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多穗资源10-A改良后代杂交组合强度分析

小麦多穗资源10-A改良后代杂交组合强度分析

一、小麦多小穗资源10-A改良后代的杂交组合优势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马田[1](2021)在《小麦穗分枝的遗传及基因定位》文中提出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穗结构是与穗发育相关的重要性状。本文报道了一个来自于穗型正常且中抗赤霉病的小麦育种品系YD-16的具有分枝小穗的突变体(Branchedspikelets1,BSL1)。位于BSL1穗轴基部的侧生分生组织发育成以多小穗为特征的分枝小穗。BSL1的生育期比野生型长3-4天,但千粒重极显着低于野生型,并且高感赤霉病,说明控制BSL性状的位点在现代育种过程中可能经历了强烈的人工和自然选择。具有BSL性状的小麦植株自交后代的分枝小穗单株与正常小穗单株比例为1:1,即使经过9代自交,仍不能获得具有BSL性状的纯合单株。从BSL1的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以及BSL单株与其姊妹正常小穗(Normal spikelets,NSL)单株的正反交实验不同的分离模式表明,配子体雄性不育可能与BSL性状的杂合有关,但BSL性状小麦和NSL性状小麦的花粉育性没有差异,所以我们推测BSL1自交后代性状的杂合分是携带穗分枝基因的雄配子早期败育导致的。以BSL1和普通小麦Wheaton为亲本配置了正交和反交组合,两个杂交组合F1单株均为NSL性状小麦;反交组合F1、F2代单株均为NSL性状小麦,而正交组合F2单株表现出穗型的分离,这一现象进一步表明是携带穗分枝基因的雄配子早期败育导致BSL1的分枝表型无法纯合,并且根据分离比,我们推测该突变体的表型由多对基因控制,其中一对基因是杂合的。之后,我们以正交组合F2、F3代分离株系中的所有分枝麦和部分正常穗型植株为材料进行小麦55K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分析,发现小麦2A和2D染色体上均有SNP位点与BSL性状显着关联。通过对F3群体的表型鉴定和基因分型表明2A染色体上控制BSL性状的基因(TaBSL.2A)位于分子标记y120和4066之间,遗传距离2.6cM,物理距离约14Mb。随后,通过对F4次级分离群体8000多个单株进行筛选,获得297个重组子,结合表型鉴定,进一步将该基因(TaBSL.2A)定位于分子标记M765和M766之间,物理距离约 2Mb。为了获得控制BSL性状的候选基因、解析穗分枝小麦的遗传规律和分子机制,我们在抽穗期对BSL1自交系后代中的穗分枝小麦和正常穗型小麦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2DS染色体上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最多,可能与 BSL 性状的形成关联。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分析表明,碳水化合物代谢参与了 BSL性状的形成。这项工作为理解小麦穗的发育和驯化以及BSL性状与FHB感病性的关系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常丹丹[2](2021)在《基于RIL群体的小黑麦穗部性状遗传分析及QTL定位》文中指出为探究小黑麦RIL(Recombinant Inbred Lines)群体穗部数量性状的遗传力和最佳遗传模型,运用构建的小黑麦遗传连锁图谱对穗部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本文以穗部性状差异显着的小黑麦品种‘石大1号’为母本和‘甘农7号’为父本杂交构建的RIL群体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小黑麦穗部的芒长、小穗数、穗长、穗密度、穗粒数、穗粒重等性状的表型值并进行相关性分析,运用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群体的穗部各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对穗部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可为小黑麦穗部性状的遗传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黑麦RIL群体穗部各性状均呈连续性变异,穗部表型有超亲遗传现象,整体变异性广泛,各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范围为:9.34%~40.82%。相关性分析表明:小黑麦RIL群体的穗粒重与穗长、小穗数和穗粒数正相关;穗长与穗粒数正相关;芒长与穗长和穗粒数正相关,与穗密度呈负相关。(2)小黑麦穗部芒长的最佳遗传模型为4MG-AI,其主基因遗传率为85.06%;穗长和小穗数的最佳遗传模型均为MX2-CE-A,主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20.35%和31.77%,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2.93%和32.48%;穗密度和穗粒数的最佳遗传模型均为PG-AI,多基因遗传率分别是35.34%和86.96%;穗粒重的最佳遗传模型为2MG-CE,主基因遗传率为51.97%。小黑麦穗部各性状符合数量遗传的特征并以多基因遗传为主。(3)利用小黑麦RIL群体遗传图谱结合穗部性状表型值共检测出13个小黑麦穗部性状相关的QTL位点,每个连锁群上平均1.9个QTL位点,控制芒长、穗长、小穗数、穗密度、穗粒数的QTL分别为1、4、3、2、3个,单个QTL位点的贡献率为7.67%~12.63%。

王艳珍[3](2021)在《普通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衍生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及特异标记开发》文中提出小麦远缘杂交是通过导入外源物质来增加小麦的遗传多样性,从而达到定向遗传改良的目的。本研究对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的部分衍生后代进行了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筛选出了一系列稳定遗传、综合农艺性状突出的衍生材料,以期为小麦遗传育种工作提供重要中间材料与遗传资源。其次,本研究开发了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的特异分子标记,加快对十倍体长穗偃麦草遗传物质的检测,同时为挖掘十倍体长穗偃麦草优异基因奠定了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核型及与其他种属的亲缘关系做了初步分析。利用传统的细胞学方法,通过计算十倍体长穗偃麦草70条染色体各自的相对长度系数、着丝粒指数、臂比等指标可得出结论,本试验中的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共包含35对染色体,其中,亚中间着丝粒染色体7对(7sm),中间着丝粒染色体28对(28m),有6对染色体具随体(6sat)。因此,可推测出本研究中所用的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10x=70=56m(8sat)+14sm(4sat),属于“2B”类型。同时,利用本实验室现有的879对SSR引物和EST引物扩增筛选到了156个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基因组特异分子标记,其中包括42个SSR标记,114个EST标记,这些分子标记为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衍生后代中外源遗传物质的鉴定提供了理论基础。分子标记结果表明,有249对引物可在十倍体长穗偃麦草、中间偃麦草和拟鹅观草中都扩增出相同大小的条带,有52对引物可在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华山新麦草和滨麦中扩增出相同条带。