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全球化的二元性

论全球化的二元性

一、论全球化的两重性(论文文献综述)

张爱丽[1](2021)在《鲁洁教育原点哲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时代的精神状况折射到我们每一个人身上,教育也是如此。当下已有一部分教育学人关注教育的精神状况,认识到必须要回到教育的原点上来重新审视教育问题。鲁洁作为我国最早关注教育人学问题的学者之一,其教育人学的核心在于:教育的原点是育人。她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始终绽放着人性的光辉,是一个大写的“人”。顺着“人”这条线,探寻鲁洁对教育中的人的思考,梳理其教育原点哲学思想,对当下的教育现实,唤醒更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原点”意识,重回教育本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从鲁洁教育原点哲学思想的形成背景入手,对鲁洁的口述史、访谈录等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其思想的形成与其生活经历、时代背景、治学之路息息相关。其次,对鲁洁的教育原点哲学思想的主张进行分析,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其一,育人:教育的原点;其二,关系中的人:教育原点的展开;其三,人的超越与超越的人:教育原点的深化;其四,走向世界历史的人:教育原点的目标愿景。最后,针对以上四点主张,总结这一思想的现代价值意蕴,唤醒迷茫的教育原点,助推教育回归其本真样态,确立新时代下以人为本的教育,最终培养面向世界的新人。鲁洁对“人”的思考贯穿其思想始终,对时代的反思以及对本真教育的追问是其学术的意义所在。梳理鲁洁先生的教育原点哲学思想,以期让当代教育学人铭记教育姓氏和教育原点,并确立以教育原点为全部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出发点,这也是教育原点哲学研究的教育价值意蕴所在。

侯琳琳[2](2020)在《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及其当代观照》文中研究表明“经济全球化”是各国学界、文化界、政界乃至商界使用频率极高的概念,也是国内外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马克思在其论着中虽然未曾直接使用过“经济全球化”这一术语,但其丰富而深刻的理论体系中又的确包含着经济全球化思想,特别是其关于“世界市场”“世界交往”以及“世界历史”等方面的理论观点对于理解和把握当代的经济全球化现象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而也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发掘。本文关于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研究有以下两个主旨:其一,本文旨在从思想史的视角来勾勒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历史发展和基本结论;其二,本文旨在从马克思的经济全球化思想出发,对当代的经济全球化问题进行全面的审视。基于这样的考量,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探究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历史发展;2.阐释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理论实质;3.从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出发观照当代的经济全球化现象;4.从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出发观照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国。纵观马克思的理论创作史,我们可以大致将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经济全球化思想的萌芽期。在《克罗茨纳赫笔记》《巴黎笔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着作中,马克思通过分析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及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历史,察觉到了无产阶级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使命,初步认识到了经济关系在推动世界历史形成过程中的巨大作用。二是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形成期。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共产党宣言》两篇文献中,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出发,深入探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图景、发展动力和变化趋势,正确地把握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较为系统地阐释了诸如什么是经济全球化等各种基础性问题。三是经济全球化思想的深化期。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中,马克思立足于经济学的视域,深入探讨了经济全球化的内在驱动力,揭示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剖析了经济全球化“何以可能”等现实问题。四是经济全球化思想的丰富期。在《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及“俄国和东方社会道路研究”等文稿中,马克思着眼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从历史源头探究了人类的世界历史性联系;通过分析世界历史进程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关系,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等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深度解剖。从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发展脉络的考察中,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的经济全球化思想是不断深化的,由此形成了具有特定理论内涵、理论架构以及理论视界的经济全球化思想。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不仅科学地揭示出经济全球化的开端、动力、规律、趋势等内容,更提供了人们正确地理解经济全球化及其发展进程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立场。特别是面对当代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全球性问题与矛盾,我们需要用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对其进行辩证地分析与批判。例如,从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出发去评析反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表现及其产生的根源,研判反全球化和逆全球化产生的影响,进而科学地认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两制”关系和面临的挑战。与此同时,我们更要与现实的中国相结合,运用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基本观点来探索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国道路和中国方案。总之,马克思的经济全球化思想在当代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深入地彰显这种生命力是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

