4 适宜性评价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塌陷地系统分类及其分析
        3.1.1 分类指标的选取及级别确定结果
        3.1.2 分类指标选取及级别确定结果分析
        3.1.3 分类依据的确定及标准的划分
    3.2 塌陷地开发利用模式与分析
        3.2.1 塌陷地开发利用模式形式
        3.2.2 耕地用地模式构建与分析
        3.2.3 林草地用地模式构建与分析
        3.2.4 建设用地模式构建与分析
        3.2.5 水域用地模式构建与分析
        3.2.6 其他用地模式构建与分析
    3.3 塌陷地开发利用模式与其类型的匹配关系
        3.3.1 塌陷地开发利用模式与其类型的匹配结果
        3.3.2 塌陷地开发利用模式与塌陷地系统分类匹配结果分析
    3.4 实践应用结果与分析
        3.4.1 研究区塌陷地类型与开发利模式匹配结果
        3.4.2 宜耕塌陷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4.3 评价经典域及节域的确定
        3.4.4 可拓物元模型评价结果与分析
        3.4.5 多指标综合评价结果与分析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附件

(8)乡村居民点可视范围矿山废弃地复垦与植被恢复实践与示范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项目概况
    1.2 研究过程与方法
2 制约矿山废弃地复垦与植被恢复效果的因素分析
    2.1 制约矿山废弃地复垦与植被恢复效果的内因分析
        2.1.1 矿山废弃地类型是制约其复垦与植被恢复效果的内在基础
        2.1.2 矿山岩土组成和地质灾害对废弃地复垦与植被恢复效果的起限制作用
    2.2 制约矿山废弃地复垦与植被恢复效果的外因分析
        2.2.1 气候对矿山废弃地复垦与植被恢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2.2.2 土壤与植被为矿山废弃地复垦与植被恢复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2.2.3 水文与水资源成为制约矿山废弃地复垦与植被恢复的主要制约条件之一
3 矿山废弃地复垦技术措施
    3.1 岩质阶坡(边坡)的工程治理措施
        3.1.1 岩质阶坡(边坡)的梯级放坡
        3.1.2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措施
    3.2 岩质阶地(平台)的复垦技术措施
4 矿山植被恢复技术措施
    4.1 阶坡(边坡)植被重建技术
    4.2 阶面造林绿化措施
5 矿山废弃地复垦与植被恢复效果监测与评述
    5.1 矿山环境治理竣工验收效果与治理前的对比分析
    5.2 矿山废弃地复垦与植被恢复实效监测结果与评述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2.1 立地类型对废弃地复垦与植被恢复效果具控制作用
        6.2.2 岩质边坡治理及其植被恢复技术比较分析
        6.2.3 废弃地生态修复植被结构匹配比较分析