故推测,本试验中的十倍体长穗偃麦草与拟鹅观草和中间偃麦草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华山新麦草和滨麦的亲缘关系较远。(2)采用经典的细胞遗传学方法,从228个衍生后代中筛选鉴定出9个稳定的十倍体长穗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并将其命名为CA51、CA52、CA53、CA61、CA62、CA63、CA64、CB14和CB16。细胞学结果表明,9个部分双二倍体都含有56条染色体且在减数分裂第一次中期形成28个二价体,表明它们在细胞学上具有高度稳定性。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结果表明,CA51、CA52、CA53和CA63中包含40条普通小麦染色体和16条十倍体长穗偃麦草染色体;CA61、CA62、CA64和CB14中含有42条普通小麦的染色体和14条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而CB16携带了12条十倍体长穗偃麦草染色体。同时,在CA61和CB16中发现了来自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的小片段易位染色体。基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构建了9个部分双二倍体的FISH核型,并发现普通小麦1B、4B、6B和5A染色体上有明显的信号变异。分子标记的多态性结果表明,这些部分双二倍体不同于已报道的八倍体小偃麦。抗病性鉴定表明,9个部分双二倍体中有8个在成株期对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都有较强的抗性。此外,9个部分双二倍体在籽粒大小、品质等方面均不同于普通小麦亲本,为小麦远缘杂交提供了优质的桥梁材料。(3)本试验鉴定了7个稳定的异代换系,其中包括3个二体异代换系(CH10A5,CH114-B4,CH18122)和4个双重异代换系(CH18035,CH18050,CH18113,CH18130)。7个异代换系的根尖染色体数目均为42条,花粉母细胞构型均为2n=21II,田间表型偏向与普通小麦。其中CH10A5为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1JS(1D)二体异代换系,田间高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和赤霉病;CH114-B4是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7J(7B)二体异代换系,成株期对条锈病和赤霉病表现为高抗,对白粉病表现为中抗;CH18122是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4JS(4D)二体异代换系,表现为高抗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4个双重异代换系中,CH18035可能的染色体组成为2n=42=38T.a+2T.p(1JS)+2T.p(6JS)(T.a代表普通小麦染色体,T.p代表十倍体长穗偃麦草染色体),成株期高感条锈病和白粉病;CH18050可能的染色体组成为2n=42=38T.a+2T.p(2J)+2T.p(7J),成株期高抗条锈病和白粉病;CH18113可能的染色体组成为2n=42=38T.a+2T.p(1JS)+2T.p(6J),高抗条锈病,高感白粉病;CH18130可能的染色体组成为2n=42=38T.a+2T.p(2J)+2T.p(4JS),对条锈病和白粉病表现为高抗。此外,7个异代换系在籽粒粗蛋白含量、面筋含量及淀粉含量方面均比普通小麦亲本7182有所提高,可用作小麦遗传改良的中间材料。(4)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SLAF-seq),从二体异代换系CH10A5、普通小麦7182和十倍体长穗偃麦草中分别获得11,931,086、10,383,011和9,871,061条reads,平均Q30为90.34%,平均GC含量为46.55%,最终得到的SLAF标签数分别为467,788、157,996、500,27。基于有参部分,通过BWA比对,共得到十倍体长穗偃麦草564,364个多态性SNP位点,注释到25903个差异基因,并通过在功能数据库比对,挖掘了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响应逆境胁迫和籽粒相关的候选基因。基于无参序列分析,从十倍体长穗偃麦草18,971条unmapped SLAFs中挑选1,096条序列设计引物,经过PCR扩增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共得到了859个特异标记,其开发效率达到78.38%。为开发部分同源群特异标记,针对1JS染色体上与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相似度≥95%的序列设计引物,从957对引物中筛选到507个可作为1JS染色体特异的STS标记。为进一步检测这些标记的多态性和实用性,同时对多个小麦近缘种属了进行了扩增检测。结果表明,这些标记在十倍体长穗偃麦草(49个)、百萨偃麦草(38个)、二倍体长穗偃麦草(45个)、拟鹅观草(89个)、中间偃麦草(57个)均产生多态性;此外,在滨麦、华山新麦草、黑麦、卵穗山羊草、乌拉尔图小麦和粗山羊草中分别筛选出70个、51个、67个、54个、17个和43个特异分子标记。根据小麦及其近缘种特异分子标记的数目,初步推测出麦类物种亲缘关系的远近。本研究也得到了部分基因组特异性标记,其中包括St基因组特异标记21个,E基因组特异标记21个,Ee基因组特异标记15个和Eb基因组特异标记6个,为后续十倍体长穗偃麦草遗传物质的检测及染色体重排奠定理论基础。

唐羚容[4](2021)在《小麦背景中偃麦草染色体鉴定、传递与比较基因组分析》文中认为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又称彭提卡偃麦草(Thinopyrum.ponticum,2n=10x=70,JJJJJJJSJSJSJS),是小麦遗传改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近缘物种之一,具有抗寒冷、耐盐碱、生长繁茂、多花多实、抗小麦多种病害以及高蛋白等优良性状。本研究的供试材料为小麦-彭提卡偃麦草6JS(6B)代换系X005,源自于小偃7430与普通小麦ML-13的杂交后代,成熟期对小麦条锈病具有良好的抗性。小麦-彭提卡偃麦草重组系A155材料(6Ae附加系)由Dundas Ian教授提供,具有Sr B和Sr26两种抗秆锈病基因。本研究主要通过非变性荧光原位杂交(ND-FISH)和分子标记技术,对供试小偃麦材料X005和A155与小麦杂交的衍生后代进行细胞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检测彭提卡偃麦草染色体的导入、易位及传递情况;同时结合农艺性状调查统计,对这些后代材料在改良小麦中应用价值进行评估。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顺序多色荧光原位杂交(mc-ND-FISH),PLUG、IT分子标记,对供试亲本材料6JS和6Ae进行细胞学鉴定及偃麦草分子标记筛选。(1)明确了6JS和6Ae染色体各自的Oligo探针的原位杂交信号特征;(2)筛选得到可以鉴定6JS特异分子标记共86个,鉴定6Ae特异分子标记共31个,其中有12对标记在6JS和6Ae中呈现多态性,为后续的染色体重排鉴定奠定了基础。2、通过mc-ND-FISH和分子标记对X005辐射M3代群体进行细胞学及分子标记辅助鉴定,统计了X005辐射M3群体中外源染色体6JS及小麦染色体间变异情况。结果表明:(1)在X005辐射M3代中鉴定出17种6JS染色体与小麦染色体发生的大片段易位、小片段易位、整臂易位和2种6JS长短臂缺失;(2)检测到288条小麦染色体间易位染色体,共97种不同的类型。这些易位染色体涵盖了7个同源群,且第四同源群染色体易位频率最高,第一同源群染色体易位频率最小。3、通过mc-ND-FISH、分子标记并结合田间农艺性状调查对X005与MY11、台长29两个杂交组合的F3代群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X005与MY11杂交F3代中鉴定出了7种小麦染色体间的变异和6种涉及6JS的变异类型;结合农艺性状调查发现,易位系材料6JSL.6BL在株高、种子长、宽和千粒重方面明显优于其亲本。(2)在X005与台长29杂交F3代中,鉴定出了5种小麦染色体间的重排类型和4种6JS的变异类型。4、通过mc-ND-FISH、田间农艺性状调查和性状均值相关性分析,对A155与MY11杂交F1和部分F2代群体进行统计分析,共鉴定出6Ae变异类型6种,且发现染色体6Ae可能携带有易于在小麦背景中表达的与株高、小穗数、粒宽和千粒重相关基因。5、通过对以上4个群体中6JS和6Ae各自的传递率进行统计,结果发现:(1)整条6JS在X005辐射后代中的出现频率最高;且整条6JS在小麦背景台长29中的传递率相对于在绵阳11中的传递率高出7.5%。(2)在A155与MY11杂交F1代中,整条6Ae染色体的传递率为44.61%,6Ae长臂的出现频率相对于短臂要高。