刘倩[3](2019)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野中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文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体现和活的历史见证,在中华民族的共同发展和历史演进中,活态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直接、生动地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更多方面、多层次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这一珍贵的文化财富和文化资源也是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基础和精神力量。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就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科学文化理论,对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历史上,尽管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直接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术语(因为那时尚没有成系统地讨论今天才归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问题),但先哲们对希腊神话、荷马史诗及音乐戏剧、风俗制度等(这就是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内容)的探讨,呈现出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有关文化的本质、价值及其传承发展的重要思想,这为当今我们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可资借鉴并作为理论基础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基于此,本文选择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理论基础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这既有利于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问题的解决,又有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理论认知。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理论视野中,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的方法,广泛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本质、价值及其生存现状等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探讨,形成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传承问题的基本认识。其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自于人的劳动实践。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仅创造了知识性的文化类型,也创造了道德、风俗、艺术等方面的文化,这些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及其多样性的表现形式。其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人的精神生产的属性。作为一定自然条件下的人的活动的产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虽以客观存在的自然为条件,但表现的却是人的价值和观念,展现的也是人的需求和创造,加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又以人为载体,这就使包括保护传承人在内的人的问题的解决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关键。其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多方面的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既有利于促进物质生产、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又有利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提升民族文化自信,这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保护与传承的重要现实依据。其四,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着一定不利因素的挑战,既有外部传承环境的变化,又有其自身传承方式的局限,这使之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某种不相适应,也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带来一定困难。在以上分析论证基础上,本文提出应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作为方法论贯彻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实践,在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般原则基础上,还需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身属性出发,通过创新发展激发传承活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并通过不断增进公共文化服务、加强合作交流来夯实传承基础,不断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路径。

周晓虹[4](2018)在《群氓动力学——社会心理学的另类叙事》文中研究指明有史以来,人们一直对啸聚而成的混乱而宏大的群氓场面及其常常表现出的冲动、无理性和暴力倾向深感震惊。如何了解和把握群氓的本质并予以有效的驾驭,自柏拉图直至马基雅维里,都是人类文明史讨论中的一个凸显话题。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一方面重创了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封建制度,另一方面也造就了长达百年的血腥、混乱和暴力。有关大革命及其意义的争论,孕育了勒庞、塔德和弗洛伊德等人有关群氓及其动力机制的讨论,并成为社会心理学中有关人类行为的另类叙事。尤其是勒庞及其"群氓精神一统率",既影响到后世有关群氓与领袖以及权力关系的讨论,也缔造了美国社会学中集群行为研究的传统,并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促使人们审视由网络暴力带来的新的惊恐。

张玮君[5](2018)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全球化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全球化思想表达了对人类社会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本质,对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的科学认识,为世界历史理论提供了有力支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基础出发,以辩证法为理论支撑,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表述的马克思全球化思想为研究对象,以科学的视角重新审视马克思全球化思想的发展进程,运用唯物史观对马克思全球化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进行解读,科学总结出马克思全球化思想内在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从唯物史观的视角,阐释了蕴含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马克思全球化思想的内容、实质与特征,探析了马克思这一思想的理论前提与逻辑展开,论述了马克思全球化思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后的理论发展,揭示了马克思全球化思想的当代价值。本文分五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绪论。此部分对本文的选题缘由、意义和论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并对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新的理论研究视角加以阐明。第二部分主要探索了马克思全球化思想形成的历史与逻辑条件。从现实层面出发,通过对马克思全球化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的研究,论证了马克思全球化思想的时代性。在理论层面,马克思全球化思想是在继承与批判亚当·斯密的“世界市场”理论和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之上形成的。马克思全球化思想的形成,除了其历史和思想条件之外,还有其自身的逻辑条件。从马克思思想史来看,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阐述了“世界化”思想,在《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又发现了现代性的价值,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将对全球化的研究视角转向经济学,这些重要思想无疑构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全球化思想形成的内在逻辑。第三部分深入阐述了《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全球化思想的内容、实质与特征。本文通过对全球化概念的界定及当代全球化理论的概述,论述了全球化的一般理论。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经济、交往、文化三个维度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马克思全球化思想进行了解读,分析了马克思在《形态》中呈现出的全球化思想的实质和特征。第四部分专题研究了《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全球化思想建构的逻辑关系。本文运用辩证的思维逻辑,展开对社会分工与全球化、资本逻辑与全球化和世界历史与全球化这三对关系的研究,对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全球化思想的逻辑建构进行探究,从理论上回答了马克思全球化思想与社会分工、资本逻辑和世界历史等思想理论的学术关系、马克思全球化思想与唯物史观之间的逻辑关系。第五部分主要阐述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全球化思想的当代价值。本文首先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出发,论述了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所蕴含的全球化思想,揭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马克思全球化思想的逻辑关系;其次,从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层面,阐述了马克思全球化思想的现实意义,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走对外开放、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全球化进程的历史必然性;最后,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视角,论述了马克思全球化思想对当代全球化理论研究的理论价值,指明了马克思全球化思想对于当代全球化理论研究的指导意义。