(9)裸露岩质边坡覆绿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裸露岩质边坡概况
    2.1 裸露岩质边坡特征分析
    2.2 裸露岩质边坡危害实例及防治分析
3 裸露岩质边坡覆绿试验方案设计
    3.1 覆绿机构的设计思路
    3.2 岩质边坡的覆绿技术讨论
        3.2.1 工程中已有的覆绿技术讨论
        3.2.2 试验中覆绿方式的选用
        3.2.3 工程中常见的覆绿植物
        3.2.4 试验中覆绿植物的选用
    3.3 覆绿机构的设计
    3.4 试验研究与方法
        3.4.1 试验变量设计
        3.4.2 试验测定内容及过程方法
    3.5 本章小结
4 裸露岩质边坡覆绿试验结果
    4.1 生长发育实景与数据展示
    4.2 出苗时间
    4.3 发芽率
    4.4 生长高度
    4.5 分蘖数
    4.6 本章小结
5 植物生长发育分析
    5.1 不同试验变量对植物出苗时间的影响
    5.2 不同试验变量对植物发芽率的影响
    5.3 不同试验变量对植物生长高度的影响
    5.4 不同试验变量对植物分蘖数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10)基于山地生态修复的郊野公园规划设计探索 ——以河北省涿鹿县黄羊山郊野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人居环境标准提升
        1.1.2 山地生态胁迫严峻
        1.1.3 生态思想迭代嬗变
        1.1.4 郊野公园涵盖山地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2.3 特色与创新点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郊野公园与山地保护利用的相关理论研究
    2.1 郊野公园
        2.1.1 郊野公园的概念
        2.1.2 郊野公园的国内外研究内容
    2.2 山地郊野公园
        2.2.1 山地郊野公园的概念
        2.2.2 山地郊野公园的功能
        2.2.3 山地郊野公园的特殊性
        2.2.4 山地郊野公园最新研究进展
    2.3 山地修复
        2.3.1 相关概念
        2.3.2 山地修复的研究进展
    2.4 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
        2.4.1 相关概念
        2.4.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5 本章小结
3 相关案例分析
    3.1 香港“香港仔”郊野公园规划设计
        3.1.1 项目概况
        3.1.2 规划分析
        3.1.3 案例借鉴—郊野公园完备规划
    3.2 美国劳伦斯.洛克菲勒自然保护区规划
        3.2.1 项目概况
        3.2.2 规划分析
        3.2.3 案例借鉴—人与自然维持平衡
    3.3 美国弗吉尼亚麦金太尔植物园设计
        3.3.1 项目概况
        3.3.2 规划分析
        3.3.3 案例借鉴—基底条件详尽考虑
    3.4 西班牙巴塞罗那瓦尔·德恩·琼垃圾填埋场景观恢复工程
        3.4.1 项目概况
        3.4.2 规划分析
        3.4.3 案例借鉴—山地修复优先实施
    3.5 美国科罗拉多山地景观恢复
        3.5.1 项目概况
        3.5.2 规划分析
        3.5.3 案例借鉴—生态系统精心重构
    3.6 案例启示
    3.7 本章小结
4 山地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搭建
    4.1 数据来源及处理
        4.1.1 数据来源
        4.1.2 数据处理
    4.2 评价因子选取
        4.2.1 评价因子的选取原则
        4.2.2 评价因子的确定
    4.3 单因子等级评价
        4.3.1 高程因子
        4.3.2 坡度因子
        4.3.3 坡向因子
        4.3.4 水体缓冲区因子
        4.3.5 植被覆盖度因子
        4.3.6 土地利用因子
        4.3.7 现状路网因子
    4.4 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
        4.4.1 权重的确定
        4.4.2 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
    4.5 生态敏感区划定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山地生态修复的山地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策略
    5.1 规划设计目标
    5.2 规划设计原则
    5.3 总体保护利用
        5.3.1 划分生态保护分区
        5.3.2 功能布局分区规划
        5.3.3 因山就势塑造空间
        5.3.4 组织山地道路系统
        5.3.5 控制生态容量
        5.3.6 保护现状植被农田
        5.3.7 吸引保护野生动物
    5.4 极生态敏感性区域规划设计策略
    5.5 高生态敏感性区域规划设计策略
        5.5.1 山体的保护与利用
        5.5.2 水体的组织与设计
        5.5.3 植物景观的规划与营建
        5.5.4 道路节点的规划与设计
        5.5.5 铺装构筑的规划与设计
        5.5.6 聚落规划建议
    5.6 中生态敏感性区域规划设计策
        5.6.1 山体的保护与利用
        5.6.2 水体的组织与设计
        5.6.3 植物景观的规划与营建
        5.6.4 道路节点的规划与设计
        5.6.5 铺装构筑的规划与设计
        5.6.6 聚落规划建议
    5.7 低生态敏感性区域规划设计策
        5.7.1 山体的保护与利用
        5.7.2 水体的组织与设计
        5.7.3 植物景观的规划与营建
        5.7.4 道路节点的规划与设计
        5.7.5 铺装构筑的规划与设计
        5.7.6 聚落规划建议
    5.8 生态不敏感性区域规划设计策略
        5.8.1 山体的保护与利用
        5.8.2 水体的组织与设计
        5.8.3 植物景观的规划与营建
        5.8.4 道路节点的规划与设计
        5.8.5 铺装构筑的规划与设计
        5.8.6 聚落规划建议
6 规划设计实践—黄羊山郊野公园设计
    6.1 项目背景
        6.1.1 区位关系
        6.1.2 上位规划
        6.1.3 参考规范
        6.1.4 规划背景条件
    6.2 场地分析
        6.2.1 场地周边环境分析
        6.2.2 场地内部环境分析
        6.2.3 综合分析总结(SWOT分析)
    6.3 黄羊山地区生态敏感性分析
        6.3.1 单因子生态敏感性评价
        6.3.2 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
        6.3.4 不同生态敏感性区域策略规划制定
    6.4 设计思路
        6.4.1 规划愿景
        6.4.2 规划目标与定位
        6.4.3 特色解读
    6.5 总体规划
        6.5.1 规划原则
        6.5.2 景观结构
        6.5.3 总体方案
        6.5.4 景观分区
    6.6 分区设计
        6.6.1 核心保育区
        6.6.2 修复缓冲区
        6.6.3 山谷科教区
        6.6.4 亲子互动区
        6.6.5 荒野体验区
        6.6.6 乡野休闲区
    6.7 专项规划
        6.7.1 交通规划
        6.7.2 游憩系统规划
        6.7.3 竖向设计
        6.7.4 植物规划设计
        6.7.5 动物栖息地规划
        6.7.6 建筑构筑与设施规划
        6.7.7 科普展示规划
        6.7.8 夜景照明规划
        6.7.9 节约园林规划
    6.8 分期实施计划
    6.9 用地平衡及经济技术指标
7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植物材料表
图纸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附件

四、南方岩质坡地生态恢复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巴马盘阳河流域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研究[J]. 王显彬,莫仁斌,吴静. 南方国土资源, 2021(07)
  • [2]基于悬挂式PRT交通的重庆巫山陡坡山地住宅设计研究[D]. 杨晟昊.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3]喀斯特裂隙水文过程与混农林水土漏失阻控技术[D]. 景建生.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4]基于植物景观的公路工程地质因素判译及绿化设计研究[D]. 牟希言.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5]城区坡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麓谷高新区文轩公园为例[D]. 罗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6]九寨沟震后受损边坡类型划分与植被生态修复研究[D]. 王军.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7]煤矿采空区塌陷地系统分类与开发利用模式匹配[D]. 马艳有.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6)
  • [8]乡村居民点可视范围矿山废弃地复垦与植被恢复实践与示范效果[J]. 朱常侠,马艳有.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0(03)
  • [9]裸露岩质边坡覆绿试验研究[D]. 梁琬坤.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10]基于山地生态修复的郊野公园规划设计探索 ——以河北省涿鹿县黄羊山郊野公园为例[D]. 徐一丁.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华南石质坡地生态修复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