张志鹏,赵晓芳,易晓余,丁丽,赵梦梦,沈婧玥,蒲至恩,陈国跃,李伟[5](2020)在《多小穗种质10-A穗部性状的QTL定位与分析》文中认为【目的】穗部性状是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重要的农艺性状,对其遗传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研究拟对控制多小穗材料10-A的穗部性状的位点进行初步定位。【方法】本研究以多小穗种质10-A与寡小穗材料BE89杂交获得的186个F2 群体及其衍生的F2∶3家系为材料,利用DArSeq标记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并结合2年4个环境群体的穗长、芒长、总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5个穗部性状表现,并利用QTL ICIMapping的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了QTL分析。【结果】构建了968个DArSeq标记组成的1878.408 cM的遗传连锁图谱,标记间平均距离为1.925 cM,共检测到15个QTL(LOD> 2.5),分布在1A、1B、2A、2D、3B、5D和6B等7条染色体上,可解释表型变异的7.64%~21.80%。其中,控制穗长的QSl-2A.2在F2群体中可解释21.80%的表型变异;控制芒长的QAl-5D.1位点在F2和F2∶3群体中可分别解释表型变异的7.64%和13.81%;控制总小穗数的位点QTss-1A.1在F2∶3解释13.54%,其增效来自母本10-A,表明该材料可作为提高小穗数的育种材料加以利用。【结论】本研究初步得到了与穗部性状相关的QTL位点/区段,为小麦穗部性状的进一步精细定位、基因克隆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奠定了理论基础。

周军[6](2020)在《GN1607糯粒性状的遗传分析及改良》文中指出糯质小麦作为特色的小麦种质资源,其淀粉具有独特的物理流变学特性,在食品加工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因此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利用糯麦品系GN1607分别与非糯小麦品种贵农19号和贵农30号开展杂交与回交,构建不同世代的遗传群体,通过对不同世代遗传群体糯粒性状的调查统计,分析其糯粒性状的遗传特性。并以GN1607为遗传改良对象,对其杂交后代F2群体进行成株期条锈病和白粉病抗性鉴定、农艺性状调查;结合相关分子标记对后代群体检测籽粒糯性的基因型,并测定各基因型的直链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筛选农艺性状优良的糯性单株材料,以期为糯质小麦种质创新提供理论依据,推动糯小麦的产业化应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以糯麦品系GN1607分别与非糯粒小麦品种(贵农19号、贵农30号)进行正反交及回交。其正反交F1代籽粒与非糯亲本的籽粒均表现为非糯,正反交F2代中籽粒的糯性发生分离,其糯粒与非糯粒的分离比例均符合1:63的理论分离比例;正反交F1与糯性亲本或非糯性亲本回交,后代群体中籽粒的糯性均发生分离,其糯粒与非糯粒的分离比例均符合1:7。结果表明,糯麦品系GN1607的糯粒性状是受细胞核遗传物质控制,非细胞质效应,符合3对独立隐性基因的分离比例,糯粒性状表现为隐性。2.农艺性状调查结果表明,糯麦品系GN1607与贵农19号构建的F2群体中农艺性状变异系数的变化幅度为11.47%-38.39%,平均变异系数为20.51%。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农艺性状是穗粒重(38.39%);变异系数最小的农艺性状是小穗密度(11.47%)。糯麦品系GN1607与贵农30号构建的F2群体中农艺性状变异系数的变化幅度为14.06%-40.53%,平均变异系数为21.84%。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农艺性状是穗粒重(40.53%);变异系数最小的农艺性状是株高(14.06%)。相关性分析表明,穗长与小穗数(相关系数为0.672)、穗粒数(0.617)、穗粒重(0.476)均呈极显着正相关。3.在糯麦品系GN1607与贵农19号杂交F2群体中近免疫至中抗条锈病的单株分别占1.15%(4个)、23.78%(83个)、38.97%(136个);高抗、中抗白粉病的单株分别占12.03%(42个)、59.22%(61个);兼抗条锈病和白粉病的单株有37个(占10.6%)。在糯麦品系GN1607与贵农30号构建的F2群体中高抗和中抗条锈病的单株分别占6.27%(21个)、28.06%(94个)。利用相关分子标记对其F2群体进行检测,共检测出179个单株携带Yr5基因,242个单株含有Yr26基因。其中同时携带2个抗性基因(Yr26+Yr5、Pm21+Yr26和Pm21+Yr5)的单株分别为47、25和8个;同时含有3个抗性基因(Pm21+Yr26+Yr5)的单株4个。共获得Wx基因正常类型(A_B_D_)340株;单缺失类型(aa B_D_或A_bb D_或A_B_dd)229株;双缺失类型(A_bbdd或aa B_dd或aabb D_)108株;全缺失类型(aabbdd)7株。4.研究不同Wx基因类型对农艺性状、可溶性糖及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和各基因合成直链淀粉的能力,结果发现:(1)Wx基因缺失导致直链淀粉含量显着下降;不同Wx基因类型的影响效应依次为:全缺失类型>双缺失类型>单缺失类型;单缺失类型中,Wx-B1a>Wx-D1a>Wx-A1a,说明Wx-B1a基因合成直链淀粉的能力最大,其次依次为Wx-D1a和Wx-A1a;(2)8种Wx基因类型的穗长、株高、小穗数等农艺性状差异不显着,表明Wx基因不会影响小麦的农艺性状;(3)全缺失类型的可溶性糖含量显着高于正常类型,说明Wx基因对可溶性糖含量可能存在基因剂量递增效应。5.筛选出穗长、小穗数、穗粒数、株高等农艺性状优异的单株13个;抗条锈病的单株338个;抗白粉病的单株103个;兼抗白粉病和条锈病的单株37个;农艺性状优良的糯性单株2个。

晏权[7](2020)在《GZ95-6分枝麦穗分枝性状的遗传分析及改良》文中认为穗分枝小麦是普通小麦的变异类型,其主穗轴节上有支穗轴,支穂轴上又着生多个小穗,从而穗粒数较多,对小麦产量的提高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同时,穗分枝小麦一般千粒重低,成熟较晚,抗性和品质较差,难以在小麦育种中直接利用,对其进行遗传改良有助于创新穗分枝小麦优良种质资源。本研究以穗分枝小麦GZ95-6与普通小麦中燕96-3、贵紫麦1号构建遗传群体,对其穗分枝性状进行遗传分析;利用中燕96-3、贵紫麦1号、贵农19号和贵农麦30号普通小麦与其杂交,对不同杂交后代进行田间鉴定,结合分子标记检测,对其千粒重、籽粒形状、饱满程度、抗性和粒色等性状进行改良,从中筛选优良穗分枝小麦类型,为多穗粒数小麦品种选育和小麦高产育种提供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穗分枝小麦GZ95-6与中燕96-3、贵紫麦1号在穗分枝性状上差异明显,正反交F1植株均为正常穗,表明穗分枝性状为隐性基因控制。F2群体穗分枝性状开始分离,分枝与正常穗型的分离比均接近1:15,经χ2检验符合1:15。F3群体中分枝相关性状大体表现为偏正态分布,其中分枝穗数、分枝长度和分枝指数表现为连续的正态分布,变异呈连续性的特点,说明穗分枝性状属于两对主效+微效多基因共同控制的质量-数量性状。2.