于春洋[6](2017)在《族性视野中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问题比较研究——基于尼日利亚与印度尼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的经验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族性是影响多民族国家安全及其族际政治走向的关键变量。它既能促进族际政治整合、维护国家安全、有助于民族国家建构,也能导致族际政治冲突、危及国家安全、阻碍民族国家建构。以"族性"为分析视角,通过对尼日利亚与印度尼西亚民族国家建构历程的梳理及其族际政治问题的比较,其共性特征包括:族际政治问题的分析单位是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问题虽然发生在现实中的多民族国家,却往往带有深刻的历史根源;政治与文化边界的重叠是族际政治问题产生的逻辑起点;国内不同民族群体无法得到平等公正对待是导致族际政治问题的核心因素;军事专政和腐败会增加族际政治问题的风险和国家安全的不确定性。解决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问题、确保国家安全的关键在于如何让一个在历史上和观念中都不曾存在的国家民族能够超越族性分界而被成功建构。结合两国国情提出应对策略:寻找重叠共识,建构文化多元、政治一体的国族共同体;借鉴差异政治和差别公民权利思想,探寻积极回应不同民族群体正当利益诉求、实现各族人民成果共享、利益均沾的政治制度、体制和机制;消除军人在政治生活中的影响,惩治腐败;探索包容促进多语言、多宗教和谐相处的民族政策。

张学鹏[7](2017)在《马克思国家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国家观的革命以他的哲学革命为前提和基础。马克思的国家观在根本上是与马克思的历史观一致的,是历史观在政治国家问题上的理论表达,是运用新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对国家的起源与本质、国家的不同类型及其历史演进、国家功能的两重性及其根据、国家走向消亡的科学解释。离开马克思的历史观来理解国家观不仅必然会产生困惑与不解,而且会陷入唯心主义甚至是旧唯物主义的泥淖之中不能自拔。马克思国家观经历了从黑格尔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的过渡阶段。在这个过渡时期,马克思首先借助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主谓颠倒的方法批判了黑格尔国家观的露骨的神秘主义倾向,同时指出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和家庭,相反,家庭和市民社会才是国家的真正根基。马克思在黑格尔对市民社会的深入解剖与社会实践遇到的难事的双重影响下,开始从政治批判转向市民社会批判,从而找到了克服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分裂的真正道路。马克思揭示了国家是生产力的发展与进步引起的氏族社会的分裂与解体,从而使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因此,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马克思指出,国家是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因而它同时具有社会属性。国家表现为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其中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决定着国家的性质;社会性是国家从氏族社会中继承下来的性质,处于从属地位。马克思根据国家的两重属性指明了国家的政治统治与社会管理功能。国家的政治统治功能是国家的本质的延伸,是以国家功能的形式表现的国家本质,因而是由国家的阶级本质决定的。国家的社会管理功能是以公共权力维持社会秩序的表现,是以国家的功能的形式表现的国家公共权力的属性。马克思认为国家的公共权力是为其本质服务的,但并不构成国家的本质。马克思坚持了国家的政治统治与社会管理功能的统一。马克思国家观革命突出的表现在它论证了国家消亡的必然性。马克思在探索到资本主义社会运动发展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马克思认为国家消亡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是共产主义的高度发达,国家消亡的方式是自行消亡。马克思不仅把无产阶级专政当作国家消亡必经的过渡阶段,还具体分析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它的政治形式是社会共和国,它的未来发展是扬弃自身,回归到自由人联合体。马克思国家观的革命性见解以及它所要求采取的革命性行动并不总是为人们所理解,遭到了各种各样的误解与歪曲,但这并没有遮蔽它深刻的思想光芒与实践价值。马克思国家观的理论价值表现在它对资本主义国家本质的深刻分析以及回应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发展所提出的新挑战。马克思国家观的实践意义在于它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历史进程,还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引领中国政治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刘笑阳[8](2017)在《中国国家利益研究综述(1989-2015年)》文中研究说明国家利益作为国际关系研究的核心命题,一直以来都是国际关系领域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议题。特别是在冷战之后,中国的国家利益研究呈现出了崭新的面貌。有鉴于此,本文旨在对1989-2015年的中国国家利益研究做出分析综述,进而对相关研究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设性认识。本文的研究将基于国家利益的理论起点,使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宏观研究和基础研究的多学科成果为样本范围进行综述式研究。并对相关研究的未来演进给予建议,同时指出了相关研究中存在着的诸多不足。

刘笑阳[9](2016)在《中国国家利益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国家利益作为国际关系研究的核心命题,一直以来都是国际关系领域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议题。而在全球化时代国家利益从封闭的体系转变为开放的体系,框定国家利益的因素大大增加,从而导致国家利益在内容、结构和维护手段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1)特别是在冷战之后,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开放、发展,新的国家实力的增强与国际环境的变化也推动着中国人对国家利益观的重新塑造,(2)中国的国家利益研究呈现出了崭新

邱金英[10](2015)在《文化帝国主义思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帝国主义思潮是现代性反思和批判的主要话语之一,有其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本文在对西方现代性反思的历史大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从文化哲学和文化研究的视角,采用宏观整体研究和微观个案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运用科学的比较方法以及对文化帝国主义批判思潮主要代表人物的文本解读(诠释学)的方法和语境论研究方法,分析了文化帝国主义思潮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和主要思想来源。通过对文化帝国主义和重商帝国主义、政治帝国主义、文化霸权主义、文化殖民主义等概念辨析,分析了文化帝国主义思潮产生与发展的历程,揭示了文化帝国主义的实质。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扬弃了英国学者汤林森的文化帝国主义的四种话语说——媒介帝国主义话语、“民族-国家”话语、批判全球资本主义话语和现代性批判话语,通过综合创新,提出了“一总三分”的文化帝国主义思潮分析模式。所谓“一总”就是对西方现代性的反思,“三分”就是现代化思潮、后殖民主义思潮、全球化思潮。对西方现代性的批判和反思,实质上是透过现代化思潮、后殖民主义思潮和全球化思潮来进行的。文化帝国主义思潮就是渗透在对西方现代性反思之中并通过现代化思潮、后殖民主义思潮、全球化思潮表现出来的。为此,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考察了现代化语境下的文化帝国主义思潮,分析了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理论,指出了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与世界体系论的异同,研究了赫伯特·席勒的文化帝国主义批判理论,对现代化语境下的文化帝国主义思潮进行评析。第二,考察了后殖民语境下的文化帝国主义思潮,以爱德华·萨义德的东方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理论为例,对后殖民语境下的文化帝国主义思潮进行了评析。第三,分析了作为意识形态的全球化思潮,研究了汤林森的文化帝国主义理论和詹姆逊的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帝国主义理论,对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帝国主义思潮进行了评析。通过对文化帝国主义思潮的系统研究表明,文化帝国主义思潮的合理因素主要表现为揭示了文化帝国主义的多层结构、分析了文化帝国主义的主要特点、剖析了文化帝国主义的实践形态。在此基础上,概述了文化帝国主义思潮的理论特征,揭示了文化帝国主义思潮自身存在的诸多矛盾、问题和局限性,对文化帝国主义思潮作出了比较系统的、客观的评价,提出了应对文化帝国主义的主要策略。通过对文化帝国主义思潮的研究和剖析,使我们认清了文化帝国主义思潮的实质,这不仅对于我们加强文化战略研究,确保国家文化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思想道德建设,批判地吸收异质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论全球化的两重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全球化的两重性(论文提纲范文)