对穗分枝小麦GZ95-6与中燕96-3杂交后代穗分枝相关性状进行分析,在F2中穗粒数与穗长(0.62)、小穗数(0.37)呈极显着正相关;F3中分枝数与分枝长度(0.24)、分枝穗数(0.34)、穗粒数(0.16)、千粒重(0.14)呈显着正相关,分枝粒数与分枝数(0.56)、分枝长度(0.42)、分枝穗数(0.43),穗粒数与穗长(0.49)、小穗数(0.23)都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分析表明穗分枝小麦的分枝较长且着生小穗较多,从而有效提高了穗粒数。穗分枝小麦GZ95-6与贵紫麦1号杂交后代穗分枝相关性状分析结果与上述结果基本相同。3.穗分枝小麦GZ95-6田间鉴定表明,其穗粒数较多,平均可达79粒,但易感条锈、白粉和叶锈,抗逆性较差,千粒重仅26.97g,籽粒较小:粒长7.06mm、粒宽2.82mm、粒厚4.33mm,结实率71.80%。如要将其利用到小麦育种中,很有必要改良其千粒重、籽粒形状、饱满程度、抗性等相关性状。4.利用中燕96-3与穗分枝小麦GZ95-6杂交,对其结实率、千粒重等性状进行改良。F2群体中,筛选出184个穗分枝植株,这些穗分枝植株的结实率和千粒重得到较大提高,平均千粒重显着提高至30.74g,平均结实率提高至83.49%,粒长7.26mm、粒宽2.90mm、粒厚4.47mm。穗粒数超过65粒的有85株,利用分子标记从中检测到含粒重TaCwi-A1a基因的79株;F3群体中,筛选到195个穗分枝植株,平均结实率93.61%,穗分枝植株的平均千粒重47.02g,最大的达56.74g,粒长13.86mm、粒宽6.32mm、粒厚8.99mm。穗粒数超65粒94株,利用分子标记从中检测到含粒重TaCwi-A1a基因的140株。在F3群体中还筛选到初步稳定的4个穗分枝小麦株系,其中株系5中27个单株,11株高于均值70粒,最高可达133粒,14株千粒重高于均值31.78g,最高可达42.30g;株系6中45个单株,18株高于均值64粒,最高可达137粒,25株高于均值33.04g,最高可达51.79g。对群体进行农艺性状显着性分析表明,通过与中燕96-3杂交,杂交后代的小穗数和穗粒数均表现极显着优势,结实率、籽粒千粒重也得到较大提高。5.利用贵紫麦1号与穗分枝小麦GZ95-6杂交,对籽粒进行粒色改良。在F3分枝群体195株中,平均千粒重提高至31.69g,粒长7.05mm、粒宽3.07mm、粒厚4.56mm,千粒重40g以上41株,穗粒数超65粒23株,结实率提高到85.29%。分子检测表明,分枝群体中含粒重Ta Sus2-2BH基因的52株,其中籽粒是紫色的14株,目前将这14株种植得到初步稳定的F4株系。6.利用贵农19号、贵农麦30号与穗分枝小麦GZ95-6杂交,对其抗病性(抗条锈、白粉、叶锈性)和综合性状进行改良。经田间抗病性鉴定,与贵农19号杂交的F2代200个分枝群体中,84个单株的抗条锈病鉴定为抗病,73个单株抗白粉病鉴定为抗病,其中分子检测到含有Yr Gn6基因78株,Pm21基因65株,Yr Gn6+Pm21基因25株;同时,与贵农麦19号杂交后籽粒大小得到改善,粒长达7.47mm、粒宽3.35mm、粒厚4.91mm,千粒重由26.97g提高至45.11g,高于分枝小麦GZ95-6的材料53株,其中粒重45g以上的32株。同时,与贵农麦30号杂交对分枝麦GZ95-6感条锈、白粉和叶锈及综合农艺性状进行改良。经田间抗性鉴定,与贵农麦30杂交后,F2代187个分枝群体中73株抗条锈、75株抗白粉,分子检测到含Yr Gn6基因65株、Pm21基因70株、Lr37基因72株,其中同时含有Yr Gn6+Pm21+Lr37基因的植株共10株;千粒重显着提高22.83g至49.8g,粒长达7.59mm、粒宽3.40mm、粒厚5mm,粒重45g以上的16株。综上,穗分枝小麦GZ95-6的穗分枝性状属于两对主效+微效多基因共同控制的质量-数量性状。利用中燕96-3、贵农19号、贵农麦30号和贵紫麦1号等普通小麦对其相关性状进行改良,从中筛选到的分枝植株中,千粒重最高可达64.91g,部分植株含有粒重TaCwi-A1a或TaSus2-2BH基因,粒长、粒宽和粒厚可至13.86、6.32和8.99mm,结实率可达93.61%,穗粒数最大可达137粒。利用分子标记筛选到同时含有抗病基因Yr Gn6+Pm21+Lr37的植株10个,并获得初步稳定的14个紫色籽粒分枝小麦株系。以上这些从杂交后代中筛选出来的优良单株或株系为多穗粒数小麦品种选育和特色小麦育种提供了优良育种材料。

熊君,杨珂,易晓余,许珂,匡成浩,张志鹏,陈国跃,李伟[8](2020)在《多小穗小麦10-A EMS突变株系的农艺性状评价》文中提出为深入了解多小穗小麦种质10-A EMS突变株系的表现,对经0.8%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种子产生的M4突变株系群体的12个农艺性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22个突变株系间在株高、穗长、总小穗数、总分蘖数、有效分蘖数、穗粒数、单株产量等性状上差异极显着,群体具有丰富的变异。其中,突变株系群体中单株产量、总分蘖数、有效分蘖数、千粒重和穗粒数的变异系数均大于20%,而抽穗期、小穗数、籽粒直线宽和籽粒直线长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多重比较表明,在株高、穗长、总小穗数、总分蘖数、有效分蘖数、穗粒数和单株产量等性状上均能筛选到与10-A差异显着或极显着的突变株系。简单相关分析表明,突变株系的穗长与小穗数、穗粒数、抽穗期呈极显着正相关,与单株产量、千粒重、籽粒投影面积呈极显着负相关;突变株系的小穗数与穗粒数呈极显着正相关,与千粒重、籽粒投影面积呈极显着负相关。聚类分析可将所有突变株系材料分为七类,其中192份突变株系与10-A聚为类Ⅰ,其中亚类ⅠA和ⅠC材料的穗粒数和千粒重都较高,25份材料聚为类Ⅱ,而其他五类每类均只含有1份突变株系。本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小麦农艺性状的遗传规律和突变株系的遗传研究与育种利用提供了参考。

匡成浩[9](2019)在《多小穗小麦种质10-A穗部相关性状的基因定位》文中认为小麦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穗部性状对小麦最终产量的形成具有重要贡献。其中,小穗数、千粒重和芒长是小麦穗部性状的重要组成。本研究采用集群分离分析(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法,利用小麦660K SNP芯片,对多小穗种质10-A构建的10-A/BE89 F7 RIL群体的小穗数和芒长,10-A/B39 F6 RIL群体的千粒重和芒长进行了初步的基因定位,并结合qRT-PCR分析筛选候选基因,为相关性状的精细定位、基因克隆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基础。本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田间性状调查表明,10-A与BE89和B39在小穗数、千粒重和芒长均存在显着差异。群体10-A/BE89 F7的平均小穗数和芒长分别为22.35和3.63cm,变异系数为10.55%和63.67%,群体10-A/B39 F6平均千粒重和芒长分别为47.3g和3.78cm,变异系数为21.47%和72.81%。选择群体中各性状30个极大值系和30个极小值系分别组成极值混合池。利用小麦660K SNP芯片检测亲本和极值混合池,在10-A/BE89群体中共检测到5070个多态性SNP位点,其中4A最高有518个,4D最少为20个;在10-A/B39群体中共检测到3923个多态性SNP位点,3B最多达865个,4D最少仅16个。(2)在10-A/BE89群体小穗数极端池间共检测到177个差异SNP,在6B上检测到p-SNP比值(染色体上的混合池间差异SNP数与亲本间差异SNP数比值)最高,为22.75%。其中在物理位置170Mb处c-SNP比值(滑动区间内混合池间差异SNP数与亲本间差异SNP数比值)最大,选取该位置20Mb区段为候选区间C1,共包含3个差异SNP位点。该区间共检索到109个候选基因,其中3个基因与SNP位点有关。(3)在10-A/B39群体的千粒重极端池间检测到197个差异SNP。在5A上p-SNP比值最大,为35.9%。c-SNP比值在物理位置80Mb时最大,取70-90Mb为候选区间C3,并推测为控制千粒重的新区间。该区间共检索到106个候选基因,有20个基因与差异SNP有关。(4)芒长混合池间p-SNP比值在7B(10-A/BE89群体)和3B(10-A/B39群体)最大,分别为10.07%和29.83%。在7B的760Mb处上c-SNP比值最大,取750-770Mb区间为候选区域C2,包含了25个候选基因,其中9个基因与差异SNP位点有关。在3B位置270Mb和310Mb上c-SNP比值最大,分别取区段260-280Mb和300Mb-310Mb为候选区间C4和C5。在两个区间内共检索到了64个候选基因,其中有10个基因与多态性SNP关联。所检测到的3个区间可能是控制芒长的新位点。(5)从5个候选区域共筛选到42个候选基因,经RT-PCR筛选到亲本间差异的小穗数、千粒重和芒长候选基因分别为1个、4个和5个。进一步的qRT-PCR分析表明,千粒重候选基因TaAPRT-5A和TaUFO-5A,芒长候选基因TaAL7B.2在供试材料间存在显着差异。其中,TaAPRT的同源基因编码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APRT),TaUFO的同源基因编码异常花生器官(UFO)蛋白,而TaAL7B.2在数据库中没有注释信息。其余7个候选基因在亲本验证材料中均无显着差异。