(1)鲁洁教育原点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三、研究方法及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第一章 “教育原点”释义
    一、何谓“原点”
    二、何谓“教育原点”
    三、为何“教育原点”
第二章 鲁洁教育原点哲学思想的来源
    一、鲁洁教育原点哲学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
        (一)学生时期的成长经历
        (二)真正意义上的治学之路
    二、鲁洁教育原点哲学思想提出的理论渊源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人学观
        (二)从教育社会哲学角度对现代教育的批判
        (三)源于人学的以人为本之教育学的建构
第三章 鲁洁教育原点哲学思想的主张
    一、育人:教育的原点
        (一)世纪分裂症:失真的教育
        (二)精神分裂症:缺失的人性
        (三)教育分裂症:塑造知识人
    二、关系中的人:教育原点的展开
        (一)整体性存在:人的依附关系
        (二)单子式存在:物的依赖关系
        (三)共生性存在:人的共生关系
    三、人的超越与超越的人:教育原点的深化
        (一)人的超越性
        (二)教育的超越性
        (三)超越性的人
    四、走向世界历史的人:教育原点的目标愿景
        (一)“世界历史的人”
        (二)现时代人之转型
        (三)走向世界历史的人
第四章 鲁洁教育原点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意蕴
    一、唤醒迷茫的教育原点
        (一)教育面对的是现实的人
        (二)“人”是教育的根本诉求
    二、回归教育的本真样态
        (一)作为关乎人之引出的教育
        (二)作为追寻人之整全的教育
        (三)作为寻求人之自由的教育
    三、确立育人为本的教育
        (一)教育的原动力和古典教育的回归
        (二)知识的整全性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三)教育的自由性和师生关系的和谐
    四、培育面向世界的新人
        (一)教育的乌托邦精神
        (二)作为公共生活之一员
        (三)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一员
结语:回到教育原点的哲学之思
    一、铭记教育姓氏和教育原点
    二、确立以教育原点为全部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出发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及其当代观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研究现状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现状
        (二)创新之处
    三、研究意义与重点难点
        (一)研究意义
        (二)重点与难点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透视及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形成背景
    一、经济全球化的内涵透视
        (一)全球化概念的动态演进
        (二)全球化本质的争论
        (三)经济全球化的涵义与特征
    二、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形成背景
        (一)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二)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第二章 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历史演化与文本考察
    一、萌芽时期:《克罗茨纳赫笔记》《巴黎笔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一)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探讨
        (二)对世界历史进程中经济动力因素的初步认识
        (三)对现实的人在世界历史进程中主体作用的揭示
    二、形成时期:《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图式
        (二)经济全球化形成与发展的动力
        (三)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三、深化时期:《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
        (一)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人类社会发展形态的分析
        (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资本双重逻辑的分析
    四、丰富时期:《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和“俄国和东方社会道路研究”
        (一)从历史源头探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联系
        (二)对世界历史发展道路的设想从抽象向具体转变
第三章 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理论实质
    一、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理论内核
        (一)经济全球化的载体:世界市场
        (二)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世界交往
        (三)经济全球化的驱动: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四)经济全球化的形态: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国际扩张
    二、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理论架构
        (一)逻辑起点:资本逐利
        (二)中心线索:生产力的普遍发展
        (三)理论旨归:人类解放
    三、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理论视界
        (一)以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揭示经济全球化的根源与规律
        (二)以世界历史理论阐发经济全球化的开端与动因
    四、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理论态度
        (一)在对经济全球化的分析中给予资本主义辩证地批判
        (二)在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描绘中勾勒经济全球化的前景
第四章 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视域下的当代全球化反思
    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反全球化与逆全球化
        (一)反全球化之“争鸣”
        (二)逆全球化之“危机”
    二、反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分析
        (一)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下的反全球化评析
        (二)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下的逆全球化批判
    三、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下的当代全球化之进路
        (一)科学认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两制”关系
        (二)正确面对资本主义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发展困境
第五章 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当代中国观照
    一、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承继
        (一)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对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发展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对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创新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升华
    二、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实践
        (一)经济全球化浪潮下的中国道路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方案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野中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价值
    二、术语解释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文化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文化
    三、研究现状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二)传统文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四、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一)创新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理论基础
    一、文化与文化观
        (一)文化内涵的演进
        (二)文化观的多维性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形成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形成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主要内容
        (一)文化本质
        (二)文化主体
        (三)文化价值
        (四)文化传承发展
第二章 文化是人的实践创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及其本质属性
    一、人的实践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的物质前提
        (一)自然环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的制约因素
        (二)物质生产方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的决定因素
    二、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一)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中的作用
        (二)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中的作用
        (三)人创造的环境也是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人的精神生产的本质属性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出人的精神生产本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对人的价值的尊重
第三章 文化价值及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当代价值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物质生产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生产力的一部分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库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满足人的精神需求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人的精神塑造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和谐文化基因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社群和谐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提升民族文化自信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认同感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了民族智慧
第四章 文化生产与社会发展不平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问题透视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受环境变迁挑战
        (一)自然环境改变有损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空间
        (二)人文环境变化削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关系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受经济全球化冲击
        (一)非理性的商品化生产冲击
        (二)现代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
        (三)西方强势经济下的文化挑战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自身问题
        (一)传承主体的承继问题
        (二)传承方式的有限性问题
        (三)传承中的机遇流失问题
第五章 文化传承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原则与路径
    一、继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基本原则
        (一)批判继承原则
        (二)保护利用原则
        (三)科学发展原则
    二、创新协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实践路径
        (一)以意识建构引导自觉传承
        (二)以创新发展促进生产性保护
        (三)以公共文化发展实现协作共享
        (四)以合作交流增进世界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群氓动力学——社会心理学的另类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一、“群氓”:概念厘定及“史前”讨论
二、群氓动力学的孕育
    (一) 激荡的百年史, 或大革命的余悸
    (二) 南锡学派的催眠实践
三、勒庞与群氓精神一统率
    (一) 啸聚的力量
    (二) 心理群氓:异质向同质的转化
    (三) 群氓的两重性
四、欧洲传统的延续与美国叙事的开端
    (一) 从弗洛伊德到卡内提
    (二) 集群行为:微观社会的互动视角
五、余论:全球化时代的惊恐

(5)《德意志意识形态》全球化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由与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综述
        (二) 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 研究方法
        (二) 拟创新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全球化思想形成的历史与逻辑条件
    一、马克思全球化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一) 新航路的开辟与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
        (二) 近代工业化的发展与现代社会的基本形成
        (三) 欧美工人运动的发展与无产阶级的世界性事业
    二、马克思全球化思想的理论来源
        (一) 亚当·斯密“世界市场”理论
        (二) 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前的马克思全球化思想的理论萌芽
        (一) 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世界化”思想
        (二) 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中的“现代性”思想
        (三)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全球化”思想
第二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全球化思想的内容、实质与特征
    一、“全球化”概念及其演变
        (一) “全球化”释义
        (二) 当代全球化理论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全球化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 经济全球化
        (二) 交往全球化
        (三) 文化全球化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全球化思想的实质与特征
        (一) 《德意志意识形态》全球化思想的实质
        (二) 《德意志意识形态》全球化思想的特征
第三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全球化思想的理论建构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全球化思想的理论前提
        (一) 马克思的“历史科学”
        (二) 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全球化思想的逻辑展开
        (一) 社会分工与全球化
        (二) 资本逻辑与全球化
        (三) 世界历史与全球化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后马克思的全球化思想
        (一) 《共产党宣言》中的全球化思想
        (二) 《资本论》中的全球化思想
第四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全球化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对马克思全球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一)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及其特征
        (二)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马克思全球化思想的逻辑关系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全球化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 有利于全球治理建设
        (二) 有利于我们坚定走中国道路的信念
        (三) 有助于树立全球化意识,推进现代化建设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全球化思想的理论意义
        (一) 开启全球化理论研究
        (二) 有利于我们辩证的看待西方全球化理论
        (三) 丰富我国全球化理论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学术成果

(6)族性视野中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问题比较研究——基于尼日利亚与印度尼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的经验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 族性政治与多民族国家建构
     (一) 族性与族际政治的内在关联
     (二) 族性对于国家安全与民族国家建构的两重性
二 尼日利亚民族国家建构中的族际政治问题
     (一) 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国家独立建国
     (二) “军人主政”时期的民族国家建构与族际政治问题分析
     (三) “还政于民”时期的民族国家建构与族际政治问题分析
     (四) 小结
三 印度尼西亚民族国家建构中的族际政治问题
     (一) “建国之争”与民族国家建构初期的族际政治问题治理实践
     (二) 威权政治整合时期的族际政治问题及其治理
     (三) 民主政治整合时期的族际政治问题及其治理
     (四) 小结
四 比较分析: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问题的共性结论
     (一) 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问题的基本特征
     (二) 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问题的应对策略
     (三) “族性-族际政治”的互动共生与多民族国家的未来