陈朝阳[10](2018)在《小麦多小穗种质10-A产量及相关性状的QTL分析和分子标记开发》文中研究表明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选育高产、优质、高抗的小麦新品种是小麦育种的重要目标。小麦产量主要由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三因素构成。小麦的高产或超高产育种是通过协调提高单一或多个产量因素的基础上,提高小麦产量。因此,必须进一步了解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规律,挖掘和利用与产量性状相关的特异种质资源的潜力。本研究利用小穗数多于26个的多小穗材料10-A与小穗数低于15个的寡小穗材料BE89杂交构建的F2:4家系群体482份材料,对3个环境下的产量及其相关性状进行了评价,并利用968个DArT标记和8个SSR标记构建的小麦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对相关性状进行了QTL分析,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遗传机制奠定了基础。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群体性状分析表明,10-A在穗长、穗粒数和总小穗数上有极大优势,而BE89在芒长和千粒重上有较明显优势,后代F2:4群体具有既保留了10-A较高的小穗数和穗粒数,又具有BE89较高千粒重的特点。在所有环境中,位于崇州(E2环境)的群体各性状受环境影响较大,各性状值偏小。产量及其相关性状在群体内均有显着性差异,性状间变异系数差异较大。其中单株产量变异系数最大为54.79%,株高变异系数最小为8.6%。通过对3个环境所有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平均相关系数高达0.543,穗粒数和千粒重等性状的方差值较大,表明其后代群体出现了较大的分离情况,且总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在至少两个环境中与单株产量的达到极显着正相关。多环境下的回归方程表明,决定单株产量的性状为有效分蘖数、穗粒数和千粒重。这三个性状的三个环境下变异总和分别占产量总变异的82.1%、75.5%和75.8%。2.共有968个DArT标记和8个SSR标记组成52个连锁群,遗传图谱总长度为1878.408cM,标记间平均遗传距离1.925cM,平均每个染色体1.5个连锁群。三个染色体组标记平均密度为1.79cM、1.59cM和2.84cM。B染色体组最长,标记数目最多为453个,标记间平均密度最小为1.59cM。D染色体组标记数目最少为211个,标记间平均密度最大为2.84cM。3.采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共定位到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226个QTL位点,分布在除3A、7A外的其他19条染色体上,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1.62%38.24%。其中,10个总小穗数QTL定位到5条染色体上,贡献率范围为6.18%15.37%,在3个环境中QTss-1A.1都能被定位到,贡献率分别为13.54%、7.96%和12.57%。单环境QTss-2A.2的贡献率最大,为15.37%。有4个穗粒数QTL被定位到3条染色体上,贡献率范围为6.65%11.18%,所有QTL均在单环境被定位到,其中QKns-1A.2贡献率最高,为11.18%。有22个千粒重QTL被定位到14条染色体上,贡献率范围为2.4719.1%,所有QTL均在单环境被定位到,其中QTkw-1B.1贡献率最高,为19.1%,QTkw-1A.1和QTkw-2B.3贡献率也均超过15%。有31个单株产量QTL被定位到14个染色体上,贡献率范围为3.4%38.24%,其中QGwp-5D.1在3个环境中均被定位到,贡献率分别为25.28%、11.3%和28.99%。另外两个QGwp-4B.1和QGwp-5D.2均在2个环境被定位到,贡献率分别为14.63%和34.77%,17.49%和28.3%。而QGwp-1A.1和QGwp-5D.3都在E2环境被定位到,贡献率高达30.37%和38.24%。4.综合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共定位到17个QTL簇,涉及12个性状,51个QTL,占总数的21.17%,定位在1A、1B、1D、2A、2B、3D、4B、5A、5B、5D、6A和6B等共计12条染色体上。其中,QTL簇C1包括穗长、总小穗数和穗粒数等性状的QTL。C1簇中的总小穗数QTss-1A.1在3环境中被定位,遗传图谱上的距离为4.3cM,贡献率为13.54%、7.96%和12.57%。定位于5A染色体上的QTL簇C11,由株高、穗长、穗密度和千粒重等4个农艺性状构成,标记的遗传距离为2.5cM,是值得密切关注的位点。5.已筛选出7对在小群体间可显着分离的引物,其中初步获得与4个QTL位点紧密连锁的KASP分子标记,QTL分别为穗长QSl-1A.1、有效分蘖数QFtn-5D.4、穗粒数QKns-5A.1和单株产量QGwp-5D.1。小群体基因型和表型鉴定结果的T检验表明,分型两组表型数据均达到极显着差异,可为下一步标记大群体验证奠定基础。

二、小麦多小穗资源10-A改良后代的杂交组合优势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麦多小穗资源10-A改良后代的杂交组合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小麦穗分枝的遗传及基因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节 文献综述
    1.1 穗发育研究进展
    1.2 穗分枝小麦的形态学分类
    1.3 穗分枝小麦的来源
    1.4 小麦穗分枝性状的研究现状
    1.5 小麦赤霉病的概况与研究进展
第二节 本实验研究思路、目的及意义
第三节 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材料
    3.2 BSL1自交后代农艺性状以及赤霉病抗性的鉴定
    3.3 遗传模式的分析
    3.4 分枝麦穗型大小的赋值和F_2 QTL Mapping
    3.5 标记的开发与验证
    3.6 F_3株系的基因分型
    3.7 RNA样品准备
    3.8 De novo转录组组装和注释
    3.9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及Pathway分析
    3.10 qRT-PCR分析
    3.11 植物总DNA的少量提取、PCR及检测
    3.12 植物总DNA的高通量提取
    3.13 植物总RNA的提取
第四节 结果
    4.1 BSL1是具有杂合基因型的自然突变体
    4.2 BSL1的遗传模式
    4.3 BSL1的农艺性状和FHB抗性与野生型存在显着差异
    4.4 穗分枝基因的初步定位
    4.5 BSL1中BSL单株和NSL单株的共同差异表达基因
    4.6 BSL1中BSL小麦和NSL小麦在碳代谢途径存在显着差异
第五节 讨论与小结
    5.1 控制穗分枝性状的基因可能经过了负向的人工选择
    5.2 雄配子败育可能是BSL1不能纯合的原因
    5.3 WFZP不是BSL1的候选基因
    5.4 BSL性状小麦和NSL在碳水化合物代谢路径存在显着差异