(7)马克思国家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论文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析
        (一) 国外马克思国家观研究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发展
        (二) 国内研究的现状与评析
    三、论文的框架、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论文框架与主要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国家观的历史嬗变与马克思国家观革命
    第一节 古希腊关于城邦国家的哲学思考
        一、柏拉图的城邦理念和哲学王思想
        二、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理想国》的批判与反思
        三、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政体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节 神权国家观
        一、圣奥古斯丁:上帝之城支配地上之城
        二、圣托马斯·阿奎那:国家起源于人性的需要
    第三节 契约主义的国家观
        一、契约主义对自然状态和国家起源的不同理解
        二、契约主义对国家政治形式的不同思考
        三、契约主义国家观的问题与评价
    第四节 黑格尔的国家观
        一、黑格尔对契约主义的批判
        二、黑格尔认为国家是伦理理念的现实,是自由的定在
        三、黑格尔对内部国家制度的分析
        四、国家决定市民社会和家庭
    第五节 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观的批判及其国家观革命
        一、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观的批判:市民社会决定国家
        二、从政治批判走向市民社会批判
        三、马克思国家观的革命
第三章 国家的起源与本质
    第一节 国家在氏族制度废墟上兴起的三种主要形式
        一、雅典国家是从氏族社会本身内部发展的阶级对立中产生的
        二、罗马国家建立在平民炸毁的血族制度的废墟上
        三、德意志国家是直接从征服广大外国领土中产生的
        四、关于国家起源的争论
    第二节 影响国家起源的要素分析
        一、分工、交换和私有制的发展引发了氏族社会的分裂和解体是推动国家诞生的根本动力
        二、氏族社会的管理组织沦落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手段和工具是国家起源的政治要素
        三、影响国家起源的宗教与文化要素
    第三节 国家的阶级本质
        一、国家是进行阶级统治的机器
        二、国家是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
        三、国家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
        四、关于国家本质的争论:工具论与公共权力论
第四章 国家的类型与历史演进
    第一节 国家分类的依据和不同结果与马克思的革命
    第二节 国家的历史演进
        一、国家历史演进的内容是从奴隶制国家到农奴制国家到资本主义国家
        二、国家历史演进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动力是阶级斗争
        三、国家历史演进的本质是生产方式的革命,形式表现为统治阶级的更替
        四、国家的历史演进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第三节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批判
        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国家批判的方法
        二、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国家批判的内容
        三、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国家批判的目的是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
第五章 国家的功能
    第一节 国家的政治统治与社会管理功能
        一、斯大林关于国家功能的划分及其后果
        二、国家的政治统治功能
        三、国家的社会管理功能
    第二节 国家功能的两重性
        一、国家的功能的两重性及其辩证关系
        二、国家功能两重性的历史表现
        三、国家功能的历史变化及其本质
第六章 国家的消亡
    第一节 关于马克思国家消亡理论的不同理解
        一、对马克思国家消亡与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误解与误释
        二、库诺对国家消亡理论的误读和误释
    第二节 无产阶级专政是国家消亡的过渡阶段
        一、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二、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三、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国家形式是社会共和国
    第三节 国家消亡具有历史必然性
        一、国家消亡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二、国家完全消亡的基础是共产主义的高度发达
        三、国家伴随着阶级的消失而逐渐消亡
        四、国家是自行消亡的
第七章 马克思国家观的当代意义
    第一节 马克思国家观的理论意义
        一、工具主义与结构主义之争
        二、从国家的相对自主性到自足的自主性
        三、马克思国家观并未过时
    第二节 马克思国家观的实践意义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维护无产阶级及其同盟者的利益
        二、转变国家职能:从管理到服务
        三、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要配套进行
        四、社会主义国家应该不断创造国家消亡的条件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中国国家利益研究综述(198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国家利益研究的发展历程
    (一) 此第一阶段阶段的初期:
    (二) 经第过第二一阶阶段段:
二、中国国家利益研究的主要议题
    (一) 冷国战之家后利, 益中的国学内界涵 (与特构别成是国际关系学界) 对于国家利益的定义逐步脱离
    了原有的意识形态和阶级分析思路, 主要采纳了西方流派的解释模式。
    (二) 国国家利家益利轻益重的缓判急定的与排排序序既有共性, 也有个性。
    (四) 正国如门家洪利华益所观言, 国家战略利益兼具客观存在和主观认识两个层面, 即国
    (五) 共共同利同益利和益海和外海利外益利研益究虽然是中国国家利益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却并非
    主要内容。
三、中国国家利益研究的现状评估和未来展望

(10)文化帝国主义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文化帝国主义思潮研究
        1.2.2 国内文化帝国主义思潮研究
        1.2.3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
    1.3 本文的研究视角
        1.3.1 文化哲学的视角
        1.3.2 文化研究的视角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文化帝国主义思潮的产生和发展
    2.1 “文化帝国主义”的内涵及其实质
        2.1.1 文化帝国主义和重商帝国主义、政治帝国主义
        2.1.2 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
        2.1.3 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
        2.1.4 “文化帝国主义”的内涵
        2.1.5 文化帝国主义的实质
    2.2 文化帝国主义思潮兴起的背景
        2.2.1 现代化思潮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2.2.2 后殖民主义思潮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2.2.3 全球化思潮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2.2.4 文化帝国主义思潮产生的政治社会背景
    2.3 文化帝国主义思潮的主要思想来源
        2.3.1 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论述
        2.3.2 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
        2.3.3 汉斯·摩根索关于帝国主义的论述
        2.3.4 法农的殖民主义文化分析理论
        2.3.5 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
    2.4 文化帝国主义思潮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2.4.1 帝国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2.4.2 文化帝国主义思潮的演变
    2.5 本章小结
3 现代化语境下的文化帝国主义思潮
    3.1 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理论
        3.1.1 争取进步联盟、“和平队”与越南“战略村”
        3.1.2 从现代化理论到依附理论
        3.1.3 世界体系论
    3.2 赫伯特·席勒的文化帝国主义批判理论
        3.2.1 文化传播与文化帝国主义的产生
        3.2.2 文化支配与文化帝国主义的本质
    3.3 现代化语境下的文化帝国主义思潮评析
    3.4 本章小结
4 后殖民语境下的文化帝国主义思潮
    4.1 作为意识形态的后殖民主义
        4.1.1 后殖民主义发展的历史
        4.1.2 后殖民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4.2 萨义德的文化帝国主义批判理论
        4.2.1 萨义德的东方学思想
        4.2.2 萨义德对文化与帝国主义的分析
    4.3 后殖民语境下的文化帝国主义思潮评析
    4.4 本章小结
5 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帝国主义思潮
    5.1 作为意识形态的全球化思潮
    5.2 汤林森的文化帝国主义理论
        5.2.1 汤林森对文化帝国主义理论的分析
        5.2.2 汤林森对全球化文化帝国主义的分析
    5.3 詹姆逊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帝国主义理论
    5.4 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帝国主义思潮评析
        5.4.1 汤林森的文化帝国主义理论评析
        5.4.2 詹姆逊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帝国主义理论评析
    5.5 本章小结
6 文化帝国主义思潮评析
    6.1 文化帝国主义思潮的合理因素
        6.1.1 揭示了文化帝国主义的多层结构
        6.1.2 分析了文化帝国主义的主要特点
        6.1.3 剖析了文化帝国主义的实践形态
    6.2 文化帝国主义思潮的理论特征
        6.2.1 理论形态的多样性
        6.2.2 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6.3 文化帝国主义思潮的内在矛盾
        6.3.1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内在张力
        6.3.2 自我身份认同的“悖论”
        6.3.3 西方中心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矛盾
    6.4 文化帝国主义思潮的缺陷
        6.4.1 陷入了文化决定论的窠臼
        6.4.2 对文化帝国主义产生的阶级根源分析不足
        6.4.3 对文化帝国主义本质的深层原因挖掘不够
        6.4.4 话语逻辑和言说方式没有摆脱西方话语系统的制约
    6.5 我国应对文化帝国主义的对策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摘要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论全球化的两重性(论文参考文献)

  • [1]鲁洁教育原点哲学思想研究[D]. 张爱丽.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2]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及其当代观照[D]. 侯琳琳.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野中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D]. 刘倩.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4]群氓动力学——社会心理学的另类叙事[J]. 周晓虹. 社会学研究, 2018(06)
  • [5]《德意志意识形态》全球化思想研究[D]. 张玮君.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6]族性视野中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问题比较研究——基于尼日利亚与印度尼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的经验观察[J]. 于春洋. 国际安全研究, 2017(03)
  • [7]马克思国家观研究[D]. 张学鹏.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8]中国国家利益研究综述(1989-2015年)[J]. 刘笑阳. 中国战略报告, 2017(01)
  • [9]中国国家利益研究综述[J]. 刘笑阳. 国际研究参考, 2016(04)
  • [10]文化帝国主义思潮研究[D]. 邱金英. 大连理工大学, 2015(03)

标签:;  ;  ;  ;  ;  

论全球化的二元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