    5.5 总结
附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2)基于RIL群体的小黑麦穗部性状遗传分析及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来源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黑麦概述
        1.1.1 小黑麦起源及特点
        1.1.2 小黑麦类型及应用
        1.1.3 小黑麦传统育种
        1.1.4 分子标记在小黑麦研究中的应用
    1.2 遗传群体构建及分子标记类型
        1.2.1 作图群体构建
        1.2.2 分子标记概述
    1.3 数量性状基因定位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小黑麦穗部性状相关性及遗传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地概况
        2.1.3 试验设计
        2.1.4 性状测定及方法
        2.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穗部性状的表型及次数分布
        2.2.2 表型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2.2.3 小黑麦穗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
        2.2.3.1 遗传模型的选择
        2.2.3.2 小黑麦穗部性状备选模型的适合性检验
        2.2.3.3 小黑麦穗部性状的遗传参数
    2.3 讨论
        2.3.1 小黑麦RIL群体穗部性状相关性
        2.3.2 小黑麦穗部性状遗传模型
        2.3.3 小黑麦穗部性状遗传参数对育种的指导
    2.4 小结
第三章 小黑麦穗部性状QTL定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亲本及群体构建
        3.1.2 试验地概况
        3.1.3 DNA提取
        3.1.4 小黑麦ISSR-PCR扩增和检测
        3.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3.1.6 QTL命名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小黑麦RIL群体穗部表型分析
        3.2.2 小黑麦RIL群体穗部性状QTL定位
    3.3 讨论
        3.3.1 群体选择及分子作图
        3.3.2 小黑麦穗部性状QTL定位
        3.3.3 影响小黑麦QTL定位的因素
    3.4 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3)普通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衍生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及特异标记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麦的起源和进化
        1.1.1 小麦族分类
        1.1.2 小麦的起源和进化
    1.2 小麦远缘杂交研究
        1.2.1 小麦远缘杂交特性
        1.2.2 外源遗传物质的转移
        1.2.3 外源染色质的检测
        1.2.4 染色体工程育种进展
    1.3 偃麦草属研究进展
        1.3.1 偃麦草属系统分类研究
        1.3.2 偃麦草属染色体组成及同源性分析
        1.3.3 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远缘杂交研究进展
    1.4 外源遗传物质导入对小麦的影响
        1.4.1 染色体结构变异
        1.4.2 基因表达变化
    1.5 基于测序技术的染色体研究进展
        1.5.1 基因组
        1.5.2 转录组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十倍体长穗偃麦草染色体核型及亲缘关系分析
    2.1 材料和方法
        2.1.1 实验材料和处理
        2.1.2 染色体组型计算及判定原则
        2.1.3 多态性检测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十倍体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组型分析
        2.2.2 十倍体长穗偃麦草亲缘关系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9个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的分子细胞学鉴定
    3.1 材料及方法
        3.1.1 实验材料和处理
        3.1.2 细胞统计学分析
        3.1.3 原位杂交鉴定
        3.1.4 农艺性状调查及谷物含量分析
        3.1.5 抗病性评估
        3.1.6 分子标记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部分双二倍体的形态学和细胞学观察
        3.2.2 部分双二倍体的原位杂交鉴定
        3.2.3 部分双二倍体的分子标记鉴定
        3.2.4 部分双二倍体的抗病性调查
        3.2.5 部分双二倍体的谷物相关品质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7个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异代换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4.1 材料及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细胞统计学分析
        4.1.3 原位杂交鉴定
        4.1.4 农艺性状调查及谷物含量分析
        4.1.5 抗病性评估
        4.1.6 分子标记鉴定
    4.2 结果与分析
        4.2.1 3个二体异代换系的鉴定
        4.2.2 4个双重异代换系的鉴定
    4.3 讨论
第五章 基于SLAF-seq的十倍长穗偃麦草特异分子标记开发
    5.1 材料及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流程
        5.1.3 分析方案
        5.1.4 特异分子标记检测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生物信息学结果展示
        5.2.2 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基因注释分析
        5.2.3 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特异标记开发及应用
        5.2.4 1J~S染色体标记开发和应用
    5.3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4)小麦背景中偃麦草染色体鉴定、传递与比较基因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小麦基因源
    1.2 偃麦草属植物及研究进展
        1.2.1 偃麦草属的分类
        1.2.2 长穗偃麦草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染色体组成
    1.3 小麦背景中长穗偃麦草染色体鉴定
        1.3.1 长穗偃麦草染色体形态学标记
        1.3.2 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细胞学鉴定
        1.3.3 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分子标记鉴定
        1.3.4 长穗偃麦草染色体原位杂交鉴定
    1.4 长穗偃麦草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1.4.1 小麦-长穗偃麦草优异种质资源的创制
        1.4.2 长穗偃麦草抗病基因挖掘
    1.5 小麦-外源染色体易位系的创制
        1.5.1 利用着丝点错分裂和再融合诱导易位
        1.5.2 利用辐射诱导产生易位系
        1.5.3 通过调节ph基因的作用诱导易位
    1.6 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1.6.1 立题依据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案
        2.2.1 染色体分裂相的制备
        2.2.2 荧光原位杂交(FISH)
        2.2.3 提取植物基因组DNA
        2.2.4 PCR反应
        2.2.5 SDS-PAGE及显色
        2.2.6 田间农艺性状调查
    2.3 偃麦草基因组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小麦-彭提卡偃麦草异染色体系的准确鉴定
        3.1.1 小麦-彭提卡偃麦草代换系X005 的鉴定
        3.1.2 小麦-彭提卡偃麦草重组系A155 的鉴定
        3.1.3 彭提卡偃麦草染色体6J~S、6Ae的分子标记开发
    3.2 小麦-彭提卡偃麦草代换系X005 后代重排的鉴定与分析
        3.2.1 小麦-彭提卡偃麦草代换系X005 辐射后代重排鉴定与分析
        3.2.2 小麦-彭提卡偃麦草代换系X005 杂交后代重排鉴定分析
        3.2.3 易位系6J~SL.6BL材料的农艺性状调查
    3.3 重组系A155与MY11 杂交F_1代鉴定及农艺性状分析
        3.3.1 重组系A155与MY11 杂交F_1代重排鉴定与分析
        3.3.2 重组系A155 及其杂交F_1代农艺性状观察
    3.4 不同群体中外源染色体6J~S与6Ae的传递率比较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彭提卡偃麦草染色体6J~S和6Ae的应用价值
    4.2 连续多色FISH应用价值
    4.3 小麦-彭提卡偃麦草新型导入系的诱导与利用
    4.4 比较基因组学应用于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展望
第五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5)多小穗种质10-A穗部性状的QTL定位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田间试验和性状调查
        1.2.2 DArT标记检测
        1.2.3 表型数据分析
        1.2.4 连锁图谱的构建和QTL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群体的性状表现
    2.2 分子遗传图谱构建
    2.3 QTL定位分析
        2.3.1 穗长的QTL
        2.3.2 芒长的QTL
        2.3.3 总小穗数的QTL
        2.3.4 穗粒数的QTL
        2.3.5 千粒重QTL
3 讨 论
4 结 论

(6)GN1607糯粒性状的遗传分析及改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糯质小麦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1.1 糯质小麦的特性及鉴定方法
        1.1.2 小麦Wx基因的结构特征与表达调控
        1.1.3 糯粒性状的遗传分析
        1.1.4 相同遗传背景下的Wx基因的效应研究
    1.2 我国西南麦区小麦病害
        1.2.1 西南麦区的小麦病害及其抗病基因
        1.2.2 小麦病害的防治
    1.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1.3.1 分子标记类型
        1.3.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糯质小麦育种中的价值与应用
        1.3.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小麦抗病聚合育种中的价值与应用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技术路线
2.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试验材料
        2.1.2 遗传群体的构建
    2.2 方法
        2.2.1 小麦籽粒糯粒性状的调查
        2.2.2 小麦农艺及产量性状调查
        2.2.3 小麦成株期抗条锈病鉴定
        2.2.4 小麦成株期抗白粉病鉴定
        2.2.5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2.2.6 籽粒淀粉含量的测定
        2.2.7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2.3 主要试剂及配置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 糯粒性状的遗传分析
        3.1.1 遗传群体籽粒糯性的表现
        3.1.2 糯小麦品系GN1607与贵农30号杂交后代群体籽粒糯性的分析
        3.1.3 糯小麦品系GN1607与贵农19号杂交后代群体籽粒糯性的分析
    3.2 亲本中Wx基因及抗病基因的鉴定
        3.2.1 亲本中Wx基因的鉴定
        3.2.2 亲本中抗条锈基因的鉴定
        3.2.3 亲本中抗白粉基因的鉴定
    3.3 自交F_2代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3.3.1 株高的表型分析
        3.3.2 穗长的表型分析
        3.3.3 小穗数的表型分析
        3.3.4 小穗密度的表型分析
        3.3.5 穗粒数的表型分析
        3.3.6 穗粒重的表型分析
        3.3.7 千粒重的表型分析
        3.3.8 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3.4 自交F_2代植株的田间抗性调查
        3.4.1 F_2代植株成株期抗条锈性评价
        3.4.2 F_2代植株成株期抗白粉病鉴定与评价
    3.5 自交群体中的分子辅助选择
        3.5.1 糯小麦杂交后代F_2代群体基因型的鉴定
        3.5.2 糯小麦杂交后代F_2群体抗病基因检测
    3.6 Wx基因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3.7 Wx基因对品质性状的影响
        3.7.1 Wx基因对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3.7.2 Wx基因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4.讨论
    4.1 糯粒性状的遗传分析
    4.2 优良农艺性状后代的选择
    4.3 抗病基因聚合是增强小麦抗性的有效手段
    4.4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是提高小麦育种效率的有效方法
    4.5 不同Wx基因类型对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4.6 直链淀粉与可溶性糖的关系
    4.7 遗传研究群体与品种选育群体的关系
5.结论
6.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7)GZ95-6分枝麦穗分枝性状的遗传分析及改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小麦分枝穗研究现状
    1.2 小麦穗分枝研究现状
        1.2.1 穗分枝小麦的来源
        1.2.2 穗分枝小麦的形态分类
        1.2.3 穗分枝基因的遗传研究
        1.2.4 穗分枝小麦的利用
    1.3 小麦的遗传改良
        1.3.1 遗传改良的主要方法
        1.3.2 主要性状的遗传改良及其基因
    1.4 小麦分子辅助育种的性状改良及其应用
        1.4.1 分子辅助育种技术
        1.4.2 穗分枝小麦性状改良的应用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技术路线
    2.3 实验方法
        2.3.1 穗分枝相关性状的调查与分析
        2.3.2 小麦条锈、白粉病抗性鉴定
        2.3.3 小麦农艺性状的测定
        2.3.4 PCR分子检测
        2.3.5 数据统计与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 遗传分析
        3.1.1 分枝麦的分枝特性
        3.1.2 分枝麦的显隐性表型分析
        3.1.3 分枝性状的遗传分析
    3.2 不同组合杂交后代的性状遗传改良
        3.2.1 与中燕96-3杂交改良分枝麦的籽粒性状
        3.2.2 与贵紫麦1号杂交改良分枝麦的紫色籽粒性状
        3.2.3 与贵农19号杂交改良分枝麦的抗病性和综合性状
        3.2.4 与贵农麦30号杂交改良分枝麦的抗病性和籽粒性状
4.结论
5.讨论与展望
    5.1 穗分枝小麦的遗传分析
    5.2 小麦主要性状的遗传改良
    5.3 利用分子辅助技术进行性状改良
    5.4 多抗小麦种质聚合育种程序及应用
参考文献

(8)多小穗小麦10-A EMS突变株系的农艺性状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及前处理
    1.2 农艺性状指标的测定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EMS突变株系表观性状分析
    2.2 EMS突变株系农艺性状分析
        2.2.1 EMS突变株系农艺性状指标的多重比较分析
        2.2.2 EMS突变株系农艺性状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2.3 EMS突变株系聚类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9)多小穗小麦种质10-A穗部相关性状的基因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小麦穗部性状的研究
        1.1.1 小麦小穗数的研究
        1.1.2 小麦千粒重的研究
        1.1.3 小麦芒长的研究
    1.2 小麦QTL或基因定位的方法
    1.3 集群分离分析法(BSA)
        1.3.1 适用群体
        1.3.2 BSA法原理
        1.3.3 BSA法在作物中的应用
        1.3.4 BSA法在应用的注意事项
    1.4 小麦多小穗种质10-A的研究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送样材料
        2.1.2 材料种植
    2.2 实验方法
        2.2.1 性状调查
        2.2.2 DNA提取
        2.2.3 BSA分析
        2.2.3.1 SNP芯片扫描
        2.2.3.2 候选基因的获得
        2.2.4 候选基因的验证
        2.2.4.1 亲本总RNA的提取及c DNA的合成
        2.2.4.2 定量引物设计及筛选
        2.2.4.3 qRT-PCR
3 结果与分析
    3.1 表型分析
    3.2 多态性分子标记的筛选
    3.3 BSA分析
    3.4 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
4 讨论
    4.1 BSA在小麦QTL或基因定位中的应用
    4.2 BSA法定位的候选区域
    4.3 候选基因的功能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小麦多小穗种质10-A产量及相关性状的QTL分析和分子标记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1.1.1 分子标记
        1.1.2 作图群体
        1.1.3 遗传图谱研究进展
    1.2 小麦产量及相关性状的QTL研究进展
        1.2.1 产量性状QTL研究
        1.2.2 产量相关性状QTL研究
    1.3 QTL分子标记开发
    1.4 多小穗种质10-A研究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性状调查及DNA提取
    2.3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产量及其相关性状分析
    3.2 简单相关分析
    3.3 多元回归分析
    3.4 分子遗传图谱构建
    3.5 QTL分析
    3.6 QTL簇
    3.7 连锁QTL的定位
    3.8 分子标记开发与初步鉴定
4 讨论
    4.1 遗传图谱的构建
    4.2 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4.3 不同性状QTL共定位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小麦多小穗资源10-A改良后代的杂交组合优势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小麦穗分枝的遗传及基因定位[D]. 马田. 扬州大学, 2021
  • [2]基于RIL群体的小黑麦穗部性状遗传分析及QTL定位[D]. 常丹丹.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3]普通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衍生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及特异标记开发[D]. 王艳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4]小麦背景中偃麦草染色体鉴定、传递与比较基因组分析[D]. 唐羚容.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5]多小穗种质10-A穗部性状的QTL定位与分析[J]. 张志鹏,赵晓芳,易晓余,丁丽,赵梦梦,沈婧玥,蒲至恩,陈国跃,李伟. 西南农业学报, 2020(10)
  • [6]GN1607糯粒性状的遗传分析及改良[D]. 周军. 贵州大学, 2020(02)
  • [7]GZ95-6分枝麦穗分枝性状的遗传分析及改良[D]. 晏权. 贵州大学, 2020(02)
  • [8]多小穗小麦10-A EMS突变株系的农艺性状评价[J]. 熊君,杨珂,易晓余,许珂,匡成浩,张志鹏,陈国跃,李伟. 核农学报, 2020(03)
  • [9]多小穗小麦种质10-A穗部相关性状的基因定位[D]. 匡成浩.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10]小麦多小穗种质10-A产量及相关性状的QTL分析和分子标记开发[D]. 陈朝阳.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小麦多穗资源10-A改良后代杂交组合强度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